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音乐教案

2024-09-08

古诗词音乐教案(精选9篇)

古诗词音乐教案 篇1

单位: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姓名:

张 慧 敏

【课 题】《吟唱古诗词》 【教学内容】

1、歌曲《悯农》

2、器乐曲《静夜思》 【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倡学科综合,并以音乐教学为主线,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体验音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要求】

1、从古诗词歌曲的题材入手,采用对诗词的吟诵——欣赏——分析,探讨——歌唱——表演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审美愉悦。

2、通过诵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3、通过歌曲《悯农》、《静夜思》的学习,感受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重 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2、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难 点】 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⑴听音乐,可坐着听,也可围着圈做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随歌声前后做锄地动作模仿弯腰插秧等活动。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的旋律。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⑵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碰铃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知识连接:《悯农》

(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赏析要点:

这首诗和前面一首是姐妹篇,可以对照起来读,前面一首是讲要珍惜劳动果实,这一首却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现实:普天之下,没有一块闲农田,农民终日辛勤劳动,可是劳动者不得食,常饿死。这是何原因呢?诗人在当时能如此深刻地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4、有感情地演唱、律动。

同学们在吟诵古诗、配乐古诗、随乐律动、配乐画画当中对旋律越加熟悉,唱起来就琅琅上口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伴随优美的器乐曲《静夜思》的旋律以缓慢的速度有感情地唱出来,也可自由地律动。

配上乐器创设意境,分组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1、乐器伴奏吟唱组。

2、小品演出组。

分组汇报交流:提供舞台供同学们演出。教师允许学生即兴创作,提倡

古诗词音乐教案 篇2

对于古诗词, 《乐记》中说:“诗, 言其志也;歌, 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古往今来,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 还是唐诗、宋词、元曲, 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演唱, 直接用“以唱代教”、“以唱抒感”、“以唱代背”的方式进行教学, 那么, 歌唱熟了, 诗词自然也就背熟了, 有利于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复杂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 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 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 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用音乐导入, 在营造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情感, 进行审美熏陶等方面可以发挥独到的作用。

如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我播放王菲演唱的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婉绵长、柔情似水的声音, 深深地吸引住学生, 悠扬的乐曲声把学生带进了凄丽迷茫的意境中;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以《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 浑厚的男中音、雄浑的气势, 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赤壁鏖战时, 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周瑜谈笑风生、指挥若定的神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适当使用流行音乐,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二、用音乐指导学生品评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很多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学生很难领会。将音乐融入诗歌教学,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而且能陶冶情操, 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如讲授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我播放翁培伦演唱的流行歌曲《护国良相狄仁杰》片头曲《饯别》,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悲怆中包含高昂乐观的乐曲, 加上翁培伦那至情至性, 忧郁但不消极的男中音, 把作者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似乎看到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 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 深感日月不居, 时光难驻, 心烦意乱, 忧愤郁悒的诗人, 面对寥廓明净的秋空, 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 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 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 想高飞远翥到天上去摘取明月。但现实“夷羊满中野, 菉葹盈高门”的可憎局面, 又让诗人觉得“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 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通过流行歌曲, 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更能体会出作者面对实际生活中的种种缺憾, 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 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现代流行歌曲白话歌词, 把晦涩难懂的古典诗词演绎得通俗易懂,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 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领会了诗的内涵。

三、用音乐帮助学生背诵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很多优秀内容被很多现代的音乐制作者制作成具有时代风格的音乐。在教学时, 教师借助这些流行音乐, 能使古诗词长留学生心间。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学生们边学边唱, 不亦乐乎。十几分钟的时间, 他们就把这首词全背了出来。这次尝试, 拓宽了我的思路。于是, 我利用课余时间, 给学生听一些这类歌曲。如:根据李煜《相见欢》改编的《独上西楼》、李煜《虞美人》改编的《几多愁》、李商隐《无题》被改编的《别亦难》、李清照《一剪梅》被改编的《月满西楼》等。渐渐的, 当初不喜欢古诗词的学生也加入吟唱的队伍, 古诗词的默写有了很大的改善。

总之, 作为语文教师, 恰当应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古诗词教学, 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 而且为古诗词课堂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大大地提高了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韦丽双.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e5a9021a5e9856a56126069.html.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篇3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 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杨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扬州慢》词曲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3]李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内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温柔敦厚,诗教也”。《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古典诗词的教学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应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领悟中培养其欣赏能力。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特殊景观,也为我们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存在古今情感的共通性,并且是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

三、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一)歌曲直用的古诗词教学

从古至今,有许多歌曲是直接使用原诗原词的,如《送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满江红》、《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杨慎《临江仙》词)等,都是大家喜欢听和唱的好歌曲。在这类歌曲中,作曲者并不拘泥于古曲,而更多的是根据今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找结合点。就是说,它既有意识地吸收中国古典音乐,又大胆地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曲式、配器、演唱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给人一种现代感,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曲。对于这类古诗词的教学,用与之相同的歌曲融合,是绝妙不过的了。

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即以乐解读诗情,以诗理解歌义。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是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这时运用直用诗词的歌曲就很容易理解了。古人所谓的“如歌如泣”、“长歌当哭”,说的正是歌曲强大的“表情”功能。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用《但愿人长久》的歌曲,更容易使学生体味到诗中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乐曲放完,学生自然沉浸在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中,比起老师反复地讲解、反复地强调甚至诵读不知要好多少倍!

同时,还要用古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来理解歌义,这就包括诗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诗词内容的重点所在等,从这些角度去看与之相同的歌义,更能折射出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这是一种双向强化、多重回环领悟的方法,使学生在比较、揣摩中正确认识诗词,感悟理解诗词,所谓“移花接木易为春”。如听完《但愿人长久》之后,询问学生歌曲的含义,他们大多在听歌中有所感受,再把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同诗词进行对照,不就很好地完成了对古诗词含义的理解了吗?

了解了教学的切入点,教学中就有了主导方向,就可以创造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以《送别》为例将教学方法分为悟情、悟境和悟理三步。

悟情:在不做任何展示说明的情况下,向学生播放与诗同名的歌曲,学生在低沉悠扬婉转的歌声中,就能感受到游子的寂寞伤感和无限惆怅,这便是悟情。事实上,学生一听到这首歌,情绪就会随着缓慢的旋律而沉重起来,就连平时好动的学生也都静静地听着,脸上现出凝重的神色,“晚风、夕阳、残笛、浊酒”等带来的伤感、思念、寂寞等情感,也相继融入学生的内心体悟之中。

悟境:在心理上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情境进行体验,让他们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之感。在低沉悠扬的歌声中,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感受,使他们在心理上与歌中所抒发的情感、所描绘的境地相融相通,再配以老师的吟诵和描绘,学生便深深地沉浸在诗人所处的悲凉境地中。“长亭、古道、连天的芳草”是令人惬意的地方,不管是吟诗畅饮,还是纵情欢歌,都是难忘而令人回味的,然而想到送别的那一刻,或者“执手相看泪眼”,或“雪里题诗泪满衣”、“惆怅新城送独归”,都给人惆怅满怀之感。这样的情境学生是容易体验的。而后面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情境,则需要反复运用歌曲悲凉、缓慢、低沉的曲调强化渲染,使学生入情入境。“晚风”的寂静寒凉,“折柳送别”的难舍难分,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时隐时现,静默的“夕阳”,绵延的青山……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随着哀怨幽思的乐曲,在学生的脑中一一再现,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心理体验上的引导。悟境除了还原意象,再现场景,更重要的还在于延伸和扩展,即想象和联想,由此也才能产生对诗情诗意的感悟。

悟理:悟情、悟境是对诗词的直接赏析,悟理则是诗词教学的迁移,是在此情此境基础上的感悟。《送别》一诗是诗人对离情别绪难以抗拒的叹惋,所以在引导学生领悟的时候,重点要放在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上。因此,乐曲在完成了引导渲染后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无论是对歌词内容还是对古诗词内容的教学,在这里并没有任何差别。但需要强调的是要多启发,多提问,以触发学生对诗“理”的感悟,特别是对诗词的点睛之笔,更要有准确地理解。当然,在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得去,出得来,居高临下,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批判吸收,从中获得启示、教益和审美享受。

(二)歌曲借用的古诗词教学

不少歌词都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歌词中借用了古诗词语句。如《涛声依旧》就借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句,《梅花三弄》就多处借用了元好问《摸鱼儿》中的句子,《新鸳鸯蝴蝶梦》以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蓝本,又借用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这些歌曲,尽管借用或化用了古诗词,但二者表现的主题却发生了变化。如《涛声依旧》的歌词,把古典诗词的意境和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了对接,虽仍有《枫桥夜泊》的画面,但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离情别恨。《新鸳鸯蝴蝶梦》虽然基本是李白诗句的沿袭和化用,但抒发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李白抒发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而词作者黄安表现的则是现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朝拥有的爱情观,其内涵上较原诗单薄了许多。

对于这类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我们以《枫桥夜泊》为例来进行领悟这种教学方式。

从播放歌曲《涛声依旧》导入,比较借用的诗句在歌曲中和在原诗词中的不同作用以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由此,再导入到对《枫桥夜泊》的理解。值得点明的是,歌曲在这里只是作为陪衬,作为印证,作为比较来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难点通过音乐都可突破化解,“只可意会”的意境或情感在相互的交流对比中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把文学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学的艺术美,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在相容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歌曲同原诗词思想情感异同的比较,因为微妙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只有在比较中才更容易领悟。如果学生对《枫桥夜泊》中表现的孤愁情怀难以把握的话,那么在聆听吟唱《涛声依旧》中,从歌声所传达出的悲凉情感、寂寞情怀中感受“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心境更为容易,从而对“孤愁难眠”的诗情诗意有更充分地体验。所以,一听一辨一析,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便十分明了。

再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与苏轼词的异曲同工之妙。学习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台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两者不同的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的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对人世悲欢的咏叹以及爱与愁的伤痛。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主动性、直感性、积极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而相关联的歌曲则能以其动听的声音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感知活动中,从而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立增.唐代乐工歌妓与诗歌传唱[A].北京:北方论丛,2009,(2).

[2]李笑柯.浅析音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J].时代文学,2009,(12).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文史知识》编辑部.古典诗词名篇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篇4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领悟力,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强烈、愉悦的乐感声中强化对古诗词的内心情感体验。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是一种更为形象、感人的沟通方式。中国文学自古便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诗词,更是与音乐相互依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大量尝试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歌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俗曲”,也都体现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从艺术起源讲,诗、歌原本是一体的。《尚书 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咏诗必歌之,歌咏则为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乐记》中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些文献都将诗、歌、舞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形象地指出诗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诗经》就是第一部用文字记录流传在民间的诗歌的总集,是孔子搜集当时诸侯国的诗歌然后进一步选辑的,因其均为吟诵之作,305篇皆可入乐吟唱,故史书载曰:“孔子皆弦歌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在从《楚辞》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辨》、《九歌》、《阳春》、《白雪》等。屈原的《离骚》、《九歌》自古以来既是文学名篇,也是乐舞、祭祀歌曲和琴曲,为历代文人雅士津津乐道。《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5000多首,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词、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词、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音乐在唐代空前繁荣,使得歌唱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有被乐工歌姬“写于声律”或“被之管弦”的经历。[1]古今送别第一曲《阳关三叠》,其歌词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属奉旨依曲所填之词,为杨贵妃而作;“七绝圣手”王昌龄运用叠字使音调悠扬、诗乐合璧;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之涣的诗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更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2]渐渐地,诗与乐曲分开,从而使得词与乐曲关系越来越密切,到了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曲调的调名即词牌,词的句子可长可短,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更为自由。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表现了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相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传唱柳永之词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扬州慢》词曲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堪称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3]李清照的词也被人们当做流行歌曲广为传唱。

元曲是可以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的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利用音乐曲牌来抒情、写景、叙事的一种清唱形式,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口语,倾向于通俗化,因而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和地方色彩,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明清时的“俗曲”,也被认为是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叫“小令”、“杂曲”,用乐器伴奏,加入过门,实际上是艺术化了的民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而且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一种相伴相随的关系,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融合境界。

二、音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一)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一项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使得人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如今,青少年学生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如醉如痴,从流行歌曲到名曲欣赏,从古典音乐到现代劲曲,无不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能把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与音乐歌曲结合起来,无疑会使得古诗词教学走上一条快捷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对歌曲音乐的热爱必然会使他们对相关的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古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意会能力,提高领悟力

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其它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人脑对已经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学生可以结合诗词的内容,进行无限的遐想和大胆的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幽美隽秀的亭台楼阁;从冰天雪地的塞北,“孤烟直”、“落日圆”的大漠到“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从内心的酸甜苦辣到人间的真善美丑……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想象、再现和领会,驾着想象的翅膀,使眼前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使得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体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从而对古诗词所饱含的丰富微妙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准确的把握和体会。

(三)古诗词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诗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元日古诗带音乐 篇5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小学频道提供了有关除夕五言古诗,希望对大家了解除夕有帮助!

有关除夕五言古诗:《元日》

《元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

白居易诗词的音乐思想 篇6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卓越的音乐评论家,他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流传深远的华丽篇章。

白居易,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流传于世的诗作有2800余首,其中与音乐有关的有近700首。诗中对各种音乐要素理解透彻,描写细致。同时,这些篇章也是极为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一、白居易与乐器

白居易酷爱鼓琴并善弹之。正如他在《好弹琴》中所云:“本性好丝桐”,“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又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船夜援琴》)。琴成为他赖以寄托、抒发情怀的精神支柱:“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阴雨》)在诗人的心目中,除读书弹琴外,别无所求。在《履道新居》中写着:“琴书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白居易不仅爱琴,而且弹得一手好琴。“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寄崔少监》)。在他家中还专门建造了一个琴亭,为弹琴会友所用。他最喜爱的琴是“博陵崔晦叔所与”,其“韵甚清”。

琵琶也是白居易的喜爱,一首《琵琶行》更是将音乐的美妙与文学的意境相融合得妙绝入神。诗人在《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中写道:“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谁能截的曹刚手,插向重帘衣袖中。”对“胡啼”“番语”和胡人曹刚弹琵琶的高超技巧大加赞赏。诗人在《云和》诗中写道:“非琴非瑟也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首句“非琴非瑟也非筝”就是指琵琶,“云和”为阳刚神灵之象征,从题名“云和”及诗意来看,诗人“散恨”不寄托神明,不寄托宗教,而只用美丽的女子弹“两三声”琵琶,即可消除一切烦恼——“千万恨”,可见诗人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对琵琶的钟爱。

除琴、琵琶之外,白居易对筝、筚篥、芦管等都有研究。诗人在音乐方面可谓有着深厚功底,这显然与他平日对乐器的了解和思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才能将音乐和文学结合得水乳交融,恰如其分。

二、从《琵琶行》看音乐在白诗中的表现

白居易的`《琵琶行》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被认为是中国诗史上写音乐的最为杰出的一首,其写作技巧非常高妙。它把弹奏者起伏跌宕的思绪贯穿于演奏始终,使其音乐内容具有明确的主题。写演奏时边写指法技巧,边写奏出的乐音。写乐音,使用了各种手法:不仅以视觉比听觉,而且以听觉比听觉,强化了音乐的形象;有时同时摹写几种乐音,视觉与听觉同时显露,使人耳不暇接;在摹写乐音时,还注意把描写的手法与诗歌的音韵相配合,从而描绘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意境;在演奏中旋律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高亢还是低沉,无论是流利还是涩滞,都能各尽其妙。演奏过程也起伏多变:由低音入高潮又渐入低潮,最后陡然转入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曲终时再用侧面描写,以烘托其效果,在音乐描写方面,此诗确实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峰。

首先,作者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一环境气氛的烘托开始,在寂静的江面上忽然乐声由远而近,划破夜空,把“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哀伤推引出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诗人情绪与整个环境气氛的转折点。此时,江船、江水以及人都出现了一种静止状态,表现一种宁静之美。接着琵琶声出现,有了“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句子。这表现了琵琶女在低沉幽咽的音调中,哀伤到极致,为后来琵琶女的愁恨迸发埋下伏笔。此时,江上的一切都是凝固的,而唯一留下的空间就是让读者去无限想象琵琶女细腻的内心活动。这种休止符的运用,将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发挥的惟妙惟肖,用无声托有声,用休止强调乐曲效果,也突出了音乐的主题。接着,在情绪不断高涨之后,音乐达到了极点,琵琶女的叙述变成了对社会不平的一曲控诉!这控诉势如“银瓶乍破”,又如“水浆迸发”,当演奏者与听众心潮澎湃达到极点之后,“四弦一声如裂帛”,并在最高潮处,琵琶声戛然而止。此时,“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第二次正面描写休止,再次将听众引入到悲伤的环境中去。

节奏的变化又是作者内心变化引起观众共鸣的又一亮点。起先,整个环境气氛很平静,节奏平稳。接着,“轻拢慢捻抹复挑”,似乎是带有吟诵式的散板,节奏自由轻快,抒发琵琶女的感叹,把人们带入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紧接着就“急雨”如“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随着情感的触发,节奏在急板和慢板之中交替。在平稳的慢板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琵琶女在慢慢倾诉,保持了悲怨的感情基调。在一个无声的休止之后,节奏骤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急切的快板将乐曲推向高潮。琵琶女的哀怨与诗人内心的感伤,势如汹涌波涛,一发不可收拾。这种节奏变换,使描述充满了动态效应,赋予了诗句以音乐形象的具体化表现。

中国古诗中音乐描写的认知研究 篇7

古典诗歌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奇石瑰宝,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它讲究艺术美。诗人词人们常常使用借代、比喻等手法将那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象写得有声有色, 使读者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借代和比喻

Lakoff (1987) 将比喻和借代并列为理想认知模式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的两个结构原则, 可见其对比喻和借代的认知作用的重视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中三首“摹写声音至文”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唐·韩愈 《听颖师弹琴》、唐·白居易《琵琶行》) 的分析, 从认知的视角对其中关于声音部分的借代和比喻进行提炼和拓展, 并尝试概括出一些结论。

三、三部古典诗歌中的借代

(一) 部分代整体。

|这是一个我们在日常语言中频繁运用的借代原则,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指称本体事物。

(二) 材质代整体。

“吴丝蜀桐张高秋”句中“吴丝蜀桐”是吴地之丝, 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上等材料。“吴丝蜀桐”指箜篌选材的考究, 用高贵的发声体代指琴声的美妙, 写物即写人写声, 收到“一箭三雕”的功效。

1.零部件代整体 (形式代内容) 。“二十三丝动紫皇”句“二十三丝” 《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 胡乐也, 汉灵帝好之, 体曲而长, 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 用两手齐奏, 俗谓之擘箜篌。”这里是用竖箜篌的二十三根弦代指箜篌, 进而暗指李凭弹奏箜篌的琴声;“丝篁”、“大弦”、“小弦”、“弦凝绝”、“四弦一声”都是用组成乐器的部分零件来代指乐器, 进而暗指用该乐器演奏出的声音时粗时细, 错落有致, 时而激昂, 时而顿挫;而“铁骑突出刀枪鸣”中的“铁骑”和“刀枪”则是用铁蹄代指战马, 武器代指战争, 赋予诗句以质感和动态感。

2.典型动作代整个事件。“轻拢慢捻抹复挑” 中“拢”、“捻”、“抹”、“挑”, 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这里用典型动作代指歌女演奏琵琶动作连贯娴熟, 技法高超, 想必这样的一双巧手演奏出来的音乐也一定曼妙无比;“湘娥啼竹素女愁”句, 据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 葬于苍梧, 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 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也是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悲, 帝禁不止,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作者由琴声的千回百转牵引出幽怨哀伤的愁绪, 借神话典故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来加以描摹, 令人感同身受, 不禁动容。

(三) 景点代城市。

“十二门前融冷光”中的“十二门” 指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 共十二门, 这里作者用城门代指整个长安城。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 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 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 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 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 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

(四) 典型代一般。

它反映的是我们惯于用某事物的典型成员指代同类事物中的其他非典型成员。原型论认为一个范畴由其典型成员及其他成员表现出来的与典型成员的家族相似性来界定。原型论在语言表达中的体现就是我们常用典型来指代非典型。

这三首作品中也有体现这一原则的例句, 但他们通常表现为一种变异模式, 即“神话中的人和物代现实中的人和物”、“非正常典型代非正常非典型”:

1.神话传说中的人和物代现实中的人和物。“二十三丝动紫皇”句中的“紫皇”, 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 这里用来指人间的皇帝, 因其都在所辖地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琴声连天上的皇帝和人间的皇帝都为之动容, 极言琴声的美妙动听。

2.非正常典型代非正常非典型。“石破天惊逗秋雨”句中的“石破天惊”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非正常现象, 这里通过大胆想象, 用突破常规的思维来形容乐声忽然高昂激越, 如石破天惊般引得天上下起了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这几句均写的是非正常现象, 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凭正在云雾缥缈的海上仙山中向神仙展示他的绝技, 那位传说中最善于弹箜篌的年老的女神成夫人也不得不为李凭的绝技所倾倒甘愿向他学习;甚至连江海中的“老鱼瘦蛟”们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也乐不可支, 不顾自己的年迈体弱, 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在水波中翩翩起舞了!多么奇特的想象, 多么强烈的反差, 不愧是“鬼才诗人”的手笔。正是通过对正常现象的非正常描写才使我们得到如此强烈的情感震撼。

3.特征代本体。用某事物的特征来指代本体也很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记某物常常只会记住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征, 并用此来代表该物, 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李凭箜篌引》中“老鱼跳波瘦蛟舞”句, 用水中常见的水波来代替水, 使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鱼跳出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的生动画面;再如《听颖师弹琴》中“浮云柳絮无根蒂”句的“浮云、柳絮”, 现实生活中, 我们论及一些飘忽不定的事物时经常会用到这两个词, 这句就是用它们来代指声音的飘渺轻灵。

四、这三部作品中的比喻

抽象概念为具体事物。这一比喻概念属于Lakoff&Johnson (1980) 所定义的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 即将事件、行为、情感、思想等抽象概念视为具体、有形的物体或物质, 以便对它们进行指称、量化、分析和讨论, 这一规则也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之上。

(一) 琴声是自然界或人类熟悉的声音。这是最常见、最易想到的方法, 以声音写声音, 以常见、熟悉的声音写抽象、间接的声音。如“昆山玉碎凤凰叫”、“昵昵儿女语”、“喧啾百鸟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四弦一声如裂帛”等句, 琴声是玉石破碎声、男女情话声、禽鸟鸣叫声、布帛撕破声等各种自然界中的声音, 或我们概念中熟悉的声音, 使我们能够相对容易地想象到演奏时琴声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二) 琴声是各种流体。这一隐喻概念的形成基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凭自己的经验能够感知到琴声是连续的、波状的这一现象, 就像自然界中的各种流体一样, 如三首诗中“空山宁云颓不流”、“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句, 声音被投射到空中云朵的飘动、冰冷泉水的流滞、银瓶水浆的迸出上, 使声音可感可触, 极富动感。

(三) 琴声是物体间的撞击声。这一隐喻概念源于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形成的这一事实, 而在听音乐时我们也可以感知到音阶的跳动转换, 节奏的快慢起伏, 就像什么东西掉在一个面上又被不断弹起。如《琵琶行》中的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利用了我们的这个体验, 将琴声投射到大珠小珠上, 用珠子在玉盘上跳动的声音来喻音阶的跳动, 真是形象又别出心裁。

摘要:本文从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了借代和比喻的差异, 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三首经典诗歌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唐·韩愈《听颖师弹琴》、唐·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借代和比喻进行了分析, 并归纳出几点规则。

关键词:修辞学,认知语言学,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谭学纯, 濮侃.沈孟璎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倪宝元.修辞手法与广告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高远, 李福印.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 (清)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7]. (唐) 杜佑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8]. (元) 李衎著, 吴庆峰, 张金霞整理.竹谱详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古诗词音乐教案 篇8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偏好的音乐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但几乎没人会讨厌音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对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有着非常好的作用。比如讲《虞美人》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先放《虞美人》这首歌曲。歌曲以笛声为前奏,加之歌词也是课文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引起听歌之人无限的想象。音乐放映完成之后学生对于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有一个较为朦胧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向他们讲解当时的背景,亡国之君李煜的遭遇,他们就很容易将自己代入情境中,理解李煜的感受,对于这篇词的学习也会充满了期待。通过这一番铺垫之后,学生们学习《虞美人》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情感作铺垫,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随提高了。

二、融会贯通,体验内涵

古诗词和音乐都是用来表达一种情感的,将其融合在一起更能表达感情,也更能使听音乐读诗词之人了解作者的感情。

讲解必修四《雨霖铃》一课的时候,了解到现代有许多人都以《雨霖铃》为题目、以柳永的《雨霖铃》内容为歌词进行创作,经过我多次反复的对比选择之后,认为徐占峰的《雨霖铃》低吟的感觉非常符合本词带有的伤感之意,因此我选择了徐占峰的《雨霖铃》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我选择让学生阅读过一遍《雨霖铃》并对柳永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再进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现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印象,然后根据歌曲带有的情感体会这首词。通过音乐和古诗词的结合,学生就能大致理解整首词伤感的基调,在此基础上将词义讲解给学生:诗人在雨后的长亭中,本应是十分美好的时刻却不得不和自己的红颜知己分开。他们便能立即体会柳永当时内心的不舍,更容易把握诗词的内涵。

学生可能不能在第一次阅读一篇古诗词的时候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可是却能在第一次听到某首歌的时候就能理解作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选择将音乐融入古诗词讲解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内涵的了解。

三、课外链接,深化素养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高考的压力,以及课程的要求,尽管在课堂上可以做一些延伸,但也不会有太多的拓展,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下作业中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链接,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提升素养。比如我在讲《锦瑟》这一诗的时候,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理解的作品之一,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慨,但又是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短短的一首诗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还借用了大量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等,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我在课下让他们去查找诗中涉及的几个典故的来源,同时要求他们找相对应的音乐帮助自己理解。学生们都很积极,比如庄周梦蝶的典故他们就找了《庄周梦蝶》《造梦》等音乐加深理解。这样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更让他们对《锦瑟》一诗有了更深的认识。

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布置课下作业的方式,进行课堂内外的合理联系,尤其注意在学生链接过程中提示音乐的重要性,最好要求进行相似情感或内容的音乐的查找。在查找音乐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对应诗词的理解,深化了语文素养。

古代的诗很多都是为了歌而作,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和诗词的紧密联系。虽然现在古诗词对应的歌大多已经失传,但还是提醒我们,音乐和古诗词才是最亲密的伙伴。由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不光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涵。合理的选择音乐,通过音乐和古诗词的结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降低了古诗词理解的难度,使得古诗词教学课堂有效性得以提高。

古诗词教案(范文) 篇9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品简介 : 《宿建德江》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6、旷:空阔远大。

7、近:亲近。【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该诗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

《竹 里 馆 》

唐·王维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位于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山之口。王维隐居的终南山辋川山庄的一处地方。这首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

幽篁:长得很茂密幽深的竹林。篁:细长的竹子。

复:且,兼。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诗、诗意]

独自端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抚琴,时而吟唱。

林深无径,外人不晓,只有皎皎明月,相知相照。

赏析]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原文 日 暮 苍 山 远,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风 雪 夜 归 人。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公元709—780年)字文房,河间(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县)人。唐代诗人。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上元东游吴越。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之前。作品集为《刘随州诗集》。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擅长,自诩为“五言长城”。其流传于世的诗中,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为有名。

[注释]

宿——过夜,夜里睡觉。

芙蓉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南,山下有芙蓉湖。

主人——指留宿诗人的人家。

暮——傍晚,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苍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东近百里。

白屋——这里是指茅草屋,很简陋的房屋。

柴门——用树枝和柴禾编制的简陋的门。后用来比喻穷苦人家。

犬吠——狗叫。吠,狗叫。

[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

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注释] 宿——过夜,夜里睡觉。

芙蓉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南,山下有芙蓉湖。

主人——指留宿诗人的人家。

暮——傍晚,天色将要暗的时候。

苍山——山名。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东近百里。

白屋——这里是指茅草屋,很简陋的房屋。

柴门——用树枝和柴禾编制的简陋的门。后用来比喻穷苦人家。

犬吠——狗叫。吠,狗叫。[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

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

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原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 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 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人。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深得杜诗的精髓。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详见第五册“江南逢李龟年”)

[注释]

江畔:江边。

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戏蝶:蝴蝶飞舞,好像在游戏。时时:常常。

自在:自由安适,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娇:可爱的。

恰恰:恰巧碰上。这里形容黄莺啼叫悦耳和谐的声音。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译诗]

黄四娘家百花盛开遮蔽了园中的小蹊,千朵万朵沉甸甸的已把枝头压得很低。

留连在花丛中的蝴蝶不时地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歌喉宛转正在啼鸣。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注释]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名李范,唐玄宗的弟弟,被封为岐王。他爱好文学,喜欢结交文人墨客。

寻常:平常,经常。

崔九:名崔涤,因为在兄弟间排行第九,所以得名。崔九曾任秘书监,是唐玄宗的宠臣。

堂:府中,家中。

几度:多次。

落花时节:这里是指暮春三月。

君:指李龟年。

《赠花卿》

唐·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注释]

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

卿:是对男子的美称。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旁有锦江,所以称成都为锦城。

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

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闻:听到。

[译诗、诗意]

(一)锦成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这悠扬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能够几回听闻。

(二)锦城(今四川成都)的弦乐声每日纷纷不断,随江风直上云天,声高传播远。这些曲子应是天宫(暗示皇宫)才有的,人间哪里能够听得到几次呢?

[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寒食》

唐 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释]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过元并称为“韦柳”。[注释]

1.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3.怜:爱。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5.野渡:郊野的渡口。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剌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得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

诗的前两句,诗人表示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只怜爱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莺动听的鸣声,诗人却似乎不以为意。后两句写晚雨野渡所见,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外渡口,此刻更是杳无行人。也许船夫已归家歇息,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乌衣巷》

唐·刘禹锡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还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注意反映民生疾苦和重大事件,风格刚健爽朗。他的一些怀古诗,也凝练含蓄,含不尽之意鉴于言外。有《刘梦得文集》。

[注释]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是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家族的聚居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寻常:平常、普通。

[译诗、诗意]

朱雀桥边丛生着野草、乱开着野花,乌衣巷口夕阳西上。

从前在王、谢贵族的高楼大厦中筑巢的燕子,现在已经飞入平常的百姓家。

赏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

上一篇:软件测试课程总结下一篇:公共管理学原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