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2024-06-22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通用8篇)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1

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

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

改革开放后,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宗教书籍、宗教器物就已成为大学生中十分畅销的抢手货。据了解,20多年来基督宗教为教徒读经文,印刷了上千万本《圣经》在教堂内销售,结果大量地被教外人士购买,其中不少就是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吸引的大学生。至于根据各种宗教经文编写的故事书籍更是受到青睐,仅某学者编译的一本《圣经故事》就曾印发到100万册,其读者群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对西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

所以,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宗教已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远不至于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但宗教中的思想精华对他们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践履着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比如,佩带个十字架项链,怀揣个观音护身符,发送个圣诞贺卡,馈赠个开光圣物,进寺庙拜个佛、求个签,去教堂听会儿赞美诗、感受一下宗教氛围。尤其是每年的圣诞节,不少城市的教堂都拥挤不堪,人满为患,造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就是在校大学生。

很显然,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他们或是出于对某种文化的兴趣,或是受到身边教徒的感染,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一些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对宗教的距离感消失了,神秘感、好奇感产生了。这时,如果再遭遇特殊的心境和机遇,比如,当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困扰时,当苦苦追寻生命的价值时,观摩了宗教仪式,聆听了信教见证,研读了宗教经文,接受了传道带领,亲自感受了宗教的观念和氛围,就极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动摇他们在长期教育中形成的无神论信仰,由“望教”到“慕道”,最后皈依宗教,成为教徒。

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 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1.8%。综合各地资料,对大学生中宗教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4%之间。尽管不同调查的结果出入很大,但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一般特征

大学生是我国众多人口中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极少数,他们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接受着无神论思想的灌输,一旦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皈依了宗教,成为了教徒,在宗教观念、宗教行为、宗教组织等方面,必然表现出与其他信教群众所不同的特征。

第一,从信仰选择上看,在中国五大宗教中大学生宗教徒皈依最多的是基督教。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他们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对承载着

这些知识的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欣赏、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并很容易在这种欣赏、羡慕中追寻西方文化,触及基督教。而基督教本身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比其他宗教更具吸引力。一则基督教《圣经》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典籍,不仅文学性、故事性强,而且通俗易懂(佛经则晦涩深奥),大学生很容易由欣赏到接受,逐步确立信仰;二则基督教经过两千年多的发展,萃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同中国传统宗教相比,更具理性色彩,更容易引起善于探究、敏于思辨的大学生的共鸣;三则受基督教“赎罪”观念的影响,生活中的基督徒多以“爱”和“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这对于那些本来就为社会道德“滑坡”而沮丧,且极具叛逆精神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感召;四则基督教是一种外向型的宗教,在《圣经》中耶稣便鼓励教徒到各处去传福音,结“果子”(即发展教徒),谁结的“果子”越多,谁在上帝面前越荣耀,大凡基督徒都有高涨的传教热情,基督教在社会各群体中发展最快,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

第二,从信仰动机上看,大学生宗教徒皈依宗教大多是在追求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着重于某种现实性的需要。这同社会上一般信众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他们那里,皈依宗教大多是因生存中的苦难或不幸要在现实中寻求解脱,很少有人去追寻精神家园,更少有人达到世界观、人生观的层次。但对大学生而言,皈依宗教固然有缘于上述因素的,但更多是出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出于对自己原有信念的怀疑,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困惑。总之,他们都是带着对人生问题的形而上的思考,触摸到宗教的。而宗教提供的答案,正好给他们以“合理”解释,使他们对宗教的态度由长期教育而形成的排斥,到耳濡目染而产生的暧昧,最终到世界观改变而确立的信仰。与一般信众不同的是,作为大学生宗教徒,多年来一直接受着学校的唯物论和理性主义教育,头脑中的固有观念同宗教观念截然对立。所以,在他们的皈依决定中,往往蕴涵着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经验与判断等层层密密、难解难分的庞杂因素,经历的皈依时间更长,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斗争也更激烈。正因为此,他们的信仰一般显现得更内在、更深沉,较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不易为他人的说教所影响,不易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第三,从信仰组织上看,大学生宗教徒较少参与“正式的宗教团体”,一般都有联系紧密的团契生活。以大学生中皈依最多的基督教为例,尽管所有的基督徒都信仰同一个上帝,但由于大学生基督徒较高的文化素质、独特的信仰追求,他们一般觉着建制教会的成员复杂,不便沟通,而散布在大学校园及周边的家庭教会大多由大学教师或其家属、留学生或其他外籍人士带领,来此参加宗教活动的也多是同龄的大学生。大家不仅可以一起证道、唱诗、查经、祷告,而且可以就从信仰到生活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此外,许多家庭教会还经常举办一些建制教会不可能举办的活动,如春游秋游,不定时的聚餐,请专家讲授神学知识,为遇到问题的教友“代祷”等。所有这些,一般教徒都能直接参与,相互之间的关爱体现得特别充分。正是这些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活动,既营造了家庭教会温馨宽松的聚会氛围,又满足了聚会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使得不少大学生基督徒不习惯或者不愿意去建制教会作礼拜、过宗教生活,而是更乐于参加建制教会以外的家庭团契,认为在这里更有助于他们信心的交流、灵命的成长。尤其是那些原本通过家庭教会而入教、信教的,更是对家庭教会以外的宗教团体有着天然的不接受,甚至认为建制教会是“官办”教会,不属灵,不得救。

第四,从信仰影响上看,大学生宗教徒不仅把宗教的理念和教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且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在他们的宗教皈依中,虽然也不乏对“神迹”的感应和回报,但更多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从宗教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和人生的价值。一旦皈依,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便成为他们思想的内核,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信教以后,他们有了新的最高人生目标——灵魂得救,大多都会按照教义的要求,勤勉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活出见证,作盐作光”。同时,由于信靠神,敬拜神,凡事都向神祈祷,与神沟通,加上宗教组织内的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现世的诸多困惑与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欣慰与满足。此外,宗教教义中的伦理道德也强有力地规范和引导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不仅更加注重外在的道德行为,而且特别强调通过内心的良知和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尊崇神的“诫命”,做一个德行“至善”、“荣神益人”的人。当然,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宗教教义中的保守和消极成分也对大学生宗教徒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大学

生信教以后,因过分倚重教义,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对世俗之事漠不关心,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

三、高度重视并审慎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还是有少数人成为了“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甚至皈依了宗教,成为了信徒。对此,学校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同时,还应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一,客观、准确地评价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既不惊慌失措,一概否定,也不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的认识误区,现实中的不少人只看到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对立,看不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头脑中存在“宁左勿右”的思想,害怕别人谈论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宗教情况,对宗教问题紧张、敏感、回避,有着很深的顾虑。这样的认识和态度,在一些高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中间同样存在。他们或是出于对宗教渗透的高度警觉,把大学生中极个别宗教徒与绝大多数非宗教徒信仰上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甚至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大学生宗教徒改变自己的信仰;或是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过高估计,不愿正视或不敢承认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对大学校园里宗教徒的潜滋暗长掩耳盗铃,文过饰非。所有这些,其实都已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为此,应从高校领导和德育工作者做起,摆脱对宗教的某些不准确认识,既不能对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掉以轻心,也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信教看作思想上的愚昧、政治上的异己。

第二,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选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接受的学校教育,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宗教徒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并增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在此情势下,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固然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但同时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不能因为他们的信仰特殊而歧视他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信仰,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简单从事而伤害他们的宗教感情,防止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他们不信教。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尽管宗教问题是很复杂的,境外势力一直把大学生作为宗教渗透的重点,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宗教徒的信仰只是一个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如果我们能够在尊重他们信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展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深入的思想工作,就完全可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立志成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上来。这样,既能在大学生宗教徒中实现爱教与爱国相统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能使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思想渗透,离间大学生宗教徒与党和政府关系的企图难以得逞。

第三,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对大学生宗教徒正常的宗教活动予以保护,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在大学校园内外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制止和打击。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面对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一般高校都应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的基

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到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思想,淡化不同信仰的差异,以实际行动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明确要求大学生宗教徒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尤其是大学校园内)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不得到未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华宗教活动,如有在大学校园内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发展大学生宗教徒的,就当劝阻、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全面清理大学校园内及周边的宗教活动场所,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部门加强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谨防成为境内外宗教势力向大学校园渗透的基地。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2

一、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1.信教人数所占比例并不大, 但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谈宗凡在2005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2009年, 寇爱林、王刚的调查显示, 广州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占到了19%。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教的比例则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其中信教者占了20.3%, 半信半疑者占23.2%, 有困难时信的占6.2%。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虽然受研究范围和样本选取等因素的影响, 调查结果可能略带偏差, 但其中反应出的大学生信教人数有所增长的趋势, 却是可见的。

2.对宗教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 信仰随意性较强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较为模糊, 自觉性及辨别能力较弱, 且常有把迷信与宗教混为一谈, 不能正确区分二者差别的疑惑, 对宗教的认识都停留在表面, 缺乏深入实质的了解。

对信教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其中表示对自己信仰的宗教完全了解的只占17.3%, 甚至有少数完全不了解或不清楚自己的宗教信仰, 大部分对自己信仰的宗教有一些了解或不太了解;在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上, 经常参加的只占4%, 偶尔参加的占57%, 不参加的有39%, 而参加正式宗教活动的只占16%;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虔诚度的研究显示, 虔诚信教的只占11.3%, 遇到困难会信的占24%。这些调查结果表明,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随意性、模糊性的特点, 很多信教大学生根本算不上虔诚的宗教徒。

3.对我国宗教政策的认识存在诸多的不足和误区

在对我国宗教政策及相关法规的认识上, 只了解一点和完全不了解的占到了70%;在党员能否信教的问题上, 30%的学生不清楚, 12.6%认为入党和信教不矛盾。由此可见, 我国大学生对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识依然存在许多误区。

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剖析

分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首先, 自身、家庭及民族的大环境影响着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大学生爱幻想, 好奇心强。有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面临苦恼和困惑的时候, 疏于向党团组织寻求帮助, 往往借助于宗教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思想的困惑、精神的不安, 以获得心灵的解脱。同时, 信教大学生很多来自有信教传统的家庭, 或来自具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 受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 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 由于其所处的整个民族都信仰某种宗教, 所以不断受到家人、族人关于宗教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某种宗教信仰。

其次, 我国高校在宗教信仰发展势头渐现的大背景下, 未能及时对信仰教育和教学方法做出调整, 也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直接向大学生灌输理论, 进行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 内容枯燥、乏味, 思政课堂上经常让大学生感觉“假、大、空”, 脱离社会实际, 使许多大学生受周边社会环境影响而产生宗教信仰。

最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被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利用影响。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如网络论坛、电视以及书籍关于各大宗教大量的新鲜信息的讲解和宣传, 这些内容符合了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追求。同时, 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对画中生活的向往, 这势必会使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 引起信仰多元化。社会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变化, 特别为境外敌对势力提供了可趁之机, 分裂破坏活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境外分裂势力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文化渗透, 作为网络的使用主体——高校学生成为首选目标, 他们打着宗教的旗号, 选择大学校园作为突破口, 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式宣扬宗教思想, 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关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对策思考

宗教问题作为统战工作中的敏感因素, 处理不当会给党的事业和祖国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 我们应当始终把加强教育放在首位, 对信教大学生的管理严格掌握在政策界限之内, “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民族宗教政策等教育, 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使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观, 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重视程度。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程, 普及宗教文化知识, 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 主动化解宗教在大学生眼中的神秘色彩。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型社团组织,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营造一种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塑造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从而在大学校园里压缩有神论、宿命论等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空间。在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同时, 让其情感有所归属, 才华得以展现, 这样, 才能消除大学生产生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的根源。

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宗教政策法规, 对已经皈依宗教的学生信徒在校园以外进行正常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不予干涉, 同时也要严禁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传教活动和群体性宗教活动, 对各种势力利用宗教、打着宗教旗号在大学校园内进行的非法传教活动予以制止和打击。

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改变大学生盲目信仰宗教的现状,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 培养一支既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又了解宗教文化的思政队伍, 对大学生出现的困惑和苦恼进行及时矫正, 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谈宗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 2007, (8) :75-81.

[2]寇爱林, 王刚.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及信仰对象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调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5) :10-12.

[3]郭娅.西部地区大学生民族宗教信仰现状对其思想道德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0) :41-45.

[4]郭平, 杨越.论新时期高校青年学生科学宗教观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2) :109-115

[5]张淑雯, 王雪.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以京内外三所大学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5) :176-180.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3

关键词:信仰危机;终极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44-02

一、信仰危机的成因

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大学生的信仰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信仰危机。

1.多元信仰的挑战

理想、信念、信仰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以价值观为指导,价值观念是价值观的体现。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来自西方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与激荡中,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多元化经济。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元的利益主体,在改革中对经济利益的不适当追求,使社会一切生活领域都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表现在人的理想信仰方面,就是排斥理想信仰的价值,一切从利益出发,人们的精神日益追求物质化和功利化。正是由于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致使人们的价值要求也随之出现多元取向和价值目标多样性趋势。同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也对自己所持的理想、信念、信仰进行检验和反省。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看问题片面化、绝对化、静态化、微观化、表面化的不足。他们的经验与阅历还不足以保证他们在面对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其价值观念还时常随着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共同信仰的弱化

虽然大学生认识到信仰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信仰作用力的衰减,人们无法或不愿从世俗的享乐中摆脱出来,在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时,需要对二者进行精确衡量并做出选择时,他们常常选择后者。在大学生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的群体中,信仰作用力弱化也日趋严重。社会共同信仰的缺失,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以一种非正常化的形态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大学生对传统的价值体系产生动摇、分化,以一种世俗的价值衡量标准代替了传统价值体系中真、善、美的衡量标准。同时,社会共同信仰不被大学生们认可,而他们又没有明确的信念、信仰。因而这种状况就导致了他们一方面对主流文化所认可的社会共同信仰有疑虑,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心理的不成熟,又不可能树立一种健康的信仰和价值体系,这就使得他们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而出现的精神颓废、没有远大生活理想的精神状态。社会共同信仰的弱化,信仰作用力的减退,使信仰危机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蔓延。

3.现实生活的困境

信仰是个体的精神支柱,是人类理想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信仰它必然体现着理想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一方面,信仰虽然是理想,但是信仰是在现实中产生的理想;另一方面,信仰是人追逐的理想,但是信仰的追逐和获得必然要在现实中完成。既然信仰是理想与现实的综合,它也就必然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带人到信仰中来,从而使信仰产生双重的作用。

说到底,信仰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社会生活的变幻莫测,势必带来精神生活的浮躁和迷茫。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中产生了迷茫。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的社会价值观淡化,更多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追求铁饭碗,追求大城市,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部分大学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原有的价值标准遭到扭曲,受到权利关系、亲情关系、金钱关系等多重的复杂的价值干扰,从而失去规范力。大学生在现实社会负面影响的冲击下,必然会对信仰产生疑惑,造成信仰危机。

二、信仰危机的本因

1.终极关怀是信仰的本质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生而存在,人是一种两极性结构的动物,所谓两极性结构借用黑格尔的表述是“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现实性(实在性),这方面是要消逝的,这也就是他的自然性!他的舍己性!他的暂时性;在另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绝对长住性,他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本质”。这就是说,人的本质结构中,一极是他的有限性或现实性,另一极是他的无限性或理想性,这是人类存在的本原性结构,是人类独特的存在方式。

信仰是应当的“应当”,应当属于价值的范畴,价值对于主体而言,首先要满足主体的现实需要,实现现实关怀。所谓现实关怀,简要地说,就是人们对现实价值生活实践的关怀,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于自身价值活动方式合理性的现实关注。现实关怀首先就是要对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关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其次,现实关怀表现为对现实的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关系构成的。在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主体的社会性质,因此价值对于现实的关怀必须要重视现实中交往实践的关怀。价值除了现实关怀之外,还体现着最高的价值目标,体现着处于核心价值观念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不仅强调对信仰对象的终极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更注重强调这种向往与追求的过程性。围绕终极价值取向所形成的理解和认识,便是我们所说的终极价值观念,它在价值观念系统中处于最高层面,对整个价值观念体系有统摄和指导作用。它具有评价现实社会生活的价值判断功能和建构理想生活的行为导向功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观念框架和价值指南。

2.终极价值冲突是信仰危机的本因

终极关怀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应该以人为本。在当代,终极关怀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三个要素:生活富裕,文化丰富,精神支柱稳定。

生活富裕是终极关怀的基础。信仰的主体是人,人不会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在现实中生存的人,是社会的人,那么信仰也必然没有办法跳出现实的圈子。人们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物质生活的富裕是终极关怀的“现实”起点,终极关怀信仰的实现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物质生活富裕了,才可以为我国信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使大学生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亲身体验中确信信仰必然会实现。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这有利于他们坚定实现信仰的信念,也有助于他们科学信仰观的实现。

文化丰富是终极关怀的条件。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丰富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的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思想和理论,文化丰富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社会、自己的成熟思考,体现了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对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精神支柱的稳定是终极关怀的关键。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指个人,就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事物,或是其认为一直可站住脚的真理,是他的信仰寄托所在。构筑精神支柱,就是要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倡导崇尚文明的社会风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精神支柱的稳定才能形成终极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信仰。

生活富裕、文化丰富、精神支柱稳定是终极关怀在当代的表现形式,三种要素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要素的缺失或变形,都会造成价值的冲突,从而导致信仰危机的产生。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慢慢地富裕起来,人们把对理性的信仰转换成了对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的信仰,进而转换成对商品、货币、资本的盲目信仰。人的心灵被物化,不再信仰终极价值的东西,更多的是关心当下的现实与平面化的物质享受,从而造成了信仰危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是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和精神产物。当代社会,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外来文化的竞争,我国现代的主流文化形态不能够深入人心,特色文化被边缘化,导致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危机。由于前两个因素出现了问题,精神支柱的不稳定性远远大于从前,终极关怀的价值观念出现了缺失,信仰危机的出现也就无可避免。当这种终极价值观念出现了缺失,信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性不仅脱离了本体论的意义和地位,同时,信仰也失去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基本作用和功能。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4

班级:2班学号:092004020xx姓名: xxx

实践单位: 贵 州 师 范 大 学 求 是 学 院

实践时间: 2012年5月6日至5月16日共 10 天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分析

——xxx的调查

前言:

参与者:xxx;实践主题: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时间:2012年5月6日至5月16日;地点:贵州师范大学白云校区。

正文:

一、目的当今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社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和思想。处于这种潮流下的大学生的精神和思想状态更值得关注。很多大学生面临着信仰的缺失,且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这些都不利于祖国未来的发展。

二、内容

在调查过程中,我在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一共调查了65名同学。其中男生35名,女生30名。主要与他们交流与问答,记下问答过程与结果,一共历经10天。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综合起来调查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信仰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它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同时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人生追求则是基于一定的人生需要为实现某种人生目标而自觉进取的能动活动过程,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不管是信仰还是追求,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对日新月异,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非常必要,对于信仰的选择需十分慎重。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观念超越及人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它蕴涵着人们对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和体悟。从本质上说,信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精神,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都根源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都是对现实生使确定了信仰也。

关于人生追求的看法,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参与问卷的同学中,只有一半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比较明确,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一半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明确或者只是有点想法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在对自己未来的追求比较明确的群体中,男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人生追求是一个十分慎重的话题,谈到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时,70的同学都是基于自己的理想确定的,也有约 20的同学称是因为家人的建议和期望,15的人是因为社会的压力;大部分同学都多多少少将自己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其中男生表现的尤为突出;不得不说的是,不论男女,不论专业年级,大部分同学都期望社会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和提升,但也有少部分人觉得物质生活更加重要。信仰是由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伦理观所构筑的信念体系,是个人用以衡量利害关系和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它虽然没有教会人们如何谋生、发展的具体实践技能和理性知识,但却奠定了人们一生的思想追求和理想境界,决定了是乐观、积极地从自然走向自由,还是悲观、消极地适应人生,导致了使人们产生快乐和痛苦以及是否获得幸福和德性的精神基础的差异。换言之,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也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包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冲击让许多人在社会浪潮中沉入深渊,社会压力的扩大和社会上部分人道德的缺失让很多大学生对将来的发展很迷茫,从而产生一些悲观负面的想法。而信仰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寄托,给遇到挫折的人以指引和鼓励,让人坚定信心,重拾生活的勇气,这对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大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作用十分认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看法是比较科学的,这是因为学生们从小就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熏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同学们对科学的崇尚度较高,对宗教信仰的选择比较理性。但大学生却很少有明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个人也并没有坚定的信仰。

四、原因

1、中国所处阶段:社会转型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加。到如今,想方设法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并得到物质的满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个人取向,个人拥有的财富数量也成为衡量个人成就大小的最主要尺度。生活在转型期背景下的大学生,个人信仰和人生追求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会受其影响甚至与之趋同。由于物质自身的虚浮和不稳定性,这种对物质追求的高度肯定及个人取向自身就意味着个人信仰坚实基础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信仰无疑是有难度的。、2、社会改革的影响 我们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急剧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极大冲击。人们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同计划经济体

制及观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很难把共产主义同计划经济区别开来,相反的却极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同计划经济一同怀疑和否定,造成大学生在接受时的错误观念,造成一种信仰上的危机。而马克思教育的僵化,让我们很难感受到她的魅力,更别说去坚定的追求了。

3、现实虚浮的困惑 由于权利关系和亲情关系,甚至金钱关系的干扰,大学生的个人努力和拼搏显得苍白无力,个人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个人梦想通过正当的路径变为现实显得困难重重,以至于权、情、法关系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现实时,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价值观很难做出正确的区分和取舍。各种虚浮假象的迷惑,种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使得大学生在迷茫困惑中去认知和选择,导致了种种信仰危机。

4、人生中教育的扭曲 在家庭中,父母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记忆。在学校中,虽然我们接受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教育,可是这种信念在如今的极度物质化的社会现实中已经鲜有。二者之间的错位使得当代在校大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理论极其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感兴趣。

5、高校教育改革的消极面 所有经历过高考的学子,无论成败,都曾经为自己的梦想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不顾一切奋战到最后,只为了进入梦想中金光灿烂的大学。可是大学中的一切与高中大相径庭,极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各式各样的诱惑让以前被严格管制。

五、建议

1、各大高校应加强大学社会人生信仰和个人追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座谈等来让大学生明白在当今社会,正确的人生信仰和人生追求的重要性及其标尺,以期让大学生自我探寻自己的人生信仰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2、社会媒体要承担起其社会使命和责任,关注大学生,关注祖国的未来,通过舆论和宣传来影响大学生积极确立正确的信仰和对家国及个人有益的人生追求,并且在现实的挫折下坚持下去,决不轻易放弃。

3、国家通过各种政府性机构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并启发他们对祖国命运和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考,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使大学生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大学生个人也要加强自身修养的培养,积极主动地探寻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个人追求,勇敢面对社会现实和各种压力,磨练心智,在认清现实和正确对待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个人的信仰和追求,并且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修改和完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下一批社会的建设者,是国家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信仰追求关系着祖国未来未来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的伟大人生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迫切任务,是保证未来世界和谐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

5、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在大学里,你的生活将不是每天教室、宿舍、餐厅三点一线的枯燥与单调,美丽的校园内飘溢着浓厚的文化生活气息;8大门类的100多门选修课,使同学们同时沐浴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雨露滋养;各种学生社团,以及篮球队、足球队、文艺演出队、学生记者团、广播台、网站等,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宽广途径;一年一度的科技、电脑、英语等文化艺术节品位高雅、成果卓著,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相信只要新生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的节奏,建立好合理的生活秩序,就能将自己今后的大学生活演绎的缤纷多彩!

参考文献

1、文均《人生追求与信仰》

2、刘星《大学生心理教育》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5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常有人问起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当他们得知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中国的实际。中国大部分人从小就忙着学习奋斗,没有能及时的受到宗教氛围熏陶,当他长大后社会观已经形成,再让他信仰某个宗教,更是困难了,于是许许多多的国人不知信仰为何物。有人说一个没有信仰的名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需要在做事情的时侯有所依,有所畏。有所依,我们便能在遇到困难时无所畏惧,坚信自己能成功。有所畏,便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会得意忘形,无法无天。这有所依与所畏,便就是信仰。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在满足物质需要后开始对精神有所追求,再者,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人们,好莱坞大片包含的宗教元素深深的刺激着国人,这就使宗教信仰人数在这些年得到激增。作为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知识水平,抑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都强于普通百姓,必然他们宗教信仰的比例会是最高。我希望通过本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研究,侧面反映国人的宗教信仰整体水平,再者希望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原则,自制问卷通过调查员直接发到上晚自习的学生手里。共发放150份,有效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 98%。男生68份,女生79份,男女比例 0.86:1性别比例基本平衡。抽样调查表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是西政的学生,正在进行大学生宗教情况的调查,希望同学你给予配合,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的形式,您的信息将会受到完全的保密。

学院:管理学院 性别:男 名族:汉 年级:大一 1,你有宗教信仰吗

A有 B没有(跳至第8题)C不确定(跳至第八题)2,你信仰什么教

A佛教 B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其他 3,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信教的

A 书籍报纸 B 网络电视广播 C 家人朋友影响 D其他 4,你信教多久了

A一年不到 B两三年 C 四年以上 5,每个人都应该有宗教信仰,你觉得对吗

A完全赞同 B 部分同意 C 不同意 6,你觉得通过信教给你带来的好处

A 精神依靠B关注公益更乐于助人 C 身体健康D其他 7,当你所信仰的宗教教义与社会主流价值冲突时,你会

A 完全坚持 B 看情况 C 放弃 8,你对宗教的认识,宗教是

A 一种迷信 B 一种生活习惯 C 一种信仰 D 其他 9,你对宗教教义与科学真理二者的看法

A大部分相同 B 小部分相同C 宗教教义完全违背科学 10,具体说说你对宗教的理解

谢谢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1)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数占整体比例不高。

在有效收回的调查问卷147份中,其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只有31人,比例为21%。虽说大学生人群是最有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去追求宗教信仰的,但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作为学生时时被学习压制着,导致了大学生中宗教信仰人数偏低情况的发生。社会风气:现在追求科学真理,而宗教在中国给贴上了迷信的标签,尤其是有些道士装神弄鬼,骗人钱财更惹的人讨厌。学习压力:高考制度虽说在某种程度体现了公平,确实作为了改变人一生命运的一种途径,但其高度的竞争性让中国学子苦不堪言。从小到大,爸妈什么时候都不会忘的一句话就是:记得好好学习。大学生,作为高考中的幸运者,肯定耗费了大量时间去学习,能有心思去追求宗教信仰的人自然少了。(2)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68份中有宗教信仰的19份,比例27.9%女生79份中有12 份存在宗教信仰的,约为15.1%。男生有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儿志在四方,自然的,男生更关注时事,比女生更喜欢专研文化,军事,科技等等。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部分女生喜欢整天看着琼瑶姐姐伤天地泣鬼神的言情小说以及弱智到极致的韩剧,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那只有小部分了。由于主体关注点的不同,宗教信仰比例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3)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名族差异

被调查的136个汉人中有宗教信仰的26位,比例19.1%,小数民族人11位,有信仰宗教的5人,比例约45.5%。小数民族大学生信教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宗教,其中相当部分已经演化成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了。所以,从小生活在浓郁宗教氛围的小数民族大学生,自然比汉族学生更信教了。在宗教信仰方面,人的确是很容易受到周边人影响的。比如说你爸妈是基督教徒,从小带你做礼拜,你不想信基督教都难了。(4)大学生宗教信仰存在学院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偏于理科的学院信教比例低于法学院,新闻学院等文科学院。人各有所求。学经济的,明显喜欢与数字打交道,对于文字,文化,精神要求肯定比文科生低。他可能可以随时背出圆周率的几十位却告诉你说世界上的三大教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法学院,新闻学院的学生由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专业也要求他们必须对宗教有一些了解,自然知道接触的多了就容易产生信仰。所谓道虽迩,不修不成,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先去做,才会一切皆有可能。若从未了解,何来信仰。(5)大学生信仰存在年级的差别。

根据数据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的一种趋势:年级越高,宗教信仰的比例越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修养决定人的行为举止。我想,可能是因为多一年的学习才更让人体会到有所依,有所畏的重要性,才体现出年级越大,宗教信仰人数比例越大的趋势吧。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1)信奉佛教,基督教的人数比较多。

在有宗教信仰的31份问卷中佛教17份,基督教10

份,伊斯兰教2份,其他的两份。佛教一直是我国的主教,庙堂随处可见,不过现在主要信徒都是些大妈级,所以在大学生的调查中并未有统治级的变现。然而从小的目濡耳染,信仰佛教的比例还是最高的。基督教作为西方的主教,它的传入大部分是伴随着好莱坞大片,例如7宗罪、达芬奇密码等等。其信徒表现出临死前的淡定,以及对信仰至死的追求,深深的吸引着大学生。其宣传的对个人权利的绝对尊重,更让从小就身受父母,老师侵犯个人隐私的大学生所追求。

另外基督教的感恩教义也在中国受到追捧,饭前感恩,每周礼拜。自然的,基督教在大学生中也更易受信仰。

(2)信仰宗教时间不长。

在有信仰的31份问卷中,一年不到的7份,二到三年的21份,四年以上的3份。数据整体显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时间并不长久。一个人若能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必然是在见识丰富的情况下。由于刚脱离高中老师灌输式的教育,很多大学生在短时间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宗教也需要段时间的了解,所以这就造成普遍大学生信仰宗教都是大2以后的事。对于中国学生,要说初高中就对宗教信仰的,我绝对不信,因为那时根本连些教义都理解不了,最多也就是对宗教的认同与好奇而已。

(3)大学生主要通过父母影响和书籍了解宗教的。

31个信教者12个通过书籍报纸信教,6个通过网络电视广播,13个是受了父母朋友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很多人的信奉,不由的影响着下一代。大学生中信仰佛教的人很多是受了其母亲的影响,因为其母亲每逢过年过节就会带她去烧香拜佛。另一个,大学生最主要接触的传媒是书,也只有书能把知识讲的透彻。偶然经翻开一本圣经,金刚经,他便会陷入遐想,信仰之路也可能由此打开。所以大学生通过书籍信仰宗教的人数也不少。(4)大学生宗教信仰不坚定

在被问及教义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冲突是否坚持时,31个信教者只有两个选择了完全坚持。这道题旨在测试教徒对宗教的忠诚度。如果你信仰很坚定,便会相信教义完全是对的,就不存在与社会主流价值冲突了。即使冲突了也是主流价值出现了问题。比如现在老人摔倒不去扶的主流价值观就错了。信仰就是信任到了一定程度。人是应该为了信仰不惜代价的,即使去死。譬如耶稣。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

(1)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大部分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宗教信仰。

可能问卷存在设计缺陷,做第5题的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但由于在中国有宗教信仰的占小数,若是面对所有调查者提问的话肯定大部分会认为不需要宗教信仰。

(2)大学生中大部分宗教信仰者认为通过信仰宗教能带来精神依靠。

在对宗教功能的认知上,31人中20人选择了精神依靠,5人选择宗教信仰让自己更乐于公益了,6人觉得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各不相同。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其主要功能还是带来精神上的依靠。基督教的原罪论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都是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促使人行善举。他们的教徒依照教义,行善之后便能过的轻松自在,因为他们相信好人就会受到保佑。

(3)大学生大部分人觉得宗教是一种信仰。

147份有效问卷中20人觉得是迷信,37人觉得是一种生活习惯,67人觉得是种信仰,13人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广大学生都认为宗教是神圣的,已经能够作为信仰了。与以前大部分人认为的迷信已有很大差别。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生活习惯。的确,宗教很大的一部分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生活习惯,一般信仰某种教的人都会有某些特别的举止。但宗教绝不只是一种生活习惯而已,这说明很多大学生还认识不够。

(4)大部分大学生相信宗教中有小部分真理

147份问卷中有高达140份认为宗教中有小部分真理,2个认为绝对等于真理的,5个认为都是迷信的。凡事无绝对,这句话对于圆滑的中国人早已理解的不知道有多透彻了。是的,再怎么差的宗教教义中总会存在某些真理的,不然他凭什么去蛊惑教徒呢。以前罗马教堂关于地心说,日心说等等已经证明教义不会完全是真理了。但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绝对的支持我们也是能理解的。

通过上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只是接触宗教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是到了大学后才有了宗教信仰,他们信仰宗教时间不长,信仰的态度也不坚定,但对宗教能够有较好的认识,接触宗教的途径多样,对宗教有较强的好奇心。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目前宗教信仰情况,我想提几点建议。(1)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本质,树立科学观念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 篇6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文法与经济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更好地完成毛概课社会实践的调查活动,我们特别组织了此次调查,希望得到您的合作与支持。本问卷不记名,不对外公开,请如实填写,谢谢!

请注意,以下所有题目均为单选,请不要多选或者漏选,谢谢合作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属于下列哪类?

A文科生B 理科生C 其他

4、您现在所学的专业是()

A 自己选择的理想专业B别人帮你选的C 自己随意选的D 服从学校调剂的5、你对自己专业的喜爱程度:

A 非常喜欢B喜欢C 一般D不喜欢

6、您大学四年的主要目的是()

A 取得文凭方便工作B 学习知识C 提高个人修养

7、您激励自己奋斗的主要动力是()

A金钱与权力B自我价值的实现C 报答父母E不清楚

8、您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或信仰吗?

A 有,而且是固定的B 有,但是变换频繁C 没有

9、如果您有人生追求或者信仰,属于下面哪种情况?

A有(宗教)B有(非宗教)

10、您认为现在确定人生追求或信仰对大学生有没有影响?

A有,而且意义深刻B在一定程度上有C没有

11、如果您与他人交流关于人生追求或信仰的问题,您会选择

A家人B老师C朋友同学D社会人士E其他

12、您的人生追求或信仰主要是受谁影响的?

A家人B朋友同学C老师D爱人E自己

F名人或者自己敬佩的人G其他

13、对于目标实现情况,您同意以下那些观点()(可多选)

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B但尽人事,各凭天命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D只要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

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14、您认为是否应该给自己树立目标()

A 没必要,走一步算一步

B应该树立,但是现在还没有明确人生目标C 不知道

15、您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大学生()

A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抱着乐观的态度

B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C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

D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16、您觉得当今大学生前途如何()

A光明B迷茫C 不容乐观D无所谓

17、你的大学生活怎样()

A非常忙碌,过得很充实,很精彩,自己很满意

B虽然忙,但不知道忙些什么

C 正日无所事事或沉迷网络世界等,非常颓废,感觉只要混过大学就好。

D 虽很休闲,但生活很令自己满意,就是自己要的大学生活

18、如果您有目标的话,您的目标主要是关于?

A金钱与物质B恋爱与家庭C个人事业D社会事业

E纯粹是某些精神追求F国家与民族G其他

19、在您的人生追求中,你认为以下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A 安逸闲适B财产富足C权倾一方D家庭美满,事业成功

E身体健康F执着理想G其他

20、是否想过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从来没有,也觉得两者之间没多大联系。

B想过一点,偶尔会关注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但是不会主动将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

C很认真地想过,密切了解国家发展动向,以便更好地投身到国家的建设。

21、您赞同“人为信仰与追求而活”吗

A非常赞同B一般赞同C不赞同D无所谓

22、您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有何想法?(请写出个人观点,麻烦您了)

23、最后,有个小问题,您信仰或者认同共产主义吗?

A非常认同B一般认同C不认同D 不清楚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篇7

一、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现状分析

在一般的意义上,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体现为一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既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它作为人类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 是理想与现实张力的结果。因此, 信仰不是以科学与非科学而是以有益与无益来分类的。合理的信仰是人赖以生存、自立和发展的意义支撑。然而, 由于信仰具有超越现实及非逻辑的秉性, 使得人们对信仰的理解总带有某种神秘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这也为信仰异化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所谓信仰异化, 即人们过分地夸大信仰的超现实性, 使得所“信服”和“崇拜”的对象脱离了人类所能够承受的精神极限和道德底线, 进而人们在追求实现这样的信仰目标采取不正当的途径和方式, 以至于反过来对信仰主体造成危害甚至消灭信仰或信仰主体的信仰状态。当前大学生信仰异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背弃信仰对真善美的追求本真, 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在本质上是超越的, 它表现着人类精神的超越向度以及由这种超越精神所建构的乌托邦, 它的价值旨归在于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无限追求。可以说, 追求真善美是任何信仰的共同目标, 背离了这个目标的信仰就属于信仰异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的信仰, 它一方面描述了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样态和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具有历史规律性的实践依据去达到这一目标, 是超越性和现实性完美统一的、值得每一个人追求的信仰。然而, 在当代大学生中, 背弃和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呈小幅上升态势。据笔者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所作的调查, 在2005级的305人中选择“愿意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生有197人, 占总人数的64.6%;在2007级的231人中选择“愿意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生有132人, 占总人数的57.1%;2008级的这一数据稍好一点, 选择此项的占62.8%;但2009级选择此项的学生只占54.2%, 并出现了选择“信奉资本主义”和“信奉其他宗教”的学生, 这反映了科学信仰被边缘化的发展态势。

(二) 对金钱和权力的非理性渴望, 导致拜金主义泛滥

当代大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已缺乏对于知识的虔诚态度, 一些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 定位不明, 对未知事物也缺乏应有的敬畏感, 这反映了作为信仰之人类自身完美实现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理想的失落, 也反映了作为信仰之精神超越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的消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金钱和权力来定义成功, 把金钱和权力看做最高价值, 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和权力价值。据美国《世界日报》2010年2月22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 在全世界23个国家中,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民众最相信“金钱万能”, 并列成为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普遍认为, 金钱最能象征一个人的成功。在中国与韩国各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 在印度与日本则分别有67%与63%的人持有同样看法, 而在美国, 仅有33%的人民把金钱视为成功的象征[1]。在大学生中, 拜金主义的影响也是愈演愈烈, 耳目所及的是能挣钱、挣大钱、香车豪宅、出人头地、富贵还乡、赢者通吃、名利双收, 这都是“成功”的代名词, 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科学信仰失落或异化后的信仰危机状况。

(三) 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思想行为极端化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富有理想和抱负, 憧憬未来, 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 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与审美等等。然而, 所有这些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社会现实的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价值观念呈断裂态势,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及自我期望也受到这种剧烈变化的影响, 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 使得他们在个体角色定位上无法与社会发展及时适应, 在独立性的形成方面也遇到社会的巨大挑战,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 遇到一点挫折、失败, 便认为自己“无能”, 是个失败者, 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长期处在这种郁郁而不能开解的情况, 思想和行为也就容易极端化。时下媒体网络上屡屡被报道的“自杀潮”、“炫富族”、“裸奔女”、“醉酒男”等等事件, 反映出一些大学生在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无法调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原来的信仰由于缺乏现实实践依据而走向异化。思想和行为逐渐脱离理性的调控, 采取报复自己、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

(四) 逃避现实, 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 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甚至邪教组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和丰富程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长期生活在车辆密布、馆舍云集、人际微妙、娱乐繁杂、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精神紧张程度和心理压力也空前巨大。一些大学生无法面对和适应如此纷扰喧嚣的生活方式, 进而萌生对先进科技的排斥、对现代文明的倦怠以及对乡村质朴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寻求解脱的过程中又不得其法而屡遭挫折, 于是逐渐开始逃避现实, 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据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 问及“你相信八字、手相、血型、星座等的综合预测吗?”有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相信, 31.1%的人认为自己有点信, 23.7%的人认为自己对此不清楚, 41.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2]。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中仍存在部分学生相信命运和迷信等伪科学的东西, 更有甚者, 一些大学生被邪教组织所蒙骗和利用, 相信那些胡编乱造的世界末日、劫难或灾祸之说, 原来的信仰异化为采取自虐或施虐的极端行为来寻求所谓的“修炼之道”、“圆满之境”, 结果遭受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二、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多维归因

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相互关联的。

(一) 学校信仰教育的相对缺失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比例相对较少, 而且效果大多不够理想。首先, 信仰教育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主要是以政治信仰教育为主, 较少关注其他信仰的教育和引导。当一元化的政治信仰教育缺乏魅力的时候, 其他信仰内容便乘虚而入, 信仰异化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其次, 学校信仰教育大多以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为主要方式, 带有强烈的认知成分, 甚者成为第一位的因素;而信仰虽然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但更多地包含情感和意志的成分, 它应该提供给教育者的是一种作为终极意义的精神关怀而不是知识的记忆, 这造成当前学校的信仰教育效果不佳。再次, 学校信仰教育的实施者或教导者相当一部分是无信仰者或者信仰不坚定者, 这部分教育者对信仰教育本身的理解不深, 热情也不是太高, 在其实施信仰教育过程中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最后, 由于信仰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不够健全, 信仰教育成了费力不讨好、可有可无的教育工作内容, 很多学校对信仰教育都是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应付了之, 信仰教育没有从根本落到实处。

(二) 社会风气的庸俗化和功利化

今天中国社会正向市场经济社会快速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快乐, 也体验了物质高速发展中由于价值混乱、信仰缺失所带来的精神困惑和情感伤害。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是效率, 其核心就是以最小化的经济成本或代价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或效益, 它不相信未来, 不相信泪水, 不相信理想;它是现世的、理性的、世俗的。这种市场机制和原则很快地扩张为一种文化机制和价值而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当市场经济的原则成为人们生活中主导的甚至是全部的价值标准后, 人们文化价值生活的可能性及丰富性将被大大压缩和挤占, 而理想和精神 (心灵) 则被现实化和功利化。于是, 坑蒙拐骗、权钱交易、拜金享乐、生活靡烂、腐化堕落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这种文化后果的深远影响之一, 就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和信仰异化。大学生作为接收新鲜事物最快也是最敏感的群体,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道德堕落由不习惯、愤怒到适应, 甚至加以推崇和运用, 这是当前大学生放弃原来科学信仰或者信仰异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 大学生对个人主体性的自我放逐

科学的信仰是以主体性的确立为前提和基础的, 无主体的信仰则表现为信仰异化。大学生对个人主体性的自我放逐可以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集体无意识”, 这是一种在社会群体中不自觉地发挥作用的精神现象。集体无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 而是这种意识具有模糊性、潜在性、不自觉性, 往往是“不假思索”地遵循某种原则和规范, 以社会心理的形式弥漫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礼教的遵循, 年轻男女若不按宗法规定来交往, 往往会被视为越礼而被“浸猪笼”;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宣扬的“圣战”, 许多极端民族分子不惜充当“人肉炸弹”等, 这些都是由于集体无意识而产生信仰异化的表现。二是“主体性的僭越或消退”, 表现为信仰主体无限地拔高自我主体性而成为“人类中心主义”, 把自我当做超然的“神”而迷失自我, 或者无限地贬低和折损自我主体性, 放弃主体尊严、目标及存在价值, 放弃主体理性思考和批判的资格, 龟缩在“神”的所谓“关怀眷顾”之下而奉献自我。因此, 大学生信仰异化既有社会心理的生成机制, 也有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生机制。

(四) 对科学理性的极端崇拜和运用

科学理性可以被看做是基于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基础上的普遍的知识观念或普遍的真理观, 它强调的是一种作为“现世的”和“当下的”可以被印证和被体验的经验事实, 是可以被严密的科学逻辑所证明的“真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所表达的就是对科学理性和科技力量的知识信念。在现代社会中, 信仰异化大多源自于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 因为科学理性强调的是逻辑证明和经验事实, 当科学理性成为人类理性的全部内容时, 作为超然的“信仰”便无处藏身了———它实际上助长了“人道主义的僭妄”:缺乏对自然世界的正视;缺乏对“文化他者”的尊重;缺乏对人之心灵世界的珍重等[3]。人类似乎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然而却陷入痛苦的精神炼狱之中。战争、饥荒、生态危机、资源枯竭、民族争斗、毒品泛滥……成为人类20世纪文明纪实的额外注脚。在意义消退的世界里剩下来的将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物欲, 信仰的对象异化为物欲, 信仰的方式往往异化为追求物质感性的满足。

(五) 对外来宗教文化的盲目信从

在全球化时代, 思想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及融合成为人们意识形态生活中的常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国外宗教文化的传入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信仰体系和内容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出于好奇心和依赖感, 对外来宗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达到盲目崇拜的地步。应该看到, 外来宗教文化不一定都是负面不可取的, 它同样包含着合理的成分, 例如, 基督教要求爱邻居如爱自己, 佛教力倡普渡众生, 伊斯兰教追求“至仁至慈”等, 这些宗教宏愿都是带有一定普世性的。但是, 外来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可避免带有阶级性和民族狭隘性, “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可谓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大学生在追从某些外来宗教文化时往往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而陷入信仰异化。

三、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应对策略

信仰作为一种终极关怀, 能够填补人内心的空间, 使人内心盈满, 与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作斗争, 引领人们去超越现有的存在。理性的信仰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使社会处于秩序良善的稳定状态, 而非理性的信仰会造成个体的伤害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信仰对象不科学、信仰方式不合理、信仰过程不人性等更容易发生信仰异化, 从而滋生出贪污、腐败、道德沦丧、仇恨世界、报复、堕落、恐怖主义、迷信、邪教等。因此, 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信仰进行科学引导, 消除信仰异化。

(一) 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当今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一种最崇高、最进步的信仰。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 因此, 它是基于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将之内化为自己自觉行动的信仰, 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愿景, 以全人类最大利益的实现为宗旨, 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为奋斗目标的崇高的信仰。它不仅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而且指明了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物质价值, 而且具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 鼓励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 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因此, 它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说过:“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在当代中国, 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克服一切虚幻的、狭隘的、偏执的、庸俗的信仰异化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二) 发展社会生产力, 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利益差别、行为失范、思想冲突及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和消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现象的最可靠途径是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 大力推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消除贫穷与落后, 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不迷信包括:不迷信权威, 迷信权威会使人没有思想, 人云亦云, 没有个性, 久之就容易是非不辨、黑白不分;不迷信未知事物, 可以对未知事物表示崇敬, 但烧香膜拜则显愚昧了。因此, 我们一定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 用科学启迪愚昧, 用事实揭穿谎言, 用真情唤醒良知,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 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世界观后, 就会用这些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而使它成为用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世界观也决定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客观世界中哪些是值得追求和提倡的?对这些问题, 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 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判断是非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 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进步的、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品格。而落后的、腐朽的、错误的人生观则会助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思想和习气。大学生正处于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三观”教育, 引导他们理性选择信仰, 积极追求信仰, 自觉地摒弃信仰异化或者消除异化。

(四) 用人道的方式加强宣传“真、善、美”

真是人对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遵循, 善是符合人的目的和利益的需要,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真、善、美代表着人类的知识价值、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也是信仰之终极旨归所在。然而, 神圣与亵渎往往如影相随, 真理与谎言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一些人打着追求“真、善、美”的旗号, 干着“假、恶、丑”的勾当。更有甚者, 通过渲染宗教性的神秘经验, 神化活人的教主崇拜, 对信徒实施精神控制, 并以批判社会、拯救人类的名义, 要求信众勇于“圆满”, 即自戕自残甚而去伤害他人伤害家庭和危害社会方式去实现所谓的教义, 变成一种反社会、反人性的“膜拜团体” (cult) , 对信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完全背离了“真、善、美”的宗旨和真谛。因此, 我们必须倡导以符合人性的手段、以人道的方式去追求“真、善、美”, 坚持引导人们用人文情怀、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守护心灵, 遏制人性的异化, 否定和批判信仰世界中的种种非人道、非人性现象。

(五) 政府加强引导, 创造良好的哲学信仰氛围, 减少心灵的浮躁

政府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信仰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信仰观的确立, 需要政府由上而下的精神价值导向、宣传和推动。人们的信仰也会随着时势的变化、主流思想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 党和政府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哲学信仰氛围, 做个服务型的政府。从社会政策层面来说, 政府应该给大众提供一个相对大多数人来说宽松的信仰环境, 并给予引导。哲学信仰是生命力最强的信仰, 它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始终。政府在忙于为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 也应该关注人们信仰失落、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思想迷茫的问题。现代人的物质越来越得到满足, 但心灵却越来越浮躁。很多大学生对世界的把握不够, 对现实缺乏信任感, 所以才会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因此, 在价值信仰的层面迫切需要一轮新的“拨乱反正”,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信仰。

参考文献

[1]罗志渊.中国为何沦为第一“拜金主义”国[EB/OL].[2010-5-1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26/content_13050094.htm.

[2]肖欢, 夏韬.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J].教学研究, 2007, (1) .

[3]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法治

一、法律信仰的概述

法律信仰,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有学者认为,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由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 笔者认为,法律信仰不仅仅就是人们愿意从内心深处接受、信任法律的主观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行为时尊重并遵守它。所以要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客观条件即国家或统治者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的存在,二是主观条件即社会公众内心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任,或者说人们需要用行动说明自己的法律信仰。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纵观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最为突出的特征即是刑法制度发达,从某个角度讲是一部从中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刑法史,刑法制度的变革也一直是各朝代律法发展的主流,历代王朝对法律的修改更是逐渐接近酷刑,尤其是在清朝法律的修改,“重刑”思想也是这样形成的。“法即刑”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法律更多的是畏惧、恐怖,认为法律是残忍的惩罚手段。

(二)社会环境影响

1、当今网络媒体环境。作为一名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接收社会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网络媒体,在网络媒体传播下形成的价值体系成为影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事件、信息和报道不断地通过微博、QQ、微信等途径迅速地冲击着大学生的大脑,社会不良风气和价值取向也随之侵入到了学生的思想领域。在校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于各种社会价值的蛊惑缺乏一定的批判与鉴别能力。

2、社会公众的影响。社会作为人的社会,人是不可能作为一个脱离社会的人进行生存,总是在不断地向人学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与人群、社会发生着碰撞。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群体,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会受到社会公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法律的认知更不会例外。中国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张极大的人情网里,毫不夸张地说人们遇到任何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看看能不能靠关系解决,这也就有了只有中国人不用解释就能懂的一个俗语“走后门”。这种中国特色,在社会形成一种宁愿相信人情也不相信法律的风气,在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这也是大学生法律信仰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法治环境

立法方面,我国在不停地完善法律体系,但是目前许多成形的法律中,并不十分嚴谨,有时会在一部法律中找到自相矛盾或难以解释的法条。法律自身的有待完善,尤其产生的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导致人们无法清晰地找到解决办法,人们就会失去对法律的信任与依赖,开始寻求其他办法,甚至利用一些非法手段,这不仅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对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执法方面,一些政府不惜损害人们的利益,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尤其是政府腐败问题。在司法方面,普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循私枉法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立法效益,导致人们对法律产生不信任的现实状况。从立法、执法、司法方面,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损人不利己的言行,都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这都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方案

(一)大学生自身培育法律信仰

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法律信仰最主要的途径是参与学校开展的法律活动,如普法知识竞赛、班内组织的依法律为主题的班会、观看法律宣传片等。这样不仅进行了普宣传工作,也更使大学生有切身的体会与心得,提高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当外在的影响转化为内在的认知时,就会形成法律意识与法律情感,最终形成法律信仰。当代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按照法律的引导,学会主动遵守法律规则与避让法律禁止,切实得到法律的保护,体会到法律带来的利益,才会对法律产生认知与情感。

(二)公民共同培养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公众要为大学生做出榜样,需要每一位公民做到遵纪守法,但不是所有的公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有一部分人曾经与法律“打过交道”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这一部分人中就会产生一批对法律不信任的人,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走后门”,依靠人情关系解决问题,这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为塑造公众崇尚法律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公众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再从社区做起,公众之间相互影响,传播法律文化,形成对法律的认同,延伸到整个社会。整个社会法律氛围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

(三)树立法律权威

树立法律权威,也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之一。国家在立法上首先要保障法律的稳定性,如果法律朝令夕改,法律就会失去其引导、预测的作用,人们也就无法合法合理地安排生活与工作。因为人们不知道法律在何时适用,也许此时是对的,也许过了此刻就是错的,自此人们对法律不再信任,更不会遵守法律。其次,国家还要在立法上提高立法质量,虽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但在一些法律规定上仍有漏洞,使得现实法律的运用出现了很多不公平、不平等的事件,使得人们对法律的公正产生了质疑甚至否认,极大的降低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感。大学生处于一个感性的时期,更容易受法律不公平现象的影响,产生一些极端想法,失去对法律的信任,更无从谈及法律信仰的培育。

(四)高校加强法律信仰的培育

大学课堂作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渠道,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多数是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追求对法律体系大而全的把握,忽视了对法理精神及法律信仰的培养。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列举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同时,在学习在这一门课堂之外加入一些其他元素,积极开展法律学习 “第二课堂”,如举办一些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宣传活动等等,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法律,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律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培养对法律的认知与感情,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

四、结语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人治,甚至是长时间的暴政。现在人民是从理性的思考中选择了法治,是从西方法治建设经验中选择了法治,不是自发地建设法治中国。国家不仅要从立法、司法、执法方面入手,更需要提高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素养。高校教育更是关键,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组织课外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比如普法宣传、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对法学的了解和认识,知法、懂法,在处理相关纠纷和问题的时候也要善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社会公众也要主动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从自我做起,做到懂法、守法、用法。一切外在环境都在逐渐完善,大学生也更要从自身出发,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善于运用法律解决所遇到的矛盾与纠纷,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法律信仰。(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绪兵,大学生中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04)

上一篇:第五课《交谈礼仪》教案下一篇: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