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路上美文摘抄

2024-05-16

一直在路上美文摘抄(通用11篇)

一直在路上美文摘抄 篇1

汪国真曾说:凡是到达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都属于昨天,倘若因一时的满足而沉迷其中,我们也就停止了进步。漫漫人生路,我们一直在路上。

鲁迅是这样的行者,为了探寻民族的觉醒,毅然放下自己舒适安逸的医学事业,弃医从文,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寄意寒星,血荐轩辕,重新出发,在彷徨中坚定,在呐喊中奔走。鲁迅一直在路上,生命中流淌的是行者的血液!

狂沙逐日,苍茫北海,道渴而死,遁形邓林,生无所息,死无所畏。心中的太阳,早已植入了夸父全部的灵魂。他的脚步,不曾因嘲笑而停留;他的意志,不曾因孤独而动摇。夸父把全部的`生命挥洒在路上,因为只有在路上,他才有不断向梦想奔跑的力量。

年至而立,发奋读书,矻矻终日,博通文典。而立之年的苏洵,本可安然度过余生,享尽荣华,却坚持与儿子一同考取进士,他一直在路上,人生的乐章才会更加恢宏。

沿着人生路途前行,不懈怠,不停滞,不懒散;不断追寻新的起点,不气馁,不堕落,不放弃;永远朝着更开阔的天空追索,不脆弱,不糾结,不失望。生命不休,不落幕,不散场。

正如凯鲁亚克所说: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血泪神飞。想远山茫茫,看近水涓涓,听雁鸣啾啾,在路上,风也清爽,花也烂漫,天也高原远,心亦充实。

一直在路上美文摘抄 篇2

“叮呤”,一声轻轻的脆响,电脑屏幕一角弹出《城市建筑》约稿邮件。点击打开——关于“我的2014”,主题“旅行”。

旅行,似乎算不上一个典型“专业”话题,却隐隐地感觉有趣。遐想,发呆,下楼,吃饭,路经工作室楼下书店,不经意一瞥,一本书躺在那里——《再不远行,就老了》,作者叫王泓人。拿起翻阅,原本先入为主以为的“先生”王泓人竟是位八零后姑娘。瞬间,我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没资格讨论“旅行”了。

但显然,王姑娘所言武断且悲观了。建筑师对旅行的热情绝不会随年长而衰退。每逢长假,微信“朋友圈”中充斥着碧海蓝天、椰林树影,当然还有高大明亮的空港车站、令人垂涎的世界美食。建筑师的旅行,将休闲漫游与业务锤炼紧密结合,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提升自我修为的必需功课。此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百多年前那位著名的青年“驴友”,瑞士人让纳雷(Charles-Eduoard Jeanneret)的名字。

1907年9月,刚满20岁的年轻人让纳雷背上行囊,开始了横跨欧洲的“壮游”(Grand Tour)。从事钟表装饰的父亲嘱咐儿子在旅途中一定要仔细观察建筑,可年轻人却更希望这趟旅行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虽然曾学习钟表装饰的他成绩优异、手艺精湛。让纳雷在旅途中与家人持续通信,不断地提到他为之倾倒的色彩、雕塑、光、乔托、米开朗基罗……

故事若向后自然发展,结局或许同样精彩——年轻人吸收了旅途中的艺术养料后不断提升技艺和修养,勤于练习,并最终成长为一名敏锐、细腻、技法卓越的画家。然而旅行途中几行印在旅行手册某页一隅的短小文字,改变了让纳雷同学的一生。这条指南,吸引他前往距佛罗伦萨西南三英里的伽卢索(Galluzzo)山区,参观那里一个建于14世纪但人迹罕至的修道院。就是这个修道院,触碰到了这个年轻人内心深处甚至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东西。

“我发现了一种解决居住问题的独特方式,”那天晚上,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然而,人们恐怕很难再见到这样的景观了……那些修道士是多么的快乐!”伽卢索的独特空间布局震撼了让纳雷。“我看到,在和谐的托斯卡纳乡村,一座现代的城市闪耀在山顶,……连续的环状宿舍形成了华丽的景观。每一间房间都可以俯瞰平原,并且在较低处开口通向一个围合的小花园。我从未见过如此令人愉悦的居住方式。”

旅行激发了让纳雷心底的激情,1910年,他结束旅行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随后受学校之托再次去往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他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结识了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密斯·凡·德·罗(Luding Mies van der Rohe)几位今天听上去如雷贯耳的人物。

10年后,让纳雷借用外祖母的姓氏,开始自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922年,当柯布西耶设计自己的第一个住宅(未建成的Immeubles Villas)时,他仍旧深情地回忆着当年的伽卢索。

这就是那个被柯布西耶自称改变了余下一生的旅行。

显然,柯布西耶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从旅行中成长的大师。在众多著名建筑师教诲年轻学生的文本记录中,“旅行”几乎成为他们一致推崇的重要学习方式——亲历场所、感受空间、触摸材质……那才是最好的课堂!

二、我的旅行

以如此奢侈的篇幅大谈名师足迹,明显有跑题之嫌。好在本人早已过了那个不得不揣摩作文阅卷标准的年龄——但那其实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不幸几乎全被挥霍到浩瀚题海中去了!今天,即使心在作痛,却也只能向那个“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敬。岁月虽无法逆转,但可永葆年轻之心。旅行,成为工作之余滋养心灵的一次次幸福的奢享。

我心中的旅行,通常得远离日常熟悉场景,投入到相对陌生或极具反差的空间。这些年,旅行对于我,犹如呼吸一般必不可少,但我并未将其简单视为阅读建筑、扩充案例的职业训练,而是如久陷雾霾时需要清澈空气的迫切。繁重、奔忙,充斥于心的各项事务需要有一次次放空,以能量满满的内存迎接下一次崭新的开始。

喜欢驾车旅行,因为自由。公务出差,时间已被精确安排,从A航站楼到B航站楼,开会办事,几乎没有兴致和时间逗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每年寒暑两季,我都会尽最大可能,与家人或好友,用车轮丈量每一寸道路,感受乡土“细部”。2013年夏季的西北四省、2014年春季的云南环线和夏季的川黔桂湘渝。每一次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引擎轰鸣的时候,一场探索便已启程。

2014年仲夏一天,高速路口集结。两辆车,三家人,迎着朝阳进发。成都—贵阳—凯里—西江—肇兴—桂林,既饱览大地风景,又享受驾驶乐趣。在西江,领略强大市场经济推动下的古苗寨建设“新貌”;在肇兴,感受侗族人民传统而现代的生活方式;黔桂交界,体验市政建设滞后崎岖艰难的山路;在桂林,亲历国际旅游名城的火爆和个别人的蛮横霸道……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中国。我的兴奋不是来自对这些著名“景点”的拜访,更在于以这样无缝、线性延伸方式进行的丈量和体验。贴近地面,感知温度,岂是天上轰鸣掠过的航班所能体验到的?

数日后,桂林启程,直奔湖南怀化,计划停留一宿后直返重庆。西南多山地,虽高速公路建设迅猛,依然尚存大量空白。自贵州开始,道路崎岖、沟壑纵横。高速公路遇山开洞、遇沟架桥,一路风景不断。从桂林至湖南途中,蜿蜒山路让人陶醉。由于时间并不宽裕,原计划从桂林至湖南再到重庆一线以赶路为主、游赏为辅,未曾想,这次夏季之行最为深刻的体验正来自于这段本来计划匆匆赶路的途中。

进入湖南境内,天色逐渐阴暗。不多时,豆大雨点开始撞击前风挡玻璃。雨越下越大,无奈还是停留在服务区休整等待。查看手机,距离怀化数十公里的洪江,有一个“古商城”。恕我孤陋,之前并不了解。有文字简介“洪江古商城……成形于盛唐,鼎盛于明清,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现仍保存完好的洪江古商城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1)、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似乎很有意思。到底是直奔怀化,还是前去此地?稍作犹豫后决定:去!

雨势稍小之后继续出发。拐出高速,驶入小道。幸运的是,在驶入小道不久,雨渐渐停住了。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所有人的心情逐渐放松,开始谈笑风生。路上虽遇几处道路半幅垮塌,小心驶过,还算有惊无险。天色将暗时,顺利抵达目的地。

古商城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隐匿——存于洪江这座看似极为普通的小城之内。将车停在一条日常街道旁,我们步行进入一条窄巷,一个旧时小镇迎面而来。一色青瓦灰墙的窨子屋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错落有致。我们没时间全面探究“七冲、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但见商城内青石板路和码头顺应地形、蜿蜒迂回,已大呼过瘾。清末民初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随处可见。与不少已经名声在外的名镇名村相比,这里最为难得的是依然存有真实的生活和大量百姓居所。我们漫步、品读、拍摄、讨论,孩子们追跑嬉戏,凝固了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段快乐时光。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在古商城用完晚餐,已是黑夜。打开导航,向着怀化市区出发。怀化一夜,清晨再出发。途径矮寨大桥,又有一个意外收获。在大桥附近的苗寨,享受了几个小时的田园空气。跌宕的沟壑山峦与平整的高速公路相遇,令人过目不忘。时间所限,从湖南到重庆,一路不能再停留。看着沿途路牌一个个地名闪过,心中不免惋惜。夜抵重庆时,已累得几乎直不起腰了。

可惜这样苍白的文字描述,将真实感受折损十之八九。还记得2013年夏天从青海湖到德令哈一路两侧苍凉的景象,暮色的降临在天空上演了一场色彩奇幻的云景大片,从五彩斑斓到深邃幽蓝。那一刻的美,让人不禁眼眶湿润。坐在副驾驶的朋友举起相机狂按快门,看到屏幕的回放时又不断叹气没有实景的美丽。我一边安慰他,同时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把这景象刻在脑海里!海阔天空,云卷云舒,畅快淋漓地都融化在眼前的自然胜景之中。

三、风景,不容错过

“闲行闲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甚么功果?”五百年前,文人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曾写下这句词。面对人生,古人常有今人难企及的自在之感——“自在”即“心理之自由”。法国人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曾从政治权利视角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一书中讨论了自由话题。[1]不言而喻,自由对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弥足珍贵。古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亲友远行,便意味着长期离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蜀道、天堑、崇山……横亘在古人面前的地理障碍数不胜数,但古人心中的自在,又岂是同时拥有手机号码、微信账号、微博账号、QQ账号、电子邮箱的今人所能体会的?!手机、网络、飞机、高铁,使现代人从信息自由到行动自由都得到古人无法想象的“技术支撑”,然而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与交通联系也使得时空急剧压缩,结成一张稠密大网,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发达科技能带来物理层面的自由,而精神层面的自由,仅凭科技是难以实现的。相反,过度发达的信息与时空移动方式,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束缚和依赖。

旅行,便是为了这份自在,哪怕短暂。对于旅行,不必刻意、功利,甚至攀比、炫耀。从“身游”升华至“心游”,才实现远行的真实价值。年轻的柯布西耶在旅行中完成了数百幅速写,拍摄了大量在当时来说颇为昂贵的照片。甚至可以说,旅行成就了一代大师。现在,当镜头被低廉地整合进手机,我们早已不认为存留图片是多么困难而又珍贵的事情。事实上,最有价值的头脑意象(image)不是影像(picture),而是感觉。有些感觉,非要前行在路上、在远方才可获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远行都似乎在追随和寻觅着某些记忆和传统。它们已被我们搁置和低估了很久,如今却以深入骨髓的力量提示着我们心随身至的轨迹,神奇而幸福。

这几年的私人时间,我更愿意以“匍匐前行”的姿态去触摸中国土地的多样和细腻。无论足迹远近,旅行之于生活,更是一种态度:坐以待毙,还是奋力前行?多年前,谭咏麟的一首老歌里唱道:“经过长长的旅途我终于惊醒,错过多少沿途的风景”,生命,正是一场旅行,或长或短,沉睡也好,清醒也罢,我们其实一直在路上。

摘要:旅行作为建筑学职业训练、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绝大多数建筑师喜爱且必经的成长环节。旅行过程不仅能够获取来自真实场所的实际专业信息,更能作为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深度参与到建筑师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旅行,建筑师,建筑学训练

参考文献

一直在路上美文摘抄 篇3

——刘晋玮

一个用心去唱歌,用全力去演戏的新一代偶像明星。拥有真诚的微笑,怀揣坦诚的真心,从默默无闻到初露星光,他一直坚持着、执着着,为梦想,他一直在路上,一直往前走。

2011年11月11日,新生代歌手刘晋玮首发个人最新单曲《Through the pain》。轻快、动感的曲调,简单、轻巧的曲风,让人听起来觉得愉悦、轻松。歌曲本身是一首分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治疗情伤的歌曲,旋律里透露出一开始对分手后的无奈,到最后坦然接受,并开始憧憬着以后一个人的生活,单身快乐、充满希望。歌曲的词曲部份由新锐音乐制作人曾卓操刀制作。整首作品将个人的情感过程诠释的淋漓尽致,清澈而直观的描述了现代人的情感之路。

“如今I GOT IT ALL,BUT I DON′T THINK THAT IS ALL,因为你已离开了,我们天各一方后,再远的路妄自走过……”当爱情走到终点,我们该选择向左还是右?其实每一段感情的结束都是新生活的开始,刘晋玮就是想通过歌曲《Through the pain》告诉我们,就算以前的感情有多么的痛心疾首,但那都是过去,我们应该向前看,充满希望的过好每一天,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样的观点也是刘晋玮一直以来做人做事的态度,他坚持自己的梦想,坚信自己的人生,执着勇敢的向前看,往前走,充满希望的过好每一天。

毕业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刘晋玮,专业学习舞台表演四年,喜欢唱歌,喜欢表演,喜欢玩儿乐器,从孩童时期开始就一直努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从梦想成为一名演员,到考进电影艺术学院学习,再到现在走南闯北地为生活努力为梦想打拼,再多辛苦和艰难都是值得的。

刘晋玮:“周筱燕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年轻,怕什么!虽然仅仅几个字,但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这需要意会。每当我压力大的时候,就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一直坚持不懈的刘晋玮,做过上海电视台《开心宝贝秀》的栏目主持人;代言过灵睿笔记本、数码相机等产品以及其他品牌的广告;参加过全国推新人大赛获得最具潜力歌手,百事新星大赛浙江赛区人气奖,河北音乐广播《动感超新星》获周冠军,2010年度“闪亮之星”云南十佳影视模特;出席过各种活动担任嘉宾;也参加过各种晚会和节目去接受采访或担任表演嘉宾。

直至现在,参与了由吴镇宇、孙海英、陈志朋主演的电影《堵车》的拍摄,参与古天乐、郑秀文主演的电影《高海拔之恋2》的拍摄;并发表了个人的首支单曲。

虽然他的出道并不是一帆风顺或是一炮而红,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现在的成绩证明了他的坚持与执着是值得的。

刘晋玮是安徽蚌埠人,美丽幽静的“鱼米”之城,让他的性格也耳濡目染,干净阳光的长相,温柔安静的性格,时而沉静,时而打趣,就像一个邻家大男儿,没有拿腔拿调的城府,坦诚和谦虚是他为人处事的基调。我们甚至担心地问过,像他这样的性格,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娱乐圈里是否会觉得不适?他的回答很执着,至少我一上台就会很兴奋、很激动……

刘晋玮

职 业:演员、歌手

艺名:刘晋玮

原名:劉丹

昵称:“晋子”

英文名:Jayvee

粉丝名:镜子

出生日:1987年7月1日

身 高:175cm

体 重:62kg

爱好:只要带球的运动都喜欢

口头禅:让我睡觉吧!

最满意自己的身体部位:鼻子

座右铭: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心一辈子

小时候想做的职业:演员

一直住在幸福隔壁美文摘抄 篇4

这不是在演戏,这只是袁超策划的三里屯快闪求婚的一幕,这项策划是和电影《101次求婚》的制片方一起完成的。制片方对袁超精妙的构思赞不绝口,称他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能带给人最真实的感动。

殊不知,袁超的创业路走得却是一波三折。19岁时,袁超进入了一家军工行业,生活安逸。但安稳的生活并没有让袁超丢下梦想,他不止一次地想,我的人生不能这么虚度下去,我要做点什么。

一天下班时,天已经晚了,华灯初上,商铺门口,霓虹字打出的广告激发了他的灵感,他的心活泛起来。他想,如果在最热闹的地段,把最大的霓虹字换成女朋友的名字,再加上一句“我爱你,嫁给我吧”,那该是多么惊艳的场面。袁超的嘴角泛起了笑意,他被自己的创意激发得热血澎湃,一直模糊的梦想在心中忽然清晰起来。他想,如果自己开一家创意公司,专门为人设计浪漫的求婚场面,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

他立即上网百度,发现并没有一家专门策划求婚的公司。瞬间,他认定这就是他的创业梦想,他要开全国第一家策划求婚的公司。父母第一个反对,他们认为,挣钱可以不多,但工作必须安稳。结婚成家,过幸福宁静的日子多好,不能瞎折腾。但19岁的袁超还是决定辞职创业。

经过一系列艰辛的筹备,店终于开张了,但门可罗雀。偶尔进来一个人,也只是好奇地询问一下。袁超明白,新事物的出现必须让人们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他加大了宣传力度,除了在网上、报纸上刊登广告外,大热的天,他站在店门前满面笑容地发精心制作的广告宣传页,还耐心地向路人解释服务项目。为了更好地渲染效果,他和摄影师一起拍摄了外景,剪辑唯美的画面,并配以声情并茂的演说:“你想在你人生最美好的时候留下浪漫的回忆吗?你想让你爱的人为你感动,与你幸福牵手吗?那么请来吧,我就是那个为你创意幸福的人。”液晶显示屏不断回放的画面,吸引了众人的围观。

袁超的第一个顾客叫郭龙,是厦门一家网络公司的营销总监。他和女友是大学同学,相恋了5年,却一直未向女友表白,他期待有一个美妙的求婚过程。袁超接了这桩业务,详细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细节,并修改了郭龙带来的表白文字。然后,他苦思冥想,辗转难眠,力求最佳创意。那天,女友在客厅津津有味地看《蜗居》,李念扮演的海藻正在海洋馆游玩,各种各样的鱼类在拱形的玻璃展柜里游来游去。袁超眼前一亮,如果郭龙身着潜水服与鱼类共舞,突然出现在观赏鱼类的女友面前,漂浮在水中为她翻开一页页表白爱慕的话,那童话般的意境,一定会让有着公主情结的女孩卸下所有的伪装。袁超连夜赶出了文案,并和当事人一起不断地沟通,商定细节,路线、位置、教练……模拟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敲定了方案。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当女孩看到水中的男友时,先是惊喜地张大了嘴,当看到男友展开的“表白书”,幸福地落下了眼泪。当这对恋人紧紧相拥时,掌声四起。袁超长舒了一口气,幸福得有点眩晕。

初战告捷,袁超开始忙了起来。这一忙就是8年,生意渐入佳境,他的人和店已是小有名气。袁超还和女友一起创办了淘宝店,并接拍广告。这个憨厚的男孩说,做这些副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求婚策划公司,这个行业虽然讨喜,但收入并不稳定。他和团队一直坚持用心经营,不仅因为这是个朝阳行业,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行业他得到了很多快乐。经他促成婚约的情侣已近300对,他说,他一直住在幸福的隔壁。谈到女友,他宠溺地搂紧了身边一直追随他的女孩,深情地说:“我一定会给她一个别开生面的求婚,让她不再住在幸福隔壁,而是住在幸福里。”

不向烟花路上走美文摘抄 篇5

自从筱容走后,伊天像失去了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将过去,所有的所有还未到来。空气充满了氧气,但伊天依旧感到胸闷,笔直发昏的窄巷,只留伊天一个人走,那条路仿佛裹着全部的泪水与开心,每走一步,都有一朵血花绽放在心房。苍白入黄昏,是全部的垂危与挣扎,在现实的晨阳中不加掩饰的暴露在空气中,原来的日子,折旧的时光,总会有一个倩影等在这里,不计较那天的阴晴,她从来没有迟到。如今,物是人非的落单,伊天感觉自己畏缩面对,筱容如何爱伊天,那是过去,在日日夜夜的煎熬中过去,时间不想听谁的解释,只有分手的场景与悲痛像单曲循环,搅碎伊天所有爱筱容的记忆。

“天,我们分手吧。我们的老式爱情不能从头来过,我有更好的选择”筱容面无表情的说,好似任意的风,一切都无所谓,将被风带走记忆与开始。

伊天和筱容的爱开始于巷,生活在一个巷,总免不了相遇、相爱的过程,可如今筱容变了,过程也变成了结果。伊天和筱容的爱情确实老了,苍白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入老旧的收音机,在如今只能发出滋滋的声响。也像巷内青石路换成了水泥街,它真的是旧了。

“为什么”伊天像很多分手时候的孩子,问了这个被千种解释的问题,至少他心不甘。

“因为相爱,所以分离,这是岁月的必然,当初说爱我的时候为何不想。现实点吧,我们不可能在一起”筱容似乎想好了借口,将伊天置顶的爱情捧起,然后打翻。

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面色死灰,尽然失去了全部的生死,那些对于伊天不重要了。里的女孩总是无常和善变,将真爱一点点剥离,最后只剩一颗心脏,在风中颤抖、生疼。伊天迈出了步,没有在回头,回多少次头都不能让她怜悯,至少让伊天在爱的最后保持一丝尊严。分手,从来都是可怕的,因为人们时常用它来吓唬孩子,相爱是无限的,但千万别付出,否则分手的难以收回,就像伊天现在的狼狈。爬出了两人的世界,却不能指责她的背叛,唯有承受、体会和残缺。

雨线如帘,泪如帘断,滴滴交融,敲打在心。淋湿的倒影在升腾的雨雾中,飘逝着迷茫、彷徨。伊天感觉气力如抽丝,一丝丝离开身体,早早的软弱终如溃塌的城墙,跌撞在雨中,反复着跌倒、爬起。伤了,不会有人来擦伤,死了,只会有人来收尸。着份没来的及收获的爱情,对于伊天太过重要,至今无法回想,不敢回想,走着吧,至少还可以一直向前,并不无路可走。

回忆再一次溃碎,伊天又回过神,此时阳光铺满了巷道。捧一舀阳光,伊天凑道鼻尖去闻,着阳光有些斑驳。突然,那身影一瞬间出现,在伊天的余光中放大,最终成真人。伊天脚下错乱的闪道一个商店,注视那明明简约而复杂的身影,她真像“丁香女人”。筱容回头凝望巷内,一片金色的长道,像筱容扇动的睫毛,一眨一眨在风中摇曳。伊天突然心底生出一丝侥幸,她看见筱容的眼里是缠绵的温柔,如果冗长的呼吸,不能有丝毫间隙。

或许她真的全然没有忘记,只要自己坚持。伊天安慰着自己,每一个珍惜爱的人都会这样想,并去做。一连好多天,伊天发现筱蓉都会在巷口伫足,好像数落曾经的美丽。

“蓉,我们谈谈好吗”伊天从商店走出,平静的对筱容说。

筱容先是一怔,随即轻轻点点头。

两人从巷口向巷内走去,那仿佛是唯一的路了。

“我向知道你为什么要弃我的原因“伊天小心的问

“现在还重要吗“筱容依然平静。

“对我来说,不让我明白,比分手更痛苦。如果我做错了什么我可以改“伊天最后的希望。

“其实当初我们纠结谁的对错时,已然错过。”筱容笑了,那一笑的无情。

伊天抬眼,赫然发现已到了巷尾,一堵墙,没有前路了。

绝望的不是墙,无奈的是没有门。

伊天恍然中有一种错觉,这份爱情收场的狼狈,是自己矫情的放纵。没有追问,何来解释,伊天反而轻快的走出巷,向着大路走去,筱容直到伊天消失在巷口,目光像冰化,只听见潺潺的温柔如流水,释意爱情的长短,真不用过多的解释。

爱情,在人面前不可一世。

爱情,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到底是爱情在涨价,还是人在贱卖。

伊天接到电脑,朋友生日大宴。让他速来,伊天从床上蹦起,简单的洗漱后,又穿了身新衣服,便散着步去朋友家了。心里无比轻松,脚姿轻盈如滑翔,踩着MP4里音乐的鼓点,心里此时放晴,一丝风抚过耳坠,远远的去了,毫无顾忌的无所留恋的去了。

放爱一条生路。

伊天到朋友家不算晚,此时客厅内满是人,DJ的激情像海浪冲刷礁岩,一遍遍让人高亢。伊天选了个偏角,端起红酒细细品味,貌似主人还没来。花花世界里的男男女女,灯红酒绿的放纵滥情,随着燕尾服和金装的仪表深深埋在笑容下。伊天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一口喝下全部的红酒,眼神有些难饰的醉意。

“小天,快过来”生日马上开始,众友忙叫躲在角落的伊天。

伊天摇了摇头,将脑中的醉意驱散,站起来走到朋友们那。人们开始呼喊,主任拉着一女孩的手,走到朋友面前一一介绍,伊天勉强辨认女孩有些眼熟。

“小天,这是我女朋友,筱容”主人很幸福的讲到,这世界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

“我们认识”筱容淡然一笑,用手拨弄耳边的发。

“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伊天婉婉的说,略带歉意。

这让筱容的笑颠覆,一脸静然,无烟火味的双眼想从伊天的眼神里找出一些东西,报复。但很可惜,伊天眼神里除了歉意,在无其它。

“管他认识不认识,现在在这里都是朋友。小天,你尽兴,我去招待别人”主人见气氛微妙,出来打圆场,至于以前怎样好像不是很介意。

“我有话告诉你,去阳台上去”筱容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语气平淡,有三分出尘。

“我不和陌生人说话”这让伊天想起了《十年》,那种最可悲的结局。

筱容没有接话,径直向阳台走去,玻璃灯下托出她曼妙的身材。伊天端起一杯红酒,仰头而尽,一步一步走向阳台,那里有一丝真诚搁置。突然走进阳台,一丝夜风与伊天撞了满怀,伊天拉了拉领口。两人就这样一条线上站着,筱容在看星星,伊天在望远方。

当初,谁是拭我蒙尘的人。

尔今,谁是伤我到底的人。

筱容拦腰抱住伊天,将脸贴在伊天的后背,伊天像未察觉,不动的注视远方,好远的方向。

“天,我从未减过对你的爱,而且是我一辈子将爱的人。但我是个凡女子,也只能在这文明社会与金钱、地位周旋,我是俗女子,所以只能放弃你。爱你,但不代表跟你在一起,我有多爱你,就有多痛苦,悲剧往往是说出分手的那人最苦痛,我勉强伪装着与这世独斗。天,希望你找个比我更好的女孩”筱容呢喃着,似向对风倾诉,但未流泪,未纠缠,泪水经不起在流了。

岁已过往,爱已成殇。

伊天一个站在阳台,听风的寂吟,望向那灯火辉煌的人场,任何敷面的情绪也不能平息,虚伪和阴谋,伊天抬脚欲向大厅走去,一个转身,飞向星汉灿烂。

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6

——在全县宣传报道工作会上的发言

邻水县三古乡中心小学

熊兴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尊敬的校长、园长们:

早上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给了我这次发言的机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我们一直在路上》。说实话,接到这个通知,我感到很不安。一是因为我们的宣传工作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无论是宣传的广度、深度,还是稿件的数量、质量,都还显得特别的肤浅和幼稚。二是我对学校宣传报道工作没有作过完整的深入细致的思考。我觉得宣传报道工作只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是与我们整个工作结伴而行、相依为命的,离开了教育教学谈宣传报道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我觉得就是一句话:做了什么就报道什么。那么我们学校最近做了些什么呢?

一、与时代同步,紧握前进方向盘。

提到宣传报道,同志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假、大、空。其实,罪过不在宣传报道本身,而在于我们能否把空洞的说教通俗话,把高深的理论具体化。

一是讴歌大主题,体现时代感。作为教育人,我们就要为时代鼓与呼,引导师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2013年春季学期,在“中国梦”主题教育中,我校创编了拍手歌《我的中国梦》和校本教材《中国梦我的梦》,深受师生喜爱。他们在朝读前和午休后,边拍边唱,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接受了主题教育。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员大讨论,我们凝聚了共识,自愿捐款走访、慰问特困学生家庭,我们还开展了全体教师参与的“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大走访”活动。这样的活动,既是对我们两类“特殊”学生的关注,也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和老师进行的一次思想洗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我们已经开展了主题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古小人”的师生演讲比赛。

二是立足小故事,注重实效性。讴歌时代不是目的,最终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正如在“中国梦”主题教育庆祝活动舞台上,我校撰写的“载

歌载舞深情演绎中国梦,同心同德聚力铸就古小魂”这副对联,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道理。演绎“中国梦”不是目的,最终为铸就“古小魂”服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让山区孩子得到了帮助和关爱。“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古小人”演讲比赛,阐述核心价值观不是目的,落脚点在于如何做一个最美的古小人。

这样既有时代感又有针对性的题材,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先后有数十篇报道被《四川电视台》、《广安电视台》、《邻水电视台》、《四川文明网》、《四川教育导报》、《广安日报》、《邻水教育工作简报》采用。

二、与师生并肩,凝聚发展正能量。

抓学校宣传工作,不是杜撰新闻,不是显摆成绩,而是为了推进工作,促进发展。

一是宣传报道的内容是我们的工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我们学校教研工作坚持“一月一重点”,艺体教育坚持“一月一活动”,养成教育坚持“一月一主题”,每天坚持打造“三余”文化,逢节日、纪念日必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比如,上学期,我们在养成教育上分别开展了“校园

环境我洁美”、“个人卫生我讲究”、“社会秩序我遵守”、“社会事务我参与”系列活动。在艺体教育上,我们分别开展了以 “学习雷锋好榜样”为主题的故事大赛,以“活力与风采”为主题的篮球运动会,以“家乡美”为主题的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和以“我型我秀”为主题的“六一”庆祝活动和游园活动,这些都是我们宣传报道的源泉,这就是我们的“米”。

二是宣传报道的主体是我们的师生。我们在宣传报道上,我要求尽量不出现我的名字和我的形象,把更广阔的舞台交给师生。因为学校是“我们”的学校,不是“我”的学校。比如,今年教师节,我们学生采摘野花献给老师、中秋节新老师与留守儿童包饺子的故事,在四川电视台、广安电视台和邻水电视台相继播出,充分展示了我们师生的形象,师生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内部宣传上,我们学校的“蓝精灵”广播站,每天中午播出时都有校园好人好事、新人新事,让师生全程参与整个宣传报道的过程。校刊《古原草》,更是为老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里面有经过全体师生投票产生的封面人物及先进事迹,有教师文学作品,教育随笔,有学生作文、演讲材料和光荣榜等。

三、与困难角力,找寻潜在新动力。

大家都知道,三古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无论是教师的质量还是数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不等不靠,我们坚信,“困难象弹簧,你弱他就强”。

一是充分发现和着力培养。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由办公室牵头,但我们办公室的同志也象走马灯一样,刚熟悉业务的陈刘飞老师,考调到了鼎屏小学。我们只得重新寻找新人,最后由余伯元老师接替,学校给他引路子,压担子,他也很快成为了办公室工作的好手。我们还通过多种渠道,发现教师队伍中能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的老师,象谭钦军、王小利、张小明等,学校鼓励他们报道学校工作,即使不能有完整的作品,只言片语我们也以适当的方式在校刊上予以运用,来激发老师们参与学校宣传报道的热情。比如,在上期全校教师“大走访”活动中,龙倩老师的走访日志《不家访,我们又如何懂得那份爱》被校刊全文刊用,其他老师的,则摘取其中的精彩语句。

二是明确规范和适度激励。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于学校宣

传报道工作,这句话不一定正确。我们坚持“自己的工作自己报道”。避免了所有报道都由办公室包办的作法。尽管我们宣传报道工作有方案,有奖励,但是我们的奖励微乎其微,尤其是分管领导的报道是不作考核的,我们把它视为自己的份内职责。对于普通老师,我们予以适当的奖励,加以引导。比如,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1000字以上奖励0.2分,1000字以下奖励0.1分,折合人民币大约7元和3.5元钱。这只是表明学校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当他们的名字印成了铅字,当他们的形象在电视上得到了展示,这就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回报,这也是他们乐于参与的动力。

一直在路上 篇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命的历程在于不停歇的“在路上”。我的事业是不断的寻找、发现、回归、重访、再出发,一直在路上。在路上,心动才是唯一的活法;上了路,心动才使身体和精神一体;离开,才使到达成为无穷动的达到。

一夜的霏霏细雪之后,严冬依旧未减肃杀之气。798艺术区一隅,黑衣黑墨镜的男人,大步跃过雪渍斑驳的大路,逆风而行。身后,一辆金色的汽车停驻在空旷残雪地面上,几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它金色的车顶,线条在向后延伸的同时缓缓下落,优雅舒展的车身侧面轮廓与背景中稍显沧桑的旧时代钢铁结构厂房形成鲜明的反差。这场无声默剧中的主角是卢杰,国际著名的“长征计划”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北京长征空间画廊CEO,一位有着执著追求的艺术策划人,一个睿智而学识丰厚的画廊经营者,也是一个崇尚优雅而前卫的生活品质的艺术界精英。而车,则是汲取了运动型多功能车和传统Gran Tu rismo的设计元素的创新BMw 5系Gran Turismo,即是一款尊贵而优雅的公务用车,又是一款充满激情活力的休闲用车,能够完美和谐地满足工作与生活的各种需求。

乌托邦、理想、行走、世界

卢杰不是一个安份的人。1992年,他移民英国。此后,他在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做画廊经纪人,是第一代做当代艺术市场策划的中国人。对当代艺术的批评性认识,使得卢杰开始在心中构思一个与传统展览不同的艺术计划。从2002年6月开始,卢杰开始长征计划在中国的艺术实践,众多知名国内外当代艺术家重走长征路。

之所以将艺术计划命名为长征,其寓意就是乌托邦、理想、行走、移民、世界、还有让文化转移超越极限。长征不是一个事件,不是对老的长征的怀旧或重新阐释,而是一种进行中的当代艺术和文化的状态,不是历史,而是当下。当历史退远了之后,新的“长征”依然在行走中。

创新,代表了对传统审美观、想象力的颠覆。至于艺术,则代表对过往艺术观和历史观的反拨。当代艺术的闪耀之处恰在于多时间和多空间的动态显现。网状的意识、记忆、知识、情感、语言、媒介、运动,个体和集体的交错和矛盾中,催生出对生命形态、知识生产、社会发展的多种运动和方式。

历史、未来、前卫、动力

卢杰的成功来之不易。2003年,卢杰在北京798艺术区厂设立长征空间,从最早25平方米的工作室,到目前几千平米的综合艺术空间;从几个人通宵奋战的长征队伍,到如今代理了杨少斌、汪建伟、展望、吴山专、林天苗、没顶公司等众多当代艺术名家,拥有自己专业长征团队的顶尖机构,卢杰用近十年时间将长征发展成成多元化模式、国际性的成功艺术空间。

长征空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中催生而出的融合体,是强大的行政和市场推广系统,是从不停止的理论诉求,教育和出版结合的知识生产系统,是高品质的个展与群展的呈现,是国际和本土对话与连接的聚合点。融合与拓展,显现在它的历史,它的思想和品质,它的挑战力,使中国和国际当代艺术的关联性和相互的认识起着深化和刺激的作用,是一个交互的现场,充满动力。

速度、超越、变化、掌控

卢杰年轻时就酷爱宝马,是日常的工作坐驾。到四十不惑后,卢杰更依赖于宝马的5系Gran Turismo,在成熟中寻求突破和野性。对于速度、超越、敏感、控制、变化的感受,让他的过去和未来都在前方。这与他常年纵横于艺术市场的感受有众多相同之处,艺术的商业其实是人类最年轻的政治经济学,从传统的宗教和祭祀与日常的功能性发展到装饰和审美的自律性,人性通过艺术的表现围绕着被历史化的审美和趣味的表达而张扬。

这是一个艺术变革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自由而失控的创造力、文化身份、金融资本、意识形态等结合而又斗争博弈的文化与经济现场,需要警惕权力化、数据化和时尚化的表面荣景带来的永远发展的焦虑。“我们需要永远保卫艺术,而市场是保卫艺术的舞台还是工具?抑或墓场?再也不是艺术家说了算的历史了。离开了市场的艺术,是不道德的。”

人物

卢杰——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哥德斯密思学院艺术策展与管理硕士专业,国际著名的“长征计划”发起人和总负责人,北京长征空间创办人。

自80年代后期起,卢杰就担任艺术评论、艺术编辑和艺术行政的工作,撰写及编辑了十四种艺术家个人画册、综合画册和艺术史论书籍。20多年来他策划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最近9年间,他的主要工作围绕“长征计划”展开,此计划2002年在长征路上实施,此后在北京798艺术区建立了总面积达2500平米的“长征空间”,集中国当代艺术的策划、独立项目、驻地创作、学术会议和讲座、出版、艺术市场推广、销售、艺术家代理、艺术投资咨询顾问及资本运作为一体,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中心之一,是国际和本土艺术界联系、合作的枢纽,也是中国为数不多参加国际最重要的Basel和Frieze艺术博览会的重要画廊之一。

座驾

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8

有一天在娱乐星周刊上再次听到刘同这个名字,而这时他的《虽败犹荣》也已取得很好的成绩。后知他的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早已荣登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第十四名的好成绩,打败了很多知名作家。

1月,乘着放假这几天,我打开这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好似很正式,也是对自己一个审视。似乎对于25岁的我来说,青春早已不复存在,但是那些年行走时的无助,孤独还有挫败感,仍然会在某个时刻深深的刺痛肌肤,直达心里。

书的封面是他的背影,左上角写着:“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150万字的记录,大多是在北京的日子,而资料我用了一个下午就看到了,他28岁的时候,我就没有继续阅读了。于是开始敲击键盘,这一刻似乎想要拾回,我20至25岁的很多故事,但我发现很多很多事情大多都忘记了,那时是有多忙,忘记了去认真记录生活呢?但还好那些像打了鸡血一样战斗的日子,我都还没有忘记。

20,我大二,20岁,传媒学院话剧社成立。第一步就是征集剧本。其实偷偷的在心里载种的一个梦想就是关于这一行,却从未去触碰的还是这个。但是在刘同的世界里,他从未离开和放下的就是他是一位电视人、媒体人。这一次我并没有逃脱。

起初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剧本交给了我们话剧社的大导演(一位年轻漂亮的毕业于上海某大学的硕士导演系专业的美女)。对她的映像很深刻:她不高,但皮肤很白、唱歌十分好听,她和我们打成一片,她会很多种方言,与我们一齐搞笑。:

很幸运的是剧本被选中了,这是我第一次像打了鸡血一样认真完成的作品。我为了它有专门去网吧搜集搞笑的段子,回来之后筛选并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打鸡血时脑子转的很快,而且必须要坚信付出就必须会有收获的。剧本不长,搞笑为主;幽默第二,演技第一。

如果你听到我的剧本的名字是“精神病院里的故事”,你会不会想我就是个疯子啊?此刻我觉得自己那个时候肯定也不太正常,但是不正常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当时召集演员的时候,我一顿把我们新闻0803班十几号人士,都拉去当剧本里的主角。从院长到护士、病人都是的,除护士还能正常点,剩下的没有一个正常的。记得很清楚我的好朋友郑玲、小罗、胡平、撒敏、、、、、、还有男同胞小龙、黄领,话说那一年的两场巡演,黄小领同学的方言式、夸张式的表演征服了很多观众,博得了很多掌声。

一次好的话剧演出不仅仅仅要好的剧本,好的演员,更重要的.是过程。打鸡血式的写剧本到打鸡血式的排练。从一开始的四不像到之后的很搞笑,每个人的特点都凸显出来,就应是算成功的。

其实,刘同在这本书里也有写到,他有很多次像打了鸡血一样战斗的无数个夜晚。我觉得他的青春并不迷茫,只是很多时候梦想与现实冲突时,那一刻的无助占据了他的心。他一向都在做着他一向爱着的事业,他是一个很棒的电视人、媒体人。

谁没有年轻过、迷茫过呢?那些笑过、哭过的日子叫做青春;那些打了鸡血的日子叫做青春;那些付出了同时也有了收获的日子叫做青春。25岁的我们离青春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依然一向都在路上。

一直在路上作文 篇9

这条路有多长?你正在用双脚丈量;这条路有多难?你正在亲身体会。是不是因为你知道,你甘愿忍受当下的痛苦是为了将来因此的获得,就如同在冰冷暗黑的大洋底,蜕化成万人景仰的传奇。

你是否因此,才踏上了这样的一条路。

起初,路上充斥着梦想的美好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狂妄,仿佛沿途都是为自己而开满的鲜花,就连怒吼的风在你眼里也显得和蔼可亲起来。你永远精力充沛,永远保持着欢笑,丝毫不知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不舍与无奈,青春太好,让人觉得怎样度过都是浪掷。

你做着被万人景仰的梦,揣着这样的理想,所以可以无所顾忌。

你还在路上,你却没有料想到其实这条路很长。那些未经世事的年少轻狂与热情在沿途没有加油站的路段上一点一滴地耗尽。你开始不停地质疑,质疑这条是否是通向你理想的那条正确的路;这个理想又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这样的艰辛能不能换回最终的胜利;胜利的果实能不能在世事的敲打中成熟,让你蜕化成想要的传奇。

你是那样的焦躁,并渐渐地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停下来开始颠覆自己的理想。你的痛苦无人知晓,他们似乎要将你鲜血淋漓地解剖,无数的失败不停地提醒着你现实的残酷,冷漠的人情在你的心灵上穿孔,让你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流放,踯躅前行,遇上或是告别种种人,写尽悲欢与离合。你开始想,是否在人生这一条漫长的路上停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你,却不甘就此放弃,你未曾忘记你曾经在这条路上飞蛾扑火般的努力,那一撮余温尚存的灰烬,被你攥在掌心,你不会忘记它的名字叫理想。在这条漫长而无际的路上,它是最能支持你走下去的单纯而又坚定的理由。

你想起你在路上,你的理想在心中被无限放大,每个拂晓与黎明,你都还要启程。你不会停下,你不能停下!你知道,你在路上。

你知道,你要在荒凉的路上走出繁华的风景来。

你亦步亦趋,却开始铿锵有力,你开始承认一种无法得到解释的现实,而且不再回避它,并与它共生,你明白,任何关于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而且应该担当的,你发现你身上的力量总比你所想像的要大。

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10

—— 以雌雄大盗的终结,预示着公路片时代的到来。

《邦妮和克莱德》又名《雌雄大盗》,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这是一部提到公路电影就不能不说的电影,不过这部电影的意义绝不只限于公路电影的丰碑,它也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影片包含着对于美国社会的控诉,影片的背景虽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达对现存体制和国家机器不满的情绪,正好与60年代末美国社会反战反政府的气氛相吻合。

完美的世界

——世界并不完美,但在路上的人却可以享受完美旅途。

这又是一个由犯罪开始、由逃亡之路作过程、用死亡作结尾的故事。不同于那些暴力美学的影片,此片给人无限的温暖和伤感。故事背景是60年代的德州,两名罪犯越狱,并劫持了一名七岁男童作人质。其中一名罪犯为了保护小孩不受另外一名罪犯的侵害,而杀死了同伙,开始充当小男孩保护人。男童来自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慢慢的他跟强盗之间产生了父子般的感情。影片未尾,趋于善的一端的布什却被善的代表即神枪手误解打死的悲剧性情节,着实会令观众不断反思。

荒野大飚客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假如你有机会可以来一场旅行,一场自由随性的冒险,可以让你平凡的生活从温和变得疯狂,你会接受它吗?电影《荒野大飚客》中所讲述的四个人,无一例外的都在经历着中年危机。他们为碌碌无为的过去而痛心,更为无法预期的未来而焦虑。人就像天地间最渺小的一粒沙子,那种无助的感觉如影随形。

无论别人说什么,这部电影却最终以小成本赢得了大票房。也许片中本应有五名大飚客,而这第五人就是本片的导演。在电影中,不管人们如何笑大飚客们拙劣的车技,都不能阻挡他们旅行的脚步。而在电影外,本片的导演也和荒野大飚客们一样身体力行。

摩托日记

—— 一个旅程,足以改变一个人;而这个人的改变,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以公路片为载体的名人传记,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过他二十三岁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历程,既揭示了50年代拉美社会的各种严峻现实,又记录了这位英雄年轻时代的心灵成长轨迹。

逃狱三王

—— 假如一段旅程一定要有终点,那么它应该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篇11

——读《创造超越的人生》有感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10级日语2班

姓名:李英

读《创造超越的人生》有感

灯塔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像一艘船,在默默地前行,驶向心中的那个天堂。无论遇到暴风还是骤雨,我们一刻从未停过。我们总是坚信穿越过风雨,穿越过黑暗,黎明与阳光就会到来。到底是什么支撑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下来了呢?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信念——心灵的灯塔,在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在信念的指明灯下,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这让我想起了汪国真的诗“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想,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才会留下那些不灭的辉煌,才会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蜕变

“人生是一连串的再出发!人是不断的超越与创造!”

每个人生来都是平凡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不断地超越自己。每个人除了上天赐予的灵魂,还有一个后天创造的灵魂,甚至是一种重生,就像浴火的凤凰。其实,作为正在成长的我们,每次的经历就是一次蜕变,从而逐渐走向成熟。

王国维说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不正像我们奋斗的历程吗?想想高考,我们为了理想,独自踏上了寻梦路,拼了多少的日日夜夜,不正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吗?而当我们拿上通知书时,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雀跃,所有的感动与回忆,都在那追梦的路上,亦如“灯火阑珊处”。其实,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相反它很重要,它证明我们曾经在奋斗。人生三境界,其实从实质上告诉

我们,要懂得如何去追梦,去奋斗!

在西方,有位哲人——尼采,提出过有着相似内涵的话,他说人的精神三变:“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化为狮子,狮子又如何变成婴儿”。他说当人的精神化为骆驼时,就是默默地不辞劳苦的奋斗阶段,而当成功的刹那,那精神就变成狮子般强大而光荣;最终回归到平静而无欲的婴儿。这就是人生的奋斗历程。

虽然说,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它在概述人类的本质上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断地在奋斗,在超越,在一次又一次地蜕变中,走向了强大,不是吗?

老师们常说,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人就变成熟了。的确,我们就是会长大很多。明白了父母的苦心,理解了老师的教诲。其实,并不是高考这一下,就会给人这样的改变,而是在为它奋斗的过程中,慢慢的理解了,懂了。懂了要如何去做,我们不能再是任性的小孩,我们有肩上该负的责任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必须坚强地走下去,不是吗?

如果说,在未读大学以前,我们的生活还是那么简单而平静,那么接下来的生活就不会安逸,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自己的人生路了。没有人会替代我们生活,也不能替代我们生活。爸爸妈妈都会变老,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管我们,不是吗?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飞向自己的蓝天!

以前的生活只是试航阶段,船仍旧可以停泊在码头,可是,现在我们要走出去,挣脱缆绳了,要靠自己闯荡的时候到了,该是时候去寻找自己的世界了。我们要以一个全新的自己去迎接未来!

锦囊妙计说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功,那么如何我们才会成功呢?看了书我总结了

一下作者的经验,虽然说,是作者自己的,但是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我们要有一个目标。我们长大了十八年,每个阶段都有小小的目标,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现在呢,连考大学都完成了。有些人,就开始觉得人生的任务总算完成了,自己成功了。于是开始在大学吃喝玩乐,觉得自己可与轻松一下了。结果四年下来,得出结论,大学很无聊。有的人在大学更加沉沦,甚至是连毕业证都领不到。连自己当初为了考大学的誓言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丧失了人生的目标,没有前进的动力了。迷失了方向,所以才会走向低谷。作者说得很对“人生如果没有更高的理想,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沉沦!”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例子不少,所以,要成功,我们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去实现它。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用青春的热血去浇灌我们的理想。永远记住,大学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航点!

第二,成功不是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练飞是为了远扬,如果要做一只一飞千里的大雁,就得忍受缓慢的起飞,那些急于出头,想拍两三下翅膀就升空的,只堪做只雉鸡。”作者如是说。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踏实,一步步来,打好基础最关键。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会飞得更远!

第三,成功不是打败别人,而是超越自己。人的每次成功,其实都是在不断的超越着自己。而人们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我们战胜了自己时,成功就会在我们脚下。正如作者说道:“人就是因为不知足,就是因为要求超越,所以才会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就是因为有内在的那股力量,所以能在想吃的时候不吃,想睡的时候不睡,想玩的时候不玩。人不是跟别人斗,是在跟自己斗,就算是外面没有敌人,人在心里

也该以自己的惰性为敌,不信自己办不到。”是的,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就是人有这股上进的精神,不是吗?这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社会的光荣。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攀上人生一座又一座巅峰。

总的来说,成功的因素很多,这三点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但这足够我们来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追求成功,是不是一个上进的人。我想,每一个成功人士,都会有那样的精神。我们永远不要以为大学是天堂,在大学你可以成才,也可以成虫。选择权在自己手中,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值得我们去奋斗的事很多,不只是玩。人生路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

我们还很年轻

不错,我们还很年轻,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是一个开始。对于9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代名词。但我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我们就是我们,不是别人。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我们分得清善与恶,我们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也许不是乖乖孩的形象,但我们懂事;我们会很开放,但不会过分;我们是追求个性,但绝不会求异。我们只是在追求我们的梦想,去争取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就这么简单,因为我们还很年轻!

“年轻的人都喜欢看海,看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列远去的列车„„”。没错,海是那么沉静,那么透明而湛蓝,就像灵魂在静静思考,还有,它永远的那么神秘,平静表面下,是如何波涛汹涌却不为人知。而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广阔的人生,看不到尽头,却让人久久注目于远方,任凭思绪在驰骋!看着成列远去的列车忽然就觉得我们终究只是生命的一个过客,匆匆来,又匆匆走。我们一生不过是在赶路,一次又一次踏上未知的旅途,来不及停留与驻足。而那远去的列车,又承载了我们多少年轻的梦想,多少欢乐与忧愁,载向未知的远方„„

年轻的我们,也总是喜欢回望,回望我们这个年龄的欢笑与忧伤。可是走过的时光,终究回不去,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一直往前走,带着记忆,前行。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留恋于过去,不会有任何成长,我们要学会且行且珍惜!横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不可知的未来,我们只能向前看,不能回头!前方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在等着我们去闯!记住,我们还很年轻!

阳光很温暖

天很蓝,云很白。小鸟依旧在歌唱,小河在叮咚叮咚流淌。我看见花开的表情很灿烂,阳光晒着很温暖,年轻的笑容很明媚!生命真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有着书写不玩的美景与故事。我明白,奋斗一直在,阳光总会很耀眼!生命的美,就是因为我们总珍视。

上一篇:结婚十年感言-结婚十年感言下一篇:货物需求及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