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2024-05-24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共8篇)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1

简介

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始建于1992年,法人代表周信。现为周信、李玉国、张国森三个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工业园区,向北500米为青兰高速公路,邢都公路于厂前通过,生产原料和能源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条件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钢铁生产优势。

根据国家工信部《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工原[2010]第105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控制钢铁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123号)文件精神,经峰峰矿区人民政府[2010]118号批准,峰峰矿区六家民营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河北宝信钢铁限公司做为集团母公司,实施对子公司:峰峰矿区合信钢铁有限公司、邯郸市峰峰恒丰顺铸管有限公司、邯郸市峰峰新方铸造有限公司、邯郸市容喜钢铁有限公司、邯郸市鸿泰铸造有限公司51%控股,2011年4月28日,河北宝信钢铁集团完成工商登记,企业正式更名为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既形成了焦化---炼铁---炼钢---钢材---铸造的产业链条,并将在发展下游高附加值产品上有较快发展。

目前,河北宝信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17623万元,占地面积2200余亩,安排就业15000余人,可带动当地相关产业解决就业40000多人。集团资产总值26亿元,拥有烧结机9台,总使用面积614㎡;420m³---630m³炼铁高炉6座,230m³化铁炉一座,高炉总有效容积为3540m³,年生铁产能365万吨,2x50吨炼钢转炉2座,年粗钢产能160万吨,铸造、铸件产能60万吨。产能预计年销售收入207亿元,利税合计约13亿元。将为矿区的劳动就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节能减排方面,集团成员企业烧结机普遍采用了脱硫、静电除尘新工艺,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高炉煤气、余热得到了充分利用,成员企业共拥有3500KW(TRT)发电机组2套,6000KW煤气发电机组4套,1.5KW煤气发电厂2座,总装机容量为61000千瓦,年发电量为48312亿千瓦。既保护了当地环境,又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

今后,我们将通过控股和参股的方式,吸纳相关行业企业进入集团,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延伸下游产业链条。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改投入,控制钢铁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及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装备新材料领域发展,努力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产能一斤不增,产值倍增”的要求。真正把矿区钢铁行业做精、做优、做强,为当地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2

关键词:钢铁,能耗,节能

1 企业能源消耗结构

公司2010年共耗能336.033 5×104t标准煤。其中焦炭231.746 2×104t,焦粉39.860 7×104 t,动力煤73.937 0×104t,重油4 917 t,电力182 987.72×104k W·h,新水466×104 t,外购氧气49 418.10×104 m3。

2 主要产品各项能源消耗指标

2.1 产品综合能耗指标

2.2 产品工序能耗

3 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3.1 产品综合能耗

吨钢综合能耗由2010年同期709.81 kgce/t,下降到2011年的649.03 kgce/t,下降了60.78 kgce/t,下降8.56%,按此计算,年可节约31.468 8×104 tce,吨钢综合能耗的下降主要是铁钢比的变化,铁钢比由2010年的1.073下降到2011年的0.975 9,仅此1项就少耗能源30.67×104tce。吨钢可比能耗由去年同期730.85 kgce/t,上升到734.34 kgce/t,上升了3.49 kgce/t,上升了0.48%。

3.2 工序能耗

烧结工序能耗由2010年57.66 kgce/t,上升到了59.19 kgce/t,增高1.53 kgce/t,升高了2.66%;竖炉工序能耗由2010年的23.42 kgce/t,下降到2011年的19.49 kgce/t,下降了3.93 kgce/t,下降了16.78%;炼铁工序能耗由2010年的440.32 kgce/t,上升到2011年450.64 kgce/t,增高了10.32 kgce/t,升高了2.34%;其中综合焦比由2010年的581 kg/t升高到2011年的593 kg/升高了12 kg/t上升2.06%,炼钢工序能耗由2010年的18.91 kgce/t,升高到22.81 kgce/t,升高了3.9 kgce/t,升高了20.62%;轧钢工序能耗由2010年的52.66 kgce/t,升高到55.15 kgce/t,升高了2.49 kgce/t,升高了4.73%。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的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a)能源管理基础较薄弱,耗能设备的仪器仪表配备不够齐全;

b)能源亏损高达31.17×104 t标准煤,占总耗的9.28%。主要是高炉煤气放散量大,虽然已采取措施,仍放散20×108m3多,折27.8×104t标煤;

c)有的耗能设备需更新改造;

d)应大力筹措资金,抓好重点节能措施。

4.2 节能潜力分析

该企业是1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10年总能耗达335.997 1×104t标煤,吨钢可比能耗为724 kgce,如果通过节能降耗,加强能源管理,降低产品单耗,减少企业亏损,吨钢可比能耗至少可以降低30 kgce/t,那么节能量为5 177 492 t×0.030=155 325 t标煤,按2010年每吨标煤954元计算,节能效益14 818×104元。

5 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和建议

a)加强能源管理。尽快加强能源基础工作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能源数据台帐、报表,形成严格的能源数据统计网络,制定考核定额,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中进行考核[1];

b)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找出工业炉窑余压、余能、余热的节能潜力,将能回收利用的余压、余能、余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回收能源改善工作环境;

c)下大力气减少企业能源亏损。理顺能源流通的各个环节,加强对焦碳、焦面、煤油盘库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能源的损失和流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加强焦碳的筛分工作。把焦面和粒焦从焦炭中筛分出去。筛出的焦面可供烧结使用,从而减少外购焦面的数量;

e)建立健全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加强与能源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协作关系,制定节能技术措施,检查节能措施的完成情况,健全和修改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检查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f)抓好重大节能技术措施,筹措资金,实施节能技术措施计划,抓好重大节能技术措施项目的投资规划,进度实施情况,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g)加强能耗分析。找出影响能耗变化的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和同行业进行能源工作情况交流.在公司内部对能耗指标进行同比,掌握公司年度节能情况和能耗指标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河北钢铁整合大戏 篇3

历时近两年的河北省钢铁整合终于随着2010年1月25日原唐钢股份(00709. S Z)复牌并更名为“河北钢铁”而尘埃落定。但有业内人士评论,河北钢铁的整合远未完成。从河北省国资委得到的说法是,河北钢铁集团目前所完成的整合与河北政府统一全省钢铁市场的意图相差甚远。

河北冶金行业人士分析,河北钢铁作为河北省政府意图的执行者,下一步的任务是收回石钢、邢钢、曹妃甸的控制权。

占据中国钢铁产能近两成、产量连续多年第一的钢铁大省——河北,显然已经成为群雄必争之地。

纷争河北

完成国资整合后的河北钢铁集团产能,既达不到5000万吨规模,也达不到2/3比例。

2008年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在石家庄揭牌成立。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大型省际钢铁集团。这个新组成的钢铁集团产能达到3100万吨,已经超过当时宝钢的规模。

但河北方面显然志不在此。河北政府的规划是让河北钢铁集团在2010年底达到5000万吨,成为世界级的钢铁企业集团。而同时,河北省发展规划还要求到“十二五”末将河北省钢铁产能由2007年底的1.2亿吨压缩到8000万吨。这意味着在整合、淘汰过程中,河北钢铁集团将占河北省钢铁产能的2/3以上。

然而,完成国资整合后的河北钢铁集团产能,既远远达不到5000万吨的规模,也达不到2/3的比例。按照河北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完成整合的国资产能在4000万吨左右,而河北省的钢铁产能在一亿吨以上。很明显,河北钢铁整合大计远未结束。

不过,它面临的是一个纷争的战场。在河北地盘上,首钢控制着唐山曹妃甸钢铁基地的主动权,这将是未来河北甚至是中国最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港资控制着邢钢、石钢两大原河北省国资企业,占据河北六大国企的三分之一;宝钢曾经借助邯宝钢铁进入河北邯钢。除此之外,占据着河北钢铁产量一半以上的大小民企,依然活跃,并呈连纵之势。

在河北地盘上的钢铁纷争能否随着河北钢铁集团的亮相而结束,一时难下结论。其实,整合并非如想象般的顺利,此前几次失败的重组计划已使河北省丧尽先机,让钢铁“列强”纷纷进入自己的地盘。

错失先机

在整合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先整合再改制,还是先改制再整合。

河北政府的钢铁整合意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那个时代,整合大旗并没有处处飘动,河北算是先行一步。1995年12月,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下,原河北省冶金工业厅出具了河北钢铁整合的第一份可考方案——《关于组建河北钢铁集团的初步方案》。

方案提交到省政府后,很快得到了当时政府高层的支持,河北钢铁的整合工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2000年5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将唐钢、宣钢、承钢、石钢、邢钢5家企业的全部国有资产合并,由河北省国资委做出资人,设立国有独资的“河北唐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是,第一次整合努力以失败告终,“河北唐钢集团”并没有挂牌成立。

一年后,河北省又提出过更大胆的计划:将原省政府已经批复成立的河北唐钢集团与邯郸钢铁集团进行合并,组建一个集团。经过一年多的研讨论证,提交的组建方案并没有得到政府高层的批复。

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的新唐钢集团。2004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后,河北省国资委提出了以唐钢、邯钢为核心企业组建南北两个钢铁集团的建议。

2005年11月,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复,由唐钢联合宣钢、承钢共同组建新唐钢集团,并为进一步联合重组做好准备。此后,开始讨论整合的操作细节和进一步的问题。但同时,国企改制也在全国展开。因此,整合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先整合再改制,还是先改制再整合。

除此之外,即使整合支持者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组建一个集团还是南北两个集团并存。

河北还在不同声音、不同思路中寻找平衡时,邢钢、石钢完成了企业改制,先后被港资控制;宝钢通过与邯钢组建注册资本高达120亿元的邯宝钢,进入河北市场;首钢也在搬迁曹妃甸的过程中把河北变成了自己的主场。

河北国资钢铁业失去的不止于此。在面临大钢铁整合计划的冲击中,民营企业或合纵、或连横,也开始了布局。在邯郸武安市12家民营钢铁企业组建了新武安钢铁集团、唐山丰南三丰合一组建了当时河北最大的非国有钢铁企业集团国丰钢铁.....

这也意味着河北方面丧失了整合河北钢铁市场的主动权。

打响抢夺战

对于邯宝钢铁有过几次控股之争的宝钢集团,竟然选择主动退出。

石家庄钢铁在风声鹤唳中度过了2009年。困扰它的有两件事:一是搬迁,二是产权归属。

在河北省国资改制中,2006年中信泰富以近15亿元人民币进入石家庄并获得控股权。但在谈判过程中并未提及搬迁事宜。在2008年初,时任中信泰富主席的荣智健到石钢考察,准备对石钢进行投资扩产。

意外就发生在此,河北之行,荣智健获知河北政府的限迁令,即2010年12月31日期必须搬迁,否则关掉。此后中信泰富停止了原先的投资计划。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在搬迁事宜爆出后,中信泰富虽有不满,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搬迁方案,并上报至河北政府。但河北政府一直没有给予答复,也没有公开自己的搬迁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传闻四起,问题的核心已不是搬迁问题,而是归属问题。

河北发改委提出的方案是搬迁至黄骅港,建立特钢基地,但中信泰富不再控股“石钢”,而是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主体;河北国资委也提出自己的方案,由其控股的河北建设投资公司收购石钢,然后转让给河北钢铁集团;这个过程中还有原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收购石钢的说法,只是没有得到杜双华的认证。

不过,中信泰富至今没有正面回应石钢问题,只是一再强调自己的特钢战略。中信泰富特钢部对此的回应是,“中信泰富会继续强化此前的特钢战略”。

河北钢铁整合第二波将以抢夺战为主,对手包括港资、首钢、中钢以及民企钢铁集团。

其实在2005年的重组方案几近敲定的时候,首钢与唐钢拟双方共同投资曹妃甸千万吨基地的项目就险些破产。感受到变故风声的首钢当时也曾在公开场合宣称在保持该项目控股地位的前提下,引入战略投资者。

在已经完成国资整合的河北钢铁集团面前,“把首钢赶出曹妃甸”的传闻更不会是空穴来风。河北省冶金行业人士称,已成大势的河北钢铁整合必然会在曹妃甸项目的争夺中与首钢正面交锋。

值得注意的是,宝钢集团在河北的投资已经全面撤出。2009年8月,在河北钢铁基本完成国资整合一年时间,宝钢集团以“双方合作条件已发生变化”为由退出邯钢。外界纷纷评论为宝钢失利河北。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4

各子公司:

为配合今年“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集团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实现各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共同进步的目的,根据集团安全工作调度会的部署,集团拟定于6月中下旬召开安全管理优秀论文发布会,届时将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论文发布。现将有关事宜预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推荐的论文可采用下列拟定题目,可也自拟

题目:

1、《安全责任体系及运行实效的探索》;

2、《安全标准化岗提升及动态管理》;

3、《职工的安全意识行为规范固化途径和方法》;

4、《四级安全作业确认制的建立、实施》;

5、《安全易发事故的预测和防治》;

6、《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有机统一管理的探索》;

7、《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整理的长效机制》。

二、各单位要严把论文质量关,每个单位提交论文数量应不少于3篇。集团将依所提交论文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并刊印成册下发至各单位进行学习、交流。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5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在激烈竞争中营销纪事】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加剧的形势下,河北钢铁集团唐钢气体公司外闯市场势头强劲,凭借市场与资源“双轮驱动”扩销增效,运用多层次开发、联合共赢、服务提升等对策融化市场冰雪,今年1-10月份该公司实现利润7766万元,液氧、液氮产品在销售区域内占有率达到56%-63%,资源占有率实现了32%-35%。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开发的“多层次开发”思路应势而生。今年以来,液氧、液氮、液氩三大系统产品价格几度“跳水”,使得气体公司所获利润已微乎其微;钢铁、机械制造、光伏等三大产业客户业绩的普遍下滑,导致供大于求的局势愈加严重,外销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在激烈竞争中营销纪事】根据产品品种、用量情况及开发难易程度,实行多层次开发市场,增强了开发的针对性和效果。医用氧、高纯氧、氢气等高附加值产品受市场冲击相对较小,推介力度逐步加大。“机改罐”曾被大家认为“不可能”,他们以医院自有制氧机制取纯度低、压力不稳定、设备维护与人工费高为切入点,论证出选择供应商投建医用氧气站的方案更适用,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说服了院方淘汰使用多年的制氧设备。截至目前,气体公司医用氧产品已覆盖津京唐区域,产品占有率达到74%。一个月前,这一产品进入东北地区市场,销售半径突破500公里。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高端客户开发取得了新进展,气体公司液氩产品成功进驻新加坡市场,东南亚市场份额正在扩大;高纯氢产品进军光伏电池行业,打破了原有单一燃料型客户模式。

随着唐山周边液氧、液氮市场趋于饱和,饱和区域市场的开发难上加难。他们着力做好48家钢铁企业市场调研,实时进行资源情况、市场情况、竞争伙伴、客户情况评价、客户满意度等综合分析,尽快尽最大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资源占有率、直购率、外销利润率,以增强市场的话语权。上月初,他们与某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成功签订一宗液氧供货合同,日送货量约150吨。此客户跟踪开发长达3年之久,正是凭借强大的资源能力、优越的区位优势、无忧的全程服务能力等综合优势在竞争中获胜。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6

连日来,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职代会暨工作会议精神,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加快绿色转型、创新创效,真抓实干做好吨钢降本增效300元等各项工作,做集团打赢扭亏增盈攻坚战的坚强支撑。邯钢通过调度会、专题会、班前会和报纸、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和载体及时将集团会议精神和要求传达到车间、班组和一线岗位上。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杜绝“歇一歇”、“松一松”的思想,振奋精神积极迎战严峻市场挑战,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自查自纠自身工作是否到位,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带领职工开拓创新、逆境突围。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之一路向西发展】今年,邯钢将深入创新发展“邯钢经验”,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以“绿色转型、创新创效”为主旋律,以“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设“三大平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产品竞争力和产业链竞争力的新优势,加快向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迈进。建设绿色、低耗—经济炼铁平台,重点从烧结球团配比工艺、高炉入炉矿结构和燃料结构、工艺设备等6个方面入手,强化过程在线监测控制,提升铁前系统成本竞争力。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建设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平台,重点是建设特殊钢、2250高端管线系列用钢、2180高端冷轧汽车用钢等10条洁净钢平台,通过系统优化生产工艺,大芳力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提高综合售价,提升产品竞争力。建设延伸、创效—功能拓展平台,重点是深入实施全产业链优化战略,拓展钢厂功能,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主要从能源利用、物流优化、非钢增效等6个方面,挖掘管理潜力,提升辅线创效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营销创效水平,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目前,邯钢已围绕吨钢降本增效300元目标,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从铁前降本、钢后增效、节能降耗等8个方面确定了33项重点保证措施,配套制定了科学的考核办法和量化指标,确保降本增效目标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7

近两年来, 河钢矿业公司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 面对国际、国内铁矿石严重供过于求的双向压力, 结合矿山实际,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向体制机制变革要活力, 向管理提升要效益。通过改革创新, 彻底颠覆计划经济与高利润时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路径, 坚持以铁矿石采选加工为主体, 深化股权融资与合作, 加快非矿产业发展步伐, 实现多种经营创效的战略转变, 努力打造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的现代化新型矿山, 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改革创新是矿山企业新常态下的最佳选择

2015年—2020年, 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发展阶段, 也是中国冶金矿山行业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国内外在“十二五”时期投资新建或扩建的矿山项目产能将得到集中释放。特别是国内矿山由于资源条件差, 开发成本高, 受到了国外矿山的挤压和冲击, 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国外矿山新增能力增幅加大, 成本降低, 进口矿价格大幅下降, 倒逼国内矿价低破成本, 使不少国内矿山面临生死考验。

面对生死考验如何应对?有的人认为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是国家企业, 企业有困难国家应该救助, 想等国家给钱给政策。应该承认, 近几年来国家对冶金矿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 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 如减轻资源税和对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给了一定扶持, 目前还有些政策正在研究。但是单靠国家给政策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可能完全包办代替;同时有些政策是需调查研究综合各个部门意见才能出台的, 以资源税为例, 国家已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了多年, 才在今年5月有所进展, 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尚在继续研究。目前的状况是有些政策调整力度不够, 有的需要时间远水不解近渴。也有的人说矿山是为钢铁厂提供原料, 矿山有困难价格太低, 应该通过钢铁厂让利, 提高矿石价格, 这种办法也不现实。一方面目前钢厂同矿山一样, 同样面临钢材价格大幅下滑、效益低迷问题, 钢铁厂拿不出钱来支持矿山;另一方面, 目前钢铁原料的70%左右靠进口矿, 国内矿石涨价, 必然带动进口矿石涨价, 让钢厂渴上加盐, 等于为国外矿石供应商让利, 不仅钢厂遭受损失, 也带动进口矿增加, 给国内矿山更大的冲击, 此路万万走不得。还有的人认为, 国内矿山效益低是因为规模小、产量低, 通过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来发挥规模效益, 提高竞争力, 这种想法从理论上看有一定道理, 因为在资源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扩大规模, 增产增效可以提高矿山竞争力。

但是, 目前的问题是国内外资源条件差距太大, 同样生产一吨含铁62%的铁矿石 (或铁精粉) 在澳大利亚或巴西矿山成本只有30美元左右, 加上海运费也只有40美元左右。在我国大部分矿山每吨需要70~80美元, 在目前售价50~60美元的情况下, 国外矿山仍有10~20美元/吨的利润。国内大部分矿山要亏损10~20美元/吨, 规模效益只有在产品保有一定利润的情况下才能发挥, 在产品亏损情况下产量越高, 亏损越多, 扩大规模只能带来负面效应。所以说目前国内铁矿山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规模太小, 而是成本太高, 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 矿山企业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产品全成本、企业管理水平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而降低产品成本, 最重要的是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向管理要效益。

当前许多矿山的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矿山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管理上台阶、降低增效的根本动力。所以矿山企业必须把握机遇, 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 实现“经济投入高效产出、规避投资风险”的发展目标, 在行业转折时期实现发展方式的主动转型, 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建设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的现代新型矿山, 这是河北矿业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矿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愿望。

在这种形势下, 2013年下半年以来铁精粉市场价格又出现断崖式下跌, 给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和未来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全新的挑战。特别是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 公司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形势。一方面国外四大铁矿石巨头依托其占有的高品位优质资源, 全力扩大生产, 进一步放大比较优势, 扩大其市场占有率。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 进口铁矿石价格每吨将在60美元左右低位运行, 对于四大矿业巨头仍然有可观的利润, 而对于包括公司在内的国内矿山将严重影响当期的生产经营, 也威胁着未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公司依靠银行贷款支撑项目建设, 单一融资模式将不可持续;在管理体制上“行政化”手段多于“市场化”手段, 存在管控职责不清、效率不高, 三项制度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够, 科技贡献率不高、非矿产业发展薄弱等一系列问题, 管理软实力没有跟上硬件提升和时代发展的步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装备实力, 决定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 而选择企业管理模式不能脱离企业基础条件。

综上所述, 公司认为, 在铁矿山行业弱势低位运行的宏观形势下, 敢于暴露和摒弃高盈利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深度挖掘企业在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潜力, 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是矿山企业在行业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应对困难挑战、谋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国外矿山巨头的挑战、矿山自身发展及应对市场跌价风险的客观需要, 所以矿业公司决定实施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管理提升, 努力成为河北钢铁集团发展新的效益增长和新的支撑。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改革创新是应对行业亏损的必然选择

河北钢铁矿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 当时由于国内铁矿供应紧张, 价格居高不下, 进口矿在150美元/吨以上, 国内矿在人民币1000元/吨以上。大部分矿山盈利, 该公司成立当年就盈利10亿元以上, 最高的2011年实现利润高达20亿元以上, 是河北钢铁集团的盈利大户。2013年以来, 风云突变, 冶金矿山行业发生颠覆性变化, 主要标志是铁矿石供求关系从量变到质变导致的价格断崖式下跌, 以含铁62%的铁精矿为例由2011年的1000元/吨下降到2015年的400元/吨, 而且资金紧张、经营风险加剧已成为冶金矿山行业的“新常态”, 市场的倒逼要求公司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垄断市场、鲸吞利润, 国内钢铁企业10年来累计多支出原料成本2万多亿元, 严重威胁产业经济安全。据中钢协统计, 2013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亏损12.7亿元, 2013年销售利润率仅为0.62%。在钢铁行业亏损的背景下, 作为钢铁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冶金矿山如何改革创新问题日益凸显。矿业公司认真总结经验, 认为改革创新是应对国外矿山巨头挑战的必然选择, 是维护我国钢铁、矿山产业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 改革创新是促进矿山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 矿山行业已从高盈利滑落到濒临亏损的关键转折时期, 这个时期已不再是创效问题, 而是生存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管理, 大幅度降低全成本, 那么公司不仅仅是“失血”问题, 而是严峻的生存风险, 不改革创新面临的就会被淘汰出局。

矿山行业地处偏远, 导致矿山企业在管理、人才、投资等方面严重不足, 欠账严重。隶属于钢铁企业, 是钢铁生产的辅业, 受重视程度不够, 市场意识、危机意识淡漠;2003年以来铁矿石市场向好, 可以说是国内冶金矿山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国内大型矿山几乎都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克服多年投入不足带来的产能下滑的影响, 努力实现老矿山技改扩能, 在保产保利的情况下, 增强矿山持续盈利能力;二是要立足于提高自有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新建项目建设和达产达效速度, 提高铁矿石自给率,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长远竞争能力。

铁矿山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矿石边生产、能力边消失。如按矿山服务年限平均30年计算, 自然衰减率每年平均为3.3%。要保持矿山可持续发展, 必须不断投入大批资金, 搞好新采场的开发。随着矿山生产的发展, 铁矿石从现有的设计境界内被不断地大量采出, 意味着此境界内可开采的矿石储量在不断地减少, 境界内提供矿石的能力在逐渐消失。称为“能力自然衰减”, 这是矿山特有的自然规律。当矿石开采到一定阶段时, 就要进行新境界的设计和开掘。

要坚持规模发展, 又要落实低成本战略, 如何妥善处理好这对矛盾?唯有改革创新,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立足全局、兼顾效益, 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讲可以说没有改革创新, 没有足够资金不断补充自然消失的生产能力, 也就没有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三) 改革创新是实现为河北钢铁集团多盈利及矿业做大做强的客观需要

“作为全球第二, 年产钢5000万吨的钢铁企业, 河北钢铁集团不能没有自己的矿产资源, 这不仅是当前生产经营的需要, 更是作为大型钢铁企业的战略需求”。铁矿资源作为钢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产业链上重要一环, 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几年河北钢铁集团铁精矿自给率不足8%, 90%以上的原料靠进口, 抵御资源市场的风险能力严重偏弱。作为集团唯一资源性企业, 矿业公司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为集团多做贡献。

为此河北钢铁集团着力打造国内大型现代化矿山, 打造自己的矿石原料基地。

从矿业公司实际看, 除司家营铁矿、研山铁矿两个生产露天矿山, 在装备、规模、成本等方面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相比处于技术领先、装备先进的水平、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外, 其余生产矿山均为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建成投产的老矿山, 不仅装备水平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而且大部分矿山因资源枯竭目前已进入后期开采;原来开采条件好、成本低的露天矿开始逐步转入地下开采, 减利因素增多。由于新矿山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自有资金不能满足新项目建设的需要, 从而使得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压力巨大, 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 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是矿山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基于上述分析, 矿业公司认为: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的经济活动要靠市场来检验, 因此, 必须从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 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探索一条既能保当前产量利润, 又能保提升长远竞争力的管理新路子。据此, 矿业公司全方面实施了新常态下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管理提升。

二、改革创新的内涵和主要措施

(一) 矿业公司改革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根据矿业公司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经济形势, 对如何改革从何入手, 改革内容和思路进行了认真研究, 认为现阶段矿业公司的改革创新要坚持运用价值链理论, 规模经济与产业经济理论, 优化管理流程, 结合铁矿山企业实际, 提升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 实现效益最大化, 打造现代新型矿山。

具体内涵是: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向体制机制变革要活力, 向管理提升要效率, 向转型发展要效益。通过改革创新, 彻底颠覆计划经济与高盈利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传统模式, 建立全面适应行业新常态, 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以铁矿石采选加工为主体, 深化股权融资与合作, 加快非矿产业发展步伐, 实现多种经营创效的战略转变, 全力推进公司实现十三五末综合竞争力进入行业前三、主力矿山具备与国际矿业巨头竞争能力, 努力打造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的现代新型矿山, 让改革创新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长远利益。

指导原则:在战略层面, 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改革创新总体方案, 推进管理体制机制、三项制度、财务管控与融资模式、资产盘活、非矿产业、科技创效改革创新。在战术层面, 坚持眼睛向内, 处置呆滞资产、盘活不良资产, 优化方案设计, 减少工程投资, 谋划实施两滦地区的协同发展以及非矿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坚持一矿一策, 由各矿山结合自身实际, 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围绕“去行政化”、“走市场化”理念, 打破现有组织边界, 实现横向瘦身、纵向扁平和职能专业化, 推行作业长制和集中一贯制, 做到人权、事权、责权明确, 配套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确保改革创新积极稳妥, 充分发掘和释放改革创新正能量。

(二) 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

1. 建立改革创新的组织和工作机制

(1) 强化组织领导。矿业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 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矿山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创新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督导落实。成立公司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管理体制机制、三项制度、财务管控与融资模式、资产盘活、非矿产业、科技创效等6个改革创新专项小组。

(2)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例会制度。通过视频连线方式, 检查、督导各小组及各矿山、机关部室工作进度, 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部室、矿山领导参加, 协调工作进度, 解决当月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制定下步工作计划。建立月度考核工作。公司成立专业的考核小组, 对完成情况, 进行月度考核奖罚;根据完成情况及下步重点, 组织汇总次年度重点工作, 列入公司整体经济责任制考核。按照预定需要完成的时间点, 逐月进行考核奖罚。

2.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运营效率

(1) 优化公司机关组织架构。公司总部机关去行政化, 取消科室设置和科级编制, 实行专业管理主管、主办负责制并直接对部长负责。推行人、财、物专业职能集中管理, 实行劳动人事、资产财务和物资采供业务派驻制直接管理, 进一步发挥整合优势, 提高专业职能的管控能力和效率。以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完善为依托, 将机动供应部改革为双职能机构, 实行统、自采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定额、采购资金拨付和采购供应商直接管理, 努力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总量和库存资金占用;对设备管理从选型论证到设备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负责, 包括设备选型、日常维修、大中修, 设备技改维简、设备安全等方面, 达到设备管理专业化、精细化。

(2) 积极推进作业长制。公司各个矿山单位按照“横向瘦身、纵向扁平和专业职能集中一贯”的总体要求, 优化管控流程, 建立运营管理、生产作业、支持保障三大体系。横向整合科室机构, 推行“三科一室”;纵向取消车间建制, 减少管理层级, 推行作业长制, 建立以工序服从和自我了结为基础的生产作业管理机制, 由矿长对作业长进行权力委让, 使作业长全权负责本作业区的生产运营管理, 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作质量。

(3) 推进司家营矿区协同发展在前期已初步完成物资供应、生活后勤、电气自动化等业务整合的基础上, 整合司家营铁矿、研山铁矿, 成立司家营北区矿山分公司, 实现矿产资源、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生产矿山集中一贯制、作业长制管理模式改革, 进行管理流程优化, 发挥其在矿业公司旗舰航母矿山的标杆作用, 努力打造成为冶金矿山行业的标杆单位。

3.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1) 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 打破终身制, 严格按照劳动合同及相关政策实行淘汰制度, 解决“能进能出”的问题。创新劳动用工思路, 加快出台多能工管理制度, 鼓励一岗多能、一专多能, 提高作业单元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精干人力资源配置;对新建矿山和改造扩能项目, 坚持一矿一策, 充分考虑部分工序整体外包的经济可行性, 减少用工需求。针对资源枯竭矿山人员转岗安置和露天转井下矿山阶段性冗员问题, 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 在公司内部建立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 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实施“智力引进工程”, 按市场规则招揽公司急需人才。

(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从培养、晋升、管理、退出四个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建立行政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个序列和互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和任期制, 变职级管理为岗位管理, 解决“能上能下”的问题;淡化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 推进技术职称 (技能等级) 职务化改革, 实现评聘分开, 择优聘任;全面推行专家职业化和课题制, 去行政化, 建立专家聘任与课题关联、专家待遇与课题创效挂钩的市场化机制。建立技管人员交流制度, 实行跨单位、跨领域挂职交流和岗位交流, 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职工交流中心, 形成公司内部职工流动站, 有针对性搞好转岗培训, 满足生产建设项目人力资源需求。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 按照定人员、定方向、定措施、定目标的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各层次人才培养, 提升人员素质。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适应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和作业长制需要, 优化工资结构设计和分配体系设计, 使薪酬分配向产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 发挥薪酬导向作用, 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积极主动向产线流动。构建多种形式、多种结构的薪酬体系。建立与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晋升通道相匹配的薪酬制度, 专业领域高端人才与市场充分对接的协议工资制度, 设立经理特别人才奖。建立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 在实行二级单位工资总额集中管控的基础上, 突出利润指标与工资总额的挂钩考核, 解决收入“能升能降”的问题。赋予二级单位薪酬分配自主权, 鼓励二级单位在公司制度框架内, 因地制宜, 制定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政策;启动机关部室分配改革, 给予部室二次分配权力, 打破平均主义, 调动工作积极性。推行全员绩效考核, 分层级、分类别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在薪酬分配总体框架下, 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待遇。

4. 推进财务管控和融资模式改革创新, 规避经营风险

(1) 实行财务集中管控。公司财务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对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实行派驻制, 各单位现有财务人员全部划归资产财务部, 改为财务派驻组全面负责派驻单位的财务核算、监督与管理工作。取消各单位的付款职能, 成立财务结算中心, 全面负责公司的对外付款、费用报销和资金往来等资金结算业务。形成总部机关财务管理“四组一中心”设置:财务预算与成本管控 (预算管理组) 、资金管理组、会计管理组、产权与风险管理组 (含投资) 和结算中心。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指标归口管理, 建立指标双考核体系, 明确责任目标, 促进二级单位和机关职能部室的协调联动, 最大限度地挖潜增效。

(2) 创新融资方式。矿业开发属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 长期以来投资方式单一, 结构不尽合理, 在投资方式改革方面存在巨大潜力。所以近年来, 他们深入研究新型金融产品和工具, 在确保贷款融资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 优化调整负债结构, 实现低成本融资。全面规划实施成套进口设备分期付款、融资租赁、经营租赁, 进口备品备件国际押汇、内保外贷的采购方式, 实现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对新建矿山或其子项目, 探索实行新的融资模式。加快推进上市前期各项工作, 推进股权类融资, 大大降低了投融资成本。

5. 积极盘活资源资产, 减轻企业负担

河北矿业公司有一大批老矿山, 由于矿山产量下降, 能力衰减, 一大批资产闲置下来。所以, 他们通过改革创新管理, 盘活存量、补充增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融资成本。所以他们针对资源枯竭停产老矿山、进行资产资源整合, 积极寻求盘活方案, 减轻企业负担。首先对资源枯竭的老矿山棒磨山铁矿进行盘点清理, 对其库存的可利用备件物资, 统一由公司内部调拨使用, 对不可利用待报废资产清点核实后按规定履行报废手续。

推进承德双塔山选矿厂土地收储工作。按规定程序采取内部调拨、报废妥善处置地上资产。按照土地收储程序制定工作方案。有计划转岗安置现有看护人员。积极盘活涞源地区整合资源和资产。针对涞源独山城、大湾、木吉村三大项目现状, 充分挖掘整合接收的国有资产效益, 积极开拓效益渠道, 缓解公司资金压力, 按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创新整合思路措施、盘活闲置存量资产、寻求合作经营创效的原则, 分批分步盘活存量资产和资源。

6.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高科技贡献率

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以及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和薄弱环节, 重点解决影响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安全环境的重点难点问题,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科研攻关、设计优化、成果转化, 依靠科技创效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

(1) 强化项目设计优化和科研课题攻关, 实现科技创效。优化司家营矿区选厂建设方案, 推进司家营矿区铁精粉管道输送, 在破解交通和环境制约的同时, 降低运输费用。开展在建矿山溜破系统和采矿方法优化研究, 促进研究成果共享和转化。以石人沟铁矿为试点, 开展充填工艺和新型充填材料试验研究。以田兴铁矿为试点, 优化矿块结构参数及采准切割与回采工艺, 研究适应不同矿体赋存条件的采矿方法, 实现区域协同、连续、高效, 并研究低扰动爆破与低成本嗣后充填方法, 为公司其他采用充填法开采的地下矿山系统提供借鉴和示范。围绕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和选矿工艺流程完善, 逐家进行诊断研究,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利用已经建立的“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磁电与低温超导磁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国家级技术创新联盟, 研究解决生产建设实际问题和技术含量高、有影响力的关键项目。在已获得批准建设“冶金矿山大型地下铁矿充填采矿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利用2-3年时间建成冶金行业工程技术中心, 申报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积极筹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建设。建立技术资源共享平台, 办好公司网站的《技术资讯》专栏、《矿业科技》期刊和数字信息中心, 强化各矿山之间、职能部室之间、跨专业之间的统筹协调, 实现创新资源配置和共享。改革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考核、任用机制, 畅通科技人才发展通道, 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

7. 发展非矿产业, 增强多元创效能力

(1) 对现有非矿产业进行整合, 实现内部资源效益最大化。对现有的非矿产业, 按照行业特点或者产品类别进行整合, 实现内部同行业技术、市场、人才共享, 培养壮大非矿产业。依托化工分公司, 加快司家营矿区粒状铵油炸药及乳化炸药地面制备站扩能改造步伐, 在满足公司矿山建设及生产的需求的同时, 提高炸药生产能力, 实现炸药外销创收。将钢球生产企业分散管理模式调整为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通过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钢球, 不断改善钢球消耗指标, 扩大钢球生产能力和内部市场占有率, 实现非矿产业增收主要降本的目的。

(2) 积极有效利用矿山资源, 培育发展多元产业。依托矿建公司, 以公司地下矿山对井下运输矿车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切入点, 通过多种形式, 研发井下矿车生产线。开发建设充填材料生产线。与唐钢唐龙公司、冀东水泥合作研发充填效果好、成本低的充填材料, 满足公司新建地下矿采用尾砂胶结充填及尾砂充填时的原料需求。积极研究开发排土场和尾矿库资源再利用项目, 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扩大石渣加工生产能力, 开发利用尾砂生产混凝土路面砖项目。组建成立矿山事业发展公司, 负责司家营矿区剥岩土外运协调, 商业化造地及岩土销售。

(三) 坚持与时俱进, 面对新形势, 不断提出新举措

形势不断变化, 改革日新月异。矿业公司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做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进入2015年以来, 矿石价格持续下滑, 矿山公司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笃学在7月份召开的公司上半年工作会议上面对新形势又提出了新任务。他指出:当前公司正处于爬陡坡、过深坎的艰难时期,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持续显现, 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同时并存, 公司正面临着组建以来最大的困难和挑战。矿业公司当前遇到的问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 在新常态下要积极研究发展方式的问题。因此, 我们要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顽强的毅力和昂扬的斗志适应矿山新常态, 构建新常态下经营发展新模式。

1.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危机面前,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要彻底摒弃悲观失望的情绪, 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此时检验的是各级班子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考验的是各级干部团结带领职工冲出困境的态度和决心。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对发展的信心不能动摇, 对企业的忠诚不能改变, 工作的标准、责任与担当不能降低。只要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是个老词, 但新常态下, 公司重提坚定信心、振奋精神, 对于矿业公司而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关于下步公司发展建设问题, 大家比较关心, 我们在困难条件下一定要加强团结,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1) 从国家层面, 坚定支持钢铁、矿山行业发展是坚定不移的。钢铁矿山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 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国家坚持资源“立足于国内”的方针没有变, 因为国内每生产一吨铁精粉, 成本中有近30%用于税费支出,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源, 同时还能辐射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 盘活社会资本、矿产、土地等社会资产, 改善矿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 推动资源富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5月1日起, 铁矿山行业资源税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 体现了困难时期, 国家提振企业信心、降低铁矿石行业成本的导向。下步, 将会有更多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2) 从集团层面, 支持矿山发展是坚定不移的。7月9日下午, 集团于勇董事长通过视频与矿业公司领导班子专题交流, 再次强调, 矿业板块是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始终如一、坚持发展, 面对矿山行业新常态, 重点要研究转变发展方式, 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二产能的钢铁企业, 在国内建立稳定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是集团应对目前全球铁矿石市场寡头垄断、保证产业链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国内矿不存在政治风险, 在进口矿因局部冲突等各种原因不能实现供给时, 能够保证集团生产运行, 这不仅关系到集团发展, 更是集团应该担当的国家角色。目前矿业公司规划产能全部实现后, 仅能满足集团25%左右的铁矿石需求。以前市场价格高, 矿山利润厚, 集团支持公司贷款建设, 迅速做大规模、提升产能是支持矿山发展的体现;现在价格回落, 集团提出矿业公司要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 不依赖银行贷款, 通过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优化负债结构, 对项目建设有保有压, 努力打造具有两个能力的现代新型矿山, 同样, 也是对矿山发展的巨大支持。是集团从战略层面为矿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考虑, 旨在进一步提升矿业生存与发展能力, 提升矿业的市场竞争力。

(3) 从公司层面, 公司现有1.2万名干部职工队伍, 这是我们的巨大财富, 困难时期, 要勇于担当, 讲责任, 我们有一支扎根矿山、奉献矿山的职工队伍, 这是应对危机、战胜困难、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的财富。公司有40亿吨铁矿石资源, 下步就是如何实现转型发展, 研究如何将资源转化为资本, 盘活资源问题;项目建设公司前期已经投入过半, 按照发展规划, 还需投入大量资金。近期, 集团围绕公司下一步转型发展做了专题研究, 要抓住这次机遇, 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因此, 应充满信心, 振奋精神, 坚定不移的推进自有矿山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

目前, 矿业公司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于勇讲话精神, 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 广大员工积极行动, 把于勇董事长讲话精神作为公司今后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的新内容, 一项一项做规划, 一条一条抓落实, 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提出具体要求。相信通过落实集团领导讲话精神, 一定会把矿业公司的改革创新推向新阶段, 再创新业绩。

2.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构建新常态下矿山经营发展新模式

分析了外部宏观经济、安全环保外协、自身条件变化三个新常态, 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基础上, 他们统一了思想认识, 明确了发展、不发展的问题, 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推进矿山建设与发展, 这是解决矿业公司自身存在问题的关键。接下来, 就是研究如何发展问题,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模式问题。

构建新常态下经营发展新模式是集团对矿业公司的新要求。集团于勇董事长多次到矿业调研, 提出要打造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长远竞争能力的现代新型矿山, 7月9日在与公司领导班子专题视频会议时提出, 集团坚定支持矿山发展, 集团是矿业的强大后盾, 矿业公司的问题要不等不靠, 通过发展来解决自身问题。可以说, 构建新常态下生产建设、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是集团对矿业公司的新要求。

3. 生产矿山要以改革为动力, 围绕增产增效做好各自工作

一是按照新的产量目标计划, 细化分解, 严格落实。积极消除影响生产的不利因素, 保证生产稳定顺行;加强采矿技术攻关和地质基础工作, 努力降低损失率、贫化率指标, 充分发挥现有装备和资源的能力, 力争增产补欠;加强质量攻关, 稳定生产品位, 通过加强生产流程管理, 按照服务钢铁主业要求, 落实好相关提铁降硅工艺流程改造和工艺控制。

二是继续深入推进技经指标提升和工序成本对标工作, 向指标提升要效益。以对标创效为目标, 深化对标管理, 切实把公司安排和矿山制定的各项对标创效措施, 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 落实到完成指标的最小单位。重点解决指标退步问题, 并瞄准五年最优指标制定提升措施, 为下半年挖潜攻关和制定2016年生产计划提供先进合理的基础指标。

三是要做好物资设备管理。于勇董事长在集团经营会上重点强调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问题, 看看公司库存的情况, 通过库管业务垂直化管理, 下步要转变观念,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降低公司库存。要提高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责任意识, 全面掌握各单位库存物资底数, 合理使用库存备件和物资, 保证完成生产物资管控攻关任务。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及时编制设备采购计划, 严格执行招标程序, 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压低采购费用。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安全稳定的资金链条是公司应对危机的重要保障。公司上下从自身做起, 树立长期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思想, 加强资金管理, 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拓宽融资渠道, 确保公司资金安全。不断解放思想, 拓展发展思路, 重点从资源综合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扶、安全环境治理、科研技改攻关、地方政策优惠等五方面寻找突破口, 尽可能多需求政策性资金, 以缓解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

五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技术攻关课题管理, 着力提高科技攻关的实用性、时效性和成果转化率。

六是要全力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安全、环保工作是矿山企业的生命线。要加强教育, 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红线意识”;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提升公司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要以“我要安全”为主题, 推行全员自主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 打造“自主安全型”员工队伍,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和安全保障能力;积极适应新《环保法》出台后带来的各种变化, 全面统筹抓好环保工作, 确保环保工作不出问题, 努力打造全流程的绿色矿山, 为公司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4. 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当前, 铁矿石市场价格在断崖式下跌后持续低迷, 整个冶金矿山行业进入了“售价低、资金紧张、经营风险加剧”的新常态, 各级领导干部要首先涤清思想上的迷茫和误区, 摒弃对发展的悲观情绪, 要深刻认识到, 矿业公司现在面临的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 而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困局保生存, 凝心聚力求发展”的问题。矿业公司目前存在的很多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有集团作为坚强后盾, 全体矿业人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肩负起逆势攻坚、度危求进、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

5.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为破解生存困局、实现逆势发展保驾护航

在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通过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 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科学发展的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异常严峻的内外部形势, 公司各级党组织一定要站在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大局上开展工作, 紧密结合各单位生产建设实际, 深入开展好“破解困局保生存, 凝心聚力求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破解生存困境、谋求逆势发展的工作大局, 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不断提升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 为公司打赢生存保卫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思想引领, 进一步坚定干部职工应对危机、战胜困难、逆势发展决心和信念。公司要求得生存, 必须彻底颠覆在高盈利期形成的各种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旧的理念和观念,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从根本上对管理体制机制、劳动人事、融资投资、科技创新等进行全面改革。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引领和推动公司改革创新各项措施的落实。

围绕公司当前生产经营、建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危机意识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任务目标教育, 以组织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全面开展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电视、微信“四位一体”宣传平台, 及时更新和发布矿山行业形势和公司生产经营动态, 重点推出各单位应对挑战、共克时艰的具体做法, 激发干劲, 鼓舞士气, 破除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不断向行业先进看齐, 激发公司改革创新的巨大活力, 促进公司不断取得新成绩。

贯彻“三严三实”要求, 践行好干部标准, 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公司各级领导班子要自觉围绕“四好”班子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模范地执行好各项纪律规定。要发挥好党委中心组“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强班子、促发展”的作用, 坚持理论学习与生产建设实践相结合, 加强现场调研, 加强与职工群众的学习与沟通, 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组织原则,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凡事讲大局、讲团结、讲统一。要善于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 自觉维护班子团结, 坚持大事商议、小事通气的民主作风, 不断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继续深化“争当公司发展需要和职工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活动, 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服从和维护公司的大局意识、恪尽职守自觉担当的责任意识、积极落实真抓实干的执行意识、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的创新意识、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争先意识。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不断夯实公司党建工作基础, 全面激发各级党组织的活力。要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创新党员管理方法、创建党建活动载体, 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提高党建活动的实效性。一是积极推进“创建党员精品岗位”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三是深入开展党建研讨活动, 不断总结公司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通过召开党建理论研讨会的形式, 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促进公司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 不断提高公司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充分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筑牢惩防体系, 为公司建设发展创造清新的政治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深入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 为公司建设发展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在团结群众、凝心聚力上多下功夫。各级工会围绕技经指标提升、工序成本对标等重点工作, 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群众性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 千方百计地把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挖潜增效的主战场上来。

三、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

近年来, 矿业公司经过坚持不懈地实施改革创新战略, 给公司职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发展带来6大变化。

1.坚定了职工坚持改革的信心

由于近年来铁矿石大幅降价, 矿山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有的职工对今后矿山发展前景感到忧虑, 信心不足, 当大家看到了改革创新带来的成果, 听到了领导介绍的改革前景, 像吃了定心丸一样, 坚定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求发展的信心,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改革创新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2015年上半年, 公司加大推进力度, 取得了应有的工作进展。整合司家营铁矿、研山铁矿成立司家营北区矿山分公司, 实现矿产资源、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生产矿山集中一贯制、作业长制管理模式改革的管理和实施, 进行管理流程优化。以棒矿为试点建立职工交流中心, 将富余人员实行集中管理, 并组织职工岗位交流及转岗培训工作。调整绩效分配政策, 分配向产线倾斜;积极盘活闲置资产, 涞源有色、双选厂资产盘活工作也得到积极推进。

3.技经指标对标、工序成本对标工作不断提升

通过进一步细化技术经济指标管控因素, 优化建立工序成本指标对标模板, 提高对标工作实际效果。按照年初确定的指标提升创效2亿元的目标进行了指标分解并加强各级指标管控, 细化作业区、班组层面的分解落实, 推进标准化作业。上半年七家生产矿山共136个指标, 处于行业平均以上指标98个, 比2014年增加9个;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创效近6000万元。通过工序成本对标, 人工成本、折旧等各种消耗及工序成本大幅下降, 铁精粉工序总成本同比降低50元/吨。

4.挖潜增效工作进一步推进

2015年上半年7家主体矿山铁精粉制造成本比2014年降低40.89元/吨, 全成本比2014年降低51.32元/吨。庙沟铁矿提铁降硅技术改造取得重大突破, 铁精粉品位提高到66%以上, sio2含量由7.5%左右降至6.5%左右, 提高吨矿创效50元左右。柏泉铁矿铁精粉生产已达到计划水平, 磷粉生产水平也逐步提升。

5.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上半年, 克服资金供应紧张、施工难度系数高等诸多困难, 通过加强现场管理, 严格项目考核, 规范招投标流程等手段, 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 开凿方量同比增长80%。

6.资金管控效果进一步显现

河北钢铁企业简介 篇8

钢铁工业是支撑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经济起飞时期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曾经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大量投资发展这一产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钢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现代钢铁工业的飞速进步更是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河北省钢铁工业近几年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是不断技术创新的结果。河北省钢铁工业连续几年产量居全国首位稳固了河北省钢铁大省的地位,不过河北省并不是钢铁强省,其原因在于河北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本文以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扩散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方面具体分析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创新技术基础

1.科技机构存量

2003年河北省大中型钢铁工业拥有科技机构14个,与辽山东并列于全国第3位。科技机构中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890人,居全国第4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1255人,居全国第7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9948万元,居全国第7位。科研用仪器设备为24734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场所、科技活动场所中的科技活动人力资源较丰富,但其中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对不足;而且研究经费投入相对短缺,研究手段也有些落后。这些对科技机构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

2.科技活动人力基础

2003年河北省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为10988人,居全国第3位。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8053人,居全国第2位。说明在河北省钢铁工业整个行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较丰富,高素质的科学家工程师人员也充足,这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展开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3.科技活动资金保证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01431万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分别为0%、99.98%和0.02%,分别居全国第7位、15位和23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不足,且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企业创新在经费方面非常微弱。

二、创新投入力度

1.R&D活动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3484人年,居全国第2位。R&D经费内部支出为62716万元,居全国第3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对R&D活动的重视程度很高,这对于稳定钢铁大省地位,提升竞争力会产生积极作用。

2.新产品开发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数为422项,居全国第5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18755万元,居全国第6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较多,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持力度也较大。

3.固定资产投入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为5368210万元,居全国第4位。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为666122万元,居全国第2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拥有先进的设备,为未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技术保证。

三、创新扩散能力

1.技术更新速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380588万元,居全国第5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并不突出。

2.引进技术的扩散能力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为35654万元,居全国第5位。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98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规模较大但吸收能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引进—消化—创新这样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创新产出能力

1.专利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专利申请数为83项,居全国第4位。拥有发明专利数为12项,居全国第5位。这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拥有较强的自主科研能力,但与发达省份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2.新产品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新产品产值为486237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收入为512100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利润为61151万元居全国第7位。很明显,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新产品生产、销售和赢利能力都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河北省钢铁工业创新各项指标居全国的位次都介于2~8位。优势主要表现在:创新机构多,创新人力资源丰富,对R&D活动重视,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不足之处在于:科技活动经费不足且经费来源单一,研究机构的设备仪器短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新产品的产出能力低下。

上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下一篇:创先争优助推新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