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2024-08-25

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通用9篇)

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1

3、掌握散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叠字、比喻、拟人、通感等)

【重点】

第4、5自然段寓情于景的写法。

【难点】

作品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手段、方法】

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反刍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山──(学生读),水──,太阳的脸──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很美。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荷塘月色》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名作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三、请找出本文最美的段落这是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而定

四、多媒体显示第四段部分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划线处设置热字,边讲边打开画面。)

1、问写了什么景?怎么写的?

2、重点让学生体会田田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的意境。

多媒体板书本段写景的顺序:

荷叶:荷叶田田似舞裙上静此处用情

整体、特写荷花:荷花袅娜犹含羞境法,精

荷香:荷香微微令人醉选画面让

荷波:涌动荷波脉脉情下动生沉浸其

3、小结:本段既有全景又有特写,多角度描绘较全面、具体的体会。

4、品味此处用反刍法,像牛吃草后倒嚼一样回过头来细细体会。

⑴ 品其形,形中有韵:

舞女的裙(舒展生动)田田(平面状)。

(个体)袅娜地开(优美传情)。

(群体)层层(立体状)。

羞涩地朵(含蓄出韵)肩并肩(精神状)。

⑵ 品其色,色中显雅──视觉美

色彩美:凝碧、白(素淡、雅致)。

光泽美:明珠、星星(闪烁、光亮)。

⑶ 品其文,文中抒情──听觉美:

叠音词的广泛使用: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

这样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选取不同风格音乐各一段,让学生判断哪段最适合配本段文字。

(此为开放式教学,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联系其它艺术,立体感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讲析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问这段写了什么?

明确:是通过荷叶荷花等来写月光、月影、月色。

3、问:这段怎么写的?

⑴ 也用比喻、通感:

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③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⑵ 更多地使用了形象、准确、生动的动词。

泻:流动美此处用对比法激发

浮:轻柔美学生求知欲,训练

笼:朦胧美其比较思维的能力

画:静态美检验理解的准确度

4、问:这里写的是什么样的月光,与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表现的月光是否一致?(多媒体显示《春江花月夜》中有关的诗句)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流曲折地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好像落了一层霜霰一样发的,这如霜的月光从空中流下来,人们却感觉不到它的飘飞,落在江中洲上的白沙上,只是使沙更白,而看不见沙的踪影,江天一色,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空旷的天宇只有一轮明月喷洒着清辉。)

明确:这里的月光是朦胧的。《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是皎洁、明亮的。

六、小结第四、五两段

这两段描写的是素淡、朦胧、幽静的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这里已完全体现了本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设计思路,也由赏文深入到

七、引出对前三段和后两段的讲析体情

1、问:作者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

明确: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连作者想排遣这不宁静就想起了幽美的荷塘。

(板书作者行踪:家──散步──荷塘)

2、问:在如此幽静美妙之处,作者心情是否有所改变?

明确:

⑴ 有:心不宁静──淡喜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⑵ 无:境太宁静──衬托淡忧不能逃避现实。

3、采莲的事体现作者什么愿望?

明确:体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板书总结全文脉络

荷塘月色

(素淡、朦胧、幽静)

淡喜:散步(暂时摆脱)忆江南(向往美好生活)

九、练习

多媒体显示:

浓化学习的鉴赏性

鉴赏月下的荷塘一段的比喻句,做对联练习:

1、荷叶如碧玉铺满塘青翠,月光。

2、微风送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

3、月下观花,似星缀碧空别有一种情;雾中赏叶。

4、似睡灯光林间现,现出胸间之忧愁,忧愁是我心。

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2

一、构思精巧, 剪裁得当

《荷塘月色》一文, 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 紧密构思, 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丰富的内容。他的结构艺术可谓是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 从高到低, 由近及远, 形成鲜明的空间顺序, 通过观赏视线, 依次将各个景物串连起来, 有机地组合起来。《荷塘月色》表达的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智者情绪, 是因自己高于芸芸众生而不被人理解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喟叹和悲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活力的憧憬。我读《荷塘月色》文中的“妻”, 每次均自然联想到欧阳修的《秋声赋》里的“童子”。在《秋声赋》里, 欧阳文忠公对秋声发了一声高颂, 寓慨甚深。但结果呢“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如助余之叹息。”真是“知音世所稀”啊!人最怕的是寂寞, 是渴望宣泄的时候没有人共鸣。寂寞的极致是连最知心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智者的孤独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童子”对欧阳修的外形是熟悉的, 但对欧阳修的遭际和因一贬再贬而产生的满怀伤秋情绪却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想象, 当欧阳修落笔“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的时候, 那心中深沉的孤独只有当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朱先生撰文很吝惜笔墨。短短的一千余字的散文结构中的构思安排“妻”这一人物不是为了烘托静谧的夜景, 也绝不是对“妻”酝酿的静谧夜景报以欣赏的口吻, 而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似的责备!

二、语言凝练, 精雕细刻

《荷塘月色》一文, 细腻秀丽, 善于精雕细刻的功夫, 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同时, 又注意文字的锤炼加工, 注意措词炼字, 把景物写得神采飞扬。如:描摹眼前的景色: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隐隐约约的远山, 曲曲折折的荷塘, 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 薄薄的轻雾等都有一种音韵美。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 一个“泻”字, 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 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 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 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 歌颂青春, 作者面对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 所以他就幻化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之对抗, 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是暂时的, 现实生活中是“无福消受”的。这里虽有“过人头”的莲花, 却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 真是“花有意而水无情”啊!那么现实生活中究竟有什么呢?有的是“什么声息也没有。”

《荷塘月色》一文的结构, 是圆形的。外结构与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 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 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 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三、手法多样, 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 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 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 融入作家自我的感情色彩, 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在景物描写中,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 但处处有月, 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 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 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这里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 而且是刚出浴的, 这样的感觉肯定不是真实的。相反, 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 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写荷花的缕缕清香, 微风传送, 向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 时断时续, 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如在嘈杂的白天, 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 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 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 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 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四、写景抒情, 紧密结合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 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突出了优雅, 朦胧、幽静之美。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 还是写月色, 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愣愣地如鬼一般”, 仅此一句, 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 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愣愣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 没有喜悦, 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 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作者的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 处于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 处于喜悦之中受忧愁的牵掣。他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 而是有所掩抑的, 情感的抒发是有阶节制的, 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

五、追求口语, 雅俗共赏

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的语言有朴素的美。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 说“用语为的是求真化俗, 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 一方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 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 自然才亲切, 才让人容易懂, 也就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 更能去获得广大群众。“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今天的诗》) , 以为“藻饰过甚, 真意转晦”, 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 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 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 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 使物象灵光闪现, 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 却亲切自然, 鲜活上口, 幽默风趣, 雅俗共赏, 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拥有更多的读者, 这正是朱自清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简论《荷塘月色》的用典 篇3

【摘 要】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用典十分精妙,既为文章增色,又拓宽了文章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颇不宁静”的心情。

【关键词】《荷塘月色》;用典;婉曲;含蓄;细腻

《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此时朱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文章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到荷塘散步时的情景。全文神思飘逸,运用大量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景与物蒙太奇式地组合起来,把荷塘月色写得情景交融,“静态之美,平添几分浪漫色彩”,可是,就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言,除开头“心里颇不宁静”外,再也没有明确地表现过。《荷塘月色》典型地表现了朱先生美文风格的婉曲、含蓄。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说忧愁,在于全文所折射的低调情绪:不宁静的心、寂静幽僻的路、淡淡的云和月、阴阴的树、斑驳的影子;说喜悦,在于作者忽然想起月下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于是往日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觉得自己是个“自由人”,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作者的这种感情用他所引用的古诗文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朱先生陶醉于如梦如画一般的荷塘月色之中,心绪飘移,联想到采莲的事情来了: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这是梁元帝《采莲赋》里的话。《采莲赋》再现出少年女子在夏始春余的热闹季节荡着小船,唱着歌,与情人撩水逗乐的欢乐场面,一切是那样的美好,一切是那样的迷人而令人欢欣。只可惜朱自清一下子从梦中醒来,觉得自己生活的现实,有趣的事,早已无福消受,淡淡的喜悦一下子被忧愁所笼罩。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西洲曲》是一首情歌。表现的是一个女子四季相思的感情。写的是一场苦恋。冬春之际,“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夏天,因思念之情无法排解,只好“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秋冬之际,“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最后,只能祈求“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此女子的思念和等待,寄物抒情,托物言志,表现了内心缠绵悱恻,苦苦等待而不得的哀婉之情。这种情思,苦等而不失希望,借景以排解心中忧闷而适得其反的无奈,不正是朱自清先生内心的写照吗?他们不仅内心的孤独、彷徨的情绪相同,而且方式上——女子借采莲排忧与朱先生以月色解愁也相同,其结果也是一样:女子的相思情“剪不断、理还乱”,朱先生因“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终于只能回到那寂静的小屋,什么声息也没有,心绪更是“不平静”。

我们知道,用典,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为文章作色,平添几分文采;二是画龙点睛,丰富文章内涵。我认为,朱先生用《采莲赋》、《西洲曲》的句子,把人之神思从现实荷塘月色的欣赏中带进了六朝采莲的风俗画之中,并非泛泛之笔,客观上为文章增色不少,但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文章内涵,画龙点睛又极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此时此刻、此景此情中朱自清先生那“颇不宁静”的心情。

课文《荷塘月色》评课稿 篇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教材内的经典美文。新教材把这篇文章从高一调整到高三,其意图在于让学生感悟意境之美。张老师立足于编者的意图,把课堂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会用诗意的心情去面对现实生活。这是非常大胆的尝试,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

本次工作室评课活动,我分配的观察点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评课前我参考了徐老师制订的量表并进行了小幅修订,在听课中,我对这一观察点又调整了具体的评课指标,分别是:课前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重难点有无具体认识;课上学生理解知识的主动性、有效性,课上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途径和具体表现(答题统计),课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观察。下面我就从我的这些观察角度对张老师的这堂课进行评价:

一、 课前观察

张老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是以思考问题的形式,应该说提出的三个问题是紧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但似乎并未形诸文字,从学生的课本上看,很多学生充其量不过是标注了段落序号,对于预习的问题未形成文字答案。对于高中紧凑的教学节奏而言,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在课前老师用MTV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同时展示思考问题或教学目标的话,个人觉得媒体运用的效果会更好。

此外,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点落实,个人还是有疑问的:对于高三的学生学习本文的意义何在?仅仅是学会用诗意的心情去面对现实生活吗?能不能让课文讲授更实在一些呢?

二、 课堂观察

对于经典美文的讲授,个人认为理想的状态是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对于张老师的这堂课,个人以为艺术性有余而实用性不足。

首先,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言,本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听课精神不集中(具体表现为不能紧跟老师要求做出反应)的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不超过三人次,对于高三文科班的学生而言,我认为这一数据是不错的。问题比较大的是教师在播放录音时,大多数学生都在紧盯画面,而非关注文本。我认为这是老师运用媒体过度反而造成学生关注目标出现偏差。(授课伊始,老师出示两幅荷花图片,问学生那幅画面更符合本文意境,学生回答第二幅更具朦胧美,其实对本文的意境美的理解就出现偏差)

其次,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言,本堂课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阅读思考)时间为9分钟,群体学习体验(发言讨论)时间为9分钟。总计18分钟。从数据上看,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的时间接近1:1,是比较理想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学习体验中生生互动时间较少(仅有讨论景是如何体现情的一问且时间不足3分钟),并且整堂课缺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时间。

再次,从学生答题情况统计来看,本堂课学生回答问题人次为11人,回答问题人数为9人,朗诵为2人,板书为1人。其中一位男生朗诵1次,板书1次,回答问题3次。显然,本堂课学生运用知识的表现形式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学生的参与率还是比较低的。此外,学生回答问题优秀人次为5人次,回答问题一般人次为4人次,回答问题错误人次为2人次。仅从数据上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情况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回答问题优秀主要集中在对景物描写的理解上,而错误和一般的人次主要集中在对情的把握上,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似乎并未得到有效突破。个人建议还是先景后情比较符合学生认知。

三、 课后观察

课后抽查学生课本4人,基本无记录。回答问题正确率约50%。从抽样数据看,学生并未真正走进朱自清苦心营造的美丽世界。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释题

1.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2.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二、自读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提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明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

(2)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明确:

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什么?

提示: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朱自清先生善于设置文眼。

三、再读质疑

(一)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3.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5.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6.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7.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8.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9.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10.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11.《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如上1.3.6.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如上4.2.7.9.10.8.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如上11.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

明确:

(一)投影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投影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最后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言自明了。

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六、作业

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篇6

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结合课后练习四)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归纳字词

课文《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 篇7

但是, 笔者以为, 把《荷塘月色》简单地理解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突出了作品的政治性, 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人文性, 这其实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题, 是把朱自清先生当成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而不是爱国的民主战士 (此时的作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战士) 。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表现了一定的政治愁苦与彷徨, 但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文情调上的郁闷,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是作者用美景对美人的梦幻置换。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 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人们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分析, 说爱国的朱先生在这个时候苦闷彷徨, 一定是“对黑暗现实不满”,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就算朱先生在政治上愁闷彷徨, 也不过是他在新旧时代、新旧势力矛盾冲突之际的自然反应。他的愁闷彷徨可以说是整个时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共有的, 严格说来, 还谈不上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因此, 如果单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荷塘月色》的主题与情感, 不仅人为地拔高了朱先生的“革命性”, 还掩盖了《荷塘月色》所展示的人文美, 降低了文章的美学意义。

朱先生在政治上有愁闷彷徨, 但这种愁闷彷徨更多的是出于他的人文性而不是他的革命性。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既不愿参加反革命, 也不愿意加入革命。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暂时逃避的一法” (《哪里走》) 。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 “妻子儿女一大家, 都指我生活”, “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见陈竹隐《忆佩弦》) 。可见他虽然在思想上有关注或者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价值、命运的人文倾向, 但在政治上还是比较保守与胆小的。纵观朱先生的一生, 其所作所为也只是体现了他的正直, 而且这种正直也只是知识分子人文思想的自然流露, 并没有显现出他的革命性。作为一位国学大师, 他关注更多的还是学治而不是政治。

文章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 历来被认为是“文眼”, 是最有政治色彩的。按照这一思路, 作者选择“曲折”、“幽僻”、“寂寞”、“阴森森”的荷塘, 去“做个自由的人”, 从而不理白天“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似乎确实有不满现实的苦闷。但是, 如果我们联系先生的工作经历、家庭生活、个人性格看, 应该还有更浓的怀旧心理与人文意味。

先生1920年大学毕业后, 回到江南, 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工作了六年, 与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常呼朋引伴, 纵情山水, 以文会友, 不亦乐乎, 刚到北京自然孤单怀旧。这从他的《我的江南》一诗中可知。先生一代大师, 正直清高, 出淤泥而不染, 在世俗面前, 自是苦闷而无处诉说。在家庭生活方面, 妻“拍着闰儿, 哼着眠歌, 熟睡好久了”, “我”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 没有半点的担忧与牵挂, 一副满足生活安于现状的样子, 似乎完全不知道“我”的所思所想。这种精神上的隔膜, 强烈地暗示着作者, 希望有一个情感宣泄的对象, 让精神的压抑得以释放。于是, 作者选择了月光下的梦幻般的荷塘, 选择了江南的采莲。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了月下的荷塘与荷塘的月色, 勾勒了一幅宁静的、幽美的、朦胧的诗情画卷, 与其说是写美景, 不如说是画美人。在作者笔下, 荷叶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荷花“袅娜”“羞涩”, 是“刚出浴的美人”———美女;荷香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歌女。连流水也是“脉脉”的, 可谓情深意切。用弗洛伊德的梦论分析, 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投射在了荷的意象上, 是与朋友的隔断, 与现实的隔阂, 与妻的隔膜后的自然宣泄, 是精神出轨。恰恰是这种潜意识的精神出轨, 体现了作者的人文精神, 使作品更真实自然, 更具有了美学上的长久的生命力。

关于文章最后朱先生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目的, 历来也是纵说纷纭。其实只要弄懂引文的内容, 便不难理解。

《采莲赋》是梁朝皇帝萧绎撰制的, 属宫体文学范畴, 内容是写一群美丽绰约的少女在风和日丽的暮春季节荡舟采莲的嬉戏, 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对心上人的思念。《西洲曲》是南北朝民歌, 全诗写一个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长的思念。《采莲赋》写的内容“热闹风流”, 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西洲曲》则写的是单相思, 突出美丽女子外表含蓄而内心浓烈如火的恋情。这两则引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那就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 体现男女情爱的浪漫。这是作者对荷美人的幻化的延续, 是更直接更大胆的潜意识的外现, 是先生孤独清冷的精神世界的抗争, 是对妻麻木的没有精神沟通的生活态度的否定。这就是一个文人一般的人文情调, 与政治压抑没有直接的关联。

文章两次提到“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 可惜早已无福消受”, 乍一看还以为此文是先生晚年所作, 其实先生此时不过29岁, 正是风华之年。大概是教师的身份与知识的渊博, 加上道德的约束, 制约了先生自由想象与自由行为的空间, 即便是精神出游, 也有种种顾虑, 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回到现实。对于这一点, 我们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里也能感受到。也许正是这样那样的限制甚至是压抑, 最终导致了先生的英年早逝。

《荷塘月色》的情感赏析 篇8

一、走进“作者生活”

1927年9月(较《荷塘月色》的写作仅晚两个月),朱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这里所说的“南方这一年的变动”,主要指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等事件。从字里行间,已流露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的突变的惊恐和困惑。1928年2月,朱先生又写了《那里走》(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一文。他在文中讲道,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而自己却要追求自由,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因此,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深深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无可选择中的选择,“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即“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当中一些话讲得已明白无误,作者当时的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的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不宁静,不太平,充满了党派和主义,恐怖和血腥,让人心烦意乱,整日惶惶不安,根本无法从这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越是无法超脱也就越幻想超脱,越要排遣内心的苦闷、烦郁、孤独、彷徨和无奈。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试图通过写作散文来排遣这样的心情,以使心灵获得暂时的宁静、中和、独立、自由和解脱,于是也就有了这篇《荷塘月色》。

二、走进“课文生活”

看看作者是如何一再建构自己的美梦而又怎样一再亲手把它撕得粉碎的。请先看看课文中那段著名的心理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活。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请注意:“好像”“像”“觉”“且”等,这些词已经很准确地向我们传达出了朱自清先生此时的心境,即只是好像很自由、很超脱,而内心却很清醒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且这种“好像”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用朱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且”应为“暂且”之意。这也就等于说,朱先生是在内心十分清醒的情况下用笔建构着这座精神的“海市蜃楼”——荷塘月色,让心灵在这美妙、虚幻的精神家园中暂时得以安歇和逃避。这个心灵家园里,那荷塘的月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那月下的风是送来缕缕清香的“微风”,那荷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那水雾是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轻雾”,那花色是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笼着轻纱的“梦”,那天上云是淡淡的,那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作者这样精心地描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塘的四周的美景,就是在刻意建构一个美妙、宁静、中和、自由、独立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朦胧、幽美宁静、自由中和、恰到好处。这也正是朱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所应具备的特征。可就在这时,朱先生却道出了无奈的心绪: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先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想到梁元帝《采莲赋》中所描述的那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的季节。在那个季节,在那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真浪漫,自由自在,温馨美好,都是那么人性化,那么富有人情味。这无疑是朱先生理想心志的再度流露,也是他穿越时空,借用古典诗文的意蕴建构的另一座精神乐园。但现实是残酷的,是不讲纯美人性的,是没有人心志自由、心灵独处之所的。所以,朱先生再度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捣毁这座精神乐园,十分痛心地慨叹:“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话中“无福”意味极深——哪里仅仅指朱先生个人无这样的“福”,更应该指当时像他一样的国人都没有这样的“福”了,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控诉和批判。于是,朱先生又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试图继续建构自己的精神乐园,可是,虽然眼前“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肯定“是不行的”,因而令他“到底惦着江南了”。至于这“江南”究竟是个怎样的精神家园,朱先生不再为我们描绘了,也就永远埋在他的心灵深处了——梁元帝《采莲赋》所描绘的情境也许该是个注脚吧。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一切依旧,“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至此,可以说,朱先生第三次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又回到了寂寞、彷徨、苦闷、无奈、痛苦的现实。可见,朱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等美景妙境,完全是他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心志的象征。可惜的是,这美景妙境里却见不到“一些流水的影子”,终是虚幻无真的,终难成为他真正的精神家园啊。

三、走进作者“精神家园”

荷塘月色全国优秀教案 篇9

《荷塘月色》教案一

教学目的要求:

1、欣赏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高超艺术,体味情景交融的文学特色;

2、根据特定语境,准确把握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3、领会作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把握语境来作辨析、品味,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单元:何为散文?散文曾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是为了区别于“韵文”

而起的一个名字,而现在散文则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我们即将要一起来学习的单元便是抒情散文单元,请大家把课文翻到第三十页,我们可以看到这单元的课文由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组成。现在我带领大家一起来浏览一下这个我们即将要步入的散文殿堂。第一篇为 朱自清 先生的《荷塘月色》写作者在一个夏夜为了排解心中苦闷去观赏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第二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了他那建于山脊上的小房子,曾经也让千百万个读了文章的人也多了个梦,梦想自己也能拥有如此小屋。而《我与地坛》则表现了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思索,对母爱的感悟,最后一篇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一个夜晚偶然之中发现了海棠花开,他由此想到什么了呢?那要由我们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的学习中来了解来体会了!

二、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的这一篇散文便是 朱自清 先生的《荷塘月色》(展示课

件)他的作品我们知道的有《匆匆》、《春》、《绿》、《背影》。对于他的情况我们或者都有零星地知道,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对他的情况做一个系统了解。作者简介:(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成长历程: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写有《睡罢,小小的人》是他新诗处女作;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受五四浪潮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诗坛;1925年任清 华大学 教授,开始创作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出版散文集《踪迹》《背影》,著有《朱自清全集》。他曾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扬州人》的散文,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5岁起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是浙江绍兴。朱自清 先生最后是因为拒绝接受外国救济而死的,毛泽东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后代许多人非常地崇敬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文章了,好,现在我考考大家是否细心,请问:此文的写作时间、地点?明确: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那么192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而且会影响到 朱自清 先生的心情的呢?背景介绍:(展示课件,师作介绍)

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而此时的朱自清开始处于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然于这种“超然”,一下几段文字可以让我们看到他的这样一种不得平静的心情:

(一)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能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二)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 的一封信

三、课文讲解:《荷塘月色》实际上就是作者的这样一种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可见,当时的朱自清正如他在文中第一句提到的那样“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不宁静了该如何是好呢?我们都知道文人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形式都是特殊的,他们对社会的变化特别敏感。蒋发动政变以后,朱自清心情特别抑郁,实在难以排解,只好游荷塘发感慨,形成文字。而曹魏末年有个叫“阮籍”的文人就不这样做了,在司马氏高压政权的控制下,他也是郁闷难平,整日喝酒,日日呼酒买醉。醉后驾车出去兜兜风,而且专拣无人走的荒郊僻野,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号啕大哭。通过哭声来宣泄内心的不平。于是就有了个成语叫“穷途之哭”。现在专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身处窘境的悲伤。想比较而言朱自清先生的做法就显得比较冷静了。他只是“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后就散步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的“另一番样子”去了。这里的荷塘就是清华园荷塘,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课本前面彩页的日光下的荷塘。那现在的我们回到文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领略一下这月光下的荷塘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这是一段对荷塘周围景物的描写,朗读的时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①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明确:幽僻、阴森、淡淡 ②讨论:第3段作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明确: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紧接下来作者便讲到“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中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中暂得宽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因为他“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原来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明确:喧闹、现实、残酷

所以这两个自然段给全文定了这样一个基调,那就是“淡淡的”,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月光、淡淡的喜悦。作者原先那颇不宁静的心至此也开始静了下来。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声情并茂地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在欣赏的同时留意一下这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课件中逐渐展示各项内容,并分析)

荷叶:田田 亭亭的 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

月光下的荷塘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素淡、宁静)荷波:闪电 凝碧

荷韵:脉脉

分析: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作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这样的比喻即为通感,所谓“通感”就是用一种感觉来描写另一种感觉,从而增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感。比如上面的这个例子,另外还有练习题曾经碰到的这样的一个句子:“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这是将触觉写成听觉。通感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的,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常常会被不自觉地使用着,如“他的声音很粗”;“笑起来很甜”……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的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现在用心齐读第4段,仔细品味一下。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四题

课后分析: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前面介绍作者、背景太多了,致使在分析重点段落时显得非常仓促,一些问题还未讲清楚。下次可以突出重点段落,在讲解完重点段后回过头来介绍一下前面三节,在此过程中加入背景介绍。另外一些问题的设置也欠妥,如:“第2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可以明确点问成“第二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在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不同的心情下的作者的喜好是不同的,这是“平常的我”和“特殊的我”的区别。

可以尝试在两个教学时间用不同的教法来上同一个课时的内容,由于运用课件在某种程度上会牵制住教师在课堂上的发挥,所以有时也比较适合采取不用课件的一种上法。最主要的是体现教师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老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是引导,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思考,同时又不能毁灭其灵感的火花。

(听取指导老师—— 刘新华 老师的意见后整理出的课后分析)

荷 塘 月 色(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在 朱自清 先生的带领下欣赏了北京清华园中那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追随镜头来领略一下这荷塘上的月色又是如何的?这就是第5自然段所描写的内容。我们先来齐读一下这个段落,并且要求思考以下问题:月色的虚无缥缈本是难写之景,而作者却能通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那么我想问的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

月光:泻 浮 洗 笼

荷塘上的月光 月影:画

(朦胧、柔和)光与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在这一段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体会一些传神的动词的运用: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笼——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思考: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寻求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投射出作者的心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这段中作者是怎样认为这荷塘中的“光与影”的,它们是不均匀的,但是又是和谐的,在这作者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眼中之景的和谐同那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了起来,实在是妙!

小结本段写景重点: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六段,这一段写了荷塘四周景物,想想看我们前面哪一节也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明确:第2段。思考两段同为写

四周景色,有何异同?明确:相同点: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不同点: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段则以树为着眼点,又近及远写了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了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在这一节中作者选用了一系列的叠字叠词,如:

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b、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这一节中最后谗和蛙的热闹的声音打破了暂时的宁静,也冲淡了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带来的淡淡的喜悦,烦恼又袭上心头,心中越发不宁静了。这正如李白说的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由于心中的不宁静而去寻找宁静,在宁静中暂时忘却了不宁静,最后还是由宁静回到了不宁静,到此,作者的心灵历程已经走了一个轮回。如下图所示:

那么他为何还要在回家之前回忆起了江南采莲的事情呢?明确:

1、触景生情,怀古思乡: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朱自清曾自称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而且荷同莲同物,难免不让他思念起江南来,以采莲的热闹来衬托自己的孤寂,人在心情低谷期想到的自然是家,是故乡啊!

2、古今对比,以古代采莲之乐暗指当今民不聊生、民生凋敝和满目疮痍,表达他对今不如昔的现状的失望,对现实不满。还有他为何偏偏就选用了梁元帝萧绎的这篇《采莲赋》呢?明确: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说朱自清自1925年起任清 华大学 教授后开始创作散文,同时研究的是古典文学,而且他从小就是古文功底深厚,这些条件也都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回忆起了《采莲赋》和那首南朝民歌《西洲曲》。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两首作品,明确:能够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即可,《西洲曲》是现存南朝民歌最长的抒情诗篇,在古代诗词尤其是乐府民歌中,常常喜欢借“芙蓉、莲、藕、丝、(布)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表事物的词语以谐“夫容、怜、偶、思、配”等对应词语相同相近的音,构成谐音双关,使诗歌平添一曾意趣。例如《子夜歌》云:“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其中“芙蓉”谐音“夫容”,意即夫之容颜;“见莲”谐音“见怜”,意即爱我。同理,《西洲曲》中的“莲子”谐音“怜子”,意思是爱你。“低头弄莲子”意思是爱你之情如水般清纯忠贞,绵远悠长。那么作者在文中想借此表达一种怎样的相思呢?是思乡?还是思国?抑或是思念一个他心仪的女子,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无限的可能供我们去猜想。但此时的作者已经回到了现实之中,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轻轻地推门进去”,由联想回到了现实,内心的苦闷、烦恼和压抑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令人放不开,也丢不掉……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常规训练P9-10

课后分析:从时间的安排上看,比上节课合理了一些,但是一些重点还不是很明显,很突出,或许是太讲究面面俱到了,致使课堂很紧张。另外上课的时候尽量避开课前没准备过的东西,不乱插乱添讲课内容。上课时重点词语突出,便于学生做笔记。

《荷塘月色》教案二

教学目标 :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荷塘月色》教案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写景、状物委婉曲折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的运用。

教学重点:

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赏析手法。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突出描写了优雅、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之美,朦胧、幽静的荷塘月色也传透出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学生赏景比较容易,但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同时对情中蕴含的情感则更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课时安排:

两教时。第一教时重点在于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鉴赏美景和语言。第二教时理解其中的情感,以及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请同学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特别是月下荷塘的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这个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

二、范读入境,自读体味。

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选择:

A.热情奔放 B.积极乐观 C.含蓄深沉

三、学习课文的4-6节欣赏美景和语言及手法。

1、请同学读出其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清理由。

2、教师引导整体鉴赏,并归纳总结

导读第4小节。

①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和什么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这些景物哪些特点?用了哪些手法?

分析,明确:景物:叶子——花——荷香——荷波——流水。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同时注意了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又或者说,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荷塘月色》教案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2.涵泳法、美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老师有声有色地背诵《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学生,调节气氛。然后再总结。)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好,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见!)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l1] ”。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七、布置作业: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教学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案五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画面美。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领悟其情调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并背诵课文4、5、6三段。

教学重点:

1、揣摩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教学方法:

1、美点寻踪法:注重学生切身感受,由学生自品析文章美,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力求重点突出,繁简分明。

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赏析课文的画面美;背诵课文4—6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朱自清先生《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学习《春》,我们被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景色所陶醉;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计那淡雅朦胧心月,心荷。(板书文题)

附: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扫除字词障碍:

幽僻:幽深、僻静。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大意:大概的轮廓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乘凉 煤屑 踱着 点缀

颤动 霎时 敛裾 媛女

三、具体赏课文的美——“画面美”

1、解题引出:

由题目《荷塘月色》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它包含着两部分的内容:荷塘和月色。大家速读课文,并找出描写这两景的段落。(第四、五自然段)。下面让我们先学习这两个段落。

2、讲授新课:

这两个段落作者分别为我们描绘了什么画面?(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1)分析第4段:

一篇抒情写景散文,既写景,又抒情,必须借助恰当得体的语言来沟通。那么,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首先欣赏这一段的朗读,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池水)分组讨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用曲线标出比喻句,并用重点号标出本体和喻体,体会在文段中的作用。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弥望”一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多)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唐代诗人杨万里描写荷叶的一句诗是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叠词即音韵相同的词语连续运用。“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即亭亭玉立,形象高颀、修长。“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高出水面,大大的叶子微微下垂,弧度柔和,自然舒展着,有如舞女转动时的裙幅。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比喻荷叶的美好风姿。正因为“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人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从而表现荷叶的体态美、动态美。

小结:作者抓住荷叶多、密、高、美四个特点,运用了精当的叠词和比喻,表现了荷叶的什么特点?(再现了月下荷叶满目茂密的特点和绰约风姿。)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零星)着些白花,(用满池荷花映衬零星的荷花,正因为“零落”,故而叶多花少,用“点缀”一词,正是绿叶多白花少的衬托。使白花更加醒目显眼,这是从数量上表现荷叶醒目显眼的特点。)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袅娜”和“羞涩”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不能。“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后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写荷花饱满盛开时轻盈柔美、柔媚的姿态。“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专写人的情态,在文中同样用拟人手法写出荷花的骨朵羞答答,不好意思,含苞待放时娇羞妩媚的神态。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作者用拟人手法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其间,赋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写出了荷花的神韵,逼真自然地引起人们许多联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这里借用其亮,夜色中的暗色调的背景之下白花似明珠般亮丽柔和,再加上“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

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这里借用其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着的动态,表明作者在行走,叶多花少,花就有了时隐时现、闪动如星的特点。

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这里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光鲜美好妩媚。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色彩,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光华,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那么,这个比喻属于哪一种类型?博喻。博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连用共同描述同一个事物的修辞方法。也就是说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连续描写本体的比喻。本文写点缀“层层的叶子”的荷花时连续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非常准确、生动。博喻的几个喻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本体的特征。例如:朱自清《春》中也有一个例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荒地老。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小结:作者抓住月下荷花稀少、体态柔美、神态娇羞、色泽晶莹、光华明暗、质地光洁六个特点,运用映衬、拟人、比喻(博喻)等修辞手法,将淡月清辉下白荷花那妍媚多姿的神韵全写尽了。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即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大家请看下面这些例子,“我可以继续举出许多例子,直到读者发腻为止。”“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理,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小结:作者抓住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运用比喻和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优雅和宁静。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作者非常善于捕捉刹那间的动感。“闪电”这个比喻说明微风过处叶动花颤,再加上“霎时”一词,准确地表达出荷波传递快、神速的细微情状,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叶、花、香〉动了起来。荷叶是没有肩的,但作者却把荷叶写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个“肩并肩”,采用拟人手法使荷叶具有了人的特点,微风过处,荷叶在风中错落起伏,形成了水线,对此,作者把它比喻成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个“波”字,那条起伏的颤动的水线显得多么形象!前面加上摹色“凝碧”一词,这样,有色有形,那荷叶摇曳多姿的美好形象便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结:作者抓住荷波传递快,颜色美的特点,采用比喻、拟人手法,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池水】(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小结:作者抓住池水静默无声的特点,用叠字和拟人手法,表现水与花叶相映成趣,流水使叶子有了更柔更美的姿态,而叶子的风姿也显示了流水的脉脉柔情。

总结: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月下荷塘。那么,作者写这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来写的。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点?淡雅静美。

《荷塘月色》教案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

(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

(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1、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下面我就把咱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方面对比分析,讨论一下,朱自清先生文笔高明在哪里,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分组分任务)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弥望、袅娜、羞涩。

明确:(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是田田的叶子。”(指导舒缓朗读)

(2)“袅娜”(开的正艳)、“羞涩”(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一种少女的柔美与娇羞。采用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读出荷花的迷人)

(3)通感“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所以前提是两种事物有相似点,和比喻不同的在于它能打通两种感觉。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它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而“荷香”则伴着阵阵微风,时有时无、如丝如缕,放在一起,香中有声,声中有香,怎么不让我们陶醉呢?(能否读一读,我想听一听你是如何陶醉其中的)

(4)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缓缓流淌,“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小结:这一段作者集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正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比喻,才多侧面展现了月下荷塘的宁谧、素雅之美。花叶婀娜,荷香如歌,流水脉脉,此时的作者还依然颇不宁静么?就让我们带着微笑,饱含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吧。

2、月下荷塘的美真像一幅工笔画,但画家说,光线是绘画的生命。所以,朱自清先生能暂得宁静,首先应该感谢的是荷塘上的月色。下面我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概括这个夜晚月光的特点呢?谁愿意把你对月光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朦胧淡雅)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怎么描绘它呢?(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你欣赏的是哪一处描写呢,找出来谈谈你的理由,注意这几个词语:泻、浮、洗、画。

明确:一个“泻”字,我们眼前,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流在荷塘,流在心上。流在荷塘,平添秀色;流入我心,清净无尘。

一个“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又漂浮不定。无色胜似有色,无形更显绰约。朦胧之中,花更柔美,叶更飘渺。

一个洗字,却用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些许柔和温润。

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如此画面,这般美景,功劳非“画”字莫属啊。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呢?

三、课堂练习化无形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时间三分钟。

四、名家评论 课堂总结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五、布置作业

1、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上一篇:家乡的中秋节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