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4-07-15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精选8篇)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1

(2013年6月10日)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突出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两个重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通过区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收入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规模、挖税源,税费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工作,通过阳光征收,科技助力,强化征管,扩规模,挖税源,确保了我局上半年税收实现稳步增长。截止到6月7日,全局共组织地方各税601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8.5%,增收1274万元,同比增长26.8%;费金入库129万元,增收42万元,同比增长48.3%。

分级次完成情况:中央级入库886万元,同比增收197万元,增长28.6%;省级入库798万元,同比增收225万元,增长39.3%;县区级入库4336万元,同比增收853万元,增长24.5%。从级次看,中央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均取得增长,呈现各级次齐头并进的态势。

为确保组织收入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我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强化收入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收入任务。年初,根据上级下达的税收计划,结合税源调查,区局在全年税收工作会议上,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征收管理单位。多次召开收入分析会,班子成员分片深入基层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形成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各阶段收入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对年纳税大户建立了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库。各征收单位针对辖区内的重点税源,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加强了房地产业、建筑业等重点行业的监控。各征管单位还建立了与企业之间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制度,对重点税源进行跟踪管理,确保了重点税源的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强化小税种征管。在加强主体税种税收征管的同时,不断强化小税种的征管力度,达到了挖潜保增的效果。四是全面细致地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在今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我们一方面制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步骤、方法。另一方面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税务人员的责任心和纳税人的理解配合,加强汇算清缴期间的检查指导,区局领导带领有关科室人员深入到各分局调查了解汇算清缴进展情况,解决存在问题。五是加大稽查力度,查偷补漏成效显著。今年,我局加大稽查和打击涉税抗税行为的力度,进行了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的检查 和发票使用检查,坚持以管促收,以查促管。

二、抓落实、严规范,依法治税深入人心

今年来,我局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最高原则,依法治税深入人心。一是以“普”宣传税法。大力开展了“税宣进景区”、“税宣进工地”、“税宣进学校”等税收宣传活动,积极贯彻落实今年元旦起施行的《湖南省税收保障办法》,宣传普及国家税收政策,为推进依法治税、依法行政、提高全民税法遵从度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营造了公平治税的税收环境。二是以“控”规范执法。对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过程控制,做到了环环相扣,全程跟踪,实现税收执法考核“零过错”。三是以“查”促进执法。通过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开展税收执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严格整改,防范了执法风险,提高了税收执法和征管工作质效。四是以“防”规避执法风险。对内,建立健全税收执法内部监督机制、执法预警机制。对外,广泛接受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五是以“正”维护执法。全面推行“阳光执法”、“阳光办税”,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不断增强税收执法的透明度,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赢得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

三、强培训、重激励,队伍建设增添新活力

上半年来,我局坚持强培训、重激励,把管理创新作为重点,激发干部活力,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一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热潮,结合我局实际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贯彻落实;开展“两个务必”、感恩惜福和重温党章教育,增强干部的知足感、忧患感;继续深化争先创优典型引路,传递正能量。二是创新队伍管理。按照《干部“双考双评”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干部进行考核考试,定期对机关、基层干部双向评议。加强对中层正职的监督管理,落实《正职工作考核办法》。三是推进教育培训。立足长远,按照“贴近工作、贴近岗位、贴近软件”的要求,进行基层干部全面轮训;将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结合、全员培训与团队培训结合、税收知识培训与行业领域培训结合,着重加强打造纳税评估、会计知识、税务稽查等方面的业务骨干,鼓励干部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技术类资格考试。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干部潜能,使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加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教育,认真梳理2012年执法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执法风险防范教育。强化地税网络平台学习情况的检查考核,确保学习效果。

四、讲忠廉、正行风,反腐倡廉富有成效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纳入整体工作格局,切实做到与税收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责任意识不强和“庸懒散”等现象,全面提升税务干部的履职能力和执行能力。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网络,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让一级放心。二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增强五种意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重点抓好“两个务必”教育、感恩惜福教育、警示教育和重温党章教育,增强干部的知足感、忧患感。每星期编制廉政短信息发给区局干部职工,五四青年节,组织区局35岁青年干部参观瞻仰了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周逸群革命烈士陵园。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省级廉政文化建设品牌,提高地税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中的渗透力。5月份编印了《与快乐同行--君山地税文化建设活动剪影》、《灵感的霞光--君山税干心语集》两图册,获市局好评。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增强干部法纪意识。三是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作风教育经常化,制定作风教育方案,编辑印发《君山区局工作人员手册》、《作风养成教育手册》,确保作风教育取得新成效。作风监管规范化,制定《君山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若干规定》,建立和完善推进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营造崇尚实干、积极奉献的工作氛围。作风督查常态化,规范《请(休)假等有关规定》、《考勤制度》,坚持开展作风整治行动,采取专项督查和联合督查的方式,重点抓好纳税服务督查、上下班纪律督查和政风行风督查。严格实行局领导巡查制度,每周组织开展一次政风行风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对违反作风纪律有关规定,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扯皮、服务态度恶劣,甚至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从严问责。

今年上半年我局虽然各项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深知,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在税收征管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收入任务增长过快。2011年区政府下达给区局的税收计划任务为6860万元,同比增长115.18%,完成9005万元,同比增收5115万元,同比增长131.49%;2012年区政府下达给区局的税收计划任务为12030万元,同比增长5170万元,增长75.36%;今年区政府下达给区局的税收计划任务为15640万元,12030万元,同比增长3610万元,增长30%。二是本级和乡镇级固定税源不足,税源后劲严重不足,和实际收入差距很大,理想预测税源不足1.2亿元。下半年,我局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确保圆满完成收入目标。做到时间任务同步和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开展各种税收专项检查,打击偷抗税,堵塞税款的跑、冒、滴、漏,把该收的税收足、收齐,圆满完成上级下达各项收入任务。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做好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加强预防。抓好典型教育,在全局形成弘扬正气、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按照省局 “作风建设年”的部署,继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2

2010年以来, 畜牧业克服生猪价格长期低迷、寒潮冰雪灾害异常严重、口蹄疫疫情影响较为严峻的不利因素, 生产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主要畜禽产品继续增长, 对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生猪生产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价格下降早且长时间低位运行, 生猪出栏显著增加, 养殖效益严重下滑。由于各方积极努力, 生猪产能在低谷期积极调整, 从6月中旬开始止跌回升, 存栏趋稳。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统计, 生猪价格从2010年年初就开始下跌, 4月中旬国家启动第一批猪肉储备后, 活猪价格出现了小幅反弹, 维持两周后又继续下跌。随着冻猪肉收储力度加大, 6月份第2周开始活猪价格止跌回升。但虽然活猪价格有所回升, 却仍比价格下跌前的12.26元/千克低了15.5%。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而饲料玉米价格连续16个月呈涨势, 上半年生猪养殖出现严重亏损。猪粮比价从2月初开始连续23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 7月份第1周为5.39∶1。从3月份开始, 生猪养殖户亏损面明显扩大, 6月份为58.2%, 比5月份扩大1.2%, 比1月份扩大了52.4%。

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 养殖户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加大出栏力度, 减少仔猪补栏, 合理淘汰母猪。上半年, 生猪出栏3.27亿头, 同比增加了4%;6月末生猪存栏43 670万头, 同比下降2.4%, 比2009年底下降6.9%;能繁母猪存栏4 680万头, 同比下降3.1%, 比2009年底下降4.7%。目前, 生猪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趋势, 没有出现大量非正常淘汰母猪现象。6月份与5月份相比, 生猪存栏增加0.7%, 能繁母猪存栏下降0.4%, 增减幅度均在1%以下, 呈趋稳态势。但按6∶1的盈亏平衡点计算, 活猪价格回升到12.6元/千克才能保本。为了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和生产指导。针对养殖效益下滑局面, 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 防止猪贱伤农, 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和生产指导, 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按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 (暂行) 》要求加强生产运行监测, 按时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仔猪价格、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等监测信息, 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在实施冻肉收储后, 及时启动52个重点农村集贸市场生猪价格日报制度, 对准确判断生猪生产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与此同时, 做好形势分析研判。落实生产形势会商制度, 赴河南、山东、湖北、广东和陕西等省开展生猪生产专题调研, 先后报送《关于当前生猪生产情况的报告》等4篇农业部专报。为加强生产指导与服务, 先后下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采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指导养殖场户优化生产结构, 加强饲养管理, 稳定生猪生产。

二是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 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积极与发改委、财政部沟通, 推进启动生猪调控预案响应机制, 抓紧落实稳定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组织制定并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指导地方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组织召开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启动会, 制定工作方案和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启动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抓紧实施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 30亿元投资计划已下达各地。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畜禽良种补贴资金9.9亿元, 组织召开畜牧良种补贴工作会议。起草发布《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 组织做好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推荐申报工作, 全面启动生猪遗传改良工作。

三是加大饲料监测和执法力度, 全面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2010年上半年, 共组织抽检2 173个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饲料产品4 141批次;抽检养殖环节饲料样品3 870批次;对1 024批次蛋白质原料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组织开展河南、浙江和江西3个供沪生猪大省拉网监测。对上海、浙江、福建等10个省 (区、市) 的100余家蛋白质原料生产企业的现场监督检查, 对8家企业发出了停业整顿通知, 督促数十家企业进行整改, 进一步完善管理。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3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74%,目标任务已完成大半。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6月末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已连续4个月下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0.04;绝对招聘指数在100以上,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自2011年以来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城镇就业总体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持续呈现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回升,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同比低0.1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同期从业人员指数为50.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5个和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4.1%;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5%,环比均有所下降;19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10个行业低于50%,与一季度行业情况基本相同。以非制造业引领就业增长的格局持续呈现。

3、雇主招聘意愿愈显乐观

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6%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员;《2014年第三季度的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88.5%的受访雇主表示将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比2013年同期招聘更多的雇员,与2013年三季度同比增加招聘的雇主有79.7%,仅有5.1%的雇主表示将减少招聘量。这表明今年上半年以来雇主招聘需求乐观增长的态势仍在持续。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小微企业发展仍需更多扶持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平均比大中型企业多4倍至5倍。据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小微企业发挥着就业吸纳主力军的作用。尽管今年5—6月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PMI有所回升,但6月份小型企业PMI(48.5%)在4月份较低水平上又下降了3个百分点,影响行业整体吸纳就业水平的提高。说明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加巨大。

2、服务业就业尚未稳定居上

虽然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年来逐步提高,但从部分行业、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情况来看,表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从2013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变动情况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一直处于50%临界点以下。而作为非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建筑业和服务业又表现各不相同,被寄予高期望值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在经历了去年连续几个月50%以上的景气阶段之后,从2013年12月开始至2014年6月,除3月份达到50.4%以外,其余5个月均处于50%以下,表现出波动下行的走势,其中住宿业、水上运输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装卸搬运及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而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则一直保持在50%以上,成为在制造业用人需求普遍下滑情况下支撑非制造业发展和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再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的数据看,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目前,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局面尚未稳定形成,经济增速下行影响和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服务业用人需求总体呈现波动和下滑的主要原因。

3、结构性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就业压力有增无减,主要集中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难”,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挤出”和就业渠道狭窄,以及劳动密集性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短缺等方面。人社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称之为“更难就业季”,和以往未就业毕业生累积叠加,将形成至少800万左右的就业需求压力。尽管农民工总量增速正在下降,2013年比2012年降低1.3个百分点,但是总规模仍在继续增加,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如果假设2014年农民工增速为2%(2013年2.4%),2014年农民工总量则将达到27000万人左右,增加500多万人。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钢铁、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聚集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和地区,由于强制性集中关停相当规模产能,带来较大的职工安置压力,由此产生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问题在局部地区相对突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未形成,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率普遍偏低,地区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显著。在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日益狭小的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转型开始加速,伴随有一定数量裁员发生,作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格力、美的等,近期均有裁员情况,2014年内仍有裁员计划实施,说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行业、职业岗位缺口持续存在并有继续扩大趋势,例如,2014年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4.17,用人缺口达125067人,主要集中在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三大职业群体,三大职业群体需求量占全部需求的90.51%。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二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同时,各技术等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均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既需要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人员,也缺少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者。endprint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及全年走势判断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成因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结构性矛盾愈显复杂,但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仍然持续趋稳,主要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作用:

一是经济持续扩张奠定了市场需求规模的基础。1991年至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0.2%,GDP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是1990年的5倍多。据我们的相关研究测算,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能达到1000万以上,而与此同时,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相关性有所弱化。

二是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随着服务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拉动贡献率的提高,我国分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服务业就业比重近十年来逐步,从2003年的29.3%提高到2013年的38.5%。由于服务业具有较之第二产业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就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有利于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三是民营经济新一波发展。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环境的压力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驱动下,新一波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都有较大的实力,投资和经营的领域更加广泛,对劳动力和知识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民企依然保持一季度高歌猛进的节奏,招聘需求量增长31%。二季度外企招聘需求强力反弹,而国企招聘需求量却在一季度-2%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到-25%。

四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近年来,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幅高于东部地区增幅的态势愈发常态化。今年二季度,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大于供给。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的1.11、1.07、1.16相比,中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显著,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1.1%和21.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3.1%和36%,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42.5%和42.8%。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扩大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是劳动力供给逐步趋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正在逐步下降。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逐步趋缓。

(二)对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的判断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下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持乐观态度。与此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会同伴同随,问题的复杂性也会有所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根据对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下半年走势的判断,建议2014年下半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应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

(一)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高度重视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小微企业的相关精神,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状况的不稳定,源自于服务业整体基础还相对薄弱,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入手,应将解决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入治理整体发展不平衡的工作框架之中,使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既具有整体方向性,又符合地方发展现实需要。应研究处理好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避免由于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目标,使服务业变成“无本之木”,也要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使服务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建立在真实的发展需求之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

(三)以强化就业培训提升再就业能力

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4

第一部分

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在开发区管委会、市局正确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以及全体干部职工扎实工作下,分局以省局“三个一流”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组织收入,努力提高征管质量和纳税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今年市局下达我分局市县级税收13亿,其中开发区市县级税收11.2亿,去年实际征收为10.76亿和9.46亿,分别增长20.8%和18.4%,远高于全市增幅13%。分局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进行税源分析,全力以赴,狠抓收入,1-5月份共组织各项收入114485万元,其中:省级税收2012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8%;市县级税收6360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8.9%,其中开发区市县级税收5334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7.6%,征缴契税6800万元,征收社会保险费18300万元,征收各项基金、费5661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开发区下达指标及完成情况如下:

税收111650万元,1-5月53343万元,占比47.8%,上半年预计63600万元,占比57%。

代征教育费附加3400万元,1-5月1445万元,占比

建筑的管理,通过比对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管理。

3、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避免税收的流失。加强与工商、国税、建设、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协作,通过信息交换比对,及时发现征管薄弱环节,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合作,在工商办证窗口设立办理税务登记窗口,实现与工商登记的信息共享,源泉控制了漏管户的发生;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合作,对注销、非正常户认定互通信息,对部分不申报缴税的纳税人相互进行控票管理;与规建部门、国土部门加强信息交换,及时将外来建筑企业纳入税收管理,进一步了解房地产企业拍卖地块情况,掌握开工、销售情况。

4、做好所得税汇缴、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工作。一是抓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分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向重点行业高收入者及税务部门已掌握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人员寄送宣传资料及申报表,使纳税人对自行申报的法定义务、权利、责任有充分的认识,调动纳税人依法申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动出击,加强调查,与纳税人面对面沟通,使纳税人主动申报缴纳。金融保险企业从监控到的900人提高到1035人进行了申报,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进行了补税。同时依托辅助软件,查询两处或两处以上收入的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细致核查。截止3月底,共受理自行申报2258人,完

传,为下一步清算工作做好准备。截止5月底,共对3户企业10个项目进行了清算,共计税款1230万元。四是做好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工作。1-5月评估39户,涉及有问题企业38户,有问题户数占比达到97.4%,补缴税款281万元,在补税金额和问题率上都比去年有大幅提高。同时注重案例的收集和分析,为日常管理提供评估建议,真正起到促进征管的效果。日常检查结案5户,其中3户结论,2户查补税费20万元。另外,在6月开展的房地产自查工作中,企业共计自查补税180万元。对50多户企业注销户进行了检查审核,把好最后一道关。

5、加强国地税联合征管,营造公平公正的个体征管氛围。

依托个私办这个平台,在原有国地税联合征管的基础上,加强对专业市场的调查摸底,进一步扩大联合征管范围;对纯营业税户定额坚持由税务干部上门实地调查,保证定额的公正性,并定期进行复查和维护;强化路面巡查制度,及时掌握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清查漏征漏管户,尽可能减少税源流失。

6、加强催报催缴,不断提升征管水平。

为确保企业按期申报、准期入库,提高财务报表的电子报送率,实行分户责任到人催报,有效提高了催报人员的责任心和催报效果,确保催报质量,使得今年申报率、入库率的机会。

在税收宣传月期间,分局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一是创新宣传形式,分局在新浪网开设博客,扩展与纳税人交流的平台,倡导公平、轻松、全新的交流方式。二是在开发区商会编印的《税企视窗》上刊登最新的税收政策及分局工作动态,让纳税人进一步了解地税。三是利用开发区实验小学税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税收”主题绘画大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浇灌了依法纳税之水。累计向辖区内11所学校发放税收知识读本700多本。四是在分局本部及个体办税服务厅做好二幅宣传板报,通过曝光税收违法行为,在纳税人中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撼,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五是走访重点税源户,宣传税收政策,了解企业现状,掌握纳税人的需求。特别是随着房地产新政出台,可能会对房地产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六是召开特邀行风监察员座谈会,向他们介绍今年以来的分局工作,听取他们对分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七是税法走进社区,以活跃的形式向市民宣传税法。累计向社区街道发放宣传画700多张,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做好减免税工作,保证减免税工作质量。今年以来,受理、审核了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减免税26户,涉及金额484万元。对15户企业的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进行了减免税备

类涉税风险。

分局还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与市总工会开展工会联谊活动,在《税企视窗》创刊三周年之际与开发区商会举行座谈会,在三八妇女节百年大庆时组织女干部、女协税员插花手艺培训班,使干部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加强交流沟通,增强凝聚力。

上半年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分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还不够,工作没有亮点;二是征管中还存在薄弱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开展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四是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干部的事业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还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第二部分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一流”为目标,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和征管质量,全面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继续抓好收入工作,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做好“二三产剥离”涉税工作,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培训辅导,加快网上服务平台的使用,使纳税人能尽享网上便捷、快速服务。进一步落实服务承诺制,使纳税人满意。深化涉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昆山市地方税务局第八税务分局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5

下半年工作安排

区城管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城管系统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的目标,结合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迎青奥”为契机,全局上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投入到“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中,全面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以治“乱”为目标,使城乡环境清清爽爽。

1、开展市容秩序专项整治。主城区重点整治了金箔路、文靖路、宏运大道、土山路、新医路、芙阁路、北沿路等重

点主次干道以及女人街、步行街、岔路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取缔流动摊点119次,清理卫生死角634处,清理三乱1141处,规范店招店牌456处,取缔流动灯箱128处,出新改造围墙围档49处,对城区范围内1894个电箱、电信箱、公安信号箱采用各色画面进行包装美化,增加了城市美观度。各街道园区也全力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共取缔流动摊点112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21630处,清理三乱22140处,规范店招店牌1456处,取缔流动灯箱528处,出新改造围墙围档140余处,全区城乡面貌一新。

3、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4月23日上午,区政府召开了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推进会,我局严格按照“屋顶禁设、地面严控、墙面有序、店招规范、高立柱治理”的目标,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行为,目前全区已拆除各类楼顶广告牌736块,计281000多平方米;拆除高速公路沿线高炮135块。

4、整治停车秩序化解停车难。针对原

宾馆拆迁地块和新中医院南侧空闲地块,我局会同政府办、国资集团对两地块进行环境整治,建设两个临时停车场,共新增了850个停车位,对全区290多条主次干道、支街巷进行了设划停车泊位8300多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以清“脏”为目标,使城乡环境干干净净。

1、机械化作业率全面提高。今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购置了扫路机、护栏清洗机等一批环卫机械设备。城区机扫率达85%,主干道接近100%,街道园区也购置了一批环卫机械设备,主要集镇机械化清扫率进一步提高。

2、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制定了2014年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专项资金。通过政府招标购了可降解分类垃圾袋、四色分类垃圾桶和垃圾收集车,试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开展立面清洁专项整治。4月16日下午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立面清洗工作推进会,全区各单位对东山建成区,高速

公路和机场轻轨、九条城市主干道沿线,青奥会场馆和铁路南站周边地区,采取“拆、清、移、整、洗”等整治措施,切实解决有碍市容观瞻的突出问题,目前已清洗楼宇608幢,面积195000平方米。以改“差”为目标,使城乡环境漂漂亮亮。

1、突出六条高速和重点节点整治。组织协调相关街道园区、部门,对机场高速、宁杭高速、沪宁高速、绕越高速、宁马高速、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等道路境内沿线、场馆周边及重要区域和道路进行摸排,对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脏、乱、差”进行彻底摸排,共整理出九大类工作任务,菜单总数为:485项,重点围绕:青奥场馆周边环境整治38项,青奥城市景观标识设置布置23项,建筑工地围墙围挡美化49项、宏运大道沿线环境整治13项,双龙大道沿线干线道路环境整治17项,机场轻轨线沿线环境整治38项,以及机场高速沿线环境整治、绕越高速、宁杭高速沿线环境整治菜单137项,其

他环境菜单170项。目前已完成建筑工地围墙围挡美化49项,青奥城市景观标识设置布置9项,其他整治65项,已对宁杭高速等六条高速沿线及匝道口范围内130万平方米的场地进行植绿补绿,完成移植绿色植物约36000余株,补植种植各类树木23万余株,约18000平方米,修复种植草坪16万平方米。

2、加快动迁拆违。动迁方面,完成征迁总面积平方米,住宅2303户,共计万平方米,非住宅133户,共计万平方米。拆违方面,共拆除违建705起,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增违建311处,拆除面积平方米,拆除机关事业单位违建37起,面积平方米。以创新为目标,使城市治理体制不断完善。

1、探索完善城乡综合管理养护机制改革。通过改革,进一部理顺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关系,初步形成责权明确、监督有效、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服务市场,形成作业主体企业化、投资主体

多元化、价格形成市场化、市场监管法制化、服务购买公开化的新体制。目前环卫市场化工作正积极推进中。

2、探索完善废弃资源处理利用补偿机制改革。调整建筑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方式,申办渣土承运手续以建设单位申报为准,费用按建筑面积一次性收取。指导全区各街道,加大收费工作力度,细化补贴方案。补贴资金的发放对象是渣土场和生活垃圾处理厂所在地以及主要运输路线行经地的街道社区和沿线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部门。以除“四风”为目标,使城管队伍文明规范。

1、加强网格化管理。我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整治为了谁”专项讨论,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认真做好环境大扫除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工作实效。全区10个街道、3个园区划分为13个区级网格,区级网格下再以社区或具体区域为单位划分街道级网格,街道级网格

下再划分为若干子网格,每级网格单位都明确负责人和具体的管理人员,网格化巡查网络初步形成。

2、改善城管形象。我区紧密结合新形式新任务,创新管理手段,加强智慧城管二期建设,通过政府招投标的方式,采购了200台执法即时录、200台城管通、100台对讲机,各通讯设备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与电视台合作推出《城管行》专栏,每周二和周五两期,每档三至五分钟,用与老百姓的聊天方式,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监督城市不文明现象。

3、规范案件处罚。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规范行政处罚案件监管和办案程序,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杜绝出现错假案、人情案等,我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开设专门银行账号、扩充办公场所、添置办公设备等,进一步加强了案件处理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使案件查处程序做到操作规范、运行顺畅、监督有效、公平公正。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1、改变了城乡面貌。强化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整改,全区共清理垃圾杂物万吨,清理“脏乱差”12300余处,整治河道289条,清理三乱22140多处,出新改造围墙围挡140余处,城乡实现了洁化、绿化、序化目标,以前随处可见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

2、改善了居住环境。一些背街小巷和开放式社区经过整治后,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促进了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城市治理发展成果。秣陵街道石马新寓是一个老旧复建小区,小区内有一小菜场,小区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脏乱差,经过整治后,小区环境面貌脱胎换骨。

3、做好群众诉求的办理。全区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投身环境大扫除整治行动,积极配合各街道园区开展环境大扫除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理12345

等群众诉求927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1、在环境大扫除工作中,虽然各街道、园区高度重视整治工作,但工作中存在着不平衡,环境卫生脏乱差回潮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一些区域还表现得比较突出。少数违建项目拆除推进缓慢,个别街道对重大媒体曝光反应不够及时,在“共管”和交界区域,管控区域模糊、责任不明确,存在着对整治工作推诿现象,整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2、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实际分类效果不明显,居民认同感低,参与意识不强,设施设备和指导员队伍未能到岗到位,收运体系不完善,面上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启动。

3、在城乡城市治理考核工作中,还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成效不理想,考核排名靠后的问题。

4、在城市治理意识培养上,市民参与不高,城管阻力较大。部分群众的环境维护意识较为薄弱,许多不良观念和不文明习惯根深蒂固,仍然存在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摆摊点、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脏、乱、差、堵”现象。城管执法不时发生暴力抗法。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阶段,全区城市治理工作将围绕保障“青奥会”和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等重点工作,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市容环境进一步优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以建章立制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全区城市管理运行机制。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尽快街道园区城治委和城治办,按属地管理原则,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责任,建立高位城市管理领导工作机制,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城市治理标

准化工作,使全区内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管理的合力进一步增强。

2、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不断提升巩固环境大扫除工作成果。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大扫除工作,积极探索整治工作新途径、新办法,要进一步整治各类脏乱差现象,解决一批群众长期反映的老大难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提升城市容貌,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3、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力确保渣土运输有序可控。结合地方法规制定全区管理意见,引导企业化运作,把企业化运作由城区推向全区。设立专门管控卡点,实行三班制巡查,推行监管员制度,区街联合对“三不管地带”加强整治,严格执行渣土弃置场地的审批程序,完善各街道园区内部倒土场的备案制度,加强跨区域渣土运输的审核,从严控制外部渣土进入。

4、以坚决拆除为决心,继续加大违建

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继续保持拆违的高压态势,对已列入菜单的违法建设必须确保按期拆除;要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管控体系建设,坚持“新增违建零增长,已有违建逐步拆除”不动摇,不让违建者心存侥幸。

5、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垃圾处理的生态化。围绕到2014年底,我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要达到70%,同时区级机关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要达到100%,围绕这个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切实做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6、全面拓展“数字城管”功能,进一步完善提高城市网格化管理水平。在完成“数字城管”二期建设后,做好在街道园区建立二级管理平台,在社区建立管理终端,实现二级平台三级管理的数字城管运行模式。制定全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结合“数字城管”系统功能,建立网格全覆盖,责任到人头,管理信息化的管理

模式。

7、以争先进位为导向,着力构建全新的考核机制。要全面对接市级考核,形成覆盖全面、责任清晰、任务明确、整改迅速的迎查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区内考核办法,不断争先进位,提高在全市长效管理考核中的成效。

8、以支路街巷为重点,切实规范全区停车秩序。依据全区停车秩序整治方案,与公安交警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区开展支路街巷停车整治,同时在全区增划临时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

9、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运行高效的城管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加快形成统筹协调、重心下移、属地为主、联合执法、有效监督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合理划分区、街两级执法管辖事项和责任、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有效配置执法资源,建立健全处置机制,合理分配执法力量,突出执法重点。市区城市管理局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6

按照要求,现将区博物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区博物馆高度重视、迅速响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有效的推动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员零感染。一是及时传达学习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和防疫知识,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二是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局党组指挥部署,建立健全《人员体温监测台账》《防疫物资购买使用台账》等疫情防控台账,切实加强人员健康、防疫物资监测使用,确保措施到位、执行有力;三是积极开展防疫宣传,在博物馆、洛带公园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政策,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疫意识;四是参照省市博物馆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区博物馆疫情防控期间恢复开放工作实施方案》,就防疫宣传、防疫物资配备管理、消杀毒管理、人员防控、限流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说明,切实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恢复开放工作安全。

(二)免费开放情况

受新冠疫情影响,按照x省文物局、x市文广新局和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规定,x区博物馆自xxxx年x月xx日采取闭馆措施。xxxx年x月,按照中共x省委宣传部、x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全省公共文化旅游场馆有序灰度开放工作指南的通知》、x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复工复产组《关于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文化广电旅游行业有序复工开放工作的通知》(复工复产〔xxxx〕x号)等文件要求,x区博物馆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的前提下于xxxx年x月xx日正式恢复开放成为全区第一家正式恢复开放的博物馆。截止x月xx日,我馆上半年共计开放天数xx天,接待游客约xxxxx人。

(三)举办展览情况

上半年共计举办固定陈列x项,临时展览x项(其中新增x项)。固定陈列为:“x区历史展”,展览展出x区境内出土文物xxx余件,对x区历史文化特别是文物进行概要介绍。临时展览x项,分别为:其一:“客家实景互动展”。展览以图文形式对客家人的由来、客家人的迁徙过程、客家人迁徙定居后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通过复原部分客家人典型生产生活工具,增进观众对客家人认识和了解,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其二:“碑帖文献资料展”。集中展示x区内发现(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碑刻拓片,供广大市民朋友鉴赏;其三:“x·xx国际博物馆日暨文旅融合发展专题展”。展览主要以展板的形式结合x区典型文旅融合发展案例,突出文旅融合发展在带动地区经济和文物宣传方面积极作用。

(四)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上半年积极推动“功能用房和便民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开工。打造全新游客服务中心、多媒体视听室、墨宝室、文物整理工作室及配套的游客休息座椅等便民公共设施,切实提高免开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来馆参观群众。目前项目正在施工中,争取x月中旬完工并投入使用。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免费开放工作

持续优化完善全馆便民基础公共设施;开展固定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升级维护;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讲解水平,切实做好来馆群众参观接待工作。

(二)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积极做好复工复产的同时,持续性、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继续开展入馆人员体温检测、实名登记,做好消杀毒、限流错峰开放等安全防控工作,下半年我馆将根据疫情防控整体形势,适时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参观群众的影响。

(三)举办临时展览

下半年,我馆将视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择机开展临时展览活动,丰富和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四)完善文物管理

进一步开展馆藏文物整理工作,充分发挥新购置文物储藏柜功能,完善文物库房内文物上架、编号和文物建档工作。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7

但也必须看到, 在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中, 受到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难调控的矛盾突出, 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显现。从国际看,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扩散, 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快速蔓延并加剧,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 其实行的量化货币政策, 导致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并刺激流动性、导致国际重要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范围贸易保护和摩擦明显增多, 世界经济颓势和低增长的持续性及债务危机波及我国。从国内看, 抵御旱灾和水患能力比较薄弱, 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现, 食品价格继猪肉价格后继续攀升, 农资价格高位运行, 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 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从区内看, 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 畜牧业受灾和损失严重;输入型价格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农牧业和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十二五”开局, 节能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出现总体下降;货币政策的趋紧, 对金融创新优化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矛盾需要加大力度化解;阶段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矛盾没有缓解。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切实把握好国内国际经济节奏和宏观调控方向,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工作目标、战略举措, 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不断提高我区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促进民生发展。为此, 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控制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 我区物价逐月走高, 增幅不断扩大。1-6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1%, 环比显示为逐月攀升, 通胀形势严峻。其中, 6月份单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 创46个月以来新高。在6月份6.5%的涨幅中, 食品推动的涨幅近4个百分点, 推升价格76.2%。据调查, 全区除成品粮、大豆油价格有所下降外, 主要食品价格均有所上涨。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增长, 但结构性亏损显现。截止5月底, 全区主要工业行业, 利润总额增长54%, 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2.06%。亏损及亏损款增加的主要行业为:轻工制造业 (食品、饮料、服装等)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和电力生产供应;一些优势产业 (如机械设备制造业) 生产受到物价上涨影响, 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一些骨干企业生产增长, 企业效益却下降。如包头铝业和希望铝业两户重点企业, 到目前累计产铝, 累计销售各种铝及铝系列产品, 同比分别增长17%和32.%。但两户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比上涨38.4%, 累计实现利润3.32亿元, 同比下降31.96%。为此, 下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控物价、促效益、保收入上。正确处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关系, 正确处理物价上涨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 把握好控制物价的节奏和力度。一是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增加粮油肉蛋菜的供应, 特别是重点商品和重要时段的市场供应, 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 辅之行政监督措施, 解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不完备的问题;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坚决打击各类价格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和建立完善城乡低收入者物价补贴应急机制,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承受力。四是抓住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 加大挖潜改造力度, 提高企业内生动力, 防止因物价回落, 企业效益下滑。

二、继续抓好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

上半年, 各地区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重点, 加大投资力度, 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 为全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 也出现了不少重复建设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如PVC行业、高耗能某些行业产能又有所增加。这些情况在经济上行阶段, 产能矛盾还不突出, 但在经济下行期, 特别像多晶硅等产能在国外需求大幅萎缩时,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会日益加大。不仅导致部分行业、企业开工不足, 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下降, 还将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 影响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 加剧企业亏损和产业间发展失衡。

针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苗头,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力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 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 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才能为经济发展上水平、增后劲、可持续积蓄力量, 才能夯实经济持久发展基础。从长远来说, 我区所依赖的资源“比较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如果不高度重视和抓紧解决以资源开发和转化为主的经济结构, 结构失衡、环境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发展空间就会越变越窄, 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

力促结构调整, 关键是有扶有控。一方面依靠发展规划、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扶持科技创新, 保障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有效供给,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一方面通过调控环境容量和限制重复建设的约束作用, 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新上项目必须分类排队, 重点放在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上;对现有优势产业项目, 着力点放在内生动力的培育上。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扩大节能环保等技术改造, 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控制并逐步杜绝重复建设, 推进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同类产业、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兼并重组,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双百亿工程”推进力度。对园区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分类指导, 使其尽快实现“双百亿工程”目标。

同时, 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方向, 不能因为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而忽视质量和效益, 放松结构调整。而管理通胀预期也要注意和调结构紧密结合, 使结构的优化为物价稳定提供长久支撑。

三、把节能减排放在经济运行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证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上半年, 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环比增长, 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整体上升。据统计局提供的情况, 一季度, 全区单位GDP能耗上升0.96%, 二季度虽有所好转, 但与经济平稳增长和国家的要求仍有差距, 成为全国八个单位GDP能耗上升的省市区之一。1-5月份,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5225.9万吨标煤 (按当量值计算, 下同) , 比上年同期增长13.87%。其中, 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83.6万吨标煤, 同比增长11.2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5042.3万吨标煤, 同比增长13.97%。

从行业来看, 推高我区综合能耗的行业主要是七大高耗能行业, 即,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的93%左右。在这些行业中,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的30%左右, 成为拉动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行业。纵观上半年能源消耗, “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下半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 重点跟踪高耗能行业生产, 特别是上述四个行业, 要严格按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要求, 对企业进行监管和限产整改。研究和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排污总量控制法, 提高环境污染处罚标准。强化企业治污的主体作用, 运用能耗、环保和差别电价等政策, 引导企业向节能减排方面投资和约束生产。要抓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 给我区上游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带来新增效益, 不失时机地对区内高耗能行业进行技术改造, 力争使高耗能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促进企业的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投资, 形成新一轮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支持。

四、下大力气抓好新项目建设, 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上半年, 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下滑, 但投资结构趋于合理。1-6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0.14亿元, 同比增长22.7%,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在各省区市中排倒数第4位。回落幅度较大的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建设性质看, 新建工业重点项目开工仅为60%;续建工业重点项目不足90%;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不足年度计划的30%。从行业看, 采矿业完成投资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 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比重上升。这是我区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的具体表现。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滑的势头必须尽快扭转。

为此, 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列入年内新开工的工业重点项目要逐个进行研究, 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问题, 要责任到人。二是抓好续建项目资金落实。主要是利用金融市场扩大融资渠道, 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的应争取发行企业债或政府债, 解决续建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农牧林水等符合国家信贷支持的产业投资力度, 对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项目, 应尽快组织开工。四是要做好项目储备, 确保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五是在加快河北和辽宁出海通道建设的同时, 尽快建设和完善区内与之配套的相关项目建设, 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六是探索研究“以资源项目建设, 带动民生工程建设的补偿机制”, 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投放质量

上半年, 随着货币政策趋紧, 贷款投放力度减缓, 多项贷款增速下降。到6月末, 全区贷款余额8861.42亿元, 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 比去年少增贷款30.3亿元。从获贷企业规模看, 截至5月末, 大型企业贷款余额2650.69亿元, 同比下降2.35%, 少增74.03亿元;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469.76亿元, 同比少增128.76亿元;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536.37亿元, 同比增长68.65%。这是我区中小企业相比沿海地区, 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少的直接原因。但银根抽紧给大中型企业生产和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商业银行为保全年收益势必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由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和建设项目的起动资金需。二是商业银行应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能力有所下降, 对企业发放贷款增加了不确定性, 影响企业经营计划的实施。所以, 下半年针对企业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 要突出抓好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信贷质量。

(一) 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 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节奏, 避免大起大落。密切关注及时掌握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二) 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一是在贷款规模和投向上实行差异化管理, 保证居民生活所需物品的生产销售供应贷款投放;二是担保体系建设降低银行授信风险, 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三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组织, 鼓励企业直接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渠道融资,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三) 调整和优化信贷期限,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中长期贷款质量, 防止下半年信贷政策放松对经济实体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向重点项目倾斜, 保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与开工, 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六、保收入、促就业, 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上半年,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强劲, 特别是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快增长。调查显示, 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 同比增长13.9%,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月份反馈的情况排在全国第10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55元, 同比增长25.3%。从收入构成看, 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 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财产性收入为39.5%;增长较慢的是转移性收入, 仅为10.9%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样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低于季节性工资收入。表明我区社会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养老金、物价补贴等政府性保障转移收入分配, 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 应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扩大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范围。

上半年, 我区就业形势总体向好, 供需总体平衡, 登记失业率和总体就业及再就业形势好于全国, 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就业需求与岗位空缺比有所下降。市场上以体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 以脑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过于求。调整就业结构, 扩大脑力为主的服务业岗位, 转变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所以, 下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 应抓好以下工作:

区地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篇8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主要是受到外部需求因素影响,也有对去年年初虚假套利贸易“挤水分”的因素。从5、6月份数据看,外贸形势已出现转好迹象。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进出口累计下降幅度收窄,5、6月份连续实现正增长。一般贸易增长较快,加工贸易下降较多。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降幅收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累计增速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东部地区进出口有所下降。对欧美日、东盟贸易保持增长,与香港、台湾地区贸易大幅下降。

上半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略有增长。1—6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同比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14.8%,占比进一步提升,达5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9.6%。

前6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433.4亿美元,同比下降5%。总体看,我企业境外投资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因素制约,我国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环境,改革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维护跨境投资的良好秩序。

一是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进展。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建设。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扩大开放措施研究,自贸试验区提出新的31条开放举措已获国务院批准。指导和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定2014版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研究建立自贸试验区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有效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措施,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取得明显进展,试验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效应开始显现,国际国内反映积极,树立了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二是推动自贸区战略实施取得进展。发展改革委作为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主要参与部门,一直积极推动我国自贸区网络建设相关工作。今年7月1日起,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至此,我国正式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达到12个。积极参与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及研究,拟推动谈判早日完成。同时,还积极推动中日韩、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项自贸谈判,参加我国与斯里兰卡、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并参与研究探索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路径。

三是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5月,发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2号),规定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以及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第一至十一项所列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外,其余《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的允许类项目、没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取消核准,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限制类中的房地产项目和总投资(含增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其他限制类项目以及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鼓励类项目核准职责下放至省级政府。从项目管理层级看,12号令将绝大多数核准和所有备案的外商投资项目均下放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实现了属地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在备案管理上,我们充分借鉴了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对外商投资项目备案要求进行了大量简化,不再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进行审查,赋予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注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有关方面一直高度关注此次改革,并给予了积极评价。

四是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今年4月,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取消企业境外投资中,除涉及敏感国家或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中方投资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核准,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同时,进一步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升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切实抓好9号令的贯彻实施工作,于5月下发《关于实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4〕947号),明确了关于项目核准、备案和信息报告申请文件及附件的要求,发布了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报文件和申请表格式,以及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信息报告报送函和信息报告格式等,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的便利化和透明度。按照2013年的核准情况测算,9号令新规实施后,92%的项目将改为备案,大大提升企业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五是建成并启用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推进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由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完成了全国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建设工作,并于6月底正式启用。通过网上备案系统,所有申报企业均可在网上完成项目备案,实现与项目备案部门的线上交流,及时掌握备案办理进度。在提高备案效率的同时,网上备案系统实行24小时安全监测和数据隔离,有效保障了项目信息安全。该系统便捷、高效、安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和境外投资监管水平。自网上备案系统启用以来,企业和地方普遍反映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效率显著提高。

下一步,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我们将继续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推动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认真贯彻施行发展改革委12号令,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准入标准、诚信记录等信息的横向互通制度,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外商投资项目可查询、可监督,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管理办法,为完善全国性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途径。二是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利用外资产业和区域结构。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进行补充修订。积极引导外资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开放,有针对性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三是统筹软硬环境建设,改善重点领域投资环境。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新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生产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致力于形成产业配套、国内市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行政服务等各类要素综合新优势。四是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完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区域投资规划。重点鼓励有利于满足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带动设备标准和服务输出的各类境外投资。加强境外投资项目协调,避免无序竞争。引导企业在境外依法合规经营,注重环境资源保护,加强境外投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快境外投资法制建设,制定和出台《境外投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最大限度减小核准范围,简化核准手续。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允许个人投资者开展境外投资。五是构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强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健全对外投资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建立政府层面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大力培育和支持国内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投资顾问、设计咨询、风险评估等相关中介机构。支持行业商(协)会积极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年内结束,做好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的相关工作,推动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哥伦比亚等自贸协定谈判尽快启动,并继续探索与更多的贸易伙伴建设自贸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的要求和近期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还将支持有关地方探索建设自由贸易园(港)区,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新的改革举措为重点,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上一篇:让你发奋图强的励志个性签名下一篇:走过最后有你们的日子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