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2024-06-15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1

今天,教育改革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世纪的教育改革究竟应坚持怎样的方向,从哪里出发,以什么思想为指导,这确是教育理论界应深入研究思考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认识为先导,必须对教育改革做全面的整体思考

一、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性质和方向问题

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性质和方向问题,就是坚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从谁的利益出发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无的放矢。在所谓“全球一体化”的呼声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应坚持怎样的性质和方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到底如何改革,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现实中就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化”与“地球村”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多元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培养“世界性”人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提升教育中人的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和使教育更好地为人服务。并由此提出“教育人本论”与“教育独立论”等教育改革理论。这实质上就是受全球化思潮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所形成的淡化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干预,倡导教育要同发达国家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改革主张。这种教育改革观无疑已涉及到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等根本问题,确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我们承认现实中的教育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也确实有过更重视社会需要的方面,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个人需要的一面。个人的需要、价值、自由和个性等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到过冷遇和轻视。即便是今天,教育中也仍然存在着压抑人的个性,忽视人的主体性现象。至于不公正地对待学生,甚至惩罚学生的非人道教育方式等也还没有彻底消除。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事实,也正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克服和解决的重要方面。对于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具体问题,我们是要认真分析对待的,我们也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但我们决不应这样认识:我们只要坚持以个体为本位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照搬西方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就会从根本上解决。

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永恒性和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也具有阶级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当然也必然会关注人,关心人,体现为一种人道性。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才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也仍是如此。我们固然不能用教育的阶级性代替教育的一切属性,但也不能用教育的其他属性来掩盖和代替教育的阶级性。就当今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在高喊“人性化”,标榜“自由”、“民主”、“平等”的口号下,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对受教育要求的提高,西方社会的教育也确实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诸如教育的普及,制度的统一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等。但就其教育的实质而言,教育的阶级性质并没有改变。在西方社会,家庭的地位以及与此相连的经济状况仍然是决定能否享受高等教育权和获得什么样高等教育权的最重要因素。所谓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的不分阶级出身和财产状况而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的开放,还只是一种宣传和口号。教育的公平决定于社会的公平。教育上的不平等不是个别发达国家的现象。

二、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

教育改革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而认清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关键就是明确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功能观问题。教育改革究竟从哪里出发,是从社会出发,还是从个人出发?这是问题的关键与焦点所在。受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在教育的出发点上,有观点仍坚持认为“教育要从人本身出发”,“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要高扬“人”的理想,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主张教育应围绕人的尊严,建构“以人为目的的制度,以人为目的的社会伦理,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并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这一命题背后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一般而言,教育过程是变社会需要为个体需要,使个体需要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任何时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由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社会需要。受教育者的选择和发展,也只能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社会。社会关系决定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事实上,不只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主张教育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即使在高喊个人本位的西方国家,教育也并非是真正从个人出发的,同样是以社会需要为转移的。被认为最开放自由的美国教育,也同样强调教育的社会需要,既要求教师宣誓忠诚于社会的公共教育事业,也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宣誓忠诚于国家,而且这是必须做的“没商量”的“天条”。其誓词大意是:“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以及在上帝护佑下的,不可分割的,给所有人带来自由和正义的共和国。”[2](P126)可见,高度的个人主义哲学,就是在美国,也不是对公共教育事业起主导作用的哲学。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倡导教育从个人需要出发,淡化教育的社会性需要一面,无论其出发点怎样,其结果都会造成个人与社会的对立,造成教育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化,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整个教育事业受到损失。

三、关于社会主义教育中人的个性发展观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有观点倡导教育改革应以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个性发展为基本宗旨。并批评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不重视个性培养,以统一性排斥个性自由发展,以共性压抑个性等诸多教育弊端。教育要培养人的主体性,要发展人的个性这本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但如同时否定教育中的统一性要求和共性要求,就必然会在培养人的教育个性发展观上出现偏差。

人是教育的对象。无论何种教育都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个性。因此,重视人的个性,强调人的价值,要尊重人等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所极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教育从不反对塑造人的个性,它所反对的只是那种试图以个性否定共性,以西方的个性观为价值尺度来评判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个性观的种种不正确的论断。但无论怎样,这里都涉及到究竟应怎样认识教育中人的共性与个性培养的关系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育从来都意味着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作为社会来说都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未来社会的理想成员。因而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对人的共性要求。即使在剥削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条件不平等,也不可能完全排斥教育的共性要求。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未来的国家主人,他们都有获得全面

教育和共同发展的权利。特别是我们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更不能没有统一性和共性要求。所以,完全排斥教育的统一性和共性,只能带来教育上的自由化。

社会主义的教育重视对人的共性要求,但丝毫不意味着否定人的个性,不重视人的个性培养。马克思主义向来承认人的个别差异,并认为人虽然有整体与群体之分,但从根本上看社会不过是个人的联合。每个人由于自然素质和所处社会条件的不同,都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特征,即个性。即使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分成阶级,人们都属于一定的阶级成员,也不排除每个人都有独自的个性。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不应当理解为,似乎像食利者和资本家等等已不再是有个性的个人了,而应当理解为,他们的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5](P86-87)

总之,教育改革是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大课题。在全球化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内所形成的一些倡导东西方教育相融合的观点,倡导教育“个人本位化”的观点都是对教育改革方向和性质的误导,都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都是应认真辨别的。值此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坚持教育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理论,对教育改革的若干认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2

一、我国经济政策调整必须坚持的原则

调整经济政策必须以坚持主题和落实主线为原则。主题就是科学发展, 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政策的有效与否, 关键是是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否实现了科学发展。因此, 在经济工作中, 应从全国行业、区域等角度进行现场调研和分析, 对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支持性进行多维度评价, 提出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意见。

二、对我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几点建议

1. 关于财政政策调整

我国当前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 感觉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后两年相比, 积极的财政政策好像也不“积极”了。在政府强调发展、发展、继续发展的引导下, 一下子感觉钱不够了, 钱“贵”了。政府原来出台的有些财政返还、财政补助等不知什么原因叫停了。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 仍然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需要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撑。目前, 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和政府性收费、出让土地或矿产资源等, 而受经济形势的影响, 除了一些资源性、垄断性企业外, 多数企业面临经营和发展困难, 实现税收增长压力也很大。笔者建议, 国家应适度调整财政收入的结构, 加大发行国债、地方债的力度和规模, 提高国债、地方债占GDP的比重。国债利率要结合存贷款利率可适度偏高, 购买国债的人可以是法人、机构、或自然人。要适度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将其对应的资金改为购买国债、地方债。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 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有保有压, 全面支持国家政策的落实, 例如, 加大保障房、廉租房的资金投入, 注入地方融资平台资金, 加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等,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关于货币政策调整

目前, 很多企业感觉到融资难, 融资不能及时满足经营与发展需要, 银行也面临存款和贷款的双重压力, 个别地区民间借贷猖獗, 高利贷重生,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运行。笔者建议, 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进行适度调整。一是实行“双高”与“低差”并存利率。“双高”是指存、贷款利率均要高于CPI的增幅, “低差”是指可比期限的存、贷款利率差额控制在两个百分点以内。二是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而释放的资金, 通过金融机构购买国债、地方债来控制资金流量, 政府再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投入到经济运行中, 而不能把金融机构的资金放在人民银行“束之高阁”或“冷冻”起来。三是运用“窗口指导”的方式来调控贷款对象, 调整贷款的多维结构。对一定地区、一定行业或一定规模的企业, 要继续予以信贷支持, 不能“一刀切”、“急刹车”。

3. 关于税收政策调整

目前, 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名目繁多的收费,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和税制的不合理。笔者建议, 一要赋予地方 (可以是省级人民政府) 对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征收“地方特别附加”的权利, 减少地方收费项目, 适度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例如, 可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特别附加”, 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收入分成比例, 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二要扩大增值税适用范围, 例如建筑业、运输业、租赁业等。三要改革资源税, 规范与资源相关的税费项目。四是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当前我国;国有歌剧院团;改革;问题国有歌剧院团是目前转企改制的主要对象,是歌剧音乐艺术主体和创演主体。虽然国有歌剧院团同样承担创作歌舞节目、舞剧和交响乐的重担,但是这些都不是筆者在此将研究的重心,也不会被作为衡量此次国有歌剧院团改革成败的标准。笔者认为评价当前我国国有歌剧院团改革成败的唯一立足点是歌剧音乐剧艺术,为此可以确立以下几条评价当前我国国有歌剧院团改革成败的标准:第一,是否平衡发展“两个效益”。第二,是否真正切实提高创演作品的质量和数量。第三,是否真正涌现大量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第四,是否真正实现文艺演出市场的健康活跃发展。第五,是否逐渐形成健康的文艺生态。第六,是否让广大艺术家真正体会到国有歌剧院团改革带来的实惠。依照上述标准评价当前我国国有歌剧院团改革,及时发现转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意见,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1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过去我国国有歌剧院团采取国家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渐渐凸显出来,对国有歌剧院团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改革主要分为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两种,其中体制改革主要是根本改变单位性质,将国有制事业单位和全民制事业单位转变为所有制或国有制形式的企业单位,将原有事业单位法人变更为企业法人,从而使文化市场的独立主体由文化事业的有限主体承担,而机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国有歌剧院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虽然从198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国有歌剧院团开始尝试对自身的运行机制提出改革措施,如建立演出补贴机制、差额拨款机制和创演剧目专项拨款机制,引进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和低职高薪制的竞争机制,但是并未彻底改变国有歌剧院团的基本性质。因此,在对国有歌剧院团进行改革时,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存机制的不足。

2现行的体制分析

当前我国已经承认文艺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因此,国有文艺院团在进行转企改革之后,逐渐演变为文化市场的独立主体,对文艺的商品属性重视度不断提高。俗话说:“商人无利不起早”,国有歌剧院团的法人在转企改制后已经转变为文化商人,将获取利润作为自己职责,并且院团独立法人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做出独立决定,决定怎没写、写什么和演什么的问题。同时,政府为了达到自身意识形态目标和引导文化市场走向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运用文化采购向国有歌剧院团下订单的形式。

3转企改制的担忧

虽然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国有歌剧院团对思想自由、创作自由和文艺创作题材与风格独立的贯彻程度有待商榷,但是对舆论和思想导向的管制既是现实存在的,也是在未来依然会存在的。笔者对此情况存在担忧:第一,对思想、政治和观念的担忧。主要表现在当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被认为是有悖于国家主流意识或不符合地方政府标准的,当局是否会运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制止,能否从国家法律中找出相关依据证明运用行政手段制止是违反了文化市场的自由竞争原则,文化企业和艺术家能否在行政手段制止发生时,对自身的权益实施保护。第二,法律和经济层面上的担忧。在国有歌剧院团改革之后将无法获得财政支持,使其独立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面临稀释、侵害和吞噬的尴尬局面,是否会出现见利忘义和“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不利局面。第三,对艺术风格样式和格调的担忧。严肃歌剧和探索性歌剧等精英艺术的凋零,大量流行艺术的繁荣虽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会导致中国文艺舞台上只存在以利益为主的商品艺术,流行歌舞和通俗艺术,而高雅艺术和精英艺术将会逐渐退出文艺舞台。但是当一个民族或国家依靠商品艺术、流行歌舞和通俗艺术来支撑文化脊梁时,是否能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值得怀疑。

4国有歌剧院团受到转企改制的影响

在这场转企改制风暴中,儿童乐团、曲艺说唱团、杂技团和话剧团等剧团容易实施转企改制,但是对于审美层次和艺术特点相对艰深的严肃歌剧、民族管弦乐和精英艺术则难以在转企改制中迅速与市场接轨。虽然民族乐团、歌剧院和交响乐团都可以演奏类似于《喜洋洋》和《北京喜讯到边塞》的通俗小品,但是对于一些标志性和创作主流的曲目民族乐团、歌剧院和交响乐团则无法演出,民族乐团、歌剧院和交响乐团在我国的前景则令人担忧。另外,对于京剧和昆剧等戏曲大剧种由于已经发展成熟、程式严谨,与小剧种相比对新元素的吸纳能力偏弱。这些戏曲大剧种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并且对其中的部分元素进行创新,满足年轻观众审美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不能丢失戏曲大剧种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次才能实现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对出台的官方文件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国有歌剧院团转企改制的具体办法和思路,但是强调转企改制过程中要遵循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改革策略。这种改革策略为部分国有歌剧院团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提供了可能。此外,在发展文艺多样化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精英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发展,因为能代表时代艺术精神的往往不是通俗文化和流行艺术,而是精英艺术和高雅艺术。

5当前我国国有歌剧院团改革意见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4

摘要: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应该重视并且加强对农村教育各方面的投入以及关注,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得农村孩子也可以收到良好地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体制;城乡教育差距

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将指出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对策思考,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

(一)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未达到“下限”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类劳动者,使这些受教育的劳动者在今后工作中获得相对较高的货币收益与精神享受。政府的教育投入,客观上存在“下限”指标,至少应当保证满足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共同需要,保证“教育机会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政府应是整个教育投入资金来源的最后供给者和唯一调节人。

(二)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政府监管不力,长期以来我们有些基层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大包大揽的太多,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强。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

(三)城乡学院设施、师资力量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而农村教育资金的自筹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也不可避免。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而办学条件原本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近几年,虽然一座座希望小学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但是也仍然可以看到,有的山村校舍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甚至还有危房继续存在并使用。

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业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高于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机会不多,福利待遇微薄的现象。加之近几年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秀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教师的流动,又往往带动学生流动,导致学生“择校热”,其结果更加剧了学校之间不平衡发展。

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讨论,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体现在城乡教育关系上,就是城乡教育均衡、协调的发展,而不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使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选择回归本原。为此,我们要在理念层面和政策(包括制度)层面做出革新和矫正。

(一)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在全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教育“口子费”(即为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不能满足教师工资发放而余下的资金缺口,而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目前农村学校的经费来源就只有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渠道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微薄的经费来源导致每年出现巨大的经费缺口。因此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央管、中学教育省市管、小学教育县乡管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利益,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农村学校要从人事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

(三)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缩小城乡师资差距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大中专毕业生不去,好老师外跳”的现象,而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也已经十分严重。教师工资过低和教师工资标准不统一是制约农村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1、加大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省中小学教职工定编标准和下达的编制总额任务,在逐校核定教职工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的需求。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应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2、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做到教师队伍由县统一管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一县一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通过银行按时足额直接拨人银行开设的教职工个人的工资账户。只有解决好“以县为主”这一体制性矛盾,做到教师队伍由县统一管理,才能逐步解决好教师资源配置上存在的结构性、编制性矛盾。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5

●国办56号文件体现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深刻内涵,这是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的高度对行业提出的明确要求,标志着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要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作为广大党员和从业人员创先争优的标准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自身的产业升级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广泛调动会计师事务所、全体注册会计师和广大从业人员投身行业建设的热情,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突出任务。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

行业工作千头万绪,把握中心、抓住主线,是做好行业各项工作的前提。当前行业工作的中心就是加快发展。

加快行业发展是国办56号文件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是指导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从标题到内涵无不体现着“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深刻内涵。这是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工作的高度对行业提出的明确要求,标志着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量。我们应当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这一战略高度,来深刻理解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加快行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成功的经济体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会计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国际化发展等步伐加快,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会计服务体系,需要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加快行业发展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广大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所在。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为广大从业人员投身注册会计师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可以使广大从业人员的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同时,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能够在发展中更好地解决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加快行业发展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创先争优活动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和主要内容。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把加快行业发展作为着力点,以是否推动行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标准。同时,只有把握加快行业发展这个着力点,也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与行业特点相结合、与行业建设需要相结合,丰富行业创先争优的生动内涵,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切实把握创先争优活动这一机遇

全行业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了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举措,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营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总结指导行业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充分动员、指导和带领全行业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紧密联系行业建设实际,持续加强行业党建,为加快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要使创先争优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突出一个“实”字。要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以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作为广大党员和从业人员创先争优的标准;要围绕中心工作创先争优,以紧密围绕行业中心任务,抓住重点,取得实效,作为创先争优的标准;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创先争优科学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活动为载体,以量化评价为手段,建立起包括综合评价指标导引、分类自我评价、纵横定位定向、分级核实公开、管理持续优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科学机制。

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继续推进行业党的建设。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经济鉴证职能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

要,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行业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诚信和谐、服务客户社会中的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中要高度重视行业统战工作。要把行业统战工作作为行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行业统战工作作为进一步调动行业党外人士积极投身行业建设、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当前,行业统战工作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行业统战工作的制度政策体系,明确行业统战工作的职责、措施,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行业统战工作的布局;二是向党外人士传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党外人士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完善统战信息子系统,掌握行业统战工作总体局面;四是做好行业统战工作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和推举工作。按照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行业统战代表人士队伍。

高度重视协会建设这个关键

只有首先把注协建设好,才能切实承担起推动指导行业发展的重任,才能切实履行好行业管理服务的职责。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多次强调,要发挥好注协在行业发展中的“司令部”、“火车头”作用,对注协工作寄予厚望。

把注协建设好,首先要对注协的职能定位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注协的使命有三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即法定职能,如考试、注册、批所备案、标准制订、监督检查、代表行业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二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财政部门党组委托和财政部门领导交办的职能,即委托职能。注协成立以来,在这方面先后承担了行业法律法规起草、会计师事务所准入审批和执法检查、指导推动脱钩改制等重要工作。先后承担了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当前还承担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办公室和财政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注册会计师行业指导办公室工作。三是章程赋予的职能,即自律职能,主要表现为章程规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以上职能赋予奠定了注协作为成熟行业管理组织的坚实基础。

将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交给注协来办,既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注协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是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行业监督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成功探索。我们要在财政部党组的领导下,发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优势,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好,把行业规划制定好,把行业发展战略实施好,把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好,推动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要重点把干部队伍建设好,培养一批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善服务的行业管理人才。

紧紧盯住拓展新业务领域这个突破口

拓展新业务领域是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证券市场从爆发式增长走向稳定性增长,大企业改制任务初步完成,仅仅依靠鉴证业务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已经面临市场瓶颈。只有发挥全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特别是非鉴证业务领域,才能找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点,突破发展的瓶颈。

拓展新业务领域是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指出,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专家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注册会计师要承担起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的功能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重要的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亟须加快转变,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组合急需深刻调整,以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问题。为此,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明确部署。另一方面,经济社会体制各个领域改革也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专家咨询和鉴证服务,为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服务。只有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才能满足这些需求,才能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拓展新业务领域是实现行业产业升级的需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自身的产业升级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当程度上集中于传统业务,业务模式仍然带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只有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将行业增长点建立在现代科技手段及高端咨询服务上,在为国民经济提供高端咨询服务,发挥好会计信息和专家资源对控制风险、引导资源整合和高效流动作用的同时,达到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产业升级的目标,从而实现向高增长、高回报的高端业务模式转变。牢牢打好信息化建设这个基础

信息化建设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达到事务所业务信息化、事务所管理信息化、行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以及事务所信息化与行业管理信息化连为一体的目的。近年来,中注协按照夯实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全面实现监控体系功能的思路,持续推进和深化以“注册”为枢纽的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和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行业信息“全面记录、实时监控、有效披露”的功能。

下一步工作要立足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实,深入调查研究行业管理和服务信息需求、事务所信息化的功能需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及运用技术,提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选择、支持和推广审计软件,提升事务所审计软件总体水平。在推进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推动行业管理、服务和事务所技术、管理上水平,实现行业信息化建设与行业建设的互动,达到行业信息化支持行业建设上水平,行业建设上水平带动行业信息化的目的。

充分利用特殊普通合伙这个机制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公司制两种组织形式,全国会计师事务所中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占很大比重,特别是在大中型事务所中,绝大部分事务所为有限责任公司制。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在决策机制、股东限制、质量控制、税收政策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制度缺陷,难以满足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的形势需要。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是贯彻落实国办56号文件的重大举措,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重要制度创新。

实行特殊普通合伙制,可以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人合”优势,实现合伙人的责任合理承担和责任合理匹配,解决事务所股东受限、责任不清、机制不畅等做大做强的体制和组织障碍,有利于激发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强化质量控制、增强总分所一体化管理的内在动力,有利于树立行业诚信形象和专业形象,顺应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对扩大规模的现实需要。

推进我国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要认真、系统地研究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完善,做好法律法规的解释、培训和衔接工作。各有关事务所要按照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要求修订完善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协调做好相关合同条款的衔接工作,要提前研究转制中的新问题。各级注协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宣传、协调、引导、支持等各项工作,以此为契机,深入落实国办56号文件精神,大力指导事务所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实现事务所做大做强和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目标。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篇6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种各样新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纷纷出现,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从总体上来说,这是相当可喜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不同方面孕育着新的突破,也体现了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可贵的实验精神和革新精神。

但是,从具体方面来说,这又是喜中有忧,甚至是喜忧参半的事情,因为在各种各样被人们广泛宣传和接受的改革主张和措施中,有一些是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充分的实践检验的,它们已经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效果和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本文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这些主张和措施进行一些反思,求教于同行。

一、掌握知识真的不重要了吗?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种比较主流的声音,认为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掌握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的同志甚至提出,当前的基础教育要整个地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等。这些观点初看起来很有道理,也很有“革命”意义,但是冷静思考后却发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就知识与方法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知识从类型上说不仅包含“事实性的知识”,而且也包含“程序性的知识”,后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所以方法范畴包含在知识范畴之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另一方面,事实性知识的获得是以一定的程序性知识为条件的,离开了程序性知识,也就没有事实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必然地包含了对作为其条件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此外,一旦人们掌握某种知识,它就会作为我们进一步掌握和理解其他知识的“视角”,具有一种方法论的意义。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掌握知识与掌握方法彼此之间都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无知者必无法。

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知识也是能力的基础。这是因为,所谓能力,无非是解决某一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熟练程度。这种熟练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对问题史的熟悉程度,对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的掌握程度,对采用常规的或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性大小的理解程度。而所有这些,又都依赖于问题解决者所拥有的有关知识的丰富性程度和结构的合理性程度。

那些在某一问题上知识贫乏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人,必然缺乏解决那一问题的能力。所以,能力问题,最终可以转换为知识问题:一般能力问题,最终可以转换为一般的知识素养问题;特殊的能力问题,最终可以转换为特殊的知识背景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无知者必无能。

因此,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强调方法和能力目标重要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和弱化知识目标,否则就会影响到方法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重蹈教育思想史上“形式训练说”(17世纪-19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质教育论”相背离,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裴斯特洛齐)的覆辙。可以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这在知识激增时代也不例外,甚至更加重要。通过知识而获得发展,这算得上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

二、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

看来,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从“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或“能力中心”的“转向”问题,而在于新的社会背景下“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就曾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并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了回答:“科学知识。”

事实上,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改革,都不得不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可以说,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递和掌握,而且首先意味着知识的选择和比较。没有知识的选择和比较,就没有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从而也就没有建立在知识的传递和掌握基础上的其他发展。

那么,该如何对浩如烟海的知识种类的教育价值进行比较和鉴别呢?比较和鉴别的标准又该是什么呢?这些都是颇值得研究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和答案,例如19世纪的赫尔巴特将儿童的“多方面兴趣”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知识的基本标准,斯宾塞则将“科学”及“完满生活的形式”作为确定课程类型的两个主要标准;20世纪的实用主义者认为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是能够促使学生经验不断生长和适应环境能力不断提高的知识;要素主义者主张将人类文明的一些“基本要素”作为最有价值的教育知识;当代的批判教育学家强调那些能够唤醒学生解放意识、批判意识和内在力量感的知识,如此等等。

总的来看,比较和判断某种知识教育价值大小的标准无非是有三条:一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这三条标准或三种需要,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而形成了一种三维的、具有适度张力的知识需要结构或知识价值结构。任何课程知识的选择都应该从这种三维的知识需要结构或价值结构出发,而不能只顾及到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

由此看来,当前一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观点就值得推敲。例如,有同志主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毫无疑问,这里的“人”实际上就是指的“儿童”或“中小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来选择、组织和传授课程知识。这种主张的“进步性”和“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主张又将社会的与知识的发展需要置于什么位置呢?又与自然主义、实用主义者提倡的“儿童中心”或“经验中心有何实质不同呢?

实际上,有的人就干脆将“以人为本”直接表述为“儿童中心”或“学习者中心”。又例如,有的同志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存在着“陈旧”的问题,因而提出要“更新”课程内容,使之反映人类知识发展的最新成果。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也都提出这个观点。单从知识发展或者同时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角度来说,这个观点都没有多大问题。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7

一、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时下, 很多学校都在苦思冥想, 怎样才能更快地让自己所在的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是, 有的学校抓校园文化建设, 有的学校抓规章制度建设, 有的学校抓特色校园建设, 有的学校抓学教方式变革, 有的学校抓评价方式建设……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不可否认, 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不过, 允许我直言, 到现在为止还未能形成共识, 找到大家认可的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什么是“集装箱效应”?按照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佐书老师的观点, 所谓“集装箱效应”是指由于集装箱的出现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比如, 火车、汽车的车厢都做成和集装箱一样长, 以至现在货运的单位也用“集装箱”计量。王佐书老师说, 集装箱的出现给货运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它推动了货运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那在我们的学校中, 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集装箱”, 由于它的出现, 可以在学校里产生连锁反应, 从而推动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呢?

有!我认为这个“集装箱”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只要抓好教师的专业成长, 就能在学校中出现“集装箱效应”。想必大家都知道,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改一下:“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如果一所学校所有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了, 那不是所有的班级都是好班级了?所有的班级都是好班级了, 那学校不就成为好学校了?

最近,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教育要“以人为本”。我想,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不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吗!陶西平老师的报告, 让我对学校“集装箱效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陶老师说, 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最终要聚焦于学校。那学校改革最终要聚焦于什么?我想这个焦点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 教师是焦点的焦点。陶老师报告中的另外一句话则是直接的印证, 他说“掌握熟练技能并且信心十足的教师比增添最新的设备更加重要。”

因此, 我说那些狠抓教师专业成长的局长、校长是多么的聪明, 又是多么的狡猾!他们既找到了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又实现了自己的成名成家。

二、学生中的“夹生现象”

清华大学谢维和老师在报告中给学员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当前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什么?”答案一是早熟;二是晚成;三是夹生。你会选哪个答案呢?

我想很多人会选“早熟”。的确如此, 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 现在的孩子相比于上一代, 无论是身体的发育, 还是掌握的信息, 都有了极大的超越。

但谢维和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夹生”。

那什么是“夹生”?

在英文字典中, 夹生英译halr-cooked, 这个词被理解为“做了一半的饭”, 也就是“半生不熟的饭”, 更简便一点就是“半熟”。

为什么不是“早熟”, 而是“夹生”呢?

众所周知, 由于资讯进一步的发达, 孩子们可以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获取信息的量, 相对于上一代有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在知识上变得很成人化。但这些早熟的孩子, 在心智方面却没有同步发展, 于是出现心理学中被称为“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不协调的现象, 即“夹生”现象。

我突然想起,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孩子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因为在我们看来, 教育就是让孩子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实话实说, 我校一直困惑于怎样才能实现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原因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外延较广。众所周知, 智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

在后来的报告中, 我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教育中的“夹生现象”, 而且明晰了我校提出的办学理念“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实是为了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所谓“夹生现象”, 而且还让我知道, 要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其具体的抓手是“让孩子们的知识和意志得到协调发展”。

让我开心的是, “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这样有远见的办学理念, 从此以后, 再也不会只是写在学校的各类报告中, 挂在学校墙壁上的一条引以自豪的办学理念了。

三、“小班化”不是“救命稻草”

众所周知, 我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有一个问题, 现在似乎成为共识, 那就是大班额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在一些优质学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更为突出。

不可否认, 大班额教学确实存在着针对性差, 难以顾及更多的学生, 特别是所谓的“两头”, 即优秀生和学困生, 以至出现“优者变得不优, 困者变得更困”的现象。

那小班化是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救命稻草”呢?

记得一次几个名校长聊天, 其中一位名校长问另一名校长, 你认为解决困扰当前教育诸多问题的办法是什么?那位名校长想了想, 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小班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我想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如此肯定的回答, 大家用沉默表示接受其观点!

说实在的, 因为人天生具有差异性, 所以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能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的教育, 而大班制教学确实让个性化教育成为水中的月亮、雾中的花。

现在, 不但从政府到学校似乎都形成共识, 那就是要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就好像当年撤村校、完小并入中心校一样, 一些地方已经大张旗鼓地推行小班化教育。说实在的, 从反映上来的情况看, 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但陶西平老师的报告, 不但告诉学员新西兰用了15年证明小班化教育是无效的, 而且进一步指出单纯进行小班化教育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真正抓手, 如果没有学教方式等方面的相应变革, 那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可能还是治标不治本, 最终成为一种形式。

还记得, 陶西平老师振聋发聩之语, 当时让在座的很多学员惊讶地睁大眼睛, 好像在问:“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要不要推行小班化教育呢?”

其实往深处想, 很好理解, 小班化只是让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学教方式等方面的相应变革, 即使是30人、20人的一个班级, 可能还被叫做大班制。

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化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时, 突然发现这样的撒并应该被叫停, 原来由此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但愿小班化教育的运动不要成为撒并学校的翻版。

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进

一、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坚守的准侧

1坚守思想建设高地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加强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政治思想过硬、头脑清醒,自觉肩负起社会使命,求真务实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大学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站得高,看得远,走在前,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工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2坚守服务广大师生的理念。

要切实将“三贴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实做深做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关注敏感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突出闪光点;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想师生之所虑、所需、所急”,在深入实际、贴近师生的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问题,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多关注师生身边的故事,多反映师生的切身感受,多运用师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人情入理、可亲可信、打动人心。

二、当前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头多腿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管理机构多。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既是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行政部门的重要抓手。在高职院校外部,各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依托既有系统体制,指导高职院校相关工作,形成“多头”管理的局面。同时,在高职院校内部,多个部门职能涉及宣传想文化相关工作,彼此互有交集,也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但是高职院校内部却缺少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统筹相关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层工作队伍薄弱、“腿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制虽然已经延伸到基层,但是基层队伍建设却明显滯后,造成了“腿少”的局面。一方面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专职工作者较少,造成缺少专职的宣传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基层队伍存在激励不足,造成工作补位不及时。组织结构不完善。一方面机构设置跟不上发展需要,应调整现有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机构设置。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不但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而且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门之间存在职能空缺和职能重叠。职能空缺主要体现在现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外延不断扩展,现有主要负责部门无法独立承担;职能重叠体现在部分工作需要多部门参与时缺乏有效的协作,各行其道,造成工作重叠,影响工作效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执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好的决策,需要好的执行,否则将成为空谈。执行环节是工作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影响着工作成效。当前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些机制不利于执行力的发挥,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当前高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进的对策

1加强高职院校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的实质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具有深刻性,进而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实现理念创新要做到两条: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多参考、多比较、多思考。工作中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作为理念创新的理论指南,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激发理念创新灵感。第二,坚持使命引领,问题导向。理念创新产生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工作中要增强使命意识,根植于实际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思路、新看法、新观念,实现理念的创新。

2加强高职院校改进管理方式一是要敢抓敢管。高职院校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切实加强党对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和手段,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敢抓敢管,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决不手软,果断处置。要完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机制,高职院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要强化规范化管理,对造成消极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失职渎职行为,一定要严格追究、严肃处理,决不纵容姑息。二是要常抓常管。要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网络管理、队伍管理,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加强党政工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四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员工,深入、系统地回答师生关切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引导师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对复杂思想理论问题的驾驭能力。三是要善抓善管。要不断总结和探索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与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善于管理。要完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经费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机构和阵地建设。将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与信息化建设一同部署、一体推进,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宣传思想工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增强感召力。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各院(系)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思想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协同推进、抓好落实。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教学活动、社会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主动权、领导权。

3抓实“校园媒介”载体,构建宣传思想舆论环境

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外部条件。学校注重培育和优化校园舆论环境,善于利用好校园三大媒介,即校报、校园橱窗、校园广播。实施“校报四有”工程,除将优秀的在学生吸纳到校报队伍外,还聘请四川日报记者作为校报指导老师参与校报工作,对校报工作给予建议和指导,让校报有队伍。报道内容除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后勤、管理方面的信息外,还有更多的教育改革和新学科发展、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让校报有内容。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开辟特色专栏,让校报有特色。报道体裁形式多样,注重新闻标题的精美制作、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版面样式上的出新出奇,让校报有看头;实行“一系一橱窗”,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党委宣传部每期结合学校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会议确定橱窗内容主题,并通知各系对本系橱窗进行及时更换。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期,校园广播依然是我校进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校园广播每天播出三档节目,内容涵盖生活、娱乐、时事热点等,打造了有亲和力、有生活气息、教育意义的校园广播。

上一篇:六分部劳动竞赛方案下一篇:员工健康体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