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的护理

2024-07-12

急诊病人的护理(共11篇)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1

过去认为急诊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诊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转危为安。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急诊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诊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诊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1对待急诊病人和亲人一样

急诊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入围与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使急救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是非常重要的。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当一个人带着疾病来急诊就医时,其处于一种急躁、忧虑、恐惧、担心、期望的状态之中,这时对护士的每句话都是洗耳静听的。所以在和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要讲究艺术,将心比心,态度和蔼,用友善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同时注意语气,因为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即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3使病人感到安全

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急诊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急诊病人发病多突然,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你不交钱就停止抢救与治疗”等,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及与病人家属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有少数急诊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应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思想准备后再告之死亡的消息。对因车祸、工伤死亡者,如家属未及时赶到,要做必要的妥善处理。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高心理和业务素质,在积极施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1,善于感知接纳病人是医患沟通的前提

2,能够感知、理解、同情病人,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3,要富于同情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病人的悲观、快乐、愤怒。4,文明规范的语言是医患沟通的基础

多说一个请

5,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

6,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运用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缓和病人因紧张造成的紧张

心理,使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提高自身素质是医患沟通的关键

应该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病人最佳的救治。8,沟通形式有两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契机:

首次接诊病人关切的询问患者的病情

在为病人实施医疗护理治疗时与患者交谈。既可以分散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又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准确实施。9,眼神的沟通

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目光,特别是情绪状态即可得到信息。

若患者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代表他情绪良好,对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目光呆滞、浑浊暗淡代表他情绪欠佳,谈话的内容不能使其动心 10,距离沟通

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话,一次小小的幽默,常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渠道得以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恐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对于所受到的无理对待也要去合理的理解和对待;我们没有错,而是我们管理上或者就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说声“对不起”,消除病人的对立和紧张。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劝慰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引起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否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非语言沟通技巧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 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 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

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例如:在抢救一名腹部刀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镇定,各种操作有条不絮,动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穿刺一针见血,妥当固定穿刺肢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够使恐惧、失望的患者和家属重新得到希望,增加治疗信心。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 护士接诊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测测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沉默的作用 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论分诊制度,根据来就诊患者的病情轻重,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啥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护士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2

关键词:急诊,心理护理,手术病人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利方法, 但病人对此却会产生强烈的不良心理刺激, 病人会感到恐惧、焦虑、紧张和忧郁;如果病人这种心理状态得不到缓解, 势必会影响手术和麻醉的效果, 不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可以表现为术后疼痛加重、恢复期延长等。因此在术中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护理程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5~2011-12急诊手术病人116例, 年龄16~62岁, 平均38.4岁。按手术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58例, 对照组58例, 两组病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 均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手术结束后在恰当时及时收回。

1.2 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

急诊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可表现为紧张、焦虑、忧郁、恐惧、悲观失望、情绪易激惹等。而这些心理表现可影响整个手术效果。

1.3 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分析

病人多数为突然发病或意外伤害, 发病时间短, 病情急, 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 也不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 没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过程, 从而缺乏心理上的应急准备;更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 肢体是否会出现残疾, 麻醉后是否会疼痛等;再加上紧张的气氛、手术室陌生的环境以及医务人员忙绿的身影、紧张的表情都会使病人产生紧张的心理, 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以尽快缓解心理上的痛苦, 解除躯体上的疼痛。特别是一些重危症病人, 面临死亡或残疾的危险, 心理障碍会更严重, 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1]。

1.4 方法

1.4.1 实验组病人: (1) 术前护理:接病人时热情、大方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 给予必要的术前指导;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初步评估病人的认知水平, 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2) 术中护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亲切热情、关心体贴, 让其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告知手术中使用约束带的必要性, 取得病人的同意。恰当的向病人解释病情, 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同时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需求, 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现实, 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对意外伤害或突发车祸的病人, 我们应体谅、理解他们的痛苦, 视病人为我们的亲人, 以温和的语言、谦逊的态度取得病人信任, 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 术后护理:巡回护士将病人安全送回病房, 安置正确舒适的卧位,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其感觉到我们关心他、照顾他, 在心理上认同我们的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2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 未采取心理措护理施。

1.5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3.69, P<0.01) 。

实验组病人在紧张、焦虑、恐惧、忧郁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而且对手术充满信心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有利措施, 它既能治疗疾病, 但也可能产生并发症、后遗症等;加上突发的疾病或意外的伤害, 对疾病的恐惧, 麻醉安全性的担忧, 未知的手术结果, 担心身体某一器官的缺失及对术后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不良的因素都将影响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据许多国内外研究报道, 手术前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而且会影响手术与麻醉的效果。手术中过分的恐惧、紧张与焦虑使生命体征发生变化, 增加了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因此, 做好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除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护理技术外, 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恰当的语言、轻柔操作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 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因人施护,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减轻病人的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病人的康复赢得机会和时间。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安全渡过手术期, 早日恢复健康[2]。实践证明, 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后, 大多数病人反映焦虑、恐惧、紧张、忧郁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 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3]。

参考文献

[1]董爱琴, 刘婷, 郝玉梅, 等.手术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3, 19 (1) :56

[2]王云娥.手术室护士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学信息, 2010, 23 (7) :2435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关键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1-02

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多具有紧张、痛苦、恐惧等心理问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稳定。对此,我们进行心理评估,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促进了病人生理和情感的平衡,促进了疾病转归与健康的恢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元月到2005年6月,我院收治了急诊病人3434例,外伤2403例、急腹症706例,服毒152例,其他173例。年龄21-77岁,平均39岁。

2 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2.1 外伤病人 外伤病人占急诊就诊人数的70%。任何原因所致的外伤多有伤口、出血、疼痛、突然受到刺激而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情绪稳定,做到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一面用温和的语言安慰病人,不要让病人直视伤口,一面迅速止血、固定、包扎。即使遇到最复杂最严重的伤情,护理人员也不要惊惶失措,以免加剧病人的恐惧心理。在抢救工作中神情自若,忙而不乱,操作准确无误,取得病人的信任而产生安全感。

在外伤病人中,由于致伤原因不同,也就有着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如有的病人因车祸或打架而致伤,此类病人除和一般外伤病人有着共同的心理活动外,还担心医护人员不能根据病情做出正确处理或偏向他方、处理不公等。还有个别病人不能如实叙述病情,故意把病情说重,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对这些有纠纷因素在内的病人,除积极给予抢救治疗外,还要评估病人心理问题,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对病人充分关心、理解、同情以赢得病人的依赖、尊重,热情对待病人,耐心向病人讲解病情。对病人一视同仁,秉公办事,实事求是。要求双方都不要夸大或隐瞒病情,同时说明夸大或隐瞒病情的危害。解除双方顾虑,使其及时如实的反映病情,取得合作,及早作出诊断治疗。

2.2 服毒自杀的病人 这类病人有一定的社会或家庭因素,如:吵架、失恋等。多处于狭隘的心理状态,存在绝望的心理问题,心理变化复杂,毒性发作时多有后悔的心理,但就诊时多又爱面子,有羞辱心理,因此,故意不和医护配合。如洗胃,本来可口服洗胃液,故意不喝,插胃管不合作,基至插上后,故意拔出胃管使洗胃没法进行。因此,拖延时间,失去抢救机会。所以对该病人不应流露厌烦、鄙视的情绪,根据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支持、提供健康的知识教育,主动与患者“心理换位”谅解病人的过激行为,用同情语言去感化,使病人认识到不应该为此而轻生。对亲属做好说服工作,主动安尉病人,在家属的配合下,取得病人合作,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在做好急救工作的同时以适当的语言鼓励病人,减少其悲观厌世的念头。

2.3 腹痛病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占急诊就诊人数的24.5%。这类病症的人常有烦躁、厌世、个人应对无效、不信任治疗的心理问题。急诊护士针对这种心理,应多方关怀安慰病人,同进对所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应该表示出信心十足,非常有把握的态度。

急腹症病人腹痛剧烈,难以忍受,有濒死感,特别恐惧,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认为到了医院不给用止痛药,就是不体贴病人。这时,一方面迅速给病人正确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耐心说明不能随便应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使病情恶化,不利诊断治疗;鼓励病人坚持片刻,很快得到彻底治疗,以激励病人配合诊治,信赖医务人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病人家属采用的心理护理

急诊病人病情急重甚至有的处于濒死状态,作为病人的亲属,难免有着各种不同的复杂心理变化,应根据情况分别对待。

3.1 对惊惶失错,哭哭啼啼的家属,应该先用温和的语言劝说他们,以免影响病人的情绪,然后对他们劝慰,说明他们的失态将对病人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安下心来,相信我们的诊断治疗,会使他们的亲属得到如愿的治疗,尽早康复。

3.2 对担忧、焦虑的家属应该评估焦虑的因素,帮助減轻焦虑尽可能多解释,并要求他们首先建立对医院的信任,然后去影响和鼓励病人。

3.3 对比较镇静有主见的家属,可如实告诉其病人的情况,及准备采用的诊断治疗方案,因病人往往较易接受家属意见。争取家属通力合作,让其向病人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以便使我们各项检查治疗顺利进行。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4

各科室: 急诊科是医院的医疗前沿和服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急诊科的设施、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急诊规章制度。但是,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各专业科室越分越细,进一步强化专病专治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专科治疗,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医院工作实际情况,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急诊收治病人作如下规定:

一、病人收治基本要求

1.对专科性不强的疾病,可根据临床专科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收治病人到相应专科;2.患者如有多种疾病并存时,以主要疾病确定收治科室;3.由原发病引起的并发症,而并发症是当前治疗的主要对象时,则以并发症确定收治科室;4.同一种疾病内、外科均可收治时,则以有无手术指征确定收治科室;

5.如病人所患疾病多科均可收治,但患者已有明确住入某诊疗科室治疗要求时,可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尊重病人的选择;6.对暂时诊断不清的病人,及时请相应专科会诊,一旦确诊后,应及时转相应专科治疗;7.在任何时候,必须坚持急、危重症病人优先收治的原则,各病区和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收急、危重症病人。

二、各专科病人的收治

1.内、肝科病人:按我院内、肝科设置,以疾病首要诊断或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收治相关专科医师,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肿瘤内科及肝科病区等:急性中毒不属于ICU收治范围患者收治内科病区。

2.外科病人:

1(1)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按相关疾病收治给相关专科医师。

(2)普通外科疾病按:肝胆疾病、胃、肠、腹股沟斜疝、甲状腺、乳腺、胰腺、血管疾病、烧伤等收治给普外医师。

3、骨科病人:

关节疾病与损伤、烧伤整形、手外伤及断肢(断趾)再植、脊柱相关疾病、骨折及其他创伤性骨科疾病收治骨科病区。

4、ICU病人:ICU急诊收治对象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具体有:

(1)急诊心肺脑复苏成功后患者。

(2)多发伤、复合伤不需急诊手术但需要监护、辅助呼吸等措施救治的患者。

(3)创伤、休克、感染、羊水栓塞等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

(4)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5)各类大出血、突然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的患者。(6)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的患者。(7)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患者。(8)急性物理、化学因素所致急危重症,如中毒、溺水、触电、中暑等需要监护、辅助呼吸救治患者。

5、其它科室:当急诊科医师遇到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疾病时,接诊医生引导病人直接到各专科门诊就诊,或在完善初步检查后,请专科医师到急诊科会诊后将病人收治相关科室。

三、质控考核

为保证急诊科对急、危重病人合理收治,医院将严格考核急诊病人的收治情况。

1.医务科负责对急诊科收治病人情况进行考核。对不按专科病种收治病人的医务人员提出通报批评,每月跨科收治病人数超过其收治 2 病人总数10%的医务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100~500元的处罚。连续两次出现上述问题的医务人员予以待岗1个月处罚。

2.病区值班医师不得干扰急诊医师的诊疗活动,严禁向急诊医师事先打招呼拒收病人,一经查实,双方分别罚款500元,造成恶劣影响的,加以待岗处理。

3.各临床科室应保证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工作。各科病区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否则罚款500元,造成恶劣影响的,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直至待岗处理。

4.急诊科应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医技和检验科室应及时将急诊检查结果电话告知急诊或相关科室医师,供应室及时消毒器械,服务大队等后勤人员应及时取报告单、到血站取血等,确保输血、手术等重要救治措施及时完成。

5.严禁临床科室给急诊科医务人员收治病人好处费;否则,医院将对双方分别处以两倍罚金,并给予通报批评。

四、以上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

急诊科病人进院护送制度 篇5

1、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进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全部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窗口认识,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2、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善,用语文化。

3、凡急、危宿疾人接诊后宽格依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伴随并护送病人做必须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结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筹办,须要时送动手术试冬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预备及抢救的预备工作,对大哥、体强、动作未便者协助管理进院手续,护送进院。

4、护送患者时应注重安全、保热、人文关切,途中亲密视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畅达,对外伤骨折患者留意保持体位,削减疾苦。

5、传抱病人做好消毒断尽工作,送进病房后要进行末终消毒。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6

作者:陈小武,唐树清,张贺真 来源:全科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2008年9月—2008年12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留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静脉炎1例,7例发生再输液

【摘要】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留观病人中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2008年9月—2008年12月128例使用留置针的留观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静脉炎1例,7例发生再输液堵塞,3例发生渗漏,1例出现穿刺处皮肤发红。[结论]合理、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及良好的护理可减少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急诊;留观病人;并发症 一般资料

本组留观病人198例,60岁~94岁128例,60岁以下70例。静脉穿刺部位为四肢浅静脉,保留时间2 d~7 d。发生静脉炎1例,7例发生再输液堵塞,3例发生渗漏,1例出现穿刺处皮肤发红。临床并发症的护理

2.1 静脉炎

本组病例中1例发生静脉炎。病人系老年病人,偏瘫,长期卧床,身体营养状况及外周循环皆不理想,当时穿刺部位为左下肢足背静脉。发生静脉炎后立即给予更换输液部位,抬高肢体并给予25%硫酸镁湿敷,由于发现处理及时患处很快愈合。

2.2 液体渗漏

本组病例中3例发生渗漏,皆由于留置针固定不妥,病人外出检查变动体位、病人躁动造成渗漏。临床中在固定留置针时用胶布做加固固定,固定部位尽量避开关节及凹陷处。

2.3 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疼痛

本组病例中1例出现穿刺处皮肤发红,发现后立即给予更换输液部位,并给予碘伏消毒,第2天恢复正常。

2.4 导管堵塞

本组本例中7例发生再输液堵塞。在静脉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正确封管,一般用生理盐水10 mL正压封管,可避免血液反流,封管后对病人进行宣教。讨论

静脉炎的发生远心端高于近心端,下肢高于上肢。有研究认为,静脉回流缓慢决定了下肢输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1],究其原因可能与下肢静脉瓣多,远心端回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易形成血栓有关。在临床中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或大血管穿刺。

静脉炎的发生与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关,同一点多次穿刺会对血管壁造成明显损伤[2]。我科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并考核,对于血管难度大的病人尽量选择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由此大大提高了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既节约了成本,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留置针的并发症。

静脉炎的发生与输入药物的渗透压及性质有关。对血管刺激较强的药物可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以致静脉变硬,呈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高渗性液体进入血管,因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3]。因此对于高渗性及刺激较强的药物在保证其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输液速度,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关。毕秀芝等[4]认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不宜统一规定3 d~5 d,应结合输注药物的种类、病人自身条件及具体的操作情况灵活选择,若药物刺激小,病人一般状况好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延长至7 d~9 d,同时观察局部反应。我科病人留置针一般留置2 d~5 d,最长的不超过7 d,期间可根据情况更换敷贴。

液体渗漏与固定不妥及穿刺时留置针导管未全部送入血管有关。对于躁动的病人可采用适当的肢体制动措施。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5]。

静脉留置针并发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疼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学刺激,如消毒用的碘伏、碘酊、乙醇等,如局部残留过多而致局部受到刺激,另一原因是消毒范围不够,皮肤携带的微生物是引起静脉治疗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6],为预防局部皮肤感染,穿刺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前认真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直径>10 cm,穿刺点应用无菌透明敷贴盖好,以便于观察穿刺点的情况,并加强巡视,如敷贴不清洁及时更换。

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用量不够及推注速度、方法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正确封管,一般用生理盐水10 mL正压封管,可避免血液反流,不主张用肝素液封管,对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有保护作用。小结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急诊昏迷患者152例, 男93例, 女69例, 年龄15~71 (52.9±6.4) 岁。根据Glasgow评分表[1]3~8分确诊为昏迷患者。轻度昏迷53例, 中度昏迷72例, 重度昏迷27例, 昏迷时间3min~7h;所有患者中有明确昏迷原因者67例, 昏迷原因及病史不详者85例。亲人陪送者83例, 无陪送者68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 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最终治疗结果。

1.3 接诊分诊

正确的分诊特别是在深夜第一时间得到专科医生的紧急处理或送专科抢救可使病人赢得更多的抢救机会。分诊护士正确分诊的必备条件: (1)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熟悉儿童和成人昏迷常见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和特征; (2)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能够根据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尿量、气味、皮肤颜色等做出正确的病情判断; (3)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平时能不断吸取教训, 总结积累经验。

1.3.1 询问病史

分诊护士应耐心、全面地询问病史。昏迷病因复杂, 详细的病史能给医师提供确诊依据, 如头颅外伤后昏迷者, 可考虑脑挫裂伤, 有中间清醒期应考虑硬脑膜外血肿。本研究中85例病史不详, 直接给分诊带来困难, 护士只能凭经验与查体确定专科;67例病史明确的患者直接送至科室进行急救。

1.3.2 详细体检

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节律、气味及瞳孔的变化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皮肤潮红可见于脑出血、酒精中毒;皮肤发绀可见于肺性脑病;若患者口唇为樱桃红色, 则为一氧化碳中毒的典型表现;呼吸急促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呼吸缓慢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 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昏迷患者, 呼气可带有烂苹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呼气中有刺激性气味。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 也能对患者的分诊起到一定的帮助, 如瞳孔散大, 可考虑氰化物、颠茄类等药物中毒或癫痫发作等;一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或安眠药类中毒;双侧瞳孔缩小如针眼状可见于原发性脑桥出血、脑室出血。

1.4 急救护理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急救效果的前提, 由于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障碍, 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易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因此, 抢救第一步便是选择正确的体位、清理呼吸道: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和气管内异物, 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以保证气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改善缺氧症状。对是否是由于痰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组织缺氧, 可以依靠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来反映, 当血氧饱和度<90%, 应及时给患者吸痰, 以减少因痰液阻塞发生低氧血症[1]。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要加快补液, 同时抽血配血, 确保循环稳定。 (3)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并及时通知医生, 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4) 经常检查各类急救药品, 维护急救设备。保证各种急救药品、物品、仪器处于100%备用状态, 并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 如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等。 (5) 熟悉抢救操作步骤, 熟练配合操作, 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如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木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52例患者总病死率为32.24%, 急诊病死率为14.93%, 急诊1h内病死率为8.92%, 分诊正确率为93.37%。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颅脑外伤及各种中毒等。

3 讨论

昏迷患者病情危重, 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2], 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 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是提高昏迷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由于昏迷的患者缺乏明确的病因诊断, 病情危急, 需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病情判断和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对医护人员是巨大的考验。为了使昏迷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昏迷患者的急救经验, 认为护理人员准确分诊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是昏迷患者抢救成功及减少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护士在急诊分诊时应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具备扎的基本功, 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 熟悉引起昏迷的各种原因, 分诊时要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熟练地掌握抢救操作配合[3], 争分夺秒为患者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 也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医院与患者家属之间因抢救问题发生纠纷事件[4]。

摘要:回顾性分析152例患者在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 分析统计原发病、抢救治疗方案、措施及最终治疗结果。152例患者的总病死率为32.24%, 急诊病死率为14.93%, 急诊1h内病死率为8.92%, 分诊正确率为93.37%。昏迷最常见的原因是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颅脑外伤及各种中毒等。护理人员准确分诊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 是昏迷患者抢救成功, 减少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诊昏迷,分诊,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李芳静.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4) :138-139.

[2]王伟菊.对昏迷患者的接诊分诊及急救护理[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2, 10 (4) :361-362.

[3]赵春玲, 郭鹏菊, 王俊, 等.急诊昏迷患者308例鉴别分诊与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7) :75-76.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8

【关键词】烧伤病人 门急诊 早期护理

一、临床资料

1、回顾性分析本科15例烧伤病人在门急诊的临床资料,现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本组15例烧伤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11-59岁,平均32.6岁。烧伤原因:火焰烧伤8例,化学烧伤1例,热液烫伤6 例。四肢、躯干烧伤8例,头面颈部、四肢烧伤3例,头面、四肢、躯干烧伤4例,其中合并闭合性骨折3例,合并吸入性损伤5例。烧伤总面积最小32%,最大面积49%,平均41.3%。

2、结果

1例死亡,其余病人均能及时转送到门诊作进一步诊治。

二、中、小面积烧伤早期护理

首先详细了解受伤的原因、经过和接触时间以及现场急救处理情况。初步估计烧伤面积与深度,检查有无合并其他外伤。

凡成人烧伤面积在20%以上及小儿烧伤面积在10%以上有发生休克征象或者有合并外伤者(如骨折、脑外伤等),应先积极抗休克或处理合并伤,待情况平稳后再行清创「1」。

给予镇静止痛,可按医嘱肌注曲马多或其他镇静止痛药,常规注射破伤风抗霉素,有过敏者应按脱敏注射法。

凡有Ⅲ°烧伤,特殊原因烧伤(如化学、电击伤等),特殊部位烧伤(面部、手或会阴等),Ⅱ°烧伤面积在5%以上均应住院治疗。假如烧伤面积不足5%的浅Ⅱ°烧伤,应简单清创后予SD-Ag冷霜包扎,门诊观察治疗,隔天换药一次,四肢包扎病人注意肢端血运,包扎过紧可出现肢端青紫、发凉、麻木或疼痛,应及时给予处理。如创面渗液较多,浸湿外层敷料,应给予换药或在外层加辅料包扎,保持敷料固定、干净。

三、严重烧伤的早期护理

(一)扼要询问病史,了解致伤原因、受伤环境与经过及急救处理情况,迅速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与深度,检查有无吸入性损伤。凡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头面部严重烧伤、颈部或胸部有环形Ⅲ°焦痂引起呼吸困难者,均应立即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切开)。

(二)检查循环系统,病人如有烦躁不安、剧痛,可用镇静止痛剂,如安定或冬眠Ⅰ号等,用药后病人仍烦躁不安,可能为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加强补液抗休克。

1、静脉输液途径的选择:严重烧伤病人静脉输液需长期维持,故应有计划的应用周围静脉,一般先远端后近端,即使有烧伤也可应用。如四肢为严重烧伤,表浅静脉已栓塞,可行腹股沟部大隐静脉或头静脉切开术。

2、输液的速度:输液的早晚及速度是防治烧伤休克的关键,在静脉通道建立后,首先输给电解质溶液(以平衡盐为主),其次是胶体液(代血浆、血浆、全血等),成人每小时可输电解质液、全血、血浆约1000ml左右,至病情改善,开始排尿,再按尿量、脉搏、血压、肺部有无啰音等调整输液量和速度,一般成人血压维持在90mmHg以上,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小儿尿量每小时20ml左右,婴儿尿量每小时10ml左右。

(三)导尿并留置导尿管。主要为了观察尿量的变化,以确定休克发生与否。注意观察初尿的性质,定时测尿比重和PH值,有无血红蛋白尿或血尿并送常规检查「2」。

(四)留置胃管,抽出胃内容物,防止呕吐及误吸,并作胃液PH值测定以便供治疗参考,还可作注药治疗用。

(五)吸氧,已有休克、呼吸困难或气管切开者。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有肺水肿者可通过酒精氧,呼吸困难明显缺氧者可以采用高频通气,呼吸衰竭患者用同步呼吸机以辅助正压呼吸「3」。

(六)注射抗生素,宜早期预防性应用,危重或休克病人由静脉滴注。

(七)记录液体出入量、治疗措施及病情变化,每小时测生命体征等。

(八)休克平稳后再行清创术。

(九)剃除烧伤部位及附近的毛发,如头面部或大面积烧伤应剃去头发,会阴部烧伤需剔除阴毛,手或足烧伤,应剪除指(趾)甲等。

四、体会

通过门急诊一线处理,很多严重休克的危重病人及时得到液体补充,得以复苏已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待平稳后收入病房。

由于急诊室设备的齐全,及时对呼吸道烧伤和吸入性损伤发生窒息病人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将呼吸停止的病人重新建立了呼吸循环。

呼吸和循环基本稳定的病人,再行清创,在清创过程中注意保暖,以防止受凉及肺部并发症,造成治疗上新的困难。

由于病人烧伤后恐慌,思想顾虑较多,不能配合治疗,造成工作上的困难,故应先对病人讲明治疗有希望,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顺利完成各项操作。

参考文献

1、盛志勇,郭恩覃,鲁开心.整形与烧伤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61-962.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篇9

1、落实急诊科工作制度,保证抢救器材、药品完好率达100%。

2、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及各班工作程序,掌握工作重点,如突出分诊护士首要工作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准确分诊。

3、严格执行急诊护理操作的告知制度。

4、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演练常见急症的护理常规操作,并予以考核和奖罚。定期请医生介绍急诊医学方面的新动态进展。

5、制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6、制定职业防护制度,切实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

7、弹性排班,根据病人多少合理安排工作,避免护理人力不足的问题。如遇群体突发事件,立即上报院总值班,调动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1、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完善转运流程。

2、完善急危重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3、不定期抽查急救车设备、药品的配备情况,组织院前急救人员模拟演练。

4、坚持预防为主,重视事前控制。在转运前,认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在途中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合理配置医护人员,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死亡事件的发生。

急诊病人的护理 篇1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情绪在护理后的变化情况,并对护理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中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把此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效果观察;护理满意度

近几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根据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对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现把相关工作作以下分析及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83例,女 117例,年龄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1.34±3.51)岁;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9±0.7)年。其中急诊儿科为68例,急诊妇科为,45例,急诊外科64例,急诊内科52例,急诊五官科为71例。1.2方法

1.2.1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就诊流程不断优化

(1)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做好各种基础护理,让患者感觉舒适。

(2)对于急诊患者,先诊疗再挂号,先及时抢救再收费,做好预约工作后再为其转科,尽可能缩短患者的就诊、挂号、住院及手术所用的世界。护理人员应应帮助患者取药,对于输液患者应给其适当帮助,及时协助病重患者联系医生进行诊治[1]。(3)使绿色通道全程亮灯。护理人员应把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使各部门能够更高效地为急诊患者提供“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手术”服务。

(4)严格要求各门、急诊的的注射、输液操作及流程,使其更加有效规范,对各门、急诊的处方及病历进行严格核查,当发现对处方及病历有疑问时,及时向相关医师核查[2]。

1.2.2改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

(1)根据本科室及患者病情特点,定期在科室内部开展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及主要医护人员每天到留观室、抢救室及输液室检查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健康护理。定期对护理人员对各类疾病及患者的相关知识与护理方法进行考核,以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2)根据各科室、门诊及医院的具体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分为每日考核、月度考核及考核,并由护士长协助各科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3]。考核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风险强度、工作质量、工作内容及患者满意度等。对于表现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以使其认识对自身价值,并全体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及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3)对各科室的优质护理内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公示,在各科室设立意见箱,并根据各科室特点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或以海报形式宣传相关的健康知识。

(4)根据医院规模及就诊情况在院内定点设置数量急诊流动治疗车,并在车上常备过敏性休克抢救盒、消毒剂等医疗用品,这样既能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又能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减轻。1.2.3加强专业知识及业务培训,转变服务观念

制定120、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通过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对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 程度提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1.2.4优化排班方式,明确岗位职责

以APN为准则,根据经验、工作能力让护理人员以意愿方式搭配排班,对值班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使各护理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更充分的认识,把单线值班改为双线或三线值班方式,由专人负责对门诊进行夜间巡视,以减轻值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这样也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4]。1.3统计学分析

使用卡方软件 V1.61对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紧张焦虑情绪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P<0.05为差异,表现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急诊患者的焦虑情况为:正常0例,轻度72例,中度167例,重度61例,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64例(21.33%),总有效率为17.1%,对护理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0例,满意127例,一般满意80例,不满意93例,满意度为42.3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急诊患者的焦虑情况为:正常86例,轻度174例,中度34例,重度6例,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258例(86%),总有效率为88.2%,对护理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94例,满意156例,一般满意27例,不满意23例,满意度为83.33%;由此可知,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3.讨论

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观念及目标,对患者的急诊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5]。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风险强度、工作质量、工作内容及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可有效激发起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可使其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此外,良好的就诊环境及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与护理,能使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本研究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后,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实施优质护理前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评估急诊外伤病人的饮酒问题 篇11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04年6~12月,在一汽总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外伤病员中,对其饮酒情况进行评估。

方法:建立外伤病人检诊登记本。由分诊护士进行登记,并对病人的饮酒情况进行评估。为了对患者饮酒情况准确评估,需将不同种类酒精饮料换算为“标准酒量”。以便对饮酒情况进行准确评估。1个标准酒量约含12~14g酒精(乙醇) 。美国HHHS建议:妇女每天的饮酒量应限制在1个或更低的标准酒量,1周不超过7个标准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量应限制在2个或更低标准酒量,1周不超过14个标准酒量。这个建议不适于特殊的人群:如肝脏疾患或孕妇,则需要进一步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

短期内重度饮酒定义为:男性1次饮酒≥5个标准酒量;妇女1次饮酒≥4个标准酒量。

判断病人饮酒问题的真实性:询问在临床调查条件下实施,清醒病人通过询问评估出饮酒量,昏迷和死亡者,可询问陪同人员或进行饮酒的生物检测。饮酒的生物学监测指标为:血液酒精浓度测试,唾液中酒精含量测试,尿液中酒精含量分析,这三项检验的正常值均<10mg/dl。

结 果

通过以上调查评估,急诊的外伤病员中>40%的病人存在着饮酒问题。并且伤残率与重度饮酒量成正相关。

因交通肇事引起的外伤中,>50%的病人与饮酒有关,并且交通肇事的凶险性与重度饮酒量成正相关。

讨 论

外伤和暴力都属于与饮酒高度相关的危害健康事件。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多,酒精饮品的消费亦日趋增加。重度饮酒危害健康事件亦日益增多。重度饮酒影响人类健康问题日趋明显。重度饮酒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癌症的危险性。随着人们拥有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我们不得不关注驾车者与重度饮酒问题。酒后驾车问题应纳入法制管理。首先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另外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法令法规。

上一篇:小蚂蚁避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下一篇:提前终止房屋租赁合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