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2024-09-12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共14篇)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1

兴趣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有一位古罗马教育家曾经说过:“学生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去点燃这颗火种呢?

一、用精美的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装扮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一年级教材《声音的长短》一课时,我设计了小猫、小鸭子、小鸡的脸谱,小动物的嘴巴是可以活动的,我采用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南北”的折纸形式,把一面粘贴起来,只留下一个开口,把手穿在里面操纵,一张一合的,然后把形象逼真、柯栩如生的头饰图画贴到上面去,教具就制成了。当我把它拿到课堂上的时候,学生不由地叫了起来,孩子们脸上那种喜悦的表情以及赞许的目光,使我非常欣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授课时,师生活动也是轻松愉快的。教师有节奏地操纵头饰,学生自然地学叫“喵、喵”;“嘎、嘎”;“叽叽、叽叽”,学生美妙的叫声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小鸭小鸡在叫一样,声音在音乐教室的四周回荡着,美妙极了。接着,我让学生亲自来操纵,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这样,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另外,我想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但都是用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生活,二者应该结合起来。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各种艺术经常相互印象,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有时音乐会变成绘画,有时绘画会变成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也是强调在分科基础上的综合,音乐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

在教学中,我喜欢用形式多样的绘画来开拓学生的兴趣。在教授《两只小象》时,我精心画了两只微笑着的、正在用勾鼻子表现友谊的两只可爱的小象。我采用拼图的形式,把图画制作成可分解开的一个个小图块,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拼图,通过动手、动脑把它拼好,学生看着美丽的画面,心情愉悦地学习着歌曲,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教具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好的教具能事半功倍。

二、以律动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稚的状态,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常有直观性、表面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这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对活泼好动,感情外露的儿童来说,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

为了适应学生这一特点,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创编动作进行律动,一年级欣赏课《一个师傅仨徒弟》这首歌的旋律节奏感很强,歌词朗朗上口,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请不自禁地在座位上挪动起来,这时,我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听着歌词模仿动作,有的学孙悟空的动作,有的学沙和尚挑着担的动作,有的迈着猪八戒笨重的脚步,还有的装扮成唐僧在“骑马”,学生兴趣盎然。接下来教师再播放一遍音乐,学生即兴创编律动,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地到讲台前跳给大家看,这样不仅顺应了儿童爱动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表现欲,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音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2

一、上好第一节英语课, 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几乎每个英语老师的第一节英语课都是在优美的“I Can Say My A B C”歌声中开始的。学生听着熟悉的歌曲, 脸上露出喜悦的微笑, 有的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唱完这首歌曲, 我讲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提出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要求及具体做法。《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过,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便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动机的来源。在教学中我始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语境交际, 鼓励学生多开口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创设适宜的英语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把言、形、情融为一体, 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 较快地使学生进入能力“最近发展区”。如教会话:“Hello, I’m Kangkang Your name, please?”时, 我微笑地走到学生身边, 一一询问并引导他们作答, 然后分组练习。这样, 学生全心地进入角色, 仿佛置身于实际的情景之中。又如通过英语课堂里的人数和物品数目或利用学生座号来教数字。这种教学将学生置身于具体或模拟的情景之中, 反复地练习所学的单词、句子和会话, 使语言的音、形、义三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采用“愉快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游戏也是课堂教学可采用的一种交际活动。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情绪饱满, 在玩中学, 在玩中用。例如, 课前在讲台桌里放些学生所学过的学习用品, 让学生反复用英语进行猜谜游戏。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后, 可以进行辨物游戏。把全班分成每组四人, 每组学生准备好画有物品的卡片, 如一本书、一个桔子、一辆小汽车等。游戏前, 老师把基本句型写在黑板上:“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an) ...”游戏开始, 一个学生拿着图画卡片, 两个学生进行问答, 另一个学生做裁判, 如果其中一个说不出来或回答错误就取消资格, 换其他同学来回答。游戏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它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四、因材施教, 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美) 爱默林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初中学生普遍“渴望得到夸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肯定各类学生 (上、中、下) 在英语学习中的变化和进步。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教材相同, 要求不一”的办法,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 “能走的走, 能跑的跑, 能飞的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吃得了, 吃得饱, 吃得好”, 都能一直保持学习兴趣。一方面, 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其自信心, 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知难而进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生不断受到探索和成功喜悦, 兴趣提高, 上进心越来越强, 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充分发展。另一方面,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 产生高度共鸣和和谐,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对待后进生方面, 要多一点关怀, 多一份耐心。在课堂上同样要给他们机会, 对他们的进步, 哪怕是一点点, 也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 同时要鼓励他们多开口, 多提问题, 激发他们产生新的求知欲。此外, 在课后, 要适当给予辅导, 老师对他们的耐心辅导和帮助对他们学好英语, 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好英语是有希望的, 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从而在教学上有效地控制两极分化。

五、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许多事实表明, 学生学了英语会用, 才感到学英语有意思。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主要是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这两个阵地。在课堂上可以安排3分钟自由演讲, 一次一人, 轮流进行, 题材自选, 讲稿自撰。也可以安排3分钟同桌对话或四人一小组的自由交谈, 教师巡视, 了解情况, 加强指导。教师要有总结, 只有能大胆讲, 即使有些错误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堂上的情景教学是学生运用英语的极好机会。另外,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如办英语角、英语手抄报、组织英语晚会、互赠生日卡片或圣诞卡片、举行演讲比赛等, 都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学生会运用英语了, 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3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一定的兴趣就算最难的东西也能学会。而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对他们而言,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学生也不可能把英语学好。然而,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英语这门学科,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学习英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现总结几点与同仁共商榷。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情景开展英语教学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说唱、游戏、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基本上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如使用实物、图片、卡片、简笔画等。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理解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还根据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和记忆力好的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形式多样,操练充分,从而使学生的词汇量得以增多,语法知识得以巩固,日常会话能力得以提高。

二、利用多媒體和语音和其它现代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和语音室教学。教师在课前精心地为学生制作设计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老师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幻灯片中适当的穿插学生喜欢的图片、音乐、flash等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磁带让学生在语音室里认真地听放音,然后有声有色的去模仿磁带里的语音语调,然后请其他同学评价,然后老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英语文化教学具体化

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习该国的语言,就不能不了解该国的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穿插英美文化和生活风俗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俚语,俗语,并让他们和同学分享。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我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当看到有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举手要发言时,我总是给他们机会,叫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说的是对是错,无论是好是坏,我都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等待着他们说完。并且鼓励他们要大胆勇敢的去说。迈出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当学生学到英语难点的时候,让他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努力地继续学好英语。也要求他们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要认真听讲,课后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多看,多听与英语有关的英语资料。教师也可以教学生唱英语儿歌,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传递给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多让学生发言,多给以鼓励,小学生一定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4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课论新奇比不上自然科学课,论逻辑思维的乐趣比不上数学课,而语文课最大优势是情感,抓住它才能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语文之树是成长在情感的沃土上的,情感来自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以情感来打动人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优美的童话故事、寓言、小说、儿歌等等,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不过现行的小学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太少,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近出版王尚文、曹文轩、方卫平等教授主编的《新语文读本》小学卷,所选的文章基本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包含雅拙的童真童趣和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作品的语言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妙,产生阅读的乐趣。

其次,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以及跟教师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和善于运用情感去打动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用感情打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习语文兴趣地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语文课内,情感是被当作工具加以利用的,而不是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当语文教师被迫热情奔放,被迫给学生提供美好的感受时,这样的课堂教学实在让人深感不安。

这种虚假的情感带给学生的恶劣影响不能低估。学生往往说或写一些没有经过体验的话,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培养学习兴趣,反而上人感到厌烦。

二、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自信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语文的自信不足,特别是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害怕,兴趣索然。要改变这种情况,树立写作的自信,培养写作兴趣,教师要给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来自于成功的体验,如果教师每次都能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进步在提高,有收获,学生就不会怕作文了,也不会感到作文难了,并且对作文越发想写了,也会越写越好。作文如此,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都是如此。

三、认识语文知识的有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听说读写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认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使语文学习成为其成长的需要,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成为成长的兴趣。

例如:学生阅读林格伦的《淘气包艾米尔》掌握了其中的写作策略,即写最有趣的事。于是也摹仿“艾米尔”的风格,逮住身边小哥们儿最有趣的故事进行写作,写出了身边活生生的人。这就是阅读的用处,学生体会到这种用处,就越发多读多写了,语文素质也就提高了。

浅谈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5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使他们从小成为学习的主人。”低年级拼音教学是学生思维开发之始,教师应把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主渠道,应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拼音

兴趣

乐学

小学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任务。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拼音教学要抓住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乐学中学习语文。

一、直观画面,实物激趣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人物,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材中对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认真观察。例如,第一课汉语拼音“ɑ、o、e”的整幅图,孩子们看了特别喜欢,有可爱的小女孩,美丽的小河,漂亮的大公鸡、大白鹅,有绿色的树木、草地等。孩子们看了能说出图上的事物,在直观的画面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学习单韵母 ɑ、o、e的音、形和四声,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再如学习声母 d、t、n、l时,课本上出现这样一幅图:一匹枣红马(mǎ)驮着一袋大米(d、mǐ)奔驰在辽阔的土地(tǔ、d)上,小兔(t)紧紧追赶,满头大汗地劝说枣红马不要踩坏了小草,图下还配上一首儿歌供学生朗读:“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le)小草,我就不跟你(nǐ)们好。”让学生观察形象生动的画面,既容易学习声母,又容易认识汉字。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记住字形,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如教t时,教师可拿一把带钩的布伞进行直观演示,再把水一滴滴地滴到雨伞上,让学生仔细听水滴在布伞上的声音,在问答中揭示t的读音及写法

二、儿歌串联,激活思维。

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歌谣。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运用歌谣的韵律之美不仅能加快孩子们的记忆,还能激发他们求异的积极性、想象的创造性。这点在学生自编的歌谣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月儿圆,树叶绿,一家一块吃月饼。”就把韵母īe、e、er包含了进去,既练习了韵母的发音,又联系了儿童的生活,使韵母富有了实际的含义。读顺口溜也很有趣,记各个字母形体,可配上顺口溜,如单韵母:“张大嘴巴ɑ、ɑ、ɑ,拢圆嘴巴o、o、o,嘴巴扁扁e、e、e,牙齿对准i、i、i,嘴巴突突u、u、u,口吹哨子。”声母“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t、t、t。”通过顺口溜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形象生动的画面,既容易学习声母,又容易认识汉字。在创编歌谣记忆字母时,孩子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发展。

三、游戏活动,享受乐趣。

游戏是学龄初期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且利用游戏等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掌握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汉语拼音教学中如果不让学生“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很难集中,更甭提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了。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如组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紧急集合”“送信”“读拼音、做动作”等活动,能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起来,深受学生的欢迎。又如在复习“b、p、d、q”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学生跑上来在讲台前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学生们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调换手变成了“d”,左手叉腰右手放下则成了“p”,反之成了“q”。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例如复习四中,有一道题是把动物与表示它们名字的音节用笔连起来,我创设了一个“把动物带回家”的活动。让部分学生戴上头饰。另一部分学生手拿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这一种动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但复习了有关的音节,而且渗透了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了找朋友、摘苹果、画小红花等游戏,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游戏中的各种要求,不仅使他们学得主动,而且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趣味故事,乐学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有趣地学,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编故事,讲给学生听。小孩子对故事充满了兴趣。我教学bɑ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教师说:“老师知道小朋友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叫阳阳,他最喜欢画画了,他画了一幅猪八戒的图。”(出示插图和音节bā),以多种形式练读。“阳阳画完了猪八戒,就出去玩了,走到了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又以多种方式练读bǎ。“阳阳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了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再以多种方式续读b。“最后阳阳来到大坝前看流水。”(多媒体显示大坝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盎然,bɑ的四声也就学会了。同样,我在教学声母ɡ、k、h时,也是以故事导入。一开始上课时,我就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我讲故事,边听边想象画中的情景,然后,声情并茂地说:“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公园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边有一条清澈的湖,湖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天空中一只雪白的鸽子叼着一根根奇怪的草展翅飞翔,草地上摆着一条长椅,两个小朋友坐在长椅上边喝水,边聊天,你们说这样的情景美不美,学生们马上大声地回答美,并找出它就是书上的一幅图,在看图中就感知了ɡ、k、h三个声母的字形,字音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将继续通过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更多更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地把汉语拼音学好。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们撑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我们变课堂为学堂和乐园,让师生在共同成长中,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提供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发展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认知转化为积极自主的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6

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语言教学中应主要以语言本身的兴趣为主。各种游戏、全身性的反应活动、直观教具、录音、录像都是为了引起儿童对语言本身的兴趣,通过种种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加深记忆。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大家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为了唤起儿童的语言兴趣,往往又要依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力求通过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想象。强化儿童对语言的记忆。同时我们看到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还会形成儿童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及活泼的个性。儿童期英语教学内容应当是儿童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儿童经常接触的、易接受的生活常识、故事、歌曲等。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我们认为要将以上内容传授给儿童,充分调动儿童的兴趣,使儿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使儿童主动接受,变儿童外在的语言兴趣为内在的兴趣。

一、歌曲、韵律儿歌法

根据儿童对歌曲、韵律儿歌、舞蹈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越性来带动儿童,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授字母时,有ABC字母歌;教数字时有韵律儿歌“One,Two,Three,Four”;教颜色有与之相配合的歌曲“Red。Yellow,Blue and Green” 的小诗“What Is Red?”;教星期、月份有“Day Week,Twelve Months”等。还可利用歌曲教授日常用语。例如“Good Morning To You”,“Hello”,“Happy New Year”,“What’s Your Name”,“Let Us Sing Together”或利用歌曲教授句型。如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我们可运用歌曲“Are You Sleeping?”“The Bus is Waiting”来引导与帮助儿童掌握并理解这一时态。如果再配上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边唱边跳。效果会更好。

二、游戏法

阿卡索外教网:http://

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复习动物名称时,我们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即根据一些动物的特征编成易懂易记的儿歌,根据它来猜是什么样的动物。如“鼻子像勾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elephant)。还可根据学生所听到的一些动物的叫声进行复习。如果教师在课下准备一些动物头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我是谁》的游戏,即教师戴上某一种动物的头饰问:“Who arrII?”学生回答:“You are? ”如果教师能结合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游戏的生动性和竞争性,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既调节了学习的节奏.又锻炼了儿童的语言能力。使儿童在愉快协调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这种自觉参与实践的活动,对儿童英语教学尤为有效。

三、情景法 1.直观教具

在教“What’s this?/It’s is?.This is ?. That’s?.Is This??/Is that??/Are these??/Are those??/These are?./Those are?.”时.运用直观教具,例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在最短的的时间内获取知识。

2.用图片叙述故事

在教学中依据所学内容配备一些有趣、易懂的短故事,对培养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趣味性很有帮助。即根据故事内容画成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复述故事,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扮演角色

儿童好动、好奇,又能大胆地使用语言,因此扮演角色是创设情景、锻炼儿童听说能力的极好方法。如果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再制做一些简单的道具,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打电话、生日晚会、买水果、在动物园里、在百货商店、吃午饭、看医生、去学校、下课后等。

四、结语

阿卡索外教网:http://

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幼儿,培养,音乐兴趣,音乐环境,教材

优美的琴声给学习钢琴的幼儿带来了快乐, 一开始都能激起学琴的欲望, 但是单纯的兴趣不够稳定, 容易产生转移, 碰到大量枯燥的基本功练习的时候, 会造成疲倦, 使刚刚产生的对钢琴的喜爱之火逐渐熄灭, 练琴的兴趣也逐渐消失。

一、导致幼儿钢琴学习中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

本人认为, 在幼儿钢琴学习中缺乏兴趣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学琴年龄偏小技巧性偏强

学习钢琴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复杂, 幼儿存在认知水平方面的不足, 而学钢琴并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能, 孩子还要掌握很多乐理知识, 如五线谱、节拍、节奏等, 想象一下这么多复杂的概念需要一个年幼的孩子来理解和掌握, 是非常困难的, 肯定要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 这对孩子无疑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2、学习的时间长成就感很低

学钢琴对一个孩子来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不断的练习, 几乎所有的幼儿在上课时听到更多的是教师指出的各种问题。教师是希望幼儿能提高, 但对幼儿来说这必然导致他无法从这一过程中寻找到学有所成的乐趣, 更不要说从中获得成就感了。

3、家长的攀比心理

将社会钢琴业余考级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浮躁的社会心态所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 盲目追求考级。有的家长要求老师学一年就让孩子考三级等, 幼儿家长相互攀比, 似乎只看考的级数就判断谁的演奏水平高, 哪位老师水平好。在这样的心理下使幼儿的钢琴学习态度不踏实, 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练琴习惯。适当的比较能激发孩子的进步心, 但过分的攀比会造成幼儿信心的丧失。

二、培养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对策

幼儿钢琴学习动机的激发, 除了对音乐的兴趣, 对学习钢琴的意义理解之外, 很多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社会性因素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呈阶段性, 每一个阶段都有显著特点, 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 (O-2岁) 、前运算阶段 (2-7岁)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其中前运算阶段 (2-7岁) 的幼儿特点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 缺乏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 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认识事物。因此在幼儿钢琴学习中, 应尽量将那些概念知识比喻成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实物, 进行一种形象的类比, 这样有助于幼儿的理解。

2、幼儿钢琴教材的选用

利用教材谱面“色彩辅助”方法, 用丰富鲜艳的美术形象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能够增加幼儿弹琴的兴趣, 减少识谱、认键和用指三者相互配合的难度, 使其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与创造上面;还可以把弹琴和幼儿喜爱的歌唱活动结合起来, 选用幼儿喜欢唱的歌, 先教他们唱会歌曲, 然后教幼儿把歌曲弹出来, 这样做能够培养幼儿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还可以把弹琴和适合幼儿特点的节奏乐和律动、绘画、朗读等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幼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教育理念。标题音乐类幼儿钢琴教材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钢琴技术练习》、《中国民歌儿童钢琴曲选》、《新编世界儿童名曲》、《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等, 由于每首曲子都有标题, 有图画, 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并且颜色鲜艳, 清晰、音符比较大, 阅读起来也较容易, 幼儿对这一类的教材都很喜欢。实际上, 在这些乐曲中也包含了许多技术要求, 同样能达到练习技巧的目的。幼儿若对所弹奏的曲子非常感兴趣的话, 学习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年。[2]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年。

[3] (美) 阿黛尔·法柏:《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中国友谊出限公司, 1999年。[3] (美) 阿黛尔·法柏:《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中国友谊出限公司, 1999年。

[4]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4]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

[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5]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6]吴琼:《钢琴教学初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6]吴琼:《钢琴教学初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培养;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新课改推行之后的重点“项目”,在教育中要逐步重视小学体育,摆正小学体育课程在教育工作中的位置。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能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的教育中要全面了解小学体育的教育现状和发展需要,为现代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奠定基础。

一、小学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浩浩荡荡的在中国的教育行业推行了许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在师生、家长的思想中早已经根深蒂固,从领导层到教师对于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导致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匮乏,从师资力量短缺到体育场地简陋,从教学工具破旧到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小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出现消极厌恶的情绪。

在小学体育教师方面存在两方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是,目前体育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育部组织的对体育师资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体育教师缺口大的现象,其中以广东、重庆情况更为严峻。到2012年体育教师缺口比例高达30万,如此庞大的数字,使小学体育的课时和教学质量降低的很严重。另一方面,目前小学的体育教师中,有大部分教师为兼职教师,就会存在素质低下的情况,由于受教师本身素质的限制,导致整个小学体育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或片面的错误理解都会使教学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由此可见,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想要将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深入的推行,就要解决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相关的问题,就要解决目前教师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

二、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1.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教育部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和人才力量输出,给予小学体育教师应有的待遇和尊重。同时扩大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入,加大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投入,从源头上解决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

2.更新教学观念,开展以兴趣为基础的体育教学

针对新时期对于体育教学的需求,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进行转变,以小学生兴趣为基础开展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改后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工作重点和教学大纲,建立起适合当前小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规划发展路径。加快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进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疏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3.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玩的追求大于其他的方面,由于其爱玩、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式的方式,从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的体育教育新概念。但是在教学形式的改变的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的的设定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教学规划。例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已经不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了。因此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从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上对他们进行区别对待。

教师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叫教学方式,开展实物教学和情景叫徐额将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4.科学运动减轻学生运动负担,促进健康心理形成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超负荷的运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严重时会对学生造成身体损伤,甚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兴趣和健康为前提,稳固发展,进而开展教育工作。目前,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智力情况、兴趣爱好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性较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体质、毅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設和其自身发展的制定教学目标和训练内容,使之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既实现了降低学生运动负担的目标,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在我国全民健身,全民锻炼的大环境之下,将小学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增加体育教师的力量投入,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源头上的进步。其次,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对教师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最后,更新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基础制定更贴近学生素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而完成在小学阶段建立学生以兴趣为基础的教育形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新.以兴趣教学为基础的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分析[J]小学体育教育教研.2012.11.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9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与疏导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想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中学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来培养和疏导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中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目的,激发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求获得更好的体育教学质量,锻炼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掌握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整改和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使中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使现代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一、中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的原因

1.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我国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是将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方式也相对枯燥乏味,面对体育教师的反复讲解和单调练习,学生难以提起兴趣。

2.体育教师要求过于严苛

中学体育教师要求过于严苛也导致现阶段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死板的目标定为学生应该完成的目标,忽视了中学生的个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3.体育教学课堂缺乏活力

体育教学课堂缺乏活力也是现阶段中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的方式按部就班,每年都在一个模板中进行的,学生在单一的教学课堂中感受不到活力,自然也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中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的措施

1.引入竞赛教学模式

中学生处于爱跳爱闹的年龄段,有一定的好胜心。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竞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活动,让中学生的好胜心变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中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篮球教学当中,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四个小组,让学生在练习篮球运球、上篮、投篮的过程中进行比赛,将每个学生的动作按照标准进行评比,根据学生篮球学习的成效来打分,让四个小组分出名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让中学生在比赛中快速提升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时间更加容易接受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采用游戏教学方法

中学生的年龄也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玩乐上,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中学体育教师要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强化中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游戏多种多样,而且体育课程的教学地点本身就是在宽阔的操场当中,更加便于体育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例如在训练学生变速跑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变速跑活动中,在教师发布跑步口令的过程中,要进行时时的变换,时而变为快速跑步,时而变成缓慢跑步,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中学学生感受到有趣的体育教学方式,也更有活力参与到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在这样的教学活动里,学生不仅掌握了慢速跑和快速跑的方法,并且掌握了两种跑速切换时应该注意的要点,这样才能按照教师的口令需求在两种跑速中实现不停的切换,从而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创造和谐教学氛围

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要学会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再像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样由教师一个人来安排全部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且根据学生展现出的学习素质和兴趣方向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学体育教师要时刻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创造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中学生身体素质快速成长,中学体育教师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得中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新课改的时期,中学体育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作教学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习和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让中学生能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当中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

成长。

参考文献:

陈余军.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好家长,2015(15):33.

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用讲故事的方法将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味性

在第一节课中,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钢琴, 在教学中, 我先让孩子坐到琴凳上, 让他亲手打开琴盖, 告诉他:“现在请你把钢琴的大嘴巴打开, 观察一下, 钢琴的嘴巴里面有什么?”

孩子自然会联想并回答老师:“牙齿!”

(指着白琴键) “这些牙齿是什么颜色的?”

“白色。”

(指着黑琴键) “钢琴不听话, 吃了太多的糖, 又不刷牙, 牙齿都变成蛀牙了, 成黑色的了, 请你把嘴巴张开让老师看看有没有蛀牙?是你听话还是钢琴听话?”往往这时候孩子们会很开心的张开小嘴等待着老师的检查和表扬。这样, 在故事中让孩子轻松地认识了钢琴。

备受瞩目的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已成为推进

再比如, 讲到掉臂断奏时, 我首先要给孩子讲一个小鸟的故事。

老师:“小鸟要去找食物, 它会怎样离开自己的小窝呢?”

学生:“飞去呀!”

老师:“可是它刚刚长出羽毛不久, 翅膀太嫩了, 没有足够的力气, 飞着飞着就怎么样了?”

学生:“掉下来了。”

然后请学生打开手臂模仿小鸟飞和掉下来的动作, 再放到琴上飞起和落下。这样, 通过有趣的故事就让学生轻松的完成了起手和掉臂的动作。

二、与教师共同演绎, 在优美的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汤普森》第二册中, 有一首《跳舞的袋鼠》,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将右手的旋律弹奏一遍, 然后我坐在学生旁边和学生一起弹奏, 这样, 加上圆舞曲风格的低音伴奏, 单调的旋律变得活泼起来,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段音乐哪个更好听, 学生肯定会回答两个人弹奏的要好听, 我就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我单独用双手将整个音乐弹奏, 并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学,

天辟地》、《万事无忧》等。

(二) 搜集素材, 自己整理并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有的CAI软件由于不是自也一定可以一个人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在这样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比较鉴赏中学生会体味到音乐的魅力, 并增强了信心。

三、运用肢体语言启发幼儿想象力, 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力。

在《汤普森》中学到《跳舞的熊》和《芭蕾演员》时, 我让孩子离开钢琴, 在地上表演一下熊笨重地跳舞的样子和芭蕾女孩轻盈旋转跳舞的样子, 有条件的还可以用电脑展示熊和女孩跳舞的样子, 让孩子自己感受两者的不同, 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两支曲子, 让学生区别哪首是《跳舞的熊》, 哪首是《芭蕾演员》, 然后让学生再坐到琴凳上, 凭借刚才的理解分别把两支曲子演绎一遍。这样, 既可以调节课堂沉闷的气氛, 又可轻松地在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中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力。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孩子自身的特点, 不断创编出有趣的故事, 让孩子边玩边学, 以此增强孩子学琴的兴趣, 从而坚定孩子坚持学下去的信心, 真正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11

一、以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有别于其他生产劳动的最为显著之处,在于教学活动是一项人与人的交流活动,这项生产劳动之中夹杂了更多的情感与主观因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 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他们对教师的关注度更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语气、态度,只要走上语文教学的讲台,一切烦恼都将抛到脑后,以饱满、积极的姿态出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和学生交流的语气温和,将学生当作平等的对象,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关注和关爱学生也是笔者与学生之间营造良好关系的重要举措,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出现问题的,及时开展技巧指导,将无私的师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这将在小学生的心中产生强烈的影响,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明显。

二、以和谐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影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处的学习环境方面。小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敏感程度较高,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消除消极的情感因素,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极大地增强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侧重于从三个方面着手营造和谐学习环境,首先,在班级营造“人人平等”的氛围,教育学生明白,虽然语文学习成绩有高低,但是各有所长,每一位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从而帮助学困生缓解因学习成绩滞后导致的消极情绪。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互帮互助,注重体现优秀生对学困生的帮助。采取小组帮扶的形式,对学困生进行学习基础与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尽快融入到整体学习活动之中。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笔者坚持多鼓励学生,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与成功作为表扬激励的突破口。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系数,增强学习兴趣。

三、以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是近年来最为有效的教学载体之一,近年来在各学校得到了普遍运用,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帮手。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语文课堂增加丰富的补充信息,将教材中的枯燥文字转变为活灵活现的图像以及视频,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如运用视频短片播放黄果树瀑布的美丽景色,作为《黄果树瀑布》一课教学的补充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更为宽泛,对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积极帮助。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笔者运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向学生系统介绍了克隆技术的起源、主要原理、研究进程以及主要成果等方面的内容,拓宽了教材内容的知识面,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在这样的教学环节,多媒体手段有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教学过程的形象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四、以新颖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陈旧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吸引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多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更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理念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不断探究与尝试更为适应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有助于教学效率提升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分层为主要特点,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状况,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够积极动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需要自己积极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还要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研究,遇到不同的观点还要进行辨析。以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入程度。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分层目标,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与自己的能力基础基本吻合,实现量体裁衣的目标,这对于缓解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作用明显。

五、以丰富专题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除了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提升教学手段等方面之外,专题活动资源也要充分发掘与运用起来,发挥对语文教学活动的补充功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生动、有趣。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需要组织一些专题讨论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针对阅读分析难度较大的状况,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何高效阅读与分析”专题研讨活动,要求学生各抒己见,讲述自己是如何开展阅读分析的,许多学生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较大的运用价值,如框架阅读法、提纲阅读法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笔者还注重将课外专题活动资源开发出来,如文学兴趣小组、研究小组等等。这样的专题活动能够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寓教于乐,形式上更为丰富,内容上更为生动,对学生的吸引效果也更为明显。有了这样的专题活动作为补充,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趣味性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有效教学模式。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12

1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主张学生课前预习,但我认为,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因为,很多东西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果学生提前预习,没有一个探究的环境,学生直接就获得书上的结论,那么上课的时候,即使教师创设了探究的环境,但预习过的学生因为已经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直接给出结论,这样不但自己失却探究的过程,也使得其他同学丧失信心和兴趣。因此,对需要探究的课题,我主张可以不要学生预习,让学生在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里进行探索知识和方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兴趣调动到高潮,而且“双基”也得到落实,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做的”,“谈谈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不但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从中体验到数学发现的乐趣。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高中数学教学中兴趣与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类科学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古人说,“授人一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自主学习,是个体获得终身教育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中学生应该更多地采用以自我为定向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从而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未来的学校必须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努力实现受教育者把别人的教育变成自己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进行自我教育。其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2.1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其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中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上。自主学习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在学习过程要能够体现出其主体性,并且能够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而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或者指导。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这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传授——接受”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識,体现其主体性,从而落实主体教育思想。

2.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适时地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原本单调、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中数学教学的兴趣与自主性能力培养的策略

《课标》明确提出: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改变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的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3.1培养学生教学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十分重要。我对新课, 采取课堂趣味教学, 即用生动有趣的故事, 生产、生活中有趣的问题引出新课, 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中, 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提供有利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的信息, 创设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条件, 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强他们参与的信心和勇气。对学生采取手段“小步子, 多成功”的原则, 善于发现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 失败了, 积极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并挖掘失败中存在的成功因素, 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2开放联想,使学生的探索得以飞跃

课标中提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适当增加一些联想与开放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多联想,多思维,多创造,教师的观念应该是开放的,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教师的课堂应该足开放的,鼓励学生上讲台,教师作观众,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足开放的,答案可以不唯一,过程可以不唯一,方法可以不唯一,思路也可以不唯一,把这几个开放引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有利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也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多方位的联想中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便于学生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

3.3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数学应用现象和数学家的奇闻趣事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借助本身具有信息量大、活泼直观、多感官刺激等优点的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结论

谈谈音乐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教学反思 篇13

一、利用富有情趣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拥有良好的开端, 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套用在课堂教学上也同样适用, 也就是说, 如果物理课堂的开场白能够设计得情趣盎然, 富有吸引力, 那么就可以使整节课因此而“熠熠生辉”,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鉴于此,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 以成功激发学生浓厚的物理兴趣。比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走进神奇”这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讲述一些同学们所熟悉的神奇现象, 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让人叹为观止的神奇景观,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神奇之美, 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继续深入了解这些神奇现象充满了渴望。即教师可以先要求同学们尽量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他们所亲身经历的神奇现象, 比如夕阳西下时天边那鲜艳的红霞, 夜晚的天空中闪烁的璀璨群星, 雨过天晴后的美丽彩虹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前精心准备的海市蜃楼的录影资料等, 引导学生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神奇自然现象,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然后, 教师在学生充满惊奇和探究的表情和目光里, 向同学们说明这些神奇的现象其实是可以利用物理知识予以科学解释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物理其实是一门充满情趣的并且非常实用的自然学科, 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观察物理现象、继续学习物理知识的强烈愿望, 有效地激发了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于不太了解的事物不感兴趣, 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状态, 因此,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刚接触物理时, 对物理的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 是符合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兴趣的缺乏, 将一定程度地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 为了切实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 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把中学生“引进门”, 使同学们了解物理, 喜欢物理, 学好物理,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实生活中, 中学生虽然对于许多物理现象“司空见惯”, 但是, 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 甚至是产生错误的观念, 比如, 许多同学想当然地认为“重量越大的物体下降速度越快……木块往往飘浮在水面是因为其所受到的浮力比较大……下雷阵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是因为闪电发生在先, 雷声发生在后, 神话故事里也是这么描写的……”。针对这种情形, 教师可以针对于同学们经常存在的物理认识误区, 精心设计物理实验, 进行现场验证, 一方面, 科学的实验结果可以更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 由于从实验结果中得到的物理真相与其原有的错误观念产生“激烈碰撞”而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 可以有效唤起同学们继续钻研物理学科的满腔热情,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浮力”这一物理知识时, 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物理实验材料进行现场实验, 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 测出浮于水面的木块所受的浮力与沉于水底的金属铁所受的浮力其实是相同的, 从而促使同学们深入思考, 认真探索, 专心学习, 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了保证。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利用科学的物理实验, 指导同学们进行“重新验证”和“重新发现”, 引导中学生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对于物理知识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串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初中学生的低龄化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比较强, 情绪容易被调动, 但是, 自控能力却相对比较差, 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 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实际问题, 将一定程度地阻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影响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鉴于此,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提问,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串联电路的特点”时, 可以围绕教材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如下问题:“有些台灯的亮度为什么可以被调节? (答案为与电流强度有关。) ……改变电流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是改变电阻或者电压。) ……改变电阻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是根据要求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温度及其截面积等。) ……”教师设计的这些课堂提问, 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思考, 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中兴趣培养的三个阶段 篇14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

2006年下学期初,我在自己所任初一的两个班级中做了个问卷调查。发现有85﹪的学生对作文没多少兴趣,认为作文枯燥乏味,有畏惧感;10﹪的学生对作文没有一点兴趣,认为作文是负担,有厌恶感;5﹪的学生对作文有很大兴趣,认为自己作文有一定水平,写作文有成就感。从中不难看出作文兴趣的重要性,而其兴趣培养的任务又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在近14年的教学过程中,本人经过长期研究、实践,发现教学中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至少有三个阶段的细致工作要做,即:初始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维持阶段,提高、维持学生的写作兴趣;扩大阶段,巩固、扩大学生的写作兴趣。现分述如下:

一、写作兴趣培养的初始阶段——激发写作兴趣

1.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提高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使其认识到作文兴趣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导致对作文重视不够,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主要是没兴趣。具体表现为厌恶作文,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应付了事赶时间交差,作文好坏无所谓。针对现状,我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他们的作文态度,加强了作文目的性教育。首先我跟他们讲道理,阐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的的中华文化需要被继承,被发扬光大,而没有写作兴趣和一定的写作功底,我们就无法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其次举例说明写作的重要性。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话很有道理。现代地质学之父,18世纪的苏格兰人詹姆斯·赫顿花了近10年时间写成的巨著《地球理论》,本应是地质学上划时代的一个成就,可悲的是,这本厚书,其文字实在是太糟糕了,令人不忍卒读乃至最终得不到承认。从中可以看出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对于从事其它很多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最后我从现实的角度来阐述:写作兴趣很重要,因为写作不仅是“听、说、读、写”语文四大基本功之一,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更是我们升学考试的需要。语文的各级考试中,作文分数都是语文卷面分中最多的一大块,写好了作文意味着语文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写作。

2.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作文教学,强烈地吸引学生,激发其写作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作文课。作文课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启发诱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参与其中。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法的多样性。课堂中教师应充满激情与活力,教学语言一定要讲究生动形象。这样整堂作文课就会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其效率将大大提高。

例如:2006年上初一作文课《我的烦恼》之前,我进行了精心备课,制作了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不做说教,宣布说今天我们师生一起聊聊天,聊的话题为“烦恼”,同时出示幻灯片。作为老师我首先叙说了自己的烦恼,叙说中我都不断地用具有鼓动性的语言去打动学生、启发学生、诱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烦恼。学生们一下来了兴趣,个个跃跃欲试,踊跃发言。整个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课堂兴趣逐渐被激发。接着老师抓住时机顺势而下,问面对这些烦恼我们怎么办?有何解决方法?大家能否先帮帮老师解决烦恼?看谁的解决方法最好,老师予以奖励。能帮其他同学的烦恼想出好的解决方法老师也予以奖励,同时出示奖品幻灯片和相关动画课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进行提问并答问。课堂渐入高潮时,教师充分运用课件展示,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步骤。大部分学生都能围绕中心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感情诚恳真挚,语言表述比以往生动流畅得多。可以说本次作文完全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效果。

二、写作兴趣培养的维持阶段——提高、维持写作兴趣

如果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得以维持,那么刚培养起来的写作兴趣就会很快消散,以致前功尽弃。所以在这第二阶段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并维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具体方法:

1.将美育和情感教学渗透到课堂作文的每一个教学过程中,大幅度增加教学中的美育和情感成分。这样做对提高和维持学生写作兴趣有很大促进作用。

(1)作文课堂注重美育,即注重仪表美、语言美、举止美。教师进入课堂给学生的第一感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讲情绪。为此每次课前我都注意到自己的衣着服装、仪表形象并努力保持整洁大方和精神饱满。这样一进入课堂就能立刻引起学生听讲的专注情绪,为接下去的课堂教学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是注重语言美。为了让课堂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我上课时的教学语言尽量多样化:时而流利、时而精炼、时而含蓄、时而幽默、时而严肃、时而诙谐。在语言上自始至终给学生以美感,就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我还注重自身的举止美。每次课前针对课堂作文的具体内容,我都会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重要动作,每一个细微表情,尽量使之不仅恰如其分,富有美的魅力,又与作文课堂内容融洽契合。

(2)作文课堂注重情感教学,即将情感教学渗透到作文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充满激情的作文课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课堂意图,对培养其写作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作文课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感号召力。如《黄河,母亲》作文活动课,对黄河革命故事的回忆,对黄河的赞美,进而对华夏文明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赞颂等都无不令讲着和听者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作文课堂中的情感因素,并加以灵活运用就能强烈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始终维持着写作兴趣。

2.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应及时有效,评价应采取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写作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以提高和维持写作兴趣。

(1)及时批改学生的每次作文。其实学生每次写完一篇作文后对老师的评价都是迫切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对作文教学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心理资源。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批改好作文并将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这将很好地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每次作文后我都争分夺秒地批改作文,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

(2)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让其充分感受到作文给他们带来的满足和快乐。首先我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所以当学生把心里话写出来时,我都会从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理解,并予以中肯的评价。否则对其评价难免会出现偏差、失误,结果当然就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其次在作文评价中,我注意善意地鼓励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作文带给他们的满足和快乐。

三、写作兴趣培养的扩大阶段——巩固、扩大写作兴趣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极大地鼓舞学生士气,这也是巩固、扩大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方面。

1.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的积累,扎实打好生活的底子,为积累多元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强大基础。平常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教育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提高写作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生活又分为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独具个性的家庭生活都是学生们的直接生活,只要学生们平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对所谓“司空见惯”的小事细心体会感悟,就会挖掘出许多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平常的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是间接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学生可以获取、积累到各种社会生活信息,从而也就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2.在丰富生活积累的基础之上大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我注意引导学生走入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品味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迸发灵感,因为好作文往往是从生活中爆发出来的新体验、新感受,而这就是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我改变传统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求异思考,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推动力。学生写作时,我们应该在发散性思维方面多引导学生作文立意多元化、多角度化,尽量避免观点的单一,放手让学生写出生动形象、观点独特的文章来。当学生作文中出现对权威的挑战和质疑时;出现说真话、说新话,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时;出现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异想天开的设想时,我们应对学生给予热情鼓励,激发其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大力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做完以上两项工作后,学生感觉到作文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被调动起来,写作兴趣也就进一步得以巩固和扩大。

实践证明,以上三个阶段顺利完成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已经培养出来了,并逐步养成了热爱写作的习惯,写日记和周记已然成为自发行为,令人头痛的作文教学也不再是难以越过的障碍。

上一篇:社区协管述职报告下一篇:《詹天佑》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