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2024-09-10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通用8篇)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1

72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30道题】

1.马克思主义者的应有本色是(C)

A.严于律己

B.言传和身教相结合 C.急公好义,克己奉公 D.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沟通者的社会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则需要沟通者(C)的心理素质

A.胸襟开阔 B.气度博大 C.百折不挠 D.临危不惧

3.高团队绩效的根本保证是(C)

A.激发中低水平的恶性冲突 B.解决冲突 C.避免冲突 D.激发良性冲突

4.下列哪些不是沟通的主要障碍(C)

A.地位上的障碍 B.心理上的障碍 C.行为上的障碍 D.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5.对全局进行调节的基础和前提是(C)

A.协调全局的能力 B.深入细节的能力 C.驾驭全局的能力 D.统观全局的能力

6.突出发展自己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给领导协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B)A.直接补短法 B.间接补短法 C.全面提高法 D.层级递进提高法

7.对于上级的命令,不能承担时应该(D)

A.直接的说明自己做不来 B.努力去做

C.努力去做然后告诉上级你的努力 D.要讲究方式方法

8.一个角色期望发出者提出矛盾性的要求所导致的冲突是(A)

A.角色期望发出者内在的冲突 B.角色期望发出者之间的冲突 C.自身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D.角色之间的冲突

9.提高群众的积极性的根源性做法是(C)

A.领导要言行一致

B.领导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C.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 D.领导要以身作则

10.沟通能力的(B)特征,要求沟通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职责要求,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沟通能力。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动态性 D.变化性

11.不是严于律己做法的是哪一项(A)

A.听到别人的评论,要及时澄清验证 B.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C.多看别人的长处并以客观的态度给人以评价 D.多倾听别人的意见

12.关于合理运用赏罚不正确的是(A)

A.命令与商量融为一体 B.赏罚要及时 C.不受私情左右 D.赏罚要公平

13.沟通是一种精神活动,其效果的好坏,与沟通主体的(B)有着极大的关系

A.身体状态 B.心理状态 C.文化修养 D.社会背景

14.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是(C)

A.利益性 B.认知性 C.情绪性 D.理性

15.与外国人沟通时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取决于(D)

A.个人喜好 B.特定人群 C.场合 D.文化背景

16.哪些不是领导者处理冲突的能力(A)

A.处理亲属人群相互间冲突的能力 B.处理单位组织相互间冲突的能力 C.处理下属相互间冲突的能力 D.处理自己与他人冲突的能力

17.哪些不是传统冲突的处理方法(B)

A.解决团体冲突的观念 B.权威解决法 C.仲裁调解法 D.协商谈判法

18.想对他人倾诉心中的苦闷但又怕他人笑话的冲突是(D)

A.组织冲突 B.回避型冲突 C.双趋向型冲突 D.趋避型冲突

19.在管理学上,同各位下属都保持同样适当的距离,称为(D)

A.一视同仁

B.公事以外才是朋友的原则 C.平衡关系 D.等距离原则

20.下面哪些不是处理冲突的模式(D)

A.迁就 B.妥协 C.协作 D.竞争

21.下面哪项不是英国人的行为习惯(B)

A.商务活动避免13人参加,也不要安排在13日 B.点火时可连续点三支烟

C.和英国人握手时不能越过两人正在握的手去和第三人握手 D.英国人认为“7”是个能带来好运的吉祥数字

22.及时原则的作用不包括(D)

A.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B.有利于工作的完成

C.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 D.正确选择时机

23.下列哪些不是沟通的基本要点(C)

A.对沟通要怀有真诚的心态 B.对下级保持开放的态度 C.多与别人沟通

D.主动创造沟通的良好氛围

24.下面哪些不是沟通的主要因素(B)

A.信息 B.传递者 C.编码 D.理解 25.关于信息沟通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

B.是统一下属意志不可缺少的领导艺术

C.基本要素有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媒介和方式 D.是人们之间传达、反馈思想、观念以及情报、信息的过程

26.调节行动和活动的相应心理过程的概括化的结果是(A)

A.能力 B.性格 C.反应 D.表现

27.下面哪些不是团体关系的管理范围(A)

A.设立联络员制度 B.加强思想建设 C.设立层级机构

D.制定团体章程及工作制度

28.组织内部各子系统和各元素互相联系和作用的非可加性表现为(B)

A.组织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相加之和,但是整体功能等于零或出现负值 B.组织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相加之和,甚至整体功能等于零或出现负值 C.组织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有一个附加量 D.组织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而没有附加量

29.有的人游刃有余,人际关系和谐;有的人到处碰壁,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A)

A.沟通能力的强弱 B.人缘的好坏 C.人品的好坏 D.朋友的多少

30.下面哪些不是解决人际冲突的一般方法(B)

A.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B.正常性竞争

C.满足劳动者的公平感

D.提高团体成员的心理相容性

2.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非语言的暗示有()抚摸、手势到身体运动

A.抚摸手势

B.手势 C.身体运动

D.书面表达

2.上下级出现沟通问题有()

A.谴责 B.贬斥 C.误解

D.“我是领导我怕谁”的态度对待别人

3.关于人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人与人交感互动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心理性的,是对两人(或多人)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性连接

C.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

D.两个个体间彼此能相互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

4.按照信息传递的方向,沟通的分类有()

A.上行沟通 B.下行沟通 C.左右沟通 D.水平沟通

5.人际关系所受的社会因素的制约有()

A.当时的情境

B.行为发动者和行为反应者的情绪

C.行为发动者和行为反应者的角色与地位 D.行为发动者和行为反应者的个人心理特点

6.团体的组织关系和团体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有()

A.团体规模

B.分配给团体成员工作任务的专门化程度 C.权限范围

D.成员目标的一致性

7.解决矛盾的方法有()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双方协调发展

D.矛盾双方维持现状

8.在领导工作中学会“弹钢琴”需要注意的方面()

A.着眼目标,控制全局 B.把握方向,协调全局 C.高瞻远瞩,规划全局 D.要立足整体,通览全局

9.处理下级关系的艺术都有()

A.平衡艺术 B.信息沟通艺术

C.向心力艺术

D.弹性控制艺术

10.专业技术人员如何与同事相处()

A.同事之间相处时,不要显示出太强的优越感 B.与同事沟通时,要注意为别人保全面子

C.同事之间的沟通,朴实的行动比华丽的言语更为 D.学会与同事进行友好的合作

3.判断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知识素养,必须学会听

Y.对 N.错

2.广义的领导是指名词意义上的领导者个人或集团

Y.对

N.错

3.美国人表示OK的手势,在法国则表示一文不值

Y.对

N.错

4.对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工作失误而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要敢于承担责任,吸取教训,重新决策。对符合政策,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切忌敷衍推诿不管

Y.对

N.错

5.学会准备让步的做法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协调能力的自我开发

Y.对

N.错

6.团体关系冲突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冲突双方因认识和利益上的差异而引起的

Y.对 N.错

7.“蹚雷者”时时刻刻都有丢掉性命的可能,也有可能因此会成为上司的心腹

Y.对 N.错

8.坚持耐心教育和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就是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教而不诛的惩办主义,二是诛而不教的自由主义

Y.对

N.错

9.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影响和限制

Y.对

N.错

10.人际冲突一般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

Y.对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2

关键词: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建设,问卷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始终把重视人才发展放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先后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特别是进入21世纪, 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这些规划深刻阐明了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明确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1 兰州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十二五”开局之年, 兰州市把人才工作和知识创新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2010年11月17日, 兰州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正式颁布《兰州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按照该《办法》的有关规定, 兰州市将面向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 通过重点培养、严格选拔、动态管理, 建立一支由100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领军人才队伍。其中:第一层次人员占30%左右、第二层次人员占70%左右。已入选省领军人才人员自然列入市领军人才第一层次, 不占市领军人才评选指标。领军人才原则上每3年集中调整一次, 根据考核结果, 对业绩平庸、创新能力弱的人选予以淘汰, 并及时将优秀人才选拔补充进来。《办法》还对领军人才享受的政治、生活、工作待遇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市财政将列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 对入选第一层次的领军人才, 每人每月发放津贴1500元;对入选第二层次的领军人才, 每人每月发放津贴1000元。以3年为周期, 对业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才及其团队, 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同时《办法》还规定: (1) 今后全市各类重点科研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 将优先从领军人才中确定承担和资助对象; (2) 推荐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时,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领军人才; (3) 各类人才工程和奖项人选, 也将会从优先从领军人才中推荐。

2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及关键指标确认

从《2008甘肃年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兰州市拥有甘肃省四分之一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 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3378万人, 占全省的比重为25.38%;科学家和工程师0.9828, 占全省的比重为27.61%。但同时, 《甘肃科技统计年鉴 (2009) 》中所反映的数据则表明, 兰州市的人才流失也很突出, 即民间戏谑为“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十一五”的前三年, 兰州市的人才调入总量为72113人, 而同期的人才调出总量则为80407人, 人才净流失达8294人。这说明兰州市除了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之外, 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尚存缺陷, 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次问卷调查工作, 我们借鉴了湖南、安徽、重庆、江苏、贵州等省市在吸引人才和关注人才发展成长等方面的一些做法, 着眼我们西部省份的资源和行业发展特点, 将侧重点放在政策机制、人才生活成长环境、项目投入、薪酬待遇、教育培训、实验与技术创新条件等方面, 设计了调查问卷, 选择了部分市属科研单位、企业的研发部门和县区农业科技服务机构, 实施了问卷调查活动。

3 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76份, 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如下:

A重视程度不够;B科研收益分配不合理;C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未调动起来;D研发费用不足;E缺少科研开发文化;F科研开发未按市场需要进行;G科研工作成果鉴定方法不合理;H未建成良好的研发团队;I其他 (请注明) 。

鉴于篇幅所限, 问卷调查表及统计测算过程等内容本文不再赘述。

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兰州市科技人员对工作整体评价的满意度为47.12%, 未超过50%, 只有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这两项的满意程度达到50%以上, 其中, 同事关系满意度超过60%, 说明我市科技创新人员人际关系比较融洽, 这种融洽的关系不能证明是团队和谐, 结合下一个问题和访谈结果分析, 我们认为是缺少竞争性的科技创新文化;满意度居于40%~50%的是企业文化和工作成就, 这一数据相对较高说明兰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对现状没有很不满意, 对目前兰州市、甘肃省科技创新水平落后的严峻形势并未给与高度重视, 也缺少研发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其他各项的满意程度均不到总数的30%, 满意度最低的三个因素是:科研奖励、科研经费、工资及福利。在调查中, 有50.71%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他们参与科研的工作时间不到所有工作时间的一半, 63.43%的人认为发挥的创造性低于自己潜力的50%, 有四分之一只发挥了不到25%创造性潜力, 说明科技创新人员工作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77.29%科技项目来源于企业安排, 自主安排的非常少, 只占调查人数13.19%;64.54%的科研项目都与科技人员的奖金、津贴挂钩, 30.14%的人认为研发任务完成与否对自己没有影响, 说明科技人员的研发自主性低, 缺少研发动力。另外, 我市科技人员的实际工资水平与他们期望的工资水平差距较大, 72.9%的被调查者期望工资在4000元以上, 然而实际工资在40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22.97%。在他们看来, 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众多因素中, 最主要的因素是收益分配不均、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不能分享成果, 分别有47.02%、45.62%、39.94%的科技人员将这三项排在前三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 (61.55%) 、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未调动起来 (51.68%) 、缺少科研开发文化 (47.90%) 。

5 兰州市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综合了我市科技人员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资料, 并汇总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后, 我们认为兰州市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5.1 基于促进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和服务环境严重滞后

兰州市自主创新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分散, 除了安宁高新技术园区与高校位置比较集中外, 没有其他相对集中科技园,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管理也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另外, 对高新技术区的优惠政策不配套, 整个区内的服务坏境较差。拿兰州跟珠海做比较, 珠海市对科技园的用地、财税、投融资、引进人才、创业服务等方面都给予成套的优惠政策, 而兰州市的政策和服务条件相对单一和落后, 难以形成体系。珠海市不仅对创新人才自身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 甚至解决创新人才子女的一些难题, 可见政府的对科技创新重视和政策的全面性。

5.2 人才资源的竞争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髓

目前兰州人才选拔尚缺乏完善的机制。对人才的挖掘、选拔、认定尚留有较多得计划经济痕迹, 缺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限制了人才作用的发挥。智力资源资本化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适合于人才流动的高级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与完善, 还没有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流动性与人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5.3 因为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拖累, 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强

由于受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虽然出台了《兰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从实际来看, 我们的优惠政策还不具有吸引力, 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较大, 人才国际化是当今人才使用当中的一个重要特性, 如何有效提升兰州人才层次,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是兰州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5.4 受西部教育资源匮乏的影响, 人才队伍中高学历人员比例较低

全市人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年, 尽管高于全省、甚至全国水平, 仍有27.46%是高中以下水平, 研究生仅有1万余人, 在全市人才队伍中比重不足3%;而在专业技术人员中, 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也仅占到28.9%和3.2%, 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作为全市经济主体的工业领域, 高学历人才分布仅占到总数的7.69%。本科学历人才也仅占本科总量的12.43%。拥有高级职称的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只分别占其总数的16.2%和16.1%, 这一点将成为制约我市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5.5 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高层次人才出现断层

一是区域结构不尽合理, 城乡人才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为38.57万人, 占91.14%;农村仅有3.75万人, 占8.86%。城镇人才所占比重过大, 而农村人才短缺, 城乡人才流动不畅、二元分割的问题突出。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人才短缺。三次产业中, 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5.96%;农村实用人才虽有较大增长, 但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 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第二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4.12%, 其比重和绝对量虽止住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增长速度缓慢,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按专业分类, 主要集中在理工、经济、管理、医学和工程类专业中, 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65.13%。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必然形成“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

5.6 专业技术人员中高职称人员流失严重

2003年———2007年, 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 高级职称流入1611人, 流出3271人, 净流失1660人。是引进人数的2.03倍。中级职称引进7461人, 流出16130人, 净流失8669人, 是引进人数的2.16倍;引进初级职称人才17242人, 流出13259人, 净引进3983人。从企业人才增减状况看, 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呈减少流失态势,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处于严重流失状态。企业人才中吸纳引进具有高级职称683人, 但同期流出1644人, 净流失961人。

5.7 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全市拥有高技能人才82542人, 仅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9%, 其中第二产业40210人, 占全市的48.71%。第三产业42160人, 占全市的51.08%。全市高技能人才文化程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大专以上学历人才仅占到14.15%, 而高中及以下的占到63.16%。

5.8 在促进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忽视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

从全市农村人才来看, 分布于农村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农村人才中, 有40%是服务于农村的专业技术人员, 如卫生技术人员、农村教师等, 而真正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富足农村、富裕农民的实用型人才仅有2.08万人, 现有人才学历构成以初、高中为主, 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的64.45%和33.01%;而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才仅有67人, 初级职称的679人, 大量农村实用人才无职称, 这部分人员占到农村实用人才的96.42%, 对生产新技术转换的认识、市场经济的辨析把握能力有限。

6 建议与对策

6.1 强化政策力度, 优化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积极开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宣传人才工作政策, 宣传优秀人才典型, 宣传我市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所取得的先进经验, 努力营造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舆论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建立人才开发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 设立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基金, 加大对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投资机制。根据经济和社会对人才开发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人才投资和服务政策。

三是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类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 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加大优秀人才的表彰力度, 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在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社会导向。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为来我市投资和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

6.2 搭建平台, 构建事业留人的社会氛围

加强科研基础建设, 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创造条件, 扩大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 建立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研发基地, 使其成为吸引培养人才重要基地, 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甘肃创新创业。强化科研、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创业平台的结合, 实行开放、联合、共建、高效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扶持产学研结合,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博士生流动站、硕士生实习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中心的建设, 使之成为观念前卫、硬件先进、软件齐备的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6.3 筑巢引凤, 有针对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突出重点,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目前, 应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再造兰州”的工作需求重点要放在引进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开发、金融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切实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拓宽视野, 放眼省内外乃至海内外, 积极探索引进人才的新方法, 畅通人才引进渠道, 采取团队引进、带项目 (技术) 引进、定期服务等方式, 积极引进急需的紧缺人才、高层次和专业技术人才, 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6.4 着眼现实, 努力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在积极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特别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积极引导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牵头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要学科和科研基地、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 要进一步抓好专业技术、农村实用、社会管理等人才队伍的建设, 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各类人才共同成长、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6.5 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人才特区”

要积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要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为更多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创新人才配置流动机制, 不断健全完善“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 打破区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 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兰州发展。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 给一流的人才一流待遇, 特殊人才特殊政策, 对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按照省委提出建立“人才特区”的新要求,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努力在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兰州市科学技术局.兰州科技统计年鉴 (2009) [R].2010, 12.

[2]兰州市科学技术局.2010兰州科技发展报告[R].2011, 3.

[3]兰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兰州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Z].2010.

[4]湖南省统计局.对株洲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EBOL].http://www.hntj.gov.cn, 2005, 3.

[5]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调查问卷[EBOL].http://www.hnst.gov.cn, 2010, 9.

[6]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调查问卷[EBOL].http://www.ahinfo.gov.cn, 2010, 9.

[7]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人才培养与政策环境研究调查问卷[EBOL].http://www.jstd.gov.cn, 2010, 1.

[8]重庆市人事局.重庆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研究调查问卷表[EBOL].重庆市人才人事网, 2008, 11.

[9]李晓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N].兰州日报, 2011-5-6.

[10]王志刚.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在人才[J].中国科技产业, 2011, 8.

浅谈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技术人员;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已由资本权力时代进入知识权力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管理、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专业人才资源在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才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已成为石油企业面对的挑战性课题。

一、技术人员的素质现状

石油企业技术人员不仅在职工队伍构成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企业生产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人员是石油生产的主体力量,是物质产品和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所以技术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能否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决定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兴衰成败。

(一)思想状态和职业道德方面

从总体上看,在企业深化改革、生产建设中,技术人员继续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工作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上肯于钻研,不计报酬搞技术攻关;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表现出较好的精神风貌。

不可否认,在一部分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技术工人中,存在“四重四轻”的倾向。

一是重实惠轻进取,缺乏进取精神;二是重享乐轻技术,有些甚至贪图享乐,不愿钻研技术,不愿接受培训;三是重索取轻贡献,上班出工不出力,但是工资奖金不能少拿;四是重关系轻工作,认为工作好坏无所谓,把“关系”搞明白比啥都强,甚至认为竞争上岗也要靠关系。存在上述倾向的技术职工普遍缺乏工作责任心。

(二)文化知识方面

企业和国外同行业大公司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存在着“四个不一致”的脱节现象。

一是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不一致,文化程度高、理论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差、实际操作水平低;而一些工龄长的技术员工操作技术过硬,可这些人文化水平又偏低。二是所用所学不一致,许多青年技术工人一旦取得大学文凭,就试图转干聘干、进机关当干部,有的操作工学中文、会计、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与他们从事的专业工种根本不相关。三是文化程度与技术等级不一致,呈技术等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四是存在学历层次与个人实际能力和水平不一致。

(三)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专业知识、专业生产技能是技术员工素质的关键要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技术工人技术素质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我国石油公司员工技术等级结构则是“两头小、中间大”,并且高级工比例尤其偏低。

2、原有专业知识陈旧,专业技能不适应,好多技术工人对智能型仪表、新型电器设备往往所知甚少,束手无策。

3、相关知识缺乏。技术员工缺少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操作工只懂工艺而不懂仪表方面的知识,仪表工又不具备与仪表相关的工艺技术,工作陷于被动。

4、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老技术工年龄大,年轻工人多,独立顶岗的少,技术尖子更少。

5、新工人技术素质较低。近年来,石油企业的接班子女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独立胜任所在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培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一)认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有些企业尽管知道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在惧怕因人才流动使企业培训变为“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指导下而不愿给予足够重视。

(二)缺乏系统的规划

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内容,随意性大,故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企业没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因此或即使开展了培训开发工作,也往往因为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形式单一陈旧,难以使员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

(三)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

有的企业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没有意识到人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为企业创造效益。甚至有的企业还认为获得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仅不愿意投资员工的培训,甚至在员工自己出资进行培训时,也不愿意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四)动态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设定好培养目标以后,应当始终如一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对每一阶段所产生的得与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找出差距和不足,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然而,事实上往往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三、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

(一)注重思想、职业道德培训

各级技术员工要积极学习“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引发展,对员工进行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培养。

(二)制定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

从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油田企业,是资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破除“一日成才,终身受用”的观念,在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中确立持续培训、终身培训的观念。

企业人才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分析预测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趋向的基础上,预测人才队伍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走向,依据各类人才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并采取单位与个人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终身培训计划企业要大力宣传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继续教育培训的高回报性和“双赢”的特点,逐步营造学习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三)实行分层次人才培训

石油企业技术人才是在生产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其成才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要在分析研究人才队伍现状、弄清各层次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培训。

对第一层次的技术工人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员工众多的第一层次,培养目标是学用一致,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可由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教师可以在内部找,也可以从外面请,还可以和高校联合办班。

对第二层次的技术干部来说,他们在企业中起的作用主要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引进的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总结,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打下基础。对他们的培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参加行业学会举办的一些短训班、研究班,加强与同行业的技术交流。

第二,由于生产和跨学科发展的需要,技术人员经常需要增补跨学科的知识,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安排。如果是对某一专业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而组织的培训,可以在企业内部安排一周或数周的短训班。如果企业要进行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可以安排长期进修,时间三个月至一年、两年,在选定的大学和较大的培训中心进行。如果技术干部因需担任更高一级职务而需要补充知识,可以参加普及培训,时间为一、两年,主要是按企业需要委托大学代培。

对第三层次研究开发人员来说,他们在企业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目标就是尽快将进口的外国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他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进程。对他们的创新培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派到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

第二,将国内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请到企业研究机构来,和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一起工作。这样有助于企业获得技术创新的有关信息,有助于整体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对第四层次前瞻性人才来说,他们在企业的主要作用是跟踪本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技术,使我国的石油行业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能够真正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同行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最终占领行业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在国外设立研究机构的方法,聘请世界一流的研究专家,让前瞻性人才与他们一起工作;还可以送他们去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学习工作。

(四)以满足生产需要开展人员培训

石油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在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时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人员培训相关知识,确保按需培训以提高针对性。

在油田勘探开发程度提高且寻找新石油储量难度加大的时期,要选派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进行复合专业知识培训,选送他们到石油院校或地质矿产院校进行地质复合物探、采油复合地质、钻井复合地质和测井复合物探等知识培训以拓宽其专业知识覆盖面、促进思维创新和技术进步。还要组织他们学习国际商务和国际石油市场惯例方面的知识,组织强化外语培训,为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人才保证。

(五)教育培训多样性

石油企业是集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的企业,具有勘探地域广、投资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生产任务重等特点。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实现继续教育目标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实现生产经营与继续教育兼顾,石油开发与人才开发并举。

在组织继续教育的方式上以“五个结合”为主,即脱产与半脱产结合,函授学习与自学结合,专业课程进修与提高学历学位结合,考察培训与学术交流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锻炼结合。

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主要途径有外送培养、送教上门、委托办班、联合办学、网上培训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光喜.入世初期石油企业人才培训途径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6).

2、郝宪秀.完善石油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3、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企业与教育[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乔文朋.关于石油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几点看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3).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4

1、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

2、模仿创新战略的特点包括模仿的主动性、跟随性、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和研究开发的针对性。

B、错

3、理论创新主要取决于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与理论思维能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生产关系为主的一切社会关系没有必然联系。

B、错

4、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知识产权事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B、错

5、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的有利于其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包括政策信息、基础信息、生产力信息、竞争力信息与稀缺资源配置的信息等。

B、错

6、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创新的时代,知识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要求把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由维持性学习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学习方式。

B、错

7、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对工作和活动本身感到兴趣,因为喜欢该项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奖品、金钱、赞赏、名声、害怕惩罚等外在因素工作。

A、对

8、任何创新设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都必须要遵循市场评价原则,经受走向市场的严峻考验。

A、对

9、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A、对

10、脑力激荡法是奥什本于1937年提出的创意思维策略,它主要适合以个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在团体探索解决问题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

B、错11、1.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创新”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B、错

12、统计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和统计员。

B、错

13、创造性思维贵在创新,它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A、对

14、美国心理学家鲁滨逊设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它包括浏览、问题、阅读、回忆四个步骤。

B、错

15、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之魂是企业精神力量和智能水准的有利表征,有内在的强大驱动力。

A、对

16、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多元文化经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理解和建立信任的重要作用,也开始意识到多元文化经验心智对于丰富创新人才心理空间有着特殊作用。

A、对

17、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科技指标从单一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现在增加“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际上是更加注重创新投入的产出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A、对

18、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发人员达到109万人,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中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的最宝贵的资源。

A、对

19、在一些美国企业中提倡员工参与培训与开发工作,实行所谓的“自我申告”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B、错

20、我国企业对于超过优先权期间没有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外国企业的国外专利,完全可以在我国使用,不构成侵权。

A、对

单选题

1、(B)是由创造工程学创始人、美国的奥斯本在1939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创造技法,是一种适合于集体进行的创造技法

B、智力激励法

2、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B)是创新的原动力

B、敬业意识

3、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C)

C、思维方法的创新

4、鲁班由茅草的细齿拉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属于侧向思维中的(D)

D、侧向移入

5、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C)的竞争

C、知识和人才

6、(C)体现的是专利的价值和市场控制力,是评价发明创造能力以及预测科技、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

C、发明专利拥有量

7、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D),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杆

D、创新能力、创新素质

8、形象思维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

合,然后加以艺术塑造的思维方式。形象最明显的特点是(B)

B、形象性

9、贯彻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原则,实现创新能力培训全员开发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较多地采取(B)的形式

B、相互认识、自我总结

10、(D)是人类独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表现

D、理论创新

11、创新的“四阶段理论”是由(B)

B、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12、(D)基本上都是率先创新

D、自主创新

13、生态经济伦理学、现代新儒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哪种类型与形式(A)

A、新的组合14、在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中,创新能力产生的前提条件是(A)

A、智力

15、(A)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作用,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指名方向,并有效提升其学习的能力

A、学习目标

16、运用(D),有意识、有目的地与传统思维方法“背道而驰”,往往能得到极好的创新成果

D、逆反原理

17、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既不肯定某个设想,又不否定某个设想,也不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这体现了头脑风暴法的(B)原则

B、延迟评判原则

18、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体现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C)

C、创新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19、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建立一种能使专业技术人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在一起最佳作并履行职责的正式体制,即(C),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C、组织结构

20、当今时代,(A)的运用状况已成为企业在技术竞争、市场竞争中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

A、专利战略

21、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其他企业或单位的专利战略进攻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对企业经营活动构成妨碍时,采取的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改善竞争被动地位的策略称为(B)

B、防御型专利战略

22、主体具有自主性,在思考和行动时能够自由做出决定,不受他人的干扰和支配,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结构中的(B)

B、独立性

23、创新的本质是(B)

B、突破

24、(C)的基础是理解,核心是探求,本质是善于发现新问题,即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发现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理论

C、创新学习

25、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概念是指(D)

D、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26、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A)阶段

A、创意阶段

27、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当属(B),只有它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排除竞争对手对相同专利产品的市场竞争,从而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创新回报

B、专利权

28、下列选项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实现途径的是(B)

B、养:就是通过培养获得,靠努力成就

29、(A)是在反复熟记学习材料的过程中不断重现已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帮助记忆很有作用

A、尝试回忆法

30、企业竞争力的DNA是指(B)

B、企业组织能力

多项选择

1、学习能力的特征主要有(ACD)

A、自主性

B、积极性

C、能动性

D、创造性

2、爱因斯坦认为,创新准备可分为(ABD)等步骤

A、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和整理

B、搜集必要的事实和资料

C、对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D、了解自己提出问题的社会价值,能满足社会的何种需要及价值前景

3、根据主体的不同,创新能力可分为(ABC)

A、国家创新能力

B、区域创新能力

C、企业创新能力

D、个人创新能力

4、在未来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包括(ABCD)

A、竞争者

B、顾客

C、资金供给者

D、政府

5、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由(ACD)等要素构成的A、国家经济实力

B、国家军事实力

C、企业管理

D、科学技术

6、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主要有(ABC)

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B、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C、创造性思维是将来人类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

D、创造性思维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把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

7、企业的组织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的DNA,它有以下特点(BCD)

A、它源生于企业外部

B、它源生于企业内部

C、它是独特的,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组织力企业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D、组织力将局限或强化

8、根据奥斯本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头脑风暴之所以能激发创新思维,得益于(ABCD)

A、联想反应

B、竞争意识

C、热情感染

D、个人欲望

9、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要增强(ABCD)

A、责任意识

B、奉献意识

C、敬业意识

D、团结意识

10、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原则是(ABC)

A、私权原则

B、地区分别原则

C、借鉴原则

D、市场化原则

11、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内容包括(ABCD)

A、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

B、知识产权的经营使用管理

C、知识产权的收益管理

D、知识产权的处分管理

12、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挖掘其创新潜能的方法有(ABCD)

A、不断提高素质

B、强化问题意识

C、增强创新意识

D、注重平时小创新的积累

13、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ACD)

A、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

B、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

C、一个较强的基础条件

D、一种有效的制度支持

14、创新的“遵守科学原理原则”要求创新活动必须做到(ABD)

A、对发明创新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

B、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C、从创新整体效果性上进行比较选择

D、对创新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

15、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有(ABCD)等存在形态

A、事实知识

B、原理知识

C、技能知识

D、人力知识

16、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体现在对以下哪些“边角料”时间的合理利用上(ABCD)

A、午餐时间

B、等待的时间

C、睡眠时间

D、上下班时间或旅途时间

17、理论创新的原则包括(ABCD)

A、科学性

B、先进性

C、可行性

D、系统性

18、关于创新的描述正确的是(ACD)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D、创新从宏观上讲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从微观上讲是个体心理反应过程。

3.创新由()等部分组成19、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BCD)

A、求同性思维

B、求异性思维

C、整合性思维

D、联想性思维

20、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描述企业发展战略,正确的是(AC)

A、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

B、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观念

C、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5

注意:根据网上考试题里第一个字的首字母在这里面找字母再找对应的题目,前面是括号的用字母O表示,这样可以提高速度。

单选题

0SY()是由创造工程学创始人、美国的奥斯本在1939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创造技法,是一种适合于集体进行的创造技法B、智力激励法

0SR()是人类独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表现D、理论

0JY()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的作用,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指名方向,并有效提升其学习的能力A 学习目标

0JB()基本上都是率先创新D、自主创新

0TX()体现的是专利的价值和市场控制力,是评价发明创造能力以及预测科技、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C、发明专利拥有量

0DJ()的基础是理解,核心是探求,本质是善于发现新问题,即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发现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理论C、创新学习

0SZ()是在反复熟记学习材料的过程中不断重现已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帮助记忆很有作用

A、尝试回忆法

C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是()C、思维方法的创新

C创新的“四阶段理论”是由()B、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C创新的本质是()B、突破

C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阶段A、创意阶段

D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创新的原动力B、敬业意识

D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既不肯定某个设想,又不否定某个设想,也不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这体现了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延迟评判原则

D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建立一种能使专业技术人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在一起最佳作并履行职责的正式体制,即(),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C、组织结构

D当今时代,()的运用状况已成为企业在技术竞争、市场竞争中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A、专利战略

G贯彻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原则,实现创新能力培训全员开发与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较多地采取()的形式B、相互认识、自我总结创新

L鲁班由茅草的细齿拉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属于侧向思维中的()D、侧向移入

M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概念是指()D、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Q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其他企业或单位的专利战略进攻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对企业经营活动构成妨碍时,采取的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改善竞争被动地位的策略称为()B、防御型专利战略

Q企业竞争力的DNA是指()B、企业组织能力

S生态经济伦理学、现代新儒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哪种类型与形式()A、新的组合-1-

X下列选项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实现途径的是()B、养:就是通过培养获得,靠努力成就 X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体现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C、创新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X形象思维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合,然后加以艺术塑造的思维方式。形象最明显的特点是()B、形象性

Y运用(),有意识、有目的地与传统思维方法“背道而驰”,往往能得到极好的创新成果D、逆反原理 Z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杆D、创新能力、创新素质 Z在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中,创新能力产生的前提条件是()A、智力

Z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为()的竞争C、知识和人才

Z主体具有自主性,在思考和行动时能够自由做出决定,不受他人的干扰和支配,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结构中的()B、独立性

Z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当属(),只有它才能全面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排除竞争对手对相同专利产品的市场竞争,从而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创新回报B、专利权

多选题

A爱因斯坦认为,创新准备可分为()等步骤

A、对知识和经验进行积累和整理

B、搜集必要的事实和资料

D、了解自己提出问题的社会价值,能满足社会的何种需要及价值前景

C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新思维是()B、求异性思维C、整合性思维D联想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主要有()

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

B、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C、创造性思维是将来人类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

C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描述企业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A、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

C、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模式

C创新的“遵守科学原理原则”要求创新活动必须做到()

A、对发明创新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可行性检查

B、对发明创造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D、对创新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

G根据主体的不同,创新能力可分为()A、国家创新能力B、区域创新能力C、企业创新能力

G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由()等要素构成的A、国家经济实力C、企业管理D、科学技术

G根据奥斯本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头脑风暴之所以能激发创新思维,得益于(全部)

G关于创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C、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D、创新从宏观上讲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从微观上讲是个体心理反应过程。

G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原则是()A、私权原则B、地区分别原则C、借鉴原则

H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体现在对以下哪些“边角料”时间的合理利用上(全部)

K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

A、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C、一个较强的基础条件D、一种有效的制度支持

L理论创新的原则包括(全部)

P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挖掘其创新潜能的方法有(全部)

Q企业的组织能力就是企业竞争力的DNA,它有以下特点()

B、它源生于企业内部

C、它是独特的,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组织力企业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D、组织力将局限或强化

R人类创造的知识主要有(全部)等存在形态

X学习能力的特征主要有()A、自主性C、能动性D、创造性

Z在未来竞争的环境中,企业要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考虑的外部因素包括(全部)Z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要增强(全部)

Z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全部)

判断题

C创造性思维贵在创新,它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A、对

C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A、对

G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知识产权事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B、错

L理论创新主要取决于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与理论思维能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生产关系为主的一切社关系没有必然联系。B、错

M模仿创新战略的特点包括模仿的主动性、跟随性、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和研究开发的针对性。B、错 M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创新”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B、错

M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发人员达到109万人,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中国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的最宝贵的资源。A、对

M美国心理学家鲁滨逊设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它包括浏览、问题、阅读、回忆四个步骤。B、错

N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对工作和活动本身感到兴趣,因为喜欢该项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奖品、金钱、赞赏、名声、害怕惩罚等外在因素工作。A、对

N脑力激荡法是奥什本于1937年提出的创意思维策略,它主要适合以个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在团体探索解决问题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B、错

Q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之魂是企业精神力量和智能水准的有利表征,有内在的强大驱动力。A、对

R任何创新设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都必须要遵循市场评价原则,经受走向市场的严峻考验。A、对

T统计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和统计员。B、错

W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创新的时代,知识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要

求把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由维持性学习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学习方式。B、错

W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科技指标从单一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到现在增加“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实际上是更加注重创新投入的产出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A、对

W我国企业对于超过优先权期间没有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外国企业的国外专利,完全可以在我国使用,不构成侵权。A、对

Z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A、对

Z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的有利于其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包括政策信息、基础信息、生产力信息、竞争力信息与稀缺资源配置的信息等。B、错

Z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多元文化经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理解和建立信任的重要作用,也开始意识到多元文化经验心智对于丰富创新人才心理空间有着特殊作用。A、对 Z在一些美国企业中提倡员工参与培训与开发工作,实行所谓的“自我申告”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6

共30题,可得30分!

单选题:(总题数:10,总分数:10.0)

1、领导者的类型按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从制度权力的集中度可分为集权式和(B)领导者。

A、维持型

B、民主型

C、创新型

D、独裁型

2、(C)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必须有收益。

A、创造

B、开创

C、创新

D、开拓

3、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D),所以,维系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工作。

A、观点

B、性格

C、能力

D、态度

4、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做出共同的承诺,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该特点为创新团队目标的(D)

A、一致性

B、具体性

C、责任性

D、合作性

5、创新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建新事物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A)。

A、心理品质

B、心理素质

C、分析能力

D、知识水平

6、(A)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A、团队凝聚力

B、控制力

C、目标导向

D、核心力

7、(B)是指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团队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A、团队精神

B、团队文化

C、传统观念

D、团队绩效

8、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团队必须善于进行(B)。

A、逻辑思维

B、创新思维

C、发散思维

D、灵感

9、(B)进行领导活动,率领其团队去实现一定的目标。

A、组织者

B、领导者

C、追随者

D、个体

10、按照团队成员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对团队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将团队角色分为(B)。

A、领导角色

B、积极角色和消极角色

C、组织协调

D、目标

多选题:(总题数:10,总分数:10.0)

11、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的素质决定管理的绩效,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为(ABCD)等。

A、政治素质

B、思想素质

C、个性修养

D、公关素质

12、高效团队具有的文化特征是(ABC)。

A、团队精神

B、活力热忱

C、不断进取

D、生活实践

13、创新思维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思维的内容和由来分为(ABC)和收敛思维。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灵感思维

D、发散思维

14、团队精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目标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D、控制功能

15、团队决策的类型有(ABCD)

A、权威决策

B、投票决策

C、共识决策

D、无异议决策

16、创新意识包括(ABCD)

A、创造动机

B、创造兴趣

C、创造情感

D、创造意志

17、团队内部管理包括(ABCD)

A、领导方式

B、激励方式

C、沟通

D、规范

18、要想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协调工作就需要创造一个环境,需要遵守以下原则:(ABCD)

A、尊重个体差异

B、协调目标双重性

C、相互负责

D、实现共赢

19、有效的创新团队目标具有以下特点:(ABCD)

A、一致性

B、具体性

C、责任性

D、合作性

20、领导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其特征为(ABCD)

A、随机性

B、经验性

C、多变性

D、创造性

判断题:(总题数:10,总分数:10.0)

21、团队中各个成员之所以能够走在一起,组成团队,并为之无私奉献,正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团队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奋斗。

(A)

A、√

B、×

22、创新能力的主要作用表现在:教人学会创新思维,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A)

A、√

B、×

23、从企业角度来看,管理沟通既是一种人际沟通,也是一种团队沟通。(A)

A、√

B、×

24、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激励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待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A)

A、√

B、×

25、沟通能力是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A)

A、√

B、×

26、创新离不开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A)

A、√

B、×

27、创新团队精神是创新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所有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A)

A、√

B、×

28、执行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A)

A、√

B、×

29、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A)

A、√

B、×

30、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A)

A、√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7

2012年10月19日, 由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专科护理人员岗位管理暨临床护理新技术》培训班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新大楼多功能厅正式开班。

开幕式上,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杰峰代表医院致欢迎辞, 并向学员代表详细介绍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特色发展道路及所取得的成绩。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谌永毅就《探索护士岗位管理, 建立护理发展长效机制》的专题作了精彩的讲课;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曹美嫦等专家做了《护理垂直管理与薪酬分配》、《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手术室的安全与管理》、《职称论文的投稿与写作技巧》等内容的精彩授课。

本次培训班历时三天,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代表达200多人, 课程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急危重症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员们普遍反映专家们的授课形式新颖、内容实用。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 篇8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是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指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对具体的社会群体所进行的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育。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显示了它的无限生机和活力,预示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得越来越激烈。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国际市场和保持经济的领先优势,普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把继续教育视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国的继续教育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发展继续教育,把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办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务之急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努力办好我国的继续教育,使各行业劳动者不断地更新知识,实现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劳动力再生产”,已成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实力,开拓创新的当务之急。

首先,办好继续教育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然要求。据联合国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现今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实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发展中国家虽然自然资源和人口占世界的大多数,但世界上有90%以上的科技成果、科研人员和科技活动都集中在发达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继续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严酷的现实警示我们,必须把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而人才来自教育”。新经济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依靠接受一次高等教育就满足终生的就业需求,人们除了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外已别无选择。继续教育可以为企业培养大批现代科技人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还比较落后,各行业的科技开发与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才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其次,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刻不容缓。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生产要素的全球化流动,并加速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广泛传播。因此,各行业将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国加入WTO以后,人才竞争已经走向国际市场。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落实经济全球化的对策。首先,要全面落实科教兴国的人才战略。其次,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生存,更不可能进入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决于教育。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而且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精通现代化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再次,经济全球化,关键在人才。全球化经济的主体是掌握了一定现代科技知识的人。因此,人的发展必须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把继续教育当成自己不可或缺的需要。然而,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还面临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对策的研究和提出。

二、当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继续教育,始于1979年派代表出席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而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最早从美国开始,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是,我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继续教育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继续教育已经进入依法推进的阶段,全国各省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继续教育立法,成果显著。然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行业组织的差异等等使得各地继续教育发展格局不尽相同。适应新形势亟需出台一部新的全国性继续教育法规,统筹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制定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是稳步推进,依法全面展开,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继续教育格局的必然需要。

(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功利性的层面,被动参加培训

目前有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培训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或为了评定职称,或为升职提薪,或为了竟聘上岗。他们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兴师动众,轰轰烈烈,很大程度是在应付有关方面下达的培训任务或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功利目的。

(三)部分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培训质量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只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由公费列支,绝大多数地区都由参训人员自己承担。这一做法挫伤了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些继续教育培训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收费标准过高,超出了参训学员的承受力。开展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造就创新型人才,以达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科技进步的目的。只关注收费而不抓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无疑是把继续教育引向了歧路。

(四)培训部门的师资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的要求

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迈入现代科学知识殿堂的导航者,既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并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精通继续教育的规律。这样,继续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我国当前知识更新步伐加快,部分教师知识陈旧,已不能很好的满足需要。

(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尚有待提高

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拥有一定知识功底,尤其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更具备一定的科研

能力,总体素质相对较高,这就对继续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应紧密结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实际,科学安排培训科目,因材施教。当前我国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增加灵活性,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安排课程的传统模式,多开展研讨、实地考察等,以满足实际需求。

三、办好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继续教育任重道远,必须花大气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市场化继续教育环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由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或行业组织负责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这一做法带有一定程度的行业垄断性质,不利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继续教育质量。因此,政府部门应做好宏观管理工作,为地方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通过竞争,挑选有实力的部门或科研单位(院所)担负继续教育的任务。建立科学评价标准,营造公平公正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师资来源渠道

继续教育面临的竞争同时也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必须突破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实行开放式办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客座教师人才库,实行全社会人才资源共享;加大教师培训的投资力度,积极选送有培养前途的教师进修深造,及时更新知识,紧跟学术前沿;要探索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克服地域限制,及时传播交流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基础。来自不同岗位、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类别各异,且级别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培训机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学科和课程结构,因材施教。探索实施菜单式课程选择模式,结合网络课堂,充分提高课程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化跟踪考核,达到满足知识更新目的,保证培训效果。

(四)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首先,必须改革当前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潜能,大胆探索和尝试适合成人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答疑式、现场教学等,确保培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为继续教育服务,以使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更加灵活、高效;再次,发展远程教育,建立多功能的现代远程继续教育体系,真正实现开放式办学的知识资源共享,缩小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上一篇:校园里美丽的一角下一篇:我心爱的杯子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