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2024-08-19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共11篇)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1

1.练习交叉步走,发展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能保持身体平衡,交替移动身体重心前进。

3.通过游戏培养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上直线或提供绳子。

2.礼物卡片或小玩具若干,贴有小动物头像的篓子四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做身体准备活动操(教师自编)

2.幼儿跟随教师做各种走得练习。

花样走:幼儿成一路纵队,在音乐声中听教师的信号练习各种方式的走:高人走、矮人走、模仿小动物走、变速走等。

舞长龙:六队幼儿同时面向同一方向转体,每队幼儿相互拉手,组成山洞。排头幼儿依次钻绕过本组的山洞,到队尾与最后一个幼儿拉手,然后第二个幼儿出发,直至组内幼儿都钻过山洞。

3.练习交叉步前进。

教师:小朋友,我们今天学滑稽人走路,两只脚交叉向前走,谁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讨论怎样才能走得稳。

教师分腿站立在一条直线上示范交叉走,并且以儿歌的形式讲解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踏左方,左脚向前踏右方,两臂张开慢慢走。

幼儿分成4~6组,站在四条直线后面,一个跟一个在直线上练习交叉步前进。可先慢慢前进,熟练之后可适当加快步伐。

4.游戏“送礼物”。

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直线后面,每人手中拿一样礼物卡片,听信号,沿着直线一个跟着一个以交叉步慢慢前进。请一名幼儿做狐狸,当老师说“狐狸来了”,所有幼儿都立即停止走步并且做一个动作造型,“狐狸”仔细观察幼儿是否动了,如果移动就会被“狐狸”抓去,不能送礼物。此时教师再次发出信号“狐狸原地蹲下睡觉”其他幼儿继续以交叉步前进,最后到达终点,把手中的小礼物放进有小动物头像的篓子里。跑步回来,重复进行游戏。

幼儿游戏,可计算篓子里的礼物数量。最多的队获胜。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2

一、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

很多幼儿园场地有限,教师怕出现安全事故,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幼儿在冬季参加户外活动等原因, 导致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

改进措施:对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协调好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二、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活动量不足

组织幼儿活动时多以散步、玩大型玩具为主,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均较低,活动量不足,达不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改进措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幼儿的活动量。 能根据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动作质量等状况随时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三、基本动作的训练不够全面,教师示范动作要领不够规范

在训练幼儿基本动作时,内容不够全面,示范动作要领时不够规范,不同年龄班动作的难度和要求也没有体现不同之处。

改进措施:深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示范要规范,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

四、热身运动和活动项目相脱节

热身运动大部分都是韵律操,与活动项目相脱节,孩子各关节活动没有活动到位,容易受伤。

改进措施:热身运动应与体育活动项目有关联,有针对性地活动身体各关节,才能保证孩子在活动中不受伤。

五、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游戏项目缺少情景化和游戏性

改进措施: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上应更情景化,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运动的习惯。

六、游戏挖掘不够深入,缺少小肌肉动作的训练

教师对体育活动游戏素材挖掘不深,活动中训练的都是大肌肉动作,缺少小肌肉动作的训练。

改进措施:挖掘传统游戏和训练小肌肉的动作的游戏,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七、在活动中教师的高控制,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教师对游戏器材、玩法和玩伴的控制性多,孩子的自由性差, 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改进措施: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孩子自由选择运动器械、玩伴,探索不同的玩法,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篇3

了解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有助于幼教工作者正确认识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有效完成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活动 组织形式 指导策略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采用课堂教学形式,以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体育游戏、器械活动等为内容,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活动,在传统意义上是上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幼儿园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年龄班通常每周安排1~2次,大多采用基本动作加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讲解示范法、练习法、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游戏法、比赛法等,也通常遵循经常化、适量负荷、多样化、全面发展、循序渐进等原则。它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在给儿童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儿童人格和个性,为儿童终身健康打下基础。

一、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的指导策略

要熟悉活动目标,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遵循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活动前的场地,器材和玩具的置备与布置,熟悉活动计划及做好活动前幼儿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注重对幼儿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既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同时又发展幼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建立活动常规,利用活动的有关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个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师幼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绪、语调和姿态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幼儿情绪兴趣的影响和感染,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去,并有执行活动计划的高度责任心和灵活性。教师在幼儿活动时,要扮演好自己的各种角色,更要灵活自如地做好各种角色的转换,通过游戏的方式指导儿童在玩中学,提高学前儿童的活动兴趣。

组织形式多样,手段、方法合理有效。可以按照学前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也可以采用活动区,活动前应提要求,区内材料要不断补充更新;讲解时要用精彩的放松吸引儿童注意,教学方式要形象且直观,课堂气氛要活跃;活动中应启发学前儿童多动手。

活动即面向全体,又应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指导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可以有不同要求,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做好个别教育。多让儿童发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儿童从操作中学习。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控制好活动的时间。一般小班为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30分钟左右。注意做好活动后的复习辅导和检查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指导能力和教育质量。

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指导建议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和知识、技能准备。活动前,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置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了解幼儿知识、技能的准备情况。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气球》,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气球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场地、器材的性能有充足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展活动前选择适合运动的服装,并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点,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状态出现在幼儿面前,用自己的活力带领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创设问题的情景和轻松、自由的氛围,引起幼儿参与锻炼的兴趣

体育活动教学很特殊,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无关刺激多的特点。因此,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的指导策略应着重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准备。教师首先要运用语言或环境的创设、角色的分配和选择等手段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如:“今天我们来做哪吒,练本领,去战胜敌人?”其次,带领幼儿运用律动、模仿操、小游戏等做热身运动,提高机体的活动状态,以便于尽快适应较大运动量额活动。在活动练习过程中同样要设置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来激发调动幼儿活动运动能力的兴趣,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善于组织,精心设计。

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幼儿的态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引起师生积极态度的重要方法。如,在“穿过小树林”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在操场放置障碍物,让幼儿练习曲线运动,模仿小白兔、蝴蝶、小鸟、蜻蜓的姿势,就能引起的兴趣。新鲜、活泼的情境,将会给体育教学带来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能力、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的难度,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在练习跨跳时,可以让幼儿自行设计不同的宽度和高度,使活动内容具有难度和负荷量得差异。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结束时要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动作, 轻松有趣的模仿动作、小运动量的游戏,或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使幼儿的身体和情绪逐渐恢复到状态。让幼儿在这样的融洽、安全的心理氛围中身心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完成动作的学习

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新动作技能时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的模仿,而是要让幼儿在比较轻松自由的体育活动情景中,通过独立的观察、模仿、探究、发现、相互学习和相互纠正等方式去进行学习。以幼儿学习踢足球为例,一开始教师并不示范,而是启发幼儿动脑筋:“足球可以怎么玩?”由此引出幼儿多种创造性的玩球方法。然后进一步提出:“你会用脚玩球吗?” 带着问题,积极地尝试着学习踢、运、停球等,经过练习,观察,最终掌握了踢足球技能,获得成功。这样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又使其身体各部位得到了锻炼,动作水平得到了发展。又如我们在幼儿对某一活动建立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往往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给幼儿创造尝试的机会,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潜力和功能。以从高处往下跳为例,一开始,只是让幼儿自由选择高度较低的平台,然后请几位能力强的给大家示范,再由教师把要求示范给幼儿,诱导幼儿练习。随后,教师出示各种高度的平台,放在场地四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高度。这样,不管能力强弱,还是胆量大小,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感受。

(四)加强基本动作练习方法的指导

体育教学活动中应使幼儿在练习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首先应注意指导幼儿学习分析动作。如新学动作与哪些已经掌握的动作有联系;完成该动作时身体哪些部位和器官参与,身体各部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第二,想与练结合,它是提高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很注重直观教学,采用动作示范、运用教学挂图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运动表象。教学中十分重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的结合。表象练习是在头脑中演练动作技术(主要指动作的速度、力量、方向、路线、节奏、时空等多维因素在大脑中的再现),这有利于幼儿记住所学的动作,增加了幼儿思维形象的保存量。而大量的形象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相结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先进行动作练习,再进行表象练习;二是先进行表象练习,再进行动作练习。练与想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教一个动作,教师都有意识地采用讲解、提问、评价及语言强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记住所学动作的名称、要领、连接方法、动作节奏等。幼儿一旦将运动表象与一词语联系后,对运动表象的回忆、加工、理解、修正与重复处在语言指令的制约下,对运动表象的形成与要领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nlc202309022129

(五)合理调控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

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展与健康,影响到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如果活动量太大,超出了幼儿的生理负荷,会有损于幼儿的健康;如果活动量太小,对幼儿施加的刺激太小,就不能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只有在体育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宜的运动量,才能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所以,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和幼儿生理机能的特点——活动量上升快,最高阶段延续时间短,承担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力差,必须合理调节控制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运动量的调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季节、器械、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做到高密度、低强度,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六)注意安全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大胆、勇敢地去参加各类活动,又要保证活动场地、器械的清洁、平整、稳固,同时对幼儿活动的方向、路线做以选择,教师还要对幼儿的着装、情绪、擦汗、喝水的适时适量进行指导和调控,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幼儿的体育活动能有序、安全地开展。

(七)组织形式多样,手段、方法合理有效

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都要集体进行,而要灵活加个人、小组等组织形式。体育教学活动不一定在幼儿园里进行,可以在社区、公园、社会机构等等。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充分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多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活动内容与材料不一定统一,即使同一内容也可多种层次,以便幼儿选择。活动内容不一定全部指定,可让幼儿充分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实现因材施教最基本的方法。每一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形式、时间、空间等要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教育活动的弹性,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出的“计划外”问题以及出现的其他意外,就能够很好解决,同时要抓住一切有意义的可生成课程的契机,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注意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讲解和示范。由于学前儿童学动作、做游戏大多凭感觉学习,而不是先议论以后开始学习。如果看见同伴玩跳橡皮筋游戏,自己便也想玩。例如,在学习跳橡皮筋时,儿童不是先让教师或同伴介绍怎么玩,而是边看边学边跳。当跳得不顺利时,同伴不会去讲解,而是跳着说,“你看,就这样跳”,以此进行身教。这主要是因为儿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差,抽象思维处于萌芽状态,不能抽象地进行思考训练,必须用具体的行动、动作直接做示范才有效果。示范动作是最生动、最具体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儿童直接地感知动作的全貌,能够实现儿童模仿的愿望,容易被他们接受。例如:让学前儿童排队,虽然喊出“面对黑板站成一排”,儿童还是手忙脚乱打转转,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组织者面对黑板一站,并说“大家像我这样排好”儿童就会立即排成一行。总之,儿童与成人不同,对语言的指示不太理解,必须直接做给他们看,即先示范,后讲解。但是,示范动作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影响他们用脑思考的锻炼,限制他们的创造性。最好在有助于学前儿童理解的范围内进行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要适当地穿插上讲解,并进行适当的提问,以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同时又能检查他们理解的程度,便于针对性的教学。讲解应力求简明扼要,口齿清楚,突出重点,生动形象,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专业名词术语。

(八)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回顾与反思

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回想整个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行为得失,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掌握自己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与优、劣势,从而能有针对性地改进缺点,有利于自己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同时,当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对自己的经验作系统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常的方法是勤思和多记。反思的方式:对照自己之前的活动设计,回顾活动的过程;抓住活动中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为提高反思的有效,教师要多与人交流;多看他人的教学活动;多看书学习;自己多思考。对于幼儿的评价,要看幼儿的参与情况,获得的锻炼和发展情况,及时肯定和鼓励。培养兴趣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必须注意为幼儿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

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和实施论文 篇4

摘要:幼儿园在对小朋友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小朋友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小朋友的体质,促进小朋友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把握教育目标、提升指导策略以及巧设活动规则来研究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组织及实施。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组织

《纲要》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小朋友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小朋友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小朋友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包括基本动作、体育游戏、体操、器械练习等,每天必须保证小朋友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那么,如何让小朋友在每一次的体育活动中尽可能地得到最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多动脑、勤思考。

1把握教育目标,体现全面性

体育活动中我们既要帮助小朋友掌握动作技能技巧,又要注重对小朋友交往能力、情感态度、规则意识等方面培养,以此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大班小朋友体育游戏《趣玩桌子》为例,目标定位于:第一,通过游戏,加强侧身钻爬、直体翻滚、翻越障碍物、平面跳跃等基本动作技能的练习,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第二,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三,体验玩转桌子带来的快乐。为了完成活动目标,设计了闯关游戏“螃蟹钻山洞”、“猴子爬山”、“刺猬运果”、“山羊演杂技”,让幼儿在难度逐步增加的闯关游戏中,满足与同伴合作、挑战游戏、挑战自我的情感需求。大班幼儿与同伴合作意识增强,他们喜欢玩挑战性、竞赛性游戏,基于这一特点,活动中,积极引导小朋友在与活动材料互动中及生生、师生合作中利用图谱让幼儿自主摆放桌子和发现闯关方法,在各种通关游戏中发展幼儿综合运动能力,同时,还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观察思考的能力,体验玩转桌子带来的快乐,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产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促进每一个小朋友技能、情感、综合实践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2提升指导策略,注重主体性

教师的观察与教学要面向全体幼儿,除了用简练、生动的教师引导语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外,教师还需要应用适当的身体语言进行辅助教学。如在示范走平衡木时,教师以手势、面部表情暗示、提醒小朋友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走平衡木过小桥的?此时小朋友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观察教师的动作。而小朋友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对怎样完成走平衡木的动作技能有了基本的了解,回答时也能应对自如,对走平衡木的动作要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能较出色地完成动作要求。另外,可以以小组练习的方式来激发小朋友互相学习的兴趣。小朋友两三人为一组,提醒小朋友在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同伴的动作优点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等,通过互相观察,取长补短。活动中合理分配运动强度和密度,避免小朋友由于长时间的练习而产生身体疲劳的现象。如快跑、跳等动作时,由于强度较高,教师可以在活动环节中安排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别练习,最后再让小朋友进行集体练习,在整个练习的环节里,有缓冲的时间的空间,既能得到动作的加强与巩固,又能使身心得到调节,以此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3巧设活动规则,把握开放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会费很多功夫去设计体育活动,而忽视了规则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然而从体育活动真正实施需求来说,体育活动中规则的运用能决定此次活动是否成功。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前,不仅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还要重视对规则的理解和科学运用。首先,把活动规则的传达做到言语、动作三者结合运用。教师用语言来解释规则时,可以针对小朋友的特点进行儿歌创编,这样更易小朋友理解和接受。比如,在小班体育《袋鼠跳》活动中,为了让小朋友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就创编了有节奏的口令:“我用布袋做游戏,双腿放进布袋里。双脚一定要并齐,手抓布袋向上提。屈膝蹬腿连续跳,小小袋鼠笑嘻嘻。”还有就是身体动作,不仅要做到标准、到位的示范的动作,还要尽量用身体动作来帮助小朋友了解该排什么队、怎么站或是往哪边走等。其次,巧设图示。从幼儿的思维特点来看,图示更符合他们直觉思维的特点,有利于小朋友顺利地接受规则的信息,进而有效地进行活动。巧妙地把规则表现在图示之中,在小朋友的体育活动中适宜地创设和运用一些图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妙用音乐。音乐的种类繁多,在体育活动中使用音乐来配合教学的老师还是占大多数的。音乐灵活地配合活动的进程需求,有一点极其重要,即教师所选择的音乐的风格、节奏与活动的重点、小朋友情绪节奏需保持统一。比如小班体育活动《爬一爬》中,有一个难点就是让小朋友根据信号快快爬和慢慢爬,我们可在在提供图示环后融入快快的音乐和慢慢的音乐,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爬行的速度正好与音乐的节奏还有图示的意思相一致,充满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温婷.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改革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传球、拍球、接球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

3、加强幼儿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活动重点: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全身协调运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报数:

2.队列练习:

(具体要求不在此赘述)

二.基本部分

1、准备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接着有针对性地对玩球时会受伤的地方进行训练。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要求:做操时动作准确、做到位、用力。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游戏分三个层次。

首先,教师请十个左右幼儿做示范。教师请十个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抛球者如小叮一边拍球,一边说:“小叮拍,小叮拍,小叮拍完小咚拍。”说完马上把球传给接球者小咚。游戏反复进行若干分钟。

接着,教师再请十个左右幼儿做示范。教师请十个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抛球者如小红一边运球,一边说:“小红拍,小红拍,小红拍完小兰拍。”说完马上把球传给接球者小兰。游戏反复进行若干分钟。

然后,教师再请十个左右幼儿做示范。教师请十个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抛球者如小明站在圆圈中间,一边拍球,一边说:“小明抛,小明抛,小明抛完小李抛。”说完向上抛球。小李必须马上跑到圆圈的中间,在球落地之前,把球接住。游戏反复进行若干分钟。

三.体育游戏:

活动时间很灵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游戏时间的长短。

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小心不要把球砸到小朋友的身上。

抛球者和接球者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声音响亮、短促。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两个好朋友之间相互捶背,相互捏手臂,相互抖一抖手臂等,让幼儿在朋友间亲密友好的氛围中得到放松。

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以‘健康第一’思想为工作方针,以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基本要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加强领导,务求实效,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二、领导小组:

长: 王建章

副组长:

姚东锋

韩磊

员: 班主任及体育任课教师

三、活动时间安排

1、晨跑晨练广播操: 8:30—

9:002、体育活动:下午4:20—5:003、眼保健操:上午10:20—10:25   下午    2:40—2:454、体育课课程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

四、活动要求与管理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五落实、六到位”即值班领导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或体育教师递交请假条。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6、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主要应以室内舞蹈、体操、健身房、乒乓球、棋类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应以体育组安排的内容为主要参考。

7、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体育组请假,报分管校长批准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以文字依据为准)。

8、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9、活动器材配置:各班根据学校活动的课表安排可向体育器材室提前预借当日活动器材,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必须交回体育器材室,各班不准自行保管。

10、根据天气环境报告指数(AQI、PM)确定活动时间和运动量的安排。

五、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活动安全防范知识。

1、按《方案》和课表要求组织本班学生提前准备活动器材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检查学生运动着装,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协调体育老师合理安排运动量。

3、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要配合学校严格按照(学生伤害突发事件处理方法)进行妥善处

理。

4、做好学生考勤和活动记录,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随时接受检查评比。

六、学

1、要求参加活动的学生穿运动鞋,着宽松衣裤,尽可能穿运动服装。

2、在指定场地区域进行规定项目(指学校或班级安排)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扰乱活动秩序与纪律。

3、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报告老师并办理好请假手续。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出现互相吵闹、争执、嘲笑甚至打架等现象。

5、对违反活动秩序,不遵守活动纪律学生将作出严肃处理。

6、体育器材由学校统一安排,不得私自将体育活动器材带进学校。

七、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方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并送学校医务室进行护救。

2、学生伤害严重,必须第一时间送医院、上报学校并由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班主任、卫生室老师、体育老师需全程参与处理。

3、保护好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特重大的伤害事故及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土桥中心小学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7

一、切实有效的让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得以实施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在安排和编排上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确立“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一个核心为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两个基本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根据这一原则为学生的健康身体打下牢固基础,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因此我设计了一整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丰富多彩的早操,如跑步、广播体操、武术操、眼保健操等;有以提高活动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和比赛,如球类、接力赛、棋类等;有以增强体能和技术为主的身体素质练习,如田径、体操等。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和老师创编一些安全可行、活泼有趣的体育游戏、健美操等等。以下是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

(一)早操

早操在学校体育中不可缺少,他可以迅速唤醒处于休息状态的神经细胞(特别是大脑皮层),使之达到适宜的兴奋程度,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健康水平。由此,我们为了能激发学生对早操的兴趣,作了详细的计划。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

根据农村初中的客观实际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分为集体做操、校园集体舞、分班分组活动和自主活动等,并每天以此类推。

以下是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1)第二节下课铃后,各班尽快集合队伍,到操场指定位置集中,参加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校园集体舞。

(2)操和舞蹈结束后,分年级进行活动,安排如下:

二、改变体育组织管理,各级落实,层层深入

农村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必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与控制的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管理使课外体育活动沿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首先,应将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纳入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学校领导要将它作为体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村初中团组织的宣传鼓动作用和组织作用。第三,要特别重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应将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列入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并经常检查督促。最后,要注意发挥学生体育骨干与积极分子的作用,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建立课外活动的常规,其内容可以包括考勤、按时借用和归还体育器材、预防伤害事故、开展检查评比等。

三、合理安排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切实做好“五个落实”

(一)时间安排落实

尽量使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交替进行,更好地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列入课表,作为法定形式。

(二)活动内容安排落实

应加强对学生活动兴趣的调查,结合实际条件,将学校的统一安排(如:广播操:舞动青春和放飞理想、舞蹈:校园集体舞等)与学生的自选内容(如: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棒、滚铁环、实心球、呼啦圈、打陀螺、健美操、跳皮筋、跳绳及其它各种游戏……)结合起来,既保证统一的计划与组织,又适当满足学生的兴趣。

(三)场地器材安排落实

在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应视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来考虑活动内容与时间。根据各活动班级活动项目的需要,采取了学校提供、学生自购和师生自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活动场地,由体育组根据各活动单位的活动内容及人数,结合学校场地情况,合理统一安排。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8

幼儿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的补充,强调将单纯、机械的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转向使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的体育活动。

一、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目标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及主动性等特点。

1.总体目标

(1)通过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通过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评价、分享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3)让幼儿在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学会理解、关心、帮助他人,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4)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良好的适应能力。

2.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

(1)小班

情绪:愿意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情绪稳定,不哭闹。

交往:愿意和比自己大的幼儿一起结伴活动,能对比自己大的幼儿的指示做出反应。

合作:学习分享、轮流、等待,能够和他人一起活动。

评价:愿意参与自我评价活动。

整理:能在老师及比自己大的幼儿的帮助下将玩具放到指定位置。

规则意识:能在老师及比自己大的幼儿的提醒下学习遵守活动规则。

(2)中班

情绪:乐意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保持愉快情绪。

交往:能主动结伴参与活动,能在老师的提醒下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交往。

合作:学习结伴、商量、谦让,分享整体合作中的成果,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评价: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评价。

整理:能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整理好,放到指定的位置。

规则意识:能遵守活动规则,学习提醒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3)大班

情绪: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班的混龄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感受活动的快乐。

交往:能主动带领比自己小的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尊重他人的需要、意见、感受并做出合适的反应。

合作:会与他人沟通、谦让、商量。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友好、愉快地进行合作。

评价:能独立、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整理:能主动整理玩具,并将玩具分类放好。能提醒弟弟妹妹整理玩具。

规则意识:能主动遵守活动规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制定活动规则并提醒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二、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开发活动场地,合理创设区域

我们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塑胶软化地面、人工草坪等不同质地的户外活动场地,继而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器械的功效。以基本动作作为划分区域的标准。区域的划分、内容的选择还充分考虑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经过反复的研讨和尝试,我们最终选择了平衡区、投掷区、蹦跳区、综合区。根据幼儿使用运动器械的特点,我们又增设了车类区和球类区。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2.合理投放器材,物化活动目标

器材的投放是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器材投放得是否恰当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经过多次实践研究,我园的户外体育游戏器材是这样投放的:

由于混龄活动中幼儿存在年龄差异、个体差异,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如平衡区,在入口处我们设置了高矮、宽窄各不相同的平衡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选择不同的道路。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不同于日常的集体游戏,只有最大限度地将活动的规则和目标物化在材料中,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区域的创设中设置不同的标记、符号给幼儿以引领与提示。如车类区画上车道、人行横道线、停车场等,幼儿无需教师过多提示便可按规则进行游戏。

3.定期定时开展,建立常态机制

每周二、周四上午10:00—10:40固定开放活动区。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手腕花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佩戴不同颜色的丝带参加混龄活动。教师通过不同颜色的丝带分辨幼儿的年龄段,以便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全园幼儿听音乐统一进入活动区,活动中有一次听音乐统一换区,以保证幼儿活动内容的相对稳定和及时调整。

三、形成了部分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内容

四、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而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活动前教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有可能怎样做有心理准备,在活动中以观察为前提,采用有效的指导策略给幼儿以适时的引导与帮助。幼儿活动前,教师应组织幼儿做好身体各关节的准备活动,活动后应有放松环节,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安全。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看似简单的体育活动,用游戏情境加以包装,往往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如蹦跳区的“袋鼠跳”“青蛙跳”,平衡区的“小扁担”都很吸引幼儿。

2.提供支持性的材料

有的幼儿平衡能力较强,单独走过“高桩”对他来讲难度相对较小,于是“双人小汽车”“小扁担”“小油桶”等材料的加入为他的活动增加了难度与挑战。

3.教师、同伴的示范

有许多器械、玩法是小龄幼儿不曾接触过的,这就让异龄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困难。为了实现合作,大龄幼儿承担“小老师”的工作。如玩平衡区的踩接沙包的游戏,大龄幼儿边讲解边示范,直到小龄幼儿也能将沙包弹起,两人能够一踩一接地合作玩。

4.教师的语言指导

当大龄幼儿当不好哥哥姐姐时,教师要多鼓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责任心。当幼儿出现玩厌或想不出更好的玩法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和启发。

5.教师肢体语言的支持

如有的幼儿想走梅花桩,但又缺乏勇气,教师可伸出一只手,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便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五、思考

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9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学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体艺[2008]5号)及党中内、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让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阳光体育动动”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教体卫艺[2007]8号文件精神和通知要求,结合我校运动场地和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意义,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员健身、人人锻炼”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

二、组织领导 组长:张昌武 副组长:王珊生、刘军

组员:、胡淑苹、刘丽萍、汤倩 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三、实施原则

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的原则:体育课堂及课外活动坚

持以“育人”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开展体育活动。

3、体育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为指导,加强体育教育,同时将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

4、全面性和体体性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式,使学生能参加活动在体育、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全面提高,并让所有的不都参与进来,真正的实现人人锻炼、全员参与。

5、教师引导,因材施教与学生自主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积极宣传,鼓励学生人人参与锻炼,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自行选择;对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可强迫其参加。

四、开展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与领导,分工协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1、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放到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规程。通过家长会及学校黑板报、班级墙报等形式,加强对师生和社会的宣传工作。全面宣传《国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

2、学校明确由分管体、艺、卫和课外活动的班子成员联合共青团及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实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并负责管理和监督。

3、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学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实施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教师职工的积极性,深入开展 “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宣传和实施,形成工作合力。

4、利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导“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

炼”

活动以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同时进行,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形式,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使其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1、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预案,防范于未然。

2、加强安全教育,教师加强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和学生的监管。

3、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4、随时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规律,杜绝因锻炼不科学而引发的意外伤害事故。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1、根据学校活动场地现在条件和学生实际,计划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明确工作职责,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大事小事有人管,不留盲区。

2、制定相关的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监管和年度考核。“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课外活动计入教师的超课时工作量。

3、加强活动过程的监管,对活动实施的过程和贯彻的效果、质量进行相应的考勤、考核、以防课外活动中出现防羊式“的情况,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四、活动实施开式

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并监督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体育课的学生的活动时间和实

施的效率。

2、坚持学校的“三操一活动“即在校学生的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3、本年将利用一切可用的活动时间教会学生的集体舞蹈,一年级学生的儿童广播体操和保健操。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田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

5、挖掘地方特色,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素材,开展特色、有趣的体育活动。

6、举办秋季体育运动会,集体舞比赛和儿童广播体操比赛。

五、活动实施方案步骤及进间表 1、9月──10月,开展每学年进行一次《标准》规定的测试,由领导小组牵头,统一安排,作好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体育教师具体组织学生测试,并完成上报工作 2、10──11月下旬.,举办学校大课间评比。班主任具组织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进行表彰。3、12月,举办体育动动会,体育组教师具体组织学生参与和评判,并进行成绩登记汇总,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4、3月──4月中下旬成立校足球队,为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足球赛做准备。

五、过程的预期目标

1、计划确保《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安全,顺利的实施,得到贯彻落实。

2、按时保质的完成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并作好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

3、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力争用三年进间使90%以上的身体正常的学生达到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掌握两项日常体育锻炼技能。

4、争取在本市内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中,取得具有历史突破性的成绩。

5、以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为契机,使全校师生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生和主动性,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

凤凰中心小学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篇10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讲座提纲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 晨间体育活动:自选小型体育器械活动、操节  体育教学活动  集体体育游戏

 其它形式:幼儿运动会、体育活动室(区)、远足、亲子体育游戏等

二、晨间体育活动

 晨间体育活动的特点

 小型体育器械的制作与提供

1.从常用小型体育器械的分类思考同类器械不同材料制作的操作多样性。2.从常见废旧材料的利用丰富器械的制作及玩法可变性。3.从器械游戏化潜能的挖掘扩展器械的多功能性。4.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合理提供小型体育器械。

三、体育教学活动

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幼儿健康为主要目的,主要是一种技能性课程;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 幼儿体育教学的基本结构

开始部分:(10%-20%)迅速集中幼儿注意,从身心做好准备。生理——身体准备活动,逐步提高幼儿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为运动做准备。心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及愿望,使其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跃跃欲试。

基本部分:(70%-80%)通过身体动作的练习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动作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结束部分:(10%左右)放松活动,使身体和情绪由高度的紧张、兴奋、激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平静状态,尤其是心律的恢复。

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但又是一个紧密相结合的统一整体,上一个部分是下一个部分的准备,下一个部分又是上一个部分的自然延续和发展。中心目标是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

基本体育教学结构具一定合理性,它层次清晰,框架鲜明,这对幼儿练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有一定的作用,也易于教师组织教学;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关注幼儿兴趣和终身体育的习惯培养。

 体育教学目标的撰写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相对教学目的而言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教师与幼儿预期所要达

栖霞送教

到的教学效果和标准,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幼儿园体育教学目标撰写的基本原则及陈述的基本要素。◇目标撰写的基本原则

1、情景化原则

2、持久性原则

3、选择性原则

4、指导性原则 ◇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体育教学行为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 幼儿体育教学的案例 案例一

小金鱼吹泡泡(中班)案例二

立定跳远(大班)

南京市力联阳光幼儿园 侯金萍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施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军体体育游戏;实施策略

一、结合军队特色,将军体体育游戏引进幼儿园

我园是一所以开展“军体体育游戏”活动为特色的部队幼儿园,在教学实践摸索中也发现了兴趣是学习、锻炼的重要动力。我园坚持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挖掘部队资源文化,先收集民间体育游戏,再将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变成我们独有的“军体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如《攻城堡》、《小蚂蚁》等经典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实施中通过改进来开展,如《攻城堡》我们改成为《炸碉堡》,由于幼儿园的环境设施的改变,我们利用部队演练场上的情境,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匍匐穿越封锁线等来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不但在游戏中学会了走、钻、匍匐等动作的练习,更体会了解放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意志。

二、创设军体体育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对军体体育游戏的兴趣

1.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

环境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的环境会对幼儿的身心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激起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我们幼儿园内,绿草郁郁葱葱,花香怡人;场地宽敞、平坦、清洁,大、中、小型体育器械错落有致地排放着,很适合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去钻、爬、跳、荡,从而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我园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用品来开展游戏,如用旺仔牛奶瓶制作的大型梅花桩、废旧奶瓶制作的扁担等,教师们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如在活动区为孩子们投放了纸球、皮筋、跳绳、沙包、轮胎、铁环、空竹等,幼儿取放方便,供随时练习使用。如游戏《勇敢的小士兵》,教师将自制的迷彩担架与迷彩梅花桩投入到游戏中,活动规则是让小兵们两两合作通过担架运输作战武器,小兵们要穿越山洞、走过迷彩梅花桩,把“武器”安全送到对岸才算成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都完成的很出色,在活动中,孩子的动作得到了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得到了提升,又充分体会到了做“小兵”的不易,这样的游戏活动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动作的练习,更是精神层次的升华。

3.充分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我们还充分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器械,用小饮料瓶制作拉力器,孩子们每天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玩耍。在游戏中,幼儿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军体体育游戏的兴趣。家长每当看到自己提供的材料经过老师的“加工”有变成了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游戏材料时,无疑对老师的家长工作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帮助。总之,丰富的游戏材料为开展军体体育游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开展军体体育游戏,注重科学性

1.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军体体育游戏为由民间体育游戏转变而来,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学习解放军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

2.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军体体育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如“穿越封锁线”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分担小小解放军的角色,只有按照连长指示,动作正确,不发出声音,才能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规则的培养,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军体体育游戏可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如“消灭敌军”游戏:一半幼儿扮演敌军,一半幼儿扮演解放军。为了消灭敌人,小小解放军必须应付并预见敌人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解放军也要千方百计击中敌人为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如我所在的班级,在体育游戏“小小工兵连 ”设计中,为了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器械可以一物多玩,我和班上的老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尝试了各种办法,为他们创造了游戏的条件,例如:活动器械由最初幼儿自由探索玩法时的 “扑捉器 ”→“捕鱼网 ”→“小洋伞 ”→“篮球架 ”到最后引导到活动中的 “扫雷器”,再到供幼儿练习单脚跨跳用的障碍物。使器械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设计的活动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游戏模式,游戏中我们设计以两种角色群的互动,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在 “小小工兵连 ”出任务的同时遇到困难请由 “百姓 ”组成的 “支援队 ”前来协助完成 “渡河架桥 ”“跨沟搭架 ”等工事活动。这样既保证了我们这样大班额的幼儿人人能参与活动的机会,又让幼儿体验 “军民一家 ”的社会情感。

4.培养幼儿的竞争意

严格遵守规则,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遵守游戏规则,一方面可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在幼儿游戏前,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要让幼儿知道违犯规则就一定会受到处罚,下次不再犯规。

竞争意识、作为现代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所应必备的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中班应选择一些竞赛成份较大的军体体育游戏,加强幼儿竞争意识的培养。因为大、中班幼儿开始重视游戏的胜负结果。所以我们每次游戏后应该组织幼儿讲评游戏。对获胜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扔沙包等,对跳的多的,踢的多的,滚的快的,扔得

远得进行奖励。在分组比赛中,对胜利的一组都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如小奖牌、红五星、卡通动物贴画等。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失败的幼儿找出落后的原因,鼓励他们争取下次获得胜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失败,促使军体体育游戏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开展军体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一物多玩的活动,让幼儿充分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如玩“迷彩梅花桩”的游戏中,可以踩着梅花桩、可以跳过梅花桩、可以跑着绕过梅花桩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探索的结果,是幼儿自身经验的获得和总结,增强了游戏的兴趣。

由于现代生活的忙碌,科技的进步,经济条件的优越,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使幼儿的自发游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让军体体育游戏重新走进幼儿的生活,增强幼儿的体质,为幼儿树立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念。为幼儿创造游戏机会,并抽时间多和幼儿一起玩,引导幼儿之间开展游戏。这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对自由活动的向往,也可弥补现在独生子女缺乏游戏伙伴的不足。因此,军体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育委员会.

[2]《一切为了儿童》.南京幼儿师范学校.南京出版社, 1992.

[3]赖佳媛 .《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年度总结公文范文下一篇:《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