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24-08-17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8篇)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1

一、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活跃学生的思维, 发挥想象空间, 认真思考,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曾明确指出:“每一所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说明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为之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 而课堂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更需如此。试想, 教师在教学时, 如果绷着脸, 不苟言笑, 则教室的气氛必会趋向紧张严肃, 而师生之间的压抑感也会油然而生, 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相反, 若教师教学态度和蔼可亲、风趣幽默, 则学生上课必会如沐春风, 敢于表达, 相互激荡, 必可撞出创新的火花。

二、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创新意识

中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 初中阶段正处于形成科学志趣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 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创新意识。然而应试教育上课是“满堂灌”, 课后是“题海战”, 学生在繁琐的死记硬背中度日, 在名目繁多的考试中“成长”。试想这般读书还有何兴趣?因此, 我们一定要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放飞出来, 让他们有思想思考, 有条件实践, 有时间接触自然、接触社会, 有机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 提高兴趣, 从而培养兴趣, 发展兴趣。要激发创新意识, 就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于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 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提倡教学平等, 允许学生自由讨论, 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学生由“惟书”“惟上”转向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

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浓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许多学生认为英语单词难记, 语法枯燥乏味难懂, 英语课文冗长难背。所以在课堂上, 学生无精打采, 昏昏欲睡, 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 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难学的语法, 教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 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工具,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 使教学更生动形象,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多种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综合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利用图片、实物、模型。

图片、实物、模型简便易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用于教学中。如在教football时, 教师可以拿一个足球到课堂上, 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消除学生心里认为英语难学的障碍, 使他们思维活跃, 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培养创新精神。

2.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要进行教育创新,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易于接受, 还可以把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境,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口的欲望, 使他们视听并举, 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 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鼓励质疑, 引导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 学则须疑。”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前人告诉我们, 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善于提问, 不仅要在可疑处求疑, 还应在不疑中求疑。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在教师灌输式的教学下一问一答, 并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 思维空间得不到拓展, 更谈不上创新。因此,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便是使学生不但会回答问题, 而且还要会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才会在解决问题中有创新的冲动和成功的喜悦。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 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求异发散思维、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写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摸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 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 在教过去进行时时, 我出示一幅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 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 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 然后问:W hatwas the child doing when his fatherwas reading newspaper?那么, 这时学生就会进行猜测并积极发言, 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然语感;英语教学

英语语感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它以感觉为起点,即以对英语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将现实现象与音义结合,形成浅层直觉;浅层直觉 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深化,达到对语言的深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经过强化,在言语主体内部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使表层意义立即反映到与之对应的深层意义上,形成英语语感。

英语自然语感,不仅包括英语口语的自然流利,还包括英语思维,就是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国内英语教学一般重在知识的传授,很少在培养语感上投入精力,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感上多下功夫。

1 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意义

在英语学习中,语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支撑着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应试也有很大帮助,有了好的语感可以对一些生词生句进行较准确地推断。相关理论认为,超过12岁的孩子中文思维系统已经很成熟,学英语会受到中文的干扰,最后变成传统的中国式英语,这对于不需要经过英汉互译的就能运用英语的英语语感培养很不利,也就是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英语思维已经很困难。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培养学生英语语感的方法,抓住培养他们的最后机会。

2 培养英语语感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固然需要教师本人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素质,还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一点一滴地进行培养。

2.1 每天听半小时英语原声材料

每天听半小时英语原声,对于培养语感非常关键,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无意识地听,也就是在休闲中听,不要负担其他的任务和目的,不一定非要听懂,但一定要进入英语的氛围;二是每天半小时,不能多不能少,在这半小时内容易集中精力,时间如果再延长注意力容易分散;三是必须每天坚持,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要一天不间断地进行是既需要耐力又需要毅力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再觉得难以坚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通过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对于英语学习尤其如此,在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听被排在首位,也就是说只有会听了才能会说、会读、会写,这与婴孩学习说话是一个道理,他必须会听才能会说。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

2.2 给“说英语”多创造环境和机会

让学生多“说”,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①教师应尽可能地用英语进行教学,不能为让学生听懂就中英文对照着讲课。在教学中的问答和其他情境中也都尽量使用英语,多提供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让他们认识到即使说错了也比不说效果好。②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让每个学生做英语值日报告,或者由学生自主设置题目进行英语小演讲,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英语口语的舞台。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有所提高,说英语越来越得心应手。③熟读和背诵英语也是锻炼说英语的好办法。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其敏锐的语感。”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特别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让他们有美的享受,进而主动去模仿和表达。

2.3 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英语情境

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传统的比较呆板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多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模拟场景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一个使用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want to do sth.句型时,教师可以表演出饥饿的状态,然后由某个学生拿出一个面包,教师装作很急切的样子跟学生说到:“I am hungry. I want to eat this bread. Can you give it to me?”之后再让两个学生为一组,使用want to do sth.句型自编自演。久而久之,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语感就慢慢地培养起来了。叶圣陶先生就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深切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多收集生活中的题材内容,精心设计仿真实生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引导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学习英语。

2.4在阅读中赏析语言

课文阅读材料的赏析,一般采用“导入——表层分析——深层分析——整体评价(自由交际)”这种模式进行的,它能使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把握语篇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正符合语感培养的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读前提问(Pre-reading question)”或“前提热身(warming up)”导入课文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课文,紧接着教师呈现或是正误判断,或是回答问题或是填写表格等练习题,学生们带着这些“任务”再仔细读课文,深层感知和理解课文,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想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看法的念头了。如阅读理解了有关“头痛”、“音乐”、“因特网”等话题的材料后,“What may cause headache?” “The type of music” “The usage of the Internet”这些“任务”都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来完成。

2.5在朗读和背诵中感知语言

反复朗读,特别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音调来朗读,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和美感,进而促使学生正确语感的形成,此外,教师还要经常要求学生背诵常用的句子、习惯用语、精彩片断,优美的小短文等,这也有助于语感的形成。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了大量实用的英语语言材料,扩大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人情,历史地理知识等,使他们的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和交际中,好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语言技能也得到不断提高。

2.6在课外活动中,运用语言

多听多讲多读多背,有利于良好语感的培养,但如果只体现在课堂上还是远不够的,课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对话,多听英语录音带,阅读与自己能力同步的课外小短文,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和指导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课外活动,如唱英语歌曲、讲英文小故事,调查采访,朗诵比赛,开辟英语角等。

3 结束语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广大英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英语语感上多花时间和精力,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依据教材,紧贴生活,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语言材料,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创造多听、多读、多说的英语情境,强化学生英语语言的形成,避免母语的负面干扰,积极创设运用英语语言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贾明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学周刊,2012(22).

[2]徐敏.英语学习从良好的习惯开始[J].文理导航(上旬),2011(09).

[3]朱华丽.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考试(教研),2011(07).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3

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红岩二中的音乐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发现当地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一点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见解。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经,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中学的我们应该看到当地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中学的学生音乐知识极其贫乏,学生识谱能力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识谱,没有受到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因为农村的大部分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无法开设音乐课,有的学校即便开了,也只是课表上有,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没有系统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产生不了评价、激励、促进作用。还有农村家长、学校和一些教师也对音乐课有偏见,认为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了,学音乐那是不务正业,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对音乐成绩比较漠视,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其次,中学课业负担重,每班每周一节音乐课(40分钟)

课时不够,初三下学期就不开音乐课,文化科占了学生大多数时间,因此,教学任务就仅限于一周短短40分钟。教材又没有新颖性更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和活力,都是一个模式。即:“师生问好—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教授新歌—反复练习课堂小结”这种模式无法上出音乐课的特色,更谈不上音乐课的“美”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这种学生基础本来就差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农村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在培养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完善音乐课程体系、促进美育的发展,是广大农村音乐教学工作者值得商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参与情感体验 孕育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

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学习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需要情感交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如《爱的奉献》、《家乡》、《真心英雄》、《同桌的你》、《童年》等歌曲来演唱,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现实生活 诱发兴趣

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着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用于节日庆典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已走出供人们娱乐、欣赏的圈子而体现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

有专家曾做过实验,给母鸡放音乐能提高产蛋量,给奶牛听音乐也能增加产奶量,看来我们需要另眼相看“对牛弹琴”了。再看音乐用于医疗的菜单:《春江花月夜》、《平湖

秋月》、《军港之夜》治疗心情不安症;《匈牙利狂想曲》、《喜洋洋》治疗精神抑郁症;《月光奏鸣曲》、《步步高》治疗烦躁、易怒症等等,结合生活中的这些音乐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究、思考音乐对人生的意义,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3.丰富教学手段 巩固兴趣

随着中学学科的增加和分化,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出现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富有激情,讲授生动、唱奏优美,学生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并得以巩固。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时,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相联系: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松花江上》;“一二九运动”华北危机——《毕业歌》;“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太行山上》等,这样将音乐、历史相互融合,不仅掌握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而且也理解了音乐的时代风格,使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性。

4.运用学科综合 稳定兴趣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使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在教学时找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以稳定学生学习

音乐的兴趣。

4.1将音乐学科的不同内容综合。在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及基本乐理教学中,可将音乐的不同知识点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如歌唱与欣赏结合、音乐理论与欣赏结合,还可以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与音乐的表现要素(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调试、和声等)相互综合、互相渗透,加深理解。

4.2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音乐的姊妹艺术大都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这些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将其综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使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又满足了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4.3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相综合。音乐与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如音乐与语文中的诗词;音值、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节奏与自然现象、人的生理现象;节奏与体育的广播操、韵律操;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将音乐与它们综合起来,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文化素质。

第四、营造音乐氛围 发展兴趣

除了利用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外,教师还可利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4

摘要:为解决现今交际法教学存在的误区,引导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需要在交际法教学中积极运用含有信息沟的活动。

信息沟是交流双方所占有的不同信息,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信息沟活动是指活动中学生们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是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

信息沟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三种基本的操作形式:课前预习设置;课堂教学设置和课后信息的巩固设置。

信息沟活动的具体实践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造了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

关键词: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信息沟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交际法教学(Communicative Approach)、中学英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教委“中学教育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着重‘ 培养学生的

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这一要求的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学新教材便应运而生。无论是新教材的“内容选材”,还是它的“编排设计”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那么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随着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法便相继而出,例如导学法、情景教学法、五步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四位一体教学法、反复教学法等等,虽然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恰当地通过“信息”的传递、吸收、消化、巩固,从而达到掌握这一目的的,这就涉及到“信息沟”的基本运用。

新教材的普遍使用带动了新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尤其是“交际法”在英语课

堂中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英语多年的人看见外国人不敢开口的情况。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在教改中许多英语教师只是将重点放在不同内容的教材上,而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是“新瓶装旧酒”,造成新教材与新教法的脱节。一些教师初步接触新的教学法后,在课堂教学中做了相应的教法尝试,开展了多种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使得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比如说分角色表演会话,接龙复述课文等等,但这种以背和记为主的语言活动的背后仍是机械的操练,学生只顾“说”甚至 “背”自己的部分,而对对方所说的应答内容却充耳不闻。问话的学生由于早就知道了对方下一步的应答内容即使对方“出错”,也认为自己应该按既定方针办,按部就班地继续进行;应答的同学给出的回答也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对方准备过的。由于教师大量控制、学生过度配合,这种不含“信息沟”的交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有较大区别,我们可称之为“伪交流”。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未能使“听”与“说”有机结合“的交流活动,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生活的交际中应变能力较弱。

英语教学的交际法认为,听和说是交流过程中不可独立的两部分,听是理解

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所以听说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同步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为了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这种落后状态,就必须注意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使交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所拥有的信息,通过口头语言的交流搭起沟通信息的桥梁。“信息沟”的存在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

二、“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理

1. 信息沟的基本特点

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也称信息差,是指人们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也正是有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产生了一系列人们为谋求“信息平衡”所进行交流和传递的“言语活动”。信息沟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

① “信息沟”的绝对性和永恒性

由于人和人之间所处的环境和知识阅历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人们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永恒的,绝对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才出现“交际”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在含有信息沟的课堂活动中,我们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传递转化为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的教学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相互合作,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中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尽可能设置多种多样的“信息沟”,诱使学生产生谋求“信息平衡”的渴望,使教学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②信息沟具有再生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

信息沟不仅存在着绝对性和永恒性,而且还存在着再生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信息沟”是人们交际的基础、诱因和出发点,同时他的永恒性又决定了人们交际活动的多样性和持续不断地发展,因此,人们在达到“信息平衡”的同时,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于是又为谋求新的平衡而迅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追求,产生新的“交际”。事实上真正的语言交流是由于“信息沟”的存在而开始的。

2.信息沟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

信息沟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就是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被给予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它是交际法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对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学生来说,语言的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的语言习得尽量在真实有效的交流中进行,开展信息沟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信息交流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A所说的话能帮助B形成回答,同时这种信息交流也影响到接下来A的应答,如此往返。在此过程中,A无论能够多么精确地预测B将会说的话,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肯定B将会说什么。通常情况下,交流双方的信息差异是无法预知的。正是这种口头语言交际的“自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难点,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的大班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就要想方设法创设一个同样的“信息沟”。

传统教学中,对话练习中(Dialogue practice)的A、B学生都在对话开始前完全意识到对方下一步将会说什么,并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回答。这种类型的语言练习有一定的价值,但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局限性,而信息沟活动正是为了那些准备进行更高一层次语言交际活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所设计的,这使得他们进行听说练习(有时结合阅读练习)时的语言更趋向于真实的交际。

3.信息沟材料(information gap materials)

信息沟材料(information gap materials)是指教师对教材的适当处理,使之包含很多信息,需学生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信息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自如地应用真实语言的能力。

三、“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原则

“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原则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点。

1.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都是在大班(50人以上)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充分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所必需的活动。可利用列表、图示、简笔画、多媒体测试、提问等交替进行,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要注意所设计的活动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课前应对教材仔细分析,做好教材的补充和二次设计工作。信息应包括前沿科学、环境保护、文化、自然、历史以及各方面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等等。并且在一次交际活动中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语言的各项功能,反映语言应用的广度。将学生已接触过的各项语言功能结合起来,让学生综合运用。

3.课堂教学应以任务为中心(Task-based),而不是以单纯的语言练习为中心。教师在此类活动中常设置一个障碍让AB两组学生共同克服,转移学生口头交流时对英语语法规则过多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克服第二语言自卑感和因此而产生的交际中的紧张情绪,从而逐渐建立起交际自信(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4.在教学过程中应“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交替进行,灵活运用,使交际性原则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得以体现,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以全面的提高。课堂教学中应确保参与交际的双方在进行交流前所拥有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交谈的欲望来自对未知信息的渴望,语言运用的把握来自于自然而然的口头交流,即自然习得。活动中学生通过分享所知的信息片段,掌握完整的信息。

四、“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实践

1. “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育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达到学习者 初步交际之目的。”因此,新教材在编辑内容,排版设计的构思与安排上都不惜以全方位、高层次、多重叠的信息差距的传递,来诱导和激发学生渴求获得信息的愿望,最终使各项工作得以在愉快、轻松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也可以这样说,英语新教材也正是利用了“信息沟的基本原理”,把各种不平衡的信息融入了听力、对话、阅读和写作之中,通过教育者的各种教学手段的设置,使学生产生渴望获得“信息平衡”的强烈愿望,让一系列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在积极、主动、和谐的环境下产生,来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语言的动机和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伴随着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加之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终使学习者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进而达到语言顺利交流,既“交际”目的。

2.“ 信息沟”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置

既然“信息沟”的基本原理在英语教材中得以体现,因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和设置“信息沟”是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课前预习设置

课前预习是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充分加强对旧知识点及语法的再认识和巩固,对新的词汇、语法及课文的重点、难点都能得以初步的认识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为课堂的新课学习扫除障碍,同时对那些未认识到的或当时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也能在教育者的教学过程中得以有重点的有目的的解决。但是由于中学生在心理、生理还不成熟的因素的影响下,自我预习意识还不过积极主动,即使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意识也还是带有很大的“不科学性”,甚至对新课真正的“信息量”及“信息导向”也存在着“莽撞性”。因此教师在课前给予科学的“信息沟”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高中英语教材第二册Unit 7 Canada,我们可以在新课讲授之前给予以下的“信息沟”设置:

America Canada England

Some words

Spelling in schoolbooks

Spelling in newspapers

Pronunciation of a few words

通过以上课前“信息”的设置,使学生对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英国英语的

共同点和不同点有了清晰的思路,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找材料,对教材进行预习,加强对新知识的了解。这样就紧扣教材,减弱了学生自我预习的“盲目性”、“混乱性”和“莽撞性”,同时又大大地减轻课堂上处理“信息量”上的繁重压力,增强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课堂教学的“信息”设置

课堂教学是学习者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习者对以前知识的再认识、巩固和对未知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掌握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种形式:

换位法(filling in different blanks)

换位法是信息沟活动中最容易设计的一种活动方法,常用于听力练习与阅读理解练习。优点是将“听、说、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大班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认识自身的不足。

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座位左边的学生为A,座位右边的学生为B,分别发给AB两组学生相应的两套练习纸AB进行填空练习,填空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或一句短句。虽然两组学生当堂所学的内容一致,但他们所填的格子是交错不同的,也就是说,将AB 两套练习拼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内容。学生A要填的内容在学生B的练习纸上,而学生B要填的内容在学生A的练习纸上。

新教材的教学参考书的每课后都有听力材料,教师也都配备磁带,这些条件都可以利用起来。教师只要在原来要求全体学生听写全文的基础上,稍微转换思想就可设计出行之有效的含“信息沟”的课堂活动。这样一来,既避免了长时间听写的枯燥性,又可以省去教师机械批改所花费的大量时间。最有利的是将“说”与原本单纯的“听”自然地连接起来,听说练习衔接紧凑,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自我学习,自我订正,自我完善。通过口头交流时的信息互补,学生能够当堂发现自己未掌握的单词与词组。

这里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在听写后的交流过程中当好监视者(monitor)的角色,保证每位学生都在口头交流听写内容,而不是直接互相抄袭答案。

①听写换位法

这项活动将“听、说、写”三项技能紧密结合,将需要学生注意的语音、语法、单词与词组放在空格中让学生注意,并采取了换位的方式设计了两套填充练习,便于学习听写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的有重点的订正,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听力与口语方面的弱点。

以高中英语第二册第48课的教参中的听写2为例,我们设计了如下含有交错空格的信息沟活动。课后学生纷纷反映自己主动意识到以往听写练习中忽略的现象,如:All of, born in, type of, kept in, kinds of 中的连读现象,be,has等词的弱读现象,以及at present中的失爆现象。另外也使学生注意了collections well-known等单词的拼写及动词的过去形式closed。

A组.

Two animal here are especially to visitors first, the of deer and second, Dawn, the young lion.

This zoo has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deer in the world. There are 24 different deer at present. All of the deer here ere born in this zoo. Whenever we have too many of a type of deer, we send some to other zoos to the numbers the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imals in the zoo is Dawn, the young lion. This is the only animal being kept in cage, Dawn was London Zoo and was moved here when London Zoo . There are to move Dawn to another zoo where she will be free to run around in a field with other .

B.组

Two kinds of animal here are well-known to first, the collections of deer and second, Dawn, the young lion.

This zoo has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deer in the world. There are 24 different deer at present. the deer here ere born in this zoo. we have too many of a type of deer, we send some to other zoos to the numbers there.

One of the animals in the zoo is Dawn, the young lion. This is the only animal being in cage, Dawn was London Zoo and was here when London Zoo closed . There are plans to move Dawn to another zoo where she will be free to around in a field with other lions.

②阅读换位法

根据以上同样思路,在阅读课文后也可设计相应的练习。根据需要,在课文理解步骤中可以将需要学生扫描(scanning)获得的内容设计成错格填充。或在课文巩固步骤中有意识地将枯燥无味的生词或语音点检查融入到这种结对交流、互补互助的过程中去。这就避免了千篇 一律的老师报答案,学生埋头订正(差生可能根本不动笔写)的形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将师生间的信息沟转化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激发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动机,便于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彼此之间的听说问答也便于学生互相检查订正,节约课堂有限的时间,弥补了大班教学教师批改作业耗时过长,学生反馈不及时的不足。

口头拼板法 (oral jigsaw reading )

口头拼板阅读法是将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的另一种方法,是一种近二十年来在国外广泛运用的英语教学法,也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ESL课上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课堂活动方法,是信息沟活动的典型。它改变了旧的教学法中阅读练习中过多采用选择题的单一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于非磁带听力材料不够重视的弊端,将口头表达自然有效地融入其中,将无声的阅读课和乏味的听力课变为“听,说,读”多项技能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符合交际法教学的活跃课堂。

与前面提到的信息沟活动不同,口头拼板阅读法一般以三或四人为一组。每个学生只读文章(故事)的一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这一部分内容给小组其他成员听。同一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记忆理解自己这部分内容并准确地讲述给其他成员听,而且要注意倾听理解其他成员讲述的部分,通过共同分享各人所获得的信息,以拼板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故事)。在一个成员讲述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针对自己听不懂的生词或对方复述不够清楚详细的地方,在其复述时或复述后,提出相关问题要求解释。有时根据学生水平高低,以六人为一小组,在组内再分成三对。每一对学生阅读的内容一致,在做拼板式的口头练习时,每对同学可以互相提醒,补充,以尽量减少与组内其他学生口头交流过程中的信息缺失或错误传递。

笔者执教高中英语第二册第50课的课文Albert Einstein,阅读理解练习设计成拼板阅读活动的形式后,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课文的引入部分之后,我们没有按老方法,在同学阅读完全文后回答老师的若干问题,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原本完整的人物故事就被一个个细节问题拆的得过于琐碎,不利于学生对这位伟人一生的系统理解。因此,我们将文章拆成四个部分分别打印在四套练习纸上,每个小组中的四个学生只能读到爱因斯坦一生中的一段经历,分别有关于他的“早期学习、科学研究、伟大成就、美国时光”。由于每个学生掌握的信息有限,因此他们渴望从同伴们那儿知道更多的信息,以拼成完整的故事。我们注意到,在小组成员交流故事片段的时候,每个人都尽量讲得清楚,让大家听懂;听的人对他人的谈话饶有兴趣地聆听,有时追问一两句。 以往老师请一位学生复述时,其他同学有的思想开小差,有的怕被老师点名而只专注于自己念念有词地准备。采用拼板式的复述后,学生对于他人讲述的内容明显重视。另外,在最后根据自己所读、别人所述而讲述爱因斯坦完整一生时,口头表达不再是停留在“记忆与背诵”的阶段,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分析,订正,调整,组织,这对于他们将来口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拼板活动的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十分相似,与平时所常见的一人阅读后复述全文,及全班阅读后开小火车式的复述全文比较起来,效果要好得多。同样是阅读后的口头表达活动,存在信息沟活动的一种,显然更体现出交际法的特色,更趋向真实的交际,因为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听”的注意力明显加强,获取信息,记忆信息,分析信息,交流信息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内容差异比较法 ( comparing similar pairs)

内容差异比较法常用于两个相似图片的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各自手中的图片,互相描述自己图片及询问对方图片,在听说并重的语言交际活动中,通过信息的交流找出图片的差异。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语言的注意力被教师有意识地从“知识结构”上转移,使学生忘记自己是在学习一门语言知识,从而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习得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高二下半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英语中所有有关时态的语法规则,陈旧的题海战术或机械的口头操练都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为改变时态练习的陈旧模式,避免语法学习与听说能力培养的人为割裂,我们设计了含有信息沟活动的教学方案。通过信息沟活动中的口头交流,学生对时态的注意力转移至对图片情景的描述。在交流过程中,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不再成为刻意、突兀的课堂教学目标,找出图片差异成为课堂活动的目的。

AB两组学生各发到一张图片,上面印有相同的街景,但街上人们的动作看似一样,实则不同。学生被告知在规定的五分钟内找出图片中的八处差异,并尽量注意比较人物当时在做什么。学生在讨论图片内容差异时,教师在座位间走动倾听,发现大多数学生自如运用了如下含有正确时态的句子进行交流:

A----“In my picture, the man in the house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What was he doing in your picture?”

B----“No, the man was watching TV. The boys have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already. 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等等。

课后信息的巩固设置

有课前、课堂上的“信息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后“信息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把常人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按 100%来计算,那么在10小时之后就会忘记30%,一天之后就会忘记50%,半个月若不复习巩固的话,就会剩下25%,而一个月后却只有15%了。可见及时地复习是加强课堂知识再认识的有效途径。事实上,这种表象上的知识遗忘,其实就是“信息不平衡”的再现。因此及时而有效地加强对已获得“信息平衡”的巩固是“信息沟原理”的科学发展,是巩固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例如高中英语第二册Lesson 42的对话学过以后,可将对话内容设置成两篇小短文,分别以Jane, Pippa和他们的父母的口吻述说。

A

One day, Jane and I enjoying walking the hills. We to go home, but we couldn’t go a river because the bridge had been away by the . So we had to find another way back. When we to climb some rocks, it suddenly started to and the blew so hard , we could see where we were . It us a long time to over the . Then we across some very ground and got with our clothes wet and . When we got home, our had been waiting for us. They were very .

B

Our went out a walk the hills, and we were at home. Suddenly we a warning on the radio a hurricane was to come. We became about them. Thank They came back at They were and dirty. Jane’s hurt. Pippa told us all that. We felt .

五、“信息沟原理”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利用信息沟活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激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循环往返地螺旋上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力得以巩固和培养。笔者通过实践和调查,认为含信息沟活动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以下是这两者教学方式的对比效果:

存在信息沟的课堂教学活动: 不含信息沟的课堂教学活动:

注重语言运用过程 强调语言的知识结构

多种语言功能交叉 只注重语言知识

培养应变力 拘泥于范文

注重对方的信息反馈 过分注意自己的口头表达

听说同步 重说轻听

自然习得 人为操练

教师备课量大 依赖教参

缺直接使用的教材 拘泥于教材

课堂不易控制 课堂次序好

学生交流不平等 学生交流不平等

由于含有信息沟的教学活动的引入不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而且不能立竿见影地从考试成绩上得到反映,因而对于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来说,放弃功利的、机械的教学方式,高瞻远瞩、大胆地采用“信息沟”进行教学创新,真正培养一批 “敢说英语”、“愿说英语”、“会说英语”的英语学习者,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笔者任教班级在采用“信息沟”教学前后的对比情况:

接班时(55人) 一学期后(54人)

是 否 是 否

交流时是否刻意正确发音? 45 15 10 44

交流时是否刻意正确使用语法? 45 15 10 44

交流时是否刻意正确使用词汇? 45 15 10 44

交流时是否刻意词组搭配合理? 45 15 10 44

交流时是否害怕老师指正? 46 9 3 51

交流时是否害怕同学嘲笑? 53 2 3 51

交流时是否担心交谈失败? 52 3 4 50

交流时是否准备谈话内容? 40 15 18 36

交流时是否倾听对方说话内容 42 13 52 2

交流时是否注重合作交谈? 45 10 54 0

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兴趣 40 15 52 2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学生的语言并非完全标准,但他们在与同伴用英语交流时,沟通性强、表达力强,无畏缩心理,在运用语言解决实际性问题、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不过多考虑自己使用语言细节上的对错,如发音、语法等,而是将注意力完全转移至交流的可进行性中去。这种有“信息沟”活动的开展,有效提供了利于学生自然习得真实语言的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真实道地的英语的能力,激发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了他们在口头交际时的灵活应变能力。运用与自我完善。

总之,不存在“信息沟”的交流会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成为单纯的“为开口而开口” 的“伪交流”, 这种无真正沟通目的的交流势必会造成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通过设计各种含有信息沟的教学材料,组织各类含信息沟的教学活动,我们找到了成功地解决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交流方式与实际生活交流方式脱节的现象,也彻底地改变了当前新教材使用中,对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缺乏培养的不足地现象。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英语课堂口头表达活动中“无动机、无预测、无应变、无结果”的“伪交流”问题。这一课题仍值得我们为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六、参考文献

1. Huang Yuefa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2.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Llish 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William Little woo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4. HTTP://www.ew.com.cn

5. Heinemann,HTTP://www.deil.lang.uiuc.edu/web.pages/grammarsafari.htm

6. Dave Sperling’s ESL Cafe,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5

在中学生的英语教学中除了阅读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还有一个能力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英语中,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 才能使自己在交流中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二、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英语的上课流程是比较固定英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新课文的单词后, 就开始给学生讲解课文。学习完一篇英语课文后, 学生就开始自己复习。不变的。这样的上课流程的固定性, 让学生感受不到英语的趣味性, 会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在这样的上课流程下, 使英语课堂变得没有生机, 缺乏探究性。在新课程背景下, 英语的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能使学生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之中, 在英语的世界里尽情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学生只有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 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 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三、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1.纠正错误

这里所说的错误, 是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语法和句法的错误。教师对于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语法错误, 应该注意纠正,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一些语法和句法的错误, 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不足, 才能够慢慢的去改正, 使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也不应该对其严厉的斥责, 应该选择耐心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尊心, 增强学生改变错误的信心。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之后, 在学习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中, 才会对学习充满自信心, 才能更好的改正语法上的一些错误。

2.增加英语听力课程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 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从而忽略了英语的口语能力的提高。因此, 增加英语听力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拿出一半的时间来给学生播放一些课文的录音, 让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 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下单词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生把单词的一些发音技巧掌握之后, 再练习一些课文的发音。学生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 慢慢的就会提高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使自己的英语发音更加的准确。

3.情境教学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人性化。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 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给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 不仅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还可以感受到英语的独特魅力, 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4.预习英语

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对新课程的预习,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上英语课之前, 学生可以首先对英语课的单词和课文有一个预习。学生可以使用网络平台搜索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在预习中, 在阅读英语课文的时候发现一些不明白的句式, 这时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搜集一些关于英语语法的知识, 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学生在预习英语的过程中, 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的学习难题, 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自己在课下对新知识有个大体的掌握, 遇见不懂的问题可以自己上网查阅资料, 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5.网络化自主学习

在新时代下, 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是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网络化环境下,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以及访问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一个自主的学习。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 老师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为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在网络平台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英语知识, 还可以学习到与英语口语相关的一些政治、历史、军事、文化等相关的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掌握情况, 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中会慢慢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会渐渐感觉到自己探索英语知识的乐趣, 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6.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中学教学过程中, 使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交流环境,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 学生听课的模式, 采用学生讲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和知识整合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组, 然后把不同的单元分配给每个小组。教师再安排每个小组的讲课时间。中学生参与讲课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一种知识整合能力, 还能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四、结束语

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关系到教育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英语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 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对英语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英语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突破。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美娟.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首度示范大学, 2013.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6

【摘    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中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54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能力的锻炼。英语能力是当前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就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丰富练习样式,发挥练习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练习,丰富练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不断提升英语水平,同时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从朗读开始,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并且敢于开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读英语的过程中不敢开口发音,这时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学生只有敢于开口才能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中来。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录音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听相关的录音模仿发音,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发音指导,保证学生发音的正确性。其次,要让学生模拟交际,让学生敢于用英语对话,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教材上的人物对话,感受英语交流的乐趣,通过这种对话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说英语的信心,并且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的使用中来,从而提升中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发挥预习和反思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约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运用任务的驱动在课下进行英语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安排相应的预习任务,学生通过预习既能够回顾以往学到的知识,还能够吸收新知识,相比于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思考相应的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潜力的激发。但是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遵循适量的原则,不要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通过反思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准自身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反思也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的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及学生的日常练习情况,让学生制定相应的反思笔记,使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自主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影响。

三、加强文化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词汇、语法知识,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知识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加文化知识内容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相关的文化内容,如果学生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势必会产生错误,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如果学生以中国文化去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还要关注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让学生感受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贯穿语言知识,不仅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情境的模拟感受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这种实际参与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减轻课下的复习负担。

此外,在习题课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出错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激励,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别的学生身上找到可取之处,从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真正参与到合作和讨论中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喜悦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放松学生的心情

学习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轻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塑造,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文歌曲、视频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声音以及画面更加近距离的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放松心情,而良好的心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Impressions On My Visit To The UK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7

上传: 吴发明

更新时间:2012-5-19 17:16:23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培养,这几个方面都显示了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的要求。其中,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综合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倾向,同时需要有意识地加以调节,使之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那么如何才能使之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学习者方面,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有其较广的外延,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爱好,意志和性格等。这些都是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只有调动起这些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是人的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英语学习的愿望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加德纳认为,英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和学习态度。可见,教学中,英语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结构,而是一个交叉型、主体型、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以上各种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已形成的潜在学习需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相反,不符合或妨碍人们某些需要满意的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情感,包括焦虑、抑制、害怕、愤怒、胆怯、沮丧、厌恶等。在英语学习中,消极情感是不利学生潜力的发挥的。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教学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心理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体,达到教学相长。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注意研究学生的性格差异 性格是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独特搭配,是支配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重要心理特征的有机联合体。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是直接影响外语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归因过程及教学决策中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是外语教学非智力因素研究中被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达到性格优势互补。在课上分组活动时,注意把不同性格倾向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如组织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这样更能加强外向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内向学生语言运用的流利程度。对待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应当有区别的对待,扬长补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训练实践中培养和减少性格差异带来的学习效果差异,最终能够完成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的双丰收。

四、关注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 英语学习是需要付出繁重的脑力劳动的,只有靠自己顽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分知识比较简朴,学生的爱好也较浓厚,但是伴着教材的不断深化,有的学生就感到学习有点吃力了,这就需要教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学习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机会,使其意志力得到锻炼。

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一些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会表现出畏难情绪,严重的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念头,或者干脆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如果我们做老师的能够及时指导他们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肯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身心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或睡大觉,他们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外又没有人辅导,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工夫来进行英语学习,一旦没有爱好或者遇到情绪不好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从而灰心丧气,什么也不愿意学。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现代的一位英语教师不能把英语课看成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的课堂,把心理教育看作是班主任的事,而应当把心理教育融进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使学生能更好参与英语知识的学习。

中学英语教学反思 篇8

(初期研究总结)

郑 州 外 国 语 学 校

刘 向 阳(电话 037165561506)

自立项以来,我带领项目组教师积极展开了调查和研究,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因为工作关系,主要研究对象是高中英语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并努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下为大家的初步研究成果。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实施新《标准》的根本途径,应当全面考虑教学论的目标、学生的特点、教材(包括教学设备)的特点,全面考虑教学方法体系的内在规律,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程度、学法指导、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和教学手段的最佳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对目前课堂现状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老师在第一线上,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课讲了一遍又一遍,题做了一道又一道,有时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有效教学。那么,如何做好有效教学呢?

我认为,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在课堂上,教师本应该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恐怕很多教学观念的转变才是首要!

首先,结合对我自己课堂的反思,我觉得英语课要有效,应该少废话多练习。过去,我上课的情形大都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就容易开小差。让学生多做些练习,课堂效率会高很多。不经过训练,就不能达到目的。俗话说:”光说不练空把势。”

其次,我觉得光练也不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口语能力,学之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重在交流.还记得和老外在谈话时,相对语法,他们也更重视彼此间的沟通,即使犯了语法错误,他们还是能理解.说实话,我们在说中文时也时常会出现语法错误,更何况是外语.同时,这也是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形式。

第三,正确运用多媒体。针对课件的滥用,我反思:有时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做那么多的“花边”来修饰呢?!我觉得这是违背“有效”理念的!回头想想,有一些课很豪华,在课堂上学生被老师准备的动画、图片„„所吸引,学生兴趣很高,可是一堂课下来,没有实实在在的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细致、深入的训练,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效果和在家看了一部动画片一样:好看。所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运用。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落实。教学中,我要经常反思一下:(1)课堂上是面向了全体学生还是少数学生?(2)所讲内容是否进行了反馈,对大多数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4)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是否落到实处?(5)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经验(6)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并获得了解题能力?

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如何使教与学落到实处,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确需我们下一番功夫。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平台,其优化设计直接决定了教学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最优选择的问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的素养,这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所在。

1、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的优化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相对集中,切合实际,这就是结构中的主轴。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下,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原则。

2、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课堂教学的方法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些年在外语教学界流行的舆论似乎是:只有交际才是时髦的教学理论,时髦的教学方法。其他主张或观点一概被讥讽为落后。而北师大胡春洞教授认为:“外语教学首先在教语言,教语言本身,教语言学研究的个性,而不是撇开语言本身去教语言使用,教交际。”就英语教学来说,不但语法要各系统的教和学,语言、词汇也要有系统的教和学。离开这一点,不成其为真正意义的教学。在教交际之中教语言像交际教学那样,必然会增加教学困难和师生负担是,造成对外语教学的误导。其次,交际教学法尽管也主张在高级阶段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但由于在前期的教学中大搞听说领先,重复性口头练习过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因而严重影响了读写能力的早期发展,严重影响了深层文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语音知识和词汇系统、大量的积累,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后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

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形成教学层次,构成教学坡度。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孤立地研究一节课、一篇文章的教学,不去研究教学的全过程。一节课、一篇文章、一个语法现象的教学,对学生掌握一项知识,虽然也经过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但这对整体来说只是一个系统。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才能看清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化的重要原因。

4、学法指导的优化

教学中重视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枢纽”。学法指导的优化要从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方法等方面着手,把学法研究和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学法指导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5、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教学的优化

人素质的高低,首先表现在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上,在外语教学中突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而语言教学的本身离不开思想教育。故事、寓言、传记等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价值。可以通过对具体课文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鉴别能力,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法讲解或造句练习中要注意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词语和句子。作业布置及批改,课堂提问等环节要向学生进行意志和耐力等优秀品质的教育,消除消极思想的影响。这无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会起重大的作用。

6、教学手段的优化

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处理的范围从文字扩大到了声音、图像,动画,这就为外语教育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外语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挥听说读写能力。

课堂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科学具有规律性的内涵,艺术具有创造性的外延。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条件。

三、新课程改革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努力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改变旧的教学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并完善新的教学行为,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1、遵循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1)、教师应该变写教案与写学案

教案是教师依据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理解、分析为自己编写出的一个“剧本”。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都在教案中体现出来。有的老师甚至把要说的每一旬话都写在教案上,生怕讲课过程中有遗漏。一些老师讲课都离不开教案,甚至还有老师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剧本”写好了,演员是谁呢? 传统课堂上整节课基本上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们成了观众。老师往往又偏重于把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学案是教师结合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对学生的分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编写出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重点是设计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把一堂课的知识设计成几个小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知识。2)、教师要在思想意识上和角色上转变。

新课程教学要求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刀、探究性学习获得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知识的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意识到自已在课堂上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耍放下架子,“屈尊”将门已放到和学生平等的位置

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和提高。3)、教师要以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该寓情感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授课中的情感投入和学生听课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一经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4)、教师要赏识学生

新课程要求不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求教师要赏识学生。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人。所有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一一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赏识教育要求: 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赏识导致学生成功,抱怨导致学生失败。赏识是每个学生生命成长不可缺少的氧气。老师的目光应该一直盯在学生的优点上。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受忽视而萎缩。即使赞美学生最细微的进步,也比斥责学生的过失要好得多。5)、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合作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新课程的要求。同时,新课程要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代替学生去做;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还是错,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自已去评判与总结;对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决不能因为他们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一样就否定并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养成了参与意识,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教师的劳累感就会减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高起来。新课程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探究学习,敢于挑战教师、教材和权威。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间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题提出独特的看法,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从众心理非常强,特别是对老师的观点不敢产生异议。新课程要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不可把自已的意志和知识强加于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头脑和意愿,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即使当时看起来是不确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与传统观念相悼,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应加以提倡与鼓励。

2、形成新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课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新大纲提出“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只有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才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会品味到英语语言的关妙和腕力。采用这些方法的教师常说这些方法使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学生也喜欢这些万法,并且学得快、记得牢。教师由于教学有方而倍受学生爱戴。2)、有难度的练习和试卷先经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教师再有的放矢的评讲

以往教师是不分难易、平均用力、一题题的挨着讲,费时费力,教师口干舌燥很累,学生在教师讲他们会的题时走神甚至说话,结果等教师讲到他们不会的题时,他们也因走神说话没注意听。真是事倍功半。3)、实施“任务型”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主张把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深度与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上一篇:故乡的冰糖葫芦-初中作文下一篇:加油站应急演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