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背影

2024-05-16

散文背影(共9篇)

散文背影 篇1

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这个特殊的一面,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正面的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契诃夫/论文集》)《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的一刹那,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伯子/论文》)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那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石火,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象的艺术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父亲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象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看到这个社会暗无天日的巨大阴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美学原理》)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象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象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象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愿我们的散文爱好者,从《背影》的可贵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启示吧!

散文背影 篇2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从《背影》谈朱自清散文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背影;教育思想;散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富有率真、质朴的浓厚情感,能使读者感受到清静高雅的唯美意境,特别是其抒情方式非常独特,语言丰富,自然清新的表达中还带着一股活力。因此,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不仅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还体现儒学特点,教育价值极大。

一、典雅优美,脱俗清新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可知,朱先生通常运用简单、朴素的言语,展示着一种典雅、自然的美感。而且,朱先生非常关注修辞手法,为了尽量使用完美的语句,将很多精力倾注于遣词造句。此外,朱先生的散文在兼具诗歌美感和音乐美感的同时,还充斥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朱先生在散文中努力追求的朴实美,是其不虚伪、正直和大方为人的真实体现。朱自清先生认为,写文章要如说话一样熟练、自然,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散文《背影》就是如此,口语化表述非常典型,特别是在人物对话方面有具体体现,文中父亲朴拙、简单的寥寥几句话,就能让读者感受到生动、浓重的父爱。其中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将父亲性格中坚强的一面表露出来;而“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表明了父亲在离别时对儿子浓浓的不舍和深切的关怀。杨振声先生曾评价朱先生的作品:风华源自朴素,悠然源自忠厚,腴厚源自平淡。

二、布局巧妙,构思紧密

我们通常认为,朱自清的散文具有巨大的魅力,原因在于朱先生对散文构思非常严谨。众所周知,文章都有文眼,散文也不例外,通过某一主旨凸显文章的真实意境,然后将虚实相互结合,进行详略得当的描述表达。散文《背影》中,由于与父亲长时间未相见,难忘其背影开篇点题,然后又通过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和父亲离别的情景,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极为细腻的描写,最后直接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余音袅袅,情思绵绵。读者从文中能体会到浓浓的父爱深情,同时,文章也充斥着各种情感。文中在描写父亲由于不放心而亲自送儿子上车的场景时,循序渐进地展示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切之情。语句虽然简单,但为描写父亲逐渐远离的背影做足了铺垫,同时也为这一情节描写埋下伏笔,并从情感上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了渲染,然后对父亲行动的艰难以及年老憔悴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对父亲的关注和关心进行了刻画,这都彰显着浓厚的父子之情。此外,通过生动的描写,还反映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后面对父亲惦记儿孙的描写,又与开头相呼应,将父子之情这一鲜明主旨进行了深刻表达。

三、情景相融,诗情画意

郁达夫先生曾以贮满诗意评价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朱自清先生常用的写作手法就是将文章内容与诗情画意有机结合,在表达文章诗意的同时,为读者带来艺术之美。《绿》这篇散文,不仅能让读者品味到梅雨潭的美景,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对梅雨潭的游历场景进行了描写,给人带来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使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实。另外,在散文《春》中,作者还运用画笔,深情满满地绘制了很多春日美景,深刻抒发了自己对春季的赞美之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之中,这也是情景交融写作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美景在深刻情感的浸润下,都被赋予生命,春日景象更加生机勃勃。朱自清先生善于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场景更加具象化,而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浓重的情感。

四、追求真挚,情融于事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更加重视情感叙述,特别是作者的内心,充分表达了其内心想法。所以说,朱自清散文拥有如此大的魅力的原因在于其抒情手法。写实主义的抒情手法是朱自清先生最常用的手法,更加关注内心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另外,相较于一些叙述儿女情感或日常琐事的文章,散文也能通过叙述手法以情感化的方式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经历,而读者也能从中充分感受到所表达的情感。《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将真实情感融进简单的叙事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充分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时,一定要通过正面描写才行,如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情感以及刻画人物动作、表情等。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背影》中,却未对父亲的正面形象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刻画父亲背影的方法进行了描写。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孩子渐渐地长大,不再直接表达对父亲的爱,而是含蓄地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从文中父子离别也能看出,虽然父亲看似毫不在意地转身离开,但通过侧面刻画可以看出儿子不舍与父亲离别。朱自清先生仅通过描写、刻画背影,就使文章显得更加真实。

五、结语

由上可知,朱自清的散文都是基于自然之美进行创新和演变形成的,读者可通过其平淡、简单的语句感受创造之美,文章也因这些美感而吸引读者,朱先生也因此屹立于众多散文大家之中。

参考文献:

[1]谷建.以《背影》为例谈朱自清散文的教育思想[J].新课程·上旬,2015(1):57.

[2]宋惠卿.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2(6):1.

自己的背影散文 篇4

每个人的背影都有一个神秘而又沉重的故事。

记得在我刚刚懂事时,我就特别害怕自己的影子。夜晚在外贪玩,黑黑的归家路上,连头也不敢回,一溜儿小跑,故意把脚步踏得噼啪响,借此壮胆儿似的。但到了家门口,却是带着哭腔儿叫门…… 这与一些老年人的荒诞之谈有关。 有人说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两盏灯,照着你的夜路,护佑你的平安。但只要一回头,就会把肩上的灯吹灭,这时就会有神鬼尾随着你。如果你的火力不旺,轻则会闹一场大病,重则魂魄要被摄走。还有告诫:小孩子不能吃猪的尾巴,吃了会在走夜路时后怕的。听起来既可笑又够吓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的背影(或曰影子),那是自己种下的,而且还费了很大的功夫。笨拙沉郁的影子,经风沐雨,逐渐长成初具规模的人形。卡赛尔曾说过:千万不要怕当人。这说明当人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个工程了。其实,我并不想让影子长大,可它还是长大了。 这是我现在才想到的, 当时是多么希望自己早些长大成人啊!

自从背影把我笼罩,我才意识到,撩起青春的门帘,便有了真正光中的背影和背影中的光。从此,我摆脱不了它,永远地摆脱不了。大概要等到有那么一天“折骨为玉,飞魂成霞”(我把自己想得多么美好)?其实这是一种自不量力,当我站在令人晕眩的阳光下,我不能不闲适而审慎地审视一下自己,这时会发现影子竟像贼一样蜷缩在我的身后。我尽力挪动位置,调整所有角度,但影子歪一只眼,咧着嘴,冷笑着跟在我的后面,使我在人群如潮的地方,或是在空无一人的地方,都会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

有人开始用血淋淋的手指,戳点我的背影了。我的脊梁上留下了尖利指甲深入的印痕。 我神色慌张地寻找影子被谋杀的地方,影子在我的身后拖曳一条阴沉的道路。我进入灯光昏暗的屋子, 把门死死关住。 可是影子趴在墙上, 我木然地注视它,看着它像被刺客盯梢一样地在角落里颤栗。我狂怒地向它走近,它随距离的变化而减小, 它恐怖的内在力量随着那些刺客的凶狠程度而逐渐呈现出来。影子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那些盯视影子的东西,像一个个没有实体的恶少和无赖,从各个方向阴森森地逼近了我。

开始时,我还心安理得,或说没太在意更为准确些。再后来,我深知我已经有了缺点和毛病,甚至还有错误,不然怎么会有人这么热心地关注我的背影呢?戳点者大多不怀什么恶意,只有少数人别有用心,爱在背地里把别人的背影当做一种嗑牙的小料,然后再嚼自己的舌头根子。我渐渐走进成熟, 才知道这是属于小人一类的人才有的兴趣和嗜好。我也可能就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小人,有时也曾指点别人的背影去说三道四。但我要借此告诫诸公,小人有时并不是最可怕的,最为可怕的倒是那些伪君子。君子可敬,有人做不来,就装上一副假面具,这就可怕了。多了一个伪字,就让你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轻易识别不透他的庐山真面目。

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怎么能完全身正呢, 又怎么能看到自己的.背影?这不是“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痛苦和悲哀么。我已无法独自相处。因为总有一种东西跟随在我身边,似乎比影子更可怕。它明里暗里监视、恫吓我,以它一言不发的巨大的力威胁我。它粗硬的手指无时无刻不在拨动我紧绷的神经,从那上面发出一串串呻吟的声音。当我的目光被它的手指拽过去,在一条光线昏暗的胡同里,它依然跟踪我,奸笑着晃动一张张手纸一样的纸片,那上面记载着我为了活下来所犯的全部罪恶,精巧地绘画着我全部惨不忍睹的伤口。

其实,前边说的似乎有些荒唐。我自己的背影有如我的伴侣,我再清楚不过了。尽管有人指指戳戳,背影仍然是小鸟天堂里的国王,那些能歌善舞的无名鸟,殷勤地站立在辉煌的背影中鸣叫。背影虽然可以随风飘逝,但它铁骨铮铮,生活无论怎样沉重,都压不弯摧不垮这磊落的背影。黄昏的雨,是晚霞的眼泪,雨中的背影也挂着泪珠。昼夜的重合,就是背与影的重合。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只有背影能把他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这解释的文字,也只有自己才能够读懂。

一枚月亮松软地悬吊在天空上,那些星星,像无数往昔的日子,闪着一个略显弓起的背影灿烂而惨痛的光辉。我脸色苍白,身体摇晃,记忆像蛇一样在里面穿梭蠕动,我的背影里千疮百孔,仍然迅速地生长出一丛丛荆棘。背影毕竟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十字,我必须背着它步履蹒跚地走下去。我跪下来叩问自己的背影,我怎样才能摆脱你,摆脱那些无端指责别人背影的人?背影嘴角上照样挂着一丝冷笑,扬起手臂对我说:你必须彻底坠入黑暗!我茫然了……

佝偻的背影散文 篇5

国庆长假本来打算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专心的做些事情。但母亲想回老家去,嘴上虽然说能去就去,不能去就算了,可她早早的就收拾了东西。弟弟一家人还在老家,母亲虽然长时间随我们生活,和弟弟他们总是电话上联系不断。耽搁一两天的时间不影响啥,送母亲回去,顺便也回去走走。

弟弟说街上下去的路塌方堵了,车只能开到街上,好在天气不错,我们走着回去,正是中午时分,走走路,还很热。快到家的时候,一位女老人在路边的地里劳动,佝偻着腰。走进了,是大娘,大娘尽量的挺起身子,可还是半佝偻着,不曾想,岁月流淌那么快,这个当年做事风风火火的大娘,如今已是满头银发。大娘见是我们,笑吟吟的,满脸的皱纹和汗水,说些闲话,聊点家常。儿子礼貌的叫“大奶奶好”,大娘慈祥的把儿子拉入怀中。大娘说,孩子们都在外打工,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离家近一点的土地随便种点。大娘把她准备解渴的土瓜给儿子,儿子推迟不下接了下来。别了大娘,回头看时,她又佝偻着腰在地里劳动,这场景猛然间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某处――母亲想回来,幸好我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去年的某天下午,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去看看他的母亲。他母亲带着他的孩子在城里读书,他却在乡下。当我去到他租房的地方,敲门进去,老人很谨慎询问后才开了门,屋子很小,收拾得很整洁,墙得一个角落堆着捆扎好了的纸板、塑料瓶等废旧东西。说明来意,老人没说什么,倒是感觉有些许不安,解释说:孙子读书去了,一个人闲着也无聊,四处游逛顺便检些塑料瓶纸箱纸板什么的,一个月也能弄个几百元,弥补祖孙两生活所需,老人怕我不信,还从衣服口袋了拿出一个塑料袋,左一层右一层打开后,是一叠钞票,她说那是儿子开学时拿给她作为生活费的钱,基本上没用。我鼻子有点酸涩的感觉,说句实话,并不是因为老人去捡拾垃圾,而是老人年老无人陪伴,本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是不得安宁――子女可以任意的从父母那里索取,只要父母有的,父母何曾忍心拒绝,只要还走得动,还有一点力气,总是想到要给孩子减轻些负担。为人子女的,是否知道这些呢?知道后又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为父母做个什么?

另外有两件事,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

老家的一个亲戚,母亲病了,他却远在外省打工,打电话让我第二天去车站接他母亲去医院检查治疗。第二天上班我有重要的会议不能请假,忽然想到他还有一个哥哥,他哥哥应该在老家,为什么哥哥不陪母亲来看病呢?后来知道,按照农村风俗,他父亲是分了给哥哥赡养,母亲责任由他赡养,所以哥哥不管母亲。说起来,他母亲也是我的长辈,我本应该竭尽全力去帮助和照料,但是想到其亲身的子女即便是在身边也找借口推托之,心里总不是滋味。我们有很多的理由,也有很多客观的困难,生活永远都在矛盾中。但关于赡养老人,留给我们有多少时间呢?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我更相信,很多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了,因为在他的思想里,赡养老人,永远是一个负担,永远是一个能推就推的义务,最朴素的道理,到了他们那里,猛然间就会变得不可理喻。农村里,“空巢老人”现象越发突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多数还会把孩子留给老人带着,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人力量能够改变的,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的必然现象。但是,俗话说,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也许,面对佝偻身子的老人,依靠门前嘶哑呼喊孙子,应该想想其它稍稍好一点的办法,让孩子、父母都更多一点感受亲情的温度。

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地方,一对夫妇养了十来个子女,当年那个经济相对拮据的日子,真不知道老两个是怎样的含辛茹苦的把十来个孩子拉扯大的。说句实话,不要说在农村,即便是像我们两个都是老师的,领着工资,带一个孩子还颇觉艰难。困难总会过去,人也会变老。这对夫妇好不容易等到最小的孩子成家,也算给了孩子们一个交代,管它好与坏,孩子们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老人本可以安享晚年一段快乐的时间,十来个子女养两个老人,应该不是大问题,可真正的问题也就在这里。女儿出嫁了,按照农村习俗,嫁出去的女泼出门的水,既不参加分配父母的财产,也不按份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那就儿子们承担吧,可是儿子们各家经济状况不一样,有的有一家人都在外地打工,一两年难得回来一次,所以赡养二老成了一家人的主要矛盾。老人看看这也不是办法,于是在某年春节的时候,趁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回来过节的时候,召开了家庭会议,平均分摊了二老养老的费用。这表面上看起来公平了赡养义务,但大儿子不干了,认为只有他家常年在家,平时老人有点病痛或是大小事的,也都是大儿子一家承担,耽搁时间不说,主要是他的经济境况远不如打工的几个兄弟。老人很强势,在几个儿子的吵闹中终于动怒:认为都是一样的弟兄,都要平等的承担责任。本来以为事情也就这么过去,殊不知,第二天一早起来传来噩耗,大儿子吃药死了。

我不知道老人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知道他的大儿子是怎样的思维方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赡养老人本是为人子女的本份,无可非议,不容推卸,之所以如此,不得不感慨世间的事情千变万化,也千奇百怪。

本来以为老人经此打击会一蹶不振,前段时间因为有事回到曾经工作的地方去,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老人,佝偻了身子,在公路上帮一个人推车。原来是那个人的摩托车坏了,老人没事可做,见到有人需要帮忙总是很热情。后来听人介绍,别看这个老头一天笑嘻嘻的,可内心痛苦极了,原来,他的几个儿子中,有三个都已经死亡了,都不是正常死亡,大儿子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二儿子则是在拆迁房屋的时间被墙倒下来压死了,小儿子则在工地上被电击死了。人生的悲剧的啊,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都说养儿防老,其实养儿未必真的能养老,一是要看子女的能力,二还要看子女有没有可能来养,在外地打工或是工作,怎么养呢?我相信绝大多数子女也都是孝顺的,之所以不能恰当的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也都是客观上不具备条件。

我不知道朋友们是否想过一个情景:黄昏,一位老人佝偻着身子,满头银发,面无表情,眼光呆滞的望着远方,孤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久久伫立。我相信,不少农村的`老人,在很多个傍晚也都是这个样子,他们想念子女,害怕孤独却又无法回避孤独,期盼安享天伦之乐,和子女却是聚少离多。残阳如血,遥望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大山的尽头,起风了,不愿意回去,真希望遇上一个人,一起聊聊,哪怕是最无聊的闲话。对老年人而言,最大的敌人恐怕就是精神上的老无所依,辛苦劳累了一辈子,老了,突然之间什么也做不了了,终于闲了下来,闲下来,那是多年前的愿望。可是愿望实现的时候,觉得并不是那么的舒适,相反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生命的尽头仿佛触手可及,但又害怕死去,害怕死去,却又觉得时间难以打发。身体不再硬朗,曾经引以为傲的力气也消耗殆尽,各种器官都也老化,勉强的支撑着,年老,并不那么美好。

我的背影散文 篇6

送你离开的时候,我从你后面偷偷的拍了一张,回家以后偷偷的拿出来看,我发现越看越帅,于是我把它做了屏保。

不知道为什么,近来常常想起你小时候被我训斥时无助的样子,你泪流满面,你不辩解,于是,我总是呵斥你,面对你的啜泣,命令般的叫你痛快的哭,现在想起来,心很痛很痛。你那么小那么小,没有一点点反抗的能力,我却那样无情的呵斥着你,直到你一点点,一点点长大。可是为什么现在我却常常想起你小小的脚丫,搭在我肚皮上软软的感觉;你每次放学,一进家就要挂在我脖子上,如同小袋鼠挂在妈妈的袋子里一样;有一次,我坐在车上,看见你背着一个庞大的书包,弓着腰,骑着单车,奋力向前蹬的样子,突然,眼眶就酸了……直到现在,我伸开手臂才能够得着你的头。宝贝,请原谅,也许我不够优秀,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是,我仍然希望你,成长为你自己希望和喜欢的样子。

17年前今天的这个时刻,我已经开始了分娩前的阵痛,疼痛像潮水一样,一浪接着一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席卷了我,原本,我不想像普通人一样大声的呼喊,但是,实在太痛了,只有叫出来,疼痛才会减轻,那时候,我才知道,其实,在某些自然法则前面,人是非常渺小的。那是你离开你最早住过的房子之前的挣扎。你是唯一住过那个房子的孩子,它也是唯一被你住过的房子,而我,也只有唯一一个你。

原本今晚你应该陪着我,听我慢慢讲述,你出生之前,出生的过程,出生之后及成长中的琐事,可是你太忙了,我也太忙了,我才忽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拥抱了,也许,我们都已经生疏了彼此的怀抱,虽然我们还是彼此深爱着对方。

哦,我的孩子,不要怪我,在这个日子过于嗦,因为,你长得越快,距离开我的日子就越近,我很惶恐。我不能想象,你离开我的日子,我的生活是什么样?也许,我应该用另外的东西填满你走后留下的空白,也许,应该从现在开始,适应你不在的日子。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对父母来说,是幸福还是不幸?而对我来说,只能说是喜忧参半。

浅说《背影》的情 篇7

人们大都歌颂母爱, 《背影》却写父爱, 歌颂父亲, 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 《背影》却写父亲的背影, 写父亲不美的外表, 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 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 《背影》的语言却很才朴素, 处处体现着一个情字。

那么, 《背影》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呢

作品通过质朴的叙事、抒写人间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 事情很平淡, 是述说多年前父亲在南京车站送“我”去北京念书时离别的情景。由于作者在描写日常生活事件中蕴藏着内在的感情, 特别是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世态的炎凉的内容融进了“父子之爱”, 就使得一个普通的送行场面具有了一种打动人心的感情力量。写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 由本不打算亲自送“我”上车站到托茶房送行, 终不放心而至于决定还是亲自送“我”去车站;到了车站, 儿子买票, 他忙着照看行李, 并且又忙着和脚夫们讲价钱;上车以后, 给“我”拣定了座位, 铺好了大衣, 嘱咐儿子路上小心!夜里要警惕, 不要着凉, 并要茶房多照应“我”……, 以至又拖着沉重的身躯, 爬下月台。穿过铁路, 爬上月台, 买了橘子, 又爬上爬下,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儿子的皮大衣上, 这才扑扑衣上的泥土, 说声“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而在他走了几步之后又回头看看儿子,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这样才真的走了, 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作者用平实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了一位慈父的影像, 他肥胖, 有些衰老, 衣着朴素, 办事谨慎, 甚或有点迂。这些描述看似客观, 实际却是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感情氛围作背景, 也就是文章一开始就交代的“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他的父亲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处境如此颓唐!于是, 潦倒、失意、苦闷, 便是刻在父亲背影上的深深印痕!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上, 可以去体味人生的悲凉, 感叹社会的不平;同时人们又可从作品中流露出对灰色的世态人情的愤懑中, 激起对“背影”——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恻隐之心。

含蓄的背影 篇8

诱惑

在生活中,时常有诱惑人的好事,我们都盼望着“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能够捕捉到这个生活场景,足见作者对社会的关注,而利用背影人物来交代诱惑的内容和分量,真实又直截了当。不过,对于背影画面更需要考虑运用摄影的手段,来强化作品的造型效果和含蓄意味,比如用虚实手法:或背景清晰人物虚化,或人物清晰背景虚化;同时设法将地面排除在画面之外,创造出一幅典型的生活瞬间。

红土恋

一位前行的姑娘,一袭白纱裙,一把小阳伞。虽不见其容貌,想必定是一个美眉。背影之美,就在于含蓄的表现,人们愈是看不见,就愈想看见,就愈加想象,此作就是这样来叙说恋的情怀。作品的色彩和曝光都很好,环境背景也很有特点。但是在人物姿势和构图安排上却有较大的不足:人物姿势呆板,应使其呈自然动态;所站的位置太上,使画面下面显得空旷多余,其实改进很简单,要么裁掉画面的下半部分,要么把人物下移,整个作品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小戏迷

画面布局紧凑,强烈的明暗对比中,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背影既有趣味又十分突出,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想象在人物众多的演出现场,要组织好一幅简练的画面并非易事,此作显示出作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和较强的构图能力。但是由于背景这一人物关注的对象缺乏明显的叙说内容,因而减少了观众联想和回味的空间,另外画面上方的黑暗区域还可少一些,以减少一点作品的压抑。背影作品一定要安排好背影主体与背景在叙事上的相互呼应,才能更好地表达主题。

小儿观海

这是一幅很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天上一朵美丽的云,水面一片漂亮的倒影,一个小孩静静地站立在海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背影,不知道他脸上是何种表情,可是我们似乎觉得他一定在好奇地观看这无垠空间,想着天的尽头是哪?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等等问题。作者运用冷暖对比和上下呼应的手法,完成了这幅和谐的画面。但是细节上的处理不当降低了作品的整体效果。一是画面中黑色的长条浪区破坏美感,并与小孩头部重叠,这是完全可以在现场调整避免的。二是作为主体的小孩应更突出一些,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和位置都不难做到这一点。

最佳角度

面对鲜花美景,影友总是会忘我地投入战斗,或前或后、或上或下地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作者把摄影创作中的这一场景纳入取景框,而且是用背影的手法来表现,大胆也有想法。画面中人物主体与背景对象紧密呼应,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内容。可是画面主体人物的背影姿态不是很生动,用光上的不足又造成主体结构的缺陷,制作处理上又使画面明暗影调的分布不合理。这样一些形式上的毛病就使“最佳角度”变成了“一般角度”,很可惜。

长城探胜

爱的背影情感散文 篇9

她送我去上学的路上,我们踏上了一辆自行车。我坐在了她的后面,望着她那厚实的后背。好久未好好关心过她的我,直至今日才猛然发现,她的背在岁月的磨砺下渐渐弯了下去,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她是什么时候被岁月改变的,作为她孙女的我,却为什么浑然不知。

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对于身边再好的景物也无心过目……太阳则是那么的炙热,火辣辣的照射在我的身上,我不禁感到浑身不舒服。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她。顺眼望去,汗水也完全浸透了她的衣服,再隐约往前看,一滴滴汗水从她的脸庞上不停的滑落。哎呀!我怎么以前就从来没有想到呢?她坐在我的前面,阳光第一次照到的应该是她啊,而我照到的部分,只是阳光透过她一小部分。

她应该获得的热量比我多许多啊!可她怎么……我想起我以前对她诉诸的不满,可她却一句没有向家里人提过……她是替我遮风挡雨呀!她是我温暖的港湾!她是我最依赖的人啊!我不但不感激,还对她提出不满,我是不是太过分了。风,陪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很快,我就到了目的地。我很想叫她停下来休息一番,但因为胆怯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她很快就往回走,连停都没有停一下。我突然看到了她那一张脸,仍然是黑黝黝的,岁月的沧桑也爬满她的脸庞,一道皱纹肆虐地在她脸上横飞,可是笑容却洋溢在她的脸上。

老了,会带走一切吗?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真的值得她这样吗?辛苦了,这么长时间得到的只有责骂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随着自行车的“咔嚓咔嚓”,远去的她也渐渐变小,最后只剩下了一个黑点。她仍然是同一个她,可在我眼中,她的形象却是那么高大,因为在爱的灌注下……

上一篇:病句类型带答案下一篇: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