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计划有效执行

2024-09-11

如何做到计划有效执行(共8篇)

如何做到计划有效执行 篇1

一个企业的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都影响着企业的现在和未来。然而,从本质上看,企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是具有结果导向的人。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本《请给我结果》的书,其核心内容就是引导我们确立“结果导向”,即将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员工的职业精神和立身准则,以结果体现个人价值,以结果评判是非曲折,以结果衡量得失成败。

2012年是我们爱家的“计划有效执行年”,核心是“有效计划、高效执行”,最终怎么样来体现这八个字?就是以结果来验证。说起计划,大家都能拿出自己的计划来,而且计划也做的非常好,但是计划最后实现,目标落地的却屈指可数。原因很简单,就是计划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那么,计划如何才能得到有效执行?结合江阴公司的管理现状和需要提升的地方,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阐述:

一、领导者思想意识和心态的重要性

何为一家之长?作为一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就是这个子公司的“家长”、领导者。在任何目标和任务下达时,领导者的思想是否健康很关键、很重要。我们常常会听见“心态决定行动”,那么行动来自哪里?,来自领导者的“结果心态”、“使命必达心态”、“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的心态”。因为我们的所有努力,目的在于“给客户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并且使客户觉得物有所值”。

作为一名领导者,我们的思想意识必须清晰明确!我们首先要有行动思维。说白了,就是马上做、立即做、现在做、坚持做。行动决定结果,也只有行动才能够创造结果。因为员工会受到领导的感染,我们要求的员工是在接到领导的指令后,不是要考虑做不做,而是要考虑必须做,而且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们的思想要坚守执着。常常有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坎”!表明了行动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艰难险阻、挫折失败在所难免,实现结果,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执着的心,坚守信念、勇敢面对、永不放弃。

二、良好氛围和职业道德的管理团队

俗话说“事在人为”!计划执行是需要具体人员去落实!要让我们计划目标能得到实处,必须有你的团队成员去执行,需要有一支职业心态良好的团队去打造!管理团队精神的建设是我们计划有效执行的根本,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高效执行的管理团队,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的凝聚力,是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来建立。让团队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忠诚,对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要关注细节,让团队成员明白领导的用心良苦,知道如果团队的优秀了就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会使成员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和荣誉与所在团队不可分割;然而领导会经常从工作中观察员工的表现,对于好的员工给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即承认个人的贡献,又能承认团队的成绩。

2、团队的合作意识,让你的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相敬重、彼此宽容和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共享利益和成就、共担责任。因为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合作就无法取得优秀的业绩。

3、团队士气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拿破仑曾说过:“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气”。将这句话的含义延伸到现代企业管理,为团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对团队的业绩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管理中,要始终关注员工士气的高低,以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合适的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兴趣。员工对工作热爱、充满兴趣,士气就高。作为子公司领导者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给予好的表率、广开言路、乐于接纳意见、办事公道、遇事能与大家商量、善于体谅和关怀下属,这时士气就会非常高昂。而独断专行、压抑成员想法和意见的管理者就会降低团队成员的士气。团队内人际关系和谐、互相赞许、认同、信任、体谅,这时凝聚力就会很强。经常在下班工作之余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

三、组织目标的分解细化,过程结果验证

计划落地必须要进行目标分解,领导者必须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来年的资金需求和未来将继续开发项目的计划,确定目标计划,一旦确定之后必须将计划分解为季度、月度计划。为什么一定要求领导者来组织牵头?因为往往计划对于员工来说,做计划和季度计划多半都是拍脑袋,基本没有可参考性,因为预测时间越长,不确定性越大,可把握性也越差。所以为了能在过程之中有效跟踪,要将计划分解到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日计划中。这样,目标才能更清晰,可执行性才越强,同时便于监督、检查。

我们要倡导的是每周甚至每天都朝着目标前进一步,并不断总结,目标将最终变成现实。因为有时候月计划、季度计划往往执行不到位,那是人都是惰性的,没有紧迫感,就没有动力。并且重要的事情往往被放到最后做,结果不是草草完成,就是最后才发现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前的计划早已不合时宜。我们一定要改变此状况才能离我们目标更近。

在2012年江阴子公司制定由总办派专人进行跟踪计划,要求每次审查,都要追问完成的如何,没有完成原因何在?追问的过程就是施压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不断总结进步的过程。才能快速成长,企业决策才能转化为强有力的执行力。

四、“三全”管理,知识沉淀与积累

在2012年我们提出了计划有效执行的四个方面,资金计划有效执行、开发计划有效执行、目标成本计划有效执行、制度计划有效执行,也就是给我们所有人员提出了高效执行,做到坚守标准,对结果负责;强调了”协同”二字,意味着要所有部门以及所有人员真正做到全专业、全过程、全配合,共同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整体目标。因为团队整体目标实现的精髓就是在于“协同合作”四个字。

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所以注重团队的知识沉淀和自我提升,首先对领导自身的要求:一定是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沉淀的管理经验,手把手握地传授于他们,甚至做到亲力亲为去教会每个成员,因为只有你的团队成长了你才能成长与成功。当自己工作技能与专业知识有短板时要积极主动寻求途径进行补充,因为你是管理者,必须要有指导别人的能力。

对团队成员的要求:要求他们面对一项任务时,在处理之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全面思考处理这件事情需要做什么准备,了解哪些信息,有几种解决方案,各方案有什么利弊等等。学会去面对困难与失败,把失败经验当作教材分享,学会总结与积累经验!

如何做到计划有效执行 篇2

第一﹑音标与口型。学生开口要听音准与否, 48个音标都它们的发音规则的, 必须让学生懂得发音的方法与规则。口型必须做到位, 只有口型正确了, 才有准确的音。鼓励学生对着镜子不段地练习自己的口型, 学生之间相互纠正, 老师一个一个去检验, 把好音标关, 48个音标发到位了就为英文朗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单词与重音, 我们处理好音标就是为了把单词拼出来, 拼准确, 但不是说能够读准音标就可以完全拼准单词了。英文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规则。让学生知道怎么读重音, 学会认重音和次重音符号。在英文中, 重音位置不同就导致了单词含义的不同。如desert, present。它们重音位置不一样意思就不一样了。但很多学生没有重音意识, 他们常常忽略, 以致在听力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语音差异成为了听力的障碍。自己发的音与磁带的不一样, 造成意义上的误差, 最后丢分。第三﹑句子与语调。如果音标和但词都没有问题了, 可读的句子听起来还是不象洋文, 那我们就要让学生注意英文的语音语调了。以什么调去读英文句子决定于英文的句子种类和句式。中英文是两个不同的调, 如果我们把中文的语调套到英文中去, 那就不是英文了。同样。外国人用英文的语调说中文, 那也不象中国话。英文中的句式有多种, 不同的句式会有不同的语调, 比如说, 有升调, 有降调, 有重读词也有连读词及轻读等的情况。

不管是音标, 单词还是句子都要准确, 但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个准确性, 过要语音关呢, 老师要采用一些方法在学生身上去落实。1) 听范读或录音。通过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或录音, 学生可以了解文章内容和朗读特点, 感知内容在语音、语调、感情、表达等方面的特色, 把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要点, 为朗读的实践练习做准备。2) 教师领读。领读对话时, 教师最好整句领读, 体现出句子的整体感, 让学生在静听的基础上模仿跟读。领读时, 如果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 教师可按意群领读, 并注意语调的转折。领读课文时, 最好采用学生看书跟读和不看书跟读交替的方式进行。领读一般先慢后快, 让学生在准确的基础上, 再达到熟练、地道地跟读。

2 理解句子结构

朗读是为听力, 阅读和口语服务的。英文水平要提升, 必须要有句法概念。很多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很盲目, 在他们读完一个句子的时候, 问他们是什么句, 什么含义, 这时候会出现很多种答案, 说明他们对句子的组成没有概念, 所以做的是无用功。但事出有因的。老师的要重视他们在朗读是的句子结构概念。经常去引导学生要在理解句子用法的基础上去读, 形成固定的句法概念, 在脑子里形成固定的语感。用一种简化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把所有的复合句化成简单句的模式。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复合句都是简单句的扩展。如, what I knew was that my friends thought I smelt terrible.这个句子看起来和复杂, 让学生很头痛, 但我们不防给他们一个简单的模式, 告诉学生它就是主系表的扩展。如, I am a student.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给学生, 他们很容易理解。这两个句子是同一种结构。就是扩展了。I扩成了what I knew.a student扩成了that my father thought I smelt terrible。复合句用了从句去作主语, 用从句去作表语, 让后表语从句中套了一个宾语从句。再看一个复合句, the news that Mr Hu will play a visit to Japan spread.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扩展。Class begins这个句子和简单, 同学都清楚, 我们用这个简单句去让学生理解这个复合句。主语就一个词, 但是主语的后面有一个句子, 那是说明主语的内容, 称为主语从句。我们把每个复合句都简化成一个简单句, 那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读的时候也不会一头雾水。我们引导学生在理解透句子结构的之后在开口去通读句子, 这样能够事半功倍。

3 循环朗读

朗读过的语言在头脑中有印象, 但这个印象的时间长短会随复习时间的长短而定, 人的遗忘速度是由快到慢的。定期在短时间内复习, 朗读效果一定会很明显的。当然是开口的复习, 不是眼睛看看就可以的。经常复习在练语言的口型及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熟练程度。间接地提高了口语水平, 即口头表达能力。1) 直接复习法。反复地朗读读过的文章, 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同时也熟悉了句型结构, 很好地吸收了词和句, 有的甚至可以背诵和默写。很自然地为英文的阅读和写作打了基础。2) 间接复习法。可以让学生对读过的文章进行复述,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提供了说和写的能力, 也是通过朗读要提高的一种能力。3) 翻译复习法。翻译是巩固学生朗读过的句子, 也是运用学生朗读过的语言。老师编适当的翻译材料给学生是很有必要的, 让他们体验学有所用, 他们在完成习题的时候就有一种成就感。用所读过的语言去完成练习, 产出新的语言, 进一步促使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总之, 朗读是英文中的关键和基础, 但我们要是朗读有效。让学生读的音准确, 到位, 象洋话, 也要让他们读的有用, 使之转化为口语能力, 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能重视朗读的指导工作:把好语音关, 分析好句法, 督促学生反复的朗诵读过的句子。

摘要:朗读是英文教学的基础, 在英文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英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 开口说对他们来很难但又很关键。虽然高考对朗读不做要求, 但它间接地影响了英文教学, 朗读是听说写的第一步, 是听力, 阅读, 写作的基础。是语言输出和输入的桥梁。很多学生经常提出为什么他们读了, 却没有收到效果, 当然也许有写学生是有口无心的读, 但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原因吗。那是值得我们英文教学者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学生做到英文朗读有效?

关键词:语音,句法,复习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英文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如何做到有效限盐? 篇3

限盐先要把好“入口关”

有调查显示,目前英国成人平均每天摄入约8.6克盐,美国为10克左右,中国的情况更加严重,食盐摄入量居全球之首,人均每天摄入12-15克,比中国膳食指南之前建议的“6克”高出2倍多。

“吃盐多”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中钾元素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血压。在钾和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有效地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协助维持稳定的血压及神经活动的传导。

人们都知道钠存在于食盐当中,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钠也天然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牛奶和奶油(大约每100克含钠50毫克)以及鸡蛋(大约每100克含钠80毫克)。加工食品的钠含量更高,例如:面包(大约每100克含钠250毫克),经加工的肉类如咸肉(大约每100克含钠1500毫克),零食如椒盐脆饼、奶酪泡芙和爆米花(大约每100克含钠1500毫克),调料如酱油(大约每100克含钠7000毫克)以及肉汤和浓缩固体汤料(大约每100克含钠20000毫克)。

目前,大部分人都是摄取了太多的钠,而钾的摄取量不足。世卫组织营养促进健康和发展司司长弗朗西斯科·布兰卡说:“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后者又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最重要原因。

要想摄取足够的钾,首先要了解钾来源于哪些食物。富含钾的食品包括:豆类(大约每100克含钾1300毫克),坚果(大约每100克含钾600毫克),蔬菜如菠菜、卷心菜和香菜(大约每100克含钾550毫克),以及水果如香蕉、木瓜和枣(大约每100克含钾300毫克)。但是加工会减少许多食物的钾含量。

慎吃盐在其中均匀分散的食品

营养学专家提醒,相比炒菜时放的盐,均匀分散的盐更应该引起注意。因为只有与舌接触的盐才产生味感,其余的盐不起作用,这些随食物会进入胃中造成食盐超标。

以汤菜为例,让人的味觉感到满意的含盐浓度为1%,如某人一次喝下200毫升的汤就摄入2克盐,这天的摄盐量就很容易超标。

“办法是将盐的浓度降低到0.5%,再加点胡椒、辣椒提味即可。另外多喝酸辣、酸甜的汤也是最好的限盐方法。”营养学专家建议说。

挂面、方便面含盐量大约为2%-4%,如一次吃100克的面就吃进2-4克的盐。所以最好吃不加盐的面条,少吃汤面,吃炸酱面或打卤面,可以控制盐的摄入。

另外,常见的早餐佐食——咸菜、榨菜、豆腐乳、咸鸭蛋都是含盐量很高的菜品。吃这些菜品时首先要进行定量,不要吃太多,吃的时候可以先取一小块充分咀嚼,使其中的盐多数扩散到舌上,这时咸味使人满意,但不要将它咽下,马上吃一口饭或馒头再咀嚼咽下。这种吃法既充分利用咸菜中的盐,又达到节盐的目的。相反,若咸菜和饭同时入口咀嚼,菜与饭均匀混合,盐的浓度下降就会感到很淡,需要吃更多的成菜才能满意。

总的来说,限盐要有严格的定量,每日每人用盐不超过5克(包括酱油、黄酱、咸菜、腐乳等含盐食品)。要备有称量盐的工具,如定量为1克、2克的盐勺,也可用饮料瓶盖量(一瓶盖约5克),称量酱油可用20毫升的注射器(1毫升酱油含盐量为0.15克),还要有称量膏状物的勺。

一岁之内宝宝食谱中不建议加盐

在最新发布的这份指南中,WHO的专家们警告说,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口味重的孩子,没到老就会患上高血压。

去年刊登在权威医学杂志《儿科》上的一篇文章称,与口味淡的孩子比起来,儿童吃盐和成人一样多的,他们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出2-3倍。

医学研究发现,小儿吃盐过多,还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再加上高盐饮食的渗透作用,使上呼吸道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就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即可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长期吃太咸的东西,还会影响骨骼生长。

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重口味,成年后想改吃清淡的,也非常困难。所以,淡口味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菜里尽量别放盐。一般一岁之内不建议加盐,2岁之后也要尽量少放盐;长大之后跟着大人一起吃饭,还需要全家总动员,习惯少放盐,同时也要监督孩子少吃薯片、话梅等零食,这些东西里也往往含有很多盐。

链接:限盐小技巧

味觉是呈味物质接触到人舌头的味蕾而产生的,离开味蕾表面的呈味物质对味觉无感觉,这叫表面呈味原理。感觉呈味的强度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比如两杯含盐量相同的盐水,将其中一杯盐水加以浓缩,盐量未变,但浓度增加了,就会明显感到咸度增加了。人们根据这个原理总结出了一些限盐的技巧。

一、餐时加盐法

美国比彻玛提出“餐时加盐法”,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被誉为“吃盐法的革命”。餐时加盐,即烹调时不加盐或少加盐,菜上桌后才加盐,此时盐需十几秒钟才完全溶解,尚来不及扩散到食物内部,口感来自菜品表面上较浓盐的作用,已使人感到满意,并且用盐量不多,达到限盐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表面呈味的原理。

“餐时加盐法”在中餐烹调中早已运用,例如“拌凉菜”就是餐时加盐。炒菜时多数也是起锅时加盐或勾芡,盐溶解要十几秒钟,端到桌上正好食用,与餐时加盐几无区别。

二、随意蘸盐法

这种方法就是吃菜时在餐桌上放一小碟盐,夹起菜品在盐中蘸一下,因盐来不及扩散到菜的内部,口感很咸,达到限盐的目的。但盐粒遇水不能立即溶解,10-20秒后才能感到强烈的咸味。况且蘸时附着在菜品上的盐量时多时少,弄不好也可能多吃盐。

三、跟碟法

班级如何做到有效管理 篇4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

在心理上的认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果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

****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语文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

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

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二泉映月”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更默契了。

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二、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

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赔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要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

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

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别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

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要教会学生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求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

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

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

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

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沟通过程中如何做到有效聆听 篇5

打断对方的讲话是交谈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 题。如果你要这么做,你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反应,通常这都是很不利的做法。打断对方的讲话意味着你对人家观点的轻视,或者表明你没有耐心听人家讲话。 只有当需要对方就某一点进行澄清时,你才可以打断对方。例如,当你听到对方作自我介绍时,如果对方 的名字听起来很拗口,这时你可以询问具体是哪个字,为了减少你打断人家的讲话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你最好用“请原谅”来开始。

沟通中聆听第二条准则:不要让自己的思绪偏离

影响有效倾听的另一个普遍性问题是思绪发生偏 离。因为大多数人听话的接收速度通常是讲话速度的四倍,正如常有的一种现象那样,一个人一句话还未说完,但听者已经明白他讲话的内容是什么。所以, 这样就容易导致听者在潜在顾客讲话时思绪产生偏离。相反,你应该利用这些剩余的能力去组织你获取 的信息,并力求正确地理解对方讲话的主旨。

在这方面,你可以做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专 注于潜在顾客的非言语表达行为,以求增强对其所讲 内容的了解,力求领会潜在顾客的所有预想传达的信息。

你必须做的另一件事情是要克制自己,避免精神 涣散。比如,呆在一间很热或很冷的房间里,或坐在一把令人感觉不舒服的椅子上,这些因素都不应成为使你分散倾听的注意力的原因。即使潜在顾客讲话的 腔调、举止的癖性和习惯有可能转移你的注意力—— 比如,有时候因为光顾玩弄自己的眼镜或铅笔,而一 时没有集中精力听对方的讲话——你也应该努力抵制这些因素的干扰,集中听讲,尽力不去关注他是用什么腔调讲的,或是举止上有何癖好,而应专注其中的 内容c做到这一点甚至比使分散的思绪重新集中起来更困难。从这个意义上一讲,听人讲话是一项不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如果你过于情绪化也会导致你思绪涣散。 例如,在潜在顾客表达疑问或成交受挫的时候,尽管 在这种情况下停止听讲是正常的做法,但是你最好更认真地听下去,因为也许会有转机出现。

沟通中聆听第三条准则:不要假装注意

常常有这种情况,当你并未真正注意听时,为迎 合对方你假装附和,口头上讲一些表示积极应和的话,比如“我明白”、“真有趣”、“是的,是的”。这些回答如果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它们可以表 明你的确是在认真地听潜在顾客讲话,不过如果你拿它们作为演戏的道具,那么等于告诉潜在顾客你没注 意听他们的讲话,这样,顾客很快就会对电话行销员失去信任。

沟通中聆听第四条准则:听话要听音

一些电话行销员听话很认真,甚至做记录,但他 们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大量内在的东西。事实上存人际交往活动中,儿乎所有的沟通都是建立在非言语表达的基础之卜的,那种忙于做记录的推销 员因此会失去许多重要的信息。将一些关键的话或技术性信息写下来是对的,但你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对方 的各种语气、语调表现和话语中的内涵上,而不应集中在孤立的语句上。

沟通中聆听第五条准则:要表现出感兴趣

一些行销员只对他们自己要讲的话感兴趣,只专 心致志于他们自己的推销展示,而不能很好地倾听潜在顾客是如何讲的。这些推销员经常错过接纳的机会,由于未能对潜在顾客的主要需要加以运用,结果 失去了解其疑问的机会。当你认识到潜在顾客讲话的重要性时,你应表现得比对自己的讲话更为感到想 要听的时候,才去认真地听潜在顾客讲些什么,因此,他们失去了一些有助于成交的重要信息。这些时刻几乎都是很短促而分散的,一般发生在会晤之初或 是在拜访会谈的社交化部分内容中。

沟通中聆听第六条准则:要表明你在认真地听

向潜在顾客表明你在认真地昕他讲话,你希望他 就有关问题进一步澄清,或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这些表现很重要。可以不时地用“嗯、哦”来表明你的共鸣,这些做法虽然简单,而且相当俗套,但 确实可以表明你对潜在顾客的讲话是感兴趣的,从而能鼓舞潜在顾客继续讲下去。另一方面,如果你一边 听一边手脚不闲,打哈欠、或用不适宜的声音附和.肯定会使潜在顾客感到你对他的讲话不感兴趣,导致谈话的中断,从而损害你们之间的友善关系。

沟通中聆听第七条准则:了解回应反馈

为了理解潜在顾客的讲话,应该将这些讲话做出 概括总结,这是回应反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表明你的确在认真地听对方说话,也为潜在顾客提供了一个帮助你澄清可能的误解的机会。对于一些不能肯 定的地方,你也可以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来寻求得到顾客的澄清。此外,你的问题还有获取信息和引导 谈话进入你感兴趣的领域的作用。

沟通中聆听第八条准则:努力理解讲话的真正内涵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潜在顾客的讲话含义。因此,有以下几条途径供你在这方面有昕改进:

用你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一下你理解的含义.让潜在顾客检查正误。

当你不同意潜在顾客的观点但又必须接受其决定时,你需要格外认真地听他讲话。经常这样做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在何时表示质疑为宜。

如果你发现被告知的某些事情会令你感到兴奋不已,这时,你要提醒自己是否由于自己在理解上出现问题而夸大其辞,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呢?

如果你对潜在顾客的某些讲话内容感到厌烦,这时你要尤其注意。一些很重要的事实可能会被错过,也许你只得到部分信息,因此你可能并不完全懂得对方究竟讲了什么。

即使是你以前已听过的信息,仍然要继续认真地听下去,“温故而知新”,不会有错的。

如何做到计划有效执行 篇6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上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课堂上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本人认为课堂评价应做到以下四点:

1、评价的语言要丰富

课堂评价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经常欲说又罢;而有的学生所用的语言显得比较单

一、乏味。为了丰富评价语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注意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一些评价语言。如:我想为某同学或老师做一点补充,我可不可以为某同学或老师提一点建议,我非常赞成欣赏某同学或老师的想法,我对某同学或老师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就能流畅、自然地反映各自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评价顺利进行。

2、评价的形式要多样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认识自我。评价的方式除了最普遍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外,本人认为,还可以有(1)小组评价;(2)学生自我评价;(3)对评价的再评价等。

3、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传统的教育单从知识、分数来评价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后,需要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我们要从单一评价学生结果,拓宽评价的内容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应从(1)知识评价;(2)能力评价;(3)过程评价;(4)非智力心理因素的评价等四方面来进行。

4、评价的对象要明确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中心,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应为学生服务。评价的对象也应以学生为主。当然,教师评价学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同学评出优点,评出不足,评出建议,评出希望。同时,本人认为课堂上只评价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评教师、评课本。但,在小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法官,是裁判,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课本更是他们心中的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还不仅需要极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这种评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更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时,要注意以正确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以激励向上为评价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更好的活力。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作者: 赵党国

武功县小村镇水渠中心小学

赵党国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可以实践“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评价?怎样才能使课堂评价更加有效?笔者拟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结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他们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从而牢固的掌握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懂得辩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起来。

所谓教师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判断,并正确地分析,同时用言语或动作表达出来。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当我让学生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时,我发现学困生郑航道也举了手。于是,我立刻说:“航道同学这节课非常认真听课,也积极举手。”之后,整节课我看到郑航道满怀信心的样子,其他同学学习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而学生评价是多渠道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对自己参与评价他人评价这一方式总是很感兴趣,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更明确了评价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参评,使他们真正能信服那些好的,优秀的同学,同时真心地愿意向他们学习,争取做到更好。也可以是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充分地认识自我,从而促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评发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自觉地加以克服。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这样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老师在学生面前更具有亲和力,而且也体现了课堂上真正的民主性。

二、及时评价和延缓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教师要及时的把肯定的评价送给他;如果发言是错误的,或者有欠缺,那教师又如何处理呢?学生之间在发展上存在个性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不全面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根据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适当给予点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这就是延缓评价的作用。

及时评价,能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而延缓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应灵活把握课堂中的时机,进行及时评价或延缓评价。如在上“利息”一课时,当我讲完储蓄的意义后,有一位平常乱花钱的学生说:“以后我要节约用钱,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到银行里。”他的回答感动了全体同学,而我也捕捉了这个闪光点,及时作出了评价。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学生通过动手度量书本、课桌等实物,知道了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实物的周长。师问:“如果说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宽会求周长吗?” 生1:我会,把四条边相加。

生2:太麻烦了,把两条长加两条宽。生3:我是把长加宽乘2。师(指图)说:长+宽×2,请观察,(学生们马上发现错了)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4:从图上观察生3只求了三条边。三条边不是周长。缺了一条。应该长乘2,宽也乘2,再相加,才是周长。

(这时生3也发现自己少算了一条边,也举手找出自己的错因)生3:还可以先求长加宽的和,再乘2。教师于是赞许地点点头:“你善于观察,勇于改正错误,最后又找出一种好的求周长的方法,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这样的评价,给了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两种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快乐乐地学习。

三、激励性评价和建议性评价相结合

激励性评价可以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肯定,如某个学生发现的结论正确甚至很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完整。教师评价:“某某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说得真精彩!”也可以是对进步的激励,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计算最粗心的学生板演正确了,学困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发现学生值得称赞之处,努力寻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激励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那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就只需要表扬和激励,对于出现的问题也用激励去粉饰呢?这当然不行。过度的赞美、激励会让学生盲目自大,从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经不起挫折,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课堂中针对个体差异,给学生适当的批评和建议,既能让学生明辨是非,学会评价,又可为批评和建议后的激励性评价打下基础。其实,教师的教学和语言艺术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建议而又受到了鼓励。

四、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智力是指学生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在数学学习方面外化的产物是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有专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活动的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智力活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或解决,是智力因素的直接反映,教师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仅作出智力性评价,而忽视其取得成果背后的非智力因素,那就无法获得更好的导向作用。两种评价的有效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总之,课堂评价的方式方法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有活力,是我们的学生学习更加有信心、有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成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显现,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课堂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 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这样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让课堂上做到“四个有”:有疑问:在课堂口头评价时,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在疑问中评价。有惊叹:善于释解学生心中的迷惘,产生惊叹,表达喜悦,在惊叹中评价。有笑声:课堂上应该营造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情境,在笑声中评价。有争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各抒己见,在争议中评价。

二、把握激励时机

教师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的动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三、多角度评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总之,我认为教师只有把握好对数学课堂的评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

下面谈一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课堂行为主体之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主体之一,是否将自己融于数学活动之中是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真心投入教学

教师在课堂中应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真心融入到教学之中,而不能将自己看成一个指挥者,操纵者。教师是否真心投入到教学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

(1)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

(2)是否将自己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

(3)对学生课堂上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决策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教学效果。目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课堂上老师如何把握呢?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激励性评价不等于一味的表扬。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提出了多鼓励,慎表扬,少批评的评价机制。

课堂上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要掌握评价的时机

课堂上动不动就“你真好你真棒!”,时间长了,学生恐怕不知道查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 之中,产生自满心理。还有,我们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笑容满面的说:“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颗智慧星。”一节课下来,学生脸上、身上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时机,把“真好真棒”送给那些语言、行为确实出众的学生,把“智慧星”送给那些思维与众不同的学生,激励学生向他学习。

(2)要珍视评价奖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无论从学生的活动还是老师的组织,几乎是完美无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非常到位,学生也非常珍视自己得到的奖励,下课了,学生还在欣赏自己得小星星,因为这是自己智慧换来的。老师也沉浸在成功之中,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把剩下的小星星顺手扔到了垃圾桶之中。于是有几个课上没有得到小星星的同学争着去抢。这时,欣赏自己小星星的同学被争吵声打断了自己的甜蜜的回忆,呆呆地看着正抢的场面。这样的评价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呢?这样的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呢?一颗小星星在老师眼里也许是没用的,但在学生眼里,它是无比的珍贵。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应把一颗颗小星星看作是一颗颗珍贵的心。

(3)要给学生平等竞争的机会

无论是教师语言上的激励,还是给学生奖励性的标志,都要给学生平等竞争的机会。课堂上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开展小组竞赛或是夺红旗的活动,回答正确的小组会得到一面小红旗。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可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往往然后指定小组回答,到最后每个小组得到的红旗正好相等。自认为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之后,全班的小手都举了起来,课老师只能叫一个学生回答,回答完之后又是“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颗智慧星。”得到小星星的学生沾沾自喜,其他学生却噘起了嘴。闹的课堂上乱哄哄的,但不是为了讨论学习内容,而是为了得到小星星。所以,既然小星星对学生是无比的珍贵,老师在课堂上就应给学生均等的机会。

(4)要讲信用

以往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拿一些铅笔、本子之类的作为奖品。可到上完课之后又将这些奖品收回,学生闹了一场空欢喜。恐怕下一次再给这个班学生上课学生的热情就没这么高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信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课堂上还是少用奖品评价,多一些赞许的目光,多一些鼓励的话语。

3、调控课堂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新的课堂,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观察

(1)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能否调控课堂局面

(3)能否对课堂突发问题作出合理的处理

二、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课堂行为主体之二

课堂上,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老师的行为表现。学生,作为课堂重要的行为主体不容我们忽视,只有关注学生的表现,才能说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否对课堂学习充满兴趣

兴趣不仅仅指学生对课堂感到有趣,而应是充满探究的欲望。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上,除了看学生满怀兴趣的想学,还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果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了一个问题大声的争论,甚至面红耳赤都是正常的。这样的课堂即使乱一些,那是一种有秩序的乱,是一种有价值的乱。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3、对自己的学习是否负有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

三、师生互动――课堂行为主体的交融

1、课堂气氛是否融洽。

2、课堂是否活而有序。

从师生活动中得以体现。

四、课堂效果的评价――课堂行为主体的作用结果

1、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生掌握了那些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

浅谈地图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教学 篇7

一、教会学生读图

地图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启地理智慧的金钥匙。学地图需要一定的空间记忆、空间想象、空间判断能力及理解能力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这些能力很薄弱, 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具体学情, 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首先, 明确地图的类型与标题名称。

新教材突出了充分利用地图获得地理知识的特点, 图片数量之多, 分散于每一个章节之中, 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学会分类, 如按区域分类, 可以划分为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等;按地图功能分类, 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等;按地图内容分类, 可以划分为地形图、自然图、人文地图等。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地图。

第二,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的图例和注记。

在课堂教学中, 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填注地理填充图册时, 不重视阅读图例和注记, 而是强记所填内容在地图中的位置。这样不但增加了记忆难度, 还造成了读图思维混乱, 有的将海洋填在陆地上, 还有的将国界线当成河流, 甚至连高原、平原、山脉等常见的地形海拔都分不清、看不明。因此, 在阅读地图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理解地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它在地图中表示什么地理事物。

第三, 明确地图内容。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联系教材内容, 紧扣地图主题, 科学设计读图问题, 挖掘地图内容。例如, 我在讲述《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阅读“亚洲的地形图”, 并告诉学生:通过读图我们要了解亚洲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形对河流、气温、降水分布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分步看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 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再让学生以图分析、探究亚洲的地形及其影响, 从而得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面起伏很大, 中部高四周低, 致使河流呈放射状”的结论。通过明确内容, 分步推进, 环环相扣, 得出结论。

第四, 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

凡是地理事物都是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有规律地读图可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记忆。例如, 在讲授《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一节时, 首先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让学生从世界感知亚洲的地理方位, 并让学生据图依次说出亚洲周围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以加强学生对亚洲在世界中相对位置的记忆。然后, 课件展示亚洲位置简图, 让学生在了解亚洲具体位置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知亚洲的轮廓特征, 并根据已学知识在图中标注出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这样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引导学生析图

仅仅会观察地图上的某些信息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应该在教会学生读图的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地图, 力求理顺各地图要素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显性信息去挖掘出一些隐性信息, 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地图可分两步进行: (1) 挖掘信息, 即用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 由已知导出未知。如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节时, 让学生阅读某地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学生通过自己读图了解当地12月、1月、2月气温较低, 6月、7月、8月气温较高, 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也是夏季气温较高, 冬季气温较低, 感知该地与自己所在的地方气温相似, 最后得出隐性结论:该地也位于北半球。 (2) 提炼信息, 即在挖掘信息的基础上, 找出地理事物的规律和练系。如学习《亚洲气候类型分布》一课时, 其显性信息是亚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如果我们再提出亚洲气候为什么会这样分布的问题, 就能挖掘出其隐性信息,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分析, 从而得出亚洲气候分布规律及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三、养成释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图, 把图形转变成文字或者把文字落实到地图上, 从中找规律, 再联系知识点最终解决问题, 真正实现图文的相互转换和知识的灵活掌握是地图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 在阅读《欧洲西部的地形图》时,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把地图中隐含的信息一条一条地整理出来。 (1) 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 (2) 欧洲西部主要平原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等; (3) 欧洲第二长河是多瑙河;等等。所以, 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就应让学生翻译图, 锻炼他们“看图说话”的能力。

四、课堂检测提升

地图和文字知识相同, 同样需要巩固, 否则也会遗忘。通过对地图知识的巩固, 形成空间概念就会掌握得很牢固。例如, 我们家乡位于哪一个半球?选项中展示四幅半球图的轮廓: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通过课堂检测, 让学生形成读图、析图、释图、忆图的习惯, 就会有意识地将一幅幅地图输入到大脑中, 构成大脑中的图像知识系统。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 是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如何做到饮食有效限盐? 篇8

一、限盐先要把好“入口关”

有调查显示,目前英国成人平均每天摄入约8.6克盐,美国为10克左右,中国的情况更加严重,食盐摄入量居全球之首,人均每天摄入12~15克,比中国膳食指南之前建议的6克高2倍多。

吃盐多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中钾元素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血压。在钾和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更有效地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协助维持稳定的血压及神经活动的传导。

大家都知道钠存在于食盐当中,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钠也天然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牛奶和奶油(大约每100克含钠50毫克)以及鸡蛋(大约每100克含钠80毫克)。加工食品的钠含量更高,例如,面包(大约每100克含钠250毫克),经加工的肉类如咸肉(大约每100克含钠1500毫克),零食如椒盐脆饼、奶酪泡芙和爆米花(大约每100克含钠1500毫克),调料如酱油(大约每100克含钠7000毫克)以及肉汤和浓缩固体汤料(大约每100克含钠20000毫克)。

目前,大部分人都是摄取了太多的钠,而钾的摄取量则不足。WHO营养促进健康和发展司司长弗朗西斯科·布兰卡说:“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而后者又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最重要原因。”

要想摄取足够的钾,首先要了解钾来源于哪些食物。富含钾的食品包括:豆类(大约每100克含钾1300毫克),坚果(大约每100克含钾600毫克),蔬菜如菠菜、卷心菜和香菜(大约每100克含钾550毫克),水果如香蕉、木瓜和枣(大约每100克含钾300毫克)。但是加工会减少许多食物的钾含量。

二、慎吃均匀分散的盐

营养学专家提醒,相比炒菜时放的盐,均匀分散的盐更应该引起注意。因为只有与舌接触的盐才产生味感,其余的盐往往引不起感觉,这些盐随食物会进入胃中会造成食盐超标。

以汤菜为例,让人的味觉感到满意的含盐浓度为1%,如某人一次喝下200毫升的汤就摄入2克盐,这天的摄盐量就很容易超标。

“办法是将盐的浓度降低到0.5%,再加点胡椒、辣椒提味即可。另外多喝酸辣、酸甜的汤也是最好的限盐方法。”营养学专家建议说。

挂面、方便面含盐量大约为2%~4%,如一次吃100克的面就吃进2~4克的盐。所以最好吃不加盐的面条,少吃汤面,吃炸酱面或打卤面,可以控制盐的摄入。

另外,咸菜、榨菜、豆腐乳、咸鸭蛋都是含盐量很高的菜品。吃这些菜品时首先要进行定量,不要吃太多,吃的时候可以先取一小块充分咀嚼,使其中的盐多数扩散到舌上,这时咸味使人满意,但不要将它咽下,马上吃一口饭或馒头再咀嚼咽下。这种吃法既充分利用咸菜中的盐,又达到节盐的目的。相反,若咸菜和饭同时入口咀嚼,菜与饭均匀混合,盐的浓度下降就会感到很淡,需要吃更多的咸菜才能满意。

总的来说,限盐要有严格的定量,每日每人用盐不超过5克(包括酱油、黄酱、咸菜、腐乳等含盐食品)。要备有称量盐的工具,如定量为1克、2克的盐勺,也可用饮料瓶盖量(一瓶盖约5克),称量酱油可用20毫升的注射器(1毫升酱油含盐量为0.15克),还要有称量膏状物的勺。

三、一岁之内宝宝不要吃盐

在最新发布的这份指南中,WHO的专家们警告说,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口味重的孩子,没到老就会患上高血压。

去年刊登在权威医学杂志《儿科》上的一篇文章称,与口味淡的孩子比起来,吃盐和成人一样多的儿童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出2~3倍。

医学研究发现,小儿吃盐过多,还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再加上高盐饮食的渗透作用,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就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即可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长期吃太咸的东西,还会影响骨骼生长。

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重口味,成年后想改吃清淡的,也非常困难。所以,淡口味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菜里尽量别放盐。一般一岁之内不建议加盐,2岁之后也要尽量少放盐;长大之后跟着大人一起吃饭,还需要全家总动员,习惯少放盐,同时也要监督孩子少吃薯片、话梅等零食,这些东西里也往往含有很多盐。

四、限盐小技巧

味觉是呈味物质接触到人舌头上的味蕾而产生的,离开味蕾表面的呈味物质对味觉无影响,这叫表面呈味原理。感觉呈味的强度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比如两杯含盐量相同的盐水,将其中一杯盐水加以浓缩,盐量未变,但浓度增加了,就会明显感到咸度增加了。人们根据这个原理总结出了一些限盐的技巧。

1.餐时加盐法

美国科学家提出的“餐时加盐法”,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被誉为“吃盐法的革命”。餐时加盐,即烹调时不加盐或少加盐,菜上桌后才加盐,此时盐需十几秒钟才完全溶解,尚来不及扩散到食物内部,口感来自菜品表面上较浓盐的作用,已使人感到满意,并且用盐量不多,达到限盐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表面呈味的原理。

“餐时加盐法”在中餐烹调中早已运用,例如“拌凉菜”就是餐时加盐。炒菜时多数也是起锅时加盐或勾芡,盐溶解要十几秒钟,端到桌上正好食用,与餐时加盐几无区别。

2.随意蘸盐法

这种方法就是吃菜时在餐桌上放一小碟盐,夹起菜品在盐中蘸一下,因盐来不及扩散到菜的内部,口感很咸,达到限盐的目的。但盐粒遇水不能立即溶解,10~20秒后才能感到强烈的咸味。注意,蘸时附着在菜品上的盐量时多时少,弄不好也可能多吃盐。

3.跟碟法

上一篇:9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范文下一篇:师德师风活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