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高等数学下册知识点

2024-06-03

高考必考高等数学下册知识点(共9篇)

高考必考高等数学下册知识点 篇1

1 数学分析背景

例1 (2004年广东卷) 设函数f (x) =x-ln (x+m) , 其中常数m为整数.

(Ⅰ) 当m为何值时, f (x) ≥0;

(Ⅱ) 定理:若函数g (x) 在[a, b]上连续, 且g (a) 与g (b) 异号, 则至少存在一点x0∈ (a, b) 使g (x0) =0.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m>1时, 方程f (x) =0在[e-m-m, e2 mm]内有两个实根.

背景探析题目中涉及的定理以数学分析中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为背景, 把初等数学中当函数值等于零时, 求对应自变量值的问题推广到了数学分析中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 这样命题使试题立意新颖,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概念, 考察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例2 (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 对于函数f (x) , 若存在x0∈R, 使f (x0) =x0成立, 则称x0为f (x) 的不动点.已知f (x) =ax2+ (b+1) x+ (b-1) (a≠0) .

(Ⅰ) 当a=1, b=-2时, 求函数f (x) 的不动点.

(Ⅱ) 若对任意实数b, 函数f (x) 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 求a的取值范围.

背景探析题目中的条件“对于函数f (x) , 若存在x0∈R, 使f (x0) =x0成立, 则称x0为f (x) 的不动点”以数学分析中不动点原理为背景, 结合了初等数学中求函数y=f (x) 与函数y=x交点问题设置函数试题, 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

例3 (2002年北京高考理科) 如图1, fi (x) (i=1, 2, 3, 4) 是定义在[0, 1]上的4个函数, 满足“对[0, 1]中任意x1和x2, 任意λ∈[0, 1], f[λx1+ (1-λ) x2]≤λf (x1) + (1-λ) f (x2) 恒成立”的只有 () .

背景探析题目中的规则定义“对[0, 1]中任意的x1和x2, 任意λ∈[0, 1], f[λx1+ (1-λ) x2]≤λf (x1) + (1-λ) f (x2) 恒成立”以数学分析中凸函数概念为背景, 与函数图像相结合, 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例4 (2003年上海卷) 方程x3+lg x=18的根x≈__________ (结果精确到0.1) .

背景探析本题以数学分析中的区间套定理为背景设题, 求解方程的近似解.该试题结合了初等数学中求函数y=-x3+18与函数y=lg x的交点问题, 考察学生求解方程近似解的能力, 以提高学生从精确到近似的知识迁移能力.

2 概率与数理统计背景

例5 (2003年北京高考题) 某班试用电子投票系统选举班干部候选人, 全班k名同学,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他们的编号分别为1, 2, 3, …, k.规定同意按“1”, 不同意 (含弃权) 按“0”, 令

其中i=1, 2, 3, …, k, 且j=1, 2, 3, …, k.则同时同意第1, 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为 () .

背景探析以概率与数理统计中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为背景设置概率试题.

3 高等代数背景

例6 (2004年北京市春季高考题) 表1给出一个“等差数阵”, 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aij表示位于第i行第j列的数.

(Ⅰ) 写出a45的值;

(Ⅱ) 写出aij的计算公式;

(Ⅲ) 证明:正整数N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 N+1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

背景探析题目中的新概念“等差数阵”, 是以高等数学中矩阵的概念为背景, 结合了初等数学中等差数列的概念, 考察学生对数列概念和图表语言的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数列中的“列”这一概念的广度与矩阵行列的关系, 从而化难为易.

4 抽象代数背景

5 拓扑学背景

例8 (2010年福建高考文科试题) 对于平面上的点集Ω, 如果连接Ω中任意两点的线段必定包含Ω, 则称Ω为平面上的凸集, 给出平面上的4个点集如图2所示 (阴影区域及其边界) , 其中为凸集的是_____ (写出所有凸集相应图形的序号) .

背景探析本题源自高等数学中的点集拓扑, 给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凸集, 不仅考查考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同时还考察了考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 试题难度适中,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凸集的定义.

6 泛函分析背景

背景探析本题以泛函分析中的距离空间为背景, 用数学符号语言给出了A与B的“差”和“距离”的新定义, 把中学所学的“差”和“距离”的定义由二维、三维扩展到n维, 考查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难度较大, 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潜能.

总之, 通过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融合, 考查考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潜能, 让高中学生能够用高等数学的思想去认识、理解和解决初等数学问题, 这不仅能够加深对初等数学的理解, 而且体现了用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初等问题的易处, 从而拓广学生的数学视野, 活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将初等数学问题深入拓展到高等数学范围, 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和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 善于从新情景中获取信息, 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忠, 方丽萍.数学分析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江泽坚, 孙善利.泛函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杨子胥.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牛观文.抽象代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5]王梓坤.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初二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篇2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于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

(1)内容:

①思想: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对内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①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②影响: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发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花鼓词〉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内容:

①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政企分开;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

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2.对外开放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称为“一夜城”。

作用: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的“特”的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2)扩大: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后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发区;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区已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4)对改革开放的感想、启示: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

(5)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相关;“春天”指改革开放;“中国的南海边”指东南沿海;画了一个“圈” 指经济特区。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篇3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篇4

1.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三次武装起义使我党逐渐认识到夺取城市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

2.由农村转向城市: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提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3.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考英语必考知识点 篇5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1.目的性:明确是要获得信息还是要传达信息,获得和传达哪些信息,读者是何人。2.准确性:用词、书写、语法,以及句子和标点符号正确。3.流畅性:表述简洁到位、有条理、连贯。4.得体性:语言表述地道,符合国家的语言传统和文化习惯,没有受汉语影响。5.完整性:要点完整,表达全面。

英语高频词汇表

1. alter v. 改变,改动,变更

2. burst vi. n. 突然发生,爆裂

3. 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4. blast n. 爆炸;气流 vi. 炸,炸掉

5. consume v. 消耗,耗尽

6. split v. 劈开;割裂;分裂 a. 裂开的

7. spit v. 吐(唾液等);唾弃

8. 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9. slip v. 滑动,滑落;忽略

10. slide v. 滑动,滑落 n. 滑动;滑面;幻灯片

11. bacteria n. 细菌

12. breed n. 种,品种 v. 繁殖,产仔

13. budget n. 预算 v. 编预算,作安排

14. candidate n. 候选人

15. campus n. 校园

16. liberal a. 慷慨的;丰富的;自由的

17. transform v. 转变,变革;变换

18. 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19. transplant v. 移植

20. 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 n. 运输,运输工具

21. shift v. 转移;转动;转变

22. vary v. 变化,改变;使多样化

23. vanish vi. 消灭,不见

24. swallow v. 吞下,咽下 n. 燕子

高考英语必考语法知识点 篇6

1语态和时态

— Do you see those people on the little sandy island?

— Yes, they _______ handkerchiefs for the last half hour. I wonder why.

A. were waving B. waved

C. had waved D. have been waving

【正确答案】D

【高考考点】考查现在完成进行时。

【详细解析】这个挥手帕的动作是在半小时前开始的,然后一直在挥,一直挥到了说话的这个时候,所以我们用现在完成进行时强调一个动作的持续。A选项为过去进行时,B选项为一般过去时,C选项为过去完成时,这三个时态都是和过去有关,和现在无关。题干中出现last或者是last half hour,recent等这类词的话,我们一般都会选择现在完成进行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2名词性从句

The information could be helpful to ____ will take over the job.

A. those B. who

C. whoever D. anyone

【正确答案】C

【高考考点】考查名词性从句。

【详细解析】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此题考的就是介词to后的宾语从句,whoever在从句中作主语。A、D两个选项需要在后面加上who;B选项是who在名词性从句中表示疑问,e.g. Who will take over the job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3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

— David, we went to Lake Geneva for the weekend.

— That _______ a very nice change. I wish I had gone there.

A. must be B. must have been

C. could be D. could have been

【正确答案】B

【高考考点】考查情态动词。

【详细解析】must表推测,“肯定……”,must be表示对现在和将来事实的推测;must have been表示对过去事实的推测。这里表示一个肯定的推测,又因为是上个周末的事情,说明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故选B;C选项could“可能”,表示轻微的怀疑或委婉的陈述看法,e.g. His story could be true, but I hardly think it is.他所说的这个故事可能是真的,但是我基本上不相信;D选项could have done是虚拟语气,表示“过去本能够做某事却未做”,e.g. 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but you didn’t try your best.你原本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但是你并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代词

Knowledge begins to increase as soon as one individual communicates his ideas to _______ by means of speech.

A. other B. another

C. the other D. an other

【正确答案】B

【高考考点】考查代词。

【详细解析】other用作代词时,意为“另一个;其他的人(东西)”,不单独使用:the other,the others,others;another用作代词时,表示没有具体所指的“另外一个”。e.g. One person may like fishing, while another may prefer hunting.一个人可能是喜欢钓鱼,而另一个可能喜欢打猎;the other表示“两者中的另一个”,表示特指;D选项没有这种用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5非谓语动词

Almost everyone of the graduates wants to deliver the keynote speech at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For the speaker, _______ is an honour.

A. invited B. being invited

C. be invited D. inviting

【正确答案】B

【高考考点】考查非谓语动词。

【详细解析】A选项invited是过去分词不能充当主语;C选项be invited不是非谓语形式;D选项语态错误,应该用被动。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遇到动词要考虑四点:① 先判断是谓语还是非谓语;② 主语;③ 主语和非谓语动词的主/被动关系;④ 非谓语动词与谓语动词的时间关系。e.g. Being exposed to the sun for too much time will do harm to one’s skin.在太阳下暴露太久对皮肤有害。e.g. The girl’s being educated in a good environment is what her parents have expected.这个女孩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是她父母所期望的。

6定语从句

Today’s college is appropriate as a setting for a society _____ its members must acquire and manage knowledge from a wide variety of sources.

A. which B. so that

C. where D. of which

【正确答案】C

【高考考点】考查定语从句。

【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关系副词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college,where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A选项which是一个关系代词,只能充当主语或宾语;B选项so that“为了……”,引导目的状语从句,在这里逻辑不对;D选项of which是“介词+关系代词”结构,先行词college放到定语从句中,应该是说“in the college”,所以这个介词应该用in。故正确答案为C。

7动词

When problems such as energy crisis, pollution and population explosion _____, people are asked to share the bitterness and endure the hardship.

A. are arisen B. arise

C. arising D. arisen

【正确答案】B

【高考考点】考查动词。

【详细解析】从题干可知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缺少谓语动词,故排除C、D两项;arise“出现、发生”,是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故正确答案为B。

8状语从句

They didn’t want to admit to any shortage of food _____ it might reveal a weakness to be exploited by their enemies.

A. in order that B. or else

C. but for D. for fear that

【正确答案】D

【高考考点】考查状语从句的连词。

【详细解析】A项in order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B项or else“否则”在此处用句意不通;C项but for表示“如果没有,要不是”,它往往用在虚拟语气中;D项for fear that也引导目的状语从句,但它表示“生怕某种不好的事会发生”。e.g. Shut the window for fear that it may rain.把窗关起来,以防下雨。根据句意可知,他们不愿意承认食物短缺,是因为他们害怕被敌人知道,然后利用他们的这个缺点。故正确答案为D。

9固定搭配

Without solutions _____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re can be no “harmonious society”.

A. of B. for

C. to D. on

【正确答案】C

【高考考点】介词的用法。

【详细解析】solution to…“解决……的方法”,为固定搭配,故正确答案为C。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还有哪些名词后面跟介词to。

【access】have access to有通道/有使用/有见到(某人/某物的机会或权利)

【answer】answer to对……的回答

【approach】approach to sth./ approach to doing sth.做某件事情的方法

【attitude】attitude to sth.对待……的态度

【contribution】make contributions to sth.对……做出贡献

【damage】do damage to sth.对……造成损坏、破坏

【devotion】devotion to sth.对……的奉献

【entrance】entrance to某地方的一个入口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to sth.对……的介绍

【limit】the limit to sth.对……的一个限度/限制

【objection】the objection to对……的反对

【reaction】reaction to sth.对……东西的反应

【response】response to sb./sth.对……人(或物)的回答/回复

10主谓一致

— _____ five hundred dollars a big sum to a Chinese family?

— I’m afraid not.

A. Is B. Are C. Were D. Will be

【正确答案】A

【高考考点】主谓一致。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 篇7

一、什么是理解词语的含义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③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二、怎样答理解词语的含义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 篇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

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ω2r a=v2/r a=4π2r/t2

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

牛顿第二定律:f=ma

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

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θ/t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ωr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

功率的计算式:p=w/t

动能定理:w=mvt2/2-mv02/2

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

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理解口诀: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供求平衡不心离;物理方程很关键,一串公式是武器。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九、气体的性质

十、电场

十一、恒定电流

十二、磁场

十三、电磁感应

十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四: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理解口诀: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神奇公式秒杀高考物理

1.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

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3.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4.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5.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7.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

8.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 篇9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上一篇:包机运输合同书下一篇:朝阳区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