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2024-06-15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精选8篇)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篇1

【摘要】菊花之进入文学作品,最早从屈原开始,后经陶潜益彰,历代文人骚客多加咏之,由此而愈来愈显其在文学上的审美价值。在这些诗篇中,诗人借菊花多抒发隐者幽士的超然洒脱、宦外游子的感时伤怀、闺中思妇的淡淡闲愁、志士的坚贞高洁之感以及勇者的壮志豪情。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花的国度,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花,天地灵秀之所钟,是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如古人言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浓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花的意蕴由花儿自身的特质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交结而成,体现在诗词中的花的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就有了其独特而美妙的审美价值。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林逋子鹤妻梅„„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还有黄花、节花、日精、鞠、寿客、金蕊、帝女花等许多别名,在我国大约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许多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籍都对菊花有记载,如《山海经》“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等。汉代已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魏晋时期更是大量栽植菊花,并逐步将之发展为一种观赏花卉。唐宋时期,菊花由我国东传朝鲜、日本,又在明末清初之际传入欧、美,至今已成为一种世界名花。

牡丹雍容华贵,莲荷出淤泥不染,幽兰空谷吐芳,梅花高寒绽蕊,各有独自的韵致,倾倒无数爱花人。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拨动了诗人心中那根灵动的弦,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菊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虽然此诗中菊花还是点缀物,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浩如烟海的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兼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仕途失意时感到尘世的喧嚣和乏闷,并受道家逍遥哲学和佛学观念的影响,寄情于自然山水,渴望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菊花就成了幽人高士之花,它幽独淡雅,孤高傲世,向来是幽人高士隐逸情怀的象征。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抒写诗人重阳访友,崇尚隐逸的情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前六句写故旧之交,有约必至,招之即来,平平淡淡,至真至诚;写村居环境,绿树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静而别有天地;写主客欢饮,桑麻入话,场圃生情,貌似琐碎而性情活现。六句诗告诉我们,宾主志在高山,情在流水,天然绝俗,一派纯真。最后两句写主客相约:重阳佳日,饮酒赏菊,再申心志,重温旧情。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还来”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淡泊宁静,幽独雅致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活现友人流连山水,高蹈出尘的潇洒风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前四句写环境: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篱笆绕园,秋菊遍地,虽然时至秋日,不见花艳,却可从这篱边丛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洁,志趣淡雅。后四句侧面描写友人的活动,远离尘嚣而流连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不以尘事为念,不以俗务为累,潇洒不羁,疏放不俗,活脱脱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怀风度。全诗写菊喻人,凸现隐士风采。

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东晋末年,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他天生傲骨、清高孤标,看不惯当时世俗的时风和腐败的官场,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回乡,隐耕田园,直至终寿。他在归田的二十多年中,一直躬耕自种。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家位于庐山下的栗里村,每到秋来时节,南山上到处绽开的野菊,竞芳争艳。他十分欣赏这“秋菊有佳色”,甚至还采摘花瓣,带回家中酿制菊花酒,常常一个人自饮自斟。他饮酒高歌,击节赞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他以愿做霜下杰,学习菊花的品格和气质来勉励自己。他提篮采菊,隔篱望山,人淡如菊,孤高绝俗,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自战国以来,古人有重阳佳节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古代的诗人们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的不快和愁思。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陶渊明还有诗句言:“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苏轼的《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娉婷袅娜的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三、思妇怀远的淡淡闲愁

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思妇情怀也是诗人们常咏的主题。“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欧阳修)。在《红楼梦 》 里也有这样的诗句:“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梦菊》潇湘妃子)。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李清照的词作,经常出现菊花的意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黄花”即是指代菊花。李清照这些词作表达的主要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悠悠情思。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成感情甚笃,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经常唱和诗词,一起搜集古玩,研究金石,清照对丈夫十分依恋,丈夫宦游外地以后,她一个人独守幽闺,内心忧愁孤寂,形容枯槁,竟然比“黄花”还要瘦,实在可怜。丈夫过世以后她一个人孤苦无依,更因为遭遇金人入侵,国家山河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而其本人又随着南下的朝廷颠簸流离,饱尝人间辛酸,因此就有了“憔悴”、“飘零”的感觉悠悠情思,溢于言表。

四、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元稹的《菊花》抒写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写爱菊,爱有多深?情有多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不知不觉。“遍绕”“日斜”两个细节活现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三、四句点明爱菊的原因: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这是菊的神韵,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写照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把菊等同于野生杂草而不屑一顾,一般人们则在九月初九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在鬓发之间,可见人们爱菊成风,对菊是尊敬有加。

三、四两句也是运用对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现出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先描绘秋天早晨的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歌咏菊的品质,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不羡”加重语气,更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这首五言古诗笔调自然流畅,在咏叹菊花的同时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忧愤与桀骜不驯、难逐俗流的高洁之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与《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境相似,体现了诗人超然世外、洒脱豪放的人生境界。陆游的《晚菊》“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将菊花之余香与蒲柳之凋黄作了鲜明的对照,表露了诗人如菊花般凌霜耐久、不畏世俗权贵的至诚之心。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不随俗流的思想品质。

五、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这首《题菊花》诗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而这种胸襟、抱负的抒发由于通过比兴手法形象地表达出来,所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这首《题菊花》,也可以说是他的诗化的政治宣言,显示了英雄的豪迈本色,堪称古今独步的咏菊佳作。

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 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和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倍受文人青睐。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易安、黄巢等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参考文献: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篇2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 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 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 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 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 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 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 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 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 营造独特的意境, 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 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谢天振, 1999) 。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 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 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 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 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 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 (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 (郭建中, 2000)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 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 就可描述几个形象, 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 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 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 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 译者必须如实再现, 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 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 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 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 细心揣摩, 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 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既保留原作的意象, 又再现原作的意境, 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 (孟浩然) 为例:“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 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 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 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 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 (英语里也有“Spring,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 。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 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 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 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 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 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一句, 风雨何来“愤怒”?总之, 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 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 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 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 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 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 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 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 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 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 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 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 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 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 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 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既保留原作的意象, 又再现原作的意境, 做到“形”“神”兼得。然而,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 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 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 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 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 (王佐良, 1989)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 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 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 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 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 四句只有一意, 但并不是一语道破, 一目了然, 而是层层重叠, 极尽曲折之妙, 直至最后“辽西”出现, 读者才豁然开朗, 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 既指丈夫, 又指边疆, 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 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 “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 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 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 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 没有进行形象思维, 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 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 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 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 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 (辽西) 的文化内涵, 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 in ancient China, 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 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 则如焚琴煮鹤, 大煞风景。” (吕叔湘, 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 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 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 “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 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 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 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 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 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 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应该善于变通, 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 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 (诗者, 译之所失也) , 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 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 (吴晟, 1994) , 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 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 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 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 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 译者在重构意象时, 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 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 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 (叶威廉, 1992)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 化抽象为具体, 或化具体为抽象, 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 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藴, 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 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 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 便是可以接受的。

摘要: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能否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 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 对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 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 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 译者应善于变通, 必要时可舍“形”取“神”, 以保留原诗意境。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篇3

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

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凝练、含蓄,所以诗人的抒情方式不是直接的感情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通过咏物来托物言志,写景来借景抒情。而诗词中所写“景”与“物”,即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完美结合的一种表现。这种意象,它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诗人通过审美创造的情感意念的载体。在高中诗词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诗词,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把握诗词内容,领会诗词内涵,渐入诗词意境,从而感知诗人情感的表达。这充分凸显出意象教学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

二、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应用

1.创设意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意境是表现诗词内涵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在意象教学中,教师根据诗词内容,适当地创设意境尤为重要。例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是,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句里,给人一种诗人漂泊又自由不羁的印象,但当漂泊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时,又表达出诗人落拓于江湖,不得重用,不得治世的苦闷。李白此诗,虽被称作游仙诗,但全篇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通篇读下,给人一种感伤无奈之意境。

2.拓宽思维,在想象中感悟诗词意象

在高中诗词教学中,教师也可通过对学生讲解诗词作者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思想、创作风格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作者整体的了解,拓宽想象思维,进而领会作者在进行诗词创作时的感情倾向。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学生依据教师所讲,了解到作者柳永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但其早年生活放浪不羁,且仕途长期不得志,多次应试进士不第。在这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作者长期置身于青楼楚馆当中,与歌妓等关系密切,所以词人写男女感情,反映歌妓等下层人民生活的词作较多。而《雨霖铃》这首词,便是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作,词面倾吐男女之间深深离愁之情以外,也间接地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渐渐拓宽思维,在词人所处环境背景的想象当中,加深对诗词意象的理解与感悟。

3.角色扮演,在体验中领悟诗词意象

在高中诗词教学中,多会遇到一些需要分角色朗读的诗词,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诗词的内容表达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可以在对角色的体验中领悟诗词意象。

例如,教学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对本诗大意了解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来扮演诗人李白和其友人,并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在角色的体验中感受诗人不忍离别,希望友人能够留下来的心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能够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充分感觉其中的意象表现,从而准确地把握诗词所要传达的情感。

4.反复朗读,在情感中体悟诗词意象

朗读作为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内涵的理解之外,还可以在朗读过程中渐渐体会诗词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1)学生须读准字音,这样才能将诗词所表现的意象充分、准确地体现出来。(2)学生对诗词的反复朗读也十分重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地朗读,才能记熟诗词,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3)朗读时需注意带着情感地读,只有将诗词读出情感,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丰富的想象,在领悟诗词意象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诗词学习中,诗词内涵虽然深奥,但意象表达比较单纯明朗,学生只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各组意象的串联,再从诗词的整体进行解读,意象的领悟还是比较容易的。以意象教学法进行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诗词学习习惯,由表及里地渐渐感受诗词意境,并充分感悟作者情感的表达,从而有效地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并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篇4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拓展: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妙用介绍

一、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

(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

(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

(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

(8)十雾九晴

(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 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

菊花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篇5

教学目标 :

A、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B、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植和强化学生的鉴赏基础;

C、总结高考试题规律,预测古典诗歌鉴赏试题走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备考方略

教学重点:构建古典诗歌鉴赏以及相关知识网络和体系

教学难点 :总结规律、预测走向;

教学方法: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以理性升华为支点,在大量材料的支撑下,议、评、联、结;

前置诊补:

问题: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近十年来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大盘点

1994年是元稹的《菊花》;

1995年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是一首咏史言志的元曲;

是以比较阅读形式出现的刘禹锡的《望洞庭》和雍陶的《题君山》;

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是考查的是杜甫的《漫成一首》;

高考题是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

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高考考查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明确: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转化;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教学过程 :

一、明确考纲要求:(板书)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构建知识网络

〔一〕设问:鉴赏常用知识有那些,如何对考纲进行细化和诠释?

板书:术语、细化、诠释

点拨:

1、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板书):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现手法:(板书):

表达方式(板书):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文艺表现方法(板书):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⑶、篇章结构(板书):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板书:思想内容

⑴、 书写个人际遇、遣怀即兴的内容(板书)。

主要的表达程式和用语有以下:

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抒怀、羁旅客心、伤春惜春、自伤迟暮、游子思归的乡愁、闺怨树奇、爱情诗;

⑵、抒写国家兴衰和百姓疾苦(板书)

边塞征战、怀古咏史抒怀、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作

__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包括两个层面内容:

①态度:同情、褒赞、激赏;贬斥、厌恶、冷漠

②倾向性:人民性、封建性、民主性、专制性

历史性: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提示:这个过程及其重要,它起着为整个鉴赏过程定向的作用。否则,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的感觉。

如,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A、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

B、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析。

C、本诗在构思和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从这首诗的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分别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态度等考点,题肢设计严密、科学,有较好的检测功能。而明确了考点的具体内容对于正确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具有强烈的定向和定位作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对于考点的阐释的重要性。

[附:简析]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处处有怨情。

〔二〕、对高考题目的分类及命题趋向的分析、

问题设计:高考试题的分类如何?

明确:综观十余年的高考试题,按照诗歌表现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咏物诗。(板书)1994年高考题元稹的《菊花》;20春季高考试题虞世南的《蝉》。透过两首诗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咏物诗的特点,掌握品读此类诗歌的规律、方法;以便举一反三,更好地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备考工作。请看作品: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问题:⑴、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点拨:两首诗虽然冠以“菊花”“蝉”,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别有兴寄”,另有寄托。如《菊花》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的高贵无暇的品行的。《蝉》中,虞世南藉“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自己的“垂诿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

⑵、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点评:在诗歌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自况、自喻、自比”的清高的节操来。

同样,1994年和年高考题在设置选项时,也紧扣了“咏物”的体式,从形象和技巧方面命题。

归纳:咏物诗有两大特点:

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

2、咏史诗(板书)。

请看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阁江犹唱《后庭花》。

19全国高考试题 《水龙吟》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问题:请就这两首诗,谈一下咏史诗的特点?

明确:咏史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板书:特点)

⑴、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⑵、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⑶、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所以,咏史诗里面的景物或者其他的人和事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有一定的距离,都是“有我之景”,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

下面我们结合这两首诗,来分析一下。

点评:从字面上看,写的就是“夜泊秦淮”,而且,表面上,作者似乎把批评的矛头直指不知“亡国恨”的“商女”,但这其实是曲笔。因为商女唱什么,是由达官贵族决定的。所以,“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和想象未来纳入读者的视野,既有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哀痛、无限的感慨,更有隐忧国事的清醒。这样,读者通过对诗作的品读,可以对晚唐的政治腐败有切实的感受。同样,年的《水龙吟》的考查,也是通过干扰项的设置,体现了作者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的感慨和思索。可见,咏史诗的检测的重点也是落在“借古”而“讽今”和“伤今”上。

3、即兴即景抒怀之作(板书)。

点拨: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类诗歌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

1995年李清照《如梦令》抒写了深闺女子暮春伤感的愁绪;19高考题考查的是刘禹锡的《望洞庭》和雍陶的《题君山》是采用的比较鉴赏的形式写出了洞庭湖和君山的山光湖色之美;19高考题目是贾岛《题李凝幽居》是通过描写李凝幽居的环境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9杜甫的《漫成一首》检测了考生对诗歌所描绘的江上月夜那安谧、和平的意境的领悟能力;2000年是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是通过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赏析进而检测考生体悟含蓄蕴藉的诗风的素养;20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考查的是临别之景和送别之情;20是用主观试题考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由此可见,这类诗歌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

设问:高考试题中的即兴即景诗歌有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的有两点:一是考查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著名流派的著名作家,如李白、杜甫、贾岛、韦应物、刘禹锡等等,且鉴赏的四个选肢是从语言、形象、技巧、主旨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的考测,作家作品不重复考;二是选材的原则是不避俚俗,《如梦令》考的是少女伤春的闺怨,《望洞庭》《题君山》以及杜甫的《漫成一首》都是湖光山色和江月清风的山川之美,比较庄重的是《春夜洛城闻笛》《赋得暮雨送李胄》和《题李凝幽居》分别是写客子之思和送别之情以及隐居不仕。至于《约客》更是写尽了生活的闲居细节。但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大多数师生倾情关注的爱国的“壮词”,却一直“千呼万唤未现身”。这同样给我们今年的高三备考工作以有益的启示。在20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仍需要趋冷避热。

三、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考查形式及预测

问题:

(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的检测形式主要有几种?:

归纳与明确:近十年高考古典诗歌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

1、对古典诗歌的词句含义的正误的评判;年和年的试题就是对诗词文句的翻译能力和诗句的理解能力的考量。

2、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命题者的审美判断进行选择,因为,高考试题的选肢,不是考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验证,而只是作为冷眼旁观的“裁判者”来进行正误选择。除年,其余几乎都是这种方式。

3、以主观题目的方式考查考生的古典诗歌的审美判断水平和能力。2002、年高考形式。

(二)、对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形式的预测:

设问:今年的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将会以何种方式出现?

明确:

1、试题将不会像新诗鉴赏一样再来一次“回归”,2002年以前客观题目的形式的考查将不大可能出现。

2、20古典诗歌鉴赏试题有可能以下面两种方式出现:

A、2002年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为主要目的的检测形式;

B、年高考也可能以一种新的形式,即写赏析小论文的形式。

题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左右的文字,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伏波”,指后汉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明确:夜晚,皓月当空。独守空房的她想象借雁足给丈夫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增添了无限的愁绪。这愁绪搅得难以成眠,因此,想借梦境与亲人团聚也不可能了。她揽衣起身徘徊窗前,痴痴地想: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的亲人身上。《诗歌鉴赏与阅读扫描》延边大学出版社。

四、复习古典诗歌专题要注意的问题和复习建议:

问题:古典诗歌专题复习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明确:1、注重诗歌感性材料的积累。

将教学大纲规定的诗词部分背诵篇目共30篇,逐一落实;对新编教材中的诗歌要加以分类。做到熟读成诵;将唐诗宋词中的重要流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2、在知人论世上下工夫。为此,必须强化文学常识的复习。尽管文学常识没有列入考试的范围,但文学常识基础不牢,“知人论世”就无从谈起。

3、 要熟知唐宋两代代表作家的个人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等等。

4、要明确做鉴赏题目的一般步骤和程序。1、整体感知,辨清类别;2、品评语言,炼字炼句; 3、体会意境、体察形象;4、突出技巧,明辨特色。5、注重辅助条件,如诗题、作者、时间、地点、小注等隐含条件和显性条件。

5、要在已知的鉴赏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比、调换、再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的自觉意识。平时的每一次训练,都应以培植这种意识为着眼点。

五、课堂反馈:

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⑴、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

⑵、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⑶、在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你认为写得最传神的词或句子。

明确:

⑴、两首诗都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⑵、《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山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

⑶、;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六、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设问: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解答问题:

春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⑴两首都写到了“春眠”,请指出其不同?

《春晓》:

《田园乐》:

⑵、在《春晓》中,诗人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请解释。

3、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意境的理解。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

⑴、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⑵、请选择你认为在炼字炼句方面堪称典范的例子,予以点评。

⑶、请简析“明年谁此凭栏杆”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用。

附:参考答案:

1、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2、⑴、《春晓》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早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以用“春意闹”的“闹”字来表现。《田园乐》最后才写到春眠,花落莺啼反衬山客的居处和心境越加宁静,其意境主要在“静”上。

3、答: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幽雅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抡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高冠广袖的少女的身影。

⑵、阵阵春色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大自然。

4、⑴、本诗刻画了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抒发了诗人思念故园的情思、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隐痛。诗题中的“饮”字,诗歌中的“淮阳多病”“客袖侵霜”“明年谁此”等词语,均可表现这一点。

⑵、、“侵霜”一词,“霜”字一语双关,既有风霜、风尘之意,也有彰显作者孤寒心境的作用。“侵霜”更增流离之苦,饱含辛酸。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篇6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近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美丽而又多变的月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那颗小小的纯净的心灵以无数想象。两个比喻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移情于景,鲜明生动,意象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随即又把神话拿来,月亮初升,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凡此种种写出了月亮从初升到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如此写法,借助于内涵丰富的月的意象,自然增加了美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怎能让人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呢?之后笔锋一转,“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当时已是玄宗晚年,皇帝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纲不振,这首诗即是李白针对当时黑暗的朝政而发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引出后羿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表达对有这样的英雄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通过对月亮的圆缺以及对它的观赏赋予现实意义,这首诗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对文学压迫的结果,又在艺术上使诗人的难抒之情、难发之慨,展现得深婉曲折。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重要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言“诗歌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歌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看月与常人的审美不同,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成功塑造出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月的意象群。月的意象,到了他的手中,不再仅是创作时被利用的工具,更是他终其一生的知己,因此也无怪乎月亮这一意象在他手中的作用总显得更大,对他更服帖。在李白的心里,月已不是月,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的物象,它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心无旁骛唯有月在的境界,与月合为一体。

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更是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他广泛吸收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遗产和表现技巧,有时还喜爱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歌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人咏月诗词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月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认识李白诗中“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丽意象,领略其崇高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感悟与品味李白诗中诸如“明月”这类清新秀美的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韵与诗魂,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剖析。

古典诗词中的“浊酒”意象 篇7

一.“清酒”“浊酒”之分

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相传, 酒产生于夏朝。最初, 酒作祭祀之用, 敬天地, 祭祖先, 以成礼, 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 都是以粮食做为酿酒原料。固有“酒, 乃谷物之精”之说。随着酿酒工艺的发展, 到了唐代, 酒有了清酒、浊酒之分。一般说来, 清酒选用小米、玉米等粘性小的粮食酿制而成, 具有酒精浓度高、糖分少的特点。由于糖分少, 其色泽相对清透, 饮用时不必过滤。浊酒则选用黍米、糯米等粘性大的粮食作为原材料, 其酒精浓度低、含糖量高且有大量沉淀物, 需反复过滤后方可饮用。[2]此外, 清酒酿造工艺复杂, 酒精浓度高, 醇香甘洌, 一般价格不菲, 为贵族享用。浊酒则不然, 工艺简单, 相对寡味, 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饮用。

既然清酒、浊酒有品质上的差别, 相应地, 在诗歌中“清酒”“浊酒”意象之意蕴也会有所不同。

“清酒”在李白诗中较常见。“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美酒佳肴激不起任何食欲, 只是因为个人才华、抱负得不到施展, 悲愤、茫然。“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良马、华服不足挂齿, 无需在意, 在乎的是这亘古不变的外在情状对个人的束缚, 对个体自由精神的摧残和压制。唯有在美酒中沉醉, 才能缓解内心的苦闷。“人生达命岂闲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江上吟》) 不论身在何处, 美酒在手, 成为了李白标志性的举止, 狂放、随性。李白作为大唐子民, 受盛唐气象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避免具有强烈的济世之心, 希望能指点江山, 影响黎庶, 从而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 实现自我价值。李白又信道教, 少年既有侠义之气, 不喜束缚, 向往自由。时代的召唤与个人禀赋的奇异组合促使李白选择了一条非同寻常的人生之路。李白不愿皓首穷经, 也等不及步步为营地层层晋升, 他拒绝参加科举考试。李白试图通过游历、拜谒制造声名从而一步登天, 期望能像姜尚、傅说那样由居陋巷之草民一跃而为国之重臣。李白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寄予在个别权贵的赏识和引荐上, 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因此, 在他的人生遭际中, 屡屡碰壁, 多有失意之叹。李白的个人意志有多强烈, 他的失落与苦闷就有多浓烈。李白始终执着于实现个人意志, 可谓个人英雄。李白诗中“清酒”意象侧重传达其自我的生命感悟, 多失意不平之气。

杜甫诗中多“浊酒”。“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带, 倾醘浊复清。” (《羌村三首》) 安史之乱后, 杜甫追随玄宗入蜀, 后因直谏获罪被疏, 得空回羌村探亲。邻里乡亲得知消息后, 纷纷造访, 叙聊别后光景。尽管是动荡的年月, 乡亲们颠沛流离, 生活困苦, 但拜访时仍带着自家酿造的寡淡薄酒, 聊表情谊。“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 贫苦困顿, 所饮之酒只能是廉价易得的浊酒。浊酒不仅仅是杜甫个人困顿状态的显现, 还蕴含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愁。杜甫是人民的诗人, 后人称其为“诗圣”。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宣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其博大胸怀。杜甫并不记挂个人得失, 而是关心民生疾苦, 可谓集体英雄主义的代表。“浊酒”意象频现于杜诗中, 与诗人贫困潦倒有关, 诗人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清酒。“浊酒”意象除了表现其个人生活贫困之外, 更多地寄予了杜甫深深的家国之忧。

李白用“清酒”宣泄自我的人生失意;杜甫用“浊酒”传达个人命运与人民、与国家休戚相关之态, 传达家国之愁。民间本有“清比圣”、“浊如贤”之说。用圣人指代清酒, 用贤人指代浊酒。圣人本是践行道家思想的最高代表, 追求自我意志的张扬, 追求自由精神。贤人则是实践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提倡以社稷民生为己任, 兼济天下, 在实现群体利益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完善和满足。概言之, “清酒”意象倾向于表达自我的个体生命感受, “浊酒”意象则侧重于传达忧国忧民之群体深沉感怀。

二.“浊酒”意象分析

在含“浊酒”一词的古典诗词中, 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有:“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浊酒三杯沈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等等。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远眺,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国破家亡的无奈与痛苦, 都蕴含在浊酒之中。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边疆戍守的将士们, 杯中浊酒融入的不仅是无尽的思乡愁苦, 还有功业未遂的惆怅和唏嘘。杨慎《临江仙》:“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喜中有忧, 笑中有泪。喜的是老朋友、老相知的重逢。忧的是斗转星移、“古往今来只如此”的喟叹。这种忧非具象之忧, 而是形而上的人类群体之忧。这种忧是中华子民, 尤其是文人墨客, 骨子里深沉的忧患意识。“浊酒”意象入诗, 多意味着深厚、凝重的忧愁。这种忧愁非限于个人愁苦, 必定饱含深广的家国之忧, 抑或人类普遍的烦恼和忧惧。“浊酒”联系着深沉愁绪, 也符合语言本身的特质。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浊”字发音不响, 给人的生理感觉就有厚重、凝滞之感。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酒浑”必定为浊酒。浊酒酿造工艺简单, 普通百姓家即可自行酿制。农家盛出自家物产, 更显出热忱与亲切。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绿蚁”为酒面上的绿色泡沫, 显然为浊酒。该诗句是白居易晚年闲适生活的写照。天寒欲雪, 窝在自家屋舍, 生一炉火, 温一壶自家新酿之浊酒, 温暖而惬意。这才是生活中的小情趣, 具体而亲切。“浊酒”意象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参考文献

[1]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 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篇8

一、“人生迟暮”的悲凉

古人生命短暂,在古人感叹生牛命短暂的悲凉诗句里,夕阳成为首选的意象。古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到夕阳西下日薄西山,便认为这正是生命从壮烈走向寂灭的过程。因此,夕阳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当中频频出现,它也正代表了人们对春光易去、人生易逝的感叹。

晚唐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的那个名句“夕阳尤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句诗里诗人借助夕阳这个典型意象的塑造,不仅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促,而且表达了对抱负没有实现而生命又接近终结的无奈伤感。姚合《哭贾岛二首之一》说:“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名虽千古在,自己一生休。岂料文章远,那知瑞草秋。曾闻有书剑,应是别人收。”诗中沉落在浩渺烟波里的夕阳,正是那位历经坎坷寂寞而死的苦吟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说,“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也把夕阳下的悲凉生命写得淋漓尽致。

二、“乌衣巷口”的衰败

古代诗人常把“夕阳”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来感叹人世的沧桑,抒发自己的悲慨。刘禹锡《乌衣巷》中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朱雀桥边的野花独自开放,旧时堂前的燕子也已经飞人了寻常百姓的家。凄清冷寂的氛同中,当年那些衣冠楚楚,裘马洋洋的豪门世家而今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日的繁华早已炯消云散,只有一抹夕阳还在辉映着久别的历史,品味着历史的沧桑。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当年刘裕金戈铁马的风流余韵只留在了夕阳的晚照里,一个“斜阳”意象写尽了人事的沧桑,也写尽了词人自己的英雄失路。

三、“烈士暮年”的豪情

在代表死亡迫近的夕阳意象里,我们有时会读出不同的意义,那就是古人觉得牛命愈是短暂愈要有意义,生命的缺憾可以通过它的创造力得到延伸,不停地奋斗一可以实现生命的延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夕阳愈是迫近,愈是要努力,愈是要抗争,十分鲜明地表现出古代诗人积极的人世精神。这正如杜甫在《江汉》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人面对人生的绝境,面对汩汩流逝的岁月,面对苍黄的落日,不甘坠落,壮心不已,仍思为国出力,虽然“烈士暮年”但依然豪情满怀。

四、“斜阳羁旅”的乡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的回归也召唤催促着行人的回归。在外漂泊的游子面对着夕阳西下的景色,乡关之思更是油然而生,难免会产生“乡关何处”的乡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这种“乡关”之思写到了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刚毅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描绘了黄昏笼罩的老树,枯藤上啼叫的乌鸦,日暮残照的小桥,更着力刻画了那个在夕阳下踽踽独行、漂泊无依、心灵疲惫的旅人形象。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贾岛说“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两诗都写出囚浪迹天涯而在黄昏落日时分倍添悲凉的思乡之情。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更是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融进这一片夕阳之中,情感真挚坦诚,颇具艺术感染力。

五、“人在何处”的思念

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就有在家苫守的思妇,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必然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来抒发“人在何处”的思念,夕阳也就理所当然的出现在思妇闺怨的诗篇里。最为出名的诗句当是李清照《永遇乐》中的名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梳洗罢的思妇倚楼远眺,愁绪如水,盼夫归来,结果“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没有归来。思妇只能含情凝望着天边的夕阳、归舟,然而斜晖将尽,一天又将过去,仍不见意中人的归舟,这怎能不使她“肠断白蘋洲”呢?

六、“夕阳无限好”的绚丽

夕阳意象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十分关注自然的中国古代诗人也必然会发现夕阳下的美景,也必然会留恋于夕阳的诗情画意,必然会在夕阳的温馨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通过这些斜阳下万千美景的吟咏,我们发现古代诗人们具有很强的关照自然的能力。青山依旧,绿水如常,所有的景物一经夕阳晚照的点染,就表现得那么迷人妩媚,夕阳就是位美学大师,青山绿水万里江天因为有了它,而平添了无限的魅力。白居易的《暮江吟》中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陆游《野饮》中说“平堤渐收春芜绿,细浪遥翻夕阳红”。夕阳意象以它摇曳多姿的色彩,再现了“夕阳无限好”的绚丽永恒。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探险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