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2024-06-02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精选4篇)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篇1

一、概述

1、项目名称:**镇**养殖小区扩大生猪养殖规模项目

地址:**镇宜那村委会小得克村外

2、项目概况:

**养殖小区地处**镇宜那村委会小得克村村外,位于钻杨公路旁,道路交通十分便利,现已铺通自来水管道,电、有线电视也已

接入。养殖小区内现有规模化养殖户3户,圈舍63间,有仓储、住宿房屋12间。2006年出栏肥猪1100余头,实现销售收入90余万元,2007年预计出栏1600头左右,将实现销售收入190余万元。

二、市场情况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是我国人民最喜欢吃的传统肉食品,市场需求大。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质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纵观整个生猪消费市场,那些无公害的,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市场十分紧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以饲养大河乌猪或ly母猪为代表的生猪饲养已成为生猪养殖的亮点,本项目立足于**镇本地市场和周边市场,一定会获得长远发展。

三、扩大规模的必要性

**镇是农业乡镇,生猪养殖一直是我镇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猪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差,饲养落后,一家一户养殖,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一直制约着我镇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尽快适应生猪养殖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我镇养殖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推进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镇党委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做优生猪产业,提出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龙头为带动,以发展仔猪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提高生猪商品率的发展思路。制定“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发展壮大荷叶、宜那等养殖小区,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几年努力,把以生猪为主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对生猪养殖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扶持畜牧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罗平县百万头优质商品猪工程建设的意见》(罗发[2007]6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镇的畜牧业“十一五”规划,大力扶持畜牧业发展。

四、扩大规模的有利条件

1、有利的区位优势

**镇地处罗平县北部五乡镇中心,距县城51千米,距曲靖市区110千米,是罗平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交通便捷,有省道公路曲—罗线经过铁厂、扯土两村委会,县城通往富乐、老厂两乡镇的公路贯通镇中南北。

2、突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

**镇镇属国土面积265.74平方千米,有耕地44135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2亩,属山区农业镇。全镇辖宜那等12个村(居)民委员会,2006年末全镇有14840户、58349人,其中农业人口5474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3.8%。**是全省重要的玉米籽种生产基地。2006年,全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7万亩,总产1862.8万千克,其中玉米3万亩,产量1332万千克,马铃薯0.95万亩,产量237万千克,杂粮8600亩,产量203.2万千克。

2006年,全镇肉类总产4694吨,畜牧业产值5299万元,其中生猪存栏26486头,肥猪出栏44805头。

五、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规划

项目建设内容:扶持壮大**养殖小区,形成集饲养、环境保护、生猪繁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的生产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镇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牧产业链基本形成。

项目实施规划:本项目扩建后,2008年出栏肥猪将达到3000头;通过扶持培育**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全镇12个村(居)委会,加大养殖小区建立力度。

六、扩大养殖规模方案及投资估算

扩建后养殖小区年出栏肥猪将达到3000头。

1、增建圈舍70个,每个造价700元投资4.9万元

2、增建产床20床,每个1700元投资3.4万元

3、增建沼气池3个,每个造价3000元投资0.9万元

4、购进母猪70头,1600元/头投资11.2万元

5、购进种猪5头,1600元/头投资0.8万元

6、购饲料周转金投资50万元

7、流动资金10万元

该项目总投资需81.2万元,其中养殖小区自筹20万元,剩余61.2万元申请从扶贫资金中解决。项目承建工期为一年,即从项目立项资金到位后十个月建成投产。

七、社会效益分析

养猪小

区建设能带动周围村寨农户的养猪积极性,同时还要在农户手中购买玉米等饲料,使他们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农民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养殖小区每年可生产几万立米粪肥水,用于施肥和灌溉。

八、经济效益分析

年出栏3000头肥猪养殖基地建成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成本以饲养156头

基础母猪、10头公猪,每年出栏肥猪3000头;每头平均体重100公斤,价格以2007年市场价格12元/公斤计。

(1)饲料消耗费用:166头×1500元/头+3000头×700元/头=234.9万元

(2)种猪年费用(使用期5年):16000元/5年;3200元。

(3)圈舍折旧:6500元

(4)货款利息(9.3%)25万元×9.3%=23250元

(5)水、电:3000元

(6)医药等费每头5元3000头×5元/头=15000元

合计:239.995万元。

2、销售收入(12元/公斤)商品猪:3000头×100公斤/头×12元/公斤=360万元

3、获利:销售收入-成本=360-239.995=120.005万元。

九、风险防范

1、价格风险。由于价格变动频繁,养猪的收益波动大,短期内风险较大。因此养殖要有五年以上的规划,研究降低饲养成本的方法,开发廉价饲料,例如:种植猪草。同时,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强管理等途径。

2、病疫风险。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生疫情,争取国家补助;加强养猪保险意识,与保险公司合作,争取有效的化解风险的办法。

十、环境治理

圈舍夏季冲洗两次,每头育肥猪日平均排粪水15公斤,排出的污水通过设计的下水管道到沼气池,进行生物杀菌,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并提供沼气解决了生活用电用气问题。养殖场远离居民区,自成体系,经过科学设计和建设,无环境污染,不仅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且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龙头支柱产业。

十一、结论

通过我们认真考察论证,认为我镇无论从地理条件、资源优势还是从市场及社会发展前景预测,发展该项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无论对农户还是对我镇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都是可行的。

为此,恳请上级予以尽快立项并解决所需资金,使该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收益。

**镇人民政府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篇2

一、总论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庆阳市正宁县家庭经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

2、建设单位或法人:

法人代表李更孝

5、建设地点:

正宁县周家乡徐家村

6、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肥猪500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①土建工程:

150平方米发酵车间,80立方米的集污池,生产区门4扇,兽医室、档案资料室,现有5栋猪舍改造,路面硬化及维修500平方米;

7、投资规模与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1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庆阳市“退伍军人扶创项目”补助资金5万元,个人自筹6万元。

8、建设期限:一年。

9、经济和社会效益:畜牧总场可增加销售收10万元,新增纯收入3万元,投入与新增纯收入之比为1:0.5。项目完成后还可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增加社会效益,并能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种植业收入。

10、主要技术经指标:项目建成后,畜牧总场年出栏商品猪500头,年销售收入20万元,年获利5万元。

(二)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三)编制依据

国发[2007]22号文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二、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正宁县共有10个乡镇,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8万户,乡镇总人口21.2l万人,乡镇从业人员11.19万人。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正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789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9%;2006年在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和产值计算单位调减的情况下,畜牧业总产值仍然达到765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2006年,正宁生猪出栏62.1万头,年末存栏3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3万头,年内人工授精43200头,人工授精受胎率75.04%。全县乡村人口21.21万人,人平出栏生猪1.5头,与上年相比生猪出栏增长1.8%,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7877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08万元的32.6%。

2007年,正宁县大力推广“标准150”模式养殖和养猪专业村建设,规模养猪比重达到30%以上,上半年畜牧生产全面增长,其中生猪出栏增长35.9%,预计全年出栏生猪达到70万头左右,仅生猪一项预计农民人平增收100元以上。当前,我县生猪生产呈现 “三化”的发展态势。即:

1、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50头以上规模养殖猪场户1471户,100头规模的242户,300头规模的135户,1000头规模的72户,3000头规模的29户,10000头规模的2户,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场户现有存栏生猪10.7万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11.3%。

2、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五顷塬、周家、永正、宫河镇(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一批养猪大村。周家乡镇的徐家村、周家村、房村等养猪大村,每村年出栏生猪都在6000头以上。其中周家村,全村现有能繁母猪981头,与上年相比增加199头,存栏育肥猪13500头,户平存栏生猪21头,其中年出栏肥猪3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210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全村全年出栏肥猪将达到2万头左右,户平出栏31头,人平养猪纯收入达到1563元,比上年增加547元。

3、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发展养殖业的有领导、有干部、有工人、有商人,有在职工作人员、有单位下岗人员,有从事其它行业转产的,有外地到我县发展的。并出现了“标准150”模式养殖,“猪-沼-鱼”、“猪-沼-果”生态养殖,和依托协会发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武镇现已发展“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0户,预计到年底可发展40户;清河区已发展天添公司等生态养殖户,武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协会。正宁规模养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栏圈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牧部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5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152人,技术力量雄厚。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养殖场建立了沼气池,推行了猪—沼—鱼(果)立态养殖模式,大部分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急需进行粪污处理设施改造。

三、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李更孝生猪养殖场位于周家乡,全场占地总面积10亩,固定资产20万元。该地环境清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该场属农业区,南靠203国道,交通、通信便捷。该场现有猪舍10栋6770平方米,设计规模生猪年出栏8000头,年末存栏3000头,目前实际规模年出栏优质三元猪6000头,生猪年末存栏200头。猪场猪粪以人工清扫、自来水冲洗为主,日产干粪0.5吨,日污水产生量2吨,粪水主要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和水库、鱼塘养鱼。但由于其目前缺乏粪便处理和排污设施,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场容场貌和人畜健康,增加了疫病防治费用和生产成本。因此,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县畜牧总场生产经营形势稳定,栏圈建设比较标准,水、电、路、防疫设施建设基本配套,实施本项目需要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对现有栏圈进行改建,改造水、电、路及防疫设施,配套相关仪器设备。

四、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正宁县周家乡,位于正宁县203国道北侧,东靠县城,南靠核桃峪村村农田,西靠房村农田,北靠无日天沟山。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领导重视,发展环境宽松。生猪生产是正宁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二是金融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1000万元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三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养殖户新建、扩建畜禽圈舍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协调落实,允许农户间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殖栏圈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大户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每年落实1-2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开展风险保险。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每年在包驻村发展畜牧业新型模式养殖户2-3户。四是我县实施了农村沼气推广建设项目。县能源办把农村沼气推广与畜牧养殖紧密结合,对规模养殖大场大户优先扶持修建沼气池,在沼气建设示范村全面推广1511(1个农户养5头猪,建1个沼气池,人平增加收入100元)生态养殖模式。五是畜牧部门对畜禽养殖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购销信息。

2、建设单位选址合理,水电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条件。,距离城镇1.5公里,距离周围居民区500米以上,四面开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交通、通讯便利。总占地面积72亩,其中生产用地54亩,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为徐家村水库,符合人用饮水标准且水源充足,电力资源在正宁县电力公司供电网覆盖范围内,现有技术员3人。

2、项目建设用地

本项目在周家乡徐家村,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用地范围统一规划考虑。因此,本项目建设用地不存在任何问题。

3、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成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污染物,主要是猪粪、生产和生活废水、病死猪尸体、臭气、噪音等。如果不作处理,任其排放,会对周围环境、河流造成污染,引起疫病扩散,危害人畜健康与安全。在项目设计中已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对上述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变废为肥,固体废物处理率达100%。

4、节能减排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进行整体污染预防,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废物最小化”,即推行清洁安全生产。主要措施是:

①保证饲料安全优质。本项目所需饲料均由养殖场自行加工生产,不含兴奋剂、镇静剂和各种违禁药品,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性和安全性,避免由饲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②保证品种和生产工艺先进性。本项目猪种均属优良品种,生产性能优良,饲养方式为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可有效防疫外来疫病传入,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

③猪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变为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农田化肥投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④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1万元。自有资金6万元,申请庆阳市扶创项目资金5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经济收入3万元。出售商品猪增收40万元。比项目建设前新增出栏商品猪1000头,按每头猪销价1000元,获利300元计算,年新增纯利3万元。

(二)、社会效益

南漳畜牧总场的生猪品种为三元猪,此品种是优质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可观,通过示范,可带动周边4000农户发展养猪生产,按每户年出栏20头计算,年增加出栏肉猪8万头,按每头纯利200元计算,年可增加纯收入1600万元,年增加创税320万元(增值税25元/头,所得税15元/头)。

(三)、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对粪便、污水处理,可净化空气、改良环境,同时示范化程度高,辐射作用强,治理技术模式能够在当地得到速度推广。处理后所产生的有机肥既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地产出率,又适合环保标准,生态效益显著。

十、结论与建议

(一)、综合评价与结论

1、综合评价

①本项目规划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投资适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是结合我县生猪生产发展实际并充分考虑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发展前景进行设计建设的,规模适中,起点较高,所采用的粪污处理工艺是国家农业部推广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粪技术和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工艺先进,运行费用较低,适宜在规模化养殖场中推广利用,生产实用价值较高。

②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基础设施完备。实施该项目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用地、用水、用电及道路等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拟进行项目建设的南漳畜牧总场建场时间长,经济效益好,为实施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③项目管理体系健全,投入产出效益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有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能够确保项目建设及建成后良好运行。

④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到环保要求,在方案设计时已作了科学处理,并采取了一整套措施,使污染物能够实现全面综合治理和利用,不会对项目区造成任何环境污染,且有利于生态养殖模式建立。

2、结论意见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篇3

作者:南漳县 文章录入:王水生 责任编辑:王水生

一、总论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襄樊市南漳县畜牧总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

2、主管部门:

湖北省农业厅

3、项目申报单位

南漳县畜牧特产局

4、建设单位及法人:

南漳县畜牧总场,法人代表苏光武

5、建设地点:

南漳县城关镇榆树岭

6、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肥猪增加2000头,出栏总量达到8000头以上。主要建设内容是:

①土建工程:

150平方米发酵车间,50米多级发酵槽,100立方米的调节池,100立方米的集污池,100立方米的高效厌氧池,100立方米的氧化塘,生产区大门,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档案资料室,现有24栋猪舍改造,信息监控系统,路面硬化及维修500平方米,病死猪深埋井挖建;

②仪器设备购置: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专用翻堆车1台,电动刮粪机1台,固体液体分离机1台,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1套,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给排水设备和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

7、投资规模与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12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80万元,企业自筹32万元。

8、建设期限:一年。

9、经济和社会效益:畜牧总场可增加销售收200万元,新增纯收入63万元,投入与新增纯收入之比为1:0.5。项目完成后还可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增加社会效益,并能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种植业收入。

10、主要技术经指标:项目建成后,畜牧总场年出栏商品猪8000头,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年获利160万元。

(二)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三)编制依据

国发[2007]22号文件,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文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改扩建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市发改委、市畜牧局关于做好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工作的通知》。

二、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南漳县共有10个镇1个区,282个村,1371个组,11.28万农户,农业人口42.45万人。版图面积3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8 万亩。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是南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5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789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9%;2006年在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和产值计算单位调减的情况下,畜牧业总产值仍然达到765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2006年,南漳生猪出栏62.1万头,年末存栏38.9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3万头,年内人工授精43200头,人工授精受胎率75.04%。全县乡村人口42.45万人,人平出栏生猪1.5头,与上年相比生猪出栏增长1.8%,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7877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116208万元的32.6%。

2007年,南漳大力推广“标准150”模式养殖和养猪专业村建设,规模养猪比重达到30%以上,上半年畜牧生产全面增长,其中生猪出栏增长35.9%,预计全年出栏生猪达到70万头左右,仅生猪一项预计农民人平增收100元以上。当前,我县生猪生产呈现

“三化”的发展态势。即:

1、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50头以上规模养殖猪场户1471户,100头规模的242户,300头规模的135户,1000头规模的72户,3000头规模的29户,10000头规模的2户,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30%。规模养殖场户现有存栏生猪10.7万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11.3%。全县共有生猪养殖小区1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5个,县级5个。

2、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武镇、九集、城关、清河等镇(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一批养猪大村。武安镇的跑马岗、老街、葫芦滩、陈家集和清河王家坡、雷家巷等养猪大村,每村年出栏生猪都在6000头以上。其中跑马岗村,全村现有能繁母猪981头,与上年相比增加199 头,存栏育肥猪13500头,户平存栏生猪21头,其中年出栏肥猪30头以上的农户达到210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全村全年出栏肥猪将达到2万头左右,户平出栏31头,人平养猪纯收入达到1563元,比上年增加547元。

3、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发展养殖业的有领导、有干部、有工人、有商人,有在职工作人员、有单位下岗人员,有从事其它行业转产的,有外地到我县发展的。并出现了“标准150”模式养殖,“猪-沼-鱼”、“猪-沼-果”生态养殖,和依托协会发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武镇现已发展“标准150”模式养殖户10户,预计到年底可发展40户;清河区已发展天添公司等生态养殖户,武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协会。

南漳规模养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栏圈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牧部门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5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152人,技术力量雄厚。但目前只有少部分养殖场建立了沼气池,推行了猪—沼—鱼(果)立态养殖模式,大部分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急需进行粪污处理设施改造。

三、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南漳县畜牧总场是南漳县畜牧特产局下属的独立法人单位,是全县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位于县城北郊榆树岭,全场占地总面积72亩,干部职工52人,固定资产568万元。该地环境清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该场属县城郊区,南靠305省道,交通、通信便捷。该场现有猪舍24栋16250平方米,存栏核心群原种杜洛克公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大约克母猪18头,长大母猪350头。设计规模生猪年出栏8000头,年末存栏3000头,目前实际规模年出栏优质三元猪6000头,生猪年末存栏2000头。猪场猪粪以人工清扫、自来水冲洗为主,日产干粪2吨,日污水产生量8吨,粪水主要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和水库、鱼塘养鱼。但由于其目前缺乏粪便处理和排污设施,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场容场貌和人畜健康,增加了疫病防治费用和生产成本。因此,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构建新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县畜牧总场生产经营形势稳定,栏圈建设比较标准,水、电、路、防疫设施建设基本配套,实施本项目需要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对现有栏圈进行改建,改造水、电、路及防疫设施,配套相关仪器设备。

四、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南漳县城关镇榆树岭县畜牧总场内,位于南漳县城至闫坪公路3公里处,东靠榆树岭山,南靠榆树岭村农田,西靠南闫公路,北靠榆树岭山。(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后)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领导重视,发展环境宽松。生猪生产是南漳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二是金融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1000万元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三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养殖户新建、扩建畜禽圈舍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协调落实,允许农户间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殖栏圈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殖大户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每年落实1-2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发展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开展风险保险。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每年在包驻村发展畜牧业新型模式养殖户2-3户。四是我县实施了农村沼气推广建设项目。县能源办把农村沼气推广与畜牧养殖紧密结合,对规模养殖大场大户优先扶持修建沼气池,在沼气建设示范村全面推广1511(1个农户养5头猪,建1个沼气池,人平增加收入100元)生态养殖模式。五是畜牧部门对畜禽养殖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购销信息。

2、建设单位选址合理,水电资源丰富,具备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南漳县畜牧总场是南漳较早建立的养殖场之一,距离城镇3公里,距离周围居民区500米以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路,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交通、通讯便利。总占地面积72亩,其中生产用地54亩,生产及生活用水水源为南漳三道河水库,符合人用饮水标准且水源充足,电力资源在南漳电力公司供电网覆盖范围内,现自有50千瓦变压器一台。该场现有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兽医师)3人,助理畜牧师(兽医师)及技术员4人。2006年,南漳县畜牧总场年总收入1013万元,年总支出880万元,生产经营形势较好,为实施本项目奠定了基础。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1、工艺技术方案

①粪污处理。在南漳县畜牧总场内,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粪便和污水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技术和液体尿污田园利用技术相给合的生态技术模式,使场区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通过推行规范化生产,将职工增收与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结合起来,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粪污处理技术模式如下:

A、强制通风静态垛堆粪技术模式工艺流程:

养殖场→固体粪便→一次发酵-强制通风静态垛-臭气→生物过滤→腐熟-二次发酵→初级有机肥→农业利用。

工艺特点:采用通风与翻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好氧发酵,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通过生物质材料进行除臭;堆肥高度高达二米,以保证充分发酵。B、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工艺流程:

猪圈→集污池→污水调节池→固液分离机→高效厌氧池→氧化塘→灌溉利用。

工艺特点:养殖场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灌溉利用;处理工艺简单,投资运行费较低。

②病死猪处理。对生产过程中的病死猪在周边山岗上放入深埋井、填尸、消毒处理。

③栏圈建设与改造。采用现代标准化栏圈建设标准,配套有通风、降温等相关设施。

④生产模式。推广“杜长大”优质三元猪自繁自育、全进全出养殖模式。

2、仪器设备选型。①粪污处理设施采用T35-11轴流式风机,保定9FYD-2000型专用翻堆车,荥阳1.5型电动刮粪机,辽阳GF105固体液体分离机等。

②栏圈改造参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栏圈建设标准”。

(二)、建设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1、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完成后,畜牧总场年出栏肥猪增加2000头,出栏总量达到8000头以上。

2、总体思路: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建设目标,配套粪污处理相关设施,对现有栏圈进行改造和维护,改造水、电、路、防疫设施,使项目建设单位达到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的总体要求。

3、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

①土建工程:

150平方米发酵车间(砖混结构,高度5米,水泥地坪,人字形屋面),50米多级发酵槽(宽1米,深1米),100立方米的调节池(长7米,宽7米,深2米),100立方米的集污池(长7米,宽7米,深2米),100立方米的高效厌氧池(长7米,宽7米,深2米),100立方米的氧化塘(长7米,宽7米,深2米),改建生产区大门、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档案资料室,改建现有24栋猪舍,在周边山岗挖建病死猪深埋井。

②仪器设备购置: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T35-11轴流式),专用翻堆车1台(保定9FYD-2000型),电动刮粪机1台(荥阳1.5型),固体液体分离机1台(辽阳GF105固体液体分离机),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1套,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给排水设备(水泵及输水、排水管道等)和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

六、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规划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我国农业、农村工作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次会议、文件、决议中,均明确提出要把畜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对于生猪产业,要在保持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重点优化其内部结构,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实现品种良、品质优和效益好,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受市场和重大动物疫病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猪生产起伏较大。为此,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重大举措,把标准化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优先考虑。在湖北省、襄樊市和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中,养猪业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从产业政策来看,养猪业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项目建设用地

本项目在畜牧总场原场区内建设,不需要重新征地,也不涉及人员搬迁。南漳县畜牧总场有南漳县土地部门出具的自有土地证明。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明文规定,畜牧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用地范围统一规划考虑。因此,本项目建设用地不存在任何问题。

3、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成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污染物,主要是猪粪、生产和生活废水、病死猪尸体、臭气、噪音等。如果不作处理,任其排放,会对周围环境、河流造成污染,引起疫病扩散,危害人畜健康与安全。在项目设计中已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采取了国家农业部最新推广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粪技术模式和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对上述污染物进行全面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变废为肥,固体废物处理率达100%。主要措施包括:

①猪粪干清后进入发酵车间,静态垛堆发酵处理后变为有机肥料。

②生产和生活用废弃水进入集污池、污水调节池,再通过固体液体分离机处理进行高效厌氧池和氧化塘,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供种植业灌溉利用。

③病死猪尸体严格消毒后深埋入填埋井,杜绝疫病扩散,消灭疫源。

④本项目臭气主要来源于猪舍、发酵车间和集污池等。控制措施是在发酵车间采用生物过滤除臭技术,并采用科学饲养、改进饲料配方和利用EM原露技术等,可以减少气体排放和粪尿臭味。

⑤噪音来源主要是猪只叫声,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生猪应激,并凭借养殖场房自然屏蔽隔音。

4、节能减排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进行整体污染预防,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废物最小化”,即推行清洁安全生产。主要措施是:

①保证饲料安全优质。本项目所需饲料均由养殖场自行加工生产,不含兴奋剂、镇静剂和各种违禁药品,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性和安全性,避免由饲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②保证品种和生产工艺先进性。本项目猪种均属优良品种,生产性能优良,饲养方式为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可有效防疫外来疫病传入,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

③猪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变为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农田化肥投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④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12万元(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估算表、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附后),其中:

1、土建工程共12项79万元。其中

①建猪粪发酵车间150平方米,每平方米1000元,需资金15万元;

②建多级发酵槽50米,每米600元,需资金3万元;

③建调节池100立方米,每立方米300元,需资金3万元;

④建集污池100立方米,每立方米300元,需资金3万元;

⑤建高效厌氧池100立方米,每立方米300元,需资金3万元;

⑥建氧化塘100立方米,每立方米300元,需资金3万元;

⑦改建生产区大门,含消毒室、消毒池等投资2万元。

⑧改建兽医室30平方米,每平方米666.6元,需资金2万元。

⑨改建档案资料室30平方米,每平方米666.6元,需资金2万元。

⑩对现有20栋栏圈和未使用4栋栏圈进行改造,使其全部投入生产,按每栋投入15708元计算,需资金37.7万元。

⑾在养殖场周边山冈挖建病死猪深埋井,需资金0.3万元。

⑿路面硬化和维修5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00米计算,需资金5万元。

2、仪器设备购置共8项22.5万元。其中:

①风机及通风管道1套,每套20000元,计需资金2万元。

②专用翻堆车1台,需资金3.5万元。

③电动刮粪机1台,每台5000元,计需0.5万元。

④固体液体分离机1台,每台35000元,需资金3.5万元。

⑤兽医室相关设备1套(冰箱、显微镜),需资金0.5万元。

⑥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1套,需资金1万元。

⑦给排水设备改造(含水泵、供水和排水管道等)6万元。

⑧内部供电线路改造安装需资金5.5万元。

3、其它费用7.5万元。其中: ①可研报告编制费0.5万元;

②建设单位管理费1万元; ③项目评审费1万元;

④项目监理费3万元;

⑤项目招标费2万元。

4、项目建设预备费3万元。

(二)、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当前粪污处理设施、标准化栏圈建设、电脑及监控设备价格、当地房屋建设等经费测算标准,和国家发改委种植业、养殖业项目投资计划要求,农业部关于畜牧生产项目建设标准,及相关设备购置现价,作为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三)、资金来源及运用

1、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12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80万元,企业自筹32万元。

2、资金运用。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和仪器设备采购,自筹资金用于现有栏圈改造中的一部分、路面硬化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工程预备费用。投资构成为:

①建安工程总投资7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7.5万元,自筹资金21.5万元。

中央补助资金57.5万元,主要用于发酵车间、多级发酵槽、调节池、集污池、高效厌氧池、氧化塘、生产区大门、消毒室、消毒池、兽医室、档案资料室、病死猪深埋井及现有栏圈改造等。

自筹资金21.5万元,主要用于现有栏圈改造中的一部分自筹资金16.5万元,路面硬化及维修资金5万元。

②仪器设备购置总投资22.5万元,全部为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风机及通风管道、专用翻堆车、电动刮粪车、固体液体分离机购置,兽医室设备(冰箱、显微镜等)、档案资料室、生产管理用电脑及监控设备、给排水设备、内部供电设备等。

③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和预备费共计10.5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中央补助资金详细使用计划见附表3)。

八、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一)、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申报设计技术小组。

①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局、畜牧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务局、科技局、能源办、供电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组织,把本项目建设与争创全省生猪大县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有计划,按步骤顺利实施。项目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畜牧局,由畜牧局局长黄光国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管理日常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内设项目财务组,由县畜牧局分管财务副局长袁启山,畜牧局财务科长李会玲、建设单位畜牧总场会计王敏具体负责财务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办公室内设项目监理组,由县畜牧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辉洋,县畜牧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建设单位县畜牧总场场长苏光武具体负责项目监理工作。

②项目申报设计技术小组由县畜牧局黄光国局长任组长,聘请市畜牧局高级畜牧师仝允、高级兽医师姚建强等专家为技术顾问,县畜牧局畜牧师(兽医师)韩远宏、郑生国、郭庭发、谢志荣,建设单位县畜牧总场场长苏光武等为成员,负责项目可研报告和有关设计工作。

2、要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部关于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要求,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管理。项目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实行专帐专户专人管理,接受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业务主管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并对规划项目建设实行分阶段检查验收。

3、工程招投标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制”,对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招标范围为建安工程中的发酵车间、多级发酵槽、集污池、污水调节池、高效厌氧塘和氧化塘,仪器设备中的风机及通风管道、专用翻堆车、电动刮粪机、固体液体分离机等;招标组织形式为建设单位自行招标;招标方式为邀请招标。

(二)、建后运行管理。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模式,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对县畜牧总场实行目标量化考核管理,单位对职工实行工效挂钩、定岗定责、强化成本核算,不断挖掘生产潜力,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三)、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完成猪场规划设计和各项基础工作,2008年6月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完毕,2008年6月7月份开始投入运营,2008年8月全部完工,达到项目建设设计要求。从2008年9月开始进入全面正常生产。

九、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畜牧总场生猪养殖规模达到3000头,年出栏肉猪8000头,比项目实施前增加2000头。对固态粪便、液态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月产有机肥75吨,有机肥水资源800吨。可满足3000亩农作物及果苗用肥,既改良土壤又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南漳畜牧总场新增经济收入63万元。其中:

1、出售商品猪增收40万元。比项目建设前新增出栏商品猪2000头,按每头猪销价1000元,获利200元计算,年新增纯利40万元。

2、出售有机肥增收23万元。年产固体有机肥900吨,按每吨150元计算,新增收13.5万元;有机肥水9600吨,按每吨10元计算,新增收9.6万元。

(二)、社会效益

南漳畜牧总场的生猪品种为三元猪,此品种是优质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可观,通过示范,可带动周边4000农户发展养猪生产,按每户年出栏20头计算,年增加出栏肉猪8万头,按每头纯利200元计算,年可增加纯收入1600万元,年增加创税320万元(增值税25元/头,所得税15元/头)。

(三)、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对粪便、污水处理,可净化空气、改良环境,同时示范化程度高,辐射作用强,治理技术模式能够在当地得到速度推广。处理后所产生的有机肥既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地产出率,又适合环保标准,生态效益显著。

十、结论与建议

(一)、综合评价与结论

1、综合评价

①本项目规划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投资适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是结合我县生猪生产发展实际并充分考虑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发展前景进行设计建设的,规模适中,起点较高,所采用的粪污处理工艺是国家农业部推广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粪技术和田园利用技术模式,工艺先进,运行费用较低,适宜在规模化养殖场中推广利用,生产实用价值较高。

②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基础设施完备。实施该项目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用地、用水、用电及道路等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拟进行项目建设的南漳畜牧总场建场时间长,经济效益好,为实施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③项目管理体系健全,投入产出效益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建有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能够确保项目建设及建成后良好运行。

④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到环保要求,在方案设计时已作了科学处理,并采取了一整套措施,使污染物能够实现全面综合治理和利用,不会对项目区造成任何环境污染,且有利于生态养殖模式建立。

2、结论意见

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二)、问题与建议

生猪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篇4

市环保局: 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地方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本公司拟在高邮市卸甲镇三河村境内建设生猪养殖项目。该项目占地近10亩,猪舍计划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辅助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水电供应、沼气工程以及围墙、道路、绿化等附属设施配套兴建,并配置饲料加工、饲养、控温通风等设备。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商品猪400头左右,可解决附近村民就业问题,并可充分利用建立的沼气工程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猪场污染问题。

根据项目现场勘察结果,猪场北侧离庄台较近(100多米)。鉴于该猪场项目目前尚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在此,公司谨向贵局保证:对于这类养殖规模小于法规规定的农民散养户猪场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在经营活动中,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废气、废水、有毒废气物排放,做到合理排放。如发生环保纠纷,本公司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立即搬离猪场。现恳请贵局尽快予以环评为感!

特此报告

扬州兆明畜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代表签字:

上一篇:2007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下一篇:企业家与职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