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教案

2024-09-10

人格心理学教案(共8篇)

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1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人格的定义

一、人格的日常生活理解

二、人格一词的词源和早期历史

三、中世纪教会所采用的意义

四、历史上哲学的意义

五、心理学的意义

六、现代的定义及我们的看法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现状

一、应用研究的开展

二、多极化趋势

三、相关研究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派范型 第一节 佛洛伊德生平第二节 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意识和无意识机制

1、概念的产生

2、概念的含义:意识是人能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是意识的。

无意识是意识的深层部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以后的各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被压抑到无意识中。

前意识是虽然此时此刻不能意识到,但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3、遗忘:存在而不能进入意识的经验。无意识经验进入意识会遭到抵抗,抵抗来自稽查作用。稽查作用后期为超我替代。

4、无意识活动的病理意义:无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过失、梦、精神病状态。

5、测定无意识的方法:自由联想

梦的分析:通往无意识的捷径。通国梦的显像揭示梦的隐义。梦的工作(曲解)形式:凝缩作用(用某件事的部分象征性地代表全部)、综合作用(以显梦中的一种思想代表隐义中许多思想的结合)、位错作用(把不愿被意识接受的观点移植为象征性的等同于或乐于接受的思想)。

日常生活分析:被压抑的思想会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过错的形式表现出来。幽默:幽默可以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二、本能

本能即行为动机。人是一个复杂的能源系统。

1、本能的含义:本能是躯体内部的兴奋状态,它寻找表现和紧张释放。本能的来源是躯体组织产生的需要。人的动机是以能为基础的。人类的主要动机就是去获得在所有生理需要度得到满足时所体会到的那种稳定状态。

2、本能的特点

根源:肉体的某种欠缺或需求。

目的:减除由需要带来的兴奋、紧张。目的达到就感到一时的几乐,从而重建内部平衡。

对象:个体自身或环境中的任何人或物或事件都可能成为本能的对象。

能量或源动力大小:需求带来的能量总和,可根据个体在寻求达到目标时愿意克服的障碍多少得知。

3、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称为求生本能,有关的精神能量统称为力比多(libido),包括性欲、饥渴。

死亡本能是激发个体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动力。叔本华:一切生命的目标都是死。

三、人格结构

成年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超我、自我、本我。

1、本我:原始力量的来源,通过遗传获得,完全处于无意识中。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需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求直接的肉体快乐。受快乐原则支配。是个体发生史上最古老的人格结构成分。

2、自我:人格结构的表层成分,在个体与环境的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是本我与环境关系的协调者。受现实原则支配。

3、超我:人格的道德维护者,从儿童早期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部分构成。受唯善原则支配。

四、人格适应: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具有防护主体心理安全的功能。威胁心理安全的三大焦虑源: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

3、自我防御机制

主体消减神经性焦虑的主要手段。特点:无意识水平进行,自欺性质

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经常多种同时使用。

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 达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

转移/替代: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拒绝: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的行为方式应付眼的环境。

问题:防御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了解防御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防御? 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五、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欲期

2、肛欲期

3、性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器

第三节 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

1、阿德勒生平((1870-1937)2、追求优越,克服自卑,男性反抗

3、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两个极端—溺爱和忽视 4、出生次序研究

二、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 1、荣格生平(1875-1961)2、人格结构

自我:个人能意识到的自身一切心理活动 个人无意识:不再能唤回意识的个人经验 集体无意识:各种原始意象—人格面具 3、心理类型:内倾和外倾

4种基本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8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型 按照固定的规律生活。客观而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情感受压抑。

情感外倾型 对传统和权威很有感情,热衷社交。思维受压抑。感觉外倾型 追求快乐,善于社交,不断寻求新的感觉体验。喜欢美味、精致的艺术品。非常实际。自觉受压抑。

直觉外倾型 以主观预感而不是客观事实为依据决策。极易变化而富创造性。对自己潜意识了解很多。感觉受压抑。

思维内倾型 喜欢离群索居。由于活动判断力贫乏而不愿社交。极为聪颖而不顾现实实际。情感受压抑。

情感内倾型 文静多思、极为敏感。孩子气,对别人的观点和感情无动于衷。感情冷淡。思维受压抑。

感觉内倾型 现实。爱好艺术、被动、沉着。直觉受压抑。直觉内倾型:惯于产生新颖而离奇观念的梦想家。少被人理解但不为所动。重视主观体验。

三、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1、霍妮生平

2、儿童的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 3、基本焦虑的3种顺应方式: 趋向人的活动 反对人的活动 避开人的活动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点 1、埃里克森生平

2、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了我们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危机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了人们的生活基础时,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

3、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希望的美德(2)自主性对修怯和疑虑((1-3岁),意志的美德(3)主动性对内疚(4-6岁),目的的美德(4)勤奋对自卑(6-11岁),能力的美德(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立(20-24岁),爱的美德(7)繁殖对停滞(25-65岁),关心的美德(8)自我完整对失望(65-),智慧的美德

五、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同意童年早期 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接受佛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概念。

2、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 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反叛

(1)成年人的人格并非在儿童5、6岁时就完全形成(2)反对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重视社会文化的力量,孤独是人类争取更大自由时付出的代价

(3)反对佛洛伊的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4)选择的自由和未来目标的作用(5)获得了自主权的自我

第三章 行为主义范型

第一节 第一节 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一、巴甫洛夫的工作

二、经典条件反射定律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刺激替代、条件反射的形成

1、习得律 2、实验性消退律 3、泛化律 4、分化律 5、高级条件作用律 第二节 操作条件反射模型

一、斯金纳生平

二、操作条件反射的本质

三、操作活动的强化

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频率的因素都是强化,强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核心概念。

1、强化规律:强化规律揭示的是按什么顺序施行强化才能提高有机体的反应频率。包括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指动物每按一次杠杆都无例外地给与一次强化。间歇强化指按照一定的间隔实施强化。

间歇强化实施的方法有:(1)固定的间歇强化,指按事先规定的间隔给与强化,有固定间隔和固定比率两种方法。(2)不固定的间歇强化,指实验者对强化的间隔不作具体的规定,只作大致的规定。

问题:哪种强化方法最有利于新行为模式的快速形成?哪种强化方式最有利于动物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

2、强化的形式:(1)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在有机体作出行为反应后,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走,就能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2)相倚强化和非相倚强化。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非相倚强化指强化和被强化的行为间不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问题:非相倚强化导致动物怎样的行为表现?如何解释人类的迷信行为?

四、强化与惩罚

五、消退、辨别刺激和行为塑造

消退:得不到强化时,行为反应会逐渐消失。辨别刺激:指示强化出现的概率。

行为塑造:实验者根据一个最终目标,给一系列不断向这个目标靠拢的行为提供强化,最后使实验对象形成一个新的或复杂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问题:行为和人格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怎样解释人格的形成?

辨别: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精神分析的区别。自由或决定论——行为由什么决定?理性或非理性——行为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全体或元素论——人格是整体还是由元素构成的?可改变或不可改变——人格是否是可改变的?

第三节 观察学习模型

一、替代性经典条件反射

二、替代性操作条件反射

三、观察学习与人格

第四章 生物学流派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二、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气质

一、EAS气质模型

二、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第三节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一、自然选择与心理机制

二、社会排斥与焦虑

第五章 人本主义范型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兴起

一、人本主义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批判

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人的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的作用、人的唯一性。

二、人本主义对人的基本看法

1、个人现实是个体对世界的独特知觉的产物,个体对世界的体验决定了它的行为。

2、个体具有自由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3、人格具有整合性不可分割性。

4、人有能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发挥潜能,把生活导向最适 合于自己的方向。

第二节 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的责任

二、此时此地:过去会对现在产生影响,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如果被困在过去的阴影中,就不可能生活在今天。

三、个体现象学:没有人比一个人自己更了解他自己。治疗师的作用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

四、人的成长:成长过程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特征。第三节 卡尔•罗杰斯

一、自我完善的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他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二、焦虑和防御机制—焦虑有与自我概念不同的信息引起。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是扭曲和否定。

三、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第四节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动机和需要层次

二、对心理健康的人的研究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比普通人恩更少受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受自己的做人原则支配。以一种怀着极大兴趣甚至是带有敬畏的方式探究世界。只有很少的朋友,但友谊深厚而有益。具有富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具有高峰体验。

第六章 特质论范型

第一节 什么是特质论

一、什么是特质

特质就是最有效的“分析单元”,用于探求人们心灵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人格是许多个别特点的有机组合,这些特点代表着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特点,也预示着他在另外场合下会怎样表现。这些个别特点或单元就是“特质”。

情境 心理特质 对情境的反应 与别人一起工作 盛气凌人,专横霸道 体育运动比赛 竞争性强,要求赢

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 ? 制服弱小者,强权即真理 在学校 不惜代价获得成功

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愤怒,采取敌对行动

特质是刺激与反应的枢纽,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所表现的内部特质是一致的。人一特质迎接外部世界,同时也以特质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也不完全相同。阿尔波特——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二、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

特质即人格维度。其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人格特 质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

三、特质论范型的主要特征

1、注重了解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人的行为,如社会焦虑程度,女性化倾向强弱、自我意识强弱导致的行为差异。

2、注重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关心对人的行为的内部动机的解释。易陷入循环论证。

3、不涉及人格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节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

一、高尔顿•阿尔波特

与佛洛伊德的会面、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亨利•莫雷

与精神分析的亲缘关系、主题统觉测验(TAT)、心因性需要、行为及环境与心因性需要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索

一、因素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是一种统计技术,用于对大批量的变量进行分析和归类。运用因素分析,可以把一群变量根据它们间相关的程度归并到一组或分到不同的组。例如,了解数学和言语技能是否是智力的不同方面;热情、随和、容易相处、好说话与容易生气、不安分、易兴奋、脾气暴躁是不同的。

二、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

三、大五人格结构

四、常用的人格测验

1、一般人格测验问卷

2、单一维度的人格测验 焦虑量表

第四节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依赖于情境的

第七章 认知范型

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认知范型研究人如何获得信息、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第一节 乔治•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一、个体建构系统

科学家的主要目标是缩减不确定性。人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力图减少不确定性,以便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

个体建构是一个用来构筑或解释、翻译或预言经验的过程。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看法,是两极的,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行为不取决于环境的强化,而取决于构念及其有效性。

个体寻找建构系统的有效性。有些构念比其他构念更重要,称为超级协调构念,其次称为亚协调构念。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个人的时候,你最愿意知道他哪方面的信息?你头脑中最先出现的几种想法就可能是你最初预测他人行为的建构。

二、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源于建构系统的缺陷。当建构系统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焦虑就会随之产生。如果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变成非弥散性的(这种建构系统不轻易允许新的元素进入到它既定的范围之内),他就不会重新经验中学到东西。没有了学习和学习后对建构的完善,预测能力就会持续下降,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和难以控制。

第二节 人格的认知因素 情境特征 认知—情感系统 行为

从已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中获取某种特定信息的难易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某种特定情境的解释或对这种解释作出什么反应,依赖于被激活的认知类别。

一、认知结构

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认知结构)的差异构成了人格的差异。认知结构主要有2种。一种是图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觉、组织、获得、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原型,用来代表某种认知类别。

二、自我的认知表象

自我图式:组织并引导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由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组成自我图式的核心。

可能的自我: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的影响,而且受到“我会成为怎样的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可能的自我有2项功能,为将来的行为提供激励,帮助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所发生事件的意义。

第八章 人格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一、早期阶段的重要性

人类个体出生后,约有十年或更长时间不能独立。冗长的幼稚期对人格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习得性

人类行为主要是社会行为,与动物代代相传的固定行为模式不同,人格和社会行为几乎完全靠学习获得。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早期的发展是后期发展的基础。

四、心理发展的共同性

各人心理发展的趋势大体上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人格特点的差异在婴儿出生时就已经通过活动水平、注意广度、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表现出来了。

六、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过程中,又表现出阶段性。每个阶段在生活和适应方式上都可能各有本质差异。例如,在人格和异常行为关系尚可表现出:各种环境的有害因素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起 的作用是不同的;同一不良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导致的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不相同;有些行为异常和人格问题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第二节 人格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2、体格 3、出身次序 4、人体生理学

二、社会因素 1、物质环境 2、家庭气氛 3、养育方式 4、社会经济文化因素 第四节 性别认同

一、性别感测验

二、影响认同的因素 生理、社会、社会阶层、智商 第五节 自我认同

一、自我观的发展

自我观成熟的标志:意识到自己身体大小、外貌、形状;学会使用有关自我的语词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了解个人的历史、需要、愿 望;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心理品质并自觉加以调节——完成同一性。

二、自我的成分

物质自我:身体、任何使个体深切关注的物体

心理自我:对自己信仰、态度、人恶特征、目标、需求的意识,对自己智力、能力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象;对自己思维、感知、情感的意识——构成了自我“意识流”。

社会自我:取决于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序列。理想自我

三、自我评价

取决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

四、认同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自居、自我中心

第九章人格测验

第一节 陈述法 第二节 评价法 第三节 投射法 第四节 作业法 第五节 行为观察

第十章人格障碍

第一节 常态和变态的标准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2

一、以人为本, 在实践中提高抗挫能力

传统的封建家长武断式的教育方式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 缺乏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遇到挫折就一触即溃的学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引进民主和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学校或班上组织的各种活动, 教师都应减少包办代替的程序, 尽量避免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参与者, 不要总担心学生的自我组织, 自我管理弱, 要让学生成为组织者, 教师完全可以成为参与者, 指导者。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培养组织和领导能力, 还能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团结起来战胜各种困难, 从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迎难而进的抗挫能力。

二、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树立健全人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只有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教师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的特点、学习的兴趣、个性爱好等。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维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以爱感染学生, 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教师应以宽容豁达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种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 而应是师生人格上的绝对平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的学生。例如婚姻破裂家庭的孩子, 他们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难以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在平常的教育中, 对他们更要多一些关注, 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孩子不以另类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使他们融入到整个集体中, 并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使他们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处处都是冷酷的, 从而不再以仇视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其次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社会和他人献爱心。如:组织他们以实际行动去帮助灾区人民和身边有困难的人, 在活动中不要过分注重捐款的多少和出力的大小, 应重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建立起爱心的支撑点, 对帮助学生克服孤僻的心理和自私自利的毛病大有裨益。

四、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 培养责任感

信任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如:收发作业本、轮流值日、擦黑板、开关教室门或其他一些临时性的工作。这些事情在老师看来微不足道, 很简单, 而对于学生而言, 能够增强他们管理事务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对于孩子进入社会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待一切也是十分重要的。

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3

关键词:接受反应文学;阅读范式;《高祖本纪》;成功案例;心理分析

心理学理论用于文学阅读之后,文本阅读就有了新的方式和发现。通过在文本——读者之间进行全面交流,反复阅读和叩问《高祖本纪》,历史上的刘邦,《史记》中诸多的梦魇、自卑情结、沉重的人格面具,以及生死本能都清晰地浮现出来,为我们发现历史的另一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刘邦的人格面具

关于人格的定义,学术界还在争论。本人赞同“人格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完全以“动物性”的本性生活,人的社会性要求人戴上“面具”,在群体生活中有所取舍,以适应角色的需要。“人格面具”(persona)一词源于拉丁文,本义是指使演员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阅读《史记》,发现刘邦并不比项羽高明,但是刘邦成功了,而项羽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在人格心理学看来,刘邦戴了一张“人格面具”,或者说,刘邦戴的“面具”比之项羽更为合适!而项羽往往以本我示人,将赤裸的人性不加掩饰地展示人间:“项羽引兵西屠成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的认同。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贪于财货,好美姬”的刘邦当晚就“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刘邦的这种表现,连范增也惊叹。作为现实生活经验图式影象的《史记》,受到“宫刑”而无法向人道的司马迁,是否刻意掩盖刘邦淫乱秦后宫的能力和欲望,而给刘邦戴上沉沉的面具?宫刑导致的自卑性格,经过长期裂变,在文学文本中常常表现为挑战父权,展示男人的伟岸!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从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上看,司马迁既不愿意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社会与政治的附属品,又无力背离现实,因此,他在《史记》中浓墨重彩地刻画勇士,选择有限度地对抗社会。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的英勇行为,是否与司马迁当年为李陵之事谏诤汉武帝的场景同出一辙?马迁当年为李陵之事谏诤汉武帝失败了,他不甘心失败,因此,他要出一口恶气,一定要樊哙成功!司马迁已经非人还必须做人的悲愤和无奈,内心的极度自卑,在作品中幻化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所以,鸿门宴中的刘邦谈笑风生,喝酒吃肉,神态自若。可是,有谁知道,在项庄剑锋之下,刘邦那颗颤栗的灵魂?

厚重的面具,掩盖了泯灭的天良!面具之下,是赤裸裸的本性: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无法知晓,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处于中心的刘邦,以及处于中心附近和中心边缘的人们直面面具的面具。是如何的绚丽多彩!

二、人格面具产生的原因:梦魇

“梦魇”(nightmares)是由人睡眠时发生过性脑缺血引起的,人在白天也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产生很可怕的眩晕、心悸、眼发黑、耳鸣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秦朝末年,苛政猛于虎,对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无疑都是一场梦魇。面对梦魇,焦虑如影随形。是吸附还是消解?机遇像冬夜幽灵,意义诱惑着意义,为不怕罪恶的灵魂演绎着奇迹。由于有一个相信勤劳致富的兄弟,好吃懒做的刘邦在家里不受重视,“本我”的缺失,可以导致“自我”的沉沦,也可能促使“超我”的极度张扬。历史的谎言和宗教的神秘、神话,扭曲了一个本来还算正常的刘邦。

梦魇吞噬着刘邦,困顿的现实里,挣扎着不愿安分守己的灵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的话,若惊雷闪电。当萧何、曹参等人还在担心造反后果“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的时候,刘邦已经完成了从“顺民”到“暴徒”的蜕变。刘邦的变异,源于三个荒诞的故事。

故事一,是他的母亲做了个梦: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遏。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身具有一种精神活动的内在价值。愿望的实现是形成梦的原因。”由于在家里不受重视,在社会上碌碌无为,造就了刘邦急于证明自己价值的个性特质,他终于为自己的叛逆,找到了理论依据。

故事二更加荒唐:一个又饥又渴的江湖术士,在吃到吕氏的饭菜以后,信口胡诌了一句话:“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同样笃信不疑,乃谢日:“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失常的野心”“年轻时的野心”

故事三,讲的是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斩杀一条蛇,实在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居然幻化为一段神话:

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令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

弗洛伊德在解析梦的时候,认为“那个圆型的建筑就是我的生殖器”。那么,刘邦斩杀的蛇,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殖器?现实生活中,司马迁被宫刑,失去了生殖器,他没有办法报复汉武帝。于是,在《史记》中,司马迁以隐喻的手法,让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亲手用剑,斩断象征着生殖器的蛇——蛇和龙本为一体。换句话说,刘邦是割断了汉家王朝的“龙脉”!梦魇像蛊毒一般,吞噬着刘邦……

同一个谎言,在经过多次的诉求以后,连谎言的缔造者也往往被谎言迷惑,进而讹化误读。至此,一直还在为酒钱发愁的刘邦,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梦,“失常的野心”直接导致一个幻想狂的诞生。贫困潦倒的现实与纸醉金迷的梦之间的巨大反差,迫使刘邦戴上厚厚的面具,变成一个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患者。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若刘季者,本为山野之人,因为急于摆脱现实梦魇,而树立强大的超我信念,并借助超我压制本我,实现自我,大贤乎?大恶乎?

沉渣泛起,需要暗流涌动,人要成功,需要掩饰、掩盖许多的本能和本我,需要面具!面具下,是梦魇。梦魇的诡异和可怕,促使人更加精美地修饰和调试自己的面具。刘邦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三、人格面具的内驱力:心像与体像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

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史记》中没有明确写出刘邦的身高,但是显然,他对自己的相貌很满意,体象是人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对自己的智力也很自信: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人格的中心是自我,自我的重要成分包括“自我意像”(selfimage),即自我认识的形象,体象恰恰是自我意像的最重要的内容。

看看刘邦欣赏的两个人:“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对于一个说客,一个酒徒。刘邦的做法是“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对楚的降将陈平:

汉王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口。

绛侯、灌婴等成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刘邦的做法是“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对此,古人的看法是,乱世“唯才是举”,不管白猫黑猫,能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今人则通俗地理解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分析表明,他们是气质相同、性格相近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心像和体像接近,都可以为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而舍去其他。

强大的心像和体像。使刘邦敢于大胆使用人才:“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已经确立了“帝王”心像。比之“沐猴而冠”的项羽,自然有天壤之别。“一个人如果下决心做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和潜意识的力量,跨越种种坎坷,从而跨进成功的门槛。”项羽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已经失去了信心,把自己想像成“失败型的人”,尽管他有良好的愿望,有意志力,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身体条件,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他有利,他还是想尽办法失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失败和自刎。对项羽来说,也是一种胜利,是一种解脱的胜利。把自己想象成帝王的人,不一定能成为帝王,但是,当上帝王的人,则必定在心灵深处把自己当成帝王,具有帝王心像。

四、人格面具的扭曲与修整:生本能与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由人的躯体的内部能量所决定着的。人的精神活动的精神状态,可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所谓生本能是指维持和延续生命的本能,体现着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死本能表现为自我谴责、对权威的反抗、自杀等行为。

每一种生命体都有一种生存下去的愿望。刘邦活下去的求生本能十分强烈。

秦始皇东游,刘邦即“自疑,亡匿”,那是对危险的极度敏感,是一种危机意识。被围荥阳,形势万分危急,韩信不来救援,却上表求立假齐王。为解困,刘邦大骂:“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叫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面具,在梦魇突至的时候大放异彩。对死亡的颤栗,惊醒了生本能!刘邦的出色表演,被罗贯中幻化为一句千古名言“天下可以无洪(曹洪),而不可以无公(曹操)”。

司马迁“把一个人嵌入其存在背景,并迫使他在某种极端的处境中进入精神的幽暗隧道”。在没有光,没有希望的隧道里,一批又一批的人因恐吓、迷失、绝望而倒下。刘邦战战兢兢,踩着粼粼白骨,走出了隧道……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讲师)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

[2][4][15][22]史记·项羽本纪第七[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39-145

[3][5][7][9][11][14][16][19][21]史记·高祖本纪第八[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63-173

[6]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755

[8][10][12][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罗林译,北京:九州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61,63,156

[1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9

[17][18]史记·陈丞相世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827

[20]荣格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5

[23]罗贯中,三国演义[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50

[24]王鸿生,语言与世界[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27

人格心理学考试 篇4

(1)精神分析学派该学说首创人弗洛伊德确立了精神分析的方法与理论体系。精神分析学派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非理性的意欲(性的或社会文化的)与外界现实在内心引起的冲突是精神异常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在意识、无意识活动的机制下,在性力发展的关系中形成。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寻找直接的肉体快乐。这种要求若有迟缓或减弱就会感到烦扰、懊恼,其结果不是这种原动力消失或减弱,而是企图满足的要求更加迫切;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识而已。人若在本我控制的社会中,危险与恐惧则是难以想象了。因为本我不受任何管制,幸而本我得到人格中自我的检查。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在与环境的交往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自我,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对正确与错误做出辨别。这就是人格中的超我,超我遵从理性原则,从理性角度思索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本我的快乐原则、自我的现实原则与超我的理性原则共同构成了人格的三层结构。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无意识即本我对人格的影响及儿童早期生活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交互作用,即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有机体对变化着的环境的反应能力。在对人格的研究中,行为的个体差异取决于我们特定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学习,发现了哪些行为更易被奖励或被惩罚,这是替代强化。班杜拉还强调,行为是由我们的行动自己掌控或自生成的。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观察、个人标准和自我反应过程。

(3)认知学派该派的重要代表是凯利。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建构,是个体的行为所依赖的解释。一个建构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建构一旦创建,人就受它的制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他自己的经验的巨大影响。他认为,当人遇到新情境时,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即周视期、先取期、控制期,因而人们并不寻找强化或回避疼痛,人们寻找自己

构念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人的主要目标是在自己生活中缩减不确定性。通过对CPC周期的循环,人们就可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

2,健康人格对人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养成做事有目的性、行动自觉性、处事果断性、坚持到底的精神,使之胜不骄、败不馁、认真负责、勇于克服困难、争取胜利。(2)有利于培养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和习惯,锻炼其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能够不断地消除其自身弱点,并使其的行为方式能够不断地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3)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认知,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健康的人格对自身有着一种深远的影响。什么样的人格会影响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做出最适合人生的选择,它关系自身的心理健康。

3.自我分析

自我人格解析特点

经过卡特尔的16个人格特质测试发现我具有既冷漠.孤独和怀疑性.且恃强性.攻击性强,又聪慧性.任性与不谨慎的人格特质;并且在大五人格测试中神经质维度的测量上得了高分。形成过程冷漠和孤独是我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即首要特质。小时候我因为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母亲虐待和对自尊的践踏,以及父亲对母亲对我夸大的”罪行”描述的轻信和其他亲人的不理解,造成对亲人的不信任和冷漠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可以相信和依赖,因此小时候很孤独。我在这种成长环境下逐渐形成独立的性格,只有强大的自我才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具有较强的恃强性.根据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的理论,我对于儿时创伤经历的记忆和父母的憎恨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可怕和不能接受,这些被自我控制在意识外的无意识的无意识的东西想要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有时也感受到了这种神经性焦虑,对父母的憎恨使我产生了攻击

人格心理学论文 篇5

一、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理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在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知识层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内容、历史和方法,明确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技能层面,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掌握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人格心理现象及问题,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心理学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希望培养学习者对人格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的兴趣。[3]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主要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分组讲课、讨论、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科研调查,等等。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大致可以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人格心理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如下:

①经过一年半的大学专业课学习,已经学过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目,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②已基本适应大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方法;

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乐意尝试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学生已基本具备运用心理学基础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人格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是由诸多人格理论学派组成,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特质理论、人格的生物学派、认知与人格等六大理论学派,其中有些内容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涉及到且已经重点讲过,但同样也是人格心理学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②人格心理学中有诸多适合学生讨论、辩论的问题,如人性问题、决定行为的因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性格是否决定命运等主题。

③人格心理学中有些问题适合采用心理剧的方式,如,不同对象之间的自我表露,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的形式,让学生深刻领会抽象的研究结论。

再次,对教学条件的分析。

①上课教室为多媒体教室;

②图书馆内有大量的心理学参考书目及期刊资料,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保障;

③同是大学生群体,有利于进行学生人格方面的调查研究等。

二、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过程

1.分组

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搭配分组,每一组中人员的水平程度大致相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自愿分组;还可以按学号进行随意分组。每组人员不宜过多,可维持在4~6人一组。每组自荐或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活动的开展。

2.教学任务布置

小组活动在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教学和科研两大主题。

首先,在教学方面,每个小组都要对人格心理学课程中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选择,作为该小组的讲课内容。主要过程是通过小组内各成员共同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共同讨论,确定讲课内容;然后根据选择的内容,通过合作做出相应的课件并写出本次课的教案;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推荐一位本小组中擅长演讲的学生走上讲台,为全班学生讲课。内容讲授完之后,先请台下学生对小组代表的讲课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评价,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课情况进行补充,且对该学生的讲课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供全体学生参考。

其次,在科研方面,教师首先提供一系列的论文题目。各小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题目作为本小组调查研究的内容,当然也可以由小组自拟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督促和监控,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每周都有要达到的目标,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期末,每个小组完成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研究综述,且在班内做研究汇报。每组汇报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组内成员进行回答,教师最后对该研究进行点评。另外,结合各小组的意见,也可根据各小组所作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评定。

另外,在教师上课过程中也应体现小组活动的形式。如,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对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格研究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让学生对该研究有深刻的体验。

3.作业

作业是通过每个小组内长时间的努力合作获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课件以及教案;科研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开展选题、科研进程计划的制定、查阅相关资料、调查问卷的确定及发放、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活动,最后将撰写论文作为作业。

三、实施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与塑造的价值体现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积极人格”的提出受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与以往的人格研究相比,积极人格主要关注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如爱、宽容、乐观、韧性、幸福、创造潜能,等等。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并以此作为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工作重点之一,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体现这一重点,挖掘一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地运用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首先,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只有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有利于小组更好地完成任务。

其次,小组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学生都有各自的独特方面。在性格方面,有的偏内向,喜欢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有的偏外向,喜欢与别人探讨与沟通;在能力方面,有的擅长写,有的擅长讲,有的分析能力强,有的综合能力强。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本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看到自身的优势,提高自信水平。

最后,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准备讲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等;在准备科研论文的调查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如用统计、测量的方法处理数据,用已学知识解释研究结论等)、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小结

人格心理学教案 篇6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矫正逆反心理 培养健全人格 篇7

一、减轻负担, 激发兴趣, 排除厌学性逆反心理

一天,有位家长来到我的办公室反映,她那位女儿从小就聪明听话,4岁学舞蹈,5岁学习绘画,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还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曾获市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本学期期中检测成绩数学竟然不及格,她报名让她参加少年宫写作培训班,她却不买账,还与她顶嘴。昨天,班主任又反映,小孩上课时常伏在课桌上睡觉。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成绩优秀的小女孩成绩一落千丈,乖巧听话小女孩一反常态与大人顶嘴呢?这位家长满脸的不解和困惑。通过与小女孩谈心,我找到原因:是厌学性逆反心理惹的祸。

由于小女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她的父母就对她寄予了很高希望。进入五年级后,为了让她在六年级毕业时考出好成绩,升上省市重点初中,父母除每天陪她完成好学校布置的语文、数学作业外,还为她请了家教,一、三晚上补语文, 二、四晚上补数学, 周六、日还要补英语和作文。连日的补这个课、上那个班, 使小女孩吃不消, 造成她上课时常伏在课桌上睡觉, 看到学习不如她的同学快乐地游戏、轻松地学习, 小女孩产生了厌学性逆反心理。在期中考试时, 她不认真审题答题, 造成考试成绩的下降。针对小女孩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我一方面引导她正确理解和体会父母对她的良苦用心, 启发她认识到用故意不认真答题这种方式反抗父母的错误;一方面与她的父母沟通, 帮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不能拔苗助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 让她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保持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她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矫正逆反心理。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推行,学校都在给孩子减压,作业量相应少了很多。但现在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担心别人家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自己的孩子不这样,就会在竞争中落败。于是平时晚上花钱请家教,双休日带学生学钢琴、舞蹈,上各类特长班,学生放学时间内负担比上学还要重,身心比上学时还要累。长期下去,学生苦不堪言,自然形成厌学性的逆反心理。另外,有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突出,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表扬,在家里父母还会数落他们学习不勤奋,他们虽然努力,可考试成绩总也进不了优秀者之列,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诱发厌学性的逆反心理。

对于前一类厌学性的逆反心理的疏导,一是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布置重复低效的题海式的课外作业,保护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二是注意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为孩子健康成长考虑,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时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文化,快快乐乐培养特长。而对后一类的厌学性逆反心理的矫正,就要求老师、家长共同配合,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兴趣,扬起自信的风帆,激发他们不断进步。

二、呵护关爱,真情滋润,矫治创伤性逆反心理

创伤性逆反心理指的是学生由于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的感情伤害, 故意采取一种负向的, 与家长、老师、同学们的期望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动来抵抗家长、老师、同学的心理。

因父母离婚寄住姑姑家的小庄同学多次要求回家看妈妈而被姑姑训斥后,竟逃学回100多公里外的外婆家找妈妈,被妈妈送回学校后又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一顿。此后,他上课不用心听课,作业常常不交,轮到值日也不打扫教室。班主任找他谈话,他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爱理不理的神态,气得班主任把他拉到我的办公室来。

在分别与班主任和他姑姑了解他的情况后,我意识到小庄形成了严重的创伤性逆反心理障碍。父母的离异已经使幼小的小庄受到心灵创伤,想念妈妈不但得不到姑姑的理解和安慰,反被训斥,使他的感情又一次受到伤害;好不容易见到日夜思念的妈妈,又被送了回来,使他产生了连妈妈也不要他了的想法;回到学校又被老师当着全班50多位同学的面批评了一顿……这种不愉快刺激叠加和积累,给学生造成巨大的感情伤害,导致创伤性的逆反心理。

父母的离异对于儿童来说,造成的伤害是最严重的。此外,教师对学生反复性的不当批评、抓辫子、打棍子、体罚、变相体罚等违反教育规律的方法,在家被父母责备、打骂,同学之间产生争吵和误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诱发儿童产生对家长、老师、同学的怀疑和对抗心态,形成创伤性逆反心理。

当儿童产生此类逆反心理时,我们首先要找出逆反心理诱因。从关心爱护孩子的角度,用真挚的师情、友情去滋润他们的心田,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还学生一片快乐和谐的学习空间。只有这样,儿童的创伤性逆反心理才会逐渐消退,也只有这样,我们对这类儿童的教育才有望获得成功。

三、道明事理,去掉神秘,消除探奇性逆反心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都有这么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被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常常会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性反应,这就是探奇心理。古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魔盒”讲的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探奇心理故事。大帝宙斯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宙斯在交给潘多拉魔盒时,千叮咛万嘱咐她不能打开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探奇心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心理动力,这是探奇心理的积极作用,但当探奇心理发展演变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故意对抗违反学校禁令的行为时,便形成了探奇性逆反心理。

小学生中存在的明知学校禁止玩电子游戏、喝酒、吸烟、看黄色书刊、在校园中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而故意违反学校的规定,都是探奇性逆反心理的表现。

根据越是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而没有充分说明禁止原由的神秘事物,越容易诱引小学生的禁止相悖的意向,产生故意对抗违反学校禁令的探奇性逆反心理行为特点,我们在宣布禁止的事项时,就应该向学生说明禁止的原因,让小学生了解事理,消除小学生对禁止的事物的神秘感,消除小学生产生探奇性逆反心理产生诱因。

四、委婉批评,端正思想,矫正自负性逆反心理

一般来说,后进生身上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可是,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常遇到各种优秀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如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小嘉在阅读对话时,发表了自以为很有见地的观点,正在她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位平时并不多话的同学当全班同学和众多听课老师的面反驳她的观点,让她无言以对。本来,这只是平常的课堂对话争论,谁知小嘉却认为这位同学是存心和她过不去,让自己丢尽了面子。而在以后的相处中处处刁难这位同学,最终发展到当众与这位同学厮打的地步。

优秀生学习成绩好,有某方面的特长,长期被家长宠爱着,被老师特别关照着,被周围的同学簇拥着,自然而然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争强好胜、不服输、盲目自负自傲、看不起同学的心理,犯了错误也不轻易承认,对来自同学的批评和建议往往听不进去。这就是优秀学生身上常常出现的自负性逆反心理。

对待有这种自负性逆反心理的优秀生,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其进行直接的批评、指责,因为说教越多,反作用就越大,逆反心理也就越强。根据这种逆反心理的成因和特点,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 (1) 根据优秀生自负、自傲心理的特点,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通过类比、设喻的方法,委婉地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从优秀生个人成长的角度提出具体可行的改正建议,既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又让他们接受意见和建议。 (2) 让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营造友好、和睦的气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慢慢端正他们的思想,学会谦虚,消除高人一等的思想。 (3) 在优秀生逆反心理稍微减轻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健康心理 塑造完美人格 篇8

一、抓好管理,健全机构,明确目标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各学年组长为主要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咨询室。小组工作由主管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具体负责,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穴以下简称心育?雪。学校还在财力物力上对心育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优秀实验教师的奖励,仅2004年用于心育课题的科研经费就达3000余元。此举调动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为心育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2001年5月,省心育总课题“十五”开题会议结束后,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总课题组“选题宜小、研究求深”的精神,决定选择“心育活动课各年龄阶段基本内容及活动方式研究”为我校“十五”期间心育研究子课题。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以二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开设心育活动课,在三年内探索出最适合小学低、中、高各年龄段特点的心育活动课内容和活动方式,并以此作为我校心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其他途径,探索一条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二、营造氛围,培养队伍,齐抓共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系统工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心育队伍,营造心育氛围,我校着重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1.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健康心理。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决不可等闲视之。为此,我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校党支部制定了《师德八不准》、《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师德考核评议制度》,在教师中开展了“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主题活动,学校每学期推选出“三尊三爱”先进典型,召开经验交流会。此外,张丽英校长还亲自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为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保证。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心育氛围,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我校每学期都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这些途径向家长传递家教新思想、新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三、深化实验,开展活动,强化教育

1.确定实验班,选择优秀实验教师,开设心育活动课。我校把新二年组的二、三、四班确定为实验班,一、五、六班作为对比班。由学校大队辅导员孙艳红任心育课题组主要负责人,选择我校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吴星萍、钟屹梅、王雪虹等三位教师为实验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我校为三个实验班设置了心育活动课,课时为每周一节。以心育活动课为主渠道,结合学科渗透、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①自我心理:通过主题为《告诉你我是谁》、《我的小世界》、《我的第一次》等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②学习心理:通过《我想学》、《谁的力气大》、《学习的滋味》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初步了解获得知识可以有多种途径。

③人际心理:通过《我想夸夸你》、《听听别人怎样说》、《学会交朋友》等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④合作心理:通过《学会合作》、《齐心协力》、《大家一起来》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⑤生活心理:通过《快乐每一天》、《幸福家庭》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学生珍惜幸福、快乐的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⑥创造心理:通过《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过三十年,我们来相会》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乐于创造的品质。

⑦成功心理:通过《数字游戏》、《我在想什么》等活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⑧品德心理:通过《你怎么做》、《谁对谁错》等活动使学生懂得行为判断,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他人、宽容对待他人的良好品质。

2.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既是智育的主渠道,又是心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抓好实验班心育活动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首先要(上接第14页)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以此为载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确定的心育目标主要有: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②培养学习兴趣;③培养自信心,实施成功激励;④进行潜能开发和智力训练;⑤培养学习毅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⑥培养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⑦培养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3.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来吸引少年儿童的广泛参与,通过体验教育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寻找一个位置,扮演一个角色,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求得发展。如: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班队会、队报、红领巾广播站、五星队员评比等常规的少先队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学规范、见行动、争做文明小使者” 和“手拉手互助”等活动,展示了新时代小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风采。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意志,每年还要举行“重走长征路”远足和“军营一日行”等体验性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为造就全面发展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环境建设,营造心育氛围。

我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校园氛围。如:在一进校园醒目处书写校风校训、邓小平题词,教学楼内分楼层悬挂名人名言、名诗佳句、同学及老师的绘画作品,教室后墙设统一墙报,要求各班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设计墙报内容。总之,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力求做到“面面墙壁说话,棵棵草木育人”,使全校学生在清新整洁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自我激励,不断进步。

上一篇:中专毕业生自我介绍作文下一篇:文化传播专业主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