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表格式教案

2024-08-2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表格式教案(精选4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表格式教案 篇1

教学 目标

1、学习课程表的制作方法 并完成制作

2、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良好操作态度

重点 难点

通过抽拉使任务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

剪刀、美工刀、01号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作品欣赏 出示各式课程表

请学生欣赏、发表看法 评点各式课程表

激发起制作抽拉式课程表的兴趣

(二)自学讨论

1、讨论制作步骤: a先观察制作材料 想一想应当怎样制作

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b分小组讨论

明确制作步骤:剪切--折叠--粘贴抽拉板与外壳--粘贴外壳

2、明确制作难点:你认为哪个步骤最难做?

(三)动手制作

1、动手前观看教学光盘 进一步明确制作步骤和难点

2、动手制作 教师巡视

a: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 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

b: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

C:粘贴好外壳 完成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 会做的同学帮助哟困难的同学

(四)展示评比 在小组内自评、互评 一评谁做得最好

二评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评比出优秀作品

请做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 介绍制作经验

(五)引导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制作了抽拉式课程表

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制作抽拉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 想一想

除了制作课程表

我们还可以设计制作什么样的抽拉玩具呢?”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小鸟的家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小鸟的家的制作方法 并完成制作

2、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良好操作态度 重点 难点

台阶、门的粘贴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02号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

小鸟的家在树林里 那里有茂密的大树

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学生谈话

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象之后的感受

2、出示小鸟的家 揭示课题

3、检查材料和工具

二、概括步骤、要求

1、提出要求

2、小组讨论 逐步概括

3、相机板书

步骤:剪、划痕、折叠、粘贴 要求:光滑、轻、到位、牢固

三、分步制作 掌握做法

1、对照要求

学生自己制作前6步(放音乐)

1)按符号剪切 2)粘贴树枝

3)粘贴树干4)做台阶5)6)粘台阶

2、师生合作

完成第七步到第十步

加固门(1)师示范讲解粘贴步骤

(2)小组比赛 学生完成粘贴过程(放音乐)

四、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 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立纸花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要求学生在同一纸面上进行多层次折叠

2、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训练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重点 难点

多层次折叠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03号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了解墙面装饰

1、你认为经过装饰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

(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面的墙面、挂了画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2、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

3、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

二、制作立纸花

1、展示立纸花作品

2、制作立纸花的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 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 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

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 小组讨论

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划痕-粘贴成圈--折叠

用做好的多个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3、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 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 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4、如果制作卡片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 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 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

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液晶电视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液晶电视的基本结构 初步了解液晶电视的使用原理

重点 难点

注意山线和谷线的折叠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针、线、04号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初步感知

出示幻灯片“液晶电视”

这个是什么?

它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卡片

了解液晶电视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将两组各四片依次粘合成两剪刀片

3)将两剪刀片针孔处对齐、叠合、穿线

4)线绳两端打结固定

难点:(1)将4片把手与4片垫片粘贴成剪刀的两部分 注意不要贴错

(2)用针线将两部分固定 固定时

先将剪刀两部分的针孔对齐

(3)使用针线时

要提示穿针、打结的方法 并强调针的使用安全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 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松鼠宫灯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重点 难点

了解该制作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05号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展示“松鼠宫灯” 提问:松鼠宫灯漂亮吗?你喜欢吗? 2展示各种松鼠宫灯的图片 3出示、说明“松鼠宫灯”成品

二、制作松鼠宫灯

1、讲解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划线后切刻 3)粘合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 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磁悬浮列车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制作磁悬浮列车

2、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重点 难点

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号制作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1、提问激趣 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吗?(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播放录象)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键、刻、折、贴的基本技法

(2)观察示范作品

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

(3)分别剪下各部件 有条理地折叠、粘贴

i.制作车头 将车头与车身粘连在一起

ii.车厢顶上安装排风口 iii.制作轨道 将车子架在轨道上

iv.组成列车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

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的好 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做得好

5师生共评

6、结语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卡车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要求学生能依据提供的材料制作出卡车的模型 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 发挥想像

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不同的卡车车厢 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 感觉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重点 难点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哪些汽车的类型以及它的作用

二、明确制作卡车的步骤

1、展示卡车成品

2、小结制作步骤

(1)剪切各部件

按折线折叠、粘帖车身

(2)制作车轮

用牙签固定在车身上

(3)设计车厢

开头可为圆筒形、长方体等 并粘贴到车身上

(4)完成

三、制作卡车车身模型

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 学生自行制作完成

四、设计制作车厢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

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

4、画草图

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

五、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

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 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面具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选择色彩 组合造型

产生许多新的创意

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 难点

让学生自己设计面具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10号制作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

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 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 说说我们见过的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1)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 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 创意设计

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 我是谁?

2、选择一种游戏 戴上面具玩一玩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小熊帽饰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 产生许多新的创意

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 难点 帽子装饰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 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 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 眼部挖空 粘贴

2、做鼻子

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

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 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 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 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 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 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 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

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 尽情地做游戏吧!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猪形储蓄罐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使学生在猪形储蓄罐的制作中 产生许多新的创意

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 难点

猪形储蓄罐的制作 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 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 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4、剪切 眼部挖空 粘贴

5、做鼻子

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

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 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6、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4、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5、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 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 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6、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 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

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 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

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 尽情地做游戏吧!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表格式教案 篇2

1、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作用

我的猜想�假设或问题��杠杆又省力的作用。不变的条件�阻力不变�左边钩码数量不变� 改变的条件�左边刻度距离、每次钩码数。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细线、刻度尺、钩码。实验步骤�方法��

1、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2、把重物挂在杠杆左侧�并固定在右侧不同位置上�挂上钩码�做三次�并记下每次距 离支点的距离。

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分析其中的规律。

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现象�阻力不变�左边刻度距离越长用的钩码越少。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用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

2、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我的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不变的条件�保持不变的量有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 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

实验器材�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

实验步骤�方法��

1、第一次垫 3本书�搭成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

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第二次垫上 6 本书�搭成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3、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现象�斜面坡度大时�拉力大�斜面坡度小�拉力小。

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实验名称�探究轮轴是否省力

我的猜想�假设或问题��轮越大省力�轮越小费力。提出假设�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不变的条件�轴不变、钩码数量不变。改变的条件�轮的大小。

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两个硬纸盘、小药盒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若干、细线等。实验过程�

1、用弹簧测力计拉住圆纸盘的一端�静止不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换用大些的圆纸盘后再测一次。

3、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轮大测力计读数多�轮大拉力大��轮小测力计读数小�轮小拉力小� 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6

4、实验名称�探究滑轮的作用

我 的猜想 �假设 或问 题�� 定滑轮 不省 力�动 滑轮省 力。不 变的条

件�钩码数量不变。

改变的条件�定、动滑轮。

实验器材�滑轮 2个�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 1个�细线�铁架台等。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向下匀速拉细线的另一端�钩码就会上升�并记下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上拉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实验现象�定滑轮向上拉�测力计读数大�动滑轮向下拉�测力计读数小。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省力�省一半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

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5、实验名称�哪种形状承受力更强

问题�把纸折成不同边的桶形�竖直放�比较它们的承受力会怎样� 猜想�假设或问题��圆桶形的承受力最强。

不变的条件�纸的大小厚薄、书的轻重大小相同�A4纸� 改变的条件�折叠的形状不同。

设计实验�保持不变的量�纸的规格、每一个重物的大小

改变的量�纸折成的形状

实验记录�

纸桶行状 三边形 四边形

预测 1本书 2本书

实际测试结果 2本书 3本书

2/6

六边形 圆桶形

3本书 4本书

4本书 5本书

实验步骤�

1、折形状�用 4张 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纸筒的连接部分用双面胶粘起来。

2、把相同的书放到纸筒上面�记录各种纸筒能承受多少书不被压垮。

3、比较实验结果。

4、整理器材。实验现象�A4纸折叠的边数越多承载力越大。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不同�在不同的柱形纸筒中�圆柱形纸筒承受力较好

6、搭建一座高塔

猜想�问题或假设��建高塔与上窄下宽、上轻下重有关。制作步骤�

1、画出设计草图。

2、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3、测量塔的高度和它的稳定性。

实验现象�高塔上窄下宽、上轻下重�漂亮结实。

实验结论�建高塔要做到上窄下宽、上轻下重才稳固结实。

7、搭建“瓜皮桥”

猜想�问题或假设��瓜皮桥搭建成拱形最结实。

步骤�

1、把西瓜�或其他瓜�纵向切成两半�再横向切开。

2、把瓜瓤吃掉�留下瓜皮�拱形��每块按 4�5厘米宽切下。

3、在每两个小块之间夹一片纸巾�然后摆成拱形。

4、在“瓜皮桥”上加重物�试一试它的承受能力。实验现象�拱形瓜皮桥漂亮。

实验结论�瓜皮桥结实是利用了拱形的原理。

8、实验名称�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

我的猜想�假设或问题��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 实验步骤�

1、组装链条传动装置。

2、转动链条�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

实验结论�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8、实验名称�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奥秘�

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

3/6 我的猜想�假设或问题��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实验步骤�

1、组装齿轮传动装置。、转动一个齿轮。

3、观察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实验结论�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9、实验名称�搭建支架

我的猜想�假设或问题��三角形结构越多�支架越稳定

实验器材�吸管、透明胶带、剪刀、1块木块、若干盒钩码实验类型� 实验步骤�

1、设计支架图。

2、搭建支架。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上窄下宽、支架稳定。

实验结论�三角形结构越多�支架越稳定。

10、实验名称�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

问题�拱形桥是不是最结实。

我的猜想�假设��拱形桥最结实。

不变的条件�纸的厚薄、大小相同�A4纸� 改变的条件�形状不同。

实验器材�A4纸 1张、小纸盒 1个、钩码若干。实验步骤�

1、桥梁设计。

2、用 1张 A4纸设计不同的桥梁。

3、.在不同桥梁上分别放钩码比较承受力。4整理器材。实验现象�拱形桥承载的钩码多。

实验结论� 不同形状的桥梁承受力是不同的。拱形桥承受力大

11、实验名称�造房子。

问题�房子的结实、成本低是否与设计有关。

我的猜想�假设��房子的结实、成本低与设计有关。实验器材�报纸若干、透明胶带、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设计房子�限定时间�。

2、动手建造房子。

3、.观察。

实验现象�房子结实、美观。

实验总结�

1、房子结实、美观、成本低与设计有关。

2、交流造房子的快乐与艰辛。

12、实验名称�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问题�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是否一样。

4/6

我的猜想�假设��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器材�橡皮

实验步骤�

1、用橡皮砸手背和脚背�橡皮要从相同的高度落下。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2、比较记录结果�判断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橡皮砸到手背的次数比脚背多。

实验结论�手背反映比脚背反应要快一些。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五、实验与研究。�22分�

1、这是6.1班同学用平衡尺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时的实验记录�平衡

支点左侧 支点右侧 条件 �1� �2� �3� 钩码数 2 3 1 6

距离支点�格�

钩码数 4 2 2

距离支点�格� 仔细观察钩码的个数与支点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6.2班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时获取的研究资料�

滑轮的名称 钩码的重量 测力计的读数 用测力计拉钩码时 钩码运动的方向 的方向

动滑轮 定滑轮 测力计向上拉 测力计向下拉

钩码向上运动 钩码向上运动

100克 100克

50克 100克

分析以上研究资料�你有哪些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108+12=120(个)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12×2=24(个)24×5=120(个)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12×5=60(个)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出题,教师板书:()×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是求53个24是多少)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

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32×30。(2)探究算法。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

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方法一:5×6=30(个)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

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

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15×15 43×47 69×6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

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

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48元 裤子---------上衣-----------------------------?元(3)列式解答。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四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解决问题

(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150-96=54(页)(2)40+32=72(页)150-72=78(页)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小芳 ?岁

妈妈 ?岁 27岁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15+20=35(元)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一)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27-4 6×3÷2 2×8+36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20(元)(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与测试》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学生可能回答:50-20÷5。(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50-20)÷5 = 30÷5 = 6(本)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4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上一篇:中学学雷锋小组下一篇:家乐福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