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2024-06-14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通用9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和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有几枝铅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学流程设计:

一、有几枝铅笔(学生摆)一共几个人。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

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 2+3=5

二、摆一摆,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几辆车

教学要求: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教学重难点:体会加法交换律。教学流程设计:

1、情景创设

(1)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3+2=5

2+3=5

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2)摆一摆

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全般交流。

得出加法交换律。

3、实践巩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独立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题。

(2)第一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再进行练习。(3)第2、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4)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我排成第几个?

这个问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同桌尝试解决。小组交流情况,全班反馈。(5)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独立观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摘果子

教学要求: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中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减法的含义。教学过程:

1、分果子情景创设,(1)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分果子,(2)说一说,分的过程。(3)得出算式5-2=3

1、自主探究,体验减法

(1)认识减法算式,和“-”号。(2)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减法。

3、初步尝试

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交流。

4、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5、数学游戏,学生同桌进行。

6、小结:这节课你什么地方学的最有趣啊?

小猫吃鱼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初步渗透涵数的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

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

(3)集体反馈,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套圈游戏

(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2)实践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讨论并写出算式。

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

(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

三、练习巩固

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

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2)组织生分组交流。(3)反馈讨论结果。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猜数游戏

教学要求:

1、通过游戏活动,学会“7”和“6”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6”和“7”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豆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

1、拿出各自准备好的小豆,同桌两做游戏。

2、边做游戏边完成书上的题目。

3、集体交流。

4、整理板书。

二、想一想

1、讲故事引入题目。

2、观察图,说说图意,独立完成书上的两组题。

3、想像:说一说还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生说师板演。

三、练一练

1、连一连。根据图示独立完成。

2、做一做。先独立看题,完成题目,再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数学游戏

1、知道怎么玩。

2、玩一玩。

3、回家后,找家里人玩一玩这个数学游戏。

跳绳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8”和“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可爱的企鹅

教学要求: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练习二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教学准备: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生独立完成,请一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分苹果

教学要求: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有关“10”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2、口算。生独立练习。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操场上

教学要求: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

1、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3、学习解决书中其它的几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先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2、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看图,说一说“都坐下的,还有()把椅子空着。”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

乘车

教学要求:

1、初步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观察说说图的意思。

2、指名说一说。

二、学习讨论

1、模拟上、下车的游戏。

2、独立填写书上的空格。

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连加、连减混合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三、试一试

1、看清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四、练一练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生独立完成。

3、看图。

(1)数出△、○、□各有几个

(2)比一比谁比谁多(少)几个?(3)填一填。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看图说一说,填一填。(2)集体讨论、反馈。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看第2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2、独立完成。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

1、分小组模拟比赛。

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顾总结。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大家来锻炼

教学目标:

1、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校园的美丽与可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观察校园,身边的事物。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动。

2、想一想从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新课教学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2、进行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各种教学问题。4、自己解决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6、提出问题给予评价。

7、适当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实践活动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2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准备学习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生:算盘)

显示算盘。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不过现代人们拥有更方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出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 7830+6780-13600 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

学生:计算器。(闪烁此选项)

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

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显示计算器优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2.认识计算器

(1)说一说:①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计算器,你认识上面的哪些按键,小组内说一说。②上台给班上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计算器和自己认识的按键。

(2)认一认:出示计算器示意图,教师指,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介绍相应按键的作用。

……

教师: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这些是计算器的功能键,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会用到这些功能键了。

3.探究例1

(1)初次尝试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完成后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学生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

(2)再次尝试

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1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3

加减混合练习2学校: 班级: 姓名:***736683732-4163-8-409-1035-2739-272039-26-421813-49-432477-3057-121112***647772-1630-311-14-31111-636-7029-23-268***641234-36-287-1627-384-14163-1753-59******1-1734-6022-535-36-3787-60712-876-8061-499-19-6343-***84932433-56-3544-306-4830-543956-2561-409-163***14988697-123-6253-398-7-1959-423910-3173-2130-5419-13-8022-***0647617-5-2014-341427-50514-863-82712-137-10***99-1380-1518-2524-23-7177-262215-226-4433-4112-39-2140-7539

加减混合练习3学校: 班级: 姓名:***4919461574-8129-18-3017-9139-464-33878-29-268139-30-407216-1723-***516257526714-4089-2528-6-502021-328-357-26-1949***48574-13-40-4077-14-23181468-62021222363412-1-424***215-117-639-728-19-3267-46335-2734-3755-7430-15-8317-***06856645213-1-4937-1914-138-221010-2637-1940-203***162***187-1942-4810-60-15-8263-2626-2979-6559-26-27-5618-***9402051901666-22-2212-5710-6035-1518-1867-1577-42992733374714-153-1788-2323-11-740-33668-526-1328-8613-12-292-6476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篇4

测试日期:2016年10月25日 分析日期:2016年10月26日

一、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2人,平均分82.16分,及格率100%,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36.4%。本次测试成绩出人意料,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来说都不尽人意。

二、测试内容及试卷特色:

(一)《角的初步认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会认角(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分辨直角、比直角大或小的角;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会画角(会用直尺、三角板画直角、比直角大或小的角;画直角时一定要记得画上直角符号)

(4)能在生活中发现角

(一)试卷的特色

1、试题的编排上,注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扩散了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引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就本套试卷来说,试题难易适度,适合本年级学生做答。

三、答题分析:

本次检测主要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题:判断是否是角。本题是基础题,只要认真,没有什么难度,失分的一名同学是因为马虎造成。

第二题:我来填空。本题设有5个小题,在第1、5小题的出错率较低,但是在答第2小题的第二空“其中有几个直角”时,有5名同学失分,有的是粗心造成,有的是理解成有几个角。

第三题:判断对错。本题出错的几名孩子基本都是错在对角的特征没有掌握扎实,有几名学困生因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而答错。

第四题:比一比。本题相对前几题来说,难度不大,但是仍然有三四名孩子在出错失分,讲解试题时询问,孩子自己也很疑惑为什么会选错,而且是一错全错,可能是因为孩子当时虽然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意识里对大于号小于号没有加以辨别就使用了。

第五题:选一选(给锐角、直角和钝角分类),本题仍然有几名同学失分,主要是对8号角的判断,8号角是非常接近直角的钝角,所以有的学生凭主观意识去判断,而不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测量,所以判断错误。

第六题:数一数。本题设2道小题,第1小题难度不大,但在数图形的数量时,却仍然有不同的学生在数不同的图形时出现错误。第2小题没有全对的学生,数第五个图形全军覆没,本图数出来是16个角,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

第七题:我是聪明的小画家。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画角的能力。失分也比较多,我在阅卷时从学生画角的态度,是否使用尺子作图等细节上去批阅,所以扣分比较严,比较多。

本次测试,成绩特别不理想。从试卷上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不牢固,对于一些稍稍复杂的题目,学生感觉手足无措,失分相对较多。此外,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太过粗心,会做的题也答错,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四、存在问题:

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认识图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论和实际联系不起来,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还有混淆现象,稍难的题做起来就费劲。

二是在观察图形上,空间感不强,找不到观察的切入点,思维不开阔。

三是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还需锻炼。

四是部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不够好,比如书写、画图、答题习惯等。

五、提高措施:

1、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2、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3、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5

一、圈出你听到的字母或者单词。

1. b d h 2. g j a

3. h i e 4. c e k

5.a.lemon b.melon 6.a.moon b.mooncake

7.a.up b.down 8.a.peach b.pear

9.a.eat b.wash 10.a.this b.that

二、按听到的`顺序给图片或者单词编号。

1.

( ) ( ) ( ) ( ) ( )

2. smell feel taste eat draw

( ) ( ) ( ) ( ) ( )

三、圈出你听到的句子。

1.a.Openyoureyes. b.Closeyourmouth.

2.a.Lookatyourhands. b.Washyourhands.

3.a.Smellthemelon. b.Feelthelemon.

4.a.Whatdoyouliketoeat? b.What‘sthis?

5.a.Givemearubber,please. b.Givemearuler,please.

四、圈出你听到的句子的回答。

1.a.Fine,thankyou. b.Iamfiveyearsold.

2.a.Iliketoeatmooncakes. b.Iliketodraw.

3.a.Itisanapple. b.Yes,itis.

4.a.Yes,Icansing. b.Icandance.

5.a.Hereyouare. b.Thankyou.

五、按顺序填入阿拉伯数字

1.4____6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6

一、填空题。

1.18的因数有( )。50以内16的倍数有()。

2.两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4.在1,2,3,4,6,9,15, ,3.6这些数中,( )是奇数,()是偶数,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有(),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

5.两个奇数的差是()数,两个偶数的差是()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差是()数。

6.两个连续偶数的和的平均数是9,这两个偶数分别是()和()。

7.用质数填空,所用的质数不能重复。

26=()×()=()+()=()-()

8.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它最小的倍数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

2.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3.两个非0自然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 ()

4.除了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5.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同时是2和3的倍数。 ()

6.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1~20的数中,6的倍数有()个。

A.3B.4C.2

2.合数的因数至少有()个。

A.2B.3C.4

3.下面的三句话中,说法错误的`是()。

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最小的合数是4

C.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4.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一个自然数不是合数就是质数。

5.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面积一定是()。

A.合数 B.偶数 C.质数

6.下面的三组数中,()组中的数都是质数。

A.11,13和97 B.21,23和27

C.39,49和24

7.在1~100的自然数中,有a个质数,那么就有()个合数。

A.100-a B.101-a C.99-a

8.用4,5,6三个数字组成的所有三位数,一定是()的倍数。

A.3B.2C.6

四、填表题。

1.汽水厂的章叔叔要把48瓶饮料按不同的规格包起来,他可以选择什么方法?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每包瓶数

所需包数

48的因数:

2.一箱啤酒有9瓶,请你完成下表。

箱数 1 2 3 4 5 6

瓶数

写出3个9的倍数:

五、把下面的数填入适当的圈内。

1 2 3 8 13 16 29 33 45 47 91 105 111

六、看图回答问题。

1.我们两个的和是6,积是8。

2.我们两个的和是18,积是77。

七、解决问题。

1.饮料厂要把70瓶纯净水包装起来批发给超市,厂里只有下面三种包装盒。选哪种包装盒能正好把纯净水包完?为什么?

2.向阳小学四年级共110人站队到科技馆参观,2人一排,每行的人数相等吗?如果3人排一排,每行的人数相等吗?如果每排5人呢?

3.一只小船,每天在河的东、西两岸运送乘客,从东岸到西岸或从西岸到东岸都算一次。

(1)一天,这只小船从东岸开始运送乘客,第5次从东岸出发还是从西岸出发?第10次和第115次呢?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1,2,3,6,9,18 16,32,48 2.99 98

3.30 90 120 4.1,3,9,15 2,4,6 3 4,6

5.偶 偶 奇 6.8 10

7.2 13 3 23 31 5(后四空答案不唯一)

8.1 它本身 它本身

二、1.? 2.? 3.? 4. √ 5. √ 6.?

三、1.A 2.B 3.C 4.B 5.A 6.A 7.C 8.A

四、1.填表略 1,2,3,4,6,8,12,16,24,48

2.填表略 9,18,27(答案不唯一)

五、奇数:1,3,13,29,33,45,47,91,105,111

偶数:2,8,16 质数:2,3,13,29,47

合数:8,16,33,45,91,105,111

六、1.2 4 2.7 11

七、1.5瓶的包装盒,因为70是5的倍数。

2.相等 不相等 相等

3.(1)东岸 西岸 东岸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7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内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教学准备

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看图列加减算式。

2.听写口算。

4+3=

2+5=

3+3=

7-6=

6-3=

1+5=

7-3=

6-4=

+6=

7-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列出“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数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础练习

1.同桌合作,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6?并说一说算式。

预设:2+4=6,4+2=6;3+3=6;1+5=6,5+1=6。

2.独立完成,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7?并写出算式。

预设: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戏。

把算式、得数分别发给学生,拿算式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学生,或者拿得数的学生去找拿算式的学生,并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学生要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类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

(三)活学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由组长进行判断。

(2)出示转盘,让学生说得数。

2.独立完成45页第11题。

学生之间进行判断。

3.合作完成44页第9题。

抽卡片说减法算式。比如,两位学生分别抽出2和7,说出减法算式7-2=5。

4.完成45页第10题。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6、7的分解、组成,并优化算法,为学生进行6和7的口算练习做准备。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熟练掌握1~7的加减法计算。

(四)挑战自我

完成教材45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进行展示。

2.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6和7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五)归纳梳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8

1.2.5时=分1260m=()km

2.3.6÷0.25=36÷()13.7÷0.58=()÷58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km,每行驶1km需要()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34545……不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无数D.小数

2.9.8除以2.9的商是3,余数是()。

A.11B.0.11C.1.1D.1

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k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A.652÷90÷1.5B.652÷(90÷1.5)

C.652÷(90×1.5)D.90÷1.5×652

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0.28125。

A.0.5625B.0.125C.0.65D.5635

四、在○里填上“>”“<”或“=”。

3.5÷0.9○3.55.3÷5.3○1

4.6÷0.02○4.6÷0.23.6÷1.2○3.6

3.2÷0.1○3.2×106.56÷4.2○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7÷3.5=0.07÷0.35=0.7÷35=0.7÷0.35=

4.8÷12=480÷12=48÷1.2=0.48÷1.2=

2.列竖式计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0.285÷0.38=9.12÷3.8=

91.2÷57=80.5÷23=

*16.787÷0.28≈*7.8÷3.5≈

六、找规律写得数。

6×9=54

6.6×6.9=45.54

6.66×66.9=445.554

6.666×666.9=

6.6666×6666.9=

6.66666×66666.9=

七、解决问题。

1.小刚有18.4元,一本笔记本3.2元,小刚的钱能买几本笔记本?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000g;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1.6g。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3.一个筑路队7.5小时修路136.5m,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4.妈妈要去买油,每个油桶最多装4.5kg,购买62kg,妈妈至少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篇9

一、填空题

1.已知xy=mn,则把它改写成比例式后,错误的是

A. B. C. D.

2.一个运动场的实际面积是6 400m2,那么它在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的面积是()

A.6.4cm2 B.640cm2 C.64cm2 D.8cm2

3.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A.a=3,b=6,c=2,d=4 B.a= ,b= ,c= ,d=

C.a=4,b=6,c=5,d=10 D.a= ,b= ,c= ,d=

4.如图1,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三角形:

①△ABC,②△BCD,③△BDE,④△BFG,⑤△FGH,⑥△EFK.

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5.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之比为5∶1,周长之比为 m∶1,则 ()

A. B. C. D.

6.如图2,在△ABC中,如果AB=30cm,BC=24cm,CA=27cm,AE=EF=FB,EG∥DF∥BC,FM∥EN∥AC,图中阴影部分三个三角形周长的和为()

A.70cm B.75cm C.80cm D.81cm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则△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

B.两位似图形的面积比等于位似比

C.位似图形的周长之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D.位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位似比

8.如图3,已知DE∥BC,EF∥AB,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9.如图4,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边AD和BC的中点连线EF对折,要使矩形AEFB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的`长与宽的比应为()

A. B. C. D.

10.某校有两块相似的多边形草坪,其面积比为9∶4,其中一块草坪的周长是36米,则另一块草坪的周长是()

A.24米 B.54米 C.24米或54米 D.36米或54米

二、选择题

11.把一个长为2的矩形剪去一个正方形后,所剩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的宽为 .

12.已知 ,则 .

13.已知两个数4和8,则两数的比例中项是

14.已知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其中a=2 cm,b=4 cm,c=5 cm,则d等于

15.△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 , ,△A′B′C′的两边长分别为 和 ,如果△ABC∽△A′B′C′,那么△A′B′C′的第三边长为 .

16.把一个多边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且与原来的多边形相似,则其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

17.有同一个地块的甲、乙两张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3 000和1∶5 000,则甲地图和乙地图的相似比是 .

18.在△ABC中,∠BAC=90°,AD⊥BC于D,BD=3,AD=9,则AB2∶AC2= .

19.如图5,Rt△ABC中,有三个正方形,DF=9cm,GK=6cm,则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PQ= .

20.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若舞台AB长为20m,试计算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 m处?如果她向B点再走 m,也处在比较得体的位置?(5≈2.236,结果精确到0.1m)

21.已知:如图7, 中,AE∶EB=1∶2,如果S△AEF=6cm2,则S△CDF= .

三、平心静气,展示智慧

22.8.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

1.如AC=8,BC=6,求AD,CD

2.如AD=6,BD=4,求CD

23.已知:如图8,在△ABC中,AD⊥BC于D,BC=24,AD=18,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EH=2EF,求矩形EFGH的周长.

24.如图9,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划的小尺,他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划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

四、拓广探索,游刃有余

25.在△ABC中,AB=4.

(1)如图11(1)所示,DE∥BC,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SⅠ=SⅡ,求AD的长.

(2)如图11(2)所示,DE∥FG∥BC,DE、FG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即SⅠ=SⅡ=SⅢ,求AD的长.

(3)如图11(3)所示,DE∥FG∥HK∥…∥BC,DE、FG、HK、…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n部分,SⅠ=SⅡ=SⅢ=…,请直接写出AD的长.

26.如图12,在矩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点P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3)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27.将△ABC按下列要求画出它的位似图形。

①在三角形内部任找一个点,作△ABC的位似图形,使它的位似比为2:1

②在三角形外部任找一个点,作△ABC的位似图形,使它的位似比为1:2

上一篇:鼹鼠的月亮河心得体会下一篇:荔城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