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2024-07-07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发展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代表一个地方的对外形象和发展潜力,对于一个地方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科学性、政策性、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发展环境优化调查建议经济发展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深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建设的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推动上津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我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现状透视近年来,上津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始终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全县上下的齐心努力,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上津的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县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经济发展环境依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发展环境不尽人意的地方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从环境差、效益低的地方流向环境好、效益好的地方,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人才、资金、技术流向沿海开放程度较高地区,“孔雀东南飞”现象,就是人们追求事业最大发展空间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突出表现,这是一个社会规律,也是人们思想的普遍反映,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认识不足。有的单位和部门特别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心中无全局,只有部门的一亩三分地,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只要触及到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便斤斤计较、寸步不让、工作难以推动。有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表里不

一、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利益,闹得是非不断,矛盾突出,没有企业想企业,没有投资想投资,有了企业宰企业,有了投资就设卡,动不动就堵门断路,完全是一幅“地头蛇”的架式,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二是少数单位部门风气不正。一是服务意识淡薄。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本末倒置,高高在上,重管理轻服务,把党和政府授予的权力作为刁难企业、单位创收、个人谋利,为难群众的工具,重人情、轻原则,门难进、脸难看,工作疲沓,甚至有吃、拿、卡、要的恶劣现象。二是机械执法。一些执法部门把部门利益摆在第一位,不是一切从有利于发展出发。而是变着法子为部门着想,墨守成规,履行职责时上推下卸,有利可图时就你争我抢,从来没有想过要如何去规范管理、如何去服务社会。结果执法部门是得了点好处,却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伤了企业的感情,损坏了上津的形象。三是一些基层单位和干部做事不讲规矩。一些基层干部,置县委、县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置入脑后,你开你的“绿灯”,他亮他的“红牌”,目的就是想谋取私利。造成“领导表态都很好,实际办事却太难”的局面,也就是人常说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三是个别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突出表现为乱作为、不作为和慢作为。个别执法人把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想吃谁就吃谁,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把服务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少数服务单位成为企业头上的一座座大山,加重了客商、企业负担。有些人占据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手中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好好地珍惜,而是为所欲为,把职权变成特权,变成拉关系、捞好处的工具,到处谋私利、捞好处。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2

一、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

1.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

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 它包括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等内容, 其中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近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利益的不断调整, 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相对集中, 由此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 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而最重要的是加快法治环境建设的步伐。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认真学法、守法、用法, 形成各方严格依法办事的浓烈氛围, 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健康有序地运行。

2.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市场主体的活动, 市场秩序的维护, 公平竞争的实现, 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都需要法律的调整、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因此, 制定合法、完整、有效的规则, 使政府依法行政, 企业依法经营, 公民知法守法, 以此来创建一个平等竞争、高效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 是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3.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出台各项优惠政策, 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如果突破国家的有关规定, 自谋对策, 搞政策大战, 也许能取得一些短期效应, 但最终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遗患无穷, 吓跑投资者。对于投资者来说, 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给投资者明确的利益预期, 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信用保证, 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体会到改革发展给其带来的成果, 从而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二、影响法治环境、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营造一个完善、有序的法治环境, 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当前, 影响法治环境、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民主法治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要解决这些问题, 对地方政府来说,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抓县域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法治建设, 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此, 尽可能排除不安定因素, 把影响和阻力控制在最小范围, 降低到最低限度, 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健康稳定发展。

三、营造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法治环境的策略

1. 营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

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 经济难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就必须有含金量高、吸引力强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首先要抓好政策创新。要在县域权限范围内, 围绕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 进一步研究制订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的奖励政策, 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开拓更大的空间。有关的优惠政策, 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兑现, 认真贯彻执行, 不能搞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 在不违背国家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 都可以大胆引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 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 都要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 把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有关政策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

2. 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在发展中抢占有利位置, 不能凭长官意志, 要按照市场规律, 在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投资环境上下功夫, 创建对内外商具有吸引力的良好环境, 以形成“洼池效应”, 这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凡能放开的政策彻底放开, 能优惠的地方尽量优惠, 能帮助的方面全力帮助。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作出承诺服务, 做到政治上平等, 办照上简化, 生产上维护, 权益上保护。对外资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大户要严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凡客商的投诉, 要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 会同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及时受理, 从重从快处理各种危及客商生产经营、人身及财产安全事件, 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 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要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保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对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综合施策, 努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化路径

1. 依法解决“三农”问题

县域的民众主体是农民, 县域经济直接面对的是“三农”问题。执政为民、执政富民, 是党的宗旨, 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民富裕起来。

首先, 要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促进农民增收。一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合法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控制征地规模, 改革征地制度, 完善征地程序, 维护农村的稳定。二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要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 规范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同时, 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 实现农户产业结盟。三要促进农民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依法建立并规范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 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 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其次, 依法服务农村现代化, 促进农业增效。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在制定法律法规、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 重点培育和发展能够带动农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新型经济组织, 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户各自的优势, 对资金、科技、管理、土地和劳动力诸要素进行优化组织, 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不断加强并逐步规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 鼓励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与企业结合, 建立科技型研发企业, 依法保护其知识产权。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依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使政府性服务、企业化经营服务和农协组织服务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 依法壮大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发展。要扩大对“三农”投入的比重, 落实对农业实行反哺政策, 逐年增加预算内投资, 保证农业投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 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整合财政支农投入, 完善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组织建设, 形成高效的资源开发配置和完善的组织管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 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管理。多渠道增加农村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 重点扶持生态技术、清洁能源、高新技术等无污染、少污染产业, 引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 不断深化机构改革

县域经济发展, 无论是硬环境的改善, 还是软环境的打造, 关键在于当地政府要有一套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机制和体制。要按照“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要求, 不断深化机构改革。

首先, 调整机构。在依法核定和控制乡镇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同时, 应调整组织机构, 使之配置更优化, 人员更优秀, 服务更有效, 确保农村基层社会更有序、更和谐。在乡镇合并的过程中, 通过人员分流, 资源整合, 使乡镇自主权明显增强, 在降低了行政成本的同时, 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 还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一些部门和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次, 完善机制。配合中央各项政策, 逐步建立稳固的社会基础和收入持续增加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改革审批经济体制,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 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放宽市场准入, 准入标准要透明, 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影响环境、涉及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情况, 要依法办理许可手续。

第三, 科学考核。政府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和干部问责机制, 从传统的GDP增幅的一维考核向多维考核转变: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 又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既看经济综合指标, 又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既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数字, 又看具体的成效;既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又看党的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成效;既看当前的发展, 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

3. 精心培育成熟市场

市场环境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点, 这要求政府在依法治理市场环境的工作中, 重点把职能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上来。

首先, 依法规范市场主体。对县域经济而言,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通过激活民间投资,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要强化中小企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 完善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 建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作用, 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素质。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 广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对富民强县的重要作用, 宣传先进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家的事迹, 在社会上形成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法律上平等的舆论氛围。

其次, 依法培育市场环境。依法培育市场, 使产品平等进入市场, 参与竞争, 要求政府立足于对内搞活市场, 对外开拓市场, 加强对城区专业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的体系建设, 使市场要由松散型发展到集中型。在培育市场的基础上。一方面, 要致力于依法维持市场的良好流通轶序, 及时规范城乡的民间流通组织, 废止影响流通的规范性文件, 切实为工农业产品流通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 要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 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 确定一批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予以扶持, 彻底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

第三, 依法调节市场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 公平竞争对于维护县域市场正常秩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经济领域的行政执法, 保护合法行为, 惩治违法行为, 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 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 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

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模式分析;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一、县域经济的特征及模式概述

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国家之强,在于州县”。从古至今,县域始终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层次和最基本的单元。我国对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实践探索时日尚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或统一性的概念。从专家学者的论述中,笔者归纳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以下基本特征。

1.农村性

在我国总是把“县”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县域,中国的农民主要生活在县域,县域的大部分土地属于农村,离开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就无所谓县域。目前中国县域经济本质上仍属于农村经济的范畴。因此,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区域性

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域经济,是相对稳定的基本行政单元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和行政界限,其形成明显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特色等区域性因素影响。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因而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

3.层次性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层次,其本身具有内在的层次性。县城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具有核心和导向作用,属于最高层次,乡镇经济是介于县城和农村的中间层次,村级经济则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层次。所以,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4.综合性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综合性特点。县域经济有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产业、领域和部门。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一、二、三次产业各部门。它集三次产业为一体,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自主性

县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区域,具有一级基层行政体系。县域经济以县级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具有功能完备的县级财政和地方税收体系。在决策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独立地制定发展计划,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不同县域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很大差异。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可分为五大类:

1.资源主导型模式

资源型模式就是发挥县域内资源的禀赋优势,包括生物、生态、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效用,形成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最终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如广东省恩平市凭借得天独厚的热矿水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温泉旅游,建成了一个大规模、高品位的“中国温泉之乡”,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2.农业产业化模式

农业产业化推动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有效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是山东省寿光市,依托其独特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建成了全国“菜园子”,并依靠蔬菜产业一直跻身全国百强县榜单,成为老牌“农字号”百强县。

3.工业推动型模式

树立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通过县域工业发展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典型案例是诸城工业强县。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合作制首先从这里发端,成功后推广到全国。同时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现已形成新郎、得利斯,福田等国内知名的品牌。

4.园区承载型模式

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注重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引进外资来推动园区的建设,把同类企业、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在园区聚集起来,吸引工业的空间聚集和产业提升,以园区建设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园区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5.产业集聚型模式

集群引领模式,即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绍兴市、福建省晋江市等,都是集群化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

二、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评析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宝鸡市各县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改善民生,县域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其整体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一)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县域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1年,宝鸡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4.4%,县域生产总值占宝鸡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4%,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县均实现生产总值60.6亿元,较上年增加11.25亿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中,凤县首次入选全国西部百强县,成为宝鸡市第一个进入西部百强县的县。

nlc202309011118

2.县域工业增长较快,主导作用日渐凸显

2011年,宝鸡市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259.7亿元,增长20.4%,高于宝鸡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宝鸡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宝鸡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达到47.6%,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已经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3.项目建设增幅明显,县域投资比重加大

2011年,宝鸡市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5亿元,增长23%,占宝鸡市总量的5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3亿元,增长31.6%。九县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凤翔最大、凤县次之、岐山位列第三,分别为93.2、74.3和70. 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眉县最快、陇县次之、凤翔位列第三。

4.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发展保障强劲有力

2011年,宝鸡市县域财政总收入36.4亿元,较上年增长26.1%,县均财政总收入4.05亿元。在九县财政总收入中,凤翔最高、凤县次之、岐山位列第三,分别为10.5、7.2和5.1亿元,千阳与太白县最少。2011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增长33.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宝鸡市地方财政收入28.1%。

5.惠民政策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宝鸡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宝鸡市县域财政支出75.8亿元,较上年增加17.6亿元,增长30%。经济发展有效地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340元,较上年增长2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12元。

(二)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宝鸡市县域经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综合经济指标不高,与科学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县域经济总量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2011年,宝鸡市实现县域生产总值5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4.4%,但低于全省14.9%的水平。宝鸡市县均实现生产总值60.6亿元,但其总量仅为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 75.4%。宝鸡市县均财政总收入4.05亿元,为全省县域平均财政总收入的40.7%。凤县虽连续三年入选全省“十强县”,但与省内府谷、神木等县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2.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主导作用不强

宝鸡市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仍未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较多,但经营效率低、特色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档次低,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较多,但规模企业少,具有品牌效应的集团企业更少,难以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生产要素十分匮乏,县域发展活力不强

宝鸡市县域发展基本要素供应不足:一是管理、技术人才稀缺。由于成长环境欠佳,致使各县实用人才、创业人才特别是优秀企业家严重短缺。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城市偏向经营战略,致使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总量十分有限,严重影响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导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矛盾突出,一些好项目由于用地难以落实而被搁浅。

4.体制机制束缚严重,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尽管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强调很多,但县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在行政体制方面,市级政府倾向于调配市域资源集中发展中心城市,致使县域经济自身资源不足、活力不强。在财政体制方面,财力主要向省、市两级集中,县级政权受条块分割体制制约,缺乏集中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5.县域发展环境欠佳,招商引资能力不强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均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硬环境方面,县域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全市有相当一部分县域城建、交通、通讯等条件差,致使城镇化率偏低。在发展软环境上,部分县域信用环境、发展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经济交往合同履约率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三、加快宝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能采取单一的发展思路,必须要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眼光,实施整体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特色经济

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各县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产业和品种结构调整,培育形成特色主导产业。如宝鸡市渭河川道应立足科技工业园和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创意农业。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各县要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后,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产销衔接。市县两级要开辟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适时合理流动。

(二)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园区软硬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创建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大企业入园发展。其次,明确定位,突出特色。结合县域实际,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再次,不断提高县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坚持依靠科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推进城镇化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首先,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县区要立足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综合功能和带动能力,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其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建设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拓展其发展空间。最后,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彻底摒弃“重建设、轻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

(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首先,积极解放思想,为非公经济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其次,支持为农村服务的中介组织发展。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充分发挥其联结企业的纽带作用。最后,着力为非公经济发展供优质服务。各县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非公有制企业招商引资搭建平台,提高非公经济招商引资能力与水平。

(五)构建要素支撑体系,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首先,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创新贷款方式,满足县域经济的融资需求。其次,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最后,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

(六)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其一,要善于用市场经济办法配置资源。加强工业园区、小城镇建设用地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盘活现有土地存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其二,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与非行政许可项目,做到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减少审批层次,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其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完善联系与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和“保姆式”服务。

【作者简介】

童力冲,中共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4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荆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我们与城区44家企业和18家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大家普遍反映,近几年来,荆州经济发展的硬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重视环境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实行经济发展环境由“整治型”向“建设型”跨越,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努力营造通畅、宽松、便利、法治的良好环境,依然是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座谈中,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下“重锤”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前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发展意识不强,企业经营的政策环境仍不宽松。座谈中大家反映,传统的官本位、权本位、利本位意识在一些部门仍然存在。有些干部发展意识不强,习惯用计划经济的管制手段管理企业,居高临下,错误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对企业不惜竭泽而渔。少数部门由于思想观念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习惯用条条框框束缚企业,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支持的少,干预的多;设路标的少,设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审批项目过多,程序繁琐,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不够。座谈中反映,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对滞后。一些部门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缺乏紧迫感,工作中轻服务、重收费,轻监管、重处罚,程序繁冗,服务效率不高。行政审批项目偏多,行政审批手续繁杂,行政审批时限太长。

第三,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有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接到报批项目后,采取“挤牙膏”式的服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快办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单位收费名目较多,自由裁量权过大。有些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少、宣传政策少,但突击检查多、行政处罚多。在行政处罚中就高不就低,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抬高处罚额度,只要在检查中发现一点问题就狮子大开口。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滋生执法中的腐败行为。座谈中反映一些垄断行业收费标准高,弹性大。有些中介机构借助行政部门的职能,强行收费,巧立名目收费,甚至只收费,不服务。

第五,少数执法部门趋利执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从座谈情况看,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依然变相下达创收指标,收费养人,把执法、办案当成创收手段。受利益驱使,有的执法部门有利争着跑,以至越权执法、跨辖区执法、跨领域执法。有些部门甚至相互联合,故意设置行政处罚陷阱,致使企业遭受无辜损失。执法中言语粗暴、态度生硬的现象仍然突出。

上述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挫伤了企

业二次创业的积极性。因此,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二、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思想不解放,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是造成发展环境不优、影响荆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少数干部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市场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难题和问题,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有些执法部门的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当今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趋势,墨守成规,工作中缺乏敢闯敢冒的开创精神,扶持企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腾飞的举措不够得力;有些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习惯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手脚,人为地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少数部门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权本位、利本位思想影响,怕部门职能旁落、怕部门利益受损、怕权力丧失、怕减员削职,在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中缺乏真抓实干的勇气,有的想方设法保留审批项目,致使审批制度改革难以到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漠不关心,缺乏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服务意识差,直接影响了经济环境的改善。

二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一方面,由于政策赋予了行政执法部门宽泛的权限,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有的领域可由两个甚至多个执法主体监管,由于执法主体间的职能没有准确界定,客观上既存在部门内职能重叠,重复收费的问题,又存在部门间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市市区两级行政管理的事权尚未理顺。在城区,市区之间采取的是独立核算、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市区间各执法部门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两者的执法权限、执法范围、执法对象又没有明确的界定,市区两级行政部门间经常发生重复执法的问题。

三是地方财力不足。由于发展不够,地方财力不足,许多审批项目难以减少,不合理的收费政策不能废止,行政机关的冗员难以精减,发展和生存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也是经济环境难以迅速优化的直接原因。由此派生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执法等许多有损经济环境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使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环境不能同步。

四是保障机制不健全。首先是责任机制不明确。尽管市委、市政府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部门落实不够,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具体,工作绩效考核不及时,绩效考核的结果没有很好地与干部任用、奖惩挂钩。其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形式单一。一些部门政务公开推行不力,特别是企业评议部门,企业评议行风的制度尚未形成,一些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其三,制度体系不完备。近年来,虽然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采取了诸多措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但由于这些办法和措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制度约束的功能没有充分显现。因此,在当前有效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我市优化经济环境的工作依然处于治标阶段,经济发展环境尚未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三、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在全市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服务发展”的大讨论,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生命线”的重要意义。要努力解决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全局意识要强;在效率与程序的关系上,效率意识要强;在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上,服务意识要强;在创新与规范的关系上,创新意识要强。

2、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是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正确处理执法与发展,执法与服务的相互关系,尽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一是要尽快理顺市区间、部门间的行政执法关系,建立权责明确的行政执法体系。大力推行同城合一的行政执法管辖方式,逐步试行城区综合执法制度,从管理体制上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重复处罚、重复收费的问题。二是要实行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的听证和审批制度。重新清理和规范执法主体,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推行行政执法项目、程序和结果的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管,积极探索行政处罚决定权、检查权两分离的工作办法,最大限度地制约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三是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端正执法理念,切实改进执法作风。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真正形成执法机关与企业间和谐共生、发展有序的良好局面。

3、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从当前区域竞争的态势来看,行政服务环境最具决定性,最具带动性,最具能动性。环境决定发展,服务创造优势。因此,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体现。一是要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坚决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和衙门习气的作风,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二是要进一步抓好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构建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一体的行政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强化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审批程序和审批方式,继续落实“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切实解决行政部门明进暗不进,职能体外循环的问题。三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开放行政管制,切实做到把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把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职责还给社会。要全面实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减少行政审批的环节,严格确定行政审批的时限,真正实现行政审批的全面提速。四是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部门办事窗口等现有资源,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方便企业办事。

4、进一步建设诚信环境。当前要深化区域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创建工程,逐步建立起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政府信用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恶意逃避金融业债务行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特别要抓好诚信政府、诚信中介和诚信企业的建设力度。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5

巢湖市政府门户网站2008-12-3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524 次】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要投稿】

王炳祥

http:///chgz/article.jsp?articleId=742

4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域,银行“贷款难”与企业“难贷款”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金很难在辖区内产生良好效益,另一方面辖区内经济发展又急需金融机构资金的大力支持。为探索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笔者对和县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探寻金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信贷现状

近年来,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县级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明显存在吸收存款功能强化、发放贷款功能弱化的现象。融资难成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存款总量增长较快。各项存款是金融机构(不含政策性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发放贷款的坚强后盾。2000以来,和县金融机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截至2008年3季度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73.64亿元,是2000年的3.7倍。

(二)贷款总量增长乏力。2000年,和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为17.04亿元,截至2008年3季度末,各项贷款26.45亿元,剔除农发行5.57亿政策性贷款因素,只有20.88亿元,仅增长22.5%。

(三)存贷比持续下降。2000年,和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19.95亿元,各项贷款为17.04亿元,存贷比为85.4%,至2008年3季度末,各项存款为73.65亿元,各项贷款为26.45亿元,存贷比仅为35.9%(剔除农发行政策性贷款,仅为28.3%)。

(四)金融“垒大户”现象严重。2008银企对接会,和县金融机构和企业协议贷款额14.65亿元,截至3季度末,实现贷款5.39亿元,但大部分集中在县内仅有的几家大企业,其中给县内上市公司华星一家贷款就有2.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8.3%,而县内一些中小企业贷款却十分艰难,签订的协议难以落实。

(五)农信社成县域金融主力军。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03年以前,商业银行是县域贷款的主力军,2004年以后,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至2008年3季度末,剔除农发行政策性贷款,和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为20.88亿元,其中,仅农村信用社就有16.04亿元,占76.8%。

二、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信贷乏力的原因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信贷服务能力下降。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转变经营策略,主动撤离县域,实行“扁平化”管理,上收县级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资金由省行直接调度,市二级支行对中小企业只有5000万元的流动资金审批权,项目资金审批权一律在省行。国有银行有意识地撤离县域后,县域机构功能严重萎缩,信贷规模不断收缩,存款成为经营的主要目标,导致金融信贷服务能力下降。同时,特殊的政策和邮政储蓄网点优势使邮政储蓄资金流出县域后难以回流,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城市。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约束。一是信用评级难。银行对法人企业评级要求提供近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而对于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提供标准财务报表的县域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缺乏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县域企业多数评信等级低,不符合贷款条件。二是信贷方式单一与县域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支持范围狭窄和需求范围扩大之间的矛盾,贷款需求期限长与金融支持短期化矛盾突出,同时抵押难、担保难,制约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三是贷款权限上收过度,对县域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产生不利影响,使县域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四是过分强调风险考核和新增贷款零风险的机制不切实际,造成信贷人员奖惩不对称,从而严重挫伤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县域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缺陷成为融资障碍。县域经济起步较晚,大部分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发展的民营企业,在财务报表、业务管理等方面基础工作达不到银行信贷的条件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信用等级不够。目前,和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0家,其中,在各商业银行建立信用档案的只有40几家,达到授信等级的仅有20几家。二是利润空间比较模糊,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向银行提供

明确的利润增长点,发展前景不明朗。三是自有资金少,流动资金不足,资金链比较脆弱。四是经营者的素质和信用资料难以考证。

(四)社会信用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企业改制过程的逃废债让金融机构心有余悸。前几年,一些企业借改制之名行逃废债之实,贷而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2002年末,和县金融机构被26家企业悬空、逃废债本息达6977万元。二是信用环境建设中,金融部门看不到惩治不信用行为的整体合力,政府、央行虽在极力主导,但部门的配合仍然乏力,全社会还没有形成“珍惜信誉,爱惜名声”的良好氛围。三是企业对信用认识不足。

三、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的对策

(一)强化信贷投入激励考核措施。在现行体制下,要想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必须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突出“正向激励”。2006年,和县出台了《和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按照“奖励与贡献挂钩”的原则,对金融机构从新增贷存比、新增贷款、信贷资产质量等8个方面实行考核评比,考核名次较好的,县政府不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在财政资金、单位存款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考核办法出台后,县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工商银行和县支行为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出台了新增存款全部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规定,存贷款业务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到2008年3季度,工商银行各项存款由2006年的46182万元增加到66318万元,贷款也由10374万元,增至24747万元,分别增长43.6%和138.5%,促进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扩张。

(二)加强与上级行沟通联系。目前,县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没有贷款审批权,而上级行对县级经济发展状况又不了解,对双方的发展都造成被动局面。因此,县政府要主动出击,定期组织“上级行长看形势”活动,把省、市各商业银行行长请到县级来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亲身感受县域经济蓬勃的发展态势,感受县内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增长后劲,增强上级行给县内中小企业放贷的信心。县级金融机构也要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申请上级行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确定合理授权、授信额度,简化、完善信贷发放程序,对县域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构筑银企合作平台。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职能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协调政府及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精心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对接的“金融平台”。建立协调例会制度,按季分析、通报经济金融形势,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做好优势项目、优质企业筛选、包装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贷款风险小的优秀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方向。积极帮助企业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利于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科学规范的公司制运转机制。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帮助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促进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贷营销,扩大信贷投放。

(四)建立完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县域经济如果没有相配套的信用担保体系,只是单方面地期望金融机构短时期扩大信贷支持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健全完善县级信用担保公司,扩大信贷担保能力,创新信贷担保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担保体系,积极为各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降低银行的风险监控成本,切实解决企业办理担保、抵押贷款难的问题。2005年,为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难题,和县组建成立了两家担保公司,加强与银行合作,发挥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功能。其中,仅振兴担保公司一家,自成立以来,就为43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1.92亿元,且运行良好,14户贷款到期的企业全部按期还款。目前,公司注册资本规模已达1亿元。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中共开原市委书记魏俊星

开展全民创业,努力实现民营经济的第二次飞跃,加速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是我市贯彻落实铁岭市委全民创业战略,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全市60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和根本利益,是巩固和发展政通人和、全新快速发展大好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打造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打造辽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旗舰的必由之路。

一、站在“打造旗舰”的高度,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早在2001年初,开原市委就提出了“开展全民创业,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工作目标;2003年,贯彻落实铁岭市委提出的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开原市委进一步明确了“全党动员,全民创业,实现我市民营经济的第二次飞跃,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的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五年来,在铁岭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开原的民营经济始终在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上发展,到2004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25960户,比2000年末增加了7027户;从业人员发展到74000人,比2000年末增加了27329人;上缴税金15227万元,是2000年末的5.3倍,四年累计上缴税金40360万元。预计到今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达到31152户,比去年末新增5192户;从业人员增加到84900人,比去年末新增10900人;上缴税金19020万元,同比增长24.9%。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无论是速度、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对全市经济的重大贡献,对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对促进社会稳定,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从以下几组数字可以充分说明:

一是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民营经济增加值,2000年末是79265万元,今年前9个月实现了281050万元,是2000年末的3.5倍,预计到今年末可实现365000万元,比2000年末总量增加了285735万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二是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民营经济上缴税金,由2000年的2900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11560万元,2004年的15227万元,今年可实现19020万元,占全市可支配财力的50%,对保工资、保稳定、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民营经济对就业的贡献。五年来,全市共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49965人,据不完全统计,发展民营经济安置了43500人,占87%。全市能够实现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全市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四是民营经济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000元增加到2004年的6616元,净增加了2616元,有2000元是民营经济形成的,占76.5%。

五是我市民营经济在铁岭市的比重和位次。以2004年为例,我市GDp总量42.1亿元,占铁岭市GDp总量215亿元的19.6%,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30416万元,占铁岭市90个亿的33.8%。我市民营企业户数25960户,占铁岭市总户数12万户的21.6%。我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74000人,占铁岭市42万人的17.6%。这些数字说明我市民营经济在铁岭市占重要的地位。由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铁岭市对各县市区党政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中,我市已经连续四年获得排名第一。

这五组数字可以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是正确的,2001年提出的开展全民创业,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大政方针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了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得益于在铁岭范围内率先三年实施了全民创业的重大举措;得益于实施了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双轮驱动、双轮互动的发展战略;得益于我们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推行了发达地区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得益于我们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得益于我们突出了民营经济创业的主体,明确了发展的重点和放宽的领域;得益于广大工商业者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得益于全市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共同努力,营造了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全市经济的提升,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进步,提高了全市的综合实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加速了建设辽北现代化小都市的进程。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照先进找差距,我市民营经济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民营企业自身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一是企业的总量少,单体企业规模小,缺少拉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没有形成互补、互动、互进的局面。二是科技含量低,传统产品多,缺少驰名品牌和名牌产品,市场的知名度低,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产业和产品,致使市场竞争力不足,占有的市场份额少,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三是区域特色经济不突出,在省内没有形成重点行业、知名企业和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产品。除企业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企业经营者存在着小富即安、小绩即满的思想,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缺少创业之初的思想和精神,有的由创业发展到现在的贪图享乐。比如,在我们开原,私家车比较多,而且高档名牌车比较多,这种现象至少说明我们一部分企业家的进取心不强。当前,开原的企业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现在的竞争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而且是快鱼吃慢鱼。不进会被吃掉,慢进也会被吃掉,所以,一定要抢抓机遇,加速发展。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没有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一些较好的企业也没有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三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停留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综合素质不高,三个机制创新、现代企业制度没有体现出来,这就决定了这样的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在我们区域内部也有不健康的问题存在,比如说,妒忌的问题、排斥的问题和无序竞争的问题,这些都对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我们开原的开放程度还不高,缺乏谋大事、创大业、求大发展的胆量和气魄。

今年4月份,铁岭市委李文科书记到开原调研,对开原明确提出了“打造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打造辽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旗舰”的新的定位,铁岭市委把打造旗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开原,对我们是激励,是信任,更是厚望,体现出铁岭市委对开原的特殊关怀和重视,不仅希望我们要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寄希望于我们,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要起到表率、导向、方向的作用。我们要不负上级党委的殷切希望,不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必须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常规的思路,常规的举措,常规的工作目标,常规的工作节奏,我市五年来发展民营经济,实现第一次跨越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我们把许多高不可攀的目标变成了现实,靠的就是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才取得了今天这样一个大好的形势。所以,要“打造旗舰”,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鼓更大的干劲,树更高的目标,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努力实现强市富民的奋斗目标。

二、明确任务和目标,在全市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的高潮

1、民营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实施铁岭市委五大战略,全党动员,全民创业,推进我市民营经济的第二次飞跃,实现民营经济由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跨越,实现县域经济民营化目标,全力打造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打造辽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旗舰。

2、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年,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户数要发展到31152户,业、从业人员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20%;实缴税金140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要达到60%,对财政的贡献率51%;对就业的贡献率80%。

3、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科学规划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布局。要按照县域经济民营化的目标,完成民营经济整体布局的调整。到年末,要完成25户国有企业和28户非工业企业的改革任务,实现国有资本全部、有序退出。

二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建设。要重点发展冷饮、塑料彩印、造纸、建材、机械加工五大民营骨干行业,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主体。

三是做大做强重点企业。要做大做强雨润、水泥、朝龙、嬴德等100户民营重点企业。今年要完成30户销售收入超千万、利税超百万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其中,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企业1户,超亿元的企业2户,超5000万元的12户,1000万元以上的15户。

四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建设好开原五金城、开原家居用品汇展中心,尽快形成开原五金城、新都商贸购物中心、辽北家居汇展中心等五大商品集散地。

五是开发优质名牌产品。要重点开发20个省、市级优质名牌产品。今年要新开发省以上名牌产品5个,恢复玫瑰酒这一历史名牌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组成专门班子落实。

六是加快载体和平台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四大班子领导抓工业园区的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重点建设好市乡两级五大工业园区,园区总的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要完成投资1.2亿元,实现园区的“六通一平”,力争把铁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辽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形象最好、功能最全、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牵动力最强的工业园区。到今年年底,五大工业园区新增工业总产值要突破20亿元,园区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达到23户。

七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适应全民创业,实现民营经济第二次飞跃的需要。

4、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从我市实际情况看,当前,绝大多数人还处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市场,没有门路的状态,必须做好全民创业的起步工作,要在扩张总量上下功夫,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上下功夫,在发展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第一,对没有完成原始积累的,要本着“能干什么就研究什么,会干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方方面面的人才领办、创办、兴办民营企业,具体要做到“五个一批”:一是鼓励党政机关干部领办一批,二是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兴办一批,三是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创办一批,四是启动民间资本新上一批,五是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对新登记的民营企业要突出四个环节:工商部门要研究符合政策,减免管理费的办法,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税务部门要研究减免税费的实际政策。经济部门要积极为创办民营企业寻找门路,在民营企业建设中、初始运营的各个阶段给予支持,让民营企业无障碍地创业和发展。新办的和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要享受招商引资的全部优惠政策,开原制定的政策,开原人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优先享受,充分享受。

第二,对已经处于起步阶段的,要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实现各种资本的充分利用,使民营企业充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同时,金融、税务、土地、外经外贸部门要研究具体意见,有重点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鼓励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

第三,对已经形成规模的,要帮助研究做大做强,产品升级,管理创新,促进民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要研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强势。要创建几个大型的企业集团,引导民营经济走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

三、切实加强环境建设,营造适合民营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竞争。抓环境就是抓经济,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效益。经济发展永无止境,环境建设永不竣工。

古时讲天时、地利、人和,讲的就是环境。环境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沿革看,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品和市场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都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和事业的兴衰主要取决于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应该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一种环境是:企业、产品和市场推动环境建设,使环境适合企业、产品、市场的发展。这种环境,企业、产品和市场作为主体来推动环境建设,如果推动了,企业就发展了,如果推不动,企业就会消失。这样的企业即使能够生存,发展也会非常缓慢。这种环境需要下决心进行治理。另一种环境是:党委、政府始终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需要,超前建设,全程服务,一路绿灯,给企业、产品、市场足够的阳光和雨露,支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积累,迅速成长为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有了这样的环境,一个地区的经济就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百姓就能够从中受益。这种环境,就是我们开展全民创业,实现民营经济第二次飞跃所需要的环境。

近几年来,我们在环境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力气,我们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正因为这样,近几年,开原的经济建设、各项事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对照发达地区找差距,我们在环境建设上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很多令投资者不满意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开原的环境质量和整体形象。比如说,我们交警罚款的问题,造成投资客户大量的投诉,过往车辆望而却步。尽管我们已经改进了,但是给企业和一些过往司机造成的恐惧心理还没有完全解除。所以说,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罚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还有吃拿卡要、“三乱”的问题,已经对以商招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要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从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建设环境的重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开原的小环境创造好。一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建设好环境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二要牢固树立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开展全民创业,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三要紧紧围绕项目落户、产品升级、产业形成、增加收入,强化“支持就是工作,承包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发展就是目的,强市富民就是标准”的理念。四要建设好开原的小环境。标准是:创造适合各类经济体制、各种经济成分创业发展的环境;创造适合大中小项目竞相发展,民间资本充分涌流的环境;创造适合餐饮、娱乐行业,小商小贩有序发展的环境;创造适合内资、外资集聚,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双轮驱动的整体环境。

在环境建设上,我们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硬环境建设。在胜利实现三年大变化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城市的载体能力。从年初到现在,由于我们有了现代城市的雏形,有了良好的知名度,无论是韩国、日本的客商到开原来,还是南京、山东、黑龙江的客商到开原来,对我们硬环境建设和载体的能力评价都很高,来市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特别是我们成功引进了国内500强排名第272位的南京雨润集团和连续三年农机销售总量占全国第一的黑龙江勃农集团,对开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一个方面,要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开原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个机关、每名干部做起,从每次洽谈、每个项目做起,建设好六大环境。一是营造适合全民创业,实现民营经济第二次飞跃的舆论环境。二是营造热情周到的服务环境。三是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四是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五是营造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六是营造重才亲商的政治环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留人。

四、切实加强领导,为全民创业提供坚实的保证

第一,要切实加大领导力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我和志勇同志挂帅;继岩同志任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是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继岩同志兼任,负责抓好全市这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三是把软环办提格为正科级相对独立的执法执纪单位,充分发挥软环办的作用,对软环境建设负全责。四是成立行政集中审批办公室,正科级单位。五是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有重点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六是启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七是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要运营,经营好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为民营企业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八是积极取得各金融单位的支持,特别是小额贷款支持,加速民营经济发展。

第二,要切实加大责任落实力度。一是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目标责任制,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标准,作为评价领导干部、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要有检查、有考核、有验收。全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任务要详细分解,落实到每个班子和每名领导干部身上。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市级领导干部承包重点民营企业责任制,明确指标任务,明确责任,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三是建立各级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在开展全民创业,实现民营经济第二次飞跃中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绝不允许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松懈怠慢。四是建立督查督办制度,以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目标办为主,对民营经济工作,各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核和验收,四大办公室做好配合。

第三,要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重点解决“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问题。依法行政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项目,特别是在费、税管理上,要支持到位,扶持到位。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大依法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为实现民营经济第二次飞跃保驾护航。政法战线要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要重点解决执法不公和行政乱罚款的问题,解决“高压线不带电”的问题。入企必须到软环办领取入企卡,填写入企工作内容,不得超过权限工作,没有入企卡,不准入企工作。企业可以一律不接待。要实行部门服务承诺制,各有关部门要在新闻媒体公开承诺,市委、市政府要对“窗口”服务单位承诺落实情况和政府各部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向全社会公布,排位靠后的单位领导要在新闻媒体上向全市公开检讨,排名后三位的单位领导要给予黄牌警告。对服务不到位或执法不公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7

一、肥西县主要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1、三大园区基本情况

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 现已基本形成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5大主导产业, 在全省县域园区中, 目前位列县域园区综合实力第一名, 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开发区第4位。

柏堰科技园成立于2005年10月, 是合肥高新区和肥西县共同合作开发的安徽省首家跨区域的工业园区, 以家用电器产业为支柱, 家用电器质量、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 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港工业园成立于2008年8月, 是合肥经开区与肥西县合作开发的新型园区, 以电子和医药制造为支柱产业, 合肥出口加工区位于园区内, 为安徽最重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基地之一。

2、三大园区现阶段取得的工作成就

2014年度, 各园区紧紧围绕预定目标任务, 着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转型发展等重点工作, 保持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其中, 桃花工业园和柏堰科技园因建成较早, 企业入驻及开工生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在招商选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新港工业园因建成稍晚, 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征地拆迁及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还存有大量工作。 (见表1)

今年1-5月份, 三大园区共完成产值416亿元, 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80.6%。其中桃花工业园1-5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98亿元, 同比增长17.2%, 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38.4%;柏堰科技园1-5月份累计实现产值121.9亿元, 同比增长8.5%, 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23.6%;新港工业园1-5月份累计实现产值96.2亿元, 同比增长37.4%, 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18.6%。

二、工业园区建设对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1、园区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历史上, 肥西就是一个农业大县, 在农业生产及创新举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农业富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思路, 依托区位优势, 团结带领全县人民, 闯出了一条符合肥西实际的科学发展、加速崛起之路。随着以桃花工业园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工业园区的建立及运转, 肥西的产业结构也由传统的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 再向服务业主导型逐渐转型, 逐步迈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道路。

2、产业链的扩散和延伸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大主要园区都拥有各自的龙头或支柱产业, 如桃花工业园的江汽集团、TCL集团、好运机械、亿帆医药及华南城等, 柏堰科技园的人和节能、信维科技、格力集团等, 新港工业园的中烟集团和联宝 (合肥) 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同区域外地区有着广泛联系, 同本区域内其他园区企业也有着诸多联系, 产业链扩散和延伸到上派、花岗、山南等乡镇园区企业, 相应带动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3、技术创新扩散进一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园区内众多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联系, 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2014年度, 桃花工业园推动与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及省内外部分高校的合作, 推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实现园区内相关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不仅推动了本园区经济增长, 还惠及如上派片区、山南片区、新港南区等托管园区的配套企业。柏堰科技园也在引导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和资金投入、为龙头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其创新成果也已惠及县域其他工业园区。

三、对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科学规划, 建设特色园区

工业园区的规划, 要充分考虑区域内的产业特点, 科学规划, 更多突出专业型、特色型园区, 以更好的推进县域各项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 柏堰科技园已成为家电制造业基地, 所提供产品从数量到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围绕支柱产业形成人员、技术及物流业务等的集聚。新港工业园把电子和医药制造作为主导产业, 同时, 借助合肥出口加工区位于本园区内优势, 积极开展外贸业务, 各园区基本形成了自己特色。参考类型相近的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 其从战略规划到产业定位、从项目选择再到政策扶持, 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培育创新能力,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高度

园区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要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培育园区创新能力。

桃花工业园以“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 坚持招大引强、招才引智, 园区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2家, 在整合发展平台、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也不断推出新举措。柏堰和新港两大园区在学习借鉴桃花工业园成熟做法的同时, 还可借助依托合肥高新区和合肥经开区的优势, 苦练内功, 迎头赶超,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做大做强,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工业园区内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各项生产要素的集中,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对县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 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达到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效果。

作为肥西县发展时间最长的工业园区, 桃花工业园在招商选资方面严格标准, 瞄准世界和中国500强、央企、知名民企, 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同时, 十分关注入园企业与园区内外企业生产的关联性, 打造“产业链”, 如园区内的汽车制造和TCL集团, 其生产制造的链条中就包括部分本县的本土企业, 促进了本土企业的发展, 壮大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各园区应在制定鼓励产业集聚政策、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

4、多方联动, 解决园区实际问题

随着形势发展, 园区内存在的诸多矛盾逐渐凸显, 在土地规划、征迁安置、引荐招商、升级定位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各自诉求, 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 篇8

一、县域人力资源面对的挑战

(一)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素质偏低

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八分之一左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培训就业的意识和择业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自觉和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择业意识和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

在对某县的调查发现,该县有70万人口,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中高级人才匮乏,特别是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结构不合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在岗人才中,创新型人才少,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学术研究能力、懂得现代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

(三)教育资源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仍不均衡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区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中小学班额普遍过大,招生压力大,且各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也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存在低水平竞争、结构性过剩和资源闲置的问题,职业教育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特色不浓,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二、面临的机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制定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加大对“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支持力度等,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为加快县域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中央关于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机遇

各级先后出台各类文件,坚持优先扶持、鼓励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和乡村科技人员,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县域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专业门类趋于齐全。同时,随着现代农业、工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但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而且也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流动。

三、加快人力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发展各类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培养社会实用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深化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三是构建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持续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要通过兴办多种形式的成人学校,形成一种结构合理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培训,特别是在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要努力做到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二是对劳动者进行法律法规、就业指导、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再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三是以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为切入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四是坚持专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常规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使受培训者对所学专业学有所用。五是采取联合办班的形式,开展岗位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了解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竞争力。

(三)营造良好环境,引进高层次人才

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建设人才软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有关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配套制度,切实依法保护引进的人才在使用、流动、晋升、福利、奖励、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权利,为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比例,使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力争实现通过聘用一个优秀人才,带起一个重点学科,完成一个重大科技项目,促进一个产品开发的目标。

(四)建立人才流通机制,鼓励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上一篇:公共关系传播下一篇:动画片郑义门观后感.doc