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登鹳雀楼》

2024-08-27

4《登鹳雀楼》(精选9篇)

4《登鹳雀楼》 篇1

指名读2到3人。

三、读文后识字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字词.课件)

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

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4《登鹳雀楼》 篇2

一、目之视点

视点 (这里指时空视点) 是人们观察或呈现对象世界时采用的时空角度和位置, 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的顺序。《登鹳雀楼》作者的视点既是固定的, 又是流转直至消逝的。通过了解视点, 能够感悟作者的思想, 更好地理解文本。

固定的视点。从诗的题目就知道诗人视点在鹳雀楼。诗人在登楼的过程中, 视点由低到高, 视线由高至低, 西望至“白日依山尽”, 东望至“黄河入海流”。随着诗人视野愈来愈宽, 诗的视域愈加宽广, 气势愈加非凡宏伟。

流转的视点。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假如我们亲临古鹳雀楼, 踏着诗人的脚印来到最高层, 上下左右瞭望四方, 感受古人之眼界、古诗之气度时, 定会诧异。因为我们向西极目远眺, 是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渭河平原, 看不到“白日依山尽”;楼下的黄河水正由北向南奔流不息, 向东远望更不见黄河踪迹。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 前瞻中条, 下瞰大河。”中条山位于鹳雀楼的东面偏南, 它恰恰挡住了我们遥望黄河奔流向东的视线, 我们看到的是“河流入断山” (畅当《登鹳雀楼》) 。那么, 作者的视点在哪儿呢?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古代诗人同画家一样, 并不受一时一地的局限, 被眼之目睹所障碍, 他们可以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 视线如沈括所说“折高折远, 自有妙理”, 他们的视点不是固定在一处, 而是分布在多层的散点。他们可以“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 , 可以“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 。《登鹳雀楼》正是如此。诗人在登临鹳雀楼后, 视点没有固定在鹳雀楼, 视线不受渭河平原、自北向南而流的黄河所局限, 也不受中条山所障碍。他心灵的眼睛不停地“更上一层楼”, 早已超越当下:既高远近前中条山, 又平远天下之山;既仰视当空白日, 又远望红日落山;既俯瞰眼下流水, 又深远入海黄河。诗人的视点, 既在立身处又在思绪辽远处, 既在鹳雀楼又在浩然长空。他的视点是流动的、折转的, 由高转平, 由仰转远, 由俯转深, 整个宇宙都在他的俯仰之间。

消逝的视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不断地攀登高楼、超越高楼。他用俯仰往返的视线抚摩、眷恋着万物, 而万物皆备于诗人, 来亲近、扶持诗人。诗人饮吸大山名川于胸怀, 山川吸纳着诗人之情之心。山川与诗人相互融化、彼此难分, “白日”“黄河”融化了诗人之心, 诗人之意浸入“白日依山尽, 黄问入海流”之境。此时诗人的视点由外物转向内心, 凝聚了相融在一起的“物我”。随着物我的彻底相融, 诗人达到了“与万化冥合” (柳宗元) 的两忘境界, 随之诗人的视点奇异般地消失了……

二、目之映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是诗人心灵与宇宙相融而出的影像, 它是诗人目之“映象”。该映象是一个多层立体画面, 具有表层、中层、深层结构。为了便于说明, 本文把这几个层次的景象称为浅景、中景、深景。

1. 浅景

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 可见描摹山水者繁多。与其他山水诗相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之浅景有以下特点。

一是日暮黄昏。浅景画面描摹的时间是“白日依山尽”之“尽”、“黄河入海流”之“入”时。此黄昏时分, 斜阳余晖染红天角, 返照山光水色, 与大海浑然一体。落日沉没, 大地渐暗, 暮色已起, 银灰色笼罩无垠大地。二是意象宏大。白日、高山、黄河、大海, 在中华文化中都是宏大意象, 内涵丰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摹的宏大意象, 白日运转落山, 大河奔流入海, 为天地注入无限生机。三是意象关联。“白日”为依山“尽”, “黄河”为入海“流”。大河滚滚北流, 经华阴, 抵潼关, 挟渭水转向东去, 越过三门峡, 奔赴无边大海, 与之交汇融合。宏大意象的交会, 动人心魄、高深莫测。四是空间浩大。白日在西方高山目之所“尽”处, 黄河远在东方海陆相连处。天上之景, 日月星辰、云霞虹霓, 而作者只绘白日一轮放置辽远。地上之景, 山川草树、楼阁亭台, 而作者只画黄河一线, 终极大海无边。这是诗人精心经营的位置, 画面空旷简洁至极, 构图恣意粗放, 浩气逼人。五是时空一体。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时间空间不可分, 如成语“日薄西山”“流年似水”就是例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时空一体的画面, 它既是时间的流逝又是物体的运动, 它是时间率领下的空间画面。

可见, 诗人描摹的浅景是一幅客观山水图, 它不同于“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而是把情感隐藏在景物中, 用几乎纯客观笔墨描述景象。这幅广袤的“千里”景象, 就是黄昏时分率领下的“白日”、高“山”、“黄河”、大“海”构成的气势恢宏的时空一体图画。

2. 中景

浅景恢宏雄伟, 特点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诗的关键字“尽”和“流”, 细细咀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感受诗中描写的时空动态变化, 由浅景进入中景, 体会其味。

时间的流淌。从诗句之间的关系看, “依山尽”的“尽”为仄声置于句末, 突出了时间较短;“入海流”的“流”为平声位居句末, 突出了黄河入海交汇的持续时间较长。“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到长久的时间。从诗句内部关系看。在古人意识中, 日出日落、大河奔流不息就是指时间永恒流动;与时间永恒流动相比, “依山尽”和“入海流”突出了日落和黄河入海之水交合消失时间相对较短。“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就是短暂的时间流淌入永恒的时间流中。

意象的运动。“白日依山尽”是白日西落的过程, “黄河入海流”是黄河向东归入大海的流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是:太阳的运转—与高山相交—日的隐去, 黄河水的流动—与大海相汇—黄河水的消失。意象的运动惊心动魄, 极富意蕴。一是日的运转、河的流动。“尽”“流”是日的东升后西落、大河由西到东奔腾不息入海的节点, 由此可以想见浩瀚长空、无垠大地上, 太阳的运转和黄河流动的完美运动轨迹。二是意象与高山、大海相交。“依山尽”“入海流”都是意象之间的相交, 特别是“黄河入海流”, “河”“流”都是平声, “河”“海”“流”都有三点水, 这从字音和字形上突出了大河与大海交汇的气势。三是意象的消失。“依山尽”之“尽”、“入海流”之“入”, 就是白日隐于山后、黄河水融于大海, 最终的消失。

空间的变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描述的浩大空间, 是从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变幻过程。灿烂, “白日”在字义 (白指日光) 和字形上 (白和日都由“日”构成) 突出了绚烂的太阳及灿烂的大地;苍茫, 白日依山“尽”, 凸显了日落时天穹的转暗、大地的昏黄、宇宙的苍茫;虚无, 遥远的白日、入海的河水, 意味着对于近在咫尺的忽略, 对于当下事物的省略, 使得浩大的空间尽显神秘虚无。

由上可见, 中景是一张具有动感的视频截图, 一幅充满张力的画面。它是一幅意象运动相交到消失、时间短暂到长久、空间灿烂到苍茫虚无的宏大场景。《易经》曰:“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 “无往不复”是中华传统的宇宙观。“尽”“流”突出的是“无往不复”的关键节点, “往”之终点和“复”之起点, 隐含了消失必会再运转, 短暂一定长久, 苍茫虚无必然再浩大灿烂的观点。中景实际上就是无住不复的宇宙。

3. 深景

由中景到深景的暗道仍是“尽”和“流”。我们只有在仔细体会中景滋味之时穿越其通道, 才能隐约感受到深景的存在。

歌德在《浮士德》中说, “一切消失者, 只是象征”。“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诗人所描绘的“尽”与“流”就是消失之景, 是时间的流逝、灿烂的隐退、白日的落山、黄河的远去。它们象征着“道”。宗白华说:“‘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 “‘道’就是实中之虚, 既实既虚的境界”。“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所描写的就是从有到无、从有限到无限、从实到虚, 也就是既有既无、既实既虚的境界。可见, 深景就是既实既虚的大道境界。

目之“映象”的浅景、中景、深景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区分的, 实际上目之“映象”是个多维立体的半透明结构, 它是一个完形, 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有外在之形、内在之真和核心之道, 它既描摹宇宙大地的浩瀚恢宏和无往不复, 又表现了诗人对道的思考, 与天齐的胸怀和境界。这个整体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是主客不分的一元体。

三、目之超越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千古哲理名句, 它告诉人们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穷”字在这里是穷尽、穷究的意思, “千里”指广袤的世界、宇宙, “更”指再、继续, “上”指攀登、提高, “层”指层次、境界。登高望远的深层含义, 就是如果要想看到、看清、看透世界宇宙, 既能看其表层, 又能观其中层和深层, 就需要不断攀登, 提高层次, 提高人生境界。

“欲穷千里目”, 就必须“更上一层楼”, 提高人生境界, 超越眼睛之看。根据目之视点和目之映象, 目之超越有三个关键。一是超越目之固定视点。目不能受所在位置的限制, 要努力达到“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使心灵得到解放。二是超越目之所见。“五色令人目盲”, 不能被眼见所障蔽, 要看透世事, 不断提升人生境界。三是超越自我。要达到物我一体相融的“天地与我同生, 万物与我同根”的境界, 从而对宇宙、人生获得一种哲理性的领悟。

“更上一层楼”就是超越眼睛、超越自我, 最终使精神得到自由, 攀登至人生的最高层。此时人的灵魂得到释放, 视点得以流转, 既能望远世界表象, 又能深探宇宙奥妙, 人与物相融合, 灵魂得以逍遥自在。

阅读古诗《登鹳雀楼》, 通过诗人目之映象, 可以感受宇宙的广袤和奥秘, 体验诗人的广阔眼界和深邃目光;通过古诗哲理名句, 能够直接感受诗人目之超越, 理解古人深刻的思想;通过诗人流转的视点, 更能感受古人灵魂的自由和与天齐的人生境界。总之, 通过诗人之“目”, 既可以感受古诗雄壮气象, 体会其中道理;又可以深入理解古诗内涵, 感受诗人的胸怀和气度;更能修炼自我, 使自己也努力做到穷尽千里。

经典名著《登鹳雀楼》 篇3

据《清一统志》,旧楼在山西蒲州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世事沧桑,河道变迁,尽管当年的鹳雀楼已淹没于黄河中游,今目的鹳雀楼已非故物,然而诗人的绝唱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和享受。

《登鹳雀楼》是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包含白日、山、黄河、海四个意象(image)。何谓白日,有人说是太阳,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的本体,而是明晃晃的日光。实际上它有双重含义,一重指太阳,另一重指的是与黑夜相对的白天,曹植诗《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郭沫若词亦有“东方白”之句,白日者,白天也,光明也。原因是白天、光明与“日”是紧密相连的。

“依”不仅有“依傍”之意,太阳、整个白天以至于光明依傍着中条山冉冉消失了,作为诗眼,“依”饱含着感情,白日不仅依傍着山,白日还依依不舍的消失在山的那一面,诗人凝视着这一情景,是眷恋、是惆怅、是赞美,确实难以言表。

秦晋高原是壮丽的,郁郁葱葱的中条山是高耸的,太阳不仅消失在山的那面,整个的白天和光明也消失在山的那面。值得注意的是,“白日依山”不仅写出了白日和山的空间关系,而且写出了白日和山的时间关系、起初是整个太阳,接着是半个太阳,“尽”则是太阳隐没在山的另一面,留下的是晚霞,接着是黑夜,因而“白日依山尽”写出了日落的全过程,写出了光明与黑暗的分野。太阳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光明与白天也将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因而这一瞬间是精彩的,美妙动人的瞬间。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写海上日出,写草原日出,写泰山日出,写大漠日出,而王之涣写的却是日落,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的是远离故乡的愁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直指云天,长河则是长长的线条衬之以圆圆的落日,王国维认为此乃“千古奇观”;王之涣抒写的则是光明与白昼即将消失的白日,这既是天空景,又是远方景,还是西望景,意味极为深长。

第二句“黄河人海流”,鹳雀楼距入海口山东东营何止千里,站在鹳雀楼上,只能看到黄河汹涌澎湃的向东流去,和落日的动态美一样,黄河人海流也是一种气势磅礴,有声有色的动态美,上下相映,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一般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出,情景交融。比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长江”这一浩浩荡荡,无尽无休的意象体现出来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心理深层次的感情,通过“桃花潭水”的意象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登鹳雀楼》抒发的不是情,而是理,一种具有超越意识的哲理,“欲穷”者,尚未穷尽也,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并不满足于眼前秦晋高原落日之美和大河奔流之美,所谓“千里目”,千里是一个大数,不是十里八里,也不是三百里,五百里。诗人所要追求的有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样极其广阔的境界,有的学者认为,一二句所写是诗人站在第二层楼所见,所以要更上一层楼,我则认为诗人的“欲穷千里目”是要看到白日落在山的另一面,另一面会是怎样一个景象;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蜿蜒数千里,奔流到海(海又是何其宽广)不复回的完整的宏伟景象,因此“更上一层楼”不是形而下的实指,而是在形而上的想象中超越日常生活有限的视野而进入到无限的那种“更上一层楼”。

登高才能望远,这是常识,王之涣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通,富有诗意地升华为哲学层次的哲理。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演绎,不仅观赏胜景需要“更上一层楼”,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更高更远的进取精神。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王朝衰微的时代精神的映照,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盛唐精神的象征。

《登鹳雀楼》把景物与感情、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想象、具象和抽象、有限与无限,浑然—体地提升为哲理,我想,这才是《登鹳雀楼》魅力所在。

《登鹳雀楼》四句全用对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骨高”指的不仅是间架结构的高,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進取的精神。前一联用的是工整的正对,“白日依山”对“黄河人海”,“尽”对“流”,(“尽”是无,“流”则是有),后一联则是流水对,最后一个“楼”字扣题。

唐人登鹳雀楼诗作多矣,沈括《梦溪笔谈》认为:“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首七律,诗题为《同崔邻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鹤雀耧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的诗也是首五绝,题目也是《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教案 篇4

肇庆市第十三小学 陈少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2、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

2、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指名读。

三、理解诗句。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两遍;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思考:谁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鹳雀楼在什么地方?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1、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

2、学古诗要求二:读通诗句

3、介绍鹳雀楼

4、学古诗要求三:知诗人

介绍王之涣

5、学古诗要求四:理解字词

6、学古诗要求五:理解诗句(字字落实)

7、学古诗要求六:想象意境

8、学古诗要求七:感悟情理

9、学古诗要求八:背诵默写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登鹳雀楼教案 篇5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尽 人 欲 穷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尽(尽头 用尽 尽力 穷尽)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article/

(1)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欲:

楼: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根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4)再登上一层楼。( )

板书设计:

白日依山尽,

景 (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理 (想)

登鹳雀楼作文 篇6

一下车雄伟壮观的鹳鹊楼就呈现在我眼前:一片绿色的海洋中间开着黄色的小花花的上面是一座弧形的石拱桥.我们走过了石拱桥就到了鹳鹊楼的脚下.我迫不急待的登上了石阶。楼共有八层第二层的陈设厅里有女娲补天的雕塑、有一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像还有大禹治水的像.三楼是古代怎样酿酒冶铁的故事。四楼有一个龙头蛇身的怪物在水中传说谁能把硬币投进龙头上就能中状元成为人上人。投到龙身上能保一生平安投在蛇尾上就能丰衣足食。我也想试一试我的运气,投了一次不中,再来一次啊!我投到了龙头上!我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完了我们又驱车前往普救寺。

普救寺的门前有一百零八个陡峭的石阶它代表着人生有一百零八个困难每走上一个石阶表示少了一个困难走完了一百零八个石阶表示消除了一百零八个困难。上完台阶就看见直径为三米二的水牛皮做成的大鼓敲四下表示平平安安我敲的声音震耳欲聋……

登鹳雀楼教案 篇7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登鹳雀楼》教案范文 篇8

柳城县实验小学:严颖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板书:鹳雀(齐读)指名读,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雀”并扩词。出示图并介绍: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2、古时候,有许多的鹳雀喜欢停歇在一座楼上。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楼”)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楼”字并描红“楼”“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齐读课题。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王之涣有那些了解?(教师板书作者名)并补充:唐代诗人王之涣从青少年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这首古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出示古诗)

过渡句: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读全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2、教师范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3、指名读诗句,正音。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哪些诗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板书:看、想)

2、同桌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或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打个标记,还可以问问前后桌的同学。

3、汇报读懂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依靠 尽:完了,不见了(傍晚的太阳慢慢落下山去,不见了)

 入海流:黄河水流呀流,流到哪里去呢?(流进大海里)这就是“入海流”。

 比较“入”与“人”

4、指导朗读,集体评议(太阳是怎样落山的?黄河水是怎样流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师生共同合作画简笔画)过渡句:傍晚的太阳慢慢落山了,天边的云彩笑红了脸。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似的,飞快的向大海奔腾着。看到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6、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齐读)

 你读懂了哪个词句?诗句中的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 欲:想要 千里目: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为什么要看到更远的地方,要再上一层楼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7、简笔画把诗人得位置画下来。(师生共同完成)

8、诗人站在楼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并发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黄河水一样奋勇前进;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做更多的事;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爬上更高。)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想说几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那壮美得景色。(配乐朗读)

师诉:一轮红日正伴着火一般的晚霞,笑眯眯的回家了,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一样奔腾着涌向大海。让人不禁想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像黄河水一样,流逝了再也不能回头。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奋力进取,才能获得成就。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齐读“登鹳雀楼”)

2、背古诗(边想自己画的画,边背诵)。

五、拓展延伸,积累古诗

1、古诗擂台赛:背一背关于王之涣的古诗。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背那么多王之涣的古诗。当然,除了王之涣之外,还有很多的诗人,他们也写了很多经典的古诗,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学知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篇9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时候,我采取了读——听——讲——读——背的方式,这种方式能让群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同时让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具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读

先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古诗,要求标记生字及不理解的字词。通过预读,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提出疑问,初步引出讨论的话题。

二、听

在课堂设计上,既可以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也可以当堂播放古典音乐,教师即兴朗诵。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走进诗歌。在让学生听之前,应该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字词,听停顿,听节奏,听语调。

三、讲

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的讲,即教师讲个别字词的意思,教师讲诗歌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一部分为学生的讲,即引导学生谈诗句意思,在谈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诗歌的意境,最后让学生讲学习这首古诗后的收获。特别是通过指导学生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讲认识、讲收获。

四、读

这一次的读可以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一来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读的活动中来,二来能激发学生的读诗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比赛读的时候,要对各组读的情况作比较,评判字词读得是否准确、节奏停顿是否合理,感情是否表达。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的最后三字,要一字一顿,“楼”字则将音拖长。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潮调查报告下一篇:英语学科渗透法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