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学案例

2024-05-20

价格学案例(精选8篇)

价格学案例 篇1

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01002015沈常喜

价格学案例分析案例:电煤价格并轨 谁是最终买单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2年12月25日09:10:3

4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宣布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最高限价的有关规定,电力企业用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政府不再作干预。这意味着历时16年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将从明年起正式退出,煤炭价格将全面实现市场化,而电力企业也将脱去以往披着的行政保护外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即逐步缩小了煤炭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但在90年代国家决定逐步放开煤炭价格后,市场出现了变化,当时煤炭价格连续5年上涨,使电力生产企业深感压力。为了确保电价稳定,国家又在1996年设立了国有大型电厂的电煤价格,对电力生产的上游行业煤炭采取了行政干预,要求煤炭企业的部分产品必须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电力企业,从而形成了“计划煤”和“市场煤”两种价格。但是,用行政手段人为压低煤炭价格,让一部分煤企为电企作出利益牺牲,实际上造成了煤炭市场的价格混乱,利用两种价格之间的差价寻租的丑恶现象再度出现。同时,它也使电力企业养成了高枕无忧的惰性,不利于其深化改革。因此,这次决定电煤价格并轨,是我国逐步取消政府对市场行政干预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理顺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的价格机制都有积极意义。

电煤价格并轨对煤炭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考量我国煤炭市场目前的实际情况,这种利好却比较有限。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产量一直居高不下,2012年前三季度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增幅回落,主要港口存煤4076万吨,同比增长53%,煤炭企业库存9800万吨,同比增长更是高达70%。在这同时,我国进口煤的数量也在直线上升,2012年11月份进口近2900万吨,预计12月份就可上升到3500万吨。这种高库存、高进口导致煤炭市场的价格日渐走低,“计划煤”和“市场煤”之间的差价已经越来越小。因此,放开煤炭价格,不会引起煤炭价格的急剧上升,相反可以为消化高库存提供便利。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煤价格并轨后,它们不能再得到国家的行政保护,从表面上看是个利空,但是,由于目前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电企在与煤企的市场博弈中握有更多的主动权,因此不会遭遇太多的冲击。

电煤并轨作为一种价格改革措施,总会造成一定的价格波动,而无论是煤企还是电企,都不是消费链上的终端,只要它们对市场拥有足够的支配权,就可以借着这种价格改革来提高产品价格,在这方面,电力企业显然存有不小的操作空间。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是,电力企业普遍出现超额盈利,其内部员工的高福利早已尽人皆知,但电力企业的高管却总是在喊穷,要求政府对其施予财政补贴,而由于电力企业背靠政府,因此他们的这种要求总是能够得到满足。很显然,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电力企业是否会借着此次价格改革,提出电价上涨要求,从而让民众再一次成为这次改革的最终买单者。

电力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目前基本上由国家资本实行垄断,如果说这种垄断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它必须对民众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它必须努力在内部挖潜,消化电煤价格并轨以后可能形成的涨价压力,而不是简单地把这种压力转嫁到民众身上。必须看到,在经济企稳复苏之后,明年的物价也将有所上升,如果电力在物价上升过程中"助一臂之力“,那么,这一次改革所应该产生的正面作用,也就很容易被消解掉。周俊生(上海学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安全工程20101002015沈常喜

问题:1.电煤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大还是小?为什么?

电煤需求价格弹性小,因为电煤是火电电力企业必须的产品,没有其他替代品,随着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的变化较小,所以电煤需求价格弹性数值小于1,为缺乏弹性的商品。

2.电煤并轨制会不会引起电价涨价?为什么?

如文章所述: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煤价格并轨后,它们不能再得到国家的行政保护,从表面上看是个利空,但是,由于目前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电企在与煤企的市场博弈中握有更多的主动权,因此不会遭遇太多的冲击。

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对于电的需求是逐渐放缓的,再加上新能源的替代,作为煤炭的主要消费群体,2012年以来发电企业的开工率是在下降,对于煤炭的需求也是在放缓。与此同时,近年来煤炭行业前期新建产能将逐渐释放。年初以来,市场煤价接连狂跌,甚至与重点合同煤价不相上下。煤电行业在此时迎来了拐点,发电企业占据有利地位,所以改革并不会造成电价的上涨。

3.电煤市场化会不会导致电价市场化?试分析其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在电价方面的体制和措施。

最早自1978年以来,美国开始制订法律,鼓励修建分散的热电联产装置。这一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能源政策法》,进一步促进发电市场的自由化。而《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案》则允许非公用事业公司进入发电和电力批发市场。1992年再次修订的《能源政策法》规定各类电力企业都享有平等、开放地进入输电网的权利。自美国开始,以市场化打破垄断,便成为世界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改革前,美国的电力工业为联邦和州政府双层管理模式,实行多部门管理,电力工业受政府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在投资体制上,政府只允许拥有电网的公司投资电厂,不允许电力公司以外的投资者介入;在管理上,公用电力公司以垂直方式管理,电网不对外开放,在电价机制上不鼓励市场竞争定价。

1980年代,美国政府进行了旨在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改革。从大方向看,美国电力市场化的模式,即“厂网分离,竞价上网,政府(议会)定价”。

在发电领域,政府打破投资限制,允许电力公司以外的投资者建发电厂,实行电力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此政策激励下,美国非电力公司拥有的独立发电厂(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即IPP)迅速发展起来;在电价方面,政府由不鼓励市场竞争定价,转为鼓励竞争,电网对所有发电企业开放,各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在管理模式方面,政府打破电力公司垂直垄断经营的状况,发电业务与输电业务分离,组建一批控股子公司,实行输电系统分开管理,输电和配电分开结算。

发电企业通过电力市场自由竞争,而输电网则由众多的电网经营企业垄断经营,电网经营企业通常不拥有发电容量,只向发电商和电力趸售商提供输送服务。

价格学案例 篇2

合同名称:埃塞AK97公路升级项目;项目业主:埃塞俄比亚国家公路局;项目咨询公司 (监理) :阿拉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和埃塞俄比亚MCE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营体。合同语言:英语。资金来源:埃塞俄比亚国家政府、阿拉伯非洲经济开发银行和沙特发展基金;合同金额:埃塞比尔502 877 507。其中当地币占合同总额的42%, 欧元占58%。投标时的汇率为:1欧元=13.962 5, 1美元=9.415埃塞当地币 (birr) 。合同类型:单价合同, 可调差。币种汇率:当地币 (ETB) 和欧元 (EURO) 。比例为42%∶58%。1 EURO=13.962 5 ETB。结算支付:按照月度进行支付, 最小支付限额为4 000 000当地币, 拖期支付利息。预付款:预付款比例:合同额扣增值税后10%。回扣方式:完成产值超过30%时按完成产值的20%开始回扣材料预付款:用于永久工程的主材, 支付额为75%的购置材料费用。质量保证:质保金为合同金额的5%减去暂定金额, 每期结算按结算额的10%扣留。在合同完工时返回50%, 在质保期完成后支付另50%。业主提供施工条件;征地工作由业主负责。施工用水电由承包商自己负责, 承包商自己负责处理材料物资进口由业主进行批准方可进行。清关费用承包商自己承担。

2 价格调差争议概述

本项目通用合同条款采用的是FIDIC条款1987年第4版的1992年修订版, 属于可调价合同, 价格调差总金额的上限额为基础合同价格的20%。价格调差基数为投标截止日一年后的基数, 并从投标截止日一年后实施调价, 因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工程期延误部分不给予调价。

在本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 因价格调差最高限额是否包含增值税承包商与业主和工程师产生了歧义。根据特殊合同条款70.1款, 工程师和业主认为价格调差最高限额包含增值税, 扣除增值税后, 价格调差最高限额为87 456 957.76埃塞比尔。然而, 承包商认为价格调差最高限额不包含增值税, 增值税应单独计算, 因此, 价格调差最高限额为100 575 501.4埃塞比尔, 比业主的观点可多调差13 118 543.64埃塞比尔, 折合人民币450万元。

承包商首先通过索赔程序提出问题, 通过参建三方共同协商, 最终无法就价格调差最高上限值达成共识。承包商只能将此事件提交争端裁决委员会并希望给予解决。通过争端裁决委员会的调查研究及召开听证会后, 争端裁决工程师 (DRE) 给出支持承包商的观点, 指出价格调差最高限额不包含增值税。

3 价格调差争议的提出

在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 项目部按照特殊合同条款第70分条款, 在每期的计量支付中计算了价格调差金额并得到支付, 然而, 2012年1月承包商向工程师提交第26号账单, 工程师在审批账单的过程中, 告知承包商根据特殊合同条款70.1价格调差已达到合同规定的上限值 (即价格调差87 456 957.76比尔, 增值税13 118 543.67比尔) , 以后计量支付账单中不再给予价格调差补偿。

承包商认为工程师理解有误, 采取私下沟通, 但是工程师仍然坚持他们自己的看法, 随后承包商以官方信函正式提出此问题并告知工程师在合同条款70.1款的正确理解, 然而承包商从业主和工程师处得到的结果与之前一样, 仍然坚持价格调差上限额包含了增值税的观点。最终, 承包商不得不通过争端裁决委员会协调解决此争议。。

仲裁机构成立后, 承包商于2012年6月初DRE第一次现场走访时向争端裁决工程师 (DRE) 提交了此争议并要求DRE给予一定的建议。因DRE首次接触本项目, 对于合同文件和实际结算情况不太熟悉, 给出了错误的建议, 随后承包商就此事件多次发函并要求正式召开听证会。

4 论证分析

4.1 业主的观点及论证

根据特殊合同条款70.1, 业主认为价格调差上限值为基础合同价格的20%, 即:502 877 507.19×20%=100 575 501.44比尔。因基础合同价格包含增值税, 因此, 价格调差上限值也包含增值税。合同价格组成详见合同工程量汇总表。

表1为合同工程量清单汇总表。

4.2 承包商的观点及论证

根据特殊合同条款70.1条款中:“价格调査总额不能超过合同总价的20%”, 承包商理解为价格调差上限值不含增值税。具体的观点及依据如下:

1) 承包商明确解释了合同文件中未给出相关词语的解释。

a.基础合同价格。本合同条款中并未对基础合同价格做以解释, 2012年6月份DRE第一次现场走访, 将中标函中的中标价格定义为基础合同价格。

b.价格调差和增值税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价格调差是业主因通货膨胀额外补偿给承包商的费用。而增值税是合同双方之间的交易产生的税, 是国家税务部门强行征收的一种税务。

2) 在以上词义清楚的基础上承包商提出了如下的论证:

a.特殊合同条款70.1中清楚的规定了价格调差金额不能超过基础合同价格的20%, 基础合同价格的20%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仅仅用于计算和限制承包商获得价格调差金额的一个上限值, 这个上限值与基础合同价格的组成没有任何的关系。然而特殊合同条款70.1并没有规定价格调差不能超过基础合同价格减增值税之后的20%。

b.2010年2月10日财政及经济发展部指令27/2002, 要求政府买方直接向相关当局缴纳增值税, 因此业主仅支付承包商根据分条款60.1所计算的金额, 此不包括增值税部分。然而每期的计量支付账单中的增值税部分由业主代扣代缴, 承包商有权利得到增值税发票。增值税部分由业主承担并代替承包商交予税务机构, 然而价格调差作为一项补偿费用同样产生了一部分增值税, 也应由业主承担。

c.根据特殊合同条款70.3价格调差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价格调差的补偿金额并未包含增值税, 以及根据特殊合同条款60.1, 增值税是在计算出承包商已完工程所得金额之后额外增加的一项, 然而在实际支付过程中, 承包商获得的工程结算款为工程师批复的金额扣减增值税和预扣税之后的金额。

d.价格调差是因通货膨胀而补偿承包商实际发生的额外成本, 若价格调差上限值包含增值税, 对于承包商来说不公平, 也不符合价格调差的本意。

在2013年3月11日的听证会上, 承包商将以上观点及证据提交给DRE, 并且明确指出承包商的观点为:特殊合同条款70.1中所描述的“价格调差金额不能超过基础合同价格的20%”不包含增值税。然而业主始终认为在工程量清单汇总表中已经给出了合同金额包含增值税, 那么价格调差总金额也包含增值税, 并未提供其他更有利的证据。

5 争端解决及结论

2013年3月27日承包商、业主及工程师收到DRE发出的第一次听证会的意见, DRE支持承包商观点, 随后, 业主发函要求DRE拒绝承包商观点, 然而DRE拒绝接受业主观点, 并指出倘若业主对于DRE裁决不满意, 可提交高级仲裁机构。

经过与业主多次协商, 2013年4月16日承包商向业主提交了关于第一次争端意见的回复函件, 此函件中, 承包商从DRE的意见到再次提交高级仲裁的利弊给予了分析, 并且阐述因市场价格上涨, 承包商亏损严重等等。经双方友好协商, 最终业主同意按照DRE给出的意见执行, 此索赔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6 结语

索赔始终都是业主不愿意接受承包商的赔偿主张。通过此案例, 充分证明承包商要坚持合同观点和主张, 始终扭住索赔工作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此争议的解决极大的提高了我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信心, 同时也在业务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通过此文, 对合同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摘要:通过埃塞AK97公路项目价格调差争议的索赔解决案例, 从项目主要合同信息, 案例发生背景, 案例的提出, 案例的论据分析, 案例的DB解决过程和案例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对此案例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分析, 为类似合同问题提供经验和借鉴。

活用生活案例学“价格” 篇3

【关键词】 生活案例 课堂实录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一、课前准备

柑橘是石门特产,每年金桔飘香时节,火车及无数辆大卡车将石门柑橘运往全国各地销售,尤其是东北地区。从这一生活现象入手,笔者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调查近5年柑橘收购价格或农贸市场价格变化并探寻其影响因素。

二、课堂活动

环节一:价格的影响因素

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各小组成果,综合引导学生共同探寻。①2008年冬湖南遇大冰冻,橘树受损严重,2009年柑橘价格高涨——气候因素。②某同学家做桔子生意,1.60元一公斤在本地收购,5.00元一公斤在东北出售——地域因素。③春节前柑橘价格比10月份大量上市时贵了很多——时间因素。④雁池乡由于水土原因柑橘味美多汁,但2010年由于道路破损严重,大卡车无法通行,柑桔0.80元一公斤也难卖,桔农望桔兴叹,此后县委、政府投巨资整修道路,2011年收购价达2.00元一公斤——政策因素。⑤县委、政府连续几年举办“中国.石门柑橘文化艺术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升石门柑橘在全国的知名度,抬升了价格——文化、政策因素。我们总结了时间、地域、气候、政策等影响价格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为什么能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呢?

课件展示:1. 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状况

环节二:价格的决定因素

教师拿出一只桔子及一件工艺品“带叶金桔”,问:①价格谁高谁低?②假如今年柑橘大减产,价格一路上扬,会超过这件工艺品吗?为什么?③将这只桔子加工成大家爱喝的“粒粒橙”,其价格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④运到东北的柑橘比本地价高不少,除了供求状况不同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发言、最终形成共识:劳动耗费大,时间长,则其价值量大,价格高,反之价值量小,价格低。

课件展示:2.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

环节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由上可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里的劳动时间是某位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吗?如果是这样,会出现什么状况?这是否可能?

学生探究分析作答: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价值量。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话,那么一种商品就会有很多的价值量

,而在现实中同类商品的基本定价应该是统一的。

课件展示:3.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环节四: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学生结合教材“相关链接”分析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强调其三个方面内容。

情景创造:小军家是种桔大户,在专家指导下采用先进科技培管桔树,产量远高出同行,即生产同样多的柑橘,他家耗费的劳动时间少,效率高(引导学生参看“劳动生产率”的名词点击)一季柑橘收入就达15万元。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归纳(课件展示):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处于不利地位。可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对生产者生存竞争意义重大。

教师设疑引导:小军家的技术优势能一直垄断,享有高额利润吗?为什么?

学生马上反应:不能,因为其他种植户也会努力采用先进科技,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当这个技术被大多数种植户掌握而广泛运用时,这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小军家的优势丧失,大家要寻求新的突破点。

教师适时点拨:生产者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必然会带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其中科技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工业革命以来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社会的迅猛发展就映证了这一点。

继续设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格的变化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学生活动、逐步分析解答。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下降

例举:手机、电脑、铝制品等。

课件展示:4.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内容。

环节五:价值规律

情景设疑:假如今年柑橘大减产供不应求,价格高涨,它会明年、后年一直涨下去成天价吗?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吗?会跌至几分钱一斤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初步结论:不会,因为价格持续上涨,种桔利大可图,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原有种植户也会扩大规模,从而增加供应量导致价格下跌;反之则会有人承受不住转而经营其他行业,供应量减少,从而价格回升。

教师点拨:由此可知商品的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仅仅是供求影响价格吗?

学生领悟:价格反过来也影响、制约了供求。

教师点题:对,正是由于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一个较长时期看,价格总的来说仍与价值相符,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课件展示:5. 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a.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a. 是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为什么

结束语:柑橘是家乡特产,目前主要是卖鲜果,如何让家乡柑橘产业发展壮大,让这甜美金桔带给家乡人民更好的生活呢?大家运用所学、所见、所思来出谋划策吧!

价格学实训总结 篇4

一、实训时间:2012年6月18日-21日

二、实训地点:重科经管大楼F402

三、实训目的:1.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2.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熟悉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3.熟悉定价流程,进一步掌握价格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策略。

四、实习内容:1.以重庆市某类产品(产品自选)为例,收集其价格相关资料,完成分析报告。内容包括:(1)该类产品价格现状(2)该类产品价格构成分析(3)该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未来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2.以某新产品为例,分析其定价决策过程。

如:某品牌新车定价;某品牌饮料定价等等

六、实训体会:

在这次实训中,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觉得很多工作需要自己去摸索和探讨,要有不怕吃苦,勇于前进的精神。学习是周而复始的单调、枯燥,没有生活那么色彩缤纷,没有四季循环那么紧而有序。但是学习却是能让我们学会成长,学会坚强,学会独立的润滑剂。实训中,这次我们没有像上次那样分组,只是以自己为单位独立完成作业。因此,我学会遇事自己思考,学会有困难自己解决,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依赖同伴。虽然自己这一周来都在做着简单重复的动作,但我认为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对每次作业都要他看成是对自己的一次考核,做到每一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自己的心态。

作为学生,我们更多的是对课本的知识的理解,理论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怎样将理论结合实际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这周的实训有两个作业,一个是以重庆市某类产品(产品自选)为例,收集其价格相关资料,完成分析报告。另一个是以某新产品为例,分析其定价决策过程。看似简单的题目,其中却蕴含着大大的知识量。即使平时我们理论学得再好,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实训面前,我还是要加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作业。我想,就学习而言,专业实训它更偏重于应用,更加细致,要求也更加严格。就生活而言,专业学习展示给我们看各个不同的行业的人们的生活,不同行业的人们将自己的行业融入自己的生活。现下,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在生活。

古耕虞价格竞争案例分析 篇5

——近代实业家古耕虞经营案例分析

宋长琨

近代实业家古耕虞,二十岁接手祖、父经营山货的古青记商号,凭借超群绝伦的经营本领,把一个普通小商号,发展为国际性的大企业四川畜产公司(简称川畜),他经营的虎牌猪鬃成了世界闻名的国际品牌,他自己则被赋予了“猪鬃大王”的美名。我国是猪鬃生产大国,总产量占世界首位,最高时达到全世界总产量的80%。川畜又在中国猪鬃生产、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最高时占世界总产量的70%。在美国,猪鬃需求全部依赖中国进口,而川畜的虎牌鬃则处于垄断地位。古耕虞自豪地说:“数十年来,我们这个商号的招牌屡经变更,但是它所出的虎牌猪鬃却一直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新中国建国伊始,缺少外汇,要向他借用;为防止美国的经济封锁,国家把在美的所有外汇储备,一度记在他的名下;美国人曾冻结他的在美资金,解冻需经美国总统亲自批准。可见,这位猪鬃大王在国内国际、商界政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古耕虞的成功之道,有待我们深入地挖掘和总结。本文仅介绍和评析展示古耕虞价格竞争的几个案例,从一个侧面展示猪鬃大王超卓的经营艺术和经营理念。

案例一:把握时机,反击裕厚长商号

1925年,仅有20岁的古耕虞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古青记掌柜的重担,投身于重庆山货业,主要经营品种有父亲留给他的虎牌猪鬃和羊皮加工业务。同业见他年轻,称他为“娃娃班”。当时重庆山货业商号很多,市场为自由竞争状态,而在这些竞争对手中,专营羊皮的裕厚长商号,既是经营的行家里手,在出手打击、迫害同业也尤其有力度。古耕虞刚刚接手古青记,就遇到了裕厚长这个凶猛的对手。裕厚长散布古青记亏损累累、入不敷出、行将破产的谣言,使古青记的信誉严重受损,古青记的羊皮供应商纷纷把货物转卖给裕厚长。年轻的古耕虞沉着应战,首先他将数十万两银子存入重庆各大钱庄,使谣言不攻自破。接着,以高价收购羊皮,整个重庆市场的羊皮几乎被他收购一空。这一收购壮举,令同业瞠目结舌,他们以为这是年轻浮躁的赌气之举。几个月后,国际市场羊皮价格上涨,古耕虞大大获利。裕厚长这时抬价收购,市场上已经无货可买。这次成功的竞争,令古耕虞终生难忘。他说:“这是我初出茅庐第一仗,而这一仗是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进行的。”(资料来源:王慧章《猪鬃大王——古耕虞》)

简评:古耕虞所击败的竞争对手裕厚长是重庆商界的老字号,其经理是古耕虞的“爷爷”辈。娃娃班辈击败了爷爷辈,看起来很偶然,实际有其必然的因素。裕厚长的实力在阅历、经验,所用策略是制造谣言、使绊子这样的低劣伎俩。相反,古耕虞则摆开堂堂正正之阵,依靠他的知识和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凭借他积极进取、敢于进取的胆识,与对手展开较量。可以说,这是用新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企业家与用旧思维包裹起来的传统商人之间的战争。二者相较,高下立判,胜负自在意料之中。

案例二:釜底抽薪,击败合中公司

1934年,中国银行经理张公权的妹夫朱文熊斥资500万元在重庆设立合中公司,企图依靠官僚资本的雄厚实力,夺占四川猪鬃市场。朱文熊到了重庆,即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向古耕虞等猪鬃生产、经营者提出要求,将猪鬃卖给合中公司,由合中负责外销,古耕虞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朱文熊大怒,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敞开收购猪鬃成品,企图将川鬃一网打尽,一举将古耕虞赶出川鬃市场。对此,古耕虞有条不紊地展开反击。他用高价收购品质好的猪鬃,而暗地里支持小厂家、小商人将不好的货色卖与合中。合中花了大笔的钱,购买了数量达到几千箱的次等猪鬃,自欺欺人地,也是明目张胆地打上“飞虎”商标发往国际市场。

1古耕虞用高价收购到了比合中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产品。随后,他以低于飞虎牌的价格在英国出售他的虎牌猪鬃。摆在英国商人面前的两种货色,一个是物美价廉的、他们所熟悉的传统名牌虎牌,一个是质次价高的、看起来很像冒牌货的飞虎牌,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那些订购了飞虎猪鬃的商人大呼上当,纷纷要求退货退款,并把合中公司告上了法庭。事情弄得不可开交,还是张公权出面请求古耕虞担任调停人。调停结果,合中公司向英商作了适当赔偿,并就此退出了川鬃市场。(资料来源:古耕虞《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

简评:1934年古耕虞的古青记与拥有雄厚资本的合中公司,是小鱼与大鱼之比。小鱼之所以吃掉了大鱼,在古耕虞成功地运用了价格竞争这一利器。他用高价格收购了高质量的产品,而把次品留给了合中;他以低价格销售,把质次价高的恶名留给了合中。供应商感激他的慷慨仗义,购买商认可他的物美价廉。猪鬃大王的本领,的确超乎寻常。不过,我们在赞誉、欣赏的同时,疑问也随着而来。本案例采自古耕虞的回忆文章,其中记述有不全面之处:古耕虞既是“小鱼”,高价收购、低价售出,资金从哪里来,没有了资金,用什么高价收购至少数千箱的猪鬃?高价进货,低价出货,企业还能盈利吗?关于第二问,我们从古耕虞的回忆中可以找到答案,中国猪鬃生产成本极低,生产商、销售商利润空间很大,企业盈利不成问题。至于第一问,我们只能靠推测来回答。朱文熊有500万现金,古耕虞肯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那么他的高价大量收购,必然有大批信用业务,即先收购后付款。古耕虞祖孙三代经营猪鬃数十年,有众多的供应商和稳定的供货渠道,这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用之不竭的资本。古耕虞虽然没有合中的雄厚财力做后盾,但有与川鬃经营者多年合作的信誉为保证。有了这个基础,他可以轻松自如地辗转腾挪。有理由相信,信用资本,是帮助古耕虞打败合中公司的秘密武器。与金钱相比,信用是更大的资本。价格竞争,要有金钱做后盾,不过这个后盾,与信用后盾比起来,就显得脆弱多了。

案例三:以退为进,经济危机应对裕如

1929—1934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古耕虞的虎牌猪鬃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在美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后几乎到垄断达垄断的地步。这一业绩的获得,是从价格开始的。经济危机,各业萧条,购买力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古耕虞把他的出口价格压倒最低的90美分,且长期维持这一价格。在同业中他的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低成本维持了低价格,这使得他在整个危机期间对美国的出口并没有下降。许多出口商因价格太低,要么转产,要么倒闭。古耕虞的古青记不但度过了难关,牢牢控制了在美国的经营市场,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了多家国内企业。在国内做大,在美国做强,危机反而给古耕虞带来了机遇。

简评:经济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但危机同样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对此,古耕虞颇有心得,他说:“经济危机,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生产、消费都是下降的,可是对一个企业来说,恰是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的企业,淘汰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企业。”《圣经》说,凡是创造的,都要经过震荡,只有经得住震荡的,才能留下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震荡,在这种震荡中,众多经营不当、管理无方的企业被淘汰了,经营得法、管理有道的企业,得到了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质量高、成本低的商品,赢得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由此,实现了资本主义机制下的优胜劣汰。经济的长期低迷,价格的持续走低,促使企业在管理上做文章,革新、挖潜、改造,把内功练好。从这个意义上看,危机给古耕虞带来的更大收益,是督促他沿着经营更得法、管理更科学、技术更进步的路子走下去。

案例四:张弛有度,与购买商的价格博弈

古耕虞的川畜公司与美国孔公司是供应方与购买方的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中也有矛盾和斗争。在合作之下,双方都获得了超额利润,就这一点来说,彼此都是满意的。不过,孔公司想进一步形成由自己这一方面垄断的局面,要它的驻中国代表向川畜的竞争者收购价格

较低的货。针锋相对地,古耕虞也让川畜驻美代表向孔公司的竞争者出售价格较高的货。合作与矛盾,就这样一直持续着。双方都明白,不可能寻得出比对方更好的代替人。因之,尽管磕磕碰碰,合作关系还是得到了良好的维系。

万记公司是古耕虞在美国的第二大购买商,该公司在美国猪鬃业的市场地位仅次于孔公司,拥有资产500万美元。抗战胜利后,川畜公司进军北方市场,成立了川畜天津分公司,而在天津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万记公司。川畜公司要在天津立足,就必须与自己的美国主顾万记公司展开竞争。古耕虞当时很矛盾:“我们应该把它当成竞争对手对待,还是当成一个顾主对待,就成为我们天津分公司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最后,古耕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假定我们的价格能够和它自己在天津加工的成本一样,而我们的质量又能高于它,它必然倾向于购买我们的货而不再愿意自己加工。于是,川畜天津分公司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以低价格销售。不到一年,万记公司知难而退,不再从事猪鬃的生产加工,像孔公司一样,专营中国猪鬃在美国的销售业务。当古耕虞到美国费城拜见万记公司总经理时,后者说:天津万记的猪鬃远不如川畜好,成本又高,看来,以后主要靠你们供货了。

1948年,孔公司与万记公司等美国销售商纷纷踏价,猪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到1949年夏,川畜猪鬃到了几乎难以卖出的境地。古耕虞决定,利用自己手头的资金储备,大量收购猪鬃,并劝国内同行不要将猪鬃卖给美国企业。川畜公司共收购猪鬃一万多箱,又贷款给国内生产、销售商一百万美元。有美商问古耕虞:“你买下了这么多,如果我们不买你的,看你怎么办?”古耕虞回答:“你们非买不可,如果你们三年不买,我就把全部猪鬃扔掉,自己跳海。”最后,美国猪鬃商支持不住了,几个月后,重新收购,水涨船高,猪鬃的市场价格暴涨了50%。(资料来源:《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

简评:现代博弈论认为,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博弈,是一种均衡博弈,即商品价格为购买者与经营者共同认可。这种均衡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市场变化万千,商人也要因时因地调整价格,实现动态的均衡。古耕虞所处的时代,正是博弈论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时代。不管他是否接触、学习了博弈论,他针对经销商的价格策略,则与博弈论相合。古耕虞清楚,经销商与供应商的价格调整,都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要获利。他了解己方的价格底线,也对对方的价格底线一目了然,能准确判断出双方价格的均衡点。所以,他每次推出己方的价格,对方则不得不予以接受。进而言之,在与经销商关系处理上,他掌握了价格调整的控制权,获得了合作的主动权。

案例五:步步为营,令杜邦公司俯首

对于猪鬃的强势需求和猪鬃生意的巨大利益,让美国大财团杜邦公司垂涎三尺,诱使其涉足其间,成了古耕虞在美国在不同产品形式上的竞争对手。杜邦公司与中国企业竞争的不是天然猪鬃市场,而是要开发人造猪鬃。一旦人造猪鬃取代了天然猪鬃,那么杜邦公司夺取猪鬃市场就水到渠成。从1940年开始杜邦就投入人力物力开发人造鬃,1946年杜邦人造猪鬃试验成功,投放市场。面对杜邦公司的挑战,古耕虞所打出的仍然是价格这张王牌。古耕虞认为,作为超级财团的杜邦公司,人造猪鬃不过是其经营中很小的一部分,人造鬃的原料是石油,制造成本很高。相比之下,中国的天然猪鬃不过是生猪屠宰之后的副产品,成本极低。杜邦公司虽然强大,但川畜不是与整个杜邦竞争,而是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与它较小的一个产品项目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杜邦公司未必会全力以赴,如果竞争成本超过利润,就可能会很快转向乃至放弃。基于这个判断,古耕虞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杜邦公司的人造鬃上市后,古耕虞稳健地展开了价格进攻。他让自己在美国的分公司和经销商密切关注人造鬃的价格,将天然鬃在美国的价格始终定位在低于人造鬃之下。由于具有价格优势,刷子制造商愿意用天然鬃作原料,经销商也愿意经营天然鬃制作的刷子。这样,让杜邦的人造鬃一上市就遭遇到了销售困境,变成了一只“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得不退出市场。

这场价格竞争,以古耕虞的胜利而告终。1950年,中国猪鬃对美出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资料来源:世界新闻报《1940年代中国“猪鬃大王”在美国市场打败杜邦》)

简评:古耕虞与杜邦公司的竞争持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而中国猪鬃与杜邦人造鬃的竞争却耗时半个世纪,目前仍在继续。人造鬃与天然鬃,产品形式上不同,而用途几乎完全一致。如古耕虞所归纳的:天然鬃来自中国生猪屠宰后的副产品,作为养猪大国,这种副产品源源不断,用之不竭,且成本低,质地好(加上时下强调的环保、节能)。人造鬃由石油提炼出来,尽管国际原油价格左右其成本的高低,但无论如何它都高于中国猪鬃的成本。那么,古耕虞对杜邦人造鬃的策略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低价格。直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他还给相关国家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写信阐发这个道理:与杜邦竞争,一定要掌握价格这一工具,利用低价格让对方知难而退。不过,后来杜邦公司改良的人造鬃再度上市,这时古耕虞已经把他的企业交给了国家经营。我们国营企业的经营者多缺少古耕虞的经营头脑,见国际猪鬃价格的波动而轻易调价,为多换取外汇而任意抬价,等等。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短期内很见效,却在大局上输给了杜邦公司,把竞争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对方,被对方牵着鼻子走。1954年杜邦人造鬃占据了经营的主动地位,此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猪鬃在美国及世界市场上一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今天研究古耕虞针对杜邦公司的价格策略,不但可以让我们总结历史的、前人的经营理念,还可以具体指导相关企业增强价格意识,提升竞争技术。

结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总结古耕虞价格竞争的理路,我们会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与裕厚长、合中两个国内商家的竞争中,古耕虞都采取了高价收购原材料的策略,在与国外企业竞争、合作中,则采取了低价格销售产品的策略。用高价收购原料,用低价销售产品,这就是古耕虞价格竞争的精髓。在这个策略的背后,有两个保证条件,就是产品的高质量和经营的低成本。古耕虞凭借卓越的管理技术,在创造出最高质量产品的时候,也创造出了最低成本的产品。因为有这种技术,保证了他可以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轻松自如地挥舞自己的价格之剑。

把价格掌控在自己手里,就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主的控制价格,而不为他人所操纵,是营销的技术,也是经营的理念。经营中的控制力,主要是对自己的控制力,而不是对他人的控制力。自主控制价格的前提,是对经营、管理的全面控制。树立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管理先行的理念,并将其落到实处,才能有操控价格的实力,进而游刃有余地开展价格竞争。如果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经营管理过程,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价格,那么,只能让他人来控制自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

参考文献:

古耕虞:我经营猪鬃二十余年的回顾,工商史料

(一),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杨灿雪等:在洋行垄断下的山货业(1890—1921年),重庆工商史料,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王慧章:猪鬃大王——古耕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王慧章:古耕虞创业轶事,重庆工商史料,第八辑,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杨朝朝:小生意,大手笔,现代商业,2009年第10期。

魏纪侯:猪鬃大王的四场战役,英才,2009年第11期。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复习学案 篇6

一、复习目标定位

本课复习要紧紧围绕一个规律:价值规律,一个区别:替代品与互补品。二个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决定价格;两个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三个比例: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

二、考点预览梳理 考点

1、价值与价格 1、2010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猪肉价格每千克24元,芹菜价格虽然比平时也上涨了,但每千克只有6元。猪肉价格之所以比芹菜贵,根本原因是()A、猪肉营养价值高于芹菜 B、卖芹菜的人多 C、猪肉价值量大

D、芹菜需求量小,猪肉需求量大 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3、近年来。轿车价格频频降低,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这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A、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B、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C、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D、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考点

2、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4、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5、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的要求表现为()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 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等 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D、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考点

3、影响价格的因素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物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7、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由图可以看出

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的需求越少 ②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8.小芳时常跟着妈妈去买菜,发现菜价总是春节时高于平时,刚上市时高于大量上市时,早上的高于傍晚的,市中心菜场的高于郊区菜场的,还发现青菜的最高价格总是比螃蟹、甲鱼这一类水产品的价格低好多。影响青菜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多少,小芳发现的是()①季节因素 ②时间因素 ③区域因素 ④习惯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9、近一段时期,由于汽油价格连续提升,居民购买电动车的多了,买摩托车的少了。对消费者来说,摩托车和电动车 A.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C.是互补商品 D.互为替代品

10、“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爆发以后,消费者对奶粉失去信心,纷纷把目光转向豆浆,各大家电卖场和超市的豆浆机销量猛增。这说明()A.牛奶和豆浆是互补商品,豆浆和豆浆机是互为替代品 B.牛奶和豆浆是互为替代品,牛奶和豆浆机是互补商品 C.牛奶和豆浆是互为替代品,豆浆和豆浆机是互补商品 D.牛奶和豆浆是互补商品,牛奶和豆浆机是互为替代品 考点

5、价格变动第生产经营的影响

11、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润的刺激,许多企业争先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由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开发静音空调、环保空调等,名列家电十大利税企业;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联系材料分析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

基于事理学的包装案例研究 篇7

包装从字面上理解即为“包裹”与“装饰”, 都做动词来讲一个“包裹”指向功能, “装饰”指向形式。包装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人对包装的设计不仅仅是在包装物本身, 还在设计它的运输方式、储藏方式、对商品的保护方式, 同时设计当它呈现在消费者眼前时与消费者交流相处的过程。所以设计的过程不仅是设计包装这一“人为之物”, 同时设计“人为之事”即人与包装相处交流的过程, 其中包含着各种事物之间必然联系即“事理”。它包括人如何做符合于人的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如何反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要做出符合于人的包装可以从“Who”“Where”“When”“Why”“How”这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对于包装的设计而言, “Who”指向内部, 自己是谁, 即产品自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功能。指向外部, 对象是谁, 即针对什么样的消费人群。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 消费者需求决定产品特性, 产品的特性以功能作用于消费者。包装搭建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Where”即指产品自身处在什么地域环境以及所对应的消费者所处的地域环境。“When”产品自身所在的时段;针对人群所在的时段。”“Why”产品的包装呈现形式的理由, 即为什么要这么做, 它是对人与物关系的分析与总结。“How”怎样将前面所考虑的因素联系起来, 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在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与总结中找出产品自身的定位以及营销模式, 从而确定商品包装的视觉形式与功能的偏向性。将包装设计置于人为之事的过程中去研究, 是做好包装设计的前提条件。

二、包装的事理学分析

事是指特定时空下, 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和信息交流。包装中事的结构可以从以上五个层面去分析。对于包装来说, 其“事”就是与人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发生的行为和信息的交流。包装中的“事”的架构包括人、物、时间、空间、行为和意义这几个部分。

1. 事的主体—人与物

在事的结构中人是核心, 相对于包装这一“事”而言, 人指的是消费者。消费者这一群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 例如按性别来分可以分为男和女。按年龄阶段来分可以分为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文化地域来分可以分为东方人和西方人。包装需要以人为本, 设计出与人相适应的包装。例如针对儿童的产品, 玩具和文具的包装, 就大多色彩鲜艳, 并以卡通形象作为装饰。是因为鲜明的色彩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老年人则由于长期积累的生活惯性的影响, 他们不希望生活再有大的起伏与改变。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接受能力也在萎缩, 所以老年人更倾向于简单平和的色彩。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在色彩的选择上也更平和清淡。在从事包装设计是首先要理清的就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物适合于人, 以人为本的主旨来做产品的包装。

2. 事的环境—时间与空间

时间与空间强调的是外部环境, 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会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各地域的人包装的心理需求也不同。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域会根据地方特色文化, 对包装做出调整来满足当地使用者的需求。不同的空间, 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 不同的人文环境会衍生出截然不同的设计。例如寒冷地区的室内设计大体偏暖调, 来满足心理上对温暖的向往。另外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包装的材料不断更行, 视觉形式流行的更替随着时间的变化认得审美趋势也会发生改变。包装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所以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要对其对应得环境具有清醒的认识。根据环境与时势来对人群做出分析。

3. 事的过程—行为与意义

这里以日本的“一甲”纯麦威士忌酒为例。包装由日本设计师佐藤卓设计, 该酒口感柔和, 所以其消费群定位为核心家庭, 同时更偏于女性。瓶身以曲线为主, 圆润柔和, 容量为500毫升, 体量小, 易于存放在包中。瓶子上的酒标使用的是易于撕掉的水性胶, 便于对瓶身标签的清理。同时由于附赠的软木塞可以密封瓶口, 瓶盖部分就不用制成螺旋状便于后期使用时的清洁。易于清理的酒标和附赠的木塞引导消费者产生将喝完酒的空瓶留作它用的想法。正因为纯麦威士忌的口感柔和所以消费人群定位偏于女性, 设计出与女性心理更符合的瓶形, 同时由于在日本烹饪和家务主要由女性负责, 所以与之相关的收纳也是日本女性需要处理的问题, 因此相较于男性, 女性更有可能对酒瓶采取回收做收纳整理利用。出于以上事理联系的分析对纯麦威士忌酒作出的包装设计。使得包装更符合消费者同时实现设计对消费者的珍惜资源行的引导作用。

包装设计是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针对特定的人群, 从特定人群的行为中找出合乎人群行为的事理, 即意义:人与物关系的分析与归纳。这个意义告诉了我们设计的根据。指导我们的设计行为, 通过我们的设计从而影响或者引导消费者的行为。进而再从消费者一方获得反馈, 再度指导设计。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意义与行为相互作用。

三、小结

设计师不仅在设计包装本身, 也在设计人与物相处的过程。事理学对包装的指导作用将使包装更贴近人的行为与生活。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事理学来观察与思考。让设计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做出符合于人的行为方式同时有对人的行为方式同时起到引导作用的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美) 卡尔弗.什么是包装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2] (日) 佐藤卓.鲸鱼在喷水[M].中信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一版.

几个数学“过程体验”案例的启示 篇8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有经历感

设计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要求学生将所有的搭配方案写一写,并思考一下田忌采用哪种搭配方式才能在比赛中取胜。借此向学生介绍搭配在战术上的应用,有时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再在课外布置一个“找找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并解决一下”让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问题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结束。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又将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提倡在数学课堂中设置一个主题情境,再围绕这个主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主动解决问题。

二、交流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有参与感

案例之《圆的认识》:让学生找圆上最长的一条线段,先让学生自己找,再进行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高潮部分出现在“寻找圆心”这一环节,一开始,让学生找圆纸片上的圆心,学生通过折纸就可以找到圆心,这对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可是提出“请学生折黑板上的圆”后,学生不知所措,思考:黑板上的圆怎样才可以找到圆心呢?正当学生一筹莫展之时,教师提议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想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由浅入深,丝丝相扣。在小组中,学生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只有每个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避免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思想产生碰撞,能够借鉴同学的意见,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事半功倍了,另外也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

三、结果由来的追问,让学生有探究感

案例之《9加几》:当学生能快速地回答出“9+5=14”时,追问学生一句“你是怎么想的”,就是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算法,体验计算的过程。学生可能会说9比10小1,“10+5=15”,所以“9+5=14”;可能会说我用数数的方法,9往上数5个就是14,所以“9+5=14”;也可能会说9从5那拿一个就是10,5少了一个就是4,“10+4=14”,所以“9+5=14”等等。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展现出自己多样化的算法,不少学生还模模糊糊知道“凑十法”。這时教师要在归纳的过程中优化算法,进行“凑十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呀,原来‘凑十法’是这样简单,我们一看就明白了”。推而广之,在本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8、7、6、5、4、3、2加几也能够融会贯通了,因为在这里已经学会了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道题的解法。由此看来,这种通过追问结果的由来来引发学生对算法的体验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看来“追问结果的由来”不是反诘发难,而是促使学生再思考,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能力。

四、特色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收获感

案例之《平均数应用题》: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一个身高1.3米,一点也不懂游泳的小孩不慎掉进池塘里,会不会发生意外?这个创造性的问题,不能光凭学生对平均数求法的熟练程度来解决,而要建立在对“平均数”概念的深刻理解基础上。

联系实际生活的练习,把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这样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数学知识生成、发展的动态过程。让我们以一位导游者的身份带领孩子们走过这段历程,经历学习数学的美妙之旅,并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一直与快乐相伴!

上一篇:小学作文:我的姑姑下一篇:留学生就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