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2024-08-19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精选14篇)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

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开封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为期30天的培训和学习,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用Excel挖掘教学信息(2010)”、“Word高级教学应用(2010)”、“PPT的设计及高级教学应用(2010)”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微课程应用实践与思考”、“ 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微信及其教育应用——建立家校、师生互动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二、交流空间扩大了

1、远程研修教育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 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

3、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

三、更新了教学方法

此次远程教育培训,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2

基于云时代的特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我将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放在云桌面应用和网络教学云平台运用上,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了解和应用云技术的基础上,能真正开展翻转课堂,实现先“学”后“教”的目的,并为今后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从单机时代到云时代的信息技术培训

从最早的打字培训开始,到办公软件应用的培训,到图像处理和动画课件制作的培训,到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再到目前流行的微课制作培训等,这些大多数是单机时代或者PC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培训。当今阶段信息技术培训的特点是对信息技术软件、硬件功能应用的培训,用以辅助教学和管理。但技术学习对普通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云时代的教师培训,我是先以教师们熟悉的云存储作为实例,如网络上的各种云盘,然后引导他们从最简单的“云盘”,即云存储应用,进入功能更为强大的、且将取代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云桌面应用,从云存储应用深入到“云计算”运用。当教师们对云计算的概念有所了解后,再给出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云桌面账号和密码,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了解云计算的运用。

使用了云桌面,大大减少了教师因使用多台计算机的不同系统、不同应用软件环境、不同存储数据之间的复制、粘贴所带来的应用麻烦,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安全性,因此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同时,因为不需要使用PC电脑而转用机顶盒,几乎不需要硬件的维修了。云桌面是在电信的云服务器上,因此软件的维护工作也主要由电信的客服来承担,这让学校的软件维护工作量大大减轻。

云时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核心是网络教学平台

有了云计算应用作为基础,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前教学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师生的互动教学,能实现翻转课堂和开展个性化教育,并为今后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打下基础。

我校在使用了十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后,最终与浙江省电信合作研发“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收到良好效果。“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结构简单但功能强大,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方便地开设“课程班”、新建教学课、上传课件和布置作业。上传的课件不局限于PPT,还包括Word、Flash、微课等,形式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平台的在线作业功能,除了有“一键布置作业”“从Word生成在线作业”等功能外,还能自动批改客观题、统计分析作业考试的数据等,大大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学生每次作业和测试的数据,这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除了翻转课堂涉及课前、课中和课后需要的所有功能外,还有“一键直播”功能、小班合大班的延伸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小班合大班的功能,由名师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对多个班级同时进行授课,其他教师作为大班的“网络助教”,在辅助名师上大课的同时,观摩名师的教学。平台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是能利用网络与学生开展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教学互动。

在实际培训中,教师通过“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实在在感受到改变了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好处。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呈现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方面减轻工作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但是,目前云桌面应用和网络教学平台应用都还处在一个使用的初始阶段,培训讲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很少有实践性的内容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教师。这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觉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无法真正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因此,我们将最近一两年的技术研发转换成能提供给教师实际使用的,并在使用过程中让他们看到切实效果的培训内容,克服了一般培训讲座“听时热血沸腾,回去后还是老样子”的弊端,也摈弃了培训组织者强制点名、要求受训者写心得等低效和无奈的管理方法,真正让受训教师学以致用。

在本次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中,我通过提供的“云桌面”和“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培训新内容,改变了传统以演讲为主的培训方式,抓住了教师希望在学到新东西的同时,减轻实际工作中工作量的心理特点,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其中的好处。当然,我也在不断地听取教师意见,完善培训内容,布置更加灵活的培训任务,以满足教师日益提高的培训要求,为他们带来更加实在的好处。

受训教师体会

冯士海(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安徽省阜阳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我们请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永前老师讲学。在这次报告中,我们第一次听说了“云桌面”和“朗朗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引发很大触动。

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听课统计、课堂点名、桌面监控等功能,随时有效监控学生的活动,而无需担心学生是否在网络教学中“迷路”,影响教学效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任课教师工作效率

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了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班级空间平台,虽然结构简洁,但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让各学科教师上传自己制作的微课、导学案,还可以实现作业布置,自动批改客观题,同时师生进行互动、网络答疑等,平时在家里就能开展教学,这使得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变得轻松且愉快。除此以外,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了“一键直播”和“一键布置作业”功能,方便教师进行直播上课和布置作业。同时,平台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习题情况、考试情况进行深度地分析汇总,让教师从课件制作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将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的灵魂。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能力 幼儿教师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好的信息化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而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本文对泉州市区的了所公办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意识、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较客观地反映了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

一、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及其分析

1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一个人对事物的意识态度是决定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要做的事物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付出努力来完成这件事。通过调查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难题作为切入点,来了解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得到的结果是:58%的教师密切关注、主动了解幼教工作的前沿信息,但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难题时,只有40%的老师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使幼儿教师尽量利用网络取得信息、运用信息,强化她们的信息意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除了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应用环境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调查中的七所幼儿园均有电子备课室,能基本保证教师在园内上网查阅资料及备课,但大多数的幼儿园只有一、两间多媒体教室供轮流使用,这表明,幼儿园已经逐渐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尽可能地建设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幼儿园只能先满足老师的信息化学习条件与备课环境的需求,计算机还无法进入到每间幼儿的活动室。但是,如果教师平时不重视学习,不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就不能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师每天平均用于上网的时间,能够很好的反映教师们的信息技术环境运用情况。从调查数据上看,大部分教师每天都有时间上网,教师们平常上网主要是收发邮件、聊天,其次是备课、看新闻等。有少数教师表示会学习一些应用软件,素材编辑等,这些教师多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教师的信息化学习意识、备课环境基本比较完善,但用于幼儿活动的信息化环境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幼儿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1)基本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主要分为两大类: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利用能力。调查发现,超过88%的人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料,在常用的办公软件方面,超过60%的人会使用,而对于图片、声音、视频素材等图形编辑软件,有31%的人表示会使用一些加工操作;综上所述,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有了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只有30%的人表示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还有12%不熟悉且使用比较生疏。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平时备课、组织幼儿活动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教辅资料,还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开展情况如何?我们就教师课件来源、使用等方面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数据看:大多数的老师会作课件,但大多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使用。平时教学运用只有34%,然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可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还没真正调动起来,如何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使多媒体教学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是急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育科研信息化能力:信息时代也是创造教育时代,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善于不断取得教育科学新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变传统的“教书匠”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根据调查可知,对于收集到的信息,49%的教师表示仅仅把其当作参考信息,然后组建自己的信息,46%的人是稍加修改后就使用,还有5%表示是原封不动地搬用。由此可见,教师们的科研信息化能力尚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当代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局面,如今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也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人类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培养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是教师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的前提,而教师对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是教师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的基础。综合分析可知,大部分幼儿教师教师都具备了基本的终身学习信息化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尤其是占12%比例的那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还比较生疏,对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另外,针对泉州这个沿海城市中公办幼儿园的调查,可以反映大部分城市地区的情况,但不能反映县级及县级以下所辖的公办幼儿园实际情况,更不用说民办幼儿园;大部分县级及县级以下幼儿园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都较差,且不具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因此,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必要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条件,在幼教改革中,硬件环境的建设是很重要的,这是制约幼儿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瓶颈。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要使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而培养小朋友的

信息意识,政府职能部门应颁布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监督幼儿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保证经费的投入。

其次,要提高幼儿园园长对信息化活动环境的认识。活动环境的完善与否是对幼儿教学活动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幼儿园环境应建设成为方便小朋友获取各种信息的环境,现代的教学,教师不能只限于用口头语言和实物去传授知识信息,还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去形象、生动、科学地呈现各类信息。幼儿活动室内应装备方便教师控制的,能呈现各种媒体信息的设施,还应配套建立作为幼儿园的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和视听资料室等,同时还需提供方便的教师和家长互获信息的渠道,包括建立各类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等等。

2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应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时代的教学应是一个在教育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幼儿教师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保育员或带领幼儿游戏的角色,而应转变为幼儿教育游戏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因此,幼儿教学应注意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相结合,让小朋友在兴趣中学知识,在实践中练能力。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根据孩子特点和教材特点,精心选择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过程,精心安排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培养孩子的观念上,应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遵循认知规律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科的自身规律,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培养小朋友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理沦是行动的基础,在问卷的主观问答题中,大部分老师对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是持支持态度的,因此开展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必要且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围绕教学,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对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举办各种信息技术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利用假期集中对老师进行培训,举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其次,重点培养,分层要求。对于培训后的教师根据其掌握和应用的熟练程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掌握好且能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教师,以她们为骨干成立幼儿园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小组,重点培养,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还要负责全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应用的指导工作;第二层次为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要求她们继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小组的帮助下,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第三个层次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较差的教师,幼儿园可以要求她们通过各种培训继续学习,努力争取早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第三,学用结合,拓展运用。为了更好地学好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能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幼儿园可以对教师如何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帮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没有渗透信息技术应用这个环节的课就不允许上;允许教师用别人做的课件上课,但更鼓励自己动手用PowcrPoint、Photoshop、Author-ware、Photosho和网页三剑客等工具软件来做课件,并根据使用情况给与不同的奖励。幼儿园还应鼓励教师结合课题实验学好用好信息技术,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4引进学习,促进交流。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幼儿园内部教师之间展开,只要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培训活动,幼儿园都应该派人参加学习,回来后再培训其他教师;也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请一些对教育教学有研究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到幼儿园给教师上课,做专题讲座;还应提倡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自选内容,自买材料,自主学习,自主培训。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4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一线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也更深层次的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我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等新型教学工具。这些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通过线上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扎实做好基本功,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并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教育之中,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教师!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5

“两者并非正相关。”在施莱克尔看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使很多国家做好了拥抱教育信息化的准备。但是,乡村学校装上了电脑连上了Wi-Fi,孩童背包里装上了iPad,就能够画出更美教育愿景吗?对此,施莱克尔表示,自己保持审慎的乐观态度。从技术进步到弥合教育鸿沟,仍有许多路要走。在他走过的许多国家,“技术反而扩大了鸿沟”。

施莱克尔语惊四座,会场里响起了掌声。

循着掌声,论坛主持人、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展涛幽默地问鼓掌的不丹代表:“请问您为什么鼓掌?”

“如同施莱克尔所说,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缺少信息设备,而是老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这位不丹代表说,自己曾去过一所乡村学校,学校电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公布过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现在全球80%甚至90%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人们都有移动设备,至少是手机。第二个数字是105个国家的手机持有量,至少一个人有两个手机。

移动互联设备有了,谁来培养移动互联学习的能力?“运营商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高同庆认为,“以信息化撬动教育公平,运营商不应该只扮演一个硬件供应商的角色,而是应该承担起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培训”。

对于一些国家的教育来说,信息化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决策。卢旺达副首相、教育部部长斯坦斯勒斯·伯内德·劳卡巴姆巴说:“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拥抱信息化。”经历了战乱和种族大屠杀的卢旺达,“是一座从瓦砾中建设起来的国家”。

劳卡巴姆巴表示:“我们使仅有的教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此时,信息化提供了一种技术的解决方案。”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6

参加“2017年湖北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省级培训”,因为本次培训内容的安排非常丰富,都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运用,并能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一些知识与理论,真的是给我们补充了能量,也开了眼界,也让我们感触颇深。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学习。通过倾听教授、专家们的经验传授,使我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转变:

1、在学习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我在教学思想上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的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十分注重用未来教育的先进思想武装每一位老师的头脑,从而达到使老师们的思想和技术融为一体。培训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深深地感悟到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本次的学习让我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与教育的需要。在现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只有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与观念,才会激励自己去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3、学习让我认识到,虽身处农村,但思想不能落后,不能每天只坐在那慨叹技术的落后,应努力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的现有资源,让它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努力缩短我们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7

实际上, 自2001年起, 全国各地都开始定期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对象从最初的中小学校长, 到地方骨干教师, 再后来为了晋升职称, 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然而, 十几年过去了, 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主要问题有:培训模式单一, 培训内容与实践教学脱节[2];培训投入大, 见效慢, 教师参与激情不足, 培训趋于形式[3], 等等。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真正做到教师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使信息技术为增强教学效果服务,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至今参加过多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根据实践谈谈对强化培训效果的看法, 以供同行参考。

一、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一 ) 培养领导 者的 信息 化 领导力 。

一所学校 教育信息 化水平很 大程度上 取决于领 导者领导者支持学校信息化教学, 就会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 包括硬件的投入 (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 , 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 (如开展教 师多媒体 课件比赛 、多媒体教 学比赛制作多媒体学习资源库等) 。反之, 会阻碍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因此, 信息技术培训首先要从领导者的信息素养培训入手。

1.培养信息化观念。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的功能, 可以通过“充满正能量”典型学校的视频, 也可以请相关学校领导专家做讲座; 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手段与方法, 可以请相关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家上示范课等。通过培训让领导者“亲眼目睹”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的效果, 从而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培养信息化领导力。即在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 , 可能通过参观典型学校, 与其他学校领导座谈等形式进行, 必要时可以形成“一对一”帮扶。

(二 ) 根据 学 员 能力 , 选择 基 本 技 能培 训 与 专 业技 能培 训 。

对没有信息技术能力基础或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的中小学教师, 应侧重培训他们网络检索 (会应用网络查找教学所需资料) 、收发邮件、文字处理 (Word) 、电子表格 (Excel) 、演示文稿制作 (Power Point) 及计算机和投影仪的基本操作与运用等能力。对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则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展专业软件的培训。

(三 ) 培 训 与课程 教学 需 求结合 , 提高实 用性 。

不同的课程, 运用的专业软件不尽相同, 信息技术培训要根据课程教学需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例如:对数学教师, 应该侧重培训几何画板、公式编辑器等软件;对美术教师要侧重培训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对物理或化学教师, 由于教学中可能会模拟相关的实验现象, 因此以培训动画制作软件为宜, 如Flash、3D等;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除了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外, 更多的要兼顾学校的设备维护, 帮助其他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等。因此,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 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培训维护计算机、投影仪, 安装系统和软件的能力, 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根据学员的需要选择培训的软件) 。

二、培训方式要“以点带面”, 提高培训效率

在短时间内中小学每位教师都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且取得较好培训效果是不现实的。我们有必要采取“以点带面”, 即让一部分人先会, 然后带动大家都学的方式, 快速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先接受培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选取。

(一 ) 学科推荐制 。每学科推荐一到二人 , 由各学科同事协商推荐。一起工作的同事互相了解较深入, 推荐参加培训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便于学会后带动同一学科教师学习。

(二 ) 晋升职称 必须参加培训 。中小学教师 , 特别是较落后地区的教师, 安逸心较强, 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教育部门必须通过硬性规定, 督促其参加培训。

(三 ) 根据学校需 要 , 公开选拔 , 再协商推荐。发达地区的学校, 信息化发展较快, 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需求较强。因此, 学校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公开选拔, 协商推荐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三、培训方法要目标明确, 进行案例教学

由于大部分信息技术培训都集中在寒暑假, 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背负学习、家庭和工作三重压力。因此, 培训时间有限, 这就要求培训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保证培训质量。

(一 ) 目标明确 。根据学校与学员需要 , 培训什么内容要明确;培训结束, 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明确, 比如制作一份试卷, 一件符合要求的PPT课件等。

(二 ) 采 用 案例 教学 。 事实证明 ,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短时间内, 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手把手教, 让学员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和持续性决定外部的环境。一方面,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健全信息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 确保培训质量, 另一方面, 要营造信息技术氛围, 多开展观摩课、多媒体教学比赛和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活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细心组织培训学习, 内外兼顾的情况下, 到2017年, 实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http://www.jyb.cn/basc/xw/201311/t20131107_558586.html.

[2]徐向田, 张惠娟.山东省临沂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山西教育, 2013, 5:58-59.

[3]杨淑霞.浅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有效性.中学教育参考, 2013, 6.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8

【关键词】高职教师 信息化 教学资源 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031-02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也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均提出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加快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高职教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主体,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义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当前,信息技术仅仅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而存在,尽管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已经普遍使用了多媒体和PPT技术,但仍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与学的思路正在从“技术导向”向“学习导向”变革,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将改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模拟仿真,设定情境,把教学内容真实可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依赖课本学习转向自己利用资源学习,由依靠教师讲授转向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将得到彻底改变。

2.改变教师和学生间关系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将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将发生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受教室、图书馆等物理空间的限制,也不再受课上、课下的时间限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关键技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信息技术教学将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效果。数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信息的广泛应用,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种多样、新颖、生动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符合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应新形势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新形势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次重新定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将适应新形势下这一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不仅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更关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培养,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等。

二、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的信息应用意识不强

教师的信息意识是反映在教师对信息资源的渴望程度和对相关信息的敏感程度。目前一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媒体和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但大部分的教师信息感知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已经适用、习惯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教学方式,不习惯使用新的教学工具与新的教学模式,加上由于多数骨干教师年龄偏大,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更容易造成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触。

2.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尽管目前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比较普遍,但很多处于浅层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教或辅学的工具手段,大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是基本操作和PPT课件制作,教师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进行深层次融合还远远不够,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空间应用、数字化平台应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远远跟不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总体水平还很有限,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亟待提高。

三、信息化快速发展挑战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相应能力,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的需要。

1.基本的信息系统运用能力

在信息技术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求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信息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之外,还要求教师能熟悉各种应用系统的使用,包括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MOOC教学平台系统、网络空间教学系统等。此外,还包括一些专业的应用系统的运用。

2.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切支持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力具体包括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制作等。互联网环境中集聚了大量的数据、程序、教学软件等,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将这些资源汇集起来进行恰当的筛选、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同时还需要熟练地掌握FLASH、PHOTOSHOP、绘图软件等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课件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从而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开发虚拟实验室、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进行网上作业测试等。所以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在现代高职教师技能中必不可少。

3.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体现在要求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恰当的信息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设计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创设教学情境,科学地安排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与要素,组织信息化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保障信息化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和有效实施。

四、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策略分析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

教师自身信念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最根本内驱力。因此,需要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和讨论,使教师了解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确立教育信息化观念,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主动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只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得以加强,乐于信息化教学,并对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信心,其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2.构建有效的培训模式,强化信息化应用能力培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技术,要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必须通过多元的培训、学习。可采取院校培训、校本培训、短期培训、网络自主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对骨干教师群进行全面培训与指导,以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系统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技能,获得信息化教学实践应用指导。同时也可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逐步发挥骨干教师自身的校本培训力量,由其完成对各自学校教师的全面培训与指导。另外,也可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发展学习共同体,形成长期共享和共同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的工作习惯。

3.加强院校支持力度,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积极地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有力保障,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支点。学校应通过制定系列保障措施,激发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主动性,如: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能力和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大赛等,全面促进教师积极主动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学校应搭建和完善相关信息化平台,积极支持为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提供外部条件,如:创设校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建立多元信息化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升刚.突出应用驱动 强调学习导向 加快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2]王颖.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探索,2015(8).

[3]王海.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浅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4]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作者简介: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9

今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兴成长计划下的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网络培训,聆听了何其钢、唐晓勇、梁勇、王思思、朱思思、陈晓粧、钟文妙等几位专家讲师的讲座,让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

其中,何其钢老师推荐的小程序很实用,与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使用的方法。使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为我们今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王思思老师的课,感受最深的是多门学科的有效整合,这堂跨学科的自然笔记课,让我体会到学科之间紧密联系又相互渗透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学科间的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在这堂课上初步了解了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编写跨学科的自然笔记,收获满满。朱思思老师的思维导图一课,我已经充分认识到思维导图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提高和发展我们健全的思维品质。陈晓粧老师教授的学习类APP在教学中能起到重大作用,应合理利用好。APP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辅助方式,学习中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情况、薄弱科目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它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多维技能和及时反馈、节省时间。PBL教学法中,老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来源,而是学习体验和环境的创造者,是学习方法的企划者,传授学生使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启迪者。钟文妙老师的PBL教学法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时间比较短的项目慢慢进阶到难度较高、周期较长的项目,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且从中学习到如何去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PBL教学法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即使带孩子一起度假旅行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以项目为主题的学习。在中国,我碰到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家长理解PBL教学法而不是只关心考试,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考试只是一个用于检测孩子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工具,对于锻炼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通过PBL教学法,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之前自然会更深入。而且孩子能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学生非常喜欢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经过多次的课程学习,我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0

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收获:

1、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懂得了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类媒体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

3、学会了运用技术进行教学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编写了学习笔记,准备上传到网校与学友和同事们共享学习成果。

5、掌握了分析演示型教学媒体特点的方法,提高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6、学会了运用文字编辑软件编制常用教学文档,运用网络工具搜集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工具如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格式化工厂等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学会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运用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或电子白板工具整合教学资源。

7、学会了使用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量规和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8、消除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形成了对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认同。

9、形成了将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了解了技术对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了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1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成功地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文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以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需要为出发点,探析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MindManager;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82-04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也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责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对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搞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和“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中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小学教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教师以及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培训,拟从培训内容的角度出发,探析培训内容框架,希望对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很多培训仅局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例如演示型的课件制作,机械地照搬国外的一些培训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少之甚少,因没有得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依然很弱。有些培训虽然贯彻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到教学与课堂的新课程政策,但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不能有条理、有层次地规划培训内容,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把握培训的真正目标,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不大。

笔者在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虽说已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化、框架化的培训内容作指导,培训时大家兴趣高涨,学完了却不知用到哪儿,一段时间后也就忘记了。鉴于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之始,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就一起探析了一个自下而上、层级递进式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框架。

二、培训内容框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效地获取教育信息、批判性地评价教育信息、高效地应用教育信息并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中小学生具备较强信息能力并形成中小学生良好的信息心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品质的综合素质。[1] 通俗地解释,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堂课。

笔者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框架正是基于帮助学科教师上好一堂课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能力拆分为中小学教师要掌握的由低到高的几种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信息技术。如以地理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备《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这节课为例:首先,教师要规划教学资源的存放位置,这就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次,获取一些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途径有网络、光盘等;再次,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处理,然后整合处理后的资源;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我们将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划分为以下五种能力,如图1所示。

1.基本操作能力

基本操作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它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管理各种类型资源的能力。具备基本操作能力需掌握以下内容:

⑴认识计算机中资源管理和组织方式;

⑵浏览文件与文件夹;

⑶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源呢?下面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逐步熟悉计算机中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考虑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

例如,王老师在制作《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课件时,收集了很多资源,包括图片、文档、Flash课件、压缩文件和网页等。由于资料比较多,她在备课时找某一文件感觉非常吃力,常常需要进行搜索才能获得需要的文件。显而易见,当收集的资料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分类管理,很难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文件。用计算机的两大管家(“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来管理资源,就不会有这些困难。下面是我们为王老师规划的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细化框架如图2所示。

2.资源获取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的在教学准备阶段利用各种工具搜集、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资源获取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从网络中获得资源,这包括资源检索与收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熟悉一些获取工具,针对教学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应资源。

例如王老师为了制作《澳大利亚》的课件,在获取资源部分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在网上搜索有关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其二,对手头已经拥有的资料进行二次捕获,这些资料包括课件、文档、光盘中的图片及视频等。为了掌握这些技能,我们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如下,具体细化框架如图3所示:

⑴IE浏览器的使用;

⑵搜索引擎的使用;

⑶网络下载工具的使用;

⑷图像捕获工具的使用;

⑸视频捕获工具的使用。

3.资源处理能力

当教师掌握了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能够利用网络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然而当使用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时,有些原始资料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所以必须经过二次加工、处理才能适合教师的教学需求。我们把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称为资源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的处理与加工能力,中小学教师具备这些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图片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工具——画图;

(2)图片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工具——PhotoShop;

(3)音频、视频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工具——会声会影。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中,王老师为课件的制作下载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她想对其中的一些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如缩小或者放大;对另外一些图片要进行高级处理,如截图等操作。在视频的处理上,则需要把下载的视频片段中的其中一段视频截取下来,然后将这些视频合成一整段反映澳大利亚风情的完整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王老师需要学习的具体细化内容见图4。

4.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是在对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将收集处理好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要达到这个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使用MindManager规划教学内容;

(2)使用PowerPoint整合教学资源;

(3)使用PowerPoint模板制作课件。

教师收集、处理好所有的资源后,正式进入备课阶段。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利用特定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呢?

在王老师的备课阶段,教学内容的规划方面我们选择了MindManager,这个软件既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又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工具,更是一种优秀的计划规划软件。笔者认为用MindManager软件进行备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呈现资源的平台最终还是定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较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然而,这里的学习不再是从最初的插入幻灯片、背景设置等基础开始,因为大部分一线教师经过多次培训,已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会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这块知识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让王老师制作更加漂亮、美观的教学课件,并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超链接和使用模板等高级操作,具体内容框架如图5。

5.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的形成,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学科教师需要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集合体。在中小学教学中,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都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基于学科的专题学习网站。

在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课程中,先是为她铺垫了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知识,如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原则等。然后介绍了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工具——DotNetNuke,DotNetNuke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开源门户网站框架,它提供了制作网站的基础框架,包括权限管理和内容管理等功能。详细内容框架如下,具体内容如图6所示。

⑴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⑵DotNetNuke平台的使用。

三、结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我们以一个学科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为例,详细探析了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在探析整个框架的过程中,我们以前期教师培训工作经验为出发点,以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力争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框架式培训内容,使培训者明确整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新思想的教育理念。

当然,在撰写此文之前,我们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已经指导“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组完成了该项目的成果之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的编写。在该教程被运用到项目中进行培训时,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修岩.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4,(2).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2

从这一系列特点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知识的剖析, 并拟定适应本人专业发展的计划, 这是维系教师个人专业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在这个复杂而艰巨的自我提高过程中, 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参与富有共性的“知识学习”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更重要的是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整合、创新, 以实现共性知识个人化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目的。由此可见, 引入知识管理技术对于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重视知识管理新概念

知识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 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1996年,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 将知识划分为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和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四种类型。同时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 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进行了分类, 共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的理念也被引用到教育领域, 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认为:“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看, 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 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对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大有裨益的。换句话说, 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去指导信息技术课的改革, 将是事半功倍的。

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入手, 探讨利用知识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方法。首先, 让我们从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谈起。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跨度广、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 我们可以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四个角度探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 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信息技术教师所应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特定教学工作的基础, 应呈现系统深入、组织良好的状态。这些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教学设计知识三个方面:信息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信息与教育、信息存贮与检查、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学方法论等;计算机科学知识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设计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念的掌握,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等。

2. 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成功地进行相关工作的必备知识之一, 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主要包括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 而这一过程就是教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本体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用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科学规律, 对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 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同化和顺应, 建立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

3. 背景性知识

背景性知识是影响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综合的文化涵养、宽泛的知识范畴。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法学、逻辑学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决策和管理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 并应用到学校教学中;而教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整理, 认识教学现象之间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寻求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途径。

4.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是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主要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性质, 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实践性知识、顺利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知识、构造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媒体开发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进行现代教育研究的实践性知识等。

上述知识群, 正是知识管理的对象和目标依据, 也是呈现知识管理成效的具体领域。那么究竟怎样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运用知识管理技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

前面所讨论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也有共性知识和个人化知识。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个体来说, 为了达到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实践应用技能、促进全面持续发展的目的, 应该运用知识管理理念与技术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共性知识的个人化, 使各类知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实践, 同时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共享。我们从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如图1) 。

1. 知识生成管理

知识生成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的创新。知识获取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的来源, 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师获取知识不应仅限于学校教育和专门培训, 应随时随地学习以补充提高自己, 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隐性知识。

信息技术教师还应具有知识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能够对原有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与升级。知识的创新往往伴随着知识的应用, 这时信息技术教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原有的知识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分析、整合、再应用, 从而产生适用于新情境问题解决的知识。

2. 知识积累管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已经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鲜活性、有用性和条理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较快, 教师应根据所面临的环境变化, 对原有知识进行实时地更新和升级, 始终保持其掌握的知识与所面临的环境相适应。

3. 知识应用管理

知识应用就是学以致用, 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选择应用的知识需要与实际情境相符合, 通过原有知识或将原有知识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能力, 进而实现知识创造价值的飞跃。特别是对于应用起来较为困难的隐性知识, 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其进行科学地整理和保存, 如:积极参加由专家莅临的脑力激荡或一对一的指导等,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动个体的元认知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 以扫除隐性知识的应用障碍。

4. 知识交流管理

信息技术教师之间应合作互助, 实现知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自由使用。这样扩充了知识应用的范畴, 减少了个体再次获取和整理知识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提升知识的使用价值。建立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共同体内信息的交流可以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学习者之间相互影响, 共同研究、共同分享、共同创造新知识, 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 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要真正做到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 在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上, 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知识、创造知识。

四、小结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技术教师应以系统整合的观点来看待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知识的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能够恰当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工具高效地提高专业水平、挖掘专业潜力, 从而对外部教学环境变化作出快速、积极反应, 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有效地预测和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美好前途。

参考文献

[1]尹俊华等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李雪莲.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模型[J].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 2005.

[3]曼燕霞, 刘敏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刍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3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培训,使我们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篇14

广西忻城县民族中学

韦冠清

我参加了2016年忻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通过为期3个月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树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1、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资源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办公软件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如“办公软件综合应用”的解析和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老师的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三、开阔了交流空间

1、远程研修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

2、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 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化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3、通过看视频,视频答疑让我们有了一次与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探讨问题的机会。在答疑过程中,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今后更好地驾驭课堂,更好的解决课堂突发事件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专家学者们奉献了他们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让我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通过观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启发,学会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来说感觉受益匪浅!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了细节渗透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五、更新了教学方法

1、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更新,让我们教师也充分享受了运用远程教育培训的成果。结合专家讲座、作业练习、教师间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2、本次培训让我在:教师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一是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工具的策略;二是初中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三是初中课堂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四是对初中拓展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和策略。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使我认识到教学是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条件,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六、增进了老师的友谊

1、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的同时,在班级论坛学习交流时与县内县外相识或不相识的同行朋友进行网上探讨。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也通过同行的帮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发帖、回帖”充分交流阐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感想、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真挚交流,增长了教师的见识,增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友谊。

2、在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学怎样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些原来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识,巩固和升级了自己的知识库,这一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通过完成专家推荐的作业,我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很多老师的作业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3、培训是短暂的,效益是明显的,收获是充实的。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互动,发表文章和评论,指导老师几乎每天深夜十一二点都在网上批阅我们的作业,与我们互动。像他们这样孜孜不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学习。

4、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

上一篇:七年级政治上册《4.3祝福青春》教案 新人教版下一篇:比赛性辩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