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起源和发展

2024-05-27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精选9篇)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 篇1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 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的形式和风格 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 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严格意义上的“唐诗”,无疑即见于《全唐诗》与《全唐诗》的各种“补编”(包括《全唐诗逸》、《补 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全唐诗补逸》、《全唐诗续补遗》和《全唐诗续拾》等)里的诗——全唐的诗的数目亡佚的无疑要大大超过存世的,在辨识上似乎 也应撇去《全唐诗》始作俑收录在这些书里的五代诗。从唐人孙翌第一部编选唐诗的《正声集》开始,《南薰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 等著名的“唐人选唐诗”以来,历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元好问《唐诗鼓吹》、高秉《唐诗品汇》、胡震亨《唐音统签》、钟惺、谭元 春《唐诗归》、王士礻真《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到孙洙《唐诗三百首》,到余冠英主编的《唐诗选》,再到葛兆光选注的“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 库”的《唐诗卷》,千余年唐诗精华不断被人甄选推扬,唐诗的精魂血魄已沉潜于中华民族的灵魂里,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一个古老诗国的光辉灿烂诗歌 遗产的顶峰与典范。以至于鲁迅先生要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而中国的文化巨匠的成长几乎无不受到过唐诗的雨露沾溉,如郭沫若在《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里就说到他的母亲,“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在我未发蒙以前,她教我暗诵了很多的 诗。”——这又可见出中国民间唐诗之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读物,不断有“新注”,又不断有“新编”的原因了。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唐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产生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 诗派。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有诗集《白氏长庆集》。杜牧,人称“小杜”,他最为出色的一些抒情七绝(如《山行》、《泊秦淮》等),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还学过他的《阿房宫赋》。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怀诗、咏史诗和爱情诗最有特色,如《登乐游原》、《无题》等,又诗集《李义山诗集》。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遗产、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 篇2

一、穆棱河文化的起源

穆棱河文化可以从两个历史时期来界定, 来溯源:一是史前时期, 也可称作史前穆棱河文化;二是近代时期, 也可称作近代穆棱河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 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到走向成熟三个历史阶段。穆棱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自然也不例外, 也经历了这样三个历史阶段。

1、穆棱河文化的产生。

早在几千年以前, 穆棱河流域就有了文化现象, 就有了人类文化的雏形, 而且和内陆文化大体相同。从出土的陶片、网片以及墓葬的方式看, 都和渤海、东宁、上安的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见, 穆棱河流域文化的源头已经十分遥远, 历史悠久, 同金、辽文化是一个孪体。

2. 穆棱河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喂穆棱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社会环境。1908年之前, 佳木斯、哈尔滨等外地艺人, 还有河北、山东、辽宁、热河的艺人通过海山崴、八站 (马桥河) 进入密山。据载, 1908年之前, 就曾有一青衣演员赵桂芳在局子街戏院演出。这一时期在密山一带唱得很红的有直隶朝阳县蹦蹦戏名角“小金枝”, 哈尔滨的“落子”演员“露水珠”, 河北的“水仙花”, “小荷花”, 东北大鼓艺人安庆文, 在穆棱河流域非常活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随着内陆人口的边移和穆棱河流域的发展, 尤其是到了近代, 森林、矿产和种植业的大量采伐、开发与利用, 穆棱河沿岸文化有了很大的延续与发展。鸡西的煤矿、密山的黑土地、虎林的大森林, 吸引了内地主要是京、津、辽、吉、鲁大量的移民。他们的边移, 带来了各自一方人文民俗和礼仪, 京津文化和辽吉鲁文化随之渗透与内延。这部分文化对史前时期的穆棱河文化加以充实、补充和丰富, 渐趋形成了穆棱河文化的初步轮廓, 搭成了穆棱河文化的框架。

二、穆棱河文化的“流”

穆棱河文化的胚胎形成后, 到了近代受到了两次大的历史冲击, 而穆棱河文化在经历了这两次大的历史冲击后, 逐步走向成熟, 成为北大荒的一部分。

这两次冲击是:一次是1957年反右下放到密山来的北京艺人带来的文化冲击。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是北京文艺界的精英, 名门子弟, 有的当时已是国家及艺术大师, 如诗人艾青, 作家丁玲,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杨秀敏、何凤茹等。这些人在建厂、开荒、种地的同时, 成立了由120人组成的兴凯湖农场文教队, 共分京剧、话剧、歌舞曲艺三个组, 排演《白蛇传》、《宇宙锋》、《凤还巢》、《闹天宫》等150多个京剧剧目, 演出《日出》、《雷雨》、《青春之歌》、《骆驼祥子》等30多个话剧, 给穆棱河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另外一次是1958年大批专业官兵沿穆棱河沿岸屯垦戍边和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的文化冲击。1958年, 王震将军率十万解放军官兵, 开发和建设北大荒, 给密山带来了“八一文化”。这些转业官兵中, 有的在部队就从事文化工作, 他们来自总政文工团、空政文工团、东海舰队文工团, 23军、24军、60军文工团, 有的来自中央警卫团、中南海文工队。这些转业官兵下到农场后, 先后演出了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 话剧《海防前线》、《千万不要忘记》、《北大荒人》、《夜闯完达山》, 这些部队的文艺人才, 把灿烂的“八一文化”融进穆棱河肥沃的土壤中, 在加上大批的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数万知识青年的融入, 使得穆棱河文化蕴藉了真正意义上的内含。这两次冲击对穆棱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穆棱河文化的成熟注入了活力。

三、穆棱河文化的走向与展示

毫无疑问地讲, 穆棱河文化作为一方瑰宝已经融入了祖国文化当中来, 并逐步趋于成熟。在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穆棱河文化的过程中, 整理穆棱河文化的“源”, 探寻穆棱河文化的“流”, 并加深对“源”与“流”的研究, 是对穆棱河文化发展的推动, 是对祖国文化遗产发掘的丰富, 意义深远, 作用重大。在慢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穆棱河文化由最初的胚胎, 逐步发展直至走向成熟并渐渐喂人们所承认, 期间几经脱胎和演变, 像沿岸的煤矿、黑土地和大森林一样, 留在世人心中。

穆棱河文化作为一种现象, 可以肯定的说将像潍坊的风筝文化、自贡的灯文化、湖南的龙舟文化、哈尔滨的冰灯文化一样, 将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新唐书·渤海传》

漫谈中国民歌的起源和发展 篇3

[关键词]:古代音乐起源发展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春秋时期,在乐舞歌唱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部包含了305首歌词的歌辞集,它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编,这些诗歌大都采用了“四言体”句式这一词格的相对稳定和广泛使用,为以后中国民歌的唱词句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多样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战国时期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音乐及民间音乐渐渐摆脱了宫廷王室的左右,出现新的景象。在当时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这时候的民歌,除了散见的记载一些之外,唯独得到系统的集中和整理的是《九歌》。

今天中国有几百种用来讲唱故事的歌曲,我们称之为说唱音乐。说唱,有时亦称为“说书”。古代的“小说”,是要“说的”;所谓“小说”,无异于今天说唱的本子。

从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的100多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对峙的南北朝时代。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巨大的。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南北朝时期,这种“刚健清新”的民歌的出现,就显得特别可贵。它是一种新力量、新血液。南北朝民歌也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汉乐府民歌之后出现的又一批民歌。它继承了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北朝民歌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人民创作的。北朝民歌特色鲜明,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首《敕勒歌》,一千多年来一直在广泛流传,这充分证明了它的魅力。这些民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北方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由于北朝战争频繁,因此,民歌中反映战争的作品比较多。

到了汉朝初期,从汉高祖起,上下许多楚人,爱好故乡风物及音乐。所以当时民间的音乐很是盛行。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相和歌兴起于北方,最初它是“汉世街陌讴谣之词”,开始是清唱,没有伴奏,称为“徒歌”。进一步发展,是“一人唱,三人和”,即加上了帮腔的唱和形式,称为“但歌”,也没有伴奏。再发展,便出现了“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演唱者手持“节”(节鼓)击拍,与丝竹等伴奏乐器相和,即为相和歌。

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在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于中原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显然内外文化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在李氏王朝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同时,还广泛吸收其周边民族音乐,促使民间音乐保持了自己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北宋统一了中国以后,市民阶层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都市成为民间音乐汇集的中心。劳动人民从各方面创造的音乐艺术,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宋代民歌最主要的一种体裁是诸宫调,后来都市集镇中繁华的瓦舍和其中固定的演出场所以及人身已较独立的商业化,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市民音乐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民间的散曲是元代知识分子在杂剧、南戏盛行以后,利用其只曲与套曲的形式创作的一种艺术歌曲。散益的体裁一般分为小令与套数两类。小令一般是指小型的曲式,它可以是竭虑个的只。也可以是三、两个相同的只曲联成,或者用几个不同的只曲的整曲或几句联成一个“带过调”。进入明清时代后,城市较宋代有了更大的发展。那时各族人民创造了种种不同形式的民歌,这些民歌由于名地地理环境、人民习俗、语言的不同,各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而且都是完美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要求,有着强烈的战斗精神与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使明清统治者大为恐慌,

例如清代民歌《于七抗清十二月》

大约到了清康熙以后,各地的小曲又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开始向说唱音乐过渡。

到清代晚年,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成了近代民歌的时代特点。其中有一些一直为民间艺人传唱至今,使我们能够听到三、四百年之久的民歌曲调,甚为珍贵。

总之,至清末民初,中国民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积累之后:一方面是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民俗场景而形成的题材范围和体裁类别都已达到十分丰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则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所蕴积起来的民族和地域性风格的全面展示。从而使这类民间音乐成为历史悠久、传承不断、体裁多样、色彩斑斓、蕴藏丰富的一个民族文化宝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明确指出:中国民歌是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为其他民间音乐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刮痧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篇4

刮痧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刮痧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是砭石疗法或刺络疗法的一种,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薪火相传,沿用不废。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桃草子”。《保赤推拿法》记载:“刮者,医指挨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它多用于治疗痧症,即夏季外感中暑或湿热温疟疫毒之疾,皮肤每每出现花红斑点,亦称“夏法”。元明以后,民间治疗痧病的经验引起医学家的注意。如,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就对“搅肠沙”进行了记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又如,杨清臾《仙传外科秘方》、王肯堂《证治准绳》、虞博《医学正传》、龚廷贤《寿世保元》、张景岳《景岳全书》等均记载有关痧症及治痧的经验。至清代,郭志邃撰写了第一部刮痧专著《痧胀玉衡》,从痧的病源、流行、表现、分类、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例如,在治疗方面指出:“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民刂 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此后又有另一部刮痧专著——陆乐山的《养生镜》问世。此二书成为能使刮痧跃为一门专科技术的基石。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有10多部,其他著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

关于拓展的起源和发展(定稿) 篇5

拓展培训(户外拓展)的概念源于1941年的英国,英文名为Outward Bound,意为投向外界未知旅程,迎接挑战。有些中文使用国也翻译为“外展训练”。

野外拓展训练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的前提是:体验先于学识,同时,学识与意义来自参加者的体验。每个参加者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这个学习过程运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是由参加者自己去发现、归纳体验过程中提供的知识。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二战时期,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潜艇袭击,许多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于是Kurt Hahn 等人创办了Salem School(沙拉姆海上训练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训练形式的内涵迅速扩大,技法越来越丰富,随后Hahn将已在德国、英国各地成立的学校整合,创办了Outward Bound School。

战争结束后,拓展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1961年,Josh Miner,一位曾为Hahn工作的培训师,将拓展培训介绍到美国,创办了Colorado Outward Bound School.由此,拓展培训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技能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Outward Bound这所新型学校并没有因为其历史使命的结束而结束。这种具有独特创意的特殊训练方式也逐渐得到了推广,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1946年,Outward Bound信托基金会(Outward Bound Trust)在英国成立,目的是推广Outward Bound(简称OB)理念,并筹集资金创办新的OB学校,OB信托基金会拥有OB的商标,掌握着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1962年曾在戈登思陶恩任教的美国人乔什·曼纳(Josh L Miner)在美国成立科罗拉多OB学校,并于1963年正式从OB信托基金会获得许可证书,成为真正将拓展训练推广开来的人。

将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推广开来的是美国一所高中的校长皮赫(J.Pieh)。经过不懈地努力,皮赫将拓展训练的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与现存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为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领域。1974年,外展训练实践活动的大纲出台后,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好评,该大纲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NDN)”评选为优秀教育大纲之一。随后,在美国高中课程大纲中,一直沿用该计划的学校达到90%。

1964年1月9日,组成OB法人组织(Outward Bound Inc)的文件在美国起草,经过不断地发展,OB学校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共有40多所分校。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B学校,此后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先后引进这种体验式教育的课程模式。国内的发展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Outward Bound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是国内第一个该组织下属的培训基地。

1994年,刘力先生把“拓展训练”这4个字抢先注册,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专业的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将其体验式培训产品命名为拓展训练。1995年3月15日成立了“人众人教育”(GROUP),1996年正式创立了培训知名品牌—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以独特的培训模式和新颖的培训项目,给国内的培训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培训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据北京奥特世纪拓展师培训中心整理的数据显示,在国内比较正规且形成规模的拓展培训机构已有328家,而参与组织拓展训练或“类拓展训练”的机构,包括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咨询公司等已超过千余家。

跨栏跑的起源和发展 篇6

跨栏跑运动起源于英国。17至18世纪时,英国一些地区畜牧业相当发达,牧民们经常需跨越畜栏,追赶逃跑的牲畜。节日里,一些喜爱热闹的年轻牧民还常常举行跳越羊圈的游戏,他们把栅栏搬到平地上,设若干个高矮和羊圈相仿的障碍,看谁能跑在最前面,这就是跨栏赛的雏形。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高度和数量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国际比赛男子为110米高栏,栏高106厘米,栏数10个;女子为100米低栏,栏高84厘米,栏数10个。

中文:跨栏 英文:Hurdling

18世纪末,跨栏活动正式成为体育运动项目。当时人们把它叫做障碍跑,属于男子运动项目,设置的障碍物是一般的栅栏,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再后来又改为像锯木材用的支架。

但跨越这种障碍物,不但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妨碍跨栏跑技术的提高,因此跨栏跑在早期一直让运动员们心存隐患和担忧。

为此,20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形栏架,推动了跨栏技术的发展。1935年比赛中又出现了“L”形栏架,栏板只要受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L”形结构较为合理和安全,一直沿用至今。

由来

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掩埋在地面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倒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将T形栏架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的另一端朝向运动员的跑进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时的恐惧心理。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跨栏跑(1932年列入,当时为80米跨栏跑,1972年改为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1984年列入)。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历史

跨越障碍物是人类在长期生产以及与自然作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作为田径运动的跨栏跑,是由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发展演变而来。

跨栏跑在19世纪最早出现于英国,当时叫障碍跑,是男子项目,采用一般的栅栏做障碍物。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以后又改为象锯木柴用的支架。跨越这类障碍物,不但危险,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妨碍了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20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形栏架,促进了跨栏技术的发展。1935年比赛中采用了L形的栏架,栏架底部加重,栏板只要受到 3.6 - 4 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栏架的这种结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1837年在英国首次举行了大学生跨栏跑比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跨栏跑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是当时跨栏技术不是很完善,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因此成绩不高,这届运动会冠军的成绩是 17 秒 6。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跨栏技术已有所改进,创造了“跨栏”技术,美国运动员获得了 110 米跨栏冠军,成绩是 15 秒 4。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美国运动员采用了上体前倾的过栏姿势,并改进了起跨腿的动作(起跨腿蹬地结束后不直接前拉,而是经过体侧向前提拉过栏),以 15 秒的成绩获得了冠军。

1920年 - 1922年加拿大运动员除了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避免身体重心上升过高外,还采用了单臂前摆帮助上体前倾的跨栏技术,以 14 秒 8 的成绩获得了第七届奥运会的冠军。

1936年美国运动员过栏时把摆动腿的膝抬得很高,这对过栏后第一步迅速落地起着很大作用,技术又有了改进,以 14 秒 2 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奥运会的冠军。

1959年西德运动员创造了 13 秒 2 的世界纪录(人工计时)。直到1973年美国运动员才以 13 秒 1 的成绩刷新了纪录。到1980年止的世界纪录是电动计时为13 秒 16,人工计时为 13 秒。

70年代以来,由于塑胶跑道的出现,跨栏跑的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跨栏向跑栏过渡,全程跑的速度提高了(110 米跨栏跑平均速度每秒 8-9 米,女子 100米跨栏为每秒 8 米),“跨栏步”的绝对速度也有一定提高,过栏和栏间跑的速度更加接近。

男子 400 米跨栏跑从第二届奥运会起,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栏高是 76.2 厘米,这届运动会的冠军是美国运动员,成绩是 57 秒 6。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将栏高改为 91.1 厘米,冠军的成绩是 58 秒。到了1956年,美国运动员以 49 秒 2 的成绩突破了 50 秒大关。女子 400 米跨栏跑1973年起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也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性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以及跑、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以及跑、跨两者协调配合的能力。仅有好的跑速,而无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是不能在跨栏跑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样,仅有合理技术,而无良好跑速,也是不能在跨栏跑中获得更高成绩的。

跨栏跑的关键是快,这就是一要跑的快,二要完成跨越栏架一系列动作快。因此,任何距离跨栏跑的特点都是短时间大强度的工作。动作自然,而且能以必要的幅度和较快的频率完成,是现代跨栏跑技术的基本特征。尽管跨栏跑的距离有长有短,栏架有高有低,栏间跑的步数有多有少,但是跨越栏架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发展趋势

趋势1

跨栏跑过程中更进一步发挥与利用速度

速度是跨栏跑运动员的重要身体素质,是跨栏跑的“灵魂”。随着跨栏跑运动员技术水平和专项速度素质的提高,跨栏跑的技术进一步向跑栏方向发展,更加强调跨栏动作的实效性,而并不拘泥于姿势外形,不仅从缩短过栏时间上挖潜力,而且重视过栏后的迅速跑进。在优秀跨栏运动员的平跑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利用率。

趋势2

跑跨技术动作在高速运动中更加完善的结合

跑跨技术动作在高速中完善结合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其核心是减少跨栏步的腾空时间与加快栏间跑的步频密切结合。因此,跨栏步技术应与平跑技术更接近,在每个跨栏周期中,跨栏步的距离与栏间跑距离之比将比目前小(目前约占40%),即主要是缩短下栏着地点的距离。跨栏步转入栏间跑快而自然,栏间跑三步更加趋于均匀。后程与前程相比,技术稳定性将不断提高。

趋势3

全程跨栏跑节奏进一步提高

全程跨栏跑节奏的稳定与提高是今后跨栏跑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全程跨栏跑速度变化方面来看,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米栏全程跑速度曲线,将呈递增快而平稳的曲线,即加速阶段出现早,可以提前1个栏,保持速度阶段将延长2----3个栏,速度下降则推迟2---3个栏。

男、女400米栏全程跑速度是曲线呈递增快、下降慢而降幅小的特征,即加速阶段出现早,保持速度阶段将延长1-----2个栏,速度下降阶段则推迟1至2个栏。

跨栏名人 刘翔(Liu Xiang),中国田径(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出生在上海市普陀区,1998年刘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9年12月11日下午15时20分,在东亚运动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轻松夺得冠军,成就“三冠王”。

★2012年2月23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的室内田径赛男子60米栏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翔因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

★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以12秒97获金牌。

★2012年6月3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摘得冠军。以超风速在比赛中“称霸”美国尤金。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

★2012年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英国伦敦站110米栏比赛中以13秒27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因背部伤病退出决赛。

★2012年北京时间8月7日下午,在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在攻第一个栏时直接打栏摔倒在地,最终单腿跳过终点无缘晋级。

罗伯斯

罗伯斯全名戴伦·罗伯斯(Dayron Robles),古巴田径运动员,是近一两年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进步最明显的年轻选手。北京时间2008年6月13日凌晨消息,21岁的古巴小将罗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2年前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罗伯斯以12秒93获得了冠军。2002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3年首次参加世界比赛并在加拿大世少赛上获得第六名。

2004年意大利世青赛,罗伯斯在110米栏项目上为古巴夺得唯一的一枚奖牌——银牌。

2005年,罗伯斯以13秒46和13秒47两次打破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世界青年纪录,并在之后的赫尔辛基世锦赛上跑进半决赛。

2006年罗伯斯开始频繁参加成年比赛,首次亮相室内赛事就在莫斯科世锦赛上一举获得银牌。

2006年田联黄金联赛赛场,罗伯斯就一鸣惊人,在巴黎站的比赛中以13秒11的优异成绩击败法国的世锦赛冠军杜库雷和中国的奥运冠军刘翔,获得亚军。

2007年,罗伯斯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在黄金联赛巴黎站上,他再次击败刘翔,获得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110米栏冠军。

2011年8月6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古巴选手罗伯斯以13秒04获得冠军,打破了尘封19年之久的赛会纪录。

2011年8月29日,于韩国大邱举行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因犯规干扰刘翔导致金牌取消。

惠山泥塑起源和发展的成因探 篇7

惠山泥塑的发源地在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有着全国最大的祠堂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祠堂群背后悠久的祠堂文化, 对惠山泥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惠山古镇的地理位置对惠山泥塑起源的影响

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著名的惠山名胜古迹区东部, 距离无锡市中心仅2.5公里, 目前隶属于无锡市北塘区。主要范围西起惠山寺, 东至京杭大运河中的黄埠墩, 南抵锡山龙光塔北侧, 北至通惠西路。无锡地处南京与上海之间的城市带中部, 在长江三角洲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惠山古镇位于东经120度, 北纬31度, 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四季分明, 良好的气候环境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惠山古镇还拥有寄畅园, 天下第二泉等多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由此不难看出, 惠山古镇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氛围。值得一提的是, 在寄畅园的东北部, 沿古芙蓉湖塘两岸的土壤由满育型水稻土组成。水稻土的下层是黑色淤泥, 呈软质流塑状, 质地细腻, 粘性大, 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惠山泥塑。此外, 这种水稻土还散见于惠山古镇。大量的水稻土的存在为惠山泥塑提供了充足的制作原料。

综上所述, 惠山古镇良好的地理环境虽然不是促使惠山泥塑艺术产生的直接原因, 但却为惠山泥塑提供了天然的原料。在水运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明清时期, 临近京杭大运河的地理位置使得惠山古镇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能力。此外, 1906年上海至无锡的火车和1908年沪宁全线的通车, 也使得地处南京与上海之间的无锡, 在交通运输方面如虎添翼。至此, 我们不难看出,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惠山泥塑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二、惠山古镇祠堂文化的形成对惠山泥塑艺术起源的影响

无锡拥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有惠山脚下的118处祠堂作为历史的见证。在中国的其他地方, 祠堂一般都是零散分布的, 然而总面积仅有0.3平方公里的惠山古镇, 却拥有全国极其少有的祠堂群。这主要是因为, 惠山古镇自古就被公认是风水宝地, 它有山有水, 有泉有洞, 最为适合建造祠堂。在过去, 祠堂是人们祭祀祖宗或有功于国家的先贤的庙堂。全国最为多见的祠堂,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祠堂, 一般在聚族而居的地方建造, 用以祭祀祖宗的功德。这些祠堂最大的功能, 在于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族人的凝聚力。每个家族的后人, 都以家族的家训和族规为戒律, 从精神上教化自己。因此,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锡惠山祠堂群拥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惠山古镇的祠堂没有恢弘的建筑, 而是以普通民居的形式脱离了宗族的聚集地, 大量密集于惠山古镇, 形成了特殊的建筑文化群落。惠山祠堂群的百余所祠堂, 都雇佣了族外的人进行看守, 这些人被称为“祠丁”。而全国其他地区的祠堂, 一般都是族内人员负责看管。惠山祠堂群的特殊之处, 为惠山泥塑艺术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惠山泥塑艺术就是依托于古镇祠堂群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

说到惠山祠堂的祠丁, 就不得不提到素有“活字典”之称的龚炳锡老人。今年9 5岁高龄的老人看守了一辈子祠堂, 是目前惠山祠堂仅存的祠丁。很多关于祠堂发展的历史都是由老人口述记载下来的, 对祠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老人的口述资料, 祠丁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三石六” (75公斤) 的米。祠丁就靠着这一年150斤米养活全家人[2]。微薄的收入让祠丁们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而祠丁们一年中除了日常的打扫之外, 只需要负责春秋两季的祭扫和祭祖的准备工作, 空余的时间非常多。微薄的收入和大量的空闲时间让祠丁们产生了寻找副业的念头。此时, 恰巧又因为修葺宝善桥而挖掘出了泥塑的重要原料——黑泥, 那么制作泥塑补贴生活也就在情理中了。祠丁们在师傅们的指导下, 利用祠堂的空间办起“前店后坊”式的惠山泥塑生产模式, 并将作品在庙会等集会上出摊叫卖。这一点在史料中也得到印证。张岱在《陶庵忆梦》中就记载:明朝末年, 河街上已有“店精雅, 卖泉酒、水缸……泥人等货”[3]。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 在明朝崇祯年间 (1682-1644年) , 惠山泥人已放进店内出售。

在乾隆年间, 惠山的数家泥塑专业小作坊, 差不多都是看守祠堂的祠丁们经营。《清稗类钞》也记述, 乾隆皇帝下江南, 来到惠山古镇时, 对王春林进献的泥塑大加称赞, 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从乾隆到光绪年间, 部分惠山泥塑作品一直陈列在颐和园的佛香阁, 达一百多年之久。可见, 当时的惠山泥塑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惠山泥塑的生产也从副业转变为常年性的行业。在这个过程中, 产生了很多技艺高超的泥塑艺人。如胡万盛, 他能塑善绘, 创作了《小花囡》等作品, 而《小花囡》更成为现在惠山泥塑的代表作之一。又如周坤发, 擅长做泥耍货, 代表作《渔翁》深受米老板的喜爱。至清代咸丰年间, 胡万盛、周坤记等几家较大的专业作坊相继开业。2001年11月, 在龚炳锡老人的指导下, 喻湘莲、王南仙等几位工艺大师对旧惠山祠堂中的泥人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到解放前, 惠山街上的泥人摊店有48家之多, 它们大多数是利用祠堂空间或者祠堂外部公共空间进行设店摆摊的。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 惠山祠堂文化与惠山泥人艺术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无锡惠山的祠堂群, 因孕育了“惠山泥人一条街”, 从而得以保存下来, 惠山泥人也因惠山祠堂群的出现而得以传世, 两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无锡庙会等民间风俗活动的发展对惠山泥塑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亲眼目睹惠山泥人发展的惠山传世老摄影师张惠林先生曾经说过, 惠山旧时每年阴历三月.要举行庙会;清明节要踏青游春和祭祖扫墓;桃花雨季要到黄公涧观瀑;重阳节要“登高”。在无锡的民间风俗中, 又以无锡庙会最为著名。无锡素有“四大米市之首”的称号, 一些米商为了生意上的需要, 每次必到惠山, 谈完生意, 逛逛庙会, 买上富有特色的无锡惠山泥塑也就在情理之中。惠山街因惠山泥塑而增色, 而惠山泥塑又因惠山古镇热闹的庙会等风俗活动而日益兴旺。惠山街上贩卖的各色泥塑也成为了惠山古镇的标志。庙会的发展对惠山泥塑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庙会这一活动是由寺庙祭祀活动转变而来的。《辞海》中是这样注解的:“庙会在唐代已经存在, 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 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 故称‘庙会’。”无锡的庙会自古就有。清代学者王尧咨在《锡金识小录》中说:“诸乡村去城远者, 自二月至四月或三月三日、三月二十八等日必有会, 或于山, 或于庙, 或赛神, 或传经, 男女杂沓, 喧哗扰攘。”“村妇终岁机杼所积余钱零布, 必罄用始为快, 远近村镇多赛会至山”[4]。

无锡最早的庙会, 从正月初九的泰伯庙开始。泰伯是开发江南的奠基人, 因而受到无锡民众的一致敬仰。所以, 每到农事结束后的正月初九, 人们就要举行庙会来朝拜心目中的伟人泰伯, 与此同时, 还借机赏景、游耍, 顺便购物消费。庙会时节, 无锡新区梅村一带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货摊, 既有农具、日常用品, 也有锣鼓、丝弦器乐演出等娱兴节目, 活动一般都会持续到傍晚, 人们尽兴而归。早春是个农闲时期, 惠山古镇靠近惠山古寺, 一般都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庙会。目前, 无锡市的庙会都在惠山举办。樊树志在《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一书中说:“此种风俗仰赖于当地富庶经济, 是与区域经济休戚与共的区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或多或少地蒙上一层宗教迷信色彩, 使自身更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侧面显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质。”[5]由此可见, 庙会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明清时期, 作为漕运粮食中转站的无锡有着富庶的经济, 庙会的兴盛也就不足为怪了。人们借庙会之机, 欣赏惠山风景, 游览惠山古镇, 顺便购物消费。作为当时无锡惠山古镇的特色之一, 惠山泥塑也就成为了必买品。这在一定程度上, 带动了惠山泥塑的传播与发展。

综上所述, 无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庙会文化, 对惠山泥塑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惠山祠堂的发展直接引起了惠山泥塑的产生和发展, 蕴含在这些祠堂群落背后的独特文化, 也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品位。探究惠山泥塑的起源和发展, 对惠山泥塑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法国]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1

[2]龚艳芳.惠山古镇祠堂群有位“活字典”龚炳锡[N].江南晚报, 2009-02-17

[3]转引自夏泉生、罗根兄.惠山祠堂群多元复合的文化内涵[M].见;无锡惠山祠堂群,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150页

早期慈善监督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篇8

关键词 慈善捐赠 委员会模式 税收监督模式

一、早期慈善事业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在对慈善捐赠使用监督的基本模式进行探讨前,首先,我们将对“慈善捐赠”这一概念进行探讨。慈善捐赠(Charitable Giving)豍,意指捐赠人基于慈善的目的将财物无偿的赠与他人之行为,因而慈善捐赠往往伴随着捐赠者和受赠者之间的财产转让。早期作为宗教行为的布道施舍、邻里之间的救济帮助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广义上的慈善捐赠行为,且这些行为大多是“个人-个人”的帮扶救济,我们姑且可以将这种捐赠称为直接捐赠行为(捐赠者-受赠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以慈善救助机构开展慈善捐赠的形式,如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慈善救助机构唐代“悲田院(坊)”,清代各地兴办的民间慈善机构“普济堂”,以及十二世纪时英国民间出现的慈善组织“互助会”和“友谊会”等。这些组织积极开展“慈善募捐”(Charitable Solicitation)以汇集大量的捐赠,再根据捐赠的目的分配给受赠者。换言之,慈善捐赠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模式转变为一种先捐赠给慈善团体(组织),再由后者进行捐赠的形式(捐赠者-募捐者-受赠者)。此时,慈善组织成为了慈善捐赠的“中介”,而这种形式较之之前的直接捐赠(捐赠者-受赠者)具有了间接性,也可以稱之为间接捐赠。而这种间接捐赠的模式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如更为合理的分配善款,带动慈善信息的交流,给捐赠者更多的选择等,已经在当代慈善事业中成为主流。

二、英国的委员会监督模式

近年来,专业化的慈善组织不断涌现,其以慈善为事业,并积极的向社会募集善款,因而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在英国,早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仅伦敦的慈善组织年收入就高达250 万英镑,甚至超过瑞典、丹麦、瑞士等国家政府的收入。而根据“美国捐赠”(Giving USA)所作的数据统计,美国各类慈善组织每年获得的慈善捐赠总额超过3000 亿美元,占GDP 的2.2%。而即使在慈善事业刚刚起步的我国,每年慈善组织掌握的慈善捐赠总额也非常庞大。

可以说,正是由于慈善组织可以支配数量如此庞大的财产(且这种支配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很难从道德上要求证慈善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做到绝对的自律,即不受利益的驱使而违背捐赠者的初衷,否则可能在道德上对其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而,如何监督慈善组织,如何帮助慈善组织合理、合法的使用慈善捐赠,被各国视为慈善监督立法的核心。事实上,对慈善事业的监管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1601 年慈善用益法》(The Statute of Charitable Uses 1601),其将慈善基金会的管辖权完全收归政府,并以列举的形式对慈善活动的目的进行了说明。此后,英国议会又于1853 年通过《1853 年慈善信托法》(The Charitable Trusts Act of 1853)和《1853 年慈善捐赠法》,以此设立了全国性的常设慈善委员会(CharitiesCommissioners),专门对慈善捐赠的使用进行监管。而《1860年慈善信托法》(The Charitable Trusts Act of 1860)更是赋予了慈善委员会管理慈善信托的权力。可以说,到19 世纪,英国已经正式建立起了以“慈善团体委员会”(Charities Commissioners)为中心的监管体系,而这一模式也在后来为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所效仿。

三、美国的税收监督模式

与此不同的是,美国则建立起了另一种独特的监管模式,即以“行政(税务)”为中心的监管体制。美国采用这种监督模式源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由于美国在建国前曾长期被英国殖民,因而在建国时美国在慈善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即是:是否继续适用英国遗留下来的慈善法体系?由于南北州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一问题最终交给了联邦最高法院。而随着1844 年的“杰拉德遗嘱案”(Girard Will Case)的判决,美国树立起了一种极为宽松的慈善法理念豎。而正是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慈善法理念的引导下,美国始终没有建立起专门和独立的慈善法,有关慈善的规定分散在宪法、税法、公司法等联邦和州的法律法规之中。这种分散立法模式直接决定了美国无法像英国这样建立起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然而由于美国有着非常完善的税收制度,因而美国考虑以“税收”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监督模式。

这一模式的具体制度设计如下:首先,严格界定慈善组织范围,即以《国内税收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第501c(3)条对“可以享受免税的慈善组织”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以严格的财务监督保证慈善组织活动的非营利性;其次,对已经取得免税资格的慈善组织,要求其以年报、项目报告的形式定期向政府报告(主要是为了接受政府的财务审计),如果审核出现问题,政府和检察长有权对其进行调查,问题严重的慈善组织可能会被取消免税资格,甚至吊销执照。在这种模式下,美国的慈善事业获得了空前发展,然而由于这一模式以完善的税收制度为基础,因而并不能为很多国家所采用。

然而,这些政府监督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特点的限制,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政府权力不可能无限扩大,且由于政府资源有限,因此无法对所有慈善捐赠的使用一一监管;其次,即使进行了监管,也只能从合法性的角度进行审查,对慈善捐赠的使用是否具体合理,政府仍然无法进行规制。

此后,在此情况下,各国开始重视社会监督力量,逐渐形成了以政府监督为基础、非政府监督相配合的双重监督模式,即:对慈善捐赠的使用进行合法性(legality)审查的政府监督和侧重慈善捐赠进行合理性(rationality)审查的非政府监督,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了对慈善捐赠的使用监督机制。

注释:

豍See Bruce R. Hopkins, The Law of Fundraising(4th edition),Wiley press, p56(2008).

豎See Irvin G. Wyllie,The Search for American Law of Charity 1776-1884,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Vol. 46,No.2 (Sep. 1959),pp.203-22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篇9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上一篇:建筑行业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点评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