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2024-08-16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共8篇)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1

1.1887年,发表行政学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C)A.泰勒 B.韦伯 C.威尔逊D.古德诺

2.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行政模式是(D)A.衍射型 B.融合型 C.分散型 D.棱柱型 3.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4.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5.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B)。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6.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A),它是公共组织结构的支撑点。A.行政职位 B.职能目标 C.行政职权 D.行政人员 7.政府机关公开招考领导干部的制度是()。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8.国家公务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始于(A)国的文官制度。A.英 B.日本 C.法 D.美

9.忠于政府,维护政府声誉,忠于职守是(B)的核心内容。A.社会公德 B.行政道德 C职业道德 D.社会行为规范 10.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D)。

A.咨询系统 B.公民参与系统 C.信息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A.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C.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2.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3.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B)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有形的公共产品 D.无形的公共产品

4.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ABC)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法律途径 D.组织命令途径

5.新公共管理蕴涵的两基本管理理念是(AB)。A.管理的自由化 B.管理的市场化 C.管理的多元化 D.管理的政府垄断化

6.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ABCD)A.非政府性 B.组织性

C.非营利性 D.自治性

7.行政文化包括(ACD)等。A.行政价值 B.管理对象 C.行政道德 D.行政意识

8.我国行政监察机关主要职权包括(ABCD)。A.检查权 B.建议权 C.调查权 D.行政处分权

9.以行政权力的划分标准来进行分类,可以把行政体制分为(ABCD)A.中央政府体制 B.地方政府体制 C.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D.行政区划体制

10.下列不属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基本内容的是(AD)A.经济指标 B.绩效评估 C.绩效追踪 D.公平指标

三、判断题

1.公共性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正确

2.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错误

3.韦伯科层制组织的本质在于以非人格化的制度取代人格化的制度,使组织本身及其规定比组织中任何个人更重要。正确

4.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分权化。错误

5.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正确

6.行政规章在效力等级上高于行政法规。错误

7.行政职能的实现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标准。正确

8.我国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职位分类制度 正确

9.政府职能实际上是由各级政府公务员的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公务员是实际上的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错误

10.主管同一类业务的职能机构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有完全的约束力。错误

11.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行政权力。正确

12.政府基本职能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错误

1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错误

14.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直接动因,来自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行政范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面临严重的反常和危机。正确

15.从根本上说,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绝对不是要取代市场。正确

16.政府机构的设置根据是各级人大的决定。错误

17.提升政府能力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起点。

答:错误。政府职能界定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起点。18.公共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答:正确。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

19.新公共管理赞成传统公共行政重规制、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

答:错误。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规制、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 4 的行政规制,实行绩效目标控制。20.公共组织以营利为目的。

答:错误。公共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所有举措都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为全体公众服务,并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公众的拥护与支持,不以营利为目的。

1.科学决策的特点不包括()。

A.决策主体的集体化 B.决策过程的程序化 C.决策手段运用的广泛化 D.“谋”和“断”一体化

2.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A.革命化、民主化、公开化 B.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 C.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D.民主化、知识化、年轻化 3. 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4.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5.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经济实体的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B.大量裁减政府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裁减社会中介组织

D.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 7.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A.乡长 B.镇长

C.县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8.下面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是()。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村公所 D.公安派出所 9.公文的基本语气是()。

A.祈使语气 B.陈述语气 C.疑问语气 D.感叹语气

10.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 D.定稿

1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局归哪个部(委)管理()。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12.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A.协调关系 B.业务关系

为目

C.协作关系 D.领导关系 13.轮换又称()。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14.公务员必须退休的条件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5.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行政权力

16.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17.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A.不再执行 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 D.废止

18.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A.夫妻 B.密友 C.甥子女 D.祖父母

1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A.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20.通告的表达方式侧重于()。A.叙述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21.下列公文中,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A.通知 B.请示 C.报告 D.决议

2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A.市场监督 B.政治监督 C.法律监督

D.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 23.在国外被称为“智囊团”的是()。A.研究咨询系统 B.决策信息系统

C.审批控制系统 D.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4.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5.“三讲”教育的对象是()。

A.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B.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C.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D.省部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B 6.C 7.D 8.C 9.B 10.D 11.B 12.D 13.D 14.D 15.B 16.D 17.B 18.B 19.A 20.A 21.D 22.A 23.A 24.B 25.A 第四部分

行政管理 本资料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11、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8

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

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

1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同西方文官制度比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搞“政治中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同传统人事制度比较: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16、国家公务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已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国家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公务员队伍学风: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民主研讨,求真务实。

当前在业务精通方面普遍缺乏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高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廉政勤政建设上的高风尚、高效率;业务上的精通;身心上的健康。

专业化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身份职业化、职业专门化、知识与能力专业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决策与有效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

17、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

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省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

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

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

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

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

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

(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

(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

(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

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

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3)专门业务培训。(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

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

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

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 11

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不同,分为层级制、职能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31、行政协调的分类(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3)以协调所涉及的 12

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32、行政监督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A.我们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了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们还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 D.我们还处于阶级斗争激烈的革命年代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3.在(),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A.党的八大上

B.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5.关于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实行议会民主制和两党竞争的制度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

D.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逐步摆脱贫穷和落后,由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国的阶段 B.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市场经济发达的阶段

C.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D.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A.市场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B.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

C.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商品经济和市场不发达 D.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3.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中,历史上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以“左”为特征的错误,其基本经验教训是()。

A.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B.对本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认识不足

C.实行了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路线和政策 D.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4.“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是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大支柱

B.改革开放为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

C.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D.两者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我国当前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教育体制改革

三、判断题

1.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已相当健全。()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一样的。()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C 【解析】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B 【解析】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4.A

【解析】我党制定理论、路线的根本出发点是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B 【解析】B项错误,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中国逐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实行一系列体制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BCD 【解析】我国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3.ABC 【解析】“左”的经验教训是制定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不足,对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不足。而D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4.ABCD 【解析】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5.ABCD 【解析】我国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全面的改革。

三、判断题 1.√

【解析】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

【解析】现阶段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3.× 【解析】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过渡时期的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二者不同。4.√

【解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试题1:公务员受到警告处分,但年度考核称职,可以()。A: 按时晋升工资档次 B: 按时晋升职务 C: 提前解除处分 D: 越级晋升 答案: A 试题2:公务员奖励的最高等级是()。A: 嘉奖 B: 记一等功

C: 颁发奖章 D: 授予荣誉称号 答案: D 15

试题3: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A: 两年 B: 一年 C: 半年 D: 三个月 答案: B 试题4: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A: 5-7年 B: 3-5年 C: 2-3年 D: 1-3年 答案: B 试题5:职位分类制度是()。

A: 政府机构管理工作的基础 B: 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 C: 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D: 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答案: D 试题6: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

A: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B: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职业道德

C: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社会公德 D: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职业道德 答案: A 试题7:国家公务员是指()。

A: 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答案: C 试题8:下列几种形式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惩处种类的是()。A: 降级 B: 降职 C: 撤职 D: 开除 答案: B 试题9: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国家公务员的身份()。A: 分流的,保留三年 B: 不予保留

C: 分流的,保留二年 D: 分流的,保留四年 答案: B 试题10: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 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 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 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答案: B 试题11: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原则。A:平等 B: 公开

C: 竞争 D: 择优 答案: B 试题12: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A: 求才机制 B: 用才机制 C: 留才保障机制 D: 育才机制 答案: C 试题13: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其基本内容有()。A: 四项 B: 八项 C: 十四项 D: 十五项 答案: B 试题14: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A: 1995年1月1日 B: 1994年8月14日 C: 1993年10月1日 D: 1993年8月14日 答案: D 试题15:下列应当免职办理手续中,属职务发生变动的是()。A: 离职学习超过一年者 B: 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上作一年以上者C: 转换职位任职者 D: 退休者 答案: C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试题16:我国公务员有八项权利八项义务和()条纪律。A: 十三 B: 十四 C: 十五 D: 十六 答案: B 试题17: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 工作纪律 B: 政治纪律 C: 廉政纪律 D: 社会公德 答案: A 试题18:公务员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时,应当:()。A: 转任 B: 降职 C: 撤职 D: 无所谓 答案: B 试题19: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A: 转任 B: 轮换 C: 轮岗 D: 调任 答案: D 试题20: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A: 夫妻 B: 密友)。

C: 甥子女 D: 祖父母 答案: B

1、()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A、乡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省级以上

2、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A、存在的必要性 B、推行的重要性 C、项目的可行性 D、设置的合理性

3、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时,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A、追究责任 B、给予处罚 C、给予补偿 D、给予赔偿

4、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无论受理还是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都应当采用()的方式进行告知。

A、口头通知 B、电子邮件 C、书面 D、信函电报

5、设定行政许可应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A、实施时间、程序、效力 B、实施要件、程序、时效 C、条件、程序、期限 D、范围、程序、时效

6、申请人提交的()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A、申请材料详细 B、申请材料采用一般形式 C、申请材料明确 D、申请材料齐全

7、临时性的行政许可()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设定满一年 B、实施满一年 C、设定满两年 D、实施满两年

8、必要时,()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主席

9、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A、项目的可行性 B、推行的重要性 C、存在的必要性 D、设置的合理性

10、行政许可设定机关应当()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A、定期 B、长期 C、不定期 D、适时

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A、民族事务 B、宗教事务 C、经济事务 D、文化事务

12、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A、执行机关 B、设定机关 C、监督机关 D、审批机关

13、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负责。A、可*性 B、真实性 C、权威性 D、完整性

14、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A、精炼、划

一、高效 B、精简、划

一、效能 C、精炼、统一、高效 D、精简、统一、效能

15、行政机关应当对获得许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A、进行全面考核 B、加强日常检查 C、实施有效监督 D、进行全面监控

16、行政机关在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A、予以公告 B、进行解释 C、通报消息 D、登记在案

17、行政许可由具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范围内实施。A、法定职责 B、法定职权 C、日常管理 D、监督检查

18、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A、更换 B、延期 C、重选 D、回避

19、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由()签字后归档。

A、通报;监督检查人员 B、记录;监督检查人员 C、分析;被许可人 D、公布;被许可人

20、被许可人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但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A、届满三十日后 B、届满二十日后 C、届满三十日前 D、届满二十日前

21、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无论受理还是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都应当采用()的方式进行告知。

A、口头通知 B、电子邮件 C、信函电报 D、书面凭证

22、被许可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A、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上级 B、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上级 C、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D、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

23、行政机关通过招标、()等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程序,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A、转让 B、拍卖 C、出售 D、承包

24、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

A、许可申请人 B、利益关系人 C、申请责任人 D、利害关系人

25、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提供申请材料真实性 B、提供申请材料的先后顺序 C、申请人的资质情况 D、受理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

26、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不得收取任何费用。A、管理整顿 B、检查评比 C、清理审查 D、监督检查

27、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A、定期检验 B、随机检修 C、不定期检验 D、不定期检修

28、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A、人员 B、行业 C、地区 D、资格

29、行政许可法规定了()种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况。A、五 B、六 C、七 D、八

30、属于法定可以撤销行政许可情况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A、许可申请人 B、许可受益人 C、利害关系人 D、相关当事人

31、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A、五年 B、三年 C、一年 D、两年

3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A、通报批判 B、刑事处罚 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

33、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A、期待利益 B、既得利益 C、合法权益 D、法定权益

34、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的规定给予赔偿。

A、国家赔偿法 B、行政处罚法 C、行政复议法 D、民法通则

3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依法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A、刑事处罚 B、经济处罚 C、行政处罚 D、综合处罚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 C A C C C,D B B C A C B B C C,A B D B D D C B D D,D A D D C C D C A C 21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正确答案是:C

2.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工作纪律 B.政治纪律 C.廉政纪律 D.社会公德

正确答案是:A

3.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级。A.9~12 B.9~11 C.7~10 D.8~11 正确答案是:D

4.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社会制度的变化 B.领导集团的变更

C.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正确答案是:C

5.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正确答案是:C

6.下面()是政府办事机构。

A.中央办公厅 B.县工商局 C.乡工商所 D.县驻京办事处

正确答案是:D

7.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正确答案是:C

8.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正确答案是:B

9.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正确答案是:C

10.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正确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A.经济体制的变革 B.管理手段的创新 C.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行政文化的制约

正确答案是:A,B,C,D

2.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A.转变政府职能 B.精简政府机构 C.改革减少人员编制 D.维护市场秩序

正确答案是:B,C,D

3.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A.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正确答案是:A,B

4.地方派出机构包括()。

A.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B.地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

C.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 D.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正确答案是:A,B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社会制度的变化 B.领导集团的变更 C.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2.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下面()是政府办事机构。

A.中央办公厅 B.县工商局 C.乡工商所 D.县驻京办事处 4.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5.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6.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工作纪律 B.政治纪律 C.廉政纪律 D.社会公德 7.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级。

A.9~12 B.9~11 C.7~10 D.8~11 8.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9.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0.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

A.经济体制的变革 B.管理手段的创新 C.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行政文化的制约 2.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

A.转变政府职能 B.精简政府机构 C.改革减少人员编制 D.维护市场秩序 3.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A.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4.地方派出机构包括()。

A.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B.地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

C.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 D.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5.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 D.婚假期内 6.公务员应当回避的社会关系有()。

A.夫妻 B.直系血亲切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岳父母

7.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应该做到优良的能力结构,“三才”合一。这里说的“三才”是()。

A.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B.善断的帅才 C.多谋的智囊型人才 D.长于执行的将才 8.下列人员,()有可能属于行政七级。A.国务院各部委的司长 B.副专员 C.县长 D.地级市市长

9.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

A.前一次循环的终点 B.后一次循环的开端

C.国家公务员考核的一种形式 D.行政决策实施模式的一个过程 10.我国的专门监督指的是()。

A.一般监督 B.审计监督 C.主管监督 D.司法监督

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先做试题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C 6.A 7.D 8.B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AB 4.AB 5.ABC 6.ABCD 7.BCD 8.ABD 9.AB 10.BD 关键词: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社会制度的变化 B.领导集团的变更 C.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2.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下面()是政府办事机构。A.中央办公厅 B.县工商局 C.乡工商所 D.县驻京办事处

4.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A.并行关系 B.平等关系 C.从属关系 D.业务关系 5.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6.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A.工作纪律 B.政治纪律 C.廉政纪律 D.社会公德 7.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级。

A.9~12 B.9~11 C.7~10 D.8~11 8.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9.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0.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

A.经济体制的变革 B.管理手段的创新 C.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行政文化的制约 2.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

A.转变政府职能 B.精简政府机构 C.改革减少人员编制 D.维护市场秩序 3.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A.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4.地方派出机构包括()。

A.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B.地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

C.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 D.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5.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 D.婚假期内 6.公务员应当回避的社会关系有()。

A.夫妻 B.直系血亲切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岳父母

7.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应该做到优良的能力结构,“三才”合一。这里说的“三才”是()。

A.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B.善断的帅才 C.多谋的智囊型人才 D.长于执行的将才 8.下列人员,()有可能属于行政七级。A.国务院各部委的司长 B.副专员 C.县长 D.地级市市长

9.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

A.前一次循环的终点 B.后一次循环的开端

C.国家公务员考核的一种形式 D.行政决策实施模式的一个过程 10.我国的专门监督指的是()。

A.一般监督 B.审计监督 C.主管监督 D.司法监督

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先做试题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C 6.A 7.D 8.B 9.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AB 4.AB 5.ABC 6.ABCD 7.BCD 8.ABD 9.AB 10.BD 1)----政府职能的含义 1.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包括几层意思 行政职能

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2)----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 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稳定宏观经济 调节社会分配 维护市场秩序

4.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正在转变

---------------3)----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

a.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c.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4)----政府的基本职能 1.定义:

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2.内容

a.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b.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c.文化职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c.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5)----政府的层级职能 1.含义:

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

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 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

注:

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28

6)----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含义:

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 2.可分为: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

---------------7)----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3.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8)----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主要有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

(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9)----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关键是:政企分开

---------------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

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

国家行政机关

---------------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政党组织

3.群众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 1.领导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管理机关:

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3.主要任务:

a.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机构管理

c.人员编制管理:

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

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表明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13)----职能优先原则 主要有四层意思:

1.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因职能而设机构)2.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 3.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

4.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14)----完整统一原则 主要有三层意思:

1.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 2.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

3.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15)----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2.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3.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 4.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 5.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

---------------16)----权责一致原则 有三层意思

1.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 2.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 3.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注:一般来讲,上级对下级的权力应负连带责任。---------------17)----精简与效能的原则 包括三层意思: 1.机构设置要精简 2.人员编制要精干 3.办事程序要简化

---------------18)----依法设置的原则 包括二层意思:

1.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2.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19)----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原因如下: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c.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d.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 e.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20)----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

1.1982年改革: a.提出干部的四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b.实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2.1988年改革:

a.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

b.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

3.1993年改革:

a.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b.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c.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

4.1998年改革: 仍是过渡性方案

---------------21)----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国务院的组织体制:(1)国务院组成人员: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领导体制: 总理负责制

(4)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办公会议制度。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3.国务院行政机构: 包括: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32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 国家行政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注:

(1)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

(3)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a.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b.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2.任期:

省、市、县(区):五年 乡镇:三年

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市长、镇长负责制。4.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关系:

a.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b.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

c.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5.派出机构:

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

---------------2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我国公务员的定义:

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员)2.制度

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

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第一阶段.1984-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第二阶段.1993-96年: 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

注:

(1)1982-86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1986-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还形成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 组建从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法规---------------2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特色有4点: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3.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1.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

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

2.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

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 党的机关、一些群众组织

4.不属于实施范围的单位: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新华通讯社)、学会、协会、其他培训机构

5.国家公务员义务共八项:

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34

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已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国家公务员权利共八项:

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6)----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1.录用的前提条件: a.职位出现空缺

b.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

2.录用的职务范围:

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全是非领导职务)注:从政府机关以外选拔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不属录用的范围。

3.录用的原则: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

4.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程序:七个步骤 发布公告

报名和资格审查 考试 录用体检

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 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 府人事部门审批 试用 培训

---------------27)----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1.原则:

客观公正的原则 民主公开的原则 注重实绩的原则 依法考核的原则 2.内容:

德、勤、能、绩

3.标准:

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 4.方法:

平时考核+年度考核

5.程序:

准备、进行考核、反馈与运用考核的结果

6.考核结果的使用:

a.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或连续五年称职以上的,在本职务级别内晋升一级。b.连续二年优秀或连续三年称职以上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7.有关规定:

a.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被评优秀

b.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不称职或不确定等次 c.受留党察看处分的: 当年:不称职

d.受开除党籍处分的: 当年:不称职

第二、第三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28)----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 1.原则:

a.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为主的原则 b.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 c.奖励及时、注重时效的原则

2.种类:

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3.程序:

评定、审批、实施 4.权限:

嘉奖、记三等功:

县级以上政府批准 二等功:

地级以上政府批准 一等功:

省、直辖市以上 荣誉称号:

国务院

1.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会出现反弹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 A.没有按职设岗 B.行政机关自身具有扩张性 C.政府职能扩张的表现 D.人治的结果

2.法国巴黎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交通状况非常好,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原因可能是: A.政府禁止行人上街

B.地铁发达,人们出门都乘坐地铁 C.家家户户都有轿车 D.法国没有自行车

3.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

A.不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B.不贪污、行贿 C.不违反社会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4.以下哪一做法是在催办、查办工作过程中都共同具有的: A.对公文产生实效的全部过程都需要给予监督控制

B.查办、催办之目的都要求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将有关事务办毕 C.查办、催办都以一份具体的公文为单位展开 D.查办、催办都是带着监督性质的管理活动

5.下列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有: A.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 B.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

C.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的广泛依赖性 D.公文处理中,行政机关要全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 6.办公室更改电话号,可用()公布周知。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7.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被动文件 B.主动文件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8.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A.政企分开 B.精兵简政 C.科学管理 D.理顺关系

9.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和()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A.革命化民主化公开化 B.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 C.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D.民主化知识化年轻化 10.十六大报告认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 A.党的团结 B.党的纪律 C.党的作风 D.党的基层组织

11.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共有()。A.14 B.15 C.16 D.13 12.我国行政管理的权力结构的特征是:()。A.集权制 B.分权制

C.民主集中制 D.“议”“行”分立制

13.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4.国家教委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A.平行关系 B.不相隶属的关系 C.业务指导关系 D.隶属关系

15.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不属于同一行政层级的是()。A.直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局 B.省人民政府监察厅 C.自治县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16.公务员必须退休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7.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和()组成。

A.国务委员 B.民主党派人士 C.全国人大委员长 D.军委主席 18.政府机构的设置根据是()。

A.党的决定 B.全国人大的决定 C.政府职能 D.国务院的决定 19.下面属于政府机构的是()。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0.依据同一系统内部的业务领导或指导关系而实施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A.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B.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业务监督

21.我国公务员制度同两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2.下列几种形式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惩处种类的是()。A.降级 B.降职 C.撤职 D.开除

23.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监督局归哪个部(委)管理?()。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24.国家公务员是指()。A.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5.下列部门中承担对政府内部事务管理职能的有()。A.行政监察部门 B.公安部门 C.检察院 D.人民法院

26.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27.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原则。A.平等 B.公开 C.竞争 D.择优

28.下列政府机构中,实行“双重领导关系”的有()。A.民政机关 B.派出机关 C.公安机关 D.土地管理机关 29.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其他手段

30.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裁减人员的数量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31.下面哪个机构不是政府机构?()。A.监察局 B.公安局 C.财政局 D.纪检委 32.公务员录用的职务范围不包括()。A.科员 B.副主任科员 C.办事员 D.调研员

33.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A.20 B.12 C.10 D.8 34.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级。

A.9~12 B.9~11 C.7~10 D.8~11 39

35.国务院直属企业单位是()。A.国家档案局 B.中国工程院

C.中国纺织总会 D.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36.调研员是对应于()的非领导职务。

A.厅、司级副职 B.县、处级正职 C.县、处级副职 D.乡、处级正职 37.目前属国务院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的是:()。A.国务院外事办公室 B.国务院法制局

C.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小组 D.国务院办公厅 38.监察部和财政部之间的行政关系是:()。

A.领导关系 B.国家各部委 C.业务关系 D.指导关系 39.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查机关都实行()。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负责制 D.双重领导制 40.我国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是:()。

A.职位设置 B.职位说明书 C.职位分类制度 D.确定公务员级别 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先做试题后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B 6.C 7.A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16.D 17.A 18.C 19.A 20.D 21.A 22.B 23.B 24.C 25.A 26.B 27.B 28.C 29.A 30.C 31.D 32.D 33.C 34.D 35.D 36.B 37.C 38.B 39.B 40.C 1.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 A.中学教师

B.在职国家公务员 C.外籍华人 D.在狱人员

2.管理者的能力、管理手段的先进性程度、下属的能力与管理幅度成: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比关系 D.无关系

3.为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在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来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

A.国家发展和规划委员会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家发展委员会 D.国家改革委员会

4.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和管理权由行政首长一人行使并负责的组织体制是: A.首长制 B.合议制 C.集权制 D.职能制

5.在我国,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共有()个等次。A.13 B.10 C.6 D.8 6.下面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的是: A.乡政府 B.村公所 C.省驻京办 D.巡视员

7.下列部门中承担对政府内部事务管理职能的是: A.公安局 B.民政局 C.监察局 D.检察院

8.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 A.直线结构 B.职能结构 C.曲线结构

D.直线一职能结构

9.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第一审判决的时限是在立案之日起: A.15日内 B.一个月内 C.两个月内 D.三个月内

10.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第三人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效力的是: A.确定力 B.溯及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12.下列选项中应由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行政机关与一法人之间因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职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行政机关与一个人之间因委托加工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13.对于行政行为的分类错误的组合是: A.要式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C.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D.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

14.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15.依法独立行使行政案件审判权的是: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合议庭 D.审判委员会

16.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立法机关

17.按照行政层级,政府机构可分为: A.中央政府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 B.常设机构和临时机构

C.省部级机构、地厅级机构、县处级机构等 D.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

18.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应该具有优良的能力结构,做到“三才合一”。这里的“三才”是指:

A.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B.多谋的智囊型人才 C.善断的帅才

D.长于执行的将才

19.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划分行政组织体制,可将其分为: A.完整制 B.委员会制 C.分离制 D.分权制

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先做试题后参考答案。1.A 2.A 3.B 4.A 5.D 6.B 7.C 8.A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A 16.A 17.ACD 18.BCD 19.AC 1: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A: 行政处罚 B: 行政征购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征用

2: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3:《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

4:()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A: 法律 B: 地方性法规 C: 行政法规 D: 国务院部委规章

5: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 B: 抽象行政行为 C: 行政处分行为 D: 民事侵权行为 7: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 全国人大 B: 各级人民政府 C: 法院 D: 社会团体

8: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9:行政复议审查的对象是()。

A: 具体行政行为 B: 内部行政行为 C: 行政行为 D: 抽象行政行为

10: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 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 11: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A: 执行罚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强制执行

12: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 指定管辖 B: 特殊地域管辖 C: 协议管辖 D: 合并管辖

13: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A: 10 B: 15 C: 7 D: 30 14:在第二审程序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A: 共同诉讼人 B: 人民检察院 C: 第三人 D: 当事人 15: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A: 原告 B: 被告 C: 证人 D: 第三人

16: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A: 起诉 B: 上诉 C: 申请复议 D: 申诉

17: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有()。

A: 举证 B: 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C: 监督审判活动 D: 收集证据 18: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A: 提起诉讼 B: 抗诉 C: 参与诉讼 D: 上诉

19: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是()管辖。A: 级别 B: 地域 C: 指定 D: 移送

20:《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内作出第一审判决。A: 15日 B: 一个月 C: 二个月 D: 三个月 参考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先做试题后参考答案。CADCB ABCAD BBADC DBBBD

2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之间是()关系。A.正比 B.反比 C.随机 D.不确定

27.在领导者的诸多素质中起主导作用的素质是()。A.职能素质 B.基础素质 C.业务素质 D.核心素质

28.要重视搞好领导班子的群体配备,实现领导班子的()。A.高效稳定 B.优化组合 C.整体效能 D.合理搭配

29.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属于政府()。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经济职能 D.社会职能

30.公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包括()。A.合体、得体 B.准确、通顺 C.简洁、明快 D.生动、有力 3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B.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实 C.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D.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陈述性文件有()。A.通报 B.指示 C.请示 D.决定 33.商洽性文件有()。A.会议纪要 B.决定 C.指示 D.函

34.领导者依靠专家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决策是 A。战略决策 B.科学决策 C.个人决策 D.集体决策

35.()是领导者的影响与被领导者自愿接受其影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控制

社会的现实力量。

A.领导影响力 B.领导权力 C。领导权威 D.领导能力

36.职权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便,行动迅速,可以减少权力冲突和内部摩擦的一种

领导体制是()。

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直线职能制 37.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有()。

A.不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B.不贪污,不行贿 C.不违反社会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38.下列哪个属于公务员之列()。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9.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行政公署 B.公安派出所 C.内蒙古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D.街道办事处

40.在领导体制,行政监督机关和审查机关都实行()。A.业务领导制 B.首长负责制 C.委员会负责制 D.双重领导制

41.我国政治制度决定了行政组织的根本属性是()。A.政治性 B.服务性 C.权威性 D.法制性

42.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被动文件 B.主动文件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43.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A.政企分开 B.精兵简政 C.科学管理 D.理顺关系 44.区公所是()的派出机关。

A.乡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45.我国机构改革的关键的()。A.精简机构 B.裁减人员 C.转变职能 D.核定编制

46.腐败现象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党、我国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的一个大问题,党

中央决心花大力气惩治腐败,却屡禁不绝,腐败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A.个人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不够 B.行政人员的工资待遇太低

C.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D.惩治腐败的刑罚力度不够

47.国家公务员可以辞职的条件是()。A.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 .

B.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的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 D.正在接受审查的

48.我国公务员制度同亚方文官制度强调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A.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49.不能联合行文的机关是()。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50.我国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参考答案:

26.B 27.D 28.B 29.D 30.C 31.C 32.C 33.D 34.B 35.C 36.A 37.D 38.D 39.C 40.D 41.B 42.A 43.A 44.D 45.C 46.C 47.C 48.A 49.C 50.B 1.科学决策的特点不包括()。

A.决策主体的集体化 B.决策过程的程序化 C.决策手段运用的广泛化 D.“谋”和“断”一体化

2.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A.革命化、民主化、公开化 B.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 C.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D.民主化、知识化、年轻化 3. 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信息系统 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 D.研究咨询系统 4.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5.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属经济实体的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 B.大量裁减政府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裁减社会中介组织

D.加强和改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 7.下列人员()可以由委任产生。A.乡长 B.镇长

C.县长 D.国务院各部委副部长

8.下面不属于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是()。A.行政公署 B.区公所 C.村公所 D.公安派出所 9.公文的基本语气是()。

A.祈使语气 B.陈述语气 C.疑问语气 D.感叹语气

10.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南京市意见 D.定稿

11.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局归哪个部(委)管理()。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D.国家教育委员会 12.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A.协调关系 B.业务关系

为目

C.协作关系 D.领导关系 13.轮换又称()。A.转任 B.调任 C.挂职锻炼 D.轮岗

14.公务员必须退休的条件是指()。

A.工作年限满20年 B.工作年限满30年 C.男年满55周岁 D.女年满55周岁 15.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A.权责体系 B.组织结构体系 C.运行机制 D.行政权力

16.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

C.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

17.申诉期间原机关处理决定()。A.不再执行 B.继续执行 C.变更执行 D.废止

18.下面哪种社会关系,公务员可以不用回避?()A.夫妻 B.密友 C.甥子女 D.祖父母

19.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A.下行文 B.平行文

C.上行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20.通告的表达方式侧重于()。A.叙述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21.下列公文中,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A.通知 B.请示 C.报告 D.决议

2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A.市场监督 B.政治监督 C.法律监督

D.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 23.在国外被称为“智囊团”的是()。A.研究咨询系统 B.决策信息系统

C.审批控制系统 D.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24.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

A.效率第一,公平第二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为主,公平为辅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5.“三讲”教育的对象是()。

A.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B.县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C.省部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D.省部级以下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2

一、《公共管理导论》的基本内容及主要观点

欧文·休斯分5个部分共14章内容,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其具体内容及观点如下:

1、新范式的提出与成长

阐述了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这两种竞争性理论。欧文·休斯指出, 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凸显其弊端, 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判。建立在经济学理论与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得到应用。因此, 作者认为建立在新理论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且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

2、新范式下公共部门角色转变

探讨了政府角色的变化。这部分论述了公共企业作用的下降与政府公共政策模式。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公共部门几乎承担了全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造成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政府应该“掌舵”而非“划桨”, 监督供应而非直接生产。在这种形势下, 原先代替政府承担大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职责的公共企业地位受到冲击, 数量急剧减少。因此,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 公共部门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公共物品唯一的提供者, 应通过民营化手段越来越多的依靠私营部门力量实现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3、新范式下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更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定方面。在战略规划与管理方面, 新范式关注组织长远战略, 清晰描述组织目标。在人事和绩效管理方面, 打破行政官员终身任职, 采用灵活的人事制度且注重工作绩效考核, 而非简单执行指令。财政管理方面, 不仅注重资金投入, 且考察资金实际利用情况和产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政府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 政府不再只关注部门内部运行, 开始处理与外部政策团体、利益集团、公民组织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行政环境尽管与发起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发达国家的环境存在差别, 但发展中国家却也采取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手段。总之, 新公共管理范式注重外部环境变化, 强调管理应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更加注重结果和产出而不只是过程和投入。

4、新范式下责任划分

探讨责任问题。在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下, 政治与行政严格分离, 行政作为纯粹的工具,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只需执行命令, 无需承担责任和风险, 且这些责任与风险被认为是由民选官员来承担。在新范式下, 官僚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再只执行命令、遵守规则, 而以顾客为中心, 提高回应性, 承担更多的责任。

5、新范式面临的批评

考察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尽管新公共管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抨击, 但作者认为, 传统行政范式已经过时, 并被新公共管理范式所取代。

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争论

欧文·休斯通过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与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比分析指出, 当前政府管理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形式上已发生深刻变革, 但学界对此却存在着争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公共管理是典范变迁吗?

学界普遍认为, “典范”的现代用法源自托马斯·库恩 (1970)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论述。针对“典范”概念的理解致使学者们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成为一种新范式且是否已发生了范式变迁存在着激烈争论。一部分学者否认公共管理发生了“典范革命”, 正如林恩 (1997) 所说, “我们所使用的托马斯·库恩的典范的最初定义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能够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从业共同体提供典型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理论成果。如果我们以此定义为依据就会发现, 世界各地改革模式的变化强烈地表明并没有出现新的典范。”其他的学者如胡德 (1995)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等也认同林恩的说法。

与此相反, 欧文·休斯 (2003) 指出, 尽管“典范”的现代用法源于库恩, 但库恩并没有给典范以明确的界定, 那种认为“典范”是某个领域内所有从业者普遍达成的一种一致性准则体系的观点是对库恩的误解。典范不需要所有从业者的一致性, 在同一领域, 经常会出现竞争性典范。所以, 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 就存在着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两种竞争性典范, 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理论基础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建立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和泰勒最佳工作方式基础之上, 而新公共管理则以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为支撑。 (2) 关注重点不同。传统公共行政强调遵守规则, 重视过程, 新公共管理则关注结果, 主张以顾客为中心。 (3) 管理手段不同。传统范式主要依靠官僚制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 新公共管理则更多引入市场化手段。

2、新公共管理是一场全球化运动吗?

对一些国家的调查“表明, 意义重大的政府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 类似的改革也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因此一部分学者如汤普森 (1997) 认为, 新公共管理“是一个世界性变革, 因为它是一种几乎影响全球每个角落的重大变革的标志”。

然而, 作为首次使用“新公共管理”提法的学者, 胡德 (1995) 对这一波及全球的改革浪潮采取审慎态度, 并反对全球性典范的观点。理由有三:第一, “公共行政传统方法的部分失效并不必然表明任何新的公共行政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即使旧模式行将消失”。第二, “一种新的全球性典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当前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是对非常独特的和典型地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地方政治议程的回应”。第三, 公共管理改革议程“在过去一二十年是否足够稳定并被视为一套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此外, 波利特和鲍克特 (2000) 认为, 不同国家推行变革的方式不同, 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全球性运动。按照这种逻辑, 反对把新公共管理改革看做是一场全球化运动的学者认为, 既然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全球性典范, 那么各个国家应该在相同时机采用相同策略推进改革。

欧文·休斯则通过对不同国家改革实践和理论的整合得出, 尽管改革时机和策略存在差异, 但他们基本上采用了相似的改革工具和战略, 即“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 这些改革寻求市场取向的、竞争性的方法替代传统的、规则取向的、威权主义的方法”。

3、新公共管理下民主和公平价值弱化了吗?

对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一个重要批评就是它违背了民主原则, 因为有人认为民主需要官僚制。林恩 (2001) 认为:“民主需要法律规则, 市场准入的法律管制, 维护公平, 以及受法律和司法机构控制的非常胜任的官僚队伍......”。照此说法, 民主价值需要以官僚制为组织形式保证实现。欧文·休斯指出, 过度官僚制甚至会剥夺公民和政治家的权力, 一方面公民在与拥有绝对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官僚机构接触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与者, 很难对行政机构施加影响, 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官僚机构本身的专业优势, 政治家在决策时往往被官僚机构所“俘获”, 制定有利于该部门利益的决策。

一些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偏离了作为公共管理基础的公平价值。例如, 特芮 (1999) 指出, “我们必须经常提醒新公共管理的拥护者, 当经济和效率是重要的价值考量时, 决不能忽视回应性、公平性、代表性和法治在美国宪法民主中的崇高地位......”。对此, 欧文·休斯认为, 目前的公共管理关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只要该项目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 新公共管理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并不影响公平价值的实现;同时, 他还指出, 把公平看成是传统公共行政所固有的、在过去或现在的目标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4、新公共管理中的责任缺失了吗?

这里的责任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指政治家承担的政治责任, 另一方面指政府机构承担的公共责任。新范式的批评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削弱了政治家和公共部门的责任, 造成责任缺失。具体表现在: (1) 新范式式要求公共管理者放弃价值中立原则, 不再简单执行指令, 遵从规则, 而应主动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回应性。这样一来, 公共管理者负更多责任, 政治家则负较少责任。 (2) 新公共管理变革主要引入市场化和民营化手段把政府部分职责外包给私营部门, 降低了政府公共责任。对上述批评, 欧文·休斯认为, 尽管“新公共管理的运用也许会带来潜在的责任问题, 但在责任问题上需要进行比较。传统范式提供的政治责任是间接的、无法令人满意的, 而且从结果来看, 其管理责任也相当糟糕。新公共管理直接对顾客负责, 具有更强的回应力, 其结果也是透明的。这也许意味着政治责任某种程度的减弱, 但其影响有限。政治责任任何程度的减弱都可以被管理责任的改进所抵消。”

三、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 新公共管理的批评者认为由于新公共管理本身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手段上的缺陷, 使其很难成为一种典范, 更不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下去。欧文·休斯对此进行了反驳, 坚持认为新公共管理已成为一种典范, 并将在全球范围内的政府改革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公共事业和私营事业的管理, 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都是相同的”, 所以在“重要的方面”, 批评者认为, 在公共部门运用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工具必然导致政府公共性丧失以及政府责任等价值弱化。然而,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与不足, 新范式在其运用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但它也确实改善了政府绩效, 使官僚组织与公共管理者更具回应力, 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满足了公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 从公共行政发展历史来看, 各种理论流派或范式都是在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之间的天平上摇摆, 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明显的倾向管理主义, 注重效率提高;而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偏向宪政主义一端, 注重公平、正义等价值。因此, 学界的批判是拿价值主义来批判管理主义。实质上对公共部门来讲, 二者应该是共生共存, 而不是非此即彼, 公共部门既要注重管理效率的提高又要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是在不同的时期, 面对不同的情境, 政府与公众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不一样。

总之, 在当前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压力不断加剧、社会问题和政府不可治理性不断增多, 以及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泛滥的情况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尽管在实践过程中伴随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改革政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Hood Christopher.Contemporary public management:a new global paradigm[J].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1995, 10 (2) .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3

【摘要】传统的试题库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为更好实现标准化考试,高职院校公共英语需要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适应高校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培养的试题库管理系统。本课题探讨以“项目反应理论”为理论依据建设试题库,通过对网络试题库的实践应用,总结了试题库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网络试题库 建设与应用 自主学习 理论依据

一、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

1.传统考试机制的弊端。以前,公共英语考试通常是由几名老师根据《考试大纲》,以及教授的内容来拟定几套考题,学校教务处再从中随机抽取一套用于考试,一套用于补考,最后由全年级的老师共同以流水方式批改试卷。虽然这种传统的人工命题和流水批改方式已在中国盛行了很多年,但是此种考试机制存在很多漏弊:

(1)传统的人工命题在试题难度、题型、范围等方面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有较多人为因素。如: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命题方式将直接影响到试题命题结果,很难较全面、客观、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

(2)虽然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统一命题考试和流水批改试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公平原则,但仍会发生个别命题教师在自己所授课的班级有意或无意地提示某些问题和重点题目的现象,这不但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而且也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3)许多学校的英语测试内容目前主要仍与教材内容挂钩,只检验学生对课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忽视了对整个英语阶段所应掌握的看、听、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重视,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觉得只要学习课本就能考试得高分,导致他们学习的功力性很强,对英语综合能力把握不足,最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4)传统的人工阅卷一直成为教师们的困扰。譬如:纸质试卷评阅时因学生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而出现影响加分的问题;人工加分时可能出现的漏加、错加分等问题;人工登分时,复查、签名等繁琐的程序也给教师们增加负担;

(5)传统的试卷一般是采购外部的试题,或由教委提供,但每所学校由于教学水平,教学现状和教学质量要求不同,总会出现试题的考核内容与该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相悖,这样不利于提升该校教学水平和质量。

通过我校公外教研室自行研发、组建的试题库可以按照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命题,组卷和修改,更有利于指导公共英语教与学。

2.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丰富,用试题库进行考试成为可能。现代化的考查方法与传统考试手段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试题库建设是试卷命题和组卷于现代化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体现。目前,伴随着不少专业考试机构在发达国家的成立,适应大规模考试的试题库系统也孕育而生,我国教育考试题库建设也已经提上曰程。

试题库,即试题的仓库,它是由相对独立的试题构成。这些经过仔细筛选并附有参数的试题进行有机组合,可以编织成性质、难度、信度和效度各不相同的试卷。由此生成的试卷质量会更高,性能也会更稳定。这样极大提高了命题和组卷的工作效率,做到灵活、经济、高效,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常态化考试,也同样适应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终结性测试。

二、试题库构建的基本理论

试题库的建设经历了漫长一段时间,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Theory),亦称标准化理论(StandardTheory),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Theory),其中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针对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性提出来的新兴的教育测量理论。它将被测试者的能力水平与其在项目上的行为关联起来,并将其参数化、模型化,所获得的项目参数具有恒久性的特点,意味着不同测量量表的分数可以统一。

与其它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具有其独特之处:

1.项目参数的估计独立于被试组——这对大型题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平衡试题的功能;

3.题库的功能;

4.考生能力的估计独立于测试;

5.测试的适应性功能。

虽然项目反应理论有很多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经典测量理论应用广泛,这主要是因为项目反应理论的理论假设非常严谨,是构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之上的测验理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现代应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反应理论模型中的各种计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高效完成,使得以项目反应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逐步在社会各个方面得以应用。目前,国内以项目反应理论为基础进行的试题库建设还较少,对其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计算机自适应测试题库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试题库建设的构成及策略

为保证试题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职英语课程性试题库在组卷时应坚持遵循以下策略:

1.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用人单位岗位(群)技能需求,对目标学生所需理论知识和必备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为目标对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进行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明确考核要点,列出知识点、考点。

2.以教材和过级试题(可以从已公开使用的基础英语题库中遴选试题,也可以从未公开使用但考过的公开的大学英语 二、三、四级试题中选题)为主要试题来源,主要测试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指向性强。同时,难度应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容易、中等、困难三个难度等级的题目各占一定比例。以我校为例,根据学生英语分层差异,选用了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和二、三、四级过级试题进行教学。在建立试题库时,由命题小组依据教材和试题难易程度的不同建成三个单独的试题库。

3.严格分类,题型多样,题量合适,切实体现语言学习的看、听、读、写、译等能力测试。以我校为例,英语试题库题型设计由听力、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翻译等客观题构成。每套题设计有听力15个选择题,分别为10个对话练习和一篇短文组成;词汇与结构一共30个选择题;阅读理解4篇,其中一篇来自课文补充,另三篇来自过级试题;翻译5个题;写作由一个写作在线测试平台完成,不计入本试题库。其中50%的试题来自教材,50%选自课外材料(难度接近二、三、四级试题),且课外材料主要分布在听力和阅读理解和部分翻译题型中。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由具备高度责任感且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成命题小组,严格筛选知识的重点难点,并经资深命题专家审题,确保进入试题库的题目各项指标 (指难易指数、效度、信度、可区分指数等)都合格。测试项目保持相互独立,且不重复考查同一个知识点,避免计算机随机组卷时出现同一套试题多次考查同一知识点的情况。为此,命题小组成员间做好分工,各自负责不同的单元、知识点。编制试题完成后安排专人检查,修改或删除重复考点。

5.为了充分体现试题库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题库总题量应尽可能多并且随时更新。这样在计算机随机组卷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差异化,更好地保证本次考试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6.每个题都给出标准答案,以便计算机自动阅卷。同时当学生完成提交后,系统给出分数时,学生可任意调出整套试题,查看正确和错误试题,针对性的给与修改,为以后参加过级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可在后台实现全面地动态连续监控,能够有效地控制每个学生的考试过程、考试质量,并能得到数字形式的实时反馈,从而掌握总体做题情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做题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控,为教师在复习期间的教学提供参考性建议。

7.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存贮。在计算机中建立相对应的高职英语试题的文字试题库、语音和听力试题库、词汇与语法试题库、阅读理解试题库、翻译(英译汉)试题库、答案及评分标准库和相关的标准参数库等试题子库。

8.试题库建设不仅涉及建立题库、组卷等,还提供试卷效度、信度和项目区分度的分析,同时附有自动评分系统,每次测试后为师生提供分数分布曲线图。这样题库将试卷生成、试题管理和测试分析、成绩录入、成绩分析融为一体。既可以有力地提高试题库的质量,也可以通过学生成绩了解其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以便教师尽早发现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何题。

四、高职英语课程试题库的应用与效果

1.应用情况。该课题进入试验性阶段,一类班进行“试题库”演练,另一类班使用传统人工命题方式演练。我校公共英语教研室与校内计算机专业教师合作开发的英语课程性试题库建成以后,安排14C级5个班的学生到机房进行在线测试(其测试的样题不会出现在正式考试中)。测试后,学生反映测试平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且试题难度适中,题量合适。于是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期末考试时,公共英语教研室与校教学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全校14C级学生参加了网络在线测试。由于是计算机随机组卷,学生无法猜题,教师也无法事先勾划重点,只是在考前通知学生考试内容大部分为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测试结果显示:认真复习的学生考了高分,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不认真学习课本的学生考完后后悔不迭,决心以后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教材内容。测试成绩的分析表明,在线测试的成绩基本与学生平时表现相符,测试结果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效果情况。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为主要依据的课程性试题库的建成以及计算机随机组卷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除了课堂上专心听讲,离不开课下的不懈练习,方能取得良好的收获!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在公共英语教研室的安排下,学生在空余时间能进入网络在线测试中心进行有效练习。在期末进行网络在线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普遍比第一学期更好。

C14-5参加“音标网络学习平台”训练;而C14-15未参加“音标网络学习平台”训练。C14-5班学生通过“音标网络学习平台”练习,经过正音和大胆开口说英语后,积极参加校内口语活动,如“外语文化周”中参加演讲配音、歌曲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参加“英语角”等,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图2反映的是C14-5班通过四学期“网络试题库”练习后和C14-15班经过传统练习后,各学期参与二级测试的过级率比较。

C14-20在2014-2015期间,学生进行“网络试题库”练习,在第一次过级考试中,省二级过关率为:17.6%,三级通过率为:25.5%,还有4%的同学通过国家四级考试。

五、高职英语课程性试题库建设的实践意义

网络试题库建设是实现标准化考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建立和应用,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减轻其负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

1.适用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网络试题库的题量丰富,题型多样,各试题的技术参数齐备。可根据试题的技术参数来进行挑选,优化组合成内容、难度、题量等各不相同的试卷,使试卷符合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2.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减少纸质测试管理的程序。测试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学校的阶段性测试或终结性测试,一般都是由教师自主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主观随意,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管理部门很难将这样的测试成绩作为标准来评判教学效果,而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规范试题库,把经过检验的信度高的题目按知识点、难易程度、题型、内容编成题库,需要时可以直接从题库随机抽题组卷;同时根据教师各自的需要,使试题库的数据生成不同的题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测试,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也减少了纸质测试管理的程序。

3.为师生教学与学习提供参考。网络试题库中的试题可作为学生平时练习和复习的工具。学生可通过测试平台考查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能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题库也可作为教师教学的参考,利用题库对各种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再设置相应的试题供学生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利用计算机的分析功能,找出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完善教学中遗漏点,以规范今后的教学工作。

4.减轻任课教师的负担。编制试题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教师需要翻阅教材及大量的参考资料,既要考虑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又要考虑试题的信度、效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这些需要测试才能得到的数据,却必须在测试前由教师苦思冥想估算而来,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网络试题库的建立,为教师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保障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改进教学方法,研宄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试题库的建设在理论研宄与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英语学习的持久性特点决定了试题库建设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需要。虽然,我国对英语试题库建设的研宄开始的比较晚,但是令人可喜的是如今我国很多的试题库项目有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投入实践运用。今后,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多方资源,更加深入地研宄和建设课程性试题库,不断完善试题库的内容和标准,进一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Ur,P.ACourseinLanguageTeachingIPracticeandTheo?ry |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 Press,2000.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唐秀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建设与研究[J].考试周刊, 2011,(5):3-L.

[4]王国锋.大学英语课程性试题库开发与应用初探[J].山东外语教学,2010,(2):63.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件.

[6]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蒋晓燕.突出实践能力考核的高职试题库建设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12): 55-56.

[8]李兆增.外语测试题库理论及试题编制策略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95-98.

[9]张权.语言测试中的项目分析与等值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2.

[10]刘江鹰.项目反应理论在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题库建设中的应 用[D].长沙:湖南大学,2008:115.

[11]教育部考试中心题库工作小组.谈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建设[J].中国考试,2008(4):9-12.

[12]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9:172.

[13]漆书青.题库和题库的建设与应用[J].湖北招生考试,2002 (10):6-8.

[14]李光明.如何做好题库建设[J].中国考试,2011(12):3-8.

[1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16]邓利蓉.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 报,2004(1):42-44.

[17]朱靖华.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2.

[18]夏船,王敏.大学英语考试网络试题库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2012(3).

[19]邹申,陈炜.TEM4 评分效度与计算机辅助评卷[J].外语电化教学,2010(1):56-72.

安全管理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70 分)

1.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90 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A.120 日

2.()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D.安全生产

3.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三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D.安全第一原则

4.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5.()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B.事故预防 事故控制

6.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理论中的。A.系统安全理论

7.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D 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

8.危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C.48 学时

9.已知上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如记单位甲为A,单位乙为B,试求A∪B 及A∩B 发生的事故?(用集合符号表示)

A.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10.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的机 构。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11.在以下的单位中,除()企业以外,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交通运输

1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

D.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13.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A.负全面负责

14.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发展。B.安全 15.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16.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B.三级

17.在喷漆车间安装通风系统,这种措施符合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是()。C.限制危险物质

18.以下不属于国家规定要求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是()。C.电梯

19.“三同时”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措施,是一种()保障措施。A.重要保障 事前

20.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费率和()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C.差别 浮动

21.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不同,分为九大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眼防护具、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护具和护肤用品。下列防护用品中,安全带和安全绳属于()。

D.防坠落护具

22.批准特种作业的机构为()。B.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23.安全目标体系是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安全分目标是车间、科室等部门为完成()而提出的具体目标。

A.安全总目标

24.安全预评价是指在项目()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D.建设前

25.对评上3 级伤残等级的职工,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为()的()个月。

B.本人工资 20 26.针对其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评价属于()。A.专项评价

27.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A.岗位安全教育

28.编制矿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设计应当对矿山开采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矿山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编制()。C.安全专篇

29.《工伤保险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C.12 30.《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并对其工程质量负责。B.安全设施

31.《工伤保险条例》于()起实施。

C.2004 年1 月1 日

3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法》中所规定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的是()。D.设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3.电梯的()应当对电梯质量及投入运行后的维修保养负责。C.制造单位

34.()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B.LEC 法

35.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6.在绘制事故树时,下层事件R1 和R2 同时发生才会引起上层事件A 的发生;反之,下层事件有一个不发生,A 也不发生,则应使用()表示三者的逻辑关系。

B.与门

37.在安全目标管理中,对安全目标实施结果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评价方法是()。

C.首先是目标执行者根据规定标准自评,其次是上级领导以检查结果和目标卡片为依据,对目标执行者进行指导

38.()不是企业第一领导者的职责。

D.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解决生产中不安全的问题

39.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实施时间是()。C.2001 年4 月1 日

40.如果一种危险不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A.最大危险原则

41.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A.每一年

42.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43.从长远观点来看,()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A.低成本高效益 44.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完全消除事故后果的危害

45.以下不属于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要求的选项是()。B.页眉、页角

46.用人单位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购买的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D.安全鉴定证 验收

47.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C.分级监督

4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分级响应级别是指()。

D.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49.()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A.全面演练

50.以下有关演练结果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B.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

51.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

C.应急现状的评价工作

52.以下关于支持保障系统中的通讯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确通讯系统的法律责任

53.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安排做好体检工作,分配工作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症的规定,这是()的职责。B.人事、劳资部门

54.目前我国生产性粉尘的卫生标准有(),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55.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D.Ⅳ

56.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1999 年10 月27 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精神,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由()承担。C.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

57.防暑降温检查工作主要有:入夏前检查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情况和夏令期间的防暑降温检查。对后者的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A.技术措施、保健措施、组织措施 58.家庭装修后,较常见的有毒气体是()。A.甲醛

59.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致癌性、()、尘肺等疾病。

D.变态反应性

6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得()病。C.矽肺

61.重大事故隐患评估费用由()支付。

A.被评估单位

62.我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由()负责;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拟定,职业病预防、保健、检查和救治的规范工作由()负责。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部门

63.关于职业安全健康应急预案与响应的描述不当的是()。D.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响应能力的重点在于计划的响应速度

6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多数情况下采用手册、()以及作业指导书的方式。

C.程序文件

65.关于职业安全健康初始评审的描述,正确的是()。A.初始评审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

66.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已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67.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与评价主要包括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与不符合的调查、()等要素。

C.审核与管理评审

68.已知上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如记单位甲为A,单位乙为B,试求A∪B 及A∩B 发生的事故?(用集合符号表示)

A.A∪B={轻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A∩B={轻伤、重伤事故}

6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D.安全管理

70.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负责。

A.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少选一个选项扣0.5 分)

71.以下那几项是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A.安全第一原则 B.监督原则

7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

B.常规检查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73.下列控制措施中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防尘措施包括()。

B.彻底革新生产设备

C.以无害物质代替使用含石英的材料 D.密闭发生粉尘场所

74.全面通风的具体实施方法可采用()。

A.全面排风法 B.全面送风法

C.全面排风-全面送风法 E.全面排风-局部送风法

75.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

A.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C.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

D.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E.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76.某单位的下述各项投入哪些属于安全生产投入()。

C.购买消防器材 D.更新除尘系统 E.消防器材的维护

77.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组成。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报告

78.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地原则和方法是()。

B.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D.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79.已知某半年单位甲发生过轻伤、重伤、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单位乙仅发生过轻伤和重伤事故。如记单位甲为A,单位乙为B,试求A∪B 及A∩B 发生的事故?(用集合符号表示)

A.A∪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

B.A∩B={轻伤、重伤事故}

80.事故应急管理中 “预防”的含义是()。

A.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实现本质安全

C.假定事故必然发生,通过预先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的目的81.企业在制定、实施与评审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时需充分考虑的是()。

B.所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D.企业过去与现在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82.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管理方案应明确给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包括做什么事、谁来做、什么时间做

B.实施相关方法所必需的资源保证

E.应以所策划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获得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作为主要依据

8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如下哪些要求作出了规定:

A.设立了标志制度。B.规定了违反的处罚标准。

C.规定了企业要有专项经费。E.明确了监管主体。

84.《安全生产法》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监督”是广义的监督,其所构成的广义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内容包括()。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管理 B.监察机关的监督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 D.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E.安全中介机构

85.以下描述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职能范围的是()。

A.依法组织、协调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C.依法监督中央管理的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

D.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监督指导考试和注册工作

一、单选题答案(每小题1 分,共70 分)

1-5: ADDAB 6-10:ADCAB 11-15:BDABA 16-20: BCCAC 21-25:DDADB 26-30:AACCB 31-35: CDCBA 36-40:BCDCA 41-45:ABAAB 46-50: DCDAB 51-55:CABAD 56-60:CAADC 61-65:ACDCA 66-70:ACADA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5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第 1 题.游泳场馆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A.√

B.×

标准答案: A

第 2 题.游泳池的水质应达到《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A.√

B.×

标准答案: A

第 3 题.泳池水处理化学药剂带入的各种消毒副产物如二氯胺、三卤甲烷等无法通过补充新水进行稀释,选择合理的水处理药剂可以减少某些物质的产生。

A.√

B.×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人工游泳池游泳。

A.√

B.×

标准答案: A

第 5 题.池水的pH值偏高不会影响氯的氧化消毒效果,但会出现结垢现象。

A.√

B.×

标准答案: B

第 6 题.人工游泳池只要有连续供水系统,其内设置儿童涉水池时可以与成人游泳池连通。

A.√

B.×

标准答案: B

第 7 题.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时,消毒后池水中会残留大量氰尿酸,这种物质非常不稳定,所以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害。

A.√

B.×

标准答案: B

第 8 题.游泳场所是指供人们在水中进行游泳、健身、戏水、休闲等各种活动的场所。

A.√

B.×

标准答案: A

第 9 题.ORP值是水中各种氧化型消毒剂氧化活性的总和,包括次氯酸、氯酸根、臭氧等物质,是衡量游泳池水质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A.√

B.×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A.√

B.×

标准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经营者变更()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

A.经营项目

B.单位名称

C.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D.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

标准答案: D

第 2 题.下列指标,不属于游泳池水质着重检查的指标是()。

A.浑浊度

B.温度

C.氧化还原电位(ORP)

D.氰尿酸

标准答案: B

第 3 题.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须()更换一次。

A.5~10mg/L,2h

B.5~10mg/L,4h

C.1~5mg/L,4h

D.5~10mg/L,2h

标准答案: B

第 4 题.游泳馆的空气湿度较大,湿度大不仅造成场馆设备设施的腐蚀,而且使人感到气闷,有条件的地方应控制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应控制在()范围内。

A.60-80%

B.50-70%

C.60-70%

D.50-80%

标准答案: C

第 5 题.游泳池的水质好坏取决于()。

A.游泳人数的多少

B.过滤

C.氧化消毒效果

D.过滤及氧化消毒效果

标准答案: D

第 6 题.尿素主要是由尿液和汗液带入的,尿素超标说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高,须至少按池水容积的()计算每天补充新水

A.10-20%

B.5-10%

C.5-20%

D.10-15%

标准答案: B

第 7 题.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水面照度不低于()。

A.1/8,80lx

B.1/4,120lx

C.1/8,120lx

D.1/4,80lx

标准答案: D

第 8 题.游泳池水源的选取应尽量采用城镇自来水,如采用非城镇水源时,应将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达到()的要求

A.《游泳池水质标准》

B.洗浴用水卫生标准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地表水卫生标准》

标准答案: C

第 9 题.游泳馆应按照空调设计使用要求,加强新风送风量,目前游泳馆新风量不足的原因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设计问题

B.新风会造成加热和除湿负荷的增加

C.管理者为节省成本而减少通风设备的运行

D.跟设计可能有关系,但不是最主要的 标准答案: A

第 10 题.影响游泳馆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三氯胺NCl3(三氯化氮)

B.三卤甲烷

C.泳客产生的二氧化碳

D.泳客体表汗液蒸发形成的湿度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6

【公共课部分】

(简述题,答案100-200字,时间1-2分钟)

1、简述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习近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话中如何论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为什么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6、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7、如何加强基层文化人才建设?

8、社会建设为什么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9、简述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10、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参与?

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3、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4、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内涵。

1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7、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18、“四个全面”的内涵及意义?

19、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2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21、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中的领导和现实中的领导。

22、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讲的“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

23、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够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如何理解这句话?

24、你认为领导者的角色应该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为什么?

25、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是较为合理的领导班子?

26、很多单位出现“一把手腐败”,从领导体制上看,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27、领导科学中所谈的决策就是“拍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8、案例分析:

2003年2月上旬,广州市“非典”发病情况开始进入高峰,却未见任何来自官方的信息。2月10日,广州各媒体连续接到三个紧急通知,要求严格遵守新闻纪律,不得擅自对“非典型肺炎”进行报道。2月11日,在疫情已出现近3个月后,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卫生厅才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新闻发布会虽然开了,但有关疫情的相关资料,包括其传染性、临床特征、治疗手段等却并未广泛告知。正是在社会和公众茫然不觉的情况下,“非典”开始了从广东向全国的蔓延。“非典”如此肆虐,2003年4月3日,时任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新闻发布会上仍声称“中国是安全的”。

请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本案例。

29、你认为领导用人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30、你认为领导者怎样提高开会效率和效益?

【专业课部分】

(简述题,答案100-200字,时间1-2分钟)

1、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简述行政行为的涵义

3、简述公务员的任免制度

4、简述行政许可的作用

5、简述行政救济的特征

6、请说说你对“人口红利”的理解

7、请谈谈我国人口政策取得的成效

8、请谈谈未来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将面临哪些挑战?

9、请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保障的四大体系

10、政府应该像企业家那样具有创造力与创新精神,那么,可以按照企业的模式打造政府或者按照政府的模式打造企业吗?请阐述你的观点。

11、请简要阐述公共舆论监督对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12、你怎样理解“公共行政组织改革是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

13、简述中国社会互动中的“差序格局”。

14、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现代化的理解。

15、谈谈社会互动的常见形式。

16、谈谈社会组织有哪些要素构成。

17、谈谈你对社会变迁的理解。

18、谈谈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

19、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20、分析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当代公共组织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22、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什么要求?

23、为什么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

24、简述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

25、简述什么是公共政策的终结?

26、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27、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28、简述思想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特点。

29、简述公共事业管理的原则。

30、简述加强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31、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基本要求。

32、简述我国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简述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

34、试说明你所理解的公共管理活动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原则。

35、你认为公共伦理主体的道德规范应包含什么内容?

36、请简述你如何理解公共权力?

37、请简述你如何理解公共事务的伦理属性?

38、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现象。

39、相对于私人物品或服务,公共物品具有哪些特征? 40、简要介绍公共收入的受益原则与支付能力原则?

41、从哪两个方面来把握国家税收公平原则?

42、为什么说所得税是一种内在稳定器

43、简述非营利组织自治性。

45、简述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

46、简述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47、从工作实践谈一谈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

48、结合实际谈谈优化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

49、从工作实践谈谈如何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50、请谈谈薪酬有哪些职能

51、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治市场理论

52、如何理解政治权力

53、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政治意义

54、政治稳定及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

55、简述设计公共组织时应遵循的“职、权、责一致”原则。

56、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

57、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

58、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59、简述公共管理伦理弱化和失范的表现及原因。60、简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综合运用部分】

(论述题,答案300-400字,时间3-4分钟)

1、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城管暴力执法问题。

3、试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4、试述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5、怎样提升政府危机处理能力?

6、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在制度层面需要重点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7、如何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8、当前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有哪些?

9、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7

行政的意涵大概有几种:第一, 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看, 行政是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的独立领域;第二, 从政治—行政二分的角度来看,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制定, 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第三,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 行政则是涵盖管理学理论、方法与相应技术性思考的内容。结合以上三种观点, 行政的涵义应该是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组织, 为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而对公共事务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合。

那么, 公共是指什么呢?

公共 (public) 相对的是私人 (privat e) 。公共行政不同于私人行政, 主要体现在:公共行政基于公权力的保障, 在全社会中享有普遍的权威, 而私人行政的权力仅与私人契约和约定有关;公共行政向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而私人行政提供的是私人产品;私人行政以效率最大化为目的和评价标准, 而公共行政还要兼顾公平性、代表性、透明性等;公共行政的经济基础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支持, 而私人行政则依靠私人资本投资;公共行政是“法不授权不可为”, 而私人行政则是“法不禁止皆可为”;公共行政接受来自公民和社会的广泛的监督, 形成“金鱼缸效应”, 而私人行政出于商业机密的保护, 透明性较低。

同时, 公共行政也不同于政府行政。公共行政主要是公共权力的行驶, 其载体可能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非营利性组织等其他具有普遍权威的主体。戴维·马修斯说:“公共与政府的不同之处在于, 公共之间的政治关系是横向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而在政府, 这种政治关系则通常是一种垂直关系 (从权威到下级的关系) 。”

公共到底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 公共意味着:

第一,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公共部门或机构, 包括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等, 而不是私人组织。公共部门或机构可以简单界定为具有普遍成员资格的非营利性机构。

第二,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须胸怀“共同的善”。公共行政的执行者是人民受托者, 他们的合法性并不来源于个人的价值体系, 而应来源于人民的同意。换句话说,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承担着特殊的伦理责任。

第三, 公共行政意味着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公共理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判断并试图放大自己的利益。但是为了在公共社会中生存, 则必须试图寻找自己利益的边界。在这种利益的权衡下最终形成公共理性。

第四, 公共行政呼吁公民精神。公民精神对公共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公共行政伦理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公共行政的精神》中指出:“当我们在公共行政中寻找公共的意涵的时候, 便会发现公共与公民的角色密不可分”。在弗雷德里克森与芬纳之争中,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公民的构成庞大且充满差异性, 所以说公民的意志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芬纳则认为公民是睿智的, 他们由各种有识之士构成。同时,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公民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他们在决定是否参与公共事务前, 会先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而由于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和外部性等特征, 公民在面对公共事务时, 往往会选择保持一种“理性的无知”。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威尔逊曾在《行政学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提到关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他认为历史比较法是进行行政学研究的最佳方法。而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界限, 也使得这种比较研究更加可靠。“如果我看到一个杀气腾腾的人在敏捷地磨着一把刀子, 我可以借用他磨刀的方法, 而用不着借用他可能用刀子犯谋杀罪的动机”, 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法国人或德国人的行政实践时, 没必要关注其政治和宪法方面的问题。最后, 威尔逊说, 这种比较研究将使行政管理“有资格进入政治研究的最高级和最有成果的重大分支学科的行列之中”。

除此之外, 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1916-2001, ) 是探索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光辉典范。在西蒙在其代表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1947) 中指出, 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方法只能得到“行政谚语”, 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则, 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则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寻求新的途径。

西蒙的行政学理论尤其是决策理论建立在现代哲学即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西蒙在对德怀特·沃尔多《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的回应中指出, 仅仅研究政治理论是不行的甚至是危险的, 逻辑实证主义对于研究公共行政学来说十分重要。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绝不是民主行政进程中的绊脚石。实证主义由孔德提出, 根源于对柏拉图观念论的批判, 以及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主张朴素实在论, 在认识论上则主张主客观二元对立, 在方法论上采取实证的实验法以证实假设。而后, 实证主义逐渐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 施利克提出了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 即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形式真理 (逻辑实证) 仅仅是形式上的推理演绎过程, 事实上是一种符号关系上的同义反复;经验真理 (经验实证) 则是以经验为判断, 以事实语言为基础, 关注命题是否与事实一致。也就是说, 逻辑实证主义是通过事物找到本质, 是用符号和法则串联起来的概念体系。西蒙正是秉承了这种方法论的精髓, 主张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科学。

参考文献

[1]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昌武, 马骏:《公共行政学百年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公共行政管理试题 篇8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合理区分政府职能。

上一篇:运动服装市场分析下一篇:珍惜水资源中学生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