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2024-05-22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精选8篇)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1

体育,在不少人眼里仅仅是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群体游戏,它能使全球数十亿人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但在“一切向钱看”、又“从一切看出钱”的西方企业家眼里,体育的这种近乎神灵崇拜式的、永远处于癫狂期的吸引力,就是从不停歇的印钞机。

据报道,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字相当于我国去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其绝大多数份额来自职业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和亚洲的日本。体育产业“老大”美国,早在前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631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和航空工业。英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70亿英镑,其就业人口38万,超过了农业和煤炭业。日本体育产业的年收入达4.2万亿日元,在其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

体育从娱乐业的边缘成长为一种潜力无穷的主体性产业,下述三件事起了助推作用:

80年代,NBA主席戴维·斯特恩给所有球队制定了一项薪金封顶制度,实现了富队与穷队的平衡,使NBA比赛日趋精彩,NBA经济也得以复苏。NBA的一整套促进比赛精彩纷呈的规则和挖掘每一个角落来赚钱的技巧,已被各类项目的联赛所吸收,使职业体育日趋完善。

1972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和1980年的苏联莫斯科奥运会,都是血本无归,从而宣告政府出资主办奥运会模式的死亡。到1984年奥运会时,居然只有美国洛杉矶一家申办。商人出身的美国人尤伯罗斯没有要政府一分钱,靠集资的七亿美元,几乎是单枪匹马地筹办了洛杉矶奥运会,结果净赚2.15亿美元,开创了民间办奥运会的成功模式。此后,奥运会和其它大型体育比赛就成了你抢我夺的肥肉,韩国和西班牙更分别靠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了经济振兴的契机。

电视转播全面介入体育比赛,成为大型运动会和职业联赛的最大买主,已彻底改变了体育的面貌。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为照顾欧洲电视观众,球员们不得不在中午最炎热的时候踢球。汉城奥运会时,为了让美国观众在黄金时段舒服地看比赛,各项目决赛都提前到运动员最不兴奋的早晨举行。而为了与电视转播合拍,排球比赛第五局开始实行直接得分制。体育在委曲求全的同时,也获得了空前的开放度和影响力。体育更从电视网中得到滚滚财源。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入为5.6亿美元,占总预算开支的1/3。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广播电视公司,为获得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权而争得剑拔弩张,结果是投标价码扶摇直上,下几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已卖到30多亿美元。与世界体育产业这一超级巨人比起来,中国体育产业仅仅处于胚胎期。目前中国体育部门收入的自给率仅占体育事业支出的47%,除了发行体育彩票和足球联赛初具产业规模,其它都是零打碎敲“讨”来的。

过去五年,中国共发行22亿元体育彩票,筹集资金6.6亿元。但以前这些资金干什么用了没见报道。只知道去年国家体委宣布说从发行体育彩票的收益中拨出3000万元,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500个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这对于居民的急切需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据估计,世界足球市场的年交易额达2000亿美元,而中国前年12支甲A足球俱乐部的年收入只有一亿元人民币,也就是1200多万美元,不及拳王霍利菲尔德打一场比赛的收入。国外的各类职业和大众体育俱乐部都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而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已经五个年头,国家每年还要投入五六百万元,许多俱乐部与当地体委没有脱离关系,其人事变动和经营危机甚至要市长、省长出面干预。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中国排协在各种准备都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忙推出男女排球主客场联赛,结果在’97至’98赛季投入1000万元,不仅没有赚钱,也没能吸引观众、激活球迷市场。

中国体育产业的.落后缘于体育改革的滞后。说来令人惋惜,20多年前,体育界是作为改革开放的象征最先走出国门的,但在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体育改革却逐渐落后于经济改革。最先在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中闯荡的体育界,在国内可能是文教领域最后踏入市场经济大门的行业。迟迟到1994年,国家体委才以足球为突破口开始了职业化尝试。束缚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观念,是长期把体育单纯定位为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武器,否认它具有创造产值的经济属性,因而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

美国各类职业体育联盟都公开宣称只有一个动机: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使有关各方尽量多赚钱。这就把体育定位为与餐饮、零售业没有什么不同的一种商业活动,它提供的产品是比赛,产品的质量要求是精彩。它刺激大众的体育消费,从而使各方有利可图,其中包括比赛的主办者各俱乐部老板、比赛打工者运动员和比赛的推销者电视台。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2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与优势

(一)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优秀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也是文化大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土壤,使传统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有“源”可循,而通过建设传统文化产业群,并灵活的把市场化和产业化机制引入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之中,又为传统文化的发扬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生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后继有人而且不断发扬光大。

(二)依靠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俗风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也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品牌。仅就山东省而言,就有东岳泰山、曲阜孔文化、潍坊风筝、泰山皮影、博山瓷器、胶州秧歌等特色文化品牌。在近几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推动下,全国各省市也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并立足自身实际,对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战略规划,从而使我国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产业带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

文化产业涉及的内容广泛,从建设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从推进数字网络到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从中央大剧院的音乐会到梆子剧团的下乡表演,从杭州的丝绸到山东的粗布。在文化产业集群内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对科学管理方法的使用,都会对其他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促进人才、劳动力以及其他资源的合理流动。由于文化产业集群涉及广泛,产业链不断延伸,各种资源又一次在市场内进行新一轮的分配,从而带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文化产业的最终成果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但文化产品价值内涵中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它内在地规定:文化产品不仅对于个人、群体具有经济意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更是存在重大意义和作用;文化产品的生产不是单一的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它有着广泛的外部性、社会性。好的文化产品不仅是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实现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过程,不断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相对于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需要而言,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

一是文化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分散,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文化产业涉及文化、科技、体育、经济、旅游等各个政府部门,而各部门权力交叉、界限不清阻碍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政府宏观管理缺位又使得对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

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诸如知识产权保护、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合作的法律地位、权益保护、退出机制等核心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乏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发展和推广。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从业者研发积极性低、投资的风险成本急剧攀高的情况,并且在文化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上没有完善的法律保证其利益,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履蹒跚。

(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文化产业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一方面,文化产业被视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国在全球塑造大国形象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属于低耗能、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契合度极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来配置其文化资源,可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各种文化资源还没有达到高效的优化利用,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文化服务渠道还不通畅,文化产业产生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在市场中体现出来。文化企业的融资、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评估、登记、质押、投资、托管、流转、变现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文化产业链发展力度不够

每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文化产业必须打造完整、具体的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但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的文化产业链建设由于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如人才、地域、科技、创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文化产业链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导致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无法向深度和宽度发展,一些文化产品的开发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实现理想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例如。山东泰安虽然利用泰山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产品,如泰山封禅实景演出、泰山石敢当舞台剧、泰山石旅游纪念品等,但这些文化产品没能形成品牌,也没有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广泛的影响。

三、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应合理统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彻底消除因微观管理较细阻碍文化产品生产效率和因宏观管理缺位使得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监管标准的现象。并且,根据现行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出台一系列保证其健康发展的法规措施,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使用和资金投入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另外,政府管理部门还应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市场监管等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文化产业建设的法制保障。对于涉黄、涉黑等文化产业的产品要进行坚决彻底的打击,以保障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兴盛。

(二)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文化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健全,是对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文化产业市场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尤其是在WTO保护期结束后,国外文化产业加紧抢滩中国市场,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越来越突显。所以,我行政管理部门就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畅销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并且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明晰产权,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同时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保护和激励本土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来源于本土魅力、本土内容、本土市场的发育,政府管理部门要给与其不断发展的土壤和市场条件。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链,使其拓广出更大的空间,发挥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一是要建立以科技和创新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悠久的文化底蕴,但在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求注入新鲜的血液。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从3D动画到5D、从电影的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从单纯的景区游览到实景演出的灯光造型等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不断需求着科技创新的驱动。二是要不断体现出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拓宽文化的融资渠道。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总体上是轻资产的,融资困难、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相当多的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不够,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可以让金融机构认同的作为抵质押物品或者弥补风险的资产,因此文化企业不断临融资难的困境。另外,中小文化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市值估价也还没有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所以要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要培植和保护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使其多出精品,不断壮大自己的品牌价值,谋求更多的利益渠道。

摘要: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无疑给处在转型期和调节期的我国经济带来又一条发展道路。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R].2009.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肖荣莲.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N].学习时报,2010-05-03.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3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伴随我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体育产业从政府所管辖的公益性福利事业过渡为自我约束、独立发展的事业,其经济来源也从政府全额拨款成为依法多种方式获取资金。如此一来,体育事业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体育事业想要取得发展,想要获得经济利益,就需要优化运作模式、优化体育事业建设、提高运动员成绩。伴随发展,体育产业也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一部分,怎样提高体育事业的经济效益,完善体育制度建设,将体育事业的人力、物力、产业资源用到实处,促进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多方面发展,是我国体育界人员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我国的体育事业经过了长期的计划经济,因而经济上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有许多落后的内容,已经无法适合当代形势与经济的发展。所以,体育从业人员要在思想观念、模式、制度等各角度进行完善,促进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经济的特征

随着体育事业产业化、经济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是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中关键的构成单位。在体育事业的经济运作当中,体育彩票、体育用品、相关广告、名人效应等,这些都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体育产业经济化的意义

由于过去计划经济和政治需要,体育事业长期作为一项事业而非产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经济化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具体有:

(一)体育产业经济意识是对体育的客观属性和经济功能的重新认识。

过去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体育的“公益作用”,而忽略了经济在体育中的地位。然而, 体育产业经济意识的客观属性则要求体育产业者重视对象的行为、行态重视能够产生的根本利益,这是客观的、科学的。

因此,体育产业经济意识的前提应在于正确理解体育事业的客观作用,应是对大众服务意识的增强和自我发展的同时,真正提升体育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实现良好的经济利益。

(二)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助力,是体育事业的一次飞跃。

体育产业的核心是指体育从业者将自身从单纯的精神层面转变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多重角色,使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者”。例如,各个足球俱乐部的经济运作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不但使低靡的足球市场重现生机开拓了生存的空间,也使足球成为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大众的精神产品生产者,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融于广播的精神产品之中,在服务过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人们思想意识,取得了过去远远没有达到的效果。

体育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体育产业的利益拉动与创汇作用

体育用品用量的普及与大众化。体育用品种类较多,需求规模逐渐增长,基本的体育消费是体育器械的消费,占平时生活支出的比例一直增长。体育产业经济的发给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明显的促进。从其他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观察,体育往往代表着财富。开展大型的体育活动尤其是世界性的体育比赛,已经是促进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体育衍生品的收藏市场空前火爆。体育衍生品指的是给体育运动而制作发行的纪念品与给体育爱好者和体育迷的需求而专门生产的各种用品。各个国家的体育部门对运动会尤其是在自己国家召开的运动会,销售图片、纪念币、邮票、吉祥物和有着专门的体育标志的商品制作的证章,已经是运动会经济收入的主要源泉。而且,全球性的体育比赛也有着一项世界性的互相贸易的特性,它们的创汇作用非常显著,甚至体育运动创汇比普通的商品出口贸易比较有着一定的明显优势,例如体育比赛的举办是存在相当垄断性的,印着特定体育标志物品的制作也是有着相当的指定性,体育商品的定价通常是以升值为主要趋势。

体育产业在带动经济中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体育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一部分,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从部分国家的体育就业上看,1990年,英国在体育场所与相关寒夜部门的就业数益达五十万人,大于从事农业的人数。德国的服务行业就业数量高于三百万人,每年的经济收入高达 四千亿马克,其中体育在该涉及广泛的产业里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美国的洛杉矾奥运会一次性的产生了2.5万个工作岗位;韩国汉城奥运会一次性产生了3.4万个就业岗位;我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次性产生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

(二)体育产业带来的的人文效应

高人民的身体素质的是体育产业的最重要的目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劳人民素质。有的学者的在研究中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比较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其工作效率通常要高0.6%至10%。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够利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来起到改善的效果。而且体育能很大程度的提供给群众适宜的信息与服务,也很大程度的提供给广大工作人员因势利导的目标和借鉴。体育产业化充分适宜大众的水平差异的特点,理清了各层次的爱好,使各个层次的大众都可以寻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获得成功的欢乐,能够大大激发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负面问题

在体育产业的实际运行中,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设计资金数额较高,资产流失较为突出

目前体育产业的流通资金正逐渐增加,部分单位拥有相当数量的政府拨款,数额巨大的资金也造成了巨大的弹性空间,如果把关不严,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资产流失。

(二)涉及人员数量多

体育产业参与人员较多,持续时间较长,有的三年、有的四年,甚至有终身工作者,以及诸多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涉及的人员、部门较为复杂,甚至有新老更替的情况,彼此责任不明晰,容易产生财务责任不明确、人员责任难以落实的情况。

(三)外部的不易监管,体育产业的资金一部分来自自身的收入,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投资方和经营者两方的彼此法律关系不清晰,对经济运作的根据仅仅行政法规法律效力不强,造成相关部门对体育产业管理的监督效果不够理想。

(四)一味的扩建场地、购买昂贵仪器,有限的财力消耗过多。国家体育总局对各级单位的评价准则有严格的限定,有的单位急于求成,极力的使用巨额资金来购地、扩建、增添新设备、大批招揽人才等,往往削弱了运动员努力拼搏取得成绩所产生的正面效果,大大限制了体育产业的持续进步。单纯的要求体育规模的扩大,没有仔细分析实际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建设规划、投资没有完全科学论证,导致重复建设现象频发,资源浪费过多;有的购买训练设备一味求新求大,没有考虑教练与运动员的实际需要,因而很多昂贵仪器闲置,新式设备购买过多、耗资昂贵,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使用率过低甚至作为了参观者摆设,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为了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简单的用人才数量、名气做指标,因此花费许多的经费,所招来的人才并非必须的,使得许多人才不得其用,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甚至有的单位领导忽略实物的价值,使得体育资产遭受损失。

结语

体育产业的经济实践表明,体育产业角色重新定位,促进了体育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使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与人民体质的改善做出突出贡献。另外,体育经济操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也需尽快解决,为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4

2013年02月18日来源:爱思想作者: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产业结构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充分暴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八大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确定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核心内容。

一、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必须基于科学的认识

在现实中,各种经济活动是连续的,其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为了进行经济分析,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将具有替代性或共同特点的生产活动归之为某类“产业”,产业内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称为“产业组织”,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就是狭义的“产业结构”。而广义的产业结构除了包括以上两种关系之外,或从技术特征上对生产活动进行分类,划分为“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或从生产要素特征上进行分类,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等。

按一定分类原则来界定产业结构,实际上是对复杂现实进行抽象化分类和概念化构建,对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进行的理论归类,进而观察和分析各类生产活动及其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供求关系、竞争关系、投入产出关系等,并观察和分析各类产业活动同自然资源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借助于此对经济活动关系进行政策调节。

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于产业结构的关注角度和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最关注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于垄断、竞争、集中度、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大中小企业关系的重视。而计划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等,更关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工业、农业与服务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不同分类行业之间的比重变化及其不平衡现象等的重视。

对产业结构的任何分类方法都是相对的,而且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例如,采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分析产业结构,可以选择就业指标,也可以选择资产指标或产出指标。而计量产出结构时又可以选择采用现价,也可以采用购买力平价等。采用不同的统计方式可以得到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不同分析结果。所以,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必须了解所采用的产业分类及统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实际上,主要因为产业结构采用“间断性”概念描述“连续性”现实,目前世界上尚没有一套能够精确反映产业结构真实状况的指标体系。因此,在分析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时,必须对此有科学认识。尤其是在实践中,切不可以将追求某种统计数字,例如硬性要求某种产业达到一定的数量比重,作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绝对政策目标。

可见,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复合有机体,而不是拼图式的平面板块。调整产业结构的实质是对复合有机体的调理和培育,而不是对板块式组成部分的任意组合拼装。因此,必须从具体国情和地情出发,科学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二、我国产业结构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

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相对关系以及发展目标选择。这种相对关系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资源条件以及国际竞争关系等。而发展目标选择则可以是增长速度、强国意愿、福利水平等。在以客观相对关系作为判断准则时,也会涉及发展目标选择,表现为更优先于平衡路径还是非平衡路径。以发展目标选择为准则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客观相对关系的平衡性,否则欲速而不达。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不是简单的静态比例关系,而是一个在动态中体现的过程现象。一定的产业结构有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缘由和现实条件。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变动趋势是不同的,同各国基于发展目标选择而实施的战略和发展方式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性质具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工业化加速时期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和级差式发展的路径,将尽快摆脱贫穷落后作为首要目标。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局部进行,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浅有深,而且总是配合有各种特殊政策和优惠待遇。由此,市场经济虽然得到了发展,但经营环境不能保证均等的竞争机会。与之相应的是,经济体的各个局部的发展进程是高度级差化的,即一部分率先发展和先富裕起来,其他部分只能相随其后。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则是,各产业的获利性(利润率)非常不均衡,各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条件具有很大差异。

这样的改革和发展路径,决定了政府在各个局部(产业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中可以大有作为,即产业或地区发展表现为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或特殊待遇的竞赛,以及差别性产业政策尤其是投资审批制度的诱导作用。享有优惠政策的地区率先发展,得到产业政策推动的产业高速增长。经济资源潮涌式地流向高盈利性行业,推动这类产业迅速扩张。其中,政府实施的选择性政策具有给市场调节加力的性质。这种非均衡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但在加大增长推动力的同时,也必然导致更大的结构不平衡。

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中国30多年的工业化具有显著的平推式增长特征,即在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政府助推的领域,在扁平的技术层面上大规模投资,大力度招商引资,形成巨大生产能力,快速占领国内外市场。这推动了中国经济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就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即技术层次低、产品差异性小、创新活力弱。企业行为倾向于“争取优惠政策”和占据资源优势,而无心于扎扎实实的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如同生命体,是一个有机演进过程。政府给市场顺向加力,创造了经济业绩,同时也往往“好事做过头”,鼓励和补贴了难以被市场消化的产能。当产业不平衡现象凸显时,政府又总是期望采取直接的调控手段来扭转产业失衡,以至采取行政性手段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病情严重时当然不得不下猛药,但吃药毕竟不是实现体魄健康的主要手段。

三、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有其深刻成因。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是简单地调整各分类部分的比例就可以完成,而是一个类似生态圈那样的流变和演替过程。具有多样化、变化活力和适应性强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动态优化。我国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为过度的同质性和单调化:产品同质、产业同构、园区同形、城市建设缺乏特点,必然是低附加值的;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人为安排的板块特征,缺乏有机体的活性适应能力。

从根本上说,只有当渐进式改革完成其历史使命,级差式发展路径转变为均衡路径,政府作用转向创造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的环境而不是实施差别待遇时,产业结构变动才可能真正走上平衡协调发展的路径。客观地说,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离这一时期尚有一段距离。所以,产业结构的较大不均衡性,仍然会持续一段时期。但是,这决不是说当前对解决和缓解产业结构不平衡现象是无可作为的。相反,深刻认识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规律和当前产业结构状况的基本性质,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调控方式,是完全可以取得积极效果的。

首先,要认识到,必须从平推式工业化转向立体式工业化道路,才能走向产业结构相对平衡的发展路径。所谓立体式工业化,就是各个领域向着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的产业制高点攀登,形成各产业向上发展的差异化竞争态势,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深化。为此,要逐渐弱化直至取消各种差别化产业政策,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都应有在平等竞争中实现技术创新的空间。

其次,政府经济政策的性质要逐渐从倾向于给优惠待遇,转向营造公平竞争的秩序和政策环境,尤其是必须规范地区之间的竞争秩序,减少以至禁止导致不公平竞争的政府补贴行为。这既是减少国际上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事件的需要,也是改变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尤其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需要。

第三,将主要着力点放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主要依靠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趋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关注点不应是统计上的数字比例,更不应为了追求统计数字上的产业结构升级,就急于以选择赢家的行政性干预方式代替市场公平竞争的选择机制。实践证明,采取非市场的行政性手段是无法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期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应是构建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

第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绝无平推增长的前途,必须避免平推工业化的思路和行为。前几年,一些地区以平推增长的方式,高强度补贴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已经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付出了极大代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核心技术突破,完善制度建设,培育新兴市场。由于新兴产业的特点之一是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和投资的高风险性,政府不能主观地认定具体新兴产业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就采取强力补贴方式扩展生产能力,而是应当允许企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在市场竞争中选择和优化技术路线。为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作用是更要科学认识和判断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尤其是要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动向和技术路线选择,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

第五,现阶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力戒政府“好事做过头”现象。实际上,许多产业失衡原本就是由政府好事做过头而产生。例如,过度补贴招商引资,一些投资项目“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果仍然沿用老思路来进行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即使有幸能解决一个问题,也必然会产生大量新的问题。所以,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力度必须适当,不可急于求成,矫枉过正。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5

第二阶段为调整整顿阶段,从1995 年至1998 年。

地铁建设发展迅猛,许多地方不考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盲目性。针对工程造价很高、轨道交通车辆全部引进、大部分设备大量引进、城市地铁每公里造价1 亿美元左右等问题,1995 年国务院办公厅60 号文件通知,除上海地铁二号线项目外,所有地铁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这期间近3 年国家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 年底开始,国家计委研究城市轨道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地铁一号线(19.5 公里)、上海明珠线(24.5 公里)、广州地铁二号线(23 公里)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于1998 年批复3 个项目立项,轨道交通项目又开始启动。

第三阶段为蓬勃发展阶段,从1999 年至今。一是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家从建设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二是通过技术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同国内企业合作,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本地化,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造价大大降低。国家先后批准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哈尔滨等10 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6

一、村镇银行概念和兴起原因

(一)村镇银行概念

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村镇银行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村镇银行兴起原因

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计划。在此过程中,农村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将发生重大转变,需要增加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将获得较大发展。

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流向农村的固定投资数额较少。,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3966亿元,同比增长18.2%,只占了20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大部分固定投资都流向了城市。二是原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要求高,一般农户很难借到款项。

在此情况下,国家扶持发展村镇银行就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农村区域存款,用于新农村建设投资;二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方案,支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自,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村镇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年底全国开设的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了349家。

二、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虽然村镇银行发展形势不错,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20底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但计划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缺乏政策扶持

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系统地出台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都缺乏优惠政策。目前,村镇银行在资金规模、团队建设和产品创新能力上都与农村信用社有较大差距,而且农村信用社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优于村镇银行,显然不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这种差异化的扶持政策,也将进一步削弱村镇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开办村镇银行的初衷。

(二)团队建设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一批在金融方面拥有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的人才。《意见》中对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但村镇银行在人员的薪酬待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现阶段村镇银行并不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吸引这些从业人员,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那些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业务的村镇银行数量还不多,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在仍采用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导致农户在村镇银行贷款的`意愿不高。虽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村镇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有些村镇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呈现出过度敏感的情况。个别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在已有住房抵押的情况下,还需要担保人担保,既增加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又引起借款人的反感,导致优质客户流失,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开展。并且,村镇银行在信贷管理方式上也存在问题,审批模式陈旧,仍沿用过去的运作模式,审批权集中于贷审会,使得审批流程繁琐而无效率。

(四)缺乏农户信任

村镇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接受和认可村镇银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部分农户比较信任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村镇银行始终抱有观望和不信任的态度,对于到村镇银行存贷款还持有排斥的心态,导致村镇银行业务发展缓慢。村镇银行要想改变农户的看法,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就必须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虽然,媒体对村镇银行有过正面宣传,村镇银行也使用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但是农村地区主要的信息来源并不是报刊,这些宣传工作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五)营业网点较少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村镇银行只有1-2家营业网点,因为营业网点较少,所以村镇银行不能形成区域优势,无法发展和壮大自身力量,更不利于客户办理金融业务,导致客户满意度低。网点少,还会降低村镇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资金规模不大又会影响信贷业务的扩展,最后陷入无法扩张的怪圈。究其原因,也是由于村镇银行缺乏政策扶持、团队建设不足、产品缺乏创新和缺乏农户信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寻求政府政策支持

村镇银行应积极向政府呼吁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享有同农村信用社相同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地方政府应重视村镇银行的建设工作,根据自身区域的发展现状,为村镇银行争取各类优惠措施,例如鼓励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到村镇银行开设账户,提高村镇银行的存款规模和影响力。

(二)加强团队建设工作

为扭转人才匮乏的局势,村镇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工作,努力做好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一是提供相应的优厚条件,引进一批拥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推行人才储备计划,与相关大专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定向招聘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力争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品德优秀的复合型团队。

(三)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村镇银行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一是对农户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为明确农户的真实需求,信贷人员必须到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信贷人员既能切实掌握农户的真实需求,根据农户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信贷营销方案,又能避免因为信贷扩张而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发各类信贷产品。村镇银行必须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开发各类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农户因农业生产周期问题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根据农村抵押品少的特点,建立农户联保贷款模式,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三是村镇银行也须尽量简化贷款的审批流程,下放贷款的审批权,减少各个环节上的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农户存贷款积极性。

(四)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村镇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打消农户的忧虑,必须做好形象宣传工作。一是引导各类新闻媒体,为村镇银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特别是引导当地媒体,因为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只是局限于特定区域,客户群也集中于此。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报纸和电视台,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和认可村镇银行。二是加强与各村委组织的联系,落实各村庄内部的宣传工作。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各村委组织学习村镇银行的相关材料,打消农户心中的焦虑;同时还可以运用村委的广播宣传村镇银行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增强公众的存贷款信心,通过扩大储蓄人群,壮大资金实力,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五)提高网点拓展能力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7

轨道交通产业是株洲市的重点产业之一, 有着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 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无论从政府政策支持还是客观条件的发展,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已开始进入了一种良性发展阶段, 经济中心区域已经形成。随着株洲市制定《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以打造第一个千亿产业群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的确定,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虽然现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已经在集群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由于轨道交通产业的计划经济特色仍然明显, 国家主导的意识强, 目前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对影响产业集群因素的诸多论述, 如外部经济理论、经济地理学理论、新竞争优势理论、交易理论等等, 并不一定能代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这类长期受国家政策指导的产业发展的研究, 因此研究以国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如何发展、其演化阶段及其发展策略成为了研究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演化过程及其特征

产业集群存在着一个从形成、发展、成熟到衰退的演化过程。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二次成长期四个阶段。结合这些特点来看,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演化过程也可分四个阶段, 并有着明显的特征。

第一阶段:积累成长阶段 (上世纪50年代至2009年)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是从产业集聚开始的, 其产业集聚最初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之下完成的, 随后在周边地区不断引进相关配套企业, 完成了产业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使得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并不太强, 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 企业集聚效应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出来。直到2009年, 依托轨道交通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和湖南省轨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事实上,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积累成长阶段在2009年已经完成。如产值稳健提高, 参与企业不断增加,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重点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投资与扶持发展阶段 (2010至2012年)

随着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的引力作用不断增强, 集聚作用越来越强烈, 大量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该地区集中形成, 集群进入了成长阶段。既有生产同一产品企业的集聚, 也有纵向联系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的集聚。集群内企业竞争的加剧, 使同一地区产生知识扩散效应, 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的升级。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目前处于投资与扶持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 集群内已经出现以主体企业为核心的, 拥有大批下属企业的企业集团。同时, 核心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全球战略, 在更多的国家销售产品并获取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原材料, 集群开始加入全球价值链。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从政府到企业之间都具有积极投资的意愿, 这一点从《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以及相关企业大量投资中就可充分看出来, 如核心企业大量投资兴建现代化、高效率的机器厂房设备, 并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对各种生产要素如技术、人力资源、资金、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等的需求迅速扩大, 政府主导与扶持极大地推动了集群的发展。根据《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规划, 这个阶段将在2012年完成。此时, 主营业务收入将由第一阶段的199亿上升至660亿元, 工业增加值将由70.4亿元上升到230亿元。

第三阶段:创新与产业深化发展阶段 (2013至2014年)

在这个阶段中, 轨道交通产业的产业链已经比较健全, 本地化率明显提高, 本地产业链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创新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产业开始深化发展, 附加值越来越高, 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明显提高, 政府逐渐由扶持功能转向产业集群的服务功能。伴随着完整的、配套的产业链体系的形成, 产业集群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并形成明显的集群优势。集群区域内将聚集数目众多的相关企业, 与产业配套的企业也已形成为配套的企业群, 企业集聚趋于稳定, 个数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 集群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体系。在产业价值体系中, 相关企业的劳动分工更加细化, 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 形成了一个稳定、密切的本地网络关系, 显著增强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根据《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的规划, 预计这一阶段将在2014年完成。

第四阶段:和谐发展与竞争优势阶段 (2015年以后)

随着以上三个阶段的完成,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链间企业和谐发展, 政府“无为而治”, 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突出, 集群内的企业能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并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该集群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丰富本身的各种知识, 进一步刺激创新的出现, 使得集群维持一种稳步成长的发展状态。集群内企业向研发、市场营销等特色产业的高端环节发展, 集群内也可能会形成产业高端环节的二次成长期, 实现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升级。并且产业发展的经验整体向其它产业扩散, 轨道交通产业与其它制造业之间技术与管理水平相互渗透, 共同促进株洲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演化阶段的形成机制分析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将经历积累成长——投资与扶持——创新与产业深化——和谐发展与竞争优势等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投资与扶持阶段, 并已经为创新与产业深化阶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

1.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积累成长期,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了长期的保障与积累

产业集群之所以选择在一个特定地区集聚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在个别关键要素的主导下形成的。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积累成长离不开国家产业长期的支持, 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资本资源优势或技术资源优势, 而且这种优势一直得到了保持, 从而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的产业集聚是由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持续的区域优势、市场需求、适合企业生存的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 使得相互关联、产品配套、甚至于相互竞争的众多小企业集中到长株潭区域, 但其仍是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 产业的经济关联度聚集效应也不明显, 受上级部门影响大。

2. 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投资与扶持期, 迅速实现了关联企业的集中

在具有明显政府主导的基础上,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关联企业迅速在空间上进行靠拢, 现在已经演变成为追求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则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密切关联, 许多企业由于受自身实力的限制难以通过内部扩张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这使得关联企业快速跟进, 主动融入产业聚集区 (高科园区) , 一方面与同类产品制造企业集聚, 另一方面与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集聚, 如目前金山工业园区承接了此地产业发展职能。这样, 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协作使得整个聚集体内部的生产规模扩大, 内部单位产品生产的成本大幅降低;同时, 价值链上各环节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 专门从事某一产品的生产或某一部分的价值增值活动, 然后再与其他企业协同参与整个价值链的增值活动, 共同组成一个地方生产系统, 进行协作分工企业的数量越多, 外部经济效应就越明显, 外部经济效应的明显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集聚, 从而进一步促使集聚规模扩大, 交易费用大幅降低, 加速了集群的发展。

3. 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创新与深化发展期, 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充分形成

产业集群形成后, 企业之间因频繁的正式合作以及非正式交流而形成信任, 部分抵消了纯粹市场关系中的机会主义和未来不确定性, 减少了风险。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在产业群内形成等级或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网或企业链, 作为大型企业的封闭式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的替代。虽然, 产业群中企业、机构间的交往频繁, 但产业群内企业的交往不是完全的市场关系, 地理位置的邻近和交往的频繁不但不会增加交易费用, 反而会因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而增加彼此的信任, 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与有效交流, 有利于知识的外溢和技术的扩散, 从而有助于提高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因此, 基于社会资本形成的创新网络将大大增强产业集群的根植性, 根植性和网络性是产业集群发展成熟的两个标志, 根植性与区域创新网络互相嵌入, 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深厚的本地化社会环境作依靠, 使产业稳定成熟并深化发展, 并在全球化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4. 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和谐发展竞争优势阶段, 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已具备了二次成长的条件与优势

产业集群进入和谐发展与竞争优势阶段后, 其将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积极创造竞争优势, 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同时, 政府可逐渐退出对产业集群的干预, 从而实现国家宏观调控, 利用市场调节作用实现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二次成长。

四、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实施与促进策略

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 根据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促进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相关实施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1. 积累成长阶段 (2009年以前)

这一阶段主要靠生产要素导向, 靠价格竞争, 保护政策作用明显。传统的市场行为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条块分割特征明显。这一阶段已经完成。

2. 投资与扶持发展阶段 (2009年~2012年)

政府与企业的投资迅速增加, 大量投资带来技术上的大量更新, 国内市场需求增加, 促进中小企业在技术与管理水平、资金等各种资源的优化, 必要的政府保护, 创新等。

在这一阶段的实施中, 政府主导的轨道交通产业政策, 有土地政策、投融资政策、配套服务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政府、核心企业及中小企业的互动等;充实产业链, 引导产业配套本地化、现代供应链体系建立等;培育协会组织的管理能力, 保证中小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 媒介宣传等。

这是关键阶段, 政府主导, 继续发挥核心企业龙头作用, 调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 提供积极的土地政策、融资政策、人才政策, 迅速提高本地配套率, 建立有效的协会协调机制, 保证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向中小企业扩散, 实现产业链企业良性互动, 建立轨道交通产业的专业市场等等。

3. 创新与产业深化发展阶段 (2013年~2014年)

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大幅增强, 产业向纵深发展, 国际化趋势明显, 行业协会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政府逐步减少对产业政策的干预, 中小企业政策主要向行业管理过渡。

在这一阶段实施过程中, 政府逐步减少对产业发展的干预, 逐步转变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管理职能, 变主导功能为服务功能, 保证产业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产业横向与纵向的共同发展。政策重点致力于技术创新的扶持与产业发展制度的建设。

4. 和谐发展与竞争优势阶段 (2015年以后)

政府不再干预产业的发展, 社会价值成为产业的主导思想, 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体现。在这一阶段实施过程中, 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主要特征, 结合本地的相关政策加以辅导, 主要是市场行为。政府实现“无为而治”的产业发展境界。

五、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投资与扶持阶段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目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处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即投资与扶持发展阶段, 并逐渐具备了向第三个阶段, 即创新与产业深化发展阶段发展的条件, 为进一步保证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全面落实国家与省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 深化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目前, 从国家层面与省政府层面都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 如增值税转型政策;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政策;省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湘政发[2009]1号) 文件中明确的各项政策以及株洲市的《株洲市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振兴规划及行动计划》, 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引进战略投资者, 大力发展配套的中小企业, 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 倡导企业与上下游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组建战略联盟等等。

2. 执行好株洲市已经出台的中小配套企业支持政策, 促进区域内优势企业参与产业群发展

目前株洲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轨道交通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 以促进区域内优势企业参与轨道交通产业群发展。如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 如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配套企业, 新上生产性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时, 免收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其他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 报建费用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支持市内整车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合作, 逐步扩大本地配套产品的采购份额。如市财政按重点主机企业当年新增本市企业配套零部件采购金额的0.5~1%比例给予主机制造企业资金奖励, 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对主机企业1%~1.5%的技改贴息。配套企业享受市《关于加快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建立企业配套协作沟通交流机制, 建设网络平台, 定期发布信息。保证入园企业新改扩建项目生产科研用地和生活配套用地, 并一律按现行政策规定的株洲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供应, 园区可在其承受范围内制定进一步的地价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一定要利用好, 执行好。

3. 创新融资政策, 为参与轨道交通产业群发展的相关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改进金融服务, 健全银企沟通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参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放款;在金融体制、机制上创新, 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同时,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 并借鉴其它地区的扶持措施, 出台株洲市发展信用担保行业的政策文件, 创新信用担保方式, 引导企业开展“联保”融资、建立“互助基金”等, 落实中小企业促进专项基金。鼓励各级政府加大财政预算安排, 设立专项用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 并切实整合各方资源, 积极支持并促进相关企业上市融资, 成熟一批, 申报一批, 促成一批。

4. 整合科技资源, 推动产业群企业科技创新, 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在发挥好龙头企业科技资源优势的同时, 落实好《行动计划》中的技术创新目标, 即:到2012年,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时代电气) ,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上。整个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提高到60%。到2015年, 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南车电机) ,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家,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提高到70%。还应针对大部分中小企技术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部门的作用, 利用财政科技资金, 建立公共科研“孵化器”, 整合大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 对中小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 节约中小企业的人才、财力,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利用职教城落户石峰区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符合中小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5. 以点带面, 建立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开展协作生产的机制

解决目前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配套项目上的信息互通和大企业在零部件采购上存在的“舍近求远”的问题, 理顺大、小企业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保障中小企业不受歧视。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明确支持重点的产业集群项目, 对轨道交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都应比照“5115”工程, 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6. 健全行业协会组织, 提高参与配套生产的工业企业自身素质

通过建立健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行业协会提高相关参与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积累发展能力;通过中介组织提高中小企业现代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 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与提高中小企业素质, 广泛吸纳各类人才, 增强企业的实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

摘要:株洲市的轨道交通产业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门类较齐全、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较完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但由于体制等诸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必然有着不同于其它产业群的产业发展路径。本文在结合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的发展特点并综合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对株洲轨道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细分, 探讨了不同演化阶段影响产业群的形成机制及关键因素, 对更好地遵循规律推进株洲轨道产业群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演化阶段,关键因素,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1

[2]龙海峰.湖南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企业技术开发, 2005 (9) :34~36

[3]李刚.试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J].学术交流, 2005, (2) .

[4]何海军.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中小企业配套政策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11.11

[5]郑文智.集群演化与区域产业的根植性[J].产业经济研究, 2006, (1) .

[6]郑海平, 刘春香.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6) , 98~100

[7]薛白.区域决策视角下的集群生命周期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 2007, (3)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 教师;幸福感;发展阶段;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0-0008-03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的。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要从事家庭、职业和社会三种活动,因此三种活动中的幸福理应被人们所关注。纵观对幸福史的研究,学者们较少关注职业幸福的研究,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

从期刊论文成果看,从1989年到2010年的期刊中,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和中国学术文献总库打入“教师幸福”、“教师幸福感”和“教师职业幸福感”关键词搜索结果如下表:

表一 维普期刊和中国学术文献总库

有关教师幸福论文统计表

从三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看,维普期刊中教师幸福的搜索结果是97篇论文,从具体文章标题看,基本包含教师幸福感和教师职业幸福及中国学术文献总库搜索的论文,因此,本文仅以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查找的教师幸福论文为依据,具体列表如下:

表二 1989-2010年教师幸福论文(期刊)情况统计表

从期刊论文统计看,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研究寥寥无几,从可查阅到的资料看,绝大多数论文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教育类核心重点期刊仅在《教育科学》和《中国教育学刊》上各发表一篇论文,其他重要刊物如《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北师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都没有发表教师幸福感方面的论文。

从博士和硕论文看,博士论文一篇,硕士论文33篇,具体见下表:

表三 教师幸福研究硕士论文统计表

从著作看,教师幸福感方面的专著少之又少,主要有 2007年陈大伟出版的《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2008年陶继新出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2009年刘猛和张英华出版的《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四大途径有效提升幸福感》,2009年王传金博士的博士论文出版并改名为《教师幸福论》。

从期刊论文、博士和硕士论文及专著数量可以看出,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我国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发展阶段

从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教师幸福感的研究按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 主要关于教师幸福感来源和特征的研究(2002—2005年)

教师幸福感的早期研究主要探讨教师幸福感的来源和特征。教师幸福感来源方面的研究众说纷纭,熊川武认为,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许琼华认为,教师幸福感来源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来源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源于教师的教育研究。陈爱华认为,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对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来源于自身观念的改变,来源于自身和幼儿的成长,来源于自身的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对教师幸福感特征方面的研究,檀传宝教授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既有幸福的一般特征,也有教师幸福的个性特点。总体来看,教师的幸福感有四个特点:(1)教师幸福的精神性;(2)教师幸福的关系性(给予性或被给予性);(3)教师幸福的集体性;(4)教师幸福的无限性,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

2. 主要关于教师幸福感实现途径的研究(2006—2007年)

在探讨教师幸福感来源和特征的基础上,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如何实现教师幸福感。曹俊军认为,实现教师幸福需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外在方面包括给“圣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正确对待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助于教师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优化教师职场环境,保障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内在方面包括教师要克服职场病态,形成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心态;完善自身心性修养,形成属于“我”的幸福尺度;领悟职业使命的真谛,引领学生走向幸福的人生。张云鹰从促进教师生命整体发展的视角审视校本培训,从教师发展制度、内容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立体发展和幸福成长,如在制度方面,搭建“三格”培养层次:新教师的“人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人格”培养。徐生梅从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影响的角度提出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是趋于一致的,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不一致是例外,提高教师幸福感应该加强师德建设。

3. 主要关于教师幸福感的含义、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的研究,以及研究对象的多样性(2008—2010年)

(1)关于教师幸福感含义的研究。教师幸福感含义的界定是对教师幸福感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教师幸福感的概念。在研究的第一、第二时间段中也有部分学者对教师幸福感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本文主要从归类角度论述,把前两阶段的有关论述在此一起阐述。陈艳华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束从敏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曹俊军认为,教师幸福既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又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说,教师幸福具有四方面的含义:教师幸福是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教师幸福是个人主观努力与客观机会及条件契合的结果;教师幸福是个体对其生存状况与职场环境肯定的价值判断;教师幸福是具有动力源性质的精神力量。王传金博士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教师职业幸福存在于教师职业理想的实现或正在实现的过程中,教育实践活动是其场域与源泉。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获得发展,这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应含之维。

(2)关于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一些学者对教师幸福感进行了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具体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如性别和年龄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方面,王传金的调查统计结果为,从性别上看,男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从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职业幸福状况看,教师职业幸福的状态在年龄分布上有较明显的差异。肖杰认为,男女教师的幸福感呈现显著差异,男教师总体来说比女教师更能体验到幸福感,不同年龄段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很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通过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由于研究的对象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略有所不同,如李颖认为,社会支持、学生的成长、自身能力的实现、学校管理好、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和职业理想影响教师的幸福感。王传金认为,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两大类:一是教师自身原因,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与兴趣、职业道德与观念、职业能力与作为等;二是教师的生存环境,包括经济收入、教师所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教师成长的支持条件等。此外,一些学者或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理性思考或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论提升,提出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不同因素,如冯建军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幸福的因素有:停留在职业层面,缺少专业幸福的生长点;职业的工具价值消解了教师的内在幸福;技术理性使教师失去个性和创造性,也失去了幸福的源泉。

(3)关于教师幸福感实现途径的研究。韩大林从智慧的方式、德行的方式和实践的方式三方面论述了实现教师幸福感的途径。王传金从理想、观念、道德、能力和作为方面论述了实现教师幸福感的途径。邝红军认为,教师幸福的实现要求教师具备处理三种关系的能力:在占有的基础上学会给予,在重复的基础上学会创造,在主—客关系中达成教育目标。

(4)关于教师幸福感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对象从一般性研究到具体性的研究,研究对象的具体性使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强,便于实践操作,能够更好地为提高教师幸福感提供具体可行的措施。如王传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雷燕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姜艳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黄海蓉的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王陈的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陈梅英的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田佳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等。

从现有的教师幸福研究的著作看,主要探索了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从专业发展角度进行了理论阐述。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在《打点幸福人生》的报告里,认为幸福与文化的不断升值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使人‘文’化,人只有在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永远幸福的人。”刘猛和张英华著的《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四大途径有效提升幸福感》中从在追求中奋进,在阅读中成长,在写作中提升,在实践中超越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地提升幸福感,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能打造幸福的人生,能造就幸福的学生。陈大伟的《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一书中论述了真正的幸福应该在求得外在享受中求得内在完善,面对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外界条件,我们应该学会从自己能够影响的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和享受幸福。

二、问题与展望

众多学者的默默耕耘极大地推动了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幸福感的概念并不相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等也不一致,许多研究是从理性和经验角度论述教师幸福感,缺乏实践的普遍操作意义,具有局限性。鉴于这些不足,笔者认为,在今后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制教师幸福感量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教师幸福感的状况是可以通过量表测量的,目前我国的研究多使用国外的测量工具,其合理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国内的一些量表存在设计维度上的差异,还没有公认的权威量表。因此当务之急是编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量表,找到教师幸福指数和工作积极性、工作质量的最佳关系,即幸福指数常模,为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教师幸福指数提供依据。如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与教师幸福感有关,但世界各国教师待遇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教师的经济收入到底维持在怎样的水平才算最佳,还需要给出科学的数据,为政府适时提高教师待遇提供参考。

2. 研究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提供依据

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因素。对学校管理者而言,要了解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哪些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获得与提高起关键作用;对教师而言,要了解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哪些因素对自己幸福感的获得与提高起关键作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找到关键要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3. 研究教师幸福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教师享受幸福的职业生活提供依据

每件事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幸福感也不例外。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理应享受职业生活带来的快乐,否则将影响工作的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幸福。因此,要研究教师幸福感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帮助教师获得和体验职业幸福。

主要参考文献:

[1]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研究,2004(5):1.

[2]许琼华.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J].教育科学研究,2005(6):15-16.

[3]陈爱华.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次调查[J].学前教育,2005(9):35-36.

[4]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2):39-40.

[5]曹俊军.论教师的幸福追寻 [J]. 教师教育研究,2006(5):37-39.

[6]张云鹰.创新校本培训 引领教师幸福成长[J]. 人民教育,2007(3-4):66-68.

[7]徐生梅.论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90-91.

[8]陈艳华.谈教师的幸福[J].济南大学学报,2003(1).

[9]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0]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庆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1]李颖.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12]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J].中国德育,2008(1):27.

[13]韩大林.论教师幸福的样态及实现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7):5-6.

[14]邝红军.论教师幸福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研究,2008(6):55.

(作者单位:大连教育学院图书馆,大连,116021)

上一篇:我的阅读之路演讲稿下一篇:细品阳光下的乡村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