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9-04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共10篇)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

摘要:针对《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在《离散数学》课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引进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驱动;项目实训;课程设计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学习很多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必备基础,对学生逻辑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离散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且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离散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计算机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起点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计算机研究与实践中出现的很多大问题表明,这些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理论问题,至少是技术方面的理论问题。因此,《离散数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同等重要的,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妥当。而目前《离散数学》的教学中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或两者都不重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学生的角度上看,一部分学生认为《离散数学》的理论课程不重要,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应该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要会编程,学习理论对编程没有帮助,而且理论学习枯燥、乏味,概念又多又抽象,难于理解。于是这部分学生放松甚至放弃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很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不注意实际应用,一遇到实际问题的求解时,就束手无策,不知道该采用什么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2)从教师的角度上看,首先,授课老师讲课时还是站在纯数学的角度来讲授学生所学的内容,不能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讲述所授内容,导致学生不能把所学习的内容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更不会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教学过程中没有改变老师的主体地位,老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改变《离散数学》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1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包括模拟项目)、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高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由于项目驱动式教学强调项目的现场性、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其形式、内容与传统教学课程有较大差异。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项目和案例为核心。项目和案例都是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因此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内容。这区别于传统的知识驱动式教学法,知识驱动教学法是以知识为核心,由于很多知识是抽象的,所以有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各个知识点。由于强调了项目的参与性,一开始就能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项目实训中,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需求参与设计,并以学生小组讨论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在逐步的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工程的进度学习和思考,课程快结束时,教师再从企业的角度介绍情况,评议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感。

2.2 项目驱动式《离散数学》课程中的教学过程

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原理,通过教学研究和任课老师的之间的协作,我们研究出了适合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和项目检验阶段。

(1)理论教学阶段。

该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然后根据大纲和进度表的进程,讲授所学内容。我们设计出的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命题的逻辑推理、谓词演算、集合论、抽象代数论和图论,共五个部分。教师可以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上机实验巩固练习,为项目实训阶段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上机演练来检验。

(2)项目实训阶段。

项目实训阶段的关键是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分项目,该阶段主要由项目准备、项目分析和讲授、分组实践操作三部分组成。项目准备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的设计和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每组学生的特点任命组长,其中项目设计很重要,要有该课程组老师认真研究设计;项目分析和讲授主要是对各个分项目的意义和项目的内容、重难点进行说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难度,在项目实施前,要有教师现将每个分项目演示一遍给学生看,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做;分组实践操作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组长带着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分项目,这一环节要充分调动组内和组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且教师要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发,不能让学生觉得看了演示过程后还是无从下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去做。所以这阶段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编程情况和学生书写的项目报告书来检验。

(3)项目检验阶段。

在第二阶段,老师已经把每个项目做出来了,学生只是模仿了一遍,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第三阶段,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开发平台,多方收集资料,完成一个项目的开发,也可由老师提供项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 结语

教学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离散数学》课程,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离散数学》课程中的实施,一方面解决学生学习的为难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学生就业时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许杏芳.案例教学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7).

[2]董黎明.项目驱动式教学在《Linux服务器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4).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2

目前,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逐步被人们所重视。“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 从实践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 从实践方案的设计与操作测定, 到任务完成后的数据整理, 从论文的拟稿到初稿等, 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特点和实践过程

(一)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特点

“项目驱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启发效应,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通过各个综合性项目的独立设计、动手操作, 以及最后课程论文的书写、PPT的制作、模拟答辩等, 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仪器操作、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专业性综合素质。另一方面, 它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项目进行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与分工, 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与人交际的能力, 培养他们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品质;通过项目的开展, 提高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应变能力, 乃至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输入文档、处理数据的能力, 学习专业外语的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真正为社会输送零距离上岗的实用人才。

(二)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过程如图1所示, 在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专业调研和了解, 对不同岗位的技能和任务有所了解, 之后进行项目的分组实施,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讨论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 通过交流、企业实地考察和市场分析、创新思考, 了解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老师的指导下, 反复进行总结和相关考核。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 “项目”的设计是最重要的, 它将决定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项目的设计首先要具有综合性, 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 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具有实践性, 项目规模和具体要求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 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项目要有吸引力, 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 如果学生对项目没有兴趣, 那任务也是失败的, 所以必须让学生对项目的具体实现感兴趣, 必须有吸引力;再次要有创新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 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 提出的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融教学内容于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 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但录取率相对较低。2008年, 人事部发布的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 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行政管理、管理工程等专业是招聘的热点, 其中, 市场营销岗位需求量高居榜首。然而,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 市场营销专业录取率却较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去应聘市场营销岗位, 往往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 在择业中缺乏的是实践工作经验, 这也是大学生在参加招聘中最令人尴尬的“软肋”之一。由于市场营销岗位的实践性很强, 它需要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

市场营销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学科, 包含了很多分支, 很多应聘市场营销岗位的大学生缺乏对市场营销整个体系理论的认识。而且市场营销需要很多学科作为支撑, 其中一般文化知识包括语文、历史、地理、外语、数学、自然、政治、哲学、法律等知识;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商品、心理、市场、营销、管理、公关、广告、财务、物价、人际关系等知识。然而, 应聘的大学生中大多数缺乏对这些相关知识的认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的了解。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操作技能基本功不扎实, 实践工作中不能很好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 对行业认识不足等等。二是教学内容过于学科化。目前采用的教材内容涉及太广、太全, 往往包含了市场运营和管理知识两大部分, 教学内容与市场经济工作岗位缺乏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过目缺乏针对性、科学性, 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未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科学发展观。三是教学方式较单一。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课程实用性、职业性强的需要, 只根据书本进行教学已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

(一) 营销类实训和教学项目的设计

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 由于未对岗位和工作流程进行细分, 开设的课程大多为综合性课程, 多而不精, 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没有系统和针对性的教学来支撑, 致使专业教学的内容与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项目驱动”教学的优势之一在于, 它能将课堂教学的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兴趣驱动”,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在项目选题的设计上, 通过学生自报选题、教师甄别、师生交流讨论等环节, 确定最终的题目, 在适应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确保该项目能够满足教学的特定要求, 能够涵盖市场调查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几种重要调研手段。设计的项目可分别包括或同时包括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与小组访谈等方法。

在确定选题后, 学生被要求以项目任务书的形式, 清晰描述具体的研究情境和项目任务、项目组团队、项目进度表、拟采取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思路。通过项目任务书, 提出准备解决的问题, 在问题引导下, 开始项目的探索和实践。

在项目的内容上, 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特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模块 (作用于学生个人基本素养的培养) 、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课程模块 (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培养) 、职业关键能力 (发展能力) (含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 课程模块 (主要是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培养) 的教学内容。

(二) 市场营销专业项目构建和项目驱动教学流程

1. 岗位分析及项目构建

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将真实的营销类工作过程分解, 将真实项目按工作过程构建起来。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来设计和传授相应的知识内容, 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这样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里每一项目的子项目不宜过大, 以免涉及的知识太多, 导致教学组织及目标难以实现。此外, 市场营销专业岗位能力具有综合性, 为了让学生明白具体的技能要求, 每个项目的设计应该有侧重点, 以免重复设置教学内容。设置的项目不一定对应于完整的产品。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 任何一种产品, 只要它有利于教学, 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就可以作为项目。

2. 教学过程设计

在岗位流程导向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为:通过实际项目实现情境导入、诱发欲望--借助项目、尝试自学--问题反馈、合作解决———总结突破、探究规律———分层练习、共同进步———多元评价、全面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得到螺旋递进式的全面提升。项目驱动教学的实施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它对教学准备设计、教学辅导、教学分项目检测和课程整体评价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一般来说, 项目驱动教学课由组织教学、项目分析说明、结合项目讲授教学内容、分组实践操作、课后独立完成任务的布置组成。在组织教学阶段, 通常要求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 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组内学生的特点任命组长;项目介绍与分析主要是对课题中的各个分项目的意义和项目的内容、重点、难点进行说明, 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实践操作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组长带着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分项目。这一环节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组内组长领导和组内同学合作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组间合作, 由成功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去帮助其它组同学完成任务, 这一方面有助于其它组同学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对施助者也是一个巩固过程。最后布置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的任务, 在这一阶段要求任务要与分项目与教学任务密切结合;难度和强度则适合一般学生通过结合课堂学习和自己网上自学能在两小时内完成;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般是写出项目总结报告。图2显示了在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部分教学中, 传统

(三) 项目式教学实施效果测评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基本思路是以综合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线, 建立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单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一元化现象。具体评价既包括组内互评 (主持式评价, 由组长主持, 组员自评和互评) , 又包括组间互评 (交流式评价, 体现协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协作) 。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做法, 只有当小组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 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互相帮助,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在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时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而采用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进步发展, 因此, 评价活动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有经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能随时发现并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项目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够用”的基本知识 (适应相关职业技能认证) ;相应的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项目组的合作能力”) ;全程化考核 (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项目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 记入成绩, 并加大日常考核的比重, 使考试不但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 还成为学生再学习与培养训练的组成部分) 。此外, 不仅要求学生上传并展示个人的终结性项目成果, 还利用“学生任务反馈评价表”, 其中包括学习过程中个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描述、学习日志 (包含知识技能的掌握、心得体会与自我评价等) 、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等项目, 开发了教师和学生网上评价系统, 用于学习成果考核, 通过组织学生个体或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体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一种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 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还刚刚开始, 还需依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 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希球, 魏绍峰.引入项目教学法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2]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 2006 (6) .

[3]朱建华, 徐世敏.高职专业课程论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2007 (6) .

[4]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5]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陈昌贵等.走进大众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7]俞仲文, 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9]黄伟文.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 2007 (23) .

[10]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 2007 (17) .

[1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3

关键词:中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圆锥曲线教学

一、圆锥曲线教学的困境

圆锥曲线的研究对象是几何图形,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三种曲线,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坐标法,即通过坐标系把点和坐标、曲线和方程联系起来,达到了形和数的完美结合。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代数方程来研究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这样就避免了从纯粹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从而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并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中职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等原因,不少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进行圆锥曲线教学时,只简单介绍几何图形,有些甚至完全抛开图形,直接给出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其后所有的学习仅围绕着标准方程进行,相应图形的用途仅限于简单的辅助说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圆锥曲线的教学实效。但是如果要研究圆锥曲线的几何图形,就不能回避较为复杂的画图原理,在中职生还没有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之前,教师要讲清楚各种圆锥曲线的画图原理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圆锥曲线教学中要“重方程、轻图形”,改变传统的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圆锥曲线教学的困境。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其组织形式、学习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差异。

中职学校一贯提倡“以就业为导向”,并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联系日益频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已在电脑、会计等专业学科的教学中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以项目或案例为核心,客观存在的项目或案例在日常生活中均可耳闻目睹,因此学生能较易掌握专业学科中相应的知识。数学作为基础文化课,要想全面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较直观的实例或项目,更重要的是,如果设立的项目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那么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其它的数学知识,圆锥曲线具有特殊性,其方程形式具有代数的特性,其图形也具有典型的几何特性,它所包括的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三种曲线都可以通过巧妙的方法画出相应图形。因此,可以在圆锥曲线中较好地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原理,结合圆锥曲线的特点,可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分成项目设立阶段、动手制作阶段、理论教学阶段和项目检验阶段四个阶段。下文以椭圆的学习为例,就如何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进行一番探索。

(一)项目设立阶段。

在预习中设立实践型的驱动项目,让学生动手制作画椭圆的学习用具。以数学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统一组织学生预习教材,讨论教材中关于画椭圆的方法:把一根没有弹性的细绳两端分别用铁钉固定在平板上的F1和F2两点处,要求细绳的长度大于F1和F2之间的距离,用笔尖拉紧细绳移动一周,笔尖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如图1所示)。

(二)动手制作阶段。

数学小组成员各自寻找所需材料,例如常用的硬纸板、铁钉和棉线等,在限定的若干个课时之后,每人制作一件画椭圆的学习用具,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椭圆的特点,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深入研究动点在椭圆上的充要条件。各小组应对个别学困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允许他们在观摩别人的作品后再完成,要确保每位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学习用具。

(三)理论教学阶段。

理论教学阶段主要是结合学生制作的学习用具,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灵活地处理授课内容。

1.各数学小组都推荐一件“优秀作品”并由制作者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介绍其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各组组长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对椭圆进行初步的描述。

2.分析、比较各数学小组对椭圆的描述,找出最贴切的一个,最后引出教材所给出的椭圆定义,同时,还要提出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作的椭圆图形,按照求轨迹方程的固定步骤,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推导(推导可以分焦点在x轴和y轴两种情况):(1)在所画的椭圆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设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2)根据题意,用等式写出动点M在曲线上的充要条件;(3)用动点坐标x和y表示上述条件,列出含x、y的方程;(4)整理并化简方程;(5)说明化简后的方程即为所求曲线的方程。

3.通过讲解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椭圆的理解,准确地判断椭圆焦点所在的轴,避免混淆焦点在x轴和y轴两种情况。

(四)项目检验阶段。

1.让学生随意地画出一个椭圆,然后测量焦距和绳长,得到相应的c值和a值后,再由c2=a2-b2求出b值,最后将a值和b值代入■+■=1(a>b>0)或■+■=1(a>b>0)两种标准方程,通过比较相应的图形,更好地理解椭圆焦点在x轴和y轴的两种情况。

2.给出特殊数值的标准方程,例如:■+■=1(a>b>0)和■+■=1(a>b>0),要求学生调整学习用具中的焦距和绳长,较为准确地画出已知方程相应的椭圆图形。

3.以第2点中的标准方程及相应椭圆的图形为例,深入讲解椭圆的几何性质,包括范围、对称性、顶点和离心率等内容,同时通过讲解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椭圆几何性质的理解。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才智。

笔者在使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动手制作学习用具时表现出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聪明才智,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思维,使笔者惊喜不已。

实例之一:学生制作学习用具,除了用一般的硬纸板、铁钉和棉线,还使用了木板、塑料板、螺丝钉、图钉和吸盘等材料,制作方法各有特点,如有个别学生用螺丝钉或吸盘来确定焦点,方便取出并很容易调整焦点的位置。

实例之二:为了更好地比较焦点在x轴和y轴的两种椭圆,许多学生在不改变焦距和绳长的前提下,将两种情形的椭圆图形画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这有助于加深对椭圆的理解。

实例之三:如果按教材描述的方法来画椭圆,会因为细绳缠绕着铁钉,不能一笔就把椭圆完整地构勒出来,操作起来极为不便。有的学生调整了画椭圆的方法,把一根没有弹性的细绳两端系紧,形成一个环,然后把绳环套在F1和F2两点处的铁钉上,只要保证绳环长度的一半大于F1和F2之间的距离,用笔撑着绳套绕一圈,没有丝毫的阻滞就轻易地画出一个椭圆(如图2所示)。

(二)难以替代的作用。

有人质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让学生制作学习用具,教师自己制作教具,效果不是更好吗?确实,教师用教具画出的图形,也许比学生更规范,但是教师只凭演示作图,并不能让每个学生体会圆锥曲线的画图原理。相反,如果预设项目进行引导,学生在学习用具的制作过程中,自然能够更好地理解圆锥曲线,并画出各种圆锥曲线的图形。此外,在最后的项目检验阶段,结合自己制作的学习用具,通过调整焦距和绳长,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标准方程中a、b、c和p(抛物线)等数值在相应图形中的几何意义,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圆锥曲线的知识。

(三)符合教育的规律。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所提出的观点。由于圆锥曲线的图形具有典型的几何特性,因此,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设立动手制作的教学项目,并结合自己的劳动成果深入研究圆锥曲线,这完全符合教育的规律。

此外,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中职生而言,教学的效果尤其明显:一方面,通过行为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过渡为操作项目,降低了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参与数学小组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东莞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许杏芳.案例教学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7,(7).

[2]张奇.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9).

[3]董黎明,孟昭文,郭新.项目驱动式教学在《Linux服务器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4

摘要: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本文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C语言课程的宏观和微观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C语言

C语言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它功能丰富,表达力强,使用灵活方便,目标程序运行效率高,兼有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几乎任何一种机型、任何一种操作系统都支持C语言开发。但C语言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不少初学者难以掌握、易出错。多年来,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积极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

项目驱动教学法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项目驱动教学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意义建构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建构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注意学生意义建构过程自身的特点,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实现这个建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前三者是教学的手段,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意义建构是教学目的。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情景”即是指整个课程的学习处在实现教师提出的.设计项目的环境中,“协作、会话”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而“意义建构”则是指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最终完成项目并基本掌握实用软件的开发要领。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

(一)课程宏观设计

所谓宏观设计是指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课程教学以一个合适的课程设计项目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全课程以核心内容贯穿,同时每次课也从有关的实际问题入手,由实例引入本堂课的内容。这样,无论是对整个课程还是对每堂具体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教师授课时先演示自己开发的系统,使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同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宏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师要明确每次项目拓展所引出的C语言知识点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使其能够涵盖C语言程序设计的所有基本内容。如完成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必须学习以下知识:掌握文件的建立、打开、读、写等操作;系统的组织包含数据输入、修改、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必须掌握函数的调用;数据内容的组织涉及数组、结构体、链表,必须掌握数组、结构体、链表等数据对象的操作;功能的实现必须设计算法控制流程,掌握不同的流程图表示方法;功能算法的实现必须根据算法描述进行符号化语句表示;根据编写程序的源代码进行程序调试。该项目难度适中,囊括了C语言课程的大纲要求,而且与学生联系密切,使学生不必进行复杂的项目背景分析就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扩展。同时项目的实现能够突出程序设计“以算法为中心”求解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项目。学生从开始模仿单一的记录添加、排序、查询、统计和记录浏览等简单程序,到利用函数、结构和指针等知识对模仿期开发的各功能模块进行扩充和完善,逐步组建学生的管理系统。

(二)课程微观设计

微观设计是指对每一单元、每一堂课的安排方式、教法和教学特点进行设计。在微观设计中应注意项目与授课内容的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授课开始,提出问题,指出该问题的难点,围绕授课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学习结构体一章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存放全班同学的信息(姓名、年龄、成绩等)?以往的基本数据类型可以完成吗?由此引入结构体数组的概念。以“选择结构”一章为例,说明微观课程设计的步骤。该单元的教学知识点是掌握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和条件表达式,会使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在教学过程中,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先要求学生自己编写程序,引入条件语句,同时在程序中讲解相关的语法知识点,提升高度。具体步骤:

(1)任意输入两个数,求最大值,并输出最大值。(以此为例讲解if…else语句的用法及其执行过程)

(2)扩展第一步,任意输入三个数,求最小值并输出。(引入介绍六种基本关系运算符并给出优先顺序,学习计算关系表达式的值,强调值为逻辑值。)

(3)扩展第二步,任意输入三个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注意讲解其中的算法,为循环语句打基础。介绍三种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顺序,学习计算逻辑表达式的值。)

(4)移植第三步,求解符号函数,强调else子句与if语句的匹配原则。

(5)推进第四步,进行if语句的多重嵌套。从键盘上输入成绩并按原则输出其等级为习题供学生练习。

(6)改写第五步程序,使用switch语句构成多分支结构。(引入switch语句和break语句)

(7)进行嵌套if语句与switch语句互换。

同时,还要注重算法分析,培养学生以算法为中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对于C语言所涉及的算法,在精讲多练的同时还应注意这些算法之间的联系,与课程的相关内容结合。如选择法可以结合选择程序设计结构,筛选法、起泡法等算法可以结合数组、函数部分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熟练掌握这些算法的同时,也学习并掌握了相关课程内容,并逐渐养成在程序设计时进行触类旁通的思维模式。

在教学层次上,要根据学生基础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最低的标准并向高一级标准努力。具体来说,一个课堂的练习要有多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体现课程主要内容,

第二个层次略为扩充,体现一定的技巧和算法,

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求学生的设计无论从界面、风格、完整型还是算法、技巧、易用性等方面接近专业程序员的习惯和水平。

经实践检验,项目驱动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程序设计综合能力,为今后较快地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而广之,在很多课程中都可以实施该教学法,只有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时从本课程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选取一个可以贯穿本课程主要内容的项目,使之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才会成功。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明富,徐人凤.高职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5

摘要:在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

1.概述

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是本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实践类课程。它的任?帐桥嘌?学生对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认识,使学生掌握微控制器、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和结构,学会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常见控制系统电路的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和电路板制作。

在“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这门课程中,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较多,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步骤较为复杂,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学生还会在学习过程中还会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用工程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每个项目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自主进行电路图的设计和绘制,以及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使得学生在项目自主完成的过程中切实地掌握控制系统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设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需要将大量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串接起来,设计的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性、典型性、覆盖性和挑战性,对此我们综合学科知识,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设计了应用型较强的项目,如温度检测系统原理图及PCB板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原理图及PCB板设计等。学生分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负责人,在不同的项目中小组成员轮换角色。因为对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使项目组更好地解决项目过程遇到的困难。

1)温度检测系统原理图及PCB板设计

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采用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不仅具有检测和控制方便、灵活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温度检测和控制的准确性。设计时,将温度检测系统分为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和单片机模块,并要求学生将温度检测系统原理图设计为层次结构,包括顶层原理图设计和底层原理图设计。温度检测系统的顶层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参考原理图中,选用了PIC167C2单片机、串型温度传感器TCN75和DMC-50488N LCD显示器。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熟悉了原理图中元器件和元器件封装的制作方法、原理图的设计方法、PCB中元件的布局和布线方法等。

2)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原理图及PCB板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家居智能管理系统的设备来实现家庭安全、舒适、信息交互与通信的能力。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光线、烟雾浓度等数据,在单片机中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处理,做出相应的操作。设计时,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分为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光电感应模块、显示模块、温湿度模块、烟雾测试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时钟模块、报警电路模块等。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各模块的电路设计,然后设计总系统的PCB板。

在参考原理图中,选用了STC89C52RC单片机 STC89C 52RC、DHT11温湿度传感器、MQ-2烟雾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器、LM298电机驱动模块等。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原理图和PCB板的设计方法。

3.结论

项目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微控制器应用综合实验”这门课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6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制药工程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同等重要的, 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妥当的, 而目前传统的教学中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或两者都不重视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一部分学生很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 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 但是不会灵活运用, 一遇到实际问题的求解时, 就束手无策, 不知道该采用什么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 授课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缺乏探究的热情。另外, 授课老师讲课时还是以单纯的按课本内容逐一讲授为主, 与生产实际脱钩, 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从知识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理解, 导致学生不能把所学习的内容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更不能解决制药厂的实际问题。因此, 改进《制药工程学》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驱动式教学过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指导下的协作学习, 是“行为导向”由学生自身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若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制药工程学》课程教学中, 则能够根据制药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重点培养学生, 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从而打造“认知、吸收、实践、提炼、提高”的教学模式, 强调理论结合实际, 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专业培养目标[3]。

本项目组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原理, 对《制药工程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针对《制药工程学》的特点,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项目驱动课程体系, 将《制药工程学》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模拟练习结合起来, 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为培养优秀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打下基础。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 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 制定新的授课计划

针对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 结合《制药工程学》的课程内容, 对原有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 制定新的授课计划, 调整后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与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了解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能具有什么能力, 能干些什么,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2) 选择合适的模拟项目

结合制药企业的生产情况, 发现符合工业实际的相关项目, 通过设计后转化为适合学生参与, 并且能够包含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模拟项目。

(3) 举办校级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为了让学生既有实践的内容又有实践的热情, 以本校制药工程专业为主举办校级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通过竞赛不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参加全国的制药工程设计大赛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制药工程设计大赛。通过全国性的竞赛, 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环境中进行实际锻炼, 让他们接受学术的熏陶, 了解到本课程与生产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 认识到自身知识体系欠缺的部分, 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论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通过解决与制药工程密切联系的工程项目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应用, 通过工程项目的模拟练习, 学生不断地攻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难题,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善了《制药工程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制药工程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的能力, 能够增加本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可和对未来工作的信心, 为培养优秀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贲永光, 李坤平, 孔繁晟等.制药工程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探讨[J].广东化工, 2009 (8) .

[2]张宇燕.制药工程学教学中体现工程性质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10 (12) .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7

【摘要】本文指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目前广泛运用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引入到这门课程中来,研究了其实施方法并从任务分配、任务指导及成果汇报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57-0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能否良好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关系到学生对于其他学科比如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知识的融会贯通,一方面又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地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涉及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特性,梁的弯、剪、扭计算和柱的拉、压计算,同时还要与有关规范相结合,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公式繁多,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只能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布置课程设计等手段将一系列复杂的概念及公式解释给学生听,而这种做法较难达到良好的成效。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需要具体到某一实际工程案例中来看待某一问题,如果脱离实际直接讲授某个概念或公式,则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对课程感到枯燥,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教学难度。

再者,虽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希望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从单纯的概念理解到设计,是一个需要学生主动变化思维的过程。在缺乏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的情况下,学生简单地参照模板、套公式,缺乏自主思考,并没有真正理解所设计内容,也就达不到课程设计的期望;二是缺乏系统、规范的施工图制图训练,学生的图纸质量大都质量不高,达不到专业图纸的要求,造成对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脱轨。

2.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念

项目驱动式教学即将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完整的小任务并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成果演示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任务的教学方法,整个过程类似于完成一项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更为深刻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知识,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课程,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朱芳芳[1]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对桥梁结构物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实施后发现效果良好,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普遍提高;吴秀峰[2]等对钢结构课程进行了驱动式教学实践研究,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熊浩[3]将这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运用到了土力学课程中,并进行了实践调查,认为这种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见,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将项目驱动式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应用到土建类学科,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践调查。从成效上来看,其均能与课程内容良好地融合和协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并且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

3.项目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1 任务分配

任务的内容关系到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能学到的知识及能够得到的锻炼,因而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须根据课程核心内容对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在分配任务前,教师可對核心知识和任务过程进行大概的讲解,令学生对整个任务有总体上的认识。

所分配的任务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每个任务的内容不易太大,可将一章的内容按知识点组成划分为一个个铰小的任务,这样使得任务更有针对性,学生实施起来也更容易。例如,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这一章,可布置任务:自学双筋矩形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学生须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形制作学习笔记,分组讨论交流,掌握双筋截面的设计原理及公式的适用条件,完成课后有关计算习题,最后以讲演的形式分组进行成果汇报。

其次,任务内容不宜单一,而应多样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如在学习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试验时构件的裂缝开展过程并记录;在进行板或梁的承载力计算时,可给定一套建筑图纸,指定不同分组的学生不同的构件,采用实际的荷载来进行指定板和相邻梁的设计。

3.2 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辅导

学生在完成不同的任务时,可根据任务性质让学生自行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任务。一般的小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均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各个分组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统一讲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的被动学习状态,而驱动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往往更为牢固。

3.3 成果汇报

为了对学生任务的完成度进行检验和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统一向教师汇报。由于任务是分组完成的,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结合笔记、相关资料、习题等形成讲演大纲,并派代表在讲台上统一汇报,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教师在进行考察时,可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及笔记整理、成果汇报进行综合评定,对平时认真完成任务、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肯定,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给予指正。

4.结论及展望

本文对驱动式教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在实际实施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还需多次实践来进一步对其探索和改进。

除了对教学形式的改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更多新颖、有效的办法。如部分学校没有让学生参与结构试验的条件,则可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在讲解时进行播放,以让学生实际地了解受弯、受压等构件的从开裂到破坏的详细过程,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0,12 (9):72-75.

[2]吴秀峰,杨春玲,段晓牧.任务驱动是教学在钢结构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228-230.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任务驱动法俨然成为当前各专业教学的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是指从表到里、逐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理论。信息技术课是互联网迅速发展而衍生的专业教学课程,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对于现代人们日常办公与生活交流愈来愈重要,许多学校都相继开展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计算机能力。1.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由于小学生自身条件与学习基础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知识领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传统固定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这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理念不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来制定教学任务,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潜在能力。例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制定一个任务主题,引导学生对任务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当对办公软件word字体如何设置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办公软件word字体设置和变化的主题任务,比如当你参加校园演讲比赛时认为在自我介绍阶段word字体设置为怎样的颜色更好。这样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并提出自身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宋体字样相对较好,有的学生可能人认为黑体字更好,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2.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取得的成就与任务主题设置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教学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前应当要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研读,并掌握课程的中心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个性化发展需求来预设教学任务。进行课堂任务设计时应当要对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主题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二、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课堂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要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教育结果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1.设置情景教学,提高学习热情

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任务时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来展开教学活动,譬如,当教师在教学Outlook Express的邮件发送操作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给其他学生发送携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执行针对性的方案,一是让学生学会电子邮箱申请流程,并拥有独立的电子邮箱;二是让学生增强对Outlook Express各项操作的了解与掌握;三是学生能够发送携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通过不同形式的情景设置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点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2.注重教学任务的布置思路

根据小学目前的教育教学形式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活动表演法相对于其他教学形式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表演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与新颖性,符合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思维。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生动的形象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如何给予小学生建立起生动的形象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要注重“形象”教学,指引学生将凝固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形象”,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学科的教学需求,还能满足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采用活动表演法展开教学。比如在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采访爱读书的人,并制作整个访谈的记录,例如在进行诗歌类型的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展开教学,《最后一分钟》课文可以通过朗诵法的方式展开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很大帮助。再如对课文《打电话》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表演再现法,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感悟文章作者思想情感有着重大帮助。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是相互的。比如在对课文《秦兵马俑》进行教学时,课文内容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与独特的个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使用精读课文“长城”与“颐和园”中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来对秦兵马俑文章进行了解,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类型的兵马俑进行谈论,并表述自身的感受和看法。例如小学课文“观潮”和“雅鲁布臧布江大峡谷”以及“济南的冬天”,这几篇课文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是景物所描写的对象有所差异,作者观察感受也有着很大不同。通过对比阅读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辨别能力。

4.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当学生完成课堂中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后,教师应当要对学生的答案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任务主题的优劣,以不断优化任务主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任务主题讨论后,可以对任务主题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述和分析。例如,某同学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结合多媒体或者展会等方式来介绍作品内容,并让其他学生和教师针对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完成作品评价后可以让小学生对任务主题展开二次分析,并重新构造新型的知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结语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9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职业学校电子类、机电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电工电子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多年来,无论是教材的组织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都追求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我们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引入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后,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兴趣,抽象的理论变成看的见、摸的着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电工电子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倡导“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它把“做”作为通向“理解理论”的一个阶梯,以做促学。它的思路是以“任务”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将“任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其优越性在于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以实现学生的技能提高与知识增长的目的,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它很适合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由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就应该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方式,围绕具体的任务或问题,把原来抽象的理论讲授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从中总结出现象中所包含的本质,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按照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像克莱恩所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建构过程,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应该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外在信息加工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加强训练。任务驱动式教学对于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的原则作为教学模式,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能力考核,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根据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设计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在该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设置与实现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的前提条件

任务设计是否成功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任务的提出甚至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或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这样的任务可能更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使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例如多级放大电路的学习,这是《电工技术》课程中的一大难点,如果单纯的讲理论,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笔者设计了一个晶体管控制循环灯的任务,并为学生创设如下情景:班级受某公司的委托,为将要来我市进行表演的某歌星演出舞台设计循环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本节的知识。

2.合理分解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的关键步骤

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分任务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技巧,即隐含了新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任务)的欲望,教师就得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门电路时,先给学生一些钢丝、T065门电路、100Ω电阻、LED发光二极管、5V电源等器材,让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制作数字逻辑笔,许多同学拿过器材后,能认识电阻、二极管、电源,但对门电路不太认识,此时为学生说明门电路的有关知识。这时学生就明确了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已做好的数字逻辑笔以供参考,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知道这个任务是可以通过学习完成的。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对完成任务的畏惧感,树立信心,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3.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的重要途径

问题提出并设计好了执行的过程后,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去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来建构新知识,完成一个个任务。

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或单一的任务学生可以采取这种学习方式完成,比如白炽灯电路等。协作学习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成和深化对主体的意义建构。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产生对知识新的认识与理解。比较综合和难度较大的任务更多地需要借助协作学习方式。比如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画出日光灯电路的装配图,在画装配图的过程中,逐步地理解装配图和原理图的区别,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定出最合理的装配图,进行协作学习,最后再根据装配图动手安装电路。遇到困难时,还可以有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以利于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学习效果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必要环节

学习效果评价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并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学习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

比如在学习组合逻辑电路时,让学生制作一个抢答器。当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教师可以挑选出几个同学的作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展示,以鼓励创新。首先,由大家一起来评论其优点并由作者本人来说明制作过程。然后,其他学生可进行质疑,或提出改进措施,还可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阶段是学生最兴奋也最体现学生智慧与学习成效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大家豁然开朗。当然,有时也需要老师进行实时控制,将讨论导入主要矛盾方面,使课堂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最后,由教师总评,着重阐明可学习和借鉴之处,附带点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参考。这样的分析与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与可圈可点之处,也指出了一些缺陷与有待改进的方面,在刺激学生积极性与增强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会谦虚谨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任务驱动法”应用于电工电子教学中,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应用所学知识设计更好的项目,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洁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周庆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益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4]侯海云,李兴保.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新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0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通过对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来让学生在完成所设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言文化的知识,已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其设计思想是: 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牵引,以完成一个一个不同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学生通过参与、互动、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在“做”中学,学中“做”,评价方式过程化的语言教学基本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变成了具有趣味性、实践意义的任务,不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与构建能力,而且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1. 结合职校英语教学要求恰当设计教学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中,合理设置任务是前提。它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途径、方向以及需要实现的目标,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因此任务设置的是否恰当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为确保任务设置的适当性,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地提供课堂语言所需要的社会情境; 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有效的语言练习活动; 从“学”为“用”的角度上讲,为“语言应用”提供真实有效地操练而进行切实可行的活动; 让学生由关注“活动的形式”转为关注“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持续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把握好任务的真实性、实效性、可完成性、系列性和延续性。

2. 搭建学生互动合作执行任务的良好平台

一个好的任务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有好的执行措施保障,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合作的良好平台则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关键。在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过程中,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凭借自身条件无法独立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所以这就要求外界对于其进行帮助,此时搭建一个互助合作的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互助式合作学习方法针对学生自尊心强的特点,来激发其在学习英语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累赘,拖累到其他的同学,所以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思考、学习、交流,并收获成功,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帮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找到了自身存在价值,在团队这艘大船上,所有的同学都被载向远方。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的互助精神。小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为了使小组能够获胜,负责人如何更好地安排小组成员的预习、复习等工作,通过竞赛方式还能使学生看到自己欠缺的方面,看到他人甚至是成绩本来不大好的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磨合将会更加的默契。

3. 建立灵活多元的评价任务体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体系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动力,因此,建立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可靠保证。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是: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要更新评价观念,让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实到实处,根据任务活动小组中每位成员对于完成任务的贡献度来评价。其次,要调整评价的手段,要更加注重综合评价,语言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分为听、说、读、写、译五部分,根据这五部分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在全国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职校英语教学改革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在“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这无疑和职校整体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是吻合的。职校英语教师应该重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使用,以实践推动教学,以教学效果来证实和改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升职校英语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摘要:为解决职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主动性不足,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职校英语教学中,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搭建高效的执行任务平台和建立灵活的任务评价体系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职院英语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好玩的魔术》教案下一篇: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