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演讲稿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

2024-05-24

写演讲稿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精选3篇)

写演讲稿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 篇1

实践经验表明,以下三个影响演讲稿写作质量和表达效果的要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一、现场感

演讲是演讲者和听众在特定的时境中彼此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主要是通过演讲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因素共同作用而营造的环境气氛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撰写演讲稿,就不能不对演讲现场进行预设性假想,也就是说,撰稿人必须把构成演讲现场的种种因素全部纳入自己的整体构思之中,并通过独特的语言设计和表达,把这些现场信息释放和传达出来,以强化听众的现场体验和感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演讲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效应。例如,余秋雨在岳麓书院发表的题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人》的主题演讲,有这样一段结束语:

如果再过很多年,譬如我设想——现在朱熹先生去世8XX年了——如果在朱熹先生去世9XX年的时候,又有很多人在这里聚会,集体朝拜前辈大师,突然发现,中华文化的世界地位已经很高很高了。如果我们觉得整个民族的素质由于我们文化地位的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地位的提高会使本身的素质发生变化,因为我们这种自重的感觉就是与这个文化地位本身的提高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相信,即使我们到时肯定一定不在了,我们在座的大多数已经不在了,也会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可能不会记得在1999年的7月11号的下午,在一个细雨的日子,我们有过这样一个聚会。因为这样的聚会会不断地有,全部这样的聚会其实都是一种期盼,都是一种期待,都是一种对未来的向往,在纪念过程当中的向往。他们可能不记得我们有过这样的聚会了,这都不要紧,我们把我们的愿望留给这个庭院。我们相信,这个庭院既然有过千年的魅力,那么不管再过多少年,她一定会给我们今天的期望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余先生紧扣演讲现场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展开联想,表达情意。他首先通过设想,表现1XX年之后,“很多人在这里聚会”的情景和感觉,接着通过想象,回顾今天的“这样一个聚会”,并说“这样的聚会”是一种“期盼”、“期待”和“向往”,最后把愿望留给“这个庭院”,并相信“它一定会给我们今天的期望有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一段话,是在岳麓书院的特定现场情境中有感而发的,无论是时空的对应和转换,还是人事的交代和描述,都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现场感。正是这种独特的现场感,使演讲者的情理表达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悟力。

二、交流性

演讲是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是单向的信息传输,而是双向的信息交流。正如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教授所说:“演讲与作文的不同,归根到底在于作文则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是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除此之外,听众与听众也在双向交流情绪。严格地说,演讲是三角信息的相互交流。”然而,在演讲稿写作过程中,我们注重的往往只是演讲者自身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倾诉,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无疑会在客观上削弱演讲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撰稿时就应当有意识地把演讲者的信息传导和听众的信息反馈对应和联系起来,运用设问、呼告、变称和换位等修辞方式与表述技巧,增强语言表达的交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登台演讲的时候,有效地刺激听众的心理反应,从而产生种种能够被演讲者体察和感应的信息反馈,以真正形成和实现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化交流。例如,毕淑敏在大连大学发表题为《与青年学生谈生与死》的演讲,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刚才我说了让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现在做一个小小的心理游戏,你不要害怕。因为这个游戏,这张纸做完了我不会收上来,是同学们自己留着,留着等一会,到我演讲快结束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用处。那么现在做什么呢?你先画一条线,先别着急,要是我有一个黑板我可以画在这,现在我只好这样讲,先画一条线,直也好不直也好,大概齐了就行了,不要求笔直,左边写零,这代表你的出生,这条线一直延长,到它的终点,代表着你的死亡。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忌讳谈死,所以对不起,我确认各位都会死,你确定你打算自己活多少岁,你不用说算一算我爷爷活了六十多,我是不是活到八十就差不多了?不用,你就想你活到多少岁,你写上,然后你找到你现在,如果你活一百岁,你现在二十岁,五分之一的地方,你找到你现在的坐标,画一个点,之后在你活过的这些岁月里,零到二十这一点,写下你认为你做得最出色的事情,之后你从二十岁到一百岁的距离写下你还打算做的事情,听明白了吗?

这位著名女作家预先设计这个环节,正是为了在演讲的时候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心理交流。她让同学们在纸上画线,然后在这条延长线上做标记,并写下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做得最出色的事情”和在未来的岁月里“还打算做的事情”。这个别出心裁的心理游戏,一下子就激发了现场听众参与的热情和交流的兴趣。显而易见,她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一方面是站在演讲者的立场上,用设问的方式把自己的意图和要求告诉大学生;另一方面又站在大学生的位置上,引导和期待着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的语言表述,无疑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它为接下去即将进行的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关于生与死的直接对话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口语化

演讲是一种高级的口语表达活动。演讲者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阐述观点和主张,听众通过聆听这种口头语言,对演讲者的思想感情与观点主张进行认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口语就成了实现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的主要媒介。因此,我们撰写演讲稿,就必须突出语言表达的口语化特点,注重选用双音节词和短句,大量使用现实生活中具有鲜活感和生命力的口语词汇,只有这样,才能使演讲稿摆脱书面语言的负面影响,更加适合演讲现场的口头表达。同时,这种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口语,也才能对听众产生更加强烈的晓示性和感染力。例如,享有“当代武训”美誉的秦市义在一次为集资办学所作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今天,我给大家说几句石头打磨石,石(实)打石(实)的话,讲话的方式是秦香莲告状,口述。因为,我一没钱,二没权,穷得也没钱写状子,在诸位大老爷面前讲话也不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啦!(大笑)我今天到咱们村来,看到咱村里的锣鼓响,鞭炮鸣,全村老少喜洋洋!(大笑)我这里高兴得哑巴见了他妈啦,没话的!(大笑)我来过咱们村好几回啦!咱这儿是山在变,水在变,工农业生产都在变,家也变,户也变,就是咱学校没有变。(由笑变静)咱村的学校依旧是明朝的桌子,清朝的凳,阎锡山时代的土窑洞。(大笑)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把我们小学生曾比作祖国的花朵,解放四十多年啦!花朵没有被栽到花盆里,接受我党阳光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而是栽到了土盆盆,烂碗碗,罐头盒子一点点,一个盔盔还没眼眼。(大笑)咋不心疼?

演讲者面对逐渐富起来的村民们,首先表明本人说话的态度和方式,接着表达了自己进村看到的情景和感受,最后才道出了“咱学校没有变”的实情。这段开场白,没有一句大话、套话和官话,说的全是农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大实话和大白话。无论是风趣的歇后语,还是流畅的顺口溜,听起来都让人感到既朴实生动,又亲切自然,再加上大量使用短句和俚语,使现场演讲的语言表达,呈现出简洁明快和幽默风趣的特色,对现场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为接下去宣讲集资办学作好了情绪和气氛的铺垫。

写演讲稿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 篇2

一、善于作文——巧用“下水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让学生喜欢作文的一种方法就是自己喜欢作文, 善于写“下水文”。他认为, 语文教师适时写“下文水”指导作文, 一是对提升自己文化内涵, 研究如何教学有很大帮助;二是对培养学生的习作情感,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消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也有很大帮助, 可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下水文”进行教学。

老师在习作指导前, 都会结合指导的重难点写好“下水文”, 使自己心中有数, 指导时能有的放矢。这样能很好地突破写作指导的重点、难点, 避免指导中泛泛而谈的说教, 而要达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更应发挥“下水文”的功效。

1、鼓励性“下水”。语文教师首先应是善于写作的老师, 教师在完成指导后, 与学生一起写, 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现场竞写。这是一种鼓励性下水, 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榜样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好胜之心, 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若此时教师写出让学生为之喝彩的美文, 学生必然迫不及待希望写出同样的好文章, 这样既激发了写作兴趣, 又消除了畏作之心理。

2、“柳暗花明”式“下水”。教师在批改作文之后, 对学生作文中的思路不通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写出有说服力的“下水文”让学生比较, 就可打通他们二次作文的思路。如, 在《献爱心》一文中, 为孤寡老人擦玻璃的片断, 擦玻璃的同学动作很快, 他们认真地擦, 不一会就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这是一项艰辛而细心的劳动。学生无从下手, 寥寥数语交代完了。这是明显的思路不通问题。这时, 教师可出示“下水文”。“班长分工完毕, 李红快速来到窗前。‘哇, 可真够脏的。’李红自言自语道。只见她蹭地一下上了窗台, 用湿抹布一遍又一遍擦着玻璃, 再用卫生纸擦干玻璃上的水珠。不久, 玻璃便擦得透明清亮。李红跳下窗台, 歪着身子看个不停, 发现还有不少的小黑点。立即爬上窗台用指甲刮。终于, 小黑点被刮掉了, 她还是有点不放心, 拉着别人的手帮忙看。我过去表扬她。她笑了, 嘴抿得紧紧的, 两眼变成了一对月牙, 她身边的刘明听了, 擦的动作加快了。”这样一对比, 学生自会看出自己的毛病, 悟出修改方法, 打开写作思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功效。

二、变革批改——重视眉批

一直以来, 教师批改作文习惯总批, 批改多了, 难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出现一些比较空洞的评价, 久而久之, 学生对总批也不感兴趣, 所以作文批改中, 教师应把重心放在眉批上。眉批具有其独到的好处。

1、鼓励、启发兼备。眉批不是简单、生硬说教, 而是一种和学生交谈的渠道, 老师几句赞美、真挚的话, 会给学生带来欣慰和欢乐。每个孩子的作文都有闪光点, 也许是一句话、一小节或是一个词用得好, 都可以用眉批的方式给予鼓励。如:这句话写得真好, 充分表达了胜利的喜悦, 用词准确, 这是平时积累的结果, 继续努力。这样的眉批给学生以肯定, 对学生进行鼓励,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 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意表达不清、标点使用错误等现象, 教师可适当加些思考性的批语, 体现老师增删改的用心所在。对学生粗枝大叶出现的错误, 用上“还有没有其他语句”能更好表现此时难过的心理的眉批。启发学生动脑筋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2、“因材施教”而动。学生的写作基础有差异, 批改时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要因人而异,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 我们可以设计好眉批“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对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 他们往往自认为写得不好, 有自卑感。对于这类学生作文, 就可用眉批方式, 降低要求, 找出他们习作的闪光点, 即使整篇文章不佳, 可在某一段, 某一句用眉批加以表扬。如:作文《爸爸真好》, 文章写得很平淡, 在文中却提到一件让他感动的事。我受了伤, 爸爸骂完之后, 发现他眼角流出了微微的泪水, 体会到爸爸心疼自己, 说明这孩子感悟到爸爸的爱。对这类学生, 教师可放低要求。补上眉批:你很善于观察, 表面上爸爸生你的气, 但你却能通过发现爸爸眼角的泪水, 体会出你爸爸是爱你的。写作文就是要善于观察, 希望你做一个细心的孩子。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评语, 却能调动学生写作热情, 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逐渐爱上作文。对一些基本功较好的学生, 我们就可从文章的立意、层次安排、开篇、收尾、写作技法、语言表达等方面批注, 引导他们向更高要求发展。

三、运筹帷幄——强化积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阅读量越多对写作就越有帮助。古人治学自幼时起就以背诵为主, 而明清时期规定了非读不可的多达几十万字的经典史书。科举制度虽有他消极的一面, 但科举制度下涌现的响当当的人物、脍炙人口的诗篇, 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他们走了强化积累之路。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安排, 严格落实, 强化学生背涌积累。现行教材中除古诗词外, 还有很多文章。像一些短小精美的叙事、写景、抒情的短文。如:《荷花》《背影》《春》等, 这些教材中的文章语气规范优美、生动形象, 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接近, 对他们作文是很有示范性的。让这些名家美文融入进自己的语言, 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当然, 背诵的文章除了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以外, 一些时代性强的语言表达好的现代短文也可推荐学生背诵, 现行报刊杂志上充满时代信息。“学文如积沙”, 作为语文教师,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材料可写, 强化他们积累是一必行的路径。强化积累后要让学生学习什么呢?

1、学特殊语言形式。优秀诗文的语言都是精辟优美的。这正是我们学生在作文中所欠缺的。文章的灵魂是思想观点, 文章的语言是血肉, 语言文字承载和表述着思想观点。所以, 积累中要取他人语言之长。像语言的特殊形式, 常常是作者表达的精彩部分。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觉察她爱我们.......”句中“狡猾”是贬义褒用。用上这词, 表现儿童的聪明机灵。同理《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辫子是“实在标致极了”其“标致”在这是褒义贬用, 讽刺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背影》中:“唉, 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太聪明”的用法也是一样的。《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 文章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通过拟人的修辞, 写出春天的悄悄来临。“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也是运用了拟人修辞, 描绘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的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即使用了比喻又使用了排比, 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春雨图。在《皇帝的新装》中则可学习其扩大夸张的用法。如:“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也不喜欢去看戏, 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是一个极度的扩大夸张, 把皇帝换衣服之勤的特点强调到极点。而在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则可学习其缩小夸张的句式用法。如“雕刻家一边研究, 一边想, 石像的模型在他心里渐渐完成了。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 面目应该怎样, 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 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 他都想好了”。作者用缩小夸张的手法, 强调雕刻家思考的细致、周密。这就是语言特殊形式的表达效果, 积累中让学生学以致用, 对作文语言表达会大有裨益。

2、学习如何选材。通过积累背诵, 作文时可受到选材的启发。如魏巍《我的老师》, 作者截取了与老师相处的七件事, 多方面展示蔡老师的教学生活及性格特点。郑振择的《猫》, 作者在选材时, 不单单写一只猫, 而是选用家里养过的三只猫。对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道出这三只猫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 有辛酸, 有愤恨, 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这是一面多点式的选材方法。《桃花园记》作者以发现挑花园, 进入桃花园, 做客挑花园, 离开挑花园, 再寻挑花园。通过这么一个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 寄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梦想。又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通过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志愿军战士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再如《背影》一文, 用背影作铺垫叙写事件, 父亲在车站送儿买橘, 表达出伟大深沉的父爱。

3、学习如何立意。在积累过程中, 可以结合语境得出其立意的方法。如布封的《马》, 作者叙述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对比, 再用野马的身体结构跟其他动物进行对比, 流露出作者对天然野生马的欣赏。牛汉的《华南虎》, 作者用诗的语言, 对动物园中一只深陷铁笼的老虎刚毅的背影, 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眼睛的描述, 使用象征手法, 表达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对人格独立的渴望。而《陋室铭》一文, 作者通过对陋室环境、交往的人、所做的事情, 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出作者“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的高雅之趣。引用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自己以古代名贤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气和抱负。从而引发出“何陋之有”的文眼。《石壕吏》则是通过所听:老妇人对官兵叙述家里三个儿子当兵情况、家庭生活情况、自己的想法, 反映了常年战乱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莫怀戚的《散步》结尾, “好像我背上的和他背上的就是整个世界”。形象揭示中年人应担负的重大责任使命。在积累过程中能借鉴其立意方式, 阐述观点的独到, 会为作文增色。

写演讲稿不可忽视的三个要素 篇3

【关键词】 朗读;音质层;语言节律

学生读书,特别是集体朗读时,“唱读”成为一种常态;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训练有素的“拿腔拿调”;外国人说中国话,也总是脱不掉“洋腔洋调”。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语音具有相通之处:单独音节的声、韵、调准确性较高,一字一顿,拖腔拖调,注重语音的精准度,但是听觉上感觉生硬,不流畅,缺乏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和日常口语表达相比,其“自然度”不足,带有很重的“读书腔”。人类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自然习得自己的母语,学校的语文教学则是对自然习得的口语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为什么经过语文课堂中字词句章的规约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口语表达中的自然流畅度。

汉民族的语言观念几千年来都是重书面语轻口语,“读书诵经可以明理,赋诗作文可以进士。”语文教学历来注重识字、书写、理解、赋诗作文,而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口语教育的轻视,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语言的字、词、句、篇,而忽视了附着在音节、文字之上的一些隐藏的语言要素。它一般对书面语影响不大,只在口语表达中显现出来,只有在朗读作品时,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虽然也有许多老师发现并希望纠正学生朗读时的“唱读”现象,但只是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去寻找答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语言的问题还是需要从语言自身去寻找答案,这种隐藏、被语文教学忽视、影响作品朗读的语言要素就是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指“语流中除了音质之外的音长、音高、音强因素”。(吴洁敏《汉语节律朗读和语言双码认知》)汉语是音节文字,作品从文字转化为声音形式的朗读,声、韵、调是和文字对应的基本语音形式。其中,声母和韵母都是音段音位,与音质相关,声调虽然是由音高决定的超音段音位,但由于汉字是音节文字,附着在整个音节之上的声调也就同属于这一音质层面。同时汉语的音节、文字与表意的语素也基本形成对应关系,但词义并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不是通过一个个文字,而是通过词语、句子、篇章来传达的。可见,在作品朗读时,念准每个字的声韵调,只通过音节的音质层面是难以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的。字与字组合而成的连续语流,在转化为声音形式时,还会产生音节与音节、词与词、句与句、句群与句群以及章节、语篇等的停连、轻重、高低升降等诸多声音要素的变化,从而形成语言节律。正如吴洁敏、朱宏达在《汉语节律学》中所指出的:“语音是由音质层和节律层叠加而成的,缺少了任何部分,都不能成为表情达意的语言”。汉语的音质层是由声韵调构成的音节形式,是语言的一种外显形式,并辅之以相对应的记录符号——文字。而节律层却是隐藏的、无标记的,它是音节与音节组合形成的语流中隐现的声音的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形式,它与声音的音长、音高、音强有关。“节律”附着、隐藏于文字之间,正因为其具有附着性和无标记性,所以常常被忽视。

朗读作品时,音质层面的字词的正确读音通过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获得,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查字典等方式学习生字词的声韵调,发准声音。而语言节律的获得则离不开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在分析作品时,老师常常提示学生理解文章“字里行间”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获得“语感”。这里的“字里行间”和“语感”都和语言节律的获得密不可分。汉语既是音节文字又是语素文字,汉字的表意性使我们可以通过“字里”来理解语意,这里的“字里”表现在口语中就是由声韵调构成的音节。除了“字里”可以传达意思外,“行间”同样可以传达意义,其传达出的作品内涵更丰富、更准确。“行间”就是隐藏于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以及整个语篇之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充分理解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找到真正隐藏其中的“语言节律”,在朗读中才能用停延、轻重、快慢、升降等声音的形式外显出来。

朗读是音质层与节律层的叠加与整合。音质层是基础,节律层是附着在音质层上的上一层,二者缺一不可。吴洁敏把这种“字里码”与“节律码”叠加整合的朗读称为语言“双码认知”。语文教学中只是注重声韵调的音节教学,是一种“单码认知”,由于缺少“节律码”学习与叠加,“单码认知”的朗读显然不能表情达意。当然,音质层的“字里”如果不能实现,字音读不准,字义不理解,即使节律层都正确,也难以让听者听懂,更不要说字正腔圆、传情达意了。节律层又有不同的层面,有音节与音节组成的音节层,词语与词词组成的词语层,句子与句子组成的句子层以及句群层、篇章层等,互为基础又互相影响,共同形成语言节律。

实际上,当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时就已经有“节律” 存在了,音节与音节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语流中的音变。如: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变调等,词语进入句子层面,其声调调值便会受到句调的影响,句子进入篇章层面,其句调又会受到整篇总的基调的影响。语言节律的学习不是通过分解了的字、词、句、章,应该是在语流中学习,在完整的语境中学习。在普通话培训中,我们常常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声韵调的纠错、正音上。反复、成百上千次的字词操练,使音质层的音节得到反复强化,音节层之上的节律层却少有操练,经过强化训练的测试者除了努力发准声音之外,反而变得不会正常讲话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是注重发准字音、理解词义、写对字形,很少关注语言节律层的研究与实际操练。小学低年级的语音课本中就已经出现了语流音变的内容,如“一”、“不”的变调等,老师往往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去讲解,不是作为一个能力点来实践,最后也只是试卷上多出几道考查题而已。摇头晃脑如同念经一般的“咬文嚼字”,完全忽视了“字里行间”的节律,语调平淡而生硬,或是“拿腔拿调”。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会教,教学生字词句篇,还要会读,会正确地范读,指导学生读。教会学生正确领会作品的内涵,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传达出来。选择优秀的朗读录音也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语言节律的好方法,学生通过模仿学习,获得表现语言节律的言语技巧。

也可以通过一些节律符号把隐藏的语言节律显现出来。这些节律符号可以在初学阶段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音长、音高、音强的变化来显现节律,表情达意。如:用↗、↘来表示语调的升、降,用●表示重音,用~表示声音的延长,用/∥表示停顿的长短,用 表示意群,用v表示换气等等。这些节律符号就像给作品谱上了曲谱,学生只要按照节律曲谱去读,就会把语言的节律展现出来,也就不会出现一字一顿、按字崩读的“唱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掌握了发现语言节律的方法,即使不再标注节律符号,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找到作品的语言节律,节律曲谱已在心中。这样的朗读充分解读了作者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朗读传达给听者,在作者、读者、听者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

[2]吴洁敏.汉语节律朗读与语言双码认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端木三.汉语的节奏.当代语言学.2000(4)

[4]雄一民.汉语书面广告语言的节律特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

上一篇:操作风险管理规范下一篇:六一儿童节感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