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中医院中医重点工作总结

2024-07-28

玉门市中医院中医重点工作总结(共8篇)

玉门市中医院中医重点工作总结 篇1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汇报

玉门市中医院始建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正式挂牌开始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于1999年被授予“甘肃省爱婴医院”,于2013年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玉门地区唯一的一所县级中医医院,是玉门市中医药工作的龙头。

现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16平方米,其中门诊建筑面积 1796平方米,住院部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 ,辅助用房面积760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 158张。年门诊量10万余人,年收治住院病人4200余人,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为2728元。

全院现有职工1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45人;设置临床科室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风湿疼痛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科,医技科室有:中心药房、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拥有16排螺旋CT1台,美国GE彩超3台、DR、C型臂、500MA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免疫荧光分析仪、细菌鉴定仪、血培养箱、尿沉渣分析仪、ECG-8110P型全自动心电图机、胃镜、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数字化宫腔手术B超诊察仪、中药熏蒸舱、蜡疗机、脑循环治疗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00余种150余台件。

我院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宗旨,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目的,全院各科室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将前段时间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服务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医药“简、便、廉、优”的特色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已是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有关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文件精神,并结合医院实际,成立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及考核标准、制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1、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非药物治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到农合报 销范围。

2、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中医药扶持政策;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配备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非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西学中”教育;并不断引进中医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外派进修持续加强我院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去年引进中医药人才6名,加快中医人才引进培养,9人参加进修学习。

2、依托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平台,共培训我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村卫生所中医适宜技术三期,共300多人次。

3、加强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开展了 五级师承教育中医药教师带徒工作,中医院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4、充分发挥中医基层指导科作用,定期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医疗与技术培训,根据需要,免费接受基层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各科室建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根据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按摩、火罐等中医技术服务;重点加强了肛肠科和肺病科专科建设,其中肛肠科采用中药灌肠和中药薰药等方法,肺病科采用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特色疗法,效果显著。2014年诊治患者100余人。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现有门诊中药房50平米,中药品种360余种,中药饮片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层层把关,严格执行规范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晾晒炮制等记录,保证了药品质量,加强了中药房规范化建设。

五、鼓励使用中草药,推行中医绩效考核。医院逐年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将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医优势病种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考核目标。培育中医临床优势病种,力推中医临床路径,每个临床科室至少2个常见病及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六、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乙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开展中医健康教育。结合季节特点,开展中医“治未病”项目。针对咳嗽、哮喘、体质虚弱的患者,在三伏天开展“三伏贴”疗法。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医院质量和效率,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院已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为核心的医院HIS信息系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筹建中医药视频网络学习的平台,完善远程学习系统。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1、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

4、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在今后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玉门市中医医院

玉门市中医院中医重点工作总结 篇2

1 研究背景

1983年卫生部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通知》[2]。近年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专科建设为切入点, 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进行探索, 采取了激励措施, 制定了指导性文件和技术规范, 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 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有影响有优势的专病专科。200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见》, 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坚定不移地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坚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 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促进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发展”[3]。随着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09) 22号) 的出台, 中医药建设继续被摆在突出地位。

认真梳理建设现况可以看出, 医疗机构对于重点专科的持续建设仍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部分专科重点不重, 档次不高, 不能形成“拳头”;专科创新少, 疗效适用性差, 中医特色不足, 不能形成“龙头”;学术与技术网络建设力度不够, 辐射面不广, 不能形成“势头”;未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缺乏持续发展潜力;专药开发体系欠缺或缺如, 剂型落后, 疗效不佳;以及存在盲目扩张、人床比下降、专用设备使用率低、人员培训与科研成果之间差异明显的现象等[4]。医务管理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客观评价专科优势特色, 鼓励新技术新项目、新成果新专利的申报, 引进和推广应用, 既要激发“古老”专科的活力, 也要保护“年轻”专科的建设积极性。另外, 目前的考评体系主要针对在建项目, 如何激励建设周期已经结束、按期完成任务的专科, 继续发挥优势特色, 扩大区域影响, 提升建设质量, 也是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江苏省中医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名医荟萃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 经历了“八五”到“十二五”的建设, 目前拥有6个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22个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5个省级中医示范专科、2个全省中医诊疗中心, 并有16个科室、6个中医诊疗技术参加全国重点专科协作组, 其中3个为组长单位, 32个优势病种参加全国重点病种协作组, 其中11个为牵头单位。2014年底, 该院还囊括了江苏省全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共30项, 成为全国该项目中标最多的单位, 吸纳了近十分之一的建设资金。江苏省中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重点专科数量众多, 发展势头良好, 重点病种疗效明确, 优势病种治疗特色明显, 人才队伍素质较高, 在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制定、梳理和验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圆满完成了多项建设任务。对于制定基于医院发展战略、科学实用的中医重点临床专科绩效评价体系, 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2 研究内容

在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系统评价理论等指导下, 综合运用文献复习法、现况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及实证分析等, 结合现有评估体系和我院各级专科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得到检验和反馈修正, 最终形成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为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医重点专科持续管理机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1 资料收集

通过两个月的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 复习了近十年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评估标准等相关资料, 整理相关文献数十篇。同时向几家综合医院的专科管理人员及临床权威专家发放调查问卷, 基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以此作为本指标体系的第一手参考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提出中医重点专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本可分为科室管理、技术队伍、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科研教学五大部分。

2.2 资料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将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比较分析, 规划研究框架, 突出主要影响因素, 确定一级指标, 并依据指标的可用性、可得性进行筛选, 逐层逐项划分设置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形成评估草案。

2.3 评分标准建立

组织首轮专家咨询, 内容包括筛选指标、明确内涵和确定权重,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确立一级指标权重, 明确二级和三级指标内涵, 细化绩效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

2.4 标准实测

利用该绩效评价体系, 实测该院各级重点专科从2010年至2013年的建设情况, 得出分数并排序, 验证实用性、有效性。

2.5 评价体系建立

进行应用分析和专家复议, 修正和完善问题及缺陷, 通过意见反馈确立各级指标权重, 最终建立一套基于医院发展战略的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可持续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共1 000分, 包括科室管理100分、医疗技术团队165分、技术优势和中医医疗服务能力460分、医疗质量状况125分、科研与教学150分。这些一级指标又细分为二级指标, 包括专科规模、设备配备、科室管理、技术团队、诊治能力、特色技术、创新能力、病区质量、门诊质量、学术影响、研究成果、继续教育等27项。二级指标进一步由三级指标共80项组成, 每一项均附有检查内容与得分要点, 医务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该体系, 围绕评分项全面科学地对重点专科做出绩效评价。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指标品质良好, 评价体系有效

本研究从信度、效度与区分度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品质。信度评价采用了克朗巴赫α系数法, 得出的指标体系信度系数较高, 说明可靠性较高。效度通过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评价。本研究中, 各项指标与其他指标的下级指标得分相关系数较小, 但与自身下级指标的得分相关系数很大, 说明本体系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确立过程佐证了其相对全面、准确、具体反映评价体系的内涵,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则将本体系的评价结果和排序与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意见进行比较分析, 经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得出P<0.05, 说明评价结果与已有评价高度相关, 有效性良好。指标区分度可用变异系数表示, 经过分析, 所有的一级指标变异系数在20%以上, 二级指标中除了3项, 其他全部在20%以上, 三级指标中的5个变异系数小于20%, 整体看来总体区分度较好。

3.2 指标清晰具体, 评价体系明确

评价体系的意义之一, 就是导向作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决定重点专科的发展方向。例如从5个一级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来看, 技术优势和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这一指标的权重最大, 在1 000分中占了将近一半分值, 可见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要点是提高专科诊疗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另外医疗技术队伍指标权重第二, 说明重点专科若取得长远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也至关重要。另外, 通过四年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 尽管积累时间较长、资源相对丰富的脾胃病科、肾病科等老牌专科在“十二五”建设初期得分较高, 但经过几年的努力, 肿瘤科、妇科、呼吸科以及护理部等一批新兴重点专科发展迅速, 近年来得分名列前茅。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应用, 定量区分绩效水平, 有利于科学评价, 明确优劣得失, 提出整改意见, 这是评价体系重要的诊断功能和指导意义。

3.3 指标设置合理, 评价体系科学

本研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通过分析判断矩阵来表示同一层次中的各项指标相对重要性判断值, 由经过遴选的数位专家共同判定, 力求正规化。经过多轮专家咨询法 (德尔菲法) 和层次分析法, 补充、修改并完善评价细则, 最后确立了科学有效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精细化目标管理, 公正全面客观反映专科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 为形成一批专业与地域覆盖面广、中医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创新能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专科做出了积极科学的引导。

4 结语

本研究旨在建立医疗机构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成效的综合考核体系, 通过比对已有的建设标准和考核细则, 立足于医院发展战略, 全方位考虑如何凸显专科建设成效, 在原有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上有所突破, 对原有指标设置有所创新。由于本研究从医院管理层的绩效评价角度出发, 故而弱化了一些操作繁琐的指标体系, 减轻受检科室负担;调整了部分内涵界定不够清晰或者参照标准缺乏充分依据的指标;对原有权重分配不尽合理从而影响结果导向性的指标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调整。例如专科协作组工作部分, 对日常会议、病种验证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均不做太过细化的要求;在病种建设部分, 对病种分析的难点和内涵要求不再过分具体;同时去掉“科室命名”这项指标, 对经费投入、床位数目的要求降低, 削弱了客观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提出了“专科配备设备必须在业务开展中充分发挥作用”“主攻方向所必需的专用基本设备齐全”“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否制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指南”等体现专科建设内涵的新指标, 积极肯定科室的主观努力;提高可以考察专科创新能力、辐射能力、科研能力相关指标的分值权重并进一步细化考核项目等等。相对而言, 科学性更好、导向性更强、指标量化可比、评分简化易行。

专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可以更好地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 确保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重视中医药诊疗技术开发, 现代技术与传统优势相辅相成, 切实提高临床疗效。中医专科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引进先进设备和现代技术、提高诊治及抢救综合服务能力必不可少, 但更重要的是将科学的认识、理论、技术及手段方法与中医药特点有机结合。要以科学发展观衡量和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关键要看内涵建设, 研究方向不能变, 中医特色不能丢[5]。

摘要:研究并构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中医重点专科绩效评价体系, 以实现中医医院对重点专科的持续内涵建设, 为规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医重点专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淑莲, 李君, 韩二英.加强专科建设, 促进中医院全面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 14 (10) :15-16.

[2]卫生部.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通知[Z].1983-9-2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意见[Z].国中医药发 (2006) 67号, 2006-11-21.

[4]孙金海, 张鹭鹭, 孟威宏, 等.71所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 2010, 14 (3) :7-9.

中医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 篇3

关键词 重点专科 护理 建设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是重点专科建设内容之一,能使护士在专科疾病认识、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上具备较高水平,使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我院儿童骨科自2008年-2011年,在创建重点专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有关内容,建立重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重点专科护士中医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能力,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现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儿童骨科重点专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儿童骨科专科护理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护理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考核措施等;每月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技术、学术能力建设

2.1结合诊疗规范完善护理常规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开展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理论,结合科室诊疗规范完善了重点病种护理常规,每年对护理常规进行优化。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重点病种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从病人的辨证施膳、用药、情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2.2重点单病种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评价及制定改进措施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运用于骨伤科护理中。我们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患儿骨折不同分期进行饮食调养,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于临床。根据骨折患儿的身心特点,科室设计并应用了上肢游戏式引导功能锻炼操以提高骨折患儿的康复效果。

每月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2.3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总结专科护理经验,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学术会议,与省内外护理同行进行护理经验交流。对下级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建设周期内与3家医院形成对口支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2010年申报并举办《儿童骨科辨证施护新进展培训班》。建设周期内护理科研课题立项1个。

3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3.1注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证能力的培训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重点专科要成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必须注重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全院护理人员课时达到100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科室通过讲座、跟随医生查房、中医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本科室病种的相关知识。科室每季度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3.2护理人员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室制定了各级护士护理理论、技能要求,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科室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培训计划;专科、专病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专科、专病理论讲课每季度1次;重点专病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每季度1次;专病应用护理技术考核每半年1次。

邀请科内医生专家授课,学习牵引、手法复位的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功能锻炼指导等专科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学以致用,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骨科技术操作。

4专科文化建设

重点专科精神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重视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中医专科文化氛围。

4.1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在病房走廊、门诊候诊区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和适宜儿童的卡通形象宣传栏,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诊疗行为、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教学传承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儿在娱乐中学习有关健康教育常识,我们自编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画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儿及家属翻阅。画册色彩鲜艳,采用卡通图像,加上其父母在旁边的指点说明,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患儿受到健康教育的熏陶。内容有:儿童骨折骨折后的家庭护理,骨折三期不同的饮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配合,儿童意外创伤的预防,出院指导等内容。

4.2将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院外,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为了达到护理连贯性,我们把关怀服务延伸到家庭,设置医患连心卡,使病人出院后,同样能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情需求,强调尊医服药,按时复查,以做好康复指导。

科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对象不仅为住院患儿家长,还面向门诊患儿家长。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科室举办免费义诊活动,护理人员给住院小朋友发放小礼物,做游戏,指导患儿行功能锻炼。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 篇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增加医院实力和服务功能,圆满完成医院管理活动各项工作,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对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标准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科室基本情况

我院1949年成立中医科、2010年成立中医康复理疗中心,2015年成立风湿骨病科,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康复理疗设备,偏振光治疗机、电子针灸仪、红外线治疗仪、中高频治疗设备、熏蒸床、蜡疗机、牵引床、病后康复治疗全套设备等共计20余台件。

二、人员配备

风湿骨病科共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高年资医师1名,住院医师6名,中医专科护士6名。院长龚学全为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党委书记XXX于2013年被评为“酒泉地区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29年;我院风湿骨病科以“强化技术、热忱服务”为发展战略,狠抓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相关技术人员进修学习,近年来我院已安排多名中医技术人员去中日友好医院、广东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培训,积极开展“西医学中医”活动,对年轻医生进行中医师承教育。

三、科室设置

风湿骨病科占地面积860平方米,设置了单独的住院病区,开设了中医科、中医专家门诊、中医儿科门诊,风湿骨病科共有病床41张,每床净使用面积8平米,科室病床使用率101%。科室设置磁疗室、高频室、蜡疗室、牵引室、治疗室、针刀室、针灸大厅等单独进行服务、教学、科研的教学基地。

四、科学研究

XXX同志的省级科研项目成果《红芪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葛根、天麻素注射液配牵正散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XXX撰写的《中西药结合针灸尿路结石临床疗效观察》一文,在“2013年中国创新医学优秀理论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五、学术交流

我院不定期外派科室人员进修,并且做好全院人员的西学中培训计划,我院认真贯彻中医药先进县市的实施,院内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三届,培训基层人员60人次,培训适宜技术25项,培训合格率100%。中医知识讲座6次,参加人员320人次。

我科对于颈椎病、面瘫、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中风等病种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在诊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六、医疗质量

1、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保障,有了医疗安全才能保障医院快速发展,因此,科室认真贯彻和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质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执行医师培训及考核制度。

2、医疗质量标准

①科室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保证,专科医生收治病人数、为医院创收、病床使用率高于其它医生。

②风湿骨病科病人由现在的15159人次按每年的25%递增,门诊中医治疗率>96%。

③住院中医治疗率>95%。④疾病诊断准确率>96%。⑤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96%。⑥甲级病历率达100%。⑦处方合格率>95%。

七、建设管理

1、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发展,并优先解决人、财、物问题。

2、重点专科按医院科室建设标准实施,人才符合科室建设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3、积极争取市上关于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金,医院同时给予重点专科专项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做到专款专用。

八、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与《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院目前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九、自查结果

我院按照《酒泉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评估体系》的要求,严格自查。继续加强院内重点科室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管理,一定把我科重点专科建设成全县一流、全市先进的先进科室。

中医学重点病症总结 篇5

1证型:阴虚发热

症候: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轻者不觉发热,只感面部灼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或见眩晕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

2证型:气虚发热

症候: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无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

治法:甘湿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

3证型:肝郁发热

症候:发热不甚,或午后低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抑郁不欢,喜叹息,或烦躁易怒,或兼胸胁胀痛,口苦咽干,泛恶欲呕,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泄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4证型:淤血发热

症候:发热或潮热,胁腹刺痛,拒按,痛有定处,甚则面色黯黑,肌肤甲错,烦躁不安或如狂,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承气汤

5证型:湿阻发热

症候:发热不甚,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头重如裹,身重而累,不欲饮食,渴而不欲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宣畅气机,清热化湿

方药:三仁汤

病名:阳黄

1证型:热重于湿

症候:黄疸初起,往往身目都黄迅速加深,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常伴发热烦渴,胁腹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呕,小便短小赤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

2证型:湿重于热

症候:目黄较快遍及全身肌肤,但不如热重者鲜明,头身困重,口苦,口干不欲饮,胸脘痞满,纳呆,恶心欲呕,腹胀,或大便溏烂,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濡数。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

病名;阴黄

1证型:寒湿内困

症候:身黄,目黄,尿黄,黄色黯黑如烟熏,纳少脘闷,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

2证型:淤血内阻

症候:阴黄日久,面黄晦暗,胁下淤积胀痛,痛有定处,按之硬,痛而拒按,形体日渐消瘦,体倦乏力,或纳呆便溏,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细弦。治法:活血化瘀,软坚通络。

方药:膈下逐淤汤

病名:急黄

症候: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鲜明如橘子色,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便血,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降,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洪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清热解毒地黄汤

病名:阳水

1证型:风水泛滥

症候:眼睑浮肿,继而四肢及全身皆肿,发展较快,小便不利,尿少尿黄,多伴有恶风,恶寒,发热,或兼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舌质红,脉浮滑数,如水邪泛滥,肿势较重,也可见沉脉。

治法:祛风解表,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2证型:水湿浸渍

症候:全身水肿,按之漠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

3证型:湿热壅盛

症候:遍身浮肿,皮肤光亮而薄,胸闷腹胀,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伴见气喘,舌苔黄腻,脉搏沉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

病名:阴水

1证型:脾阳不振

症候: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小便短少,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缓。

治法:温运脾阳,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

2证型:肾阳衰微

症候: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少,腰部冷痛酸重,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

病名:外感咳嗽

1症型:风寒咳嗽

症候:痰白稀薄,鼻塞清涕,喉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杏苏散

2症型:风热咳嗽

症候:痰液黄愁,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3症型:燥热咳嗽

症候: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咳,或痰带血丝,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

方药:桑杏汤

病名:内伤咳嗽

1症型:痰湿咳嗽

症候:痰多而白粘,胸脘作闷,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

2症型:痰热壅肺

症候:气促,喉中有痰声,色黄,质粘稠,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或有腥味,胸胁胀满,咳时隐痛,或身热面赤,口渴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清金化痰汤

3症型:肝火犯肺

症候:气逆则咳,痰粘难咳,面红咽干,口干口苦,咳嗽引胸胁痛,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降火,泄肺止咳

方药:泄白散合黛蛤散

4症型:气虚咳嗽

症候:痰清稀,面色白,气短懒言声音低微,喜温畏寒,容易感冒,舌质淡嫩,脉虚弱

治法:益气固表,止嗽除痰

方药: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5证型:阴虚咳嗽

症候:干咳无痰,或谈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咽干声嘶,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津,脉细无力或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临床中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篇6

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属性

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

阴阳的属性 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

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 自然界:阳 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 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 体:阳 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 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 如:阳盛则热 阴胜盛寒;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实则泻之 虚者补之;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 “五 五五 五” ”” ”,,指木、火、土、金、水。

“ ““ “行 行行 行” ”” ”,,即运动变化。“ ““ “五行 五行五行 五行” ”” ”,,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 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 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系列分类表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相生的次序

五行相生的次序五行相生的次序 五行相生的次序: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行

季 节 生 生生 生 化 化化 化 过 过过 过 程 程程 程 方 向

五 气

五 色

五 味

五 脏

五 官

形 体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长 长长 长 夏 夏夏 夏 秋

生 长 化 收 藏

东 南 中 西 北

风 热 湿 燥 寒 青 赤 黄 白 黑

酸 苦 甘 辛 咸

肝 心 脾 肺 肾

目 舌 口 鼻 耳

筋 脉 肉 皮 皮皮 皮 毛 毛毛 毛 骨

2五行相克的次序

五行相克的次序五行相克的次序 五行相克的次序: ::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 脏象 脏象脏象

第二章 脏象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

将脏腑分为三类将脏腑分为三类 将脏腑分为三类: :: :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

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 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 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

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 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

。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

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 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

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 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 器的部分功能

器的部分功能器的部分功能 器的部分功能; ;;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 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 功能之中

功能之中功能之中 功能之中。。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

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 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研究人体各

研究人体各研究人体各 研究人体各

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此表要背

此表要背此表要背 此表要背: :: :五脏 五脏五脏 五脏: :: :

主要生理功能 联系 心 主血脉,主神智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舌为心之苗” 肺

主气、司呼吸 主宣发和肃降 通调水道通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脾

主运化 主统血(生理特点:主升清 喜燥恶湿)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肝 主疏泄,主藏血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肾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 其华在发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将饮食腐熟消化,传化糟粕。三焦 三焦三焦 三焦: :: :

1.上焦 上焦的部位,为横膈以上的胸部。2.中焦 中焦的部位,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主要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3.下焦 下焦的部位,将胃以下的部位 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归于下焦。第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

气 气气 气、、、、血 血血 血、、、、精 精精 精、、、、津 津津 津、、、、液 液液 液

3含义 含义含义 含义: ::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既是从脏腑的功能活动中产生,又滋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保证各个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气 气气 气: :: :气的概念: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气的分类与生成

气的分类与生成气的分类与生成 气的分类与生成: ::

:根据气的分布部位、来源及功能 特点分类 1 11 1元 元元 元气 气气

气:又称原气、真气、正气:

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可能这样考:元气的生成?ABC)2 22 2脏腑之气

脏腑之气脏腑之气

脏腑之气:心气、肺气、脾气、胃气、肝气、肾气、膀胱之气等。作用:推动各脏腑功能活动(脏腑功能的代名词)。3 33 3宗气 宗气宗气 宗气: ::

:由呼吸之气加水谷之气而生成。作用:司呼吸、推动心血运行。4 44 4中气 中气中气 中气: ::

:即脾胃之气的总称,位于中焦,助运化、输精微及维持内脏在腹腔内的位置。5 55 5营气 营气营气 营气: ::

:指分布于血脉之中的气,助血液运行及营养作用。6 66 6卫气 卫气卫气 卫气: :: :分布于血脉之外的气,内至胸腹脏腑,外至皮肤肌肉,具有护卫肌表调节汗孔开合及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的作用。7 77 7经气 经气经气 经气: ::

:运行于经络之中的气,起联络和调节各器官作用。血 血血 血: :: :

血的生成

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血的生成: ::

: 肾精 营气

脾 赤化 心气

水谷精微 心 血 脉管 五脏六腑

肺气

肝 精 精精 精: :: :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藏于肾,故又称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关系到生

长、发育、衰老、死亡。津液 津液津液 津液: ::

:是体内各种正常 水液的总称。

A肾中精气(先天之精化生)脏腑――脏腑之气

经络――经络之气

B水谷精微之气(脾胃化生)元气 脉外――卫气 脉内――营气

C自然界清气(肺吸入)

胸中――宗气

中焦――中气

4(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再吸收 胃—— 脾—— 小肠 分清别浊 大肠——粪便

胃的游溢 肃降 脾、肺、三焦——皮毛——汗液

水谷 肺 下输膀胱 肾气化作用尿液 脾的散精 以三焦为通道 成主要与以下器官有关:脾、胃、肾、膀胱 第四章 第四章第四章 第四章

病因机制

病因机制病因机制 病因机制

病因的含义

病因的含义病因的含义 病因的含义: ::

:凡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即为病因、或称致病因素(又称“邪气”)邪气

各个内脏、器官、组织 津液的生 邪气邪气 邪气、、、、正气与发病的关系

正气与发病的关系正气与发病的关系 正气与发病的关系: ::

:正气:疾病发生的内因;邪气:疾病发生的条件。邪正斗争,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衰,发病。发病时,正胜邪退,则病愈;正不胜邪,则恶化。一 一一一、、、、六淫 六淫六淫 六淫

六淫的含义

六淫的含义六淫的含义 六淫的含义: ::

:指非正常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六淫与内生

六淫与内生六淫与内生 六淫与内生“ ““ “五邪 五邪五邪 五邪” ””

”的区别 的区别的区别 的区别: ::

:六淫为病因,五邪为病理。((((一 一一 一))))风 风风 风: ::

:风邪的特性与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见头痛、恶风、自汗等。2风性善行而数变:见风疹等. 3风性主动((((二 二二 二))))寒 寒寒 寒: ::

:寒邪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见恶寒、面色苍白、手足冰凉、无汗、战栗、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白、苔白润、脉迟。

2.寒性凝滞。见肌肤、经络、关节、内 脏疼痛等

3.寒主收引。见无汗、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等。内寒:阳虚所致的虚寒症。((((三 三三 三))))暑 暑暑 暑: ::

:暑邪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见高热、口渴、大汗、脉洪大等。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见口渴喜饮、大汗、气短乏力、小便短赤、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中暑)3.暑多夹湿:见困乏、呕恶、胸闷纳少、大便溏泻等湿证。((((四 四四 四))))湿 湿湿 湿: ::

:湿邪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湿邪重浊,其性向下: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关节酸疼重着、小便秽浊、大便溏泻、痢下粘冻、妇女带下粘稠有异味、湿疹。2.湿性粘滞 见病程缠绵难愈,如类风关、湿阻等。或为大便不爽粘滞、小便滞涩不畅、苔腻、脉滑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易伤阳气: 腹泻、水肿、尿少等 内湿: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水湿停聚。((((五 五五 五))))燥 燥燥 燥: ::

:燥邪的特性及致病特点:

1.燥邪干涩、易伤津液 见干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2.燥易伤肺 见干咳少痰、咯痰不爽、咯血等。5((((六 六六 六))))火 火火 火((((热 热热 热)))): ::

:火(热)邪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上炎。见高热恶热、面红目赤、烦渴、口角溃烂等。2.耗伤津液。见热证+伤津症

3.生风动血见昏迷、抽搐、角弓反张、眩晕、出血等。内火:多为虚火 二 二二二、、、、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又称“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三 三三三、、、、痰饮 痰饮痰饮 痰饮

1.痰饮的含义:是指水湿异常积聚的产物,稠者为痰,稀者为饮,痰又分为有形与无形。

2.痰饮的辨证要点: 咳吐痰多,或喉中有痰声

形体肥胖者。

有数个属痰的症状同时存在。脉滑、苔腻。第五章 第五章第五章 第五章 诊法 诊法诊法 诊法

一 一一一、、、、望诊 望诊望诊 望诊

(一)、一般望诊

1、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看书P58四个含义)

2、望色泽: 白色---虚证、寒证 红色---热证

黄色---虚证、湿证

青紫---主寒、主瘀血、主痛、主惊风 黑色---主肾虚、主瘀血

(二)、舌诊

舌尖—心 舌边—肝胆 舌中—脾胃 舌根—肾 1.舌质(1)、舌色 淡白舌:主寒证、虚证。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红舌:主热证。虚热、实热均可出现。绛舌:主热盛。绛色越深,表明热越重

青紫舌:瘀血凝聚,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且干枯少津---属于热 淡紫湿润---属于寒

2.舌的形态:胖大、瘪瘦、芒刺、裂纹 3.舌苔(1)、舌苔色泽

白苔:主表证、寒证。薄白苔--正常舌苔或主表证;

白腻苔--寒湿;

苔白而干--多为寒邪化热,津液受伤。黄苔:多属热证。热越重,黄越深。苔黄而干--热邪伤津;

苔黄而腻--多为湿热;

黄白相兼--病证由寒化热,由表入里。灰黑苔:主寒证或热证。苔灰黑而润滑者--阳虚寒证; 灰黑而干燥者--热证。6(2)、舌苔的性状: 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苔薄--疾病轻、部位浅; 苔厚--外邪入里,或里有积滞。

润燥:与津液是否亏耗相关。舌苔湿润--津液未伤; 舌苔干燥--津液已耗。

腐腻: 腐苔—胃气败绝、食积。苔质疏松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易去。腻苔--痰湿内盛、食积。苔质致密,颗粒细腻,中厚边薄,不易除去。光剥: 光剥苔---又称镜面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花剥苔---胃气阴两伤 二 二二 二. .. .闻诊 闻诊闻诊 闻诊: ::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三 三三三、、、、问诊 问诊问诊 问诊: :: :

1、寒热

发热恶寒并见---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

发热轻恶寒重---表寒证 只热不寒---里热证 只寒不热---里寒证 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2、问汗

表证 : 表虚证—有汗; 表实证—无汗

自汗---气虚、阳虚。盗汗—阴虚(盗汗为睡着时出汗)

3、问二便

大便: 秘结、干燥难解---实证、热证

久病、年老体衰或产妇---津血亏虚、气虚 小便:排尿功能异常 : 小便短赤---实热; 小便混浊不爽或尿频、尿急或尿痛---湿热 四 四四四、、、、切诊 切诊切诊 切诊

部位:寸口脉,寸口脉位于两侧腕部桡动脉搏动明显的部位。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位。腕后

桡骨茎突内侧部位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脉与脏腑:左侧: 寸部---心

关部---肝

尺部---肾 右侧: 寸部---肺

关部---脾 尺部---门

常见异常脉象和临床意义:按脉位深浅来分:浮脉---表证:表虚---无力;表实---有力 沉脉---里证:里实---有力;里虚---无力

按脉的速度来分:迟脉---寒证:虚寒---无力;实寒---有力 数脉---热证:实热---有力;虚热---无力

按脉动的波幅大小分:洪脉---实证,常指热盛微脉---虚证,常指气血虚

按脉道粗细分:大脉---实证,常主热盛。但大而无力为虚证

细脉---虚证,常指气血虚 其他较常见的脉象:弦脉---主肝病、痛证或有痰饮

滑脉---痰饮、邪盛、妊娠 第六章 第六章第六章 第六章

辨证 辨证辨证 辨证

一 一一一、、、、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证与症的区别:症是指单个的症状和体征。证是一组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征候群。常是对

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变性质、正与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括。八纲辨证,是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其中阴

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表寒证与表热证的鉴别 表寒证与表热证的鉴别表寒证与表热证的鉴别 表寒证与表热证的鉴别

表寒证 表热证 病因 寒邪 热邪

临床表现 恶寒重、发热轻 恶寒轻、发热重 舌象 舌质淡 舌质红 脉象 脉浮 浮数

表虚证与表实证的鉴别

表虚证与表实证的鉴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的鉴别 表虚证与表实证的鉴别

表虚证 表实证 共同点 均为表寒证 临床表现 有汗 无汗 原因 卫气虚 卫气盛

治疗原则 不用强发汗药 可用强发汗药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表证 里证

病程 短、新病 长、久病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并见 只热不寒只寒不热 舌象 薄白苔,舌质无变化 有变化,黄腻苔、红舌

脉象 浮脉 沉脉 里寒证与里热证鉴别 里寒证与里热证鉴别里寒证与里热证鉴别 里寒证与里热证鉴别 里寒证 里热证

寒热情况 身冷、不渴、喜热饮 发热、渴、喜冷饮 二便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象 舌淡苔白 舌红或绛 脉象 迟脉 数脉 8 气虚 气虚气虚 气虚、、、、阳虚鉴别表

阳虚鉴别表阳虚鉴别表 阳虚鉴别表

血虚 血虚血虚 血虚、、、、阴虚鉴别表

阴虚鉴别表阴虚鉴别表 阴虚鉴别表

里虚症与里实证的鉴别

里虚症与里实证的鉴别里虚症与里实证的鉴别 里虚症与里实证的鉴别

里虚症 里实证 病程 长 短 体格 瘦弱 壮实 临床表现

精神萎靡、声低气怯、痛喜 按、肢体乏力

精神烦躁、声高气粗、痛拒 按、肢体躁动

舌象 舌质胖嫩、无苔或少苔 苔厚、舌质苍老 脉象 脉无力 脉有力

阴证与阳证的鉴别

阴证与阳证的鉴别阴证与阳证的鉴别 阴证与阳证的鉴别

阴证 阳证

病因 体内阳气虚弱 阴气偏盛 体内阳气盛 正气未衰

病性 属虚寒 属实热 症状特点 寒象 热象

脉象 沉微无力 脉数有力 二 二二二、、、、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

看PPT。注意各证的临床表现。尤其区别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和 和和

和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

答大题时,要先定位,如在心还是肝。然后定虚实。如果是虚证,就再看气血阴阳;如果是实证,就看六淫。第七章 第七章第七章 第七章

中药学

中药学中药学 中药学

一、基本知识

1、四气五味

分类 共有症状 不同症状 气虚

神疲乏力、自汗、懒言、声 低、纳少不化、舌质淡胖、脉无力

气短乏力等明显,脉虚无力 阳虚 恶寒肢冷等里寒证症状 分类 共有症状 不同症状 血虚

头晕、目眩、失眠、心悸、脉细。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 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 淡、脉细无力。

阴虚 颧红低热等阴虚内热症状 9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热证

温热—祛寒、温里、助阳—治疗寒证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辛——发散、行气、行血—治疗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补益、和中、缓急—治疗虚证、缓和拘急疼痛 通泄—用于热结便秘

泄 降泄—用于咳喘 苦 — 清泄—用于热盛心烦

苦温—用于寒湿证

燥—燥湿—用于湿证

苦寒—用于湿热证 酸——收敛固涩—用于虚汗、久泻等证

咸——软坚散结、泻下—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证(淡)—渗湿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二、重要中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平喘、利尿(咳喘、水肿)

桂枝:温经通阳(痹证、痛经、脾阳不振)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利咽、明目、透疹(咽痛、目赤、头痛)柴胡:舒肝、升提中气(肝郁、中气下陷)

3、清热泻火药

生石膏:清气分大热(肺胃实热),煅用收敛生肌

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透表、止痢(表热证、痢疾)

黄芩:清肺热、燥湿、安胎(肺热、泄泻、黄疸、胎动不安)黄连:泻火、燥湿(高热神昏、湿热泄泻、黄疸、热淋)黄柏:滋阴降火、清湿热(肾阴虚、湿热泄泻、黄疸、热淋)

5、清热凉血药

生地:养阴生津(热病伤津)

6、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心肾阳虚、四肢厥冷、亡阳虚脱、寒邪内侵)

7、泻下药

大黄:攻下、泻火、凉血、祛瘀(热盛便秘、热证吐衄血、血瘀腹痛、闭经、黄疸)

8、祛湿药之芳香化湿药

苍术:健脾、祛风湿(湿阻脾胃、风湿痹证)

9、祛湿药之渗湿利水药

茯 苓:健脾、安神(脾虚湿困、失眠、心悸)

10、祛湿药之清利湿热药 茵 陈:退黄疸(各型黄疸)

11、止咳化痰药之止咳平喘药 10杏 仁: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12、祛湿药之温化寒痰药

半 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痰湿咳嗽、各种呕吐)

13、补益药之补气药 党 参:补中益气生血

黄 芪:升阳、止汗、利水、托里生肌(中气下陷、表虚自汗、脾虚水肿、排脓不畅、久不 收口)

白 术:燥湿健脾、利水止汗、安胎(脾虚湿困、肢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

14、补益药之补血药

当 归: 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月经不调、血瘀闭经、痛经、肠燥便秘)熟 地:滋阴补肾(肝肾阴虚)

白 芍:敛阴、柔肝止痛(血热出血、盗汗、腹痛、胁痛)

15、补益药之补阳药

肉苁蓉: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16、安神药

酸枣仁:养肝、敛汗(肝血虚、自汗、盗汗)

五味子:敛肺、生津、止汗、涩精、止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尿频、五更泻)

17、平肝熄风药

天 麻: 清热(高热抽搐、搐痉挛)头晕目眩

18、理气药

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痰湿咳嗽)

19、理血药之活血药

丹 参:凉血消痈、养心安神(热伤营血、痈肿、疮毒、心烦失眠)川 芎:行气、祛风止痛(气滞、风湿痹痛、外感头痛)

郁 金:解郁、清心开窍、利胆(胁痛、湿温病邪蒙清窍、黄疸)牛 膝:引血下行、利水(火热上炎、热淋涩痛)20、理血药之止血药

三 七:消肿止痛(外伤久不收口)第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 第八章

方剂学

方剂学方剂学 方剂学

一 一一一、、、、方剂的基本构成

方剂的基本构成方剂的基本构成

方剂的基本构成 主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辅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治疗兼症(或协同主辅药发挥治疗作用)、或监制主药,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 毒性和烈性的药物。使药——调和诸药(调和药)或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引经药)的药物。

二、几种方剂

1、银翘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金银花、连翘(辅)荆芥穗、薄荷、淡豆豉、(佐)牛蒡子、桔梗、甘草(使)甘草

2.白虎汤(清热除烦,护津止渴)11(主)生石膏,(辅)知 母,(佐使)甘 草 粳 米

3、四君子汤(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主)党参、(辅)白术、(佐)茯苓、(使)炙甘草

4、四物汤(补血活血调经)(主)熟地、当归、(辅)白芍、(佐)川芎 5.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主)熟地黄、(辅)山萸肉、山药、(佐使)泽泻、丹皮、茯苓 第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 第八章

经络 经络经络 经络

腧穴 腧穴腧穴 腧穴

一 一一一、、、、经络 经络经络 经络

1、十二经脉的含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又称“十 二正经”。十二正经是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2十二经脉名称表: 阴经 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3、以膈为界,膈以上的肺、心、心包三阴经连于手,膈以下的脾、肾、肝三阴经连于足。各腑根据与其相表里的脏分属于手或足。

4、头部的经络分布: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分布

于面颊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项部。

阴阳经在四肢的分布: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手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

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同手三阴经。

5、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阳经与阴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经与阳经(指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6、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

经从足走腹(胸)。

举起双手,阴经自下向上走,阳经自上向下走。

7、任脉和督脉与十二经脉合称为“十四经” 二 二二 二. .. .腧穴 腧穴腧穴 腧穴

十四经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针灸逢源?,共361个。分三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折量寸(中指一寸,拇指一寸,横指三寸)12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胸剑联合中点——脐中 8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 腋前纹头——肘横纹 9 肘横纹——掌侧腕横纹 12 臀横纹——腘横纹 14 腘横纹——外踝尖 16 常用腧穴:

百会(督)水沟(督)阳白(胆)攒竹(膀胱)太阳(奇)听宫(小肠)风池(胆)(针尖向鼻尖方向刺0.8-1.2)寸。神阙(任)

关元(任)天枢(胃)大椎(督)大肠俞(膀胱)秩边(膀胱)肩髃(大肠)曲池(大肠)外关(三焦)合谷(大肠)内关(心包)

玉门市中医院中医重点工作总结 篇7

况的汇报

一.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我院逐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制订了《桦川县中医院临床科室用药管理制度》,并且在全院职工中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全员培训工作,使广大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此项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013年我院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逐步建立,基本药物使用占全院药品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基本药物占全院药品比例为11%,2014年上半年为16%。今年我院进一步出台规定药品采购必须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做好外采药品票据的审核与备案。2014年6月末,市卫生局药政科对我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进行检查,指出了我院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整改方向措施,今后我院将按上级要求,逐步提高基本药物比例至国家规定的要求,坚决杜绝采购不符合规定的药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制度。

二. 中医工作

(一)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情况。

把针灸科、针刀科、推拿按摩可合并成立治未病科。宣传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

一体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各项制度;加强人员配置,人员培训;设施设备。

(二)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情况。组建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有分管院长任组长,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的制定及实施,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成立示范病房以来实施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增加示范病房设备的投资,现有床位57张,护士32人,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及健康指导任务,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围绕优质护理示范规范,扎实学习护理方法,突出中医特色;落实一二三级护理。并定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具体中医特色的康复锻炼体系,使患者早期达到功能康复。对于出院病人,积极做好出院指导,并接受患者各方面的咨询。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这些服务都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赞誉。

(三)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执业医师培训情况。

制订了培训方案、课程计划并组织实施,以一年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培训对象为中医院的全体执业医师,采取集中讲课辅导、科室组织集中理论学习、自学为辅等方式,教材采用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成人教育统编教材,定期进行考试,考试时间按教学进度,由医务科统一组织,成绩以百分制评定,考试成绩备案。

(四)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情况

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主题和目的是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我院充分利用各级广播网络、各种传播媒体以及集市等,向百姓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并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并组织中医下乡开展巡回义诊活动,传播讲解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上半年共组织巡回义诊活动两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份,并在院内走廊悬挂多块中医药知识宣传板。

中医院

中医基础理论整本书考研重点总结 篇8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 2.辨证论治 3.阴阳学说 Ⅰ.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阴阳交感与互藏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5)阴阳的相互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用于疾病的治疗 Ⅱ.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即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四、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含义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行;(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

相乘: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

相侮: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3.藏象

五脏的生理特点:生化和储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奇恒之腑的特点:藏阴精而不泻,异于腑。五、五脏

(一)心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2)主神志:即心主神明,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在液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2)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自己总结)

(3)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4)朝百脉,主治节:

2、肺在志为忧:忧和悲同属肺志;在液为涕;在体和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

(三)脾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运化水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运化水液: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的发生均与此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2)主升清:(3)主统血: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2、脾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四)肝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表现在四个方面(自己总结)(2)主藏血:包括两方面;

(3)肝藏魂:“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2、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五)肾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

(3)主纳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2、肾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附】命门 六、六腑

七、奇恒之府

八、气血津液

九、经络

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2.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2)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3.十二经脉:

(1)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少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2)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与其相为表里的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其同名的足三阳经交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与其相为表里的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走向腹、胸,与手三阴经交会。故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分布规律 :在四肢部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4)表里关系:按脏腑表里关系配属。

(5)流注次序:手少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6)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

生理作用:一是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三是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

督脉、冲脉、任脉均起于胞中,称“一源三歧”;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阴跷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5.经别

(1)循行特点:离、入、出、合。

(2)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位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体表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的联系。6.别络

(1)含义: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共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于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

(2)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体表联系,同时加强人提前、后、侧面络脉的统一联系。

7.经筋: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8.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9.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机能平衡。

十、病因与发病

1.六淫治病的特点:

2.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七情致病的特点: 一是直接伤及内脏;二是影响脏腑气机;三是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气下:临床见二便失禁。

惊则气乱: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4.劳逸损伤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2)过逸:“久卧伤气”

十一、发病原理

十二、病机 Ⅰ.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2)虚实错杂:因虚致实、由实转虚。

(3)虚实真假:“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包括正胜邪退及邪盛正衰。

此外,若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则是疾病转为慢性或留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Ⅱ.阴阳失调 1.阴阳偏胜:

(1)阳偏胜:阳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

(2)阴偏胜:阴盛,其病机特点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2.阴阳偏衰:

(1)阳偏衰:阳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

(2)阴偏衰:阴虚,其病机特点表现为机体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阴虚则阳盛”、“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包括阴损及阳及阳损及阴。4.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即真寒假热证。(2)阳盛格阴:即真热假寒证。5.阴阳亡失:

(1)亡阳:“阳者,卫外而为固也。”(2)亡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 Ⅲ.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

(1)气虚: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状态。(2)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引起的病理变化。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2.血的失常:

(1)血虚: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2)血瘀: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

(3)血热: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的特征。

十三、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1)肝阳化风: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扑,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发为闭脱之证;

(2)热极生风: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3)阴虚风动:筋挛肉瞤、手足蠕动;

(4)血虚生风: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5)血燥生风: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屑。2.寒从中生(内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内寒与外寒的区别与联系

3.湿浊内生(内湿):脾虚生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4.津伤化燥(内燥):

“燥胜则干。” “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内燥病变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5.火热内生(内火、内热):

(1)阳气过盛化火:“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从阳而化热化火;二是病理性代谢产物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化火”;(4)阴虚火旺:此属虚火与阴虚内热有区别。

十四、经络病机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瞏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清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噫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十五、脏腑病机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有虚实之分,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为实;由于劳心过度心阴暗耗者多为虚。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三:一是躁扰心神;二是血热而脉流薄疾;三是心火上炎与下移。

(2)心的阳气偏衰:包括心气虚和心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成。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有:一是心神不足;一是血脉寒滞;一是心阳虚衰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

(3)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所致。

(4)心血亏损: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

(5)心血瘀阻:即心脉闭阻。阳气不足,血脉寒滞;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劳倦感寒;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肺气不宣:肺气失于宣发;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火内阻,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2)肺失清肃:肺气失于肃降;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肺阴虚所致。

(3)肺气虚损:肺的功能减退;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发展而成;因久病气虚,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所致。

(4)肺阴亏损: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内热;多由于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或久咳耗伤肺阴所致。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脾气虚损: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所致。

(2)脾阳虚衰:多有脾气虚发展而来,或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3)水湿中阻: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停聚于内。(4)脾阴不足:指脾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少而形成。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肝气郁结:多由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而成。

(2)肝火上炎:多有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暴怒伤肝,肝气暴涨;五志化火,引动肝火等而成。

(3)肝血亏虚:失血过多,久病耗损,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所致。(4)肝阳上亢:肝阴不足,阴不制阳;精神情志失调,耗伤肝阴。(5)肝风内动:邪热炽盛;肝阳化风。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肾精亏虚:老年精亏;先天不足;久病耗损;后天失养。

(2)肾气不固:幼年精气未充;老年精气衰竭;早婚、性生活不节、久病肾虚。(3)肾阴亏虚: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致肾阴耗伤;或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

(4)肾阳不足:心脾阳虚,日久及肾,房劳过度,耗损肾阳。6.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或中焦湿热阻遏肝胆气机等所致。(2)胃的功能失调:

①胃气虚:饮食失节,损伤胃气;禀赋素虚;久病元气不复。②胃阴虚:热病后期,邪热久留,消烁阴液。③胃寒:过食生冷;过用寒凉之剂;素体中寒。

④胃热(胃火):嗜酒、过食辛辣之品;气血痰湿食郁积化热化火。

(3)小肠的功能失调:湿热下注或心火旺盛循经下移小肠所致小便淋浊、刺痛等病理表现,称作小肠火。

(4)大肠的功能失调: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所致。

(5)膀胱的功能失调: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肾阳不足而见尿频、尿灼、尿急、尿痛、血尿等或肾气不固而见遗尿、小便失禁等。(6)三焦功能失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等脏腑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二是概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异常。

7.奇恒之府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1)脑的功能失调: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及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异常等。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骨质软弱等病变。(3)脉的功能失调:津液枯涸、痰浊内阻、寒凝瘀阻均可引起脉道不利。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的异常方面。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气血不和;二是心肝脾肾功能障碍;三是冲任气血不足。

十六、防治原则 预防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和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治则

(1)正治与反治:“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①正治:又称逆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逆,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正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病证,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②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从,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2)治标与治本:

①急则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②缓则之气本: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有重要意义。③标本兼治:标病本病并重时用。3.扶正与祛邪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4.调整阴阳

(1)损其偏盛:治热以寒(热着寒之);治寒以热(寒者热之)。(2)补其偏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5.调整脏腑功能:根据各脏腑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的道理,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6.调理气血关系

上一篇:高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下一篇:计算机技术科学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