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24-07-06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精选7篇)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1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协调合理分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具体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正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刻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需求

1、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还有,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另外,同样要重视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作为探究的对象,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2、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变得日益重要,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应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开放、民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将语文研究的主题定为: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自主求知

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崔恋教师指出:“阅读是

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技能都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而学会,它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

践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方可掌握。我们的做法是:

1、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1)、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

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

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

情交流。在课堂上要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

问、演讲、互评等,注意不让少数的尖子生垄断课堂,尽量让那些所谓的差生参

与回答,耐心点拨,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省时高

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教师要引

导学生自读自悟,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着讲;学生确实不懂的,教师就应适时、适当点拨,要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3)、还学生一个

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 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

2、培养自学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

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可见,自主学习最关键的

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种综合能力,包括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的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个逐渐的过程,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例如,课前,闫老师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又如,识字时,闫老师开门见山引学生尽兴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孩子们自豪而言:“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巧妙一点,展示了课外识字方法、途径,潜移默化学会了学习方法,推动了自主性学习。

3、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要有一个习

惯的过程。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的做到主动地学习。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学会生字、新词,中高年级还应根据预习提示的要求和课后问题读懂课文,把教材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疑难问题做上记号。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在大脑中长久地保持。课后,要让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回忆一遍,并要学生每天临睡之前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把所学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二)、互动合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等。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具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1、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学生要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的合作学习逐渐学会以下几点:(1)、学会倾听。能专心听取别人的观点,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做出判断评价。(2)、学会质疑。存在疑问时,能有礼貌地请对方作进一步讲解。(3)、学会表述。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善于表述自己的看法。(4)、学会交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2、科学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小组学习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为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三)、质疑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

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 机,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看似乎平淡的语文教材往往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句段、课文插图、课文标点、课文空白、课文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圆明园怎么毁灭的?它是被谁毁灭的?圆明园是什么时候毁灭的?为什么要毁灭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再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3、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质疑求异的信心,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另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作有的放矢的处理。对天真幼稚的发问,教师要耐心地给以解释,不可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对与众不同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探究的结果就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对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的收获

(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素质。

1、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学习方法,这使得学生对识字、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识字、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学习。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识字大王比赛、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学习,人人都乐学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习字识字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方法。如: 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教学得到优化。

经过指导与实践,教师走出了以往的教学误区: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指令性太多,自由性太少;注重过程,忽略结果;流于形式,忽略实质;放羊式教学太多,指导性太少,旧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使得教学得到优化,教师也从中受益。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为此,我们务须对教育和教学作以下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素, 切实施行自主学习, 有利于克服“重教轻学”、“先教后学”等弊端, 消减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们在研究有关教学模式和课例后, 初步构建了基于“先学后教”的“3+x”教学模式。

一、源于洋思中学的启示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是江苏省泰兴洋思中学实践和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从学生自学开始, 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 以作为一堂课的起点。但是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 而是基于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教师的指导须体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如:同学们, 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明确时间) , 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 (明确内容) , 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 (明确方法) ,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明确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确, 才能为学生指明自学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在洋思中学, “先学后教”的“教”也不是系统讲授, 而是“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 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 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 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 所以教师需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学校经过比较研究而作了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 但改革的初期, 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 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 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总结概括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实践经验后, 结合自己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和积淀, 指出“先学后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条“铁律”。此后, “先学后教”在教育界广泛传播。

二、教学模式的初构

我们在借鉴洋思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先学后教”的“3+x”教学模式。其中继承与发展了洋思模式的两个方面。一是把课前预习变革为课内预习, 强调自学。二是注重课内练习、当堂训练反馈。不过洋思模式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3+x”教学模式与它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我们主张的“3+x”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图示为:

“x (如导入) →课内预习 (先学) →生问师导 (后教) →x (灵活指导) →课内练习→x。

教学模式“3+x”中的“3”指课内预习、生问师导、课内练习三个关键环节, “x”指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科, 学科内容, 课型 (如新课、复习课) 、学段、个人风格等自行调整, 灵活嵌入的教学环节。由教师掌握几个x。使课堂模式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衍生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如:情境导入→课内预习→生问师导→教师讲授点拨→课内练习→小结等。

三、操作原则

1.“先学后教”原则

“先学后教”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到了初中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完全可以通过“先学”, 通过“课内预习”解决一部分问题, 并在“先学”基础上, 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实施“后教”。

2. 及时反馈原则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 以当堂知道答案对错效果最好, “3+x”模式设计了两次反馈, 一次是课内预习后, 学生自然生疑的反馈, 另一次是课内练习的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应调整教学反馈的频率和节奏。

3. 灵活兼容原则

我们主张模式“定而不死, 活而不乱”。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可以吸纳他人创设的任何一种模式的某个环节的优点, 当作“x”融入“3+x”模式, “x”的出现, 使该模式灵活兼容, 很有创意。

4. 生成创新原则

一堂体现新课程精神的课, 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生问师导”环节确保动态生成, 促使教师实时关注变化着的人的整个生命, 使教学充满学生成长的生命气息, 这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操作环节分析

钱梦龙先生的《故乡》一课是一堂经典课例。他在导入后有三步:第一步学生自读全文, 提出问题。第二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 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第三步练习。最后, 激情总结。

我们用“3+x”来解读这堂课。“导入”和“激情总结”属于模式中的x, 第一步为课内预习 (先学) , 第二步是生问师导 (后教) , 第三步则是课内练习。教学流程符合我们的“3+x”的教学模式。再看魏书生先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讨论、自测”相当于本模式中的的三个关键环节, “定向、答疑、自结”则属于x。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基本规律基本环节已很分明了。

在操作时, 需要注意的是课内预习 (先学) 与生问师导 (后教) 必须衔接, 这是因为学生自学后, 肯定有疑问。我们在推广时发现有的老师在学生自学后就回到讲授, 这是不对的。至于“生问师导”与“课内练习”之间安排几个x, 由教师决定。

1. 课内预习

课前预习有必要, 但有两个问题较难克服, 一是门门功课要预习, 学生没有时间;二是有的学生不自觉, 陷入形式。变课前预习为课内预习, 是处理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提供学案预习, 也可自学课本。学案是学习设计的载体, 但它的成本大, 而且质量良莠不齐。自学课本操作简明, 有时体现学习设计不够。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要经历三个过程:先指导, 后扶持, 再放手。不同阶段, 教师的处理办法应不同, 初期应讲授预习方法, 可提一些思考题作引路, 随着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 思考题也应向“通用问法”升级, 如“是什么、会怎样、为什么、怎么办”等, (学生长大后无论读什么材料都可使用的通用问法) 。最终达到“不问自问”的“非指示性”的最高境界, 在课内预习时, 教师要作“圆形巡视”, 对个别学生小声提醒督促, 不要轻易讲授。

2. 生问师导

传统教学是“师问生答”, 我们的新模式则强调“生问师导”。

其一, 要解决“生问师导”环节会出现学生不敢问, 不知道如何问, 没机会问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此, 教师要发扬民主、优化提问环境, 洛克曾说过:“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字, 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出平正的文字一样。”学生不敢问在思想上有原因, 一是怕别人说自己水平低, 二是怕说错了被别人讥笑, 三是怕提出不同看法得罪老师, 所以教师对提问学生要积极鼓励。

其二, 要教会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提问技能, 教会学生如何会问问题。由于学生的提问是非预设的, 对教师专业水平是一个考量。不敢问的要鼓励问, 问偏的能矫正, 被学生问倒的能解围, 杂乱的问能梳理, 与预设的“师问”相同的, 能迅速调整, 不重复。布鲁斯·乔伊斯在《思维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就给了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阐发自己的观点, 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 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相反, 我们应该教会他们通过活跃的思考, 去寻找最佳答案。”通过“生问师导”, 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的真正困难, 及时进行疏导, 解除学生的疑惑, 缓解学习焦虑, 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轻松感和满足感。

3. 课内练习

教师要精心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的练习, 教师要巡视, 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练习中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 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课内练习要体现及时反馈原则, 做到“当堂完成作业, 当堂校对作业, 当堂订正作业, 当堂解决问题。”由于学生课内练习时间增多, 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比如有的数学课一节课做了三十道题。学生课外可以不再做或少做作业, 腾出时间,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果课内不做练习, 等到几节课或几个小时以后再做, 学生容易遗忘, 影响效果, 学生需要通过复习回忆再解题, 自然增加了负担。

五、“3+x”模式的保障与评价

教师的发展意味着变革, 意味着痛苦, 除了教师自我蜕变外, 外界促成也是必要的。需要学校检查教案时着重检查“3+x”的“3”部分, 也就是说, 教案的教学过程部分有没有模式中必备的三个环节:课内预习 (先学) 、生问师导 (后教) 、课内练习。如果没有, 要求补上。经过一段时间, 教师就能自觉运用“3+x”模式。

在观摩课时着重观察“3”的落实。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课内预习 (先学) 、生问师导 (后教) 、课内练习三个环节。如果缺少其中某个环节, 观课者及时提醒, 希望在下节课能够践行。久而久之, 教师就会形成新的教学方式。

为了便于教师理解模式、应用模式, 笔者归纳出两句口诀:“两习 (预习、练习) 进军课堂, 两问 (师问、生问) 并驾齐驱。”教师可以利用口诀反思, 自己上的这节课有没有“两习”, “两问”。有了, 就符合。没有, 看看哪个环节可以浓缩, 腾出时间, 补上缺少的环节。

经过两年探究实践,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探索意识与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又减轻了学业负担。由于“生问师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学生会问一些超出教师预设范围的问题, 促使教师查资料、勤请教、多思考, 转变了教师教育思想, 实现了“教学相长”, 进而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现代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观》, 《山东教育科研》2000, (7) :54-55。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3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 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个体从学习动机、方法、元认知等方面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1]。自主学习不但是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者王绍祥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良好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情感因素来源于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环境是影响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因素,家庭毋庸置疑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且这些影响会有持续效应。

近年来,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不可胜数。从主要理论成果来看,国内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谈培养的策略,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视为重点。相比较而言,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比较缺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长期教育子女过程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是对父母的教育价值取向、情感因素、亲子间的互动关系和青少年个体特征的反映[2]。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学生个性、学习动机、个体依恋等都有关联,而这些因素都与自主学习有关[3]。近年来,蒋奖、白春玉、张景焕等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展开了多项研究,研究结果一再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于翔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检查、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环境利用方面,民主型家庭好于放任型和专制型家庭[4]。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的研究表明,普通民众学校和政府公务员学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均明显不同,且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5]。

以上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部分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的空白,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比如研究者一般以城市小学的学生为被试,关于城镇和农村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又如,有的研究虽然主题类似,但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只是截取了权威量表中的某个维度,并不能全面反映各维度上的真实情况与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尝试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调查研究,旨在分析两者的现状及其内在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以浏阳市高坪中心完小五、六年级4个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7份(98.5%)。有效样本中男生89人,占45.2%,女生108人,占54.8%,五年级学生118人,占59.9%,六年级学生79人,占40.1%。

2.研究工具与方法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选用岳冬梅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学生评定父母的行为。问卷包括66个项目,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方面,父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维度;母亲包括“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5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70。

(2)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测量项目是在借鉴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参照我国学者庞国维关于自主学习量表[6]修订而成,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由6个子维度22个问题构成,分别是语文学习动机、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结果、语文学习内容、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学习环境。

3.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全部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相关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除学习环境之外的所有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

(2)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除学习环境外的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1)父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3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362,过度保护对其的影响系数为-0.278,过分干涉的影响系数为0.260。可见,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标准化的Beta值可知,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

(2)母亲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表4显示,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显著。其中,母亲惩罚、严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30,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223。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

四、讨论

1.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关联。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是因为,情感温暖、理解型的父母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与被信任,而过分干涉和对于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具体来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某些维度有正向影响作用的还有:父亲过分干涉与除了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外的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但相关值偏小。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学习内容存在显著正相关。不难发现,在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尚不成熟的阶段,父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可能源于父母的权威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6-7]。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管教行为会引起负面作用,这一点依然值得家长关注[8]。此外,对自主学习能力有负向影响的有:父亲惩罚、严厉与学习结果存在显著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存在显著负相关。除学习环境外,母亲惩罚、严厉与自主学习其他五个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跟小学生“喜欢被赋予自主的权利,产生独立自主的感受,讨厌被限制”[9]有着较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预测力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三个因素共同解释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24.7%的变异量。其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母亲惩罚、严厉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两者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率为13.8%。总的来看,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对于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等方式则不利于对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因可能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舒适温暖的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归属需要(爱)就变得重要起来[10]。这种需要的满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而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会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增强,不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ZimmermanBJ,Risemberg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Hand 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Academic Press,1997.

[2] 张松.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 王坤,郑晓边,郭敏慧,等.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4).

[4] 于翔.家庭情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5] 郭晓慧,郑晓边,孙志萍.两类社区学校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

[6]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7] Pintrich,Paul R.,Zusho,Akane.The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elf-regulation:The role of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M].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A volume i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8]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9] 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佘丽珍(1969-),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硕士;邹妹玲(1992-),女,湖南平江人,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昌江中学教师。]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4

语文教师应当革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设促学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兴趣入手,开端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驱动力,能够激活学生内部的探究因子,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课下认真研读教材,深度挖掘课本中有趣味的教学信息,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设引趣情境,为教学内容披上“趣”的外衣,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走进趣,学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1创建引趣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媒体将图像、声音引入课堂当中,多维度教学优质优化了教学环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巧设引趣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片。巧设引趣情境,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语文教师顺势进行诱导教学。指着课件中这些色彩艳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跟春天有过接触吗?大家对春天又有怎样的感觉呢?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学生1:春天就像一个小画家,将桃花染成火红色,将梨花染成雪白色,远远望去如仙境一般,置身其中,我能闻到春天的气味。学生2:春天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轻轻叫醒沉睡的河流,用温情融化冰雪,带领着河流肆意流淌,我听到了春天清脆的声响。学生3:春天好像一个小裁缝,用它那神奇的剪刀将柳叶裁剪得像动漫里的小船,将杨树叶子修剪得像扇子一样。……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们:“春天将生机洒向大地,赐给万物向上的生命力,色彩缤纷是春天到来的讯息,鸟语花香是春天到来的讯息;微风拂面也是春天到来的讯息。利用几张色彩丰富的图片巧设引趣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打下了基础。

1.2以情引情,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小学生天性烂漫,情感丰富。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日常教学中,身先士卒,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饱满的教学热情,以情引情,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激活学生体内的探究因子,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整堂语文课。例如,在教学《中华少年》这篇课文的时候,课前用有一首《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进行气氛烘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首先用饱满的热情进行范读,用铿锵的语调,严肃的表情,以情引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顺势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教师与家长的期许,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2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以教师“精讲”、“少讲”,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学”、“有效率的学”。语文教师应当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积极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发挥其取长避短、相互帮助学习优势,帮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小组长,做好小组组织工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并为每个小组制定学习目标:(1)我能够准确掌握古诗中的字词、语句。(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3)我能从语句当中感受到李白那淡淡的愁绪,体会到那斩不断的乡情。另外,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散思维,启迪他们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狭小的教室,给了学生偌大的学习空间,激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开启了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大有裨益。

3情景模拟、提升学生的感悟

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表演。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发挥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比如可以对教材中的课文或者寓言故事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绎,欢乐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这也达到了教学的另一境界“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将课文进行合理的改编,将课堂变成“剧场”,让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自由分配角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排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认真揣摩课文中任务应有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等,学生利用拙劣的演技,认真体会课文所包含的人生哲理,赢得了满堂喝彩。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吸引了台下学生的注意力,高效课堂应运而生。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进行情景故事演绎,为学生跟作者搭建了一条沟通的桥梁,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自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总之,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制定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设教学情境。兴趣入手,激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润浓.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学周刊.2011(34).

[2]王月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1(21).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5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30日正式立项为盐城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课题成果。现就本课题研究工作,从课题的提出、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实施过程、研究内容及操作措施、课题成效和问题反思七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1.自主学习与创新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施自主创新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动手、精于实验的习惯和能力。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创新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就一定意义上说,自主创新学习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途径、基础方式和基础保证。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显而易见,不仅自主创新性学习实验与研究的目标与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与具体目标十分一致,而且自主创新性学习实验与研究的实施,其实质就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等新一轮改革的最终目的与具体目标的实证性研究,同时,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思和实践价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思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语文教研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确定《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对传统教学作出理性思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课题的界定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要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应该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应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关键问题上“点拨”,引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我们通过初期的调查研究、课堂实验,确定了课堂教学“四步式”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初学感知环节 第二步:寻问探疑——积极参与探究环节 第三步:互动研究——互动交流讨论环节 第四步:揭示规律——获新知求创新环节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教育传统,改进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力求探索出一条语文教育与自主教学之间有机结合的道路,让学生达到以下七方面的合理发展:

1.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2.培养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文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习语文的意识。

3.体会语文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的价值,增进对语文的理解和学好语文的信心。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5.提高常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6.提高常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学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7.提高常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加强组织,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课题组全体教师召开课题筹备会议,认真学习、解读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主要内容,制定了研究的计划。根据课题组成员任教的班级和个人的特点,确定了每个人在课题研究中的主要任务。学校领导很关心课题研究的展开,树立了“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的理念,专门召开了课题工作会议,通过会议统一教科研工作的要求,明确语文教研组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要全力协助做好研究工作,课题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计划,对各阶段的研究工作作出详细布置。这些措施,为课题的启动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方式学习,为课题开展提供保障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顺利开展,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学习。学习时主要采取多方式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网络探讨与沙龙交流相结合。我们搜集了有关自主教学、教学模式以及相关内容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师学习,也提倡大家在课后自己在网络上学习,定期还组织相关主题的沙龙交流、教学观摩等使大家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通 4

过系列的学习,大大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为参与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开展活动,为课题实施营造氛围。

搞课题研究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每学年要开设一节公开课,听20节课以上,写好读书心得、撰写论文、参与沙龙交流活动。

“反思促教学”活动。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重视预设与反思,教学前充分研究教材、学生,教学时重视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反思。从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效率、教学优缺点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引导教师从写反思开始课题研究,从写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进而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老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公开课,同时也要求每一位前去听课的老师,根据《南翔实小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指出上课老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将听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还利用沙龙交流会作集中性的讨论交流,帮助每一位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掌握,优化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了各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向校内外同行展示我校教师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把握,落实了“让课堂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的课改精神,受到上级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课题研究报告会”。每学期结束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所有老师会集中在一起,就本学期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作小结,汇总,并明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们得到了提高,通过他们把研究成果物化成文字,向全校推广,也使全校的老师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魅力,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操作措施

进行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以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前期的研究摸索,交流总结,我们归纳出教学模式带规律性的成分,提出了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导阵地。于是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四步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四步式”模式是一个主体的教学模式。

1.自主初学感知环节:指预习或初学过程,把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依靠所学习知识和方法来构建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可对初学结果进行检查。

2.积极参与探究环节:自主创新性地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是新时期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本环节当中,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在学习中培养自主自发自觉、好学好问好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3.互动交流讨论环节: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善于与同伴互动、与老师互动,加强对话、交流、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加深对知识重点、难点的解决,加深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协同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获新知求创新环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积极参与问题的研讨,新的知识将得到揭示,完成新知识的构建。而学生创新能 6

力在新知识构建当中,新能力形成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本环节重在形成知识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本研究以在课堂上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着眼点,从教学模式的确定与改进着手,一方面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如何转变;一方面研究如何通过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各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激发兴趣,引导学习

要想学生能主动学习,首先需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阅读课: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我们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充分发挥现有教材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通过恰当好处地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体验角色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另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充分利用各班班级的图书角,学校的阅览室,向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儿童书籍,把学生的阅读目光引出课本,进行适量的拓展,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听说写能力的好场所,我们会根据教材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置身到“话题情境”中,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另外小学生爱表演,爱参与,我们在课上更多的设置表演环节,使学生能积极自主地使用肢体语言,进行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习作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变“要我写” 7

为“我要写”,很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愿意写作,有东西可写,我们引导他们课外阅读,组织他们举行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写作范例,让他们有事可写,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

2.指导方法,引导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尝试、提炼、总结得出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低年级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低年级孩子们喜欢学习,我们主要采用“激趣学习法”。“激趣学习法”是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注重赏识激励,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趣味中认知。

它在不同的课中落实情况又大不相同。阅读课上主要采取“读演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先在课文中标出生字词,然后充分地读。具体可以分三步走:借助拼音读,了解课文大意;看着字读,读通句子;带着问题读,理解课文内容。接下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识字写字课上,要采用有趣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字形的方法。例如学习“尖、笔”等字,可以用实物演示如何加强记忆;学习“马、牛、羊”等字时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学生的印象;学习“日、白、旦”等形近字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忆,此外还有讲字谜法,讲故事法等。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识记生字,起到很好的作用。

(2)中年级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中年级是学生练习作文的起始年级,根据厚积薄发的原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平时注意积累,做好摘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写摘抄笔记,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摘录好词佳句,再辅之以写读后感、说话、8

演讲等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3)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们通过提供预习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作业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一读二圈三思四注五问六查的方法来预习课文,了解内容,从而在后期的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一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二圈,圈画出生字词并记忆读法写法;三思,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并试着概括课文内容;四注,试着把自己阅读的感悟写下来;五问,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提醒自己课上注意听,或者询问老师同学;六查,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相关内容。长此以往地做预习作业,学生读书时不再是毫无指向地读,而是有步骤有目的地阅读,逐步培养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教师面向学生,立足课堂,着眼发展。通过一堂堂的自主教学实验课,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沙龙,一次次肯定成绩、放眼未来的总结交流活动,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为: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倡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采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习,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熟悉的生活情境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用的,体验到身边处处有语文的存在,获得用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有效地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真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不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发挥主体作用,感知、学习、讨论、交流,最终构建自有知识体系的过程。一次次地练习、巩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开阔无比。除了课堂中的学习,学生们在课外的学习也越来越自主。读书、写心得、观察、写日记等。每学期都会有许多同学的作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的过程是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过程。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不管是课堂的探究性学习,还是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成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绕正在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也经常会拿一些疑难问题来请教老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中,学生的合作信息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1.促进老师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在大家的心目中,学生的地位变了。教师不再只是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而是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关注学生的主观愿望;其次是教师自身的课程观也变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积极整合教材,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的教学观变了,过去以教代学、先教后学的教学框架被打破了,代之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

2.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广泛地学习各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尝试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课后反思改进,不断的用实践检验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操作性。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前提,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大家把在实践研究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撰写了很多有质量的案例、论文,在各级期刊发表,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三)实践成果 1.课题类成果

2016蒋延华主持了大丰区小学语文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顺利结题。2.论文类成果 期刊发表论文: 王俊斌

2014.3《情境,让语文课堂向更深处漫溯》发表于《新课程导学》 2014.11《读写结合,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发表于《考试与评价》 陈中娟

2014年《明辨真伪,实效引领创新》发表于《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2015年《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发表于《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刍议生态型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2016.3《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刍议》发表于《作文成功之路》。2017.9《巧用策略,潜移默化炼语感》发表于《E教中国》 朱翠芳

2015.5《把握散文教学的“三美”意境》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有效提升识字效果》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 《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三活”》 发表于《新课程导学》

肖 燕

2014《在孩子的世界里房屋忘情飞舞》发表于《江苏教育报》 《在“小课题研究”中幸福成长》发表于《青年教师》 《让孩童诗意地长大》发表于《基础教育论坛》

《幸福密码》发表于《新德育》 蒋延华

2014《让学生在尝试中提高创新能力》发表于《考试周刊》 陈 林

2016《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发表于《华夏教师》 省级获奖论文: 陈中娟

2014年《让妙笔生花离孩子更近一点》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三等奖 《培养修改习惯,体验习作之乐》获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2015年《巧辟蹊径,蓄源头活水》获省蓝天杯论文三等奖,朱翠芳

2016年《寓教于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江苏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贰等奖

2017年《“让学引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获江苏省蓝天杯论文大赛贰等奖 陈 林

2014《准确切入 引爆课堂思维》获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二等奖 蒋延华

2014《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润滑剂》获得“中国移动校讯通杯” 江苏省教师论文二等奖;

2015《借助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第十届江苏省园丁杯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市级获奖论文: 王俊斌

2014年论文《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获盐城市教育学会二等奖。

论文《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等奖。朱翠芳

2014年论文《从补白谈语言训练》获盐城市教科院二等奖 论文《快乐写字,快乐成长》获盐城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2015年论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获盐城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论文《准确切入 激发课堂思维》盐城市教育学会贰等奖 蒋延华

2014年《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获得盐城市暑期阅读随笔大赛教师组二等奖

《从口语交际课出发,让孩子们敢于说话》获得盐城市论文一等奖; 2015年《以史为鉴,快乐读书》获得盐城市暑期阅读随笔大赛三等奖;

3.教学设计类成果

蓝天杯教学设计三等奖:

陈中娟老师撰写的《赶海》《轮椅上的霍金》《花瓣飘香》,蒋延华老师撰写的《桂花雨》、《三顾茅庐》等。

蒋延华、陈中娟撰写的教案获得盐城市法制教案评比二等奖。4.学生指导类成果

王俊斌 2015年10月指导学生卢卉参加“美丽大丰港”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指导学生王倩、潘晨曦参加 “纪念抗战70周年”2015年青少年语言文化活动中获大丰区一等奖、盐城市二等奖。

2016年6月指导卢卉参加“荷兰花海”杯“我为美丽盐城+1度”盐城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比赛获优秀奖。

2017年、2016年、2015年盐城市暑期师生共读阅读随笔大赛,陈中娟、蒋延华、朱翠芳等老师指导的学生习作都有获奖。5.教学比赛类成果

2015年陈中娟执教的《石头书》上传“一师一优课”平台被评盐城市优课。

2017年陈中娟参加大丰区小学语文“让学引思”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七、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

当然,课题研究的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学校所处环境限制以及参与研究老师的能力问题,我们搜集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不够丰富,尤其对国外的关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状况了解不够,导致研究过程中没能真正做到旁征博引,以史为鉴。

其次,从研究方法看,前期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观察法了解有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意在增强真实性。但是由于自制的调查问卷不够科学,课堂观察班级较少,记录比较粗糙,所以后续的统计分析有一定的误差。研究期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主要以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为实验班级展开研究,对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总结的一些策略还不够完善,尤其在凸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色上还做得不够。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已初步告一段落,但关于农村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不会停止。针对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领导专家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努力。我们要继续查找、搜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献资料,借鉴成功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教法,接受新的理念的熏陶,提高自身有关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修养。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6

锡山区东亭柏庄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交往的教学过程,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语文工具去思维、去创新的习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课题中的“创新学习方式”,就是要有创意,要出新,而“新”的全部意义在于克服原来教学方式的弊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以知识为本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的讲堂改变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2、研究动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未来社会呼唤创造性人才。作为以基础性、工具性为特征的语文学科教育,更要求改革创新,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目标不够全面,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重动脑轻动手,重学习轻应用。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由此可能导致师生关系冲突对立;另外,教学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创新教学的理论,有助于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途径,有助于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3、指导性理论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创新性的学科。语言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而创新是思想的智慧之花。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创新的课堂。从历史来看,语文教育史也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历史。叶圣陶、吕步湘等一批老教育专家,发表了许多精辟论述,指导和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

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来看,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培养。可是,语文教育被许多干扰因素左右着。语文是应试教育中受害最大的学科。基础教育成为机械、死板的纯技术训练。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原理,探索语文创新教学方式的实践模式。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过程,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

3、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使我校教师在积极参与教改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教育观察得到更新,教育素养和科研能力得以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及构建假说。

1、课题研究的原则:

(一)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代之以“应需”教育,着力于学习方式的指导。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克服重书面语言的倾向,着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发展的评价原则。不以书面考分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更着重考察语文素质是否真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潜能是否被充分挖掘。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第一标准。本课题的构建假设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活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创造之空间,使课堂教学成为创造之过程,使学生成为创造之才。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操作要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改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慧的教学关系。

2、完善教学目标。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变革学习方式。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以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革教学评价。建立评价内容、方式多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能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介体系。

在研究过程中,既要站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高度,广泛地吸收学科理论,又要善于从国内外各种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理论研究和学习应贯穿课题研究始终。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1、本课题研究分成以下一步几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2001年8月~2002年1月课题设计、论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分解和落实子课题。

第二阶段 2002年9月~2003年7月 营造研究氛围,探索语文学科创新教学方式。

第三阶段 2003年9月~2004年6月 总结提高阶段,组织结题鉴定。

2、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聘请专家及顾问:

课题组组长:过春燕

课题组成员:顾静雅、陆维华、水清丽、印亚静、计春明、顾艺开、李倩、任亚娟、张宇红

(2)学校每年提供专项经费。

(3)健全教科室,建立课题研究责任制。

(4)建立课题活动制度,坚持每月、每周开展研究活动。

(5)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科研方法,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单纯的是一种能力,它涵盖了很多我们不容易发觉的内涵,例如自主学习能力中必然包含着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为了自己未来而学习的认识,其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另外,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一个综合性表现,自主学习能力越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与战胜挫折的能力也越强。

除此以外就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一生来说是极其短暂的,但是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走上社会之后,我们的学生仍然要面对各种各样新鲜事物的学习,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学生将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站在一个长远的和对学生负责的角度,我们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

一、激发兴趣,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如前文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阶段,学习对于他们的巨大意义他们还理解不到,因此我们的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多半还是建立在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之上的,因此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切忌舍本求末,要率先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才能够与学生的学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并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地去查找一些与春天有关的生活现象、诗歌、散文等,组织“走进春天”的主题报刊,让学生自行采编、排版等,利用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厚积薄发。

二、革新教学理念,打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很低,可以说学生一直是在教师的搀扶之下走路,这样我们的学生何时才能真正地独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放开我们搀扶的双手,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走路。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反省,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潜意识里挣脱教师的束缚,努力完成自己在学习中的每一步,同时也为我们的学生打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良好基础。

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有极为深刻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由教师辅助教学向自发汲取知识过渡的一个重要保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极其必要的。所谓正确的教学方法其实是相对的,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们的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们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情感和感受,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并将了解到的内容反映到我们的教学方法之中,让学生能够以最舒服和最适应的学习状态来完成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如,通过迁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六年级有个板块主题是“正气歌”,其中包括四篇诗文《苏武牧羊》《过零丁洋》《狱中题壁》《绝笔诗》。此板块的教学内容都是歌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浩然正气,而且前后四篇诗文又都有着“连接点”,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可以采用“主题单元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通过自主探究感知诗文,掌握知识点,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推动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和语文能力固然重要,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但是我们应该将教学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任,这也就要求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良好地作用于我们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同时对于学生的未来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将会碰撞出更为美丽的火花。

上一篇:针对房产税改革的建议下一篇:医生工作态度不好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