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张力作文

2024-07-15

神奇的张力作文(精选7篇)

神奇的张力作文 篇1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做什么实验,做什么实验。”同学们迷惑不解地问。只见老师拿了一个脸盆,放满了水,就开始做实验了。你瞧,老师手中拿了一枚绣花针放进了水里,绣花针就落进了水里,接着,又拿起一张平整的餐巾纸,把绣花针放在了纸上,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纸渐渐下降,绣花针竟然浮在了水上,就像孩子离开妈妈一样,

神奇的张力作文 篇2

具体地有条理地写出实验过程, 注意突出其中的一两个细节。

【课前准备】

一只普通的中号透明塑料水杯、四十多枚彩色曲别针和一大杯冷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作文课上,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瞧, 我带来了什么实验用具? (板书:实验用具, 出示透明塑料水杯。)

(学生们的回答很快。有的说“这是一只杯子”, 有的说“这是一只透明的杯子”, 有的说“ 这是一只 塑料水杯”, 也有的说“这是一只没装水的杯子”。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只透明的一次性的塑料的空水杯。”)

师:这又是什么呢? (出示四五枚彩色曲别针)

(有了刚才观察塑料水杯的经验, 学生很轻松地从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曲别针并回答:“这是彩色的曲别针。”“曲别针真漂亮, 有红的, 有绿的, 有黄的, 有蓝的, 还有白的。”“曲别针小小的, 比我的橡皮还小一点儿。”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两句通顺、连贯的话来描述彩色曲别针。)

师:我还带来了一大杯冷水。 (出示一大杯冷水)

师:开始做实验啦!看, 我在干什么?

生:老师拿起装了冷水的大杯子。

师:说得正确! (接着往空的一次 性塑料杯 里倒满水) (板书:倒满水)

生:老师慢慢地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倒水, 水很快就倒满了。

师:从“慢慢”可以看出你观察得很仔细!水真的倒满了吗?谁来检测一下? (板书:检测)

(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纷纷举手, 准备到讲台前来检测水是否倒满。教师请一名学生来检查。)

师:看清楚, 他是怎样检测的? (学生进行目测)

生:他用眼睛看了看, 说:“水倒满了。”

师:请你再慢慢地检查一遍, 其余同学仔仔细细地看清他的动作。 (学生再次进行目测)

生:他弯下腰来, 侧着头, 眼睛靠近杯沿, 眯起来, 认真地看了一会儿, 才肯定地说:“水倒满了。”

师:观察仔细, 说得具体。 (问目测的学生) 你怎么知道水一定是倒满了呢?

生:我看见水面是平的。

师:能说更清楚些吗, 水面和什么是平齐的?

生:杯子中的水面和杯沿是平齐的。

师:好!谁还有不同的办法? (请另一名学生来检查) 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把每个动作看仔细、说清楚。

生:他走到水杯旁, 伸出食指, 在杯沿上刮了一下, 一看, 手指上有水, 说明杯子里的水是满的。

师:接下来, 我要请一位同学把一枚曲别针放到装满了水的水杯中。 (板书:放入一枚曲别针) 其余同学的观察任务是什么?

生:看水会不会溢出来!

师:对!除了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还要观察什么?

生:他怎么把曲别针放下去的。

生:曲别针落到水里的速度。

生:看曲别针是浮的还是沉的。

生:看曲别针沉到杯底的位置。

师:好!这些都是观察任务。 (请出一名学生, 给他一枚曲别针) 大家眼睛不要眨, 细心观察他是怎么投放曲别针的。 (让学生把一枚曲别针放入水杯中) 再看看, 水杯里的水溢出来没?

(学生在仔细观察后纷纷发言 :“他捏着 曲别针……”“他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 曲别针从 杯沿放到 水中。他的 手还有一 点发抖呢!”“水面轻轻晃动了一下, 可是没有一点儿水溢出来。”“曲别针好像一条小鱼跃入水中, 水面起伏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就平静了。”“曲别针就像潜水运动员轻快地跳到水中, 潜到水底。”“曲别针静静地躺在杯底的中央, 好像甜甜地睡着了。”教师又请出一位学生, 他在水杯底座四周用手指一抹, 检查发现, 水杯没有往外溢水。)

师:课上到这里, 我们的实验已经做了一半。小结一下, 完成了几项观察任务, 哪项任务做了重点观察。

(学生思考以后, 整理出四项内容:1.观察实验用具;2.老师往杯子里注水;3.通过目测和动手观察了水杯里的水;4.往水杯里放第一枚曲别针。3、4两项任务是重点内容。

接着,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内容口述上述内容。待学生们口述结束, 教师要求学生尽量把第3项和第4项内容写具体。

随后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状态, 教室里很安静。教师在座位之间巡视, 不时地夸奖学生“写得真快!”“小节分得正确!”有时提醒学生“把动作写仔细”, 不时地请个别学生站起身高声朗读自己刚写好的文字。

下课铃响时, 多数学生完成了这部分的写作内容。)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做实验。一枚曲别针放入装满水的水杯中, 水却没有溢出来。那么, 你猜猜放几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板书:猜猜)

(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 不断窃窃私语, 有的说“可以放两枚”, 有的说“能放二十枚”, 也有的说“能放无数枚”, 还有的摇着头, 不知道究竟可以放多少。)

师:到底能放几枚呢? (请出一名学生) 这位同学每放一枚曲别针, 大家要看杯子里的水有没有溢出来。 (板书:放入十枚曲别针)

(学生往水杯放入了一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你心里想些什么? (板书:想)

生:水怎么还没有溢出来呀?

(这位学生又往水杯里放入四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你心里又想些什么?

生:水面还是没有升高, 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学生连续往水杯里放入五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大家心里想些什么?

(学生议论纷纷, 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一事实, 有的兴奋地鼓起掌来。他们说:“我想, 这太神奇了!水居然没有溢出来!”“难道老师带来的水有魔力吗?”“这只水杯里到底可以放多少枚曲别针呢?”)

师:下面, 我让大家往水杯里各放一枚曲别针。请想象场面会怎样? (板书:每人放一枚曲别针) 班长你给同学发放。

(班长把曲别针分给了同学们)

(教师请出第一组约十人, 示意他们排好队。他们有的笑眯眯的, 有的一本正经的, 有的在东张西望, 有的歪着头在思考, 有的笑容满面, 还有的正盯着水杯看……)

师:好, 现在开始放曲别针。其余同学一起大声计数, 同时请仔细观察, 他们怎样放曲别针, 各自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开始!

(该组学生依次将手中的曲别针放入水杯中。)

(台上的学生投放曲别针的动作确实精彩。有放得很慢很慢的, 有拎着曲别针的, 有朝着曲别针吹了口气才放手的……座位上的学生都挤到了讲台四周, 一边大声数数:“11、12、13……”一边饶有兴趣地仔细看着。

此后, 剩余的大概二十多名学生也都从班长 手里各获得一枚曲别针。他们或兴奋地或紧张 地把一枚枚曲别针放进了水杯。杯子底的曲别针堆起来了, 杯中的水渐渐隆起, 水面微微颤动着。学生的情绪更 加激动了。)

师:同学们, 先看四十多枚曲别针在杯底堆得如何, 再看看杯子水面的变化吧。 (板书:杯底……水面……)

(学生不由自主地走下座位观察。一个学生说“杯子里有座小山”, 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像一座彩色城堡”, 还有学生说“水面鼓起来了, 像个小馒头”, 细心的学生说“不是小馒头, 是半个水晶球, 你看鼓起的水面在颤抖在闪光”, 教师立即赞赏 :“对!你看得很仔细!眼光很独特!)

师:如果要把这个实验的上半个过程写下来, 应该写哪几个内容?

(学生思考以后, 整理出三个内容:1.一个同学怎么放入十枚曲别针?2.十个同学怎么放曲别针?动作神态有什么不同?3.四十多枚曲别针放进去, 杯底和水面是 怎样的?

同样, 教师仍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口述内容。)

师:把这个实验过程写成文章, 该取什么题目才能概括文章内容呢?

生:《有张力的水》《会团结的水》《有魔力的水》……

师:好, 继续写作, 把实验的下半段过程写具体。

(学生们迅速在作文本上写起来。教师一边巡视检查, 一边夸奖:“动作写得细致, 心情写得真实。”“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实验的场面。真棒!”大概在10分钟后,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写作时, 教师建议学生上“百度”查阅“水的表面张力”, 了解本次实验结论。然后提出要求:1.在文章结尾添写实验结论;2. 写完作文, 多读几遍, 把句子改通顺, 把语意说明白。)

师: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学写一次小实验。教学目标有两条:一是过程要写完整;二是要描写一两个实验细节。由于采用了现场情景演示的教学法, 把实验过程写完整不 称其为难点, 难的是实验细节的描述。这个难点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细节的确定, 二是细节的观察描述。

我事先把“水的张力”的实验反复做了三遍, 对实验过程和细节反复体验之后, 对其中的教学因 素有了把握, 在教学中就有了突破。

具体说, 本次作文内容应该选定这几个实验细节。

①检测水杯里的水是否满。

②往水杯里投放第一枚曲别针时。③最大极限地投放完曲别针时。

一起来看看这些细节的教学内涵。

细节①:“水面检测”。我请出两位学生先后用“眼睛看一看”“手指刮一刮”的方法来确认杯子里 的水是否“满”了。如果教学时间允许, 还可以采用“盖一盖东西”“摸一摸杯身”的方法……从实验意义角度看, 这些细节是培养科学品质的举动, 从写作角度看, 这些细节能丰富地表现实验过程。

细节②:投放第一枚曲别针。我给这个细节确定了三项观察任务:投放的动作、曲别针落水的状态、水平面的变化。细细想来, 三个观察点正好组成第一枚曲别针的投放过程。事实上, 投放一枚曲别针只需“1秒钟”, 而放到作文教学课堂上, 就是一个个“放大了的镜头”, 写出来的就是一段生动的过程。

细节③:投放完所有的曲别针。当四十枚曲别针投进了水杯后, 我设定了“看”和“想”两项任务。先看杯中的“彩色小山尖”, 再看杯子水面堆起的“小馒头”;然后引导学生想:“杯子里的水怎么会不溢出来呢?”把质疑引向探秘本次实验结论。

由此可见, 课堂上的教学细节具有“呈现和观察”的特性, 教学细节就会转化为“写作细节”。

神奇的表面张力 篇3

我有兴趣研究表面张力现象,是因为放假时收到了一个包裹。那是一个下雨天,其他送来的信件都湿透了,但雨水在那个蜡纸包装的包裹上却形成了多颗又大又胀鼓鼓的水珠,很是神奇!

为了知道雨水怎么会形成水珠,我跟爸妈到图书馆借阅了相关书籍,又在互联网上搜集了资料。我认识到:液体的表面张力能使液体的表面形成一层弹性的薄膜(如水珠);不同液体有不同的表面张力,而水的表面张力是较强的;同一种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不同情况下(如温度有差异)也不一样。为了研究这种现象,我设计了一个创新但简单的实验,只需利用一枚硬币和数种常见的液体便可以说明表面张力这个生活中有广范应用,但个中科学原理又深奥非常的物理概念,以比较的方式证明水及一些看似一样的液体(如白酒、柠檬水和肥皂水)的表面张力是非常不同的。我又通过简单的实验证明,提升温度和添加其他溶液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我通过实验的方式知道了哪种常见液体的表面张力最强,了解了温度是如何影响水的表面张力,以及在水里添加其他溶液会否改变水的表面张力。

研究过程

实验材料

液体(水、冰水、沸水、皂液、白酒、柠檬汁和牛奶,见图1)、容器、针筒、纸巾和1角硬币。

实验方法和步骤

先把1种液体注满针筒,再慢慢地把液体从针筒滴在1枚1角硬幣上形成1颗“液体珠”直到“液体珠”爆破,然后记录用去液体的分量(即用了多少滴)。每种液体要重复以上步骤5遍。然后,我以不同的液体进行上述实验,这样便可比较使用不同液体的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一种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强,便可支持它的“液体珠”长得越大——就是说,要用较多分量(滴)“液体珠”才会爆破,说明这种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强。因此,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对比见图2。

冰水 室温水 白酒 沸水 牛奶 柠檬水 皂水

不同液体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纯净水的表面张力在常见的液体中是最强的,而肥皂水则相对是最小的。

水、白酒、柠檬水和肥皂水这些看似一样的液体,表面张力却非常不同。

水、牛奶、白酒、柠檬水和肥皂水的表面张力差异很大,因此它们形成的“液体珠”的大小也非常不同。

水的表面张力会受温度变化影响

水的表面张力会随温度提升而减低,这从冰水较室温水的表面张力高及室温水较沸水的表面张力高可见(图3)。不同温度下,纯净水能够形成的水珠大小也明显不同。

在水中添加溶液会影响水的表面张力

加入柠檬汁和皂液后,水——即柠檬水和肥皂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

加入皂液的水只能支持12滴肥皂水珠(图4右),而室温下的纯净水珠(图4左)平均要超过37滴才爆破。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加入皂液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令水更易浸润衣物,增加水的洗涤作用。这就是表面张力应用在日常生活的例子!

结论

这次科学研究只利用了1枚普通的1角硬币和一些常见的液体,便形象地显示出表面张力是一种能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薄膜的物理现象。相关的简单实验也十分成功。实验的结果清楚地说明:

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张力是常见液体中较强的;

水的表面张力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增高;

加入如酒精、柠檬汁、奶或皂液等溶液会减低水的表面张力。

该项目获得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物质科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水的张力作文 篇4

开始实验了,我平复好激动不已的心情,集中精力,先把杯边的水小心翼翼地擦干,然后拿起一枚硬币,我的手开始发抖,真怕一不小心硬币接触到水面,水就会溢出来。我深呼吸一口,将硬币轻轻地从杯边放了进去,硬币像树叶落地般缓缓沉下去,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水面没有任何变化。我疑惑不解,紧接着把硬币一枚一枚扔进去,10枚、15枚、20枚,水面微微鼓起,像有点吃撑的小肚皮,仍没有溢出来,我心里开始七上八下、急不可待,抓了5枚硬币一起扔了进去,突然,水花四溅,我顿时傻眼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气得我咬牙切齿。

“失败乃成功之母,再做一次一定要成功。”我默默地对自己说。重新倒满水,拿起一枚硬币,从杯子边上轻轻滑进去。我瞪大眼睛,耐心地一枚一枚地放进去,已经30枚了,水已经鼓起来了,像个“小山包”,又像个晶莹的“果冻”。我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点细枝末节,我的动作放慢了,一枚慢慢放进去,凝视一会儿,才又轻轻拿起一枚再放进去,已经35枚了,“太神奇了!”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水位虽然在上升,但水与杯口形成一个完美的弧线,仿佛空气中有一张无形的网,将水紧紧地包在里面,形成了一座清澈的“山”。当放到第38枚时,瞬间水溢出来了。“原来能放这么多啊!”我惊喜不已,同时长呼了一口气,总算做完了!

一切那么神奇,是水滴们在变魔术吗?不是,告诉你吧,这一切都是因为表面的张力。液体的表面都有一种张力,像一层弹性“表皮”,当硬币投进去时,就像吃下了饭,弹性“表皮”会如肚皮一样微微拱起,而且它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杯口像一座凸起的“水山”。

生命的张力作文 篇5

向上,是生命的本能。无人问津的几瓣蒜头为了彰显生命的高度,为了沐浴光和热的神奇,它们费尽千辛,拼命地把根须延伸到十几厘米以外的地方,然后将根须所伸之地的所有营养物质据为己有。等到它们积累了所需养料后,它们就会奋力一击,达到质的变化,最终完成生命的蜕变,享受光和热带来的光彩。

生命是顽强的,生命也是有张力的。因为这份张力,蒜头才会不顾外界环境的恶劣,拼命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去适应外界环境,然后贪婪地吮吸周围一切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物质,为超越生命做最大的付出。这份努力向上的生命是令人感动的,也是让人敬畏的。

水的表面张力作文 篇6

我看着试验箱里琳琅满目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表,考虑做个什么实验好呢,突然看见以前做过的一个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今天我就想再做一个原理相同而过程不同的实验。

首先我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在家里摸了一圈,找到一个没用的塑料水瓶,刚好可以废物利用呀!我再从校服上摘下队徽。用它的别针在瓶子底部戳了五个小洞,这五个小洞间距不超过五毫米,基本分布在一个圆上。然后去水龙头下接水,瓶子里的水从五个小洞流了下来,一共五条笔直的水柱,这时我就要请表面张力来帮忙了,我用手指头往五个小洞轻轻一抹,五条水柱竟然合并成了一条粗水柱,再一抹,水柱竟然又分成了五条。你猜为什么会这样?让我来告诉你,水是液体,具有表面张力,而且因为五个小孔并不是靠的特别近,所以是五条水柱因为重力原因单独往下流,可是我用手指使五条水柱合流,然后水靠张力持续吸在了一起。当我再一抹,手又使被张力吸和的水柱分离。

神奇的张力作文 篇7

一、要有“心”和“新”的教育理念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心”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是指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现出课堂的新颖之处。适当的时候,我们中职英语教师可以放下教师的身份,跟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讨论、社会实践活动等等。用“心”的老师会注意学生习得的过程,会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切实地让教学回归到生活。在教授“Order Take-out Food(叫外卖)”这一主题课时,我会暂时调整学生的座位:让他们围成一个圆形。在中央放上一张圆桌,并在上面放上事先准备好的可供外卖的一些desserts(甜点)、beverages(饮料)等等,让学生模拟打电话叫外卖,这样一节课下来,课堂很活泼、很生动,也充分发挥出了“张力课堂”中教师教学个性的魅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了学生掌握上课要领,学生们上完课后也不会对“Can I take your order?”这样的日常用语而无所适从。这样的一节课会对中职学生们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及英语语感会有较大的帮助,并且是在他们快乐的情景模拟中进行的,这非常符合中职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所在。

二、评价的艺术

建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是通向一节成功的“张力课堂”的重要保证。如何设置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一个教师教学个性成熟与否的重要表现。有效的评价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地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也可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发扬评价语言的魅力,并积极贯彻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言教学中要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核心理念。

如果将评价上升到一定的艺术境界,那么高超的评价艺术不仅能够挑战我们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励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维护学生的自尊,如“Your answer is cool.I really appreciate it.But unfortunately it is not perfect.Let’s check better answers.Thanks!”再比如说,考虑到中职生跟普通高中生能力英语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一旦当学生对于回答的问题不积极或者干脆说“sorry”的时候,不要轻易让他们就放弃了,而是可以先用中立的评价稳住他们:“It’s OK.I think I should give you a little bit of time to think it over.”然后转而将焦点投向另外一位能力较强些的学生来协助回答。这样的话,既保护了这位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又能鼓励他积极思考。

三、信息技术整合,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张力课堂”中的普遍运用,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多媒体技术有深情并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再现教学所需要的情景,调动多种器官协同参与,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流,形成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究的时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英语教材四册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情景对话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安排学生更多的表演机会,引导他们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等大胆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尝试运用英语交际的乐趣。

总之,教学个性反应的是一个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规律性把握、理念的刻洞悉、及灵活机智素养的综合表现。“张力课堂”正是需要有这样规范而有效的教学个性的融入,并且努力实现课堂中师生双向交流的生动而全面的过程。在这样有效的课堂里,教师会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态度,会多给学生们一份关爱、一份尊重。作为一名新课程实施时期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努力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从而真正持久、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岚.教育督导中的课堂教学评价60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以感谢生活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