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2024-07-05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精选6篇)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篇1

1、P5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

2、P6区域研究:是指以国家或地理划分为单位,研究不同地域、国度的学前教育特点、现状,并加以比较。

3、P6问题研究:是指以问题为单位,着重研究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表现,以便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4、P7纵向研究:指研究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

5、P7横向研究:指研究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6、P8跨学科性: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个特征,指比较学前教育需要运用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人口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

7、P8开放性: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个特征,指比较学前教育是开放的,是跨国界的、跨文化的,是研究若干国家和不同文化国家的教育。它研究的时间跨度也是开放的,既关注正在进行之中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也关注一定历史阶段内的演变过程。它还将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的新动向、新课题。

8、P12贝雷迪“比较四步法”:这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一种经典比较教育的方法。贝认为:比较研究有四个步骤或阶段,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

9、P13描述: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比较四步法”中的一个阶段或步骤,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

10、P13解释: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比较四步法”中的一个阶段或步骤,指的是“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从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

11、P13并置: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比较四步法”中的一个阶段或步骤,并置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此时需要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确定比较的标准。

12、P13比较: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提出的“比较四步法”中的一个阶段或步骤,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

13、P14参观访问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14、P14现场研究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之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15、P14问卷调查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

16、P14文献整理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指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

17、P15比较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

34、P96感觉教育:感觉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部分。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教具来完成。

35、P97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教育法三要素之一。蒙台梭利认为,适合儿童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它包含如下要求: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

36、P97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所谓项目活动,是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37、P98档案支持: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方案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对教师把握儿童的发展轨迹以及总结、评价已完成的活动和制定下一步活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38、P98图像语言:意大利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的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之一。瑞吉欧的教师鼓励儿童用符号性的视觉表征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图像语言已经与儿童的工作、学习相融合,成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39、P120教育即生长:以生长论为基础,强调正确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应当提供机会让儿童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而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使之成为儿童自身的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教育方法论的中心必须从教师方面转移到儿童方面。杜威认为,是否帮助儿童生长是衡量学校教育价值的标准。

40、P121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称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为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具有的“当前的目的”。

41、P12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应当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42、P126国防教育法:1958年通过,是美国公共教育法案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共有十章,阐述了为各级教育提供赠予或贷款的计划,它强调了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充分、更充足的教育机会,加强智力和技能的全面训练。

43、P132角色游戏:又叫娃娃角,是美国的课程元素之一,一般备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娃娃、镜子、各种娃娃服装、小型的家庭设备或场景设备。

44、P140 HAPPY计划:是美国的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是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HAPPY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接受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45、P158儿童保护会:是加拿大一个民办的但有法律特权的社会服务机构。儿童保护会的宗旨是保证儿童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没有虐待和忽略的环境中成长。

46、P180生存能力:不是简单的指生活能力,而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充满人性,有能坚强地生存的健康体魄”。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篇2

一、运用语言编码理论解释中国教育问题:三个无法破解的逻辑困境

用一句话构成的命题来概括语言编码理论的核心要义是, 出身于不同阶层的孩子其学业成败的原因是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具体来说, 学校课程和老师教学使用的语言是精致编码, 这样, 学校课程和老师的语言与中上阶层的孩子之间便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相容关系, 所以出身中上阶层的孩子学业容易成功;而与劳工阶层的孩子之间则存在文化相斥关系, 所以他们的学业容易失败。此理论传入中国后, 我国的学者也试图用它来解释中国的教育问题。 (1) 当然, 从某种意义上讲, 像这种不仅在理论上被广泛认同, 而且在实践中又被广泛运用的理论一定有其合理的成分及依据, 但它是否完全揭示或概括出了语言编码和学业成败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呢?它在逻辑上是否完美无缺了呢?它是否具有永恒的、跨越时代的合理性呢?它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2]本文的回答是否定的, 本文的逻辑起点就是从对这一似乎被视做真理的、仿佛“金科玉律”般的理论入手, 从逻辑与现实的层面上予以证伪与解构, 揭示其所导致的错误的逻辑判据和给人们的误导, 使语码理论和学业成败之间的关系回归正确的原点。

在逻辑层面, 我们理性地审视此理论时, 能发现语言编码理论遭遇三个无法破解的逻辑困境。其一:孩子语言习得的源头问题。这些孩子的语言从何而来呢?在伯恩斯坦看来, 是孩子的父母亲。请注意, 伯恩斯坦使用的是全称判断。但是孩子的语言仅仅从其父母亲那里习得吗?我们不能证实“孩子的语言是从父母那里习得”这个命题, 但可以证伪, 可用归谬法。果真如此的话, 请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日常语言:假如它完全从父母身上习得, 那么孩子们要说父母未说过的话就十分困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儿子的语言水平不如父亲, 父亲的不如爷爷。再这样无限递减性推下去, 从个人层面讲, 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非常荒谬的结论:在语言层面上, 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现在只能单调重复着我们始祖刚刚直立行走时说的第一句话。从社会层面讲, 孩子们仅仅通过先“复制”父母的语言, 再“粘贴”到自己的大脑里这种方式来学习语言, 充其量只能传承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知识, 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发明, 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就无从谈起, 至今人类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实际情况是, 孩子们的语言异常丰富多彩, 他们经常说出成人想不到也没听过的妙趣横生、诙谐幽默的话。在这点上, 用杜威的话说:孩子是父母之父。

困境之二:结果的宿命论色彩。使用精致编码的孩子, 结果:学业成功;使用局限编码的, 结果:学业失败。伯恩斯坦赋予孩子们的语言编码具有先验的品质, 好像在孩子们的遗传DNA中就先天的带有局限或精致编码的因子。打个比方, 就像按基督教的说法, 上帝在造人时就根据自己的好恶为他的子民贴上了“选民”或“弃民”的身份标签, 这是命中注定的, 无法也无力改变的, 并且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按照伯氏的理论, 不同语言编码的使用和学业成败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使用局限编码的孩子总是容易失败, 使用精致的总是容易成功, 好像冥冥之中在某个神秘的地方, 由语言编码的力量规定了一个神秘的起点, 由这个神秘的起点延伸出一条射线, 并且无限顺延下去, 线的这边是使用局限编码失败的人们, 线的那边是使用精致编码的成功人士。由那个神秘的起点开始, 永永远远都是这样, 由此造成如下分化的两极:“子子孙孙无穷溃”失败的劳工阶层和“子子孙孙无穷溃”成功的中上阶层。至此, 我们完全可以推演出如下结论:出身卑微的劳工阶层只能永远卑微, 出身高贵的中上阶层永远高贵下去。整个社会系统凝滞不动, 僵化不堪, 好像风吹不动, 雨打不进的一潭死水。事实上, 笔者描述的上述样貌和当代中国社会特征完全相左。我国社会阶层流动异常活跃, 很多出身农家的孩子通过读书, 增加自身的文化资本, 跃进到社会的上层, 并不具有伯氏理论的宿命论色彩。

困境之三:学校中不同学科知识呈现方式的不同。我们知道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 有不同的学科, 有很多学科知识语言呈现方式很难用语言编码的标准加以划分。比如我国一所中学, 开设的科目有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等。除了语文学习中有精致和局限编码的划分, 笔者认为后几门是没有这种划分的, 我们不能将“莫须有”的划分强加在事实上根本没有语言编码区分的学科头上。如英语, 课堂上教师从二十六个字母教起, 接着是单词、句子, 循序渐进, 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学着。老师和学生们不可能把英语分为局限编码英语和精致编码英语, 因为事实上教师所授和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是完全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局限和精致编码的区分。至于数学, 更是如此。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的内核主要是由一些公式、定理、公理和图形构成, 最简单的公式: (a+b) 2=?, 难道有局限和精致编码区分吗?同理, 物理和化学的概念、定律、公式、图表也不存在语言编码的区分。

二、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语言编码新特点

(一) 传统媒体——在电视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电视机大量普及。电视语言传递的信息较之学校中传递的信息相比, 前者是灵活多样的、选择余地较大的;而后者是刻板的、划一的、带有强制性的。前者合于学生的天性 (学生较为好动、好奇、好新、好自我中心) 。[3]于是, 电视便凭借自身的优势走进学生的世界。在信息化时代, 电视等大众传媒已成为同绝大多数儿童与生俱在的文化物品, 这些儿童早已成为“在电视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在入学前便已从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得了大量语言, 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特性。据日本学者研究, 在三岁时, 习惯性视听的幼儿占50%以上, 快到四岁时, 习惯性视听占70% (这里的视听对象指电视) 。[4]

问题在于儿童的语言是后天习得的, 电视语言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学习语言的重要源头。不管是官宦世家、富商大贾、贫苦农家, 电视对他们孩子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承认电视语言有按伯恩斯坦分类的精致语言和局限语言。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成为千万人争相学习与模仿的语言楷模, 这些语言以精致为主。在电视的综艺节目中, 在明星作秀类的谈话节目时, 用的多是短小的口语, 插科打诨, 台上与台下观众的即兴互动, 这些语言以局限为主。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 本质上, 语言习得是孩子们头脑中新旧语言经过加工、转换、整合进而形成新的语言的过程。

芬德雷 (Scott Findlay) 和拉姆斯登 (Charles J.Lumsden) 用激活扩散理论对于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作了解释。在芬德雷和拉姆斯登看来, 观念形成过程是语义网络中的信息或信息组块之间的激活扩散过程。当然, 观念是语言的抽象内隐形式, 语言是观念的具体物化形式, 是观念的载体。因此, 在激活扩散过程中, 我们完全可以把“观念”等量代换为“语言”。这种激活扩散, 会导致含有先前没有关联的语言成分的新语言的形成。[5]具体说来, 这个过程分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 语言1和语言2之间只有较弱联系。个体思考其中的一种语言时, 激活就经过这一联系, 并使之增强;第二阶段, 随着这两种语言不断被激活, 他们各特征之间就会形成新联系;到第三阶段, 一种新的语言就得以形成, 这一新语言就具有语言1和语言2的所有特征。根据以上原理, 语言1和语言2可分别设为精致和局限编码, 但孩子们最后习得的是一种既不同于局限编码又不同于精致编码的新语言——语言3。由此可见, 出身不同的孩子不可能在受电视影响时做以下分类:此时此刻主持人说精致语言, 中上阶层的孩子学习;电视说局限语言, 劳工阶层的孩子学习, 然后分别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至此, 精致和局限编码不问孩子们的出身、家庭背景融合在一起了。

(二) 新兴媒体——网络语言对精致、局限编码的式微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民数量激增, 由此而诞生的网络新词语、新用法层出不穷。它们的加入使得词汇得到丰富, 语体更加活泼生动。如:继“房奴”后, 随之出现了“车奴、球奴、卡奴、车房奴、小资奴”等“奴”族词, 人们把凡是不堪忍受的压力、负担等都称为“X奴”。以网络媒体为代表, 媒体开始以一种另类创意的思维, 用幽默的语言注释普通的词语, 使语言妙趣横生, 充满新奇的创意, 如:月光公主 (指每月薪水都花光的女性群体) 、白骨精 (白领+骨干+精英) 、蛋白质 (笨蛋+白痴+神经质) 等等。网络语言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 如:数字式, “3166”表示“再见”的意思, “527”是“我爱妻”的意思等。[6]

由此可见, 互联网语言并不因为你的出身不同给你不同的“待遇”, 客观事实是给予的都是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即不管你的出身如何, 网络语言——精致和局限编码, 都以同样的面孔展现在你的眼前, 对你视听的刺激是同日而语的。结果是坐在电脑前的所有孩子, 通过语言学习的通道——视、听两个通道获得语言信息;并且学习了不同层次的语言——一个由低到高的序列, 这个序列表现为:对无意义声音和图形的分辨和记忆到对有意义字词的识别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当然, 这个过程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至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面对相同的学习对象———网络语言, 孩子们通过同化和顺应, 内化到自己认知结构中的语言是没有精致和局限编码之分的。

三、城乡学生同校、同学“新政”:拉近和抹平了两种语言编码之间距离

根据党和政府新的教育政策, 农民工的孩子可以和市民的孩子同校同学习。当然, 这其中也包括语言的互相学习。我们用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来分析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过程和机制。按语码理论, 农村孩子使用的语言是局限编码a, 城市孩子使用的是精致编码A。对于农村孩子新学习的语言A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语言a相关联, A被a同化, 那么A与a相互作用会导致二者同时发生变化, 分别变成A’和a’;A与a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复合语言, 即既不是单纯的局限编码, 又不是“单质”的精致编码, 而是A和a这两种语言物质在人脑这个容器里发生反应后产生一种新的语言“化合物”——A’a’, 而不是二者的机械组合Aa。农民工孩子和市民孩子在一起学习, 他们互为班级的同辈群体, 重要他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每个人都要超越自己的理解, 办法只能是相互合作学习。他们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濡染。因此精致和局限编码有合流的趋势, 并终将合二而一。

四、定量研究的精确结论验证了局限和精致编码之间界限的绝对和虚无

如果按语言编码理论的标准来划分语言的话, 那么此理论发生最显著效应的场域是出身不同阶层孩子作文水平的优劣, 衡量作文优劣的可操作性标尺是得分的高低。作文是书面语言, 是学生深思熟虑后写成的, 最能体现孩子使用的是精致还是局限编码。一般来说,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反之亦然。因此, 我们只要证明了最能体现书面语言的运用——城乡学生在作文方面不存在精致和局限编码的区分, 以此类推, 口头语言也不存在差别。

本研究采用某省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研究, 对其进行DIF分析。研究的数据资料由某省招办提供, 对当年的考生进行随机抽取, 获取了语文试卷2138人, 其中城市考生为951人, 农村考生为1187人。由此可见, 资料来源是权威的, 样本数量抽取也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因此, 可以根据样本测试的结果, 推断总体的特征。通过SPSS对样本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查, 得到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考作文分不会因生源地不同而产生差异, 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在高考作文得分上不存在差异。[7]即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是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精致还是局限之分。

由前文的理论定性分析和高考作文的定量研究,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中国, 语言编码对出身于不同阶层孩子的学业成败影响不大。原先人们脑子里认为城市学生使用精致编码而农村孩子使用局限编码是偏颇的, 是认识上的误区。这也正体现了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国情的不同, 语言编码理论在中国的嬗变。我们一定要纠正偏颇, 廓清认识。要想正确和有效地解决当代中国教育上的问题, 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才能对症下药, 才能找到抓手。否则, 只能是与要解决的问题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至此, 语言编码理论是不能解释中国教育问题的。

摘要: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认为出身于不同阶层的学生其学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语言编码不同。国外学者把它作为解释微观课堂教学领域教育问题的利器, 它能解释中国的教育问题吗?由于此理论具有三个自身无法破解的逻辑困境, 再加上大众传媒和“同城待遇”对孩子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力地消弭和跨越了两种语码的界限, 因此语言编码理论是无法解释中国教育问题的, 定量研究的精确结论也佐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精致编码,局限编码,逻辑困境,电视语言,网络语言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222.

[2]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109.

[4]藤竹晓著.蔡林海译.电视社会学[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140~141.

[5]Knoblich, G.& Ohlsson S. (1999) .Constraint Relaxation and Chunk Decomposition in Insight Problem Solv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5 (6) , 1543~1555.

[6]刘晓丽.媒体的语言影响力[J].求索, 2007, (12) :192~193.

陶西平: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动向 篇3

最近几天,新闻媒体最关注的有这样两件事,一件事是东海防空识别区,另一件事是PISA成绩的公布。PISA成绩的公布引起了媒体的很大关注,我已经看到 了很多国家对此的评论。我认为,世界各国对PISA成绩的关注,体现了教育国际交流。所谓教育国际交流,不仅是中国要了解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非常关注中 国。因此,让中国了解世界教育,让世界了解中国教育,这就是教育的国际化。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世界经济全 球化的推动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 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地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因此,归根结底,教育国际化就 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人与自然之间有生态危机,人与社会之间有人文危机,人与人之间有道德危机,人与自 己之间有心理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安全危机,文化与文化之间有价值观危机,经济与经济之间有金融危机,这些危机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与此同 时,我们又生活在充满机遇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20世纪末,人类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联邦商务部就共同 资助了一项研究计划,目的是要弄清楚在21世纪哪些科学技术会引领人类的发展。70多位一流的科学家在研究之后,提交了一份480页的研究报告《聚合四大 科技,提高人类能力》。报告认为,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Informational Technology)、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这四大科技的聚合(NBIC)会引领人类社会在21世纪的发展。机器人就是聚合科技的产物。日本提出,要在2020年前,使机器人能够达 到考上东京大学的水平。这种新兴科技的兴起,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聚合科技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个效果可能会使人类物种发生第四次改变。第一次改 变是人类走出森林;第二次改变是对火的使用,人类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质,有助于人脑的发育;第三次改变是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传承;第四次改变可能就会是聚 合科技带来的,也许会出现人工造人,这就是很大的改变。

第 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种种迹象表明,以聚合科技为基础,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工 业革命正在展开。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引起整个业态的变化,大规模生产有可能会转向大规模定制,产业组织的网络化,知识型员工将成为核心竞争资源。产业革命也 正在兴起,习近平主席在视察中关村之后在讲话中说,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 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我们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最锐利的武器,公平与质量是全球教育事业共同的、永恒的主 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为,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可能使人类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201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动了“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有10个国家参与了此次倡议行动,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习近平主席专门发了贺信,全力支持这项行动。倡议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不论其性别、背景或处境,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第二,必须提高学习质量,通 过更好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年轻一代适应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第三,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培育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帮助人们构建更公平、和谐和包容的社会。

二、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动向

(一)全球教育聚焦于质量公平

现在,公平与质量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合。因为原来“公平”主要指的是有上学的机会,“质量”指的是上好学;现在除了非洲一些地区之外,世界上大 部分地区的上学机会问题都已基本得到解决,而上好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质量公平问题现在被提上了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增加入学机会方面 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未带来教育质量和教育针对性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教育质量危机,而大部分发达国家也没能为所有学习者提 供有质量的教育。

世界银行“2020年教育战略”提出,为应对全球教育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的目标应从促进“全民教育”转变为促进“全民学习”。“全民学习”目标的提出是 在获得入学机会的基础上更强调受教育的结果,有利于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教育结果的公平。经合组织于2013年举办了教育论坛,并在论坛 上得出了这样一个研究结论——当前,来自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代表严重不足,那些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国家,也不可能在高等教育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经合组织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成绩表现进行评比,并将其列入学生公平就学的分析数据。这一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不 单纯看均衡水平,也不单纯看发展水平,而是将均衡与发展放在一起进行评估,即将公平性与成绩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公平性与学校成绩两方面表现俱佳的排名前 十位的是中国上海、中国香港、芬兰、韩国、加拿大、日本、冰岛、爱沙尼亚、荷兰、挪威;公平性高,但学校成绩表现较差的是俄罗斯、西班牙、克罗地亚和捷克 等国;公平性和学校成绩表现两方面都不好的是保加利亚、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则是学校成绩表现高于平均水平,但就学公平性低 于平均水平。、日本近些年来非常关注教育质量并为此采取了诸多措施。这是因为日本在PISA评估中的成绩有所下降,日本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十几年前推行的“宽 松教育”致使日本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因此,日本现在开始增加课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特别是数学与科学的难度。这样一来,日本教科书的厚度也就增加 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对初中全科及高中部分科目的最新教科书的检测结果,各学科教科书合计平均页数为5485页,比2004学年度增加了1078页。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为理化科目(增加45%)以及数学科目(增加33%)。

2013年7月,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以及学校大臣大卫·劳斯发布了磋商计划。该计划旨在改革小学承担责任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需要提升基本标准。尼克·克莱格表示:“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如果输在了起跑线上,后面也将会落后。”

2013年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美国国情咨文演讲。“现在,为了扩大我们的中产阶层,我们的公民必须接受教育和当今从事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培训。同时我们也要确保,在美国的每一个人只要辛勤肯干,就能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在教育方面主要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加大学前教育 投入;二是加强高中教育的技能培训;三是对贫困大学生给予资助。

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于2013年2月25日就职,于5月底就出台了《快乐学习·逐梦成长》的新教育政策。他们认为,只有小班化才能提高教育质量。2013年,韩国小学每班平均20.3名学生,2020年将减至15.9名。新政策还提出改变教科书,教科书编写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兴趣为核心考量,让学 生爱不释手,使学生能自我阅读学习,不必另找参考书或私人补习。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潮流指向

1.以学生为中心

现在,教育开始由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一是学生的全员化发展,即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我认为对于教育公平最好的解读就是每个学生 都是重要的。二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忽视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三是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学校的多样化发展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 个性化发展服务的。

日前,美国联邦教育部邀请学生代表,共同讨论美国教育改革问题。联邦教育部长邓肯说:“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将难以进步。”

俄罗斯正在进行高中课程改革。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宣布,新的联邦高中教育标准草案规定,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不同的科目,而且还可以自行选择不同水平的课程。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

韩国的《快乐学习·逐梦成长》提出,初中三年期间,指定某一学期不举行任何考试,让学生在没有考试、没有成绩评价压力的情况下,借由学校所举办的各项 活动,充分尝试自己的职业性向。韩国首尔市教育厅宣布,将从2013年6月开始,定期对全市中小学生的快乐指数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分四大领域:对学校生活 的满意度、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对自己的满意度、综合满意度。

在法国,于2010年秋季升入高一的学生已经在按照改革后的“新高中”的学业组织模式接受法国的高中教育。“新高中”用新的“探索课程”取代“定向课 程”,对所有学生进行“个性化陪护”,为困难学生开办“学业水平补习班”,学生可以更换“学业道路”,所有学生都可以享受个别辅导。另外,普通高中的学生 可以转到职业学校学习,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转到普通高中学习,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2.以价值观为导向

不只是中国,很多国家的教育都出现了从以能力为导向向以价值观为导向的转变。价值观主要包括,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二是正确对待别人,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

韩国提出,学校教学要将更多品德教育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重要的价值观与态度,如同理心与同情心、诚实、责任心等。

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一直随着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变化: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2011年 9月22日,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提出,让教育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全面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发展。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学生 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法国政府近日公布了《共和国学校重建导向与规划法》。该法旨在建立公正的、严格要求的、富有包容精神的学校,使教师在新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框架下,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贯彻共和国的价值观,教会学生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新西兰教育部颁布了2007年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将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基础价值观教育计划明 确指出,新西兰的学校应教育学生具有以下8种价值观,分别是: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公正、团结合作、关心环境、诚实正直

3.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点在于,一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二是实践式学习,三是合作式学习。

哈佛大学“为理解而教”的课程就是把各种知识综合在一起,以问题为中心,并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关键。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解答问题,而现在的学习则是为了解决问题。过去,“理解”就是学生听懂了老师讲的知识;现在,“理解”则是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用学到的知识来 解决问题。“为理解而教”的课程还体现了教学观的改变,即从教学是知识的传授改变为教学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 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学生的自我超越,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识,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有就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使学生从“被教”转 向自主学习。曾有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来中国参加一所中学的毕业典礼,他在讲话时表示,与英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要勤奋得多,考试成绩也好得多,但是,英国学生是自己在学习,而中国学生则是“被教”。

去年,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彼得·圣吉来中国,他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婴儿学走路,是在跌倒、爬起、再跌到、再爬起的过程中学会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 展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要有一个想错、再想、再想错、再想的过程。学生的每一个错误都意味着他在成长,教师要有“祝贺失败”的修养。彼得·圣吉的意思是要 关注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错误,学生犯错误恰恰意味着他在成长。就像婴儿摔倒了家长不要抱,因为他只有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了再爬起来,才能最终学会走 路。

2013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描述了新加坡未来可能面对的挑战。他强调,面对科技和经济形势的改变,下一代不但要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还要懂得创造新的知识,并以创新的手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于2009年首次选定筑波大学、埼玉大学、千叶大学、京都大学、冈山大学5所国立大学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讲座”开办校,为擅长数理化的小学至高中的学生讲授大学课程,并提供机会让他们亲手做实验。

印度在中学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进行“高级思维技能”(HOTs)培养。“高级思维技能”包括理解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引入高级技能,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强调以应用为基础的问题的解决,反对机械学习,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并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以色列教育部门在中学实施“优秀2000计划”。该计划的宗旨是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使学生具有数学的、技术的、经济的综合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4.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许是教育领域在21世纪最重大的变革。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在2011年9月重复提出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在教育领域信 息技术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物流的整个业态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网购就对于实体 商场产生很大的冲击;信息技术应用于国防领域,战争形态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却没有产生太大的改变。为什么会这样呢?邓肯认为,信息技术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没有使教育产生结构性的改变。信息技术不应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要改变整个教学模式,甚至是学校形态。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基础教育版》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学校网络联合会和国际教育技术联合会合作完成。报告指出,在近期发展阶段(即未来12个 月内),“云计算”和“移动学习”这两种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技术将进入主流应用。云计算能够使资源大量存储、提取、交互,而且不需要每所学校都建立资源 库。移动学习可以说是学习工具最重要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在中期发展阶段(即未来2至3年 内),“学习分析”和“开放内容”将引起基础教育领域日益浓厚的兴趣,预期将会在20%以上的教育机构得到应用。学习分析能够及时掌握群体和个体的动态,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开放内容,我们现在已有尝试,即搭建平台进行远程教育和互动。开放内容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转变,从资源的独享转向资源 的共享。在远期发展阶段(即未来4至5年内),“3D打印”与“虚拟和远程实验室”将获得广泛应用。社会对这两种技术更深层次的兴趣和投资是明确的方向 标,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报告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人们通常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对不熟悉的事物容易产生抵制情绪,并找出种种理由反对它。例 如,iPad会影响学生视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我认为,虽然这些问题确实都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但都可以在实践当中逐步解决。因 此,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传统的教育实践限制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教育模式也正在给传统学校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的技术和实践并不能为个性 化学习需求提供充分的支持,我们尚未找到应用数字化媒体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经合组织公布了对15岁学生的“数字化阅读技能”(Digital literacy)调查结果。这篇题为《PISA2009年结果:在线学生》的报告旨在测试15岁学生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解读信息、理解及评估电脑图表 等方面的能力。来自16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3个非成员经济体(哥伦比亚、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显示,韩国15岁学生在使用计算机 和网络进行学习方面名列第一,接下来依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和冰岛。

韩国国民中学英语、科学、社会三科将使用电子教科书,使学生得以主动、积极、认真地学习,而且此举有助于提升学生自学与日常生活所需的核心能力。

日本通讯部已于2010年10月在日本的小学启动电子课本试用计划。参与试用计划的小学生每人拥有一台平板电脑,同时,教室中还安装了互动式黑板。这 项试用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日本全国的中小学生每人都配备一台电子课本。如果成功的话,这将为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

法国《共和国学校重建导向与规划法》特别提出,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轻松地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和软件,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多媒体,具 备未来公民必备的能力,同时促进学校教育走进数字化时代。2013年的新学期,法国的学校提供了11项必要的数字化服务。

印度于2012年11月发布了一款名为Aakash2的7英寸平板电脑,出售给学生的政府补贴价仅为1130卢比(约合20美元),号称全球最便宜的平板电脑。目前,印度已有250所高校的1.5万名教师接受了将该款平板电脑应用于教育的培训。

中国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算晚,但如果我们现在不关注世界的态势,就很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智慧教室”和“校校通”阶段。

5.教育质量的评估

教育质量的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评估的关注点主要在于评估标准、评估体系与评估政策。

经合组织发布了一篇题为《为促进更好学习:评价与评估的国际视角》的报告。该报告称,全球教育系统正将对教师和学校绩效的评估作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以 及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推动力。报告还指出,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学校是否和如何测试成绩”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芬兰很多人现在不赞成参加PISA评 估,他们认为PISA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管PISA评估结果如何,他们都认为芬兰教育是很好的。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如法国、日本,他们对于 PISA的结果特别关注,有的国家的教育部长甚至就是因为PISA评估成绩不好而被撤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对于评估的看法和态度并不完全一样。

近日,经合组织基于PISA开发出了一个新的测试工具,这个工具被称作“经合组织面向学校的测试”(OECD Test for Schools),旨在为个体学校提供与现有PISA量表比较的,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描述性信息,以及技能和知识创造性应用方面的分析信 息。该测试也收集学生和学校的背景信息,以体现学校和课堂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及参与程度的关系。世界银行于2013年10月召开了主 题为“全球学习评估”的研讨会。研讨会讨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学习评估对于实现2015年后全球发展目标非常重要?哪些是有效应用学习信息的工具及方法 的评估?政府怎样采用这些工具和方法来建立自身的评估体系,以支持全民学习?各国如何改进他们的评估系统?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主要依靠单一的测试手段来给学生和学校评级,强调结果评价,而忽略了体现学生和学校发展进步的过程性评价。奥巴马上台后则采取 了更加全面客观的测试方式。联邦政府已投资3.5亿美元支持各州创立更加复杂综合的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不仅用于发现问题,而且用于为教师提供及时准确 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就。

自2011年3月31日开始,英国每所中学都必须公开其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每一学科的具体表现,以便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2009年,俄罗斯正式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逐步把中学毕业考试和高考合二为一。此举的原因是学生负担太重,自主招生易造成教育腐败,考试成本过高又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教育质量无法保证。该制度备受争议,很多高等院校都坚持认为应该自主招生。

2013年4月中下旬,日本进行了例行的全国学力调查,包括学生学力调查、历年变化分析调查、家长问卷调查、教育委员会问卷调查。调查覆盖国、公、私 立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生,着重把握和分析全国所有学校的学力状况,了解问题的改善状况,考查小班化教育政策的成果。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潮流指向中,以学习为中心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以价值观为导向反映了教育目标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反映了教育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反映了教育技术的转变,教育质量的评估反映了对待教育结果方式的转变。因此,当代教育的改革动向是全方位的。

(三)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上,课程是学校教育目标落实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启动 《2012-2015年教师战略》。新战略的重点是支持教师进行高质量学习,因此,新战略暂被称作“为了全民教育的高质量教师”。2013年4月21日至 27日的全球教育行动周提出“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口号,行动周聚焦于教师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即“没有教师,学校仅仅是一座建筑物”。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教师是推动教育平等、机会和质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满足每一个孩子愿望的关键,他们掌握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钥 匙。”2013年3月,经合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为21世纪准备教师并培养学校领导》的报告。报告呼吁,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关键学科合格教师短缺问题,各 国政府迫切需要提高教师行业的吸引力。欧盟提出,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教师技能需要被重新定义和调整。21世纪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比以往更多更复杂。当前 教师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教师老龄化、性别失衡及特定专业教师不足。因此,欧盟提出要“重新审视教育”。各会员国对教师政策尤其应该关注以下方面:教师新技 能的培养,增加投入,吸引年轻人从事教师职业,加强现有教师培训。

美国25个州发表声明,将采取行动更新其教师资格系统,以保证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前具备充分条件,要开发创新性绩效评估措施,加快批准教师培养项目的进程,以保证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满足大学和就业的需要。

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公立学校教师将接受更为严格的教师资格评估检验,旨在提升公立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那些资深的在职教师和新入职的教师,他们虽 然在工作经验上有所差异,但是为了使教师能够产生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新的评估方案认为应该对这两类教师采用同等级别的评估标准。

2013年,以提高全国教育质量为目的,瑞典教育部长与各方就十项教育改革措施达成了共识。这十项措施为:提高教师薪资并实施教师分级,减少教师的行 政文书工作,制定教师执照过渡期方案并协助在职教师进修,提高师范教育录取门槛,提升教学法,设立教师培训学校,为培训学校建立评价机制,加强“入职年”(Introduction Year)培训,设立教育研究院。

2012年3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师教育、教师培养改革的总方向:改变教师教育由大学承担、教师培养由教委承担的断层现状,构筑教师生涯一 体化培养体制,使教师进行深入的专业发展。改革的具体方向是:教师硕士化培养;改革教师资格证制度,创设“一般资格证”“基础资格证”和“专业资格证”的 教师资格证制度。

新加坡为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教师和校长制定管理者、教学和教育专家的不同职业发展轨道,只录取每一批大学生中最优秀的1/3加入教师行列,将现任教师每年的培训时间增加至100小时,为学校管理人才制定导师制。

于2012年3月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教师大会”主要研究21世纪的教师与过去有何不同。大会研究了若干项的差异,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即21世纪的教师必须成为高水平的知识工作者,不断丰富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三、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09年11月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讲道,“21世纪的教育需要重大创新,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 越复杂、越来越融合,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就教育的目的、内容、出发点及方式开展批判的、持续的交流和对话。”这个讲话有三层意 思,一是教育需要重大创新;二是教育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三是各国之间必须展开批判的、持续的交流和对话,这就是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 人普拉哈拉徳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式之一就是R=G,即资源来自全球,他说:“所有企业都应从全球多个企业甚至竞争者那里获取资源,以形成一个全球化 的资源系统,这是因为没有一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足以满足任意一位消费者在任意时刻的需求。”如果将这种思想引申到教育领域,那么我们就会得出,所有国 家的教育都应从全球多个国家甚至竞争者那里获取资源,以形成一个广泛的资源系统,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足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所有需求。因此,形成多元、灵活的全方位教育资源意识与资源整合能力,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动因。

世界是一个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圆心,圆心无处不在。教育就是半径,半径越长,每个人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推动教育国际化是拉长教育半径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推动教育国际化就是为了能够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教育的世界。

最后,我用刘延东同志的话做一个总结。刘延东同志说,“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人民群众需求中找准努力方向。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篇4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是促进文艺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理论与批评十分活跃,尽管受到各种干扰,在一年左右时间里,文艺创作的主流还是健康的,可惜,文艺界的这种现象,很快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化掉了,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双百”方针才被写进“宪法”.“楼梯式”:是贺敬之在学习马雅可夫斯基诗歌样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融进中国民歌和古诗词的优点,创造的一种诗歌样式。这种形式,诗行的内部按照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像楼梯一样排列,高低交错,字句排列基本对称,句式大体整齐,音顿大致相近,押韵大致相同,有严格工整的对偶和排比,节奏明快,抑扬有致,有利于表现重大主题、抒发充沛激情、增强诗的表现力和鼓动性。

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此外,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李超的《开会忙》等剧作,因其相似的创作倾向,也被看作是“第四种剧本”。突破“工农兵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人的军事斗争”)的既定框架和公式。

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前后,在天安门广场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诗歌运动,参加人次有数百万之多;人们以诗词为武器,矛头所向“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专政.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真正的群众革命文艺运动,其声势之大,在中外文艺史上是罕见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词后来编辑成《天安门诗抄》出版,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诗的丰碑.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插队”,1如根子、多多、芒克、林莽等;另外,一些其他地方的知青,与他们关系密切,经常交流看法和诗艺,如北岛、江河等。他们的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被称为“白洋淀诗群”。他们的创作被看作是“朦胧诗运动”的先声和准备。

“三个崛起”是指在80年代初,三篇以“崛起”命名的支持朦胧诗的文章。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反思小说“反思小说”是指1979年至1982年前后出现的小说,作品大都把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批判和对“文革”前十七年社会历史的反思结合起来予以表现,是伤痕小说的深化和拓展。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改革小说主要是指那些以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985年)正在进行的改革活动为其题材和主题的小说创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代表作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伤痕小说 主要是指1978年前后出现的小说。大多描写十年“文革”给社会与个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痕,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

寻根小说:产生于80年代中期,是指那些呼应着在现代背景上对民族文化精神进行重估的文化寻根思潮而兴起的一种创作潮流,表现中国作家试图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确认民族个性的渴望,旨在对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底蕴进行重新认识和反思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

市井乡土小说:是指以都市或城镇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土小说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乡村小说。这两类小说虽然描写的对象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普遍注重独特风俗民情的描绘,在意趣盎然的“风俗画”里,表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底蕴。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归来的歌: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样板戏” 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代表作《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新写实小说: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 《一地鸡毛》 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新历史主义小说 80 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女性文学:我国的女性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指的是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主体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一定是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源于英美,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代表人物如波夫瓦以女性关心话题为主题、面向女性读者的文学。

第四次文代会于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同意撤销《纪要》。

《燕山夜话》:1961年到1962年期间,邓拓用笔名“马南 ”在《北京晚报》上开辟专栏“燕山夜话”,发表思想杂谈,共计150余篇,后结集为《燕山夜话》。

《三家村札记》:邓拓(马南)、吴晗、廖沫沙(繁星)等用笔名“吴南星”于1963年间在北京市委刊物《前线》杂志上开辟专栏“三家村札记”,发表杂文随笔,后结集出版辑有60余篇。

当代散文三大家:秦牧、刘白羽、杨朔。《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文革时期知青诗歌的起点,食指的代表作。

干预生活潮流: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篇5

2、选区:是指选民进行直接选举,产生代表的基本单位。

3、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

4、行政法规: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5、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6、国家干部:是指列入干部编制、享受干部待遇,从事各种公务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

7、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8、任免:是国家公务员的任用和免职。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一定的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

免职是指:由任免权的机关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和形式,免去公务员担任的某一职务

9、培训: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要求,国家队公务员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与训练

10、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按照管理权限,对所属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品德、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绩、履行岗位责任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的考察、分析与评价

11、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奖赏和激励

12、交流: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公务员之间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之间实行调换任职

13、调任: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经严格考核合格后,被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任职

14、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应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平级调动

15、挂职锻炼: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

16、回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利、徇私情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某些限制

17、福利: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为公务员举办的各项优惠服务设施和直接给予公务员个人的各种福利性补贴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19、自治权: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利。

20、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21、参政议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发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2、什么是民主监督:指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

23、政治协商制度: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各国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 一种制度

24、特别行政区制度: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并规定特区政府对所辖区域社会的政治、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工商业、土地、教育、文化等方面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

25、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而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

1、我国人大制度的特点(1)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2)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3)作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民主集中制(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3、人大的任期

1954年宪法曾规定为每届四年,1975年起改为每届五年。为了保证两届全国人大之间的衔接,现行宪法恢复了1957年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正常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则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但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4、人大的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5、行政区划的原则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2)有利于发展经济

(3)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4)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6、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提案权;提名权;建议、批判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发言、表决免责权;人身特别保护权;物质帮助权

7、人大代表的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所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出席代表大会会议,参加代表活动,遵守本级人大会议的议事规则及有关规定(3)保守国家机密

(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们的意见和要求(5)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

8、继续完善人大制度P84(1)坚持与完善对人大的领导a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b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c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2)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3)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4)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a组成人员方面b工作制度方面

9、继续完善选举制度P124(1)改进提出与确定候选人的方式(2)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

(3)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4)关于直接选举的范围(5)深化对选举的认识

10、什么是选举制度

广义: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

中义: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狭义: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11、选举的主要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12、选委会的主要职权:

(1)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2)规定选举日期

(3)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做出决定

(4)划分选举本级人大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

(5)汇总并公布代表候选人名单,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6)委派人员主持投票站或选举大会的选举(7)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

13、国家行政的特点

(1)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

(2)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3)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4)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14、行政组织体制的原则:需要原则、精简原则、统一原则、依法原则、效能原则

15、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金字塔式结构、纵向垂直结构、横向并列式结构

16、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中国的首长负责制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的首长负责制,与宪法第三条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一致的(1)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行政制度上的体现形式(2)首长负责制是以民主制为前提的个人负责制(3)首长负责制在制度上结合了合议制的特点

17、总理负责制“三权一责”

全面领导权、最后决策权、人事提名权、全面负责任

18、行政监督

外部监督:权力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 内部监督:上级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

19、国务院的职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制令权、行政提案权、行政领导权、行政监督权、管理权、戒严权、人事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20、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P202(1)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3)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模式(4)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

(5)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

21、国家干部包括哪6类:国家机关干部、党的工作干部、军队干部、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企事业行政干部

22、传统国家干部管理的弊端

(1)管理对象庞杂,“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严重阻碍人才成长(3)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人和管事想脱节(4)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主观随意性大

23、国家公务员制度形成标志:《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相关重要法规的颁布

24、竞争的基本原则:公开原则、平等原则、客观原则、择优原则

25、竞争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1)优化公务员队伍(2)提高公务员素质(3)提高行政效能

26、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27、公务员录用程序P228(1)政府人事部门在考试实施之前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公开公布录用公务员的报考简章(2)主考机关在考试前还必须对报考者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和职位要求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和了解即资格审查

(3)对审查合格的进行公开考试

(4)对考试合格者进行报考资格的复审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考核

(5)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6)经审批同意,即发出录用通知

(7)通过考试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1年

28、任用采取的三种形式: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

29、免职的情况是哪些(1)转换职位任职的(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5)退休的

(6)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

30、培训的类型: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

31、公务员考核哪些方面: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是工作实绩

32、晋升的三种类型:年资晋升、考试晋升、功绩晋升

33、回避的范围: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34、公务员的福利:(1)公费医疗制度(2)病假、产假制度(3)探亲假制度(4)福利补助制度(5)抚恤制度

35、辞职的情况:

(1)担任领导国家职务的公务员辞去所担任的领导职务,仍保留其公务员身份

(2)公务员依法辞去所担任的任何公务员职务,即全部解除公务员职务任用、录用关系

36、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

(1)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2)健全法制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基础(3)深化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

(4)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

37、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a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b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c.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d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利益集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

(2)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a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b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c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队伍优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

3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1)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2)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3)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3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

(1)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2)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全

(3)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0、民族自治地方设置原则(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2)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3)还要参酌历史情况

41、自治权包括哪些方面:民族立法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主权、财政自主权、文化自主权、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权、干部任用优先权

42、如何继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2)实施国家提出的若干措施(3)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篇6

在中国, 梅兰竹菊, 很自然就让人想到君子风度;寒冬腊月, 人们总会以松柏之志自勉……每一棵花, 每一株草, 都寄托着今人古人的期待、好恶和其它种种联想。然而, 在中国之外, 尤其是在基督教文化系统中, 同样的春花秋草, 是否会让人产生同样的联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且不必说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 不同地区会有各自不同的植物品种, 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植物, 由于其所生长的文化条件的差异, 也会在不同民族中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的联想意义。

中国的儒家世界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千百年的文化熏陶, 让这两个世界的人形成了不一样的人格特征, 也让这两个世界的花草拥有了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我们知道,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词汇这个层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涉及面也最为广泛。[1]在本文中, 我们主要选取两对植物名词, 将它们置于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之中, 比较其中的异同。

一、桃花与玫瑰——一样的爱, 不一样的花

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国人普遍越来越“西化”。我们知道“情人节”, 却不知道“上元灯节”和“七夕”;我们知道红玫瑰象征爱情, 却不知道桃花也代表着深刻的爱。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以桃花的灿烂美好起兴, 衬托出新嫁娘的美艳。但古代评价女子并不纯粹考虑其外貌美丑, 更重要的是其是否有贤德。如桃花般灿烂的女子, 不仅有“灼灼其华”, 亦是“有蕡其实”、“其叶蓁蓁”, 她的到来会让夫家子孙满堂、根深叶茂。桃外形美丽、产量颇高的特性十分符合古代社会对女子的期待。由于这是一首赞美勉励新婚女子的诗, 所以古人在祝贺新婚之时往往会说“既和周公之礼, 又符桃夭之诗”。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意外相遇的美丽女子, 如同春日的桃花般灿烂夺目, 让人心生爱意。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桃》中谈到“桃之未经接者, 其色极娇, 酷似美人之面, 所谓‘桃腮’、‘桃靥’者, 皆指天然未接之桃”。正是由于桃花的美艳总与美人有牵扯不开的关系, 桃花也便被附加了爱情的联想色, 成为中国传统的爱情花。

英语中的peach也时常用来形容美丽女子, 如The new office girl is a real peach.All the guys want to date her. (办公室里新来的女孩很漂亮, 所有的男士都想跟她约会。) 另外, peach还有“漂亮”、“非常好”的意思, 如What a peach of a room! (多漂亮的房间啊!) 英语中的peachy cheeks, peachy complexion与李渔说的“桃腮”、“桃靥”类似, 但这些都只限于不正式的用法。

西方文化中被奉为爱情花的正宗是玫瑰。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所说的玫瑰, 事实上并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玫瑰”, 而应该是“月季”, 两者同属“蔷薇科”, 但月季俗名为“现代月季”、“玫瑰”, 玫瑰俗名为“徘徊花”;月季有“爱与美”、“爱情”之意, 而玫瑰并没有类似的含义。不过, 无论是玫瑰还是月季, 它们的英文都是rose。

说到rose, 很自然地, 人们就会想到苏格兰诗人彭斯的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啊, 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六月里迎风初开;

O, 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啊, 我的爱人像一曲甜蜜的歌,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唱得合拍又柔和。

玫瑰之所以被看为是爱情的象征, 其源头已不可考, 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 还是伊斯兰文化、印度教文化中, 都有关于玫瑰的传说, 却也只限于传说而已。我想, 这主要是因为玫瑰花外形高贵, 颜色纷繁, 气味芬芳, 这一切都只能给人产生美好的感受, 任何宗教、民族, 面对美好的事物, 都会有类似的反应。

“玫瑰花自古以来被西方人看的特别高贵, 而且被誉为‘尽善尽美’的典型。”英语中有coming up roses进展顺利, 蓬勃发展) , 还有不少与rose有关的短语、俗语, 如rose water指奉承话或矫揉造作的作品, a blue rose指“子虚乌有”等等, 这说明玫瑰花在西方文化中占极高的地位。这种“尽善尽美”的特质与西方的神话传说相融合, 使得玫瑰最终成为了爱情的象征。汉语中“玫瑰”这个词起先并不指花, 而是指玉石。《说文·玉部》:“玫, 火齐, 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 文声”, “瑰, 玫瑰。从玉, 鬼声。一曰圆好”, 将美玉之名赋予这美丽的花儿, 可见古人同样对玫瑰花喜爱有加。但别忘了, 中国传统的玫瑰花绝大多数指的是“徘徊花”而非月季花, 其地位也远不及西方的rose。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藤木第二·玫瑰》中讲到玫瑰, “花之有利于人, 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 玫瑰是也。……玫瑰之利, 同于芰荷, 而令人可亲可溺, 不忍暂离, 则又过之。群花止能娱目, 此则口眼鼻舌, 以至肌体毛发, 无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可食, 可嗅可观, 可插可戴, 是能忠臣其身, 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此处的玫瑰是花中的“全能冠军”, 却不是“爱情使者”。

二、木槿花与黄水仙——青春易逝的忧伤

任何民族面对时空的无限总会心生忧伤, 因为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所以, 抒发青春易逝的无奈感受是众多文人共同的选择。然而, 无奈与忧伤是共通的, 不同的民族所选择的抒情对象却是不同的。单从植物上看, 在中国是木槿, 在西方却是黄水仙。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有女同行, 颜如舜英。将翱将翔, 佩玉将将。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其中的“舜华”、“舜英”, 皆指木槿花, 用以形容美人之颜, 可见木槿花之美。也许是因为“红颜薄命”吧, 木槿花花期极短, 朝开暮落。《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木槿》:“木槿朝开而暮落, 其为生也苦。与其易落, 何如弗开?造物生此, 亦可谓不惮烦矣”。李时珍曰:“此花朝开暮落, 故名日及, 曰槿曰蕣, 犹仅荣一瞬之义也”。积聚所有的能量, 只在为一瞬的花开灿烂, 也许正因为这一瞬的短暂易逝, 木槿花的美丽显得更为可贵。然而, 爱花的人在欣赏花之美的同时, 亦会“哀吾生之须臾”矣。黄希旦《感时行》曰:“劝君莫种木槿花, 朝荣暮落堪咨嗟。劝君种取亭亭竹, 霜繁风劲依然绿。”查慎行《续咏庭前花草四章》:“木槿日及花, 难开易憔悴。人情无久暂, 枯菀适时至。敷条自仲夏, 荏苒杂秋卉。老人齿发衰, 阅世殊少味。炎凉等晨暮, 草草寓生意。”

李渔看得明白:“木槿者, 花之现身说法以儆愚蒙者也。花之一日, 犹人之百年。人视人之百年, 则自觉其久, 柳花之一日, 则谓极少而极暂矣。不知人之视人, 犹花之视花, 人以百年为久, 花岂不以一日为久乎?无一日不落之花, 则无百年不死之人可知矣。此人之似花者也。”从花的朝开暮落, 看出人生百年之短且暂, 并不新奇, 可贵的是李渔看出了人远不及花的地方:“乃花开花落之期虽少而暂, 犹有一定不移之数, 朝开暮落者, 必不幻而为朝开午落, 午开暮落;乃人之生死, 则无一定不移之数, 有不及百年而死者, 有不及百年之半与百年之二三而死者;则是花之落也必焉, 人之死也忽焉。”确实, 人生在世, 虽是集天地之精华, 却也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而已, 寄生天地之间, 忽如远行之客。

正因为木槿花朝开暮落的特质, 在后来文人的眼中, 它便成为了善变的小人。如孟郊《审交》:“种树须择地, 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 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 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 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 中有潜浪飜。唯当金石交, 可以贤达论。”

虽然在中国, 木槿花意味着朝开暮落的瞬间繁华, 美丽中总带着青春易逝、红颜易衰的忧伤, 但在韩国, 这个将木槿花作为国花的地方, 木槿却是“无穷花”。木槿花开时节, 树枝上会生出许多花苞, 一朵花凋落后, 其它的花苞会连续不断地开, 朝发暮落, 日日不绝, 人称有“日新之德”, 故被称为“无穷花”, 象征矢志弥坚、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也象征着美丽与永恒。

在欧洲, 用以表现青春易逝的植物为黄水仙 (daffodil) 。如赫里克 (Robert Herrick) 的《致水仙花》 (To Daffodils) 这样写道:

Fair Daffodils, we weep to see,

美丽的黄水仙, 凋谢得太快,

You haste away so soon;

我们感觉着悲哀;

As yet the early-rising Sun,

连早晨出来的太阳,

Has not attained his noon.

都还没有上升到天盖。

We have short time to stay, as you,

我们也只有短暂的停留,

We have as short a spring;

青春的易逝堪忧;

As quick a growth to meet decay,

我们方生也就方死,

As you, or anything.

和你们一样, 一切都要罢休。 (郭沫若译)

诗人借黄水仙过快的凋谢表现人“方生方死”的悲哀与无奈。不过, 黄水仙和木槿花相比, 可以说是很长寿的了。诗人的感慨, 或许只是因为面对美, 我们总是看不够, 然而, 美总是要逝去的;面对生命, 我们总是嫌人生苦短, 于是, 生命便在无奈与悲哀中, 消逝得更快。

余论

以上所讲到的植物词汇都深深打上了不同文化系统所赋予的不同文化烙印, 有些学者将这种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 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的词称为“文化词汇”, 这种词汇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有时是直接反映文化, 有时是间接反映, 还有的与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 (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等) [2]。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文化性的教学, 尤其是在词汇教学领域更需如此——因为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 最能反映文化的便是词汇。我们教授词汇, 主要是教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最基本的便是词义的教学。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将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七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词义教学最主要的也就是对词汇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教学。我们知道, 词的概念意义或者说是理性意义往往是固定不变的, 而内涵意义就需看情况而定了——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 甚至是在不同的篇章之中, 内涵意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但一般说来, 其附着的特定民族文化含义还是相对固定的, 并且对我们理解语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辞典义中, 往往只涉及到词的概念意义, 而很少提到其内涵意义, 这就导致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虽然通过查字典很容易得知一个词的概念意义, 但一旦将这个词放进具体语境中就很难理解了, 以植物词为例, 如:

“黄花闺女”中的“黄花”, 既可指“菊花”, 形容未出嫁的少女如菊花般的贞洁和操守, 也可指女孩子面颊上的妆扮, 如木兰回家时就“对镜贴花黄”。但在留学生看来, “黄花闺女”很可能就是指像黄色的花儿一般的少女, 那有什么美的呢?难道只是为了体现亚洲人的肤色?

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们在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或其它语言材料时, 也时常被其中一些看似很容易理解的词搅得一头雾水, 如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两个好姐妹》中出现了这样两个植物意象:

放荡胳膊丑, 你何时让我入土?

与它争雄的死亡啊, 你何时来

给恶臭的桃金娘嫁接上黑柏?

注释中标明“桃金娘”象征爱情, “黑柏”象征死亡, 倘若失去了注解的提示, 我想看懂这首诗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在词典中, 我们只能知道它们是两种植物而已。

如果我们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无法将文化性适当引入的话, 可以说这种教学是失败的, 毕竟, 我们希望外国学生了解的, 不是苍白无力的单纯的语言知识, 而是负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与文化的汉民族的语言, 她厚重、多彩、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戴卫平裴文斌.英汉文化词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语言研究出版社, 1999.64-65

[3]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雨小学六年级学生作文下一篇:在尝试中成长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