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2024-07-14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通用15篇)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1

1、欣赏并讲述大公鸡的外形、色彩和各种不同的姿态,感受神态各异的造型变化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大公鸡的生动造型,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转版、制版和拓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3、能与同伴合作共用操作材料,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大公鸡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2、白板纸两张,复写纸,笔,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大公鸡的造型、色彩。

教师:你见过的大公鸡是什么样的?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各种动态的大公鸡形象,发现变化规律。

(l)教师:你喜欢哪一只大公鸡?它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用动作模仿)

(2)教师:观察一下大公鸡动态的变化主要与哪一部分有关。

(3)演示身体和头部的位置变化,了解动态的表现方法。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4、作品评价。

互相交流、评价,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自己设计的丽稿,讨论制作方法。

(l)教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设计公鸡?鸡冠、眼睛、肉垂……怎么做? (剪灰版、贴白版)

(2)教师:怎么做才能不遗漏? (从上到下有序剪,剪一块贴一块)尾巳怎么剪?怎么贴?(间隔法或三层拼贴)翅膀怎么剪?怎么贴?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l)提醒幼儿有序地制作。

(2)连续纹样用间隔的方法拼贴,第三层作为背景存在,将主体做好后贴在背景上。

3、集体欣赏、交流、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制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拓印

1、欣赏、评价幼儿的上次作品,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保持画面的干净?

2、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学习一些有关公鸡的歌曲和舞蹈,领会公鸡傲然挺立的神气。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2

关键词:大班幼儿,计算,生活

大班幼儿的数字知觉和计算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如果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 能将数的计算和幼儿的游戏活动、实际操作联系起来, 发挥它们的交互作用, 不仅不会给幼儿学习计算带来困难, 相反还能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特点, 笔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通过各种途径, 实施计算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教学活动中,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进行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大部分。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理解重点和难点, 了解并掌握进行计算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提供适宜的教具, 进行科学严谨的操作演示, 以便于幼儿清晰的看清、理解全过程。同时,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在集体教学讲解时, 务必做到要言不繁、讲解清晰、提问简明有序。并借助图画、实物等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计算过程, 为小组活动打下基础。在小组活动中, 让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学具, 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 在不知不觉、无压力的情况下, 学习数的计算。

1. 借助游戏, 运用教具, 激发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 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在“玩”中获得知识。比如, 教幼儿学习“3的加法”算术, 因为5~6岁幼儿的思维较2~3岁幼儿的思维要复杂得多, 他们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 不太爱听重复的话。如果教师一味的、重复的告诉他:“1+2=3”、“2+1=3”……, 他会难以理解、难以记住, 并且不感兴趣, 会显得非常不耐烦。但如果拿五个苹果告诉他:“你一个苹果, 妈妈两个苹果, 加起来是几个苹果?”他就会很容易理解1+2=3。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 使幼儿自始至终充满兴趣, 进而喜欢学习, 如此反复进行, 让计算教学与游戏达到了最优化结合。

2. 创设情境, 理解题意, 掌握方法。

情境教学能给幼儿以身临其境之感, 寓教于乐, 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 在学习“7的第三组减法”时, 笔者把教学场地转移到草地上, 并把小朋友都“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先请七只“蝴蝶”在一起玩, 接着, 有三只“蝴蝶”飞走了。幼儿在观看情境表演过程中, 了解了数量的多少的先后顺序, 然后再通过提问:“原来草地上怎么样?”“后来怎么样啦?”“最后又怎么样了呢?”让他们进一步理解题意, 并说出一道算式表示。采用边看表演、边回答问题的方法, 引导孩子通过分析、思考, 将感性经验提升, 帮助幼儿构建新知识。

3. 动手操作, 增进感知, 形成理性。

皮亚杰研究的“知识的建构”理论提示我们, 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 他们采用直觉行动性思维方式, 在通过对物体的反复操作中, 才逐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后, 再开始操作,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由单纯的感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如:学习“6的第一组减法”时, 请幼儿从自己的计算盒中拿出6根小棒 (其中一根是较长的) , 排成一行, 然后拿掉最长的一根, 在操作完以后, 要求他们用语言复述一遍操作过程, 这样, 反复练习, 幼儿就比较牢固的掌握了。让幼儿的操作, 不仅可以让他们动手操作, 也可以让他们动脑操作、动口操作等, 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在游戏活动中, 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 渗透计算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克伍斯说过这样一段话:好的教育必定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情境, 在这一情境中儿童能尝试事物, 发现事物的意义;操纵事物, 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解决问题;把事物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 并把自己的发现同其他儿童的发现进行对照。让我们将幼儿计算教学与一日游戏活动结合, 为幼儿创设适宜幼儿学习计算的环境, 使幼儿在这里健康愉快地成长, 使他们成为有主动探索精神的小小探索者。

1. 在晨间游戏中渗透计算教学。

晨间游戏是幼儿一天活动的开始。早晨, 幼儿来园的时间不一样, 他们到园后也只是玩老一套的桌面游戏。幼儿对于这些游戏, 已少有兴趣。于是, 笔者利用课余之便, 发动幼儿收集一些废旧物品, 做成了“对号入座” (利用废针瓶) 、“按式打印” (利用废旧小印章) 之类的计算用具, 让幼儿在晨间三三两两随机分组, 自我组合进行游戏, 这样, 不仅使幼儿有了新的游戏形式, 而且还发展了幼儿的计算能力。

2. 在日常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计算的能力。

计算在于幼儿的眼中, 不是乏味而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而是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 时刻存在于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事件和细节中的“朋友”。如, 生病了喝药水的时候, 把药水倒在量杯里———先倒了多少, 又倒了多少, 应该吃多少;放学的时候, 小朋友被家长先后的接回家, 每组有五六个小朋友, 可进行五 (或六) 的减法;还有“角色区”商店里的糖果、饼干、罐头等放在不同的柜中, 每样东西都以它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位置呈现在幼儿面前;楼梯的台阶……幼儿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 不断感知数量、集合、时间等数学知识, 教师应随机地、灵活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环境, 使幼儿知道在自己生活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计算知识, 也使幼儿计算的概念具体化。

3. 在智力游戏中, 调动幼儿的学习算式的积极性。

智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 使幼儿在愉快的实际活动过程中, 开动脑筋,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进行游戏增进知识, 发展智力。如, 在益智区中布置出一道填“+”、“-”号的算式:2 () 3 () 4 () 5 () 6=10, 让幼儿边想边写, 开发智力, 提高学习计算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实践探究 篇3

关键词:实践探究;艺术活动;幼儿园大班

新课改为幼儿园教育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幼儿园教育事业面临的挑战加剧。作为基础性课程的艺术活动而言,对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幼儿教学中,传统的艺术活动逐渐显露出不足,阻碍了幼儿教学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人士应当加大对幼儿园大班的艺术活动探究,为幼儿园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幼儿园大班开展艺术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拓展

艺术教育课程在幼儿园大班教育活动中的设置和开展,能够充分显现出尊重幼儿心理特点的教育特征,加上幼儿自身的艺术特性比较显著,能够适应艺术活动,同时在幼儿的精神发展下,开展艺术活动能够满足其发展需求。另外,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积极表现,有利于共同发展其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对幼儿思维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艺术这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艺术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帮助幼儿塑造健全人格,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想象力、推理能力的提高,使幼儿的综合文化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另外,科学研究表示,艺术培养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就是在幼儿阶段,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的艺术培养力度,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其更好地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实践策略

1.对艺术活动的内容合理设置

首先,教师可以在艺术活动内容的设置上有机结合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同类型的事物,即融合艺术学科、其他学科,如,在引导幼儿学习画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播放音乐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听过音乐之后想象画面,然后鼓励幼儿将其画出来。采取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对艺术魅力进行更深入的感知,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建立艺术体系。其次,在艺术活动的内容设置上可以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能够对生活和情感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声音的过程中,可以将火车、汽车等不同的声音播放给幼儿听,使其对声音有更加真切的感知,然后引导幼儿自己说出生活中的声音有哪些,并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以此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丰富艺术活动的主题

艺术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主题,是对艺术活动发展方面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内容,且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应当不断丰富艺术活动的主题,促进各领域对幼儿进行系统、全面的熏陶。在艺术活动主题的丰富过程中可以从人文、自然的角度着手,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为顺利开展艺术活动做好铺垫。另外对与主题内容的全面性也应当加大重视,可以对一个主题开展多次艺术活动,但是应对艺术活动的逻辑性提供保证,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例如,可以将艺术活动的主题设置为大海,在活动开展时围绕海洋动物等内容,促进幼儿情感的丰富、思维的拓展。

3.明确艺术活动的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积极作用,应当明确艺术活动的目标,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将传统的教学观念彻底摒弃,树立现代的幼儿观、教育观。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对幼儿的尊重。同时深入分析幼儿教育的新课改内容,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等有机结合,将艺术活动的目标设立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外部之间的联系、艺术学科内部之间的联系,发挥艺术活动的影响作用,促进幼儿视觉、听觉等方面能力的提升,确保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得到的情感是丰富的,推动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并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实践探究,从中可以了解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亟须加大对艺术活动的重视,于是本文提出了合理设置艺术活动、丰富艺术活动的主题等策略,希望能够促进艺术活动的作用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事业中充分发挥,推动幼儿园教育事业的进步,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曦,谢小于,单雪婷,等.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民族民间资源的利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8):119-124.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4

1、体验过滤活动带来的喜悦。

2、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

3、初步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掌握过滤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过滤方法

难点:掌握多种材料过滤和同种材料多次过滤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污水、毛巾、棉花、自制漏斗、透明塑料杯。

2、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水变干净的好办法?

(过滤法、蒸馏法、明矾净水)

今天小古老师把“过滤法”好朋友请到了这里,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怎样把脏水变干净

1、提出实验要求:幼儿自主探索

2、交流分享:幼儿将过滤后的水放置展示台上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材料种类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

三、探索: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1、引出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提问:现在我们了解了材料层数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那如果我们只用一种材料有没有办法过滤出那么干净的水呢?

2、实验展示:请个别幼儿演示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水变的越来越干净,原来同种材料通过多次过滤也能让水变得更干净。

四、第二次实验:我的水更干净了

1、提出实验要求:用同种材料组合过滤或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2、分享交流:幼儿将第二次过滤后的水放置展示台

提问:我们现在看看小朋友第二次操作的结果和第一次相比,那次的水更干净?

五、小结:

1、其实过滤法好朋友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家中净水器就是依据过滤法发明的。(观看净水器原理视频)

2、今天我们尝试了用多种材料过滤和同种材料多次过滤使水变干净,知道水变干净非常不容易,希望我们小朋友平时多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选自辽海教材9月份的其中一节主题活动《节约用水》生成的一节科学活动,与幼儿继续探索水的奥秘。水是万物之源,水可以以各种形态,各种状态存在于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对于水与幼儿的关系,幼儿有着较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活动前与幼儿共同复习了《节约用水》,观看了两个水被污染的视频,一个是以水中鱼为第一人称阐述的,一个是以水为第一人称阐述的,并在结束时介绍了三种把水变干净的方法,为本次课做铺垫。

为了使幼儿能顺利的自我探索如何把脏水变干净,在课前我不断实验,尝试变化材料和增减材料,例如自制漏斗的瓶口从纱布换成密度较高的类似PVA无纺布的洗脸巾、去掉了容易使幼儿混淆的沙子、染料水能否代替脏水等。最后决定用棉花和手绢两种材料与幼儿共同探索如何把脏水变干净。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5

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雷锋精神如同一缕春风,吹拂着中华大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教育。本次活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听古事认识雷锋”、“学习雷锋做好娃娃”等形式让幼儿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jiefangjun叔叔。将雷锋精神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引导孩子愿意帮助别人,知道关心集体。

活动一:听故事认识雷锋

活动目标:

1.收集雷锋照片、故事等,让幼儿认识雷锋。

2.请幼儿认真倾听雷锋的故事,让孩子们能够认识雷锋、了解雷锋。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二:学雷锋做好娃娃

活动地点:

菜园子活动形式:带动全体幼儿,共同学雷锋做好事,共同关注幼儿园菜园子的整洁。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

2、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做好事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有关雷锋的视频、认识雷锋以及相关的事迹。

活动过程:

1、观看有关雷锋的视频及新闻。

引导幼儿知道3月5日是学雷锋日,让幼儿初步了解雷锋的主要事迹,激发幼儿学雷锋、帮助他人的兴趣。

2、讨论:怎样学雷锋做个好娃娃?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可以帮助阿姨打扫菜园子,帮助一起到菜园子菜地里拔拔草、浇浇水、捡捡周围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等等。

3、学雷锋,做好事。

①鼓励阿姨到菜地里拔草活动,培养幼儿自主劳动的意识。

②全班幼儿到幼儿园周围散步,共同关注园内环境,带领幼儿共同捡树叶、垃圾,清洁菜园子园。

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安全。

4、师幼交流一天的感受,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互动评价。

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幼儿共同评出“优秀小雷锋”。

5、小结:

今天是雷锋日,每个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扫地、捡树叶、倒垃圾等都是小朋友们做的好事请,值得表扬!以后我们都要向雷锋学习,每天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每周为幼儿园做一件好事,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看谁是最棒的小雷锋!

6、活动延伸将学雷锋教育继续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教育中,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教学反思:

“学雷锋”主题班会的召开正值三月份这个学雷锋月。通过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新的时期不忘雷锋,牢记雷锋精神,对他们进行道德上的思想教育,让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首先,我认为本次教学的优点在于:

一、教学方法多样

本次教学采用了观看视频、小组讨论、讲述故事等方法去增强同学们对雷锋的了解。这不仅能引导他们体会雷锋精神的内在含义,更加切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可以掌控课堂,使课堂生动有趣,避免了单纯进行思想教育的枯燥乏味。

二、对学生的评价到位

在每一个同学起来发言后,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大多以鼓励为主,例如:你回答得非常好,非常棒。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答案做出针对性的点评。

三、结合生活恰当

同学们在语文课的时候学习过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在本次教学中又再次让同学们进行回忆,这既可以加强他们对课文的记忆,更可以使得本次班会的教学顺畅进行,过渡得恰到好处。结合黑板报上的雷锋格言去学习本次班会的老师所收集的雷锋格言,显得内容上不生硬,衔接得到位。

然后,本次教学的不足在于:

一、引导的欠缺

本次教学中有一个讲述雷锋故事的环节,可能每个同学所听到的故事版本不同,所以在课堂上有所分歧,这时我没有及时地去引导,去告诉学生故事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版本不一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后还要加强引导学生的能力。

二、讲课内容的遗忘

本次教学有一个看视频的环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安排了看完视频后提问题,这样可以进行更多的教学反馈。但是在看完视频后,遗忘了设计的问题,这是一个失误。下次一定要按照教学设计上的步骤一步步来进行教学。

总之,这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出了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但是比第一次讲课要有所进步,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细节,更加完善自己。

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6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不多,所以孩子们偶尔去看电影也只是跟从着父母,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不理解电影票上的秘密,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技教师徐苗郎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材料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指导要点: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1、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

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7

下面将结合课例《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 阐述《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目标的制定———阅读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

以往在制定阅读活动教学目标时, 教师常常会感到困惑, 一本优秀的图画书究竟能使幼儿获得哪些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与故事教学、看图讲述教学在目标的制定上应有哪些区别呢?阅读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 明确了目标1“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指南》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更为具体的阅读活动年龄段发展目标。

在学习、理解年龄段发展目标后, 教师在认真阅读《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图画书后, 结合班级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从知识能力、学习策略、社会情感方面制定了阅读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1.阅读电子书尝试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小兔种大胡萝卜的过程;2.能根据画面的线索, 通过排序、猜测, 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达对图书的理解;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 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二、呈现的形式———阅读活动组织方式的新探索

图画书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因为无论是扉页、封底还是环衬都是图画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指导幼儿从头到尾阅读图画, 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幼儿忽视的小细节, 也只有读懂了这些细节, 幼儿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一) 完整呈现的阅读———借助“小书”自由阅读和借助“大书”集体阅读

1. 借助“小书”自由阅读。

采用人手一本的“小书”这种呈现方式,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独立捕捉信息的能力。教师一般在幼儿看完后, 会用“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看哪一页”等问题引导幼儿反馈捕捉到的信息, 之后教师据此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阅读。

2. 借助“大书”与教师同步阅读。

采用这种呈现方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对阅读材料获得初步的、整体的印象。教师通过在集体阅读中的适宜提问, 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二) 部分呈现的阅读———借助电子书有重点地阅读

一般来说, 中长篇绘本作品的故事事情节往往有鲜明的矛盾冲突, 且前半部分内容常常是后半部分内容发展的重要线索。对于这样的作品, 幼儿完整阅读时往往难以在头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 采用部分呈现的方式帮助幼儿有重点的阅读。

以阅读活动《啊哈, 好大的胡萝卜》为例, 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目标, 将30页的图画书中的核心图画整理成如下10页的电子书, 并将故事分成3个部分与幼儿共同阅读, 使故事线索更加清晰, 帮助幼儿在首次阅读中能大致理解故事的内容, 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让幼儿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第二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让幼儿继续阅读电子书, 感受并理解小兔对胡萝卜的关爱。

三、学习的策略———实现阅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活动, 实际上是幼儿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稚嫩但丰富多彩的心灵与神奇奥妙的图画书进行互动或碰撞的复杂过程。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 不仅要“看” (观察) 、要“想” (想象) 、要“琢磨” (探究) 、要弄个“水落石出” (理解) , 而且表现出了十分复杂多变的情绪情感。他们或高兴或悲伤, 或喜悦或忧愁, 一会儿情不自禁地比比划划, 手舞足蹈, 喜笑颜开;一会儿又唉声叹气, 愁眉不展, 甚至掉下伤心的眼泪……

虽然幼儿是阅读的主体, 但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用适宜的学习策略, 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图画书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徜徉着、遨游着、观察着、思考着、探索着、猜测着、成长着、发展着……

(一) 经验迁移策略———联想生活经验理解图画内容

《指南》中强调阅读活动要“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既是幼儿与图画书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 也是幼儿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图画故事, 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帮助幼儿阅读的支架, 为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启发幼儿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背景、情感态度等理解图画书。

活动环节 (一) :通过图片排序的方法, 理解小兔种植胡萝卜的过程。

教师:今天小兔想请大家帮忙种萝卜, 你愿意吗?幼儿纷纷举手表示愿意。

教师:你在幼儿园的自然角种过什么植物, 是怎么种的?幼儿1:我种过大蒜, 要给它浇水、晒太阳。幼儿2:我种过土豆, 要把土豆埋在土里, 要浇水。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种植经验。

教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 请你按照种植的步骤排一排、说一说小兔种萝卜这件事。

幼儿分成4个小组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排图讲述。

教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幼儿分组在集体面前表达观点。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想的和小兔做的一样吗?师幼集体按序阅读并讲述图画内容, 幼儿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图画书完全吻合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

(二) 预期猜想策略———根据故事线索大胆想象故事发展

《指南》中强调“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 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图画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想象的火花, 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既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美丽的平台, 又对幼儿的想象提出了挑战。幼儿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 不断提高有意想象, 大胆构建故事的过程。

当然,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差异, 想象是一个逐渐丰富完整的过程。例如对于小中班幼儿来说, 他们只能就画面上的内容展开想象, 一般停留在“画面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非常直观的内容;到了大班, 幼儿则能想到画面不能表现的内容, 开始想象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 等等。

活动环节 (二) :幼儿大胆猜测胡萝卜的生长情况及故事的发展。

当幼儿理解了小兔种植萝卜的过程后,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你觉得小兔的胡萝卜会长多大?幼儿争先恐后地说:“会长好大”“像西瓜那么大”“会和小兔一样大”……

教师:小兔会怎样做才能种出好大的胡萝卜呢?幼儿1:天天浇水。幼儿2:要施肥、给萝卜晒太阳。

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大胆想象要给予适宜的引导, 帮助幼儿学习合理预期故事发展, 提高幼儿有意想象的能力。

教师:你们说的都是要给植物足够的营养, 可是营养越多越好吗?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照顾自己的萝卜呢?幼儿1:土快干了才要浇水。幼儿2:小兔子每天都会去看胡萝卜。幼儿3:小兔子很喜欢的胡萝卜不让别人弄坏了。

(三) 精细加工策略———观察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指南》中对于大班幼儿的阅读目标是“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图画书中很多有创意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幼儿一拿到图画书之后, 首先抓住他们眼球的是美妙的图画、色调、形象。为此, 教师应抓住幼儿对图画的关注, 引导幼儿从画面和细节入手, 观察角色表情、画面色彩及背景等多种线索, 建立细节之间的联系, 从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1. 观察是幼儿阅读的支架———善于发现细节

一本图画书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如何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 要靠幼儿的眼睛、要靠幼儿的耳朵、要靠幼儿的观察, 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 就是给予幼儿进入阅读世界大门的钥匙。

教师:这幅图你看懂了吗?幼儿:看懂了, 小兔子做了一个梦, 梦见萝卜长得好大!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梦的?幼儿:有一个云朵在小兔子的脑袋边上, 这是在做梦。

教师:你看到了表示“做梦”的符号, 还有哪里能表现小兔在做梦呢? (教师指图中小兔的眼睛) 幼儿:小兔子睡在床上, 眼睛闭起来在睡觉。

教师:你为什么说小兔梦见自己的萝卜长得好大呢?幼儿:因为萝卜比小兔大好多好多。

教师: (指云朵中的小兔) 是的, 你们比较了萝卜和小兔的大小, 发现萝卜比小兔大好多。

图画书中的文字或是简单质朴, 或是童真稚拙, 或是跳跃动感, 或是诙谐荒诞, 因此, 在集体阅读活动中,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幼儿关注美文中的诗化语言的细节, 让幼儿配上这些优美的的语言文字来讲述画面, 以实现《指南》中强调的“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的目标。

2. 理解是幼儿阅读的目标———多种形式表现

理解是思维的过程, 幼儿对于图画书的理解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指南》中强调“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即是通过多元的形式给予幼儿表达自我理解的机会。

一是动作表演———理解抽象词汇。

教师:这幅图上, 小兔在干吗?幼儿:在跳舞。

教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舞蹈呢?幼儿:好看的舞蹈。 (显然幼儿还不能运用丰富的形容词表达“这是欢快的舞蹈”。)

教师:你能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吗? (幼儿积极表演, 情绪愉悦。)

教师:你在跳舞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幼儿1:很快、很高兴。幼儿2:优美的舞蹈。幼儿3:欢快的舞蹈。 (幼儿开始尝试运用形容词表达,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使得不能果断判断)

教师:我们一起来跳舞,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腕花动作) 再学学小兔跳舞的样子, 哪段舞蹈优美、那段舞蹈欢快呢?幼儿:小兔跳的舞蹈欢快。

二是绘画交流———表达情感体验。

图画书中往往都会蕴含一个道理或者一个美好的情感等待幼儿去发现和体会, 对于幼儿来说可以运用他们擅长的表达方式, 即写画的方法表达情感体验, 这也符合《指南》中提出的“鼓励幼儿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 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要求。

活动环节 (四) :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人们的关爱愿意和植物做朋友。

教师:小兔把胡萝卜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关心他、照顾他, 你有自己的植物朋友吗?你会怎样关心自己的植物朋友呢?你可以在区角活动时画一画和朋友说一说。

教师将集体教学活动巧妙地延伸到区域活动中, 给幼儿更多的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1:我每天去看它和它说悄悄话。

幼儿2:我每天把它的样子都画下来。

幼儿3:我每天和植物一起晒太阳。

“阅读是生活、阅读是游戏、阅读是学习”, 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 教师要善于研究幼儿、研究图书、研究方法, 和幼儿共同构建学习的支架, 让阅读成为促进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方式, 感受阅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征求意见稿) [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8/list.html.

[2].林剑萍.幼儿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大班幼儿绘画写生活动探析 篇8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写生

一、幼儿写生概述

幼儿写生是引导幼儿将立体的物体通过观察与描绘过渡到平面纸上的活动,但它不同于成人写生,不受透视学的约束,只是让幼儿把自己对物体空间位置的认识大胆地表现出来,因而幼儿写生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幼儿画实物的美术活动。

二、写生教学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一)写生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情感培养。人物写生是幼儿写生画教学的重要内容。人物是有情感的,孩子们在画人物时能获得一种感情上的交流,例如,在画妈妈时,线条会显得十分亲切和温柔;画爸爸时,笔调又会变得刚强和粗旷;画小朋友时,又显得十分轻松和随便。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画写生画时往往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想象,使他们在写生画中往往无意识地强调了直觉感受和情绪表达,这种自由作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

(二)写生教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首先,写生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注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写生画教学对培养幼儿注意力效果显著。其次,写生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觉是联系大脑与客观现实的通道,该系统的灵敏与完善可以使人获得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绘画形式之一的写生,对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效果尤其明显。

(三)写生教学有利于幼儿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美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要画好写生画,幼儿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一切,而在观察中儿童会获得某种美感和体验。例如通过对树林、草地等的写生,使幼儿亲近了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幼儿在绘画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美与生活美,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与能力,从而收到审美教育之功效。

三、大班幼儿写生绘画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适宜的写生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当下感兴趣的事物,并把它作为写生的内容。例如在雨季,幼儿园旁边的树叶常常被风雨打落下來,幼儿捡到一片树叶,非常兴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这个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叶子上纵横交错的线条是什么?”鼓励幼儿把叶子放在桌上,观察后画下来。

(二)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中筛选写生对象。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中筛选写生对象,能让幼儿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能更快地让幼儿消除焦躁情绪,进入写生状态。例如,幼儿平时玩的玩具、日常用的书包、笔盒等学习用品,都是幼儿最熟悉的对象,都可以用来写生。家庭中的桌椅、电视、花瓶等,都是幼儿每天看到用到的,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幼儿最熟悉的亲人,也都可以当作幼儿写生画的对象。

(三)科学引导,增强幼儿写生的信心和能力。《纲要》指出,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在写生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创作都具有个性,因此教师的指导方法不能是单一的,还要重视以激励增强幼儿写生创作的信心。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在活动开始时,幼儿而对户外广阔的空间,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幼儿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建筑细节,如亭子上翘起的飞檐、梁上的吉祥图案等,尝试进行写生小练习。然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直到幼儿能自己发现一些有意思的或是有兴趣的对象进行写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一是启发幼儿选择运用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一般情况下,幼儿写生时只有碳精条或记号笔可以选择。例如,在“幼儿园的房子”写生中,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通过泥工、撕纸、水墨、线描等方式来描绘幼儿园的房子,大大激发了幼儿写生的兴趣,巩固和拓展了他们的绘画经验,从而获得更多层次的美感和愉悦。二是让幼儿从自身的观察和感受出发进行创作,不要简单地模仿别人。每个写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也不同。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不要为了追求画得像、画得全,而改变写生对象的基木特点。

(四)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大班幼儿受到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看世界,他们认识的世界是平面的,缺少立体的感受能力。写生活动中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要求幼儿,不以“画得像与不像”、“线条直还是不直’“比例是不是协调”作为评判幼儿写生画的好坏。以欣赏的眼光和赞美的语气来评价幼儿的绘画,只要敢于下笔,认真观察、提炼写生形象并描绘出来,就值得肯定。

四、结语

教幼儿画写生画, 能促使幼儿比较有意地去观察和描绘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种种事物,学会在艺术创作中大胆重组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呈现新的创作风格,使得幼儿多种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幼儿教师应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促进幼儿写生乃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宇燕.儿童写生之乐的发现与引导[J].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2]陈翀.儿童画,独特的心灵之旅——儿童绘画心理浅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3期.

[3]刘琛.谈儿童写实期的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04期.

[4]刘荪.中班美术活动:仙人球写生[J].福建教育,2013年37期.

[5]谢晨.浅谈儿童美术启蒙教育[J].当代小书画家,2002年第05期.

大班幼儿室内活动方案 篇9

1、练习向上纵跳触物,增强下肢力量。

2、发展跳跃能力及运动中的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

1、绳子,葫芦。

2、场地一端悬挂两条绳子,高度距地面1.5米左右,每根绳子上系一个葫芦。

游戏玩法:

幼儿分两队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手拿葫芦快速跑到悬挂的葫芦下,站稳后原地向上跳跃,用另一只手触碰葫芦后返回,将葫芦传给下一名幼儿,第二名幼儿拿着葫芦接着跑。如此以接力的形式进行,先完成的小队获胜。游戏可进行若干次。

游戏规则:

1、跑动中葫芦不能掉到地下,必须跳跃触摸到葫芦才能返回。

2、提醒幼儿纵跳的要领:要屈膝,摆臂,双脚用力蹬地向上跳,同时举手触物。

建议:

1、可以规定先用左手触物,第二轮用右手触物。

幼儿大班卡片活动方案 篇10

1.仔细观察各种卡,根据卡的。

2.了解各种各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

了解各种卡的用途。

活动难点:

根据卡的使用范围设计卡。

活动准备:

各种银行卡的多媒体照片、提供纸、彩笔。

经验准备:看到过大人用卡。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卡

1.师:“猜猜我钱包里有什么?”幼:“钱、卡。”教师出示卡片,师:“这张是什么卡?”幼:银行卡。

2.师:“你怎么知道的?”幼:“我妈妈有一张,上面有字有标志,我看到过。”师:“们看看卡上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幼:“一连串的数字,反面写有“注意事项”等。”师:“卡上有些什么图案?”幼儿根据卡片述说。

3. 师:“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这张银行卡,让我们哪些地方比较方便?”幼:“超市买东西,存钱。”师:“接下来这张是什么卡?”出示公交卡的图片,幼:“公交卡。”师:“公交卡有什么作用?”幼:“出去乘公交车,只要带公交卡。钱打进了公交卡里。”师:“接下来一张卡是我们小朋友都有的,来幼儿园要用的。”幼:“门禁卡。”师:“它有什么用?”幼:“进幼儿园,否则不能进来。”师:“是的,这样其他人就进不来,幼儿园会安全。”

二、介绍我自己的卡

1.分组,每个人的脚下放一张卡,请小朋友拿起卡看一看正面反面,猜猜是什么卡,可以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小朋友把卡放到椅子下,请一名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卡。”幼:“我的是溜冰卡,去溜冰场上要用到的。”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卡。

三、我想要的卡

1.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卡,你想设计一张什么卡呢,可以是我们没有说过的卡,决定怎么设计?”幼:“我想做一张动物园卡,可以经常去动物园。”。如:玩具城里的游戏卡,图书室里的阅读卡、饭店的贵宾卡,妈妈的美容卡,爷爷的公园月卡等。

四、结束

师:“使用卡时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呢?”幼:“要保护好卡,不要折,不要弄脏。”

师:“这么多的卡片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好好的保护它。”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11

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活动具有注重个别操作,鼓励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特点,同时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能力需要的差异设计不同的引导策略,提供难度不同的活动材料,安排长短不同的时间的教育活动,因而有利于实现个别化教育,并大力提升幼儿的各种实际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环境创设中,老师应该把自己能想能做的事留给他们,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来设计教师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更有意义。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大二班一共开设了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探索区、美食坊等五大区域,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参与。那我们如何结合主题,开展区域活动的呢?

一、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在各种材料中通过动手操作,逐步提升幼儿认知能力

如在大班第一学期《祖国真大》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在语言区投放各种地图,如:中国地图,浙江地图,绍兴地图,甚至本镇的地图,可让孩子在浙江地图上找找省会杭州,我们绍兴的位置,在绍兴地图上找出本镇,所在的村的位置。并结合幼儿用书要在中国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首都北京等,然后用笔描描,圈圈这些地方,让幼儿了解一些中国最基本的常识。也可以张贴或者投放有关天安门,故宫和长城的图片或者书籍,以便孩子对这些举世闻名的地方有初步的认识与印象。还可以通过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幼儿在了解这些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基础上,更直观的感受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优美的风境。看看各种各样少数民族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我们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初步领略蒙古族、朝鲜族、傣族、藏族、维吾尔族五个少数的衣着服饰。

二、利用各种农村作物,加强孩子对农作物的认识与感知

幼儿园的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孩子们提供具体的物品,以方便孩子们进一步的加深印象与认知。如在主题《我们吃的粮食》中,我们不仅提供了一些农作物的图片,还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大量引入农作物,如蕃薯、马铃薯、玉米、花生、水稻、花菜、芹菜等。让孩子观其形,闻其味,在看一看,捏一捏后对农作物有了深刻的认知。

三、积极引入各种工艺美术手法,使幼儿通过美工区的各种活动,达到锻炼孩子心智与手眼协调能力

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这些幼儿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有些家长们常常怕孩子弄坏这个,动坏那个,因此常常限制孩子们的行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于其脑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主题《各种各样的瓜》中,幼儿可以用记号笔线描画各种瓜,也可用运用小刀刻瓜果,让孩子们的手部与脑部得到充分锤炼,进一步优化孩子的分析、创新、组合能力。让幼儿动手试一试茄子变企鹅,试一试南瓜变车子,试一试桔子皮变小灯笼等,让孩子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大大锻炼了孩子的各种思维思考能力。

四、能运用身边最简单的材枓,让孩子通过自己试试与摆弄,提高对自然事物的认知与了解

在科学探索区中《小水滴旅行记》与《风来了》这两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加入常用的塑料袋和扇子,将塑料袋挂在一处竹竿上,让幼儿用扇子尝试扇塑料袋,以感知风向,以及塑料袋舞动大小与扇子风力大小的关系。利用积木、毛线、手帕或者纸做成降落伞,将它从空中抛下来,探索下来的速度与高底的关系。用各种吸管探索不同大小的硬币能够承载多少滴水。用吸管试着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上滴水,看看哪种材质纸融化的比较快,哪种比较慢等等。在白色的大框中装入水,让孩子自由投入各种常见的物品,如橡皮、铅笔、积木、小刀、纸等平常物,观察探索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使幼儿经过自己的手动一动,试一试感知自然物的不同,了解它们最基本的属性。

五、让幼儿与身边的幼儿发生相互的促进作用,全面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幼儿的生命富有活动,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有价值,不仅是因这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应进行有实效的指导,引导幼儿进一步地探索,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回顾与评价,指导应全面具体。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区域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适当地调整活动计划,幼儿的兴趣如何,幼儿的参与情况,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幼儿间的互动,幼儿区域规则遵守情况,都应是教师关注指导的重点。活动结束时,教师可组织幼儿在一起或分散在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域内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实施都面临着新的境域,区域活动在其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对于幼儿园区域研究,我们将不断地探索,学习新理念,寻找更加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12

一、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

1.兴趣较强:大班幼儿对文字有了一定认识, 对阅读有了一定兴趣, 愿意去读一些没有读过的书, 甚至会主动去寻找或交换书籍阅读。

2.思维有序: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 会对书中的故事进行思考, 不懂的地方常会向老师或家长提问。

3.个性明显:每个幼儿的阅读理解方式各不一样, 有的喜欢朗读, 有的喜欢默读, 还有的喜欢边画边读, 甚至于有的喜欢将读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4.断层现象:毕竟还是幼儿, 知识十分有限, 因此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 常常难以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 尤其是对故事情节中的重要转折地方难以解读, 会出现断层现象, 阻碍阅读的继续。

二、教师指导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时的误区

1.重形式轻内容:许多教师在幼儿集体阅读时, 往往会将之视为一项任务, 而不会用心或深入进去进行思考或创新。

2.重集体轻个体:教师往往会将集体阅读视为满足更多幼儿阅读的活动之一, 会注重整体的阅读效果, 故而会采取符合大多数幼儿的阅读方式, 而常会忽视个体幼儿的阅读习惯。

3.重阅读轻提问:幼儿阅读时间常常较长, 教师就会过于重视阅读内容的完成度, 而会忽视幼儿对于内容的接受度。

4.重文字轻情境:教师们不认为阅读应该有一定的情境, 可以和电视、舞蹈或者小话剧等结合起来, 在阅读过程中, 往往就是会照着课本一起朗读, 这样的结果, 幼儿的学习兴趣没有激发出来, 对知识的接受也是如“囫囵吞枣”, 并不能产生多少效果。

三、教师指导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时的策略建议

1.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备课工作十分重要, 是保障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条件。在备课中, 教师需要做好:一是阅读文本的选择。教师是阅读文本的最终选择者, 文本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阅读质量。在阅读文本选择中, 教师应根据兴趣和阅读特征, 选择适当难度的文本, 使内容能接近大班幼儿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还可根据认知水平, 选择不同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的作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这样, 就能让幼儿阅读兴趣和欲望得到激发。二是精心设置流程。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流程十分重要, 科学的流程设置可以让幼儿接受知识从易到难, 有主动性和兴趣, 且能最大程度的消化吸收知识。三是道具和情境的使用。幼儿不同于小学生, 单纯的阅读难以真正吸引注意力, 道具和情境的使用能让幼儿注意力和兴趣关注到阅读内容中。而道具和情境的使用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需要什么样的道具, 情境如何设置, 道具和情境的出场时间和方式等等, 都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2.做好阅读时的把控工作。阅读时各种情况都会发生, 现场阅读的把控工作就十分重要。何为把控?就是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教师要有效改变上述存在的几个误区, 把控能力尤其重要:一是要做好幼儿阅读兴趣的把控。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 可有效提升阅读主动性和效果。在精心备课基础上, 教师可设计和创造和谐融洽的互动环境。二是要做好书面语言的把控。大班幼儿已进入书写和识字启蒙阶段, 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会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带来误区或者负面影响, 也让幼儿难以真正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三是要做好提问环节的把控。提问十分重要, 这里的提问包括了教师的提问和幼儿的提问, 尤其是后者的主动性提问, 是幼儿已经融入集体阅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教师一方面需要做的是提问的引导工作, 让幼儿主动提问。

总之, 在大班幼儿集体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精心备课, 做好现场阅读的把控, 采取适宜的、符合幼儿阅读特征的指导策略, 改变重形式轻内容、重集体轻个体、重阅读轻提问、重文字轻情境等问题, 才可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让幼儿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 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肖玉.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来自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13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进行走、跑、跨、跳、钻、爬等动作进行旅行,动作灵敏,有一定耐力。

2.在旅行活动中,能探索发现旅游线路,有勇敢向前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

2.探索路线图每组一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在旅游过程中,运用多种动作进行,探索正确的行进路线。

2.教学难点: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活动过程:

1.听信号走。

——练习一路纵队走,要求一个跟着一个,保持一定间距地走。

——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如向左、右、前、后。

2.探索旅行线路。

——请幼儿自由观察场地上的游戏材料,启发幼儿可以怎么玩。

——出示图示,了解正确的旅游线路。

——说说自己发现的旅游路线。

——归纳旅游路线:走过“独木桥”一跨跳过“小河”一钻过“山洞”一爬过“山坡”一穿过“树林”一到达目的地。

——幼儿自由探索、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幼儿讲述探索的方法并示范。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2、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画面内容。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根据画面猜测故事的内容,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兔子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图画书一本、头饰:狐狸、兔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认识封面、封底,介绍图书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绘本《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好听了你们想听吗?它呀就藏在这书宝宝里面,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宝宝的封面吧!

2、提问:(1)、封面上有什么?

(2)、那我们小朋友来猜猜看这狐狸和兔子之间,它们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小朋友给书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好吗?

二、幼儿欣赏《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的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

(一)、教师:狐狸和兔子之间到底会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二)、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猜测图片内容。

(三)、出示第一~四页的图片。

提问:1、凶恶的狐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你觉得兔子会怎么样呢?

2、幼儿观察第三页兔子的表情(动作),你能否来模仿一下,兔子怎么会是这个动作呢?兔子很神气,一点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为什么呢?

3、我们一起看一下兔子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狐狸不吃掉自己的。

教师小结:原来兔子让狐狸给它讲了个故事。

三、出示图片,幼儿观察,继续讲述故事。

接下来狐狸和兔子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狐狸会吃掉兔子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猜一猜。

1、幼儿观看图片内容,猜测故事内容。

2、狐狸到底有没有吃掉兔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四、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揭开谜底。

五、完整观看课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兔子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六、结束活动

1、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吗?故事中的狐狸你觉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领会故事的内容。(聪明的兔子、善良的狐狸等)

教师总结: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很聪明很勇敢,它能够想办法让狐狸不吃自己,也通过狐狸找回了家;而故事中的狐狸也没有那么凶狠,不但没吃掉兔子,还一步一步完成了兔子提出的要求,说明这是一只善良的狐狸。

3、教师小结:狐狸终于睡着了,那你觉得这时候兔子它会怎么做呢?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图片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发展思维的想像力、求异性和发散性。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善良、同情、友爱、助人的情感和行为,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加强幼儿专心地倾听同伴讲述的能力。

3、引导幼儿发展灵活的人格特征。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礼物船,看图讲述,有条件的班级可准备实物模型。

知识经验准备:课前让幼儿参与别人的生日会。

环境准备:活动室中摆放一些礼物,挂上彩带、气球,营造生日的气氛。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教师先出示挂图中装满礼物的船(其他部分遮挡住或出示模型船),让幼儿猜这只船的来历,激起幼儿的讲述兴趣。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船?上面有什么?可以叫做什么船?引导幼儿围绕这只船充分发挥想像,畅所欲言。

(二)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不同角色的行为,理解礼物船的来历和去向。

师问:

1、这只船是谁做的?

2、这只船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有哪些变化?

3、是谁使这只船变化的?

4、小船最后漂到了谁的家?(幼儿回答)

(三)幼儿动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幼儿分组自由讲述。教师巡回参与各组活动,引导幼儿专心倾听,积极大胆讲述。

(四)引进讲述经验。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归纳讲述思路。

1、是谁第一个要给小熊过生日?它给小熊做了什么样的礼物?用什么装着送去呢?

2、谁是第一个看见礼物船的?它给礼物船增加了什么?

3、接下来有哪些小动物把自己的礼物放上船?

4、最后,小船事实上怎么漂到了小熊家?小熊心里感到怎么样?(提问幼儿按顺序目答)

(五)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礼物船”的情境表演。全体幼儿分为几组,分别扮演各个角色。请两位幼儿双手对拉,撑开手臂作小船状,小船不断地漂下……

表演后,请幼儿按以上提供的经验,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图中的内容。其中教师注意提示幼儿去感受和体验图中人物的真诚友谊和美好的情感。

(六)小结。

各领域渗透

艺术:利用美工活动教会幼儿制作小礼物。

语言: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祝愿语句和礼貌用语。

社会:提高幼儿的文明意识及行为。(启发幼儿思考什么礼物最合适,怎样的送礼方法更新更好)

生活中渗透: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幼儿的生日会,增加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增进幼儿之间真诚、友好的情感。

环境中渗透:为幼儿提供一些物品、彩纸、丝带,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营造一些节日的气氛,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

家庭中渗透:建议家长带幼儿去参加朋友的宴会,学讲一些祝愿语句和礼貌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响亮的声音、较完整的语言讲话,并有礼貌讲话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知道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与故事相关的图画、头饰、道具等。

2、本班幼儿排好的情景表演。

3、布置好的情景场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吸引幼儿。

出示狐狸。“你们喜欢狐狸吗?为什么?”“今天这只狐狸跟以往的不一样,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来听故事《光说不做的狐狸》就知道了。”

2、幼儿欣赏故事,熟悉理解故事。

(1)幼儿欣赏故事,说说故事中的狐狸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它说话不算话,只知道说却不做。并说说自己有没有光说不做的时候。)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故事。

(3)先后出示三幅图画,帮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动作。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3、幼儿自选头饰表演,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指导语: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呀?

4、玩游戏“小动物种菜”。

(1)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指导语:大象伯伯家有很大一片的菜地,是空空的。他想请小动物帮帮他,让他的地里种上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你们觉得可以种什么呢?(幼儿说说)

(2)交代游戏玩法:说完自己想种什么后,去拿一样工具一些种子到菜地里去种。先用铲子翻翻地,再浇水,最后撒种子。几名幼儿与教师一起扮狐狸。秋天到了,小动物去收获果实,用礼貌的语言请客人吃自己的东西。

5、活动结束,收拾场地。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带来的快乐,增强进一步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球、筐。

2、四组操作材料。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运球游戏,感知合作。

1、教师出示球。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球从这里运到对面的筐里去。

幼儿第一次运球。

师:要求你们不用四肢,不借用任何工具,再把球放到对面的筐里。

幼儿第二次运球。

师:这次成功了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教师小结:合作就是2个或2个以上的人,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二、讨论研究,了解合作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削苹果、一个人拼拼图、二胡独奏、一个人玩跷跷板、拔河、推车、音乐会、搬桌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里哪些是合作的?

幼儿分辨交流。

三、游戏感悟,如何合作

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合作呢?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游戏,请你们去玩一玩。

1、介绍游戏规则。

第一个游戏:同心鞋。

第二个游戏:站孤岛。

第三个游戏:过河拆桥。

第四个游戏:搭小桥。

师:玩的时候请你们尝试合作着去完成,我只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哦,看看哪组能完成!

2、幼儿第一次尝试。

师:你玩的哪个游戏?你们成功了吗?

幼儿交流合作的方法。

师: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再去尝试一下?刚没成功的可以再去试一试,刚已经成功的可以去玩玩你感兴趣的游戏。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师:这次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这次是怎么合作的?

师小结:原来合作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只要我们互相谦让,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

四、联系生活,运用合作。

1、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游戏中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合作,那你看到或遇到过什么合作的事情吗?

2、教师小结:看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合作,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合作、合作愉快!

3、那现在就让我们众人划桨开大船吧!(播放音乐退场)

幼儿园大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14

活动目的:

为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工作理念,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教师风采,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广泛开展科学的健身活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特举举办教职工篮球赛。本次比赛利于教师们树立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激发团队的工作热诚和拼搏创新的能力;树立良好心态,快乐生活,享受工作。

活动宗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球会友,强身健体,促进交流。活动时间:20xx年5月

活动地点:霍城镇中心小学篮球场

参赛对象:霍城镇中心学校全校教职工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人员安排1.领导小组

组长:王小军

副组长:高峰王占云刘军高登海2.裁判组

组长:王成

裁判员:张兴良梁克民王克瑞3.场地布置与记分台人员

王全武秦立荣

三、参赛球队

低年级组中年级组

高年级组行政组

四、篮球竞赛运动员守则

(一)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

(二)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

(三)尊重领导,服从组织。

五、篮球竞赛裁判员守则

(一)执行裁判任务时,精力集中,精神饱满,仪表大方。

(二)严格履行裁判职责,对裁判工作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六、活动安排:

第一场:低年级组-中年级组裁判员:张兴良王克瑞

第二场:高年级组-行政组裁判员:王成梁克民

第三场:低年级组-行政组裁判员:梁克民王克瑞

第四场:中年级组-高年级组裁判员:张兴良王成

第五场:低年级组-高年级组裁判员:梁克民张兴良

第六场:中年级组-行政组裁判员:王克瑞王成

七、奖励设置:

幼儿大班艺术教学活动方案 篇15

一、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出现的问题

1.环境局限, 不能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假期我在抚宁县育苗幼儿园做兼职, 针对环境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 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其中, 教师妨碍幼儿创造占20%, 老师不认可幼儿占28%, 手工活动室声音嘈杂占46%, 环境活动室没气氛占6%。综上得出, 手工活动中环境局限性导致幼儿思维受阻。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 室内环境不适宜, 未能达到刺激幼儿创作目的, 导致幼儿思路不清晰, 创作产生干扰;其二, 幼儿心理环境受到伤害, 教师不肯定, 导致幼儿出现对自己不认可, 对创作活动不敢兴趣等现象。

2.手工材料单一, 缺乏创造条件。物质材料决定创新作品价值, 没有足够可发挥的材料, 拿什么谈创新呢? 经调查, 在大班手工活动中, 幼儿对材料需求较高且可产生创造思维的占65%, 对材料需求偏高且可产生创造思维的占28%, 需求一般且可产生创造思维占4%, 对材料需求偏低且可产生创造思维占3%。可见,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的程度与手工材料的刺激成正比。

3.包办代替的教学方法, 磨灭幼儿的创造灵感。包办代替的教学方法是刻板的, 违背新时代课改要求。现代教学方法提倡自由探索式。大班手工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直接教、照搬做的模式, 不仅阻碍幼儿思维, 更严重斩断幼儿创造空间。

4.评价教条性, 打消幼儿创作信心。只关注幼儿作品而不注重幼儿创作过程的老师是不称职的, 不仅没有增强幼儿创作自信心, 反而在某角度伤害幼儿心灵。幼儿手工活动中, 往往创造能力表现在某个细节, 由于大班幼儿手工技巧还不算完善, 因此, 作品表象和头脑中思维会有些偏差;创作过程还可能由于某种材料使用不合理, 但形状凸显创造, 导致效果不佳。

二、大班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解决策略

1.创设富有创造灵感的活动环境。在手工活动中, 我们往往鼓励幼儿不受束缚的创作, 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所以, 环境的选择既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对手工活动的探索, 又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 创造思维的发展, 丰富手工材料是基础。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没有基本的手工材料, 何谈创作。因此, 在手工活动中, 幼儿教师除了提供课程中所涉及材料以外, 还要给他们一些可发挥想象的创新材料。大班的手工活动多是自由创作, 即适合大班幼儿的手工材料种类很广, 如, 其一, 纸工类, 海绵纸、皱纹纸、瓦楞纸、卡纸、彩纸。其二, 泥工类, 太空泥、橡皮泥。其三, 绳工类, 绳子, 线, 球。其四, 废品类, 豆浆杯, 果冻盒, 饮料瓶, 报纸, 鸡蛋皮。相信为大班幼儿配备齐全手工材料, 定会使他们创作出平面式, 浮雕式, 立体式作品。

3.探究式教学方法铸造创造能力的金钥匙。以大班剪纸主题活动“过新年”为例, 首先, 教师布置任务, 其次, 让幼儿小组讨论, 互相获得心灵共鸣, 再次, 自由结组、自由探索完成任务。教师则以引导者和发现问题者身份出现在剪纸活动中。其一, 引导者的身份, 可以让幼儿自主探究, 在对手工材料自由剪贴加工过程中, 创造力有效地表现在作品某方面。其二, 发现者身份, 当幼儿教师发现幼儿出现问题或者对幼儿作品出现怀疑的时候, 教师可以靠近幼儿, 探讨一下了解一下幼儿创作思路, 这样不仅没有破坏他创作思维, 反而会在某个动作上引发他的创作思路。

因此, 必要的符合幼儿个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 是开启幼儿创造能力的金钥匙。

4.注重评价的多元性, 鼓励个性的创作。大班幼儿渐渐产生了自己的情趣, 当受到老师表扬或批评时, 情感会浮在脸上。教师鼓励会大大培养幼儿自信心, 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从而调动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时一定要分清侧重点、善于运用、评价技巧。多元有趣的评价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相当重要。大班幼儿教师在评价时, 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评价幼儿创作过程, 激发幼儿创造兴趣;第二, 揣摩幼儿创作思维, 探索幼儿创造价值;第三, 鼓励幼儿创作行为, 聆听幼儿创造情感。

综上所述, 大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各方面紧密配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在大班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既要抓住大班幼儿好奇心强、思维迅速发展的特点, 又要高度关注活动可实施性;既要抓住环境对创造灵感的产生, 又要高度重视手工材料多样性;既要抓住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大班幼儿造能力的开发, 又要高度重视经验丰富性;既要抓住多元评价对大班幼儿创作自信心的调动, 又要高度关注评价单一性。

摘要:幼儿是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 教师应为幼儿敞开创造胸怀, 培养幼儿创造兴趣, 锻炼幼儿积极探索, 开拓幼儿创造力思维。而大班手工活动, 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学科, 它能抓住大班幼儿好学好问的特点, 在手工活动中勇于想象和大胆探索, 历练幼儿无拘束的在活动中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此外, 教师在大班手工活动中以引导者, 帮助者, 鼓励者角色出现, 从而刺激幼儿创造力潜能, 培养幼儿创造力思维, 评价幼儿创造力个性。

上一篇:好久没联系的人开场白下一篇:高考物理选择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