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湛江一中听课的心得体会

2024-07-01

关于赴湛江一中听课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关于赴湛江一中听课的心得体会 篇1

数学

李乔

2013年11月22日,我们茂名一中高一各科组新进教师到湛江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听课活动。其中,我们数学科组听取了两位老师关于“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课题的课程。

两位老师都有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引导等方面都有上佳表现。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的情绪高涨,两节课都在和谐、紧张的气氛下,既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很多方法与细节的处理,值得我学习和回味。专家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各位老师们的观点与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两堂课中,两位老师均采用 “学案导学式”的教学模式,具体结构可总结为:引导自学,自学检测,精讲答疑,归纳总结,练习巩固。其中,学案分三部分:预习案、课堂案和巩固案。教师于每节课后布置本节课的巩固案和下节课的预习案;上课时,根据学生自学时提出的问题或教师上课前利用自学检测收集的信息,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答疑,课堂上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长期以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不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所以,人们过多地重视、强调教师的教学技巧,过多地依靠教师的能力而缺乏有效的、容易仿效的机制。学案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也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学案导学”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诱思”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通过观摩与讨论,我对“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其实现方式有了切身的体会。

针对该问题,我有如下体会:

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老师动脑筋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办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就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两位教师无论是在学案和有效问题的设计,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预习案中设计有“自我命题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还能想到什么类似的题目?)”有“命题问题区:(学问学问,要学就问。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让我们共同解决吧!)”。课堂案中设计有“合作交流区、创新探究区和自我挑战区”。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动起来。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发动学生举出异面直线的许多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抽象、概况的数学化过程,自主建构了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空间。

此外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利用学案,注意营造民主开放鼓励个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不让学案限制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老师的思维,束缚师生的手脚,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坚决摒弃满堂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领悟。允许学生有疑就问,大胆质疑,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老师不说。两位老师的课力争体现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手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让整个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赴宝鸡一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上关初中 李 娟

2016年10月20日,我们一行12人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进宝鸡一中参观学习,21日进行听课学习,在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中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 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文化建设

走进校园,立即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染。教学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学校整个地面一尘不染,不见一丝纸屑。走进教学楼里面,朗朗的读书声立刻充满耳中,所见学生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一声声老师好中折射出学生良好的素质于经简直狂的不惊不讶。

我们首先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社团活动展板,学生餐饮楼,宿舍楼还有学校新校区初一教学楼。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确实让人赏心悦目,无处不反映出学校高雅的文化氛围。

二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而且每个社团都有他们的标语,展板设计独特,形象生动的反映出了各个社团的活动。广泛开展社团活动,以健康、阳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高校课堂注入活力。

教师给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而课堂就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下午大课间活动,我们深入校园各个场地和各个特色教室,走马观花地参观该校的棋类、球类、书、美术、等多项特色课程活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宝鸡一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近距离领略素质教育的魅力。

三 学校餐饮楼,宿舍楼

学生餐饮楼干净,整洁消毒设施齐全。学生宿舍楼同样干净,整洁的床铺,学校统一的床单被套。我们穿越学校时空隧道参观学校的北校区,初一教学办公区,楼面和楼外其他设施都是统一的颜色,感觉就像是贵族学校,一楼侧面的楼面有优秀老师的照片,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去英国学习的剪影。这样的出国学习体验无疑是对优秀学生是最大的鼓舞。通过参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我感受到了学校严格的管理和学生高雅的素养。

四 参加学校教研活动 下午四点我们聆听了学校组织的第二期教师讲坛活动,五位老师各自讲了他们在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对我记忆最深是我是张博老师讲的“通而不痛,通则不通”。“让学生宁做一道不会的错题,不做十道会的题。会的题对学生来说作用不大,而错题对学生来说就是不断的进步。对纠错环节老师作为重点在落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 学习高效课堂

21日,我听了初三,初一两节高质量的英语课,老师在课堂上,用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常用的是小组之间互相帮助的方法。不再是一个人为单位,而是一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才能使小组立于不败之地。培养了学生互相协作,团结拼搏的精神。同时,导学案的设计更是突出了学科特色,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导学案的最右边设计出了笔记和复备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将重要笔记,知识点都很认真的写在这里,便于学生考试复习。课堂上老师语言活泼,亲切,学生在课堂上很享受的学习。

老师也不忘培养优生这一重要任务,在小组为主的同时,对个别特别突出,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或是一张卡片,或是一个本子。总之,把学生的兴趣高高的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有了长远目标,也有短期目标及限时目标。

教室外面的布置更是鼓舞学生奋勇向前的楔子。每班每周评先进,每月大汇总。评出这个月的先进小组,这个月的优秀学生,同时,教导处给优秀小组,先进个人进行拍照,并将照片悬挂在班级门口。针对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我们的学生物质方面的东西,家长都可以满足,对于精神方面的东西,没有一个家长能百分百的满足学生。

试问: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照片被悬挂?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照片经常性悬挂在那个地方?每个班级都有优秀小组,优秀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格言。年级评比也不可或缺,分别从纪律,卫生,学习等各方面对全年级几个班进行了比较,加强了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力。

赴西安高新一中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3

2012-12-23

赴西安高新一中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9日星期三下午,在静宁县教育局孙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七个学校高三级一行21人赴西安高新一中考察学习,20日全天在高新一中国际部听课并与部分教师座谈,21日上午在其高中部听课交流,并听取了高新一中张校长对其学校办学目标、理念及高三备考策略方面的报告,22日上午参加了考察团座谈会,聆听了我县各位高三级包级领导、年级主任、骨干教师就这几天学习的一些感受及想法。下面本人就本次考察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整体感受

通过观摩、聆听及张校长的简单介绍,我们感觉到高新一中办学理念先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办学原则独特,“学校贯彻“三高三新”的办学原则,即高起点、新体制,实行现代化管理;高标准、新思想,组建高素质队伍;高质量、新方法,培养国际化人才”;办学特色鲜明,“教育与国际接轨”;办学目标高远,“创建国际化、现代化的示范学校”。在高中部办公楼我们看到了一些高考情况的介绍,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心潮澎湃。这与这所学校多年来坚持国际交流,坚持教育与国际接轨,富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付诸实践是分不开的。高考升学率稳居陕西省前茅,2006-2010年,一举实现连续五年获得7名“状元”的佳绩,21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国外升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04-2012年,9名学生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300余名学生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名校。期间,我又与个别英语老师进行交流并了解到学校的全体英语老师都先后接受了国际培训,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敬业奉献。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个人素质高以及学校人性化的关怀,教师有舒服的房子住,子女上学无忧,教师的生活无虑,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

二、英语课堂 1、2012年12月20日即星期四上午在国际部我听了高二18班杨丽丽老师,高一20班黄宁莉老师,高二14班杨斯萍老师的英语课。

杨丽丽老师讲的内容是选修6,Unit4,Global Warming的词汇与阅读,她利用15分钟时间处理阅读部分相关词汇,通过设置具体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了 quantity,range,consequence,fuel,data,catastrophe,phenomenon,graph等单词。该老师利用screen逐一展示例句,内容生动有趣,使学生如临其境,不觉中已掌握其意义和用法,避免了用汉语讲词汇的尴尬。同时她举例区别了与本单元相关的一些词汇,如climate/weather,come about/ come across,quantity/ quality,result in;/result from,glance/glare/stare。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很明显问题在当堂已解决了。然后进行阅读理解先是Fast-Reading,主要任务是划分段落层次,寻找主题句,到得出全文主旨大意。再是Careful Reading,此阶段老师引领学生逐段细读并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1)Introduction of global warming.(2)How does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3)What are the two graphs about? 被问到的学生思维清晰,回答用语准确,老师点评更是一语中的。

黄宁莉老师讲的内容是必修2,Unit3,Computers的词汇与阅读,她通过猜谜语(Riddles)的方式学习与电脑相关的词汇,使人耳目一新,当然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并掌握所学词汇。她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指导与训练,譬如,如何进行Skimming,Scanning,引导学生寻找topic sentences,supporting sentences等,严格控制学生的阅读时间与速度,及早与高考接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姚斯萍教的内容仍然是高二选修6第四单元 第三课时阅读与写作,其方法新颖独特,写作训练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对要点进行归纳,连点成句再到连句成文,一节课学生能紧跟教师布置的任务,全身心思考,高效率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2012年12月21日即星期五上午在高中部我听了高一6班吴妍君老师的英语课,这位老师的课更是妙趣横生,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以热烈的讨论贯穿课堂始终,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看似随意,实则恰当完成教学任务,足见教师基本功多么扎实,课前准备何等充分。除了以上老师的优点之外,我们还发现她们的课有许多共同之处:

1)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不管课堂上出现什么问题或学生提出如何刁钻的问题,老师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应对自如,巧妙地给予解答。

2)课堂容量大,知识密集,对相关知识拓展的宽、厚,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教学效果非常好。

3)教师口语娴熟、流利,发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课堂用语精准实用又不嫌重复。教师多角度多句型使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感受目标语言的魅力,并自觉生成自己的语言,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地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

4)所有教师的课都上得淳朴、自然、真实。并不像一些赛讲课大肆作秀,华而不实,而高新一中老师追求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思维,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坚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积极,配合默契。听了他们的课之后让人记忆犹新,受益匪浅。5)课堂民主、平等、和谐。教师能始终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希望送给他们,把关怀带给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极易掌握所学知识。

6)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与黑板。白板上提供了鲜活的事例、图片加深了学生的影响,通过有条不紊的板书训练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同时老师使用猜谜语、归纳、演绎、图表、比较、头脑风暴等一系列方法让课堂大放异彩,妙趣横生。

7)集体备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基本一致,课件大体相同,单元授课时数一样,单元目标一致,但在实际课堂上,他们又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三、反思调整

1、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学习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细作近几年高考试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确保有效驾驭课堂,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岗位胜任能力。

2、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落实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备课组成员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出点子,想路子,再不能单打独斗,因循守旧,如此的备课只能是耗时低效,把集体备课不能喊在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3、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观念。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高新一中的老师能最大限度的使用白板与黑板,使白板与黑板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我们也认识到用英语教英语的重要性,以前总是嫌学生基础差,怕听不懂,因此在课堂上该说的不说,生怕浪费时间而用汉语代替英语,结果是学生不会用英语进行思维,更不会口头表达,使得现在的英语教学很无奈也很被动,所以今后要充分利用课堂,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课堂细节,培养学习技能。要想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重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决不能轻视提问和给学生答疑,注重提问的艺术,关注学生的感受,要经常的给予学生阅读和写作方法、技巧,做题规范,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等方面的指导,学习词汇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同时还要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关注个体差异,求同存异。

赴郑州听课心得 篇4

吴永宁

2014年3月,我们一行四人赴郑州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时间,满满的安排,我有幸领略了这些当今国内一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大师的教学风采。

我们聆听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领军人物,国家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国小语三大名家之一的崔峦教授精彩的课堂点评;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陈延军的精彩授课;著名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崔云宏的特色体验课„„

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周六上午著名特级教师武老师执教的示范课《我和祖父的园子》,武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体会园子里的自由气息时,充分放飞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孩子们的思绪就像风筝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有的说愿蝴蝶飞到自己的头上,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有的说捉一只蚂蚱让它对着自己作揖鞠躬;有的说让倭瓜爬到自己的床头边,每天清晨一醒来就能闻到那香甜的气息;有的说让倭瓜爬进厨房里,一伸手就能摘下一个新鲜的大倭瓜;有的说要把太阳花在图画的正中间,因为园子里的太阳显得特别大;有的说要让黄瓜藤上开满谎花,和农民伯伯开个玩笑„„多么天真烂漫的童言无忌啊!可聪明的武老师手中始终拽着一根“风筝的线”那就是——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管你。”让孩子们体会到那是

一种多么彻底的自由啊!当孩子们想象的风筝在空中尽情地飞够了,飞累了,又自然而然地停落栖息到文章的主题上来,那就是萧红对自由和快乐的无限向往之情。我真钦佩武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本次活动几位老师妙语连珠、高潮迭起,使我充分感受到名师非凡的魅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些精彩、这些感动将激励着我扬帆远航。

观全国小学语文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石晶

阳春三月,在“春的使者”招引下,3月15日至16日,我和吴永宁、刘丽、陈豪四人同行一起前往郑州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吴凤霞、陈延军、崔云宏等专家的课及讲座。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是如此美妙的享受。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所以想粗浅的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吴凤霞老师的《我和祖父的》,还是陈延军的《自己的花让别人看的》,或是崔峦老师的《大自然的语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把握住文本中最值得带领学生推敲的字词、句子,然后巧妙地将这些语句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在“读、练” 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简要总结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师生的付出与教学成果不成正比,学生语文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崔峦老师将其概括为九个字“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回顾我自己的语文教学,也的确存在自己费时多、学生收效微、自己和学生同样负担重的情况。但是,认真观看此次观摩会几位老师的课后,惊喜的发现他们的课全然没有了“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影子。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几位老师恰当有力地拿起了“读”这把“亮剑”,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

后表达,准确地解读了文本。印象最深的还是武凤霞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彩朗读,当引领学生读“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的时候,武老师别开生面的把这段话改成了诗的形式: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当屏幕上出现这些诗句时,学生们眼睛一下子亮了,那欢快的读书声深深感染了听课的老师们。不由得对学生,也是对武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就这样,当萧红的祖父用爱放飞萧红的心灵,给她自由快乐的时候,武老师用一种独特的方法也放飞了了学生们心灵,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徜徉在这充满生命的课堂里。

三、语文要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 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尤其是崔云宏老师的《画家和牧童》,环节设计非常简单,在字词教学方面要做到严谨、精确,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来促读

反思四位名家的授课我还有一点困惑,他们的课堂缺失了学生合作交流,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功,大合作有大成功。”合作是走向成功之门的钥匙。合作交流能充分发挥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思维火花,开启智慧之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合作交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开放性学习的重要手段。纵观我校课改,正是因为有了小组合作学生才有优异的成绩,才有六

年级毕业会考辉煌的成绩。

赴外地学校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语文组一行七人参加了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活动。早上听了胡老师的语文必修2《氓》的公开课,也听了孙老师诗词鉴赏中有关炼字的高考复习课,并且旁听了一中语文组的评课说课活动,收获良多。现将从中的感触作一总结。

首先,胡老师《氓》的公开课能够抓住课文的特点,并贯穿始终。她在课堂上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关于这一环节,表面上看似平谈无奇,因为大多数老师也这么要求学生,也这么检测学生,而且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也有不知字意,不解句意,在课本中找注释的情况。但是,胡老师把这一环节仅仅作为进入文本的初步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她没有进入枯燥乏味的释字译句这一常人所做的境地,而是迅速转入朗诵,并且把朗诵坚持到底,先让个别学生读,再让男女分开读,又让学生集体读。我做了一个统计,四十分钟内共读了六遍,一遍三分钟左右,一节课朗诵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人人都知道,诗是用来读的,但一到上课,好多语文教师却当做讲述的对象,不厌其烦地提问,脱离感性地分析,其结果是离诗歌距离越走越远。胡老师在课后说,本来设计学生根据文中主人公的人生不同阶段有感情地朗诵,但因时间关系而放弃了。就从朗诵中教学生学诗这一点而言,我感觉到,平时教学太急功近利,直奔高考而忘记了语文的基本常识。古人云欲速而不达,其我之谓乎?

其次,对课文的分析在用语上简单却准确。将复杂的东西简要精炼的表达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能力。表述需要斟酌。胡老师处理《氓》时,从淇水切入,文中三写淇水,她概括为一写淇水甜蜜河,二写淇水伤心河,三写淇水启发河。围绕淇水而将女子的情感概括为喜,悲,怨。正可用举重若轻,大道无形来概括。看似简单的讲解却是对文本的深有体会,看似不做长篇大论的推演却是纯熟之后的平淡。

再次,循序渐进而至佳境。整堂课,从学生不知字义,不懂句意开始,在不厌其繁的朗诵中,胡老师在朗诵中疏通文意,在意象中寻找出淇水,在三写淇水中挖掘出人生变化的轨迹,在人生三阶段中概括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与性格特征,由此深入至文章内核,更值得学习的是,她最后的设问,卫女做为一个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子,为什么会有遭人遗弃的结局。她总结为氓负心薄情暴怒无常,卫女单纯痴情任劳任怨。她问学生说像不像一幅对联,学生齐答,像。她又说,不像吧,你们看字数上不对,上联是氓,下联是卫女,氓对不上卫女。学生说是的。她说,不是对不上,是对不起。学生会心而笑,学生便懂了。在简洁的问答中,层层设彀,循序渐进。

孙家驹老师的高考复习课在舒缓的节奏中让人遗忘了高考复习的水深火热,在诗词的鉴赏中遍游于唐诗宋词的山高水长。孙老师点到为止并不啰嗦,学生也能准确回答。就整课的章法而言,并无太多创新,而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尽量多的展示各类型练字的诗词,突出要懂诗词需多见才能广识的原则。

而评课更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一环。张老师评课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他从思考的方向,答题的词汇和答题的习惯三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特举练字,他说可从字的形象,字的情感与字的结构的角度践行思考要细化的原则,他从问题的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视角推演分题的提出与文本的解读,从阐释学上高屋建瓴,评议精要。而一位副校长说读文要循作者之思路,寻思如寻针。他提出PPT降一点,板书多一点;问题少一点,思考多一点;关照长远利益多一点,急功近利少一点。他也指出孙老师对李商隐诗句“只有空床敌素秋”的误读,他说知识的传授必须正确。比如素秋何意,素秋是说秋天万物凋谢之后的空寂,也是天气渐至清冷,更是对景之人的触景而生的凄凉感受,而敌则有敌对,势均力敌之意,空床与素秋之景之感势均力敌,其空,其独,其寂寞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形象感强烈,如此分析,让人眼界顿开。

赴济南听课学习心得莘县郝贵朝 篇6

莘县明天小学 郝贵朝

11月2日至4日,山东省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济南继续举行。很荣幸,领导给我这次机会去听课、学习。三天的学习紧张而有意义。16节课覆盖低中高三个学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学习下来收获颇多,感触很深。

翻开听课记录,打开记忆大门,更多的是值得多学习的地方。

一、老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自身素养,特别是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熟练掌握教学技巧。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参评的教师提前一天抽取要讲的文章,可以在讲课的前一天下午,与所授课的班级的学生交流,但只能有15分钟的时间。这样的安排,应该能更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能力,教师必须在短暂的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学情的分析,对课文的把握,对目标的确定,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单从课堂教学而言,虽然有个别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但总的来说,这10多节课的共同特点时是: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清晰、基本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都能够灵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都反映出了这些老师过硬的基本素质。这也提醒我作为年轻教师要努力学习,多方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好课堂教学。

这次听了十几节的课,各位老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但可以看出每个老师的主要任务选择的是做好课堂教学,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目的是大语文的教学,但大语文教学还是需要从教课本起步。一堂好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程军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很是成功,我觉得首先是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始终随着战象羧嘎的心路历程而起伏。其次是抓住文中重点,比如程老师就是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了羧嘎摩挲象鞍,羧嘎逡巡在江边,羧嘎自葬于战场三个场景,通过三个场景的研读学生充分走进了羧嘎的内心,而羧嘎这一英雄形象也深入了学生们的内心。还有就是全文贯穿着一个“情”字,对日寇的恨,对羧嘎的敬,让学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好的课堂就该这样。

三、课堂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机之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来源于哪里呢? 总观这些课,老师们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表扬、鼓励,让学生产生了自信,对学生的呵护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信赖感。而学生的自信与对老师的信赖足可以产生对老师的兴趣、对课的兴趣。如:房雪冰老师执教《王冕学画》一课时,在精读课文,学习欣赏雨后美景一段时,房老师说聪明的学生善于发现关键词帮助自己理解课文。这样的语言一句话就把学生的认同感给引了出来,也就能更好的让学生去自己读文,并去发现文中的关键字词,体会雨后景色的美。杨昱婷老师执教《窗前的气球》一课时,师生在课堂上模拟文中情景一块升气球。学生们围在教师周围,打破了课桌的拘束,学生们兴趣盎然参与其中。为下一环节对科里亚祝福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展得很顺利成功。张青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老师扮喷雾器大夫向扮演杂草的学生喷洒农药,学生随即纷纷在课桌上趴下,大家乐在其中。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时不时的也有这样类似的环节设计,学生们怎能会不喜欢上我们的语文课呢?

四、老师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不能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一个学生成长的导师和学习的引领者。我觉得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老师才算得上是学生的好老师。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老师重视了这两点,并且效果不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青岛的张青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强调了,读书不仅是抓住关键字词来读书,还可以借助对标点符号的理解来更好的走进文本。潍坊陈银萍老师提醒学生六年级学生读书速度应该达到每分钟300字。泰安的程军老师和学生总结读书方法时说读课文就是要抓动作,走进角色内心。潍坊的杨昱婷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生字词时,学习三个字词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亚:组词;传染病:联系生活实际;呆:给出三个义项选择符合文意的一个)。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很好的提高了学生自己阅读学习的能力。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不依赖多媒体。

首先,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可以替代部分板书,可以展示课堂上无法展示的资料,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三天所听的课都用了多媒体,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字词,对字词进行了巩固练习,这就节省了翻书的时间,也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杨昱婷老师《窗前的气球》一课的动画展示科利亚面部表情的变化,给学生就给学生带来了真切的感受,自然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变化。再如《石榴》中的图片展示,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了石榴的颜色,形状等。虽然多媒体从介入教学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有人依赖于多媒体,逢课必用,有人排斥多媒体,说它是花架子耽误教学时间,使教学华而不实。更有人说语文教学不必用多媒体。可我认为合理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从这几天的听课中也可以看出老师们都注意了紧扣文本的教学,没有一味的依赖多媒体。

各位优秀老师的的高超语文教学艺术值得学习,在观摩过程中也发现了某些老师的课堂上的个别环节也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一、个别老师在课堂上确实很好的在发挥主导作用,但确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

在观摩过程中,《老人与海鸥》一课中,可以看出执教老师在课前确实做了精心准备,可是课堂上老师过多地在牵着学生走。如组织学生练读老人与海鸥配合默契一节时,老师的语速就有点过快,失去了读文的意义。学生一直走在老师设计好的路线上,很难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这是否有过于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之嫌。在《青松》一课中学习生字环节,对“压”字字形学习时,一学生说:把“庄”字上面那一点藏到土里就是“压”字了。应该说这是学生一个很好的想法,就是“换一换”记字形。可是当时老师可能想迅速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就没有听清学生的想法,就简单处理过去了。真是非常的遗憾。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展教学,还是应该多注意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感受。

二、某些教师对学生反馈评价在积极认可的同时应更及时科学。

本次评选过程中,某些教师在学生表达或展示后大多能够及时给予的反馈评价。可是大多只是积极的认可和鼓励,可是有个别学到回答或思考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而如果老师不给予科学的纠正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弄清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否正确,甚至还把错误认识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记忆。这就有老师误导之嫌。如果这样下去还会导致一些学生不愿参与课堂参与课堂,因为他们会觉得老师没有对自己的评价做出什么有价值的指导,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中学生知识看老师的“戏”的局面。三、一些小问题的思考。

个别老师为了体现激情教学,而用较大的声音组织教学,未免有些强势,让学生有压力。结果课堂上学生也不愿意表达和展示。个别老师课堂上的容量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有些累,是否应该对教学内容适当的有所取舍。个别老师的某些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交流的必要,应该提出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导教学。

以上几点粗浅的想法,还需请领导老师们指正。

上一篇:志愿者交流会策划书下一篇:宁南县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第四季度病案质量管理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