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尚作文

2024-05-04

论时尚作文(通用8篇)

论时尚作文 篇1

论时尚

时尚,似乎永远代表着新鲜与前卫,它是灯光闪耀的舞台上那一首首流行歌;是巴黎酒醉的夜空下的浪漫酒吧;是街头的涂鸦街舞与非主流……那经典呢,真的就是落后与衰老了吗?真的像人们所认为的,埋没冲突着经典,而经典又批判着时尚吗?非也,那我国的千年国粹京剧,那老北京地地道道的中国菜,那流芳千古的四大名着,那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还有在北京即将点燃的奥运圣火,个个不都是历史与时间沉淀下的经典?却也让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也津津乐道!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学种花,第一步就是选种,别看有些种子看着粒大饱满,强经过一夜的清水浸泡竟小船样的浮在水面上,奶奶说那是空壳,只有沉在水底的才是能发芽的种子。时尚又何尝不是这样,它就是那些看似颗粒饱满的种子,却有些发了芽,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些却只有顺着时间的消逝而销声匿迹了。

80后的掌门人物郭敬明,红透了大江南北,也逐渐走进了我的视野,那个毫无城府的纯静中透着点忧伤的大男孩逐渐进入了我的视野,他的笑,他的泪,他的忧伤像蒸腾的水气,弥漫着世界,他就是文坛的新人,是文坛中的后起之秀,小四的书,销量是日渐飞涨,可当他要加入作家协会时却又引起争议。他,究竟只算一个畅销书写手,还是堂堂正正的作家呢?时间会为我们证明一切!

人人有权保留自己的想法。可熟悉小四的人都知道,他号称拖稿大王,经常在预定时间内交不出作品。难道作家写文章还和中学生一样在一再急赶交作业吗?作品是什么?是灵感的泉眼突然冒出的一股股清泉,难道一再施加压力,它就能火山爆发吗?

终究,我们从时尚到经典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要经得住时间的打磨,人们的思考,还有历史的冶炼,时尚,是一个时期文化娱乐的潮流,漫漫长路,东流入海,路上那蒸发的又汇集的,最终成了永不褪色的灿烂瑰宝,不要怪潮流断了流,假若时尚能更加经典,经典就会成为永恒的时尚。

后记

现在进行时还在进行着,过去完成时还是过去的,远远的……。看到那个交点,再借英语一个语法,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发生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对,那就是当时尚成为经典…。

论时尚

“你们看到了吗?小小今天穿得好时尚啊!”

“是啊,听说那还是她好不容易从网上淘来的呢!”

“你们看她那个样子,简直酷毙了!”

小小?是今天那个穿得破破烂烂,分叉的刘海挡住了眼睛的那个被我视为不良女孩的小小吗?

“本来我也有那样一条裤子的,上面的花纹好看极了,可是第二天我妈妈在给我收拾衣物时,以为它是一条烂裤子,竟把它给丢了。唉,我妈真是太不懂时尚了!”

时尚?什么是时尚?她们还在聊,可我的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那天,我正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了两个人,她们的.头发五颜六色的,层次不清,蓬乱的像两个“爆鸡婆”;衣服也是花里胡哨,露这露那的;特别是那裤子被剪了许多洞,又用不同颜色的线胡乱地连在了一起。真可笑!

“哧哧”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她们循声望来,也开始打量起了我。不知为什么,她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我,并对我指指点点,仿佛我是个异类。我忙低头看自己的装扮整洁而大方,没有什么不妥啊。这时,一句话映入我耳中:“这人真不懂时尚!”时尚?

时尚,什么是时尚?我曾问过许多人这个问题,但他们的回答无非就是时尚就是型动派,时尚就是卡哇伊,时尚就是非主流。以前,简单、清爽、大方就是时尚。可现在呢?染头发是时尚,穿破烂牛仔裤是时尚,甚至在嘴里叼根烟也叫时尚。以前,古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头发都舍不得减。可现在呢?在耳朵、鼻子、嘴巴上扎个洞,钉上钉子,弄的脸不像脸,人不像人才叫时尚。

唉,我真不明白,难道把衣服搞得破破烂烂,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就叫时尚吗?街边的乞丐的算得上时尚了,那我们都去做乞丐的了!是的,每个人都爱美,也都有爱美的权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有魅力也更有魄力,这无可厚非。可真正的美不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吗?

论时尚作文 篇2

晚明社会风俗的剧变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 以追慕新异、讲求奢华为主要特征, 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重要节日等尤为突出。 (江南) “俗好媮靡, 美衣鲜食, 嫁娶葬埋, 时节馈遗, 饮酒燕会, 竭力以饰美观。富家豪民兼百室之产, 役财骄溢, 妇女衣帛, 甲第田园, 拟于王侯。”[1]人们互相效仿、攀比, 铺陈、挥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并引发大量越礼逾制现象。

晚明这种社会风俗, 和明初朱元璋所确立的严格的礼法社会确有很大区别。纵观晚明社会生活领域的这种巨大变革, 有着传统封建社会衰世的种种迹象, 但其中确也不乏现代社会的因子, 其中在物质生活领域最为突出的便是时尚或者流行的出现。刘志琴说:“晚明城市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服饰上‘去朴从艳’, 文艺上‘异调新声’, 学术上‘慕奇好异’, 这艳、新、异三个特点成为明季一代的时尚。”[2]

在晚明的时尚潮流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要算服饰了。明正德年以前, 服饰风尚与传统社会的流行机制一样, 那就是王公贵族始终是社会风尚的领导者, 例如“马尾裙”的流行就主要发生在京畿地区, 并且以官员阶层为主要群体。但正德年以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升, 整个社会特别是江南一带的服饰发生了较大改观。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商人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服饰风尚的竞争中来, 而商人参与的结果便是服饰日趋奢华, 几乎形成“衣必绮纨”的风气。当然, 除了衣服材质的奢华外, 更多的是衣服样式的繁盛与变化。就拿明代士大夫最常带的巾饰来说, “南都服饰, 在庆、历前尤为朴谨, 官戴忠静冠, 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 殊形诡制, 日异月新。于是士大夫所戴其名甚伙, 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3]巾饰的“日异月新”不仅反映出晚明服饰种类繁多而且也可以看出其变化之速。南京妇女衣饰, 在嘉靖、隆庆年间, 还是十多年一变, 自万历以后则不到二三年, 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宽狭修短、花钿之样式、渲染之颜色, 都有了新的变化。

这股时尚之风发展到后来就出现男女混衣与僭越无度的现象, 明人李乐有一首诗曰:“昨日到城郭, 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 尽是读书人。”他的这种感慨并非只是保守派的道德感言, 而是确实反映了晚明社会服饰制度的混乱程度, 其实这种现象早在魏晋时便有, 例如何晏服女人之裙, 但在传统观念中这乃是一种不祥之兆。而像晚明如此大规模的男女混衣的确罕见。早在明代中期, 江南才子唐伯虎便穿女衣与和尚下棋, 以示宣扬。明人顾承学“时衣妇人衣, 红衫粉额”。张献翼“身披彩绘荷菊之衣, 首带绯巾”。刘凤是文坛耆宿, 却衣大红深衣。王廷陈, 好酒自放, “间衣红窄衫”。这些当时的名人文士的举动无疑对社会上的女衣风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晚明的服饰风尚当中, 最为惊世骇俗的便是“王服”居然成了流行的样式。《新修余姚县志》载:“邑井别户, 无贵贱率方巾长服, 近且趋奇炫诡, 巾必骇众, 而饰以王服, 必耀俗而缘以彩, 昔所谓唐巾鹤氅之类, 又其庸庸者矣。至于妇女服饰, 岁变月新, 务穷珍异, 诚不知其所终也。”[4]

这股服饰风尚至明代万历年间逐渐由多元化发展为一种固定的模式, 即“苏样”的模式。明人张岱说:

吾浙人极无主见, 苏人所尚, 极力模仿, 如一巾帻, 忽高忽低, 如一袍袖, 忽大忽小。苏人巾高袖大, 浙人效之, 俗尚未遍, 而苏人巾又变低, 袖又变小矣, 故苏人常笑吾浙人为“赶不着”, 诚哉其赶不着也, 不肖生平倔强, 巾不高低, 袖不大小, 野服竹冠, 人且知为陶庵, 何必攀附苏人始称名士哉?[5]

在此, 张岱所说的浙人极力模仿的便是晚明流行的服饰风尚———“苏样”。“苏样”不是固定的一种服饰样式, 而是时人对苏州一代流行风尚的统称, 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风格与意向, 故“苏样”也称“苏意”。“苏样”的特征是, 以雅士风格的冠服为主体, 再配饰上苏州精巧的手艺与上等而素雅的织品, 而以精致的质料和纹样裁制的道袍为基本样式。从“苏样”的这种特征我们可以看出, 在明代时尚的追逐过程中, 具有高雅审美品位的士人乃为服饰风尚的领导者。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衣冠制度, 必与时宜, 吾侪既不能披鹑带索, 又不当缀玉垂珠, 要须夏葛冬裘, 被服娴雅, 居城市有儒者之风, 入山林有隐逸之象, 若徒染五彩, 饰文缋, 与铜山金穴之子争靡斗丽, 亦岂诗人衣服粲粲之旨乎。”[6]另有王世性《广志绎》中说:“姑苏人聪慧好古……有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 苏人以为雅者, 则四方随而雅之, 俗者, 则随而俗之。其赏识品第本精, 故物莫能违, 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 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缕, 既物有雕缕, 亦皆商周秦汉之式, 海内避远皆效尤之。”[7]

参考文献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卷十一)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刘志琴.晚明史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3]顾起元.客座赘语 (卷一) [M].中华书局, 1987.

[4]万历新修余姚县志 (卷五) [M].

[5]张岱.琅嬛文集(卷三)[M].岳麓出版社,1985.

[6]文震亨.长物志[M].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4.

论时尚作文 篇3

【关键词】 时尚;消费;符号;时装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消费社会的诸多分支中,时尚是令人无法回避的一个概念。它包罗万象,将变幻莫测的触角探向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通讯、广告、音乐、影像、手机、时装、品牌……乃至一瓶可口可乐,一切都是时尚的组件,与消费和金钱交互堆叠,形成一种庞大的景观。

一、时尚概念研究

时尚(fashion),即在特定时段内首先由少数人实验,并预认为后来将成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时间”与“崇尚”的叠加。按照这个极简化的意义来说,时尚可谓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里被一部分人所崇尚的生活。

从外部特征来看,时尚是一种在这个时代和当下发生着的美丽的、追随物的、赏心悦目的、光怪陆离的事件、事物和话语中“前端或上面的部分”,并受到个人或者集体的追捧。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认为时尚是一种常规,它“和习俗一样,都是出自于人们对自己的身份性威信的关心”,“当一种行为方式的新颖程度构成行动取向的原因时,这种常规即是时尚”。[1]在韦伯的界定中强调了构成时尚的三个要素:常规、创新与区分。也就是说,时尚是被一部分人认可的常规,具有并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人们效仿这种常规,从而使个体从大众中区分出来,获得“对自己的身分性威信”。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时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因此时尚也经常被称为流行。他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尚,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2]。在这一界定中则强调了时尚的社会功能。

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时尚包含着人通过对商品物的占有进而转向意义再生产的过程,时尚行为有对意义传递的承载。它来自于“一种时尚的‘冲动’,它与个体潜意识没有多大关系——它是某种非常强烈的东西,任何禁令都从没制止它。这种冲动就是废除意义、投入纯粹的符号、走向野蛮的直接社会性的欲望。与媒体化、经济化等社会过程相比,时尚保留了某种激进社会性,这不是在内容的心理交换层面上,而是在符号分配的即时层面上”[3]124。也就是说,时尚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在后现代的仿象时代,在代码所支配的时代,不仅仅时尚是这样,任何消费商品的价值都不再有其真正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符号价值。 周宪认为:“时尚是一种工业,一种商品,一种象征符号的运作和生产。表面上看,时尚来自百姓的自觉认同,背地里却隐藏着深厚的商业动机和主观意图。时尚被创造出来,就是将诱惑和欲望从潘多拉的盒子里释放出来。”[4]194这里指出的是需要将时尚置于消费社会的语境之下进行思考,尤其是在时尚产业背后所织造的商业逻辑与消费文化的庞大网络。

按照西美尔的观点:“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5]72在西美尔看来,时尚的重要功能在于调适,实现了既定模式与个性追求之间的有机融合。时尚在大众化过程中达到了对某些群体的统合,给予人群体性的归属感;同时在另一方面通过时尚的分野来形成区隔,并且像其他一些形式(特别是荣誉)一样,使人们互相分离,获得表达自由与个性的伸张。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一件起先先是少数人做的事变成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例如某些衣服的式样或社会行为开始只是少数人的前卫行为但立即为大多数人所跟从,这件事就不再是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因此,它在被普遍接受与因这种普遍接受而导致的其自身意义的毁灭之间摇晃,时尚在限制中显现特殊魅力,它具有开始与结束同时发生的魅力、新奇的同时也是刹那的魅惑。”[5]76-77西美尔在此指出,时尚的显著特征是速朽。它在人类激情的冲动中迅速涨起、迅速席卷,却又如潮汐般在短时间内衰败、消融,其变化之快可谓转瞬即逝。时尚无法长久,也无须长久。

在《象征交换与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中,鲍德里亚的关注点从“消费符号”转为了以“符号交换”来应对“仿象的逻辑”。[6]他在书中提出了“仿象的三个等级(The Three Orders of Simulacra)”。

仿象的三个序列平行于价值规律的变化,它们从文艺复兴开始相继而来:

——仿造(counterfeit)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的主要模式。

——生产(production)是工业时代的主要模式。

——仿真(simulation)是目前这个受代码支配的阶段的主要模式。

第一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自然规律,第二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市场规律,第三级仿象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仿造(以及时尚)是和文艺复兴一起出现的,是和封建秩序的解构一起出现的,这种解构是由资产阶级秩序和差异符号层面上的公开竞争完成的。[3]62-63

我们可以举时尚的典型产物——时装的例子来加以旁证。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古典”时期,时尚的源头来自于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绝代艳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每一件时装一经亮相即成为宫廷贵妇们追逐的风向标,从一件成衣到另一件仿造品完全依靠手工制作,这种只在原作基础上增加“赝品”的模仿并不破坏自然规律。工业革命后,时装经由流水线实现了高效及大规模的制造。除了少量顶级时装延续了“私人订制”的奢侈品传统之外,大众化产品通过设计师的设计进入工厂,进行机械翻制,也就是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时代”的生产方式,市场规律成为调控原则。进入现代社会,也即鲍德里亚所言的“仿真”阶段,互联网时代的边界随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张,任何时装形象都可以被转化为无限制传播的影像代码,“这些被无限复制的‘仿象’已成为可以被简约为1和2两个数字的符码”[6]。通过时尚工业的运作,泛滥的视觉形象被过滤、淘汰的同时也同步衍生出游离于摹本而趋于无限复制的“仿象”。现代性是代码,而时尚则是它的象征标志。在机械复制的商业链之下,时尚产业生产着消费品的同时也生产着消费者。

“今天的一切都在同一律中受到时尚的影响,这恰恰是因为时尚能把任何形式都转入无起源的反复。”[3]116在鲍德里亚看来,时尚是一种“循环”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同样都应该做到‘跟上潮流’,并且每年、每月、每个季度对自己的服装、物品、汽车等进行再循环。假如不这么做,就不是消费社会真正的成员。……时尚是任意的、变幻的、循环的而且对个体内在品质毫无裨益。尽管如此,它仍具有某种深刻约束的特性,而其必然后果便是个体在社会上成功或遭到淘汰。(罗兰·巴特:《时装系统》)”[7]71一时无两的风行是时尚,朝生夕死也是时尚,时尚中的元素经过时间的淬炼与审美的考验之后亦可成为经典性的存留,而一种时尚潮流本身则不会。时尚要求其在自身体系内随时做出调整,去贴近社会需要,唯有以此来避免遭到淘汰的“厄运”。

“时尚没有内容,于是它成为人们给予自己的表演,基于他们所具有的使无意义产生意义这种能力的表演。(罗兰·巴特《时装系统》)”时尚给人具有魅惑性的心理抚慰,这是基于它“自己来源于自己所宣布的裁决,除自身之外没有其它证明”,“这是专横的快乐,仿佛来自圣宠,这是种姓的团结,它依赖符号歧视”[3]125。在鲍德里亚眼中,时尚早已成为游戏性的表演,成为空洞的、丢失所指的能指。人们以时尚为跳板求得越界,去越过来自地域、文化、身份、阶级、语言和社会等重重限制,为了满足物质与精神的层层欲求,沉浸在时尚的语言能指和节日式的消费狂欢之中,最终去实现对日常生活语境之中的严肃性与秩序的娱乐化戏仿和消弭。

二、以时装为个案的分析

时装是时尚的典型产物。汉语词典中“时尚”这个词的一条解释就是:仿照当时宫廷妇女服装的样式和时尚。英语中时尚(fashion)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两条:1.(服饰等的)流行式样,时尚,风气;2.(尤指女性的)时装。从这些释义中可以看到,在狭义上,时尚本来就是指时装。要对时尚有所解读,就绕不开对于时装的分析。

时装是指款式不断变化,并在特定的时间里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服装。这个名词的内涵有三个要素:款式、变化和接受。[8]36时装之为时装,这三个要素必不可少。“款式”就是时装通过设计与搭配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变化”是指时装的发展方式与更迭。“我们最喜欢时装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停的在变。变化意味着我们今天所做的,到了明天可能一文不值,但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时尚就像是一列不等人的火车,要不你赶上它,要不它就走了。”所以,“时装就是还没有被穿旧穿破就得抛弃的服装”[8]36。这点名了时装本质性的、浪费的特性,它必须时刻保持舍旧与翻新,而所谓的“新”实质上就是建立在人们的健忘之上的“新瓶装旧酒”,是“压箱底”的旧元素的新组合,又抑或是被赋予新意义的旧元素。而“接受”则是指消费者的穿戴和购买行为,从而使特定时装成为一时潮流。

时装具有周期性,不过其周期的具体时间长短并无固定模式可循。有的时装不久就销声匿迹,有些却成为永久的经典。[8]38任何一个时期,一种流行的时装式样总是人人喜爱的,会博得很多人一时的合意,它形成于例如在颜色、质地、款式上的革新,也包括消费者自身对价格、合适、得体乃至品牌、质地等因素的考虑。在凡勃伦看来,其原因其实一部分是由于时兴的式样符合一种荣誉性的要求——荣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爱好,因此在这一准则的指导下的任何事物,当其新奇性尚未消逝之前,或其荣誉性尚未转移到适应同样一般目的的别一新奇结构以前,在我们看来总是适当的,是可以接受的。[9]130只要一种事物的新奇性有所消散而另一种新的式样出现,其过时是为必然。

时尚的影响无所不在,即便对于多数人来说。2006年出品的美国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有一个典型片段,梅里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饰演的著名时尚杂志主编米兰达(Miranda)挑剔初涉时尚圈却自以为“时尚与我无关”的新任助理安德丽娅(Andrea)。米兰达对不在意时尚的安德丽娅说的话直白地道出了时尚如何从尖端的奢侈品时装一步步流向到每个普通人的过程,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你以为你不介意自己穿什么,你以为你按照自己的意思选出了今天要穿的那件天蓝色粗花毛衣。但实际上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者琉璃色,它是天蓝色的。它的背后曾是大牌设计师们的杰作,这个颜色曾代表了上百万美元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直到后来它被模仿、被淘汰,才流进了清仓甩卖的大卖场,才流进了你的衣橱。你觉得穿这件衣服是你自己的选择,实际上不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指杂志社的时尚从业者——作者)替你从那一堆玩意儿中选出了它。

我们看到时尚如何运作——极少数人的创意、品味和决策,加上多数人的炒作、制造和服务,在经历几轮追捧与跟风之后,新的时尚一旦产生,旧的时尚即成为明日黄花,流向对时尚并不敏感的更广泛的人群。

人们对时装的需要早已超出了最基本的生理层面,大部分的时装消费都是源于对体面的要求。这是一种“选择”的过程。热内瓦齐说:“选择不是偶然的行为,从社会角度看,是受控制的,而且反映了它所处的文化模式。不是什么财富都要生产与消费的:它必须在价值体系里具有某种意义。”[7]41这种所谓的“受控制”意即并非自愿自发,虽然表面上是个体的自主抉择,但它的“自觉动机是在于同已有的习尚相一致,是在与同公认的爱好标准与荣誉标准相适应”[9]123。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点已然成为了一种“义务”,带有不可推诿的色彩。若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对身份的认同就会缺失。若是衣着服饰达不到社会习惯与文化体系所决定的标准,人们就易于感到局促或忐忑。所以人们不置可否地以时尚作为一种象征着一致性的选择。他们关注的目标不是物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价值,满足时尚需求首先需要附着在这些有所代表的价值上。消费者基本的、自主的、无意识的选择即是完成了对社会生活风尚的接受过程,这在本质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真正的“选择”了。

人是社会性的人,一个人的身体属于自己的同时也必然属于其置身的社会环境。社会性促进了人的时装消费。个体通过时装装扮自身,是为了取得别人的肯定。一旦被社会标准和习俗所肯定,人便会对所处的社会产生一定归属感,从而产生自我肯定。“模仿给予个体不会孤独的处在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换句话说,它通过先前的行为提升自己,就好像置自己于坚实的基础,从而使现在的行为免除了保持自身个性的困难。”[5]71

人既有与社会大潮保持一致的内在要求,又期望能凸显出自身的与众不同,在心理上占据优越地位。求同与求异并存正是人向往时尚的心理动因。

先看求同。时尚对个体来说具有“增势”的功能:“追求时尚也就是期待趋同。群体的压力会导致个体失去冷静的独立判断而追风逐火。……追随他们不但是一种群体的公共压力所致,同时也是个体生存的现实需要。”[4]196通过无限复制的机械生产,时尚给不同的社会个体一种对同一社会行为的效仿方式,电商时代以来层出不穷的所谓网络爆款的生产机制正是如此。客观地说,时尚中的所谓“个性”存在于既定社会阶层的共同特性在量上的强化——“他引路,但走的都是相同的路”[5]79。殊途同归,大家最终还是相同的。

再看求异。消费社会将消费者置于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的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合作者日报》,1965年)”[7]56现代生活全方位地给人提供感官刺激,人在物海中如同大海中的浮游生物,每个人都面临着在社会压力增加、传统习惯淡化、外来文化入侵、生活方式进步,在这些因素前,人对自身保持独立与个性化的需求更加强烈。时装作为明显易懂的时尚符号,最容易成为表达新潮与时髦的途径。尤其“对那些天性不够独立但又想使自己变得有点突出不凡、引人注意的个体而言,时尚是真正的运动场”[5]78。

时装无疑是现代时尚消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时装的褒贬争论亦影响深远。被誉为“时装设计师中的哲学家”的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对于时装在现代文明中所占有的功能位置,具有哲学性的思考和理解:“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里,时装是人性、个性和独立性的最后隐匿处之一,对现代的颓废和凡庸所带来的影响,产生一种抗争作用。”这是对代表时尚的时装的赞誉性观点。而对于时尚的批判则更是今日消费文化领域的焦点。

三、在时尚中拯救自己的灵魂?

“在时尚中拯救自己的灵魂。”[3]124鲍德里亚如是说。他言下之意并非是借助时尚能让人得到灵魂的拯救,而是人要在时尚的漩涡中自救,逃脱时尚对个体心灵的框束。然而,我们真的能在时尚中拯救自己的灵魂吗?

时尚乐观论者不乏其人。西美尔就对时尚抱有一种乐观的看法,他在《时尚的哲学》中反复言及时尚的魅力所在。他认为,作为“极有利的一种社会形式”,时尚能使人们退回到生命中被赋予的有限自由,而迎合时尚的冲动毕竟和个人的个性化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受时尚驱动的模仿行为“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负担”[5]93。在时尚产业驱动的攻势下,人们对时尚往往有一种它能使人“脱胎换骨”的印象。我们为《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在时尚圈逐渐适应后令人刮目相看的安德丽娅感到惊喜。影片中段,每穿过一个街口,每路过一块巨型广告牌,安德丽娅的造型就从头到脚焕然一新,通过这样一组蒙太奇的视觉冲击直接令观众见证了时尚魔法般的改造力。但是时尚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略。

一种莫名的快乐,这是身处时尚漩涡中的人所依赖的安慰剂。作为人,“无意识过程追求的只是获得快乐。凡能引起不快感(痛苦)的活动,心灵都‘拒绝参与’”[10]4。处于社会与经济压力的撕扯与挣扎中,处于物欲满足的激情和患得患失的惶恐之中,人就像疲于奔命的动物,尤其是大都市生活中的“红男绿女”。被现实压力压制越久、越重,就越容易滑向“及时行乐”的消极层面,潜意识里产生从现实中逃避的倾向。在幻象之中,无限的时尚快感带来无限的自由,而这无限的自由却导向虚无。如果人的神经长期处于强烈刺激的反应中,过犹不及的后果便是对什么都疲怠,对什么刺激都失去反应的能力。万象丛生的时尚令人兴奋,然而一旦形成“审美疲劳”,厌世的态度就会良久作祟。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时尚“对每人而言都成为具有强烈意义的场所——自身形象的某种欲望之镜”[3]126——我们失去了自我。喧嚣骚动,狂热不休,时尚带来一种快乐,也同时带来一种特殊的悲伤:“纯粹操纵的魅力和绝对不确定性的失望。……当理性在纯粹符号交替的影响下崩溃时,即便我们可以陶醉于理性的毁灭,陶醉于意义的消解(尤其是在我们的身体层面上——服装与时尚的亲缘关系来源于此),陶醉于时尚这种无目的的目的性,我们也将为时尚导致的这种合理性的堕落而感到深深的痛苦。”[3]116作为社会性的人是“不自由”的,受着内心道德与外部准则的制约,时尚融为社会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价值标准,人身处其中,无从退避。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的《1961年标准版序言》中写到:“私人的、个体的精神成了一定程度上心甘情愿的容器,里边储藏了为社会所欲求、对社会所必要的志向、感情、满足和内驱力。”[10]15这难免令人绝望。

作为“时尚女魔头”的米兰达是以现实中的国际知名时尚杂志主编为原型的,无疑代表着时尚业的上流话语权威。她优雅、端庄、精致,整个形象体现着一股强大的气场和优越感。然而包裹在华服中的米兰达在大部分时间里显得自私、冷酷、不近人情和过分严苛。电影中这种夸张的手法下体现出的双面性既表达了时尚塑造的文明感,也暗示了时尚导致的人的物化。

近年来时尚还以各种文艺化的倾向表现出更加魅惑的姿态。作为弄潮儿的时尚追逐者早已不只是物质堆叠的化身,各种商业广告的图谱勾勒出另一幅“时尚青年”的生活:对物质细枝末节的考究,对完美主义身体力行的推崇,去“远方”进行徒步或心灵之旅,崇尚环保并热心动物保护事业,有某种宗教情怀,将奢侈品低调化地运用于生活,用醉心艺术装扮雅趣,用文学电影作为谈资,实践生活的理念是不仅仅要具备实际意义更要上升到哲学追求,消费不仅是花钱的俗气行为更是打扮成种种带有哲学、文化、艺术理念的活动……这些真的“看上去很美”。沉浸在这样一种文艺化的时尚幻想里,人们仿佛暂时忘却了物质世界剑拔弩张的紧张面容,在社交网络上把生活过得风情万种。这样蔚为壮观的时尚趣味消弭了文艺的抵抗性与独特性,借反媚俗之名而行,正中那些渴望个性化和脱俗的红尘中人的下怀,捕获了一颗颗在刻意掩藏物欲的平静之下仍然心潮起伏、激烈跳动的心脏。就像《包法利夫人》中写的:“爱玛在自己的向往之中,混淆了物质的享受与心灵的快乐、举止的高雅和感情的高尚。”

由此可以看出,时尚的真实力量不止于一时间的“改头换面”式的改造,而是达到潜移默化的和平演变,是持久的、掺杂在纷繁图景之中的放逐——对物的无休止的欲求。

作为旁观者目睹了米兰达与时尚圈的诸般作为后,年轻的安德丽娅决定渐渐远离。虽然这样一种转变是一部商业电影为传递正确价值观所做的刻意安排,其意义却是能够为人所理解的。在众声喧哗中必然要能明了自己的个性,在否定的否定中过一种并非完全随波逐流的生活,这是否称得上是“在时尚中拯救自己的灵魂”呢。时尚的至臻境界也许是从被动追随到通过理智而熟练驾驭,从一浪一浪的时尚潮流中抽丝剥茧,萃取出适用于自身的真义,消费时代的时尚中也仍要为审美和趣味的伸张留有余地。

鲍德里亚讲:“即使时尚是仙境,它也仍然是商品的仙境,更进一步说,它是仿真、代码和法则的仙境。”[3]127即使在一个糟粕盛行的年代,萎靡和放纵在更大意义上也属于个体的选择。真正坚韧且富有生机的,也是真正易碎的。在时尚中的仙境中飘飘欲仙的灵魂,是深深依赖、满心渴望、不屑一顾,还是一笑而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想起《双城记》振聋发聩的开头,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最坏的时代——无论时尚的时代偏向于哪一端,我们都必须学会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生活。这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社会时尚的理论探讨[J].浙江学刊,1995(3).

[2]贺雪飞.潮起潮落——时尚文化解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5).

[3]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4]周宪.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G].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吴,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6]刘悦笛.鲍德里亚的思想谱系[EB/OL].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15-11-26/204402_4.html.

[7]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吉尼·斯蒂芬·伏琳.时尚:从观念到消费者[M].王立非,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时尚作文600字 篇4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时尚作文600字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时尚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奶奶年龄大了,可还是在学习新事物,如:自拍、看网剧、打游戏、聊QQ或者微信等各种时尚的东西。

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外出了,奶奶玩时尚的时间到了,连忙把正在做美梦的我拉起来,让我教他玩自拍,我说:“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六,连个好觉也不让我睡。不行,你帮我做饭去吧,玩什么自拍吗?奶奶像个小孩子一样左求我,右求我,我耐不住奶奶的软磨硬泡,只好极不情愿的教奶奶玩儿自拍。

只见她迫不及待地拿出她的智能手机,我先帮奶奶下了一个美图秀秀。然后我让奶奶点开,按下自拍,之后她选了一个背景,从那里啪啪的拍个没完没了,我又教她怎么美化图片。不一会儿他就学会了,还真是一个即聪明又时尚的奶奶,我看着奶奶拍得这么开心,就自己去做早餐了,奶奶从那里又是拍又是美化图片的,忙得真是不亦乐乎,我还提醒了一句:还可以发朋友圈。我说完后奶奶又来劲儿了,又像跟屁虫追着我问:“怎么发呀?教教我呗。”奶奶故伎重施,我也只好答应了。

我一步一步教奶奶,奶奶也聚精会神的听着,等奶奶学会了之后抱着那手机玩儿得更起劲了,照一个,然后美化,最后发起朋友圈,一上午也没闲住。我说:“奶奶您就闲会儿吧,快给我做饭呀。”奶奶不耐烦的说:“着什么急,我都不饿。”我脑筋一转,想出一个好方法,便说到:“你做着饭,我给你拍几张图片发到朋友圈总行吧!”奶奶连忙道好,还嘱咐我要清晰点,要好看一点哟!就这样奶奶高高兴兴的给我做了一顿早饭,嗨,不好意思,我的晚饭也是这样骗过去的。只要是新鲜的,时尚的事物,我奶奶可一点也不会放过哦!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不一样的奶奶,是不是感觉她很时尚,很潮流呀?

时尚作文600字 篇2

我的爸爸,都40岁了,看起来却像小男生一样,阳光帅气,这可不是吹的,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岁呢!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爸爸每天晚上都要去“偷”一张妈妈的面膜来敷,也难怪他的皮肤如此“吹弹可破”。嘻嘻,当然了,爸爸除了工作要穿工作服(那个被他叫“土”的衣服)以外,他平常可是很注重时尚的,让我带你见识一下吧!

春暖花开之时,上穿一件白底的上面印有黑桃心和笑脸的上衣,下穿一条牛仔裤,卷上裤腿,配上一双黑白相间的板鞋,哇塞,“春天”真的来了;夏天,爸爸偏爱粉白色的短袖加中裤,披上防晒衣,戴上墨镜,穿上小白鞋,太帅了!……可每到这时,他总对我指指点点:“女儿,你也太土了吧,快把我给你买的那条牛仔裙换上,一个女孩子要懂得打扮!”我敢肯定,老爸上辈子一定是个时尚女性。

我最怕和老爸一起逛街了,那叫一个累。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爸爸拉上我和舅舅一起出门逛街,真是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比女人还喜欢逛街……那天,爸爸逛了很多家时装店,可是都没有满意的衣服,我和阿舅就像他的“随从”。烈日当空,我们都热得差点中暑,而爸爸却好像自带凉风似的,不热又不累……

好久之后,爸爸才找到一家中意的店,径直走了进去,我和阿舅终于有一个落脚之地了。爸爸拿起一套显得很年轻的衣服,反复看了一下,大叫:“就是它了”。爸爸去试衣间里换上了这套衣服,穿上小白鞋,爽快地付了钱。哇塞,一个活脱脱的时尚帅哥呈现在眼前,和20岁的舅舅站在一起,爸爸都毫不逊色,反而阿舅更显老了……

你瞧,这就是我家的“时尚小男生”,你认识他了吗?

时尚作文600字 篇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时尚已步入人们生活,经典却不知去向何处。

何为时尚?顾名思义,时尚就是当时流行的风尚,也可以说是现在的风尚。

何为经典?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我们在此也理解为旧的好的风俗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的许多风俗习惯以深入到中国的内陆地区,许多年轻人注重过洋节,却遗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比如:许多热恋中的年轻人记住的只是外国的情人节,却忘记了我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他们将外国的节日视为时尚,却遗忘了本国的经典,这是不是忘本?

经典也源于时尚,而时尚也为经典的产物。可以说,经典与时尚,是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简言之,没有时尚就不会有经典,而没有经典也不会有时尚。譬如:在时装系列,如果没有飞速发展的服装设计,又怎会出现时尚?又怎会出现经典的服装设计。反过来,如果没有经典的服装,又怎会在经典服装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服装?出现新的时尚?可见,经典与时尚,时尚与经典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但是,经典与时尚又可以说是相互“排斥”的。有时,人们重视时尚,却忽视了经典,将经典视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这些人可视为社会的激进派。有时,人们过分看重经典将时尚视为社会的垃圾,这些人可视为社会的保守派。

我认为,只有经典与时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倘若偏执于俩者中的任一个,都是错误的,都会使社会的发展走向歧路。

时尚作文600字 篇4

她是一位活泼的女生,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显得特别有精神。一双水灵灵的会说话的眼睛,镶嵌在漂亮的圆脸上,犹如两潭清澈的湖水,是那般晶莹。薄薄的嘴如同两片玫瑰花瓣一般。还有那蒜头鼻呢!她穿着粉红色的花裙子和黑色的小皮鞋。她是谁?她就是美丫。

开学第一天,美丫走在林荫小道上,非常引人注目,同学们的目光里充满了羡慕,有的还和美丫拍了照的哩!

到了学校,美丫碰到了古板的校长,校长的眼睛呆呆的,犹如木头人的眼睛,木木樗樗(chū)的。厚厚的嘴唇如同一层夏天的被子。突然,校长发现自己的身上有一股臭味,连忙拿出香水喷了喷,美丫看见了说:“哦!原来校长也爱美呀!”校长听了,眼里喷出愤怒的火。说:“美丫,你……你这个不讲,文明的人,我……我要在早会上播出来,让你出……出丑,哈哈!哈哈哈……”

美丫受到了校长的批评,眼睛直眨了几下,眼睛警惕地望着校长,好像很害怕。

正在这时,迎面走到了土气的英语老师面前,摇了摇头,说:“美丫呀美丫!今天穿这么漂亮要干嘛呀?去跳舞呀?你倒是说话呀!小心我不客气啦啊!说呀!你说呀!不说话呀!”老师的目光里发出了一个很恶毒的东西。美丫害怕了,过了一会儿,英语老师把美丫叫道办公室。

第二天,英语老师变样儿了,她变得很时尚,她是这样的,同学议论纷纷:

“红头发,皮肤很白,戴了个眼睛,鼻子上插了一个宝石。”

“该我说了,樱桃小嘴,还涂了口红,戴了个项链。”

“还有一个头上的没说,英语老师还戴了头巾,还有一个嘴上的没说,她戴了口罩是三角形的,有纱纱。”

“还穿着白纱裙和腿袜,还有高跟鞋。”

“大家看,老师的皮包里还有一件公主裙呢!”

时尚作文600字 篇5

“奶奶,等等我!”

周六清晨,我心血来潮随邻居潘奶奶来到公园里跑步。刚开始,我一马当先,两圈下来,就和她齐头并进。再后来,我被落下一大截,索性停下来走到一旁的石凳旁坐下,又气喘吁吁地对奶奶喊:“您去跑吧!我再也跑不动了。”

看着潘奶奶依旧不疾不徐地奔跑着的矫健身姿,我内心涌起了无限感慨。以前的潘奶奶,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只知道唠叨,还惹出不少笑话。60岁的她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对家务活情有独钟。人们常说:“奶奶手中两块布,一块擦地,一块擦桌。”是的,除了把家打扫整洁,她几乎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常年的.家务劳累,还使她落下一身的病,整天病恹恹的,没有一丝笑容。

后来,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社区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大街上、公园里,跑步的人多了,跳街舞的人多了,打球练拳的人多了。看着大家锻炼得热火朝天,从不出门的潘奶奶经不住其他老太太的邀请,也加入了健身的队伍。这以后,潘奶奶进进出出的,似乎变得更忙了,脸色却越来越红润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走,看我练拳去。”正当我想得入神,潘奶奶已经跑回来了,依旧神闲气定。

潘奶奶牵着我的手来到平时练习太极拳的地方,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有的在压腿,有的在弯腰。潘奶奶拿出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机,将它放在花坛上。随着录音机里传出的指令,爷爷奶奶们开始了练习。两臂向前伸举再屈膝按掌,接着使出一招白鹤亮翅,然后又把左右两膝相搂。他们动作整齐,一招一式无不轻盈舒展,刚柔并济。

晨曦渐渐照亮大地,穿着一身雪白拳衣的爷爷奶奶们,好像披上了金色的羽衣。瞧,潘奶奶的脸上焕发着年轻的光彩。我脑海中那个思想保守、体弱多病的潘奶奶完全变了,变成了健康、美丽、时尚的老太太。

迎着阳光,我又重新起跑,在公园清新的空气中,飘来阵阵花香,一丝丝沁入我的心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健康、快乐、甜蜜……

时尚作文600字 篇6

我的外公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解放军,常常不苟言笑,但是我也是打心眼的佩服他,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威风凛凛的军人。如今,外公已经退休回乡,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他不仅把家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学着年轻人赶起了时尚!

去年寒假,我回老家探望外公。一看到他,就发现他的耳朵里塞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仔细一瞧,竟是一个随身听耳机,我不禁笑问道:“外公,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玩年轻人玩的随身听啊?”“以前我只看你们玩这东西,现在我有着大把时间,也买来潇洒潇洒。”外公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跟着笑起来。

我们在外公家吃完午饭,外公又拿着手机忙碌起来,我过去偷偷一瞧,哟,原来在刷朋友圈啊,我顿时哭笑不得起来,我也终于知道老妈微信里那个狂发朋友圈的人是谁了。什么蔬菜排毒法啦,什么除臭洗脚盆啊等信息,都是外公转发给我妈。刚开始妈妈还将信将疑,试了几次,结果连续拉了几天肚子,就再也不敢试了。还好我妈兄弟姐妹们都在关注外公的微信朋友圈,不然都不知道外公要上多少次当了。

下午我和我表哥运动回来,又看见他坐在电脑前啪叽啪叽地摁键盘,我打趣道:“外公,您又在赶啥时尚啊?”外公嘿嘿一笑,指了指电脑:“赶它啊,现在用了这个软件,我都可以给老外发E-mail了。”瞧!连外公这么大把年纪都会说英语了,果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啊!晚饭后,他匆匆地要出门,我追上前好奇地问道:“外公,您这是要去哪里啊?”外公朝我神秘地一笑“学会用电子产品了,身体也不能落下啊!”哦,外公是出去锻炼身体,还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我好喜欢我的外公,希望他永远这样“时尚”!

时尚作文600字 篇7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最重要的一条支流。中华文化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向世人展开它宽广的胸襟,汲取其它文化的营养,使自己适应时代,让学习中华文化成为一种时尚。

时尚一次常使用在服装、穿着、行为上,却不曾有人想过,文化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当一种文化成为时尚,那么人人都会像时尚靠拢,这种文化也会从小众文化变成大众文化。那作为时尚的文化,要具有怎样的特性呢?

首先,文化要好。何谓“好”,好就是对人们有益,能促进社会前进。中华文化就具有这一特性,中国向来以文明之邦著称,中华文化中更是有许多做人处事之道,“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告诫人们从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教人爱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人生哲理。试问拥有这么多“好处”的中华文化怎么不能称为时尚的文化呢?

其次,文化范围要广,要有吸引力,中华文化涉及了中华民族许多传承已久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了衣食住行还有教育等等,这涉及的范围够广了吧,要说吸引力,谁能抵住中华美食的吸引呢?相比国外的菜品,口味单一,中国的八大菜系可谓是营养丰富且味道多元化了,而中国的小吃更是让外国友人难以忘怀。这样的中华文化,成为时尚也并非强人所难之举吧?

最后,时尚的文化要有大容量,能容得下小众文化,能汲取其它文化的营养。说到这,中国有56个民族,56种文化,中华文化是这56个文化的总称,谁能说中华文化没有大肚量?或许有人会质疑中华文化是否容得下他国文化,我想这肯定是没问题的,陈教授能将艺术与甲骨文结合,使之成为时尚,那么其他国人也可以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有机结合联系在一起,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时尚。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源泉,一个强大的文化才能养育出强大的人民,才能共建强大的国家。中华文化成为时尚是大势所趋,是中国实力的体现。中华文化必将引领新的时尚文化潮流。

时尚作文600字 篇8

是否有人还记得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否有人还记得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否有人还记得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这庸俗泛滥的娱乐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日益麻木被动。有没有人记得他们历经沧桑写下的悲壮词句,流传千载。

她,如一道清风吹入我的心灵。那一道清婉哀伤的身影写下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千古佳句。但如今,有谁还临窗吟唱这哀婉的诗句。人手抱着的言情武侠小说,代替了这流传千古的句子。

我们坐在这辆文化的列车上,经历了物种进化的时期,炎黄发展的历史;西周的崛起;秦的覆灭;唐的繁荣;清的灭亡;新中国的成立;再到这现代科技泛滥的今天。

阅读书籍仍然是我们增进思想修养,获取科技知识,接受文化传承,提升精神品格的主要途径,是我们中学生巩固课内学习;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另一大课堂。千万不要拒绝阅读书籍,千万不要求现代的声光电媒体来替代传承的文化书籍,尤其是我国的以汉字为载体的书籍。

在如此剧烈的时代变革中,使得传承文化和现代文化出现裂痕。在反复的阅读古文时我们可以理解从中的伦理道德。

在这科技迅猛的社会里,文化相互撞击,人们开始向往西方文明,开始热心于这西方文明的开放,而忘却了这传承文化中的魅力。

我们认为,传承和发扬我国深厚的文化,有利于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在面对西方文明的美文化时不能忘却祖国的文化精华。

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我们时刻遵守着传统文化的某些理念,情感追求和古代圣贤一脉相通,在那里可以找到中华民族的“根”,提高自信与自尊。

在这万千世界的娱乐文化中,我们要时刻想到文化的美好。

同学们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和汉语言一脉的优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也可以学会理解和探索新的文化。

请不要忘记传统文化的魅力。

时尚作文600字 篇9

如今的文化,已经摆脱了封建旧思想的束缚,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变得逐渐新颖起来,慢慢变得时尚了。

文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无味,其实文化也有时尚的一面。

像央视推出的《汉字英雄》在喧哗中突围而出,收视率一路突飞猛进,并成功地杀进全国收视率的前七,“零差评”更是网络上引起一波文化浪潮,造出了不小的**,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是以一种非常单纯、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超级演说家》不必唱的好,而是要将说的功夫拿出来过过手,要选出“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也让那些一直听歌都快要听到吐的观众找回了一丝新鲜感。

这说明什么?不要总去追什么流行的音乐啊,歌星啊什么的,有时也应该去关注关注那些所谓时尚的文化。多了解一些文化没什么不好的,它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只是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积累和沉淀。所以说,了解一些时尚文化并不是一件坏事,所以平常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些像了解中国文化这方面的节目,这会让我们获益匪浅。

所谓的时尚文化,就是从前人那里传下来的有些价值的文化和流行的时尚元素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利于我们学习到好的文化思想,也可以从中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我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我们的思想日渐成熟、活跃。所以我们有必要看一些关于这种时尚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也许,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时尚文化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财富,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对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完成我们的远大目标等等。关键其实还在于我们,只要我们的思想足够开放、活跃,很容易就可以接受时尚的文化,也可以好好利用从中获取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对时尚文化树立一种正确的对待方式。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时尚文化。

时尚作文300字 篇5

最近,我们长大了,大家都穿这名牌服装;卖的名牌玩具。但是这都是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让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好伙伴。

这学期,我们班来一位新同学,他叫王建辉,他才来没几天就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穿我们这样的鞋子?”王建辉一看,大家都穿这名牌鞋,而自己却穿这一双灰布鞋。一时间,王建辉成了全班嘲笑的对象。原来我们班是赫赫有名的“名牌班”大家都穿这国际知名的品牌。王建辉和父母说了好久,父母终于耐不住性子,给王建辉在特步买了一双500多的鞋子,王建辉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平安无事了,哪儿知,好景不长。班上一位女同学带来了一部手机,不到一星期的时间,班上陆续有人带来手机,而且款式越来越新颖,功能越来越多,有照相,有听歌,语音王的手机数不胜数。这样,王建辉的烦恼又来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

时尚作文300字 篇6

“请问您觉得这场展览怎么样?”

“这场展览整体感觉华美、有气质,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盛装。我原来以为3D打印的物品就是建筑、模型、玩具之类的,没想到还能3D打印衣裙、饰品、日用品等等物品,真是大开眼界啊!”

“请问您觉得这些展品有什么特点?”

“首先,3D打印的衣裙因为材料不是传统的丝绸棉麻,所以质感很特别,达到了传统材料没有的效果。其次,3D打印的领结、花边、发夹这些饰品都很精美,色彩艳丽,花样独特。另外,3D打印的餐具、灯具、装饰品、桌椅等物品也很有特色,有艺术气质,给人美的享受。”

“如果这里的展品可以购买,请问您会购买展品中的哪一类物品?”

“我比较喜欢一些小物件,像发夹、饰品之类的,会选择购买。如果确定3D打印的衣裙材料对我的皮肤不过敏,我也会买一件试试的。”

论时尚作文 篇7

关键词:时尚品牌,广告管理,服装市场

1 时尚价值观:奢侈品、时尚品还是潮流品

在时尚价值观的问题上,中国的时尚服装品牌首先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品牌是奢侈品、时尚品还是潮流品?

奢侈品彰显的是财富地位,它更强调的不是个人的爱好、品位或社会角色,而是代表了财富、权势和地位;时尚品则更灵动多变,代表了最新的变化、趋势和发展。简而言之,奢侈品表达的是地位象征,时尚品表达的是品位和个性符号。奢侈品的魅力,在于只供给那些能够花得起大价钱的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在奢侈品牌、时尚品牌之外,还有潮流品牌,它们是时尚品的简单创意新版,以更低成本的流水化工业制造,适应更多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包括一些大品牌推出的下级品牌线,如Armani Exchange(A/X),以及一些独立的潮流品牌,如Gap、J·Crew、Banana Republic、Tommy Bahama和Abercrombie&Fitch等。

所以,服装厂商首先需要确定品牌定位的细分市场,为此他们需要了解市场的分层,以及各个区域市场的特点、趋势。

2 时尚品牌观:广告管理的重要维度

作为广告管理的重要维度,时尚品牌观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其品牌策略上。

品牌策略有两个因素:整合力和影响力。整合力包括品牌调研、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故事、品牌建构、品牌领导力、品牌推广和品牌分销等;影响力则涵盖了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个性特色、行业相关性和卓越程度。然而,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品牌策略的关注和投资还远远不够,他们更多是关注财务数据、执行状况,但实际上,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的只有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来说,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和物流执行等都是隐身幕后不可感知的。

3 时尚品牌的媒体选择:广告管理的关键阵地

现代媒体广告已经进入“品牌营销”时代。现代企业购买的不仅仅是广告时段本身,而更多的是其所依附的节目和媒体品牌,因为由节目品牌、栏目品牌、频道品牌汇聚而成的媒体整体品牌,能够未企业的品牌传播带来更高的商业附加价值;

品牌有表明商品质量的功能,这是其含义中的基本能效因素。

其一,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也非常希望可以通过商标来寻找到商品的稳定质量,从而获得贴有同样商标的相同商品的价值和质量的信用担保;

其二,对于企业来讲,通过与知名媒体活动品牌的关联,从而使得受众对媒体活动所形成的固有印象延伸到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对媒体活动所倡导的精神认同延伸到对企业文化的欣赏,对媒体活动质量的信任延伸到对企业产品的信任,从而进一步促进对于企业产品、品牌的整体认同和信任;

其三,对于媒体来讲,通过活动也可以给媒体自身的品牌形象提供内容支持与内涵赋予,提升品牌形象与价值,从而提升广告客户的投资价值。

在这一点上,诚如凤凰卫视的老总刘长乐所说:“知名媒体与知名品牌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传播的关系,凤凰在宣传知名品牌的同时,知名品牌也在宣传凤凰”。企业通过广告管理的一系列手段,与媒体广泛合作,借助“议程设置”等理论,真正做到了两者之间的双效共赢,可以说是“刀切豆腐两面光”。所以,在实际的广告管理中,应该对行业媒体、专业媒体、大众化媒体、新媒体等不同媒体进行细分,合理选择。

4 时尚品牌的本土化视角:广告管理的突破口

今天,国际服装品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消费者也热衷于追逐这样的西方时尚,那么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应该从哪里突破?也许,突破点在于富有特色的中国民族审美文化元素的应用,因为古老美丽的翻新,可以带来最新的社会和个人形象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这里同样适用。应该说,中国元素的应用,已成为本土企业打造高端品牌的重要武器。

高端品牌是具有较高溢价能力的品牌,即同等技术与品质的产品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对陷身于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促销战与终端会战的中国企业而言,打造高溢价的高端品牌无疑是最大的渴望。广告管理的突破口,就在于用本土化视角打造高端品牌,其广告管理基本法则主要有:把核心价值刻在消费者内心深处,与竞品形成鲜明区隔;与竞争品牌形成鲜明差异;战术性营销必须围绕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识别展开;在某几个点上对竞争品牌进行超越,尤其是在成本不高但顾客感知价值显著的地方;保持合理高价,保持品牌的档次与价值感;塑造“大品牌”与“业内领先”的强大地位识别等等。

5 时尚品牌的广告管理策略的赢效空间

进入新世纪,就品牌运作而言,凸显出品牌“新垄断时代”的来临、顾客忠诚度向“品牌崇拜”的进化、事件营销将令更多的品牌快速崛起、品牌销售之网络终端的强化、品牌虚拟化经营的兴盛等五大趋势。

中国国内的品牌,也有不少虚拟化经营取得成功的,比如温州的服装行业,据统计,温州目前进行品牌虚拟经营的服装企业有70多家,依托“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产品代加工能力,涌现出如“美特斯邦威”、“森马”等一批知名的品牌服饰虚拟经营企业。品牌虚拟化经营的方兴未艾,也标志着品牌管理及销售“人海战术时代”的终结。这些趋势,对于时尚品牌的广告管理而言,产生了新的挑战与赢效空间。

5.1 广告管理与品牌价值积累

广告管理集约法则要求企业必须掌控广告支出的最大权限,把广告预算尽可能地集中于总部。许多实力雄厚的洋品牌进入中国后,主攻地方媒体,采用地区渗透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基础是洋品牌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积淀基础。中国的本土品牌应当慎重选择,有效地实现品牌价值的积累。

5.2 品牌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理念的注入

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集群,是关于品牌知识和对品牌主要态度的总和,是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总体感知、联想和评价。图像能对非常抽象化的概念做出具体化的补充。因此,消费者在对一个服装品牌认知的过程中常常易被一种具体化的影像所感染,这里的影像除了服装实际的着装效果外,还有一种存在于消费者脑海中的品牌应彰显于世人的姿态,即人们对品牌的一种期望值。

5.3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品牌关系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对于其消费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我们有什么就是什么。”在当今的时代,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一反面角度来看,那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而不再是“我们是什么,我们就有什么”。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商品的品牌成了消费者自我表现的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消费行为成为一种实现自我表现的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了品牌关系。

5.4 品牌故事——一个值得期待的时尚童话

品牌故事是一个品牌向消费者传递品牌诉求的载体,没有故事的品牌不能称其为名牌,充其量只代表一个符号、一个名称。品牌故事是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其优秀的方面梳理、总结出来,并且形成一种清晰、容易记忆又令人浮想联翩的传导思想,说到这里,有人会联想到许多企业的广告,然而,广告只能让消费者在看到这些广告的瞬间记住品牌的名字,而对品牌要表达的理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品牌故事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是品牌发展过程中与消费者之间成功的情感传递。

5.5 品牌广告管理的其他细微层面

关于品牌的内涵,包含三个要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个性、品牌定位、品牌建构、品牌推广、品牌分销、品牌形象、品牌领导力等等因素,都将被纳入品牌的广告营销管理体系之中,这是品牌运作的趋势,也是整合互动营销传播时代的必然选择。

6 结语

在当今这样一个时尚年代,超越地域界限、文化背景的品牌深入人心,究其原因,恰恰就在于昂贵的价格以及高品质所带来的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与品味的愉悦。以时尚服装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时尚品牌,在其品牌管理中,应当适当借鉴西方成熟洋品牌的成功经验,采取谨慎的媒体选择投放策略,加大本土化视角的创新力度与深度,完善广告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最终一定可以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高端时尚品牌,进而成为国家品牌的象征,真正融入国际化的潮流,品牌、名牌合二为一,进而推动时尚产业的整体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柯洪霞,曲振国.消费心理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卫军英.现代广告策划[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试论时尚杂志的文化定位 篇8

一、时尚杂志的重新定义

大众对时尚杂志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以服饰、装扮等内容为主的杂志,这是一个认识的局限和误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时尚所指向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扩展。衣着、发型、语言可以是时尚的,行为举止、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也可以称做是时尚的。在一定语境下,“时尚”几乎可以做任一名词的定语。

时尚杂志不再单指那些服饰、化妆、女性杂志,随着时尚元素的扩散,时尚杂志所指的范围也应该得到相应拓宽。我们应将时尚杂志重新定义。时尚杂志应该是囊括了丰富内涵的,例如居家、旅游、美食、音乐、电影、体育、艺术、设计等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影响到现代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有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功能的,具有社会前沿性的杂志。

二、时尚杂志的文化特性

时尚杂志所传达出来的一种文化曾被人批判为“消费主义的鼓吹者”、“白领阶层的领地”,但时尚杂志发展到现在,不应当再承担这样的责难。时尚杂志所要塑造的文化表征是一种中立的、引导但不劝服的形象。时尚杂志有着其独有的文化特性,分析这些文化特性我们可以得出,时尚杂志是起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并且这些文化特性共同建构孕育出了时尚杂志的文化定位。

1、流行性

许多评论家乐于使用“流行文化”这样的字眼胜于“大众文化”一词,并且,他们主张将“流行文化”这一概念扩大,用以涵盖艺术、文学、音乐以及所有依据家庭或社区而来的休闲活动。时尚杂志所宣扬的文化是需要被广泛传播的,越是在大范围内引起反响,越能实现时尚杂志的价值,而只有广泛传播的流行才能成为真正的时尚。大众文化有利于制造时尚,时尚的本质乃是“从众”,即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许多人的行为方式上的趋同。时尚的事物必定引来某些群体的模仿,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流行。于是这种文化表现为需要被读者认同,被读者欣赏,被读者追捧。

流行性作为时尚杂志文化特性中的重要一点,表现为时尚杂志实体与虚体的流行元素。也就是说,其流行性可以分为时尚杂志实体的流行性和时尚杂志虚体的流行性。时尚杂志是实体的流行性是指时尚杂志从版式到内容到表现形式的一种流行。这是一种读者看得见的流行。例如,封面多选用带着流行色彩的人物(明星或者成功人士);内容多涉及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最新潮流(从服饰议题到社会热点);也时常策划一些影响到公共议程舆论的活动(时尚派对、公益活动等)。而虚体的流行性是指时尚杂志所倡导的精神内涵、品牌价值以及思想观念等读者看不见但潜移默化被影响的方面。例如,《三联生活周刊》的办刊宗旨:“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杂志通过构建“敏锐反馈社会”的品牌形象,来阐述独特的生活理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思想观念。

2、符号性

杂志以图片与文字的形式组成版面语言,给我们的世界赋予了符号的意义。所有的传播过程都是符号化的,这些符号充满了文化意义。符号学学者们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可以通过研究其符號系统而定义和理解的。看一本1950年以来的《绅士》,你不只是读当年的新闻,而且你也会步入当时的社会道德、趋势以及时尚。

时尚杂志中所出现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符号性。这种被贴上标签的文化似乎只是中间阶层极力想推为主流的文化。而这种符号被指认为消费主义与精英阶层的代名词。杂志中所阐述的生活态度、人生哲理、消费方式,似乎只存在于白领阶层的话语空间里,脱离了普通大众的审美范围,这些符号似乎将社会分解了。

但是,大众正是通过这些鲜明的、显著的符号来辨别其他的社会阶层,认识社会解构、了解社会发展进程的。大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精英或贵族文化的终结,打破了人类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惯例:以阶层为界限划分不同层次的文化,社会大众第一次以文化活动主体的身份大规模地参与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动,这就使社会阶层在文化领域中越来越失去意义。实际上,不仅仅是白领阶层通过时尚杂志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认证,其他阶层同时也通过时尚杂志发现到自己所处阶层,并且在时尚杂志的一定影响下,想努力跻身为白领阶层的一员,希望能更有力量地去改变社会、影响世界。精英阶层是社会变革中最有活力最有新意的一个群体,当更多的人希望融入或已经融入这个群体时,社会的变革将会加快步伐。

3、前沿性

前沿,是商品生产、社会发展、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的第一线。基于时尚具有新事物新观念的内容特质,时尚杂志所具有的宣扬新事物新概念的品质,时尚杂志所宣扬的文化带有旗帜鲜明的前沿性是毋庸置疑的。时尚杂志是传递新信息的工具媒介,最新产品的面市,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思潮,社会发展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全都可以在时尚杂志里面看见端倪。于是,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前沿性便凸显出来。

前沿性似乎又勾勒出了大众和精英阶层的界线。新的知识、科技都是精英阶层以最快速度接触到的。而大众则在时间空间上滞后。对于文化工业而言,重视和满足“中间阶层”的需要,其实就是满足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因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中间阶层”目前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力量。时尚杂志首先满足的是精英阶层的需要,精英阶层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时尚杂志努力地试图为他们建构这样一个平台。同时,大众也渴望在这个平台上重塑自己,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改革的力量。

三、时尚杂志兼具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特质

时尚杂志所极力塑造和表达的文化兼具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特质,我们可以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比较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对时尚杂志作出其文化定位。

1、时尚杂志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点

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时尚杂志毫无疑问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也只有在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和“造成影响”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时尚杂志以流行性为鲜明特点,以消费主义和流行元素为基础,就无法脱离大众文化的范围来进行分析。

精英文化作为一种旨在进行教化、

引导、规范社会大众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文化类型,它始终执行着分析现实、探索未来的功能。反思、批判现实、探索理想、合理的生活方式,是精英文化的主导文化精神。时尚杂志实现了精英阶层的身份认同,并且在帮助精英阶层认识世界、批判现实、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对精英阶层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大众文化所渲染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向人们昭示了一种关注现世、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这和精英文化的理想引导显然是相悖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时尚杂志在相悖的两种文化中寻找到了平衡点。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相冲突、互相消解的过程中,时尚杂志实现了二者在“时尚国度”里的平衡与结合。

2、时尚杂志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契合点、交融点

进一步分析兼具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特质的时尚杂志塑造的文化,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趋势的出现,即大众文化的精英化趋势和精英文化的大众化趋势。随着这两种趋势的出现和日渐增强,时尚杂志越来越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互靠近、趋同、融合,时尚杂志已成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契合点、交融点。

在我们这个特别重视评价的国度中,大众文化也必须把自己纳入到社会文化批评的框架中,否则就可能遭到更大的批评。而要进入到社会文化的批评框架,就必须接受和适应我们当前的精英文化评价占主导地位的评价系统,于是,在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这就是大众文化向精英文化靠拢,即大众文化精英化的倾向。时尚杂志表述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元素在精英阶层的作用下而更显活力。精英阶层通过时尚杂志参与到大众文化的建构之中。大众文化需要像精英文化一样成为经典,而不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流行,只能是提升文化品位和价值。于是,大众文化出现了精英化的趋势,例如在时尚杂志中消费主义被重建,表现是以改变大众生活为目标,从目的上的影响生活方式,到实际上的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的发展。

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趋势由时尚杂志清晰传达出来。时尚杂志将精英的生活方式、文化狀态、价值理念倾述于社会大众,让大众心生向往,渴望晋升到那一阶层中。大众对精英阶层的模仿不单单只是对吃穿住行这些物质表象的模仿,还有对理想、观念、态度等精神层面上的模仿。无疑后者将带来社会的融合和发展。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并不等于精英文化的庸俗化,精英文化只有保持其特性,才能为大众和社会所需要,才能不被大众文化所消解。

上一篇:工程项目代建合同下一篇:超然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