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2024-05-06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共9篇)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篇1

总 则

1.0.1 根据《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河道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为保证堤坝安全,规范堤坝白蚁防治工作,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存在白蚁危害区新建和运行期的水库土坝、土质堤防。其它土方工程,可参照执行。1.0.3 白蚁防治原则: 1 保证工程的安全; 2 不污染环境;

防治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 加强防治技术科研工作。

1.0.4 堤坝白蚁防治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 查

2.1.1 堤坝检查的范围,为堤坝及其周边区域,详见附表。2.1.2 堤坝蚁源区检查的范围,详见附表。2.2 检查时间

2.2.1 加强日常检查,把检查白蚁作为堤坝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2.2.2 大中型水库土坝和重点土质堤防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白蚁外出活动高峰期每一个月检查必须不少于一次。2.3 检查内容 2.3.1 直接观察,发现堤坝漏水、湿坡、管涌、跌窝等现象必须判断是否因白蚁隐患引起的。

2.3.2 观察白蚁外出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

2.3.3 观察白蚁算出活动时留下的泥被、泥线在堤坝及平台堤脚的分布密度、分群孔出现的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综合分析工程遭受白蚁危害的程度。2.4 检查方法

2.4.1 直接查找,在堤坝坡上及其蚁源区内查找泥被线、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经常寻找堤坝上白蚁喜食物里有否白蚁在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2.4.2 引诱法

设引诱坑。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挖长约50cm、宽40cm、深30cm的坑,把饵料置放在坑内。

设引诱堆。把饵料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设引诱桩。用白蚁喜食的带皮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堤坝内。2.4.3 应用仪器探测堤坝白蚁新技术。2.5 现场标记与记录

2.5.1 在有白蚁活动痕迹的位置作好明显的标记。

2.5.2 把检查的时间、气候条件、地表特征等情况登记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中。预 防 3.1 建设期白蚁的预防

3.1.1 新建堤坝工程时,必须将白蚁防治列入工程建设的内容,施工时必须对基础及周边的白蚁进行检查和处理。

3.1.2 堤坝工程扩建或除险加固时,必须对原堤坝工程内的白蚁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理。

3.1.3 改变堤坝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生石灰在大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从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上建筑2米深的防蚁墙。土灰比为9:1。

应用煤渣或粗砂在大坝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或堤防内外坡建筑20cm厚的防蚁层。3.2 运行期白蚁的预防

3.2.1 每年堤坝拆蚁分群季节在堤坝上及其蚁源区寻找分群孔,把长翅繁殖蚁消灭在分群之前;把堤坝坡上刚脱翅的繁殖蚁消 灭在挖洞营巢之前。

3.2.2 在堤坝白蚁分群季节里,除特殊情况外,堤坝禁止开灯。3.2.3 保护和利用白蚁的天敌。

3.2.4 整治堤坝环境。禁止在堤坝上堆放木材和柴草,经常消

除堤坝上和周边白蚁喜食的食物。

灭 治 4.1.1 诱饵剂类型

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低毒、环保型诱饵剂。4.1.2 投药时间

宜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4.1.3 投药方法

泥被、泥线投药。在有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边缘置放诱饵条,盖上,用泥土封密。

分群孔投药。挑开分群孔的孔突,放进诱饵剂封密。3 蚁道投药。如蚁道较大,则直接把诱饵剂放进去封密。若蚁道较小可把诱饵剂放在蚁道口盖上封密。

引诱法投药。用设堆法引诱到白蚁后,把诱饵剂直接放进堆里。

4.1.4 白蚁灭杀后,对可能对工程造成危害的成年蚁巢、蚁道必须进行彻底处理。4.2 挖巢法 4.2.1 蚁道确定

采用沿分群孔追挖,挖除有白蚁活动的小树头跟踪白蚁去向,从白蚁活动的痕迹和引诱法等追踪找蚁路。当出现叉路或多条蚁道时,蚁道口径大、拱高、工蚁和兵蚁活动频繁,兵蚁比例多,酸腥昧浓,蚁道口封闭速度快,一般是通往主巢的蚁道。4.2.2 巢位确定

应用黑翅土白蚁分群孔分布图象判断巢位。

应用真菌指示物判断巢位。找到鸡丛菌,巢区就在其下方;找到三踏菌,主蚁巢就在其范围内;找到炭棒菌,死亡的蚁巢就在其下方。

应用锥探找蚁巢。在坝上进行锥探,根据锥探过程的吊锥感判断蚁巢。4.2.3 取巢要求

在挖取蚁巢时,必须连续追挖,直至抓到蚁后,消灭残存白蚁。对于蚁道、蚁巢必须及时处理。

4.2.4 在汛期和可能危害到堤坝安全时不宜采用挖巢法。4.3 熏烟法 4.3.1 烟剂类型: 1 药物烟剂。2 无药烟剂。4.3.2 烟剂配制

烟剂的配置可采用如下配制: 1 药物烟剂的配制

按苦树皮20%,硝酸铵33%,氯酸铵5%,木屑10%,黄土31.5%,高锰酸钾0.5%的比例,将苦树皮、硝酸铵、氯酸铵、木屑、黄土晒干粉碎过筛充分拌匀。2 无药烟剂的配制

按泥土20%,木屑40%,氯酸钾40%的比例,将泥土和木屑晒干过筛。充分拌匀。4.3.3 熏烟方法。

将烟剂装入熏烟器,安好引火线,把输烟管放进主蚁道密封紧密,点然引火线,使烟雾充满菌圃腔主巢。4.3.4 烟熏后的巢腔、蚁道,必须进行处理。4.4 灌浆法 4.4.1 蚁道灌浆

从找到的口径2厘米以上的蚁道灌进药物泥浆。如果蚁道较多时,先灌下扎且较大和上方的蚁道,后灌平行和下方的蚁道。4.4.2 钻孔灌浆。

布孔。在堤坝上巢区范围内按梅花状布孔,孔距可采用1.0米-1.5米。

钻孔。采用机械钻和人工钢锥造孔。3 灌浆。采用低压、充填式灌浆。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灌浆。验 收 5.1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5.1.1 工程建设期验收的条件。

新建工程和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在清基前必须由熟悉白蚁防治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观察,提出蚁患,有处理措施并进行处理。2 清基结束后,经检查末发现蚁患,并提供专题报告。5.1.2 工程运行期验收条件。

连续三年以上有效的灭治,经检查观察白蚁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堤坝工程管理状况良好,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堤防工程管理单位配备经培训或自学、具有白蚁防治专业知识的专职或兼职的防治人员一人以上。

提供的验收资料完备。5.2 验收办法

5.2.1 由堤坝管理单位向上级主管机关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白蚁防治有关资料。

5.2.2 上级主管机关根据堤坝工程管理单位提出的申请,成立由有关领导和白蚁防治技术人员组成的3人以上的验收小组并组织验收。5.2.3 验收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审议资料、查看现场。5.2.4 验收纪要由小组讨论通过,由上级主管机关下文确认。5.3 资料归档

5.3.1 堤坝工程管理单位应对历年的检查观察记录、防治工作总结、验收资料等正式归档。妥善保存。

名词简述 1 泥被、泥线

泥被、泥线是堤坝白蚁在外出活动时,工蚁从堤坝内搬出均匀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薄层泥皮,厚度1mm左右,覆盖在取食物上或土面上。泥被成片,泥线成条。2 分群孔

分群孔是堤坝白蚁巢内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在分群季节里,从巢内爬出地面,进行移殖分飞专用的孔道。其形状因蚁种而别。黑翅土白蚁筑成凸出地面呈现圆锥形的新小土堆,一个群体的分群孔,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或几十个,甚至达百个以上。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呈现半月形凹下于地面。3 待飞室

待飞室又称候飞室,分群孔内有宽阔为扁形一拱底平的小空腔,是分群孔与主道之间的通道,可容纳一部分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是它分飞前暂时停留的场所。4 苗圃

苗圃为质轻、多孔海棉状的疏松组织。由于蚁种的不同,其型状也有差异,黑翅土白蚁蚁巢里苗圃数量多,为半球形,苗圃孔为

圆形。黄翅大白蚁蚁巢数量比黑翅土白蚁少,其形状成不规则的块状,苗圃孔为长形。苗圃是堤坝白蚁蚁巢的主体,既是白蚁的“粮食”,又是白蚁居住的高层多孔建筑物,是蚁巢内温度、湿度的调节器。5 鸡丛菌

鸡丛菌为白蚁伞属,生活在土栖白蚁苗圃里,与白蚁共生,它在高温、高湿气候主要条件下菌丝穿过土层长出地面的子实体,称为鸡丛菌。生长于少腔巢的活蚁巢上。生长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鸡丛菌为伞形,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大,可达十几cm,菌盖中央突出,表面为灰褐色。菌柄肥大坚实,圆形或稍扁,白色实心。6 三踏菌

三踏菌是白蚁伞属的另一种伞菌、生长在成熟蚁巢的真菌里,它的形态与鸡丛菌相似,但菌盖直径一般在10cm以下,菌柄纤细。生长方式为一次长出。生长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7 鸡丛花

鸡丛花是白蚁伞属的一种小型伞菌。菌盖灰白色,直径1-2cm,中部尖。菌柄白色,细长,生长期每年7-8月间。群生,每群数朵至上百朵,生长于蚁道上。8 鹿角菌

鹿角菌,又名炭棒菌,地炭棍等,为鹿角属的一种鹿角状真菌子实体。呈丛状分布。生长期为每年5月至10月间。它是死亡巢的指示物。地表鹿角菌分布面积越大,地下巢区的范围也越广,蚁巢的位置越深。9 危害堤坝的主要蚁种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篇2

沙田水库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东北, 风尾坑上游, 钟落潭镇沙田村南面, 距广从公路15km, 距广州市中心约34km。集水面积5.8平方公里, 枢纽工程由土坝、放水涵管、溢洪道等组成, 本工程于1956年1月动工, 1956年10月竣工。1995年由广州市宏涛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作除险加固设计, 于1998年竣工验收。水库东、西两坝为均质土坝, 东坝于龟山右侧, 西坝于龟山左侧, 两坝顶高程81.24m (珠基高程系统) , 防浪墙顶高程81.74m, 东坝顶长250m, 西坝顶长150m, 两坝巳同龟山顶持平, 与坝面连成一体, 坝顶混凝土路面总宽为6m (含防浪墙) 净宽为5m, 最大坝高西坝19.6m, 东坝18.6m, 大坝背水坡全部铺植草皮。两坝迎水坡1:3, 背水坡中设1.2米道路和排水沟, 以上1:2.5, 以下1:2.75, 在坝脚设有反滤体, 反滤体后设有排水沟。

溢洪道为电动升降泄洪闸。现溢洪道底高程为77.04米, 闸门顶高程79.84米, 宽17米, 闸门为一扇2.8*17米钢闸门, 启闭机为2*7.5吨电动卷扬机, 陡坡宽15米, 陡坡长67.6米。

输水涵管是矩形混凝土拱涵, 涵宽0.7米, 涵高0.7米, 拱高0.35米, 原管长97米, 1995年续长10.5, 斜拉活塞式板盖开关, 进水口高程66.34米, 最大输水流量1.5米立方, 有效库容492万立方米, 属小 (一) 型水库。工程以灌溉为主、兼防洪、抗旱、养殖等综合利用水库。

2. 白蚁危害及其前期处理

白蚁防治是沙田水库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沙田水库的白蚁以黄翅白蚁见多, 有少部分黑翅白蚁。土栖白蚁危害、穿坝的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水利工程的安全, 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是防汛抢险的心腹大患。1967年东、西俩坝都出现有白蚁洞, 并有多处漏水, 当年由省水利厅机械队灌水泥黄泥浆堵漏;1969年库水位蓄至正常水位77.74米时, 大坝又出现漏水并发现有白蚁流出, 挖开坝内发现有白蚁窝, 高宽约为1米的蚁穴, 当即采用手摇灌浆机全坝灌浆, 以黄泥浆为主加入小量水泥及掺入适量灭蚁药, 经全面灌浆后漏水消除。

之后, 在70年代, 水库白蚁防治沿用灌药法和熏烟土法灭蚁;80年代, 从原粉喷杀到毒饵诱杀及使用灭蚁灵灭蚁;90年代, 开始应用广东省白蚁防治“三环节, 八程序”的系统防治新技术。经过多年对白蚁防治新技术的应用, 从2003年以来坝体未发现白蚁活动造成的危害, 在2004年9月20日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任务。

3. 白蚁防治新技术的应用

在沙田水库白蚁防治中, 遵循执行了广东省白蚁“三环节, 八程序”的系统防治技术措施。所谓“三环节, 八程序”是指“杀”、“灌”、“防”三个环节, “找 (引) 、标、杀”, “找、标、灌”, “找 (引) 、杀 (防) ”8道程序的系统防治新技术。这项技术充分发挥了药械和各单项新技术成果效益, 成为治理蚁害和杜绝其来源的行之有效的系统防治新技术措施。

3.1 投饵 (埋片) 灭蚁环节“找 (引) 、标、杀”程序

这一环节是安放桉树皮诱杀片和DB型灭蚁诱饵条来彻底消灭提坝白蚁群体, 免致酿成提坝隐患的首要环节。

3.1.1“找 (引) ”

根据大坝白蚁的生活习性、生活规律等基本知识, 组织专业人员定期认真寻找观察白蚁的外露特征, 摸清蚁害情况, 为灭蚁投饵提供依据。

1) 找分群孔

为便于寻找分群孔, 我们加强对大坝的管理, 及时清理大坝杂物, 对大坝的杂草进行定时处理, 将坝面草的生长高度控制在20厘米以内, 保持大坝的整洁。根据白蚁分群季节为每年春末夏初的4—6月, 其温度和气压适合分飞的特点, 每年的4—6月组织专业人员在大坝寻找分群孔。通过寻找, 大坝主体区未发现分群孔。

2) 埋设引诱片

在大坝主体区既未发现分群孔, 又未发现泥被泥线的情况下。决定施放桉树皮和引诱片。桉树片的施放办法是将按树皮制成6X12厘米片状, 以5×5米规格插入背水表面, 树皮向下入土1/3。在大坝施放了桉树皮后, 每三天检查一次, 连续检查10次, 检查是否发现白蚁的活动迹象, 若发现泥被泥线即施放DB型灭蚁诱饵进行灭杀。1999年6月, 扩大了施放桉树皮引诱皮的范围, 除在大坝施放桉树皮引诱片外, 延伸致大坝外10米施放桉树皮引诱片。2000、2001连续二年在施放桉树皮引诱片的同时, 施放DB诱杀片, 在大坝外10米蚁源区发现泥被泥线15处, 炭棒菌5处。

3.1.2 标

标则是标记找到蚁害外露特征并有蚁活动位置。为有利于准确投饵和第二环节找菌灌浆, 对出现的分群孔、泥被泥线、有白蚁取食处和碳棒菌记录好坐标位置, 并标上木桩。

3.1.3 杀

本工程大坝主体区为发现有分群孔。虽施放了大量的桉树皮引诱片, 但在大坝区未发现泥被泥线, 只在坝体外发现泥被泥线。因此对坝外的泥被泥线和有白蚁取食处进行投放DB型灭蚁诱饵条毒杀。

1) 对喜食引诱片投饵。在已标好有白蚁取食的一道片处, 投放DB型灭蚁诱饵条2-3条, 每隔三天检查一次, 跟踪被食与毒杀情况, 有蚁药食光处及时补药, 直至不再被食为止。

2) 对泥皮泥线投饵

对“找、标”好的泥皮泥线, 用3-5条DB型灭蚁诱饵置于新鲜潮湿有蚁活动的泥皮泥线边缘, 勿惊动其正常活动, 用树叶、青杂草轻轻盖好, 每隔10天下一次投饵。

3.2 对巢灌浆环节“找、标、灌”程序

3.2.1 “找”

“找”是指找寻死巢指示物——炭棒菌、鹿角菌, 以便供造孔对巢灌浆。炭棒菌、鹿角菌大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 迅速长出地面。根据这一特点, 一般投饵20天后开始寻找, 在70天内大部分可找到。沙田水库的炭棒菌、鹿角菌一般在5月~8月份可找到。菌体几支到上百支, 高约2~20厘米, 均呈黑色。

3.2.2 “标”

找获炭棒菌、鹿角菌就是找到死巢体位置。找到炭棒菌、鹿角菌后, 将其密集中心位置用木桩或竹签钉牢, 量出其坐标位置并记录好。

3.2.3 “灌”

灌是对死巢腔、白蚁进行充填灌浆。在沙田水库的大坝主体区内未发现有炭棒菌、鹿角菌, 灌浆位置无法确定。为了防止大坝尚存白蚁空道, 在2002年1月对土坝坝坡进行全面的灌浆, 灌浆孔距为2m×2m, 孔深在3米左右, 实行浅灌密灌。并在坝坡最高点, 从东至西打一排灌浆孔距为3mx3m, 孔深在8米一15米 (按双号浅、单号深) , 实行深浅密灌固坝, 每孔的进浆量约为0.3m3。从灌浆的进浆量分析, 土坝疏松有空隙及有白蚁空道。在2006年10月以同样的方法对大坝进行了一次灌浆, 其每孔的进浆量约为0.15m3, 说明大坝较密, 无蚁害空道。在下游坡实施灌浆时, 要特别小心, 防止堵塞破坏反滤体。

3.3 诱杀蚁源环节“找、杀 (防) ”程序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灭蚁代替预防做法, 其做法与第一环节相同, 仅采用见蚁重点投饵或埋片灭杀即可。对蚁原区一定范围内, 尤其是10米范围内进行投饵或埋片。沙田水库在1999年开始进入了“找、杀”程序, 对大坝外10米的地方进行的投饵埋片, 年年如此。

4. 防治效果

经过10年的精心组织, 认真查治, 沙田水库大坝的白蚁防治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成效。

1) 在大坝的白蚁防治期间, 共计查治面积9500平方米, 对泥被泥线15处施放DB型灭蚁诱饵条350条, 在大坝埋设按树皮800片, 大坝外蚁源区埋设350片, 在投饵灭杀过程共检查出蚁巢出菌的巢体5巢。大坝灭蚁投入费用为220元/平方米。

2) 在2004年3月28日, 沙田水库在白蚁防治无蚁害大坝达标工程中通过了广州市白云区水利局、广州市水利白蚁防治分站的鉴定达标验收。2004年9月20日完成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任务。

3) 通过对水库管理人员的“传、帮、带”, 结合短期开展的白蚁防治新理论的培训工作, 培养出一支能独立开展白蚁防治工作、技术精通、业务熟悉的管理队伍。

5. 结语

沙田水库采用了广东省白蚁防治“三环节, 八程序”的系统防治技术措施, 所取得的成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人员落实

沙田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工作, 一直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在广州市水利局白蚁防治分站等领导的支持和领导下, 水库管理所成立了白蚁防治小组, 组长由分管工程师的副局长担任, 成员由1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 1名技术员组成。

5.2 经费保障, 确保效果

从1994年白蚁防治项目开展以来, 广州市白云区水利局每年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 以保障白蚁防治及灌浆固坝工作顺利开展。

5.3 科学治理, 技术路线正确

沙田水库管理所在区水利局专业技术员的指导下, 认真组织制定防治工作方案, 认真执行广东省白蚁防治“三环节, 八程序”的系统防治技术, 建立了完善的白蚁防治档案。同时, 白云区水利局组织水管单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选派技术骨干参加白蚁防治培训班学习, 提高防治人员的业务技能。

摘要:本文以广州沙田水库为例, 概述了白蚁防治新技术“三环节、八程序”在水库防蚁、治蚁中的成功应用。

浅谈水库堤坝防渗施工与防治措施 篇3

摘要:水库堤坝工程一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还能够在发生洪涝和水灾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水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不断受到水流的冲刷和侵蚀,日积月累,堤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有的问题当中,堤坝的渗漏是最严重的问题,它给堤坝的质量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也阻碍了水库的继续使用。所以,要重视水库堤坝防治,提高防渗漏技术,实现水库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堤坝;渗施;防治

引 言

水库无论是在防洪抗旱方面,还是在农业灌溉、工业发电、生活用水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水库堤坝渗漏,严重阻碍了水库上述功能的发挥,明显降低了水库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做好水库防渗漏工作,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施工技术,有效避免堤坝渗漏。

一、工程实例

1.1工程概况

某 水 库 最 大 坝 高 度 为 31 m,坝 顶 高 程 为180. 00 m,坝项宽度为 2 m,长1 658. 31 m。正常蓄水时的水位为198 m,死水位是199. 37 m,防洪限制水位是199. 37 m,议讨洪水位为 1985 m,校核洪水位为198. 9 m。

水利枢纽工程主坝是沥青混凝土砂砾石组成,黏土心墙堆石和黏土心墙砂砾石组成左右副坝。溢洪道采用岸坡开敞式,电站厂房则为河床式。由于使用多年,在坝体上可以观察到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缝,这些裂缝直接导致了渗漏。

1.2 渗漏现状分析

水库大坝土质均匀,在大坝基础部分发现有侧漏现象,而且十分严重。该大坝当初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把基础清理干净,导致坝体与基础接触的地方发生渗漏现象。在坝体与基础接触层之间有一层 20cm 厚的腐殖土,该腐殖土主要是由一些腐殖质、植物根系、砾石和砂石等杂质组成,因此,该土层具有含水量大、强度低且呈流塑性的特点,是透水层。在主河槽段,大坝基础处的砂岩表面风化程度较强,在筑坝时,这些被破碎风化的砂岩没有被清除,也导致了层面和接触面渗水。

由于在坝基的砂岩中会存在一些节理裂隙和层间泥化夹层,水库中的蓄水就会通过这些裂隙流出,造成渗水。

综上所述,这次的防渗处理范围包括坝基一到三层,前两层是土层,所以采用高喷灌浆法,而第二层则采用帷幕灌浆法,两种灌浆法结合使用。

图1 水库渗漏途径示意图

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是一种垂直型的防渗施工技术,主要使用于粒状地层防渗工程中。通过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使地基具有永久性的防渗作用,而且对存在漏水现象和出现险情堤坝起到良好的防渗效果,保证了堤坝运行的安全。其施工流程如下:

2.1 浇筑混凝土型截水墙

主要是利用锯槽成墙的施工工艺,首先在先导孔内利用锯槽机中刀杆,并以一定倾斜角度,进行反复性的上下切割操作,并慢慢向前移动。混凝土的防渗墙主要依据建筑物透水地基对其基底所要求的防渗性,以获取混凝土防渗墻的相关施工参数。

2.2 对混凝土面进行有效处理

混凝土的防渗面和基础面作为防渗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防渗工程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的防渗面主要是采取高压水枪和人工凿毛进行处理的,所以,必须将混凝土表面残留的浮皮、废渣及浮浆等杂物彻底清除干净,使其表面保持清洁和干净。然后将冷底子油涂抹在混凝土表层,需涂抹两遍,并保证涂抹均匀。

2.3 测量与放线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布置测量导线或者利用布置测量网,明确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轴线上的每个控制点,然后对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轴线进行有效的测量。先导孔通过地质性的回转钻机和金钻头型的套管固壁,获取所需的地质芯样,并对其地层界线进行详细探明,明确不透水地层的界线,掌握每个地层的地质状况。

2.4 模板的架立工艺

混凝土防渗墙目前主要是由钢板制作而成的,并利用 U 形卡将模板固定和连接,模板两边应预先平起,并填筑适量的过渡料,为了防止模板架立产生下沉、层热等问题,必须采取垫钢筋的固定措施,以避免模板两边过渡料在回填压实的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或者位移的现象,确保混凝土防渗墙设计宽度保持不变。

三、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帷幕灌浆防渗技术主要通过配合比设计,形成具有良好胶凝性及流动性的水泥浆液,并利用钻孔将其压进岩层裂缝内,当浆液胶结硬化之后,能够使堤坝岩基强度有所提高,堤坝岩基抗渗性有所改善。其施工流程如下:成孔工艺、冲洗与试压、灌浆工艺和封孔工艺。

3.1 成孔工艺

成孔作为帷幕灌浆防渗施工的重要工序,对其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放置钻机和安装钻架前,必须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并保证施工场地平整,然后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铺设地板,搭设钻孔所需的平台,保证钻机安置稳固性和准确性,使得钻杆、灌浆孔及钻机平台形成一条直线。当钻机安置结束后,对钻机及相关设备进行试验,保证钻机及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在钻孔前,应对钻杆、钻机及相关零部件进行详细检查,禁止使用已经弯曲或者变形的设备。除此之外,因为金钻头成孔中的间隙很小,钻头水口过窄,所以,需要充足的泵压和泵量才能达到良好的冷却及冲洗效果。

3.2 冲洗与试压

当成孔完成后,需利用导管和高压水流,对孔底和孔壁进行连续性的冲洗,直至孔底回水澄清,单孔冲洗时间在30 min以上,串通孔所用时间在2 h以上,孔底沉渣厚度应 <20 cm。

缝隙冲洗压力是灌浆压力的 80%,当缝隙冲洗结束后,需对水压进行试验,水压试验方法主要以单点法为主,试验压力也是灌浆压力的 80%。

3.3 灌浆工艺

若灌浆工艺遵循的是从下至上的分段施工原则,在相对压力条件下,若其注入率在0. 4 L/min以下,则应连续灌注30 min;若注入率在1 L/min以下,则需连续灌注1 h。若灌浆工艺遵循的是从上至下的分段施工原则,连续灌注时间必须增加30 min或者1 h。在灌注过程中,必须对进浆与回浆的比重进行实时测量。若回浆浓度较大,则需重新设置进浆与回浆比重,然后再进行灌浆。如果灌浆效果依然不佳,可延长灌浆时间。

3.4 封孔工艺

当灌浆完成后,可采取压力灌浆或者置换灌浆封堵措施进行封孔。按照5∶1配合比,水泥浆与孔内浆液进行置换,并将孔中灌浆管道取出,再通过高压灌浆对相同配合比的水泥浆进行压实,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四、高喷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筑牢安全堤坝确保安全度夏 篇4

入伏以来,夏季高温和汛期已全面到来,是各类事故的易发期——高温、大风、暴雨等恶劣气象因素增多,又正值企业生产高峰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安全检查小组对集团全面开展夏季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针对高温天气和汛期实际,安全检查小组科学谋划,周密部署,从三个方面推进夏季高温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高温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好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做好防暑、防汛、防雷电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安全防范,严密制订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和灾害应对方案,确保集团安全稳定生产。

二、严格排查整改,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坚持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号召各公司和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认真排查、严肃整改汛期和夏季高温期间的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扎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和自然灾害引发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的能力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篇5

平原病险水库堤坝渗流控制方法研究

根据实测数据绘制了在不同水位下水库堤坝测压管等水位线图,建立垂向二维有限元法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尔王庄水库堤坝11个典型断面稳定渗流状态.综合分析测压管实测数据、现场勘查和计算结果,确定水库渗漏严重坝段.计算得出全封闭、悬挂式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墙两加固方案下坝体单宽渗流量、浸润线、渗透比降等水力要素,结果表明全封闭设计可降低70.04%~98.32%渗流量,截渗沟或明渠处溢出渗透坡降降至0.001~0.023,控制效果显著.

作 者:涂向阳 高学平樊世明 董树本 TU Xiang-yang GAO Xue-ping FAN Shi-ming DONG Shui-ben  作者单位:涂向阳,高学平,TU Xiang-yang,GAO Xue-ping(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樊世明,董树本,FAN Shi-ming,DONG Shui-ben(天津市引滦工程尔王庄管理处,天津,301802)

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年,卷(期):2007 34(3) 分类号:P641.132 P641.8 关键词:病险水库   渗流控制   相关分析   渗流模拟   尔王庄水库  

土质堤坝抢险技术 篇6

1.散粒体结构。土质堤坝一般利用当地土石料建成, 其工作条件、工作特点与混凝土及砌石建筑物有明显区别。

2.抗剪强度低。土质堤坝由松散土料和砂石料压实填成, 上下游坡必须满足稳定要求, 否则易产生坍塌或失稳滑坡。

3.挡水材料透水。

4.抗冲刷能力低。绝不能允许堤坝顶过水, 否则会产生漫溢, 造成溃坝决堤。

5.渗流影响大。特别在汛期持续高水位情况下, 由于堤坝体浸润线抬高, 会发生散浸、管涌、流土等险情。

6.变形量大。土料之间存在孔隙, 在堤坝体及水压力作用下, 堤坝体和基础发生压缩变形, 产生裂缝。

7.其他自然条件影响作用也很大。如地震、冰冻、风化、雨水冲刷等, 使土质堤坝产生冰冻破坏、冲刷破坏、地震破坏等。

(二) 土质堤坝险情分类

根据以往土质堤坝出险、失事的资料分析, 其在汛期常见险情有以下几种:

1.洪水漫堤坝顶。

2.堤坝体或基础沉降过大或不均匀沉降, 产生沉陷裂缝。

3.浸润线过高或边坡过陡, 产生滑坡。

4.渗透水压力引起的渗透变形, 如管涌、流土、散浸。

5.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或堤坝内存在动物巢穴, 产生漏洞、塌坑。

6.泄水建筑物翼墙坍塌, 泄水阻塞。

7.坝下涵管断裂、漏水。

8.闸门损坏或启闭失灵。

9.堤前滩地受水流冲刷而坍塌, 护坡损坏。

10.堤防与穿堤建筑物、土坝与刚性建筑物 (如溢洪道导水墙) 结合不密实, 产生裂缝、漏水。

(三) 土质堤坝抢险原则

1.险情成因要判断正确。

2.抢险方案要得当。

3.抢险要及时。发现险情, 要立即采取措施, 防止险情扩大, 甚至造成工程的失事。

4.物料要准备充足。

5.组织领导是关键。

6.抢险后要监护。险情排除后, 要组织专人监护, 以随时准备弥补抢险措施的不足。

(四) 土工台成材料在土质堤坝抢险中的应用

1.土工薄膜

在防汛抢险中采用土工薄膜防渗时, 应考虑水利工程本身的特点。

(1) 薄膜铺设

为使土工薄膜更好地适应土质堤坝的变形, 薄膜应铺成折皱状, 以便使薄膜在土质堤坝变形时有伸展余地。同时做成折皱状可增加过渡层与薄膜间的摩擦系数, 增加保护层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

(a) 大坝横断田图, (b) 细部构遍图1—块石护坡:2—碎石;3—粗石, 4—土工薄膜

(2) 组合式土工薄膜

为了取消土工薄膜中的粗中砂过渡层, 简化施工, 可用土工织物代替过渡层。把土工膜与土工织物叠合, 用热焊法或黏结法贴合在一起成组合式土工薄膜, 卷成卷材直接运往工地使用。通常用非纺织物, 这种土工织物厚, 层面方向的透水性好, 根据工程需要在背水面需排水时, 它可起排水作用。采用两面组合还是单面组合, 要看铺设地方的接触面土质情况, 一面为砂土, 另一面为采石时, 只需在采石一面用组合土工织物, 这种组合土工薄膜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 薄膜受到织物的保护, 不易损坏。

(3) 土工薄膜接头的黏接

目前工厂生产有宽幅的 (5~l0m) 和窄幅的两种。若为窄幅, 最好在工厂黏接后成卷运往工地。铺设时各幅间在现场黏接。被黏接的土工薄膜若为热敏感材料, 如热塑料、结晶热塑料等, 采用加热法焊接, 焊接时将薄膜搭接20~30cm, 用双电极法、热刀片法加热、或把热空气吹人两搭接片之间。双电极法比较笨重, 在工地不适用。若为沥青薄膜或沥青聚合物薄膜, 亦为热敏感材料, 可用加热法黏接。可把薄膜搭接面20~50cm加热, 使搭接两片黏接;也可用热沥青直接黏接。如用热沥青涂于搭接部分两片间, 表面再加热, 黏接质量更好。

2.土工织物的施工要求

土工织物在反滤和排水工程中的施工,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是一项牵涉面广, 技术性强的工作, 要认真、慎重地进行。具体的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1) 选购土工织物要严格。在采购土工织物工作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各项指标去选购, 如物理性能指标、力学强度指标、水力特性指标、耐久性指标等都要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并按要求对产品进行抽检。

(2) 施工前与施工中的保护。土工织物在运输、存放以及铺设过程中, 要注意保护, 防止火烧 (如焊接、爆破火烧, 人为火种伤害) , 机械性伤害 (如刺破、撕裂、穿洞、拉坏等) , 不能在日光下曝晒。如发现有以上情况时, 对损害部分, 一定要剔除, 不能应用到工程上去。在施工过程中, 不能直接向织物上抛掷大块石, 以免损害织物。

(3) 土工织物接触面的处理。凡与土工织物接触的表面, 在施工前应进行处理, 如铺设的地面是平面时应事先平整, 不能有明显凸凹不平的地方, 不能有孤石、树根或其他有可能损害土工织物的杂物。

(4) 土工织物铺设松紧度的控制。织物在铺设时, 不能过紧, 以避免织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大变形, 故需保持一定酌松紧度, 必要时, 可使织物有均匀褶皱, 以增加透水能力。

(5) 做好接缝。铺设织物, 一定要保持其连续性, 绝对不能漏铺。由于织物幅宽不够, 在施工中, 一定要处理好~ZE织物之间的接缝, 接缝的方法有搭接、缝接和黏接等, 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搭接是将相邻两块织物重叠一部分, 重叠宽为20~40cm, 不要使搭接处集中受力, 以防止织物移动和错位, 如果织物上面铺有砂子, , 不宜采用搭接方法, 因砂子易挤入两层织物之间而使织物分离, 影响织物工作效能, 甚至发生事故。

缝接是指应用尼龙线或涤纶线将两块织物缝合在一起, 缝合方法有对面缝和折叠缝 (见图2) 。在现场缝合时, 可用移动式缝合机进行, 十分方便, 如一道线强度不够时, 可缝合两道线, 以增加接缝处的强度。

在采用上述搭接方法的条件下, 也可再加一道缝线, 如图2所示, 称为搭接缝合。这多用手工进行, 其缝合表面平整良好, 适宜排水工程使用。

(a) 搭接; (b) 、 (c) 缝接; (d) 搭接缝合

黏接法是在两块土工积物之间的接缝处用化学黏接剂中热黏法将两块织物接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工艺比较复杂, 且黏接处影响排水, 故在排水工程中不宜使用。

(6) 防止日光曝晒。土工织物由化纤原料制成, 日光曝晒会使强度受损, 所以在运输存放、施工过程中都要注意防止日光曝晒, 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 若施工期较长, 在土工织物表面地覆盖上保护层, 暴露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一周。

(7) 防止土工织物滑动。为了防止土工织物沿坡面滑动, 在施工中可采用防滑钉、木桩等将织物钉在土体上, 具体钉法与尺寸, 根据具体工程确定。

(8) 土工织物与岸边、基础的连接。土工织物与堤、坝基础部位及岸边接头处一定要处理好, 在同时有反滤要求时, 一定要延伸铺砌长度, 延伸长度应有1~5m, 可根据具体工程确定。

(9) 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在软基中应用塑料板排水, 其排水板施工有插和和平铺等形式, 插入式可用插板机将排水板打人软基中。平铺时, 可将塑料排水板平铺在软基的上、下石渣层之间即可。

参考文献

堤坝常见裂缝的检查及抢护技术 篇7

关键词:土质堤坝;裂缝;灌浆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42-1

1常见土质堤坝的裂缝种类

堤坝裂缝是十分常见的一种险情,由于裂缝中会慢慢渗透进水,加上堤坝是由土质组成,遇水会变软,加速裂缝的扩大,有可能引起决口和溃堤的危险,所以要经常对堤坝进行检查,特别是汛期,更要时时注意堤坝裂缝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避免险情的发生。

1.1龟状裂缝

龟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粘性土质中水分蒸发而形成的,一般在建筑土坝时,土坝所用的土料都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土坝建完后,由于坝体表面的土质中的水分快速蒸发掉,土体失水而收缩,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干缩缝,这些干缩缝呈均匀分布,缝隙较细而且很短,也叫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对坝体的危害相对小一些。龟状裂缝的产生与填筑土料中的含水量有直接关系,水量越大,产生的可能性就越高。

1.2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一旦发生,险情就是比较大的,容易产生决口。在建筑堤坝时,如果相邻堤坝段的坝基夯实程度不一样,随着沉降的程度不同,两段的连接处就容易产生横向裂缝,一般在堤坝的合拢段、堤坝体与交界部位、施工分缝交界段或者坝基压缩变形后的坝段等是横向裂缝多发的地方。横向裂缝多数与堤坝轴呈垂直或斜交走向,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可伸入到堤坝内部,有的能贯通上下游造成集中渗漏,所以对堤坝危害程度相对较大,要引起足够重视。

1.3纵向裂缝

一般在土质堤坝的顶部或堤坡的上部出现纵向裂缝,走向多与堤坝轴线平行,或同向走向,裂缝呈向坝体内部延伸趋势,多与坝体垂直,长度要比横向裂缝长,由于是自上而下裂开,雨水会慢慢渗到坝体内部,引起大坝脱坡。其产生原因,一种是质量不过关,筑坝所用土料含水比例过大,而在碾压时又没进行充分碾压形成坝体密度差过大。在蓄水时或汛期水位下降过快而导致坡基失稳出现脱坡而产生裂缝。另一种原因是在筑坝时加高的时间不同,分期进行,所用材料和压实的情况都不相同,出现了分层的现象,蓄水后,不同材料遇水后沉降程度不同而产生裂缝。

1.4内部裂缝

内部裂缝由于产生于堤坝内部,不容易发现,是坝体的严重隐患,对堤坝危害很大,内部裂缝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但多数是由于沉降造成的,比如在狭窄山谷压缩性大的地基上修建土坝,在坝体沉降过程中,上部坝体重量通过剪力和拱的作用,被传递到两端山体和基岩中去,而坝体下部沉陷,有可能使坝体在某一平面上被拉开,形成水平裂缝;此外,堤坝坝基或堤坝与建筑物接触处因产生不均匀的沉陷而产生内部裂缝等。

2裂缝的抢护技术

对于土质堤坝要经常进行巡视,特别在汛期,要建立定期巡察制度,密切关注坝体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险情。如果发现堤坝有裂缝产生,一定要先查明裂缝的具体情况,对其宽度、长度、深度及走向等情况要详细了解,并注意期发展动向,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并能及时施工的抢护措施。

2.1开挖回填技术

一般裂缝深度在5米以内,经观察并没有继续发展的裂缝,可以采用开挖回填施工来进行抢护处理,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能彻底解决裂缝的问题。一般在开挖前要沿裂口先灌注一些石灰水,这样可以控制挖握的大小。挖槽的长度一般要超过裂缝末端一米以上,宽度要超过裂缝30~50厘米。彻度把裂缝清掉。

梯形台阶。槽坑开挖时顺缝抽槽,保持梯形断面,以利于原堤坝的结合。当裂缝较深时可挖成阶梯形槽坑,台阶高1.5米。槽口附近不宜堆放土料,以利于出土和施工安全。抽完槽后,槽坑在回填前先要把台阶削掉,把槽壁洒些水,然后刨得粗糙一些,回填时要注意用与堤坝体相同的土料,填后一定要夯实。

十字形结合槽。对于堤坝出现的横向裂缝,一般用十字形结合槽的方法比较适用,挖槽时要顺裂缝方面,每间隔5米或6米,开挖一道和裂缝垂直的结合槽,然后再进行回填,回填时要注意新老土的有效结合,适用于贯穿堤坝的横向裂缝。开挖时顺裂缝方向每隔5~6米,设一道裂缝的结合,回填时要注意新老土的结合。枯水期和低水位是处理裂缝的好时机,其他时期如果非得处理的话,为保安全,必要时要在上游的堤坝加筑临时围堰。

2.2充填灌浆技术

对于深裂缝,一般采用灌浆法进行抢护,也可以用上部开挖回填法,下部用灌浆法。为避免浆液喷到外面,在灌浆面部要保持2米左右的回填层,这样有了这层阻浆盖,就可以很好地进行灌浆作业了。

姚坪乡三定三查三防筑牢防汛堤坝 篇8

(本报讯 通讯员罗成林 陈正红 柯昌明)进入主汛期以来,房县姚坪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防汛工作形势,把防大汛、抗大灾作为检验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采取“三定三查三防”措施,筑牢防汛堤坝,确保安全度汛。

定目标,查预案,防责任漏洞。乡党委政府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以夺取防洪度汛全面胜利为目标,建立健全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村两级防汛抗灾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强调各责任单位必须科学编制预案,以规范、实用为主。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特别督察组,指导督促预案编制,定期不定期对干部纪律进行抽查,及时编发防汛通报和简讯,严防责任漏洞发生。

定任务,查隐患,防整改漏洞。组织主汛期安全大检查,查找所有隐患,不留死角。成立由党委委员带队、安全办、派出所等单位参与的四个专班,对全乡16个村的重点部位、施工工地、滑坡体、河道等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排出危房户23户、新滑坡体7处,险塘1口,悬河1处,目前已经组织搬迁危房户4户、其余危房户正在进一步组织修复和搬迁之中。加强了新滑坡体的监测和预警,对险塘和河道及时进行加固、疏浚,对整改不到位的3个村书记进行了通报批评,并抽调专人帮助整改。

定措施,查细节,防落实漏洞。明确防汛措施,狠抓细节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备足防汛物资。该乡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购置救生衣50件、铁铲120把、手电筒100把,储备编织袋1600条,并落实专人进行了管理,做到了组织、工具、物料、技术、人员五落实。严格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雨情、水情、防汛动态,坚持汛情报告。成立防汛抢险小分队,负责各村应急处理。目前,经督察组清查,全乡16个村已有15个村储备了防汛物资,16个村都能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和日报告制度,成立30人以上应急小分队16支,抽查3支小分队,均能在20分钟内集合完毕,投入战斗。一件事说了干,定了办,从细节入手开展工作,从而杜绝了防汛措施落实上的漏洞。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篇9

摘 要:依据黄河堤坝特点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即整修梯田、埂堰、生草保持水土,施有机肥、树盘覆草改良土壤,适时追肥和叶面喷肥、合理浇水、穴贮肥水、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等,以指导当地及其周边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黄河堤坝;旱薄坡地;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6-0038-04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B

齐河县处于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境内黄河北展宽大堤全长37.78 km。在我国土地资源后续开发较少的情况下,搞好黄河北展宽大堤旱地核桃栽培的开发示范利用,提出核桃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不仅可使大面积的黄河堤坝得到充分利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对山东省及其他省的大堤旱地开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对推动核桃产业发展,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1 实施地的概况

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的建成,黄河水患基本解除,黄河北展宽工程作用逐渐消失。2001年开始,黄河北展大堤植树绿化,采用3 m宽成一梯田,栽植速生杨。2008年第1个轮伐期到后已被采伐。黄河北展堤种植核桃堤段南北走向,阳坡面积大,光热资源丰富,通风透光良好。土壤类型为褐土,土壤质地堤坡内为沙土或沙壤土,坝表层30 cm为重壤土(小红土)封坡,大堤堤坡角度在54°~57°。经2001年后修梯田台面混合后,台面土壤质地为轻壤土。2009年春,在黄河北展堤贾市至马坊段(全长6 km,宽100 m)种植核桃66.67 hm2。

2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种植前整地,施基肥改土

针对北展大堤两坡的土壤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采取整修梯田、挡水埂堰、深翻、施有机肥等节水、截水、改土措施。

2.2.1 整修梯田,挡水埂堰 根据堤坝坡度,建园前,采用梯田、坝堰积蓄径流的方式进行整地,按5 m的行距,整修宽度为2~2.3 m,里低外高等高延伸的梯田台面。梯田外侧修建高30 cm,上宽20 cm、下宽60 cm的挡水埂堰,并踏实、拍光,以利于蓄水。对梯田台面进行翻耕20 cm,整成外高内低的梯田台面。在梯田台面每15~20 m修高30 cm、上宽20 cm、下宽50 cm的截水横埂堰,保持15~20 m梯田台面水平,防止降雨后梯田台面产生径流冲毁梯田台面,保证大雨后梯田台面的积水安全下渗,达到安全容水的目的,以截水、蓄水,防止水土流失,增加黄河北展坝体深层土壤中的含水量。

2.2.2 施基肥 结合深翻,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m3加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30~40 kg,进行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2.2.3 挖定植穴 一个梯田台面上栽1行,按照行距5 m、株距3 m,打点挖坑,挖深80 cm、1 m见方的坑,将表土、20~30 kg农家肥、100 g高磷高钾复合肥混合后回填坑内,踏实、浇水,留深20 cm左右的坑。

2.2.4 打井 在坝顶路沿外侧,每300 m堤段,打1眼30~40 m深的水井,配以小白龙塑料管解决浇水灌溉问题。

2.2 栽植

选香玲、清香优质苗木于3月中旬栽植。栽植时定植穴处挖小坑,把核桃苗放入坑中,舒展根系,埋土踏实,做到苗直、根舒、土实,深浅以苗木原土印以上3~5 cm,整成低于周边5~10 cm深、直径1 m的树盘。栽后用小白龙塑料管浇好定根水,浇透。水渗后撒上一层土。并在苗木周围覆盖1 m2的地膜,保水提温,促进根系生长,早发芽抽枝,以提高成活率。

2.3 加强土肥水管理

2.3.1 保持水土 在土壤管理中保持核桃根颈周围稍低,浇水后和夏季及时查看,使梯田外侧的挡水埂堰保持完好,随时填垫、踏实大雨后出现的水沟浪窝,以截水、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合理间作花生、大豆、绿豆等矮秆豆科作物,以短养长,促进核桃树的生长。每年5-9月,采用生草制,当草高20~30 cm时,割草1次,放在树盘下,腐烂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在每年6月中旬麦收后,在核桃树盘内覆盖麦秸、麦糠、杂草等,15~20 cm厚,上面压上少量土,结合秋末施基肥,将草埋入地下,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透气性,培肥地力。

2.3.2 肥水管理 ①秋施基肥。每年秋季至落叶前施用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幼树每株施20~40 kg,采用环状沟施或穴施肥方法施肥,在树冠外挖3~4个直径30 cm、深40 cm的洞穴,肥料混土填入。②追肥。根据核桃树大小,每年追肥3次。3月中旬,株追施25︰6︰10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或尿素50~120 g,促进萌芽生长;5月中旬,株追施15︰15︰15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120 g,促进幼果生长和花芽分化;7月中旬,株追施7︰9︰16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50~120 g,借墒施入。③叶面施肥。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害,在发芽前喷施1%的尿素,促进萌芽。盛花期即在全树60%~70%的花开放时,喷施0.5%尿素+0.2%硼酸钠+0.3%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促进开花整齐、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5-7月份,喷施600倍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等氨基酸叶面肥2~3次,促进果实、枝梢生长和花芽分化。8-9月份,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花芽分化和树体营养积累,提高和改善果实质量。④浇水。每次浇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在春季萌芽前浇好萌芽水,5月上中旬浇好促梢水;秋季施基肥适时灌水。由于处于高堤上,在长时间无雨,特别干旱时浇水。⑤穴贮肥水。春季在核桃树树冠外缘下面,挖4~6个深40 cm、直径20 cm的穴,穴内埋入直径15 cm的玉米秸草把,回填踏实,穴口覆盖直径30 cm的地膜,四周压实,防止水分蒸发。浇水、追肥在穴孔内进行。

2.4 科学整形修剪

2.4.1 修剪时期 修剪时期以秋季为宜。幼树在春季芽萌动后展叶期修剪,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份,叶片尚未变黄之前或次年进行。

丰产树形一般根据栽植密度和品种特性来定形,密度大或早实型干性差的品种多主枝自然圆头形,密度小或晚实型干性强的品种多采用小冠疏层形,有些采用纺锤形。

2.4.2 幼树整形 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个芽将萌发长枝。秋季按照目标树形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分枝为主枝,将过密重叠枝去掉。第2年当新梢长至40 cm时进行摘心,促进侧枝萌发。7-8月份,对主枝进行拉枝开张角度,第2年秋季继续选培主枝,疏除过密、交叉、重叠、无生长空间的徒长枝,以利于通风透光。第3年继续按照第2年的方法修剪。

在整形修剪中,要注意主枝长势不能超过中心干,侧枝不能超过主枝,要求各级主侧枝长势均衡协调。要控制背后枝的长势,必要时采用背后枝换头。通过3年的培养,树形基本形成,为优质丰产搭起丰产的架子。

2.4.3 初结果树的修剪 要继续培养各极骨干枝,平衡树势,要注意保留辅养枝,充分利用辅养枝早期结果,培养结果枝组。疏去无用的密挤枝、徒长枝,使各类枝条分布均匀,树冠内膛要适当多留结果枝,并要保持稀密适度以加大结果面积,对生长在郁闭处发育不充实的干枯枝、病虫害枝、重叠枝、纤细枝及雄花枝应及时疏除。用去强留弱的办法来调整各级骨干枝的生长,以保持树势均衡发展,保持全园通风透光,培养成丰满的树冠。在修剪中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大中小相结合,均匀分布在主侧枝和中心枝上,使内部不空,外部不密。培养结果枝组采用3种方法:一是对健壮发育枝先放后缩,去直留平;二是对发育枝先截后放,缩缓结合;三是对辅养枝和有空间的长枝回缩改造,有空间就留,无空间就疏除,对妨碍主侧枝生长的应短截回缩,为主枝让出空间,并逐渐改造成结果枝组。

2.4.4 盛果期的修剪 盛果期树体骨架已基本定形,主要任务是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改善光照条件,加强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以保果增产,延长盛果期为主。对冠内外密生的细弱枝、干枯枝、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要尽量从基部剪除,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促生健壮的结果母枝和发育枝。对内膛抽生的健壮枝条应适当保留,以利于内膛结果。回缩细弱枝,更新复壮。对过密辅养大枝,要逐年疏剪,剪时伤口削平,促进愈合。

2.5 重视花果管理

在核桃雄花序发育和开花过程中,在雄花芽萌动前,采用手抹和木钩抹除的方法去除1/3~1/2雄花序,留树冠上部顶风处的雄花,以节省树体养分和水分,集中供应开花、坐果。

另外,核桃初结果期坐果率低,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25%的雌花柱头呈倒八字形展开时,将1份花粉和10份滑石粉掺混稀释,用医用纱布双层装花粉,绑在长竿上,在树上轻轻抖动进行授粉,在上午8-11时授粉,隔日再授1次。

2.6 病虫防治

危害核桃树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黑斑病、炭疽病、枝枯病等;主要害虫有:举肢蛾、木燎尺蠖、云斑天牛、草履介壳虫、黄刺蛾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冬春清扫核桃园内落叶、病虫僵果,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掉或深埋,减少越冬病源,清除病虫害越冬场所;秋末冬初深翻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发芽前喷3~5 °Be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虫害;生长期间,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规律,适时进行防治。

2.7 适时采收

上一篇: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构成要素下一篇:我很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