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

2024-06-20

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共6篇)

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 篇1

年级:高一年级必修二 课题:《诗三首》 使用时间: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学习目标】

⑴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⑵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⑶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二、合作探究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其目的是什么?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2.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

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3.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学习重难点】

⑴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⑵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延伸拓展:

1.古人有赠送花草的习俗,无论男女。或表示留恋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或表示爱慕之情,《诗经邶风静女》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西周曲》(《荷塘月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双关。采来“莲子”送给思念的人。2.课堂练笔---扩写诗句

请同学们就《涉江采芙蓉》的前四句或者后四句,扩写成一幅100字左右的语段。要求:(1)可加小标题,要突出心理描写;(2)先阐明诗意,再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3)要体现出情境交融的特点。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文学常识介绍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2.“古诗”的原意是占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短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2、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他的内心情感。

3、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以及从而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汉献帝年 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写景的《观沧海》,抒情诗《龟虽寿》等。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建安风骨 :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本首诗歌当中作者开头就提出了人生短暂这个话题,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所以作者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所说的观点。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困苦,军阀混战,国家衰微,作为一个有统一天下壮志的政治家兼诗人来说,他心忧天下,因此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只能是悲凉的。另外,建安时期是一个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社会的**,一方面反映报效国家或建功立业,风格苍劲雄健,情辞慷慨悲凉,有力地表现了时代特色。后人将这种鲜明的风格称作“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3.建安文学: 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 “建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当时文坛领袖是“三曹”(曹操、曹丕pī、曹植)和著名的作家“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瑒yáng、刘桢)和女作家蔡琰yǎn等,形成一个文学中心,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的文学创作,就称为“建安文学”。

二、课前预习

(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采之欲遗谁 还顾望旧乡 ...

课堂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课文

1.《涉江采芙蓉》中的意象有哪些?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3.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4.品读三、四句,这里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我展示 我精彩我快乐 我成功

语文导学案

年级:高一年级必修二 课题:《诗三首》 使用时间:

4.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5.关于题目《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1、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怀。

2、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绘画美,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

3、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重点

1、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图画美。

二、诵读课文,梳理基础。

1.检测字音后

朝露()子衿()何时可掇()契()阔谈讌()三匝()阡陌()()呦呦()吐哺()慷慨()2.注意课文的重点字词,①通假字——契阔谈䜩。()②词类活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③古今异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义: 今义:)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古义: 今义:)

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温故知新

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

诗歌: ;散文:。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文名句?

3、基础知识

给加点的字注音:

羁鸟()守拙()荫蔽()暧暧()墟里()......

课堂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3.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课堂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从何而归?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2、为何而归?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归向何处?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4、归去如何?

二、合作探究

1. “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志向。

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1.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把它改写成散文式的语句

2.鉴赏手法——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延伸拓展: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画成白脸,印象中他也阴险、奸诈、残暴。而《三国志》中曹操又是一个“忠臣贤相”、“杰出英雄”,结合这首诗的学习谈一下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延伸拓展: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

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说一说。

《归园田居》导学案

【学习目标】

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 篇2

一、单元目标:

1、学习唐代诗歌,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诗歌。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

二、单元学法指导:

1、朗读背诵

2、指导学生从诗歌形象、诗歌语言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文本知识补充

《蜀道难》

1.乐府诗歌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背景资料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从长安往西南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杜甫诗三首》

近体诗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四、字词归纳(见《学习指导》第17-18页、23-24页、29-30页)

5、诗歌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等。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为更加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的音乐美。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文本探究

1、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3、“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4、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5、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马嵬》这首诗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六、一法一练——反复

《蜀道难》一诗运用反复的修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一咏三叹,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增强语势。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①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②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到文

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③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子、皇后。

“行路难”在诗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3第二单元学案答案

五、文本探究

1、明确: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4、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5、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6、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篇3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文体常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三、背景介绍

《秋兴八首·其一》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又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此时,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依靠,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年已经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情寂寞、抑郁。《秋兴八首·其一》融合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凉的秋声、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和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

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 玉露(白露)凋伤(使草木掉落、衰败)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萧索阴森)。江间波浪兼天涌(波浪汹涌连天),塞上(夔州的山)风云接地阴(地面)。丛菊两开(第二次开放)他日(往日、往事)泪,孤舟一系故园(故乡)心。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处处催刀尺(赶裁新衣),白帝城高急暮砧(黄昏时分急促的捣衣声)。译文:

白露使枫树林凋落、衰败,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巫江的波浪连天涌起,巫山高峰连天,风云滚滚的阴森之气压向地面。

我第二次看到丛生的菊花开放,因追忆往事而感伤落泪,把孤独的小船系上江岸,就像系住我思念故园的心。

为赶制冬天穿的衣服,家家在动用刀尺,黄昏白帝城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声。【文本探究】

1、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

从结构上,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定了全诗萧瑟、哀残的基调;从感情上,本联既传神的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的暗示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抒发了诗人凄苦落寞的心境。

2、本诗颈联“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系有系舟、系心的意思。孤舟系于巫峡岸边,诗人却欲归不得,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也被牢牢系在孤舟上,令人感受到诗人对故园的眷恋与不舍,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3、本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本诗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凄苦落寞的心境。颔联描绘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氛,骇浪滔天暗寓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滚不息,阴云压地象征国家命运光景暗淡和诗人心情阴沉郁闷。颈联以“丛菊两开”和“孤舟一系”表现思乡之情和欲归不得的无奈、哀伤。全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为纽带,以感情起伏流转贯穿景物,景与情浑然一体。【课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万壑()渚清()千载()

王嫱()

青冢()

朔漠()省识()环珮()暮砧()

2、理解性名句默写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zhēn)。(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课后反思】

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掌握诗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前预习】

一、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才叫《咏怀古迹》。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二、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

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群山万壑赴(奔赴)荆门,生长明妃(王昭君)尚有村。一去(离开)紫台连朔漠(北方的沙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曾经认识)春风面(奔赴形容王昭君的美貌),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述说)。

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文本探究】

1、“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气象雄伟,先声夺人,用于写“窈窕红颜”的王昭君是否合适?请简要分析 合适。

①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②在作者的心中,昭君是一位具有大山般性格的奇伟女子。

2、诗句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有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时不能归而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对的悲惨命运。

3、怎样理解“环佩空轨夜月魂”的“空”?

“空”是“徒然,白白的”之意,表面上看,大错已成,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但魂归故国,可见其怀恋故国之心多么强烈。如此奇女竟沦落如此下场,怎不令人伤心?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4、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之怨恨 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之怨恨 环珮空归夜月魂——月魂空归之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之怨恨 【课堂检测】

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

2、理解性名句默写

①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②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③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④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 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设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课后反思】

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

第三课时 登高

【学习目标】

1、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 【课前预习】

一、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二、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情特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解题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

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风急天高猿啸(猿猴啼)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鸟飞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下,不尽长江滚滚(大水奔流的样子)来。万里悲秋常作客(长久客居他乡),百年(晚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繁霜鬓(厚重白霜似的鬓发),潦倒新停(刚刚停止)浊酒杯。

秋风劲急,天空高远,猿声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流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他乡更添悲秋情绪,万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上高台。

世事艰难,国事离乱,自己白发渐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刚刚停了消愁的酒杯。【文本探究】

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①首联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萧瑟的秋景图。②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猴哀啸、水清沙白、归鸟低空回旋的景象,渲染了浓郁悲凉的秋意,奠定了全诗哀婉凄凉的基调,③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2、颔联历来被赞为千古名句,好在哪里?

①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流而来。②诗人从俯仰角度来写落木和江水。“落木”给人光秃秃的感受,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萧萧”让人感到凄凉、萧瑟,感情沉重;“滚滚”不仅写出江水壮阔之势,更能够表现出时光的流逝;“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③从而表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感。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 万里,地之远也,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暗寓思乡之情; 悲秋,时之凄惨也,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作客,羁旅也,寄居他乡的羁旅之愁;

常作客,久旅也,写出客居他乡之久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百年,齿暮也,写出诗人晚年漂泊在外的感伤和无奈; 多病,衰疾也,写出诗人百病缠身的凄凉; 台,高迥处也,登台写出诗人登高的思乡之情; 独登台,无亲朋也,写出诗人的孤独之感。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这首诗的诗眼是“悲”。

①悲是悲凉、凄凉、悲伤、悲怆的意思。②首联通过写风急、天高、猿啸等景象,渲染凄凉萧瑟的气氛,流露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颔联从时间、空间、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秋景的凄凉和长江的气势,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颈联写出了诗人在萧瑟的秋季客居他乡的孤独、落寞;尾联直抒胸臆,感叹自己两鬓繁霜,年华已逝,事业无成、因病停酒,无限愁绪无处排遣的悲伤。③“悲”字统领全诗,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融入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多种悲情,感情真挚,使诗歌富于沉郁顿挫之感。【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2.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

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

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C.

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3、理解性名句默写

①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⑤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⑥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⑦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⑧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课后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5离骚学案 篇4

【知识链接】

1.题解:《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文学史上,常以“风”(代表《诗经》),“骚”(代表《楚辞》)并称,成为我国传统诗歌两大源头。

“离骚”就是“罹忧”。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就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来源:学|科|网]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把《诗经》中语言淳朴、形式整齐的四言诗,变为词藻华美、句式灵活变幻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作者: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有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包括两个内涵: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

屈原主要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其代表作。

【预习检查】

1.读准读音,认准字形

修姱()

羁()謇()

谇()

揽茝()

诼()偭()

溘()

诟()

椒()

岌()

()

昭()

弥()

朕()

规矩

()

蕙纕()

侘傺()[来源:学科网]

2.解释词义

太息()

修姱()

鞿羁()

揽茝()

灵修()

绳墨()

周容()

侘傺()

方圜()

3.虚词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忳郁邑余侘傺兮()

何方圜之能周兮()

5.古今异义词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

自前世而固然()

偭规矩而改错()

6.翻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7.默写课文语句。

⑴诗人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

⑵诗人指斥那些奸佞小人追随邪曲、歪曲真理的诗句是:。

⑶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死不渝的两组诗句是:

⑷写诗人裁剪服饰的诗句是:。

【达标训练】

一、按课文内容作答

㈠用原文诗句回答

1.第一层哪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哪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比喻

“绳墨”“规矩”比喻准绳、准则。“鸷鸟之不群”“何方圜之能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蛾眉”等比喻。

2.对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夸张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为了自己的追求,“无悔”的向善之心。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而且凸显了诗人的美德。

㈢选择题

1.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朕(zhèn)蕙纕(xiǎng)

鞿羁(jí)

B.揽茝(chǎi)谣诼(zhú)芰(jì)荷

C.偭(miǎn)忳(tún)郁邑

溘(kè)死

D.岌岌(jí)攘诟(hòu)兰皋(gāo)

2.下列词语(或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謇朝谇:在清早

灵修:君心

穷困:生活困苦

B.工巧:投机取巧

改错:改正错误

溘死:突然死去

C.相道:选择道路

朕车:

我的车马

及行迷:趁着

D.离尤:远离忧愁

长余佩:使…加长

杂糅:混淆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延伫乎吾将反

B.忍尤而攘诟

C.进不入以离尤兮

D.何方圜之能周兮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B.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来源:学.科.网Z.X.X.K]

C.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犹未亏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5.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

B.①既替余以蕙纕兮 ②又申之以揽茝

C.①背绳墨以追曲兮 ②竞周容以为度

D.①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C.《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D.屈原《离骚》一诗的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7.下列对课文的解说或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定下抒情基调。

C.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D.课文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主人公形象。他主张美政,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但面对强大的统治阶级,也表现了愚忠而软弱的一面。

8.下面对课文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B.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等,但是由于“兮”字的存在,对仗不是很工整。

C.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D.《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9.翻译下列句子:

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⑵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⑶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来源:Z&xx&k.Com]

译文:。

【提升训练】

一、阅读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遭受忧患)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方正:

穷:

信:

约:

微:

廉:

迩:

2.用原文回答问题。

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是

。“离骚”的含意是

。屈原用“离骚”为作品命名的原因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柰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编写

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讨伐

C.屈平既绌

绌:通“黜”,被罢官

D.竟死於秦而归葬

竟:最终

2.判断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A.及时相遣归

B.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

C.父母者,人之本也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阅读以上选文,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B.怀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他放了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C.张仪欺骗楚国使者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

D.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不听屈原进谏,而听从子兰建议去到秦国,却被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⑵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⑶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拓展阅读】

行动的哲学

蒙田

随着有益的思考越来越充实和坚定,它们也就越来越会成为精神的羁绊和沉重的负担。罪恶、死亡、贫穷、疾病是一些重大而又会使人陷入痛苦的主题。我们必须具有一个既知道如何承受和战胜这些苦难,又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坚守信仰的心灵才能够面对它们,还必须常常启迪和锻炼我们的心灵去研究它们,但对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则只能够轻松而又有节制地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果过分地紧张,那么心灵就会变得惊慌失措。

在我年轻的时候常常需要别人的提醒和激励才能够安心地工作,据说年轻人活泼的性情和充满活力的身体不适合进行公务上严肃而富有哲理的思考。然而现在我却是处于另一种心态下。人到了暮年,身体的条件给我提出了太多的警告和劝诫,使我越来越清醒和理智。我从过分的活泼堕入了过分的庄重,而后者其实比前者更加有害。因此眼下我想要让自己稍稍地放纵一些,有时会任由精神像年轻人的顽皮思想那样游逛,使大脑和身体都得到休息。从今以后,我将会变得沉着、稳重、成熟。

时间每天都在教训我要冷静、要节制。这年老的身躯对于任何越轨的行为都是躲避且唯恐不及的。现在又轮到躯体来改造精神、统治精神了,而且所采取的方式将会更加粗暴、更加专横。不管我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它无时无刻不让我想到教训、死亡、忍耐、忏悔。现在我避免自己只是一味地节制,就像过去避免自己一味地追求快意一样。因为节制总是在拖我的后腿,简直让我到了迟钝麻木的地步。而我,从各个意义上来讲,都要做自我的主人。明智也会过分,而且也会像狂热一样需要调整。为了不让自己逐渐干涸,也不让自己越来越谨小慎微,不让肉体的病痛缠绕着精神,我常常会在病痛留给我的间隙中,缓缓地把目光从我面前那浓云密布、孕育着暴风雨的天空中移开;我注视着这片天空时丝毫没有惊恐,但是却并非是毫不费力的。我兴致盎然地徜徉在对逝去青春的回忆中。

童年时应该朝前看,而老年时则应该朝后看,这不就是雅尼斯那两张面孔的含意吗?岁月可以把我带走,但是我却要让它倒着流!只要我的眼睛还能够辨认出那逝去的美好花季,我就会不时地把目光转向那段时光。虽然青春已经从我的血液和血管中逃遁了,但是至少我还不愿意把它的形象从我的记忆中抹去。

柏拉图要求老人们去观看年轻人的操练、舞蹈和游戏,以便能够从别人的身上再一次享受到自己的肢体已经失去的灵活和健美,并且在温馨的回忆中重温那灿烂年华的潇洒韵致和欢声笑语。他还要求老人们把胜利的荣誉颁发给最能够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得到愉快和欢乐的人。过去我把那些沉重的、阴晦的日子作为不平常的日子都记了下来,但是它们很快就会成为我的平常日子;而那些美好的、晴朗的日子倒成了不平常的日子。如果哪一天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我感到悲伤,那么我便会像得到了一次恩惠似的受宠若惊。我可以在幻想和梦境中来愉悦自己,想办法来转移暮年境遇所带来的忧烦。但是,我还应该寻求梦幻以外的良药,即便那是对抗自然规律的一种人为的无力斗争。延长老年时的种种不适或者是让其提早到来,其实是一种最愚笨的行为,可惜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在这样做。我愿意推迟走向老年的时间,而且不愿意未老先衰。即使是遇到最微不足道的娱乐机会,我都会把它紧紧地抓住。我虽然听说过几种既谨慎正派又能够带来强烈快意的娱乐方式,但是它们对我的作用不大,不足以引起我对它们的兴趣。我并不是要求那些娱乐方式要如何的崇高、豪华、盛大,其实我更喜欢那些温馨、简便、唾手可得的娱乐方式。我们远离大自然而投身到人群之中,但是人群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向导。

我的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是一种遵从自然习惯和现实习惯的哲学,而不是幻想的哲学。快意是一种容易得到满足的美好感觉,它本身就已经够丰富的了,没有必要再加上名声的光彩。它倒是更喜欢默默无闻。一个年轻人如果把兴趣放在挑选酒和调料的口味上,那么就应该受到鞭笞。过去我是最不精于此道的,也最不屑于学这些,然而现在我也在学了。我为此感到十分的羞惭,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更叫我感到羞惭和恼怒的是促使我学习这些东西的客观原因——现在我们这些老年人只有幻想和闲荡了,而年轻人则要去追求名望和成功。青年人正走向社会,走向声誉,而老年人则已经是过来人了。

《离骚》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7.⑴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⑵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达标训练】

㈠1.受屈遭贬的原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以及整个第六节内容。

2.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

㈡1.比喻君子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比喻诗人自我高洁的品格。

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㈢1.C(A

xiāng

B

zhuó

D

gòu)

2.C(A穷困:困厄

B改错:改变做法

D离尤:遭受指责)

3.B(A“反”通“返”,返回C“离”通“罹”,遭受D“圜”通“圆”)

4.C(A浩荡:恣情,放纵;B改错:改变措施; D缤纷:繁多)

5.C(ABD中均为连词“而”;C①为连词“而”,②为介词“把”)

6.C(解说:“《楚辞》与《诗经》”应为“《诗经》与《楚辞》”)

7.D“愚忠而软弱”错

8.B“不工整”错

9.见课本

【提升训练】

一、1.端直方正的人;

困窘、困厄;

诚信;

简要;

深微,微妙;

廉洁;

2.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罹忧(遭遇忧患);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见参考译文划线句子。

【参考译文】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蜕壳那样摆脱芜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二、1.B

2.D

3.C

4.见译文

【参考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 篇5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注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作者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长江──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长江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长江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

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注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杨斌鑫

精选题库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 导学案人教版 篇6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意”、“与”“因”“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口头翻译三、四两段。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分析樊哙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难点】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文段分析思考。

1、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

2、“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一词多义

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其意常在沛公也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

(2)则与斗卮酒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今者项庄拔剑舞

(2)臣请入,与之同命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窃为大王不取也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刑人如恐不胜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此亡秦之续耳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五)文段分析思考。

1、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2、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3、“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六)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为何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让……进去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特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为:替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愿得樊将军之首以献秦

C.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D.①臣请入,与之同命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鸿门宴》导学案(二)

一、

(一)、1郤:通“隙”2坐:通“座”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1、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4、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今义:指河北省、河南省。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战”后省略了“于”)

2、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何以”为“以何”)

3、得复见将军于此(介宾短语后置)

4、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宾语前置句)

(四)(1)却没有料想到自己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2)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杀死沛公),项羽(却)默默地没有反应。

(3)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4)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5)项庄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五)1、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子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长东向,幼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以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2、项羽“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

二、

(一)

意:(1)意:料想(2)意:用意

因:(1)因:趁着(2)因:于是,就

(3)因:趁机(4)因:趁机

而:(1)而:连词,表修饰。(2)而:连词,表承接。

(3)而:连词,表并列。(4)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1)与:介词,同,跟。(2)与:动词,给。

(3)与:连词,和。(4)与:介词,同,跟。

且:(1)且:副词,将,将要(2)且:连词,表让步,尚且。

(二)

(1)者: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表停顿,可不译。

(2)请:动词,请允许我做某事。

(3)举、胜:动词,尽,完。

(4)为:动词,认为。

(三)

(1)目: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目示意。

(2)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翅膀一样。

(3)止、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使…进去

(4)上: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上。

(5)刑:名词活用为动词,处罚。

(6)王:名词的使动用法:让…称王。

(7)续:动词活用为名词,后继者。

(四)

(1)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2)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3)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私意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五)

1、三起:(1)、“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

(2)、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

(3)、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三落:(1)、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

(2)、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

(3)、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

2、共写了四件事,即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3、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六)1、C2、B3、A

惜缘

上一篇:资产移交协议下一篇:考试及格的管理管理师论文-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