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2024-06-19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共8篇)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篇1

1.每只代表队座次排序由各代表队领队在赛前提交,竞赛过程中不得更改变动。各队按固定的上场顺序轮番派一名选手登场。

2.比赛开始先由各队的1号队员作答,再到各队的2号队员作答:假如回答正确,主持人宣布回答正确并继续出题,由下一位作答;假如回答错误,主持人宣布回答错误,该名队员即被淘汰,该队下1名队员进行余下比赛,以此类推;最终所有队员被淘汰的队伍即判淘汰,最后一支坚守在场上的队伍成为第一名。

3.参赛队员在主考官读完题目和解释,并说“开始计时”后方可作答,需在限时六十秒内写出正确答案,主持人会在剩余10秒和时间到的时候示意提醒,限时内无法作答或回答错误者即被淘汰;计时员示意时间到还在作答者,答题无效;队员也可以在限时内向主持人示意回答完毕,回答完毕后答案不能再修改。

4.选手可以要求考官提供解释词义,提示词性及词汇来源;考官也可以主动提供上述信息;选手未听清题目,可以要求主考官再读一遍。但不可以此方法拖延思考时间。

5.选手必须用规范简体汉字工整书写。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选手可以涂改、重写。

6.选手的书写结果会在三位裁判面前的屏幕和现场大

屏幕上显示。三位裁判分别给出裁定结果,主考官根据裁判裁定宣布结果。对字迹不清、细节含混的字形,或书写异体字、繁体字的情况,裁判可以要求选手重写这个字;选手重新书写的,裁判依据重新书写的结果裁定。

7.书写结果正确的选手立即返回自己的座位,等待下一次出场。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汉字书写也愈发依赖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输入功能, 而此输入功能中的拼音联想功能能让人们无需仔细思考便迅速打出想要的字, 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如今十分普遍的“提笔忘字”现象。“汉字像是从宇宙大爆炸的时代就诞生了一样, 你永远说不清它的年龄。它的组合千变万化, 那种美是无可言喻的。文化是人类的基础和灵魂, 而文化需要差异性、独特性和个性。汉字是独特的, 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文字可以代替;中国文化是独特的, 它会绵延下去, 永远不会消失。”[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如是说。汉字是中华民族语言的载体,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寄托, 正因为此, 《大会》打出了“书写的文明传递, 民族的未雨绸缪”的口号, 旨在呼吁人们重视汉字书写, 提醒人们莫忘汉字书写基本功。

《大会》每周五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CCTV-1) 和科教频道 (CCTV-10) 播出, 它的参加者是从全国各地选出的32支初中生级别 (13—15岁) 代表队 (每队8人) , 担任裁判和解说的是国内语言文化专家, 担任主考官并负责宣读、解释词汇的是央视著名播音员。《大会》采用三级赛制, 先将初赛胜出的32支代表队 (共160人) 通过复赛产生8支代表队 (共40人) 进入半决赛, 再从半决赛中产生2支代表队 (共10人) 进入最终的决赛。其他未能进入决赛的30支代表队中表现最优秀的一位队员将进行一场附加赛, 争夺最后5个决赛名额。这5位队员将与进入决赛的2支代表队 (共10人) 的各位队员一同进入最终的决赛, 参与《大会》冠军的角逐。《大会》在场下设置了由10人组成的来自不同行业的“成人体验团”, 他们与各队队员同步听写汉字, 并由场外主持人即时宣布他们的书写正确率。如此充满趣味性的教育类节目, 无疑为各种歌舞选秀节目泛滥的暑期荧屏带来一股清新之气;而如此高的收视率, 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的认可。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有关中华民族通用语言的教育。《大会》作为以汉语言文字为主体的教育类节目, 有可能会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尤其是汉字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大会》可能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影响, 兼述其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大会》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大会》不仅展示了一些汉字的标准字形, 推广了一些汉字的标准读音, 解释了一些汉字的正确字义, 也会从其他一些方面对中小学生的汉字学习和语文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 《大会》能强调一些易错字词的正确写法, 并提醒中小学生重视汉字书写基本功。比赛中, 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选手们却不会写“蜈蚣”“矫健”“焦炭”等耳熟能详的词, 有时也会在如何写“癞蛤蟆”“蹿红”“攥拳头”“粘稠”等常用词上犹豫不决。《大会》场下的10人“成人体验团”书写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戳脊梁骨”“滂沱”“捋胡须”等常用词的书写正确率只有10%。当选手写不出“耳熟能详”一词时, 场外主持人也不禁调侃, 这些“耳熟能详”的词真要写起来, 结果却是提笔忘字。《大会》正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人们意识到“提笔忘字”现象的严峻性, 也能提醒广大收看节目的中小学生们要勤于手写汉字, 不能轻视汉字书写基本功。

其次, 《大会》能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扩充其词汇量。《大会》的词汇来源不仅是中小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也涉及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方言、术语等方方面面。对于参与《大会》的选手们而言, 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认识并理解这些词汇, 从而增加脑中的词汇储备。对于观看节目的中小学生而言, 他们一方面能够通过收看节目积累词汇;另一方面, 他们在看节目的过程中也会重新审视自己阅读质量和阅读范围, 为以后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提高词汇积累的水平做准备。

再次, 《大会》能够推广普通话, 促进读音规范。节目中, 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选手缤玛永宗说, 因为在家里都是讲少数民族话, 所以普通话的发音不是很标准。她觉得, 参加这次汉字听写大会, 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样一场汉字盛会, 无疑能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大会》的主考官们, 都是著名的新闻主播:《新闻联播》的主播郭志坚、李梓萌、郎永淳, 《新闻30分》的主播李文静、章伟秋等。由他们字正腔圆地宣读并解释词汇, 不仅是能为汉字词汇的标准音做出示范, 也能纠正一些经常被误读的词汇的发音, 如常被读错的“三聚氰 (qíng) 胺 (àn) ”“暴殄 (tiǎn) 天物”等。

最后, 《大会》能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 并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喜爱和传承。《大会》上, 主考官在宣读词汇的同时, 也会向参赛选手和观众们解释词汇, 而这些词汇中, 有不少来自经典的古诗文 (如“杯盘狼藉”“舴艋”“箪食瓢饮”) 、成语故事 (如“按图索骥”“东施效颦”“瓮中捉鳖”) 、中外神话小说 (如“貔貅”“清癯”“缪斯”) 等, 对这些词汇的了解和学习, 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积累。此外, 通过观看节目, 我们不难发现, 《大会》比较钟爱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的符号, 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这类词汇在节目中频繁出现, 为中小学生们接触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加了机会, 容易引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 《大会》不仅能引起中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 帮助中小学生积累课外语文知识, 也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喜爱和传承。

二、《大会》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毫无疑问, 《大会》能给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汉字学习带来很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的有些呈现形式, 也可能给学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而这些负面作用, 集中表现在汉字学习方面。

第一, 《大会》只管书写结果, 不管书写过程。首先, 《大会》名为“大会”, 实为“比赛”;其次, 在书写结果的评判上, 只要最终呈现的字形基本正确, 即书写结果就判定为正确——这多少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子。为了保证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而将《大会》以比赛的形式呈现, 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只管汉字的书写结果, 不管汉字的书写过程, 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造成很多的负面后果。在《大会》的第一期, 上场的第一位选手新疆队的王亚霁就将“光绪”的“光”的第一笔写成了“丶”, 而实际上, 在小学课本中, “光”的第一笔应是短“︳”。此外, 还有选手将“火”字边的第二笔短“ノ”和第四笔“丶”连写为“ㄑ”, 这明显是一种错误的写法。但是, 不管是汉字的笔画写得是否规范, 笔顺是否正确, 架构是否协调, 甚至忽略某些字明显的错写, 只要最终呈现在评委眼前的是一个字形基本正确的汉字, 选手即能过关。这样的评判方式, 对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导向, 对于刚开始学习书写汉字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 其负面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第二, 《大会》只看字形正误, 不管字形美丑。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对《大会》这样介绍道:“这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 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 但却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 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从节目呈现的效果来看, 金越对《大会》的这番评价似乎十分中肯。但是他的这一评价与我们看到的节目实况有一点不符, 即节目更多地让我们领略到的是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美, 而汉字的字形之美, 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规定, 1—2年级学生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7—9年级的学生要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要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而节目中, 参赛选手所写的汉字只要字形正确, 写得是否美观不会影响到他们最终的成绩。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中小学生们可能不一定清楚一个词写得是否正确或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但是写得是否美观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只论正误不论美丑, 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汉字的字形之美不那么重要, 将他们的汉字学习带进另一个误区。

第三, 《大会》过于偏爱冷僻字词。在识字与写字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7—9年级 (初中) 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而《大会》出现了很多超出了中学生实际使用范围的字词, 如“裂璺”“酆都城”“翁同龢”等, 甚至有的字在电脑上都打不出来。2013年11月12日的《长江日报》发表了题为《“汉字听写大会”口水战再度开打我们该认识多少字?》的文章, 对此现象做出评论:“有些冷僻字, 专家们自己也未必都会写, 却正襟危坐在那儿考孩子, 多少有点不厚道。”诗人杨黎更是将《大会》形容为“一场幽怨的复辟”, 他认为《大会》没有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 却是在向学生的耳朵灌输一套在八股时代也少之又少的酸腐腔调, 让学生把美好的青春浪费在了死记硬背那些僵尸般的文字上。这种评价也许有些过激, 但是它确实指出了《大会》在有些选词上过于冷僻的缺点。过多的“僵尸般”的文字, 很有可能给中小学生造成“汉字很难学”或“汉字很没意思”的错觉, 降低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第四, 《大会》过于偏爱笔画复杂字。《大会》的参赛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类拔萃的选手, 节目导演关正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有的参赛选手从9个月就开始识字、3岁时已经能认识3000字, 把《现代汉语词典》完整听写过3遍的也不在少数。所以, 为了保证比赛的精彩, 必然需要提高比赛难度。适当提高比赛难度, 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大会》似乎将难度提高的重点放在了单个汉字的笔画的多少上, 如“饕餮”二字、“卖官鬻爵”的“鬻”、“时乖命蹇”的“蹇”等。如果将时间都花在记背这些复杂的笔画上, 那便可能真如杨黎所说, 学生“美好的青春”要被白白浪费了。事实上, 很多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字组成词后学生们未必知道它的意思, 如“附识”“晦朔”“神宇”等。这些词不仅字形简单, 而且更加实用。对于中小学生的汉字学习而言, 应该会更具有实际意义。

总的来说,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中小学生的汉字认读听写和语文学习是有很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的。它能推广汉字正确的形、音、义, 扩充中小学生的汉语词汇量, 激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并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恰如《大会》宣传语, 《大会》实际所体现出的大会精神, 正是“书写的文明传递, 民族的未雨绸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大会》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家长们看了节目后, 切不可盲目跟风地要求孩子们背字典或记“僵尸”文字, 而应从实际出发, 与孩子们共同学习, 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大会》汲取成功经验以辅助汉字教学。

参考文献

[1]南竺君.《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思考[J].传播与版权, 2013 (7) .

[2]滕慧群.文化教育与娱乐竞赛共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印象[J].声屏世界, 2013 (11) .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篇3

【关键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学习;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网络视频联手打造的《汉字英雄》以及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分别于2013年7月11日和2013年8月2日登上荧屏。自播出以来,《汉字英雄》的收视率保持在0.6%至0.8%[1],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大会》)自第四期起收视率已突破2%,第五期更攀升至2.16%——收视观众达到了1.2亿[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汉字书写也愈发依赖于各种电子产品的输入功能,而此输入功能中的拼音联想功能能让人们无需仔细思考便迅速打出想要的字,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如今十分普遍的“提笔忘字”现象。“汉字像是从宇宙大爆炸的时代就诞生了一样,你永远说不清它的年龄。它的组合千变万化,那种美是无可言喻的。文化是人类的基础和灵魂,而文化需要差异性、独特性和个性。汉字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种其他文字可以代替;中国文化是独特的,它会绵延下去,永远不会消失。”[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如是说。汉字是中华民族语言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寄托,正因为此,《大会》打出了“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口号,旨在呼吁人们重视汉字书写,提醒人们莫忘汉字书写基本功。

《大会》每周五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科教频道(CCTV-10)播出,它的参加者是从全国各地选出的32支初中生级别(13—15岁)代表队(每队8人),担任裁判和解说的是国内语言文化专家,担任主考官并负责宣读、解释词汇的是央视著名播音员。《大会》采用三级赛制,先将初赛胜出的32支代表队(共160人)通过复赛产生8支代表队(共40人)进入半决赛,再从半决赛中产生2支代表队(共10人)进入最终的决赛。其他未能进入决赛的30支代表队中表现最优秀的一位队员将进行一场附加赛,争夺最后5个决赛名额。这5位队员将与进入决赛的2支代表队(共10人)的各位队员一同进入最终的决赛,参与《大会》冠军的角逐。《大会》在场下设置了由10人组成的来自不同行业的 “成人体验团”,他们与各队队员同步听写汉字,并由场外主持人即时宣布他们的书写正确率。如此充满趣味性的教育类节目,无疑为各种歌舞选秀节目泛滥的暑期荧屏带来一股清新之气;而如此高的收视率,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的认可。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有关中华民族通用语言的教育。《大会》作为以汉语言文字为主体的教育类节目,有可能会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汉字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大会》可能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影响,兼述其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大会》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

汉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大会》不仅展示了一些汉字的标准字形,推广了一些汉字的标准读音,解释了一些汉字的正确字义,也会从其他一些方面对中小学生的汉字学习和语文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大会》能强调一些易错字词的正确写法,并提醒中小学生重视汉字书写基本功。比赛中,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选手们却不会写“蜈蚣”“矫健”“焦炭”等耳熟能详的词,有时也会在如何写“癞蛤蟆”“蹿红”“攥拳头”“粘稠”等常用词上犹豫不决。《大会》场下的10人“成人体验团”书写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戳脊梁骨”“滂沱”“捋胡须”等常用词的书写正确率只有10%。当选手写不出“耳熟能详”一词时,场外主持人也不禁调侃,这些“耳熟能详”的词真要写起来,结果却是提笔忘字。《大会》正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意识到“提笔忘字”现象的严峻性,也能提醒广大收看节目的中小学生们要勤于手写汉字,不能轻视汉字书写基本功。

其次,《大会》能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充其词汇量。《大会》的词汇来源不仅是中小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也涉及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方言、术语等方方面面。对于参与《大会》的选手们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认识并理解这些词汇,从而增加脑中的词汇储备。对于观看节目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能够通过收看节目积累词汇;另一方面,他们在看节目的过程中也会重新审视自己阅读质量和阅读范围,为以后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提高词汇积累的水平做准备。

再次,《大会》能够推广普通话,促进读音规范。节目中,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选手缤玛永宗说,因为在家里都是讲少数民族话,所以普通话的发音不是很标准。她觉得,参加这次汉字听写大会,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样一场汉字盛会,无疑能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推广起到推动作用。《大会》的主考官们,都是著名的新闻主播:《新闻联播》的主播郭志坚、李梓萌、郎永淳,《新闻30分》的主播李文静、章伟秋等。由他们字正腔圆地宣读并解释词汇,不仅是能为汉字词汇的标准音做出示范,也能纠正一些经常被误读的词汇的发音,如常被读错的“三聚氰(qíng)胺(àn)”“暴殄(tiǎn)天物”等。

最后,《大会》能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并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喜爱和传承。《大会》上,主考官在宣读词汇的同时,也会向参赛选手和观众们解释词汇,而这些词汇中,有不少来自经典的古诗文(如“杯盘狼藉”“舴艋”“箪食瓢饮”)、成语故事(如“按图索骥”“东施效颦”“瓮中捉鳖”)、中外神话小说(如“貔貅”“清癯”“缪斯”)等,对这些词汇的了解和学习,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积累。此外,通过观看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大会》比较钟爱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这类词汇在节目中频繁出现,为中小学生们接触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加了机会,容易引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大会》不仅能引起中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帮助中小学生积累课外语文知识,也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喜爱和传承。endprint

二、《大会》对中小学生汉字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

毫无疑问,《大会》能给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是汉字学习带来很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有些呈现形式,也可能给学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而这些负面作用,集中表现在汉字学习方面。

第一,《大会》只管书写结果,不管书写过程。首先,《大会》名为“大会”,实为“比赛”;其次,在书写结果的评判上,只要最终呈现的字形基本正确,即书写结果就判定为正确——这多少让我们看到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子。为了保证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而将《大会》以比赛的形式呈现,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只管汉字的书写结果,不管汉字的书写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造成很多的负面后果。在《大会》的第一期,上场的第一位选手新疆队的王亚霁就将“光绪”的“光”的第一笔写成了“丶”,而实际上,在小学课本中,“光”的第一笔应是短“︳”。此外,还有选手将“火”字边的第二笔短“ノ”和第四笔“丶”连写为“ㄑ”,这明显是一种错误的写法。但是,不管是汉字的笔画写得是否规范,笔顺是否正确,架构是否协调,甚至忽略某些字明显的错写,只要最终呈现在评委眼前的是一个字形基本正确的汉字,选手即能过关。这样的评判方式,对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导向,对于刚开始学习书写汉字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负面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第二,《大会》只看字形正误,不管字形美丑。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金越对《大会》这样介绍道:“这不是一个浮躁、奢华的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最广大的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从节目呈现的效果来看,金越对《大会》的这番评价似乎十分中肯。但是他的这一评价与我们看到的节目实况有一点不符,即节目更多地让我们领略到的是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美,而汉字的字形之美,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1—2年级学生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7—9年级的学生要能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要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而节目中,参赛选手所写的汉字只要字形正确,写得是否美观不会影响到他们最终的成绩。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中小学生们可能不一定清楚一个词写得是否正确或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是写得是否美观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只论正误不论美丑,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汉字的字形之美不那么重要,将他们的汉字学习带进另一个误区。

第三,《大会》过于偏爱冷僻字词。在识字与写字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初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而《大会》出现了很多超出了中学生实际使用范围的字词,如“裂璺”“酆都城”“翁同龢”等,甚至有的字在电脑上都打不出来。2013年11月12日的《长江日报》发表了题为《“汉字听写大会”口水战再度开打 我们该认识多少字?》的文章,对此现象做出评论:“有些冷僻字,专家们自己也未必都会写,却正襟危坐在那儿考孩子,多少有点不厚道。”诗人杨黎更是将《大会》形容为“一场幽怨的复辟”,他认为《大会》没有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却是在向学生的耳朵灌输一套在八股时代也少之又少的酸腐腔调,让学生把美好的青春浪费在了死记硬背那些僵尸般的文字上。这种评价也许有些过激,但是它确实指出了《大会》在有些选词上过于冷僻的缺点。过多的“僵尸般”的文字,很有可能给中小学生造成“汉字很难学”或“汉字很没意思”的错觉,降低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第四,《大会》过于偏爱笔画复杂字。《大会》的参赛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类拔萃的选手,节目导演关正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有的参赛选手从9个月就开始识字、3岁时已经能认识3000字,把《现代汉语词典》完整听写过3遍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为了保证比赛的精彩,必然需要提高比赛难度。适当提高比赛难度,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会》似乎将难度提高的重点放在了单个汉字的笔画的多少上,如“饕餮”二字、“卖官鬻爵”的“鬻”、“时乖命蹇”的“蹇”等。如果将时间都花在记背这些复杂的笔画上,那便可能真如杨黎所说,学生“美好的青春”要被白白浪费了。事实上,很多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字组成词后学生们未必知道它的意思,如“附识”“晦朔”“神宇”等。这些词不仅字形简单,而且更加实用。对于中小学生的汉字学习而言,应该会更具有实际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中小学生的汉字认读听写和语文学习是有很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的。它能推广汉字正确的形、音、义,扩充中小学生的汉语词汇量,激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恰如《大会》宣传语,《大会》实际所体现出的大会精神,正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会》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家长们看了节目后,切不可盲目跟风地要求孩子们背字典或记“僵尸”文字,而应从实际出发,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大会》汲取成功经验以辅助汉字教学。

参考文献

[1]南竺君.《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3(7).

[2]滕慧群.文化教育与娱乐竞赛共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印象[J].声屏世界,2013(11).

[3] 许莎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导演接受本刊专访,关正 文:让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汉字[J].环球人物,2013(23).

作者简介:姚欣,女,1990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扬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导师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梅尚筠老师。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篇4

泰来镇第二小学 吴健红 2013.10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十分激烈,有四个参赛队,每队按照顺序上前答题,当主持人报完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答对者进入下一轮,答错或未来得及答题者淘汰。

在比赛开始前,有一位点评嘉宾说:“汉字终又得到了重视,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载体更是中国在往名族复兴的道路上走。”比赛开始了,只见甘肃队的张琼同学首先答题,主考官报出题目“意蕴”,而她却写成了“意韵”,很遗憾,她答错了。比赛一开始就有人答错题,我真为其他人担心。然后是江西队的王雅芝,她的题是“扼腕”,回答完全正确。过了一会儿,是吉林省的宋佳麟答题,当主考官报出“浑天仪”时,我认为挺简单的。一开始她写对了,却又把“浑”给改了,真为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确,却因为一个顾虑而写错了。我觉得我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也要多读,多练,多看一些书籍,遇上不会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读几遍,背出,这样才可以写更多汉字!

然后是甘肃队的王伟广,他的题是“蚯蚓”,当他写完检查一遍后,交了题目,完全正确。这给已经淘汰了一员的甘肃队带来一些信心,希望能他们走到最后。

要想学得更多字,光在课堂上学可不够,要在课后积极的学习,多读书籍,让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认识这些别人不认识的字,当别人问你这字怎么写,怎么读时,你才能骄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么好奇的,回家查阅,这样也能学习更多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库 篇5

瑰宝 guī bǎo 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非常漂亮;珍奇。蚯蚓 qiū yǐn 别称

地龙、曲蟮、坚蚕、引无、却行、寒欣、鸣砌、地虫。

密密匝匝 mì mi zā zā 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多指树木茂盛繁密)形容很稠密的样子。

金銮殿 jīn luán diàn 北京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阡陌 qiān mò 田野

田界;田间小路。

楔形文字 xiē xíng wén zì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诙谐 huī xié 谈话富于风趣,引人发笑。洗漱 xǐ shù 洗脸漱口,对面部器官的清洗。

斑驳陆离 bān bó lù lí 斑驳

色彩杂乱;陆离

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繁杂。

臼齿 jiù chǐ 位置在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每一侧上下颌hé各4到5个,合计应有16到20颗。通常又称槽齿或者磨牙。

阑尾炎 lán wěi yán 医学名词。

糍粑 cí bā 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触类旁通 chù lèi páng tōng 触

碰,遇到;旁

别的;通

懂得。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蓦然回首 mò rán huí shǒu 不经心地,突然回想起。也引申为忽然发现,忽然明白,顿时悟透;表示一下子回头或突然回头,不经意回头的意思。经历过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

跷跷板 qiāo qiāo bǎn 一种多人(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蒸馏水 zhēng liú shuǐ 是指用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怪癖 guài pǐ 古怪的、与众不同的癖好。怂恿 sǒng yǒng 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

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犹豫

迟疑。拿不定主意。腈纶 jīng lún 一种制作衣服的常用化学纤xian维。卿卿我我 qīng qīng wǒ wǒ 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1— 阑珊 lán shān 有凄凉、凄楚、凋零的含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

箪食瓢饮 dān sì piáo yǐn 箪

古时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筐饭,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廉颇 Lián Pō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别名信平君,主要成就

大破齐国,连挫燕军,典故

负荆请罪,廉颇老矣。

蔺相如 Lìn Xiàng Rú 战国时赵国上卿,政治家、外交家,主要成就:完璧归赵,渑池会盟。

邋遢 lā ta 一般指不整洁,不利落。蹿红 cuān hóng 迅速走红。

刮痧 guā shā 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豇豆 jiāng dòu 俗称角豆、姜豆、带豆。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

荸荠 bí qi 为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

锒铛入狱 láng dāng rù yù 锒铛

铁索链;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甘霖 gān lín 久旱后下的雨;及时雨。

苏洵 Sū Xún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髭须 zī xū 嘴周围的胡子,其中,“髭”的意思是

嘴上边的胡子。耄耋之年 mào dié zhī nián 耄耋: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戎马倥偬 róng mǎ kǒng zǒng 戎马

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

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效

效仿;颦

同矉,皱眉头的意思。东施

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2]东施效颦

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蓬荜生辉 péng bì shēng huī 蓬

用蓬草编的门;荜

用荆条、竹

—2— 木之类编成的篱笆;以“蓬荜”借指穷苦人家。“蓬荜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也说“蓬荜增辉”。谦敬之词。

谢道韫 Xiè Dào Yùn 东晋才女诗人,其父是晋安西将军谢奕,其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越俎代庖 yuè zǔ dài páo 越

跨过;俎

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

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栉

梳头发;沐

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亵渎 xiè dú 轻慢;冒犯,不恭敬。

稗官野史 bài guān yě shǐ 稗官

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来称小说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逻辑 luó jí 辨证关系。

搭讪 dā shàn 即主动和陌生人交流。

始作俑者 shǐ zuò yǒng zhě 俑

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肇事 zhào shì 引起事故;闹事。

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信手;随手。拈

用手指取。随手拈取过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

痉挛 jìng luán 指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肌肉动作不协调。

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 纷

多,杂乱;沓

重复,多。接连不断地到来。

泯灭 mǐn miè 灭绝;消失。(行迹、印象等)消灭。

毽子 jiàn zi 又称(毽球),在中国一向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民族体育活动。

玉玺 yù xǐ 指皇帝的玉印。由秦始皇提出,只有皇帝使用的大印才能称为玉玺。

柴扉 chái fēi 柴门。

针灸 zhēn jiǔ 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

—3— 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忖度 cǔn duó 推测。思量。量度。

众目睽睽 zhòng mù kuí kuí 睽睽

注视的样子。众

许多人。目

眼睛。指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指众人都在注视监督,某人被许多人注视着干某事(一般多指贬义)犄角 jī jiǎo

1、两个边沿成角形的地方,棱角,角落。

2、动物的角。

傀儡 kuǐ lěi 原指木偶。借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权的人或事物如傀儡政府。

乖戾 guāi lì(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

性情~丨语多~。籼稻 xiān dào 籼稻,栽培稻的一个亚种。

蓖麻 bì má 种子叫蓖麻子,榨的油叫蓖麻油,医药上做泻药,工业上做润滑油。

剜肉补疮 wān ròu bǔ chuāng 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骰子 tóu zi 骰子,亦作色子,为一正多面体,通常作为桌上游戏的小道具。

煮豆燃萁 zhǔ dòu rán qí 燃

烧;萁

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舴艋zé měng 形似蚱蜢(zhà měng)的小船。

探囊取物tàn náng qǔ wù 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极容易办到的事。

戳脊梁骨chuō jǐ liang gǔ 背后揭他人的伤疤,说他人的短处。饥肠辘辘jī cháng lù lù 饥饿的肚子;辘辘

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鏖战 áo zhàn 与人激烈的战斗。

蟊贼máo zéi 1.吃禾苗的两种害虫。去其螟螣,及其蟊贼。2.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蟊

吃苗根的害虫。

以儆效尤yǐ jǐng xiào yóu 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擤鼻涕xǐng bí tì 用手捏着鼻子用力呼出气把鼻涕排泄出来。斑蝥bān máo 一种虫子。【别名】 斑蚝、花斑毛、芫菁、斑猫,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

—4— 胡子拉碴hú zi lā chā 形容满脸胡子未加修饰。骈体文pián tǐ wén 也称“骈文”、“骈俪文”或“骈偶文”;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刀俎dāo zǔ 指刀和砧板,原为宰割的工具,现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草履虫cǎo lǚ chóng 是原生动物的代表种。生活在淡水中,一般池沼,小河中都可采到。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玉簪yù zān 1.亦作“玉篸”。2.首饰。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头”。3.借指美人。4.比喻山峰。5.多年生草本植物。

颛顼Zhuān Xū “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旮旯gā lá 是中国方言词汇,是北方、南方许多省份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光绪(ɡuānɡ xù)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公元1875—1908)。

间歇(jiàn xiē)动作、变化等周期性的停顿

机器转动每分钟间歇两次。

甲胄(jiǎ zhòu)〈书〉盔甲。

味同嚼蜡(wèi tónɡ jiáo là)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梧桐(wú tónɡ)又名“青桐”。双子叶植物,梧桐科。落叶乔木。树皮绿色。叶大,掌状分裂。花淡黄绿色。产于中国和日本。木材轻软,是制乐器良材。树皮纤维可造纸编绳。种子炒熟后可食用。

陡峭(dǒu qiào)(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这个~的山峰连山羊也上不去。

秋毫无犯(qiū háo wú fàn)秋毫

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

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猢狲(hú sūn)泛指猴

树倒猢狲散。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恃

依靠、凭借;物

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5— 秃鹫(tū jiù)又称“坐山雕”。鸟纲,鹰科。大型猛禽。体长约12米。全身羽毛乌褐色,颈部光秃,为铅蓝色。两翅宽大有力。嘴像大铁钩,吃鸟兽等动物尸体。终年留居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山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癞蛤蟆(lài há mɑ)蟾蜍的通称。

惴惴不安(zhuì zhuì bù ān)惴

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髋关节(kuān ɡuān jié)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繁文缛节(fán wén rù jié)文

规定、仪式;缛

繁多;节

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咋舌(zé shé)咬住自己的舌头。因悔恨、害怕而不敢说话

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也形容因惊讶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令人咋舌|闻者咋舌。

裘皮(qiú pí)羊﹑兔﹑狐﹑貂等动物的皮经过带毛鞣制而成的革。轻软保暖,用以制御寒服装。

沟壑(ɡōu hè)山沟;坑

~纵横。

日臻完善(rì zhēn wán shàn)臻

达到。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

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矫

使弯的变成直的;揉

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ɡ biāo)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攥拳头(zuàn quán tou)用手抓住或抓稳拳头。

三聚氰胺(sān jù qínɡ àn)三聚氰胺(英文名

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暴

损害,糟蹋;殄

灭绝;天物

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瓮中捉鳖(wènɡ zhōnɡ zhuō biē)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谥号(shì hào)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6— 襁褓(qiánɡ bǎo)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陀螺(tuó luó)形状略似海螺的儿童玩具。用绳子缠绕后,用力抽绳,可直立旋转。有的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

桀纣(jié zhòu)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泛指暴君。

神龛(shén kān)供神像或祖宗牌位的小阁子

藏在神龛后面|小小的神龛里供着一尊观音菩萨。

蜈蚣 wú ɡōnɡ

节肢动物。体扁长。头部金黄色﹐有鞭状触角。躯干部背面暗绿色﹐腹面黄褐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足一对。第一对足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捕食小昆虫。中医入药。

破绽 pò zhàn

比喻语言行动中露出的漏洞。

驿站 yì zhàn 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中途换马、歇宿的地方

设立驿站。

焦炭 jiāo tàn

一种固体燃料,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用煤高温干馏而成。多用于炼铁。

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ɡ xiánɡ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青涩 qīnɡ sè

原指果实尚未成熟,现在多用来形容人不成熟。同时也形容人未经历世事,简单纯洁的样子。

方兴未艾 fānɡ xìnɡ wèi ài

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诧异 chà yì

感到惊奇,惊异,非常惊讶。烙饼 lào bǐnɡ:以面粉、鸡蛋、葱花等为主要原料烙制而成并深受百姓喜爱的面食之一,可以配各种肉、蛋、蔬菜一起食用。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或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萧瑟 xiāo sè

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冷落;凄凉。怄气 òu qì

闹情绪,生气。椭圆 tuǒ yuán 长圆形。辍学 chuò xué

中途停学。揉搓 róu cuō

引申为折磨。

蜥蜴 xī yì

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端倪 duān ní: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

—7— 禁锢 jìn ɡù: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

尔虞我诈 ěr yú wǒ zhà

你;虞、诈

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殒命 yǔn mìnɡ

死亡;丧身;伐灭其国家并俘获其君主。择菜 zhái cài

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拣取可吃的部分。

造诣 zào yì

学业、技艺所达到的水平

全系唯他书法、绘画造诣均深。

跋扈 bá hù

专横暴戾。

天赋异禀 tiān fù yì bǐnɡ

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苔藓 tái xiǎn 苔和藓同属隐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一般不细加分别,统称苔藓。

嵇康 jī kānɡ

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草菅人命 cǎo jiān rén mìng 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特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生命。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颐指

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

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滂沱 pāng tuó: 1.雨大貌。2.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3.水流广远貌。4.充溢貌。5.形容丰盛。

妖孽 yāo niè: 1反常怪异的事物,常认为不祥之兆

妖孽数见。2妖怪,害人之物

若果降了妖孽,净了地方,我等每家送你两亩良田。也比喻邪恶为害之人

人心摇动,则妖孽潜滋|清扫妖孽。

暮霭 mù ǎi: 傍晚时的云雾

暮霭笼罩|暮霭沉沉。饶恕 ráo shù

不计较过错,宽容,宽恕。

惆怅 chóu chàng 犹豫不决或指有些不知所措,大多用来形容很无奈的意思。

层峦叠嶂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峦

连着的山。嶂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重叠的山峰。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范畴 fàn chóu 领域,范围,多对抽象思维而言。

—8—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杀手锏 shā shǒu jiǎn 小说中搏斗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关键时刻使出的最拿手的本领。

喇嘛 lǎ mɑ

喇嘛教的僧人,原为一种尊称。

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乌桕 wū jiù

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菱形或椭圆形。夏季开黄花,秋季结果。种子近球形,表面有白蜡质,故又称“白蜡果”。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种子可提取皮油和梓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木材是雕刻的好材料。

轮毂 lún gǔ

轮毂根据直径分多种,根据宽度也有好多种。那么,不同直径、不同宽度、不同材料就可以分出很多型号。

每况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每每一次;逐一;况

状况;愈

更加。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趔趄 liè qie 身体歪斜,脚步不稳。二 进退不定,畏畏缩缩。形容尴尬的样子。

喷嚏 pēn tì

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

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形容人心十分险恶,不怀好意,意图做坏事。

商榷 shāng què

商量、讨论的意思;商讨。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顶礼

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

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阴霾 yīn mái 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因暴力而产生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也可以说是心情不好,处于阴霾状态。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也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岳麓书院 yuè lù shū yuàn 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

—9— 绪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隋炀帝 suí yáng dì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熠熠生辉 yì yì shēng huī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犟嘴 jiàng zuǐ 顶嘴,强辩。

崴脚 wǎi jiǎo 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医学上称做“足踝扭伤”。这种外伤是外力使足踝部超过其最大活动范围,令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甚至关节囊被拉扯撕裂,出现疼痛、肿胀和跛行的一种损伤。

扭捏 niǔ nie 走路时身体故意扭动。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蒲扇 pú shàn 用蒲葵叶或香蒲叶做成的扇子。

乾坤 qián kūn 天地;男女 ;象征天地、阴阳等。煽情 shān qíng 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推卸 tuī xiè 推脱责任,不肯承担。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 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干涸 gān 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稚嫩 zhì nèn 柔嫩;幼稚不成熟。

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搭档 dā dàng 协作,合伙。

手榴弹 shǒu liú dàn 用手投掷的小型炸弹。因早期的手榴弹外形似石榴而得名。

擀面杖 gǎn miàn zhànɡ 擀面用的木棍儿。

灯芯绒 dēng xīn róng 割纬起绒、表面形成纵向绒条的棉织物。因绒条象一条条灯草芯,所以称为灯芯绒。

猕猴 mí hóu 哺乳纲,狭鼻组猴科。毛色大体为棕黄色。颜面和两耳裸露,幼时近白色,成年后肉色。臀部有红色臀胝。四肢几乎等长。以野果、野菜为食。有颊囊,可贮食。群栖山林,行动敏捷,善攀缘跳跃,也能泅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重要实验动物。

—10— 万马齐喑 wàn mǎ qí yīn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虱子 shī zi 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浅黄色或灰黑色﹐有短毛﹐头小﹐无翅﹐腹部大﹐刺吸式口器。常寄生在人畜身体上﹐吸食血液。寄生在人体上的有头虱﹑体虱﹑阴虱等﹐能传染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疾病。

美轮美奂 měi lún měi huàn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皂荚 zào jiá 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

鬃毛 zōng máo 指马、猪颈上的硬长毛。紧箍咒 jǐn gū zhòu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糗事 qiǔ shì 令人尴尬,无可奈何,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

醍醐灌顶 tí hú ɡuàn dǐng 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凭证 píng zhèng 会计凭证,是指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吝啬 lìn sè 过分爱惜财物而不用;小气。

坍塌 tān tā 山坡、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建筑物、构造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不正确,所发生倒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多指事故。

拨浪鼓 bō lang gǔ 旧时货郎用来招揽顾客的手摇小鼓。有柄﹐两旁系坠﹐握柄转动鼓﹐坠击鼓发声。亦用作小儿玩具。

闰年 rùn nián 历法术语之一。如公历中有闰日和夏历中有闰月的年。公历闰年的2月为29天,全年366天。夏历闰年有十三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

胖墩墩 pàng dūn dūn 形容肥胖而壮实。

荆轲 jīng kē 战国末著名刺客。齐人。徙卫,人称庆卿。至燕,人称荆卿。燕太子丹奉为上客,衔命入秦刺秦王嬴政,事败被杀。

诅咒 zǔ zhòu 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泛指咒骂。感激涕零 gǎn jī tì líng 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拼凑 pīn còu 把零碎的合在一起。把零星的无关的事勉强合在一

—11— 起。

牙龈 yá yín 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口腔软组织。抑郁 yì yù 心里忧烦、苦闷

忧愁、抑郁损害健康。

橄榄 gǎn lǎn 常绿 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长椭圆形,两端稍尖,绿色,可以吃,也可入药。有的地区叫青果。

水泵 shuǐ bèng 用以抽水或压水的泵,是抽水机的主要部件。亦指抽水机。

嗅觉 xiù jué 辨别物体气味的感觉。

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冰激凌 bīng jī ling 英语icecream的音译兼意译。亦译作“冰淇淋”。一种半固体的冷食,用水﹑牛奶﹑鸡蛋﹑糖﹑果汁等调和后,一面加冷一面搅拌,使凝结而成。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轻佻 qīnɡ tiāo 行动不沉稳

轻佻果躁,陨身致败。言行不严肃,不庄重。

纽扣 niǔ kòu 套入纽襻把衣服等扣合起来的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

秤砣 chènɡ tuó 相当于砝码。若将一刻度准确的杆秤的秤砣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读数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扫帚 sào zhou 亦作“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琵琶 pí pá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宁缺毋滥 nìnɡ quē wú làn 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纨绔子弟 wán kù zǐ dì 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涣散 huàn sàn(精神、组织、纪律等)散漫;松懈。

—12— 浑浑噩噩 hún hún è è 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油渍 yóu zì 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污。

嗲声嗲气 diǎ shēnɡ diǎ qì 形容撒娇的声音和样子;语音的绵软柔细。

荏苒 rěn rǎn 时间渐渐逝去。自刎 zì wěn 自割其颈。即自杀。

苋菜 xiàn cài 一年生草本。叶卵圆形或菱形,绿或紫红色。夏季开黄绿色小花。开花时主茎肥大质脆。原产热带亚洲,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嫩茎叶是普通蔬菜。

吞噬 tūn shì 吞食;大口吃。

虔诚 qián chénɡ 恭敬而有诚意。

上颚 shànɡ è 是一对位于上唇之后的锥状坚硬构造,其前端有切齿叶(incisor lobe)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后部有臼齿叶(molar lobe)以磨碎食物。

盥洗室 ɡuàn xǐ shì 装有盥洗、厕所设备的房间。

马褂 mǎ ɡuà 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穿的服装,故称。

自怨自艾 zì yuàn zì yì 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蟠桃 pán táo 神话中的仙桃。镌刻 juān kè 雕刻。

诳语 kuánɡ yǔ 骗人的话。

蕨类植物 jué lèi zhí wù 植物的一大类,草本,很少木本,有真正的根,有茎和叶子,茎有维管束,叶子通常较小,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松等。

嗜好 shì hào 特别爱好(多用于贬义)闭门羹bì mén gēng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栉

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严惩不贷 yán chéng bù dài 惩

处罚;贷

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砒霜 pī shuāng 亦作“磇霜”。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或灰色固体。

—13— 剧毒。

放浪形骸 fàng làng xíng hái 放浪

放荡;形骸

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潸然泪下 shān rán lèi xià 潸然

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讪笑 shàn xiào 讥笑。偏袒 piān tǎn 谝护一方。

棒槌 bàng chui 槌打用的木棒。缜密 zhěn mì 细致精密。

打烊 dǎ yang 商店晚上关门、歇业。

豆豉 dòu chǐ 把黄豆煮熟发酵做成的食品。

镂空 lòu kōng 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蹒跚 pán shān 腿脚不灵变,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蹊跷 qī qiāo 奇怪、诡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口号 篇6

认真写字,踏实做人。

书写规范汉字,感受文字魅力。

书写规范文字,打好人生底色。

书写规范文字,树立良好人格。

书写经典文字,传承中华文明。

树立文字规范意识,构建和谐书香校园。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谁的字漂亮,谁的字规范。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感恩人。

说普通话四海同音,写规范字九州一体。

童年的梦园,书写的世界。

我读书,我进步;我写字,我快乐。

写端正字,做正直人。

写规范的字,做有根的人。

写规范字,做合格小学生。

写好方方正正中国字,争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写漂亮字,做文明人。

从小写好规范字,练手好字将名扬。

点燃写字激情,共建书香校园。

点燃一盏写字的心灯,拥有一轮人生的朝阳。

读书好,写好字,做一个有修养和智慧的人。

读书活动,书声声声入耳;写字比赛,赛事激动人心。

读书为精神打底,写字为人生奠基。

读书写字,让生活更和谐。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书写之乐。

关注孩子们的书写习惯。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篇7

1 我国文化教育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当中,第一次设置了知识竞猜类的版块,而随后出现的《幸福52》《开心辞典》等知识竞赛类节目也在开播伊始倍受追捧。但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收视率不断下滑,最终节目停止。

近几年来,大量选秀、相亲类等纯娱乐节目充斥着电视屏幕,而文化教育类节目则是凤毛麟角。如何创意文化教育类节目,已成为文化教育人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共同的难题。总体而言,目前的电视节目中文化教育节目有以下四类表现形式。

1.1 知识竞赛

从《开心辞典》《幸运52》,发展到今天的《一站到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是唤醒了国人对汉文字的热爱。

1.2 读书

从《读书时间》《书苑漫步》到《子午书简》,用边朗诵、边讲解的方式,将书与人,事与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与电视观众共同分享读书经验。

1.3 讲坛

讲坛类节目始于《开坛》,为电视观众解读文化热点,直到《百家讲坛》,在全国掀起了重温中国历史的热潮。

1.4 文化专题

文化专题类节目多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瓷文化、茶文化甚至饮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类专题纪录片的代表作。

在娱乐至上的今天,如何在泛娱乐类节目中杀出重围,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电视制作人时刻关注的问题。文化教育类节目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它要能启发电视观众的思维,易为观众理解并接受,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接“地气”。但是文化作为这类节目的根本,是不可改变的。

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国民敲响了警钟

在数字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脑打字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书写。不论大人、小孩,会打字不会写字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背景下,2013年8月,一档以汉字听写为主的文化教育类节目,在全国的电视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仅如此,数以万计的电视观众更是拿起了笔和纸,跟着节目一起听写。随着节目的播出,大家纷纷自嘲,自己成了文盲。一场针对传统汉文字书写危机的讨论正式拉开帷幕。

面对全民娱乐的时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功逆袭。

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异军突起之因

3.1 节目优势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文化教育类节目,既没有明星、大腕,也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它却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不仅如此,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很多电视观众都会发现一个现象,明明听出来的汉字,脑海里也有印象,可就是写不出来,或者写出半边或者写错。更出乎意料的是,像“癞蛤蟆”“僭越”“醍醐灌顶”这种常见词汇也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年人出现拼写错误,电视观众开始进行反思,心中对汉字的热爱也被唤醒,拾起字典、拿起笔,重新开始学习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节目增加了社会对汉字书写持久的关注与重视,以全新的节目形式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激活汉文字的魅力,使汉字在现代化的今天获得新生。节目传递了文化的正能量,以简单的听写+解释的节目形式进行轮赛,从简到难的过程与我们小时候,父母在旁听写极为相似,只是听写角色转变成了电视。节目又结合现在学生学习现状,无论是孩子家长对青春的怀念,还是孩子现在学习的现状都完成了观众心理与电视节目的契合。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学娱乐赛事,节目采用质朴的制作方式,采用高科技数字展示与多屏同步合成显示的科技手段,呈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汉字。节目为我国传统文化信念的凝聚,汉字书写的美德传递,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专家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重新激发了中国人对于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在节目观看过程实现了全民的自我教育。节目的创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键盘打字,手写机率严重降低,提笔忘字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能够正确写出汉字与笔顺的人已越来越少,要保持民族汉字的手写能力,就要开创新的方式,让人自愿地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回到手写时代。

3.2 节目缺点

随着收视率的提高,节目组为了提高选手的竞赛水准,出题越来越生僻,有些字、词是听都没听说过,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使用的。过于追求字的“难度”和“生僻度”,显示汉字的深度与水平,是不利于汉字文化的普及与传播的。如果电视观众互动后的结果,都只是把自己检测成文盲,不敢再参与尝试,那么这档节目就是失败的,汉文字的文化,也就不能有效传承传播。

4 汉字节目的改进方向

汉字节目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保持电视观众的参与度,就要对节目形式进行改进,过于生僻的考核内容既不符合我国义务教育3500字的目标,也不适合节目娱乐性的发展。汉字节目改进方向有以下几点:

4.1 加强笔顺的考核

参与听写大会节目的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初中学生,经历了层层选拔。这些学生经过专门的汉字书写训练后,用正楷进行汉字的书写。正楷是最讲究笔顺的,笔顺是固定不变的,先后顺序不可以人为改变,在汉字的起、承、转、合书写中,都有具体的要求。但这些优秀的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笔顺的错误,虽然在评审时增加了笔顺错误的降分,但并没有把笔顺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突出位置。

4.2 加强字迹工整的考核

中国人既要把字写出来,还要按照笔顺的要求,把字书写得工整漂亮。俗话说:“书之不靓,行之不远”,工整漂亮的汉字会让人心情愉悦。但参赛的选手有很多都存在字迹不工整的情况,这些选手是由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初中学生,他们都尚且如此,普通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就不言而喻了。现代教育要求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节目中虽然提出了对汉字书写这方面的考核,但并没有对汉字书写做更深入的考察。在未来节目中可以在汉字的工整性、美观性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4.3 避免选词过于生僻

我国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初中生掌握3500字以上常用汉字。但是,由于参赛选手竞争越来越激烈,节目组在汉字、词语的选择上越来越生僻,越来越难以应答。甚至出现了场外参与者没有一位书写正确的尴尬情况。有些生僻字词虽然选手能书写出来,但全国层次选拔出来的、经过训练的孩子,是不能代表两亿中小学生的。既然这种生僻的考核不具有普及性,那么也就失去了节目创办的初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应是为了考住选手而创办,当孩子们都抱着字典抠生僻字时,汉字文化的学习便误入歧途了。

节目组要创新比赛机制,通过灵活的个人赛、团体赛等形式,培养电视机前的中学生们能产生汉字书写兴趣,使大家都能够熟练掌握3500个常用字。甚至唤醒成年人对汉字书写的回忆,并拿起笔参与到节目中,重新开始汉字的书写,这才能为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4.4 加强字理的解析与点评

汉文字被称为活化石,汉字的构成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汉字节目中,有些专家对个别汉字进行了分析,但却没有从字理上进行点评,既没有剖析选手书写的汉字的构成原理,也没有指明选手写错的原因。

例如,词语“天赋异禀”其中的赋字,有个选手给赋字多加了一撇,多加一撇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是常见的错误,可是,为什么不能加这一撇,专家并没有给出分析点评,大家也就不可能有深刻的印象,很可能再次发生错误。

赋的右侧是个武字,而武是由止与戈构成。武字经过两千多年的汉字演变,已把戈字的一撇移到一上方,演变成了一横,所以武字已完成了止与戈的构成,如果再加一撇明显就多了一笔。赋字,左偏旁贝字代表赋的含义,右偏旁武是声部,赋,即赋予,天赋,就是上天赋予。如果能结合字的构成原理进行如上所述的拆析与点评,就会使参赛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在以后的书写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5 汉字节目教育性和娱乐性的融合

文化教育节目与泛娱乐类节目相比,本身就不具备视觉冲突力和吸引人眼球的能力。电视观众其实都知道文化教育节目是可以让人更多地获取知识,但实际上,这类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却往往很差,因为观众来说,打开电视,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娱乐而不是学习。基于此,在文化教育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内涵,也要丰富节目的可视性和娱乐性。大多数受观众喜爱的文化节目都是兼具文化性与娱乐性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节目中应用了听写的方式,唤醒了很多成年人小时候的回忆。节目参与方式很简单,只需要一支笔和一张纸。主持人和专家评审、选手通过开展竞赛开始节目。专家评审可以为选手解答疑难,进行互动式的知识输出。这种节目形式,可以方便电视机前的观众共同参与,并得到疑难的解答,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

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无论是镜头,还是剪辑,包装都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吸收观众一起参与到游戏中来,体会到汉文字的美。汉字节目更重视的是汉字书写的体验,而不是考试分数与结果。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实现了听写与大会的表现,这种新的节目表现形式,以娱乐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将娱乐与教育完美的融合,实现了新时代文化教育节目的创新。

文化教育节目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和参与,就要对节目进行完善与创新。汉文字背下来不难,难的却是中华几千年汉文化的传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汉文字,熟练运用汉文字,才能实现书写的交流与沟通。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文化教育节目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热播的现象,探讨该节目为何在仅有学生参与,安静书写文字的氛围下,就能掀起全国性的汉字听写热潮并引发媒体和民众对汉字书写危机的讨论,指出我国文化教育节目的发展方向。

淮南市中小学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细则 篇8

电视机前,陆佳蕾的母亲王凤娟更是激动不已。正是她坚持“性格塑造教育”,陆佳蕾才改掉了做事拖沓、不擅交流的毛病,从而在这次全国瞩目的大赛上成功登顶……

大伤脑筋,宝贝女儿懒散拖沓

1990年7月,陆佳蕾出生在浙江东阳市,父母一直做着文具批发生意。陆佳蕾5岁时,在母亲王凤娟的建议之下,全家从老家搬至杭州。王凤娟与丈夫继续做文具批发,同时,夫妇俩还在市中心的图书市场开了一家实体书店。

陆佳蕾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从来不让她缺什么。可父母的溺爱反而养成了她不少坏习惯,陆佳蕾上学后,一些坏毛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小学三年级时一次语文考试,陆佳蕾是全班最后一个交卷的同学。阅卷老师以为她做题仔细,却惊讶地发现,陆佳蕾只把填空题和问答题做完了,后面的作文题竟然一字未动。老师立刻通知了王凤娟。看了陆佳蕾的试卷后,王凤娟也窝了一肚子火,要知道,作文题占卷面分的四成啊!

那天晚上,王凤娟指着试卷训斥陆佳蕾:“妈妈开个小书店,辛辛苦苦挣钱供你念书,多不容易啊!可你考试拖拖沓沓的,只做了一半试卷,你对得起我吗!”不料,陆佳蕾的脾气也上来了:“拖沓就拖沓,有什么大不了的,下回我改正不就行了吗!”说完,她跑到里屋自个儿生闷气去了。

这次考试后,王凤娟开始认真地观察女儿。她发现,由于从小疏于管理,陆佳蕾不但做作业拖沓,还不擅与人沟通,也很少关心别人。就这样放任女儿吗?王凤娟思考了好几天,又与丈夫陆明进行了沟通。最后,王凤娟得出结论:即使女儿成不了栋梁之才,作为一个母亲,自己也有责任把她教育成人格健全的人。由于多年忙于生意,“放任自由”的女儿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此时讲道理、打骂都难以使她改变,父母惟一能做的就是针对女儿的情况探索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法。

为了避免女儿反感,王凤娟开始偷偷实施自己的计划,首先是培养女儿集中做事的能力。一次,女儿放学后,王凤娟特地将她领到了小书店里。王凤娟说:“妈妈生意忙,没有时间照顾你,你把作业认真写完之后,咱俩做个游戏怎么样?”

陆佳蕾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她用最短的时间将作业完成后,高兴地跑到母亲面前,说:“妈,咱们的游戏可以开始了吗?”“行!”王凤娟痛快地回答。接着,她从怀里掏出4张小卡片,一一放在陆佳蕾面前。

“佳蕾,这4张卡片上的词汇,都是你没有学过的。不过你会查字典,只要能把每个词的拼音标写正确,妈妈就奖励你一个冰淇淋。”陆佳蕾看了一下,只见卡片上面写着“鹰隼”、“屏障”、“无暇”、“蜿蜒”4个词汇,她果然一个也不认识。但这难不倒陆佳蕾,她的小手飞快地翻动着字典,十几分钟之后,四个词汇的正确读音整整齐齐地标注在词头上。王凤娟赶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冰淇淋,欣慰地笑了……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的“查字游戏”,成了母女俩的固定交流形式。有时生词多了,陆佳蕾查着查着容易走神,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于母女俩有言在先,陆佳蕾“超时”了,就不能得到任何奖励。半个多月后,王凤娟发现陆佳蕾在查生词时注意力集中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玩了两个多月的查字游戏后,陆佳蕾做事的速度明显快多了,这时,王凤娟又使出新的招数,她开始限定陆佳蕾做事的时间,比如早晨刷牙洗脸的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吃饭时间不得超过18分钟,做作业不能超过1个小时。如果超过时间的话,就要“半途而废”,马上去做其他事情。

一次放学后,王凤娟看到女儿眼泪汪汪的。原来,头天晚上陆佳蕾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完语文作业,王凤娟不允许她继续做下去,结果次日上学,没做完作业的她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王凤娟拉过女儿耐心地说:“你要知道,很多事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不成的话就得自己承担后果。”

听了妈妈的话,陆佳蕾使劲点点头。王凤娟接着说:“妈妈要你速度快,不是让你毛糙,你要继续保持原来查字养成的习惯,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速度。”第二天,王凤娟特地给女儿买了一个棕色的大笔记本,让陆佳蕾把每天计划的事情都写在上面,并且把完成时间标在后面,每天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进步。这个独特的方法刺激起陆佳蕾的挑战欲望,她逐渐改掉了拖沓的习惯,做事雷厉风行。小学毕业考试,她获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倾情呵护,妈妈和女儿成了好“姐妹”

进入初中后,陆佳蕾的作业多了起来。因为是独生女,加上没有太多时间和同学在一起玩,陆佳蕾感到很孤独。王凤娟认真地对陆佳蕾说:“佳蕾,让我做你最好的玩伴和朋友吧!”从那天起,她刻意改变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严肃形象,每天安排1个小时,和女儿随意交谈或陪女儿看动画片,她还多次对女儿说:“如果你不喜欢做妈妈安排的事情,可以说‘不’。”妈妈变得温柔、善解人意了,陆佳蕾自然愿意亲近并信任她。慢慢地,陆佳蕾变得开朗了。

善解人意不是放任自流,有一段时间,陆佳蕾对网络游戏产生了兴趣。一天,陆佳蕾放学回家没有与王凤娟进行查字游戏,而是一头钻进房间,一言不发地开始“攻城侵地”。看到这一切,王凤娟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王凤娟思考了一下,走到陆佳蕾面前,问她:“你们学校里有没有网游高手?妈妈简直是‘网盲’,有机会我也想学习一下上网。”陆佳蕾听了,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原来,最近她特别崇拜高年级的一名学长,他不仅网游玩得好,还获得过全球编程大赛冠军,她也想像学长那样,编制出一套美妙的网游程序。

掌握了女儿的心理之后,王凤娟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简单地将电脑中的游戏删除,反而为女儿买来了《电脑编程技巧》、《python学习手册》等各类书籍。陆佳蕾很快沉浸在这些书籍里流连忘返。

将陆佳蕾从电脑前拉了过来,王凤娟又开始了第二步的劝说计划。一次,王凤娟发现陆佳蕾在网游上写“攻略日记”,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她言语和蔼地告诉女儿:“长时间使用电脑,会患上偏头痛,导致记忆力衰退,心神不定,还容易患上‘书写遗忘症’,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

陆佳蕾吓了一大跳,她迅速查询了有关书籍,果然发现:长时间进行网游,会使大脑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逻辑性和语言功能产生某种障碍;而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对人的意志和耐力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对人体最为有利。由于不再排斥妈妈,陆佳蕾的网瘾渐渐戒除了……

就这样,在王凤娟的监督之下,陆佳蕾不再像过去那样偷懒懈怠,变得越来越勤快、努力。每天晚上陆佳蕾做功课时,王凤娟就陪在一旁读书,女儿不睡觉,她也不睡觉。有好几次,因为白天批发图书太劳累,王凤娟不知不觉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一切陆佳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每天晚上,她都抓紧时间做作业,以便让妈妈早点休息。目睹女儿的转变,王凤娟喜在心头。

每逢休假,陆佳蕾很少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而是在自家的书店里“泡”着,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籍几乎都被她翻阅了一遍。在书海中遨游,陆佳蕾的知识面更加宽阔,掌握的词汇量也更大了。

由于语文学得特别好,陆佳蕾的作文总是成为班里的典范。有一次,陆佳蕾问王凤娟,一个同学经常抄袭她作文的段落,这件事该不该告诉老师。王凤娟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我认为不要告诉老师,因为这样你们就做不成朋友了。但是不能任凭她抄你的呀,你得告诉她,如果两人的作业对错都一样,老师会怀疑的,这样她就不敢抄了。你平时可以在学习上多帮助她,她学的东西多了,就不会来抄你的了。”几天之后,陆佳蕾高兴地对王凤娟说:“你的方法真管用,她不但不抄作业了,还和我的关系更亲密了。”从此,陆佳蕾对妈妈充满了信任,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她,请妈妈帮着出主意;王凤娟也常常从中把握女儿的心理动向,及时想出各种方法进行化解,帮她改正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缺点。渐渐地,陆佳蕾变得越来越懂事。

性格教育,打造出“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军

因为各科成绩十分出色,到了初二下半学期,陆佳蕾信心十足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奥林匹克选拔赛。谁知公布考试成绩那天,她和母亲搜索了几个来回,都没有在红榜上看到“陆佳蕾”这个名字。陆佳蕾非常沮丧,回到家里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几天,王凤娟的情绪也非常低落,不好的情绪在母女间传染,家里的气氛变得很压抑。

周末,书城有一个教育心理学家的讲座,王凤娟去听了,还专门请教了专家。专家分析道:“忽而自傲,忽而自卑,看来你女儿不良的心理倾向还没有完全消除。这也是许多独生子女普通存在的‘骄’、‘娇’二气,你要好好地利用这次机会,杀一杀她的骄气和娇气。”

王凤娟的心里有底了。回到家里,她把新买的CD放进影碟机里,让屋里萦绕着轻快的音乐。然后,她下厨做了几道女儿爱吃的菜。陆佳蕾很吃惊:“妈,我考砸了,你还这么轻松?”王凤娟语气轻松地说:“一次没考好,不等于天会塌下来。人生也不止这一次考试,你以后还有的是机会。”陆佳蕾的眸子闪烁着亮光,王凤娟又说:“不过,妈妈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闭门思过,寻找这次失利的原因,否则,妈妈再也不理你了。”这一招还真管用!几天后,陆佳蕾写了一篇深刻的“反思书”:要是我平时学习更努力一些,考试时再仔细一些,就不会榜上无名了!王凤娟看了,开心地笑了。

2013年6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播出。这次比赛旨在弘扬汉字文化,展现汉字之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采用三级赛制,邀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组队参加。文字功底深厚的陆佳蕾很希望代表杭州外国语学校参赛。

可是,由于学校里人才济济,陆佳蕾最初并没有入选比赛团队。看到女儿由于害怕落选,经常躲在家里抹眼泪,王凤娟宽慰她:“不管别人看不看好,妈妈看好你!你可能没有别的同学聪明和灵动,但你肯定是最踏实的一个,因为你一旦去做一件事,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在妈妈的鼓励之下,陆佳蕾的心境好了起来。幸运的是,在确定名单的最后一刻,她成功入选进战队。

备战之初,王凤娟及时提醒陆佳蕾,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是全国学子中的佼佼者,稍有不慎,就会被残酷的赛制淘汰。

由于王凤娟的“预防针”,最初还很乐观的陆佳蕾冷静下来。那些天,《现代汉语词典》里5.6万个词条几乎被她用各色荧光笔画花了,一些“重点词”更是烂熟于胸。此外,陆佳蕾还不断与同学进行“对词”比赛,提前模拟赛场的氛围。

除了陆佳蕾平时的积累,王凤娟还为陆佳蕾进行赛前“特训”。她专门收集了一些涉及风俗、地理、人文甚至小吃方面的古代词汇,整理成一本“袖珍词典”供陆佳蕾记诵。有一次,“葳蕤”一词陆佳蕾怎么都记不住,王凤娟告诉她:“如果真的把汉字看成符号来记忆,确实太累人,我的方法是把它们看成人。每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当你了解它的意思,了解到它为什么那样构造之后,你会觉得它们非常美。”

在王凤娟的启发之下,陆佳蕾重新调整了思路。她根据“葳蕤”的形状,将其想像成一株枝繁叶茂的蔷薇树,很快便记住了。

2013年7月14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比赛之初,陆佳蕾并不顺利,其中有两次她被专业名词难倒,因为当时有复活赛,陆佳蕾才没有被淘汰。看到陆佳蕾比较紧张,王凤娟告诉她,要多注意休息,赛后可以听听音乐,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有了王凤娟的宽慰,陆佳蕾的心情完全放松下来。

10月18日,一路过关斩将的陆佳蕾闯入总决赛。决赛的赛制很简单,写错一个词即被淘汰。15名顶尖高手以车轮战的形式角逐个人赛冠军,头两轮比赛竟然没有一位选手离开,比赛高潮迭起。

进入第四轮最后10人淘汰赛时,词语大多是古代文言用语,比如“铲刈”、“识荆”、“溪刻”、“河汾门下”、“凫趋雀跃”等,电视机前的王凤娟夫妇不由地感慨:“这些词汇太古雅,对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果然,四名小选手因为不懂词义而写错迅速被淘汰,但陆佳蕾却一直表现得气定神闲,相继正确写出了“珉玉”、“裂罅”、“海晏河清”等生僻词汇。

在最后的冠亚军PK中,陆天蕾面对闻所未闻的“婉娈”一词,没有半分的惊慌,而是根据汉字规律进行了逻辑推理。由于“美好的样子”基本和“女”这个偏旁有关,峰峦、鸾凤和鸣的声音都是“亦”,陆天蕾根据给出的解释,如有神助地写出了“婉娈”一词,而对手倒在“佯嗔”之下。最终,陆佳蕾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成功登顶!

上一篇:浅谈城市污水处理下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2018年1月第3周国际时政热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