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微电影剧本

2024-06-05

感人微电影剧本(通用8篇)

感人微电影剧本 篇1

《姥爷》故事梗概

姥爷是一名退休工人,姥娘死后一个人生活,每月有五千元退休金,再加上我们平时也都给他钱,根本不缺钱,他却非常节俭,穿的衣服都是捡我们穿剩的,买菜也是最便宜的,还还一分一角的讲价,花一分钱都记在账本上,大家都管他叫老抠门儿。

这天刚他从银行支出五千元退休金,出门看见街上一辆轿车把人撞倒逃逸,许多人围在旁边不敢去救,老爷拦下一辆出租车,和司机一起把受伤的人抬上出租,送进医院,把五千元都交了押金,等伤者的家人赶到,他悄悄地走了。

姥爷从医院出来到菜市场想买菜,一摸兜里没钱。就给我打电话说要借五百元钱,我问他借钱干啥,他说工资钱不小心丢了,这个月的生活费没了,我答应给他,因为正在上班,说中午给他送去,他却坐公交车到我单位,因为身上穿的破旧怕给我丢脸,就在门外等。看到街上几个背书包的孩子又唱又跳的去上学,引起老爷的回忆。

几年前,姥爷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主持人介绍一对边远山区的双胞胎孩子因为没有学费面临辍学,姥爷拿出所有的积蓄寄给他们,还答应每月寄五百元给给他们做生活费。双胞胎孩子给他写来的感谢信和照片,姥爷欣喜的看着,还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老爷从我这里拿了五百元钱,这才想起这个月没给双胞胎孩子寄钱,手里仅有五百元钱,如果寄给了孩子,又没了生活费,本想再给我打电话,又觉得不好意思,就给姐姐打了电话,姐姐又给了五百元钱,姥爷又到银行给双胞胎孩子汇钱,汇完钱给给孩子家里打电话,家里人哭着告诉他两个孩子因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家里正在四处筹集钱给孩子做手术。姥爷一听又着急了,满脸愁容的在街上走着,几次拿出手机想再给我和姐姐打电话,始终没打。姥爷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门前停住脚,突然想起什么,赶紧拦住一辆出租车回家,找到房产证,来到房地产公司把自己的住房租了出去,姥爷把租房钱都寄给了孩子,租房人搬到他家,他拎着两个包袱出来,走到学校门前,姥爷坐在包袱上看着里面的学生发呆。姐姐要出国,临走前打电话姥爷,姥爷想说实情,又不想说。我下班开车路过,看见姥爷,停住车,问起姥爷。姥爷说了实情。我把姥爷的事告诉姐姐,快到飞机场的外孙女又返了回来。我和姐姐决定陪姥爷一起去乡下看望有病的双胞胎……

人物简介:

姥爷——男,70岁,退休工人,一个乐于帮助他人,自己却节俭生活。

外孙——男,20岁,公司员工。

外孙女——女,30岁,外企员工。

1姥爷家 晨 内

东方刚刚发白,姥爷家的灯就亮了。姥爷起了床,先拿起放在床头上的姥姥遗像看了看,又放回原处,接着擦拭着挂满墙的奖状和相片。

特写: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双鬓刚白的姥爷脖子上系着红领巾和穿得破旧的一群农村孩子合影,合影的远景是大山,近景是学校操场和一条横幅上写着欢迎局长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切)山村小学,破旧的草屋,木板搭的桌椅,课堂上十几个穿得破旧,有的光着脚的孩子在听老师讲课。其中一个小姑娘怀里还睡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妹妹…… 2客厅 晨 内

一条小狗狗卷曲在沙发上睡觉。

姥爷悄手嗫脚的进了客厅,走到沙发前,用手轻轻的拍着狗狗。姥爷:巴图,天亮啦,起来吧,咱们去晨练。狗狗醒来,和老爷亲近。3街道上 晨 外

姥爷在跑步,狗狗跟在身后。姥爷边跑边检着街上的垃圾扔进路边垃圾桶,狗狗也帮着用嘴叼纸片跟着扔进垃圾桶。4公园里 晨 外

姥爷身穿戏装正和一群票友在唱京剧《空城计》,狗狗坐在旁边也入迷一样,跟着姥爷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不住的摇头晃脑,伸着左右前爪。5早市 晨 外

姥爷在挑选着青菜,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拿起来又放下,不住的摇头,嘴里不住的念叨着:涨价啦,又涨价啦,怎么老涨价? 狗狗也闻闻这个,嗅嗅那个,不住的摇头。

狗狗发现什么,冲着上边放着“减价处理”字样的一堆快要腐烂的白菜叫着。姥爷满意点点头,同时用手拍拍狗狗的头,狗狗用嘴叼着老爷的裤脚拉到白菜堆跟前。卖白菜的小贩正忙着给别人称菜,没有理会姥爷。狗狗冲着小贩叫了两声,小贩吓了一跳,这才回过头。姥爷用手指着白菜问小贩:这白菜多少钱一斤? 小贩:五毛钱一斤。

姥爷独白:别人卖一元,他卖五毛,便宜一半儿,去掉烂的也合适。姥爷:这菜都烂啦,还要这么贵?两毛吧,我买二斤? 狗狗听懂似的冲着小贩拱拱嘴,叫两声。

小贩:老爷子,看你这穿戴,也不像有钱人,也没钱买好菜,你这么大年纪,就算照顾你,两毛就两毛吧。

姥爷挑了一棵白菜放在电子秤上,秤上显示0.95公斤。狗狗趴在秤跟前,伸长脖子仔细地看着,冲着姥爷叫两声。老爷拿出一元钱递给小贩,小贩找给姥爷六毛钱。姥爷:“还差二分呢?

狗狗也帮腔似的冲着小贩叫两声。

小贩笑了:“老爷子,现在别说一分二分,就是一毛两毛掉在地上都没人捡。” 姥爷:那不行,一分二分也是钱,你得找给我。小贩:老爷子,现在一分两分的钱都没有啦,我咋找你? 姥爷:没钱再给点菜。

小贩:行行行,你再拿一棵,就算我送你的。姥爷:那不行,一是一,二是二,该咋地就咋地。狗狗也点点头,冲着小贩叫两声。姥爷又掰了一个菜帮儿离开。小贩手指姥爷:穷鬼!

姥爷没理会,狗狗回头冲着小贩狂叫两声。旁边的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姥爷。6姥爷家 晨 内

老爷开门进屋,狗狗先跑进来,姥爷把白菜放进厨房,到卫生间去洗手。

狗狗跑进客厅,从茶几下的夹层里叼出一个旧账本,熟练的放在茶几上,又叼出一支圆珠笔,放在账本旁。

洗完手脸的姥爷从卫生间出来,坐在茶几前把买菜的四毛钱记在账上。

感人微电影剧本 篇2

法治微电影, 是以各种法治微电影大赛为创作和播出平台, 伴随其产生和发展的。最早的法治微电影出现在2012年四川成都青少年法治微电影大赛上;到2013年, 昆山法治微电影大赛和苏州法治微电影大赛相继举办, 引领法治微电影崛起, 同时树立了地方法治微电影品牌;而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举办的首届法治微电影大赛, 则将法治微电影的发展推向高潮, 从此法治微电影的创作在全国遍地开花。

一、法治微电影是微电影发展的里程碑

法治微电影的异军突起, 对微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让微电影有了类型片, 而类型片是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 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以及辉煌时期的香港电影, 都是靠各种类型片打天下。

法治微电影出现之前, 微电影没有自己的类型片, 甚至分类都比较模糊。以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的奇艺网微电影频道为例, 微电影被分为爱情、惊悚、喜剧、动作、悬疑、文艺、励志、恶搞、公益九种。其中, “爱情、惊悚、喜剧、动作、悬疑”跟“文艺”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文艺片是相对于商业片而言的。至于“励志、恶搞、公益”则很难成为一种类型片, 只能是一个大的范畴, 比如公益微电影里完全可以分出爱情、动作和悬疑来;而“恶搞”则是一种行为方式, 在微电影里只能说是一种创作手法, 不能成为分类的依据。其他像“爱情、惊悚、喜剧、动作、悬疑”则是对大电影的模仿和套用, 既没有凸显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的个性, 也缺少专业色彩。

名不正则言不顺, 微电影被人诟病的就是不专业;而要走向专业, 如果没有自己的类型片, 显然没有说服力;法治微电影的出现, 弥补了这一缺憾。法治微电影讲述的是法治故事, 有鲜明的法律个性, 体现了法治领域的特征, 同其他微电影区分明显, 成为微电影的类型片, 引领微电影走向成熟。

二、法治微电影开辟了普法传播新渠道

同样是用影像进行法治传播, 微电影与电视消息报道、专题片、纪录片相比, 有自己的优势, 开辟了普法传播的新渠道。

消息报道、专题片和纪录片都苛求真实, 要求是真人真事。由于种种原因, 越是这种真人真事, 在做正面宣传时, 效果往往会打折扣, 有时候媒体说得越真, 观众反而越是质疑。而微电影不苛求真实性, 它选择典型的故事和人物进行艺术加工, 用好的故事和情感来打动人, 改变了观众看正面宣传就是要受教育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定式, 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

过去的法治传播往往是单个节目的报道, 无论是宣传法规, 还是讲述一个人的事迹, 多是“单兵作战”。而法治微电影通过法治微电影大赛的平台, 几十部、几百部甚至上千部法治微电影集中涌现出来, 全面地展现这个行业, 形成一种群像, 具有拳头的冲击力;而且微电影从前期的准备到拍摄成片, 再到参评、评奖、颁奖, 在网上播映, 在线下展映, 这一过程短则三五个月, 长则一年多, 传播的周期长、力度大, 形成阵势, 有别于电视节目在电视台线性播出、稍纵即逝, 从而彰显出强大的传播优势。

而且法治微电影创作成本低廉, 对设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创作门槛低, 能吸引大众参与, 成为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法治传播的新载体。

三、法治微电影的题材贴近民生

法治微电影题材的最大特征是贴近现实和百姓日常生活, 具备法理点, 对观众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启示、警示意义。这点同法治题材的影视剧不同。

法治题材的影视剧主要讲述的是法治领域内的涉案故事, 而且往往是大案要案, 动辄杀人放火, 破案过程迷雾重重、一波三折,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像经典的涉案电视剧《重案六组》就是如此。这类涉案故事, 除了娱乐和惩恶扬善的警示意义, 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帮助。

而法治微电影不是这样。它贴近民生, 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包括一些看似不起眼, 但遇到就很麻烦的问题, 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帮助, 不但告诉观众要遵纪守法, 更告诉观众什么样去维权。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 讲述一位女士在服装店买衣服时, 被一只流浪狗冲进来咬伤了。这位女士得自己掏钱治疗, 还影响了工作, 于是, 她找服装店老板讨公道。服装店老板认为自己没有责任, 不愿意承担赔偿, 说:“第一, 这狗不是我们店里养的, 你应该去找狗的主人要求赔偿。第二, 这是条流浪狗, 它窜进来咬人, 我们也无法防备, 你被咬了只能自认倒霉!换句话讲, 你到银行取钱, 突然一个犯罪分子窜出来把你手上的钱抢走了, 你能找银行赔钱么?”

服装店老板说的听上去也在理, 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如果不懂法, 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位女士也是一样。后来, 她求助于当地的消费者协会, 启动调解程序进行调解, 调解员告知店主:按照《消法》规定其应该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相关费用。店主不服, 说这种情况不适用《消法》, 而适用于《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 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店主既非饲养人也非管理人, 所以不承担责任。而调解员告诉他:消费者有选择使用法律的权利, 这位女士可以按《民法通则》找动物饲养人和管理人主张权利, 也可以选择《消法》向店主主张权利;而店家赔偿后, 这位女士的诉权就转移到店主身上, 店主有权再向狗主人追责, 要求补偿。

法治微电影的题材, 不以奇观性和戏剧性见长, 注重的就是这种贴近民生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四、法治微电影的故事具有特殊性

相比其他微电影, 法治微电影讲述的故事具有特殊性:一定是与法律有关的, 并以法律为核心。法治微电影不仅通过好看的故事来吸引人, 还将法律法规和故事有机结合, 传播法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法治微电影的故事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讲述的是执法者和普通人之间的故事, 这些执法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税务工作者、消防官兵、交警等。因为主人公是执法者, 这类故事天然具有法治色彩。

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讲述了社区民警救助吸毒青年的故事:失去父母的吸毒青年金铭从戒毒所出来后, 发现他以前的朋友以及女友都离他而去。因为有吸毒前科, 金铭找不到工作。在他情绪低落之时, 社区民警老杨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 帮他找到了工作。金铭下决心不再碰毒品。一次偶然的机会, 金铭与前女友相遇, 他想挽回感情, 却被女友拒绝, 并招致女友的现男友纠结一帮人暴打。深受刺激的金铭再次陷入歧途, 并产生了幻觉, 他冲上楼顶, 持刀砍人, 民警老杨及时赶到, 但金铭失手将老杨砍伤, 自己也险些坠楼;老杨将金铭救起后, 因为受伤, 体力不支而晕倒, 不幸坠楼牺牲, 金铭瞬间清醒……最终在金铭的协助下, 警方将毒贩一网打尽——这类执法者与普通人的故事, 是法治微电影中最典型的。

另一类法治微电影, 讲述的是普通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故事, 但这类法治微电影的核心不是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而是其中的法律关系。比如有一部法治微电影《恋爱诉讼》, 讲述了一对恋人分手的故事:男生是一个经济适用男, 女生是一个拜金女, 两人在交往过程中, 男生倾其所有讨女生欢心, 还借父母的钱给女生买了一辆轿车, 但最终女生还是投入了有钱人的怀抱。女生提出分手, 男生无奈接受, 但要女生归还那辆车, 因为车钱是父母给的, 别的可以不要, 父母买的汽车一定要归还, 女生不同意。男生于是求助法律援助, 律师告诉他,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这辆车是彩礼, 由于双方没有登记结婚, 男生可以要求女生归还彩礼, 如果协商不成, 可以诉诸法律到法院去起诉。最终男生拿回了自己的车。这部法治微电影无论题目还是内容, 都同爱情微电影明显不同, 其目的不在于呈现爱情故事本身, 而是要告诉观众如何处理情感纠葛和经济纠纷;至于人物, 故事中的律师只是个配角, 却是关键人物。

五、法治微电影创作的优势和不足

生活中的法治故事很多, 所以法治微电影的内容也呈现多样化, 十分丰富。除此之外, 法治微电影的创作手法和形式也不受影视剧条条框框的束缚, 非常灵活多样:既有虚构的, 也有纪实的;既有以对白为主的, 也有用旁白穿起全片的;既有严肃的正剧, 也有搞笑的谐剧;既有故事性很强的小说式微电影, 也有抒情性很强的散文诗式微电影, 等等。

从演员的表演来看, 法治微电影多是一种本色表演, 主要演员基本上都是来自法治领域的——他们演自己熟悉的人, 说自己熟悉的话, 做自己熟悉的事, 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这些都是法治微电影的优势。当然, 由于刚刚起步, 法治微电影在创作上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比如:有的片子过于致力于突出人物的正面形象, 剧情偏离生活, 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感;有的故事和法理点结合比较生硬, 甚至生拉硬套, 导致缺乏情感感染力和法理说服力;还有的法治微电影, 是用专题片、纪录片和宣传片的思路来创作的, 缺少微电影的个性魅力。而在技术层面上, 很多法治微电影在镜头拍摄、光影运用、声音处理上也还不够专业。法治微电影是一个新生事物, 相信这些问题和不足, 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得以解决。

法治微电影将法治传播同故事相结合, 做得比较成功, 也为微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科普宣传、环境保护、道德风尚、公益事业乃至工业和农业的很多领域, 也都可以同微电影进行有机结合, 展现行业特征和风貌;而这些行业微电影也会让微电影的面貌焕然一新, 呈现更多风景。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微电影的发展, 法治微电影异军突起, 有力地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法治微电影贴近民生, 故事具有法理点, 实用性强, 传播法律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成为微电影比较成熟的类型片, 也开辟了普法传播的新渠道。

奥迪“触电”感人电影《亲爱的》 篇3

东风裕隆续缘电影《痞子英雄2》

9月21日,由东风裕隆投资过亿的新片《痞子英雄:黎明升起》在北京国贸百丽宫影城举行了首映礼。东风裕隆副总经理白清源先生及受邀的部分媒体记者、纳智捷车友会成员一同观看了这部影片的首映。导演蔡岳勋率赵又廷、黄渤、林更新等一众主创人员也亲临首映礼现场,为该片宣传造势。影片中,冒险、刺激的惊险旅程再度升级、持续上演夺命飞车的追逐好戏,而这种激情与睿智的碰撞,与纳智捷 新大7 SUV、纳智捷 优6 SUV的“英雄气质”不谋而合,在这部被称为亚洲第一灾难动作片中,纳智捷的“正义英雄车”们将同痞子英雄联袂演绎一场视觉盛宴。

林肯两款新车公布预售价

9月24日,林肯汽车公布旗下率先引进中国市场发售的两款车型的预售价格,中小型豪华SUV车型MKC为35-45万元,中型豪华轿车MKZ为32-40万元。其中,MKC搭载全新2.0升EcoBoost发动机,最大功率182kW,峰值扭矩366Nm,同时配备CCD连续可调阻尼悬挂系统;而MKZ配备的2.0升EcoBoost发动机调校稍有不同,最大功率186kW,峰值扭矩389Nm。

这两款车型均推出尊享版、尊雅版和尊耀版三种配置版本,以满足客户需求。据悉,首批林肯MKC和MKC成车已于日前运抵中国,10月23日,全新林肯MKC与MKZ将正式上市。

奔腾X80增1.8T动力车型

9月16日,2015款奔腾X80在成都上市。奔腾X80是一汽奔腾的首款SUV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它的成功意味着一汽奔腾走出了单纯的轿车市场,实现了向多车型、多细分市场的跨越,并开始打造多车型组合的奔腾品牌大未来。2015款奔腾X80在继承了奔腾X80平台先进、外观时尚、内饰舒适、安全可靠、配置丰富、品质卓越等优势之上,最大变化是全新增加1.8T动力车型,搭载4GC系列高性能增压发动机,并在原有车型基础上增加运动款车型,以动感气质和高功率T发动机点燃自由激情。2015款奔腾X80将为自信、有眼光、在乎事物本质的社会中坚创造非同一般的驾驭体验。

J.D.Power:汽车金融大有可为

9月17日,据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经销商汽车金融满意度研究SM(DFS)显示,经销商对于汽车金融公司的总体满意度高于银行。该研究为业界首次针对中国汽车金融满意度的研究,从零售金融和库存金融两个领域评测了经销商对于金融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其基于2145个经销商的反馈,涵盖了47个汽车品牌,数据收集工作于2014一季度在全国73个主要城市进行。研究发现,在豪华车细分市场中,汽车金融渗透率从2008年的8%上升至2014年的31%。基于中国乘用车销量在未来几年的持续增长预期,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北京汽车双剑齐发

在近日于广东肇庆举行的“华夏杯”比赛现场,北京汽车正式发布了首款A+级车型绅宝D60,并推出了北京40拓疆版全新车型。绅宝D60共有5款车型,使用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5MT或5AT变速器,官方指导价11.98万-16.88万元。绅宝D60具备Breakthrough(性能突破)、Excellence(配置卓越)、Safety(全时安全)、Trend(设计时尚)四大特点,其上市弥补了北京汽车在A+级轿车市场侧重运动性能板块的空白。同时上市的北京40拓疆版,官方指导价17.68万元。新车的五孔格栅、门外拉手及油箱盖都进行了镀铬处理,并增加了LED日间行车灯及双排气管等设计。而增加的前轴离合器和伊顿式后桥机械自动差速锁,对降低油耗和增加越野性能很有帮助。新车的内饰工艺和智能配置也进行升级,如加装了带GPS导航和倒车影像的6.5寸多媒体中控屏等。

发现神行强势出击

路虎发现家族首位新成员Discovery Sport日前在居庸关长城脚下举行了全球实车首发,并揭晓了其全新中文名——发现神行。发现神行是同级别车型中率先采用5+2可选座椅配置的SUV,储物空间高达1698升。动力系统采用2.0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搭配9速自动变速箱,兼具动力与燃油经济性。新车配备了大量先进的智能科技,而轻量化单体壳式车身结构让发现神行拥有高超的抗扭刚度。而分别达到 25度、31度和 21度的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则与600mm的涉水深度和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Terrain Response,造就了新车领先同级的全地形能力。据悉,发现神行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预计国内售价在60万元左右。

DS6在长城狂野登场

感人的校园微电影剧本 篇4

此故事是讲述了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间二B的本科大学,他带着一颗憧憬而又向往的心走进大学的门槛,然而大学的生活并不是他想像中的那样的,他一度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梦想也变得模棱两可的,幸运的是在他迷茫的时候,朋友们的帮忙,家人的关心,使他自己振作起来,最后,重新找回了那个干劲十足的自己……

第一幕

时间:9月1号星期日上午10点

地点:大学门口

人物:主角男一号、甲同学

内容:开学了,男一号带着一颗憧憬而又向往的心到学校注册,右手拿着行李,左手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校门口,停住脚步,抬头看着挂在门口的校名,眼神流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合起拳头紧紧握着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定下神来,拿出手机打给甲同学。

对白:

男一号:喂,兄弟,我要上大学了!

第二幕

时间:大半个学期的某一天晚修后

地点:宿舍

人物:男主角,带班师姐

内容:很幸运,男主角跟带班师姐是同乡,因此也比较关心他。大半个学期过去了,然而男主角的大学生活并不像当初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子,相反是个更多的迷茫,不知所措,无聊的度日。以前的梦想也越来越淡的。这一切,带班师姐都看在眼里。这一天,主角像往常一样晚修后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当鼠标准备点击英雄联盟的时候,突然QQ头像闪动了,他犹豫的却由不得不打开

对白:

师姐:某某,你在?

男主角:嗯

师姐:可以聊聊天吗?

(犹豫了一下)男主角:阿?好吧。

师姐:这段时间,我都有留意到你,上课玩手机、看电影、睡觉、迟到、早退、旷课。你都在做什么?你的斗志呢?你的梦想呢?你为什么上的大学?都快考试了,你就这么想挂科吗?

(心抽动了一下,发了呆,醒来)主角:读了这么久,什么都没学到,读完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什么大学生活如神仙,大学就是天堂,都是狗屁话。(说完,深深地吸了口气)

一分钟后,传来一个视屏(郑强开讲,为什么读大学?)

师姐:某某,你真是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答应师姐,把这视屏看完好吗?

男主角:嗯嗯好吧。

视屏看完了一遍又一遍,看到第三次的时候,呼了口气,拿起根烟点着,向华立湖走去。

第三幕:

地点:华立湖,宿舍,乐活大排档

时间:看完视屏后,刮风

人物:男主角,家人,乙、丙、丁舍友,师姐

内容:和师姐聊完,看完视屏,男主角感到曾经的自己还在,曾经的梦还在,曾经的斗志还在,来到华立湖,风吹着,手上夹着香烟,坐在凳子上沉思,想起这大半学期来的生活

回忆:

宿舍

乙舍友(玩剑灵):注意注意:”左边有敌人,右边也有敌人别动,这个让我来”。

男主角和丙舍友(玩地下城),丙舍友:“你的剑太差了,要升级了”。

男主角:“我也觉得啊,快帮我充钱,我要买”。

电话响了,家人,迟迟不接。

家人:“儿子,吃饭了没,别太辛苦了,没钱了就打电话啊”。

男主角:哦…行了行了,我在做作业呢,挂了。

大排档

宿舍的人都在大排档,餐桌上满是啤酒和骰子,喝得满面通红。

男主角:你们猜,那女的高跟鞋有多高,猜错了就喝。

乙舍友:5厘米吧

丙舍友:6厘米。

丁舍友:7厘米

(接着,男主角走过去。)男主角:“美女,”。

回到现在:

想到这些生活,眼泪不自觉的落下,闭着眼睛,深深地悔意,握紧拳头,一会,拿起电话。

男主角:喂,爸妈,我会好好读书的。

男主角(QQ):师姐,我懂了。

第四幕:

人物:男主角,群众

地点:教室、图书馆、宿舍

背景音乐:做自己的英雄

内容:一夜之间,男主角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脱胎换骨。晚上调好闹钟,不再迟到,早退,上课的时候,直接关掉手机,专心听课,困了就用夹子夹手指,不懂就问同学,老师。没课的时候,去图书馆认真的看书,晚上回到宿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并预习,当支持不住的时候,就会听听《做自己的英雄》。这样的日子一直坚持。

旁白:他一直在努力,向自己的目标走去,此刻的他是多么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

第五幕:

地点:教室,校园的校路

人物:男主角,群众

内容:期末考试到了,他坐在位置上,专心的做着试卷,仿佛课室就只有他一个人,终于考完了。他带着耳机,放着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嘴角微微的上扬,在路上走着……

感人微电影剧本 篇5

影片介绍

爱·泪剧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却割舍不去;即使有一天亲人不在,但是他们的爱永远都在;片子主要讲述一位贫穷的父亲含辛茹苦的养大了自己心爱的女儿,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公益微电影的奠基作品《爱·泪》,据剧组透露,将于4月20日在京开机,拍摄地点也会在日后的报道中告诉大家,而其中的主创人员也相继浮出水面,谋女郎十三钗之一的袁杨纯子更是零片酬倾情加盟,为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这部公益微电影将于父亲节前期在各大媒体一一亮相,让我们大家一起感受那浓浓的父爱,感恩温暖的情怀。

父爱含义:

父爱指父亲给予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父亲从男性的角度,给予孩子坚强,自立,自强,自信,宽容,使孩子能感觉到与母爱不同的爱。母爱是细腻的,而父爱是严肃、刚强的、博大精深的。父亲的责备是望激励孩子,然而有时却会适得其反,因此,两者结合,才是最好的理念和方式。

超感人的电影 篇6

超感人的爱情电影

情书,I am Sam..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悲伤电影,再见萤火虫 还有 樱桃 暖春 不可不信缘,飞屋环游记,剪刀手爱德华,两小无猜,这个杀手不太冷,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完美的世界,面纱,晨曦的女孩,我杯具的前二十年,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入殓师,日落之前,勇敢的心,闻香识女人,天堂的孩子,我们俩,荒野生存,洋葱电影,黑暗中的舞者,杀手里昂,my life without me,借着雨点说爱你,爱再来一次,中央车站,心动,返老还童,我来鸟,妈妈再爱我一次,花月,西伯利亚理发师,每当变幻时,成为简奥斯汀,傻瓜,熔炉,为了爱,恋恋笔记本,人工智能,再说一次我爱你,不再让孤单,雏菊,二手雄狮,英国病人,七音符

《不一样的爸爸》、《忠犬八公的故事》、《海上钢琴师》、《情书》、《我脑中的橡皮擦》、《拉面人生》、《国境的南边》、《不能没有你》、《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海洋天堂》、《不一样的天空》、《这个杀手不太冷》、《钢琴家》、《剪刀手爱德华》、《假如爱有天意》、《入殓师》、《导盲犬小Q》、《岁月神偷》、《快乐寻回犬》、《触不到的恋人》、《桃姐》、《西伯利亚理发师》、《婚纱》(超感人…)

感人微电影剧本 篇7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来看2013年推出的豫剧微电影《父亲》, 我们似乎能够得到某种启示。作为新时代网络技术发展下的新生产物, 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湛、即时互动、观看便利和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是名副其实的新媒体平台下的“宠儿”。而《父亲》将传统豫剧艺术与微电影这一崭新形式完美结合, 不仅是艺术上的一次全新尝试, 同时又为传统艺术指出了一条新型的传播路向。

一、戏曲艺术传播的新途径

对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稍有了解的人, 应该对默片《定军山》不会陌生, 因为“这部短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 也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此片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拿手戏《定军山》中的精彩场景摄制下来, 新鲜的“西洋景”和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相结合, 一放映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定军山》之后又拍摄了一系列的戏剧影片, 在当时皆反响不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中国电影在滥觞之时能够很快获得大众肯定, 很大程度上与当时戏曲的广泛影响力是分不开的。然而时过境迁, 百年后二者的处境似乎颠倒了过来, 一方面是后起之秀的电影艺术已然进入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是传统戏剧由于种种原因在迅猛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缓慢, 以至于呈现出亟待拯救的窘境。对传统戏剧本身而言, 反求诸己式的检讨自然有其合理之处, 但当务之急, 却莫过于在新的时代摸索出一条顺应潮流的传播途径。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 在新媒体时代将传统戏剧艺术与微电影结合, 似乎就有以某种方式回到起点的意味, 也印证来了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与传统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事实。实际上, 在电影电视中加入传统戏曲元素并不新鲜。观众们熟知的电影电视《霸王别姬》、《梅兰芳》、《青衣》等等, 皆是此类。而这些作品的成功显然都为戏曲微电影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不仅如此, 与这类常规影片相比, 微电影作为电影中的“轻骑兵”, 紧凑精悍, 更易彰显戏曲的魅力。

因此,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其说是传统戏剧艺术的灾难, 毋宁说是给它们提供了焕发生机的新的可能。庞大的视频用户, 自由的传播空间, 便捷的收看方式, 都为戏剧传播展现了巨大的前景。微电影作为网络媒体的“新生物”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豫剧作为戏曲艺术中的三鼎甲之一,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两者的结合必将擦出新的火花。

(一) 壮大中的微电影

近几年微电影在互联网中异军突起, 不断发展壮大。顾名思义, 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 首先相对于常规影片而言, 微电影的时长大大缩短, 通常来讲, 微电影的片长一般在3-30分钟以内。这一特点实际上切合了现代快节奏生活, 在花上两三个小时去影院看一部电影已然成为奢望的现代生活中, 微电影的诞生也恰好满足了人们利用零碎时间获得娱乐放松的心理。其次, “微”的含义还在于相对于动辄大成本大制作的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的制作显得很“微型”, 这就决定了其准入参与的门槛极低, 谁都可以拍电影已然成为现实。

微电影借助互联网平台播出, 在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已经普及的当今社会, 极大地方便了受众观看。中国微电影以2010年由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一触即发》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开端。2011年的《老男孩》、《私信门》等一系列市场反映良好的微电影问世, 掀起了微电影的热潮, 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微电影元年。正是看到了微电影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以搜狐、爱奇艺为首的各大视频门户网站、微博平台、社交网站等纷纷大力推进微电影业务, 微电影在网络平台遍地开花。2013年, 微电影可谓全面出击, 加入微电影创作的网民越来越多, 并创立了微电影论坛, 微电影吧等, 各种微电影奖项也是层出不穷, 俨然成为了网络时代新的“宠儿”。

此外,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物, 微电影还承袭了网络的交互性、互动性等特点。微电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进行传播, 受众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积极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形式不仅能让受众积极参与微电影, 也能让微电影达到更优的传播效果, 这些特点都赋予了微电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传统的戏曲艺术而言, 是新媒体时下的一次契机。

(二) 《父亲》一次大胆的尝试

随着新媒体的汹涌态势, 以及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 戏曲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戏曲受众由于媒体冲击逐步分流, 使得戏曲观众基础变得薄弱。一旦没有了强有力的受众群体, 戏曲的发展之路也是日渐困难。除此之外, 一些戏曲剧目在内容以及语言艺术表达上不贴合时下大众生活等问题, 使得戏曲艺术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

而微电影的出现, 无疑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豫剧也正是看准了网络这一广阔的平台, 于2013年6月16日父亲节当日推出豫剧微电影《父亲》。作为河南省首部豫剧微电影, 主创人员精心策划。全片时长虽短, 但其拍摄剪辑却毫不含糊, 众多蒙太奇场景转换将故事巧妙的和豫剧艺术完美结合, 在保留原有的豫剧艺术特点的同时, 增添了更多视觉享受, 在在把“微”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父亲》的主要演出人员皆是专业的豫剧演员, 其中儿子一角由唐派艺术掌门人贾廷聚的嫡传弟子宋子根扮演, 父亲一角由已故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崔兰田先生之子周铁先生饰演, 而影片的整个故事也是根据宋子根先生的个人经历改编而成的。在《父亲》中, 豫剧传统演出曲目《南国的橘子树》、《汉津口》、《岳飞》等唱段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影片, 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大要素。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突出豫剧魅力之时并没有忽略故事的内涵, 事实上, 此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老而常新的伦理话题, 直指当下繁忙生活中年轻人如何处理事业和亲情的问题, 提醒大家在为事业奋斗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自己的父母, 而这, 无疑是极具话题性的。

二、戏曲微电影的优势

戏曲微电影和其它类型的微电影不同, 作为一种新的题材类型, 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影片《父亲》将豫剧和微电影的优势共同融合, 不仅提升了豫剧的观赏效果, 同时扩大了受众传播面。

(一) 延展的舞台空间

随着剧目演出对的舞台要求越来越高, 实体的舞台空间不仅难以充分表现故事内容, 也限制了剧目的传播范围。“一些豫剧剧目大多属于城市剧, 大型的乐队、高科技的布景和昂贵的音响设备, 带来的是高成本和地域的局限性, 它只能适应大中城市剧场的演出”2虽然在豫剧中也有一些时长不足一小时且剧情丰富, 投入较少的小戏, 但毕竟这类还是不多。同时, 戏曲舞台表现出的人物关系、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以及物与物的关系都会受到有限的舞台空间限制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豫剧舞台表演亦是如此。这些因素的存在, 对于豫剧的传播发展有了一定阻碍。

相比于戏曲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 微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微电影的时长较短且剧情集中, 在经费的投入上比前两者有所缩减。不仅如此, 微电影有着电视和电影同样的表达技巧和方式, 可以同时呈现出不同豫剧舞台表演情况, 更能够将豫剧唱段背后的故事以及豫剧大师、戏迷的故事等串联起来, 走出原有的封闭舞台空间, 呈现出多为的舞台艺术, 豫剧微电影《父亲》正是利用这一特点, 在呈现原本豫剧表演艺术的同时加入主人公的成长故事, 加深人们对于豫剧的了解, 使得微电影成为豫剧舞台表演延展的新空间。

(二) 灵活的表现手法

戏曲微电影充分利用微电影自身创作的优势, 运用更多电影创作的手法, 如景别的转换、蒙太奇的使用等, 将更多舞台之外的细节和故事呈现出来, 也使得原本传统的戏曲更加具有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镜头是一个较为强烈的艺术表示形式, 镜头之间的变化、景别的转换, 都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在豫剧微电影《父亲》中, 一开始使用了特写镜头, 体现豫剧元素, 从细节及神态透露出一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专业精神和态度。同时, 《父亲》在表现父亲与主人公之间的戏曲情节时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剪辑方法, 交叉蒙太奇是指在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的空间下, 情景的交叉出现。在影片中, 当宋子根先生第一次登舞台唱大戏豫剧《汉津口》时, 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表现在老家中的父亲用广播听戏的场景, 渲染情绪, 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父子之间的亲情, 更加灵活的传达了影片主题, 将豫剧文化和微电影制作有机的结合, 形象具体的体现了豫剧艺术, 这些都是传统舞台表演所不能传达的。

(三) 多层次的受众群体

无论是戏曲还是微电影, 想要更好的发展, 受众的多层次无疑是一个重点。戏曲微电影的发展, 较大程度上拓宽了原有的受众群体, 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微电影的形式对于中青年人而言不再陌生, 将戏曲融入微电影中, 能有效的吸引这部分群体, 扩大受众层面。与此同时, 从老年到小孩, 都可以利用新媒体等形式观看, 有效打破当下戏曲受众单一的局面, 也能够使得戏曲艺术有着更广阔的传播。《父亲》这一部豫剧微电影的导演是当时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视角对戏曲微电影进行尝试, 虽然在技术和创作上还不是很娴熟, 但是对于年轻人了解戏曲艺术提供了一次良好机会, 同时激发人们对戏曲微电影创作的热情, 进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对戏曲微电影的一些思考

豫剧微电影《父亲》的成功给微电影界注入了新的血液, 带来了新的活力, 两者的结合使得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施展, 为今后戏曲和微电影的发展都提供了参考。但是作为微电影的新的题材, 豫剧仅仅是众多戏曲剧种中的一种, 对于整个戏曲文化而言, 有着更大的挑战, 怎样把握好微电影中文化体现, 戏曲艺术的题材选择以及戏曲微电影今后发展, 还值得去探索和思考。

(一) 故事创作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豫剧微电影《父亲》对戏曲利用新媒体传播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这部戏曲微电影中还是透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戏曲微电影的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把戏曲“拿”到微电影中, 由此造成的结果, 就是影片给人的印象是披着两张皮, 一张是故事情节, 一张是传统戏曲唱段, 二者毫无联系地杂糅混搭, 不免给人一种将戏曲生搬硬套的感觉, 也降低了戏曲微电影的观赏效果。陈凯歌导演电影作品《霸王别姬》就很好的诠释了“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的思想, 将戏曲和故事完美的结合,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因而, 对于戏曲微电影来说, 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 应该是将戏曲各种元素与故事情节相互融合, 打通两者间的壁垒, 让受众不仅能够听戏曲, 还能够理解戏曲, 感受艺术魅力。

当然, 对戏曲微电影而言, 在创新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于戏曲艺术和精神的坚守。“一部真正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必须达到精神层面的表现, 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而依靠华丽外表和元素来装扮的作品, 只能是眼球消费时代下的牺牲品”3。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戏曲微电影更应该适应戏曲的互动性、娱乐性和大众性。一言以蔽之, 微电影的时长虽短, 也应体现出对戏曲文化和精神的深层次的表现, 对于处在刚刚起步的戏曲微电影而言, 如果只是一味凸显商业性, 将不利于以后戏曲的发展。

(二) 打造戏曲微电影文化品牌

品牌是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知和认可, 当人们提及某一品牌时就会联想到与品牌相对应的内容, 戏曲微电影的品牌化如同无形市场, 构建文化品牌, 树立戏曲微电影名片, 可谓一举两得。对于微电影而言, 如同一个“微型”的电影, 有微爱情片、微记录片、微喜剧片等, 这一个个“微型”的电影, 让观众体会到人生百态, 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微”品牌, 而戏曲, 作为中华民族艺术之一, 唱念做打, 剧种杂而有趣, 艺术表现力极强, 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一个是传统艺术, 一个是网络新生物, 戏曲微电影对与两者各自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要想让戏曲微电影良性发展, 就必须要打造属于戏曲微电影自己的文化品牌。微电影本身还具有着商业性质, 对于戏曲题材的打造不能完全的交给商业机制, 要把握住传统文化的精华。一旦形成品牌, 能更好地将微电影和戏曲整合, 利于今后的宣传推广, 从而形成属于自身独有的机制, 让微电影更加赋有文化底蕴, 让戏曲文化更好的传播, 在观众心中烙下“标记”, 形成联动效应, 将戏曲微电影置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

四、结语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成长都会经历从尝试到发展的阶段, 戏曲微电影也不例外。豫剧微电影《父亲》在尝试探索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虽然在有些地方上还不够成熟, 但是让观众看到了今后戏曲微电影发展的希望。微电影丰富的技巧手段, 快速的传播方式, 情节化的表达方式, 使戏曲元素得以全面展现。戏曲文化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拔高了微电影的文化高度, 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两者优势结合, 强强出击。在但是看到戏曲微电影优势的同时, 还要对其发展有所思考。怎样让两者更好的整合, 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优势, 避免昙花一现, 形成良性发展, 才是未来戏曲微电影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徐梦鸽:中外艺术精粹:豫剧 (M) ,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2.

[2]郭艳霞:当代河南戏曲电影研究 (D) , 山西师范大学, 2013年.

[3]吴向阳:微电影特性与电影文化产业发展 (J) , 电影文学, 2013年 (10) .

[4]黄颖:见微知著造微入妙 (J) , 当代电影, 2013年 (5)

微电影,威电影 篇8

顾长卫的《龙头》由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方方本色出演,以纪实手法讨论你我都曾面对、即将面对、或希望面对的等候。片中的作家、艺术家、拾荒者等不同年代代表的角色互相跳跃,或聚或散成就了《龙头》。

刚刚在香港电影节荣膺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许鞍华,此次聚焦变性人群体,真人真事改编《我的路》。吴镇宇饰演的男主人公困在男性身体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女人心,家庭幸福夫妻和睦,却为了变成女人抛弃了一切。影帝吴镇宇在该段故事里,对挣扎矛盾的心理,女性行为意识的拿捏塑造堪称精彩。这也是亚洲最具商业和艺术价值女性导演许鞍华,继《桃姐》之后首部公映的作品。

吕乐导演作品《小说》:电影特别之处是请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出场:阿城、林白、陈村、徐星、方方、丁天、王朔、马原、棉棉、余华。一圈人围着张桌子吞云吐雾。阿城说,经常在房间接到小姐电话,“150一次,耍不耍?”结果这电影送审没过,成地下电影。这部作品在微博得以传播。

纯文化人客串电影圈,近年来盛头不减。《小说》在时间长度上不算“微”,但是由于送审没过,倒成就了微博传播的平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依然是一部“微电影”。微电影,片子长短可以微小,成本可以微小,但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一定是“巨大”的。

投入成本低廉 人人都可成就微电影

在当前的微电影制作中,设备已不是主要的问题。目前,5D Mark II等一些普及度很高的平民级别设备已经能够达到或者接近新媒体平台播放的要求。据悉一些以此类设备拍摄的作品不但已经进入了网络平台,而且还成功卖给了一些电视台。当然,对于专业影视制作中的某些特别要求而言,民用级设备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比如情景喜剧喜用的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等,但另一方面,目前专业设备所需的成本并不算高——目前在北京,蔡司新出的C P.2全套镜头每天的租赁费用也就1000多元左右;而清晰度可达4k标准的专业数字摄影机RED 1搭配不同镜头的成套租赁费用也仅为每天2500元—4500元,这对于预算多为数万至数十万元的微电影来说,构不成过大负担。

设备选择的丰富和所需成本的下降,降低了微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现在,似乎所有人都能拍微电影。

易于传播的形式让微电影大受欢迎

当代的人类其实越来越无真正重要的事情可做,当代人类本身正在日益蜕变为种种微生物。所有这些微电影微小说微访谈微博,都是一种微型资讯端口的产物,那就是智能手机。那些日夜坐在办公室格子间之中、挤着地铁的微生物,其眼神像趴在地沟或地洞里的老鼠,目光永远都收缩在30厘米的世界之内,其界限便是一只手机或iPad的屏幕。那个30厘米处的电子屏,便是当代微生物的世界尽头。

微电影之所以迅猛占领了阅读的空间,并不在于内容因为微型而变得精巧新颖,而仅仅在于其接受上的快捷、轻便。事实上,所谓的微电影,就内容风格的创新而言,远不如2000年左右flash所带来视频叙事的风格革新。在当年的flash热潮中,线条成为了讲述故事的基本材料,而简洁的动作和紧凑的情节也带来与传统视频完全不同的故事感。然而,微电影的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人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无论是《老男孩》、《青春期》还是《父亲》这些红遍网络的微电影作品,背后都不是导演作为草根个体的独立成品。而真正由网友自发独立创作的微电影作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部真正进入主流大众视野。事实上,在网络走红的微电影,背后都有完整的商业运作团体。以《老男孩》为例,《老男孩》的爆红背后其实有着十分精密的商业销售逻辑,甚至连“11度青春”系列10部短片的上线顺序和时间,优酷都做了十分细致的推敲。也就是说,“微电影”的所谓低成本和低门槛并不能真正让爱好电影的年轻人一圆“电影梦”。和纪录片一样,微电影是年轻人试图接近院线电影的途径,然而一个不无残酷的事实是,至今尚未出现单打独斗因拍“微电影”而成功进军传统电影圈的年轻人。

电影作为与生俱来沾满机油和铜臭味的百年艺术,从诞生伊始,就是一个工业系统和商业系统。如果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电影很难因为播映门槛的降低而成为人人都能参与的草根娱乐项目。在这个意义上,认为“微电影”完全打破了草根和精英之间的界限,似乎还为时过早。

部分电影人不看好微电影,是有原因的

影评人列孚:很多人爱电影就是喜欢进入漆黑的电影院,配合特定的音效,在大荧幕前去感受电影的氛围,这必须是集体享受的东西。一两个人躲在家里自己对着电脑屏幕看,有的人吃饭时随便看几眼,这不能称为看电影,这叫做浏览。微电影只能算是视频,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我们所谈的电影是一种工业,无论是灯光、摄影、布景还是造型,等等,电影本身有个系统,不是简单拿着DVD就能拍出来的。电影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微电影只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产物,微电影至今尚未成为工业。

微电影本质上就是广告片,只是把广告字眼去掉就成了微电影。比如益达广告的微电影《酸甜苦辣》,它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请彭于晏和桂纶镁做主角花费的片酬肯定也不少,而且还在台湾和大陆两边拍,这个背后是有专业技术作支撑的。我们现在对微电影都还没有一个界定,这个说法太笼统。微电影就像个箩筐,把什么都装进去。

更多制片方把微电影当成一种营销标配

很多制片方在策划微电影项目时其实还是对电视台等传统平台有所考虑,毕竟“一鱼多吃”才是最理想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产品本身最好能够同时满足电视平台的播出要求,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投入。

在逐渐产业化的过程中,微电影“短平快”的制作模式有了不一样的解读,比如网络剧,虽然相比时下的电视连续剧其单集时长短得多,但集数往往要更多——很多网络剧,一立项就是100多集,总体工作量算下来其实和一部电视剧相差不多。即便如此,“短平快”的微电影相比同等条件的电视剧制作还是要便宜很多,一般的看法是,其成本至少要比电视剧低1/3左右。

微电影是天然的广告载体

liloo.cn电影网小编认为,微电影核心是讲故事,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影视内容的微小版,制作之初并未想过商业属性,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腾讯视频快女微电影系列等;另一类是商业广告的电影版,将广告做成电影,天然具有商业属性,如百事可乐的《把乐带回家》,让广告更具有故事性,成为人们爱看的广告。广告如何让人爱看,内容是关键,一部好的商业微电影与叫卖式广告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内容的创意上。内容始终是传播的核心主题,在互联网这个消费者具有充分自主选择权的环境下,广告的强制性已经不复存在,而若想吸引消费者,则必须将内容做得更加出色。很多精彩的微电影,往往将电影的故事性和广告的商业属性完美结合。吴宇森导演的宝马汽车系列微电影可谓经典;科鲁兹11度青春系列之《老男孩》,以及荣获“2011首届微电影节”全场大奖的《大众银行“梦骑士”》,都以追梦的精神让人分外感动;桔子酒店《12星座》系列,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让人读懂了这个酒店品牌的幽默属性。与简单的贴片广告相比,微电影的商业合作形式也更加多样,能够让广告商更好地传达品牌内涵和价值诉求。微电影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互动性,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观众在欣赏观看的同时进行转发和分享,实现快速扩散的病毒营销效果,这正是广告客户所期盼的。再次,微电影营销更精准。在内容制作上,制作方可结合自身产品或品牌特性,选择与品牌精神相契合的影视内容和调性进行创作。在广告投放上,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微电影制作方可以通过观众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偏好,选择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特定时间进行发布和传播,更具有针对性、选择性,从而实现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的有效性。

上一篇:珍惜时间冲刺期末下一篇:思考哲学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