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思维

2024-07-20

审美思维(通用8篇)

审美思维 篇1

论文摘要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音乐旋律创作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社会现实生活是产生审美的基础。优美的旋律来源于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积淀及其娴熟的作曲技巧。由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的《那就是我》是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的艺术精品。

论文关键词:旋律创作 审美思维

旋律是歌曲组成的要素。关于旋律,人们曾有过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美好的说法。从旋律的重要性讲,说它是“音乐的灵魂”:从欣赏的角度看,说它是“音乐情感的直接体现”。这些不同的说法,概括了旋律的本质特征。所以旋律的创作要符合运用写作技巧(调性、节奏、速度、力度等)为他所表达歌曲思想整体服务的同时,不能脱离物质性、社会性的生活现象。“而这种丰富的想象用音乐来表现生活就是审美,就是创作的灵感。音乐创作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生活现象的本质就是产生审美属性的基础。”因此,优美的旋律来源于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娴熟的作曲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才能写出感天动地的作品。

谷建芬作曲的《那就是我》,就是她人生的写照。谷建芬原籍山东威海,生于日本大阪市,童年时从日本归来,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幼小的心里懂得这才是自己的祖国,才是自己的家。时隔多年,这段生活经历仍挥之不去。深埋在心里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刻骨铭心的情感。歌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形象的刻画出海外游子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朴实形象,意象深刻。动人心弦是晓光歌词的特点。它是一幅清丽秀婉的水墨画,一组古朴宁静的.生活卷,通篇洋溢着一股甜蜜温馨的气息,给人以巨大的审美享受。给作曲家带来了创作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它的音乐情绪热切、激情:它虽然也属于一般创作歌曲风格,但艺术特征较多:它的节拍、速度较自由。旋律的吟诵特点表达出发自内心的独白,流露出梦魂萦绕的情绪。它的音乐结构容纳量较大。运用了对比旋律发展手法和再现统一的三段体结构,中间段的激情和两端的深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可以看出作曲家们对歌词的理解,源于生活内涵的积淀和文化的修养。谷建芬的处理三段体结构,每段都是不规则的启承转合结构。整体前后呼应,风格浑然一体。让人感觉从唱一个音就欲罢不能,需一口气唱到底才能过瘾。这首歌曲大大增强了歌词的感染力。创作出准确的体现歌词内在情感的音乐旋律。

基于内容的需要,前奏中渗透大调式与和声小调式因素。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异国他乡,预示着谷老师的国外生活。然后主要采用了我们南方少数民族羽调式写成了宣叙性的旋律,代表着祖国家乡。行腔自由,音域较宽,无节奏节拍的拘束,运用了5/4、4/4、3/4、2/4,用一般民族淳朴的乡土气息吐露出对祖国家乡的思念。

第一段旋律音域小字一组d到小字二组d,多级进。开头由小字一组g到小字二组d纯五度音起具有开阔性和中心作用,代表主一属关系。音乐主题采用一字多音和一字一音相结合的音乐动机构成,形成的拖腔优美动听。词曲都体现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格调。

第二段旋律音域由小字一组g到小字二组a之间,开头采用纯八度小字一组g到小字二组g一个十分宽广的音程来表现乐曲的高潮,显然是由第一段小字一组g到小字二组d五度音程发展而来,由第一段以属音为中心发展为以主音为中心,把所有的情感推向高潮。四个“那就是我”的音乐采用摸进手法,使音乐层层递进,好象真的投进母亲的怀抱。整段感情发展到最激动的时候,好似苦苦思恋的声声呼唤。很显然,第二段旋律是第一段旋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其特点就是第二段旋律将第一段旋律的主要音调和节奏特点较多的保持下来,并根据第一段的主题材料进行若干变化发展。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经过第二段对比之后的再现,对确立全曲的主要音乐形象,对统一全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美学中,人们对音乐的感受离不开必要的重复。而对比后的重复(即再现)则可能产生质的增值”。

在整首歌曲中还有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动机,在第二段中又高八度变化重复了两次。在第三段中再次出现使整首歌词的曲调一气呵成。发展手法虽然多样,但却具有整体感。

审美思维 篇2

审美思维是什么?我们可将其分为“思维”、“审美”两部分来解释。“思维”是“一种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活动, 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对现实所做的概括反映。”[1]而“审美”作为艺术地掌握现实的一种方式, 即“认识和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 具有一般认识功能, 能够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2]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发现, 审美思维的特征在于, 从现象形态上看, 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地直接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即不需要通过概念, 能够通过直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审美思维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与交织。由于审美活动面对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 所以审美思维表现出来的那种理解力就必须是一种直接理解力。“审美理解力是一种感性理解能力。其采取感性知觉的方式, 把握审美对象的意蕴。其贯穿、渗透在整个审美活动中。”[3]由以上对审美思维的描述可知, 如果对个体动态的审美体验来提出审美理解的要求, 这就涉及到“对于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典故、技法、技巧程式等项目的理解……对形式中融合着意味的直观性把握。”[4]审美主体只有在运用审美思维对审美对象各项目进行理解, 通过对对象形式来直观把握审美意蕴的情况下, 才能获得审美沉醉。

周杰伦唱歌的特点是吐词不清。以《青花瓷》为例, 初听前几句基本不知所云。纯音乐的韵律审美成为周氏歌曲的一大特征。《青花瓷》节奏相对缓慢, 曲调哀婉。用笛子、古筝、古琴、串铃、鼓等乐器合奏而出的音乐让人在缠绵深情又叮咚灵动中体会到某种朦胧而单纯的情绪。可以将音乐所营造的气氛当作审美准备。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美心境, 有了相应的审美注意和期望。

光有朦胧单纯的情绪, 光有韵律跳跃的快乐还远不够。接触到歌词, 人才能进入真正的审美之中。《青花瓷》的歌词是以青花瓷作为抒情物, 寄托歌者对心爱女子的情思。全部歌词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从青花瓷的烧制开始拉开歌者情绪的幕布。青花瓷作为最突出的意象成为抒情中心, 和围绕它的次级意象檀香、宣纸等一起烘托出一幅清雅的古中国图画。

第二节的意象涌现大开大合。烟雨、炊烟、寒江和月色的出现, 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不断和青花瓷意象本身交错出现。并且以“袅袅”、“晕开”等带有动作意向的词语打破了图画感, 与上节中“冉冉”二字一样拓展审美纵深, 将对烟雾和井月的空间审美感受提升到对炊烟袅袅和月色波动的时间审美感受上。这也就是意境的营造。

第三节从第二节洞开的抒情返回到含蓄的低吟中。再次出现的青花瓷已经是烧好的艺术品了。至于那烧制中的一切, 歌者没有说, 只是说那是“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接下来以芭蕉骤雨, 门环铜绿, 江南小镇和泼墨山水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段似有似无的爱情故事, 将那爱情之中美丽的邂逅, 厮守的缠绵, 凄伤的离别融入到上面几个意象之中, 化繁为简, 化浓情深意于轻薄纸墨间, 惆怅哀婉之情萦绕纸上曲中。

审美主体以《青花瓷》为审美对象, 在音乐的韵律曲调中引起审美注意, 并能从舒缓的慢节奏和周杰伦略带伤感的语气中感知到大致的情感图式, 做好了充分的审美准备。在进入歌词时, 大量意象不断涌入,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人理性的审视。这些意象毫无逻辑顺序地呈现在审美者的面前, 伴随着轻灵婉约的曲调, 使人陷入一个审美磁场, 在不知如何言说的境遇中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等待爱情的男子那心灰意冷而又满是憧憬的心情。那么, 审美思维在这一审美活动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为何我们能在这样模糊的直觉中感受到最真实的有关“爱和等待”这一主题的真谛呢?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那样用“异质同构论”[5]来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 审美思维在审美主体听到音乐时, 就开始涉入审美活动。因为此时审美主体启动了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 (也即审美感知) , 以表现性作为对各种存在物分类的标准。当《青花瓷》音乐响起的时候, 那种温柔委婉、淡雅脱俗所能引起的情绪被审美思维以其表现性分类的认知方式划归到与宁静哀伤相关的图式中。

但是这种简单的情绪图式给审美者带来的, 就如同一叶扁舟缓行于平静江面, 飘逸有余, 神彩不足。在进入歌词的审美体验过程中, 审美思维更是为理解作品情感, 获得真知提供了能力保证。从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所说的运用审美思维理解审美对象的三层意思[6]可以知道, 审美思维的积极运动对深入理解和把握审美对象, 达到审美快乐有很大帮助。

审美思维在理解审美对象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层作用一是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典故、技法、技巧程式等项目的理解, 二是对形式中融合着的意味的直观性把握。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审美思维的意义, 下面以《青花瓷》为例, 分析审美思维在审美活动中的如何起作用。

(一) 审美思维在认识中心意象青花瓷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青花瓷》以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为中心意象, 当接触到这一歌名之时, 审美思维便会产生审美注意和基本预期。审美者会自然地在脑海里收集青花瓷的形象。从它的外观可以发现, 其圆润细腻, 素雅清淡, 融诗画写意于白瓷青花中。这种外形能触发审美者有关优美的感知, 同时其也是阴柔美的代表图式。

另外, 歌词中有“天青色等烟雨”一句。一般的理解为天青须在雨后, 把在烟雨中等待雨后青天和在忧伤中等待心爱女子两情类比, 相得益彰。但是如果知道“天青过雨”是青花瓷上上之品, 存世极少, 且必须在烟雨天才能烧出来的典故[7], 无疑会拓展审美空间, 以审美多义性引发更深沉的审美情感。

(二) 审美思维在认识有关次级意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冉冉檀香、朦朦烟雨、袅袅炊烟、晕开的水月, 温婉的江南以及芭蕉骤雨、门环铜绿、水墨画这些意象围绕青花瓷构成这首歌曲特殊的意象群。它们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味与中心意象不断交替出现, 非但没产生审美情感的丢失和断裂, 反而更好地传递了歌者的情绪。——这正是审美思维所起作用的表现。

在次级意象和中心意象青花瓷交替出现的过程中, 审美者的视角跟随意象转换而变化。以最突出的第二节为例, 炊烟袅袅, 隔江万里与青花瓷上的书法进行了瞬间转换;因打捞而零碎模糊的月色与青花瓷的美丽和女子的笑意也进行了瞬间转换。审美者之所以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情感场, 跨越过意象间更替产生的实际裂痕, 就在于审美思维实现了意象连缀, 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意象组合成为相互关联的意象群, 在无声无息中渗透进审美者的知觉中。

比如, 审美者透过檀香、烟雨、炊烟和波动的水月这些动态的意象, 可以体会到的是朦胧隐约的意境。它们烘托出清润迷茫的气氛, 好似又一个“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的境界。这恰好和当时歌者思念的愁情相契合。审美思维正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感知力, 将在表现性上相近的景物与情绪串联起来, 这样就跨越了意象中象的不停转换, 而将所有的象融合成充分表达情感的境。通过审美思维的作用, 中心意象和次级意象和谐相融, 使得审美主体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

由此可见, 从审美思维角度来看待《青花瓷》一歌, 能够从中分析出不少审美因素出来。这种从审美描述与审美思维角度对大众审美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方式, 值得学界重视。

摘要:流行歌曲在今天已经成为大众审美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审美思维的概念出发, 通过对周杰伦《青花瓷》所带来的审美感受分析, 企图揭示流行歌曲中美的存在, 来促进对流行歌曲这一审美形式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审美,审美思维,青花瓷,审美主体,意象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111页

[2]同上

[3]王旭晓.《美学原理》271——273页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69——71页

[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34——38页.格式塔心理学派用异质同构论来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其认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组织活动以及内在情感之间, 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 而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一致时 (异质同构) , 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

[6]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69——71页.滕守尧将审美理解因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二是指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典故、技法、技巧程式等项目的理解.三是对形式中融合着的以为的直观性把握.

当代审美思维对人性的塑造 篇3

关键词:终极目标;当代审美思维;人性塑造

人类生存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的人。人,只有当它在人的生存状态,就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骄傲的人;人的异化存在于人的自然存在的偏离,是人性的扭曲,是一种自我毁灭。他是一个自我毁灭的异化。当代人,远离人性的存在。而这一切只有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改变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也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性的本质才能让人自觉地去转变其思维方式。

一、对人性的误解

人性是什么?王海明先生认为人性是人的普遍的和不变的属性,是人的生而固有的本性,是人的特性与人的动物性之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万事万物固然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性也必然是形式是绝对变化而内容是相对静止的,就像人性的发展无论是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内容总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因而我们可以说人性的内容是相对静止的,相对不变的但是我们绝不能说人性的内容是不变的,人性的外在表现形式总是受个人的心理因素,思维方式甚至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它确实是变化的,但个人的人性表现形式也会受到人类特性和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保持相对静止。“那么人性—就其自身来说—是一切人的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不变的属性,显然意味着: 人性乃是每个人的这样一种属性,是他从生下来一直到死亡终生不变的属性,因而也就是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本性”①按照王海明先生所说的那样,人性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对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这里提到的不变不应该是孤立的,静止的,王海明先生试图找寻人性中的那些必然的、不可改变的因素,以便不会要求人们改变这些不可改变的人性,以便不会制定违背人性的恶劣道德,而能够制定符合人性的优良道德;另一方面,如果知道哪些人性因素是偶然的、可以改变的,便可以减少、禁止其与道德相违者,而增进、发扬其与道德相合者,从而使优良道德规范得到实现。但是如果不辩证的去看待人性,所得出的结论似乎不能说明什么,也就不能改变什么。

二、对人性的探索

诸子百家之人性论虽然分歧极大、争论激烈,但是,认为人性乃人生而固有,却是共识。人类之初始阶段其性与其他动物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然而随着人类大脑的发育,意识的产生,直至社会的缔结,人之性因意识的发展而去学习,学习与基本的动物的本能恰恰相反,本能是由机体先天固有而又受意識支配的活动;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而又受意识支配的活动,而后者的意识无意是更高级的,因而所支配的学习活动也让人因为获得更高的特性而将人性充实,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而人性中包含着自然本性和因具有学习能力而发展出的社会本性。那么至此我们知道了人性的发展过程和人性的内容,因而我们不必像先贤们那样去探讨人之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因为我们知道了人的本性是会变化的,人的本性中既有和动物一样的自然本性又有人类独具的社会本性。我们要做的是探讨人性中那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探讨的是我们应该用什么尺度去判定善恶。然而面对这一问题,近代实用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甚至是神职人员都站在各自的角度去评判善恶,面对不同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呢?这就是要让我们找到一种方式去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甚至人与世界之间找到一种自有超越的把握内心世界甚至外在世界的非对立的方式。

三、当代审美思维对人性的塑造

人,作为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即需要物质世界给予其存在的支撑,也需要精神世界给予其存在的意义。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发展是人的成长的必需,就像是人性具有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二重性一样。人所需要的两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的缺失对人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悲剧。工具理性在于物质世界的扩张,人精神萎缩。精神世界的唯一的人类存在的物质世界的缺乏是一个物化的存在。“美”为最高价值,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价值理性是“美”的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在思维方式,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思维。

美,即是对生命之肯定,由而,审美思维,作为以“美”为最高价值的思维方式,实则是以“生命”为最高价值的思维方式。审美思维的本质含义是“生活中最大的和谐社区”思维方式的最高值。只有审美的思维方式可以使人性和社会性调和矛盾,将创造出最美丽的人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2] [美]弗洛姆.占有或存在[M].杨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年版

[3] 王海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3 年9 月第3 2 卷第5 期

[4]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仁[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

[6] 邱紫华等.东方美学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注解

审美思维 篇4

走出“形式―意蕴”表里结构的思维定式-对审美形式表现性和动力性的生态思考

审美形式的意蕴来自世界象征之网中的客观对应,“象罔”神话揭示形式的这一作用。审美形式的生态本质主要在于其节律特征所具有的动力性,它使形式的`意义通过美感体验而为生命所持有。 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兴”揭示了审美形式的动力性本质。

作 者:曾永成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81刊 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027(3)分类号:B83―02关键词:形式人类学 表现性 动力性 意志 兴

审美思维 篇5

内容摘要:美的现象的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人们对崇高和优美的历史探讨时怎样的呢?崇高和优美又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于展示客体与主体在实践中经由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的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崇高 优美 内涵 历史探讨 审美特征 区别

一、概述崇高与优美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形态之一。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已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也可以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优美在西方美学中是与崇高既相反又相成的基本的审美形态,同样具有肯定的价值内涵。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二、崇高与优美的历史探讨

在西方美学史中,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一般认为是朗基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加以概述。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的,是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他在《论崇高与美》一文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康德从博克的提法中引申出崇高与美的最重要的内在区别。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他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的理性。在康德之后,席勒和黑格尔等几位西方美学家分别对崇高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我国,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的结尾如此概括过崇高的内涵:“崇高的基础不在自然,也不在心灵,而是在社会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所以,伟大的艺术作品经常以崇高为美学表征,即以体现复杂激烈的社会斗

争为基础和为特色的。先进战士、亿万人民的斗争,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牺牲,正是艺术要表现的崇高。自然美的崇高,则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将它们征服之后,对观赏来说成为唤起激情的对象。” ○

在中外美学史上,最初有关美的本质和特性的探讨,大体上指的都是优美。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从对象的物性特征以及对相对于人的圣经刺激的角度入手,来论述优美。康德则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在康德之后,席勒认为:“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和紧张的作用。松弛的作用可以使感性冲动和行事冲动各自安分

2。他认为,优美是一种动守己,紧张的作用可以使两种冲动都保持其力量” ○

态美,它是精神在感性自然中最充分地得到表现,并给人以最适合感官要求的审美享受的那种美。它更多表现在女性身上。

三、崇高与优美的审美特征及其比较研究

博克最早对崇高和美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观念的起源和客观性质两个方面,对这两个范畴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崇高与美起源于人类的两种基本情欲,即自我保全和社会交往。前者是崇高感的基础,后者是美感的基础。

崇高和优美虽然都是令人愉快的,“二者的判断都不是感官的,也不是伦理

3。但两者是不同类的审美形态。优美的规定着,而是以合乎反省判断为前提”○

直接引起有益于生命的感觉,对于人有着直接的吸引力并唤起人的游戏的想象,崇高首先因企业、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的阻碍。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如巍巍泰山、滔滔长江等。在审美体验上,崇高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人生精神上,崇高总是给人强烈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优美根源于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情欲,与爱的观念有紧密联系,其审美形态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娇小、精致、幽静、素净、轻盈等加以描述。优美是对人的生命自身、力量的静

态直观,使人感到和谐、平静、松弛等愉快和美好。优美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与自在、主观的合目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康德从哲学上充分揭示了崇高和美的区别。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崇高和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就共性说,二者都是审美判断,都是自身令人愉快的,并不涉及利害、目的和概念,但又都有主观的合目的性、必然性和普遍可传达性。就差异说,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崇高却涉及对象的无形式,美引起的美感是单纯积极的快感,心灵处于平静安息的状态,崇高则引起一种包含痛感或由痛感转化而来的消极的快感,造成心灵的惊叹、尊敬和巨大的震荡。

优美与崇高是客体与主体的矛盾在事物中呈现的两种客观状态。崇高主要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的是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对立、冲突中显示出来的美,优美作为美的一般形态,侧重的是在实践主体与客体处于矛盾统一、和谐、相对静止状态中显示出来的美。在优美的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例如:中国传统意向花好月圆、芳春柔条、扶疏杨柳等,就基本上属于处在优美状态中的审美对象。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在环境中,虽同属于优美,也会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我认为,崇高和优美都是美,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关于崇高与优美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因为对二者的本质理解不同,有些美学家强调崇高的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将崇高与优美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崇高根本不属于美的范围(如柏克、康德以及布拉德雷等)。许多美学家则反对这一理论,认为崇高与美具有共同的本质。他们强调美与崇高的一致性,认为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崇高本身就是美。从美学史上的争论来看,认为崇高与优美对立的人,大都强调了崇高中的消极和否定的一面.而认为崇高与优美具有共同本质的人,则强调崇高中的积极的、愉悦的方面。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参考文献:○

2、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

审美思维 篇6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审美思维 篇7

那么什么是审美体验呢?简言之,它是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在2001年国家教育局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十大基本课程理念,其中 “音乐审美体验”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成为音乐优质课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在中小学音乐优质课中“音乐审美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审美体验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欣赏、评价音乐的一种教育形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并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进行表演、创作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将音乐思维和审美体验充分融入到实际的音乐优质课教学中呢?笔者认为,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中突出“欣赏”二字,即通过大量音乐作品的听觉和视觉感受来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从而达到创造美,因此,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作品选择。从音乐审美体验的角度,笔者认为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内容应该具有三大特性。

一、音乐作品的时代性

为什么要选择具有时代性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优质课的欣赏内容呢?笔者认为时代性的音乐语言是作曲家为了表达、交流某些思想、情感和现实情况用音乐方式记录下的形式,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作曲家与自身生活社会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时期会造就出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在某一特定时代中,作曲家会根据当代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手法来诠释这个时代的思想、情感和现实情况。

例如,18世纪中、下叶的欧洲,掀起了以民主、自由、博爱精神为口号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它要求情调情感的解放,把人类的情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出现了一大批哲学家、艺术家。 他们主张世界主义和自由纲领,不受国家或教会干涉,在音乐语言上则表现为追求“世界性”的特点。在这一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受到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强烈的自由意识与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不断探求新的音乐语汇来表达内在情感与时代精神。在音乐上,他们从复调思维完成了向主调思维的转变,并建立奏鸣曲式结构和交响曲体裁,为情感表现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们不再单单以个人情感为创作核心,而是在作品中蕴含出丰富的智慧与理智,充满了新时代的理性精神。 特别是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他关心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 高贵、深刻、伟大,这种时代精神充分通过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具有时代性精神的音乐作品应该放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而且能够使学生通过不同时代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整个音乐历史的发展有个宏观性的了解。

二、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孕育着不同的音乐传统。千百年来人们的音乐创作和审美实践积累起了不同的音乐审美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以及曲式结构等表现方式,笔者认为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是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多元化情感和不同形式音乐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

例如,浪漫主义时期典型的代表作曲家肖邦,他把自己的终身献身于钢琴,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从一而终”的爱国音乐家。在肖邦看来,祖国永远是他的全部。在他的音乐中善用民族特征的节奏,强烈突出斯拉夫民族音乐元素,不仅表现出波兰的美和忧伤,更表现出炽热的爱国热情。在他的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 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中,都蕴含着浓烈的波兰民族精神,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始终弥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

另外,如19世纪下半叶,欧洲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民族文化蓬勃兴起,民族乐派也逐渐发展起来, 西贝柳斯的7部交响曲、若干交响诗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最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貌,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形象多样, 贯穿了芬兰民族雄浑、粗犷、宽广的气质, 充满了史诗气魄和怀古幽情。其中1899年创作的交响诗《芬兰颂》表现了芬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不懈努力与崇高精神,这种对芬兰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深深的热爱,这种深深民族精神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让西贝柳斯受到全芬兰民族的敬仰,被视作芬兰的民族英雄。

还有,如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每个地方都具有不同形式的音乐品种: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宁夏的花儿、陕北的酸曲等,还有地方的传统戏曲,如豫剧、京剧、 吕剧、汉剧、川剧、昆曲、花鼓戏、河北梆子等,以及一些新时期出现的音乐作品《梁祝》、《黄河》、《二泉映月》、《百鸟朝凤》 等,均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精神,体现出中国博大精神的音乐文化。因此,这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也是作为中小学音乐优质课内容的重要题材之一。

三、音乐作品的多元化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音乐文化亦是如此。在提倡科学素质综合教育的今天,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除了对大量古典音乐的学习外,还应该适当融入一些流行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我们都知道,古典音乐亦称西洋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地发展到今天,不仅是因为它精美的音乐和情意表达的深邃和阔远,更重要的是它规模宏大、架构深厚、蕴含深远、价值久远的音乐形式。 而流行音乐在很多传统音乐教学中被看作是一种不入流的音乐,是不被课堂所接受的音乐形式。但就是这种自由、开放的音乐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甚至超越了古典音乐的地位而被许多年轻人所追捧,这也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流行音乐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笔者认为,当今的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不再是两个互相对立的个体,而是在其不断发展变化中产生出越来越多的联系与交融。如英国的现代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戴维·赫勒韦尔的音乐创作风格除了综合古典音乐、拉美乐以及巴罗克音乐的特点,还融合了摇滚音乐、爵士音乐等,他的作品包括小型的“摇滚奏鸣曲”、器乐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元音乐文化。再如格什温的《F大调钢琴协奏曲》和《蓝色狂想曲》,都是充满布鲁斯调式、爵士演奏风格、古典样式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乐器以及音响效果方面运用了多样的爵士乐元素,堪称爵士乐与古典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还有周杰伦的《菊花台》、《东风破》,王力宏的《在梅边》、《牡丹亭》等当今流行音乐作品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轻盈活泼、明快激荡的流行音乐中,赋予了作品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新鲜气息,不仅表现出一种新的内容含义,也体现出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音乐优质课中除了传统的古典音乐欣赏外,融入一些流行音乐作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更好地将理性和感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快速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音乐视野的拓宽具有极其有益的作用。

不同的音乐作品组成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它不仅关系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甚至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民族的情感和观念。因此,在“音乐审美体验” 中不仅要注重作品的可听性、技巧、形式, 还要体会如何将一系列的音响结构转化为纯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是学生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的重要手段, 要想真正实现“欣赏”的核心理念,在课程内容的作品选择上一定要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热爱音乐,体现优质课的“优秀所在”。

摘要:在中小学音乐优质课中,音乐思维的启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还可以实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是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也是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程的核心理念和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如何将音乐思维和审美体验充分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本文笔者通过作品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多元化三方面特性对优质课作品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在音乐课堂教育中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审美思维 篇8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3]毛白滔.伦理功能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审美维度塑造[J].山西建筑,2010,(26).

上一篇:军训生活感悟作文800字下一篇:民营医院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