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阅读

2024-05-30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阅读(精选5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阅读 篇1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争做防灾减灾功臣,不做添灾增害罪人。

4、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5、预警先导、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6、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各谐平安家园。

7、大力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9、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10、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1、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2、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4、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

15、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16、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17、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18、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9、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0、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21、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22、科学发展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

23、增强减灾意识,利国利民利已。

24、加强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25、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7、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28、落实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重如山。

29、学好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0、防灾关系你我他,预防灾难靠大家。

31、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2、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3、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34、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5、常思灾难之害,常修防灾之功,常积救灾之德。

36、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37、预防有条有理拒灾害,治灾有勇有谋筑和谐。

3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9、减轻灾害共创和谐。

40、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1、防灾减灾,你我同在。

42、推进防灾减灾责无旁贷,坚持居安思危义无反顾。

43、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44、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45、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6、防灾从源头抓起,减灾重过程控制。

47、加强防雷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48、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49、善用气象信息与知识,增进健康与生活质量。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阅读 篇2

问题1地震谣言盛传不可只怪公众没理性

2010年4月, 冰岛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困扰世界航空业的事实及可能招致的强酸雨的恐慌刚消散, 有关中国不少城市会发生强震的谣言又盛起。辟谣固然重要, 但是面对公众恐慌及某些地区社会状态的混乱, 作为政府的各级管理者与防灾减灾应急科技工作者绝不该一笑了之, 更不该简单责怪公众缺少理性, 而必须认真反思:谣言何以能盛传?不断富强起来的国人为什么容易人云易云, 盲目信服?是否对待地震等重大灾情的错误公众反应都要在第一时间及时戳穿呢?各级政府若不能及时地在普及防灾减灾预防安全文化上下功夫, 而仅仅是将注意力盯在市民信谣、传谣上, 最终是不会有真正好效果的。

对此, 发达国家的做法是, 发布国家级灾害分析报告及国家声明。如日本、美国等国都制订了针对本国一旦发生“灭顶巨灾”的科学对策及国民警世录。相较而言, 我国至今尚未有任何的权威机构去系统解释并澄清各类灾变谣言的问题, 从而对提高公众辨别力极为不利。笔者以为, 提倡安全文化教育是希望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对灾害认知的社会氛围。

问题2公众要有国际化视野下的灾害风险认知

放眼世界, 2010年1月以来, 全球范围内强震频发:1月4日, 所罗门群岛发生7.2级地震;1月12日, 海地7.3级地震已造成至少22万人死亡;2月24日海地再发7级地震;2月27日, 日本冲绳本岛发生6.9级地震;2月27日, 智利发生8.8级地震;3月4日, 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发生6.7级地震;而中国大陆共发生4次5级地震, 影响最大的是2月25日云南禄丰5.1级地震、2月18日中俄边界发生的6.4级地震、4月14日,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据此, 至于盛传的当前全球地震活动的“百年周期”推测, 还是地震活动已呈密集状态的说法尚待深化研究。但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2010年1月12日海地里氏7.3级地震已使整个国家陷入极度困境, 而2月27日智利8.8级巨震死亡者不足800人。海地与智利两国在灾害面前的不同状态, 更多地表现为国民完全不一样的安全文化态度及应急观念, 这恰恰又为我们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提供了可以对比的教材。

问题3中国“防灾减灾日”合乎国际化视野下“预防为先”的要点

笔者提倡将“减灾”的视野投向全球。在过去10年中, 全球共发生了3 852起自然灾害, 导致80万人死亡, 20多亿人受灾。2010年1月28日, 联合国减灾风险特别代表瓦尔斯特伦在日内瓦说, “过去10年中, 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居全球自然灾害之首, 比率超过60%。世界10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有8个地处于地震断层上, 减少灾害风险是每一个地震多发城市以及每个社区不可或缺的‘投资’。”

我们从不少国家的实际做法中可见一斑: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至9月5日定为“防灾周”、每年1月17日 (阪神大地震日) 为全国“防灾和志愿者日”, 前后3天为“防灾周”。从2006年起, 日本政府出资创立了“建造安全、放心学校补助金”制度;韩国自1994年起, 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后, 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 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 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问题4国际化视野的国民安全文化建设并不理想

社会的文化氛围是影响社会群体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现代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表明, 面对灾害这样的突发事件, “防灾减灾”的行为是解决自然与社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是灾害救助与管理的协调能力等诸多要素的管理行为, 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缺失都将造成社会重大的损失, 所以在拟制各种灾种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时, 也应加强对安全制度和文化的建设。

2010年4月12日, 举办的“建筑安防与安全文化”建筑师会议上, 笔者就曾指出:在安全文化形成的20多年来, 国际社会已将建设安全文化视为社区经过若干次灾害后形成的独有应对手段。安全文化具体来说是指, 在发生灾难环境下, 以灾害观念为核心和灵魂, 以救灾物资为依托, 灾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事实上, 现代安全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渗透到了社会各类灾种之中, 它包括人们对灾害的认知, 防御能力, 受灾时心理、行为的反映, 国家与社会建立的应对策略及救灾能力, 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及传播等内容。

1999年7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2次“世界减灾大会”上强调:“人类必须从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也就是说, 灾害的反应文化与预防文化同属社会危机文化范畴, 反应文化有被动色彩, 而预防文化更强调主动精神与综合能力建设, 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反应文化重在国家的官防、专防、技防, 是政府层面的组织化部分;而预防文化则更多的表现为民防和公众的自防, 它主要衡量公众个体、社区、医院、学校群体的防灾共识及素质能力建设水平。一个社会的安全文化离不开预防文化与反应文化的共同构建。与反应文化不同的是, 我国公众民防、自防的预防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要尽快走出“无知、无为、无能”的落后局面。

问题5国际化视野下的媒体应对文化

媒体作为一个传播的载体, 应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在深刻理解城市危机本质、特点的基础上, 做出媒体应对危机传播的科学模式, 做到理性传播且控制谣言的蔓延。媒体发挥的作用应是如何化害为利、转危为机。如信息传播的渠道不通或信息本质不实、沟通缺乏针对性等都会给应急管理带来麻烦。

传播工具的多样化, 也是媒体面对的一个挑战。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逐渐成为媒体和应急机构传递应急信息的必要通道。“9·11”事件中, 69%的美国人依靠互联网获取信息, 33%的美国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5·12汶川大地震中, 96.7%的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40.1%的网民初次获得四川地震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于是面对如此便利的传输通道, 媒体也须合理使用和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 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许多国家不仅注重强化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 同时, 加强国民危机的意识教育。如日本, 在政府出资的出版物中, 涉及防灾减灾内容的就有《建筑白皮书》《环境白皮书》《消防白皮书》《防灾白皮书》《防灾广报》等10余种刊物;刚上幼儿园的孩子, 就会被带到地震模拟车上体会大自然狰狞的一面;家家户户的门窗附近, 都备有矿泉水、压缩饼干、手电筒以及急救包;就连新潮的电脑游戏, 也专门开发出考验人们在强震下应急对策的软件等。通过这些举措, 日本国民不但提高了危机意识, 而且掌握了急救知识、逃生的要领以及自救互救的本领。日本视媒体为“政府应对危机的最好朋友”, 早在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就明确规定本土的NHK电视台属于国家指定的防灾公共机构, 从法律上确立了公共电视台在国家防灾体制中的地位。

所以, 现代媒体的防灾减灾宣传要有科学理性及必要深度, 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传媒应有的形象。媒体要学会主动探寻各类危机预警报道, 使灾害议题的设置不仅是事件发生后才开始报道, 要抓住某些灾种潜在的隐患和危机状态, 予以提前的预警报道。这种新的报道形式, 已成为安全文化国际化视野下的新报道机制。

通过对上述5个问题的解读, 笔者希望能对构建国民安全文化教育模式有所启迪, 更希望公众能从中感受到国家每年一次的“防灾减灾日”的特殊教育及文化意义。面对危机时代的到来, 面对人们完全生活在随时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和灾难的不确定性状态下, 笔者认为要突出重点, 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即误以为事故灾难发生的概率低, 不一定就在这里发生的侥幸心理;无备必有大患, 有备未必无患, 误以为做了预防就不用应急的想法。所以, 某些政府部门对安全文化教育未予重视, 重事后应对, 轻事前预防, 被动地应对各种危机;各级学校的危机教育不同程度缺失, 仅仅重理论灌输, 而轻逃生、自救互救的演练, 更缺少完备的社会事件遏制机制;社会教育及舆论传播迄今也跳不出倾向于“报喜不报忧”的局面, 反思灾难教训, “坏事变好事”类的自慰多。据此, 我们不仅要唤起公众参与安全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更需要较为系统地建构起我国极需的安全文化教育内容及模式。

呼吁编制国家级的“国民安全文化危机教育十二五规划”

要在全民中倡导安全观及综合减灾意识;普及“灾情”也是国情、市情的危机与忧患意识;借鉴国外重大灾例国家的报告模式, 有章可循地确定我国应对重大“灾事”的事后报告制度, 重在反思和总结, 梳理教训, 发现“灾情”背后的潜在事态。如2010年3月底, 山西王家岭矿难救赎的启示不仅仅有安全升井的“奇迹”, 更有尊重生命的启示与反思。如何才能靠制度文化使尊重个体生命当成国家常态?从本质上看, 其实《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和方法》中的9类设备都投入了救援中, 但是由于我国标准缺失、技术有限, 特别是安全自护文化的欠缺, 先进设备投入率往往滞后, 经常看到的救援场景是, 人力使用电动锯、铁锤、千斤顶、救援担架等较为落后设备进行救援。所以, 只有制定国家级“十二五”安全文化教育规划, 才能在全民性及全社会性层面上使公众危机意识及应急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使每个公民变被动为主动, 学会应急技能及自护方法, 使每年一届的“防灾减灾日”真正有实效。

呼吁有重点、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全民安全文化教育

如每年的“中小学安全日”、国家“防灾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日”等节日要有计划、有设计地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 同时要有目标地推进安全文化的建设, 如倡导多年的“灾害保险”, 几乎凡遇大灾就暴露出一系列漏洞及过失, 不仅有政府需主动的方面, 更有国民保险防灾意识需提升的空间。2010年, 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 (NAIC) 开展了一项关于消费者保险意识的调查活动, 约45%的消费者对自己的保险购买决策存有信心, 但仍有60%的消费者在保险知识的测试中“不及格”。据保险机构的统计, 汶川、玉树地震中真正投保的公众不及1%, 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国民防灾保险意识差。

从法律缺陷上看, 我国的《保险法》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均没有对巨灾保险的规定。现在中国对巨灾保险基本上由政府承担, 可政府真正转移巨灾风险的能力有限, 它势必动摇国家财力的平衡。发达国家通过高税收方式把巨灾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散给每个纳税人,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 高税收无疑会超越公众的支付能力, 这都需要通过国家综合减灾对策及国民教育来逐步完善, 绝不可再在灾害保险上处于停滞状态。

呼吁弱势群体如中小学生及托幼儿童的安全自护教育

保障校园安全是办好学校的基础和前提, 越来越复杂的安全问题就像悬在学校头上的一把利剑下无法逃避。校园安全不仅有自然灾害侵袭, 如地震毁坏了校园, 洪水淹没了教室, 雷击和火灾吞噬了孩童的生命, 更有越来越引起关注的社会事件。

2010年4月29日, 江苏泰州某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成人持刀砍杀29名4岁儿童的事件。这是自3月23日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后, 国内发生的第4起校园砍杀事件。近期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虽形式、内容不同, 但共同点都属危机事件, 都是针对无反抗能力的弱势群体。现阶段, 不少校园索性采取“一刀切”的完全隔离法。借鉴国外在处理此类事件上的经验, 笔者认为学校应对危机时, 可制订必要的安全规则, 以化解校园的各种危险行为, 其中应强调家长和社区要参与校园共同改进安全文化教育。与此同时, 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国家在校园安全中将安全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甚至游戏之中, 格外关注学生灾情后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的情感安全。所以, 我国防灾减灾的传播平台必须社会化。不仅广播、报刊要为公众安全文化教育辟出栏目及版面定时宣传, 同时也要鼓励各种文艺形式的灾难解读。2年前, 汶川大地震后, 与之相关的诗词、散文、日记、报告文学等文章铺天盖地涌来, 使全民的痛楚与悲情充分宣泄, 赞扬了坚强、勇敢、乐观精神, 也鞭挞了自私、贪婪、怯懦等灾害脆弱观。而这些内容不仅应属于校园, 更应该属于全社会的安全文化。

防灾减灾日宣传标语 篇3

2、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4、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持续发展须防震,以人为本要减灾。

6、和谐海盐是我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7、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8、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9、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10、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11、科学决策能减灾,立足发展要防灾。

12、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13、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14、防灾减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5、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6、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口号 篇4

1、防灾减灾人人抓,幸福社会千万家。

2、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3、少一分天灾人祸,多万家平安幸福。

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地震无情党有情,灾害无情人有情。

6、地震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

7、提高防灾 认识,落实减灾措施。

8、让我们团结奋进,互相温暖,无所畏惧。

9、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10、动用各种渠道,保证物质供应,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1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12、人人提高防灾 认识,处处化解震害危机。

13、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减灾 认识。

14、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5、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16、团结一致,百折不挠,奋力拼搏,抗震救灾。

17、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8、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渡过难关。

19、认真组织,积极发动,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20、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21、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22、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23、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24、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25、加强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26、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认识。

27、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28、参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9、科学预防地震,远离灾害伤痛。

30、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灾区人民:我们的`心和你们紧紧相连。

31、增强防灾减灾 认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2、科学防灾减少损失,轻视防灾罪责难逃。

33、发扬不屈不挠的决心和勇气,克服地震灾害。

34、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35、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认识。

36、灾难需要永记,防患始于未燃。

37、积极行动起来踊跃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

38、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39、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预防人人有责。

40、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41、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2、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43、防灾减灾须抓好,社会安定最重要。

44、献出我们真情爱心,全力支援灾区人民。

45、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46、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7、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平安山西。

48、莫道防灾要花钱,减少损失加倍还。

49、持续发展须防灾,以人为本要减灾。

50、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利国惠民。

51、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 认识。

5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情系灾区。

53、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54、树立防灾 认识,增强防灾技能。

55、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和谐山西。

56、汲取教训,依靠法治,积极防御,共促和谐。

57、用法律落实防灾措施,强责任提升减震效能。

58、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标语

1.群策群力防灾减灾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3.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4.防灾减灾 人人有责

5.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

6.地球是我们的家 防灾减灾靠大家

7.普及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8.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9.灾害之前早预防 灾害来了少伤亡

10.全民携手 防灾减灾

11.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12.防灾连接你我他 安全和谐靠大家

13.防灾减灾靠大家 和谐平安你我他

14.防灾减灾大舞台 有你参与更精彩

15.防灾减灾人人参与 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16.防灾减灾系万家 关爱生命靠大家

17.防灾求得平安在 减灾换得幸福来

18.学习防灾减灾常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9.安全属于你我他 防灾减灾靠大家

20.未雨绸缪防灾减灾 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21.防灾意识时时刻刻 和谐社会年年岁岁

22.灾害无小事 预防要及时

23.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 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24.无论春夏与秋冬 积极防灾不放松

25.警钟长鸣抓防范 积极防灾保平安

26.有备无患平安相伴

27.防灾事关你我他 减灾利国又利家

28.尊重规律讲科学 防灾减灾重行动

29.防灾减灾手牵手 和谐中国心连心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简报 篇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吉林省减灾委、长春市减灾委围绕“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这一活动主题,分别在绿园区锦江广场和宽城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举行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灾害应急避险救援演练活动。

现场群众观看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并观摩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险救援演练活动。演练活动主要包括地震应急避险演练和震后应急救援演练两部分。应急避险主要演练地震发生时市民紧急避险、有序疏散、进入应急避难场所避险、自救互救等情景;应急救援演练包括震后区政府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公安、消防、卫生、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迅速开展灾区群众紧急转移、消防救援、医疗救护、灾情核查、安置灾民,科技、气象、农业、环保等技术部门进行灾情数据调查和监测等场景。

通过此次活动,参演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增强了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同时也展示了基层组织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各部门各行业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对促进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广泛宣传和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宣传示范作用。

全省各地也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宣传标语精选

★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策划

★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 全国防灾减灾日口号

★ 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策划

★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观后心得体会

★ 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方案

★ 小学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 202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

上一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心得下一篇:“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