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

2024-09-01

中国传统(精选8篇)

中国传统 篇1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吃可观。民族俗称“倒糖人儿”、“倒灯影儿”和“倒糖饼儿”。这就是四川的特色,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它还是明朝的民间艺人演化出来的。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糖画。我看见卖糖画的老爷爷身边围着密密麻麻的人,我挤进去一看,“哇”架子上摆着摆着各种各样的糖画。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高飞的老鹰,还有的像一只呱呱直叫的小鸭子。

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只见卖糖画的老伯伯先拿出一个有指针的转盘,上面画了很多小动物的图案。老伯伯让我拨动指针,看看拨到哪个图案。我一拨就拨到了一只金凤凰,好开心啊!老伯伯就开始做金凤凰了,只见他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蘸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直金凤凰就在爷爷的“笔”中跃然“纸”上。老爷爷又在上面放了一根长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后,才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把糖画从“纸”上铲下来,递到我手中。那只金凤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拿着它,走了半天都舍不得吃掉。这糖画真神奇啊!

在路上时,妈妈和我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心里想:“最好学糖画的人能多起来,能让这个传统艺术世世代代传下去。”

中国传统艺术——糖画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画糖画

那天中午,我听到楼下传来断断续续的“咔嚓咔嚓”声,就好奇地探头住外一望,哟,原来是一个画糖画的老伯伯!我顾不得午睡,一口气跑出了家门,到了老伯伯的面前,说:“伯伯,我要一个!”老伯伯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说:“好,好,小伙子,你等一等啊。” 说着,老人拿起了一个搪瓷碗,把里面的糖稀倒进了一个闪着金光的大铜锅里,开始熬糖稀。只见他挽起袖子,手拿木匙,在铜锅里不停地搅拌着。糖稀的颜色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浑浊不清的黑,到稻谷般的淡黄,再到与那铜锅融为一体的金黄。时值盛夏,天上似火的骄阳正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老人的脸上不住地淌着豆大的汗珠,汗珠很快蒸腾成水气,与锅底飘出的热烟混一起,向天空升起……

糖稀总算熬好了。老人拿起一根竹杆,用他那满是皱纹的手熟练地挑起一扦糖稀,放在砧板上。果然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人用盛糖稀的小勺不停在砧板上勾画着,不一会儿工夫,他用小铲子从砧板上一铲,一只漂亮的“凤凰”诞生了!这只“凤凰”一双大大的翅膀显得神气十足,仿佛要振翅高飞;眼睛更是神采飞扬,老伯伯这手“画凤点睛”真是出神入化。老人把“凤凰”递给我的一瞬间,我虽然馋得直流口水,可怎么也舍不得把这只好看的“凤凰”咬掉一块儿。

画糖画这项民间传统艺术虽然用料简单,但制作工艺可需要硬功夫呢。此刻,那“咔嚓咔嚓”声又回响在我的耳边,那慈祥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篇二:糖画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篇三:糖画

我的家乡是一个伴山伴水的小村庄,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很不起眼!我的家乡上空没有城市村庄所拥有的缕缕乌烟;村庄周围奔跑着的溪水没有城市村庄所围绕的溪水那么乌黑;但更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家乡还有糖画这个“艺术品”。糖画就是用糖做出来的“艺术品”。与其说这是“艺术品”还不如说这是孩子们的爱宠,零食。我在学校旁很容易瞧见买糖画的艺人,每次放学,卖糖画的摊位上总被同学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我看见同学们惬意地舔着各式各样的糖画走开时,我心里痒着呢!可这有什么办法,我现在身无分文呀!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学走开……

终于有一天老天特别照顾了我一下,让我有了十几元,有钱的我最想干的事就是去买我梦寐以求的糖画,一放学同学们一拥而出。当我来到买糖画的摊位前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了。买糖画的艺人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准备雕个什么呀?”我一时做不了决定,他便拿出样品来,我朝扎满样品的塑料泡沫上一瞟,不禁喊出声来:“妈呀,这么多呀!”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瞪着两只大眼睛的猪,还有能上天入地的大龙,还有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在我抉择中,排在后面的同学,有的跺着脚,有的喊起来:“喂快点选!”我受不了同学们的“打击”闭上眼随便一指:“靠,不歪不斜指着那条金色大龙。”只见叔叔在锅里到入一点油,再放入一块糖,开小火慢慢熬。等糖能拉出丝来的时候,把火关小。拿出一把勺子,舀一勺糖,把小勺微微倾斜,向冰凉的大理石上浇去,叔叔的胳膊柔中带刚,事儿快速时而缓慢,这两种气势交织在一起使大龙的轮廓很快就勾勒好了,叔叔再从包里取出一片银光闪闪的铁片在充实的大龙身体上刻着什么,胳膊肘一上一下,仔细品味并不乏舞蹈的美,不一会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龙便做好了,大龙炯炯有神,似乎在说:“瞧,俺多帅!”我接过大龙忍爱割痛地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甜味充满心,大龙似乎驾着我在天空飞翔,带着我飞向成功。

瞧这就是中国之精髓——糖画,他也见证了中华的手工艺术品是多么美观和发达。篇四:糖画

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都是闻名四海的美味。但我最喜爱甜甜的糖“画”。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南京夫子庙。嗬!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不远处围了许多人,啧啧称赞声此起彼伏,我们怀着好奇之心来到近前,透过缝隙,我发现,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只见他把一小快糖放入锅中,用温火熬着;然后,用一把刷子轻轻地刷一块平整的大理石板,没多久,老爷爷就把火关了,随手拿出一把勺子,从锅里舀出已经熬成的糖水,微微倾斜,信手在石板上画来画去,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便出现了,引得众人一片掌声。此刻,老爷爷却不慌不忙,又用一个薄薄的的尖尖铁片,在“龙”身上雕过来,雕过去,随后,顺手按上一根竹签,接着,就用一把小铲刀轻轻一划,就拿起了“龙”。啊!那“龙”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在风里不停作响,那“龙”昂着头,吐着舌头,瞪着眼睛,翘着尾巴,横卧在“云”上,真是威风极了。

看到这,我连忙挤了进去,“老爷爷,我也要一个。”“好,小朋友,别急,这就给你做。”

当我很快地拿到“龙”时,我仔细地端详了许久,真不忍心吃了它。我一直把它带回了家,整天地看,真让我垂涎三尺,实在是忍不住了,我就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啊!顿时满口香甜,酥脆,好吃极了!

我真爱吃糖“画”,更爱那糖“画”技艺!篇五:糖画

公园里举行了一个活动,在那里,有许多大师为我们表演他们各自的绝活,如:有徒手剪纸的剪纸大师,有能折出各种各样东西的折纸大师,也有能捏出人物动物的面塑大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绝活是糖画。如果你问我是不是用糖作的画,我会说是的;如果你又问我是不是可以吃,我会说是可以吃的。整个制作糖画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大师拿出了一块大约840平方厘米的大理石,接着又拿出一个锅,把它放在电磁炉上,将糖放入锅里,待糖融化后,用调羹将融化的糖舀起,倾斜调羹,使糖慢慢滴下,形成细水柱状,然后,随着大师手臂的挥舞,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就出现了,最后,大师一手用一根细又长的小木棒粘在画上,一手用小铲子轻轻一铲,一副糖画就全部粘在了小木棒上了,这是,你就可以吃了。

看了之后,我惊讶于大师的高超技艺,也羡慕他们有如此精湛的技术。我想,要是我有这种本领就好了。我以后也要学各种本领,成为一个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人。篇六:糖画

我国有形式多样的各类传统文化,我特别钟爱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糖画。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的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门口玩着等他们。这时,我发现商场门口有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地在一块石板上用糖在画着什么,怀着好奇心的我就跑了过去。只见这位叔叔的手上功夫可好了,用在锅里熬化的糖浆和勺子在石板上做画,一会儿功夫就画出一条飞舞的金龙,几分钟后又画出了一只飞翔的凤凰,可漂亮了!瞧,这位叔叔的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滴、点、戳、压,这些技法在叔叔的手中是如此的熟练,装着糖浆的勺子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图案不一会儿功夫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妈妈采购完东西来到我身边,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糖画。”妈妈说:“可以。”于是,妈妈就和我来到画糖画的叔叔面前,叔叔笑眯眯的问我:“小朋友,喜欢什么图案啊?自己在转盘上转一下,看你能转到你喜欢的图案吗?”我开始转动转盘上的指针,心中想着我要的图案,转盘转动起来了,这时我的心也随着转盘转动起来,紧张的几十秒过去了,指针停在了我想要的图案上——龙图案。我高兴的跳起来了,口中不停的为自己加油——“我好厉害”!这时叔叔也鼓励我再转一次,算是对我得到龙这个图案的奖励,指针动起来了,当指针越来越慢,慢慢靠近龙的时候,我心中一阵惊喜,正当我在欣喜万分的时候,指针却停在了龙图案旁边的凤凰上。“小朋友,你真厉害!很少有人转到这两个图案的。”叔叔用娴熟的技法很快为我制作好了这两个图案的糖画。呵!太棒了,我居然得到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和凤凰!

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形式不拘一格。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龙和凤凰的造型,更使我喜欢这个传统文化——糖画!篇七:糖画

学校不远处的小巷,曾是让我因美食而陶醉其中的地方。

走在铺着大块大块石板路的小巷里,一阵微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我侧耳聆听,突然传来声声悠长的吆喝:“买麦芽糖画嘞……”紧接着,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是一位老爷爷正在卖着糖画。煤油炉里的火正旺,上面架着一只小油锅,里面发出“滋滋啪啪”的声响,阵阵白烟往上冒。走近一瞧,油锅里正煎煮着橘棕色的麦芽糖糖浆,浓稠的浆汁加上诱人的香味,吊起我的胃口。从锅里散发出来的悠悠香气弥漫整个小巷,窜入我的鼻子里。

顿时,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拨动桌上的生肖转盘,要了一个“公鸡”糖画。老人立即娴熟地制作起来,他用小扁勺朝油锅里一舀,再麻利地往白石板上一挥洒,冒着热气的糖浆便紧贴于白石板,再舀一勺,抖动勺子“刷刷”几下,公鸡的身子以及俏丽的尾巴跃然显现,最后再用勺子的背面印出一只眼睛后,公鸡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如同真的一样。油汪汪的糖画在光的映照下泛起红润的光泽,嫩滑的感觉吸引着我。

糖画不仅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让人敬佩万分。麦芽糖热乎乎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我吹吹,咬下一小口,抿在嘴里。麦芽糖在我的口里慢慢融化,与我的味蕾逐渐交融,润滑清甜的口感如丝绸般幼滑。缠缠绵绵的甜蜜滋养着我的心田。再嚼一嚼,一根根丝线般的麦芽糖挂在牙齿上,韧劲十足,满嘴溢香,味道堪称一绝!

在学习的闲暇之余,如果能尝上这样一个麦芽糖美食,不是最美的享受吗?我深深迷恋着那小巷里吸引我的麦芽糖,至今仍回味无穷。篇八:做糖画

糖画人人都见过,甜美味道难忘哟。今日亲自推勺锅,做出美味一摞摞。以往练就好身手,奇妙手艺好又多。锅碗瓢盆刀叉炉,全是手下好家伙。糖画模样奇又怪,鸟虫龙凤大芒果。吃过一口好甜蜜,生意做得红又火。

吃过糖画,今日就自己做一做,一解甜点问题,二解闲余无事。我是主厨,二姐妹当助手,大舅是后援,开始!

我冲进厨房,面对橱柜里五花八门的作料,我不知所措,算了,找糖要紧!我把第一层放满瓶瓶罐罐的橱柜搅了个大闹天宫,就是没有找到白糖的影子,我又准备“打搅”第二层时,姐姐愤怒的“河东狮吼大法”忽然爆发:“你笨呀!白糖在案板旁边,瞎了不成”!小小失误,sory,我又冲进冰箱取红糖,然后依说明书所说,在“大理石板(木桌)”上涂满“清油(菜油)”,将红糖与白糖放成一起加热。“用几分钟,什么火?”外行的妹妹在使用微波炉时犯了难,“5分钟大火”,“后备支援”大舅立刻下出“圣令”,指挥“作战”。“勺!勺!”夺勺战开始了,我们姐弟妹三人比赛似的洗勺子,一副“苦脸榴莲”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老天爷硬是不给面子,硬是把太阳变成了火焰炉,屋里好比火焰山,加过水的糖液一会儿就干了,再加水、加热,又干了,我们不得不在厨房与饮厅之间穿梭,干净的大理石地板上留下了见证我们辛劳的泥泞脚印……

三根筷子,三个人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一个碗,装满着粘绸的糖液的碗,一人一个勺子……“砰!”“我先来!”“不,我!”……“内战”开打了,三人争吵。“一个一个来”,长辈发言,抗拒从严,谁敢不服,就去买盐,顿时三人立马换了样,按顺序端端正正地站好:姐姐画了一个坨,我画了一张“扑克牌”,妹妹画了“甜甜卷”,现在,等糖液干了,就可天道酬勤,大饱口福。

上座,上座,忍着腹中饥饿,忘着电视上课。

中国传统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并且非常辉煌, 门类众多, 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书法、中国传统家具都非常讲究运用各种直线、曲线的不同组合, 充分利用线与面所产生的光影和层次塑造这些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形式都追求一种刚柔相济、流畅舒展的外在表现, 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反过来看中国现代家具对于形式的追求包含了更多的内容, 但是最为本质还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品味感、价值感。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所追求的本质性的东西。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理论首先就是“气韵生动”, 这种“气”, 就是艺术形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 一种艺术造型上所表现出的和谐的节奏与韵律, 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致。中国现代家具也是同样的, 要通过对家具形式的设计传递出一种气韵, 这种气韵包含着设计师的文化情感, 同时也包含着家具设计的人文关怀, 通过家具这个载体传递给消费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现代家具的人文内涵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具本身的文化属性也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家具的使用功能时, 也购买了家具的文化价值。现代中国社会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消费者希望寻找家具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元素, 以此来满足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并且通过高品质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体现自身的文化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文化、地域亚文化等都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感之源。符号强调典型性, 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风格, 尊贵祥和的龙与凤、蝙蝠、辟邪的蜈蚣、蟾蜍、蟠螭等都是中国图腾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将这些符号进行消化吸收, 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

但是, 有些家具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传统家具的形式, 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生搬硬套地用在中国现代家具上, 使得家具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种方式注定是会失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现代家具应该继承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天人合一”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中国现代家具与当今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也是追求“美观”、“生态”和“舒适”。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明晰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广东南海市的联邦家私集团公司在1991年推出了一组实木沙发系列“联邦椅”, 包括单人椅、双人椅和三人椅, 以及长短两款茶几。这几款家具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并且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这个系列的成功有着多种因素, 但最为重要的是家具的设计形式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雅、内敛、和谐、韵律等等因素。靠背曲线有着明式家具的反“s”形的优雅。整体造型虽然与明式座椅家具截然不同, 但却有着某些相同的神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家具的巨大影响。只有当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能够将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其中, 中国现代家具才能摆脱西方家具形式的模式, 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二、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功能的传承

中国传统家具所追求的不同功能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不同的类型。比如圈椅、案几和屏风都是依据不同的功能衍生出来的。特别是屏风这种传统的家具形式, 它的类型多种多样, 具体功能也各不相同, 例如枕屏、座屏、挂屏等等, 都是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中国古代有行军打仗、野外出游各种等室外活动, 在室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停顿休息, 而传统家具因为其体积庞大又特别重, 所以非常不方便携带。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椅腿设计为交叉折叠, 收拢时便可解决其携带不便的问题, 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到了宋元时期, 出现了带靠背的交椅, 这就让使用者坐起来更加的舒适与惬意。到了明代, 又将交椅细分为折叠椅和圈背交易, 既丰富了它的形式, 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明代交椅造型优美流畅, 做工考究。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 装饰实用两相宜。在扶手、靠背、腿足间, 一般都配制雕刻牙子, 另在交接之处也多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 不仅起到坚固作用, 更具有点缀美化功能。

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性是非常强的, 而这些功能的设计都是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功能依然可以作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时的重要参考, 并且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因此, 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也是中国现代家具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具设计的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新的家具形式层出不穷。然而, 这些形式往往只是从商业噱头的角度出发, 却忽视了家具最本质的功能作用。任何一件家具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功能构成了家具的中心环节, 是先导, 是推动家具发展的动力。

中国现代家具追求的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而言, 功能是每一次家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从材料、结构、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现代屏风设计就是在保留屏风分割空间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设计。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家具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因为中国传统家具与中国现代家具之间存在着前后相承的血缘关系, 所以中国现代家具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完全不加舍弃地模仿甚至照搬也是行不通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地方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良、革新, 使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在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满足新时期家具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体现中国现代家具自身的风格, 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家具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沈嘉禄.《时尚老家具》.[第一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6

[2]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中国传统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功夫可以理解为一种技能,是时间与实践的产物,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行动达到完美展现。对功夫概念的理解可以延伸和放大,比如,一个人炒菜的功夫很好,说明这个人做菜的技能水平相当高。武术和功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这主要归功于李小龙先生,是他的功夫(技能)征服了世界的武术爱好者。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传统食物有哪些 篇4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传统食物有哪些

重阳糕:此糕也称菊糕、花糕、五色糕,是一种非常松软类的糕点。因重阳糕的“糕”与“高”同义,所以人们就以重阳糕来代替无法登高的遗憾,这也渐渐成了重阳节的食俗之一。

菊花酒:菊花是重阳时节开得最绚烂的花,赏菊花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而且重阳节乃是九月初九,九九等同久久,亦与“酒”同音,所以重阳佳节有饮菊花酒的食俗。

羊肉面:不得不说,重阳节食俗很重寓意,羊肉面的“羊”就是与重阳的“阳”谐音,所以成了重阳的食俗,且面一定得是白面,因为白添一笔为百,百减一笔乃九九,既应了九九重阳,又有长命百岁之意。

螃蟹:重阳吃螃蟹是最好的时节,这时螃蟹又大又肥美,而且肉质细腻,富含高蛋白,可以有效补充多种氨基酸。重阳吃螃蟹自是要吃母蟹,母蟹蟹黄很多,肉多味鲜,想想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糍粑:糍粑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当做好出锅后沾上芝麻和白糖一起吃,别提是有多美味了,而且糍粑除了做成糯糯的团子,还能炸成“油糍粑”,油糍粑有着金黄色的面貌,酥脆的表层和柔软的内心,吃上一口满嘴留香,可谓重阳佳节一道必备食品。

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中国传统文化 篇5

【中国传统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 o o o 1.“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谁说的? A.李白 B.苏轼 C.朱熹

答案正确!

 2.第一个获科学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的名字中的“呦呦”二字出自哪部古代经典?

o o o A.《诗经》 B.《楚辞》 C.《春秋》

答案正确!

 o o o 3.习主席和彭丽媛出访外国时,在哪些方面特别体现了“中国风”?

A.行礼 B.服装 C.饮食

答案正确! o o o 4.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访问德国时,曾送给汉堡市长什么礼物?

A.一件景德镇的瓷器 B.一幅苏绣

C.一艘明代商船模型

答案正确!

 o o 5.为什么说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更像“白雪纷纷”?

A.柳絮比盐更像雪花飞 B.柳絮比盐更白

答案正确!

 o o o o 6.经典诵读应该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下列什么作法不属于此类?

A.诵读《岳阳楼记》时带领学生游览岳阳楼。B.诵读《滕王阁序》时,讲述王勃当众挥毫的故事。C.诵读经典时,分组PK,优秀者发奖品。D.每天晨读时,背诵一段古诗文。

答案正确!

中国传统礼仪 篇6

中国传统礼仪

展羽 2009-02-26 19:55

丧礼

有关历代帝王的丧礼,历代文献有极丰富的记载,从秦朝至清朝,皇帝及皇室成员的丧葬情况,越来越复杂和排场,礼典备载,汗牛充栋。限于篇幅,只选择封建社会晚期的两个王朝——明、清时期的帝王丧葬之礼,作一典型进行说明和归纳,用以代表整个封建时期的帝王丧礼情况。

明代皇帝丧礼,又称为大丧礼。整个治丧过程,可分为遗诏、部议和仪注三大部分。

清朝的皇帝丧仪,基本上沿袭了明制,但又结合了满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古代典礼中的制度。皇帝驾崩的当天,将卤簿、大驾全部设齐。

大殓后,将大行皇帝的梓宫放在乾清官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各自回家进行斋戒,政府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要到本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不许回家。至于散闲官员,则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斋戒期满以后,王以下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即任何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指文艺表演),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二十七天不准搞祈祷和报祭。服未除前,文件票拟用蓝笔,文件一律用蓝色油墨印刷。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第二天,要在天安门前举行颁遗诏仪式。

葬礼

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陵无坟丘建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先祖的葬地也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泯灭了。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贡献的许多英雄人物,则根据传说附会建筑许多纪念性的陵墓和陵庙,如河南推田的大吴(伏羲)陵、陕西黄陵的黄帝陵、湖南{需阝}县的炎帝陵、山东曲阜的少昊陵、河北高阳的颛顼陵、山西临汾的尧陵湖南宁远的舜陵、浙江绍兴的禹陵等等,帝王陵墓的出现,大约在战国中期。但由于当时诸侯割据争雄,人力物力分散,陵墓都较狭小,未见有陵园建筑。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原名“丽山”或“骊山”,前后修建了四十年,这种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为帝王修筑宏伟陵墓,以体现封建皇权威严的做法,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只有元代皇帝死后深埋,然后纵使万马奔腾,消灭地面上的一切痕迹,使确切葬处成为永久的秘密,这是遵照蒙古习俗,当系例外。此外,唐代埋葬帝王多因山为陵,不另起大型坟堆,高大的封土堆原本是山的象征,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还可考见或保存的帝王后妃陵墓尚多,比较著名的有秦始皇陵、汉高祖长陵、汉文帝霸陵、汉武帝茂陵、汉光武帝原陵、蜀先主刘备惠陵、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文景帝修安陵、梁武帝修陵、陈宣帝显宁陵、隋炀帝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唐玄宗泰陵、杨贵妃墓、前蜀高祖永陵、南唐二陵、北宋八陵、南宋六陵、辽太祖祖陵、西夏王陵、金太祖陵、成吉思汗陵、明中都皇陵、明太祖孝陵、明成祖长陵、明神宗定陵明思宗思陵、清初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乾隆容妃墓、光绪珍妃墓等。

觐见礼

1.诸侯朝觐仪。两汉时,同姓诸侯王来朝,天子往往以家人之礼相待,甚至宴饮言谈时都不太讲究君臣礼数。以后晋武帝泰始年间始规定,诸侯王每三岁一朝,朝礼皆执璧。2.百官朝见仪。

其一,臣下见君长之礼,为稽首,顿首五拜。意思是先拜手稽首,再四拜一叩头成礼。百官见东宫太子或亲王时,行稽首四拜礼。

其二,在京的文武百官如遇告假或出使,都要来皇宫辞行。

其三,国家重臣,特别是那些方面大员来京朝见,鸿胪寺应优先立即带其进见皇帝。其四,文官四品以上以及翰林院学士、尚宝司、六科部给事中、武官公侯伯都督以及附马、仪宾、锦衣卫指挥等官,患病超过三日者,都要身着公服到午门外行朝见礼。若大臣中有蒙皇上遣医调治、并赐物慰问以及大臣考满有赐者均在行礼后还得面谢皇帝。

其五,文武百官出入朝门时,各照品秩高低表示逊敬。凡一品以下的官员遇着公、侯、驸马等人,应加以敬礼,立要旁立,行则后从;凡三四品官见到一品官的时候,应行逊礼,走和站立都必须在一品官的身后;五品以下的官员仿此类推。除有宣召,一律不许出现僭越失礼的现象。

其六,百官入朝门时,必须拱手端行,威仪整肃,不许私下与人客套寒暄与行礼,不准喧哗、吐痰以及一切不敬行为。入朝后,皇帝升座以后,任何人不得出声、谈笑、指指点点、东张西望。

其七,百官入朝行礼和退朝下班时,一律按文官在东、武官在西的原则,不许径直穿越御道东西行走。如在奉天门或午门行朝礼,有正当理由必须东西横向行走者,也务必要退到金水桥以南,才能通过。

其八,大臣入朝,不管是立还是坐,不许面朝南方。违者以僭逆论罪。其九,臣下百官,任何人不淮在皇宫中道和五道上行走。

其十,所有正殿正门的中三道台阶,除皇帝一人外,任何人不得行走践踏。其十一,百官朝参时,遇有皇帝圣谕教训时,必须专心致志,拱听分明。其十二,与皇帝会面,有时也蒙赐坐。

其十三,被赐坐的官员们,如遇有另外的官员向皇帝奏事时,必须起立,等奏事完毕才能重新落座,不许倨坐失仪。

还有太子见皇帝,有皇帝见太上皇和太后,有皇后、妃嫔见皇帝,有宫中侍从婢朴见主子等各种见面礼仪不胜枚举。

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颁诏仪与上表仪

1)颁诏仪。颁布诏令,包括皇帝或太后等发布法令和文浩时的仪式。帝王诏令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传位诏、即位诏、改元诏、加冠诏、出阁诏、赐确诏、礼仪诏、巡幸诏、南郊诏、北郊诏、封掸诏、谒庙诏、附庙诏、附葬诏、赠诏、痊复诏、籍田诏、贬责诏、废黜诏、降黜诏、遗诏、上尊号诏、里太子纳妃诏、命皇太子监国语、皇长子降生诏、召皇太子临朋听政诏、出宫人诏、罪己诏、复辟诏、退位诏等等。各种诏令均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如传位诏是皇位继承性质的诏书,是指皇帝在生前将皇位传给新君时所颁布的诏书;即位诏则是皇王即位时向天下臣民颁布的文书,又叫“即位册文”。诏书的内容各不相同,此处不拟一一陈述,只是将颁布诏书的一些共同的仪式作一简单介绍。

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首次制定颁诏仪。在奉天殿设立御座,在殿东设一宝案,殿内有乐队,准备演奏中和韵乐,大乐则在午门和承天门外。承天门上设宣读案,面朝西南方向。清晨,校尉擎着云盖,站在殿内帘前,百官朝服在承天门外立班,公、侯则立于午门外,俱东西相向。皇帝身着皮弃服,升殿。其仪如朝仪。礼部官捧着诏书来到案前,加盖国望,将诏书置于云盖中。校尉举着云盖;由殿东门出去。门外大乐齐奏,举诏的校尉由奉天门到金水桥南的午门外,公侯作前导,迎至承天门上。礼官鸣赞,唱排班,文武官各就位,乐声再起,全体四拜,乐止。宣读官和展读官升案,称“有制”,众官闻声齐刷刷跪下。礼部官捧诏书交给宣读官,宣读完毕后,将诏书交礼部官放在云盖中。司仪官赞道:“俯伏。”众官俯伏行礼;叫“平身!”方起身复原位,四拜,乐止。文武百官又舞蹈,三呼万岁,又四拜。仪礼司宣布:“礼毕!皇帝乃起驾离殿,礼部官把诏书捧着,交给使者,百官乃告退。

明亮靖六年(1527年)对颁诏仪进行了若干修改。由鸿炉官设宝案,锦衣卫设云盖盘于奉天殿里的东侧,另在承天门上设一云盘,在午门外设一彩桥,宣读案也设在承天门上。百官人丹探侍立,皇帝冕服升坐,翰林院官员捧诏书在御座前东部立。百官入班,四拜,出至承天门外。颁诏仪式正式开始,翰林院官将诏书授予礼部官,礼部官将诏书捧置云盘案上,云盖由校尉举着,一行人从殿东门出,至午门外将诏书放在彩轿内。公、侯、伯三品以上官为前导。迎诏至承天门上,宣读赞拜,则与洪武年间的仪式一样了。宣读完毕,礼部官捧诏书授锦衣卫官,放在云匣中,用彩绳把云匣绑在龙竿,从承天门上降下。门下的礼部官接过降下的诏书,放在龙亭内,敲锣打鼓地护送到礼部,交给使者颁行。

上面介绍的是颁诏仪式,那迎接诏书有什么仪式呢?洪武年间对这一环节也有礼文规定。凡遣使开读诏敕,接诏的部门要备好龙亭,仪仗、鼓乐,出墙郭迎接。送诏书的使者下马,奉诏书放在龙亭中,向南而立,接诏部门的官员穿好朝服行五拜礼。然后,众官员及乐队为前导,使者上马

随龙亭后,一起来到公廨衙门。众官先进门,按文东武西的原则在大厅排立好,候龙亭进门。龙亭一到,行四拜礼。使者进屋后,从龙亭中把诏书交给展读宫,展读宫跪着接过,走到开读案前宣读诏书。读罢,将诏书棒

还朝使,仍故人龙亭中。众官四拜,舞蹈山呼,又四拜而礼毕。该部门首 长走到龙亭前,跪问皇躬万福,朝廷使者鞠躬答道:“圣躬万福。”众官退 散,换下朝服,穿官服出来会见和招待使者,见面时双方行两拜礼。

凡是朝廷使者送达诏书的途中,无论是官员、士兵,还是百姓,遇见后应立即在路旁俯伏,等送诏队伍过后,方能起身。

以上是颁诏接诏仪式之大概。皇帝下达的命令,除诏书外,还有其他形式,如救符、丹符、制喻、手诏等,这些文件的传达,多数不公开进行,所以也就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了。清代,诏书先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写成,后改为满、汉两种文字。在太和殿内设黄盖、云盘、诏案、黄案;在午门外备龙亭、香亭;在天安门上的楼雉口中预制一个朵云金风,东部筑一座宣诏台。内阁学士捧诏加印国玺,铺于黄案。皇帝入太和殿,王公大臣行礼毕,由大学士捧诏书交给殿槽下的礼部尚书,尚书跪接,陈设在丹陛的诏案上。行礼后,将诏书放入云盘,盖上黄盖,礼部宫举着云盘从中路出太和门,百官从行到午门外,将云盘放入龙亭。龙亭来到天安门外的桥南,取出云盘放在高台的黄案上,文武官按品级排队向北站立,宣读宫走上宣诏台朝西立,众官跪听宣诏先宣读满文,后读汉文,读罢,众官行三跪九叩礼。奉诏官用朵云装上诏书,系以彩绳,从天安门楼上的金风口中吊降下来,礼部官在城楼下接过朵云诏书,仍放进龙亭。拱卫龙亭出大清门,去礼部。礼部尚书率属下望阙(宫廷)列拜香案,行迎接诏书礼。礼部迎到诏书后,用黄字誊抄付印,颁行各省。

2)上表仪。这里所谓上表,不仅包括表,还有笺、奏章、疏、封事、题本、书、牒等文种。关于各种文体的写法和体裁,属于文章学或文体学的探讨范围,此处只就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向天子或太后进上言论时的一些礼仪,作一描述,至于上奏的不同文体格式,只是在涉及礼仪内容时附带说明。我们鉴于明朝的礼仪具有上承唐宋,下启满清的特点,它的典章制度富有极显著的汉民族封建王朝的典型意义,放下面仍以明朝上表仪式为例,加以概述。宋朝的群臣上表仪,大致情况是:守宫设次于朝堂,文官在东,武官在西,相对为首;设中书令位于群臣之北。礼部官举表案入,引中书令出列,就南面而立。礼部郎中将表交给中书令,中书令奉表上奏皇帝。凡遇大朝仪时,宰相率文武群臣和诸军将校、各国部落首领、道士和尚、民间耆老等到东上阁门去拜表,知表官将表跪交宰相,宰相再跪交给阁门使,阁门使交给通进司,通进司交给皇帝。宋代群臣上表时,必须有一名要臣作为“表首”,即上表的领头人,有的认为太子三师应为表首,有的则认为表首理当仆射充任,最后决定以仆射为表首,因为他是百僚师长,百官之本。

明朝上表,分多种形式,有进表笺仪,进玉牒仪,进书仪,上贺表仪,上谢恩表仪等等,十分详细具体。首先谈谈进表笺仪。

明初定制,凡王府遇正旦、冬至、圣诞等三大节,先期作好陈设准备,准备就绪后,藩王冕服就位四拜,到香案前跪下,进表后,复位,四拜,三舞蹈,三呼万岁,再四拜。其属官也穿朝服,随班行礼。如果是进皇后表,除不舞蹈、山呼卜仪式相同;如进皇太子表,王穿皮弁服,行人拜礼。

各衙门,百官上表笺,只有规定,无仪式,洪武间定,进表前一天,在衙门、公廨附近街道结彩,官员在本衙门内斋休宿歇。进表当日清晨,在庭中设一龙亭,在露台设仪仗和鼓乐,龙亭前放一张表笺案,案前设一香案,龙亭东为进表笺官之位。鼓初严,各官穿好朝服,次严,首长到香案前,盖官印于表上,把表置于表案,然后退立幕次。鼓三严,各官入班,四拜,首长到香案前,赞官叫“跪”,众官皆跪,一执事官将表笺跪交首长,首长跪交给进表官,进表官跪接过来,放入龙亭中。首长回位,各官四拜,三舞蹈,三呼,四拜。锣鼓前引,仪仗队其次,鼓乐再后,百官跟着,百官之后是进 表官和龙亭。来到郊外,把龙亭面朝南,仪仗鼓乐如前面所述的排列,文武官侍立,首长从龙亭中取出表笺,交给进表官,进表官在马上接过表,策 马奔京师皇宫而去,众官返回。

明朝规定了进表上表的数量、上达程序和日期等。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皇帝生日,京城以外五品以上衙门,只进表文一道;正旦、冬至、上皇帝表文、中宫笺、东宫笺文各一道。地方省一级衙门,其表笺遣使

送交礼部。各州的表笺先交给府,各府再上交布政司,布政司最后再送礼 部,礼部将全国各地进的表笺,作一分类目录,向皇宫帝、后、太子们汇报,并呈上所有的表笺。

中国人使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来学习一下使用筷子的礼仪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品箸留声: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

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颠倒乾坤:

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使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

员的一种羞辱。在吃饭时作出这种举动,无异于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不行的。当众上香:

则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北京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是不对的,为北京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受。除此以外,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也就无疑是在否定自己,这也是不行的。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北京人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但这有破法,一但筷子落地,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根据自己所坐的方向,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将起筷子,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以上所说的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积淀.常用的礼貌用词:

中国的语言复杂,表达内容丰富。比如:初次相见称“久仰”;久别相遇道“久违”;征询意见用“指教”;请求指点用“赐教”;借助帮忙说“劳驾”;表示欠意说“包涵”;伴朋随友称“奉陪”;等客会友称“恭候”;宾朋登门叫“光临”;看望客人叫“拜访”;聚友先离为“失陪”;劝止送行为“留步”,等等。

吉详语、吉详物、吉利数:

吉祥话有:“恭贺新喜”、“万事如意”、“一路顺风”、“健康长寿”等。吉详物有“苹果”,平平安安之意;“寿桃”,健康长寿之意;鱼,富裕、富富有余、年年有余之意等。有意将“福”字倒贴,即福“到”了,寓意著幸福即将到来。中国有句俗话“好事成双”,一般都以双数为吉利的数字,如“6”,表示“六六大顺”之意。这还因“6”与“禄”发音近似,有钱财、有福气的表示。对单数中的“9”数也很赞赏。这是因为“9”是个位数中的最高之数,人们称之为“天数”,其象征著极高、极广、极大、极深之意。又因“9”与“久”谐音,有长久、永久的预示,所以也被人们誉为吉祥之数。

传统礼节:

中国古老的传统礼节有作揖、鞠躬和跪拜等,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传。古时人们相见,互相问好,平辈间拱手作揖,互道寒暄。晚辈见长辈,行鞠躬礼,长辈点头示意答礼。在一些隆重的场合,如祭祀、祝寿、拜年,双方地位或辈分悬殊时,有时都要行跪拜之礼。妇女与亲属、熟人见面,双手手指相扣,放于在左腰侧,弯腿屈身,互道“万福”。万福礼,作为传统的女性礼节,我国史书很早就有记载,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但动作基本相同。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人眼中,男女有别是礼的基础,男子阳刚之美,女子以阴柔为美。信奉佛教的人要施“双手合十”之礼。藏族同胞以敬献哈达为最高礼节。

几种基本的传统礼节动作: 抱拳:

其实并不属于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见面时打的招呼。在21世纪的今天,抱拳可以出现在武术的打招呼方式中。动作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动。

拱手:

顾名思义,拱手就是摇动手的意思。基本手型与抱拳一样,抱手于胸前,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但小臂却在不断摇动。

作揖:

是标准的常礼,其要领是:左手微握,右手握在左手上,上臂和下臂成120~110度角,肩膀角度为45度,然后保持住,弯腰略低头,弯腰形成110度就是作揖。

鞠躬:

对人表示恭敬的礼俗。一定要行90度,稍微哈腰或不到90度感觉都很失礼。如果要礼拜的话,鞠躬完后便顺势下跪,然后跪在地上再弯腰行拜礼,但手臂的姿势一直保持不动。

中国传统建筑到中国近代建筑 篇7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 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 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 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 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 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 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 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 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 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 隋唐达到高峰, 明清更加精致。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 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 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 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 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 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 而自成体系, 非常富于特色, 规模宏大, 色彩鲜明, 性格粗犷巨丽, 其代表性杰作, 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 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 造型浑朴含韵, 性格静穆沉思, 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 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 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 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 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 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 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 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 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 与汉族建筑一起, 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到了中国近代, 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了, 诸如工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会堂、教堂、领事馆和新式住宅大量涌现, 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的建筑材料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建筑设备等的应用, 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 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庙宇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 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发生的变化。总之, 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以来已逐渐淡出, 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 一大批西方式样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 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早在明代, 中国就出现了西式教堂, 清初在圆明园还建造了“西洋楼”, 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 水平并不高, 基本采取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本世纪20年代以前, 先是流行古典主义, 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建筑形式, 然后是集仿主义, 拚凑西方各种古代建筑形式于一身,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第二时期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 建筑形式大多已向现代“摩登建筑”的方向转化,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江海关、沙逊大厦和24层的国际大厦。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以后, 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 除东北伪满时期由日本人促成的仍属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 建筑活动不多。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一方面, 新的功能要求, 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 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包括西方现代建筑在内的西式建筑, 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 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一代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也在探索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近代中国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直接基础, 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新中国之间的过渡。

中国传统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传统砖瓦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3-01

引言

中国的建筑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方盒子式的建筑在祖国大地上被疯狂复制,使原本有特色的城市失去了它的地域特征,原有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和民族精神,吸取国外建筑的优点,融贯古今,发展民族传统的建筑文化,才能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建筑。砖瓦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很早就应用于建筑当中。砖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压性,而且使用的年限长,这些特性决定了砖的使用。然而,砖瓦材料却湮没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浪潮中。

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追溯至河姆渡文化的遗址至少已经有了7000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传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意义上说,建筑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它为人类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遮风避雨,免受侵扰,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居住的空间,饮食起居,经营着一个温馨的环境。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和建筑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纯艺术,它受到一个时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直接影响,带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所以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这片国土上,几千年的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使得建筑也一脉相承的发展。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如北方四合院、苗族吊脚楼、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

二、传统砖瓦的历史

密斯说,砖是很了不起的东西,本身就是建筑,而且砖体积小,便于搬运,适用于各种目的。看似简单的砖其实有着自己的规格,而其材料的特性也直接决定了砖砌体的砌筑方式。人们常说“秦砖汉瓦”,可见,要追溯砖瓦材料的发展史可从秦汉开始。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发展的最突出的成就,制瓦的技术是从陶瓷器发展而来的。砖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共同发展的。砖瓦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发现经常烤火、煮食的地面和墙面发生了变化,变得坚硬,由此产生了砖。旧石器时代,人们住在天然的洞穴里,到了新石器时代,穴居渐渐被地上的建筑所替代。春秋时期砖和瓦已经普及,出现了长城。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大量的高台建筑,砖瓦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秦统一了度量衡,建筑也有了初步的规范,砖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代的砖瓦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空心砖。到了魏晋南北朝,砖的烧制技术趋于成熟,砖瓦开始运用到地面的建筑中。隋唐时期,许多建筑采用、砖、石、木等材料,砖瓦技术更进一步。南宋时期,出现了砖瓦砌筑的城墙。明清时期,砖的技术极大的普及,砌筑城墙普遍使用砖的技术,青砖在民居中也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木建筑为主,砖瓦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传统砖瓦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运用

砖瓦曾是城市建筑的主旋律,看到砖瓦,我们都有怀旧感,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砖瓦逐渐被边缘化。重提砖瓦,意在通过砖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化,来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建筑是有生命力的,从砖瓦开始,所有的生命活力,都会依附于社会情感。在传承的层面上创新,在构造中创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多一些砖瓦传统的元素,这是建筑的血脉和文脉。

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荣获普利茨克建筑奖,再一次证明了王樹广泛的影响力,其建筑作品及其理论已经获得了世界性的认同。王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为基,中国的一切文化根源在农村。近年来城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兼并,带有城市记忆和文脉的旧城建筑被拆除。千城一面,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及乡土文化的传统正随着农村的婆缩而逐渐消失。

他认为建造出悠久的既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王樹在他的建筑创作中进行了实践,将乡土材料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同现代的建筑形式相结合。作为地域性文化代表元素的乡土材料,它的使用能使现代建筑拥有时间的积淀,使得地方乡土文化得以延续,而现代的建筑形式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建筑功能的需求,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

四、小结

本文以传统砖瓦的视角探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元素是建筑本土化的源泉,如果把传统砖瓦作融入到建筑中,把废弃的砖瓦在现代新建筑中循环再利用,对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保护砖瓦建筑,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我国的建筑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忠意.城市精神与乡村情怀同在——对话砖瓦: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C].中外建筑,2010.11.01.

[2]张淼.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构造中的演绎——对王澍作品的感悟和思考[J].建筑技艺,2012 .10 .20.

[3]邢至怡.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J].北京林业大学, 建筑技术与应用 2012.08.15.

[4]沈毅秀, 兰文江 .砖的历史文化点滴 [J].砖瓦, 2014.02.29.

上一篇:发行部首发审核工作流程下一篇:学习知识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