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

2024-06-15

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共8篇)

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烟草行业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督,规范招标、采购行为,保证招标、采购活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进行,促进行业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招标、采购活动的相关规定,结合烟草行业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烟草行业招标、采购活动廉政监督工作,要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条 招标、采购活动要采取一定方式适时向本单位干部职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条 根据国家法律及相关规定应予招标的基建工程、物资采购、广告促销等项目,必须进行招标,不得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对不采用招标方式的采购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第五条 立项单位对项目实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招标、采购过程中遵守招标、采购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监督;立项单位的上级单位应加强对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廉政监督职责分工

第六条 招标、采购活动廉政监督由立项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该项目负责人分工负责;成立由纪检监察、审计、法规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小组一般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对项目实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法规部门或专业法律人员负责对招标、采购活动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核把关,相关专业部门负责对专业技术问题审核把关。

重大项目招标、采购,上级纪检监察等部门可直接参与其廉政监督并可以邀请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参与同步预防工作。

第七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对招标、采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审查,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进行招标的,或采购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必须及时制止并及时向分管该项目负责人报告;

(二)对招标、采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程序进行监督;

(三)对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责令暂停招标或采购活动、封存相关资料的建议并及时向分管该项目负责人和纪检监察部门报告,必要时也可直接向立项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四)负责对项目实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做好预防腐败工作。第八条 纪检监察部门为招标、采购活动廉政监督工作的再监督部门,受理涉及招标、采购活动的投诉和举报,对招标、采购活动中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核实和查处,对廉政监督工作小组的工作进行再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可视情况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现场监督或专项检查。

第三章 招标活动廉政监督程序及内容

第九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在招标准备阶段的监督重点是:

(一)项目是否经过审批,项目经费是否列入预算;

(二)项目的审批是否按照程序经集体讨论决定;

(三)招标形式是否与批准确定的形式相符;

(四)选定的招标代理机构是否经过比选等必要的程序;

(五)招标文件及其评分细则是否含有刻意设定的不合理排他条款,是否经过相关专业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

(六)招标文件及其评分细则是否按程序进行研究并经过立项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同意,对外发布前是否经过了立项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

(七)对招标项目编制的工程概算,是否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且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论证和评估;

(八)属于基建技改项目的,招标文件是否约定双方要建立共管账户、履约保证金,以及明确材料共管机制。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规定的,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应当签署同意进入招标活动下一程序的意见;对于有不符合规定的,要提出书面意见,项目实施机构应及时进行整改并补办相关手续;未经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审核同意,不得向外发布招标文件等并不得进行招标活动的下一程序。

第十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在开标阶段的监督重点是:

(一)拟定的开标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开标,是否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开标;

(三)是否按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终止投标文件的接收;

(四)开标时是否按照法定程序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五)是否按照程序对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当众拆封并宣读有关内容。第十一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在评标阶段的监督重点是:

(一)评标委员会是否为五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是否不少于成员总数的2/3;

(二)专家是否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符合回避的有关规定;

(三)是否严肃评标纪律,实行封闭式评标,确保评标过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四)评标结束后,评标委员会是否出具评标报告和明确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第十二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在中标阶段的监督重点是:

(一)项目实施机构是否在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

(二)在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项目实施机构是否按照招投标文件与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是否与中标人签订廉政责任书。

第四章 采购活动廉政监督程序及内容

第十三条 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其廉政监督工作适用本规定第九条至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

第十四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在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准备阶段的监督重点是:

(一)项目是否经过审批,项目经费是否列入预算;

(二)项目的审批是否按照程序经集体讨论决定;

(三)研究确定的采购方式是否经过审核批准并符合政府采购法及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关于采购活动的有关规定;

(四)承办部门采用的采购方式是否与批准确定的方式相符;

(五)拟定的采购工作程序是否遵循采购权力合理分解、采购环节相互制约的原则。

对于有不符合规定的,廉政监督工作小组要予以制止、提出纠正意见并及时向分管该项目负责人报告。

第十五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对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者询价方式采购活动的监督重点是:

(一)项目是否符合竞争性谈判或者询价方式采购的条件,是否经过审核批准;

(二)是否按程序成立谈判小组或询价小组;

(三)谈判小组或询价小组是否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或询价;

(四)谈判小组或询价小组是否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时,谈判小组是否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或询价的供应商;

(五)是否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结果是否通知所有参加谈判或询价的未成交供应商;

(六)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货物或服务的验收并遵循验收人员与项目承办人员相互独立的原则。

第十六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对单一来源采购活动的监督重点是:

(一)项目是否符合单一来源采购的条件,是否经过审核批准;

(二)采购活动是否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双方商定合理价格的基础上进行;

(三)与采购同一项目的其他业主相比,采购价格是否合理;

(四)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货物或服务的验收并遵循验收人员与项目承办人员相互独立的原则。

第五章 专项检查和后续工作

第十七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认为有必要时,可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专项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专项检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单位招标、采购活动的专项检查,必要时要直接参与指导下级单位重大招标、采购项目的廉政监督。

第十八条 进行专项检查时,要成立由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部门联合组成的专项检查工作组,专项检查工作组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

实施专项检查的具体程序是:

(一)对需要进行专项检查的招标、采购活动予以立项;

(二)向项目实施机构送达廉政监督专项检查通知书;

(三)派出检查组实施廉政监督专项检查;

(四)写出廉政监督专项检查情况报告;

(五)提出廉政监督专项检查结论和建议。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机构收到廉政监督专项检查通知书后,要按要求做好准备并提供相关材料。专项检查工作结束后,廉政监督检查结论和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项目实施机构,项目实施机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落实情况书面报送纪检监察部门。

第二十条 承办部门应当适时将招标或采购项目、中标单位或成交供应商名称、招标或采购确定的价格和数量等信息以行业内网、召开会议、公告栏、简报等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一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应加强招标、采购活动的后续监督,监督重点是:合同的履行过程是否经过必要的程序;合同在履行过程中有无变更(包括价款、数量、履约方式等),变更是否经过了必要的审批程序;甲乙双方是否建立了共管账户和履约保证金等;是否按照合同进度付款;督促项目实施机构对中标单位或者成交供应商是否违反合同规定转包、分包情况进行检查。对主要条款的变更,必须经廉政监督工作小组签字确认。

第二十二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要会同项目实施机构建立项目廉政档案,在项目竣工后写出廉政监督报告并与下列材料一并归入项目廉政档案:

(一)廉政监督工作小组成立情况;

(二)招标、采购过程中廉政监督工作小组签字确认的文件;

(三)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材料;

(四)其他材料。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按照招标、采购活动顺序将上述文件归类并签字确认,会同项目实施机构整理的招标、采购文件档案,一并提交立项单位档案部门保存。

第六章 纪律要求与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 立项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由纪检监察部门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或不按照规定的招标方式进行招标的,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的,不按规定方式进行采购,或者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二)委托不具备招标、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招标、采购事务的;

(三)不履行监管职责或监管不力的;

(四)以暗示、授意、递条子、打招呼等形式影响项目招标、采购正常进行的,以行政权力指定、强令、干预招标、采购工作正常开展的,或者不经集体讨论擅自决定招标、采购事宜的;

(五)设定非法的投标许可、资质验证等手续,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

(六)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合同的;

(七)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泄露未公开的招标相关信息或者泄露标底的,在谈判中,向他人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的;

(八)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组成人员的;

(九)私下接触投标人或潜在供应商并收受钱物,接受投标人、潜在供应商、招标或采购代理机构宴请或参与其他消费活动、报销个人费用的,有其他不廉洁行为的;

(十)与投标人、潜在供应商恶意串通,损害招标、采购单位利益的;

(十一)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 廉政监督工作小组成员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行为以及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或者因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或应及时制止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并造成后果或经济损失的,由纪检监察部门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各直属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计划部门建立招标、采购信用考评制度,对招标或采购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专家评委在烟草行业各类招标、采购项目中有行贿受贿、泄露标底、串通投标或报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列入禁入名单,禁止其在烟草行业各类招标、采购项目中从事代理服务或参与投标、货物服务供应、评审。

第七章 附则

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 篇2

关键词:价值链,精益,财务,采购管理

近年来, 国家烟草局为规范烟草行业采购行为, 在行业内实施了采购管理工作。采购管理切实降低了行业整个供应链条的采购成本。但是, 笔者认为, 当前采购管理规范有余、精益不足, 主要是招标代理收费过高, 行业承担了隐形采购成本。

一、三高问题

招标代理机构收取招标代理收费, 主要依据1980号文、857号文、534号文、1573号文。与招标代理机构约定的结算费用一般有三高:

(一) 招标文件发售价格高

协议一般约定, 招标文件发售费由招标代理机构确定,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在实际操作中, 招标公司以执行政府指导价为由, 按每份500元发售招标文件, 个别利润空间大的项目甚至卖到1000元或2000元/份。招标文件从编制到最终发布, 行业相关部门要参与完成技术条款、商务条款、评标办法和标准的编写工作, 与招标公司共同承担一定业务量。笔者认为, 当前, 招标文件发售价格执行辽价函[2006]4号文件, 经常应用的条款是“中标价格在1000万元 (含1000万元) 以下的, 每套收费不超过500元”, 既然是不超过500元, 则可以遵循实际, 按工作量和付出成果与招标代理机构协商、确定招标文件发售价格, 为中标单位减少投标成本。

(二) 中标项目代理费高

1980号文规定, 100万以下工程招标结算率应在0.8%-1.2%之间。100万以下货物、服务代理费率, 应在1.2%-1.8%之间。当前, 按照约定烟草行业招标代理费由中标人承担。因为烟草行业实施招标的项目偏小、结算费低, 招标机构一般不愿意按文件规定收取代理费, 双方往往另行协议, 比如50万以下定额收取5000元, 50万以上按招投标规定收取。这样, 招标金额越小、获利越少, 缴纳代理费高、极容易流标。如果一笔计算机采购只有6万元, 中标单位利润可能仅有10%, 缴纳5000元代理费, 相当于服务代理费率达到8%, 远超1980号文件规定。如果再花500元购买招标文件后, 基本没了利润空间。

烟草行业中标企业每年要向招标代理机构缴纳不菲的招标代理服务费和招标文件工本费, “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些费用最终要转化为采购成本, 由烟草行业负担。招标代理机构获利、中标单位负担投标成本过大已成为一大弊病。有些地区, 已经有中小企业因成本负担、无力投标, 大型企业中标后, 为了获得足够利润在质量上缩水找平, 出现成本转移或地域垄断中标问题。

(三) 流标项目代理费用高

协议约定, 流标项目代理费由招标单位承担, 采取固定额度, 每流标一个项目支付2000元 (理由是用于支付评委费) 。一笔5万元的物资采购项目, 可能受地域限制、投标成本限制, 执行了行业规定走招标程序就要流标, 而第二次流标才能进入其他采购形式。按协议, 要支付2000元流标成本给招标代理机构, 相当于承担了4%代理费率。流标项目本身并不用评标, 即使有损失, 笔者认为, 也应适度降低流标代理成本。

二、策划方案

鉴于以上不足, 笔者认为, 招标管理可以在四个方面实施策划工作:

(一) 规划招标组织形式

《招投标法》第十二条规定, 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 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 必须具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和组织评标的能力。笔者结合1573号文“简政放权、职能转型、推进市场竞争”的发文初衷判断, 法律环境的开放, 已意味着自主招标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环境中, 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走向。

截止2014年底, 行业53家直属单位中, 43家实现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模式。组织自主招标, 面临能力不足、公信力不强、外部监督缺失等问题, 确实不符合当前规范管理工作要求。但笔者认为, 规范管理解决了“应招尽招、真招实招”这些重点工作后, 历经较长时期做细做实, 一定要面对经济社会下自主招标的大势所驱, 由“收”到“放”, 与其被动改革、不如提前谋划、主动应对。

首先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平稳运行委托代理模式。现阶段, 通过规范委托代理招标方式, 有序整合行业物资采购不规范行为。二是着手自主招标准备工作。法规规章已经明确企业自主招标的条件, 企业要想自主招标, 一定要对接发条规定, 做好组织架构、人员、专家库等筹备、搭建工作。三是以改不足入手自主招标业务。只要具备自主招标基础, 就可以尝试从小额货物和服务项目入手、自主招标, 取缔完全依赖中介机构的招标运行模式。这部分项目, 中标单位承担成本大, 也是招标机构不愿代理的工作, 在实际中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按行业要求去实施招标采购。自主招标意味着可以放弃收取招标代理手续费和发售招标文件费用, 既可以节约中标单位成本, 也可以防止投标单位为保障利润空间提升投标价格, 相当于间接降低了采购成本, 营造有序、公允、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关于放开能不能使腐败行为死灰复燃的问题, 笔者认为, 行业具备多年招标基础数据, 完全可以建立数据库做远程风险筛查和在线评估, 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放手项目公正、公平、公允采购。

其次, 可以组建属于行业的招投标管理机构, 独立运行并承接社会招投标业务, 前期, 为减少疑意, 可以借助政府机构专家库中的专家, 参与项目评标工作。而如果能够承接到社会招投标业务, 也是一种开源的有效途径。

另外, 不少外行业单位实行全省行业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既理顺了各市公司相同项目、不同口径的开支范围, 又实现了规模性采购, 我省行业部分项目实施了这种集中采购, 但覆盖面还可以继续尝试扩大, 这也不失为一种降本增效的手段。

(二) 建立行业专家库

组织专家完成评标工作, 是确保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允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自主招标必须努力搭建的一项重点工作。具不完全数据统计, 截至2013年, 行业财审领域拥有会计、审计等高级技术职称达到450人, 注册会计师260多人, 注册工程造价师近20人, 其他部门不乏高尖端专家型人才。行业现有人才储备完全具备在省域和全国范围内, 组织建立烟草行业专家库的可能性。

(三) 加强招标费的结算管理

当前阶段, 行业企业不适宜开展自主招标, 所以, 按照招标法相关规定, 重新理顺前期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的代理协议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有法可依且不合规定的结算条款, 应重新评估市场环境、依法修订;对可以按照市场供需协商确定的, 在确保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应利用招标手段, 选择最佳招标代理机构。同时, 应完善权力运行系统合同审核环节的监管, 降低资金结算风险, 让过程监管切实发挥效力。

(四) 系统推进专业培训工作

行业招标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亟需对接法规、规章, 做好相关制度修订、发布和后期衔接应用工作, 二是亟需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和市场竞争环境中, 思考招标管理改善方向;三是亟需整合行业资源, 特别是人才资源, 发掘人才价值, 在为行业变革储备复合型人才。这些工作, 都与系统、专业的培训密不可分。目前行业培训规划中, 缺少这方面素质教育内容, 应在后期有序开展培训和交流。基础知识培训, 可以集中购买课件或报销培训费, 搭建远程培训平台, 自主学习, 娴熟掌握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招投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培训, 可以推荐关键岗位进入其他企业实践、外派学习, 有的企业无法自主招标, 是因为欠缺“具备从事同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经验”, 可以借助外派学习完成经验积累;制度衔接应用培训, 可下发制度条款解释或以专题会形式贯彻;业务问题探讨, 可以由专家库资深专家面对面答疑解惑;推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专家库专家也要注重逐年更新知识体系, 持续深化对工作的理解认识。

三、总结

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 篇3

【摘 要】随着烟草商业企业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工程、物资、服务等各品类采购项目金额逐步加大、内容日趋增多、支出不断攀升。对烟草商业企业现有“工程”、“物资”、“服务”这3个采购环节进行分析,均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若有不规范的行为发生,除国有资产的流失意外,还会严重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损坏行业整体形象。因此,烟草这一特殊行业,采购领域的规范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开源节流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烟草商业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关注度比较高、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采购领域规范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采购;规范

宝鸡烟草商业企业近年来,采购管理方面日趋规范,过程控制得到强化,对采购规范管理机制、制度、规程、模板、监管等方面建设作了积极有效探索,解决了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使采购管理工作规范有效平稳推进。

一、存在的问题

1.员工对规范意识的认知度差

2010年,国家局下发了《烟草行业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宣传促销项目管理程序规定》,2013年出台了《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这两项制度,为实现烟草商业企业采购严格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规范采购程序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部分员工认为增加项目程序规范管理内容,会导致各业务部门工作量的增加,为追求短暂的效率,在思想上把严格规范抛在脑后;部分员工认为规范采购与己无关,对涉及到采购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学习理解不深、把握不够,某些相关业务人员,对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掌握不准确,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相关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

宝鸡市公司从2010年开始,先后健全完善了全市系统《投资与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招投标管理细则(试行)》《三项工作管委会议事规则》《采购项目“一项一卷”管理办法》、《定点供应商库管理》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但与国家局在新形势下的要求和标准相比,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具体业务规定还不明确。实体性制度有了,但是在程序性制度上,如具体到采购的每个环节的规范步骤、流程还未建立标准模板。同时,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职能“三转”后,退出对采业务的监管和问责,那么,由谁来牵头负责采购项目监督管理,具体职责在制度中还未明确。

3.采购计划的前瞻性不高

采购需求计划是企业进行项目规范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此计划编制的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烟站建设,烟叶生产、收购,物流分拣、配送,管理咨询、维保服务,办公效率等方面工作规范操作的成败,是事前预防的关键所在。随着行业对采购规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没有一份未雨绸缪的计划,一方面没有给采购留有足够的招标时间;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大量的盲目采购、库存积压、生产经营配比失衡等不规范现象发生。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强宣贯,转变观念,切实提高规范意识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基础。首先,加大对严格规范在新形势、新政策、新要求下的宣贯力度,全员从思想上清醒的认识到采购领域严格规范管理,是推进行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不仅影响到企业今后可持续健康发展,更是对全市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生命的关爱。其次,丰富宣贯形式,确保全面提升采购规范管理思想意识。一是宣贯人员有针对性。组织各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相关业务人员对行业《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工作意见》精神的宣贯培训,强化了对严格规范政策理解。二是宣贯内容有实用性。专题开展《采购管理规定》、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强化了对采购工作程序指导。三是宣贯力度全覆盖。编制印发《规范工作应知应会手册》,提升了全员对政策、制度的认知水平。四是宣贯方式有创新性。宝鸡市烟草公司以文化为引领,在全市系统大力开展“规范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全员答题;查找我身边的采购管理漏洞合理化建议;开展规范文化思想大讨论;举办全市系统以“全员共创 规范宝烟”为主题的“宝烟杯”采购规范工作知识竞赛;组织规范伴我行演讲和辩论赛,有效提升了全员采购规范管理思想意识。五是制定《规范管理培训工作的规定》,搭建市局内网规范管理专题网页平台,每年定期组织全市系统规范管理业务人员,对最新采购政策规定、制度流程、业务技能和案例研讨四位一体进行专题培训。

2.健全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优化程序流程

结合问题导向,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基础上,我们从健全决策机制,建立工作规则,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监管实效,提高执行力度入手,对近年涉及到采购规范管理方面的主要规章制度进行“查改补建”,持续优化采购工作流程,经过几年时间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实用,操作性强的采购规范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修订了管委会决策机构及制度。先后印发宝鸡市烟草公司《关于调整“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及《规范“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一事一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采购工作的规范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健全了采购办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成立了采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制定《采购管理办公室工作规则》,细化采购办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纪律要求,规范采购办必须公开的事项。三是建立了采购管理工作基本制度。向全市系统印发了《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制定采购流程图,优化不同采购方式的工作流程。四是完善了采购项目配套管理制度。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招标投标法及《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先后完善健全了市公司《招投标采购管理实施细则》《招标代理机构管理与评价规定》;《内部评标成员库及评标成员管理办法》;《定点供应商库及定点供应商管理办法》《采购成交供应商管理办法》。每年均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布定点供应商名录。五是细化了采购方式标准。对照《烟草企业采购管理规定》,细化“五种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和执行标准,提升采购方式选择的精准性,防治自由裁量。

3.守住源头,把好决策关,加强采购计划规范管理

一是为加强采购计划规范管理,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制定了《采购计划管理办法》和《采购项目定额标准》,规范采购计划的提报和决策程序,防止不按程序随意调整项目、变更采购方式。二是采购计划严格遵照“三关三审”要求落实。建立了《四级采购目录》,其中一级目录3个,二级目录12个,三级目录51个,四级目录301个,确保采购项目全覆盖。确定了预算科目、组织形式、拟采购方式及集中管理部门等序列内容。要求各单位、部门以《四级采购目录》标准编制采购计划,经需求单位、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初审,集中采购部门复审,采购办及廉政监督组会审通过后,提请管委会审定采购项目和采购方式,再由管委会价格审核组对项目预算进行实质性审查,提报预算委员会审定预算的程序要求,管委会最终审议确定全年采购计划。三是对工程类项目规定了要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评估,做出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对大宗物资、服务类项目采购,由需求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开展市场调研考察,充分了解掌握并综合分析相关信息,为申报计划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依据。四是在采购计划审定中,我们充分发挥管委会作用,对需管委会决策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形成会议决议,印发会议纪要,确保了采购计划项目科学、民主、规范、公开决策。

4.加强采购项目的公开、透明,确保重点环节监管到位

一是制定了市公司《规范采购管理工作监督实施办法(试行)》,在采购项目程序规定范围内的每一事项启动之时,相应的监管职能部门就必须及时跟进,在计划、预算、招标、签约执行、验收入库、审计决算、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供应商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全过程跟踪,监管到位。二是确定了纪检监察部门“三转”后,采购项目监督小组由规范管理部门牵头,财务、审计、法规、监察、采购办等部门人员组成,采购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督包括业务部门的管理监督,监督部门的职能监督,监督小组的现场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再监督及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形成内部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实现运作、监督、考评的有效制衡。三是明确了采购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备案审查监督、过程监督、现场监督、专项监督检查等。建立《规范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将采购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情况作为规范管理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的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四是成立重大项目专项监督小组,对全系统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实施的单项预算金额500万元(含)以上的重大工程投资项目和单项预算金额200万元(含)以上的重大物资采购项目进行专项监督。五是按照《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实施细则》和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同采购业务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建设要求,建立了采购《公开目录》,制定了《采购管理职工代表库管理办法的通知》,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直接参与对招标活动监督,并通过内部网站、公示栏等形式,对公开招标进行全程全面及时公开、节点公示,畅通广大职工对采购招标工作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渠道,提高干部职工民主监督意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六是组织开展了招标代理机构评价和定点供应商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服务测量和采购定点供应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落实定点供应商动态评价和退出机制。

烟草商业企业采购领域规范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和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将伴随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规范管理正是通过对采购规则和操作流程的厘清与固化,塑造统一的工作机制,将毫无规矩可言的“潜规则”,转换成干部职工熟悉了解、广泛认可和共同遵守的“明规则”,实现采购管理决策程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考核定量化、奖惩有据化、控制过程化,确保企业形象的全面提升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凌成兴. 贯彻发展新理念 再上卷烟新水平努力实现烟草行业“十三五”良好开局-在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上的报告(摘登)[N].东方烟草报,2016-1-15.

[2]李正平,朱蕾.烟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湖南烟草,2013(2):44-45.

烟草行业精益管理 篇4

但是,与世界上管理水平先进的企业相比,烟草商业企业在一些领域上还是存在差距,企业管理的目标、职责、流程、资源、绩效等诸多管理要素还需要不断完善。

精益管理“难在何处”?一是压力不足,二是动力不足。

1、从经营体制层面看,烟草制品是一种特殊消费品,烟草行业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链,商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企业管理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太明显,管理水平的高低较难直接通过定量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经济效益掩盖管理短板,对利润的追求优先于对管理的追求等“重经营、轻管理”现象。

2、从具体业务层面看,烟草商业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与制造业不同,其面对的是卷烟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高效整合卷烟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型。

精益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对于企业服务产品改进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投入产出效果不如工业生产那样明显,管理因素产生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导致精益管理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不足。

3、从理念和思想层面看,精益管理理念的导入和根植,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需要较长一个时期,只有当精益管理的实际效果逐步被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不断形成正向反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员工对精益管理的一些认识偏差,从而不断增进精益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彰显企业管理的价值。

笔者认为,为有效破解精益管理“难在何处”的问题,烟草企业干部职工需要克服“三种思想”:

一是克服“管理无用”的.思想。

引导充分认识企业精益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是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方法、向管理要进步的重要举措,是谋划行业“三大课题”的有效抓手。

二是克服“被动等待”的思想。

精益管理的重点是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减少浪费,尤其是营销和物流工作,涉及较专业的业务知识,只有熟悉业务的管理者才能清楚哪个环节多余,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推行精益管理关键在于落地执行,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三是克服“表面文章”的思想。

杜绝把推进精益管理简单理解为国家局的任务要求,把通过检查、获得表彰作为工作的终点,把精益管理作为一项突击性、运动式的工作来应付的思想。

要带着“问题意识”,把切切实实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推行精益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烟草行业的薪酬管理 篇5

作者:李继明

所谓薪酬,顾名思义为“薪”和“酬”,“薪”意即工资、奖金等物质性收入,而“酬”意即报酬、酬谢,不仅有物质性的,也有精神性的,包括为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培训以及发挥自身价值的机会等等。由此可见,薪酬无论从内涵还是到外延,都远远大于传统的工资分配。

在现代企业中,薪酬问题不仅是分配问题,更是管理问题。薪酬管理不仅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工作,更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因为薪酬管理不是简单地分企业收益这块儿“蛋糕”,而是通过分“蛋糕”使企业今后的“蛋糕”做得更大。因此,薪酬管理必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必须有利于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然而,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艰难。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57年的光辉历程,但在“国”字号的企业,真正做到这八个字,还实属不易。在改革开放前,也没有薪酬管理这个概念,当时国营企业的工资政策是八级工资制,每个人都是从学徒到师傅,靠的是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你贡献再大,收入也得按工龄、级别一步一步往上走。大家收入差距几乎没有,就是有差距也不大,平均主义、“大锅饭”十分严重,职工积极性严重受挫。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及其相应形成的机制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也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等等。这些原则的提出,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与传统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特别是在国企,在计划性、垄断性较强的行业和企业尤为如此。

我们行业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垄断性行业,计划管理的色彩比较浓厚,竞争也只局限于行业内部,政策性导向比较突出。虽然在薪酬管理和分配问题上,我们这些年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从级别工资制到岗位技能工资制,再到现今的岗位工资制,对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了目标责任考核和年终奖励制度,有些企业还加大了活工资的比例,减少了固定工资部分等等,但在分配原则上没有完全脱开计划经济的模式,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收入只能多不能少、工资只能升不能降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真正实现从工资管理到薪酬管理的根本性转变。可以说,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的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杠杆”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要使薪酬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器”,必须使薪酬从分配变为管理。

那么如何使薪酬充分发挥管理“杠杆”和企业发展“助力器”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实施薪酬管理的前提是做好绩效考核,没有良好和有效的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因为薪酬管理是要根据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及其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来实施薪酬分配,所以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同时,薪酬管理又不同于工资管理,虽然它的核心是收入分配,但对员工任何形式的报酬包括物质性的薪金和精神性的各种回报都是薪酬管理的内容。

因此,我们说薪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以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为前提,以科学公平的收入分配为基础,以为员工提供较高的福利待遇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培训条件为补充。它既要考虑内部公平性,又要体现外部竞争性,是公平性和竞争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工作任务,尽管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内部管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企业的中心任务,但这三个方面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所侧重。那么薪酬管理和薪酬分配也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调节,正如过去我们在工资分配上总是讲要向生产一线倾斜,后来又提出向“急、难、险、重”倾斜,现在我们则提倡向高科技、高管理、高营销倾斜,根本目的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不同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的创造性,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须

兼顾考虑的问题

一是确立“一次分配必须公平”的机制。

要扬弃错误的所谓“一次分配注重效率”的指导思想。因为一次分配是否公平,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舍弃社会的公平特别是分配的公平,其实就是舍弃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国选择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后,效率的大前提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从逻辑的角度看,分配与效率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必然联系,生产与资源配置才讲效率;分配就一定要讲公平,这是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有关。

大家要消除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市场经济并不与分配公平相矛盾,而是可以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能搞“福利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更能实现这一点。

二是不能忽视的,就是现时太高的和更高速率增长的外汇储备问题。

我们已不能再以以往的观念认识这个问题。外汇储备没有不行,但太多了也不行。因为外汇储备的不断高速增长,意味着我们只是为别人生产,而不是为自己生产,不能达到改善自己生活,实现自身社会进步的目的。国家与企业的指导思想不同,国家是不能以“挣钱——外汇”为目的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尽借给外国政府。

从另一方面讲,企业所创的外汇储备,本来可以为国民购进更多的消费品,或进行对外投资,但现时都借给了外国政府为主。因此,我们一直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应尽快改变或有重大调整的必需了。对出口产品不征税,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加工贸易的不征税,是违背社会发展目的的。

要警惕的还有一样,就是现时太低的汇率。对于我国产业工人的工资,对于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因它还算是一个“可再生”的资源,对外的低工资也可算是个“竞争力”,或说是为全世界人民多作贡献吧。但对于诸如煤、电、矿产不可再生的资源,就成了超低价格出口了。

因此,在现时人民币与美元联系汇率未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外贸的高速增长,就对国家资源有“抽血”的作用。国家如不对这类产品征收出口资源税,国民的固有财富(资源)就等于高度流失,国民的福利也就因此而减少。所以,我国的外向型经济与对外贸易,现时也存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问题,外向型经济也有一个与内需经济最佳的比例问题,两者是不能失衡的。

三是要大家领悟的两点:

一是现时不合理的严重偏低的汇率,在我国已有巨大贸易顺差,而外向型经济又占了很高比例时,再实行不合理的汇率,实际是继续将国民财富无条件低价转移;

二是汇率也反映了国家之间的人民的劳动价值比率。扭曲的过低的汇率,也扭曲了国家之间人民的劳动价值。现阶段国家以一个什么样的汇率差别倍数,相关调整战略战术和最终目标是什么,是要重新确定的。在这估计有10年时间的汇率提升战略期,国民与企业,既要理解国家的这一关系全民族重大利益的调整必然,也要勇于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四是确立新的是国家的货币供应政策。

本来控制通货膨胀是一国政府的目标,它就是为了保障国民的收入分配利益的。但由于联系汇率的关系,又由于美国人大搞通货膨胀,我们就不能独善其身了。如果我们不提高物价(带动出口物资与商品的提价)就等于拱受到外国人的盘剥。这是很矛盾的方面。

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却不能再实现太稳定的物价,这一点要与人民讲清楚。要取得的共识是,因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与人的劳动价值相关的物价,如服务业、农业、手工业等,其价格水平会相应提高。但这并不是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的发行多于实物商品。

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家局人劳司司长潘小迅的讲话

当前,要紧紧围绕烟草行业中心工作的需要,重点解决当前劳动工资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切实做好劳动工资工作。

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国家局宏观调控、省级公司协调监管、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

国家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行业工资总量的宏观调控,一是要完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政策,分别对省级公司的工效挂钩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分别核定省级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的工效挂钩方案;二是要严格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分别对省级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实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切实发挥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指导作用;三是要引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分配,为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水平和合理确定各类人员岗位工资以及工资差别提供重要依据,切实发挥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作用,四是要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局及省级公司在收入分配上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五是要加强对企业执行国家及国家局工资收入分配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监督,对各类在劳动工资政策方面的违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省级公司在贯彻执行国家局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管好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的前提下,还企业分配自主权,并做好所属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管理与协调、指导与服务、监督与检察等项工作。

企业在核定的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基数基础上,在不突破国家局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范围内,有权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以及其他企业内部分配的有关事项。

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内部分配,采取多元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彻底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逐步拉开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与一般岗位人员间的收入差距。

各级企业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在内部分配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企业在制定工资标准时,把当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作为制定各类岗位工资标准的重要依据。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企业内部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各岗位工资水平要与市场价位相协调。要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在企业中的关键程度等因素,对企业人员进行合理区分,针对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技能等不同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设立与之相配套的工资序列,建立多条晋级路径,使不同能力的人员在企业中的价值,从收入分配中得到合理体现。

要加大对企业高管理、高技术、高技能和关键人才的激励力度,尝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实行重奖以及带薪休假等激励机制。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与考核方式要和普通职工有所区别,要将经营者的收入分配与企业经营业绩、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紧密挂钩,体现收益与风险相一致的原则。

烟草行业对标管理 篇6

008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补充规定》中,对央企业绩考核新规定首次引入“行业对标”原则,引导企业以同行业先进企业的指标为标杆,通过持续改进,逐步达到标杆企业的先进水平。

在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上,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制订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加强对配方成本、包装成 本、香精香料、人工成本、宣传促销、能源消耗、物流成本等成本费用控制,全面开展对标活动,查找管理差距和薄弱环节,确保卷烟工业销售成本率和卷烟工业、商业企业三项费用率继续下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实现节约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看,推行对标管理已经成为烟草行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什么是对标?

对标管理是源自西方的管理思想,也被称之为标杆追寻或标杆管理,基本要义是通过规范、连续的比较分析,帮助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 己的竞争目标,它是对标杆管理的内部工作结果指标的应用管理,管理的过程主要是把本企业的运行情况同标准对比,并比照标准持续改进。

对标管理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的全面崛起,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领域,极大地冲击了美国企业的优势地位。为了扭转市场上的被动局面,美国 企业掀起了向日本学习的热潮,首开先河的是施乐公司。从1976年开始,在全球复印机市场长期保持霸主地位的施乐公司,遭遇了以佳能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 的有力冲击,市场份额从最高时期的82%一直下降到35%,施乐公司开始针对佳能公司进行对标研究,并因此而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施乐公司的成功经验,让理论界和企业界很快认识到,对标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追赶位置的企业而 言,对标管理让他们有了学习、借鉴直至超越的对象和方法。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对标是寻找在公司执行任务时,如何比其他公司更出色的一门艺术。”

为什么要对标?

回顾对标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学习,从借鉴到创新的过程。对标管理的实践鼻祖施乐公司,在推行对标管理之初,实际上是处于被动的,因为被竞争对手超越,市场份额被对手掠食,所以反过来学习竞争对手。在通过对标管理重新获得市场份额及竞争优势之后,对标管理在此后 逐渐发展为企业主动地去学习、借鉴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和标准,改进和提升本企业,最终缩小差距,以实现超越。

对标管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能够帮助企业找准差距,通过与一流企业和标准进行比照,可以很直观地找到企业的差距和不足;二是便于企业确立 发展目标,对标管理实际上是探索最优管理的一种方法,因为有企业和标准做参照,最优管理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三是可以建立有益的竞争机制,对标管理的核心 思想是寻找差距和持续改进,不同于简单的借鉴和模仿,通过对标管理,可以在行业内建立有益的竞争环境。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推行对标管理的好处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在行业内部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发展,以竞争保增长;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的管 理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管理效能,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有助于推动行业的节约式发展,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建立和 完善业绩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考核目标和考核方式。

一以概之,正如施乐公司所总结的,“对标是一个不断地和竞争对手及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比较实力、衡量差距的过程。”

对什么标?

目前,学术界将对标管理主要分为四大类,即: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行业或功能对标和类属或程序对标。

1、内部对标。有些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具有相似的功能设计,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也可以帮助判断不同部门之间的 工作业绩。内部对标的优点是分享的信息量大,信息公开程度高,便于内部知识的交流使用,缺点是相对封闭,缺乏对行业标准的关注和掌握。

2、竞争性对标。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对标管理方式,将主要的或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对标对象,对标是为了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取得优势。竞争性对标的优点是能够直接看到对标管理的结果,缺点是难以真正获取竞争对手真实、准确、详尽的标准和信息。

3、行业和功能对标。是指处于与同一行业,但在不同市场的企业进行对标,企业与对标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行业和功能对标的优点是因为对 标双方不是直接竞争对手,更容易获取对标对象的有关信息,缺点是建立在对标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甚至有些对标对象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4、类属或程序对标。是与不同企业之间就某个类似的工作程序进行对标,对标的内容是具体而单一的工作程序。类属或程序对标的优点是非常细化对标的内容和要求,缺点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较为繁琐,不利于长期或大量施行。

烟草行业推行的对标管理,属于广义的内部对标,虽然不是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对标,但是因为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 营”的专卖体制,可以把烟草行业推行对标管理视为内部对标。从国家局公布的对比考核看,烟草行业对标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比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重点是配 方成本、包装成本、香精香料、人工成本、宣传促销、能源消耗、物流成本等成本费用。

怎么样对标?

一般认为,对标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确定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和标准。也就是说,重点是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作为对标对象,通过系统的对照,了解对标对象的主要做法,借鉴其经验教训,并从中找到差距,加以改进。

烟草行业推行对标管理,充分发挥了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体制性优势,相关司局对照国际先进水平科学制订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定期公布对标的信 息和结果。由此,企业在对标管理的过程中,省去了选择对标对象和确立对标标准的过程,对标管理的重心可以调整到找准差距、持续改进。

行业要通过推行对标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实现节约发展,笔者认为,应当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把对标管理置于行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抓好落实。推行对标管理,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局针 对行业现状,着力推进行业节约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提升行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标管理不同于一般性的事务性工 作,也不只是定期的数据发布和信息公开,各企业要把对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战略,通过对标管理,找准自身的行业坐标,找准与行业先进和行业平均水平的 差距,找准改进和提升的内容和目标。同时,对标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用一时之功,求一时之效,要在行业上下建立起长效的对标 管理机制。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对标管理是税利保增长的内在要求。在国家局提出2009年“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主要任务中,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是基础性工作,防得住、上得去,才能保增长。税利保增长,不仅要向市场要增长,更要向管理要增长,通过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努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来实现税利增长目标。烟草行业的对标管理,对照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设置主要经济管理指标,对标对象包括行业各工 商企业,对标内容涵盖效率、能耗、费用、成本等指标,指标设置科学、准确,对标方法有效、可行。烟草行业推行对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 能,提高两烟经营水平,是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税利保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是找准差距是前提,持续改进是关键,不断创新是根本。首先,找准差距是前提。前文提及,对标管理的关键是找准差距和明确目标,因为国家局已经 确立了对标的内容和标准,工商企业对标的重点就是在指标中找到差距。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局发布的指标情况,比对本企业通行业先进和行业平均水平在哪些指标 上有差距,差距有多大,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针对有差距的指标,重点要控制成本费用,要在企业内部深入查找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 题、缩小差距的措施,加以改进。

其次,持续改进是关键。持续改进实质上是一种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修炼的精神和努力,是企业员工广泛参与、对现行行为进行的渐进式改变过程,具有 计划性、组织性等特点,包括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施改进和检查反馈等过程。推行对标管理,在找准差距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查找出问题,在找准差距的基 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查找出来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措施分解到部门、岗位、员工及各个工作流程,将措施和目标分解落实,并通过专门的部 门和人员,对改进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未能达到目标的,要继续改进,直至落实到位。

最后,不断创新是根本。从对标管理的定义上看,主要的方法是参照对标对象确定对标标准,是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国家 局推行对标管理,不是束缚工商企业在管理中的创造力,而是通过科学设置标准和指标,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经营考核体系,目的是推进工商企业在对标过程 中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在对标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对标对象,那么,企业将永远只能做跟随者,永远只能处于模仿阶段,因此,企业对标,不仅要看对 标对象的指标,不仅要学好的做法,也要借鉴其经验教训,更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发展趋势,有变化、有改进、有创新。

对烟草行业管理问题的探讨 篇7

一、管理哲学对烟草行业的影响

中国以及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导致双方在管理哲学上的差异,其中关键的就是中国人比较注重传统,尤其是儒家的礼、仪、廉、耻和忠、孝、节、义思想的精神影响很深,必然会在企业的主体———人的身上得以体现。而在西方管理学界,最脍炙人口的人性假设理论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是将人视为经济人而提出的假设,对应于性恶论,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够激励人的工作欲望。Y理论则是把人看作是具有自我实现的人而提出的假设,对应于性善论,认为人是可以自我发展起来的,不只是光靠物质奖励。具体到烟草行业,我国对烟草行业实行的专卖管理政策,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性垄断,规定烟草生产经营的产、供、销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来进行,从行业的这一性质出发,烟草行业应该强调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似乎更倾向于X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墨家和法家的主张,但在行业的管理实务中却不尽然,由于卷烟生产和经营企业与行业的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运用上,其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譬如,卷烟工业企业是机械化大规模流程生产,生产时间要求精确,生产过程中协作程度高,另外,地级市烟草公司作为卷烟流通的经营主体,担负着最终实现卷烟价值的任务,它们对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的执行力度要求比较严格,刚性大,管理上相对偏重于X理论,更强调对命令的执行。而行业的各级管理部门像国家局、省级局(公司)和中烟工业公司等则主要是对下属单位行使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宏观和中观管理的职能,日常工作偏重于上传下达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相对宽松,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空间,可以辅以多一些的人文关怀和柔性化的手段,因此,管理上更偏重于Y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

二、人性假设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

目前,在管理学界,对性善论、性恶论以及X理论和Y理论都没有形成一个人性假设的定论,但这并不影响管理过程中对管理方法的运用。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企业管理,最常用和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两种:即胡萝卜和大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励和约束两种办法。根据Y理论,人性本善,可以用胡萝卜加以引导,而依据X理论,人性本恶,需要采取大棒的方式加强管理。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适合的对象采取合适的方法,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因此,对管理方式的选择实际上并不能采取非X理论即Y理论的简单逻辑,因为在现实当中,人的本性其实是善恶两端都有,并随着人的不断成长,这两端也会同时发展,管理者所能够做的,就是顺水推舟,抑恶扬善,让人的善良本性表现出来。科学的管理制度也可以使企业上下同欲、步调一致,使企业的领导者运筹帷幄,使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所以,就烟草行业而言,应用人性假设理论就应该根据实际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性质、特点以及实际管理的需要,相应地采取“软”、“硬”的两手,即适时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以权变达到管理的目的。烟草行业自2003年3月实行工商管理分设改革以及2009年提出实施“卷烟上水平”战略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一方面,强化管理,并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核心整合和配置烟草的资源,着力打造大企业大品牌,努力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又大力加强以“两个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烟草。其本质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交替运用的具体表现,目的是促进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烟草行业的管理而言,不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要使X理论和Y理论的运用符合烟草企业的实际,选择合适的管理者尤为关键,具体来说,就是对于需要更多沟通和协调的单位和部门,应当选取更符合Y理论管理风格的管理者,而对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包括烟草农业),基于生产线(种植)的刻板和流程化,则应考虑选取符合X理论管理风格的管理者。只要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使用胡萝卜或者大棒的时机,就能够在管理和领导工作中得心应手,使管辖单位和部门的运作正常进行。

三、双因素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

讲到人性假设理论,就必然会涉及到如何激励的问题。在西方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的简称。该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其中,保健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该因素可以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意的状态,但不会提供动力去激励员工。而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是指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双因素理论是人性假设理论的具体体现。

烟草行业是专卖垄断性行业,也就是在专卖体制保护下进行“两烟”(烟叶和卷烟)的生产经营,换言之,就是在烟草行业里既要抓好专卖,也要抓好专营,因此,在这一特殊的行业里要搞好管理,特别是要做好领导,达到调动干部和职工积极性的目的,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就要善于将保健因素转化成为激励因素,努力提高激励效能。因为烟草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烟草行业具有较高的垄断利润,也决定了它比其它行业具有更高的福利待遇,而且由于内部层级之间拉差不大,从企业领导到普通员工普遍具有相对的优越感,行业里的员工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可以说在没有大的变数的情况下,进了这个行业就等于进了保险柜,基本上是衣食无忧,通常情况下增加工资奖金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此类措施在烟草行业中属于保健因素,不可能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太大的影响。而要达到激励行业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就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激励:其一,要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的形象,并从企业的最高领导和管理者开始身体力行,把自己和企业的全体员工以及企业融为一体,营造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使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心存归属感、自豪感,有家的感觉。其二,要多为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成长创造机会,如提拔、晋升、提供挑战性创新工作机会、压担子、给予重要的任务等,使企业优秀的干部职工体会到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感觉到在企业中有发挥自身才华的平台和机会。其三,对于一些要求进步的员工,即使不能全部解决提拔、晋升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评先、评优和解决待遇、提供学习培训和出国考察机会等多种方法,适当激励,以达到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的目的。譬如对获得先进的员工,可以在奖金系数上适当调高,使本来的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同时可综合采取分层激励的办法,按照老中青年龄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激励,如对中青年干部可以多给干事和晋升、提拔的机会,让他们在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发挥作用,而对老同志则可以多从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考虑,利用他们丰富的阅历多提供宝贵的经验,并尽可能地传授给年青人,这样做就可以让大家都能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总之,只要勇于探索和尝试,相信许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为烟草行业实施“卷烟上水平”的战略服务,在中国烟草行业结出更加丰硕的实践成果。

摘要:西方管理学在中国企业中的引进及应用已经有相当的历史,但还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从烟草行业的管理实践出发,从管理哲学对烟草行业的影响、人性假设理论及双因素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等三个层面对西方管理学的中国化问题进行分析,对烟草行业的管理而言,不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要使X理论和Y理论的运用符合烟草企业的实际,选择合适的管理者尤为关键。

烟草行业采购管理规定 篇8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库;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推进

一、引言

风险管理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使“管理”变事后为事前、变被动为主动、变少数人管理为多数人参与,并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这一变革是管理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使管理效能出现一个新飞跃。风险管理理论的创建与应用必将推动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管理学发展开创新纪元。

二、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的内涵极为丰富和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风险实质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与目标相伴终生、形影不离。风险对目标的影响具有多样性,有直接、也有间接,而且具有延伸性,一项目标受多种风险影响,同样,一项风险又会影响多个目标。风险渗入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之中,时时有、处处有、事事有,而且与每项业务、每位员工息息相关。风险具有两重性,每位员工在业务活动中都应以目标为导向,及时分析、评估潜在的风险,弄清风险转化条件,抓住机遇、规避威胁,较好实现预期目标。风险是客观的,但与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同样一个事件,有的可能认为是机遇会获得好的效果,有的可能认为是威胁会造成不利后果,赌博就是一例。风险又与利益密切相关,一般情况要获得大利益,就要冒大风险,但是风险≠利益。管理中的风险有多层含义:一是指风险事件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二是指影响后果及其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好,也可能坏,可能大、也可能小;三是指偏差,即偏离预定目标的现象,这些偏差现象,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可见风险是把“双刃剑”。管理者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取决于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及“智慧”的运用。

风险管理实质就是管理“未来的不确定性对经营目标的影响”,是一个组织针对风险所采取的指挥与控制的协调活动。任何组织的存在,以及人的生存,都有其目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将会遇到多种多样错综复杂、难以确定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干扰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就是运用管理手段,识别、分析、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把握机遇、创造条件,规避威胁,改变风险性质,使风险事件向有利于目标实现转化,为实现目标保驾护航。风险渗透于业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要对风险实施管理必须贯彻“全员、全面、全过程”原则,以系统全面观点,动员广大员工参与其中,方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三、烟草行业实施实物资产风险管理对策

烟草行业中实施风险管理应以目标为导向,首先确立风险管理的对象与目标、再诊断实物资产管理现状、梳理业务流程、明确关键环节、寻找潜在风险因素、拟定应对风险策略、建立风险控制库、落实控制责任,实施风险控制,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强化监督与推进。推动风险管理不断完善与提髙,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管理对象,确定预期目标

要实施风险管理首先要确定管理的对象及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单位——南县烟草分公司,根据其职责与权限的规范,管理的对象确定为“实物资产业务”,包括固定资产、流转中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目标是:资产管理实现“安全完整”,资产运用实现“合规有效”,资产信息实现“及时可靠”。所谓安全完整,是指公司所控制的实物资产,在经营过程中不得发生丢失与损坏,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所谓合规有效,是指在经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及公司的规定,合理有效地使用所控制的资产,不得利用公司资产营私舞弊谋取私利;所谓有效是指在经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资产的效能,提高使用效果,防止出现大批资产闲置浪费,不能发挥资产的作用;所谓及时可靠,是指公司提供的资产信息,从时间上做到及时准确、内容上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欺诈谎报,影响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这些要求都是公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职责任务,从而为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诊断公司现状,明确薄弱环节

管理要升级,诊断必先行。诊断才能发现薄弱环节、诊断才能找到短板与瓶颈、诊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此,我们对实物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座谈、走访、查看,针对五个环节,围绕关键控制点设计了约百项问答题,采用不记名方式发给各部门由员工作答。同时还运用“资产业务风险管控能力综合诊断评价法”,以“授权、职责、规范、执行、痕迹、监管”管理功能要素,对“资产采购、日常管理、使用效果、会计管控”等12项具体业务活动,用“打分”形式逐项进行评价,寻找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与弊端。

通过调查诊断发现:在资产的购置与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在资产,利用效率与效果方面缺乏考核,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账实不一致,处置不透明等潜在风险;在风险管理方面,基本理念不了解、评估方法不掌握,应对策略及其措施不清楚等。在控制风险的六项功能方面也存在执行力不足、痕迹欠缺,较为薄弱是“监管”功能较差。由于监督工作不到位,监管功能未充分发挥,使整体资产风险管控能力未能发挥促推作用,这是管理中的“瓶颈”。通过诊断为管理升级,实施风险控制指出了方向与重点。

(三)梳理业务流程,明确风险控制点

实物资产业务活动是从流程开始,到目标为止,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都潜伏在流程过程之中。业务流程简便易行、关键风险控制点突显,是实物资产业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资产管理的前提条件。为此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从整体方面,梳理了实物资产的购置、领用及维护使用流程、明确了输出要求及风险控制点,梳理了实物资产日常管理流程、输出要求及风险控制点,梳理了实物资产转移、处置流程、输出要求及风險控制点。在具体业务活动中梳理了中转站卷烟交接业务流程等。在业务流程梳理过程中特别注意两个重要原则:一是流程要实现“简捷易行符合实际”;二是信息要做到“及时正确内容可靠”,否则以错误的信息指导业务活动,必将酿成严重风险恶果。

(四)识别潜在风险因素,找准风险转化条件

潜在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和期间内才能转化为风险事故,形成风险损失,在某些条件下也可能创造收益。风险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找准潜在风险因素,明确转化风险事件的条件,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抑制风险发生或改变风险的性质,从而“拨乱反正”,变不利风险为有利风险,为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保障,这也是风险管理者业绩优劣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在理顺流程,明确关键控制点之后,认真细致地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分析转化为风险事件的条件、寻找应对的措施,配置必要的资源,防范风险威胁的产生,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梳理实物资产业务流程,理出各类潜在重要风险因素280多个,从而为抑制或消除风险事故明确了重点。

(五)分析風险发生可能性,评估风险影响后果

明确了风险转化条件之后,需要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其影响后果,然后再进行风险排序,确定风险等级,为风险应对提供决策依据。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定性估测方法,也有定量计算方法。常用有情景分析法、压力测试法、敏感性分析法、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德尔斐法、树状分析法等,但值得注意是方法的选用必须贯彻“适合有效、简便易行”原则,根据不同类型风险选择不同方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用概率表示,其范围在0>100之间,预测发生可能性在50%时其风险最大。评价风险后果对目标的影响程度,既可以用定性,如影响很大、或无多大影响。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如质量事故发生后可能使利润减少5000万元。定性或定量应根据风险的性质及管理要求来选择计量标准。估测风险值,根据风险值计量公式,当某项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后果估测出之后,就可测算可能形成对目标的影响值。然后以“风险准则”为标准进行排序,根据它们影响后果的性质及程度,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应对风险策略。

(六)拟定应对风险措施,落实控制责任

众所周知,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抓住有利风险、消除或抑制不利风险,或创造条件使不利风险向有利于目标转化,达成预期目标。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潜在风险转化为风险事故的方法措施。否则不可能有效地抑制风险的产生。应对风险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与效果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对风险的“拐点”有作用,能改变风险性质,解决或促进潜在风险向有利目标实现方面转化。所谓效果性是指为控制风险所作投入与产出之比要合算有效益,讲求效果是风险管理最核心要素也是终极目标。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实践出真知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但是实践是有目的性,是在大脑指导下实践。有许多应对风险的措施及办法是通过开动脑筋创造出来的。当发生风险事故后人们在总结教训时,出现频率最多是“没想到”。有些风险危害的产生并不是不能控制,或没有条件去解决,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没有想到此处会出问题,才导致风险产生。有许多风险都是出于“没想到”才被风险钻了空子,后悔莫及。因此,制定应对措施必须发动广大员工参与,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动脑筋,提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不利风险的发生。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九条有效控制措施,应认真领会贯彻。

应对实物资产业务风险的措施,就公司及个人而言,最根本是:奉公守法、合规经营,抵制腐败,不以权谋私。这是当前防范风险中最有效的“避免”对策。其次,还有风险转移、风险利用、风险分散、风险抑制、风险保留等策略与措施。在实践中应根据风险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与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为此在实物资产风险控制中,经集思广益提出各种应对措施达300余条,为控制风险实现目标奠定了基础。

应对风险策略与措施制定后,要根据“干什么、管什么,就控制什么风险”的原则,将控制措施落实到部门及个人,作为应尽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严格监督与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从而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变少数人管理为全员参与。

(七)建立风险控制库,使风险管理落地生根

风险库是风险管理中一项重要工具,它以业务对象为依据,按业务流程顺序,以关键控制点、操作规范、潜在风险因素、发生可能性、影响目标程度以及应对措施、控制责任等为内容,列入程序化表内,为实施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它是风险管控必备的有效工具。公司首先根据业务对象分别建立了廉政风险控制库、固定资产风险控制库、物流中转资产风险控制库、低值易耗品风险控制库、未使用资产风险控制库、物资采购风险控制库等等,基本覆盖了实物资产业务的全部内容;其次按风险控制主体分别建立了各部门的风险控制库,使各部门明确面临的有那些潜在风险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它会形成风险事故,如何防范与控制等等。为资产业务安全完整有效运行、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有效保证。建立风险控制库应采取专家指导、员工动手、上下结合、逐步完善,使每个部门都结合业务及职责建立起风险控制库。

(八)完善信息与沟通体系,强化监督推动作用

实物资产业务活动中信息的识别与获取,并以—定形式及时正确的传递,确保信息及时沟通,是实施实务资产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物资产信息包括来自内部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实物资产变动信息、物流中转交接信息、规章制度信息、综合信息等。来自外部有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公司规章制度,烟草专卖信息、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专卖股、中转站、客服部之间,实施定期沟通,确保资产安全有效;公司员工应将搜集、形成的各种相关信息以及合理化建议,及时向相关的领导及员工报告与沟通。

四、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适应当代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不确性形势需要而产生的,是管理领域的一次伟大变革,将这一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实物资产业务的管理,将彻底改变管理无序、记录不实、效果不佳的现时状况,旧貌换新颜,使公司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COSO,方红星译.企业风险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高立法.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高立法.企业内部控制实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益阳市科技项目“烟草企业实物资产风险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文号:益烟(2012)208号。

上一篇:网站oem合作协议下一篇:老顾客转介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