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开办学习四个突破的心得体会

2024-09-10

农开办学习四个突破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

农开办学习四个突破的心得体会 篇1

9月24日,我办全办工作人员在樊主任办公室共同学习了省开发办第一期简报“学习贯彻批示精神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全办人员认真学习并领会了书记的重要批示:工作扎实,扶贫工作就是干实事,创发展经济的新路,认真学习了“四个”突破,即:

一、要努力紧跟形势,积极探索,在创新思路上取得突破;

二、要坚持集中投入,以点带面,在打造亮点上取得突破;三、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在转变作风上取得突破;四、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在规范管理上取得突破。通过学习,从提高认识,学习理论,到贯彻落实,结合我办工作实际,我办工作人员有了深刻的心得体会: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解入思想,创新思路,寻求突破。“要努力紧跟形势,积极探索,在创新思路上取得突破”,就是要理清思路,灵活机制,创新发展,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开放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绿色产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重点,建绿色基地、推绿色科技、兴绿色产业,利用上级部门的一系列好的政策,结合我办实际,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际工作中寻求新的突破,解决随时出现的以及历史存在问题,不断探索出适合我办的农业开发路子。

二、要立足绿色,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要坚持集中投入,以点带面,在打造亮点上取得突破”,就是要以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为中心,集中力量,优先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围一大片,使农业综合开发绿色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三、要深入群众,针对解决突出问题,贯彻落实实效。“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在转变作风上取得突破”就是要充分尊重民意的`同时,负责任地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地做好群众工作。动之以情,晓得以理,在得到上级业务部门及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力求得到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使农民群众主动积极参与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来。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真真正正的做实事,干好事,要做到开心干事,快乐服务,群众满意。

四、要强化机制,加强管理,规范程序。“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在规范管理上取得突破”就是要立足制度建设,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整个程序和各个环节,有条有理,按部就班的搞建设。要做到有制度可依,要素严格执行,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保证在项目评审、公示、招投标、监理、施工管理、县级财政报帐及建后管护等各个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顺利开展。

农开办工作年终总结计划 篇2

一、圆满完成第一期扶贫工作,第二期已进入实施阶段。

我县第一期扶贫重点贫困村31个,扶持期为三年(2002--2004)。04年度上级拨付扶贫资

金98万元,其中用于基础建设工程的79.25万元,用于“周转畜”的18.75万元。到5月底,基础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并组织了验收和县级报账,项目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共打井27眼(其中深井16眼),道路硬化5400米,安装变压器4台,架农电线路3900米。“周转畜”共下放资金9.25万元,支持养猪户26户,由于受今年生猪行情影响,剩余9.5万元资金难以落实,我们及时进行了计划调整,并报上级批复。

在完成一期工作的同时,上半年一边对二期11个贫困村的基本情况、水利、饮水、交通等基础生活生产条件进行了详细摸底,并对各村需要建设的工程拿出了初步方案,并在上级明确非重点县05年不再拨付资金由市县自己解决的情况下,我们积极跑办运作,为我县争取资金25万元,下半年我们在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编报了05年项目实施计划,批复后立即组织了实施,到目前已有2个村硬化街道1100米,5个村签定打井合同,春节前所有工程将全部完成。

二、04年内资项目经过完善并通过省市两级验收

2004年内资项目总投资317万元,其中市以上财政资金206万元(无偿),改造面积0.68万亩,涉及龙华、安陵两个乡镇。共打井34 眼(其中浅井23眼),埋设地下防渗3.56万米,安装变压器11台,架设农电线路4.3公里,整修农路20.6公里,植树4.1万株。上半年在通过市级验收的基础上,代表市接受了省级验收,并顺利通过。

三、启动了三期世行节水灌溉项目

三期世行节水灌溉项目总投资2710万元,其中市以上财政资金1754万元(无偿),改造面积6.6万亩,建设期为五年,涉及王瞳、北留智、杜桥三个乡镇。2005年以来,我们对项目进行了规划、编报和论证,几经反复各项工作都达到了上级要求,并批复立项,很快进入追溯报账阶段。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我们结合景县实际,对整个项目区的主要框架进行了启动。三乡镇启动面积达4.5万亩,修路200多公里,植树20万棵,走在了全市前列。

四、05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当年争取,当年完成 05年以来,我们在谋划三期外资项目的同时,积极跑办,促成了7600亩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337万元(其中上级无偿资金230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为温城乡。目前,各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新开维修道路12条,总长38 公里,划方37 块,植树4.56万株,打井8眼,安装地下防渗管道15公里,变压器11台,年底全部完工。

五、多项并举,积极跑办多经项目

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信息,多方出击,先后对龙华养猪场参股、第三造纸厂纸浆改木浆、县社棉花协会、三期外资用水者协会等项目进行跑办,到目前,已促成立项项目两个,一是县社棉花协会项目,总投资110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资金70万元,二是外资用水者协会项目,总投资45 万元,全部为上级财政资金。龙华养猪场总投资4516.1万元的深加工项目正在积极跑办中,(其中国家财政参股资金1500万元),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并上报到省。

下一步工作思路:

2006年及“十一”期间的工作思路是:以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着力实施好三项开发(农业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扶贫开发),突出抓好两大重点(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四个优势区(农业产业优势区、粮食高产高效优势区、农民增收优势区、林网生态优势区),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率先实现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从2006年到201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力争达到15万亩,投入资金5000万元以上,其中市以上财政资金3500万元以上。到2010年全县首批在册的74个贫困村完成脱贫任务,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3--5个,争取资金2000万元以上。

2006年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7000亩土地治理项目的完善和1万亩外资项目实施。重点抓好林网框架和水利工程建设。

二是抓好二期扶贫项目工程建设和一期“周转畜”的资金回收。力争年年有资金投入,使二期的11个贫困村如期脱贫。

三是深化改革,探索机制创新

。结合实际对新时期如何干好农业开发扶贫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在工程的立项、实施、运转、管护等方面,大胆创新,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完善的竞争立项机制、工程招投标机制、项目乡村动态管理机制、项目运营机制、工程资金公示机制,使农业开发扶贫工作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四是抓好自身建设。继续完善机关内部“四有”管理制度,即:墙上有图(工作流程图),桌上有牌(工作职责牌),手中有表(任务明细表),办公室有卡(任务完成督办卡),使人们工作有目标,完成有时间,落实有登记,树立起良好开发形象。

农开办风险防范经验交流材料 篇3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农发办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逐步形成了一套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国家的制度体系,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以加强资金管理为主线,以防范资金风险为核心,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注重抓好基础工作,强化细节管理,针对各个管理环节的风险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近年来我省农发资金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我省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保证地方财政资金足额配套难度较大。各级财政为保证农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始终坚持将落实配套资金作为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工作,省、地、县三级财政资金均足额配套到位,确保了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不留缺口。

(二)促进“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

尽管我省不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我省从20xx年开始以国办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为平台,以县为主整合农发、水利、国土资金,平均每县4000—5000万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先后启动了5个县安排农发财政资金7500万元;从20xx年开始,我省确定了本省的粮食主产县,每年集中70%以上的资金重点投入,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和小流域治理,为实现全省人均半亩口粮田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中央财政有偿资金回收率达到100%。

我省对到期中央财政有偿资金的回收工作非常重视,从年初开始就将有偿资金回收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县级财政和农发部门提前做好有偿资金回收的账务清理工作,对于回收确有困难的企业,财政给予先期垫付;对于有偿还能力但不愿还款的,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追缴。财政垫还比例逐年下降,上清下不清的现象逐年减少,每年均得到了国家农发办的奖励。

(四)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0xx—20xx年,我省共接受国家农发办的两次综合性检查及一次验收考评。在几次国家级检查中,我省农发资金管理工作得到了验收组及中介机构的充分肯定,尤其是20xx年的国家验收考评中,验收考评结果为优秀等次,没有出现重大的违纪违规,资金使用管理规范,较好地防范了资金风险。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针对资金运行及使用中的风险点,风险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1、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管理。我省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地、县为项目配套资金非常困难。我省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将配套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确保落实配套。各级财政也总结出了一些好方法。如XX市从1990年开始就采取先将各县应配资金上汇到市财政农发资金专户,市财政再将资金全额拨到各县农发资金专户,以此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黔南州将预算下达的资金在州级就全额拨入农发资金专户,不再层层下达预算指标,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对于配套资金不足额落实的地、县,省在下资金分配中给予资金扣减的处罚,有效地防范了“资金筹措不力”的风险。

2、资金分配管理。为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公开、公平、公正”,兼顾实际的分配原则,我省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实行“基数+因素”的分配办法,将全省财政资金由省统一分配到地区。以当年财政资金的40%作为基数,60%作为因素,对各地区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实现全省范围内的资金调剂。资金分配因素包括:资源条件因素和工作质量因素。并对40个粮食主产县和11个国家千亿斤粮食重点县作为优势资源地区,给予投资倾斜;工作质量因素包括:项目和资金管理质量考评、省级验收结果、地方财政配套、有偿资金还款、事业费安排等。“基数+因素”的分配办法有效地杜绝了跑资金、跑项目的不良现象,得到基层管理部门的肯定。

3、“三专”管理。坚持“三专”管理是实现农发资金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在“专人管理”方面,我省要求必须配备专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业财会人员)管理农发资金;在“专账核算”方面,要求必须分别设置财政资金专账、报账资金专账,而且必须与行政事业经费账务或其他支农专项资金账务分设。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偿资金,要求企业要设专账单独核算,以保证项目按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建设。在“专款专用”方面,要求资金必须按特定的用途和明确的使用范围来支出,不得随意挤占挪用。“三专”管理从财务管理的操作环节上规定了人员要专、账务要专、用款要专的问题,防范了“专款不专用”“挤占挪用”,“弥补行政经费”等财务风险。

4、县级报账制管理。从20xx年开始,我省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制定了《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首先,实行工程阶段性报账。报账申请必须有多方签字监管,各县农发项目人员与施工方、监理方共同核实工程量,方可进行已完工阶段报账,拨付下一阶段建设资金。其次,报账所附相关资料附件必须真实、齐全;三是项目竣工后,预留10%的工程质量保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农发办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逐步形成了一套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国家的制度体系,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以加强资金管理为主线,以防范资金风险为核心,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注重抓好基础工作,强化细节管理,针对各个管理环节的风险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近年来我省农发资金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我省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保证地方财政资金足额配套难度较大。各级财政为保证农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始终坚持将落实配套资金作为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工作,省、地、县三级财政资金均足额配套到位,确保了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不留缺口。

(二)促进“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

尽管我省不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我省从20xx年开始以国办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求为平台,以县为主整合农发、水利、国土资金,平均每县4000—5000万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先后启动了5个县安排农发财政资金7500万元;从20xx年开始,我省确定了本省的粮食主产县,每年集中70%以上的资金重点投入,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和小流域治理,为实现全省人均半亩口粮田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中央财政有偿资金回收率达到100%。

我省对到期中央财政有偿资金的回收工作非常重视,从年初开始就将有偿资金回收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县级财政和农发部门提前做好有偿资金回收的账务清理工作,对于回收确有困难的企业,财政给予先期垫付;对于有偿还能力但不愿还款的,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追缴。财政垫还比例逐年下降,上清下不清的现象逐年减少,每年均得到了国家农发办的奖励。

(四)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0xx—20xx年,我省共接受国家农发办的两次综合性检查及一次验收考评。在几次国家级检查中,我省农发资金管理工作得到了验收组及中介机构的充分肯定,尤其是20xx年的国家验收考评中,验收考评结果为优秀等次,没有出现重大的违纪违规,资金使用管理规范,较好地防范了资金风险。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针对资金运行及使用中的风险点,风险环节,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1、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管理。我省是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地、县为项目配套资金非常困难。我省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将配套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确保落实配套。各级财政也总结出了一些好方法。如XX市从1990年开始就采取先将各县应配资金上汇到市财政农发资金专户,市财政再将资金全额拨到各县农发资金专户,以此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黔南州将预算下达的资金在州级就全额拨入农发资金专户,不再层层下达预算指标,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对于配套资金不足额落实的地、县,省在下资金分配中给予资金扣减的处罚,有效地防范了“资金筹措不力”的风险。

2、资金分配管理。为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公开、公平、公正”,兼顾实际的分配原则,我省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实行“基数+因素”的分配办法,将全省财政资金由省统一分配到地区。以当年财政资金的40%作为基数,60%作为因素,对各地区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实现全省范围内的资金调剂。资金分配因素包括:资源条件因素和工作质量因素。并对40个粮食主产县和11个国家千亿斤粮食重点县作为优势资源地区,给予投资倾斜;工作质量因素包括:项目和资金管理质量考评、省级验收结果、地方财政配套、有偿资金还款、事业费安排等。“基数+因素”的分配办法有效地杜绝了跑资金、跑项目的不良现象,得到基层管理部门的肯定。

3、“三专”管理。坚持“三专”管理是实现农发资金安全运行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在“专人管理”方面,我省要求必须配备专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业财会人员)管理农发资金;在“专账核算”方面,要求必须分别设置财政资金专账、报账资金专账,而且必须与行政事业经费账务或其他支农专项资金账务分设。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偿资金,要求企业要设专账单独核算,以保证项目按批复的建设内容进行建设。在“专款专用”方面,要求资金必须按特定的用途和明确的使用范围来支出,不得随意挤占挪用。“三专”管理从财务管理的操作环节上规定了人员要专、账务要专、用款要专的问题,防范了“专款不专用”“挤占挪用”,“弥补行政经费”等财务风险。

4、县级报账制管理。从20xx年开始,我省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制定了《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首先,实行工程阶段性报账。报账申请必须有多方签字监管,各县农发项目人员与施工方、监理方共同核实工程量,方可进行已完工阶段报账,拨付下一阶段建设资金。其次,报账所附相关资料附件必须真实、齐全;三是项目竣工后,预留10%的工程质量保

证金,项目验收时报账率必须达到90%以上。同时要求,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偿资金不能先预付,后报账。县级报账制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拨付效率,有效地控制了套取项目资金,虚报冒领的风险。

(二)注重细节管理,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1、统一规范会计科目设置及运用。为了使基层会计人员更好地使用会计科目,我省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作了统一规定,将会计科目规范到四级以下,哪一项科目设置几级,哪一级设置何种科目,作出了明确规定,农发会计科目得到全面的规范和统一,会计核算水平大大提高。

2、统一规范会计凭证。在《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报账制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了报账凭证的格式及相关要求,附件内容、数量等均作了统一规定。

3、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及久其财会软件。对全省各县特别规定,一是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二是必须使用久其财会软件统一核算。规定了统一的核算平台和统一的核算体系后,全省会计核算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不再出现“五花八门”的现象。

4、强化县级事业费管理。我省规定,凡是县级农发事业费在年初预算中安排,并且达到当年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3%的,在资金分配中给予奖励;达不到3%的,相应扣减资金。20xx年以来,我省各县级农发事业费基本能够足额安排,满足了农发日常工作需要,为防止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保证。

5、细化省级验收评分标准。在省级验收评分标准中,对资金管理进行七大项、十一小项考核,包括:资金审计制度、违纪违规、会计科目核算、资金配套到位情况、实行会计电算化及使用久其软件记账、银行总账余额与对账单、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相符、科技推广费和项目管理费、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安排情况、验收、审计整改情况等。

(三)创新资金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农发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使用的新路子。

农开办三百三走进活动方案 篇4

一、开展“三百”活动,创新学习实践活动形式

1、上好辅导课。开设“科学发展大讲堂”,由支部书记袁兴俊主任为党员上一堂辅导课(三月底前完成)。同时组织全体党员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每个党员学后写出一篇心得体会交我办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培训,深化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开好问计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网上民意调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着重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就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项目竞争立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拟定问计提纲,广泛收集项目单位、项目区群众对我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梳理,形成改正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3、举行演讲赛。举办“我为发展献一策”演讲比赛,鼓励参与者解放思想,积极思考。

二、开展“三走进”活动,增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1、走进群众听民声。支部要按照党员“1+1”帮扶在学习调研期间,深入帮扶挂点村、挂点企业和项目乡镇、村,蹲点调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重点了解和掌握自身与企业、与帮扶对象、与基层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找准服务的着力点,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调研:

(1)如何建立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担保机制;

(2)如何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3)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4)如何使用好科技推广项目资金。

2、走进实际解难题。就本单位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基层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要通过开展“三访三找”活动,即访困难企业、访重点项目、访服务对象,找出差距和不足,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寻发展的思路与举措,破解难题。

3、走进基层办实事。要围绕“察民情、办实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在保企业、保增长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努力办几件实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实在在效果。

三、有关要求

1、要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及时召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时间、方法、步骤。

2、要广泛深入动员,营造浓厚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扎实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各项活动中。要在第一时间报道和反映各项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让科学发展观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上一篇:2017.11.22项目部环保施工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