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说明

2024-06-30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说明(精选8篇)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说明 篇1

考试科目名称:财务报表分析

考核对象:2008级会计、金融专业

考试内容:任选一家上市公司2009财务报表,作一份财务分析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概况

1、公司全称;

2、主营、兼营业务;

3、公司发展历程。

二、上市公司资产、负债、权益状况分析

1、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2、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三、财务指标分析

1、营运能力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

3、偿债能力分析;

4、运用沃尔比重法进行综合分析;

5、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6、财务预警分析;

7、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说明:1-4为必做项目,5-7为选做项目,需从中选取1-2项进行分析。

考试要求:

1、每班每位同学选取不同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不能手写,需提交打印版;

3、财务分析报告需要封面一页,内容包括:标题(例如:XX公司2009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姓名、班级、序号;

4、财务分析报告正文总页数不少于10页。

评分标准:

该课程财务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50%。满分100分,评分标准如下:

1、报告内容的完整性30%

2、报告内容的合理及逻辑性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说明 篇2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一、两者的差异性

1、两者界定的前提不同。

财务报表主体即会计主体是会计基本假设之一, 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一个假定, 它是一种主观上的假设。会计假设来自于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抽象, 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 是人们在客观经济环境中进行会计活动时, 产生的最为基本的观念总结, 也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规则的思维支撑。但假设毕竟是以有限的事实与观察为基础的, 还不是既定事实, 有待于实践检验与科学的论证。特别是当前网络财务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使得会计主体的涵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企业间不断分化、重组、兼并, 以及跨地区, 跨行业成立企业集团, 使得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主体”可能时而膨胀, 时而缩小, 甚至解体, 会计主体业务的核算也不一定由企业本身来进行, 而可以委托专门的会计公司来进行, 这时企业与会计公司都可视为会计主体。

而财务分析主体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主体。财务分析主体是在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 随着会计披露的形成而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针对会计主体的主观假设,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它体现了分析主体的真实性特征。

2、两者存在的形式不同。

虽说网络环境下, 会计主体的范围扩大了, 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 企业总是作为一个“单一”的、“相对静态”的会计主体出现的。这种单一性和静态的特点有利于会计各项工作的开展及稳定性, 这也是由会计的学科特性所决定的。而财务分析主体从一开始就是以多元化的、动态的形式出现的。由于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分析目标的多元化, 而分析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各异, 正是各异的分析内容最终构成了财务分析体系。所以说是分析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财务分析学科的特点。

3、两者所处的学科环境不同。

会计主体是会计学最基本与最现实的依托, 是会计学科体系存在与发展的立足点, 会计学就是围绕会计主体假设而形成和构建起来的。而财务分析主体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处于财务学科体系的范围内。财务分析学作为财务学科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会计学的逻辑扩展, 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的一门学科。财务分析主体的存在是建立财务分析学科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不同的学科环境使得会计主体和财务分析主体也显现出了各自的主体属性特征。

二、两者的相关性

1、会计主体是财务分析主体的前提条件。

财务分析主体的分析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会计主体而言的, 是通过对特定会计主体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从而为其决策服务。可以说, 没有会计主体的界定, 财务分析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会计主体与财务分析主体具有一致的最终目标。

从“经管责任观”的角度来说, 会计的职能就是管理好委托人的资产, 并在保证资产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 经营者代表会计主体来行使会计的这一职能并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而财务分析虽然因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所关注的角度、侧重点不同, 财务分析的出发点有所区别, 但是这种区别并不说明不同财务分析主体的目标不存在共性。早在20世纪中叶, 创立于美国杜邦公司的杜邦分析系统就证明了这种共性的存在。杜邦分析系统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就是因为它将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责任者的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企业权益收益率, 它使企业不同的利益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在不同的财务分析出发点上, 寻找到了最终的目标——企业净资产获利能力。由此可见, 在追逐企业净资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上, 会计主体与财务分析主体是一致的。

3、会计主体与财务分析主体同处于会计信息系统中。

会计主体作为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是会计信息的供应方, 财务分析主体作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由于会计主体了解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 掌握着会计信息背后的经济实质, 因而在会计信息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外部财务分析主体由于不参与企业的经营过程, 无法从报表上辨别会计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因而在该系统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此需特别指出作为企业内部财务分析主体的经营者有着“双重身份”, 既是信息的需求方, 又是信息的供给方。一方面, 经营者担负着管理企业的责任, 要利用报表信息为其经营决策服务;另一方面, 又要提供会计信息给企业的外部分析主体。经营者这种“天然的”信息优势地位使得其所披露的信息只会满足本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这必然会对外部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造成影响,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市场的交易费用, 降低市场效率。因此, 明确经营者的这种特殊地位, 通过采取相应的监督与激励机制, 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冯丽霞著湖南人民出版社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

[2]、《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

[3]、《财务管理》欧阳令南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务报表分析 篇3

包菡(1990-),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硕士。

侯孝玲(1991-),女,汉,山西孝义市,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硕士。

王子南(1989-),女, 汉,河北省石家庄市,云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对财政、税务、银行、审计及企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确评价企业绩效,从外部推动企业挖潜增效和改善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数码影讯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近年来财务报表,运用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揭示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深入剖析了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从而发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财务指标

一、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2013年年末,公司总资产283376.06万元。其中,负债为13679.69万元,占总资产的4.83%;所有者权益269696.38万元,占总资产的95.17%。公司有将近73%的资产为营运资本,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

2、 利润表的分析

公司营业收入2011年为44,153.27万元,2012年为52,481.97万元,2013年为38,655.10万元,公司的营业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营业收入不稳定、波动大,说明公司经营状况相对来说不稳定,受市场影响比较大。

3、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经营活动流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具体如下:

①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5469万元,增幅为45.23%,用于业务拓展,新增员工,且本报告期内按市场行情和业务需要进行薪资调整;

②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3803万元,增幅为35.74%,主要为本报告期付现的期间费用、保证金以及借款等款项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异动大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异动,具体如下:

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730万元,增长幅度为346127%,主要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6000万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1662万元;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329万元;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261万元。

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4671万元,增幅为34.94%,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6638万元;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1967万元。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异动大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异动,具体如下:

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786万元,增幅为717.8%,主要原因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增长6523万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261万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因本期收到的股票期权行权款产生的利息 。

②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长4766万元,增幅为11655%,主要原因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2280万元;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2486万元。

二、公司能力分析

1、 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的短期偿债比率数值都比较高,原因是公司50%以上的资产都是货币资金,公司占总资产77.58%的流动资产用来保证占总资产401%的流动负债的偿还。这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没有短期偿债压力。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012年上升之后在2013年出现下降的趋势,公司的负债比重占总资产比重略有波动,说明公司资产仍以自由资产为主。长期资本负债率总体平稳。

2、 营运能力比率

企业营业周期和净营业周期逐渐延长,说明企业营运能力正在逐渐下降。企业存货周转天数总体上呈延长的趋势并且存货周转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这种趋势在2013年表现的尤为明显,是由于企业在2013年销售收入巨幅下降。说明企业营运能力2013年表现不佳。

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上升且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说明企业实行了比较宽松的借贷政策,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较大。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正在逐渐下降并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逐渐延长,原因在于企业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加。综合显示,企业的营运能力逐渐下降。企业应该扩大投资,增加营业收入,并且应该加强对应付、应收账款的管理。

3、 盈利能力比率

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整体都在下降,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净利润下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一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下降;二是企业居高不下的营业成本。

三、总结

根据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和预测,我认为公司主要存在以下个问题:(1)负债占总资产比重过小,负债财务杠杆效应低;(2)流动资产尤其是货币资金的利用率低。公司应该从下列方向入手以改善公司业绩:(1)公司在筹资过程中应当适当举债,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合理利用货币资金,增加企业投资机会。(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袁淳.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财务报表分析考试说明 篇4

一、使用者

所有者或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政府、供应商与顾客、竞争对手、企业雇员与公众

二、会计原则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

第二章、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产质量概念及特征

1.资产的物理质量:资产的质地、性能、外形的完好程度、新旧程度等。2.资产的使用质量:资产为特定的经济组织创造价值的质量。

特征:资产的增值、盈利、变现、被利用、结构及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 质量

二、流动资产的构成

一)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一般是指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换为货币,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

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

其中、存货质量分析

概念:存货指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加工后出售、或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物质资源。以出售为最终目的。分析:

1、关注存货的周转质量、盈利质量和变现质量

2、从企业在存货的购销环节地位(结算方式)看存货质量

3、从存货成本的决定机制

4、存货的物理质量和实效性

5、品种构成、状态构成

二)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分析

(1)关注经营性流动资产的周转质量、盈利质量和变现质量。(2)关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

1.考查营运资本及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考查流动资产的有效性 3.考查沉淀的流动负债

4.考查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会计处理的恰当性

三、主要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资产中变现时间在一年以上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那部分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二)、持有到期投资质量分析 三)、长期股权投资质量分析 四)、投资性房地产质量分析 五)、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六)、无形资产与商誉的质量分析 七)、长期待摊费用质量分析 八)、其他非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减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减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盈利质量考察

1)持有期间收到的股利或利息(投资收益)2)期末持有部分公允价值的变动(资本公积)3)出售时产生的出售损益(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仅反映初始的投资成本,此后追加或收回投资应相应调整其成本。

权益法下,只要有投资利润。不论是否分配现金股利,均按持股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

(1)被企业长期拥有并在生产经营中持续发挥作用。(2)投资数额大,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

(3)反映企业生产的技术、工艺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的存货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盈利主要的物质基础。

(4)变现性差。(5)增值性差。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对财务状况外在表现的影响

(二)固定资产规模的适当性分析

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流动资产规模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固定资产的结构及配置的合理性分析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高低。

(四)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战略透视

(五)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和盈利质量分析

其质量最终的体现是其被利用的状况和盈利能力。(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存货分析)

(六)固定资产的变现质量分析

(七)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质量

(八)固定资产的核算机制对固定资产质量分析的影响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中国的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第三章、资本结构质量与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

资本结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资本结构质量是指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及未来经营和发展活动相适应的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一)企业资金成本的水平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资产报酬率能够大于资本成本)

(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与企业资产的期限结构的匹配性

(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未来融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及股东持股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流动负债一般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他非流动负债等项目。

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债务金额多少、债权人以及付款日期的确定均取决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情况,这类债务就是或有负债。

1.或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

2.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性不超过50%)。

或有负债的种类 1.担保 2.未决诉讼 3.应收票据贴现 4.应收账款抵借

预计负债: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对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的质量分析,重点关注报表附注中的形成原因,事项内容及估计依据。一项或有负债是否会被确认为预计负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判断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一般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及留存收益等项目。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质量分析

(一)关注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的比例及其变动趋势 1.实收资本:企业持续经营最稳定的资金来源 2.资本公积

(1)资本或股本溢价的信息含量: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2)其他资本公积的信息含量:企业现有资本的增值前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二)关注注册资本中的股东持股构成状况

包括控股性股东、重大影响股东和非重大影响股东。

关注控股性股东和重大影响股东的背景、自身的经营状况、持股目的等,从而判断这些股东与企业是共繁荣,还是会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掏空企业。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包含的财务状况信息质量

(一)区分“输血性”变化和“盈利性”变化 “输血性”变化:股东入资而增加的所有者权益 “盈利性”变化:自身盈利提高而增加的所有者权益

(二)关注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互相结转的财务效应 转增股本:对企业未来的股权价值变化以及利润分配前景产生影响。

(三)关注股权结构的变化与其方向性含义

股权结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结构与政策等方面发生变化。

(四)关注其他综合收益的构成及其贡献

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金额

(五)注意会计核算因素的影响

(六)第四章、利润及利润表简介

各项目

(一)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指与营业收入相关的、已经确认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日常活动应当负担的税费,具体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四)资产减值损失

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五)营业外支出

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七)所有税费用 其他项目

(一)投资净收益

(二)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三)营业外收入

(四)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

一、利润形成过程的质量分析是指对利润表中每个构成项目的变动趋势、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借以判断利润的整体质量。

核心利润是企业自身核心业务创造的利润,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保障。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

二、利润结构的质量分析

(一)企业利润自身结构质量 1.核心利润应该占主体 2.投资收益应该是补充

3.营业外收支项目的非主体性

(二)企业利润结构与相应的现金流量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1.利润表中“同口径核心利润”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2.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三)企业利润结构与企业资产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1.比较总资产中经营资产、投资资产的比重与利润中核心利润、投资收益的比重。2.比较经营资产与对外投资资产的相对获利能力。

三、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

利润结果是指企业利润各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对利润各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质量分析。

利润各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涉及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预收账款、应付费用等。高质量的企业利润表现为:

1.企业所依赖的主营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持续的获利能力; 2.利润结构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战略;

3.利润所带来的资产运转状况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强;

4.利润所带来的净资产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低质量的企业利润表现为:

1.企业所依赖的主营业务缺乏持续性,市场发展前景不看好; 2.利润构成中过度依赖非主营业务;

3.资产周转不灵,不良资产规模较大,现金支付能力差; 4.利润核算中的人为操纵的迹象严重。

四、利润质量恶化的主要表现

一、企业扩张过快,经营风险加大

二、企业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管理层决策可改变)(反常压缩可看做推迟发生,为了粉饰当期利润)

三、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很可能为了粉饰利润)

四、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延长(刺激营业收入,但影响资产质量)

五、企业存货周转过于缓慢

六、应付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付账款平均付账期延长(企业支付能力下降)。

七、企业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的规模不正常增加,有可能将当期费用资本化(有可能利润恶化,为减少该费用对利润的进一步冲击,将相关费用资本化)。

八、企业的业绩过度依赖非核心业务(可能核心利润增长潜力被挖尽,为维持利润水平,如非流动资产出售利得)

九、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

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异常降低

十一、企业举债过度(资金紧张,支付能力下降)(可能因为经营投资难以获得正常的现金流)

十二、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报告出现异常

十三、企业有足够的可供分配利润、但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

第五章、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下简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 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即企业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 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良性循环而不会中断的质量。

(一)现金流量表现出较强的现金获取能力 1.稳定发展阶段:充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2.初创期或扩张期:较强的融资能力。

(二)现金流量表现出较强的现金支付能力

按时清偿到期贷款及到期的债务,保证持续支付股利,企业扩张具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三)现金流量的结构应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四)现金使用合理、有效,没有不良的融资行为。

(五)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较短的资金循环周期

资金循环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预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

(五)具有适度的现金余额储备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1.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果的充足性分析 2.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体现企业经营主导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当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时,我们则应关注收回投资的盈利性: 1.对外投资战略的分析

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收回投资的现金流入量 2.对内扩张战略的分析

构建经营性长期资产的现金流出量>?<处置经营性长期资产的现金流入量 3.投资收益相对应的现金流量的分析 4.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量的盈利性分析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1.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2.企业筹资动因的分析: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3.企业不良融资行为分析 4.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现金流量的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一、导入期

二、成长期

三、成熟期

四、衰退期

第六章、合并报表及其质量分析

一、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单位,以组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在抵消了个别财务报表中集团内部交易和重复项目的金额后编制的、体现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1.合并财务报表与汇总财务报表 2.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报表

二、企业集团 1.母公司

集团中的核心企业持有其他成员企业的股权并处于控制地位。2.子公司

集团中的其他企业处于被控制地位。

三、合并范围

母公司应该将其控制的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1.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2.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详见第154页)。

四、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

当控股母公司持有其子公司非100%股权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出现了是否合并以及如何合并子公司少数股权。

所有权理论:母公司只收购了控股性股权部分,因此,只需要合并母公司购买所有权部分的资产和负债,少数股权对应的部分不予合并。

母公司理论:母公司虽然没有100%地持有子公司的股权,但母公司已经达到了控制子公司整体资源的目的,因此,少数股权拥有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也应该合并进来。但因为母公司没有实质收购少数股权,为此,少数股权应该按其账面价值合并。

实体理论:少数股权拥有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也应该合并进来,并使用公允价值合并。

五、少数股权

控股股东:取得公司控制权的股东 少数股东:掌握非控制权股份的股东

六、成本法与权益法

1.母公司报表——成本法计算投资收益 2.合并报表——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 成本法: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只记录初始的投资成本,而投资收益反映的是从控股子公司已经宣布的现金股利中应得到的份额。

权益法:投资方的长期股权投资记录的是投资方在受资方的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权益份额,投资收益反映的是投资方在受资方的调整后的利润中享有的份额。

合并报表编制原理:合并资产负债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在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编制的报表

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看合并财务报表的特征

(一)母公司投资项目和投资收益的替代和还原

(二)内部交易的剔除和抵消

(三)只有会计主体,不存在法律主体

(四)合并报表的正确性仅体现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1.合并报告:“表之表”,不存在“凭证-账簿—报表”的程序

2.母公司报表: 企业的财务与账簿、凭证以及实物等“有验证性”的对应关系。

(五)可大致推断子公司状况

合并财务报表包含的财务状况质量信息的分析

(一)通过比较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集团的经营战略和资源的规模及分布状况。

(二)通过比较合并利润表和母子公司利润表可以了解母子公司基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特点及相对效率。

(三)通过比较相关资产的相对利用效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第160页表6-1)

(四)通过比较合并现金流量表和母公司现金流量表来判断母、子公司的现金流转状况和资本运作状况。

(五)通过比较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可以揭示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第161页表6-2)

(六)通过比较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可以了解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参见现金分布模式)

(七)利用合并报表了解集团的扩张战略及其实现方式。

第七章、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

第一节 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

一、主要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三、非常项目的说明

四、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七、或有项目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值、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值、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中国目前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项目主要有1.合并政策;2.外币政策;3.收入的确认;4.存货的计价;5.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6.坏账损失的核算;7.借款费用的处理;8.其他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及条件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改变原采用的会计政策: 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变更;

2.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得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政策变更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1.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2.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

3.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二、会计估计变更

(一)会计估计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含义及其原因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三、前期差错更正

(一)前期差错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前期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因为多种原因,发生过失性或者错误性的会计行为,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导致在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错误。

一、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有关的概念

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

2.合营企业:指两个或多个企业直接共同控制某一企业,使共同控制方与被共同控制企业之间构成关联方关系。

3.联营企业:指某一企业对另一企业具有重大影响,构成关联方关系。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二、关联方交易 1.购买或销售商品

2.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3.提供或接受劳务 4.代理 5.租赁 6.提供资金 7.担保 8.管理合同

9.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10.许可协议

11.关键管理人员报酬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含义及其种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财务报告批准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般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一)调整事项(会计处理)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

(二)非调整事项(会计披露)非调整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非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是不存在的,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

一、企业报表审计的委托人及审计目标

企业报表审计的委托人: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 审计目标: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恰当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发表意见,形成审计报告。

第八章 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方法

第一节 比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清偿能力比率(liquidity ratio)清偿能力比率是反映企业用现有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存货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理想水平:2:1。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用立即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理想水平:1:1。

分析:一般情况下,两个比率越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过高说明企业流动(速动)资产占用较多,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solvency ratio)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是用来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进一步举借债务的融资能力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表明债权人提供资金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债权人:越低越好;

股东: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负债比率越高越好,否则反之; 经营者:权衡(高则筹资困难,低则丧失财务杠杆利益)。

(二)盈利能力比率

企业报表的使用者最关心的通常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如果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就可以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进行投资等。

(四)活力比率(activity ratio)活力比率主要反映企业不同的资产项目的周转率或变现率。

(六)现金流量比率

四、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并计算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来说明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基期数相比较,财务指标变动或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适用于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指标的分析,如成本、利润、资产周转等方面的指标。

1.差额分析法

如果各项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为加或减的关系时,可采用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

例如,企业净利润主要由三个因素影响: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费用,在分析去年和今年的净利润变化时可以分别算出今年净利润的变化,以及三个影响因素与去年比较时不同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了解今年净利润增加或减少是主要由三个因素中的哪个因素引起的 2.连环替代法

如果各项因素间是乘除关系,可采用连环替代法。

由于原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因此可以将材料费用总额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然后逐个分析它们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计划指标: 10 000×8×5=400 000(元)①

第一次替代: 11 000×8×5=440 000(元)②

第二次替代: 11 000×7×5=385 000(元)③

第三次替代: 11 000×7×6=462 000(元)④(分别换第一二三个数,其他俩数和上一个式子一样)材料费用实际超支额=④-① =462 000-400 000 =62000(元)

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材料费用=②-① =440000-400000=40000(元)由于单耗降低而节约的材料费用=③-② =385000-440000=-55000(元)由于价格提高而增加的材料费用=④-③ =462000-385000=77000(元)全部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额 =40000+(-55000)+77000 =62000(元)

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信息并未完全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

(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限制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三)企业会计政策运用上的差异及其变更,使得相关期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四)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作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

二、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比率分析仅局限于对表内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忽略了表外信息和非货币信息

(二)人为修饰的财务比率会造成对财务信息的歪曲

三、某些财务比率的局限性

(一)清偿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中存在的局限性 1.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3.利息保障倍数

(二)活力比率中存在的局限性 1.应收账款周转率 2.存货周转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三)盈利能力比率中存在的局限性 1.销售净利率 2.资本保值增值率

四、不同企业间进行比率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同类企业的确认 1.最终产品相同 2.内部生产结构相同 3.股份特性相同 4.规模相近

(二)会计政策的差异问题 1.固定资产评估

2.存货计价方法与坏账准备的估计方法 3.折旧计算方法

第四节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综合分析方法

一、财务状况的含义以及高质量财务状况的特征

二、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综合分析方法的内容

(一)财务状况的含义(financial position)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指体现在财务报表体系中所有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的状况,既包括资产负债表中静态的综合状况,也包括三张动态报表中的变动过程状况。

具体体现在:资产的规模状况、资产结构状况、具体资产的质量状况、资本结构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利润质量状况、现金流流转状况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状况等。

(二)高质量财务状况的特征

1.企业具有较为持续的盈利过程和合理的利润结构 2.现金流量保持良性循环 3.资产质量较好 4.资本结构合理

5.较强的营运资本管理能力

6.合并报表中能够体现出集团内部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清晰的经营战略,以及高效的现金和其他资产的管理效率。

二、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综合分析方法的内容

(一)综合浏览

1.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生产经营特点 2.企业的主要股东,尤其是控制性股东 3.企业的发展沿革

4.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二)比率分析

比率:盈利能力比率、清偿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活力比率

(三)结合报表附注中关于报表主要项目的详细披露材料,对四张报表进行综合分析 1.关注资产总规模及其变化

2.关注资产结构中揭示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盈利模式信息 3.关注主要不良资产区域

4.关注主要资产项目规模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5.营运资本管理质量分析 6.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分析

财务报表修改说明 篇5

一、涉及更新模版版本号的修改

表内逻辑公式有误,修改下列报表的公式:

企业会计制度报表、保险公司报表、担保企业会计报表、金融企业会计报表 村集体组织会计报表

表内指标修改:

修改事业单位报表的收入支出表,去掉表后的补充资料填写;

修改商业银行报表的利润表,表内所属期显示由季度末改为季度区间;

修改保险公司报表的利润表,表内所属期显示由季度末改为季度区间;

修改证券企业报表的利润表,表内所属期显示由季度末改为季度区间。

所有报表模版中公共信息表的版本号由1变为2.0,财务报表上传模块中要加入版本控制功能,使用低版本模版时需禁止上传,并提示纳税人下载最新报表模版。

二、报表模版格式修改

所有模版数字栏设置为“数值”格式,保留2位小数;

所有模版数字栏可输入12位数字(不包括小数位),即可输入的最大金额为千亿; 所有模版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收入支出表)均已设置为可打印在1页A4纸中; 修改民间非经营会计报表模版中的业务活动表,去掉原模版中一些无意义的显示内容; 修改金融企业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允许补充资料输入;

三、其它问题

商业银行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中允许纳税人自行输入指标;

保险公司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中允许纳税人自行输入指标;

证券企业报表的资产负债表中允许纳税人自行输入指标;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收入支出表中允许纳税人自行输入指标;

民间非经营会计报表的业务活动表中允许纳税人自行输入指标。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篇6

A.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名称

编制期

会事业01表

资产负债表

月度、

会事业02表

收入支出表

月度、

会事业03表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B.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二)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如果本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三)本表“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资产类项目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 资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6)“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预付给商品或者劳务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8)“存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存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资产,如将在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10)“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1)“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2)“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3)“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摊销”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摊销”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4)“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本项目应当根据“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期末为 贷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5)“非流动资产合计”项目,按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2.负债类项目

(16)“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7)“应缴税费”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应交未交的各种税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税费”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缴税费”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8)“应缴国库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应缴税费除外)。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国库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9)“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0)“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1)“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票据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2)“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4 填列。

(23)“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按合同规定预收但尚未实际结算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4)“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未付的其他各项应付及暂收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5)“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负债,如承担的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长期负债。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26)“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7)“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应付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应付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净资产类项目

(28)“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9)“非流动资产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非流动 资产占用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0)“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设置或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专用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1)“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2)“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3)“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4)“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如“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事业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6 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应为“0”。

“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二、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

(二)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上年数”栏,反映上各项目的实际发生数;如果本收入支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一致,应对上收入支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数”栏。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本年数”。

(三)本表“本月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财政补助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支出(财政补助 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2)“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使用财政补助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

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2.本期事业结转结余

(4)“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除财政补助收支、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类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类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5)“事业类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上级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级补助收8 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捐赠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接受现金、存货捐赠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6)“事业类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上缴上级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缴上 级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本期经营结余

(7)“本期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经营收入”项目金额减去“经营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8)“经营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9)“经营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4.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

(10)“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实现的经营结余扣除本年初未弥补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前的余额填列;如该年末余额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5.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1)“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之外的结转结余金额。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正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负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2)“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收支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减去各专项资金支出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金额合计数减去本年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后的余额填列。

6.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

(13)“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之外的其他结余金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减去“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金额后的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4)“应缴企业所得税”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15)“提取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7.转入事业基金

(16)“转入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转入事业基金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金额减去“应缴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上述(10)至(16)项目,只有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才列;编制月度收入支出表时,可以不设置此7个项目。

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二)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三)本表“本年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初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中“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本年数”栏的数字填列。

2.“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因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而对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调整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如调整减少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以“-”号填列。

3.“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4.“本年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按规定实际上缴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5.“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填列。

6.“本年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发生的财政补助支出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财政补助支出数填列。

7.“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本年末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四、附注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的声明;

(二)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三)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

(四)重要资产处臵情况的说明;

(五)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六)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

(七)以前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医院财务报表分析 篇7

关键词:财务报告,分析,主体,步骤,结论

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目的是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减少浪费、降低费用, 从而增加结余,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而决策管理的依据是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 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 认识医院医疗的特点, 评价其业绩, 发现其问题。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阅读财务报表, 终点是做出某种判断 (包括评价和找出问题)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 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医院财务报告是指反映医院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开展成果的总括性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业务收入明细表、财政补助收支明细情况表、基本建设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有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医院的业务开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入状况、成本控制情况、负债管理情况、资产变动及利用情况、基本建设情况、绩效考评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管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业、权益投资人 (私立医院) 、债权人等。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 需要不同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而医院的报表使用人为院领导、上级政府主管部门、银行、地税等部门。

1.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关心医院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管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管理,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2. 政府机构管理部门。

政府机构也是医院财务报表的使用人, 包括上级管理部门 (卫生局) 、税务部门、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银行等。他们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1. 收集数据信息。

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都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联, 会计信息只反映经济活动在某一时期的结果, 并不反映医疗业务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财务报表能部分地反映产生当前结果的原因, 但不能全面揭示所分析的问题。因此, 需要分析者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信息收集内容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信息, 行业情况信息, 企业内部数据。

2. 核实并整理信息资料。

首先核对和明确财务报表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 是否与所收集到的资料有较大出入。作为医院内部分析, 如发现资料、数据不真实、不全面, 要进一步查对, 寻求真实情况。

3. 确立分析标准。

这一步骤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站在何种立场进行分析, 二是以何种标准进行分析比较。财务报表使用者因为立场不同, 所以分析目的也各有差异。没有比较, 就不能称其为分析,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注重比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比较时, 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有关资料, 从而较为客观地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医院的标准一般以预算目标为参照点。

4. 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目标, 依分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信用分析目标, 主要是分析医院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投资分析目标, 主要是分析购买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经营决策分析目标, 主要分析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是为医院发展战略方面的重大调整服务。

从分析形式来说, 有日常经营分析, 主要分析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与预算目标完成的情况;总结分析, 对医院当期的收入支出及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分析, 预测医院的发展前景;检查分析, 进行专题分析研究。

5. 分析现状。

分析现状是指根据分析目标和内容, 评价所收集的资料, 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 联系医院客观环境情况, 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 揭示管理不善, 暴露存在的问题, 提出分析意见, 探讨改进的办法和途径。

三、财务报表分析结论

由于医院业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时遵守一定的原则, 这些原则一般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笔者仅列出几条, 更多的分析原则应该来自于自身的实践经验。

1. 尽可能地收集所需资料, 掌握真实情况。

财务报表分析的依据是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由于各项财务报表分析目标之间具有相关性, 所以在进行分析前, 既要掌握分析目标所需的指标资料, 又要了解相关指标的因果关系;既要收集医院内部的报表资料, 又要掌握医院环境的变化情况;既要有客观数据资料, 又要有文字意见材料。只有充分地占有信息资料, 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2. 指标对比, 综合判断。

医院的财务指标分析分类如下:

一是预算管理指标:预算执行率反映医院预算管理水平,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反映医院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执行进度。

二是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业务收支结余率反映医院收支结余水平, 体现医院财务状况, 医院医疗支出的节约程度及管理水平。资产负债率反映医院的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流动比率反映医院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是资产运营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医院运营能力。周转次数超多反映运营能力越强, 反之, 说明医院的运营能力较差。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医院应收账款流动速度。存货周转率反映医院向病人提供的药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等的流动速度以及存货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四是成本管理指标。每门诊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支出及门诊收入成本率反映医院每门诊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每住院人次、每住院人次支出及住院收入成本率反映医院每住院病人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反映医院的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程度及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

五是收支结构指标。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反映医院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和薪酬水平高低;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反映医院人员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投入情况;管理费用率反映医院管理效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反映医院药品、卫生材料在医疗业务活动中的耗费;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反映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

六是发展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从资产总量方面反映医院的发展能力;净资产增长率反映医院净资产的增值情况和发展潜力;固定资产净值率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3. 点面结合, 抓住重点。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 往往一两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 既要对指标本身的数值作出分析解释, 又要对该指标数值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解释, 要通过一个指标的变化, 追溯到其他指标的变化。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不能就指标论指标。通过分析, 抓住关键和本质。

4.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医院的医疗业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 一般是过去情况的反映。因此, 要时刻注意数值的时间性, 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的可能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对指标值的含义作出判断, 以便为决策服务。不结合实际情况, 就不可能提出建设性的分析意见。

5. 反馈。

反馈强调将新资料投入下一个资料处理系统, 并且使分析结果及决策更为准确。由于经济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的资料产生了, 原来重要的资料可能已变得次要, 原来次要的或受忽略的资料, 却变得非常重要。因此,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新资料的反馈工作不可忽视。例如, 今年所做的财务分析, 等到明年再分析时, 应补充今年增加的资料, 并剔除不合时宜的旧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昝璞.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与管理刍议.经济师, 2011 (11)

[2].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会计实务操作, 前程99学习网

[3].金蝶财务软件长沙授权服务中心.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

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8

摘 要:财务报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及整体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载体,是揭示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构成财务报告的中心。如何解剖报表信息内涵,解读报表信息所传递的情况,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报表分析的方式方法、分析指标的选取和指标含义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带给不同报表使用人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作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应用

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务中就更加要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来对财务报表进行剖析,以期提供更加相对真实的财务信息。科学的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可以分为四类:即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那么应该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呢?就是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最基本的报表着手,收集完整的资料,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财务分析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完整性,财务分析大致可分四个方面:

(一)企业经营成果分析

一般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首先关注的是企业当年实现了多少利润、效益怎样、与历史相比有无增长等。根据企业的年度损益表,首先分析利润构成情况。弄清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形成来源,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部分。通过分析各项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来确定企业利润形成的质量。重点看营业利润总额比重的高低,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否突出、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其次,分析企业利润总额增减变动情况。主要对主营业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检查经济业务是否按预定目标发展,并预测以后各期进展情况。用实际数与预期数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与以前年度同期比较,以发现各项目的变动情况及发展趋势,然后再对一些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其三,对将来会影响利润变动事项进行分析。例如,对企业开发新市场、新产品等做专项分析,以便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其中可以使用销售毛利率、期间费用对销售收入比率、营业利润的实际税率等指标进行横纵向比较,以准确反映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

(二)现金流量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可以对其他财务指标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根据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重点计算以下几个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1.现金来源比率,该比率说明了企业各项现金流量来源的比重,从资金来源上反映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某项现金流量的依赖程度。2.现金流量与销售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超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与销售利润率相比,可以分析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原因。3.资产的现金流量回报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超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率,该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有助于分析本期净利润与有关现金收支净额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企业负债及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先弄清企业负债的基本情况,即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及其结构,进而分析各种负债的具体项目和质量,然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表现为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变现能力的强弱,则表现为一个营业周期内,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用上述计算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同期比看偿债能力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看企业负债及偿债能力存在的差距。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获利能力,因为企业现金流入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另外,企业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例越高,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既要重视损益表反映的偿债能力,又要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偿债能力。可通过计算以下三个指标说明: 1.资产负债率 2.产权比率 3.利息保障倍数。

(四)企业资产管理绩效分析

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高低体现在企业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比率强弱上。资产周转速度快,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好,偿债能力强,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通过以下指标的计算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重点把握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分析:对应收账款着重分析应收账款逾期情况,根据单位的信用程度和重要性,做出排序列清单,督促直接责任人积极催款,对存在的呆账、坏账还要做出具体分析;对存货的分析,与同行业相比,与企业的前期相比,分析存货中各构成项目周转率的快慢,再分析存货产生时间长短,以及存在的滞销、霉变库存商品占全部存货的比率,以及一年以上库存潜亏等。

参考文献:

[1] 吴国春.浅述财务报表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2] 李瑞雪.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 郭学伟.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农场经济管理》2002.1.

上一篇:依法行政实施方案下一篇:英国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