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2024-05-15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精选8篇)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篇1

申报四会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级评估自评报告

一、基本条件

我园位于四会市大沙镇诗书街78号,创办于2003年9月,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幼儿园。园舍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地理位置好,日照充足,办学条件优越。幼儿园现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80人,教职员工28人。其中园长2人,专任教师12人,保育员6人,校车司机3人,厨工3人,保安2人。总体上,教职员工的配备能很好的满足幼儿园的工作需要。

自办园以来,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以《法规》为准绳,以《纲要》为依据,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本着“ 启蒙明天、播种未来”的办园宗旨和“以人为本”为幼儿终身发展负责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和谐发展”这一办园理念,加大投入,强化科学管理,全园教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如今,趣智幼儿园已成为社会满意、家长信任、幼儿喜欢的规范化幼儿园。

根据幼儿园章程规定,管理机构设置完备,理事会、监事会、办公室分工明确,权责分明,规范运行。我园自创办至今,法定代表人一直由黄豪辉理事长担任。各机构的选举都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深得教职员工的认同。幼儿园每年准时参加年检,且保持年检合格。1

二、内部治理

(1)我们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配足配齐管理人员、保健人员和后勤人员,园长符合《幼儿园任职资格》的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保教人员配备充足,能很好的满足工作需要;专任教师配置合理,比例达标。保健教师和保育员受过专业培训,达到上岗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均按照国家有关劳动用工制度的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2)严格按照幼儿教育规定办园,无超班额现象。我们按照《纲要》要求,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无小学化倾向,无早期定向培养现象。

(3)我园围绕“启蒙明天、播种未来”的办园宗旨,积极探索幼儿教育规律,优化服务态度,加大考核力度,实行竞争机制。在内部管理上,我们实行园长负责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师聘用制、考核奖惩制、全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每学期,我们都对教师进行了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以此激励教师进步。

(4)我园坚持营造“爱心为师之本,奉献从教之基”的园风氛围。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有关法规文件,使教职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幼教事业无私奉献。

(5)认真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幼儿合理膳食。通过参加政治学习和召开后勤工作会议,帮助后勤人员明确职责,树立为幼儿、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克服麻痹大意,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切实把广大师生2 的健康问题放在首位。

三、诚信建设

办园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启蒙明天、播种未来”的办园宗旨,着力培养孩子“动手、动脑、创造、创新”。注重孩子品格的养成教育。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不断深化幼教改革,加快内涵发展,提高办园效益。近年来,我园以高质量服务于家长和社会,在家长、社会和同行中有较好的口碑,在镇幼儿教育中发挥着示范作用。

(1)历年来,我园注重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止疾病发生。我们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把好新生体检关、每天晨检消毒关、疾病预防关、环境卫生关。保健室设施齐全,配备常用药品,各项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2)全体教职工持健康证上岗,认真做好保教工作,教育目标的制定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每学期都对幼儿进行测评,幼儿各方面发展良好,反映幼儿成长过程的幼儿个体发展档案健全。

(3)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我们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安全工作档案健全。各班平时加强对幼儿安全知识教育,做好防电、防水、防暑降温工作。门卫严守职责,严防闲杂人员进入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教师定岗定位,认真检查玩具,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3(4)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食堂,面积宽敞、分区合理,设备齐全,大大的改善了办园条件。采购员严格按照食谱购买每天的食材,索票索证齐全。认真执行食物留样制度,坚持留样48小时后销毁。

四、业务活动

1、我园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规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每学期做好各类工作计划、过程检查、工作总结,如园务计划、安全计划、教研计划、班主任计划、师德建设等等,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各项管理始终处于镇同类学校的前列。我园以“感恩教育、助人为乐”作为德育工作主题实践活动,制定了年度和中长期的公益活动计划,并积极开展实施,如助学帮困,爱心捐助等,十二年来,我园助学帮困资金支出33678元,学校每年用于公益支出的费用在结余额的10%以上。同时积极参加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如赈灾捐款、慰问敬老院等。

2、我园建立了承诺服务制度,在依法办学、依法收费、师德建设、安全等方面向社会、家长、幼儿作出了承诺,办学至今,无投诉情况发生。

3、幼儿园制定了信息披露制度,以简报、信息栏公示、会议等形式予以公开幼儿园基本情况、收费项目标准、招生情况、重大事项、年检、审计等情况予以公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五、社会评价

1、内部评价 历年来,董事会成员、监事对幼儿园的依法办学、办学目标、各项工作、办学特色和学校发展等各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全体员工对领导班子的评价良好,对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及福利待遇的评价良好,幼儿园每年组织教职工开座谈会,员工对幼儿园的发展理念予以高度认同。

2、外部评价

四会市教育局是我园的业务主管单位,对幼儿园的规范性、公益性、公信力、服务质量等评价良好。我园的保教质量,各项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同行前列,得到高度好评。四会市民政局是我园的登记管理机关,对我园规范性、公益性、公信力以及发挥作用方面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四会市地方税务局大沙税务分局对我园的依法纳税、社保费的按时缴费等也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四会市广播电视台就我园的总体印象、发挥作用方面也给予了好评。历年来,广大家长对我园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信息公开、社会影响力以及诚信度五大方面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我园办学至今,业务主管单位和幼儿园均未收到任何工作上的投诉,家长、学生、社区评价甚好。2013年12月,我园被评为“四会市一级幼儿园”,2014年7月,我园被评为“四会市平安校园”。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办园12年来,我园的办园条件不断完善,办园效益不断提高,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是,与其他省级示范园相比,我园的管理水平、教师的专业素质、教科研水平仍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不5 足,我园将继续努力,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大教科研力度,注重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今后,我园将继续在管理中抓住一个“严”,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勤”,在工作中注重一个“细”,在教研中突出一个“实”,时刻以《纲要》为指导,以《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方案》为准绳,不断努力,永不停步。

对照《四会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评分细则》的各项评估指标,我园进行了自查自评:其中基础条件自评110分,内部治理自评280分,诚信建设自评296分,业务活动自评109分,社会评价自评150分,合计得分945分,达到了4A等级的标准。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篇2

1 选煤厂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控制指标

1. 1 吨煤电耗

目前, 选煤厂建设项目中电耗控制指标有以下两种:

( 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 ( HJ 446 - 2008) 。该标准中规定的选煤电耗指标见表1。

( 2) 2012 年12 月31 日发布, 2013 年10 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 《选煤电力消耗限额 》 ( GB29446 - 1012) 中, 选煤电力消耗限额指标见表2。

表2 中所示限定值和准入值为强制性指标, 限定值为现有企业限额指标, 准入值为新建企业限额指标。

从上述两个标准指标对比来看, 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对电力消耗的要求更加严格, 指标更加明确, 环保指标只是对吨煤电耗进行分级, 而新标准设定了准入门槛。

1. 2 煤耗指标

北方冬季建筑物及构筑物采暖消耗大量煤炭, 目前还没有单位产品煤耗指标, 但有采暖锅炉热效率指标要求。详见 《煤矿在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 ( MT/T 1000 - 2006) 。

2 选煤厂电力消耗的计算

( 1) 方法一。按照 《煤炭工业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 GB /T 50553 -2010) 和 《煤炭工业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MT/T 1153 - 2011) 编制设计文件的 《电力负荷统计表》中的年耗电量及吨煤电耗计算方法。

根据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359- 2005) 中, “电力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 需用系数应符合表14. 1. 3 的规定”, 电力负荷 ( 计算负荷) 的计算由设备工作的容量 ( k W) 与需用系数的乘积得到。全年电耗则由计算负荷 ( 有功) 与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和最大负荷重合系数的乘积再加上变压器和线路损耗得到。全年电耗除以年设计生产能力即得到吨煤电耗。

在此种计算方法中, 因存在人为计算参数选取的不同, 最后导致全年电耗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如: 需用系数中, 重选、脱水、装车系统, 浮选系统, 干燥系统, 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均为范围值, 其中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的需用系数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12. 5% , 其他则相差7% 左右。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 在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 专业教材中列出的经验数据是, 作为选煤厂的两班制企业最大负荷年利用时间为3 000 ~ 4 500 h, 在实际的设计文件编制中, 有采用4 500 h的, 4 200 h的, 4 000 h的, 还有更低的。表3 以实例证明了选取不同参数对全年耗电量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计算全年耗电量时, 选取各项参数范围值较大时, 吨煤电耗大于准入值, 而选取各项参数范围值较小时, 吨煤电耗小于准入值。因此计算选煤厂全年耗电量时, 计算参数范围值的选取对节能评估最后评判结果有很大出入。只是因为参数选取的不同, 就得出不同的结论, 使其对建设方案的制定和节能设备选型的重要性降低了, 这与国家制定对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的初衷相违背。

( 2) 方法二。根据 《节能评估》 培训教材, 年耗电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与刘介才编写的《工厂供电》教材中的“工厂年电能消耗量的计算”基本相同, 其公式如下:

式中: Wp. a———年有功电能消耗量, k W·h;

α———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 一般取0. 7~ 0. 75;

P30———工厂的有功计算负荷, k W;

Ta———年实际工作时间, h。

此种方法只有年平均有功负荷系数为范围值, 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7% 左右。

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在于都采用需用系数法, 主要区别在于最大负荷年利用时间和年实际工作时间与有功系数乘积的差别, 根据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选煤厂工作制度计算年实际工作小时数为330 d × 16 h /d = 5 280 h, 再乘以有功系数0. 7 ~ 0. 75, 则年耗电量为3 696 ~ 3 960 h, 与最大负荷年利用时间的4 000 h接近。因此, 如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 最大负荷年利用时间设为4 000 h较为合适; 如采用第二种计算方法, 有功系数设为0. 75 较为合适, 这样无论哪种计算方法, 对最终节能评估结果的影响都较小。

3 选煤厂热力消耗的计算

根据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是按照选煤厂建筑物建筑体积的大小, 选取单位体积耗热指标, 再乘以室内外温差及负荷系数, 单位体积耗热指标为范围值, 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10% ~ 20% 。负荷系数采用平均值和按建筑物分别计算也存在一定误差。选煤厂自建锅炉房进行采暖和直接利用热力供暖, 因存在锅炉热效率的计算, 最终采暖耗热量计算结果也存在20% ~ 30% 的差异。因此, 与前述电力消耗的计算结果差异有过之而无不及。

4 结论

由于选煤厂全年电耗和热力消耗的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的不同, 最终导致节能评估结论差异较大。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建议有关部门在计算选煤厂全年耗电量和热力消耗时, 设定标准的参数和计算方法, 使项目的建设方案和设备选型的节能评估结论更加客观, 并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 (第3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周志坚.选煤厂工艺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3 (4) :23-25.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篇3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引言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避免用能不合理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将对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业的节能审查和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并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种类繁多,其能耗情况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发布,致使社会上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笔者结合该类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谈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思考。

一、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

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国家节能中心联合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纲进行编制,工作指南中针对各类型项目能耗特点的不同,分项目类型列出了4大类编写指南,公共建筑项目应以编写指南(总纲·2014年本)为依据,进行编制。

(1)评估内容及依据

以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为依据明确评估范围和用能系统边界,据此对项目能源消费情况、建设方案、主要用能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节能措施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并确定评估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评估依据既包含政策性依据,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也包括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或自治区)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标准等,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技术标准;同时,项目支撑性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供应等相关文件或协议。

(2)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章节中,既要全面概括介绍,把项目的整体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资金来源、总体经济技术指标及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还应介绍既有项目的相关情况;又要突出能源消费这个侧重点,强调说明项目能源消费方面的情况,如项目用能情况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叙述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要有别于一般工业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的步骤和思路,在工作指南总纲中,只针对一般工业项目,给出了评估步骤和评估侧重点,其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特点。所以,在此章,要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此章分为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4个专业,分专业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专业,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有层次、有逻辑的论证:首先,将能评前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叙述;其次,对前述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再次,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说明项目采纳了哪些建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列出项目采用的暖通设备表、给排水设备表、电气设备表,并对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其能效水平,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分为能评前节能措施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4个专业角度,将能评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计算节能量。能评阶段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节能评估提出且项目采纳了的建筑、暖通、给排水、電气方面的节能措施;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测算节能量并折标煤,对各条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

(5)项目综合能耗及节能水平评估

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进行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饮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并附具体计算过程。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之外的其他用能,如餐饮用气用电、数据机房设备耗电、医疗设备耗能、试验工艺耗能、科研设备耗能等,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单独进行能耗计算。

根据项目所有用能系统的能耗计算,合计得出项目年综合能耗量,并计算出项目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

结合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能效,根据国家现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规定的节能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A、AA、AAA级);根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级),并结合项目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或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对项目总体节能水平进行评估。

(6)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影响评估

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热力、天然气、水等供应及消费需求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资料,测算项目所在地省、市两级能源消费增量。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分析判断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项目的节能评估情况,说明项目评估后在节能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评估时需要逻辑思路清晰,下面就该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说明如下:

(1)资料内容一致性

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需要参考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前期资料,在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内容不齐全,数据随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报告内容在最大程度上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2)计算项目能耗时不重复计算,并分项说明

在计算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能耗时要分别加以说明,不能笼统地全部归纳在一起,要将不同功能用途的能耗数据分别列表,做到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功能用途对应的是不同的参考标准。

(3)说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明确性

在说明项目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取得的节能效果时要清晰明确,不能只作原则性和大致性的描述,尽量做到量化说明,另外要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方案,该措施和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 中国工程咨询,2011,(1):75- 76

[2]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五)[J]. 中国工程咨询,2011,(5):73- 74

幕墙节能评估报告 篇4

(玻璃幕墙工程)

质 量 验 收 评 估 报 告

编制人: 审核人:

襄阳华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八月二十日

一、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于襄阳市襄州区邓城大道。20-21层A、B座塔楼及4层商业裙楼都含有部分玻璃幕墙,玻璃幕墙面积为5765.82平米,建筑高度21.3—93.45米。

幕墙节能工程:

玻璃幕墙采用隐框断热铝合金窗框,玻璃采用Low-E中空玻璃(6+12A+6Low-E)。

2、施工情况

幕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现场人员全面质量跟踪,对每一检验批、分项工程认真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执行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三、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1、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由监理人员督促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施工班组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要求各施工班组掌握该其施工内容的技术要求,并监督检查其施工过程,履行签字手续,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工程所用提供的材料,使用前对供应厂家进行了资格审查,用于幕墙工程部位的材料均有提供材料合格证及进场检测报告。

3、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工序和质量控制。着重于对进场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验及各分项工程的验收,保证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的施工

质量。及时督促跟进施工单位质控资料、隐蔽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各检验批、分项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资料的收集、整理。

四、质量控制资料情况

1、玻璃幕墙采用断热铝合金窗框,玻璃采用中空玻璃、幕墙结构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各1份,铝合金型材复检报告1份,检测结果合格。

2、中空玻璃露点、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检验报告各1份、预埋化学螺栓拉拔试验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五、隐蔽工程

幕墙工程隐蔽验收记录齐全,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

六、玻璃幕墙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幕墙工程共有1个分项9个检验批,检查结果合格;

综上所述,该幕墙工程已按设计文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5)及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要求完成施工。

节能评估报告编写 篇5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评办法》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内容深度要求”及国家节能中心《能评工作指南》编写本模板。

“前言”编写

前言主要有以下几方的内容:

1、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评估的过程。

第一部分 编制说明

一、评估目的和意义

二、评估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及规范,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以及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等。

注意:

1、内容要全面。

2、标准、规范等不能出现已废弃的内容。此处可在国家标准网站上查询。

三、评估范围和内容

四、评估工作程序

第二部分 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地址、邮编、法人代表、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企业运营总体情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及内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基本情况进行说明)。

三、建设方案(简要介绍)

四、项目用能概况。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改、扩建项目需对项目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第三部分、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一、项目所在地概况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GDP等内容。

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当地的能源生产及供应情况项目所需的能源,需对当地能源供应的总体情况予以介绍,并预测今后的能源供应增长量。本项目的用能量可以满足。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

需描述当地的能源消费总量,并根据 GDP增长情况预测到投产年项目当地的能源消费总量,得出能源消费增量,从而得出本项目的能源消费量对地区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如有可能,对当地的重点能耗企业的分布情况。

需根据当地的节能目标(GDP能耗)与项目的工业增加值能耗或万元产值能耗相对比,说明本项目对当地节能目标实现的影响。

第四部分、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一、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a)分析项目选址对项目所需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影响。参考项目行业的“建设标准”中对项目选址的要求,并重点介绍与能源供应地点、项目资源供应地点、或产品负荷中心等方面内容,介绍项目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内容,并重点分析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

b)分析项目总平面布置对厂区内能源输送、储存、分配、消费等环节的影响,结合节能设计标准,判断平面布置是否有利于方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序和产品单耗。要对比“建设标准”中关于总平面布置方面中的要求,注意描述:厂内交通物流条件及出入口、建筑与工艺的关系,从平面布置、竖向布置两个方面。

二、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a)明确项目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

b)从生产规模、生产模式、生产工序、主要生产设备选型等方面,分析评价工艺方案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效,与节能设计标准的对比。

c)将生产工艺方案与当前先进方案进行比较,对比分析在节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完善生产工艺方案的建议。

三、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a)表述用能系统的划分,介绍项目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b)分析和计算用能工艺和工序的能耗指标,能耗指标可采用工序能耗、产品单耗、能源利用效率等;

c)采用标准对照、类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存在问题,判断用能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提出完善建议。

注意:此处需要有按工序划分的能源消耗分析,计算出工序能耗。可以根据物流图分析能耗。

四、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a)列出项目涉及的主要耗能设备型号、参数及数量,判断项目是否采用国家命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

b)通过分析、计算、类比设备测试等,确定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分析评价其能效水平;

c)采用标准对照、类比分析等方法,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五、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同上

六、建筑本体节能评估 主要内容:

1、根据建筑节能的要求,分析建筑物的体型系数、窗墙比、传热系数等内容,并于标准进行对比。若报告深度不够,则这些内容以建议的方式提出。

2、冷热负荷。如根据上述条件可以计算出冷热负荷,用负荷与标准进行对比;若可研报告中给出的是综合的冷热负荷,则直接与标准对比。

3、根据冷热负荷对采暖、通风、空调进行评估。

4、计算建筑物能耗,并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一、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对企业整体能源消费量分析,按照用能单元,以主要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附属生产用能等反别提出能源消耗量。方法:

1、参照《项目年能源消费统计表》(国家统计局P201表,计算评估项目消费的能源品种、来源及消费量,计算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2、根据项目工程资料数据,按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等标准,按用能工序、生产工序等各环节核算(测算)能源消耗量及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明确计算方法、计算过程、数据来源等);

输出:《项目年能源消费统计表》

二、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

需要介绍电平衡、热平衡(如有一次能源能源加工转换热力时需做)及分布情况,并测算利用效率。

评估可参照《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编制项目能量平衡表或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能源网络图,分析项目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的情况,发现节能薄弱环节和节能重点环节。

输出:能量平衡表、能源网络图、电平衡、水平衡、热力平衡(如有)

(三)能效水平分析评估。包括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可比能耗,主要工序(艺)单耗,单位建筑面积分品种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

各类能耗指标按照国家统计局或行业规定的指标。

产值指标:对于交通、服务业计算万元产值能耗,企业还需计算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经济数据参考可研报告的财务评价部分。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按达产年)

第六部分、节能措施评估

一、节能措施

1、节能技术措施。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包括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余热、余压、可燃气体回收利用,建筑围护结构及保温隔热措施,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2、节能管理措施。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等。

a)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等标准的要求,评价项目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节能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b)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 17167)等标准要求,编制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计量网络图等,评价项目能源计量制度建设情况,包括能源统计及监测、计量器具配备、专业人员配置等情况。

二、单项节能工程

未纳入建设项目主导工艺流程和拟分期建设的节能工程,详细论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单项工程节能量计算、单位节能量投资、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收期等。

三、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节能措施节能量测算,单位产品(建筑面积)能耗、主要工序(艺)能耗、单位投资能耗等指标国际国内对比分析,设计指标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成本及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估。注意:可量化的一定要量化。

第七部分、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发现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或建设方案调整建议;

(三)计算节能评估提出的措施建议所产生的节能量

第八部分、结论

结论包括:

(一)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

(二)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标准规范;

(三)项目有无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工艺及设备;

(四)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指标水平;

(五)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影响,项目是否符合所在地节能规划的要求;

(六)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价;

(七)主要问题及补充建议,并对采纳建议后可能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测算。

九、附图、附表

厂(场)区总平面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能量平衡表等。

内容要求

1、节能评估文件和节能登记表应全面真实地反映节能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

2、节能评估报告书应满足《能评办法》附件1中的具体要求。原始数据、主要计算过程等可编入正文或附录;所参考的主要文献按引用时间次序列出目录;应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述。

3、对项目单位提供的材料中的数据,如要作为结论使用时要核实,核实后可引用。

编制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评估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评估依据 第三节

评估范围和内容

第四节

评估工作程序 第二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单位概况 第二节

项目地自然条件 第三节

项目建设方案

第四节

项目用能情况

第五节

主要用能设备选择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社会发展及资源条件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节能评估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评估小节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

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评估小节

节能措施评估

项目节能措施评估

第二节

项目节能管理评估 第三节

评估小节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节能评估报告 篇6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区农贸市场改造配套工程 建设单位:***************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金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6#)***************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察基础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层数为半埋式地下二层,局部开敞,结构总高9.8米,地下二层层高为:4.8米,地下一层层高为:5米。建筑面积为:23787.32平方米。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2类;无液化土,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为六度,抗震等级框架四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地下室防水为二级,屋面防水为二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耐火级限分别为防火墙3米,楼梯间及电梯间为2米,疏散走道隔墙1米,房间隔墙0.75高。本工程保温节能工程做了专项设计,具体设计情况如下:

1、外墙面:外墙采用250mm厚B06级加气砼砌块砌筑,50mm厚QS建筑保温砂浆。外墙导热系数为0.19,并经图审。外墙保温材料经见证取样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导热系数经取样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2、门窗部分:设计为铝合金门窗、6LOW.E+12+6中空钢化玻璃。外窗传热系数为K=2.5W/M.K,经图审满足要求。

3、屋面:设计要求采用100厚QS建筑保温砂浆。具体做法为采用水泥砂浆找坡(20mm),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0mm厚QS建筑保温砂浆。其余做法以工程做法表为准。

二、评估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5、《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8、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

三、质量保证体系评估

1、建筑材料、质保单、复试报告等各项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对于所进场的建筑材料,指定了专人负责,进行了严格管理;并对进场材料及时取样,送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方予使用,把关严格。

2、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能严格把关,有自检、互检制度和专职质量监督员负责各项检查工作;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3、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基本上与施工进度同步,隐蔽验收资料齐全。

4、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四、施工质量情况

(一)、屋面

本工程采用100厚QS建筑保温砂浆,我项目监理部严格对原材料进行验收,查验合格证明(厂家检验报告)后,同意使用。施工时要求施工方在铺贴保温砂浆时紧贴基层表面上,并铺平垫稳,材料嵌填密实。

(二)、外墙

本工程外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保温系统,我项目监理部认真审核验收原材料,并见证取样进行复试,导热系数、密度、抗裂强度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同意施工方使用。在外墙保温砂浆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钢丝网固定是否牢固,对发现不符合验收规范的施工工序,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处理。

(三)、外窗

本工程采用铝合金门窗、中空钢化玻璃。玻璃厚度为6LOW.E+12+6mm。我项目监理部严格验收原材料,对要进行复试的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用与本工程。门窗工程施工时,对窗的标高、窗框的垂直度、水平度、玻璃厚度,以及窗框与墙体连结的节点进行检查。安装后检查窗扇开启是否灵活;打胶是否是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委托检测单位对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做了测试,均达到设计要求。

五、监理评估结论

1、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已按设计图纸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

2、本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3、相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

4、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完整;

5、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综上所述对***************区农贸市场改造配套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综合评定为合格。

***************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批人: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篇7

1.1 研究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到2011年,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011年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对于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对四会市1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调查, 分析四会市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四会市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发展、改革情况, 总结成绩, 发现不足, 为政策执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提出优化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的建议, 为卫生行政部门调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

发展乡镇地区卫生事业, 合理进行卫生资源优化,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本研究对四会市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以期发现阻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为该地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可靠的资源配置资料, 这对提高当地的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 国内许多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如基础设施简陋、缺乏高素质人才、医疗设备匮乏、仪器利用率低等, 这些不良现象亟待改善。广东省共分21个地区级以上市, 其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9个市。在广东省各地级市经济实力排名中, 肇庆市名列珠江三角地区的最后, 但比粤东、粤西粤北的其它地区排名靠前, 经济实力处于中等水平。四会市由广东省直辖, 肇庆市代管, 处于广东省中部偏西, 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 经济实力在肇庆市靠前。四会市卫生事业的状况可反映同等类型地区的发展水平, 也可反映广东省卫生事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值得我们调查与分析。为此, 我们对四会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建设性意见。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均是当今全球性问题,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和结构组合失调。农村医生相对短缺同样存在于美国卫生服务体系中, 大约20%的美国人生活在农村, 但只有9%的医生在农村行医。美国为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医生短缺现象做出了多种努力,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项目是国家卫生服务合作项目。

研究表明, 目前农村医生严重短缺, 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面临挑战。如何确保农村拥有数量和质量都比较理想的医生人力资源, 是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

1.3.2 国内相关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开始了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工作。1981年, 中美两国科学家对上海卫生服务体制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九十年代中期, 针对这一领域, 全国系统地开展了研究。许多省市对病床资源、卫技人员配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的研究, 部分省市还成立了专门研究各自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研究组。卫生部分别于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开展了全国性卫生服务调查, 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龚幼龙等利用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 进行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 发现我国人力资源全国平均数、城乡平均数显著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每千人口医师数量接近发达国家。因此认为我国卫生人力发展应该从数量增长转变为提高质量和改善效益。国内大量研究表明,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素质不高、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

研究资料表明, 当前我国的卫生资源呈“倒三角形”分布, 高层次医疗机构的资源多于中层次, 中层次又多于基层的资源配置, 即大量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在城区内的大医院, 而有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县乡或边远地区只分布着较少的低档次的卫生资源。

截止到2003年底, 全国共有乡镇卫生院44279所, 包含中心卫生院10031所。乡镇卫生人员105.7万人, 平均每院23.9人、每千农业人口有卫生人员数 1.19人。近些年来, 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情况有了较大好转, 但资源配置的发展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中央强调应重视乡镇卫技人员的素质以及卫生院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可通过拓展公共卫生业务以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1.3.3 主要概念

卫生资源配置指的是卫生资源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分配与流动。卫生资源配置的调查与研究主要包括制度分配方式、布局与结构、数量变化、政策改革等。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 指各类卫生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分布状况及比例关系。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主要包括构成卫生资源诸要素 (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设备、财力资源以及管理资源等等) 的制度分配形式、数量和质量变化、结构和布局、卫生改革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 通过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 最终研究卫生制度未来发展方向。

2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四会市地处珠江三角洲, 直属广东省、肇庆地区代管, 是粤西、肇庆地区连接广州、佛山两地的东大门, 建制属县级市, 总面积1163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43万。2011年共有卫生事业单位27个, 其中11所卫生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综合医院、5所专科医院、3个防保业务指导机构、2个执业机构。其中, 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6个。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共11个。

四会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4个。其中: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四会市城区;贞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城街道新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位于四会市城区近郊。

由于这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均为乡镇建制的卫生院, 后来在撤镇改区时则变更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故列入研究范围。

2.2 研究内容

《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文件, 是我省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本研究以文件中的《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为依据, 对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概况 (资产概况、编制概况、业务概况、收支概况) 进行实证研究, 并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编制结构、类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配置情况 (价格构成、类别构成、主要分类、分类明细) 等重点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

2.3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检索我国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政策、法规、文件, 国内外关于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医疗装备等相关研究文献,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 进行分类整理。

现场调查:到四会市卫生局卫政科、计财科等相关职能部门, 收集、整理四会市卫生局关于乡镇卫生院的文件、资料、报表, 包括乡镇卫生院2011年度报表、卫生局2011统计年鉴等现存统计资料, 以此为基础, 采用描述分析法, 对15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研究。

调查表调查:采用调查表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调查表) , 对15所乡镇卫生院的2011年度卫生资源配置进行调查。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 由卫生局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下发和回收, 再交由作者本人负责整理归类。

调查表调查数据与卫生局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二者不相符的, 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 查找原因, 进行更正。

以调查表调查、现场调查的资料整理为基础, 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采用实证研究、统计学的方法在论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数据核对:在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 本研究运用了EXCEL软件和SPSSl0.0软件对15所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绝对数、平均数、百分比。个别数据的平均数、百分比没有统计学意义, 会省略不提。

2.4 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在了解四会市自《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农村卫生工作的建设情况, 通过设计统计表格, 对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

2.4.1 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概况信息表

资产概况: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专业设备资产、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等5项内容。

编制概况:包括服务区常住人口数、编制人数、在岗人数、编制床位、实有床位等4项内容。

业务概况:包括诊疗总人次、住院总人次、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平均每天住院费用等4项内容。

收支概况:包括总收入、业务收入、上级财政补贴、总支出、人员支出等4项内容。

2.4.2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资源配置信息表

人力资源编制结构: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它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4项内容。

卫技人员类别结构: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医技、其他技术人员等4项内容。

卫技人员学历结构:包括本科及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中专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等4项内容。

卫技人员职称结构:包括副高及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未评定职称等4项内容。

2.4.3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信息表

医疗设备价格构成:包括1~9万元、10~49万元、50万元以上等3个价格段。

医疗设备类别构成:包括诊断类设备、治疗类设备、辅助类设备等3个大类别。

医疗设备主要分类:包括放射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内窥镜检查设备、检验/病理诊断设备、其它检查设备、急救设备、手术设备、其它治疗设备等9个主要分类。

医疗设备分类明细:详细罗列卫生院实际配置的医疗设备, 并结合《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内容, 对乡镇卫生院主要设备进行具体分析。

2.5 质量控制与研究路线。

本次研究从2012年2月开始实施, 由作者独立完成。作者对调查的每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2.5.1 调查前期阶段

首先,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法规文件, 参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调查表》, 并结合本次研究课题, 设计了《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调查表》、《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调查表》。

2.5.2 调查实施阶段

经请示四会市卫生局党委, 汇报研究内容和意义, 取得领导批准, 到卫政科、计财科查阅、摘录相关资料;对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表发放, 对不易理解的调查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初核, 确定是否有漏项、错项以及逻辑错误, 发现有问题的, 进行深入基层实地查对, 及时更正;完成调查表初核后, 将调查所得的数据填写到新表中, 再次发放给各乡镇卫生院进行核实确认。

2.5.3 调查后期阶段

用EXCEL录入调查数据, 在处理过程中检查核对调查表, 及时更正错误, 对可疑的数据重新核对审查, 用SPSSl0.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以三线表给出相应的结果及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概况

3.1.1 乡镇卫生院资产概况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总占地面积为77489 平方米, 平均占地面积5166平方米;其中大沙卫生院占地面积最大, 为13030平方米, 城中卫生院占地面积最小, 为1208平方米。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总建筑面积为49047 平方米, 平均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其中大沙卫生院建筑面积最多, 为9453平方米, 黄田卫生院建筑面积最少, 为800平方米。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数据反映卫生院的建设规模及基础设施情况,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对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标准有明确规定。数据表明,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总体水平优于基本标准, 连建筑面积最少的黄田卫生院, 也刚刚达标。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总额为3918万元, 平均固定资产261万元;其中大沙卫生院固定资产最多, 为979万元, 罗源卫生院固定资产最少, 仅84万元。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总额为863万元, 平均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58万元;其中大沙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最多, 为323万元, 贞山卫生院、黄田卫生院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最少, 仅10万元。

固定资产、专业设备 (即医疗设备、器械)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等数据反映卫生院的装备水平及科技水平,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对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的选配有相关规定。卫生院医疗设备的配置应以常规为主, 重点购置适宜技术所需设备。数据表明,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总体装备水平偏低, 分布不均。

3.1.2 乡镇卫生院编制概况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总人数为555人, 实际在岗总人数为676人, 平均每千人口在编人员数为1.3人;其中大沙卫生院实际在编人数最多, 为123人;罗源卫生院实际在编人数最少, 仅15人。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总床位为325个, 实有总床位为295个, 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住院床位数为5.8张;其中大沙卫生院实有床位最多, 为60个;龙甫卫生院和黄田卫生院实有床位最少, 仅6个。

编制人数、编制床位等数据反映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可及性与公平性,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对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有明确规定 (每万人口设置6张床位) 。数据表明, 15所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在编人数与卫生局核定的编制人数不符, 普遍超编, 仅有4所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在编人数未超编;实有床位则普遍与定编床位大致相符或偏低, 仅有1所卫生院超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相对公平。

3.1.3 乡镇卫生院业务概况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总人次为826104人次, 其中大沙卫生院的诊疗总人次最多, 为153048人次, 石狗卫生院的诊疗总人次最少, 为15734人次。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住院总人次为4252人, 其中大沙卫生院的住院总人次最多, 为1564人, 城中卫生院的住院总人次最少, 为0人。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为58元, 平均每天住院费用为516元;其中黄田卫生院的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最少, 为28元, 石狗卫生院的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最多, 为190元;黄田卫生院的平均每天住院费用最少, 为63元, 石狗卫生院的平均每天住院费用最多, 为1714元。

诊疗总人次、住院总人次等数据反映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绩效;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平均每天住院费用等数据则反映卫生服务需求的可及性。数据显示, 价格相对较高的乡镇卫生院可及性降低, 从而可能会影响该卫生院的绩效。

3.1.4 乡镇卫生院收支概况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总收入为7568万元, 平均总收入为505万元;卫生院的总支出为7348万元, 平均总支出为490万元。总体上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并略有盈余。个别卫生院超支, 但幅度不大。

其中:业务收入为4786万元, 平均业务收入为322万元, 大沙卫生院业务收入最多, 为1371万元, 罗源卫生院业务收入最少, 为7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为2656万元, 平均补贴收入为177万元;卫生院的人员支出为2495万元, 平均人员支出为166万元。

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医疗技术效率的研究显示, 技术低效率与配置低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卫生院的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和业务量有较大的关系。数据表明: 医疗资源 (固定资产、编制床位、人力资源) 配置效率相对低的卫生院, 其医疗技术、服务效率也相对较低, 主要体现在诊疗总人次、住院总人次、业务收入等绩效指标上。这种低效率低配置的卫生院以偏远山区多见。

3.2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3.2.1 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结构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总数为672人,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为580人, 所占比例为86.3%;其他技术人员为7人, 所占比例为1.0%;行政管理人员为17人, 所占比例为2.5%;工勤技能人员为79人, 所占比例为11.8%。

全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编制比例偏低, 未能达到《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相关规定 (乡镇卫生院编制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人员总数的90%) ;卫生技术人员兼职其他岗位的现象较普遍, 例如, 卫生院长既是卫生技术人员, 也是行政管理人员, 因此会造成各构成比例与总数有出入的情况;工勤技能人员比例过高, 是卫生院对“三无” (无学历、无职称、无执业资格) 人员实行“院内分流”的结果。

3.2.2 乡镇卫生院人员类别结构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总数为672人, 其中, 执业医师为72人, 所占比例为10.7%;执业助理医师129人, 所占比例为19.2%;注册护士为149人, 所占比例为22.2%;医技、其他卫技员为240人, 所占比例为35.7%。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及助理执业医师数为0.4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为0.3人;执业/助理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总体配置比例为1.35∶1。未能达到《广东省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规定 (到2010年, 全省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及助理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1.6人、1.4人;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总体配置比例调整至1.10∶1) 。

医技、其他卫技人员所占比例较大, 主要原因是乡镇卫生院有大量未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在职员工。这些人一般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技能, 因而归入医技、其他卫技人员队伍。

3.2.3 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结构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总数为672人, 其中,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为38人, 所占比例为5.7%;大专学历人员为191人, 所占比例为28.4%;中专学历人员为335人, 所占比例为49.9%;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108人, 所占比例为16.1%。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的学历普遍偏低, 本科学历人员较少, 大专学历人员接近1/3, 中专学历人员占了1/2。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占相当比例, 反映人员准入政策制度执行不严。这些人员有小部分安排在执业医师、注册护士队伍中, 大部分则安排在医技及其它技术人员队伍中。

3.2.4 乡镇卫生院人员职称结构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总数为672人, 其中, 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为0人, 所占比例为0.0%;中级职称人员为18人, 所占比例为2.7%;初级职称人员为425人, 所占比例为63.2%;未评定职称人员为229人, 所占比例为34.1%。

全市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的职称普遍偏低, 无人拥有副高以上职称, 中级职称比例也极少, 初级职称人员占据了近2/3, 超过1/3的人员未评定职称。这些人员中, 有一部分是新参加工作的近期毕业生, 未到职称评定年限;有一部分是因各种原因, 一直未能取得职称评定;其余的则是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 难以取得职称评定。

3.3 医疗设备配置情况

全市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总数为3918万元, 其中, 专业设备 (医疗设备) 为1136万元, 所占比例为29.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为863万元, 所占比例为22.0%。具体数量分析如下:

3.3.1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价格构成

全市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为157台, 其中, 1~9万元价格区间台数为142台, 所占比例为90.4%;10~49万元价格区间台数为13台, 所占比例为8.3%;5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台数为2台, 所占比例为1.3%。资料显示,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价格集中在10万元以内, 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极少, 反映医疗设备配置水平偏低, 采购的设备大多数属于较基础的型号。而且, 这些医疗设备基本上是近几年来省级财政拔款集中采购的。乡镇卫生院自己购置医疗装备的经济能力不足, 也缺乏掌握相应技术的医技人员, 装备意愿不大, 已经装备的设备被闲置;医疗设备装备不足又反过来导致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低下, 影响患者就医信心。

3.3.2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类别构成

全市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为157台, 其中, 诊断类设备台数为119台, 所占比例为75.8%;治疗类设备台数为34台, 所占比例为21.7%;辅助类设备台数为4台, 所占比例为2.5%。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类别集中在诊断类设备, 治疗类设备相对较少, 辅助类设备极少配置, 仅有4台。经过近几年来派遣医技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均已培养了放射、B超、功能检查、检验等医技人员, 诊断类设备的应用技术得到提高。治疗类设备的使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技术人员培训相对困难, 一般卫生院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 从而影响了治疗类设备的装备水平。

3.3.3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主要分类

全市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为157台, 其中, 放射诊断设备台数为27台, 所占比例为17.2%;超声诊断设备台数为23台, 所占比例为14.6%;功能检查设备台数为24台, 所占比例为15.3%;内窥镜检查设备台数为4台, 所占比例为2.5%;检验/病理诊断设备台数为38台, 所占比例为24.2%;其它检查设备台数为4台, 所占比例为2.5%;急救设备台数为5台, 所占比例为3.2%;手术设备台数为6台, 所占比例为3.8%;其它治疗设备台数为23台, 所占比例为14.6%。

共有15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放射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 配置率为100%, 配置最为平衡。共有12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功能检查设备, 配置率为80.0%;共有1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检验/病理诊断设备, 配置率为93.3%。配置也相对平衡。仅有2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内窥镜检查设备, 配置率为13.3%;仅有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急救设备、手术设备, 配置率为26.7%。配置相对不均衡。急救设备、手术设备配置不足, 反映乡镇卫生院缺乏高技术人才, 治疗手段单一, 以打针吃药为主。在没有必要的急救治疗手段的情况下, 一旦碰到危、急、重患者, 病人的生命安全将得不到有效保障, 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3.3.4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分类明细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X光机属于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15所乡镇卫生院均配置了普通X光机。数字化医疗设备代表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不是乡镇卫生院基本配置, 仅有1家实力较强的卫生院购置了数字化X光机 (CR) 。自动冲片机是X光机的配套设备, 可以提高放射诊断的质量和效率。从装备数量可以看出, 过半数乡镇卫生院仍然依靠手工冲洗X光片。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黑白B超机属于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14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黑白B超机, 只有1所卫生院未配置。有4家实力较强的卫生院购置了彩色B超机。东城卫生院配置了眼科A超, 是因为该卫生院拥有胜任眼科白内障手术的高技术人才, 眼科是该卫生院的重点学科。印证了“人才是第一先进生产力”这句话。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心电图机属于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10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心电图机, 有5所卫生院未配置。有6家实力较强的卫生院置了各类监护仪。

内窥镜检查设备因对卫生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要求高, 操作难度大, 配置普及率极低, 仅有2家卫生院配置。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属于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13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血球计数仪、8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尿液分析仪、12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生化分析仪;有4家卫生院购置了电解质分析仪。

东城卫生院拥有胜任眼科白内障手术的高技术人才, 眼科是该卫生院的重点学科。因此, 配置了与之相关的裂隙灯、角膜曲率计等其它检查设备。凝血分析仪一般装备于检验科, 属于检验及病理诊断设备。因大沙卫生院拥有唯一的1台凝血分析仪, 故未列入检验及病理诊断设备表内, 列入其它检查设备类。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呼吸机、除颤仪属于中心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仅有2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呼吸机、2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除颤仪。反映了卫生院出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对急救设备配置的不重视。如上所述, 在没有必要的急救治疗手段的情况下, 一旦碰到危、急、重患者, 病人的生命安全将得不到有效保障, 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麻醉机、手术床、无影灯属于中心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仅有1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麻醉机、1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手术床、1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无影灯。反映了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 未能有效开展一些简单的常规手术项目, 对手术设备配置不重视。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牙科综合治疗仪、五官科治疗仪属于中心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数据显示:有6所中心卫生院配置了牙科综合治疗仪、仅有1所中心卫生院配置了五官科治疗仪。

救护车不属于医疗设备, 但属于《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附件内明确规定中心卫生院配置的基本装备。共有5所卫生院配置了救护车, 其中3所中心卫生院 (大沙卫生院、地豆卫生院、江谷卫生院) 均按要求配置了救护车。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 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 政府致力于完善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乡镇卫生院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 使其正常运行。

“十一五”期间, 省财政每年在农村卫生专项资金 1.5 亿元中安排 1 亿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装备、人员培训给予补助。专项资金的投入, 使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危旧房改造基本解决;业务用房面积、床位设置数量均达到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 并逐步购置了一些必要的医疗设备;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和功能要求, 按照不同的建设规模和配置标准落实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4.1.2 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实现转变

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机制的不断完善, 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实现转变。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逐步回归公益事业性质。通过界定服务功能、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 充分发挥了乡镇卫生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引导农民群众到乡镇卫生院就医, 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低成本服务。

财政补贴政策基本解决了人员工资来源问题并略有盈余。从2007年起, 省财政每年按每万名户籍人口配置10名医务人员, 每人每年1.2万元标准, 补助乡镇卫生院。2011年,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总收入为7568万元, 其中财政补贴收入为2656万元, 占总收入的35.1%。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总支出为7348万元, 其中人员支出为2495万元。按编制总人数555人计算, 乡镇卫生院人均收入为4.5万元/年 (3750元/月) , 已达到本地区中等收入水平。

财政补贴政策消除了乡镇卫生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 从而结束了“以药养医”, 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到2011年, 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并在乡镇卫生院率先实施, 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有效减轻农民群众就医费用负担。

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条件得到改善, 服务能力相对提高。2011年, 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总人次为826104人次, 每所卫生院年均诊疗人次为55074人次, 每所卫生院日均诊疗人次为151人次。初步解决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4.1.2 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不平衡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 “不足与过剩并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卫生资源结构分布不平衡。

从固定资产比例来看, 重基建、轻装备。近几年来, 专项建设资金大部分用于业务用房建设方面, 专业医疗设备装备投入明显不足。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 未能按照《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 配置齐全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选配的基本设备, 仅个别经济效益好、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乡镇卫生院, 依靠自身能力,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配置齐全了所有常规设备。

从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来看, 人数多, 骨干少。财政补贴资金大部分用于人员工资发放、提高福利水平方面, 人员培训投入明显不足。缺乏高素质人才, 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骨干难以引进, 在职员工的学历提升、职称晋升、专业进修等进展缓慢、缺乏激励机制, 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 “三无” (无学历、无职称、无执业资格) 人员比例过高, 难以分流出去, 导致人员超编“过剩”。

第二, 卫生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从物质资源拥有数量来看, 乡镇卫生院的建筑面积、固定资产配置差异较大。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建筑面积为3270平方米, 其中大沙卫生院建筑面积最多, 为9453平方米, 高出全市平均数近3倍;黄田卫生院建筑面积最少, 为800平方米, 只有全市平均数的1/4;经济发达地区 (最好) 与偏远山区 (最差) 相差近12倍。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的平均固定资产为261万元, 其中大沙卫生院固定资产最多, 为979万元, 高出全市平均数近4倍;罗源卫生院固定资产最少, 仅84万元, 只有全市平均数的1/3;经济发达地区 (最好) 与偏远山区 (最差) 相差近12倍。

卫生资源地域分布的巨大差距, 远远大于农村卫生服务人口地域分布的差距。偏远山区的基本医疗装备配置不足, 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 导致卫生服务整体水平较低, 严重影响广大农村患者的就医信心。

4.1.3 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素质偏低

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卫生服务整体水平较低。由于待遇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机构难以吸引和留住较高学历卫生技术人才。乡镇卫生院中人员总量超编与缺编现象并存, 以超编现象居多, 编制与实际人数相符为少数, 非卫生技术人员超编现象比较严重。

按照卫生服务需求法, 每千农业人口所需卫技人员应大于1.1。调查数据表明, 四会市每千农业人口所占卫技人员为1.3, 从数量上来看, 已达需求标准。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人员素质偏低, 具体表现为卫技人员的学历、职称不高。执业医师的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 职称以中级、初级为主, 仍有无学历及无职称者。注册护士的学历以中专学历为主, 职称以初级为主;仍有无学历及无职称者。执医师、注册护士所占比例过小, 医技和其他卫技人员、行政工勤人员所占比例过高。

4.1.4 乡镇卫生院设备条件相对落后

目前, 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 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 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装备情况反映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技水平, 《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对乡镇卫生院主要装备的选配有相关规定。卫生院医疗设备的配置应以常规为主, 重点购置适宜技术所需设备。数据表明, 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总体装备水平偏低, 应用技术水平不高。

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价格集中在10万元以内, 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极少, 反映医疗设备配置以基本需求为主。这些医疗设备基本上是近几年来省级财政拔款集中采购的, 乡镇卫生院自己购置医疗装备的经济能力不足, 主动购置装备的意愿不大。个别乡镇卫生院缺乏掌握相应技术的医技人员, 已经装备的设备被闲置。

全市乡镇卫生院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类别集中在诊断类设备, 治疗类设备相对较少。经过近几年来派遣医技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均已培养了放射、B超、功能检查、检验等医技人员, 诊断类设备的应用技术得到提高。治疗类设备的使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技术人员培训相对困难, 一般卫生院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 从而影响了治疗类设备的装备水平。

仅有4所卫生院配置了急救设备、手术设备, 配置率为26.7%。配置相对不均衡。医疗设备装备不足, 使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技术水平低下, 导致业务绩效差。医疗设备装备不足, 尤其是急救设备装备不足, 严重影响严重影响广大农村患者的就医信心, 而且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

4.2 建议

乡镇卫生院的改革, 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之一。乡镇卫生院是国家新的农村卫生政策的重要载体。乡镇卫生院改革事关农村卫生改革的全局。

《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 改善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等措施, 到2010年, 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 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

4.2.1 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保证乡镇卫生院持续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危旧房改造完成、业务用房面积达标、床位设置数量达标的成绩和基础上, 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并将资金投入重点转移。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 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和功能要求, 按照不同的建设规模和配置标准落实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购置必要的医疗设备, 完善基本装备。合理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与乡镇卫生院的公益事业单位性质并不矛盾。

4.2.2 逐步配齐配强卫生技术人员, 保证老百姓“中病不出镇”。

完善卫生人才政策, 充实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 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 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在卫生技术职务聘任、工资福利、继续教育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吸引吸收医学院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使高学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引进的优秀人才, 要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防止将卫生院作为“起跳板”;提高福利待遇, 其工资待遇可申请同政府财政部门共同分担。探索提高在职卫技人员素质的途径, 改革继续教育体制, 加强培训。逐年提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以及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比例。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人事奖罚制度, 规范卫技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 以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严格准入条件, 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对不符合执业资格的在职人员, 要逐步分流、清退。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四会市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情况, 研究2011年度四会市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现状, 从而总结“十一五规划”期间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分析存在问题, 探索解决途径。为卫生管理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力度提供调查依据, 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文件精神,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方法:以《广东省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标准》为依据, 对四会市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概况进行了总体描述, 对卫技人员资源配置情况、万元以上医疗设备配置情况等指标进行了重点讨论。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 对全市15所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并用EXCEL以及SPSS10.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会市乡镇卫生院平均占地面积为5166 m2、平均建筑面积为3270 m2, 业务用房建设总体水平优于《标准》的相关规定;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住院床位数为5.8张、平均每千人口在编人员数为1.3人, 资源配置与服务需求大致平衡, 基本达到《标准》的相关规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为38人, 大专学历人员为191人, 中专学历人员为335人, 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108人, 学历普遍偏低, 以中专学历人员为主;具有中级职称人员为18人, 初级职称人员为425人, 未评定职称人员为229人, 职称普遍偏低, 无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中级职称比例也极少, 以初级职称人员为主, 相当多的人员未评定职称;医疗设备总体装备水平偏低, 且地域分布不均, 多数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装备不足, 未能达到《标准》的相关规定。结论:四会市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达标, 但配置不平衡, 地域差异大;卫技人员配置数量达标, 但素质不高, 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医疗设备配置数量不足, 类别不齐, 档次不高。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重点加强在职人员培训, 对基本配置的医疗设备进行填平补齐, 改善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

四会市节能评估报告 篇8

[关键词]“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 团队建设 保障措施

一、四会市“非遗”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四会市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氛围浓厚,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多种文化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已开始面临消亡的境地。四会只有 “邓村古法造纸”、“贞仙诞”、“四会玉雕”、“四会民歌”、“四会柑桔”、“白赤马庙会”等6项作为重点项目申报,并分别申报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虽申报成功,但是根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通过与其他兄弟市“非遗”保护的对比,四会市对“非遗”保护工作明显存在许多不足:

1.重申轻保。目前,四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保护方面意识还有待提高。在社会上,很多人还不熟悉,甚至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定义,尤其对青少年这一代,教育部门宣传力度更是不足,这样更别谈保护了。

2.专职专业人员缺乏。四会市“非遗”保护中心设在文化馆,工作任务繁重,承担着全市“非遗”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申报工作,但文化馆目前没有专业专职人员全面负责这项工作,导致多项“非遗”工作无法开展,尤其在保护方面更是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指导。

3.设备设施落后。目前,四会还没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室和“非遗”展览馆,以致许多搜集回来的资料、物件都无法规范、有效、安全的保存。

4.资金不足,许多工作难以开展。政府对“非遗”拨发的专项资金非常不足,例如:培训、普查、挖掘、宣传等都没有专项资金去支持的。保护中心设备设施落后,对于实地田野调查、资料搜集等工作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 、志愿者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

志愿者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颁发《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作用的意见》中提到“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传承中华文明的事业需要相比,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合力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团队尚未壮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文化遗产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认识志愿者工作对社会进步和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作用。”结合四会“非遗”保护的现状,在四会“非遗”保护中,就十分需要这些义工团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活态性起到保护作用。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有许多项目的原真性和活态性都消失了,以致于申报工作遇到很多障碍,导致许多项目都申报失败。例如:《四会民歌》就因为如哭嫁歌、客家情歌、客家山歌等许多活态场景欠缺,所以在申报省级以上的项目中遇到重重困难。但文化志愿者大多数来自民间,除了有年轻一代,还有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中很多都是退休学者和传统艺人,他们有大量的时间,不计报酬,秉承着对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能积极主动的使四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受到合理的保护。

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监督作用。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虽然多个项目申报成功,但是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仍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工作中的问题随时给予监督和批评, 能及时调整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而这些“各界人士”应由专家学者、传统艺人、大学生、专业团体以及当地文化精英等各方面的文化志愿者组成,这支团队专业性、权威性、无私性都能对四会“非遗”保护起到主要的监督作用。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宣传作用。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何举步难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宣传力度明显不够。通过对市民的调查研究,有四成受调查者是不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概念,有六成的调查者甚至不知道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多少项,有哪几项。无论校园、社区、农村基层的文化宣传栏中,“非遗”都不在重要的栏目中,有的甚至是无“非遗”宣传这个栏目。但“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必定能建立起“非遗”保护知识的宣传渠道,志愿者作为宣传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工作便利等,在群众中传播“非遗”保护知识,激发起人民群众主动的参与到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去。

三、“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的设想

通过对四会“非遗”保护现状的分析,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明确建设目标和把握建设原则等两个方面提出“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的几点设想。

1.明确建设目标。四会“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力求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一支规范化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 实现对“非遗”信息的收集、保护和宣传。一支团队的规范化,能彰显团队的专业性、稳定性,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开展“非遗”保护的各项工作。第二、加强 “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的宣传力度,树立“非遗”保护志愿者服务品牌。要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大力宣传“非遗”保护文化志愿者团队建设,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更要广泛宣传。举办多个“非遗”保护的系列活动,使志愿者参与其中,形成有特色的服务品牌,鼓励和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到文化志愿者行列中来。第三、利用“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平台,着力培训更多“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士。在志愿者团队中,有专家学者,有传统艺人,有普通市民,也可能有专业高校的大学生等等不同阶层的人,他们不一定都熟悉“非遗”保护应具备的素质和技术,但通过参加各项交流活动、专业培训班、还有多次实地的田野考察,都可以逐渐培养出一批“非遗”保护的精英团队。

nlc202309020817

2.把握建设原则。准确且有效的团队建设原则是保证“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工作有效进展的前提, 四会“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工作原则主要包括:第一、坚持政府主导,文化馆统筹策划。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各方面支持,而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是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公益性原则,与“非遗”保护志愿者精神相统一。而文化馆的公益性服务活动对“非遗”保护志愿者活动来说将发挥模范和指导作用。第二、严格挑选高质素的志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相对来说专业性要比较强,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在挑选志愿者时必须要符合几个要求,首先要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其次要熟悉全市乡镇、街道的文化情况,再次文化专业人员、传统艺人、政协委员应列入首选范围。第三、制定健全的团队管理制度,并进行科学式管理。“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应制定《四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可由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志愿者的各种信息都可通过管理系统进行查询,例如注册、退出、服务时间等。

四、“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保障措施

让四会“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服务长久有效的持续下去,应建立各种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上下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实际工作中应成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小组, 设置专门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活动室并为其配备3名以上的专职人员, 准确制定详细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工作职责说明书,并印发“非遗”保护志愿者徽章、衣服、工作手册。

2.制度保障。立足全市, 统筹规划, 兼顾实用, 制定《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要制定激励措施,对有突出贡献者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非遗”保护中去。

3.经费保障。申请政府专项资助,争取企业资助和社会捐款,设立“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服务基金,为“非遗” 保护志愿者服务的开展提供交通、通信、活动场地等必要的经费保障。

4.人才保障。积极宣传, 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向政府申请人才专业编制,把志愿者队伍中年轻、专业、突出贡献者纳入“非遗”保护中心的事业编制中,把他们由义工变成专职,保障人才不易流失,这样才能打造一支热诚、专业、无私的“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

结语

总之,“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一起共同探讨研究,为四会“非遗”保护志愿者团队的逐步建立、完善寻找出一条合适的渠道,使其能在“非遗”保护当中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宏.民间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民族艺术研究.2009 (9): P49-51;

[2]洪莉华.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浅谈.杭州文博.2012(2):P41-44;

[3]李鹏.浅谈青铜峡市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建设及作用发挥价值工程.2011(31):P262-263;

[4]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作用的意见.2011。

作者简介:李冉(1985—),女,大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美术,现任职四会市文化馆。

上一篇: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下一篇: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学习心得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