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学练导

2024-05-16

课堂教学学练导(精选8篇)

课堂教学学练导 篇1

摘 要:“讲练导”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讲课、练习、疏导这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讲练导”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并就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阐述了观点和见解,以期能够对初中政治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讲练导”;初中政治;教学

“讲、练、导”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适应教育形式、学生思想和教学要求的变化,经过科学总结,形成的一种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将教学过程分成了讲课、练习、疏导这三个环节,适应了初中教学的发展需要。本文就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研究,就“讲练导”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粗浅的实践探索。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讲练导”模式的特点及其应用

1。创新多元的“讲”课手段

传统板书式的“讲”课模式以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通过在黑板上板书呈现课堂重点和主要内容。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多元化的“讲练导”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出更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如,在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播放一些著名的政治事件,让学生判断这些政治事件的名称,或者发表对这些政治事件的看法,提高对政治事件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政治观念。此外还可以运用模拟教学法、对照教学法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灵活个性的“练”习方法

练习题和考试是传统教学最重要的练习方式,这种教师出题、学生完成的强迫式的练习模式,练习的题目和内容,无法与学生的学习现状、不足等结合起来,练习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讲练导”模式当中,“练”是在“讲”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层次性、个性化的特征,不再局限于练习题或者考试这两种方式上,而是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并用的方式。如,学校建立初中政治题库,将题库中的题目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课程进度分为初一、初二、初三,按学习水平分为一般、中等、高难度,按练习目的分为复习、巩固、提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计算机题库中抽取相应的题目,自由选择练习,从而达到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练习需要。同时将“练”与用结合起来,强调在用中“练”。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政治《做情绪的主人》一课中,可以采取对话练习、小组探讨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阐述自己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控制的方法,或者将学到的情绪控制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这样教师不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用于生活和学习当中。

3。善于联系的疏“导”难点

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可能遇到问题和困难,从初中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完整的初中政治知识体系,这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做起来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如果不能解决学习过程中的节点,学生就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疏导。疏导的关键是要熟练地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连接点,疏导的目的就是理顺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人教版初中政治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这两节,实际上说的是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两个最重要的环境,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家人、同学和朋友,构成他们的主要人际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记忆,两个知识点之间就不会出现问题。在其他知识点的记忆上,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地进行疏导。

二、“讲练导”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新思维是前提

思想政治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具备创新思维,也就无法掌握“讲练导”的真谛,更不用说将其贯彻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教师的创新思维,是在深厚的知识积累、活跃的思维当中产生的。一方面,教师在实施“讲练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起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的内容包括教材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只有在学习上走在前列,才能掌握知识,并应用到教学当中,才能为知识的创新、教学的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活跃的思维,教师的思维不能局限在课本上,更不能局限在教辅资料上,而是应该解放自己的思维,不为那些条条框框所束缚,学会在教学当中发散自己的思维,主动地改变、探索和尝试。在教学当中应用“讲练导”模式的时候,不因其“新”而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在教学实践当中尝试应用,而应该积极地在教学实践当中检验教学方法的作用。对于教师提出的一些新的教学建议、教学方法,学校应该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鼓励教师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

2。注重联系是关键

在“讲练导”模式当中“讲”“练”“导”是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在应用的过程中如何将这三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但是在实践当中经常会出现偏失的现象,不论是重视“练习”,而忽视了“讲课”的环节,或是重视“教学”,而忽视了“疏导”的环节,都会影响到“讲练导”模式的实际效果。在实践当中应该将这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讲课”是第一个环节,“练习”是在讲课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疏导”是在“讲课”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疏导”的结果,能够作为教学的参考,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既需要对每个环节的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创新,同时还要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应用的效果。

课堂教学学练导 篇2

关键词:“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课堂有效性

“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是福建省长乐市特级教师林华民所建构的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讲”是指精炼的讲解, “练”是指精准的练习, “导”是指精心的指导[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的任务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简单地将高一、高二时所学的三本必修课程冷饭重炒, 而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讲清主干知识,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掌握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以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模块为例, 地球运动是地理高考的一大重点, 也是一大难点。在福建省高考文综地理部分, “地球运动”是必考的知识, 每年必考2~3道选择题, 分值占8~12分, 这也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重要知识点。那在“地球公转运动”这一知识模块教学中, 应该如何实施“讲练导”教学模式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实施教学:

一、知识讲解要精炼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虽说知识容量大, 但毕竟是复习课, 涉及的内容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多数已经学过, 所以不可能再像高一上新课时那样铺开讲授, 那样既浪费时间, 课堂时效性又不高。笔者的看法是教师切不可“一言堂”, 而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先练后讲, 此时教师的“讲”是要“精讲”——精炼地讲, 能少讲的不要多讲, 能简单讲清楚的不要往复杂里讲, 能让学生讲的不要教师自己讲, 教师主要是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1]。

对于“地球公转运动”知识模块,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为:理解、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 学会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应用[2]。笔者在课前先将自己的教案和设计的学案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前回顾知识, 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 然后完成配套的练习题。这样学生从知识回顾和练习中知道了自己的薄弱之处, 会带着疑问、带着突破错题的强烈学习欲望来到课堂上听课, 这样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强。

在课堂上由学生简要讲授基础知识, 教师抓住重点知识展开精炼的讲解:

要点一: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1) 通过“昼夜长短变化”的动画演示, 让学生观察掌握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和总结。

(2) 要求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画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光照图。

(3) 引导学生小结昼夜长短变化解题规律: (1) 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非直射半球相反; (2) 对称规律:a.同一条纬线上各点的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昼夜长短相同;b.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即同一日X°N的昼长等于和X°S的夜长。c.当太阳分别直射X°N和X°S时, 这两日同一纬度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3) 变幅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 极昼极夜规律:极昼 (极夜) 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要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通过绘制板图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引导学生观察小结, 其变化规律: (1)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3]; (2) 同一地区一年内离直射点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 离直射点远时正午太阳高度小 (“近大远小”) 。

以上通过运用视频、板图板画精炼地讲清了核心知识, 扫清了知识的易混点, 讲明了疑点,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练习选择要精准

“讲练导”模式中的“练”是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训练和笔头训练。口头训练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形成初步概念、理解重要结论的基本训练。而笔头训练则是要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习惯[1]。在“地球公转运动”教学中, 笔者将目标知识细化成具体的问题, 要求学生主动开口说出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归纳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在课堂上进行笔头训练时应该以纸质练习为主, 避免使用PPT展示, 因为纸质练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当然, 我们这里说的“练”是要精炼, 对练习题的选择要精准。

在选择练习题时, 大多数人会认为在高三搞题海战术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 但笔者认为, 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题效率不高。教师可以从近5年的各省高考题和近3年的各地模拟卷、一轮复习的配套练习和市面上的复习试题等多渠道入手, 将有关知识点作为专题提炼出来, 精选题目, 还可以自己改编。精选的题目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层次性, 难易适度, 适合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在选题上既要关注尖子生, 也要关注后进生,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应用、巩固和拓展目标知识,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在“地球公转运动”课堂笔头训练中, 笔者就精选了以下题目:

下图 (图1) 是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时 (1) 地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的时刻

B.乙图时北京地区日出东北

C.乙图中 (4) 地昼长约为13小时

D.两图中 (1) 地和 (3) 地的经度相同, 地方时也相同

(2) 12月22日图中四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读冬至日甲、乙、丙三地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夹角示意图 (图2) , 完成3~4题:

(3) 甲、乙、丙三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 依次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4) 下列关于三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的排序依次是甲、乙、丙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小于乙地

C.此日后三地的昼渐长、夜渐短

D.甲、丙两地同处北半球

(5) 下图 (图3) 甲为北半球投影图, N为北极点, 大圆为赤道, NP为日界线, NQ为经线, 此时Q点正值日出, 乙图为M地该日太阳高度变化图。求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参考答案:1.A 2.B 3.D 4.B 5.D)

三、课堂指导要精心

“讲练导”教学模式中的“导”是课堂指导, 包括指导、引导和诱导三个层次。其中课堂指导是基础, 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具体指导, 起关键性作用;课堂引导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和习惯引导, 要高于课堂指导的层次;课堂诱导是教师创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以完成对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引导, 是导的最高境界[1]。

在地理一轮复习教学中, 从学生前期的学习反馈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好, 练习训练时一般性的题目能够学以致用, 但对稍难的需要转几个弯的题目就感到有点吃力, 总觉得上课时老师讲的都会, 自己做时却无从下手。而高考地理试题在有关“地球运动”知识模块的题目绝大多数是以图文资料题出现的, 考纲要求考查学生根据图文资料获取、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所以, 笔者认为在“地球公转运动”教学中, 课堂指导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 精心指导学生最优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应该审清题意, 提取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 分析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 寻找链接二者的知识桥梁, 从而解决问题, 并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课堂精心指导上要追求做到指导的全员性、全体性、全方位性和快速性。

例如, 在进行“笔头训练”时, 1~2题组是考查全体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应用能力, 题目难度适中。在课堂指导时, 笔者动用了全体学生互帮互助的力量, 以教师为主, 地理课代表和学习小组组长为辅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员性指导。3~4题组和第5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题目偏难, 题目中信息量大, 笔者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全面地从题意中获取信息, 帮助学生捋顺解题思路。

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精心指导, 学生理顺了解题思路, 掌握了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树立了学好地理的信心, 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 运用“讲练导”五环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精确教学目标, 严格控制持续授课时间, 精炼讲授, 将课堂归还学生, 要将精选练习落实到位, 与课堂练习同步进行精心指导, 激励学生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以练导学”阅读教学课举隅 篇3

在大量的“以练导学”课堂实践中,我们丰富了“练”的具体形式,开掘了“练”的多重功能,探寻了“练”的合理时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预习反馈型”“归类探究型”“情趣实践型”“回环推进型”“诗文转换型”“积累运用型”“互文对读型”七种“以练导学”的课型。

一、预习反馈型

“以练导学”提倡先练后导,“练”在时间或逻辑上的前置可以暴露学情,从而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预习反馈型”课堂。

【课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斗笠》

(执教者:湖州市龙泉小学姜祖衍老师)

《斗笠》一诗篇幅并不长,内容也并不复杂,主要写了儿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没有什么好礼物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一顶斗笠。然后,借斗笠这个载体,衍生出一系列闪亮的意象,把故土情思和母爱糅合在一起,给读者以深深的感动。结构整饬、朗朗上口,构思奇特、取喻新颖,细节典型、情感真挚是这首诗歌的文本秘妙所在,也是极具价值的教学内容。面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哪些教学内容他们已经自己能够发现和掌握,哪些又需要教师点拨引领呢?我们可以从预习反馈切入,先练后导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1.揭示课题,完成练习,了解预习情况。

2.交流反馈,将学生的发现和疑问进行梳理,形成板书。

3.带领学生再读诗歌,自己尝试解决疑问,在交流中补充完成板书。

4.引读黑板上的诗歌,并和课文中的诗歌进行互文对读,发现诗歌之妙。

5.回忆母爱藏在生活的哪些细节、哪些事物中,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写一节诗。

【解析】

对待学生的预习结果,《斗笠》这节课一反常态,不是在课初进行简单的检查,然后弃之不用;也不是在课堂之前进行了解,然后及时调整教路,而是围绕练习进行当堂的预习反馈,在学生写、读、说等“练”的基础上,当堂生成一个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接下去,教师利用这个“练”的结果,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入的对话。在学生和课文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穿插点拨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情感、选材、表达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尝试撷取自己生活中母爱的细节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归类探究型

好的文章,常常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也就是说,文章的思想感情、观点立场往往是通过言语形式渗透、流露出来的,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殊的言语形式,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自己开辟出一条架通言与意的学习路径。

【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

(执教者: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高静秋老师)

《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其中道理。故事中有多处地方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孩子进入与被赶走时花园情景的变化,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正是借助这些对比,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童话所蕴含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教学时可以紧紧抓住“对比”,按照学生特点、学习规律先练后导,不断深入。

1.课题切入,初读课文圈画形容花园的词语。

2.交流圈画的词语,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3.让学生尝试将这些有关花园的词语进行分类。

4.交流、呈现学生的分类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提问。

5.根据问题,学生再读课文探究原因,感受巨人的自私,体悟童话对比、夸张的写法。

6.引导学生关注巨人前后变化的对比描写,以学生的质疑提问作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解析】

传统阅读教学的学习路径大多是教师规划的,学生没有决定和选择的自主权。究其原因,除了“生本”理念的缺失外,更多的则是因为面对教与学的矛盾,面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教师在确定学习路径时常常处于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巨人的花园》这节课,教师将规划学习路径的“球”踢到了学生一方,而学生又出人意料地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核心目标规划学习路径,展开学习过程。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在与学生、文本、编者深入对话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对文本感兴趣、容易明白但又值得探究的地方——花园的描写,让学生进行圈画、分类、解说。更重要的是,教师在 “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并以解决他们的疑点为整堂课的学习路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才出现了课堂上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入境的一幕。

三、情趣实践型

提起“以练导学”,不了解的人容易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练”就是小练笔,认为这样的课堂会在不断的训练中变得理性、乏味,失去语文独有的情趣和美感。其实,这是误解。“以练导学”的课堂讲求“和美融通”,反对教学的极化、分化和泛化。它根据学情、文体、内容、目标等特点,合理采用听说读写等“练”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导学,使课堂呈现自然本真、雅俗共赏、理趣相谐的生态美感。

【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

(执教者: 湖州师范附小教育集团费婷、孟丽老师)

《秦兵马俑》一文特色鲜明,堪称介绍说明的范本之作。它以首尾呼应的形式,赞誉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间部分,分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方面进行介绍,并以过渡段进行串联;在具体介绍时,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读者读来如临其境。作为“世界遗产”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继而通过穿插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1.创设情境,初读课文之后为“秦兵马俑”写一份简介。

2.扮演小导游概括介绍秦兵马俑。

3.研读第八段,比较体会运用想象之后表达的生动,并通过合作朗读等方式积累内化课文语言。

4.根据关键词句,让学生再次扮演小导游生动地介绍秦兵马俑。

5.拓展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第三次扮演小导游,发挥想象,创造性地介绍秦兵马俑。

【解析】

《秦兵马俑》的诸多教学设计中,开头以表格形式整体把握文本,并不鲜见。上面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据文本特点和编者意图,创设了一个导游介绍的情境,实现了教学的多种融通: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融通,开辟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先前的“练”和后来的“导”融通在了一起,使得“练”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转化为了一段充满情趣的学习过程;先前理性的“写”和后来感性的“读”“说”融通,使得教学过程不再刻板单调,而是呈现鲜活、灵动的面貌。

四、回环推进型

回环推进型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聚焦言语内容或形式,反复采用一种形式的“练”,层层深入,促进学生理解、感悟,同时提升概括力、学习力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执教者:湖州市新风小学教育集团施国强老师,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张玲娣老师)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紧密关系,强烈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文章一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排比等表达了他们对土地的情感;另一方面,采用反复,强化情感,升华了主题,起到了“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文本如何通过一种“练”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会情感,又能清晰地掌握表达方法,使学生“言意兼得”呢?请看下面的教学流程:

1.聚焦课文第五、七、八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句反复出现了三次,初步朗读感受强调的语气。

2.(1)读画线的句子,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西雅图的希望,批注在圆圈中。

(2)在交流、提炼之后,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反复出现的语句,体会印第安人对白人的期望和对土地的真情。

3.(1)再次细读画线的句子,圈出让你感动的细节,写写体会,在方框内做一次批注。

(2)接着通过交流与朗读体会情感,感受作用。

4.(1)教师总结:学习同样的文字,角度不同,收获也不同。从内容上我们得到了这样的收获,这是一种批注;从细节中我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批注;从演讲的艺术上,我们也发现文章用上了大量修辞,如果把这些内容写在边上,这又是一种批注。

(2)学生合作朗读三段话,感受“一咏三叹”。

【解析】

从上面“三度批注”式的“练”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语段,借助一种“练”的活动,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反复进行言语实践,不断回环,层层提升。在“导”与“练”相互作用、相互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导”,实现了教学板块的清晰明了、逐层递进,学生则通过“练”,熟悉了内容,感悟了情感,也发现了写法,获得了丰富、多元的收获。

五、诗文转换型

诗,作为一种凝练含蓄的文学表现,具有意境深远的特点;文,以其相对于诗而言的具象和奔放,显得更为平实。两者不同的是存在形式,相同的是所要表现的“意境”——一种情与景的至美。如果教学时能抓住这个共通之处,实现从诗到文的拓展,或从文到诗的提炼,在诗与文的言语形式之间穿梭往来,将会使学生获取最大的综合语文素养。

【课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春夜喜雨》

(执教者:湖州市龙泉小学安晓伟老师,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章颖老师)

杜甫的《春夜喜雨》抓住春雨的特点展开。通篇不见喜字,可是所有的喜悦都渗透在关键性的感觉之中、用得特别精彩的语言之中。作者抓住了无声的“潜入”,悄然的“润物”,“云俱黑”“火独明”以及红湿而下垂的花朵,表达出了这份“久旱逢雨”的欣喜。摸到了诗人创作的门道,我们便可以将古诗作为“用件”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实践。

1.初读古诗,结合注释说意思,形成现代文的翻译文本。对比诗文,发现现代文翻译少了韵味,少了画面感。

2.以“花重”为例,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无论是握,是捏,还是捧,都不会产生作者这样的感受——花重;那么作者为何会觉得花有重的感觉呢?他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提供几个角度,让学生选择一个写话。

雨过天晴。清晨,窗台上______,篱笆边______,公园里______,在_______________。

3.交流、小结。不展开想象,“花重”这两个字就只是干巴巴的解释:沾着露水饱满沉重的样子;但是展开想象,这两个字背后的画面就变得如此绚丽多彩!

4.再读古诗,获取画面:让我们再回到古诗中,继续寻找像这样富有诗意的画面!(润物无声   随风潜入  江船独明 )

5. 想象习作,扩充画面:现在发挥你的想象,选择一个画面写一写。

6.交流、评价、小结:无论是随风潜入后的润物无声,还是江火独明中的野径云黑,其实它们都在默默地孕育着一幅绚丽的画面——花重锦官城。

7.建议学生将所写的画面课后加入到诗歌译文中,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解析】

以上设计是将古诗作为用件,将古诗阅读教学与写景习作教学有效融通,实现了古诗教学的语用价值。传统的古诗阅读教学往往以吟诵为主要方式,在体会意境、想象画面、体验美感上大做文章;传统的写景习作教学也常常停留在技巧技法的指导上。而在以练导学的课堂上,诗与文不停转换,不仅简化了诗歌教学的流程,而且通过“写”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对古诗的个性化的理解。同时,通过想象丰富原有诗歌的意象,添加到写景文章中去,丰富了写景文章的语言,提升了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

六、积累运用型

积累运用型课堂指以课文的特色语言为依托,在多种形式语文实践活动中边练边导,从而实现积累、内化、运用课文特色语言的目的。

【课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执教者: 湖州市东风小学孟丹老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主题中的一首儿童诗歌。整首小诗共有六小节,通过介绍四种“天然的指南针”,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知识,领略大自然美妙的境界。诗歌语言简洁生动,充满童趣。结构工整,处处蕴含比喻、拟人及成对的反义词,令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课文中“太阳”和“大树”部分的描写反义词对应清晰,而“北极星”和“积雪”部分的描写留有不少反义词运用和补白的空间。教学时,可以在发现诗歌结构、体悟比喻拟人的语言特色后,聚焦这个点,以边练边导的形式,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

1.引导学生圈出诗歌中的反义词。

2.借助填图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反义词的填空。

3.(1)请四位学生上台板贴展示。

(2)组织全班学生评判正误并阐述理由。

(3)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大树”和“太阳”两小节,积累课文语言;变式朗读“积雪化得(        )的是(       ),积雪化得(       )的是(      )”“有北极星的一方是(       ),相反的是(        )”两句诗,内化课文语言。

(4)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小节进行背诵积累。

4.请先前拿到奖励小纸条的学生交流纸条上的信息。

5.鼓励学生根据交流的信息,仿照课文的样子用上反义词、比喻、拟人写一节诗。

6.朗诵交流,合作形成一首新的诗歌。

【解析】

本文是科普小品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大自然的指南针来辨别方向,从认知方面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适合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在趣味实践中了解这些理性的知识,教师设计了读、圈、填、摆的“以练导学”的教学流程。读懂文本,找出反义词,通过填图来明确反义词所代表的大自然方向,最后在黑板上摆放板贴,边摆边说,将文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这个活动化的言语实践方式,在化繁为易、化枯燥为有趣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内化了语言。

七、互文对读型

“互文对读”指的是在“以练导学”的古诗课堂教学中,将两首或多首相似主题、相似内容或者相同作者的不同诗词糅合在一起进行对读,同时又呈现出主次之分。在对读过程中达到以诗解诗、以诗证诗、以诗促诗的效果。

【课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

(执教者: 湖州师范附小教育集团孟丽老师)

诵读吕岩的《牧童》一诗,景、声、人,由远及近地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绘成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的水墨图。诗中草场、笛声、月夜、牧童这一个个意象,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在教学时,可以将吕岩的《牧童》与栖蟾的《牧童》进行巧妙的穿插、补充,以“对读”导学。

1.在学习吕岩的《牧童》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之后,引入栖蟾的《牧童》前四句,同样感受牧童所在环境的美好和那份自在。这次读是引出栖蟾的《牧童》诗,以主带次地读。

2.在学习了“不脱蓑衣卧月明”以后,通过诗句对读进行补充,使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牧童傍晚这样“卧月明”是因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了一天啊——这是诗间互补地读。

3.把陆陆续续出现的栖蟾的《牧童》诗句连起来完整地读了之后进行对读,这时候是同时完整地出现两首诗,对两首诗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作了积累和同题诗的拓展——这是将诗糅合在了一起,以点带面地读。

【解析】

从以上课例中,我们看到古诗“互文对读”不是平行式的,也不是简单的叠加式的,而是通过以主带次、以点带面的形式实现了诗句、诗意、诗境等方面的比照,从而达到了古诗间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最后在理解基础上立足整体,拿两首诗的整体异同进行比较读,在比较读中感悟作者诗后蕴藏的深意。整个模式以“读”为核心,带动了学生的想象、理解、感悟,使“读”这种“练”的活动在课堂上发挥了良好的导学作用。

(浙江省湖州市“和美语文”工作室   313000

课堂教学学练导 篇4

——构建学练结合的语文有效课堂之我见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知识、语言材料、技能的获得和提升都离不开训练,也就是练习。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决不是它的附庸。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储备知识,理解与巩固知识,从而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训练思维,形成能力;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升华素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文本学习与课堂练习巧妙结合起来,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本课题《学练结合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策略研究》的实施过程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凭借文本,搭建学练结合点 1.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学练结合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针对这一要求,我们认为识字写字教学学与练的重点毋庸质疑是字的教学,但是通常一课一般要安排十几个生字,一节课的时间又是那么的有限,教师不可能也不能面面俱到逐个分析指导,因为课标特别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生字的能力”。那么重点学哪个,怎么学,采用何种方法学,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每一课的生字做到心中有数,是字形上容易出错还是读音上不好掌握;是间架结构的问题还是笔顺笔画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学和练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进行《父亲和鸟》一课的生字教学时,这一课要写的生字有8个,一堂课的时间是那么宝贵,教师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它们逐一加以分析,另外逐一去分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对几个字进行仔细分析后,我决定把“重”和“喜”作为重点进行指导。因为这两个字笔画较多,特别是横画特别多,而且字形偏长,间架结构也不太好掌握,如果不注意横画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因写得过长而影响字形的美观。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1)教师出示字卡,让学生认读,掌握其读音。(2)给生字口头组词,说句子,了解字义。(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教师相机进行范写。(4)学生练习。(写两个字,组一个词,再用这个词写一句话)。(5)展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当堂学习,当堂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一石三鸟。

2. 词语教学中的学练结合

三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级升上来,阅读教学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拿词语教学来讲,低年级只要求学生大概了解意思即可,而三年级则有了明显提高,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较为准确地理解词语意思。那么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下面我就以《孔子拜师》这一课谈谈我的做法。“风尘仆仆”是这一课中的一个重点词语,它对学生理解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个词语又不太好懂,学生很难一下子用准确的语言说出它的意思来,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去想象,孔子白天黑夜马不停蹄地赶路,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洛阳,此时他会是什么样子?学生的想象可谓丰富,有的说孔子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有的说孔子脸由于连续一个多月的赶路变得又黑又瘦,有的说孔子的身上落满了灰尘……学生说到这里我赶紧追问:那就是说此时此刻孔子特别……(要求学生来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乘机指出“风尘仆仆”就是指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十分劳累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如下练习:请拿起你的笔将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用几句话描绘下来。(学生写话略)学生通过对孔子外貌的补充描写,不但深化了对该词语理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翻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你会看到每篇精读课文中出现了一些新增的“泡泡”提示语,从中能看出其导学系统的改革尤为突出。教科书中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形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意图明显,即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教材中的“泡泡”提示语从内容上来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句子、语文片段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课文中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这些“泡泡”提示语。比如《风筝》一课中就有这样一个“泡泡”提示语:“憧憬,是什么意思?”“憧憬”这个词语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向往。那么向往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不得而知。这种以词解词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做风筝的时候,大家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一阵思考过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的说孩子们可能在想我们的风筝五彩缤纷是最漂亮的;有的说我们的风筝飞得一定最高;也有的说我们正举着自己做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心情格外快活;还有的说村里的人们看见我们的风筝都夸我们的风筝真漂亮。师:是啊,看来孩子们的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憧憬”。这是我趁热打铁试着让孩子们用“憧憬”练习说话。

经常、反复这样训练,学生在实践中触类旁通,一方面加深了对词语本身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方法、手段,同时在运用中形成了各种能力。

3. 阅读教学中的学练结合

随阅读进行的小练笔是在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或者关键点设计的一个思考的话题,引导学生就此联系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积累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体验,并将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用文字表述出来。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对学生作文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下是我们开展“小练笔”一些尝试。

(1)从典型的段落结构入手:

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又总述的顺序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这篇课文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写作特点,教学时我们也格外关注,下面我就以本课第四自然段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鱼,用“——”画出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再读课文想想这段话围绕那句话写的?用“~~~~”画出来。(3)明确写作手法: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4)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这种写法。在学生欣赏完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说:西沙群岛的景美,作者的语言更美,这一段中作者围绕中心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西沙群岛的鱼多、鱼美写活了。接着出示小练笔:围绕中心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给出三个中心句:A 下课了,操场上很热闹。B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美丽极了。C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任选一个先口头练说,再写下来。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中心句来把内容说具体。

学生写话举例:

天空中的云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美丽极了。有的像几只淘气的小狗正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有的像一只凶猛的狮子正在追赶一只小鹿,看小鹿跑得多快,眨眼工夫就不见了;有的像一匹小马正在草地上吃草;还有的像一群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张开的手掌,有的像分叉的树枝,有的像燃烧的烟花。

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在踢毽子,五颜六色的毽子上下飞舞着像一只长着彩色尾巴的小松鼠在跳跃,有的在跳绳,女同学的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像飞舞的蝴蝶,有的在打沙包,你躲我闪,像机灵的小鸟。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作者写法的同时得到了及时的写作训练。

(2)从故事的结局入手: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小摄影师》一文中,在学习到故事的结尾时,我们组的几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如果他再来,高尔基会怎么做?如果他不来,少先队的墙报怎么办?选择其中一种结果,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再说给同学听。

学生写话举例: 第二天,秘书转告高尔基:“外面有一位摄影师要来给您照相。”高尔基问:“是个小男孩吗?”秘书说:“是的。”高尔基兴奋地说:“快让他进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进来了,他说:“不好意思,上次由于我太粗心了,没有准备好胶卷了,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对不起。这次我准备好了,我可以给您照相了吗?”高尔基说:“要是你准备好了,一切没问题!”“那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吧!”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小男孩连着给高尔基找了好几张照片,满意地笑了。照完相后,他深深地给高尔基鞠了一躬,飞快地跑走了。高尔基看着小男孩离去的背影笑了,他笑得是那么开心。

(3)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入手。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课文中记叙了列宁在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整篇文章很简单,先讲到列宁很喜欢三只灰雀,接着写列宁有一天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就询问起一边的小男孩,一番对话,让小男孩受到了教育。第二天,小男孩就主动把灰雀送回了公园,列宁微笑着向灰雀问好,没再问那个孩子。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爱”字浓缩,即孩子爱鸟,列宁也爱鸟,但更爱孩子。教学结束后,我安排了如下的小练笔:列宁(或灰雀或小男孩),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体验写下来。

学生写话举例:

小男孩,我想对你说:“我知道你很喜欢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可是,你把它捉回家去,你这样做太自私了。你知道吗?小鸟是供大家一起欣赏的,不是只供你一个人看的,再说笼子也不是小鸟的家,大自然才是小鸟快乐的家。如果你把小鸟关在笼子里,他就会失去自由,失去他的同伴,那该有多可怜呀!不过,在列宁的教育下,你能主动把那只灰雀放回大自然,你依然是好样的,我还是喜欢和你做朋友的。”

通过训练,学生不但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依托教研,开展“实战”演练。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在课题实施期间我们年级组借学校教研活动的东风,积极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年级组三位教师滚雪球式上同一篇课文《父亲和鸟》。课前我们先进行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由我们最年轻的王玉莲老师首先执教,全体语文老师现场听课,当天网上跟贴交流。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同年级组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反馈、修改教案。定案后再由第二位老师田春燕进行执教,然后再进行二次总结、反馈、修改、备课,最后由课题组组长进行再次执教,大家再次进行网上评议,这一次我们还邀请了四校联合体参与我们的网上听评课活动。最后授课教师根据各位老师的评价意见及自己对这节课的再认识写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反思。在这次研讨课上,我们大胆尝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首次尝试将课堂学习和练习结合起来,引领学生边学边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节课上,我安排的两处练点:一处是在学生观看一段教学视频后,安排的一个学练点:(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当听到这动听的鸟叫声时,父亲快活的怎么样了?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3)你觉得薛老师什么时候最快活?(4)同学们,你们有最快活的时刻吗?你都快活地怎么样了?请用上“快活”说一句话吧!第二处学练点安排在课文学习结束时,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亲的爱鸟情怀和“我”的护鸟心愿后,以小练笔的形式来出现的:我想此时,如果你真是一只林中的小鸟的话,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或许想对文中的父亲说,或许想对猎人说,或许想对全世界的人说。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在此次研讨活动中,我们经历了“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课后评议、自我反思、二次备课、再课堂实践”这样一个历程,使我们对课题——学练结合,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明确的目标方向,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想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进行课题研究。2011年5月底,我校语文教研组积极贯彻落实兴庆区教研室倡导的“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活动精神,开展了减负增效主题教研活动,我们年级组再次承担此项活动,我执教的《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将“减负增效”和“学练结合”融为一起,再次对课题进行了研讨、实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安排的学练点是:(1)听写词语。(2)用“因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3)句子练习。在本学期,在我校主办的优化作业设计语文教研沙龙活动上,我们年级组的田春燕老师再次承担带题授课的任务,她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紧紧围绕着我们组的课题展开,将学和练机地融合在一起,突出表现在:(1)将生字的学习和书写结合起来,把写字教学挤进了课堂;(2)利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石二鸟。(3)利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当堂背诵课文,积累了语言。

导学练案使用总结 篇5

万德镇中心小学

蒋玉岱 2011.2 课堂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也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导学练案作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回想一年来所听的一些导学案的示范课和自己尝试使用导学练案的体会,认为导学案这种模式上课还是利大于弊的。

试行之初,我们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也立刻显现出这种模式的优势: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习的兴趣浓厚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多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多了,课堂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一年多的试验,让我切实体会了:“给学生一个机会,还老师一个惊喜”这句话的深刻的含义。

我不敢妄自评价导学案的新教学模式,只是感到语文课中使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的困惑。我的困惑如下:

1.怎样带动基本薄弱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如何提高优势学生的水平?

2.如何避免两极分化? 又如何“两头兼顾”?

3.导学案的教学是否都为单

一、固定“基础达标、设问导读、巩固练习、拓展练习”的教学模式。

4.不同水平的班级,上课时又如何对同一份导学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导学案的批阅又如何做到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及时性。6.如何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才能体现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7.是不是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活跃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导学案的最佳效果?

8.导学案使用如何充分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9.全省实行素质教育,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在导学案中,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困惑,为此,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也进行了一些反思。我认为,新的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效果,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课堂改革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设计是关键。导学案是根本,是一节课的灵魂。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因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编写使用导学案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水平和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明确自己应达到的目标。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目前编写的导学案,在这方面仍有不足,是存在缺陷的。

如何避免千篇一律,以免师生产生厌倦心理。编制使用导学案,依据的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教授统一的内容。教师稍不注意,容易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不欢迎,老师自己也厌倦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是一份导学案,甲教师运用得当,左右逢源,效果显著,可乙教师运用起来却别别扭扭,进退维谷,难以奏效。所以,如何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提倡个性化的教学,让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通过补充、拓展、延伸,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个性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学练跆拳道作文 篇6

我正在学第9招握拳翻是最难的。但是,我勇往直前.....

记得,我学太极一章时是学过的几种拳法难度的89.5%。结果我终于练成功了!教练说:不许迟到、不许放弃!还说:我们要勇往直前....

课堂教学学练导 篇7

把阅读和交际训练结合起来,采用“以练导学”的形式,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通过“读、演、讲、辩”等训练,“以练导学”,引导学生走进乌塔的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着的人文意味,学习乌塔独立、自信的品格。

2.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顺势理解“反驳、一时语塞”等词义,领悟课文“对话中的辩论意味”“‘我’的出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等表达特点,并适度进行迁移运用。

3. 创设情境引发交际,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流程】

板块一:感受“讲得简洁”

1. 通过两个练习,提取重要信息,初步了解乌塔的故事,学习部分字词。

(1)师: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吗?这些词理解吗?

(出示“马上反驳、不合逻辑、一时语塞”三个词语)

a. 马上反驳。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或 : 怎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马上反驳”?)

b. 不合逻辑。换个词语(没有道理不合常理)。

c. 一时语塞。给“塞”组个词 ( 堵塞阻塞),再说词义。

(2)师:下面的句子,你自己能读懂吗?(出示语段1、语段2,略)

师:乌塔有哪些旅行经验?(提炼信息:阅读、挣旅费、设计路线、查警察局号码等)

师:乌塔游了哪些地方?(提炼出三个层次:照搬课文;只说欧洲;说到国家)

2. 将两段话的信息结合起来,简单介绍乌塔,说要点就行。

口头练:爸爸妈妈,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她—— (请学生自己准备,指名介绍)

师:很多时候,我们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要“讲得简洁”。(板书:讲得简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师:那课文是怎么来写乌塔这个故事的呢?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课文,发现课文是怎么把乌塔的故事写具体、写生动的呢?(课文以“我”和乌塔的对话写成)

板块二:领悟“对得自然”

1. 再读故事,聚焦乌塔的语言,品味课文对话。

(1)师:请大家再次默读全文,把乌塔说的话画下来,自己揣摩语气说上几遍。

(指名找出对话——屏幕呈现,个体练读——指名读)

(2)师:对话,就是两个人说话,所以要——(板书:对得自然)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这组对话该怎么说呢?(出示一组对话,学生合作说)

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

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师:谁和老师合作来演这组对话呢?(出示另一组对话)

我有点惊讶: “你一个人吗?”

“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师(评价):啊呀,你是自豪地答道,而不是自然地答道。这里乌塔为什么是自然地答道?她应该很自豪才对啊!谁跟老师来合作?

……

2. 师生合作表演,进行交际。

师:我们以第五自然段为例,来演一演当时的对话情境。自己先读读这段课文,想象当时的情境。(生读)

师:老师跟你们来合作表演。谁来演乌塔?谁来演“我”?(师生合作演读)

我:你好!

(你要热情地先跟我打招呼,并询问我)

我: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乌塔:……

我:你几岁了?

我:你玩了哪些地方了?

我:你还要去哪里?

我:你一个人吗?

……

师:你们觉得我们对得自然吗?同桌演一演。

板块三:体会“驳得有理”

1. 聚焦一组对话,反复品读,体会“驳得有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读对话的秘诀,现在我们再来演读一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

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游……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师:谁来做乌塔?谁来读“我”的话?老师为你们服务,读提示语。(自由读——师生分角色演读)

采访:

你为什么“一时语塞”?(中国孩子根本做不到这样,我有些尴尬和难为情;有些惊讶)

你为什么要马上反驳?(觉得对方的话不合逻辑)

那乌塔的话合逻辑吗?自己读读。一起读读这句话:“爱孩子……”什么意思?她说的是个什么道理?(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这是在反驳“我”的哪句话?

你看,乌塔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她的话,是讲到点子上了,(驳得有理)很合逻辑。

这段话该怎么读?

你还觉得乌塔讲的哪段话也很合逻辑,驳得有理?这里她又说了个什么道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的意义)

读着读着,一个怎样的乌塔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说一个词。热情、大胆、有主见、自主、独立、勇敢)

2. 创设情境,练习反驳。

(1)师:你们喜欢这样的乌塔吗?向往乌塔那样的生活吗?如果你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你的父母,估计他们会说些什么?

师:老师梳理了一下大家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你一个人出去,出了事怎么办?

你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长大了再独立也来得及啊!

你现在的任务是在学校好好学知识,不要总想着玩!

(2)师:如果父母这么说,我们该怎样来反驳呢?联系课文内容和阅读材料,写下自己的观点,准备跟父母辩论。你的话要像乌塔那样合乎逻辑,等下才能“驳得有理”。

或进行口头训练:爸爸妈妈,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________。

(3)现场辩论。

师:谁先来做爸爸妈妈,抛出他们的观点?(指名开火车读父母的话)

师:好,反驳的时候到了。同学们要争先恐后地抛出我们合乎逻辑的话,争取把他们说得“一时语塞”。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情、勇敢、独立的小女孩乌塔,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乌塔那样去独自周游世界,但学会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本领。今天这堂课,我们还学到了几个口语交际的小窍门——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

【评述】

一直认为,现场才是研究课例的第一“文本”,文字实录甚至教学视频都难以完全呈现现场的氛围与气韵。盛老师的课堂气韵是沉静而温婉的,似乎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内容的课文,经过她的过滤,呈现出来的总是淡然、安静与美好。

《乌塔》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少有人注意,更鲜有人拿它来上示范课。盛老师却别出心裁,将这样一篇貌似简单的略读课文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写一写”“辩一辩”等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知了人物形象,学会了口语交际的“秘诀”。将阅读与口语训练巧妙结合起来,中间又渗透思维训练、写话练习,一堂课,能如此丰富地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课的设计又是这般简约清晰,着实令人赞叹。

立足“以练导学”提升交际能力 篇8

把阅读和交际训练结合起来,采用“以练导学”的形式,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演、讲、辩”等训练,“以练导学”,引导学生走进乌塔的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着的人文意味,学习乌塔独立、自信的品格。

2.在语言实践过程中顺势理解“反驳、一时语塞”等词义,领悟课文“对话中的辩论意味”“‘我’的出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等表达特点,并适度进行迁移运用。

3.创设情境引发交际,训练学生运用“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流程】

板块一:感受“讲得简洁”

1.通过两个练习,提取重要信息,初步了解乌塔的故事,学习部分字词。

(1)师: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吗?这些词理解吗?(出示“马上反驳、不合逻辑、一时语塞”三个词语)

a.马上反驳。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或: 怎么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马上反驳”?)

b.不合逻辑。换个词语(没有道理   不合常理)。

c.一时语塞。给“塞”组个词(堵塞   阻塞),再说词义。

(2)师:下面的句子,你自己能读懂吗?(出示语段1、语段2,略)

师:乌塔有哪些旅行经验?(提炼信息:阅读、挣旅费、设计路线、查警察局号码等)

师:乌塔游了哪些地方?(提炼出三个层次:照搬课文;只说欧洲;说到国家)

2.将两段话的信息结合起来,简单介绍乌塔,说要点就行。

口头练:爸爸妈妈,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她—— (请学生自己准备,指名介绍)

师:很多时候,我们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要“讲得简洁”。(板书:讲得简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师:那课文是怎么来写乌塔这个故事的呢?打开书,自己小声读课文,发现课文是怎么把乌塔的故事写具体、写生动的呢?(课文以“我”和乌塔的对话写成)

板块二:领悟“对得自然”

1.再读故事,聚焦乌塔的语言,品味课文对话。

(1)师:请大家再次默读全文,把乌塔说的话画下来,自己揣摩语气说上几遍。

(指名找出对话——屏幕呈现,个体练读——指名读)

(2)师:对话,就是两个人说话,所以要——(板书:对得自然)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这组对话该怎么说呢?(出示一组对话,学生合作说)

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

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师:谁和老师合作来演这组对话呢?(出示另一组对话)

我有点惊讶: “你一个人吗?”

“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师(评价):啊呀,你是自豪地答道,而不是自然地答道。这里乌塔为什么是自然地答道?她应该很自豪才对啊!谁跟老师来合作?

……

2.师生合作表演,进行交际。

师:我们以第五自然段为例,来演一演当时的对话情境。自己先读读这段课文,想象当时的情境。(生读)

师:老师跟你们来合作表演。谁来演乌塔?谁来演“我”?(师生合作演读)

我:你好!

(你要热情地先跟我打招呼,并询问我)

我: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乌塔:……

我:你几岁了?

我:你玩了哪些地方了?

我:你还要去哪里?

我:你一个人吗?

……

师:你们觉得我们对得自然吗?同桌演一演。

板块三:体会“驳得有理”

1.聚焦一组对话,反复品读,体会“驳得有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读对话的秘诀,现在我们再来演读一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

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游……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师:谁来做乌塔?谁来读“我”的话?老师为你们服务,读提示语。(自由读——师生分角色演读)

采访:

你为什么“一时语塞”?(中国孩子根本做不到这样,我有些尴尬和难为情;有些惊讶)

你为什么要马上反驳?(觉得对方的话不合逻辑)

那乌塔的话合逻辑吗?自己读读。一起读读这句话:“爱孩子……”什么意思?她说的是个什么道理?(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这是在反驳“我”的哪句话?

你看,乌塔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她的话,是讲到点子上了,(驳得有理)很合逻辑。

这段话该怎么读?

你还觉得乌塔讲的哪段话也很合逻辑,驳得有理?这里她又说了个什么道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的意义)

读着读着,一个怎样的乌塔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说一个词。热情、大胆、有主见、自主、独立、勇敢)

2.创设情境,练习反驳。

(1)师:你们喜欢这样的乌塔吗?向往乌塔那样的生活吗?如果你把自己的愿望告诉你的父母,估计他们会说些什么?

师:老师梳理了一下大家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你一个人出去,出了事怎么办?

你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长大了再独立也来得及啊!

你现在的任务是在学校好好学知识,不要总想着玩!

(2)师:如果父母这么说,我们该怎样来反驳呢?联系课文内容和阅读材料,写下自己的观点,准备跟父母辩论。你的话要像乌塔那样合乎逻辑,等下才能“驳得有理”。

或进行口头训练:爸爸妈妈,我不同意你们的观点,________。

(3)现场辩论。

师:谁先来做爸爸妈妈,抛出他们的观点?(指名开火车读父母的话)

师:好,反驳的时候到了。同学们要争先恐后地抛出我们合乎逻辑的话,争取把他们说得“一时语塞”。

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情、勇敢、独立的小女孩乌塔,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乌塔那样去独自周游世界,但学会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本领。今天这堂课,我们还学到了几个口语交际的小窍门——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

【评述】

一直认为,现场才是研究课例的第一“文本”,文字实录甚至教学视频都难以完全呈现现场的氛围与气韵。盛老师的课堂气韵是沉静而温婉的,似乎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内容的课文,经过她的过滤,呈现出来的总是淡然、安静与美好。

《乌塔》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少有人注意,更鲜有人拿它来上示范课。盛老师却别出心裁,将这样一篇貌似简单的略读课文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引导学生在 “读一读”“演一演”“写一写”“辩一辩”等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知了人物形象,学会了口语交际的“秘诀”。将阅读与口语训练巧妙结合起来,中间又渗透思维训练、写话练习,一堂课,能如此丰富地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课的设计又是这般简约清晰,着实令人赞叹。

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尽管课程标准将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并列,组成各学段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四个方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它不便于考核和检测,少有人真正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这一领域没有留下太多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教师探索与研究的难度较大。在各级公开课中,偶尔也能看到口语交际课,往往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出日常口语交际的情境,比如游戏、购物、应聘等,让学生练习说话。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也热热闹闹,但稍作思考就会发现课堂训练点十分模糊,更谈不上口语交际知识的序列性。热闹之后,学生真正的收获却不多。但在盛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另一种可能——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课中,教师利用文本反复创设交际情境,将文本中的间接引语转化为直接对话,有意识地训练了学生“独白体”“对白体”“辩白体”三种交际语言形式。学习的过程是阅读的过程、语用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言语生命生长的过程。

上一篇:来自外婆的道歉信下一篇:美团外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