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赏析

2024-05-10

荷塘月色赏析(精选8篇)

荷塘月色赏析 篇1

《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成员中在诗歌和散文创作方面有特色、有成就的作家。代表性作品主要有长诗《毁灭》,诗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等。《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后收入散文集《背影》。

在过去的阐释中,许多人认为:《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背影》、《荷塘月色》等篇所表现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基本风格。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家,《背影》和《荷塘月色》代表了他的散文两种不同的风格特色。

首先,感情真挚。深厚的情感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他的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就是写出父子之间那种醇厚、深沉的情感交流,并蕴涵对人生社会的深切体验。《荷塘月色》《绿》中所包涵着的对大自然的真诚的热爱。

其次,构思的缜密精巧。《荷塘月色》以“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从家出发写起,最后结尾又回到家中,前后呼应。作品首先着重写荷塘之美,继引出月色,再写荷塘四周,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从里到外,由近及远,月光与荷塘融为一体,内心情感与景色相互契合,诗情画意,简直就是一幅国画写真。

《背影》选材角度独特,不从正面写父亲而是从背影着手,出奇制胜;而且文中四次写背影,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概括性的记述,虚实结合,前后呼应,整个文章结构极为严密。《松堂游记》虚实并举,又一情贯注。

第三,以小见大的取材方式。作者往往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升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画。作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珑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第四,情与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诗情;而抒情的又往往情中见景,充溢着匆匆行色,水乡风光。情与景互通。《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梅雨潭的绿,秦淮河的波与光,弦歌画舫……,都能招人入内,心生身临其境之感。

荷塘月色赏析 篇2

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朱纯深先生在这篇散文译文中所采用的翻译技巧及处理方式。

1、叠音词的翻译

例1、原文: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译文:in the room, 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译者为了实现“迷迷糊糊”这个词的完美翻译, 将之翻译为“sleepily humming a cradle song”, “sleepily”这两个词中总共含有一个长元音和两个短元音, 拉长了整个词的发音时间, 真的如同一位母亲在哼着眠歌的感觉, 使得它和原句中的词相得益彰, 再现了原句的音韵美。

例2、原文: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 蓊蓊郁郁的。

译文: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原句中作者用“蓊蓊郁郁”一词展现了树木的茂盛、浓密, 并且使句子有了节奏, 译者采用了lush和shady两个词, 同时含有sh这个音, 并且前后紧跟, 给人一种连绵不绝、茂盛浓郁之感, 使句子充满节奏美, 展现了树木繁茂的美感。

2、双声叠韵词的翻译

例1、原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译文: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原句中的双声叠韵词“零星”、“袅娜”二词把荷花的几种不同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了荷花那种娇俏可爱羞涩温婉的情状。而译者把“零星”二字用一个短语给转换了过去——are dotted with, “袅娜”二字译者把它译为“in demure bloom”,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便于英语读者接受原作中的美感, 译者简洁明了地再现了原句产生的美感。

例2、原文: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译文: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原文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把微风吹来的荷花的清香描述成远处高楼上的歌声, 把嗅觉感受转换成了听觉感受, 让读者体味出荷花清香的飘渺之感, 以听觉感受表现出来, 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原句中的双声叠韵词“渺茫”被译为faint一词, 这个词有“虚弱的, 衰弱的”含义, 读起来能让作者体味出荷花清香给作者的那种微弱的嗅觉上的美的感受, 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荷花的香味随着微风渐渐淡去的意境, 此处用词达到了意境美的再现。

3、平行结构的翻译

例1、原文: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

译文: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 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原句中作者用了一个对称结构, 叙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而宁静的生活的向往。译者保留了原文的写作特色, 将之译为一个平行结构的句式, 忠实而传神的再现了原句中的节奏感和平衡感, 将原句中的意蕴表现的恰到好处。

例2、原文: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译文:a profound sleep is indispensable, yet a snatched doze also has a savor of its own.

原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天空中出现满月而又带有淡淡的云彩的天气中, 应该“酣眠”和“小睡那个”的想法, 语句轻松自然。译者为了使译文与原作的整体风格和情调相一致, 便把“酣眠”翻译成了a profound sleep, 把“小睡”翻译成了a snatched doze。若要按常人把“酣眠”翻译成a heavy sleep, 把“小睡”翻译成nap的话就不免落入俗套, 丧失了传达原作风格的表现力。此处的译文完美再现了句子的结构的平衡感。

4、比喻手法的处理

例1、原文: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译文: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原句中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展现了一幅唯美的荷叶出水图, 让读者体验到叶子那种摇曳而婀娜的姿态。译者将此句也已成了一个明喻, 保持了原句的风味和修辞手法, 原汁原味的传达了原句的意境美。

5、通感的处理手法

例1、原文: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译文:The moonlight is not spread evenly over the pond, but rather in a harmonious rhythm of light and shade, like a famous melody played on a violin.

原句中作者把月色投射到大地上的那种视觉感受以听觉的方式展现出来, 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超凡脱俗的感受, 那朦胧的月色就像小提琴上的名曲那样令人着迷, 让人神往, 那种轻柔的美感跃然纸上。

朱纯深先生的译本中使用了跌声词、双声叠韵词、平行结构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完美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其中的英文表达十分符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 便于读者接受其中的美感体验。朱先生的译本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而且采取多种翻译技巧尽可能贴近原文的风格情调, 实属一篇值得称道的经典译文。

参考文献

[1]霍小青.飘移的审美场——对《荷塘月色》的美学解读[J].语文学刊, 2008, (08) :98-99.

[2]李智.情融意境, 神形逼现——析朱纯深先生译文《荷塘月色》[J].中国翻译, 1998, 4.

[3]李平.朱纯深译《荷塘月色》部分段落赏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34-35.

赏析《荷塘月色》 篇3

关键词:荷塘月色;求静;不满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15-0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任教清华大学期间所创作的一篇现代抒情散文,它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文学质感的的文学作品。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作者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批判感情之强烈,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写于1927年,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朱自清是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无法参加革命或反革命,他最终选择了暂时的逃避,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心中的惆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把情绪寄托在文字之上,由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挣扎的心理,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在内容上看:文章中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述荷塘月色的美,一粒粒明珠,峭愣愣,阴森森,蓊蓊郁郁,曲曲折折,影影约约,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文章里面的荷塘,荷叶,荷花,树木,青雾,月光等景象都运用叠词来进行修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景象。“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又“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首尾呼应,“悄悄”与“轻轻”体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烦躁,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在走出去看到夜晚的荷塘美景,不想打破这种安静的场景,于是轻轻的推门回家。“曲曲折折”体现了荷塘的宽广,“田田的”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荷叶的形态,“层层”说明了荷叶的多与深,体现出茂密的荷叶场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说明了树木生长的茂盛繁荣和错落有致。叠词的使用表示程度的加深,来突出强调事物,使描述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有艺术魅力,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文章中还运用大量的比喻,比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去说明荷花的美,明珠惊醒剔透,星星晶莹闪耀,美人窈窕娇媚。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美,更写出来荷花在月色中的特点。文章运用了亭亭、袅娜、羞涩、刚出浴等词语来形容荷花荷叶,使得荷叶自身舒展的形态、荷花的开放和含苞待放的姿容各具情态,把荷花与荷叶描写的栩栩如生。“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 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写出了夜晚中的月色之美。在这篇文章里,还运用了博喻来描绘景色,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把事物的特征特征和内涵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出来,这就增添了文字铺排的气势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荷塘月色景色。文章中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品格,在描述客观事物中,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转移,使意向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 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拟人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把事物人格化,表现出人物特征,生动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文章生动活泼。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是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女子美丽优雅的身姿;羞涩形容女子的娇柔,在这里形容白花,感受到荷花呈现出一幅美人般的姿态。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把叶子比作人肩并肩密密的挨着,呈现出一幅荷叶茂密,整齐排列的场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依依,这里被当做是女子稀疏的倩影,把杨柳赋予了人的灵魂,展现出美丽的女子的形态,让人不禁着迷。文章中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体现出对比的手法,这种矛盾的写法,通过热闹和冷静、群居和独处的对比,让作者的感情更加鲜明,也突出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结构上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部分为第2~6段,写出了作者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2~3段)在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了荷塘周围的环境和作者站在荷塘旁的心情;第二层(4~5段)主要描述了荷塘上的月色,皎洁月光下美丽的荷塘,具体写了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和叶下的流水这几种景物,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的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第三层(6段)写荷塘的四周,主要分为中景、远景。第三部分是最后两段,作者欣赏月色,并且回到家中,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本文的景物色调具有朦胧的美、静谧的美的特点,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和对现实的不满,渴望平和自由的生活,现实中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造就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开始就写出文章的中心——“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通过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衬托出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写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来衬托出荷塘月色的“静”。通过描写江南采莲的场景: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夜晚“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委婉地体现出“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楚,严谨细密,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文章又分为外结构和内结构。外结构是作者出门走过小径到荷塘,又从荷塘回到家中,夜游荷塘月色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描述的。内结构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从平静、求静、得静到出境。通过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的为作者展现出一段心理历程。文章首尾相呼应,本文共有三处首尾呼应的地方,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按照这一线索来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月色,并且设置了悬念。结尾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回答这一悬念。另外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相呼应。最后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尤为明显,“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夜游荷塘而发生很大改变。这三处的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巧妙地让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密。

《荷塘月色》表现出语言美、声韵美、温馨美、朦胧美与和谐之美,文章充分的展现出这几种艺术美感,情感描述细腻而又不失强烈。文字能体现作者的心性与感情,全文按照“静”这一线索来寄托思想感情,作者向往自由而又平静的生活,月光下的荷塘很美,作者有淡淡的哀思,淡淡的惆怅,同时也有淡淡的喜悦,几种感情同时存在,展现了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也抒发出作者心中的想求静、想超脱而又不能的无奈之情。

参考文献:

[1] 何子谦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感赏析

[2] 张玉玮 赏析荷塘月色

[3] 刘青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篇4

文中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述荷塘的月色,而是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虽然当时语文老师也曾跟我们分析了作者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作者的处境。可能就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样貌”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时仍然没有着笔写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能够想,什么都能够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能够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必须要做的事、必须要说的话,此刻都能够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作者由此笔锋一转,很自然的把读者引到了古画一般的荷塘月色上来。“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袅娜的”或“羞涩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开始便用了丰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高贵的感觉。

“微风过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十分形象地从嗅觉引起听觉的、联想。当描述叶与花的颤动时,“像闪电”,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时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荷塘描述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大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下来描述灌木落下的“班驳的黑影”如“鬼一般”,杨柳“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光与影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虽然寥寥几笔,却能从不同方位、不同程度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官冲动与享受。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述,可能是情绪因素吧。因为从作者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结尾作者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而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朱自清《荷塘月色》 原文&赏析 篇5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赏析:

读完朱自清的这篇抒情散文,我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这样一片月光下寂静、美丽的荷塘,但在这美丽的景色当中,饱含着作者那淡淡的忧伤。

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朱自清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于是在文章一开头便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奠定了低沉的感情基调。也正是有着这不宁静,引领作者去荷塘散心,去寻找宁静。

路是幽僻、寂寞的,月是苍茫、朦胧的,树影是斑驳的,灯光是无精打采的,连最热闹的蝉声蛙声也与“我”无缘,这不得不让作者忆起江南采莲的旧俗,可转眼望着空无一人的荷塘,一阵失落感油然而生。然而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之中,所以我们能在这篇散文中感受到朱自清的或喜或忧。朱自清不是圣人,他只是借这荷塘的月色抒发着自己的思想情绪,也正是这分朴素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篇6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特色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

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

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荷塘月色》赏析

2.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全

3.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与特色

4.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5.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6.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7.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8.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9.荷塘月色朱自清 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篇7

本文拟运用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理论工具分析《荷塘月色》的两个译本。“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 “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相对地集中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上 (胡庚申, 2004:133) 。基于此, 本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分析《荷塘月色》两译本的特点与得失。

第一个译本是由朱纯深翻译, 第二个译本是杨宪益和他的妻子戴乃迭共同翻译。 (以下简称朱译和杨译)

1 译者在语言维上的选择与适应

在汉语原文中, 叠音词是普通的语言现象。它的作用是强调情感, 加重韵律。而在英语中则很少有叠词。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将叠词都改成了普通词。朱着意塑造一种幽雅、恬静的意境, 例如“蓊蓊郁郁”一词, 除“茂盛”外, 由于迭声的效果, 还带着一种朦胧迷离的韵味。从上下文看, 甚至还讲出了作者“郁郁”的心境。朱译文用了“a lush, shady ambience”一语, 传递了朦胧的韵味之余, 还借助sh音的重复———其音类似中文“嘘”音营造安静的环境。而杨译“thick and bosky”虽押了尾韵, 但是“thick”和“bosky”两词并未传达出朦胧之感, 相反给人一种粗犷之意, 与原文意境不符。而对于较多迭声词, 杨则选择不译, 如“迷迷糊糊的”“层层的”“弯弯的”。相对而言, 杨译本语言更加简单直接, 而朱译本的语言则更加优美, 营造出了原文淡淡的忧愁的意境。

另外, 笔者在杨译文中发现几处误译之处, 如第四段“名曲”和第五段的“一两点路灯光”二词。朱和杨分别译成“famous melody”“a beautiful tune”和“a couple of lamps”“one or two street lamps”。值得注意的是好听的曲调并不是名曲, 一两点路灯光只是个概数, 并不是真的只有一盏或两盏路灯, 因此杨译文中对二词的翻译都有待斟酌。

除了用词区别外, 在文章节奏的处理上, 两译文各有特色。节奏一般包括押韵、长短句的分布、对偶、排比和重复等。原文的节奏在译文可以用平行结构和借助音律、头韵、变语等修辞手段来传递。

原文第4段: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句式, 首先用了一个“some…others…”句型, 接着用“scattering pearls or twinkling stars”对仗句型展现了荷花不同的风姿, 把荷花的种种美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充分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相对而言, 杨译文显得杂乱一些。

头韵法如:落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dark and check ered (朱译) threw checkered shadows (杨译) 朱译押“k”清辅音, 给人诡异的感觉。

从措辞和节奏两方面的处理比较上笔者认为, 朱先生在语言维上比杨夫妇作出了更适应原语的译文选择。

2 译者在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上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 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 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 (胡庚申, 2004:136) 。

第六自然段是关于采莲的介绍。其中对于几个文化词的翻译, 朱和杨各有看法。如“江南”一词, 朱和杨分别译成“the south”“south of Yangtse”。江南, 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 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此杨译更妥切些, 更加切合文化韵味。再如“诗歌”一词, 朱译为“poem”, 杨译为“song”。诗, 是一种文学体裁, 与其他艺术相结合, 文字配上音乐则成为歌。由此看来, 诗歌更加偏向歌, 具有音乐美感, 因此杨译译成“song”更好些。

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杨夫妇尽量适应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与之相应的译文选择。而朱则对原文文化色彩并不太在意。换言之。杨的译文在传达原文文化色彩方面较朱更为细致。

3 译者在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顾名思义, 是说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 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胡庚申, 2004:138) 。

《荷塘月色》的交际意图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其总的交际意图, 即通过描述夜晚里的荷塘美景间接表达自己郁闷的心理。第二层面是向其交际对象 (读者) 传递其语言形式之美 (用词典雅、音韵和谐) 。《荷塘月色》总的交际意图, 应该说两个译本都实现了。在第二层面, 即在实现传递语言形式美这一交际意图方面, 朱纯深努力适应原文的语言“生态环境”, 并尽量创造性地再现原文的音韵、节奏之美。

4 结束语

《荷塘月色》中的优美的荷塘上面披着朦胧的轻纱, 呈现出一种淡雅、安逸、柔和、空蒙的境界。朱译在音韵、节奏方面用力最勤, 效果显著。而杨夫妇则传达文化色彩细致入微。由此, 笔者得出结论:杨译文在文化维较多适应原文:朱译文在语言维及交际维的第二层面较多适应原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

[3]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 1993 (4) .

[4]杨玉兰.论散文翻译中审美效果的艺术再现——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6) .

[5]张继光.《荷塘月色》朱纯深译本赏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

[6]甘文平.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5) .

[7]张雅晴.关于《荷塘月色》四个英译本的文体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09 (11) .

[8]王燕玲.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浅谈《荷塘月色》[J].科教文汇, 2009 (3) .

[9]李智.情融意境神形逼现——析朱纯深先生译文《荷塘月色》[J].中国翻译, 1998 (4) .

《荷塘月色》读讲 篇8

一、纵观荷塘

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荷塘月色》充满了简单的朴素美,语言表达亲近自然,真实生动。比如,“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个“踱”字,交代了作者此刻的心境和状态,也为文章增添了恬静淡雅的感觉。还有,文章描写景色的部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连串的排比、拟人、比喻运用得恰到好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一旦步入此情此景,却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妙感觉。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的“泻”字和“静静”搭配在一起,完美而生动地表达出了月光好似流水一般的动态效果,同时又增添了无声无息的幽静美。还有文章中叠字的运用,淡淡的月光、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粒粒明珠、缕缕清香等,韵律上的和谐既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又饱含朴素的淡雅。

从内容层次方面来看,文章层次鲜明,脉络清晰。全文贯穿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带上门出去——荷塘月色——月色下的景象——江南旧习俗——回到家中。暗线:心里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思乡愁绪——不宁静。结构上自然严谨。

二、深入感知

文章开篇就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因由。“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作者的心境。欲言又止,给人以遐想,由此后来的情感表达,抒发胸臆也就顺理成章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简短的一句话,为全文奠定了孤寂、凄楚的氛围。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全文奠定了整体的感情基调,引起下文。

第二段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和月色。“白天也很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写出了作者行走在小路间的那种孤寂的心境,写小路四周的林木和月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写行走在小路时的感受。紧紧承接了前一段,抒发了游走于苍茫月色间的万端感慨。一个“踱”字生动地勾画出在月色下独自徘徊的孤寂身影,作者此时心情稍有宽解。接下来,“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是一段内心的活动,作者此时的心态开始转向平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寻求到了这样一片净土,从现实的压迫之中暂时地抽身出来,抑郁的情绪也稍微得到缓解。

第四段完全进入到了景色描写阶段,先写茂密的荷叶,然后是多态多姿的荷花以及阵阵花香,最后写花的颤动和脉脉的流水。这是按照作者徘徊“踱”步的观察顺序所描写的,视线是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这一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和花,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静中有动,描写静物的同时又体现出了动态美。零星的白花,袅娜又羞涩,有如美人一样娇媚,像“明珠”、像“星星”则完全体现了这月色下的荷塘的光滑。“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是嗅觉,这里歌声却是听觉,从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来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官体验完全的结合在一起,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又使作品更加的生动传神。第二层写动态,“这时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第五段描写了流泻的月光和塘中的月色。月色虽然是单调无味的,可经过作者的神来之笔,使之与斑驳有致的景色搭配描绘,自然让单调的月光增添了不一样的华彩。首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增加了月光的动态感,以流水作为比喻,将月光诠释得轻柔、流动,既空灵又明澈,那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就是月色和水气柔和在一起的见证。这样的景色有如笼着轻纱的梦一般,写景中带有抒情色彩。虽是满月,却不能朗照,这样的景致越发的虚无飘渺,越发融合作者满腔的愁绪,正是“恰到了好处”,月光是从树的后方照过来的,自然不能整整齐齐,影子参差斑驳,“峭楞楞如鬼一般”,使读者完全融入这梦幻一般的境界,虽然并不均匀,但却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这一片和谐,幻化成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传到耳畔。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远远近近,高高低低”一连串叠字的运用,将荷塘四周树木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能引发读者种种联想,此时作者的心绪开始波动,稍缓和的心境又回归到不平静,眼前的幻想慢慢地消失无踪,有的只是 “热闹”的蝉声和蛙声,而“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恍然若失的感叹,也与本文文眼“心里颇不宁静”互相辉映。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写景为主,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第七、第八两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那种复杂的无奈的心态。“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对于采莲的旧俗做一简单描绘,而后以《西洲曲》中的诗句,来表现那一系列的优美情境,至此,整篇文章的情感起伏达到了顶峰,首尾呼应使全文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整篇文章以“我”游荷塘为主要线索,作者游走的路线贯穿全文始终,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又都脱离不开现实的影像。全文笔墨纵横,意境阑珊,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语言清新淳朴,使人倍感亲切,如同一篇声色具备的山水画卷,将作者一腔愁绪尽融其中。文章的最后回到了现实,看似简短平淡的叙述,却五味夹杂,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尽享这荷塘月色的景致之后,作者从遐想中回归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然,心里还是一样的不宁静,刚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此处呼应开篇,总结全文。整篇文章充满了朴素的美,作者力求“真”与“自然”,真实生动地绘制了这一幅荷香游园图,完全不用绮丽的、生僻的字词来描绘雕琢,而尽显情感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

《荷塘月色》是一篇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佳作。作品“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作者内心的活动虽然不平静但并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淡淡的有所遮掩的,这样就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忧愁与喜悦是相伴而生的,在忧愁之中让人向往喜悦,而沉溺在喜悦之中又处处受到忧愁的牵扯。这就是全文的矛盾所在。朱自清以其独有的创作手法,完整而传神的表达形式,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226251)

上一篇:十九大党务知识测试下一篇:在春节后收心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