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生散文

2024-06-26

山水人生散文(精选10篇)

山水人生散文 篇1

这一场山水人生,和烦恼相遇了千百回,纠缠了百千次,对于烦恼,却还如陌生人一样毫不了解。烦恼是什么?如果固执地把它们归结为他人的伤害、生活的压力、人生的不如意,那么,结果是烦恼不见减少,反倒层出不穷。

认识烦恼,先须观察自己的内心,面对那些时时冒出来的负面情绪,需要自己一份清醒的`观照。假如把所有原因都强加给别人,一时的快意,换来的是无尽的烦恼,一个缺乏自我反省的人生,注定烦恼重重。

如果内心一味地因为外界的阴晴不定而忽冷忽暖,那么生活的一番番提醒,都被付之东流水。

想要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喜悦,不是追求事事顺心,是努力让自己心顺万事。任何事,学会面对、接纳、包容,心能容下,就是顺心;心生对峙,就是不顺。世间万物的存在与发生,即使谈不上爱所有,至少没有一样是让我们去厌恶甚至仇恨,厌恶与仇恨,不是来自外物的丑陋或恶劣,是来自自心的狭隘与偏执。

如果,因为烦恼而感知到痛苦,因为痛苦而寻求解脱,那么种种烦恼就是走出种种痛苦的一个个契机。痛苦,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并最终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和心态,去学会与生活相处,与世界相处。

别害怕人生的霜雪,去思考并发掘它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人生不过一场烦恼中的突破,痛苦中的觉醒。

山水人生散文 篇2

“水流心不竟, 云在意俱迟。”杜甫向我们昭示:文人见山不是山, 文人望水不是水, 文人观物有自己的性情眼光。清代李渔也说:“山水者, 天地之才情也。” (《笠翁文·梁治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 。在古代作家的心目中, 山水风物与人格气质可以相互沟通, 大自然以其风韵感染人, 人反过来可将其精神化, 从而形成一种“形而上”的人文山水自然风景。《文心雕龙·物色篇》将这一互动过程说得很形象:“山沓水匝, 树杂云合。目既往还, 心亦吐纳。春日迟迟, 秋风飒飒。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于是, 在文人足历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海、秀美的原野、翻卷的风云, 乃至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之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散文便问世流传, 成为了人类的精神营养。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古代游记散文, 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学生能真正跨越年代的隔膜, 细细品味, 不但可以从优美的语意表达中得到真淳的审美愉悦, 还能以文中那些天放广阔、自由无恃的神韵, 内涵深刻的人格精神, 感召学生的心灵, 使其性情升格于现代生活的压抑, 在回归天野的语意文字中获得超越, 从而也真正享受语文的润育。

本文简述的古代山水散文中饱蕴的儒家人格风范, 就是当代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精神食粮。

一、儒家融合自然, 天人合一的心境

儒家心境, 诚心守仁。仁者静, 仁者爱人, 仁者爱山, 仁者善待万物。这既是一种恬静宽和的心态, 又是一种敬重万物的眼光。敬则精神整肃, 生意盎然。见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万水千山仁爱行, 野花啼鸟亦欣然。

走进《与朱元思书》, 吴均在“风烟俱静, 天山共色”的富春江上“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意态悠然乐和, 万物仁心静观, 望秋云神飞扬, 临春风思浩荡。眼前的山水鸟兽在这种心态的吴均眼中已是鲜活起来, 山有“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的雄奇, 水有“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的清澈, 声音有“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不绝”的优美。山水灵气应和善意胸怀, 赏心悦目, 性灵升腾, 后来竟“窥谷忘返”, 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他从而也更深切地领悟了富春江。

走进《记承天寺夜游》, 我们便感受到色浅蕴浓、清淡含远的文字意韵, “庭中如积水空明, 水是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们也感受到作者优游不迫, 深微澄清的内在心境。文章结尾发出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直接标示出:赏美需要相应的心境!作者此时什么心境?经过谄害、贬谪, 他对生活已忧乐释然。“歌笑杂悲叹, 顷臾便堪笑, 风雨万事散。” (苏轼诗) 。江山风月本无主, 自古闲人常居之, “静则清明” (管子语) , 内感外应, 悠然融合。他从形而上的层面感悟到寺庙月下里荡漾着的性灵。

又走进《前赤壁赋》, 苏轼贬落黄州, 赤壁泛舟, 放眼渺渺苍穹, 水光接天, 清风明月, 尽情与客人“共适”。他们“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灵魂融入了赤壁万顷水月, 作者内心浸润着月下的水天逍遥。

走进《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他在寻找着大自然的灵胜, 寻找着心灵的寄托。当他爬上“不与培楼为类”的西山顶后, 极目四望, 悠悠大地, 人到山顶我为峰, 众山皆小, 万物邈远, 大地静穆……“内心突然不同凡响起来:“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形体超越凡胎, 精神超越人间,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达到了天人合一, 他从而享受了高山颠峰。

这, 便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儒学追求的至高心境。此时山水以其灵姿进入人心, 人心寄托于自然的神韵, 两两相化, 相融, 相忘……与万物和谐, 与万物相通, 世间高远的见识, 伟大的思想, 往往产生于此。如果我们的学生常怀这种与外物相悦相融之心, 静观万物, 那望山还只是土石吗?见树还只是枝叶吗?读书还只是黑字吗?内心进入其间, 相融相化, 也许“伟大”便常常产生。

二、儒士安贫乐道, 独善其身的情怀

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 谁来铁肩担道义?士!“学以居位曰士”,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原型。士, 腹有诗书气自华, 浩然正气的君子。他们在人生的高潮与低谷中都坚定地“独善其身”, 坚定地张扬自己“重仁、重义、重礼”的独立人格。

走进《陋室铭》, 刘禹锡得罪了权贵, 被贬至安徽和州作一名小小的通判, 人生挫折之大, 心头打击之大, 不堪细说。但他没有颓废, 没有妥协, 自我要求的儒学精神又从另一面大大地凸显出来。他在小小陋室里“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阅金经”, 专心从事自身的精神文化修养。“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反而得到了身心的超脱与宁静。他还拿“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来自励, 坚实地操行着儒家人生的完善。“贫而无怨, 难;富而无骄, 易” (《论语·宪问》) 。宦海沉波, 刘禹锡安居陋室, 融入诗礼琴经, 其乐也融融。

走进《五柳先生》, 晋代陶渊明的精神要求也不低, 一旦他认定官场无益于他的心性之后, 毅然辞官回乡。在五柳树下的宅里“闲静少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已志, ”精神沉浸于文化修养中。另一面又以酒助兴, 在酒中飘然似仙。面对家里,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他“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依然意态乐和“晏如也”。君子因穷吗?安贫乐道也!这正是:无其位, 有其德, 君子安之。他安适贫困, 精神融入诗酒, 其情悠悠。

走进《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作为康郡太守, 饱受宦海混沌的重围, 但他坚守儒学节操, 独善其身, 以莲花自喻:“出於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好个花中君子, 高洁特立;好个人世儒生, 高风亮节。作者浊世独行, 融入莲花, 其行昭昭。

这, 便是儒士们安贫乐道, 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面对今天的滚滚红尘和名利诱惑, 士风, 仍是世风之根本。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固守知识本位, 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 以美善华夏国风为担当, 则“士皆知有耻, 而国永无耻矣。”

三、儒士积极入仕, 兼善天下的胸襟

儒士追求, 内圣外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们“满腹装经史哲论, 一张口家国天下”。以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从杜甫“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从白居易“百姓多寒无可救, 一身独暖亦何情”都可以看出, 国家的治与乱, 政教的兴与衰, 这些儒士们忧患在心。匡救时弊, 政通人和, 乃是他们积极的人生追求。

走进《醉翁亭记》,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 虽然自己的人生曲折很大, 但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滁州百姓的父母官, 努力做到“爱人”亲民, 施仁德于天下, 让百姓富足, 让百姓快乐。“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滁州百姓游山的康乐, 也正是欧阳修热心观赏的风景。“临溪而渔”, “山肴野蔌”, “太守宴也”。他和百姓一道, 同走入山野, 同吃于山野。“宴酣之乐, 射者中, 奕者胜, 觥筹交错”, “众宾欢也”。而“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眼前政治清明, 民风淳厚的场景, 正应和了作者的经世追求, 他志得意满, 怎能不陶醉呢?

走进《岳阳楼记》, 一生宦海, 几许沉浮的范仲淹, 饱尝了人生的高峰低谷, 但他一生始终实践着儒家的“君子应不乐寿, 不哀天, 不荣通, 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 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努力通过“止于至善”的仁德、圣德境界来实现自己“忧患天下, 兼济天下”的儒学胸怀。他们认为仁者在岳阳楼上看到“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满目萧然”的洞庭景象时, 不应“感极而悲”;同时看到“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皓月千里”的洞庭景象时, 也不应“其喜洋洋”。他倡导君子应“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应“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正是孟子“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的入仕口号。范仲淹时代, 国家内忧外患, 百姓积弱积贫, 经世立业的儒学者, 他怎能不忧呢?

这, 便是儒家入仕济民, 兼善天下的胸襟。如果我们的学生也积极继承这种人生的政治情结, 何愁他们不关心社会, 不关注现实?何愁他们会患“自私冷漠”之病?且经天, 需要经天之才;纬地, 需要纬经之能。理想越高, 动力越强, 学习的热情更足!

此外, 《石钟山记》中的儒学“格物致知”思想, 《游褒禅山记》中的“明志”意识, 《桃花源记》中的儒家人伦关系, 《满井游记》中的“天人四时感应”, 《醉翁亭记》中的“和为贵”等等, 都是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 一一察之, 汲而取之, 都是很必要的。

云山苍苍, 云水茫茫, 儒家之风, 山高水长。两千年来, 中国每一次民族精神的大统一、大凝聚, 无不源于儒家文化一次又一次的重光。“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相信, 对儒家文化了解得越多, 理解得越深, 愈能使传统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获得新的生命, 学生的精神底蕴也越厚实。

人生山水画 篇3

所谓山水画,有浓淡、深浅、远近、高低、起伏、明暗等种种的色調与伏笔;透过色彩浓淡的铺陈,才能显得出山水画的意境:有时千山万水,层峦叠翠;有时风强雨急,枯枝败叶,这不都像是人生的写照吗?

一幅山水画,有时候看去: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画中鸟语花香、莺飞草长的美感,跃然纸上。让人看了这一幅山水画,意气飞扬,欢欣鼓舞,这样的人生,美不胜收!

但也有的山水画,景致疏淡,荒烟蔓草,小屋炊烟,鸡鸭数只,显得家贫无物。好一幕平淡萧飒的景象,这也意味着一些升斗小民,村夫百姓,不胜负荷的人生。

山水画里,有时候看去:悬崖绝壁,千山万壑,山峰高耸,插入云霄,犹如人生身居高位,达于巅峰,却又不免令人兴起高处不胜寒的唏嘘!也有的山水画里,峭壁小径,前途无路,就好像人生的艰辛,找不到出路。

有时,山光云影,水天一色,云淡风轻,碧波万顷,浩浩荡荡,又感到人生的前途远大,还是可以奋发飞扬,勇往前进。

有的时候,山水画里,枝叶扶疏,茅屋数椽,老圃黄花,秋山红叶,又像隐士,逍遥自在地安度人生!

有的山水画,环山抱水,波光粼粼,金碧耀眼,就像是浮宦世家,豪门贵府,好一幅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豪迈景象。

人生,有的人生来一路顺畅,就像色彩鲜明的山水画;也有的人生不逢时,一生当中,这里挫折,那里阻挠,就像山水画里的“山穷水尽”。但是,有的人虽然遇到横逆阻绝,但却越发激励斗志,他相信人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所以山水画里,虽是高山峻岭,坎坷崎岖,他也能翻越飞腾,勇猛前进。

人生,生活在山水之间,有的时候感到水送山迎,天地有情;有时候高山阻断去路,水波茫茫,不知前途何在?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 篇4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为了寻找苏轼的散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点,我把两篇作品联系起来阅读,互为参照。两篇文章通过一样的赤壁景色,一样的方式,一样的题材,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后《赤壁赋》都以秋江夜月为景,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以叙事写景为主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前赋以情感浸润景物,浸透着喜悦,相思,失落,超然,具有诗的抒情性。即言愁到解愁,悲愤到超然。后赋的山石高峻怪异之景,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

前赋以哲理升华境界,其人生虚幻,抱负成空之感慨,始终紧扣写景自然生发,因像得意,具有诗之理趣。后赋展现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却在结尾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的不知所踪。我认为,《后赤壁赋》中的孤鹤形象,说明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坚 毅精神、超越态度,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苏轼在逆境中能够依然保持着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

苏轼文风的绮丽华美,挥洒自如,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面对逆境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如浮萍,漂泊...——听完这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你已然胸纳须弥,意满乾坤。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人生哲理。3.王羲之陶渊明和苏轼三人的不同处世风格 王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是个性格极具魅力的人,堪称亦儒亦道的中华文化继承较为完美的人。是个沉稳、敦厚又不失潇洒超脱的人,对人对己都很有分寸,理性大于情感,是个既懂生活有懂艺术的人,具有战略眼光也不失战术的人,站得高看得远,个性寓在时代的共性中,办事周全,是个实至名归的群体领袖。对人对事果敢、有魄力,待人热情,思想活跃,富感染力,敢作敢为,为人正直、忠贞,胸纳百川,很有城府,很有耐心,能言善变,胆大心细,能动也能静的人。顺应自然,崇尚自由,对人对事不刻意,较喜欢散淡的生活,不老于世故,感情丰富但较为内敛,家庭生活幸福。克己,不会感情用事,行为达观而不斤斤计较。内心较为和谐,人生态度积极,行间距较宽,很能慎独,胸怀宽广。缺点:性格倔强不圆滑,考虑事情过于周密,内心矛盾来自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当遇到挫折时,反抗意识不强,容易随遇而安。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

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易事。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茶、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是那个“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晨兴理荒,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记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陶渊明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你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本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在黑暗凸现一缕光芒,却终不得愿。心被困住了,衷心被阻挡在大墙之外。官场中,你被谗言所绕,最终你抛弃了高管厚禄,选择了归隐田园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锄头打破那堵世俗之墙。于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为宅,与菊为侣,南山为伴卧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气,你是那个时代的“叛徒”,魏晋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围,征服了一个时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场的围墙。这墙是官场的黑暗。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厥,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苏轼,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是超人,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的赦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萌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苏东坡,豪气冲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曾面临过弯道,从仕途的高峰跌落到低谷,从皇帝,太后都欣赏的才子变成倒霉的贬往黄州的迁客。但黄州这个弯道,这个在众人眼中的 荒凉小镇,给苏轼带来人生的坦途。在黄州,他感到难言的孤独,正是这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浮华。他勇敢面对,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美——山水,开始寻找人世间的大哲——先贤。所有这一切不顺与苦难,反而使他彻底脱胎换骨,使他真正走向成熟。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诞生了。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仗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也豪迈?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视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的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锋芒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月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经典散文:梦幻山水 篇5

一个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的假日清晨,我顺着盘旋的山路,怀着悠闲的心情,凭着坚强的意志,独自融入了神秘悠远的梦幻世界——九曲湖。

伫立在湖边的小丘是,放眼望去,九曲湖犹如一只小鸭子的脚,又如一个被人拉长了的英文字母“Y”。九曲湖显得有些娇弱,被群山拥在怀抱里,被绿树翠竹放在掌心里,被蓝天白云映在眼角里,呵护着,怜悯着,依慰着。

忽然发现湖边停靠着一只小木船,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伯坐在船上,悠闲地抽着旱烟。上了船,我请求他带我到湖中去游一番。他欣然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不一会儿,小船缓缓地离了岸。伫立船头,伴着咯吱咯吱的船桨声,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已经融入了湖的怀抱,湖的梦境。

湖滨曲折迂回,群山连同蓝天和白云一起倒映在湖面,使山和水,天和水,云和水交织在一起。悠悠的小船在湖面上缓缓前行,只在船旁留下几圈波纹。让人真正体验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风吹云动,湖面上忽而波光粼粼忽而平静如镜。湖水是那么清,那么深,那么凉。它清的可以看见岸边的水藻,它深的看不见湖底,它凉的沁人心脾。因而湖水是淘气的,是灵动的,是成熟的。淘气时,犹如一个活泼可爱的小顽童。灵动时,犹如随风飘舞的彩练。成熟时,犹如一收隽永的诗歌。

漫漫的湖岸边,三五个垂钓者,坐立湖畔,手撑长篙,钓丝长悬,神情如山一般沉稳。岸边的芦苇丛中,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嬉戏于畔。发出清脆的鸟鸣。此时,鸟鸣声,蝉鸣声,橹桨声,附和在一起,演奏出一曲隽永的悠扬的交响乐,在湖畔,在林间,在山谷回荡。

小舟依旧前行,我的心情依旧悠闲。忽然,湖岸茂密的树林里传来阵阵欢笑声。细眼望去,是几个山中砍柴的`樵夫欣然而归,他们边走边停,有说有笑。

不知不觉间,天上的白云消失殆尽,层层乌云一拥而上,把我,把湖,把大地压的紧紧的。此时,小船已经周游了湖面。害怕大雨将临,我便让老伯把船靠了岸。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湖畔,清凉而急速的风吹着薄薄的身子。闭上双眼

,最后一次感受九曲湖那九曲回肠的意境,宁静悠远的内涵,泰然处世的底韵。

九曲湖的山水,像一副色彩淡雅的宣纸画,像一首意味深长的诗歌,像一篇神情俱合的散文,更像一部蒙幻斑斓的戏曲大作。

家乡的山水散文 篇6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时下,繁华落尽。

时间,像溪水,流向归宿。往事,像秋雨,潮湿了心情。坐在电脑前,静静思索,——过去了的,从身边溜走,依然清晰,令人依恋,也不由得想着那些,不该想,不应该想;思念,也不应该思念的人和事。慢慢的放下,提起,又放下,又提起,咀嚼,细咽,回味,以致消融。

根本来就在乡村,扎根在泥土,有种泥土的芬芳,有种菜根的香甜。不知是什么原因,迷失了自我,伴着城市生活的节奏,试着过觥杯交错,灯红酒绿的日子,才感觉是那么身心疲惫。也使人觉得这种生活没有乡村的爹娘过得舒坦。爹娘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乡村,没离开过土地,在泥土里刨了一辈子生活,过的是那样的开心,也很满足,只是偶尔说几句,“现在的政策好,可以吃饱肚子了,种自己的土地,舒服!”

“今年一定要到农村老家过年。”这是妻子临近年关了在我耳边每天都说的一句话。“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毫不犹豫回答。

1月12日,带着妻儿,踏上了生我养我的那方土地,看到那儿的山,那儿的水,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好像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年迈的娘早已站在车路边,望眼欲穿,盼子归来,想第一时间看看孙儿。看着她那风雨飘摇的身躯,不停的在为我们打点吃的。记忆中她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身子骨应该是很硬朗,可这会儿看到她拿东西时发抖的双手,不知不觉眼泪夺眶而出。这不就是在电话里头常说她身体很好的娘吗?一种无法明状的酸楚涌上心头,眼前模糊一片。

记得在小的时候,盼望过年,不是因为过年可以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逛亲戚的最惠待遇,而是每到年关,祭祖的权利就归小孩子了。

这样,小孩子可以放鞭炮,烧纸钱,烧香,点蜡烛。尤其是放鞭炮是小孩子的最爱,不但亲自放,放完后把没有响的鞭炮也在地上找的一干二净,放入自己的口袋里,带回家时,可以招惹好多同伴,那种自豪劲,有谁尝过?每到这时,娘会给我们下命令,上坟的鞭炮不能带回家,那样是不吉利的,晚上会梦见鬼的,这样真的就被吓唬住了,以后不敢在上坟的地方捡回鞭炮。

现在想来,那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放鞭炮很危险,安全要紧,但那时就不明白这些意思。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在整个村庄沸腾了,走东家给爷爷发烟,窜西家给叔叔发烟。至于发烟这活,小孩子们最乐意干,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感觉发烟时长辈们都会给他们好吃的(像核桃,糖果等等),而长辈们也特别喜欢孩子们来发烟,也是人气嘛。家长也乐意让孩子们去干这些差事,娘常常叮咛我们,大年初一定要起早,预示来年不会懒惰,吃饭要留一点,预示来年会吃不完。到长辈处发烟要图吉利,对长辈们要尊重,该叫啥的都要叫,不能直呼其名。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礼貌,学会礼尚往来。而长辈们也很高兴小孩子们给发烟,他们感觉是看得起他们,很有人气,如果那家没小孩子们去发烟,很没面子,会遭人闲话的。

那时,家中困难,但是娘看到我们健康成长,心里非常高兴。过年,虽然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她总是在一年的开始时就在积累过年的东西,过年了吃起来方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让我们也不看别家孩子的白眼(别人家孩子吃,我们睁着眼睛看着)。

记得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娘总是把核桃装在袋子里,吊在房的檩子上。估摸怕我们偷吃,好留在过年。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把它弄下来,可就是弄不下来。用竹棍敲打,拿它无奈何。最后偷偷搬来一个梯子,爬上房顶,揭开瓦片,从上向下用菜刀割开一道口子,取出核桃。到过年时,娘取核桃,准备给我们发,尽然是空袋子。她说,“这些死娃们咋爬上去的.,把核桃都吃完了,我看过年了看别家的孩子都在吃,你们看白眼去吧!”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娘鸡鸣就早早起来,开始践行她一天的劳动日程,先担满一水缸水,而后拿起箩筐装满洋芋,去村边的小河边淘洗,回到家开始做饭,饭后上地干活,晚饭过后,把猪牛安顿稳当后,点起煤油灯,挂在炕头,一针一针给我们做着布鞋,补衣服,一直到深夜。

以致我后来考上学校,在外地读书,每学期都要背上四双母亲给我做的布鞋,四年都如此,那时从来就没感觉到皮鞋穿在脚上是啥滋味。工作以后,再也没有穿过布鞋了,穿布鞋的时间只有留在记忆深处。

农村遇到下雨时节,在地里无法干活,娘就背起背篓,拿上?头,上山挖野药,卖钱,算是农村人的一份副业,她一份不少的寄给远在外地读书的我,多则上百元,少则十几元。那时,感觉娘像是机器人一样,永远不知道疲倦,从来没发现去医院买过药,也从没发现有难住她的农活,每天、每年把日子打点的稳稳当当,妥妥帖帖,劳动日程安排的是那样紧紧凑凑。

现在,娘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岁月确实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呀!

在过年的日子里,娘为我们忙这忙那。早晨,天边鱼肚白时,娘拖着那踉踉跄跄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她恨不得把时间抓得紧紧的,让我们在家多呆些日子,让那寂寞,孤单的日子再沸腾一回。

人生的山山水水 篇7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不愿意再轻易的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事,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身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矛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期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面对复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界,无非是云淡风轻,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笑笑别人而已。

摘自《大阅读》

纯情山水散文 篇8

岱山湖应该改名“黛山湖”!

从岱山湖归来,那里的山山水水依然不时浮现在眼前:远山含黛,湖水黛蓝,一切都干干净净,游客的心情也是干干净净的淡蓝色,就连回忆也浮动着一抹明亮清浅的黛色。

那天,在景区的大门前看见“纯情山水”四个字,我暗地哂笑:又是商家招揽游客的噱头!纯的本意是不含杂质,纯金首饰、纯生啤酒也就罢了,就连电影也打出了“史上最纯洁”的标语,现在旅游也开始打出“纯情”牌了!我想象不出,什么样的山水才能被称为“纯情”?在这个杂乱纷呈的世界里,“纯”实在太难得太珍贵,所以人人都想染指“纯”气。一边爬山,一边暗自杂七杂八的诋毁着“纯情山水”的说法,直到翻过小山,眼前出现一片宁静洁净的如同世外的湖光山色,我才知道那四个字是如此妥帖。

那些顶部平缓的小山远近高低随心所欲散落在视野里,看起来那么自然,仿佛任何一座小山稍稍挪移了一点,眼前的画面就会失去了和谐。它们安详悠然自在的环护着一汪碧水,那水蓝的如同冰蓝色的锦缎,浮动着幽幽的光泽。有的小山禁不住湖水的诱惑,将身子缓缓滑入水中,最后化成了悠然的卧在水面上的小岛。她们的倒影在湖水里微微颤动,仿佛是清冽纯净的天籁女声吐出的一个个舒缓绵长的颤音。

天鹅岛把岱山湖分成了东湖和西湖,围拢着东湖的山峦稍稍低平,草木稀疏一些,湖水清浅,景色疏阔明朗,是休闲娱乐垂钓戏水的好去处。西湖水面广阔,簇拥在西湖岸边的山峦稍稍高峻陡峭,草木丰隆,林谷深秀,湖水深蓝,显得深邃幽远。一湖两景,层次分明,相应成趣。就像百变女郎,人前高贵矜持仪态端庄,只要别人一转身,她就突然露出了俏皮的另一面,让你不知道哪面才是真正的她。

岱山湖成为旅游度假区纯属无心插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抗旱防涝,人们在肥东和全椒两县交界处选址建坝兴修水利,水库蓄水之后,人们发现那些寻常的层峦叠嶂在碧水蓝天的衬托下,居然成了一幅秀美的画面,虽然系人工造就,却是妙手偶得,浑若天成。后来,当地政府斥资对水库进行开发,让这片年轻的灵山秀水走到人们的面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唯有人类能在自然创作出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创造出自然无法创造出来的美丽的东西,岱山湖就是人在自然力基础上创造的优秀作品。

再后来,人们又发现岱山湖除了是两县交界线外,北岸的小山是江淮分水线,西北的小山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这么多的巧合给岱山湖平添了许多可供咀嚼的话题。只可惜,没能好好的把这三条线好好开发出来,让它们成为岱山湖旅游的重要亮点。

沿着湖东岸徒步。正值春末夏初,马尾松抽出了半尺来长的新枝,白中微微带绿,蜡烛一样笔直朝天立着,整棵树就是巨大枝状烛台,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插着无数“蜡烛”。一山一山苍翠的烛台擎着数不清的蜡烛,仿佛在静静的等候,等候一场盛大的舞会开始的号令。天似穹窿,地是巨毯,季节做东,要在这天和地间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世间万物都会成为舞会的嘉宾,飞禽走兽,杂树野花,蚊蚋蝼蚁......当然,还有我们,都应邀而来,在这个热烈磅礴的季节里纵情嬉戏!

岱山湖开发的游乐内容并不丰富,但只要你愿意寻找,就能找出无数有趣的活动:在林间采摘芳香浓郁的野蔷薇,在竹林里掰嫩绿如玉的春笋,在水边看人静立在阳光下垂钓,在岸边翻找好看的石头,在亭子里远眺……我还和女儿一起把别人丢弃在水边的旧竹椅搬上了t望平台,坐在竹椅上,面朝山水,享受阳光和清风。仿佛有新鲜的空气顺着每个毛孔透进体内,带走了体内的湿浊之气,浑身通透爽快。等我们走了很远偶然回头,居然看见许多游客排着队等着坐竹椅在山水中留影。女儿不由面露些许得意的神色。这个创意如此简单却又很受欢迎,应该建议景区管理处增加细节设置,丰富游客游玩的内容。

玩山之后是玩水。我们乘船去西湖对岸的演法禅寺游玩。岱山湖的游轮竹排如同水上公交,往返于湖面上的`几处景点接送来来往往的游客,只要购一次票,就能在各景点自由来往,这在一般旅游地几乎不可能。

位于湖西岸山上的演法禅寺是前些年当地政府重建的。演法禅寺又名“敕赐演法禅寺”,敕赐两个字表明演法禅寺是皇家寺院。传说朱元璋和马皇后曾经在这一代打仗,马皇后用寺庙后面竹林里的竹叶蘸荷花池的水洗眼睛,医好了眼疾。小庙因此名声大振。后来明英宗朱祈镇下令将小庙扩建。从敕赐建造到如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原址在湖对岸的山腰,也就是我掰春笋的那片竹林下面,水库蓄水后,遗址全部沉睡在水面下,只剩下一片绿影婆娑的竹林在湖畔随风的摇曳起伏。据说,那些竹子都是当年那些竹子的N代子孙。坚固的建筑可以存在百年千载,这百年千载对它来说也就是一世!而柔弱的花草树木却能穿越生生死死活到千世万代,这也许就是有生命力的事物和无生命力的事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吧!据说那片竹林有两大特异之处:一是多年来竹林的面积始终未变。据术士说是因为每年新增的竹子数量总是和死亡、砍伐的数量完全一致。二是林中只有低头叶,从无仰面花。前者我无从考证,但后者却被证实了,跑遍了竹林果然连一朵昂首盛开的小野花也不曾看见。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传说不能当真,就当是洒在旅游大餐上的调味品吧!

为了配合演法禅寺,营造佛学氛围,当地政府又在湖上建了巨大的(据说是世界最大的)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塑像,还在拦水坝上刻上《心经》全文,创造了第一个在大坝上刻写经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向来对这些不甚喜欢,更厌烦近年来神州大地愈演愈烈的新一轮造佛运动。攀比谁造的佛更大,这本身就是无聊透顶的事情。人怎么这般缺乏创意,佛已经造了两千年了,难道还没有厌倦?世界上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创造,怎么偏偏就要在造佛上做文章?是不是制作工艺无法超越前人,或科技含量高的东西制作不出,只好在“大”上面下工夫,期待用“大”来吸引眼球。就像国内某地曾经制造出几丈长的“世界最大的牙签”,我就不明白这个“世界最大”有什么意义?徒留笑尔罢了!再说,那些巨大的佛像安放在青山绿水之间,突兀生硬,不但不能给环境增色,反而破坏了环境的和谐之美。

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演法禅寺、世界第一座刻画经文的水库大坝、还有那尊立在湖面上巨大的金光闪闪的耀达摩祖师的塑像,在我看来远远不及这山水值得欣赏留恋,于是我用意识的镜头将它们渐渐虚化成了几个没有影像的名字,只让意识感受青山碧水。

游船从水面滑过,置身在湖山里,更觉景物清幽深邃:湖面或宽或窄,两岸迎送的小山或远或近,白云或卷或舒,湖水或颦或笑,熏风或起或止,水鸟或飞或停……众生万物行止随心,动静随意,自由自在,也包括我们。也正因为如此,这片景物才会如此安宁静谧。耳畔有风声水声鸟叫声,还有浑厚悠扬的钟声,那是游客在山上的钟亭敲钟祈福。祈福就是把自己美好的世俗心愿通过钟声放大后传给天地神佛。想起钟亭上镌刻的那副楹联“佛莲不诵世间禅意,岱山常闻世外梵音”。其实禅意出于人心,佛莲上的禅悟都是人间的感悟。钟声也是游客表达的心声,纵然悠远飘渺,但绝不是世外梵音,只有这湖水拍岸的哗哗声,飞鸟求偶的啁啾声,风过山林的呜咽声,才是世外梵音。我等凡夫俗女必须将自己世俗的心愿暂且搁置到一旁,才能听见。

湖底的石头在岸边翻卷上来,湖水一浪一浪的拍打着岩石的肩膀,发出让人心旷神怡的哗哗声。这石和水已经这么亲密的游戏了多少年也不厌倦,也永远不厌倦吧!亲密的传达爱意的行为,谁会厌倦呢?

开始时,我们先是蹲在湖边的石头上,掬水玩沙,在沙滩上栽花。堆积在湖畔的沙子是我见过的颜色最好看的沙子,肉粉色、浅黄色,纯白色的大沙粒混合在一起,浸在水里,晶莹通透,干干净净,泛着珠玉般温润的光泽。应该是重晶石或者石英石之类石头风化后形成的。从水中捧起一捧沙子,从指缝里滴下的水依然清亮洁净。

这样玩还是觉得不过瘾,忍不住脱下鞋袜赤脚走进湖水里。五月初湖水还比较凉,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和我们站在水里在水里找螺丝,捡石头,玩沙子,抓小鱼。岸边水底的岩石在水温柔的浸透下,终于软化了,用手指轻轻一抠,就一片片从岩基剥落。这扁扁的石块正适合打水漂,将手中的石片斜斜的贴着水面用力甩过去,石片快速旋转着,在水面上连续擦出几个小小的水花,才沉入水底,只留下一溜的圆圆的涟漪在水面扩撒。我们心底欢乐的涟漪也在一圈圈扩散。我们争论谁的涟漪多,谁的涟漪少,谁的抛掷的角度不对,只能扑通一声掉到水里……仿佛时光倒流,重返纯真的童年。

看我们玩的这般开心,一向不苟言笑的同伴也忍不住加入我们的群体,他先远远的蹲在一边掬水洗手,后来就慢慢的走过来和我们比赛打水漂,投石子。

接送客人的游船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但大家都视若未见,不肯登船离开。已经多少年没看过这样黛绿的小山了,已经许多年没有亲近过这样碧蓝的湖水了。谁不爱美和欢乐?这样清灵的山水人怎能不爱?这样欢乐的时光人怎么能不希望延长延长,再延长!

能多逗留一会就多逗留一会吧!偷得浮生半日,来和山水相亲,拂去满身的征尘,洗濯心底的晦暗,然后与山水挥手作别。明朝为名奔忙也好,为利拼搏也罢,各自继续操心劳碌去,但此时此刻我们远离纷扰心无尘埃,真正享受了怡情山水的乐趣。

景区的饭店的接待能力有限,游客高峰期间,景区的餐馆爆满。景区附近做生意的山民也不多,饮食供不应求,但山民也没有借机抬高价格:凉粉米线依然是五元一大碗,烤火腿肠2元一根。吃饭的时候发现相机电用完了,到路边卖冷饮的小店寻求帮助,店主热情的忙着找插座,没空闲的插座,于是他就把冷柜的插头拔掉,帮我把相机插上电源。半个小时后,我去取相机充电器。我问店主要付多少钱?晒得黑黑的摊主一挥手:不要钱,你拿去!这真出乎我的预料,也让我很感动。在南京中山陵旅游的时候,在景区的小店给手机充电20分钟,店主向我索取10元钱,讨价还价后以8元成交。取回手机之后我头也不回的走了。凡是只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是冷冰冰的纯粹的物质和利益交换,没必要自作多情的添加温润的情感元素,然后自欺欺人的说什么山美水美情更美。只有利益交换的情况下,金钱的光芒已经形成了无法穿透的屏障,我们几乎无法触碰人情的温暖和纯真!两个店主形成鲜明对比的行为让我感慨万千,我不愿意离开,就趴在小店柜台上一样一样的浏览商品,实在找不到中意的东西,于是我就真心实意的买了一客我完全不需要的冰淇淋。

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地方,个中冷暖一言难尽。那年去桂林游览,交了从冠岩到阳朔的漓江竹排全程游的费用,却被筏工扔在半途的码头上,理由是:面值二十元的人民币上的漓江山水是漓江风景的精华段,公司不许竹筏过,要去必须另外收费。双方僵持不下,旅游的时间太紧张,耗不起,同筏的游客纷纷离开,只有一对小情侣坚决不走,定要讨个说法。晚上,我们在阳朔西街又遇见了那对小情侣,他俩说起维权的事情依然愤愤不平。他们告诉我们,他俩坚决不让筏工离开,并拍下了照片,说要到旅游局去投诉……双方僵持几个小时,估计那个筏工从没有遇见如此“难缠”的游客,知道自己绝对没有脱身的可能,才骂骂咧咧的放筏……可以想象那对小情侣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看那段绝美的风光。在桂林呆了那么久,那段山水风光我依然还是只在20元的人民币上看过,而且只要看见二十元人民币,我就会再次想起桂林的那段经历。桂林是个不还价就怀疑自己上当,不算计就不得心安的地方,商家挖空心思撬游客的钱包,游客紧绷神经处处防范唯恐上当受骗,那种尔虞我诈的商业气息让亚热带响晴的天空下的灵山秀水也蒙上了薄薄的冷飕飕的雾霾。眼前的岱山湖还没有开发到让人心变成只能生长物欲的土地,依然保持者相对纯朴的民风。

站在山顶眺望远处,绿树合围着粉墙黛瓦的农舍,门前田畴青青,有不少农民开着小手扶拖拉机在田间侍弄庄稼菜地。有人把旅游业称为“绿色企业”,我反对这种说法:旅游业并不参与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不过是将别处创造的财富转移到自己的口袋里而已,这和企业直接参与财富创造的传统劳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任何财富创造都是极其辛苦的,都需要你大量的付出,懒人最讨厌付出。眼前的这片土地上生活也拥有旅游资源,却依然把传统劳动视为重要的生活方式,这和桂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桂林,每天从早到晚都能在街头路边、公园里、古树下看见摆放的麻将桌,一堆堆闲人聚拢在一起稀里哗啦的打麻将抹纸牌。都说桂林是休闲的城市,在我看来桂林不过是个好逸恶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懒懒散散不思创造不求进取的城市罢了。我不反对悠闲的享受生活,但享受生活也要积极创造美好生活。一个懒惰的城市实在无法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拥有了上苍赋予的最优美的自然资源,却只愿意躺在资源上眯着眼睛打盹,或者只想使用巧诈的方式牟利,已经在背离纯真的路上走得太远太远了。

无论什么年代里,无论身在何地,假如人能坚守物有所值等价交换的古老商业道德从事商品交换和服务,那么他的灵魂依然纯真;假如人依然把传统直接参与物质精神财富创造视为生存和发展的最正当的方式,那么这个人的心灵依然纯朴。

岱山湖的旅游资源远远逊色于桂林,但这里的山水纯净,更难得的是这里的人还保持着纯朴。自然界里“纯美”的风景难得,心灵世界里的“纯美”更难得! 这样想着,就越发觉得这里的山水草木纤尘不染,明净动人。

山水情缘的散文 篇9

我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美丽的山村里,开门就是烟波浩瀚的太湖。我爱波光粼粼的太湖水,更爱环绕太湖四周的那一座座风景秀丽的群山。

小山村背靠玄墓山,左为米堆山,右为长祈山。或许是得上帝的恩宠太多,这辈子注定了我和山水间那份必有的情缘。

小时候,总爱听爷爷给我们讲祖上开茶馆的故事。爷爷说的最多的就是这玄墓山和这太湖人相依相随的情感。

玄墓山有“玄墓形势,三龙三凤,胜绝天下”之誉。山麓‘玄墓山圣恩寺’是乾隆七下江南,六次到过的地方。明清以来成了当时社会名流的揽胜之处和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每逢正月初九“天生日”的庙会,成千上万香(游)客就会来这里进香焚纸,玄墓山一时名噪江南。祖上的茶馆也沾了这湖山灵秀的风光,生意很是兴隆。

祖上的茶馆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它是那么遥远。而那“湖山灵秀”这四个字却刻进了我的心底里。

祖辈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太湖边无疑就是山水养育了人,一条出湖捕鱼的渔船,一根上山担柴的扁担,一只洗衣的木盆,一个淘米用的饭箩等都成了这卷清淡水墨画中的素材。

祖辈们在玄墓山脚下开垦出来的田地如一汪清澈的湖水,漾青泛绿,浮光跃金。稻田边,桑树林,打谷场,桔树林……都留下了懵懂少年欢乐的美好时光。

长在太湖边最喜欢的还是玩水。记得一位算命先生说我命里不缺水,是淹不死的命。我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对这位算命先生的话似乎也信了一半。那年我十岁,和父亲、弟弟一起出湖下网,途中我们的船翻了。船罩在我和弟弟的头上,因为熟悉水性,延长了在水下生存的时间。当被父亲救起的时候,我竟不觉得害怕,想着水底的那些小鱼和小虾,心里还美滋滋的呢!

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的炎热。禾苗刚插好,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灌溉沟渠里找从湖里被抽水机带上来的小鱼和小虾。伴着隆隆的机器声,一股巨大的水柱从管子口喷涌出来,来不及逃走的我被水流卷走。在一个出口处,一块大石头把我给挡住了,我又在水里躲过一劫!为何我会如此幸运?许是因为我太爱这太湖的`水,有湖神娘娘在暗中保佑吧!

与玄墓山隔湖相望的是渔洋山,夏季里和姐姐坐在老榉树下做刺绣。远远就能望见这湖中心的岛屿。这岛上是有人居住的,据地方揽胜中记载:渔洋山有林趣、鸟趣、路趣“三趣”之说。所谓林趣,渔洋山山溪潺潺,绿树满坡,从湖中看烟雾绕绕,仿佛在虚无缥缈的蓬莱,走进山里,又有竹林。说起这鸟趣,也颇有意思。渔洋山三面环水,为岛上鸟儿的繁衍提供了一块乐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最能概括这一特点了。这路趣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概括也是最为恰当的。晴朗的日子里,看湖面上低低盘旋的鸟儿,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绣花针,少女的羞涩的心事会涌上心头,想想自己将来该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呢?

我和夫的爱情竟也和这山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他认识是经二姨介绍,那年山麓间杨梅满山红,一次偶然的相识,注定我和他这一生的情缘。初次的见面也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渐渐的忘却了那一次的相亲。而他却在某一天出现在我家门前,说是来湖边垂钓。那年,爱情的鲜花盛开在波光涟漪的太湖边……

那年初春,湖边的芦苇正长。已为人母的我抱着五个月大的凯歌在湖边拍下一张照片。那也是我至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一张照片。周围的群山,静静的湖水,可爱的幼子,一种淡淡的幸福洋溢在我脸上……那年,感觉自己好美!因为我在山水间找到了宁静。我想到了范仲淹那首《太湖》的诗句来:

有浪即山高,

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

月华三万顷。

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是否也是受了太湖的启发而作呢?

陆俨少的漂泊人生与他的山水画 篇10

关键词:浮沉;手不辍笔;传统;自我变法

一、陆俨少少时得忘年之交引入冯氏门下

陆俨少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郎绍君曾说过,像他这样的画家,实际上而是世纪不会超过十个。

陆俨少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县南翔镇的一户米商家庭。他从小性格内向,交友不多,但是却十分喜爱看书,尤其喜欢杜甫的诗集。对于其它的诗集他只读选集,杜甫诗集确是通体读过的。这也为他日后创作《杜甫诗集百开集》埋下了种子。当时颇具盛名的大学者王同愈十分欣赏陆俨少,觉得他天资聪颖,是个可塑之才。王同愈经常教授陆俨少学习诗文,陆俨少也十分勤奋。这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往年之交。王同愈与当时誉满沪上的海派画家冯超然关系甚密,他将陆俨少引入了冯超然的门下。陆俨少拜冯超然为师后,冯超然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画要有殉道精神。这句话陆俨少终身铭记,但是殉道艺术往往意味着与世俗的疏离。

二、陆俨少经历战乱寄情于以农养画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犯上海,陆俨少一家被迫到上海租界避难。在一个多月的逃亡中,他患上了肺气喘。一九三四年,陆俨少在浙江德兴买下四十亩山地经营一片梨园竹林,安顿家室。他打算就这样以农养画,终老一身。这是陆俨少殉道国画的最初之举,他曾认为靠着农场安家立命,便能做一个自作主张,不因人热的画家。一九三七年淞沪战争,日本攻占上海,陆俨少不愿做倭寇顺民,带着一家老小愤然走上流亡之路。历经数月。到达了当时被称为大后方的重庆。以农养画的梦想就此破灭。

三、陆俨少生活颠沛流离,竹筏上观峡江山水成就陆氏技法,编纂山水画刍议

晚唐诗人杜甫因战乱被迫入蜀的一段经历,一样的颠沛流离,一样的哮喘顽疾,一样的城春国破,避地怀乡的忧国怀乡让同样漂泊流浪的陆俨少深感共鸣。陆俨少当时只是个名不见经转的青年画家,举步艰难。经亲戚的介绍,他在重庆二十兵工厂谋了份文职的工作。后在同窗好友吴一峰的劝说和帮助下先后在成都,乐山,宜山等地举办了一系列画展。他通过画展卖画,借以饱览巴蜀山水。这是一位历经战乱,对国土沦丧,有着切肤之痛的画家。八年抗战胜利后,陆俨少思乡心切,带着一家人坐上朋友运送木头的木筏,历时一个多月才到达上海。在途中他常常坐在木筏边看着渐渐远去的蜀山和翻滚东下的江水。这危急四伏的返乡漂流竟然成为陆俨少国画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七百里峡江山水,层云断谷,古木长林,浮水暗流,悬瀑奔涧,尽收古今历家山水。从此他逐渐抛弃摹依,师法自然,慢慢地形成了独特的陆氏山水画技法。陆俨少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块”。所谓“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这种白痕在陆俨少的作品中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是泉水,山径和浪花。“留白”要以墨色反衬,所以陆俨少又创“墨块”法,以浓墨积点成块。陆俨少还擅长用长线条描水勾云,他的水纹描绘写尽了江波万态。他的勾云是以比较细的拖笔中锋画云的阳面,比较淡而毛的环曲线条勾云的阴面。另外先生画石每每空勾无皴,只用一根起伏变化的线条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往往起笔墨迹厚重,直到墨色淡干飞白,才蘸第二次。陆俨少主张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面进行创新,不能丢掉传统。陆俨少被扣上右派帽子,剥夺画师身份,只能在画院资料馆做杂活。這也使陆俨少免去了各种应酬,他开始着手编写一本传统山水画技法的讲稿。陆俨少每天白天到画院劳动,晚上就在弄堂边的路灯下放上两只方凳编写画稿,直至深夜。画稿经过补充修订,编成山水画刍议。后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印数十多万册,并多次再版。

四、陆俨少潜心绘制杜甫诗意图册

一九六二年,正逢杜甫诞辰一千两百五十周年。为了纪念杜甫,陆俨少开始着手绘制,杜甫诗意百开册。三个月中,他总共完成了一百零八幅杜甫诗意图。他从中精选了一百幅装裱成册。这部册页很快在画界流传开来。潘天寿很欣赏陆俨少的才华,他以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身份邀请陆俨少到浙江美院兼课并将杜甫诗意百开册展示在教学大楼走廊里,一时间引起全校师生和院外人士的注目。文革时期陆俨少收到了巨大的冲击,杜甫诗意图也丢失了近半。一九八九年,陆俨少终于又拿起画笔,凭着记忆以晚年的风格补齐了文革中丢失的三十五幅诗意图。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陆俨少的右派和地主身份彻底得到了纠正。他的艺术开始重新焕发光彩,他的成就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重视。晚年成名后,他依然不拘成规,力图自我变法。

结语:陆俨少一生沉浸于笔墨之中,就是居住在昏暗的石库门底层他也没有辍笔不耕。生活对于陆俨少来说是漂泊不定的,是艰苦的。但是陆俨少笔下的山水画确是清泉绕阶,山径农耕,俨然一片避于乱世的桃源净土。坐竹筏从重庆回上海的途中,历经惊险,他沿途看着远去的蜀山和江水。他有所悟,形成了自己的作画风格。他的山水画用笔之巧妙,画水之灵动,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开展“三生”教育总结下一篇:思想汇报12.12-十八大新党章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